二年级数学上册_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_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_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_人教新课标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_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案_人教新课标版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笔算

中山市三鑫双语学校小学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重点:笔算不进位的方法

难点:笔算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

36+3= 35+2= 30+9= 46+3=

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

二、新授

1.学生独立列竖式。

①师:请你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去计算。

②请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③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小组讨论。

①师: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汇报: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式要注意什么?

三、练习

1.参观博物馆

(1)师: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老师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帮我算算这去参观博物馆的二一班和二二班一共有多少学生?(电脑演示例一)

(2)师:说一说你看图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用竖式算一算!

(3)学生计算。想一想: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你是怎样计算的?

(5)汇报:

2.比一比谁最棒。

师:老师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忙。我还想请我们同座小朋友看图轮流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另一个小朋友列竖式计算,提问题的小朋友还要负责批改。最后还请你评价一下你的同座做得怎么样。

四、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又学会了什么新本领?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五、练习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进位加(教案)教学设计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3课时进位加 【学习内容】:课本P14例3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11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 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再列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 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 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试题:2.1.1 不进位加(含答案)

2.1.1 不进位加 第一课时 1.列竖式计算。 32+6= 24+3= 59+4= 20+67= 33+25= 30+18= 2.连一连。 3.二(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2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学生? 4.商店里卖出了44个西瓜,还有5个,商店里原来有多少个西瓜?

第二课时 1.摆一摆,算一算。 + + 2.计算。 2 7 4 3 6 5 5 2 + 2 + 6 + 3 + 5 3.连一连。 46+3 53+6 25+4 72+5 11+8 29 77 19 59 49 4.改正错误。 5 7 2 6 + 2 + 3 7 7 2 3

第三课时 1.摆一摆,算一算。 + + 2.计算。 7 7 5 3 8 5 4 2 + 2 2 + 2 5 +1 2 +2 5 3.连一连。 20+31 53+45 25+54 42+25 17+21 38 67 79 98 51 4.改正错误。 5 8 2 3 + 3 1 + 6 8 7 8 3

1. 38 27 63 87 58 48 2. 3. 26+22=48(人) 4. 44+5=49(个) 第二课时答案 1. 3 6 5 3 + 3 + 5 3 9 5 8 2.29 49 68 57 46+3 53+6 25+4 72+5 11+8 29 77 19 59 49 4. 5 7 2 6 + 2 + 3 5 9 2 9

1. 5 4 4 3 + 3 5 + 3 3 8 9 7 6 2.99 78 97 67 3.20+31 53+45 25+54 42+25 17+21 38 67 79 98 51 4. 5 8 2 3 + 3 1 + 6 8 9 2 9

小学二年级数学进位加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进位加教案 教学目标: 1.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基础上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及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实物展台、液晶投影、计数器、小棒。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学例1(看课件) 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随着老师去建筑工地看一看。 师:原来有34幢楼房,工人:又盖了16幢,小朋友:现在有多少幢? 师:你知道了些什么?小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 师: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 生答师板书: 34+16 师:很好。那34+16=多少?你可以怎样计算,用你喜欢的方

法算一算。四人小组里互相交流交流, 师:你是怎样算的? 根据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1)摆小棒。 师:先摆多少?再摆多少?34和16合起来是多少? 师:最下面的这一捆是哪里来的? 师:通过摆小棒,34+16等于多少? (2)算珠。 师:先怎么拨?再怎么拨? 师:观察一下个位上的算珠,你有什么发现吗?(个位上有十颗珠子) 师:个位上满了十颗珠子怎么办呢?(在十位上拨一颗珠子)师:通过拨算珠,34+16等于多少? (3)列竖式。 师:如果是列竖式,怎样列? 生说,师板书。 3 4 + 1 6 师边板书,边说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数位要对齐) 课件出示竖式。 师:我们知道了在列竖式的时候数位要对齐,4和6是哪一位?(课件出示个)。3和1是哪一位?(课件出示十)

