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的认识

钱币的认识
钱币的认识

7. 以币材产地命名。朱提银是汉代一种白银名称,产于云南昭通的朱提山。后世称银

为朱提,即由此而来。

4发行历史

人民币的发行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至目前为止,已先后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文中所提人民币昨天、今天、明天的界定划分是:昨天是指第一至第四套人民币,今天指第五套人民币,明天指今后发行的人民币。笔者希望通过对各套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发行券别、版别及特点等方面的分析,与大家共同回顾人民币的昨天,珍惜人民币的今天,展望人民币美好的明天!

5发行程序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人民币发行库,在其分支机构设立分支库,负责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人民币发行基金是指由制钞厂解缴、中国人民银行保管的未进入流通领域的人民币。发行基金的调拔应按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办理。

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主要通过普通银行的现金收付业务活动实现。商业银行存取款必须在人民银行开立存款户。人民银行在营业时间内,对商业银行办理现金存取业务。

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存取现金,以开户商业银行为单位办理;开户商业银行下属基层处(所)的现金,由开户商业银行调剂后统一向人民银行存取。

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现金不足时,商业银行应填写现金支票,到当地人民银行在其存款账户余额内提取现金,于是人民币从发行库转移到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的业务库,这意味着这部分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当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的现金超过其业务库库存限额时,商业银行应将超过的部分填制现金交款单,送交人民银行。该部分人民币进入发行库,意味着退出流通领域。

6

对当今货币体系的看法

当今世界国际货币体系究竟发生什么问题?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93140.html,/Article/Class20/200902/70766.html 简述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简述你对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及金融危机爆发的关系的理解? 1.实物本位(交易繁琐) -对应时期奴隶社会 2.黄金白银本位(通货发行不受控制,容易出现通货紧缩,限制商品经济发展) -对应时期封建社会 3.黄金美元本位(美元发行同样受到黄金的限制,不利于帝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扩张) 对应时期-资本主义社会 4.美元本位(利于帝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扩张,但伴随着非美国家通货膨胀急剧扩大) 对应时期-帝国主义社会 你认为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应朝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93140.html,/z/q228255998.htm?sp=1026 当今信用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的五大缺陷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93140.html,/people/2011/03/2809109577175.shtml 曹彤:货币体系重构与应对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93140.html,/2011-03-13/110664331.html 国际货币体系重构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93140.html,/zhuanlan/meiti/dangdaijinrongjia/201101/t20110124_2602059.shtml 重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策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93140.html,/opinion/macro/20101225/3113189.shtml 对当今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合作与世界货币体系改革的思考(上)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93140.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93140.html,mon.Web/DocViewSummary.aspx?docid=2004811&chnid=34&le afid=100&gourl=/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93140.html,mon.Web/DocView.aspx 货币战争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93140.html,/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04

人民币的认识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使学生通过拿钱、摆放钱、 数一数等活动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学会合理的使用零花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 元、角之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个很特别的老朋友,我们一起重新认识它、了解它好吗?(出示人民币) 生:钱 师:你什么时候会用到钱呢? 师:那你们知道咱们国家的钱有个统一的名称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人民币

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师:关于人民币,你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 二、合作交流,体验感知 1.认识人民币 师:看来,小朋友们对人民币都有一定的了解了,下面我们跟着微课再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比一比,谁听得最认真?你们认真听的时候姿势是怎么样的? 好的,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微课) 师:我们现在使用最多的是第五套人民币。老师出示人民币,小朋友说一说它的面值好吗? 师:出示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师:(生:。。。)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它放进课件中,请看大屏幕(介绍看数字100,看汉字壹佰元) 师:(出示50元)看数字或下面的字就可以分出是100元还是50元了,还有其他区别的方法吗?(引导:颜色、大小) 师:出示(1分、2分、5分)。现在生活中我很难找到它们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也越来越好,这样的小币种人民币就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慢慢的就消失了。 2.纸币和硬币

