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___必修一__《分子与细胞》综合测试题(共3套)_Hooker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___必修一__《分子与细胞》综合测试题(共3套)_Hooker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___必修一__《分子与细胞》综合测试题(共3套)_Hooker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一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 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2.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3.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4.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6.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

8.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

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

下降

C.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

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D.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9.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

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

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CO

2

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浓度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

2

11.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12.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 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 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 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 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13 . 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 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免疫系统中的记忆细胞既有分化潜能又有自我更新能力

C.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15.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按下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

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 (每空1分,共12分)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于管理,优质高产。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

(1)无土栽培所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和。

植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以

应视具体情况调整,供

作物性吸收无机盐离子。

(2)营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子浓度比根细胞内的低,植物仍

可通过方式吸收。若栽培池内较长时间通气不

畅,作物根部可能出现的症状是,其生理原因

是。

(3)右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

均适宜的条件下,当EC 时,可采取 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阴雨连绵天气,温室需补光,选用 光最有效。

(4)A 点的含义 。 17. (每空2分,共10分)回答下列与细胞有关的实验问题。

(1)下列4项实验中,需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有 (填序号)。

①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的流动;②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DNA 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2)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

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

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0.3 g/mL 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 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①图中A 、B 处的颜色分别是 。

②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吸收的红色染料)的0.39/mL 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 、B 处颜色分别是 。

③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0.3g/mL 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g/mL 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 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 。如果A 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 。 18.(每空2分,共18分)

在充满N

2与CO 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 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6~8h 间,光合速率 (大于、小于)呼吸速率,容器内的O 2含量 (增加、减少),CO 2含量 (增加、减少),植株干重 (增加、减少)。

(2)9~10h 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10h 时不再产生ATP 的细胞器是 ;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 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 停止ATP 的合成, 成为ATP 合成的唯一场所。

(3)若在8h 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16. (每空1分,共12分)

(1)细胞的组成成分;调节生命活动

营养液中无机盐的组成和比例(营养液配方);选择(2)主动运输;根变黑(烂根);根进行无氧呼吸,细胞内积累酒精

(3)增大光照强度(增加CO

2浓度) ;CO

2

浓度;遮光(遮阴);红(蓝紫)

(4)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时的光照强度

17、(每题2分,共10分)

(1)①③

(2)①无色、绿色

②红色、绿色

③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电光源亮度);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

18、(每题2分,共18分)

(1)大于;增加;减少;增加

(2)光照;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3)呼吸速率明显下降,温度降低导致酶的活性降低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二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B.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

A .①③3.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成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成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用浓度为0.3g/mL 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5.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A. 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 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 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6.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 2不能产生

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

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

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 、NADPH 和CO 2后,可完成暗反应 7.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8.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反应温度由t 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 .当反应温度由t 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 .酶活性在t 2时比t 1高,故t 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D .酶活性在t 1时比t 2低,表明t 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9.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不产生C0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10.小麦和玉米的CO 2固定量随外界CO 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右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小麦的CO 2固定量与外界CO 2浓度呈正相关 B .CO 2浓度在100mg ·L -1时小麦几乎不固定CO 2 C .CO 2浓度大于360 mg ·L -1

后玉米不再固定CO 2 D .玉米比小麦更能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 2

11.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储存

B.CO 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 6H 12O 6分解成CO 2的过

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12.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③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④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14.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也消失

B .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值

C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板

D .无丝分裂仅出现于高等生物的衰老细胞 15.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二、非选择题

16.(每空1分,共8分)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

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

和氨基酸含量,尿素含

量。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

素,推测其是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作用,为细胞提供。(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

17. (除(3)每空3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已知2H

2O

2

=2H

2

O+O

2

↑ , 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

2

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

的速度)来判断H

2O

2

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

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

2O

2

溶液,蒸馏水,3.5%FeCl

3

溶液,0.01%过氧化氢酶

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1)实验步骤: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

2

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0C,重做上述实验,O

2

释放的速度最快的

是,原因是

。18. (每空2分,共16分)

在春末晴朗白天,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

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

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差),结果右图

(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

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

(1)在曲线a中,与11时相比,13时植株叶绿体内C

3与C

5

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是

(C

3或C

5

);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

较 (深或浅) 。

(2)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主要因素是

(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CO

2

含量);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

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用于CO

2

还原;若在栅内利用豆科植物做绿肥,可明显增加土壤中元素的含量,主要促进植株体内

和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3)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较高。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16.(每空1分,共8分)

