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村煤矿409采煤工作面防突设计

英岗岭煤矿东村分矿409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编制单位:通风区

编制:黄宝财

采区区长:

通风区长:

生产科长:

安全科长:

生产矿长:

总工程师:

编制日期:2011-7-22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作面概况 (2)

第三章:通风系统 (5)

第四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6)

第五章: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0)

第六章:安全防护措施 (15)

第七章:组织管理措施 (17)

第八章:审批意见 (22)

第九章:贯彻情况 (24)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3、《关于印发新余矿业公司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的通知》

(新矿生字【2010】360号)

4、《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

5、《煤矿瓦斯抽采指标》AQ1026-2006

6、生产科编制的瓦斯地质说明书。

7、通风区编制的通风系统图

第二章、工作面概况

一、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1606工作面位于1590水平一采区(北翼)的首采工作面,该面具体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下表:

水平名称1590 采区名称一采区(北翼)

地面标高+1613~+1638m 工作面标高+1838~+1866

地面的相对位置

11606面相对地面位于山领下面,地表为山领,无建筑物,地表无大型水体。

井下位置及相邻关

11606工作面位于井田北翼,走向由南向北。11606工作面东面是原11601采面采空区,北面是矿界,南面是主斜井,西面是实体。本面两道及切眼施工地质条件较简单,煤层稳定,顶板平整,煤倾角不大。

走向长度

﹙m﹚397~

392

倾斜长度

﹙m﹚

119-30 斜面积

﹙m2﹚

36839 394 85

二、煤层及顶底板

1、煤层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16煤,通过地质资料及掘进巷道时的资料分析,本工作面范围内,16煤层赋存情况较好稳定,绝大多数地段可采,有小部分因构造情况的限制不可采。但对今后工作面开采不会带来安全威胁。本面煤层厚度在2.3~1.5M之间。具体情况见下表:

煤层厚度/M

2.3~

1.5

煤层

结构

煤层倾

角(°)

8°~14°

1.9 12°

煤层情况描述

本面开采的煤层上二迭系龙潭组第二段(P3I2)底部的16煤层,煤厚1.5m-2.3m,平均煤厚为1.9m。本面绝大多数地段可采,仅存在小范围区域不可采,同时因构造的影响,局部煤层变薄。从本工作面总体分析,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产状:走向10度、倾向为100度左右、倾角平均12度、f=3.0。

16煤层颜色半光亮型无烟煤,硬度较大,发热量(Qgr,d)35.8MJ/Kg.煤质灰分7.21%.

2、煤层顶底

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

(1)、顶板:

(a)、伪顶: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厚0-0.87米。

(b)、直接顶:粉沙岩

(c)、老顶:粉沙岩,厚8-14米.

(2)、底板:

灰黑色黑色泥岩、粉砂岩、,厚1-5米,向下过渡为粉砂岩细砂岩。

三、地质构造

1 、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根据现有掘进巷道揭露资料和勘探钻孔资料分析,11606面处后寨背斜轴南翼,为单斜构造工作面,工作面下部是一个近40m的断层带,从掘

进施工情况分析,预计在回采过程中还会出现影响较小断层,对开采会带来一定影响,要加强顶板管理。

2、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根据现有掘进巷道揭露资料和勘探钻孔资料所知,工作面布置的地方有一断层带,开采过程中要加强顶板管理。

四、瓦斯基础数据

苍海矿为高瓦斯矿井,但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来管理,2010年度瓦斯鉴定结果: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1.7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8.32m3/min。根据2008年江西煤矿安全检测中心鉴定报告,本矿煤尘无爆炸性,煤的自燃发火等级为III级,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2008年江西省煤炭研究所对我矿井下煤层瓦斯参数测定结果为:煤层瓦斯压力为0.97mPa;煤层瓦斯含量为14.47m3/T;煤层透气系数为1.33×10-2m2/mPa2·d;钻孔每百米瓦斯涌出量为0.061~0.303/0.128m3/分·百米;钻孔流量衰减系数为0.062d-1。

第三章通风系统

1、风量的确定:

1)、按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

Q采=4×K×N=4×1.25×30=150m3/min

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风量,4m3/min

4---表示每人所需风量,4m3/min

K---表示备用系数,取1.25

N---表示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

2)、按炸药量计算:

Q采=25×A=25×2.93=73.25m3/min。

式中:25---为稀释每千克炸药产生的炮烟所需风量m3/min/kg。

A---一次爆破炸药最大用量2.93kg。

3)、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100×K×q瓦=100×2×2.8=560m3/min

式中:K---表示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2。

q瓦--表示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

以上三项不同方式风量计算,取最大值Q=560m3/min,暂定为工作面所需风量。

风速验算:

(1)按最低风速验算:

Q采>60×V min×S max=60×0.25×4×2.4=144m3/min

式中:V min---表示工作面允许最小风速。

S max---表示最大控顶距断面积(4×2.4)

(2)按最高风速验算:

Q采<60V max×S min=60×4×3×1.4=1008m3/min

式中:V max---表示工作面允许最大风速。

S min-----表示最小控顶距断面积(3×1.4)

因此工作面风量定为560m3/min。

2、风流路线:

(1)新鲜风:主、副井→-340井底车场→3101大巷→东一岩上山→4101皮带道→4209顺槽→409工作面。

(2)乏风:工作面→4309回风巷→4309措施巷→4402→2408→西风井→地面。

3、防突风门

通风区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施工好防突风门,防突风门设在4309巷门口与4309措施巷之间。风门施工严格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103条规定执行。风筒过风门必须设铁风筒防逆流装置,风门间必须进行联锁。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5m,人员进入工作面时必须把反向风门打开、顶牢。放炮时必须将反向风门关闭。施工单位负责维护和正常使用。

4、通风系统图(附图)。

第四章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本矿属“双突”矿井,所有区域均视为突出危险性煤层,不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二、区域防突措施

本工作面区域防突措施采用的方法是: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见附图)

(一)、本工作面顺槽从2009年8月6日开始施工,回风巷从2009年5月28日开始施工,于2010年12月4日贯通;工作面切眼长度为105m。工作面从开工起,随着巷道的掘进,按每隔3m的间距已平行施工抽放钻孔,总计115个,其中回风巷施工钻孔71个,单孔深度60米-70米,平均深度63米,总深4496m,顺槽施工钻孔44个,单孔深度61米-74米,平均深度65米,总深2893m。钻孔布置详见实际施工图。

(二)、409回风巷的下向平行抽放孔与顺槽的上向平行抽放孔,孔深平均在60m左右,两边的钻孔已交叉重叠。

(三)、钻孔施工完工后,及时封孔进行抽放,封孔长度8m,孔口抽放负压不小于13kpa,抽放浓度不少于30%。预抽瓦斯浓度低于30%时,采取改进封孔的措施,以提高封孔质量。抽放时间:回风巷2009年7月19至今,顺槽2009年10月19日起至今。

附:工作面抽放钻孔施工设计

1、钻具

使用ZL-150型油压钻机、42mm的地质钻杆和90mm的不取岩芯组合钻头施工瓦斯抽放钻孔。采用压风排碴,用孔口捕尘器捕尘。

2、抽放钻孔布置示意图

3、抽放钻孔布置要求

(1)、在回风巷的下帮与顺槽的上帮每隔3m施工一个钻孔。

(2)、施工抽放钻孔方位角垂直于工作面走向,倾角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3)、抽放钻孔深度必须达到工作面倾向长的一半长以上。钻孔直径为90mm。

(五)、封孔要求:每个钻孔施工完工后,必须立即进行封孔,封孔方法严格按英岗岭煤矿《关于印发英岗岭煤矿预抽瓦斯钻孔封孔操作规范的通知》(英矿通字【2011】122号)文件执行。封孔完后及时进行连管抽放。

(六)、瓦斯抽放及要求

1、瓦斯抽放系统

(1)、本工作面选用地面抽放泵进行瓦斯抽放,抽放泵型号为2BE1-253,功率75KW,排气量2700m3/h。抽放支管为3寸钢管,抽放主管为6寸钢管。

(2)、抽放管的安装线路:4309回风巷→4103→4402→2408→地面抽放泵站;4209顺槽→4103→4402→2408→地面抽放泵站。

(3)、管路敷设要求平直,避免拐急弯,拐弯处应设弯头。管路敷设时应尽量保持一致,避免高低起伏,低洼处要安装放水器和排碴装置。

(4)、封孔管与抽放管路之间用内径30mm的高压胶皮管连接,并安装控制闸阀;抽放管路与抽放管路之间、排气管路与排气管路之间,均用相应的法兰盘连接,并且中间夹有厚度不少于5mm的密封圈。