大班数学认识货币教案

大班数学认识货币教案 【篇一: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人民币】 活动目标: 1认识一以内的货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学习用分币换五分和一角。 2复习10以内加减 活动准备: 教具:开百货店的物品(如:铅笔,本子,球,米等,上面标有价格)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10一角的硬币和两枚五角硬币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出示一元以内货币,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这些都是什么?”“你们知道他们各自代表多少吗?”“这些钱都是中国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 学习用角币兑换元币 “请小朋友想一想一元可以换成几个一角,教师请幼儿说出自己如何兑换的,然后请幼儿再兑换一次。 (3)“开商店” “今天商店里有许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现在我们来玩商店的游戏,老师当售货员阿姨,小朋友当顾客,你来买东西时要说清楚买什么?要给多少钱?如果要找钱还要你算清找多少钱?” 2活动评价 “今天我们小朋友又学会了一个新本领,能说出不同数目的钱,还会用他们来兑换。买东西时不仅知道要付多少钱,还能算出要找多少钱。” 活动内容:智力游戏――《与昆虫有约》 1、组织幼儿翻阅昆虫资料,小组讨论:发现哪些昆虫的秘密。 2、组织幼儿讨论:知道哪些昆虫的秘密。激发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交流。 【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一、案例背景:

二、过程描述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及1元和5元的面值。 2、初步尝试有计划地使用人民币,感知并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 用途。 (二)、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评析:导入部分非常直接,以“小朋友要上小学要购买学习用品”这一真实情况导入,一下子就能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认识人民币 (一)、认识部分人民币的面值 1、买学习用品要用什么?(钱、钞票)我们国家使用的钱(钞票)有一 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人民币) 2、课件(出示所有的人民币):看,这些就是什么呀?(人民币)你认 识哪张人民币?它的面值是多少? 3、课件(出示数字7):那今天我们要用几元人民币去买学习用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7元) (评析:这个环节,是在孩子们已经认识了一定的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请他们找出认 识的人民币的面值。由于是利用幼儿的已有经验进行的,在看看讲 讲的过程中,孩子们非常主动,达到了进一步巩固和了解人民币面 值的效果。)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的币值。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有钱币购买商品的愿望,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家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不同币值的人民币10元。 3、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认识钱币》教案

《认识钱币》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幼儿从小知道钱可以买好吃的东西和玩具。我们班的小孩都是农村来的,有的幼儿不喜欢来上学,要求父母给五角或者是一元钱才到幼儿园来,针对这一坏习惯应该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所得来的幸福生活都是父母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去认识钱、合理有计划地去使用钱、养成从小节俭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活到目标: 1、培养幼儿合理理财意识,认识国徽和毛泽东头像。 2、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3、引导幼儿观察钱币,根据钱币上的数字,判断钱币的面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区分硬币和纸币,知道钱币的面值 难点:根据钱币上背景图片来认识硬币和纸币的面值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 2、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泰山、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三峡等图片。 3、写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字卡。 4、毛泽东头像和国徽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知道买东西需要什么吗?(钱)请幼儿讨论后回答。 老师:可是小朋友们不太清楚它们的面值是多大?是硬币还是纸币?今天老师带来好多纸币和硬币,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将硬币和纸币分类 将硬币和纸币摆在桌子上,请幼儿观察硬币和纸币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形状告诉幼儿纸币是一个长方形的,硬币是一个圆形。老师左手拿一张纸币带领幼儿一起说:“这是纸币”,右手拿一枚硬币带领幼儿一起说:“这是硬币”。然后请一位小朋友来分类。 2、和幼儿一起认识老师准备的“中国人民银行”字卡和国徽的图片。 3、请幼儿仔细观察钱币两面,提问:“你是从哪里发现是我们中国的钱币的”。(每张纸币上都写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刻有国徽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纸币上的毛泽东头像和国徽,告诉幼儿:毛泽东是我国的伟大领袖、国徽和五星红旗一样,都是中国的标识。 4、根据纸币的图案和颜色认识纸币的面值 (1)拿出面值100元纸币 问幼儿这是硬币还是纸币?面值是多少?从颜色、毛泽东头像、纸币背后人民大会堂的图案、标有100字样这几个方面来认识面值100元的纸币。 (2)分别拿出面值50、20、10、5、1元纸币做对比进一步来认识其面值 首先引导幼儿从数字上来认识每张纸币的面值是多少。然后分别从颜色、毛泽东头像、纸币背景图案及数字这几个方面来认识面值50、20、10、5、1元的纸币。 (3)进一步认识纸币的面值 将所有学过的纸币逐一拿出来带领幼儿用“这是几元钱”这句话来认识纸币。 对所有的纸币进行总结:这些纸币都有一个相同点,都刻有毛泽东头像和国徽的标识。不同点就是每张纸币面值不一样,背面的图案不一样,小朋友们根据100元的人民大会堂、50元布达拉宫、20元桂林山水、10元长江三峡、5元泰山、1元杭州西湖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5、认识硬币及其面值 分别出示硬币1元、1角、5角、1分、2分、5分,引导幼儿从正面数字和背面图案来进一步了解。告诉幼儿:1元、1角、5角、硬币的背面相同点都有一朵花,1元的硬币稍大一点,5角的硬币颜色是金黄的,1分、2分、5分背面的相同点是都有标有国徽的标识,5分的硬币稍大一点。

