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_参数化齿轮建模实践

实验6_参数化齿轮建模实践
实验6_参数化齿轮建模实践

实验六参数化齿轮建模实践

6.1 实验任务和目的

通过实践掌握可变截面扫描、拉伸、阵列、打孔、倒圆角、倒角工具使用,掌握Creo 参数化曲线的编辑,掌握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完成图 6.1所示的参数化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建模,要求通过输入齿数(Z_TEETH),法向模数(M_NOR),法向压力角(ALPHA_NOR),分度圆柱螺旋角(HELIX_ANGLE),齿顶高系数(HA_NOR),径向间隙系数(C_NOR),齿轮宽度(B),中心孔直径(D_CENTER )参数值齿轮模型能自动生成。

6.2实验环境

Creo Parametric 2.0软件,win7(32位或者64)操作系统

6.3预备知识和技能

1)渐开线的形成

渐开线的如图6.2所示,直线BK 沿半径为r b 的圆做纯滚动,直线上任意一点K 的轨迹称为圆的渐开线,该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r b 称为基圆半径。直线BK 称为渐开线的发生线。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是由两条反向的渐开线形成。由此可知,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发生线与基圆的切点B 是渐开线在K 点的曲率中心,BK 为渐开线在K 点的曲率半径,又是渐开线在k 点的法线,也是K

点所受正压力的

图6.1渐开线圆柱齿轮

αk

αk

?k r k

A

O

B

K

r b

图6.2渐开线的形成

方向线。BK 直线与K 点的圆周速度v k 方向线所夹锐角αk ,称为渐开线在K 点的压力角,其值为如式6.1所示:

k

b k r r OK OB

arccos arccos

==α(6.1) 式中:r b —渐开线基圆的半径;r k —渐开线上任意点的向径。 2)渐开线参数方程

如图6.2,建立极坐标系,设定O 为极点,0A 为做极轴,K 为渐开线上任一点,则有:

22BK OB r k +=

k k k OB

BK

OB arcAB ααθ-=-=

设参数t 从0变到1,当t=1时,OK=r a ,令:12

2

2-???

? ???

=-==b a

d d t OB

OB OK OB BK x pi

y 180

=

(将弧度转换为角度),渐开线的参数化方程如式6.2所示 ???

?

???=-*=+=+=0arctan 15.0122Z x

y x x d x r r k b b k θ(6.2) 3)渐开线的Pro/E 柱坐标方程

齿轮渐开线方程用Pro/E 柱坐标描述如式6.3所示,此方程描述的渐开线比齿顶园稍长(将d a 放大1.1倍),生成的渐开线在Front 面上。

?????

????0

=z atan(x)-y *x =theta x^2)

+sqrt(1*db *0.5=r 180/pi =y 1)-da/db)^2*sqrt((1.1*t =x (6.3)

6.4实验内容和步骤

Step1,确定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并初始化

通过对圆柱齿轮的外廓形状的分析,提取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8个:齿数(Z_TEETH),法向模数(M_NOR),法向压力角(ALPHA_NOR),分度圆柱螺旋角(HELIX_ANGLE),齿顶高系数(HA_NOR),径向间隙系数(C_NOR),齿轮宽度(B),中心孔直径(D_CENTER )。通过“工具/参数”命令对其初

始化,结果如表6.1所示:

Step2,建立齿轮的关系约束

执行“工具→关系”按钮命令建立下面的关系约束:

M_NOR=3

Z_TEETH=30

HA_NOR=1

C_NOR=0.25

ALPHA_NOR=20

B=30

HELIX_ANGLE=15

D=M_NOR*Z_TEETH

DA=M_NOR*(Z_TEETH+2*HA_NOR)

DF=M_NOR*(Z_TEETH-2*HA_NOR-2*C_NOR)

DB=M_NOR*Z_TEETH*COS(ALPHA_NOR)

完成关系式的输入后,通过“执行/校验关系并按关系校验新参数”按钮命令检验关系。对关系进行确认后,系统将根据添加的关系式,自动计算各圆直径。

Step3,建立齿轮的毛胚轮廓

通过“模型→拉伸”工具在FRONT面中建立直径为DA,拉伸长度为B的圆柱,并在FRONT面分别草绘直径为D,DF和DA的三个圆,草绘齿顶园时,先草绘园,然后修改半径值分别为DA,当出现图6.3所示对话框时,单击是即可,D和DF按同样方法可完成,草绘三个圆供后续建模参照。

Step4,建立齿轮的参照基准曲线

通过插“模型→基准→曲线→来自方程的曲线”命令调出从方程绘制曲线的控制面板如图6.4所示

图6.4 从方程绘制曲线的控制面板

选择坐标系为柱坐标,单击方程按钮在图6.5所示的方程输入对话框中输入齿轮渐开线的柱坐标方程,分度圆的柱坐标螺旋线方程,分度圆柱中心线的柱坐标方程。

图6.5 方程输入对话框

①齿轮渐开线的柱坐标方程描述如下:

x=t*sqrt((1.1*da/db)^2-1)

y=180/pi

r=0.5*db*sqrt(1+x^2)

theta=x*y-atan(x)

z=0

②分度圆柱螺旋线

分度圆的柱坐标螺旋线方程描述如下:

r = D/2

theta =2*v* t *B*tan( HELIX_ANGLE)/D

z = B*t

使螺旋线的起始点在分度园齿槽的中点,参数方程修改如下:

u=sqrt((d/db)^2-1) v=180/pi

w=360/Z_TEETH/4-(u*v-atan(u)) r = D/2

theta =2*v* t *B*tan( HELIX_ANGLE)/D-w z = B*t

③分度圆柱中心线分度圆柱中心线的柱坐标方程如下: r = 0 theta = 0 z = t*B

Step5,用可变截面扫描形成第一个齿槽 ①扫描设置:

扫描设置如图6.6所示,选扫描为实体子项和移除材料选项,选择沿扫描轨迹进行草绘时截面保持不变,在参考项的轨迹面板中选中分度圆柱中心线作为原点轨迹,分度圆柱螺旋线作为链l 轨迹;用原点轨迹设置法向轨迹(N ),用链l 设置x 轨迹。

②草绘齿槽轮廓

进入草绘环境绘制图6.7所示的齿槽草绘剖面,草绘时将齿根圆,齿顶圆,渐开线均投影到草绘面,作渐开线与齿根园过度弧线,将多余的线删除得到半齿槽轮廓,通过镜像完成另一半齿槽轮廓。点击按钮完成草绘,在可变截面扫描面板单击按钮完成第一个齿槽建模,注意齿槽过度圆弧的半径设置为0.38* M_NOR