师:竖式列好了,怎么算呢?自己试一试,四人小组里讨论一下。 师:谁来说。生答。 师:你觉得从哪一位开始算比较好呢?为什么? 师:个位上的4加6得10,怎么办呢?让我们听听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 课件演示茄子老师的话。 师:谁来说说茄子老师是怎么说的。 生说师板书,把竖式补书完整。 师强调: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1要写的小一些,在个位上写0,十位上在算的时候不能把个位进来的1漏了。 同桌互相说说怎么算。 二、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试一试。 6 5 + 2 8 师:这题你能试一试吗?请你先在草稿本上试一试。再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一下。 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算一算。 学生上台演示,集体评价。 师总结:遇到了进位,为了方便计算,我们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上5+8=13,向十位进1,在个位上写3,十位上6+2+1=9,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1)》教案

不进位加(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难点: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第11—13页的情境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做好铺垫 口算并说出算法: 12+7=13+5=2+17= 4+13=8+12=14+3= 二、探求新知。 1、以旧导新。 提问:你们能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吗?并用之前已有的

100以内加法的口算知识进行解答。 学生单独列出算式并自己口算解答。 提问:除了口算,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点名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竖式笔算。 2、教学例1。 提问:刚刚有同学提出了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板书:35+2=?) 35+2=?那么你们能用数小棒的方式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吗? 学生动手摆小棒,摆出35+2=37。 提问:为什么你们要把零散的5根小棒和2根小棒放在一起呢?成捆的要放在一起呢? 学生讨论后点名回答。 3、小结。 零散的小棒就相当于都是个位上的数,而成捆的就相当于十位上的数,所以我们在计算中要将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法则表现在竖式计算中,就是相同数位相加。 4、竖式笔算。 在横式下面列竖式,35和2必须数位对齐。个位上的5+2=7,十位上的3+0=3。所以竖式计算的答案也是37。 5、教学例2。(板书:35+32=?) 提问:你们现在已经会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加法了,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加法呢?用刚刚老师演示的方法自己做一做。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做一做”,第15页练习二的3~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利用情境图动手摆小棒,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发现法。 教学准备: 第14页例3图、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笔算下列各题。 25+42=36+21=24+35= 指名回答,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知识进位加 1.学习第14页例3 (1)出示课本第14页例3图。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 (2)指导学生活动:用小棒竖着摆出35+37。 (3)组织讨论:可以怎样把小棒加起来。 方法一:先把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12根捆成1捆多2根;再把3捆加3捆是6捆,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方法二:先把3捆加3捆是6捆,再把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1捆还多2根,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4)小结: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个同学使用小棒相加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5)组织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应该怎样算? (6)交流汇报、小结 2.比一比 提问:比较35+32与35+37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讲解两式的竖式计算。 交流汇报。 小结:相同点是相同数位都要对齐,不同点是35+32的个位相加不满十,而35+37的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35+32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而35+37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如果从十位加起,则比较麻烦。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进位加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3课时进位加 【学习内容】:课本P14例3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11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 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再列竖式计算。学生 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 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订正,指两道题 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并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 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教学方法”等活动。组织学生充分活动起来,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以旧引新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8+5= 39+6= 57+5= 55+6= 47+8= 8+68= [设计意图] 通过以上练习,复习巩固了加法个位上满十向十位进“1”的问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难点也就突破了。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做了很

好铺垫。 2.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能和乘一辆车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新课学习 1.教学例3。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人。师: 35+37= 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3.师小结计算过程: 3 5 + 3 7 ------------ 7 2 个位 5加 7满十,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师:个位上还有1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1.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经过计算35+37=72(人),所以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一共有72人,不能合乘一辆车。 4.新课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5.知识应用,总结算法。先独立完成练习这再思考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汇报后师用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算理。 6.小练笔: 56+37= 46+24= 5 6 4 6 + 3 7 + 2 4 ( ) (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和不进位加》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和不进位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的两辆车)今天我们就和全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好吗? 2.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四个班的小朋友)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呢? 3.师: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6+30=66 35+34=69 30+35=65 36+34=70) 4.师:大家真能干。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 二、新授 1.教学“不进位加”中的例1、例2。 (1)学生独立尝试。 ①师:请你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去计算。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本第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 ②请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 ③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6+34这题先不讲) (2)小组讨论。 ①师: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汇报: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式要注意什么? 2.教学“进位加”中的例3。 (1)36+34=70。 ①师:这里还有一题,你是怎么算的?(请刚才板演的学生说一说) ②师:哦,先算个位上的6+4=10,怎么写呢?在个位写几?十位呢?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个小小的1,表示1个十。再算十位上的3+3=6,6+1=7,合起来就是70。 (2)教学例3:36+35。 ①师:大家能通过计算帮助学校解决了乘车的难题,真了不起。可我还有个难题,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辆车吗?为什么? ②师:请你列竖式计算,并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③学生尝试。 ④师:你是怎么算的?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算法?为什么这道题你们都从个位算起,不从十位开始算了呢? (3)小结算法: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我们前面说的,还要注意什么? 3.出示课题。 (1)师:这三道算式和最后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2)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笔算就是列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进位加的教案