对金钱的认识

对金钱的认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金钱的社会,买东西都需要金钱。钱是什么,到现在也不是特别清晰。从小学一直到现在学到的经常是“时间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钱即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可以在市场交换活动中换取任何价值相当的东西。当然没有钱多可怕,寸步难行。 没错金钱对我们来说固然重要,但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认为,金钱若消失了,社会物质的“消费”、“交换”就不能正常进行,物质便失去了价值。钱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便利了交换,促进了流通,繁荣了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依然还有着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生命、自由、亲情、友情、理想……都是金钱买不来的。 在经济社会里,没有钱不行;当然,钱越多越好,太多了可以搞慈善事业,救济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必须有能力也就是用钱来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当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过分追求增加收入会心态失衡;这时,应当把精力放在保健、文化娱乐和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上。 在一定限度内,金钱的增多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衣食住行及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各方面的条件,但是,必须是在一定限度内,超出了这个限度,金钱对

于生活质量就呈递减趋势。原因就在于,一个人的身体构造决定了他真正需要和能够享用的物质生活资料终归是有限的,多出来的部分只是奢华和摆设。至于在提供积极的享受方面,金钱的作用就更有限了。人类最美好的享受都依赖于心灵能力,是钱买不来的。钱能买来大房子,买不来心胸;能买来名画,买不来欣赏;能买来豪华旅游,买不来旅游途中的精神收获; 金钱像吸烟,使许多人欲罢不能。但我们要记住金钱最多只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条件之一,但永远不是充分条件,永远不能直接成为幸福。

钱币的认识练习题

1、填空题(30分) 5元4角-1元1角=( )元( )角8角+2角=()元 65角=()元()角5角-4角=()角 8元3角-5元=( )元( )角60角=()元 6元8角-2元7角=( )元( )角 5元6角-2元=( )元( )角8元2角-4元1角=( )元( )角 6元8角-4角=( )元( )角6角+1元2角=( )元( )角3元6角=()角 3元1角+4元8角=( )元( )角1元=()分 4元6角-3元2角=( )元( )角1元-3角=()角 10元8角-7元5角=( )元( )角 4元+5元=( )元 4元2角+7角=( )元( )角90分=()角 二、在○里填上“>”、“<”或“=”.(15分) 7角○7分1元○9角50角○9分5元6角-3元○7元10角○1元2角8分○3角2分5角2分○5角1分50分○5角6元8角○7元3元9角○4元45角○4元3角5角○52分 8元○6元+3元9元+12角○10元3角○30分三、哪两样物品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1元,请连起来。(5分) 7角6角8角4角3角2角