(1)不断减少,不断增加,氨基酸

(2)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呼吸,能量

(3)细胞已经死亡

(4)选择透过性

17. (除(3)每空3分外,其余每空2分,共16分)

(1)

①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l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

③观察各试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

(2)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l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3)加FeCl3溶液的试管在此温度下,FeCl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

18. (每空2分,共16分)

(1)C

5

;深

(2)光照强度、空气中CO2含量;A TP、NADPH([H]);氮(N);蛋白质;核酸

(3)温度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

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间期只包括G

1期和G

2

期 B.出现纺锤体的时期是S期

C.G

1期和G

2

期均能合成蛋白质 D.M期发生DNA复制

3.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4.关于动物内蛋白质合成与去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能量

B、合成的蛋白质都运到细胞外

C、合成的蛋白质都不能进入细胞核内

D、合成的蛋白质都用于细胞膜蛋白的更新5.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

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a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b浓度溶

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

6.β-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β-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A.高效性 B.专一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

7.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

B、癌症病人染色体上无抑癌基因

C、经常食用烟熏制品易导致细胞的癌变

D、癌症的发生与个人的身心状况有关8.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

9.关于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色素与ATP的合成有关

B、叶绿体色素参与ATP的分解

C、叶绿体色素与O

和[H]的形成有关 D、叶绿体色素能吸收和传递光能

2

10.在日光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

A、大量吸收绿光

B、等量吸收不同波长的光

C、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绿光

D、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11.为了确定某种矿质元素是否是植物的必需元素,应采用的方法是

A.检测正常叶片中该矿质元素的含量

B.分析根系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环境条件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的影响

D.观察含全部营养的培养液中去掉该矿质元素前、后植株生长发育状况

12.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1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

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3

合成有机物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

2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14.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

1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鼠脾细胞与兔造血干细胞的细胞膜能够发生融合

B.用蛋白酶处理生物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

C.在生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生物膜只发生结构上的联系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

16.分别取适宜条件下和低温低光照强度条件下生长的玉米植株叶片,徒手切片后,立即用碘液染色,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前者维管束鞘细胞有蓝色颗粒,而后者维管束鞘细胞没有蓝色颗粒,后者没有的原因是

A.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维管束鞘细胞能进行光反应,不能进行暗反应

C.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光合作用产物积累

D.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呼吸耗尽光合作用产物

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有核膜,而固氮菌没有

B.酵母菌有细胞膜,而固氮菌没有

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而蓝藻细胞没有

D.黑藻细胞有内质网,而蓝藻细胞没有

18.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链上有一段可以引导其进

入内质网的特殊序列(右图中P肽段)。若P肽段功

能缺失,则该蛋白

A、无法继续合成

B、可以进入高尔

基体

C、可以被加工成熟

D、无法被分泌到细胞外

19.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

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

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

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 C、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

20.下列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的是

A.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 B、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

C.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的复原 D、蜥蜴断尾再生

2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22.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神经细胞吸收K+ 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23.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变的是

A.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的细胞 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

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 D.被细菌侵染的细胞

24.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

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2

25.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对下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

D.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26.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下表为在腺泡细胞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形成分泌蛋白的多肽最早在内质网内合成

B.高尔基体膜向内与内质网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

C.高尔基体具有分泌分泌蛋白的作用

D.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

27.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28.关于蛋白酶的叙述,不正确的

A.蛋白酶是蛋白质

B.蛋白酶可以作为药品治疗某些疾病

C.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

D.利用酶工程可以提高蛋白酶的稳定性

29.老年人皮肤色素沉积出现“老年斑”,原因是

A.细胞呼吸速度加快

B.细胞中抗氧化作用的酶活性升高

C.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D.紫外线照射引起色素沉积

30.下列有关番茄代谢或调节的变化趋势图,正确的是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答题栏:(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31.(每空2分,共14分)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细胞,判断的理由是。(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和,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32.(每空2分,共16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

(2)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1)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

千勒克司时,光合速度的限制因素是。

3

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和2)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

2

30℃时的光合速度。

(3)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当在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相同。

2)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 m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3)A植物在1天内(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

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

于千勒克司。

33.(每空1分,共10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

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

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

回答:

(1)只依据B曲线(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

(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原因是

(3)若大麦吸收该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能、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相同、不同)。

(4)该大麦幼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

(相同、不同),该部位称为。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三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31.(每空1分,共7分)

(1)原核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

(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膜

(3)纤维素 8、10、11、12

32.(每空2分,共16分)