③将扫描特征阵列

选中扫描特征,单击阵列按钮进入阵列面板,选择轴阵列,选择圆柱的中心线A1为轴中心,在“输

图6.6 可变截面扫描设置

图6.7 齿槽草绘剖面

入阵列成员间角度”文本框中输入旋转角度增量值为360/Z_TEETH 。

选中模型树中的阵列,右键弹出右键菜单,执行“编辑”命令,在工作区中可以看到阵列数目的参数变量名,单击“工具”选项卡中的“关系”按钮,调出“关系输入”窗口,在窗口中输入关系式p20=Z_TEETH (假定参数变量名为p20),单击模型中的“重新”生成按钮便可图6.8所示的齿轮模型。

④制作齿轮的中心孔 单击模型的添加孔按钮,调出打孔的操作面板,以齿轮的中心线为轴,以D_CENTER 为直径

在齿轮的中心打同轴孔。至此齿轮的基本模型建立。模型的效果图如图6.9所示:

Step6,样本模型建立

单击模型→模型意图→程序调出图6.10所示菜单,点击“编辑设计”,系统就会自动打开其程序文件,在“INPUT ”和“END INPUT ”之间输入基本参数语句和提示语句如下:

Z_TEETH NUMBER "输入齿轮齿数:" M_NOR NUMBER "输入齿轮法向模数:" ALPHA_NOR NUMBER "输入齿轮法向压力角:" HELIX_ANGLE NUMBER "输入齿轮分度圆柱螺旋角:" HA_NOR NUMBER "输入齿轮齿顶高系数:" C_NOR NUMBER "输入齿轮径向间隙系数:

"

图6.8齿轮模型

图6.9 带孔的齿轮模型

B NUMBER "输入齿轮宽度:" D_CENTER NUMBER "输入中心孔直径:"

编辑完参数化程序后保存文件,在出现图6.11所示的“要将所做的修改体现到模型中”对话框时,单击是,弹出图6.12对话框,单击输入,选中其中一个参数改变,便可以测试样本模型的效果。

Step7,样本模型使用检验

打开样本模型,执行模型→重新生成命令,系统将弹出图6.12所示菜单,单击输入弹出图6.13所示的对话框,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参数并输入相应的数值,系统便自动生成设计者所需要的精确圆柱齿轮模型,当螺旋角HELIX_ANGLE=0时为直齿圆柱齿轮,否则为斜齿圆柱齿轮。图6.14为圆柱直齿齿轮,图6.15为圆柱斜齿齿轮。

6.5课后练习

运用本次实验的参数化设计思想完成图6.16所示的圆锥齿轮的参数化模型建立

图6.11 程序编辑确认对话框

图6.12 参数输入菜单

6.13 参数选择菜单

图6.14直齿齿轮

(Z_TEETH=20, M_NOR=3, HELIX_ANGLE=0)

图6.15 斜齿齿轮(Z_TEETH=40,M_NOR=2,

图6.16直齿圆锥齿轮HELIX_ANGLE=12,D_CENTER=40)

齿轮的基本参数和计算定律

87一基本参数 表示;α齿顶圆:轮齿齿顶所对应的圆称为齿顶圆,其直径用d 齿根圆:齿轮的齿槽底部所对应的圆称为齿根圆,直径用df表示。 齿厚:任意直径dk的圆周上,轮齿两侧齿廓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厚,用sk表示;齿槽宽:任意直径dk的圆周上,齿槽两侧齿廓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槽宽,用ek表示; 齿距:相邻两齿同侧齿廓间的弧长称为该圆上的齿距,用表示。设z 为齿数,则根据齿距定义可,故。 齿轮不同直径的圆周上,比值不同,而且其中还包含无理数;π k也是不等的。α又由渐开线特性可知,在不同直径的圆周上,齿廓各点的压力角 分度圆:为了便于设计、制造及互换,我们把齿轮某一圆周上的比值规定为标准值(整数或较完整的有理数),并使该圆上的压力角也为标准值,这个圆称为分度圆,其直径以d表示。 表示,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压力角为20°α压力角: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简称为压力角,以

模数:分度圆上的齿距p对π的比值称为模数,用m表示,单位为mm,即。模数是齿轮的主要参数之一,齿轮的主要几何尺寸都与模数成正比,m越大,则p越大,轮齿就越大,轮齿的抗弯能力就越强,所以模数m又是轮齿抗弯能力的标志。 顶隙:顶隙c=c*m是指一对齿轮啮合时,一个齿轮的齿顶圆到另一个齿轮的齿根圆的径向距离。顶隙有利于润滑油的流动。 表示;α齿顶高:轮齿上介于齿顶圆和分度之间的部分称为齿顶,其径向高度称为齿顶高, 用 h 齿根高:轮齿上介于齿根圆和分度之间的部分称为齿根,其径向高度称为齿根高,用hf 表示 标准齿轮: 标准齿轮:分度圆上齿厚与齿槽宽相等,且齿顶高和齿根高为标准值的齿轮为标准齿轮。因此,对于标准齿轮有 模数和齿数是齿轮最主要的参数。 在齿数不变的情况下,模数越大则轮齿越大,抗折断的能力越强,当然齿轮轮坯也越大,空间尺寸越大; 模数不变的情况下,齿数越大则渐开线越平缓,齿顶圆齿厚、齿根圆齿厚相应地越厚;

齿轮参数测定实验的结论与心得

第一篇、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与分析实验 齿轮参数测定实验的结论与心得 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与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应用普通游标卡尺和公法线千分尺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方法。2.进一步巩固并熟悉齿轮各部分名称、尺寸与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及渐开线的性质。二、实验内容 测定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并判别它是否为标准轮。对非标准齿轮,求出其变位系数。三、实验设备和工具 1.一对齿轮(齿数为奇数和齿数为偶数的各一个)。2.游标卡尺,公法线千分尺。3.渐开线函数表(自备)。4.计算器(自备)。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数Z、模数m、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中心距α和变位系数x等。本实验是用游标卡尺和公法