四.小红买一个书包,付了2张 找回的钱比5元还少,请问这 个书包可能是多少钱?(7分) 38 78 98 五.完成下表。(18分) 3元 6元2角 8元 1元5角 购买物品 应付的钱 付的钱数 应找 钱数 六. 解决问题。(25分) 2角 12元 5角 2元 (1) 买一支笔和一块橡皮一共要多少钱? (2) 洋娃娃比哨子贵多少钱? (3) 5元买1个哨子应找回多少钱? (4) 笔比橡皮便宜多少钱?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10元 10元 20元

对货币的认识

对货币的认识 对于货币,人们应该都不会陌生,有人说它是手中的纸钞,也有人说是各国的硬币,还有会说它还包括支票、银行里面的存款等等。在我们高中和大学的教科书里,都给它下了定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起初我也不知道货币究竟具是什么,我知道的只是货币应该就是钱,能买到东西,货币不仅仅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于买卖物品和劳务的现钞和存款。事实上,货币在西方是有许多不同的定义的,但我们并不需纠结这个问题究竟有没有一个标准而唯一的答案,可我们能够肯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另外三种职能则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货币在充当各项职能时,都是一般等价物。 价值尺度 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货币本身作为一种商品,可以以自己为标准,与其他商品进行量的比较,而此时商品的价值形式就转化为价格形式,商品通过货币进行表达的价值形式即为价格。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货币只需要以想象中的或是观念上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了,然而他的单位则必须依赖于现实中流通的货币。正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将不同形式的商品先转化为货币的价格形式,然后再与其他商品进行

交换。 流通手段 在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之后,使得商品的交换有了可能。而流通手段则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由商品—商品(W—W)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WG—W)。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形式上的区别,也存在着性质上的区别。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使用现实货币,不能使用观念上的货币。贮藏手段的含义:贮藏财富(财富的象征),不是观念上的货币,是足值的金银条(如金属条块等)。 货币的贮藏手段 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只有当纸币币值长期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储藏纸币。支付手段 是用于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而出现的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是随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 世界货币

人民币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民币的初步理解》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通过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探究、合作、交流,再后顺理成章地在活动中生成知识经验的过程。课堂教学紧靠激趣、设疑、解惑,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教学,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观察水平、合作水平、操作水平和解决问题的水平,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从而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对学生实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2、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和重点、难点 (一)教材分析 1、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的数的知识,学习、理解人民币,一方面使他们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升社会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使他们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中,元是基本单位。在货币流通、商品买卖中使用的人民币基本上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所以,本教时的安排始终以“元”为主线,让学生在理解元的基础上理解到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理解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同时展开主要用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实行买卖的简单购物活动。 (二)教学重点

理解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三)教学难点 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谈话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引导法等等。 (二)学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等。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平台、VCR、各种面值人民币纸币各一张和硬币各一枚、教学挂图、“猜一猜”小纸盒等;将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 2、学生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币一套、玩具一个、10张1分的人民币、10张1角的人币等。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因势而导。 1、播放汶川地震的VCR,观后并适当提问。 师:小朋友,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当地的很多小朋友都无家可归,很是可怜,他们现在很需要我们的协助,你们准备怎样去协助他们走出困境呢? 2、师:在我国,钱的名字叫做什么呀? 板书:人民币 3、出示学生为灾区小朋友捐款的PPT,引出课题。 4、师:我们除了能够用人民币来协助灾区的小朋友外,我们还能够用人民币做什么呢?

《人民币的认识》教材分析

《人民币的认识》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3、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改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在整理人民币的过程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2、通过到商店观察或实际购物,在体验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会与他人合作。 4、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是在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通过参与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四、重点难点:

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五、教学建议: 1、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此之前学生已有了一些人民币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见过、使用过人民币,并且已学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创设熟悉的、生动的、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中,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来探索有关的知识。 2、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人民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活动的过程,数学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教材中除两幅情境图是具有现实性、实践性强的场景外,还安排了兑换人民币、模拟购物、课外实践及调查商品价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借助这些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人民币、经历购物的过程、积累购物的经验,为实际购物做好准备。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爱护人民币、保持人民币的整洁、维护人民币的尊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教育学生要悉心保护,不要乱折乱揉,不要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不要将人民币用作装饰等,同时要结合小小存钱罐教育学生要注意积攒自己的零用钱,并用这此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如购书、购文体用品、献爱心等活动。 关于本单元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正确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是否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否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还要注意观察学生是否热情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是否具有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情感。 六、本单元建议课时数: 5课时。