(1)光反应暗反应

(2)1)L

光照强度 2)见右图

1

(3)1)6 2)10.9 3)6

33.(每空1分,共10分)

(1)不能该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输出量与积累量之和,只考虑B曲线只能得到积累量的数据。

(2)低主动运输减少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缺氧时根细胞呼吸作用降

低,产生能量减少。

(3)能不同

(4)相同成熟区

【解析】关键是要根据根尖的结构的功能判断出A、B曲线的含意。某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输出量与积累量之和,积累量主要是用于该部位对矿质元素的需求及留存于该部位的含量,相对来说,积累量是保持相对恒定的。幼根的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冠和分生区吸收和输导能力都较弱,积累的矿质元素主要满足自身的需求,从伸长区到成熟区,吸收和输导能力逐渐增强。所以,B曲线是幼根不同部位的积累量,A曲线是幼根的不同部位的输出量。能被再度利用的元素当缺乏时,代谢旺盛的幼叶可以从衰老的老叶中夺取,故幼叶正常而老叶出现缺乏症。

(完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二、复习目标: 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安排: 从高三开课开始,进入高三生物一轮复习。2017年1月22日前完成一轮复习。 四、高三复习策略: (一)重视基础知识: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高考必须具备的。生物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较高,当然仅是熟记这些基础知识是远远达不到高考要求的,还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二)兼顾复习中的点和面:学科内的重点知识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因而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同时也要有效避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全面系统的复习,才能使学生面对考题内容、形式变化而泰然处之。对于一些非重点内容(如课本上的小资料、小问号、课外读等),由于平时疏于复习而往往在高考中失分,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在试题中出得并不难,因此有必要给以关注。 (三)加强能力训练

生物高考的解题能力主要包括: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取应用信息的能力、综合表达信息的能力。信息的呈现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图表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月考、周练、限时练习中学会分析:试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怎么考的?从什么角度考的?为什么这样考?还可能怎样考?我的解法错在哪里?我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何差距?应如何消除这种差距?如何破题……通过对解题思维过程的训练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四)讲练并重,精讲精练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要“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讲:针对性要强,除重点、关键外,侧重讲解题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应变能力。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知识内容层层递进、深入,培养学生思维的规范性,深刻性、严密性。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揭示问题,把不同的概念、原理以及不同章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理透,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练:以限时练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规范性等方面逐渐适应高考的要求。题目的难度、梯度应顺应2010年试题难度的要求,题目设计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 (五)注重学法、解法指导(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指导并督促学生): 1、读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有目的地读教材;读自己认为有缺漏的部分 2、总结: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规范表达的良好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从知识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应试心理等方面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

必修一知识点 一、走进细胞 1、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3、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5、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元素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其中水是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①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化学元素组成:C、H、O。 糖类的分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②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③蛋白质是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化学元素:C、H、O、N。 ④核酸是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化学元素组成:C、H、O、N、P。 3.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之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斐林试剂中的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 a.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b.现象:橘黄色或红色。 c.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②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3)蛋白质的鉴定

高一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细胞→组织(相同细胞构成的集合)→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有单有多):霉菌(除链霉菌外),酵母菌 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全是单细胞):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细菌(乳菌,大肠杆菌),蓝藻(也称蓝细菌),颤藻,蓝球藻,发菜,念珠藻 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共同之处:核糖体,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不同之处:鞭毛(细菌),拟核(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 细胞学说:主要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体现了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单位)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细胞分裂,细胞需要更新) 生命与无机自然界有统一性,但虽各种元素都有,含量却不同,故生命与无机自然界有差异性→生物体要生命活动→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极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种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鲜重: 干重:

最新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2019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期终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分子与离子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a) 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等。C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O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二.无机物 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a) 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调节体温④参与生化反应过程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b) 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 1)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维持酸碱平衡、血浆浓度、神经肌肉兴奋性 2)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镁:叶绿素成分碘:甲状腺激素成分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缺铁:缺铁性贫血 三.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1、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的依据(b) 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a)---------主要的储能物质 (1)脂质由C、H、O元素构成,有些含有N、P。 (2)分类①油脂(CHO):储能、维持体温

②磷脂(CHONP):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植物蜡(CHO):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④胆固醇(CHO):是人体所必需的,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蛋白质(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基本单位:氨基酸 (1)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等元素 (2)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3)氨基酸分子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判断依据) (4)种类:约20种,由R基决定。 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及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肽键 (1)形成方式:脱水缩合, 形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表示为—CO—NH—。 (2)关于氨基酸缩合反应的计算: 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一分子蛋白质中至少含有氨基或者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 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 4)、蛋白质结构多样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3)、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4)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5)、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催化功能:如绝大多数的酶;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免疫功能:如抗体;识别功能:受体