(5)、409面两道巷道巷口支管安装3寸阀门,用来有针对性优化抽放系统。

(6)、由通风区每班安排人员进行抽放,并要有抽放报单和抽放参数测定记录。

(7)、附属装置的安设:

A、阀门:抽放支管路和封孔管之间均要设置阀门用来调节各抽放钻孔的抽放负压、瓦斯浓度、抽放流量等,同时修理、更换瓦斯管路时可以关闭阀门切断通路。

B、抽放监测装置、仪器、仪表齐全。要求监测抽放管路中的瓦斯浓度、流量、负压、温度等参数。

C、放水装置:在各管路的低洼处均要设置一个放水器。

D、除碴装置:在抽放管路的适当部位应设置除碴装置。

2、抽放要求

(1)、封孔后及时抽放,抽放管路必须安装管道瓦斯传感器,抽放司

机必须在抽放期间每班进行抽放数据填写,数据填写要求真实。

(2)、抽放时间的规定:409工作面形成后按《关于印发新余矿业公司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的通知》(新矿生字【2010】360号)文件要求必须先预抽三个月,且必须保证钻孔控制范围的煤层达到《煤矿瓦斯抽采指标》中煤层瓦斯含量在8m3/T以下的指标要求,否则严禁采煤。

三、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采用测定预抽区域残余瓦斯含量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1、工作面开采前,必须对工作面预抽效果进行评估,评估详见409工作面抽放效果评估表。只有经过评估瓦斯含量在8m3/t以下时,经矿总工程师审核批准采用打钻取煤样进行煤层残余瓦斯含量测定。测定方法:严格按英岗岭煤矿《关于印发英岗岭煤矿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现场取样操作规范的通知》(英矿通字【2011】121号)文件执行。测定结果送矿总工程师审核。

若测定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则预抽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域,区域措施有效。否则无效,必须补充预抽钻孔或延长预抽时间。

2、检验测试点布孔要求:本工作面长度未超过120m,则沿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m至少布置一个检验测试点。(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适当增加检验测试点)见附图。

检验测试点取样钻孔布置:沿着工作面推进方向在工作面两道(回风巷、顺槽)各布置“一排”取样测试点。回风巷在距切眼按30m、90m、150m…布置效果检验孔(间距60m),顺槽在距切眼按60m、120m、180m…布置效果检验孔(间距60m),测试点钻孔要求孔深≥12m,垂直于工作面走向,钻孔坡度随着煤层的倾角作适当调整,并尽可能远离测试点周围的各预抽钻孔或尽可能与周围的预抽钻孔保持等距离。(钻孔布置详见设计图)。

四、区域验证

1、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区域验证。

验证方法:钻屑指标测定严格按英岗岭煤矿《关于印发英岗岭煤矿钻屑解吸指标法测定突出危险性现场取样操作的通知》(英矿通字【2011】120号)文件执行。△h2值和S值的临界规定:△h2临=380Pa(地质构造带340Pa),S临=6Kg/m。当△h2≥△h2临或S≥S临时,确定工作面有突出危险,则该区域以后的作业均应当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当△h2<△h2临且S<S临时,确

定工作面无突出危险。

2、布孔要求:应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m布置一个验证钻孔,深度5~10m

3、验证要求:

(1)、在工作面进入该区域时应立即连续进行至少两次区域验证;

(2)、工作面每推进10~50m(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或采取了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以及其他必要情况时宜取小值)至少进行两次区域验证;

(3)、在构造破坏带应当连续进行区域验证;

如验证期间在煤层中进行钻孔等作业时发现了喷孔、顶钻、响煤炮及其它明显突出预兆时,则本工作面必须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4、在实际工作中,无论区域验证的结果如何,均必须严格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第五章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409采煤工作面实行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后不再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仍然按突出危险工作面进行管理,直接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二、工作面防突措施

