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Word版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新课标】

试卷说明:

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A.东北向西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西北向东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2.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A.W B.X C.Y D.Z

读下图甲和图乙,图甲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回答第3~4题。

3.该建筑位于图乙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 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C.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D. 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

读右侧“世界某区域图”,回答第5题。

5.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

A.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B.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

C.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盛产小麦,商品率高

读下图回答6-8题。

6.非洲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明显的原因是

①沙漠面积大②地形单一、海岸平直

③赤道横贯中部,非洲大陆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对称④非洲原始自然环境保护良好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7.下列有关图中⑤处沿海气候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②处在背风坡:

③受东南信风的影响④沿岸有暖流经过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8.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描述错误

..的是

A.该区高原的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比北非的地势高

B.该区的热带草原面积广阔

C.该区的气候炎热干燥

D.这里的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黄金、金刚石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9.下列关于中亚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亚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B.中亚地区的河流多为外流河

C.咸海的盐度越大,咸海的面积就会越大

D.该地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

10.下列关于地中海沿岸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椰枣、葡萄、无花果、柠檬、菠萝是主要农产品

B.植被具有根深、皮厚、叶面有蜡质光泽等特点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下图为“世界上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你认为上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

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2.图中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①人力资源充足②所在国矿产资源丰富

③海洋运输便利④科学技术先进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②④

13.有关四国特征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①甲国农业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②乙国在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发达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③丙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茶叶、黄麻等

④丁国受自然环境影响,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4.下列关于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苏伊士运河上有多道船闸,运河水为咸水

B.巴拿马运河上有多道船闸,运河水为淡水

C.巴拿马运河与两侧的大洋之间存在密度流

D.苏伊士运河区为热带沙漠气候

15.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贫乏

B.终年盛行东北风

C.淡水资源储量丰富

D.平均海拔仅低于亚洲

读右侧某地区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是

A.均为热带草原

B.均为热带荒漠

C.东为热带草原,西为热带荒漠

D.东为热带雨林,西为热带草原

17.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地的形成是

A.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挤压碰撞而成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碰撞而成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而成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分离张裂而成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B.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C.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两湖均为内流湖

19.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C.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20.有关英国、日本在地理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都是由四个大的岛屿组成

B.两国都是处在北纬40°一60°的岛屿

C.英国能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

D.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21.关于德国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②工业部门齐全,布局均衡,近些年来,工业由北部向南部扩展

③农业不占重要地位,农业现代化侧重机械化和生物技术

④铁、铝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大量出口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读下图,回答第22~23题。

22.图中K、L、N、M所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及简称搭配正确的是

A.山西省(晋)、青海(青)、广西(桂)、湖北(湘)

B. 河北省(冀)、西藏(藏)、安徽(皖)、湖北(湘)

C. 山西省(晋)、新疆(新)、贵州(贵)、湖北(鄂)

D. 山西省(晋)、西藏(藏)、贵州(黔)、湖北(鄂)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山脉①是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B.山脉②是昆仑山脉

C. 山脉③以东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以西是云贵高原

D.图中四个省区中,有三个省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A.七月均温、一月均温、年降水量B.七月均温、年降水量、一月均温

C.年降水量、七月均温、一月均温D.年降水量、一月均温、七月均温

25.有关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其海拔约为1800米B.七月均温约超过30 ℃

C.一月均温低于0 ℃D.气温年较差约为20 ℃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俄罗斯矿产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5分)

①山脉,②山脉,③平原,

④河流,⑤高原。

(2)俄罗斯东北隔海峡与国相望。(2分)

(3)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两岸及下游平原都是重要的农业区,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三大河流的下游却几乎没有农田,为什么?(2分)

(4)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4分)

27.图1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2是图1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读图1、图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6分)

(2)图1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6分)

28.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图6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1)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4分)

(2)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6分)

29. 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9分)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10 C D C B A ; D B C A B

11-20 B C A B C ; D A B D C

21-25 C D C B D

二、综合题(50分)

26.(13分)

(1)乌拉尔大高加索东欧平原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5分)

(2)白令美国(2分)

(3)纬度高,气候寒冷,生长期短,农作物无法生长;河流两岸及下游地区广布沼泽,难以耕作(2分)(4)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导致河水泛滥。(4分)

27. (12分)

(1)(6分)该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2分);高原面地势由西向倾斜(或起伏和缓)(2分);半岛东西

两侧有山地,沿海有狭窄(狭长)平原(2分)。

(2)(6分)原因:M岛位于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2分),淡水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爽(2分),适宜人居;沿海平原,地形平坦(2分),利于农业发展。

28. (10分)

(1)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2分)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2分)(2)优势: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1分)市场需求量大;(1分)原料(棉花)供应充足;(1分)优良港口多,利于棉花和棉布进出口运输。(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29.(15分)

(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

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

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