我是如何认识货币的

我是如何认识货币的,人类社会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国际货币制度? 初中以前一直认为货币就是金钱,可以用来买东西的就叫货币。更多的钱可以用来买更多,更昂贵的东西,更少的钱只能买到更少,更便宜的东西,对货币的认识仅此而已。 长大后才知道,原来关于货币的学问是如此的博大精深。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从商品的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壳,而后有各种形状的由金属铸造成的货币,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意思就是货币是一种等价交换物,而金银仅仅是两种金属,并非生来就是等价交换物。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一般等价物需要具有便于携带,便于储藏,具有交换价值等特性,只有金银才具备这些特性,所以货币必然会是金银,也就是货币天然是金银。 我们现在用的纸币不是货币,是货币的价值符号,本身是没有价值的。 货币在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货币是有价值的,可以用来表现商品的价值。二是货币对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换的能力。 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具有价值,因而能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通俗地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 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赊购

对货币政策的认识

对货币政策的认识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的目标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确立和完善的。然而这些目标之间又存在多个矛盾,如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因此这四个目标是无法同时完成的,但应该让这些目标稳定,不能顾此失彼,应平衡稳定的发展。另外在一定时期内应对目标进行选择。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目标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现阶段,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款政策和窗口指导等。 近年来我国一直处于通货膨胀状态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根持续紧缩,最终压制住通货膨胀。与此同时,欧债危机尾大不掉,拖累全球市场,中国出口企业尤其受伤。持续紧缩政策造成经济增长乏力,下行之势日益凸显。 央行的报告依然在警示通胀,但中小企却不堪资金之渴。银根一旦放开,房地产调控大局又有走形之势。何去何从?有人建议,今年的货币政策应该“走着瞧”,对一国之宏观政策而言,这一建议虽然不靠谱,但也反映了当下的一种无奈。政府一边谨守稳健货币政策,一边也强调适时微调,一静一动,暗藏智慧,但也平添了今年的货币政策“迷雾”。 从国际环境看,2012年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加强,全球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宽松。近期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回暖,但这种复苏不够强劲也不稳定;欧洲仍在债务危机中挣扎,今年难见曙光,仍然是不定时炸弹;日本债务问题逐渐引起关注,市场担心日本会陷入类似欧债危机的风险;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因此,全球金融市场仍可能大幅振荡。欧洲央行量化宽松仅缓解银行流动资金问题,资本不足、资产负债表恶化、南欧5国债务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还存在国际热钱借机炒作的可能性。 从国内情况看,当前国内金融形势呈现如下特点:货币供应量、贷款增速、社会融资总量持续回落。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基调由上年的“适度宽松”向“稳健”回归。通过名义稳健实则偏紧的调控使货币增速大幅回落。此外,市场资金面总体偏紧。 2012年,中国金融领域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出现新变化。外汇占款增速减缓,2011年9月后到期央票数量大幅度减少,可能需要通过增加贷款投放实现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二是国际宽松货币环境、国内大额货币存量可能带来通胀压力。三是中长期贷款增速快速回落、企业活期存款大幅下降近3万亿元、用电量增长缓慢等迹象表明,2012年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下降。四是存款增长减缓,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五是潜在金融风险可能暴露。房地产市场调整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民间借贷市场风险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货币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货币》教案及教 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货币是幼儿常见的,已经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幼儿分清元和角,能够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它。 活动目标: 1、认识元和角,并学会简单的换算。 2、养成节俭的习惯,知道钱的用途。 活动准备: 1、钞票的头饰1个,假钞若干。 2、布置商场1个。 3、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1、老师戴上钞票的头饰,向幼儿作自我介绍,引起幼儿兴趣。 我姓钱,人们都叫我钞票,我还有一个名字叫人民币,我有许多的宝宝,你们认识它们吗?出示不同面值的钞票,请幼儿说说它们各是多少面值的钞票。