采煤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是采取施工超前钻孔排放瓦斯和煤层注水两种方式。

(一)超前排放钻孔

1、超前排放钻孔钻具:1.5KW电煤钻,扩孔钻头直径90mm,使用直径42mm的麻花钻杆。

2、钻孔参数

(1)、钻孔直径90mm。

(2)、钻孔方位角:垂直于工作面;倾角根据现场情况自行确定。

(3)、钻孔间距:平行布置,间距1-1.2m。(钻孔布置详见附图)

(4)、钻孔有效排放时间:每次施工完排放钻孔后,排放瓦斯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以上。

(5)钻孔深度:超前排放钻孔单孔深度为5m(遇到岩层除外),确保3m超前距。

(6)、煤厚≤1.6m时,布置单排孔;煤厚>1.6m时,应成品字型布置施工双排钻孔。

3、每次工作面防突措施施工完后,应当绘制工作面防突措施竣工图(详见采掘工作面防突预测及措施效果考查表上的图)。

(二)煤层注水

1、设备及器材

⑴、钻具:功率为1.5KW煤电钻,直径42㎜的煤钻头,直径为38mm,长度为1.6M的螺纹钻杆5根。

⑵、橡胶膨胀管1条和副管1条,直径10㎜,长度10m的高压枪管三根。EDZ——C1注液枪1把。

2、钻孔参数

(1)、钻孔直径42mm。

(2)、钻孔方位角:垂直于工作面;倾角根据现场情况自行确定。

(3)、钻孔间距:平行布置,间距6m。

(4)、钻孔有效排放时间:每次施工完注水钻孔后,排放瓦斯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以上。

(5)、钻孔深度:注水钻孔单孔深度为6m。

(6)、钻孔布置:采用单排钻孔布置方式, 即在采煤工作面顺煤层走向布置。为防止注入的水经煤层与顶板的交界面流失,终孔点距顶板垂距应控制在1.0m以上。(钻孔布置见附图)。

3、打钻工艺:由于煤层较软,因此采用螺纹钻杆排粉的打钻工艺。要求打出的钻孔光滑圆直,质量较好。

4、封孔

⑴封孔步骤

①选择比钻孔直径小6~12mm的封孔器。

②将封孔器送入钻孔,接上注水管再推入至钻孔预定位置。

③利用乳化泵压力使封孔器膨胀封住钻孔。

④封孔深度必须超过工作面前方煤体的破碎带。

(2)注水封孔器安全使用事项

①使用本封孔器,要检查各部位连接是否牢固。

②注液枪是否灵敏可靠。

③钻孔深度应长于封孔器2-3m。

④在同一钻孔内,不能用不同规格的膨胀管,完成一个工序。

⑤完成一个工序,必须先卸压再取出封孔器。

⑥注水程度以工作面煤壁挂汗为止。

5、注水

1)、注水压力和流量

合理的注水压力一般先根据煤层条件计算出范围,然后由试验具体确定。本工作面根据煤层中瓦斯压力和上履岩层的厚度、密度,注水压力范围为5~15Mpa。通过钻孔并利用乳化泵提供的动压力将水注入煤层中。

2)、封孔完毕后即可对钻孔进行注水。采用从回风巷向顺槽方向逐个钻孔注水的方式注水,不能一次同时注多个钻孔。在注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注水的压力,压力不能大于15MPa,以防压力太大损坏封孔器。当注水到一定时候不能再进入水时,可以暂时停一会,过几分钟再注,直到煤壁挂汗时方可停止注水,对封孔器卸压,抽出封孔器进行下一个钻孔的注水工作。严禁未经卸压就强行抽拔封孔器。

3)、吨煤注水量

本工作面煤层注水计划注水后的含水量为4%,因此,对吨煤的注水量应为0.035~0.037m3/t,平均含水量为0.036m3/t。

4)、单孔注水量:

(1)、初次单孔注水量:

Q=δ×l j×K×L×h×ρ=0.036×6×1.1×6×1.8×1.45=3.72m3

式中:Q——单孔注水量,m3;