千分尺测量,并通过计算来确定齿轮的基本参数。 1.确定齿数z齿数z可直接从被测齿轮上数出。2.确定模数m和分度圆压力角? 在图5-1中,由渐开线性质可知,齿廓间的公法线长度 与所对应的基圆弧长 相等。根据这一性质,用公法线千分尺跨过n个齿,测得齿廓间公法线长度为Wn′,然后再跨过n+1个齿测得其长度为 由图5-1可知 。 式中,Pb为基圆齿距, (mm),与齿轮变位与否无关。 为实测基圆齿厚,与变位量有关。由此可见,测定公法线长度

和 后就可求出基圆齿距Pb,实测基圆齿厚Sb,进而可确定出齿轮的压力角?、模数m和变位系数x。因此,准确测定公法线长度是齿轮基本参数测定中的关键环节。 图5-1 公法线长度测量 (1)测定公法线长度 和 首先根据被齿轮的齿数Z,按下列公式计算跨齿数。 式中—压力角;z —被测齿轮的齿数 我国采用模数制齿轮,其分度圆标准压力角是20°和15°。若压力角为20°可直接参照下表确定跨齿数n。 公法线长度测量按图5—1所示方法进行,首先测出跨n个齿时的公法线长度。测定时应注意使千分尺的卡脚与齿廓工作段中部附近相切,即卡脚与齿轮两个渐开线齿面相切在分度圆附近。为减少测量误差,

齿轮传动效率测定

验证性实验指导书 实验名称:齿轮传动效率测定 实验简介:齿轮是重要的机械传动零件,所以对齿轮传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都是很必要的。齿轮传动往往要进行轮齿静强度、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齿面磨损、齿面胶合和影响齿轮传动性能的因素(如材料、制造工艺、热处理工艺、润滑、轮齿载荷分布等)的试验,以及对齿轮传动性能(如传动效率、动载荷、噪声、工作温度等)的测定。为此,人们采用了许多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本实验是针对齿轮传动的效率进行验证性测定。 适用课程:机械设计 实验目的:A了解电功率封闭式齿轮传动试验台的基本原理、结构及特点;B掌握功率流分析、效率测定的方法;C测量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效率,画出它的效率曲线;D初步了解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和数据测量等方面的知识。。面向专业:机械类 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课内选做) 计划学时: 2学时 实验分组:4人/组 实验照片:

《机械设计》课程实验 实验二齿轮传动效率测定 齿轮是重要的机械传动零件,所以对齿轮传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都是很必要的。齿轮传动往往要进行轮齿静强度、齿根弯曲疲劳强度、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齿面磨损、齿面胶合和影响齿轮传动性能的因素(如材料、制造工艺、热处理工艺、润滑、轮齿载荷分布等)的试验,以及对齿轮传动性能(如传动效率、动载荷、噪声、工作温度等)的测定。为此,人们采用了许多试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本实验是针对齿轮传动的效率进行验证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电功率封闭式齿轮传动试验台的基本原理、结构及特点; 2.掌握功率流分析、效率测定的方法; 3.测量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效率,画出它的效率曲线; 4.初步了解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和数据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 Z-45直流电动机2台; 2. ZJ型转矩转速传感器2台; 3. ZD10型减速器2台; 4. JXW-1型机械效率仪1台; 5. TSGC-20调压器1台; 6. 加载控制箱1台; 7. CP-80打印机1台。 三、实验原理 1. 齿轮传动试验台简介 所有类型的齿转传动试验台,根据运转与否分为运转式和非运转式两大类。非运转式试验台指齿轮或齿轮副只能在静止状态下进行试验的试验台,如静态加载的齿轮静强度试验台。非运转式试验台中被测齿轮的试验状态同齿轮的实际工作状态有较大的差别,不大可能获得满意的试验结果。运转式试验台是指齿轮副能在一定转速下进行试验的设备。该类设备一般都由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加载装置、齿轮试件失效监护装置、润滑装置、测试装置等六部分组成。其试验能获得较接近实际的结果,运转式试验台根据试验台功率的传递原理和加载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开放功率流式和封闭功率流式两类。 (1)开放功率流式试验台 所谓开放功率流,就是齿轮传动所传递的功率由原动机传来,经过齿轮传动和试验装且中的全部传动件,最后传到耗能装置中,由耗能装置即加载装置将其全部消耗,并借助耗能装置给被测装置加载。功率传递的流向未形成封闭回路,故称其为开放功率流式试验台,图2-1为开放功率流式试验台构成原理。

ProE齿轮参数化建模画法教程

ProE齿轮参数化建模画法作者:lm2000i (一) 参数定义

(二)在Top面上做从小到大的4个圆(圆心点位于默认坐标系原点),直径为任意值。生成后修改各圆直径尺寸名为(从小到大)Df、DB、D、Da,加入关系: Alpha_t=atan(tan(Alpha_n)/cos(Beta)) Ha=(Ha_n+X_n)*M_n Hf=(Ha_n+C_n-X_n)*M_n

D=Z*M_n/cos(Beta) Db=D*cos(Alpha_t) Da=D+2*Ha Df=D-2*Hf 注:当然这里也可不改名,而在关系式中采用系统默认标注名称(如d1、d2...),将关系式中的“Df、DB、D、Da”用“d1、d2…”代替。改名的方法为:退出草绘----点选草图----编缉----点选标注----右键属性----尺寸文本----名称栏填新名称 (三)以默认坐标系为参考,偏移类型为“圆柱”,建立用户坐标系原点CS0。此步的目的在于后面优化(步5)时,能够旋转步4所做的渐开线齿形,使DTM2能与FRONT重合。

选坐标系CS0,用笛卡尔坐标,作齿形线(渐开线):Rb=Db/2 theta=t*45 x= Rb*cos(theta)+ Rb*sin(theta)*theta*pi/180 y=0 z= Rb*sin(theta)- Rb*cos(theta)*theta*pi/180

注:笛卡尔坐标系渐开线方式程式为 其中:theta为渐开线在K点的滚动角。因此,上面关系式theta=t*45中的45是可以改的,其实就是控制上图中AB的弧长。 (四)过Front/Right,作基准轴A_1;以渐开线与分度圆交点,作基准点PNT0;过轴A_1与PNT0做基准面DTM1。

效率实验报告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任课老师:

(特别提示:本报告第一、二、三部分来自试验指导书,稍有更改。)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系统效率测试的工程试验手段和常用的机械效率测试设备, 掌握典型机械传动系统的效率范围,分析传动系统效率损失的原因; 2.通过对典型机械传动系统及其组合的性能测试,加深对机械传动系统性能 的认识以及对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原则的理解; 3.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组装和性能测试等训练环节,掌握计算机辅助实 验测试方法, 培养学生创新设计与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1、实验原理: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对转矩和转速的测量,利用转矩、转速与功率的数学关系间接导出功率数值,并通过对电机和负载的相应控制观察分析转速、转矩、功率的相应变化趋势,同时通过对减速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的测量分析,得出减速器的效率及其随不同情况的变化所呈现的变化趋势。 2、实验设备: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2所示。 图2(a) 实验台外观图