(完整版)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试题.doc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试题 必修二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I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某区域一个种群的某一性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假设该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该性状没有作用,也不存在突变。该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有若干只,理论上Aa的基因型频率N为A.0≤N≤100%B.0<N≤50%C.0≤N<50% D.50%<N<100% 2.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以产生新的基因 A.叶肉B.根分生区C.茎尖D.花药 3.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A.不可遗传的变异B.地理隔离C.生殖隔离D.生态位分化 4.a基因纯合会导致某种生物胚胎致死,现已知该生物某自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接近50%,则该种群中杂合子大约占 A.1% B.10% C.50% D.99% 5.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一个生物物种可以发生单独进化 B.生物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产生 C.共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7.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aBBC;③AAaaBBBB;④aB。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花药离体培养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8.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后,病菌的抗药性增强,杀菌效果下降,原因是 A.抗生素诱发了病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抗生素对病菌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病菌的数量增加 C.抗生素能诱导病菌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病菌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9.江苏里下河农科所通过如右图育种过程 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 确的是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

高考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中生物分为必修和选修,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掌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分为必修和选修,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掌握好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高兴,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

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一)走近细胞 一、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病毒分类:DNA病毒、RNA病毒 遗传物质: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重要结构 光学结构:镜头目镜——长,放大倍数小 物镜——长,放大倍数大 反光镜平面——调暗视野 凹面——调亮视野 机械结构: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有粗、细之分) 转换器——更换物镜 光圈——调节视野亮度(有大、小之分) 2、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低倍镜下调清晰,并移 动物像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3) 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4) 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3、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四、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球”字、“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等都是细菌。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五、细胞学说的内容(统一性) ○从人体的解剖的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 ○显微镜下的重要发现:虎克、列文虎克 ○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论:施旺、施莱登 1.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在修正中前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注: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 1、1938~1839年,细胞学说; 2、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 3、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元素基本元素:C、H、O、N(90%) (20种)大量元素:C、H、O、N、P、S(97%)K、Ca、Mg等 物质基础微量元素:Fe、Mn、B、Zn、Mo、Cu等 最基本元素:C,占细胞干重的48.8%,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 一、蛋白质(占细胞鲜重的7%~10%,占干重的50%)

(完整版)高三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试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50个小题) 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1—45每题2分。共50分) 1、(课标Ⅰ卷)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课标Ⅱ卷)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3、(福建卷)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4、(2014重庆卷)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 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5、(2014山东卷)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6、(安徽卷)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的高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 D.哺乳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其头部和尾的基部 7、(江苏卷)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8、(广东卷)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 A、液泡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9、(大纲卷)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10、(课标Ⅰ卷)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11、(北京卷)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 的通透性,结果如右图。据此不能 ..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12、(上海卷)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6),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笔记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三复习笔记》的内容,具体内容:必修三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部分,学生要做好复习笔记,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一)1、向性运动有哪些具体表现?⑴、向性运动:是指由于单一方向刺激而引... 必修三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一部分,学生要做好复习笔记,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 1、向性运动有哪些具体表现? ⑴、向性运动:是指由于单一方向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⑵、表现:茎的负向地性(即"背地性"或"负向重力性")、茎的向光性、根的向重力性、叶镶嵌等。 2、植物的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的区别: 向性运动的外因是单一方向刺激,感性运动的外因是多方向同时刺激;向性运动的结果是运动具有定向性,感性运动的结果是运动不具有定向性。 实例:含羞草受到震动是小叶闭合,是感性运动。 3、引起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外因素及实质: 外因:单一方向的刺激;内因: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 实质:单一方向刺激引起植物体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生长速度不同。