δ——吨煤注水量,m3/t。0.036

k——钻孔前方煤体湿润系数,1.1~1.3;

l j——钻孔间距,m;6m

L——钻孔长度,m;6m

h——煤厚,m;1.8m

ρ——煤的密度,t/m3;1.45

(2)、初次注水后的单孔注水量:

Q = δ×l j×K×L×h×ρ=0.036×6×1.1×2×1.8×1.45=1.24m3

式中:Q——单孔注水量,m3;

δ——吨煤注水量,m3/t。0.036

k——钻孔前方煤体湿润系数,1.1;

l j——钻孔间距,m;6m

L——钻孔长度,m;2m

h——煤厚,m;1.8m

ρ——煤的密度,t/m3;1.45

5)、注水周期

为确保工作面有3m的超前保护距,工作面每推进2个循环则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再次注水。

6、注水效果及安全检查

煤层注水工作结束后,必须对注水效果及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1)、安排防突人员对注水前后的瓦斯解吸值△h2与最大钻屑量S max进行预测预报和效果检测,以观察注水对防突的效果;

2)、安排瓦斯监测工加强工作面各瓦斯传感器的管理与维护,确保测量数据准确,以观察对比注水前后瓦斯的变化情况;

3)、跟班干部要经常观察注水前后工作面煤壁的位移情况、顶板情况、矿压变化情况、支护状况等等,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处理。

7、注水安全技术措施

1)、注水前,回采区必须对整个工作面的支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要求护顶、背帮严实,支柱全承载,确保注水时不发生垮顶事故。

2)、溜子移到紧贴煤墙,贴帮柱必须按要求补齐,煤墙不能留伞檐煤。

3)、注水地段须选择在煤层顶、底板较好的地段进行,尽量避开地质构造带和断层附近。

4)、注水孔布置在煤层中上部位,深度严格按设计施工。(孔深6m,孔径42㎜,孔间距6m,封孔深度4-5m)。

5)、注水前,通风区必须派人把回风巷所有人员撤至回风风门外,切断回风所有电源,并挂好警戒牌,放好警戒,同时向调度室汇报。

6)、注水前,在注水孔上方顶板要做好标记,以便于观察煤体位移量。

7)、注水期间,通风区安排人员巡回检查管路和观察注水点附近顶板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注水,进行处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8)、注水钻孔必须一次性全部施工完毕后,方可逐个按顺序由工作面尾上向头上对注水孔注水,在注水过程中,现场人员必须距离注水孔距离大于20m,如需人员观察注水情况时,只允许派一名注水人员查看。

9)、乳化泵站人员要掌握注水量及观察泵站压力。回采区安排专职钳工加强泵站管理工作,及时把有关参数反馈给现场注水人员,并记录相关数据。

10)、工作面注水后,区队跟班领导要重点对该地段附近进行观察,并准备足够材料备用,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工作面不垮顶,顶子不下沉。

11)、通风区必须安排技术人员对注水后的效果进行现场跟班、考察,并建立注水后的效果台帐,对每天注水后的跟踪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便于矿领导对下一步工作的安排、调整。

12)、安全员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把关工作。

13)、注水后,若出现底板松软,影响单体支撑效果,以及顶板破坏,应力超前等问题时,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生产科对工作面作业规程及时进行修改补充。

三、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采用钻屑指标检验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

1、检验方法:钻屑指标测定严格按英岗岭煤矿《关于印发英岗岭煤矿钻屑解吸指标法测定突出危险性现场取样操作的通知》(英矿通字【2011】120号)文件执行。△h2值和S值的临界规定:△h2临=380Pa(地质构造带340Pa),S临=6Kg/m。当△h2≥△h2临或S≥S临时,确定工作面有突出危险性;当△h2<△h2临且S<S临时,确定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

2、回采工作面采取超前钻孔排放措施或煤层注水后,通风区瓦斯员和防突人员必须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检验钻孔应布置在措施孔中间,孔径42mm,孔深应小于或等于防突措施钻孔,检验孔间距10--15m。经检验证实有效后(即△h2值<△h2临且S max<S临)则留3m超前距,允许工作面推进2m。本循环完毕后再进行下一循环的局部防突措施,依次循环。

