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DNA的提取、定量、酶切与PCR鉴定实验报告

质粒DNA的提取、定量、酶切与PCR鉴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了解质粒酶切鉴定的方法;

3.学习并掌握紫外吸收检测DNA浓度和纯度的原理和方法;

4.学习并掌握PCR基因扩增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5.学习并掌握水平式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PCR(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DNA聚合酶催化下,可以DNA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以dNTP为原料,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在体外(缓冲液中)复制DNA,使目的DNA按2n方式呈指数形式扩增。

PCR一次循环的具体反应步骤为:

A.变性:加热反应系统至95℃,使模板DNA在高温下完全变性,双链解链。

B.退火:逐渐降低溶液温度,使合成引物在低温(35-70℃,一般低于模板Tm值的5℃左右),与模板DNA互补退火形成部分双链。

C.延伸:溶液反应温度升至中温72℃,在Taq酶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引物为复制起点,模板DNA的一条单链在解链和退火之后延伸为一条双链。

2.质粒DNA的提取与制备

(1).碱裂解法:

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的变性与复性存在差异:

A.高碱性条件下,染色体DNA和质粒DNA均变性;

B.当以高盐缓冲液调节其pH值至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复性并保存在溶液中,染色体DNA不能复性而形成缠连的网状结构,可通过离心形成沉沉淀去除。

(2).离心层析柱:

A.硅基质膜在高盐、低pH值状态下可选择性地结合溶液中的质粒DNA,而不吸附溶液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

B.通过去蛋白液和漂洗液将杂质和其它细菌成分去除;

C.低盐,高pH值的洗脱缓冲液将纯净质粒DNA从硅基质膜上洗脱。

3.质粒DNA的定量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

A.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对光的吸收效应,且其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

B.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

DNA分对波长260nm的紫外光有特异的吸收峰

蛋白质对波长280nm的紫外光有特异的吸收峰

碳水化合物对230nm的紫外光有特异的吸收峰

C.A260/A280及A260/A230的比值可以反应DNA的纯度;

A260/A280=1.8 DNA纯净

A260/A280<1.8 表示样品中含蛋白质(芳香族)或酚类物质

A260/A280>1.8 含RNA杂质,用RNA酶去除。

4.质粒DNA的酶切鉴定:

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基本工具。限制性内切酶能特异性地与一段被称为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殊DNA序列结合,或是与其附近的特异位点结合,并在结合位点切割双链DNA。

5.琼脂糖凝胶电泳:

琼脂糖是一种天然聚合长链状分子,可以形成具有刚性的滤孔,凝胶孔径的大小决定于琼脂糖的浓度。

DNA分子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向正极泳动。

DNA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泳动时,有电荷效应与分子筛效应:不同的DNA,分子量大小及构型不同,电泳时的泳动率就不同,从而分出不同的区带(迁移速度与分子量的对数值成反比关系).

三、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1.PCR

仪器:PCR仪、台式离心机、微量加样枪、灭菌的薄壁离心管

材料:菌液【大肠杆菌DH5a菌株(pMD19-T质粒,含目的片段-绿色荧光蛋白GFP)】、无菌去离子水、2×Premix Taq、引物

2. 质粒DNA的提取与制备

仪器:恒温培养箱、台式离心机、离心层析柱、Eppendorf管、微量加样枪、离心管

材料:溶液P1(S1)、溶液P2 (S2)、溶液P3(S3)、去蛋白液PE(W1)漂洗液WB(W2)、洗脱液EB(Eluent)、含pMD19-T质粒的大肠杆菌DH5α

3. 质粒DNA的定量(紫外分光光度法)

仪器:比色杯、紫外分光光度计、微量加样枪

材料:蒸馏水、质粒DNA

4.质粒DNA的酶切鉴定

仪器:1.5ml的EP管、微量加样枪

材料:无菌水、10×M酶切缓冲液Buf R、质粒DNA、Hind III (15U/ul)、EcoR I(12U/ul) 5.琼脂糖凝胶电泳

仪器:凝胶电泳系统、凝胶成像系统

材料:电泳指示剂、Gelview、TBE、琼脂糖、DNA Marker 5000、电泳缓冲液(二)实验方法

1.PCR

2.质粒DNA的提取与制备

3.质粒DNA的定量(紫外分光光度法)

4.质粒DNA的酶切鉴定

5.琼脂糖凝胶电泳

四、结果与讨论:

(一)实验现象

1.加入溶液P1,出现悬浮现象;

2.加入溶液P2,温和混匀,溶液会变得清亮;

3.加入溶液P3,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4.电泳时,可观察到在电流作用下,点样的溶液出现电泳现象,电泳速度不同。在紫外检测仪条件下,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物质出现不同的电泳带。

(二)实验结果

原始实验数据

电泳后的图片

(四)实验分析

1.由上数据可知,Ratio=1.47

A260/A280<1.8 表明样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芳香族)

2. 在图片中,其他三类DNA与Maker相比较,可知质粒DNA的分子大小在2500bp-3500bp,酶切反应的质粒DNA片段分子大小在2800-3000bp和400-500左右,PCR的DNA分子大小在400-500bp。基本符合预期。

(四)实验讨论

1.质粒DNA中出现三条带,分别对应超螺旋质粒DNA、线性DNA和开环状质粒DNA。这三种不同构型的分子有不同的迁移率,在一般情况下,迁移速度最快的为超螺旋型,其次为线性分子,最慢的为开环状分子,所以条带从上到下分别为:超螺旋型DNA、线性分子、开环状分子。,

2.对于实验结果中:A260/A280<1.8的可能原因为:

A.在质粒DNA的提取实验的“取上清液”步骤中吸入沉淀导致引入较多的蛋白杂质,进而导致后续实验中因蛋白质量较多而难以去除。

B.可能为试剂污染引起杂质蛋白的引入。

3.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

用微量加样枪加试剂时,同种试剂可以不用换吸头,每次换不同试剂时要记得换一个新吸头。

在PCR中,如果配好的反应液较多沾到管壁上,要将PCR反应管置台式离心机中瞬时离心,使反应液集中于管底,然后才将反应管放到基因扩增仪上。

在质粒DNA提取的实验中,加入溶液S2时,时间不能太久,动作要温柔,轻轻颠倒几次。

在电泳实验中,点样时枪头下伸,点样孔内不能有气泡。

在电泳中,Geldview有毒,切勿用手接触。

思考题:

(1)碱裂解法提取质粒时,溶液I、II、III的作用分别为?

答:

溶液I:螯合金属离子,抑制脱氧核酸酶对DNA的降解作用;有利于溶酶体的作用。溶液II:细胞壁肽聚糖在碱性下水解,核酸和蛋白质变性。

溶液III:酸性条件下质粒DNA复性,变性蛋白-SDS+线性DNA沉淀,Na+可中和DNA。(2)结合实验情况,如何提高限制性酶切的反应效率?

答:

①尽量选择粘端酶切和那些酶切效率高的限制酶。

②酶量的选择任何时候2种酶的总量不能超过反应体系的1/10体积,而且最大反应体系最好不要小于20 ul,且酶切反应中甘油浓度应低于5%。

③底物DNA的纯度:主要污染DNA 的某些物质,如酚、氯仿、乙醇等均能抑制酶反应应尽量纯化底物。

④反应系统:主要是反应缓冲液中的离子强度,如NaCl和Mg2+, 合适离子强度可以激发酶切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