2、取放人民币。 老师说面值,幼儿在各自的操作卡中找相应面值的钞票,巩固已知。 二、请幼儿说说钱的用处。 1、幼儿自由回答。 2、小结:原来,在我们生活中,用的、吃的、玩的、穿的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人民币。 三、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学会买东西,学会简单换算。 今天商场开业,东西特便宜,每样价格都在10元以内,现在请“元”和“角”帮助我们,买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 1、认识元和角。 知道元的面值有10元、5元、2元、1元,角的面值有1角、2角、5角,知道元比角大。 2、老师以营业员的身份卖东西,报东西的价格,请幼儿找等值的钞票,(指导幼儿学会角和元的换算) 3、请部分幼儿做营业员,部分幼儿做顾客,继续做游戏。 四、讨论钱是怎样来的? 1、幼儿互相讲述。 2、小结:我们的钱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来

的,小朋友要珍惜钱,不乱花钱。 活动设计背景:货币是幼儿常见的,已经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幼儿分清元和角,能够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它。 活动目标: 1、认识元和角,并学会简单的换算。 2、养成节俭的习惯,知道钱的用途。 活动准备: 1、钞票的头饰1个,假钞若干。 2、布置商场1个。 3、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1、老师戴上钞票的头饰,向幼儿作自我介绍,引起幼儿兴趣。 我姓钱,人们都叫我钞票,我还有一个名字叫人民币,我有许多的宝宝,你们认识它们吗?出示不同面值的钞票,请幼儿说说它们各是多少面值的钞票。

《认识钱币》

活动领域:科学领域 活动名称:认识钱币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和10元的币值与数字对应; 2、币值的换算; 3、书记符号与钱币的对应; 4、常规培养:养成不乱花钱,懂得储蓄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0纸币、1元硬币(打印多份硬币)、存钱罐、蜡笔、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1.认识1元硬币币值和外观图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一 个神奇的百宝盒,它里面装着个神秘的东西--出示盒子(用口令变出来)我们一起来喊口令:咕噜咕噜,变变变。(是一个漂亮的存钱罐)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存钱罐)里面装着什么!(硬币或纸币)老师要把它给变出来(摇出1元硬币)看看这是什么呢?(1元硬币);老师现在要把1元硬币给变大"变、变、变"(出示硬币正反面的打印图)幼儿认知1元的币值和外观。 小结:1元币的币面上有个元字,而且上面有朵菊花。

2、认识10元纸币币值和外观图案(出示10元纸币)小朋友观察这是几元钱?(10元)、老师再把纸张纸币变大给大家看清楚"变、变、变";你是怎么看出它是10元的?(幼儿讨论回答)小结:10元纸币的纸面上有个数字10和元字、背面图案是长江三峡图。 二、情境讨论 1、一张10元纸币,可以换多少个1元硬币?(10个)(幼儿说对后,教师在黑板上做好币值的记录,10元=10个1元) 2、小动物们也存了很多很多的钱,观察并说一说,小青蛙面前放着多少钱?(10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3、那小松鼠有多少钱?(两张10合起来就是20元) 4、小牛面前放着多少钱?(1元硬币) 5、在小牛旁边的小猴有多少钱?(6元) 6、小老虎桌子上放着多少元?(11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7、邀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从老师的篮子里取出和它一样多的钱。 (10元纸币和一元硬币合起来是11元,1元硬币和10元纸币合起来也是11元)小结:我们做个不乱花钱的好孩子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给你们的零花钱有没有存起来呢!我们要把零花钱存起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取出来,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我对金融学的认识