第2课时进位加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4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3~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件、小棒、课本11页主题图,例3主题图 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第11页主题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1、仔细看!下面发生了一件事,你们能帮忙解决吗? (出示14页例3的二(1)班和二(3)班的图) 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 (板书算式) (1、出示37+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用小棒摆一摆。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师引导思考在35根小棒下面放37根小棒怎么放? 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 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 12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进位加》导学案

第2课时进位加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4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 学习难点: 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5+23 43+34 55+33 61+25

2、看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3、我发现就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对齐,从。然后个位满10要 十位上的数相加的时候要记得加上。 4、学完教材第14页后,理解不同的列式方法。完成教材“做一做”。 二、边练边算,并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56+37 46+24 25+35 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也就是个位和()对齐,十位和()对齐。然后从()位开始计算。个位上满十,就向()。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你的收获是: 你的疑惑是: 四、过关检测: 1、27 36 45 26 +76 +36 +46 +45 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十题。

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你能说出几组? 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二年级数学上册进位加教案修订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进位加 教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课题:进位加法 【学习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 【课程标准】 1.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习目标】 1.通过小棒、圆片等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理。 2.经历100以内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当个位相加满十时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当个位相加满十时知道如何向十位进位1。 【评价活动方案】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经历摆小棒的实践活动,体会个位满十时小棒扎捆,需要向十位进一的计算过程,总结出笔算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列出竖式。 2.通过练习,巩固并掌握笔算方法,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评价目标1) 1.口算:8+9=7+6=5+7=6+8= 2.看横式写竖式:53+22=38+40= 二、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评价目标1)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情境图信息“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分组讨论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汇报交流。 生1:我是用口算进行计算的,先算30+30=60,再算5+7=12,最后算60+12=72,所以35+37=72。 生2:我也是用口算进行计算的,先算35+30=65,再算65+7=72,所以35+37=72。 生3: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先摆3捆5根,再摆3捆7根,3捆与3捆合起来是6捆,5根和7根合起来是12根也就是1捆2根,与6捆合起来是7捆2根,也就是72。 同学们真厉害,想出来那么多的方法,那么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新方法应该怎么计算呢? 2.竖式计算。 35

新人教二年级数学不进位加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一课时不进位加(例1) 学习内容:课本第11页、12页例1及做一做。 课标要求:能计算两位数和一位数的加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学会用竖式计算。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任务评价: 1.通过动手摆小棒,理解算理,检测测评目标1的达成情况。 2. 完成“做一做”,检测测评目标2的达成情况。 学习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学习准备:课件、小棒、尺子等。 学习过程: 一、课前口算: 30+40= 40+50= 20+60= 25+2 = 83+5 = 33+6 = 指明说一说30+40和25+2的口算方法。 二、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11页主题图: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同学们都来参观博物馆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预设2:二(1)班35人;预设3:二(2)班32人; 预设4:二(3)班37人;预设5:二(4)班34人; 2、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明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 三、探索新知 学习第12页例1. 1、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知道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指明回答后,师板书:35+2= 2、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指明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口算的? 3、结合摆小棒,探究加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笔算的方法和算理。 (1)同桌互相摆小棒。 学生有35人,用3捆零5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2)班上交流,展示汇报。 (3)提问:为什么要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4)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师板书加法竖式,并计算。 (5)组织讨论:为什么“5”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 (6)小结:列竖式时要注意蒋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1数对齐,计算时要先从个位加起,再把十位上的数挪下来。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方法。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意,独立列竖式计算。 2、判断对错(见课件) 五、课堂总结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 1、列竖式计算 25+4= 63+5= 47+2= 85+4= 2、小红做了36个千纸鹤,小英比小红多做3个千纸鹤,小英做了多少个千纸鹤?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进位加》教案(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件、小棒、课本11页主题图,例3主题图 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第11页主题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师:怎么算? 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 (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用小棒摆一摆。 师:在35根小棒下面放35根小棒怎么放? 生: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 师: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 生: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 师:12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生:把12根小棒其中的10根捆起来(边说边放),把这1捆放在整捆处。 师:结果怎样?