4、向日葵、萝卜的向光性原因 向日葵、萝卜受到单侧光刺激时,向光侧、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向光侧抑制生长的物质比背光侧多,所以,向光侧生长慢于背光侧,造成向光弯曲生长。 (二) 1、种群有哪些特征? 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 2、什么是种群密度? 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3、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有哪些? ⑴、标志重捕法(调查取样法、估算法): ①、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②、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有标志数⑵、样方法: ①、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算每个样方内个体数,求得每个样 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必修1分子与细胞》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1.盐析 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出现白色絮状物,高温加热后鸡蛋清会呈现白色固态状,导致蛋白质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原理相同吗?说明理由。 ——[问题源于《必修1》 P23“与生活的联系”] 【提示】不同。在食盐作用下析出蛋白质,蛋白质本身的结构没有改变,仍维持原有的生物活性;高温加热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丧失了原有的生物活性。 【点睛】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原理是物质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蛋白7质在高浓度盐溶液中析出,而DNA是在低浓度盐溶液中析出,盐析为可逆反应,由此可见,盐析与高温、过酸、过碱导致的蛋白质不可逆转变性失活有本质不同。 2.水盐与生命健康 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因此,输入葡萄糖盐水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水。 ——[摘自《必修1》 P36“与生活的联系”] 【点睛】急性肠胃炎的病人因为小肠的吸收功能受到了影响,不能将喝进去的水吸收进入血液,所以容易造成脱水。另外,吸收功能降低,体内细胞生命活动不断消耗能量,分解体内葡萄糖,还要及时补充体内葡萄糖,满足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 3.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 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处理,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摘自《必修1》P44“小框内容”] 4.溶酶体与硅肺(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科学家发现有40种以上的疾病是由于溶酶体内缺乏某种酶产生的,如矿工中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当肺部吸入硅尘(SiO2)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 ——[摘自《必修1》P46“相关信息”] 【命题预测】结合常见疾病,考查溶酶体的结构、功能以及酶、基因表达、免疫等知识。

浅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方法及策略

浅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方法及策略 罗田县骆驼坳中学张保华 438600 进入高三,一轮复习尤为重要,如何抓好一轮复习备考工作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是摆在我们高三人面前的研究课题。下面就我校生物一轮复习的一些具体做法作简要汇报。 一.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 在今年高考结束后(高二下学期末),年级组要求各科备课组从网上下载不少于五套全国各地高考题,让每位老师认真独立完成,并纳入绩效考核。且强调反复研究,达到第一遍做近距离感受高考考什么,第二遍做体会怎么考,第三遍做思考在今后复习中怎么教。并与往年试卷作对比,弄清高考常考的主干知识点、高考变式题背后有没有改变的根本性东西。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计划。 二.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一轮复习计划 通过本组充分讨论,结合本年级实际制定出2015届一轮复习计划。时间大致安排为:一轮, 2014.9--------2015.3月(中旬) 二轮,2015.3月-------2015.5月(中旬) 计划安排到周,复习过程中经常与进度安排表对照,及时调整进度改变策略,保证一轮复习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三.统一思想,明确了一轮复习的任务和目标 1.夯实基础,强化能力 一轮复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抓基础,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等基础知识要逐一弄清,达到融会贯通、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应加强对“双基”的强化训练。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先串成链,再织成网,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将所学知识浓缩其中,了解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具体位置,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讲究知识的梳理,注重扫描,加大知识的外延。 2.对知识进行梳理,并查漏补缺 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方法是,对照自己平时练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在知识、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练习,进行查漏补缺。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3.要突出主干知识、重点内容 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的基本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遗传育种、生态系统、免疫、克隆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等等。对这些主干知识内容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决新情景的问题。要力求做到知识点、能力点、薄弱点、应用点和考查点心中有数,那种不分主次泛泛复习以及题海战术,无疑都是有害的。 四.一轮复习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做到了课本与一轮资料并重,且以课本为本的基本方法。 每一讲内容一般都安排一节课让学生看书、看教材,包括本节聚焦、阅读材料、小资料、重要插图、本章小结等,然后对照一轮资料基础知识填空及相关判断题,接着以考点为主线对知识梳理、归纳,帮助学生找出知识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___必修一__《分子与细胞》综合测试题(共3套)_Hooker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测试卷一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 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2.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现蓝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3.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4.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5.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6.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7、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人教版高三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篇一】人教版高三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相关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酶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酵母菌、植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 (动物骨骼肌细胞、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细胞的无氧呼吸) 三、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细胞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篇二】人教版高三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一、核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五碳糖有2种,核苷酸有8种。 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它的载体。 核糖核酸简称细胞质中。对于有细胞结构(同时含DNA 和RNA)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就是DN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有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等;有的遗传物质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HIV等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高三生物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