1-变频调速电机 2-联轴器 3-转矩转速传感器 4-试件 5-加载与制动装置 6-工控机 7-电器控制柜 8-台座实验设备包括机械传动综合效率实验台(包括台座、变频调速器、机柜、电控箱)、蜗轮蜗杆减速器、齿轮减速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同步带传动装置、滚子链传动装置、V带传动装置、磁粉制动器、ZJ转矩转速传感器、计算机及打印机、其他零配件。典型实验装置包括齿轮减速传动装置、蜗轮蜗杆减速传动装置、V带+齿轮减速传动装置、齿轮减速+滚子链传动装置、同步带减速传动装置、V带减速传动装置、V带+同步带减速传动装置。实验装置由动力部分、测试部分、加载部分和被测部分等组成。各部分的性能参数如下: 1、动力部分 1)YP-50-0.55三相感应变频电机:额定功率0.55KW;同步转速 1500r/min;输入电压380V。 2)LS600-4001变频器:输入规格 AC 3PH 380-460V 50/60HZ;输出规格 AC 0-240V 1.7KVA 4.5A;变频范围 2~200 HZ。 2、测试部分 1)ZJ10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额定转矩 10N.m;转速范围 0~6000r/min; 2)ZJ50型转矩转速传感器:额定转矩 50N.m;转速范围 0~5000r/min; 3)TC-1转矩转速测试卡:扭矩测试精度±0.2%FS;转速测量精度± 0.1%; 4)PC-400数据采集控制卡。 3、被测部分 1)三角带传动: 带轮基准直径 D1=70mm D2=115mm O型带L内=900mm; 带轮基准直径 D1=76mm D2=145mm O型带L内=900mm; 带轮基准直径 D1=70mm D2=88mm O型带L内=630mm。 2)链传动:链轮 Z1=17 Z2=25 滚子链 08A-1×71 滚子链 08A-1×53 滚子链 08A-1×66。

ProE直齿、斜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个设计领域。现在,它已经突破了二维图纸电子化的框架,转向以三维实体建模、动力学模拟仿真和有限元分析为主线的机械系统动态仿真技术。其研究范围主要是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核心是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以确定系统及其各构件在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同时,通过求解代数方程组确定引起系统各构件运动所需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动态仿真技术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并且出现了许多基于动态方=仿真技术的商业软件,较有影响的有美国参数技术公司的PTC。 以Pro/MECHANICA为分析平台,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直齿轮、斜齿轮实际受力情况、边界条件和施加载荷进行研究。运动分析模块可以进行机构的干涉分析,跟踪零件的运动轨迹,分析机构中零件的速度、加速度、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力矩等。运动分析模块的分析结果可以指导修改零件的结构设计(加长或者缩短构件的力臂长度、修改凸轮型线、调整齿轮齿数比和中心距等)或者调整零件的材料(减轻或者加重或者增加硬度等)。设计的更改可以直接反映在装配主模型的复制品分析方案(Scenario)中,再重新分析,一旦确定优化的设计方案,设计更改就可直接反映到装配主模型中。将Pro/E三维实体造型与Pro/MECHANICA机构运动分析相结合,完成对连杆和凸轮机构的机构运动分析,及运动仿真。加强对连杆和凸轮机构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 直齿轮、斜齿轮; Pro/E 、Pro/MECHANICA; 运动仿真、有限元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computer-aided design technology becomes mo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design.Now, it has broken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two-dimensional drawings、 electronic、shift to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ing, dynamic simulation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main line of the mechanical system dynamic simulation techniques.The major areas of its study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mechanical systems, the core technology is the use of computer-aided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mechanical systems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system and its components at any time of the position,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at the same time,by solving algebraic equations determine the cause of the required system component moving action and reaction.Dynamic simulation appeared to be widespread concern and attention, and there were many parties = simulation based on dynamic business software, more influential technology companies of U.S. parameters PTC. To Pro / MECHANICA platform for analysi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n the spur gear, helical gear by the force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applied load were studied.Motion analysis module analyzes institutional interference, tracking the trajectory of parts, parts of bodies in the speed, acceleration, force, reaction force and torque and so on.Motion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module to modify parts of the structure could guide design (longer or shorter moment arm length of the component, modify the cam, adjust the gear ratio and center distance, etc.) or adjust the parts of the material (to reduce or add to or increase the hardnessetc.).Design changes can be directly reflected in the assembly of copies of the master model program (Scenario), the re-analysis, Once optimized design, design changes can be directly reflected in the assembly of the main model.The Pro / E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ing and Pro / MECHANICA combined kinematic analysis, complete linkage and cam mechanism of the body motion analysis and

proe圆锥齿轮参数化画法

3.3锥齿轮的创建 锥齿轮在机械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用来实现两相交轴之间的传动,两轴的相交角一般采用90度。锥齿轮的轮齿排列在截圆锥体上,轮齿由齿轮的大端到小端逐渐收缩变小,本节将介绍参数化设计锥齿轮的过程。 3.3.1锥齿轮的建模分析 与本章先前介绍的齿轮的建模过程相比较,锥齿轮的建模更为复杂。参数化设计锥齿轮的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参数与关系式。 锥齿轮建模分析(如图3-122所示): (1)输入关系式、绘制创建锥齿轮所需的基本曲线 (2)创建渐开线 (3)创建齿根圆锥 (4)创建第一个轮齿 (5)阵列轮齿 图3-122锥齿轮建模分析 3.3.2锥齿轮的建模过程 1.输入基本参数和关系式

(1)单击,在新建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conic_gear,然后单击; (2)在主菜单上单击“工具”→“参数”,系统弹出“参数”对话框,如图3-123所示; 图3-123 “参数”对话框 (3)在“参数”对话框单击按钮,可以看到“参数”对话框增加了一行,依次输入新参数的名称、值、和说明等。需要输入的参数如表3-3所示; 名称值说明名称值说明 M 2.5 模数DELTA ___ 分锥角 Z 24 齿数DELTA_A ___ 顶锥角 Z_D 45 大齿轮齿数DELTA_B ___ 基锥角 ALPHA 20 压力角DELTA_F ___ 根锥角 B 20 齿宽HB ___ 齿基高 HAX 1 齿顶高系数RX ___ 锥距 CX 0.25 顶隙系数THETA_A ___ 齿顶角 HA ___ 齿顶高THETA_B ___ 齿基角 HF ___ 齿根高THETA_F ___ 齿根角 H ___ 全齿高BA ___ 齿顶宽 D ___ 分度圆直径BB ___ 齿基宽 DB ___ 基圆直径BF ___ 齿根宽 DA ___ 齿顶圆直径X 0 变位系数