生:上面的3捆加下面的3捆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和剩下的一捆合在一起是72根小棒。(多找几名同学边说边摆,说过程) 2.用竖式算一算。 师:把刚才的动作(放在整捆处的1捆)在竖式上该怎么写? (1)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列出竖式。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个位上5加7得12,如何向十位进“1”?个位上怎样写?(演示从“小棒图”过渡到下面的竖式图。) 3.讨论算法。 师: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计算与上节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巩固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两位数加法要注意哪三条。(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师:请大家翻到课本14页,看看你总结的和课本上的是否一样。(指导学生看课本)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小棒,形象地在脑中建构竖式的形成过程,以“动作”为出发

二年级数学教案《进位加》

二年级数学教案《进位加》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图,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43= 2)学生尝试笔算。 3)指名说计算办法。 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 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 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 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在书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请学生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 (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小结: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二年级数学进位加减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 一、口算题: 60-32= 43+19= 2+24= 17+33= 36-7= 29-8= 53-8=26+ 5 = 60+1= 26+14= 17-8= 23-7= 70-5= 23-7=11- 2 = 32+9= 42-4= 20+5= 29-13= 37+4= 48-9=44- 4 = 42+17= 18+37= 15+9= 二、列竖式计算 69+21= 70-25= 18+23= 42-24= 54+28= 二年级数学 一、口算题。 60-32= 43+19= 2+24= 17+33= 28-7= 52-52= 88-80= 19+6=22-5= 70-20= 39+5= 9+61= 10+32= 88-9= 25+8= 36-7= 29-8= 53-8= 26+5= 60+13= 52-0= 88-8= 52-6= 83-80= 83-4= 100-50= 48+8= 32+38= 60+30= 36+7= 26+14= 17-8= 23-7= 70-5= 13-8= 80-9= 88+8= 20-2= 55-3=72-6= 35-20= 3+57= 32+9= 72-20= 59+2= 23-7= 11-2= 32+9= 42-4= 20+50= 80+9= 8+80= 61-7= 6+56=27-6= 36-8= 45+5= 15-4= 32-17= 50+16= 29-13= 37+4= 48-9= 44-4= 81+7= 99-9= 87-8= 5+43= 40+35= 27+6= 32-7= 21+4= 50+50= 63+37= 39+40=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 进位加》优秀教学设计

《进位加》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会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力争取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一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二是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总结。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摆木棒、拨计算器等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小棒、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5= 9+6= 7+5= 3+3+1= 5+6= 7+8= 8+8= 4+2+1= 2、帮小兔找到要拔的萝卜。 二、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参观博物馆好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景图) 师:求“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该怎样列式呢? 2、教学例3 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师:35+37=(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 想:先加什么? 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二年级数学上册 不进位加教案1 苏教版

不进位加 数学内容: 课本第32~33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的: 借助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二、三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结合笔算加法,让学生初步了解验算的作用,学会加法的验算方法,井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教具准备: 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 20+40 200+400 200+40 52+20 52+2 520+200 指出:在口算的时候,要注意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2.笔算。(与口算同时进行。) 43+26 3.引入新课。 通过练习,我们得知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这节课我们将要用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加二、三位数中的不进位加。(出示课题。) 二、新授例题 1.出示情境图,以情境引入。 提问:根据图意,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呢? 指名请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再列出相应的算式不计算。 2.(1)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板书:143+1260) (2)根据学生现状,请学生自己找一找办法进行计算。 (3)指名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利用计数器,用算珠拨一拨:先拨出143,再在个位上拨六个珠,表示个位上增加了6个一;在十位上拨两个珠,表示十位上增加了2个十;在百位上拨一个珠,表示百位上增加了1个百。) (4)鼓励学生用笔算的形式计算。 ①提问;在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数位对齐。)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 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②提问:应从哪一位算起? ③指名说说笔算的过程,以及在结果中每一位上数表示什么。 ④提问:三位数相加时应怎样列竖式,从哪里算起? 指出:笔算加法时的竖式要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3.教学验算方法。 (1)介绍:要检查算得对不对,只有验算之后才知道。(板书:验算) (2)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样列式。(板书竖式) (3)学生们笔算,看计算的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指名板演。) (4)说明:在笔算时要检查加法做得对不对,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遭的方法,看得数是否与第一次一样,这样的检查,我们称作验算。 4.小结。