3、若某检验孔检验值△h2≥△h2临或S≥S临时,则必须在该钻孔的左右两边5-7.5米处各施工一个检验钻孔,若这两个检验孔没有超标,则在原超过临界值指标的检验钻孔两边各5-7.5米范围内,施工超前排放钻孔,若两边的检验还是超过检验指标时,则在原超检验指标检验钻孔两边各10-15米范围内采取超前排放钻孔措施。施工排放钻孔后,经检验确认为无突出危险方可回采。

4、若放炮后回风流中CH4浓度在1%以上,正常通风情况下,当降至

0.9%以下的排放时间大于30分钟,则必须采取加密排放孔的防突措施,并重新进行效果检验,直至有效后则保留3m超前距,允许工作面推进2m。

5、检验数据由通风区防突班长填写,瓦检员审核校对。施工单位根据防突台帐上要求进行采煤,安检员现场把关,严防超采。

第六章安全防护措施

409工作面在采取区域性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经验证措施有效后,判定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仍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1、监测监控系统:瓦斯监控仪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规程》第168条、170条之规定,并要求矿井安全监控中心站24小时监控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状态和完善故障闭锁功能,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并组织进行处理,确保监控设施正常使用。

探头安设位置、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详见409工作面监控系统安装设计。

2、人员定位系统:井下必须按规定安装好监测分站,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带识别卡下井,做到人员定位。且当有人员进入专用回风巷或总回风巷时,携卡人员识别卡发出声光报警,携卡人员呼叫应答,地面计算机软件系统发送撤离指令。

3、紧急避险系统:

(1)避难峒室:避难峒室设在东二4401,硐室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置标准按照方向风门标准安设。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满足扩散通风的要求,长度和宽度应根据可能同时避难的人数确定,但至少应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并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安设供水管、安设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3/min。根据设计的最多避难人数配备足够的隔离式自救器。

(2)放炮峒室:放炮峒室规格和要求:放炮峒室净断面不小于4.2平方米,长度不小于2m,能容纳6人以上,用砖石材料建筑,铁板风门厚度不小于3mm,室内有直通矿调度室电话,压风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以及供水管路,开关应灵活可靠,并保证每日24小时有压风和水。峒室门采用外开式,门的转轴应安在主要灾害来的方向。

放炮峒室设立地点:放炮峒室设在4209顺槽放炮硐室内,要求设立在距该工作面100m以外。

放炮时,一律执行远距离定点放炮峒室内放炮制度。人员必须进入警

界线以外的避灾峒室内或压风自救设施旁边等候,回风系统严禁有人。

4、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安装和管理必须按英岗岭煤矿《关于印发英岗岭煤矿压风自救器安装和管理制度的通知》(英矿发【2011】114号)文件要求执行。详见文件。

5、供水施救系统:供水装置的操作应简单、快捷、可靠,饮用水质用应符合CJ94-2005的规定。供水水源应需要至少2处以确保在灾变情况下正常供水。供水施救。供水应保持24小时有水。避灾人员在使用装置时,应保障阀门开关灵活、流水畅通。

6、通信联络系统:

(1)、该工作面必须完善通信系统,使用本质安全型矿用电话。

(2)、电话设置:409工作面放炮硐室设一部、工作面运输巷距409工作面第一个躲避硐内设一部。409回风风门外放炮警戒处安设一部。电话能直通矿调度室。

(3)、电话电缆型号为U2×1.5铜芯橡套电缆。

7、所有下井人员入井时都必须随身携带化学氧自救器,并要求能熟练操作。

8、工作面必须独立通风,工作面回风经4309回风巷直接进入4402专用回风巷。通风区必须经常检查其设施,系统畅通,设施完好。

9、防突风门

通风区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要求施工好防突风门,防突风门设在4309巷门口与4309措施巷之间。风门施工严格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103条规定执行。风门间必须进行联锁。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5m,人员进入工作面时必须把反向风门打开、顶牢。放炮时必须将反向风门关闭。施工单位负责维护。

10、综合防尘措施:

①工作面两道(顺槽、回风巷)必须安设1寸钢管,每隔50m安设一个闸阀,用于防尘洒水用。

②顺槽、皮带道各转载点及回风巷必须安设净化水雾装置,采区钳工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11、灭火器:各转载点及回风绞车处必须存放不少于1只灭火器。(选型:8kg干粉灭火器)