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实验报告 篇一: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渐开线直齿圆柱变位齿轮参数的方法。 2.通过测量和计算,进一步掌握有关齿轮各几何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渐开线性质。 二、实验内容 对渐开线直齿园柱齿轮进行测量,确定其基本参数(模数m和压力角α)并判别它是否为标准齿轮,对非标准齿轮,求出其变位系统x。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 1.待测齿轮分别为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负变位齿轮,齿数各为奇数、偶数。 2.游标卡尺,公法线千分尺。3.渐开线函数表(自备)。4.计算器(自备)。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数Z、模数m、

分度圆压力角?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中心距α和变位系数x等。本实验是用游标卡尺和公法千分尺测量,并通过计算来确定齿轮的基本参数。 1.确定齿数Z 齿数Z从被测齿轮上直接数出。 ?.确定模数m和分度圆压力角?? 在图4-1中,由渐开线性质可知,齿廓间的公法线长度Ab与所对应的基圆弧长Α0Β0相等。根据这一性质,用公法线千分尺跨过n个齿,测得齿廓间公法线长度为wn′,然后再跨过n+1个齿测得其长度为wn??1。 wn??(n?1)pb?sb,pb?wn??1?wn? wn??1?npb?sb 式中,pb为基圆齿距,pb??mcos?(mm),与齿轮变位与否无关。与变位量有关。由此可见,测定公法线长度wn?和wn??1后sb为实测基圆齿厚, 就可求出基圆齿距pb,实测基圆齿厚sb,进而可确定出齿轮的压力角?、模数m和变位系数x。因此,齿轮基本参数测定中的关键环节是准确测定公法线长度。 图4-1公法线长度测量 (1)测定公法线长度w?n和wn??1 根据被齿轮的齿数Z,按下式计算跨齿数: a?n?Z?0.5

Proe 斜齿轮建模详细图文教程

参数化柱形斜齿轮的建模 建模分析: (1)输入参数、关系式,创建齿轮基本圆 (2)创建渐开线 (3)创建扫引轨迹 (4)创建扫描混合截面 (5)创建第一个轮齿 (6)阵列轮齿 斜齿轮的建模过程 1.输入基本参数和关系式 (1)单击,在新建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hecial_gear”,然后单击。 (2)在主菜单上单击“工具”→“参数”,系统弹出“参数”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参数”对话框 (3)在“参数”对话框内单击按钮,可以看到“参数”对话框增加了一行,依次输 入新参数的名称、值、和说明等。 需要输入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齿轮参数设置 名称值说明名称值说明 Mn5模数HA0齿顶高 Z25齿数HF0齿根高ALPHA20压力角X0变位系数BETA16螺旋角D0分度圆直径B50齿轮宽度DB0基圆直径HAX1齿定高系数DA0齿顶圆直径CX0.25顶隙系数DF0齿根圆直径

注意:表1中未填的参数值(暂时写为0),表示是由系统通过关系式将自动生成的尺寸,用户无需指定。 完成后的参数对话框如图2所示。 图2完成后的“参数”对话框 (4)在主菜单上依次单击“工具”→“关系”,系统弹出“关系”对话框,如图3所示。 图3“关系”对话框 (5)在“关系”对话框内输入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关系、基圆直径关系、齿根圆直径关系和齿顶圆直径关系。由这些关系式,系统便会自动生成表1所示的未指定参数的值。输入的关系式如下:

ha=(hax+x)*mn hf=(hax+cx-x)*mn d=mn*z/cos(beta) da=d+2*ha db=d*cos(alpha) df=d-2*hf 完成后的“关系”对话框如图4所示。 图4完成后的“关系”对话框 点击“再生”按钮,再进入“参数”对话框后,发现数据已经更新,如图5所示。 图5更新后的“参数”对话框

齿轮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姓名: 专业: 实验名称:

实验一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齿廓原理 2.了解根切产生原因和避免的方法 3.了解到巨径向变位对齿轮齿形和几何尺寸影响 二、仪器 齿轮范成仪、齿尺、三角板、圆规 三、步骤 ①已知m=10,α=20,z=9,h*=1,c*=0.25,x=0.5计算:标准齿轮、齿根圆、基圆、分度圆、齿顶圆、变位齿轮顶和齿根圆直径 ②基本参数:m= ∝= z= ha*= c*= 计算结果 项目计算公式 变位齿轮 标准轮 正变位负变位分度圆直径d=mz 变位系数X=变位量/m 齿根圆直径df=m(z-2ha*-2c*+2x) 齿顶圆直径da=m(z+2ha*+2x) 基圆直径db=mzcos∝ 齿距P=πm 分度圆齿厚S=m(π/2+2x tg∝)

分度圆齿宽e=m(π/2-2x tg∝ 实验二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简单量具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方法 2、加深理解渐开线性质及齿轮各参数之间相互关系 二、实验设备 齿轮三个、游标卡尺 三、实验步骤 1、测定1#齿轮(标准)的m 用游标卡尺分别测出k齿和k+1齿的公式长度Wk 、Wk+1齿圆齿距Pb=Wk+1-Wk模数m=Pb/πcosα=(Wk+1-Wk)/πcosα分别把α=15和20代入公式得出2个m值,最接近国家标准的1#齿轮m、d 2、测定2#齿轮变位系数x(2#齿轮是1#齿轮正位变位齿轮) x=(W2k-Wk)/2msinx 3、测定2#齿轮ha*、c*(3#齿轮x=0.5)先确定3#齿轮m、a再测量3#齿根及 计算 齿根及齿根度测量值 hf=(mz-Dk-2H)/2(Dk、3#孔径) H:3#齿根到孔边的距离,齿根度计算值hf=m(ha*+c*-x)以h*=1、c*=0.25和h*=0.8c*=0.3分别代入得出二个值,接近测量值为要求的3#齿轮参数 四、实验记录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