课程论文 我对金融学的认识 金融学的应用无处不在,它体现在我们生活中与经济有关的每一个方面。无论是在银行,在企业还是金融规划,都离不开金融学。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处于不可分割状态,把信用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它们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它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金融学的基本内容。金融学的掌握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我们作为初学者,要初步了解金融学要从三方面着手:什么是金融学;为什么要学习金融学;怎样才能学好金融学。 一、什么是金融学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每一个家庭或个人、各类经济单位几乎每天都要接触货币,都要同金融打交道;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货币来计价,任何购买都要用货币来支付;人们与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有各种经济关系,例如去存款、取款、付款,去申请各种生产经营性贷款或消费贷款,去办理各种保险,去购买有价证券,等等;报刊、电视、电台每天都要报道股票行情、外汇牌价、借贷利率等各种金融信息。总之,现代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借助货币信用形式来完成,一切经济政策和调控措施也都要通过货币金融手段来发挥作用。在这种经济社会里,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总量、金融调控与监管、国际金融、金融稳定与发展等金融学所包括的基本范畴具有极端的重要性,金融学就是专门研究这些范畴的学科。因此,只有通过学习金融学,才能掌握、理解和分析研究这些重要的金融范畴。 金融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的学位是经济学学士。?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简言之,金融学就是对货币的管理。从最基本的层面上来说,这就决定了从哪里获取货币以及我们用它来做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在实现经济软着陆之后,中国开始出现需求不足的矛盾。在此背景之下,尽管中央银行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渐趋松。从1996年5月到1999年6月,人民银行曾经7次下调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从1996年4月的10.98%下降到1999年的2.25%,同期1年期贷款利率从12.06%下降到5.85%。同时,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11月1日开始,恢复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这对于存款者来说,相当于第八次降息,按照利息税税率20%计算,居民从1年期存款中获得的利率就只有1.8%。一、我们的利率政策究竟能走多远真正意义上的第八次降息出现在2002年2月:1年期存款利率从2.25%降为1.98%,1年期贷款利率从5.85%降为5.3l%,准备金存款利率从2.07%下调到1.89%,20天、3个月、6个月和1年期再贷款利率分别从3.24%下调到2.7%、从3.5l%下调到2.97%、从3.69%下调到3.15%、从3.78%下调到3.24%。由此,我们可以把始于1996年5月以来的货币政策视为降息周期。第八次降息是在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做出的。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此次降息是针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消费物价连续数月下降而采取的一项措施,目的在于减轻企业借贷的利息支出,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促进生产经营发展。同时,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小于贷款利率,使得银行存贷款利率差异缩小,以鼓励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但是,中央银行的第八次降息政策对分流储蓄,刺激投资的作用仍然有限。中央银行从2002年2月21日开始下调存贷款利率及其利差以后,3月份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增长率下降到只有14.2%,贷款同比增长率则上升为13.5%,同比增长率差突然从2月份的4.4%下降到3月份的0.7%。然而自此之后,金融机构存贷款同比增长率差很快回升,在大约4%的水平波动,而不是维持在一个大大低于2002年2月同比增长率差的水平。这充分显示,第八次利率下调已经很难促使商业银行资金更多地实现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事实上,始于1996年5月的降息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宏观经济对利率下降的反应迟缓而微弱。可以断言,如果我国利率在现有水平之上继续降息,结果迟早会出现流动性陷阱。因此,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利率的空间非常有限,利率政策实际已经基本走到尽头。就目前的利率水平而言,我们不能不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很松。尽管我国的货币当局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中央银行8次降息以来推行的是一种趋于扩张的货币政策。然而,困扰我国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到全部企业数的90%以上,在工业产值中占60%左右,在实际利税上占40%左右,在就业人数中占75%左右,在新增业机会中占90%以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此外,我国从2001年9月开始,通货紧缩现象又断断续续出现,特别是在2002年3月以后,物价水平始终处于下降状态。既然所有这些现象不是因为利率过高造成,那么是否是因为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量不足造成的呢﹖[!--empirenews.page--]二、对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适度性的考察关于货币供给究竟是内生性的还是外生性的,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论。所谓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当代世界各国无不建立起独享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体制中,央银行既是信用货币的发行者,又是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者。同时,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也不完全受制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还受制于客观经济过程,即受经济社会中其他经济主体的货币收付行为的影响,所以货币供给同时又是一个内生变量。首先,就货币供给数量看,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仿佛并不存在问题。从2002年8月份的统计数字看,广义货币M2余额为1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5%,增幅比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是自2001年8月份以来增幅最高的年份,狭义货币M1余额为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增幅比上年末高1.9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1.57万元,同比增长9.3%,增幅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显然,广义货币增长被稳定在13—15%这一平稳区间,说明我国货币供给量指标具有外生性。既然货币供给量是充分的,而货币又是通过金融中介输送到企业去的,那么为什么中