二年级数学上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练习题

笔算练习 班级:姓名: 57-28= 44-29= 61+19= 97-18= 78-69= 32+49= 19+59= 77-19= 69+17= 77-68= 22+46= 58+29 42+29= 28+68= 63+19= 66+26= 98-69= 33+39= 71-64= 73-54= 43-15= 87-38= 19+63= 94-27= 46-28= 21-19= 75-39= 55-38= 57+33= 87-38=

26+46= 21-19= 19+64= 88-29= 28+68= 53+37= 96-19= 86-37= 39+27= 26+68= 28-19= 27+35= 22-13= 69+13= 45-27= 53-39= 37-18= 43+19= 28+34= 26+44= 66+29= 24-18= 26-17= 32-19= 74-37= 31-15= 75-59= 29+35= 94-47= 66-57= 93-59= 44-27= 85-27=90-67=

72-54= 78-19= 81-34= 81-37= 63-28= 31-16= 44-29= 92-67= 75-47= 60-23=

93-64= 81-17= 70-56= 72-17= 72-47= 82-37= 64-29= 85-29= 31-13=

80-18= 70-47= 61-19= 85-28= 86-37= 54-39= 34-16= 94-67= 88-39=

62-27= 70-52= 91-67= 83-19= 73-54= 74-19= 73-44= 83-24= 91-2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推荐】《进位加》同步教案

进位加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大家都掌握了没?现在老师出几道题让同学做,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学会。板书: 23+45=12+25=24+55=26+13=41+52= 教师点名让几个同学上讲台做题,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强调要求:列竖式并且竖式要写规范。 点评每位同学所写的,并再次巩固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强调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2、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 师:同学们,大家曾经学过20以内的加法,在这里老师带着大家复习一遍。 教师口述20以内的加法如:“5+7”、“6+6”、“8+9”等,让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问答过程大约持续5分钟,为的是让同学们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巩固这些知识,为这节课所学的进位加法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授新知。 1、教学例3。 师:同学们,记得这个单元最开始的那幅图么,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也是从那副图里得出的,大家翻到课本的第14页,看例3。 在同学读题的同时板书:“例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师:同学们都看完题了没有?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审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需要的数据。 师: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道题怎么列算式呢? 同学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算式:35+37=。 师:好,我们现在把算式列出来了,怎么计算呢?既然我们已经学习了列竖式的方法,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来试一下呢?同学们看黑板,跟着老师一起列竖式。 35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进位加》备课教案

进位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做一做”,第15页练习二的3~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情境图动手摆小棒,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发现法。 教学准备: 第14页例3图、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笔算下列各题。 25+42=36+21=24+35= 指名回答,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知识进位加 1.学习第14页例3 (1)出示课本第14页例3图。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 (2)指导学生活动:用小棒竖着摆出35+37。 (3)组织讨论:可以怎样把小棒加起来。 方法一:先把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12根捆成1捆多2根;再把3捆加3捆是6捆,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方法二:先把3捆加3捆是6捆,再把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1捆还多2根,6捆加1捆是7捆,7捆加2根是72根。 (4)小结: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个同学使用小棒相加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5)组织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应该怎样算? (6)交流汇报、小结 2.比一比 提问:比较35+32与35+37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讲解两式的竖式计算。 交流汇报。 小结:相同点是相同数位都要对齐,不同点是35+32的个位相加不满十,而35+37的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35+32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而35+37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如果从十位加起,则比较麻烦。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经过计算35+37=72(人),所以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72名学生。

二年级上进位加法教案

二年级上《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人教版) 景县杜桥中心学校孙朝霞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4页例3,“做一做”及练习二4~6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件、小棒、课本11页主题图,例3主题图 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板算。35+3234+5346+5162+37 2.口算。 (1)7+68+49+56+87+55+8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14页例3的二(1)班和二(3)班图)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二(1)班和二(3)一共多少人? 师:怎么算? 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用小棒摆一摆。 师:在35根小棒下面放37根小棒怎么放? 生: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师: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 生: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