机械传动性能综合测试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效率测试的工程试验方法及常用测试设备及其精度; 2. 分析传动系统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掌握常用传动系统的特点及其效率范围; 3. .认识智能化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辅助实验的新方法, 培养进行设计性实验与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本实验台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不同种类的机械传动装置、联轴器、变频电机、加载装置和工控机等模块组成,学生可以根据选择或设计的实验类型、方案和内容,自己动手进行传动连接、安装调试和测试,进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台的工作原理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各硬件组成部件的结构布局如图2所示。 1-变频调速电机2-联轴器3-转矩转速传感器4-试件 5-加载与制动装置6-工控机7-变频器8电器控制柜9-台座

实验台组成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采用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设计,所有电机程控起停,转速程控调节,负载程控调节,用扭矩测量卡替代扭矩测量仪,整台设备能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自动输出实验结果。其控制系统主界面如图2所示,软件操作指南见附件二。 图2 实验台控制系统主界面 运用“机械设计综合实验台”能完成多类实验项目(表2),可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验教学改革需要指定,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设计实验类型与实验内容。 表2

线的测试, 来分析机械传动的性能特点; 实验利用实验台的自动控制测试技术,能自动测试出机械传动的性能参数, 如转速n (r/min)、扭矩T (N.m)、功率P (K.w)。并按照以下关系自动绘制参数曲线: 传功比i=n1/n2 扭矩T=9550 P/n (Nm) 传功效率η=P2/P1= T2 n2/ T1n1 四、实验步骤

直齿渐开线齿轮画法.docx

齿轮传动是最重要的机械传动之一。齿轮零件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结构紧凑等优点。因而齿轮零件应用广泛,同时齿轮零件的结构形式也多种多样。根据齿廓的发生线不同,齿轮可以分为渐开线齿轮和圆弧齿轮。根据齿轮的结构形式的不同,齿轮又可以分为直齿轮、斜齿轮和锥齿轮等。本章将详细介绍用Pro/E创建标准直齿轮、斜齿轮、圆锥齿轮、圆弧齿轮以及蜗轮蜗杆的设计过程。 3.1直齿轮的创建 3.1.1渐开线的几何分析 Xbyl 通逍心刃果确定 χ≠y 图3-1 渐开线的几何分析 渐开线是由一条线段绕齿轮基圆旋转形成的曲线。渐开线的几何分析如图3-1所示。线段S绕圆弧旋转,其一端点A划过的一条轨迹即为渐开线。图中点(x1,y1 )的坐标为:X仁r*cos(a ng),y仁r*s in (a ng) 。(其中r 为圆半径,ang 为图示角度)

对于Pro/E关系式,系统存在一个变量t, t的变化范围是0?1。从而可以通过( X1,y1 )建立( X,y )的坐标,即为渐开线的方程。 ang=t*90 s=(PI*r*t)/2 X1=r*cos(ang) y1=r*sin(ang) X=X1+(s*sin(ang)) y=y1-(s*cos(ang)) z=0 以上为定义在Xy 平面上的渐开线方程,可通过修改X,y,z 的坐标关系来定义在其它面上的方程,在此不再重复。 3.1.2 直齿轮的建模分析 本小节将介绍参数化创建直齿圆柱齿轮的方法,参数化创建齿轮的过程相对复杂,其中要用到许多与齿轮有关的参数以及关系式。 直齿轮的建模分析(如图3-2 所示): (1)创建齿轮的基本圆 这一步用草绘曲线的方法,创建齿轮的基本圆,包括齿顶圆、基圆、分度圆、齿根圆。并且用事先设置好的参数来控制圆的大小。 (2)创建渐开线

齿轮传动效率测定与分析

齿轮传动效率测定与分 析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实验2 齿轮传动效率测定与分析 实验目的 1.了解机械传动效率的测定原理,掌握用扭矩仪测定传动效率的方法; 2.测定齿轮传动的传递功率和传动效率; 3.了解封闭加载原理。 实验设备和工具 1.齿轮传动效率试验台; 2.测力计; 3.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 4.计算机、打印机。 实验原理和方法 1. 齿轮传动的效率及其测定方法 齿轮传动的功率损失主要在于:(1)啮合面的摩擦损失;(2)轮齿搅动润滑油时的油阻损失;(3)轮轴支承在轴承中和轴承内的摩擦损失。齿轮传动的效率即指一对齿轮的从动轮(轴)输出功率与主动轮(轴)输入功率之比。对于采用滚动轴承支承的齿轮传动,满负荷时计入上述损失后,平均效率如表所示。 表齿轮传动的平均效率

测定效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开放功率流式与封闭功率流式。前者借助一个加载装置(机械制动器、电磁测功器或磁粉制动器)来消耗齿轮传动所传递的能量。其优点是与实际工作情况一致,简单易行,实验装置安装方便;缺点是动力消耗大,对于需作较长时间试验的场合(如疲劳试验),消耗能力尤其严重。而后者采用输出功率反馈给输入的方式,电源只供给齿轮传动中摩擦阻力所消耗的功率,可以大大减小功耗,因此这种实验方案采用较多。 2. 封闭式试验台加载原理 图表示一个加载系统,电机功率通过联轴器1传到齿轮2,带动齿轮3及同一轴上的齿轮6,齿轮6再带动齿轮5。齿轮5的轴与齿轮2的轴之间以一只特殊联轴器和加载器相联接。 设齿轮齿数6532,z z z z ==,齿轮5的转速为5n (r/min)、扭矩为)m N (5?M ,则齿轮5处的功率为 )kW ( 9550 555n M N = 若齿轮2、5的轴不作封闭联接,则电机的功率为 )kW ( 9550/5 551η η?==n M N N 式中η为传动系统的效率。 而当封闭加载时,在5M 不变的情况下,齿轮2、3、6、5形成的封闭系统的内力产生封闭力矩4M )m N (?,其封闭功率为 )kW ( 9550 444n M N = 该功率不需全部由电机提供,此时电机提供的功率仅为 )kW ( /441 N N N -='η 由此可见,11 N N <<',若%95≈η,则封闭式加载的功率消耗仅为开放式加载功率的1/20。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测定与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渐开线直齿圆柱变位齿轮参数的方法。 2.通过测量和计算,进一步掌握有关齿轮各几何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渐开线性质。 二、实验内容 对渐开线直齿园柱齿轮进行测量,确定其基本参数(模数m 和压力角α)并判别它是否为标准齿轮,对非标准齿轮,求出其变位系统X 。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 1.待测齿轮分别为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负变位齿轮,齿数各为奇数、偶数。 2.游标卡尺,公法线千分尺。 3.渐开线函数表(自备)。 4.计算器(自备)。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数Z 、模数m 、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 *a 、顶隙系数C *、中心距α和变位系数x 等。本实验是用游标卡尺和公法千分尺测量,并通过计算来确定齿轮的基本参数。 1.确定齿数Z 齿数Z 从被测齿轮上直接数出。 2.确定模数m 和分度圆压力角α 在图4-1中,由渐开线性质可知,齿廓间的公法线长度AB 与所对应的基圆弧长00ΒΑ相等。根据这一性质,用公法线千分尺跨过n 个齿,测得齿廓间公法线长度为W n ′,然后再跨过n +1个齿测得其长度为1+'n W 。 b b n b b n S nP W S P n W +='+-='+1,)1( n n b W W P '-'=+1 式中,P b 为基圆齿距,απcos b m P = (mm),与齿轮变位与否无关。 b S 为实测基圆齿厚,与变位量有关。由此可见,测定公法线长度n W '和1+'n W 后就可求出基