12、隔爆水袋安装和管理:隔爆水袋安装和管理必须按英岗岭煤矿《关于印发江西英岗岭煤矿隔爆水袋安装和管理制度的通知》(英矿发【2011】113号)文件要求执行,详见文件。

13、一炮三检、六人联锁放炮管理

(1)、瓦检员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放炮制度。

(2)、工作面必须配备一名专职瓦斯员,必须做到“一炮三检”,严禁空班漏检,未经瓦斯员检查,不准放炮,严格执行“六人联锁”放炮制,即:班长、放炮员、瓦斯检查员、警戒员、当班跟班干部和地面调度员,以上前五人全部向调度室汇报后,经调度室调度员同意,方可放炮。放炮后经30分钟由工作面班长打电话向调度室询问,在瓦斯不超限的情况下,方可进入工作面。在工作面放完炮后,班长必须向调度室汇报,撤除警戒。

(3)、放炮后,不能马上开启溜子,必须在瓦斯员检查瓦斯不超限后,方可开启溜子设备。

(4)、工作面放炮距离不少于100m,放炮时,与放炮无关的人员全部撤到顺槽100m以外有压风自救器设施处等候。

(5)、严禁放糊炮、明炮和用动力电缆放炮,每个炮眼都必须使用水泡泥。

(6)、拒爆、残爆处理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42条规定执行。

14、当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人员撤离路线:

工作面→4209顺槽→4103→东一岩上山→3101大巷→副井→地面

15、工作面回采前必须完善抽放系统,通风区钳工负责工作面两道抽放管路的日常维护。

第七章组织管理措施

1、防突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防突人员施工钻孔时严格按英岗岭煤矿《关于印发英岗岭煤矿瓦斯抽排钻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通知》(英矿通字【2011】123号)文件要求执行。角度、深度必须严格按要求施工到位。瓦斯员兼安全信息员,在打钻时现场安全监护和钻孔施工监督,并参与钻孔验收。检测数据必须保证数据准确性,严禁弄虚作假。

3、瓦斯员既是瓦斯检查员,又是安全信息员,在排放时现场安全监护

和钻孔施工监督,并参与钻孔验收。安全科必须对本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

4、现场施工验收:采煤工作面执行区域或局部预测预报、区域防突措施、局部防突措施和进行效果检验,由跟班干部、瓦斯检查员现场监督施工、验收和报单签证,高瓦斯和地质构造带执行防突措施时,要求工区干部跟班把好现场安全关和质量关。防突措施报单由施工负责人填写。每施工一个钻孔,该钻孔的有关参数应及时填写,不能钻孔全部施工完后一次性填写。必须写明钻孔数量、深度、方位、角度及见顶底板情况,预测预报或措施效果检验孔数、孔深,打钻过程中瓦斯变化、喷孔、顶钻、卡钻等情况。预测预报和措施效果检验结果由瓦斯员填写。

5、报单审批:区域验证、防突预测预报和措施效果检验报单必须严格履行审批手续,由执行防突措施的负责人在下班进班会前一小时内将报单送管理工区值班干部批示意见,再送总工程师审批签字。当班调度员在进班调度会上将报单分发给采掘单位,以便安排下班工作。当矿总工程师不在生产调度室时,矿长、生产矿长、安全处长和生产科长均可审批。未按上述程序审批不准采煤。如当班无法完成防突任务,必须在下班进班会前一小时,由瓦斯员和执行防突措施的人员同时用电话通知调度室,调度室及时通知总值班和该生产单位值班干部,不得安排采煤。并必须继续进行超前排放和效验工作。并将打钻过程中,见到的煤层顶、底板、遇瓦斯变化、喷孔、顶钻、卡钻等现象时,应一并填写清楚。防突人员出班后必须及时将报单交总工程师审批。

6、地面必须建立相关台帐,由通风区防突班长、瓦斯员填写钻孔施工记录及检测记录,跟班干部及值班干部必须认真审核后,交总工(或安全副总)审批。

7、生产单位严格按总工程师审批意见采煤,严禁超保护范围采煤。瓦斯员现场把关,发现超采及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及时通知总工或矿长。