高三生物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 【一】 1、抗生素: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种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的目的。 (1)抗生素多是一些带有环状碳链的化学物质。不同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给药途径,主要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2)抗生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很快就到达身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但是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抗生素一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与血清蛋白结合。其中只有游离形式的抗生素才能发挥其药效;结合形式的抗生素可作为储备力量,当血清中游离抗生素浓度下降时再逐渐释放。 (3)孕妇血清中的抗生素可以顺利地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中,为防止抗生素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抗生素产品说明书中都有“孕妇慎用”的提示。 3、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中有好转现象时停止用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尽量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对症下药不盲目;适时用药抓战机;集中药量打歼灭;切勿滥用抗生素。 4、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耐药菌株的增多,使得抗生素效果下降,不宜用抗生素做预防性使用;对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如果使用抗生素,会掩盖临床表现,延误对疾病的诊治;不要只看广告吃药,服用抗生素药要遵照医嘱。切勿滥用。 5、怎样使用抗生素才能治病,又能尽量避免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避免破坏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呢?首先,生病时应经医生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同时,瓜果蔬菜食用前应充分洗涤,以出去残留的耐药性细菌和抗生素。第三,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应尽量控制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农畜产品中抗生素含量的检测。 【二】 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分布: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②特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③切割结果:产生两个带有黏牲末端或平末端的DNA片段。 ④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通常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催化对象: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DNA片段。 ②催化位置: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切口。 ③催化结果:形成重组DNA。 (3)常用的载体——质粒 【三】 (一)人体器官移植的含义和分类$lesson$ 1.含义。器官移植指的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摘取一个身体中有活力的器官,并把它置于自身或者通常是另一个个体体内的某一位置,去替代那些因为损伤、病变而失去功能、也无法医治的脏器,以达到拯救生命的一种现代治疗方法。 其中,捐出器官的一方称为供体;接受器官的一方成为受体。 2.分类。依据供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分为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核心概念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核心概念 1.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4.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 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6.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7.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化合物,细胞生命活动中绝大多数的能量都是由它直接提供的。 8.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9.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0.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12.细胞衰老是指细胞的生理形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 13.细胞癌变是指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核心概念 1.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稳态稳态是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平衡稳定状态。 3.免疫调节是指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之间,以及与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维持在最适当的水平。 4.反射是神经调节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5.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外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6.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7.物种是指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 8.种群是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彼此可以进行交配,完成基因交流过程。 9.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 10.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1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最新高三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习题(带答案)

高三生物必修一练习题(10.31) 班级:姓名: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会出现心肌炎等并发症。以下关于肠道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肠道病毒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肠道病毒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可用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的培养基培养肠道病毒 D.肠道病毒的外壳和遗传物质都是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的 2.下列有关蓝藻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周围分布着大量核糖体,通过RNA传递遗传信息合成多肽 B.细胞中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不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C.DNA分子裸露不形成染色体,但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蓝藻细胞的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分别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完成 3.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体内均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 B.变形虫、草履虫、蛔虫都是消费者,细胞呼吸方式均为有氧呼吸 C.黑藻、念珠藻、颤藻都是生产者,均能进行有丝分裂 D.霉菌、乳酸菌、硝化细菌用电镜观察,视野中均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4.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氧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也是最基本的元素 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是葡萄糖、脱氧核糖、果糖、乳糖等单糖 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D.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5.干旱可以使植物枯萎,人体老化的特征之一是细胞内含水量明显下降,患急性肠炎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这些现象说明了生命离不开水。下面与水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比如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B.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要脱水 C.生物体内的含水量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别

高中生物必修三会考高考必备知识点大全

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细胞膜毛细血管壁 毛细淋 巴管壁 淋巴 循环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体液 (约占1/3) 体液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图示如下:淋巴 注意:(1)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 (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 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3)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3.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1)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 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 白质的含量有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如:H2CO3/NaHCO3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神经中枢:高级神经中枢——大脑 低级神经中枢——脊髓

1.神经纤维上 双向传导 静息时(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兴奋时(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2.神经元之间 单向传递:传递方向: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单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 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7.突触的结构如下图: 轴突 神经末梢 细胞体 树突 6.兴奋传递 4反射弧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5.神经元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注意:蛋白质类的激素药物不能口服,只能注射(因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会被消化成小分子从而失去药效。);而氨基酸和固醇类即可口服也可注射。 2.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的作用。 如: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激素; 升高血糖,升血压方面: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 促生长发育方面: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前者降血糖,后者升血糖。 3.血糖平衡的调节: 正常人体血糖范围(0.8—1.2g/L) 左边箭头表示:在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下的升血糖过程; 右边箭头表示: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用下的降血糖过程。 注意: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血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肌糖原只能供肌肉细胞利用。 4.激素调节方式: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如右图) 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从而促进垂体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 进一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