圆齿距P b ,实测基圆齿厚S b ,进而可确定出齿轮的压力角α、模数m 和变位系数x 。因此,齿轮基本参数测定中的关键环节是准确测定公法线长度。 图4-1 公法线长度测量 (1)测定公法线长度n W '和1+'n W 根据被齿轮的齿数Z ,按下式计算跨齿数: 5.0180+??=Z a n 式中:α —压力角;z —被测齿轮的齿数 我国采用模数制齿轮,其分度圆标准压力角是20°和15°。若压力角为20°可直接参照下表确定跨齿数n 。 公法线长度测量按图4—1所示方法进行,首先测出跨n 个齿时的公法线长度n W '。测定时应注意使千分尺的卡脚与齿廓工作段中部(齿轮两个渐开线齿面分度圆)附近相切。为减少测量误差,n W '值应在齿轮一周的三个均分位置各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

齿轮传动效率实验

齿轮传动效率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封闭式齿轮试验台的基本原理及其结构。 2. 测定齿轮传动效率,掌握测试方法。 3. 本试验台可长期运行,定时观察齿面点蚀现象。 二. 实验设备及工作原理 1. 1. 试验台结构 图12-1所示为封闭式齿轮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1—功耗电机 2—重力测力计 3—齿轮箱 4—加载器 5—试验齿轮箱 6—砝码 7—电器控制箱 图12-1 封闭式齿轮试验台结构示意图 1是外壳浮动式功耗电机;2是重力测力计;3、5是两套完全相同的齿轮箱,两对齿轮①、②、③、④分别用两根轴I 、II 相联接,并由特殊设计的联轴器和加载器4组成机械封闭回路;6是加在加载器上的砝码,从而产生作用在封闭系统中的轴向力;7是电器控制箱。 2. 加载机构 封闭式齿轮试验台加载器有多种形式,本试验台是采用螺旋槽轴向移动而产生轴扭转的方法来实现加载的。图12-2表示螺旋槽加载器的结构,由于槽中的滚子距轴心的作用半径为d/2(d =43mm ),螺旋槽的螺旋角β=11.14°,轴向力由砝码G (kgf )通过动滑轮实现,故作用在封闭系统内的封闭力矩为: (12—1) 系统中最大封闭力矩T B =50 N ?m 时,砝码重量G 最大为25 kgf 左右。 T G tg G N m B =???=?22159811141000 2140....()

系统中齿轮所受负载的大小仅与加载机构施加的扭矩有关,而与封闭系统外的浮动电机无关。当电机不转时,即齿轮处于静止状态,力矩T B仍然存在,此时 T B是由齿轮①—②—③—④所组成封闭系统中的平衡内力产生,称为封闭力矩。静止时,系统中只有力矩的存在而无功率的流动和损耗。当电机运转时,带动整个系统运转,并使封闭系统产生功率流动和损耗,电动机的作用就是克服系统中各种摩擦阻力,补充摩擦功率耗损、以维持正常运转状态。由于摩擦功率损耗很小,因而电机容量很小,仅需齿轮工作功率的1/20左右。这对于长期运转的实验,其经济意义很大。本试验台的功耗电机功率仅300w左右,同步转速1000 r/min,工作时约950 r/min。 三. 封闭功率的效率计算 单纯的齿轮副的效率测定是比较困难的,这里齿轮副的效率分别为η12,η34,它包括啮合效率,轴承效率及搅油效率等。 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要确定输入和输出功率,首先要判明哪个是主动轮,哪个是从动轮。判别的方法是根据加载机构产生扭矩的方向与电机的转向是否一致,若方向一致则齿轮④为主动,相反为从动,封闭功率流动的方向应由大流向小,由主动流向从动。图12-1中设电机转动的方向与螺旋加载器产生扭矩T B方向相同,则齿轮④为主动,③为从动,齿轮④的左端为封闭功率P B的输入端(功率最大),功率P B流经齿轮④→齿轮③→轴II→齿轮②→齿轮①→轴I。流动中有啮合磨损,轴承磨损,搅油损耗等,功率逐渐减少,然而经过电动机输出功率P f的弥补,则通过轴II输入齿轮④的左端时,又恢复成P B。设封闭系统中的总效率为η0,则η0=η12?η34若η12≈η34=η,则一对齿轮副的效率为η=。 电动机输出功率为: P f =P B(1-η0)=P B(1-η2) η=P-P P B f B η