8、实行二采一排(两个班采煤,一个班排放),其他工作不得与排放工作平行作业;瓦斯排放钻孔施工完毕后,排放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否则严禁打眼放炮。

9、、严禁使用风镐等强烈震动性工具,以防诱导瓦斯突出。

10、加强瓦斯管理,当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0.9%时,严禁用电钻打眼,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当放炮地点20m以内风流中

瓦斯浓度达到0.9%时,严禁放炮;当工作面在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中,局部瓦斯积聚浓度达到1%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当瓦斯浓度降到0.9%以下时,方可人工复电,开动机器;在回风道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9%时,处于回风系统中的人员必须全部撤至安全地段。严禁在停风或在瓦斯超限的区域进行机电、回收等作业。

11、严禁空顶作业。加强顶板及煤墙管理,防止因垮顶及垮煤墙而引起瓦斯突出。

12、回采工作面原则上要求跟煤层顶板回采,尽量避免或减少工作面顶煤回采,架棚时严禁空帮空顶,采上山煤时煤墙处要打好帖邦柱,以防垮煤墙而引起瓦斯突出。

13、在打钻过程中,出现严重喷孔、卡钻、顶钻等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必须及时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向矿生产调度室汇报,听候处理;若在撤人过程中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应就近躲入压风自救器或避灾峒室内。

14、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掌握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内容为:

①有声预兆:响煤炮,煤层发出劈裂声、闷雷声、机枪声,声音由远到近,由大到小,有短暂的、有连续的,间隔时间长短不一,煤壁发生震动或冲击,顶板来压,支架发出折裂声。

②无声预兆:工作面顶板压力增大,煤壁被挤出,片邦掉渣,顶板下沉或底板鼓起,煤层层理紊乱,煤壁发凉,煤暗淡无光泽,煤质变软,工作面风流中瓦斯忽大忽小,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喷瓦斯等现象。

15、现场作业人员发现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必须立即将人员撤至东一采区避灾硐室内。在4209、4309巷门口挂好严禁人员进入的警戒牌,。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及时通知东一采区所有作业人员撤至东二煤斗或东一采区避灾硐室内。当班严禁恢复作业,下班恢复作业前必须间隔8小时以上,恢复作业前瓦斯员和跟班干部、班长必须先到作业地点检查瓦斯情况及其它安全隐患,待一切正常后方可恢复作业。

16、回采区、通风区、安全科、调度室等有关单位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并贯彻落实。

17、加强防突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1)矿长:是防突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全局防突工作负全面责任。

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定期检查、平衡防突工作,协调解决防突所需的人、财、物,保证防突工作的实施。

(2)总工程师:对防突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审批、防突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负责组织技术攻关,研究制定解决办法和方案,并及时向矿长汇报。负责组织矿每月一次的防突工作专项检查,检查内容重点包括防突工作管理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和防突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防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生产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防突工作计划、措施的实施。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组织安全生产作业,协调和督促整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4)安全矿长:负责监督检查防突方案、计划和措施的实施责任。组织人员不定期全面检查采掘工作面综合防突措施的执行情况,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负责安排专职安监员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检查。

(5)通风副总: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具体负责防治突出的技术管理工作。

(6)生产科:负责方案设计、采掘布置和接替、施工程序安排上必须满足防突要求,参与防突方案的编制、审查。

(7)通风区:负责通风设施、瓦斯、通风系统的检查。现场执行两个“四位一体”防突工作,进行区域效果检验,区域验证等相关工作。地面建立相关台帐,由通风区防突班长、瓦斯员填写钻孔施工记录及检测记录,跟班干部及值班干部必须认真审核后,交总工(或安全副总)审批。

(8)机电区:参与编制和审查防突方案和措施,制定机电设备维护、检查计划和管理制度,确保机电设备完好,消灭失爆。

(9)安全科:参与编制和审查防突方案和措施,负责监督、检查方案和措施的落实,对防突措施执行不到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有权停止作业并督促整改。

(10)调度室:参与审查防突方案和措施,随时掌握矿井防突工作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对上级的有关指示、指令、通知及时准确上传下达。

(11)供应科:负责按防治突出计划、方案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