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通过三幅主题图说明了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材安排了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对我国制定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体会到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教材的安排始终是以元为主线,让学生了解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教材中购物情景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能广泛地接触到人民币,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人民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重要作用。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1元=10角、1角=10分,懂得兑换人民币。

2、能力目标: 经历使用人民币的实际过程,发展、提高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从小懂得爱护人民币,知道节约地合理地用钱。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1角=10分。 (五)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人民币买卖东西,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知。 电脑出示主题图:用人民币购物的场景。 提问: 1.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呢?(钱或人民币。) 2.谁来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人民币?(买铅笔、橡皮,买菜;买 车票等等)、3.小结揭示课题:人民币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课的开头用电脑演示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具体前景中感知人民币及其作用,这样的情景既有趣又不失知识性,迅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

对当前货币政策的认识

对当前货币政策的认识 09国贸 Hsiang (一)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有效吗? 去年第三季度以来,管理部门就警告某些行业投资过热,但没有任何有效控制手段和方法加以直接控制。政府控制的资金有限,而政府继续采取行政手段似乎已经不适合,唯一有效的手段是控制信贷。但是,对信贷也已经不能采取行政控制手段,而只能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和其他风险监管手段。提高利率被认为是不明智的选择,因此,最后的手段就只有存款准备金。 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23日宣布9月21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市场确实反应明显,债市大跌,各家银行感到人民币资金紧张,因此,拆借市场利率急剧提高。但是,这个效应很快就消失了。人民银行在2003年10月份的统计数据上说,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开始逐渐显示了。从贷款增长幅度下降看确实如此。但是,如果我们观察数据和今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投资增长、物价增长和经济增长,这个说法还是不能令人信服。 从2003年10月到12月的3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比9月底增加2936亿元,各月同比增长确实是下降的。但2004年头3个月,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8351亿元,同比多增加247亿元。这是在去年同期超常增长基础上的再次超常增长。显然,这证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能够有效抑制信贷扩张,信贷扩张反而继续加剧。以此速度和规模增加,2004年信贷规模不仅要大大超过人民银行年初的计划安排,而且要超过2003年增加的规模。这也许是中央银行宣布2004年4月25日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缘故。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为什么效果不明显?去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影响的资金是1500亿元,但去年10-12月外汇储备投放增加的货币达到4566亿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银根的影响与储备增加所投放的人民币比较,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2004年第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366亿美元,净投放基础货币3027亿元。而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影响的资金是1100亿元,这与3027亿元比较差距很大,而且外汇储备还在增加,基础货币还要继续投放。4月当月增加的外汇储备就足以抵消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资金的影响。 可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不能真正抑制货币扩张和信贷扩张。如果这个政策继续下去,目前投资和信贷扩张的势头将会继续加剧。 为什么会如此?关键的问题在于,外汇储备结汇已经成为推动信贷扩张的最基础力量。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占款增加人民币投放11624亿元,以此计算结汇增加的外汇储备在1405亿美元左右,这是投放的基础货币,虽然央行用商业票据进行了冲抵,但也就是一半还不到,而且,票据回购将来还会产生信贷扩张问题。 一方面要收缩银根,但另外一个方面却大量投放货币,这样的银根收紧体现在哪里呢?政策必然是无效的。 如果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类似日本的外汇储备增加机制(日本2004年3月底的外汇储备达到8265亿美元),货币还将继续投放,那么,信贷资金的扩张将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其结果如果不是市场利率的自动降低,就必然会进行投资扩张,或者资金进入金融部门牟取暴利。 (二)需要提高利率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