齿轮参数化设计

基于PRO/E的齿轮参数化设计 程佳,任大为,翟文进,王硕,高照锋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太原(030051) E-mail:mschj19870627@https://www.360docs.net/doc/ac783259.html, 摘要:齿轮是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的一种常用零件,用来传递动力、改变转速和旋转 方向。常见的有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人字齿轮等。文章介绍了基于 PRO/E利用Program实现齿轮参数化设计的方法。根据渐开线生成的原理和理论公式,在方 程编辑器中输入笛卡尔坐标方程,从而生成精确的齿轮轮齿渐开线,再据角变位斜齿轮各参 数的计算公式,精确创建了齿廓曲线;利用扫描混合和阵列命令创建斜齿轮的轮齿特征。从而 使设计人员能方便快捷地实现齿轮的三维特征造型设计以便提高设计效率。 关键字:齿轮;PRO/E Program ;参数化 1 引言 随着CAD技术的发展,在齿轮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三维建模的方法。PRO/E 是被广泛应用的CAD优秀软件,它有强大的三维建模功能。利用PRO/E的二次开发工具模 块Program,就可以方便地实现齿轮设计的参数化,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当用户在PRO/E 中对齿轮进行三维建模时,Program就以程序的形式记录了齿轮的主要设计步骤和尺寸参数 列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程序进行修改。这样只要用户重新运行这个程序并变更齿轮的参 数就可以生成新的齿轮,从而使不熟悉三维建模技巧的设计人员也可使用现有的三维齿轮模 型进行更新设计,减少繁琐复杂的重复劳动。 2 系统介绍 Pro/Engineer是一个功能定义系统,即造型是通过各种不同设计专用功能来实现,其中 包括:筋(Ribs)、槽( Slots)、倒角(Chamfers)和抽空(Shells)等,采用这种手段来建 立形体,对于工程师来说是更自然,更直观,无需采用复杂的几何设计方式。这系统的参数 比功能是采用符号式的赋予形体尺寸,不象其他系统是直接指定一些固定数值于形体,这样 工程师可任意建立形体上的尺寸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参数改变,其也相关的特征也 会自动修正。这种功能使得修改更为方便和可令设计优化更趋完美。参数化设计方法作为一 种全新的设计方法现已广泛用于工业界,充分运用Pro/E软件的参数化技术,实现渐开线齿轮 的三维参数化建模已广泛应用[2]。 3 参数化齿轮的设计 3.1圆柱斜齿齿轮参数化设计 首先,按设计要求确定齿轮的相关参数,如表一所示为斜齿轮各参数:M(法向模数)、 Z (齿数)、AFPH (压力角)、BTA(螺旋角)、W(齿厚)等。 表一斜齿圆柱齿轮参数 序号名称符号参数值 1 法向模数M 3 2 齿数Z 45 3 压力角AFPH 20

ProE直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3.1 直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3.1.1 零件分析 直齿轮外形如图3-1所示,由轮齿、键槽、轴孔等基本结构特征组成。 直齿轮建模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添加直齿轮设计参数。 (2)添加齿轮关系式。 (3)创建渐开线方程。 (4)创建齿廓型面特征。 (5)创建阵列特征。 3.1.2 创建直齿轮 (1)新建文件。 启动PROE Wildfire3.0,单击工具栏 (新 建)工具,或单击菜单“文件”→“新建”。出现如图3-2所示对话框。选择系统默认“零件”,子类型“实体”方式,“名称”栏中输入zhichilun ,同时注意不勾选“使用缺省模板”。 图3-1 直齿轮参数化模型 键槽 轮齿 安装孔

选择公制模板mmns-part-solid ,如图3-3所示,然后单击“确定”。 (2)创建齿轮设计参数。 选择菜单栏“工具”→“参数”命令,出现如图3-4所示对话框。单击 (添加)按 钮,依次添加齿轮设计参数及初始值,m(模数)值2.75,alpha (压力角)值20度,df (齿根圆直径),da (齿顶圆直径),db (基圆直径),d (分度圆直径),b (齿宽)值24mm ,z (齿数)值10个。添加完毕单击“确定”。 (3)添加齿轮参考圆关系式。 1)选择“插入”→“模型基准”→“草绘”特征工具,或单击工具栏(草绘)命令,出现如图3-5所示对话框。选择FRONT 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系统自动捕捉到与其垂直的RIGHT 基准平面为其参考平面。单击“草绘”确认,进入二维草绘模式如图3-6所示。 图3-5 “新建”对话框 3-6 尺寸参照设置 3-7 参考圆创建 图3-4 参数对话框 参数收集删除按钮 添加按钮 垂直参考 水平参考

渐开线齿轮全参数测量(实验)

实验四渐开线齿轮参数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游标卡尺测定渐开线直齿轮基本参数的方法; 2、进一步熟悉齿轮的各部分尺寸、参数关系及渐开线的性质。 二、实验预习的容 1、渐开线的形成及特性; 2、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基本参数和尺寸计算。 三、实验设备和工具 1、被测齿轮; 2、游标卡尺; 3、计算器。 四、原理和方法 本实验要测定和计算的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数z、模数m、分度圆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径向间隙系数c*、和变位系数x等。 1、确定模数m(或径节D p)和压力角α 要确定m和α,首先应测出基圆齿距p b,因渐开线的法线切于基圆,故由图4-1可知,基圆切线与齿廓垂直。因此,用游标卡尺跨过k个齿,测的齿廓间的公法线距离为w k毫米,再跨过k+1个齿,测的齿廓间的公法线距离为w k+1毫米。为保证卡尺的两个卡爪与齿廓的渐开线部分相切,跨齿数k应根据被测齿轮的齿数参考表4-1决定。 表4-1 齿数与跨齿数的对应关系 Z 12~18 19~27 28~36 37~45 46~54 55~63 64~72 73~81 K 2 3 4 5 6 7 8 9 图4-1齿轮参数测定原理 由渐开线的性质可知,齿廓间的公法线AB与所对应的基圆上圆弧ab长度相

等,因此得 (1)k b b w k p s =-+ 同理 1k b b w kp s +=+ 消去b s ,则基圆齿距为 1b k k p w w +=- 根据所测得的基圆齿距p b ,查表4—4可得出相应的m (或D p )和α。 因为cos b p m πα=,且式中m 和α都已标准化,所以可查出其相应的的模数m 和压力角α。 2、确定变位系数x 要确定齿轮是标准齿轮还是变位齿轮,就要确定齿轮的变位系数,因此,应按测得的数据代入下列公式计算出基圆齿厚b s 1111 ()(1)b k b k k k k k s w kp w k w w kw k w ++++=-=--=-- 得到b s 后,则可利用基圆齿厚公式推导出变位系数x ,因为, 2cos (2)2cos 2(2)cos cos 2 b b b b b r s s r inv r r m s xmtg r inv r s xtg m mz inv ααπαααπ αααα= +=++=++ 由此 cos 22b s zinv m x tg π α αα --= 式中 inv tg ααα=-,α为弧度。 3、确定齿顶高系数h *a 和径向间隙系数c * 当被测齿轮的齿数为偶数时,可用卡尺直接测得齿顶圆直径d a 及齿根圆直径d f 。如果被测齿轮齿数为奇数时,则应先测量出齿轮轴孔直径d 孔,然后再测量孔到齿顶的距离H 顶和轴孔到齿根的距离H 根。如图4-2所示,可得: 图4-2单齿数测量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