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成语中概念隐喻的思维结构对比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对比语言学

授课教师:朱秋娟

学生姓名:李丽君

学号:201114710023 论文成绩:

学习时间:2012年2~6月

英汉成语中概念隐喻的思维结构对比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但构建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还进而构建了人类的语言。成语作为语言表达方式,是概念隐喻的特例。成语可以用概念隐喻来分析,是隐喻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成语的语义规律符合概念隐喻理论的系统性原则。

关键词:成语;隐喻;思维结构

一、引言

隐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西方的隐喻研究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根据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定义,隐喻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他对隐喻的两个观点是:1)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是对语言的一种修饰, 一种词语转义。2)

隐喻表达了一种语义失常。这两个主要观点两千年来得到了绝大多数隐喻研究者的支持。

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观被后人总结为“替代理论”,在他之后对隐喻的解释出现以古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在《新科学》中提出的“对比理论”。它们都是在修辞学的范围内将隐喻作为一个修辞格、一种修辞手法来研究。对隐喻的各种理论性的研究和探索都试图解决隐喻句字面存在的“语义失常”的问题,如

Ricoeur( 1978);Cooper (1986);Kittay(1989)的著作。20世纪60年代理查兹(Richards)和布莱克(Black)提出隐喻的“互动理论”,把隐喻研究的对象从“语言”提高到了“表象”(束定芳,2000:155),隐喻是一个意象(image)的观点在西方被普遍接受。

1980年,美国生成语义学家莱柯夫(Lakoff)和英国哲学家约翰(Johnson)联

手推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在进一步阐释“互动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概念隐喻”,将隐喻研究从“表象”提升到“概念”层次,开创了隐喻研究的新天地。莱柯夫和约翰逊从哲学的角度考察隐喻,

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他们弃哲学中传统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而他顾, 指出了人类认知世界的第三条道路,并名之为“经验主义”( experientialism),即基于经验的综合法,其切入点便是隐喻。莱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想象的理性”,是横跨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桥梁。隐喻首先构建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进而构建了人类的语言。近几十年来, 概念隐喻一直是西方语言学、认知科学和哲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二、英语成语中的概念隐喻

从语言的阐释和修饰功能上看,隐喻“是以一个异质而同值的语词置换在常规词序中应该出现的词”,“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点,用另一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Lakoff & Johnson,1980: 45)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相对于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和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言都是极其贫乏的,所以为了有效地进行交流,必须借用其他方面的词汇来表达相同或类似的意思。其主要手法就是使用隐喻手段,即发现源域(source domain)和的域(target domain) 的相似性,从而以源域之名代指的域之实。

任何发达语言都包含着大量的成语,从而构成了某语言中最具文化特点的一个庞大词汇系统。一般而言,成语纯属语言问题,是一种语言的词汇及表达方式中

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成语一般都有特定的含义,一条成语的意义是不能从该成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意义推断出来的。即使是使用本义的成语,也会多少包含一定的特殊意义。根据概念隐喻理论,语言是我们概念系统的产物,是概念将语言系统化,而不是语言将概念系统化。莱柯夫和约翰逊认为,成语就是概念隐喻的特例(Lakoff & Johnson,1980: 46)。

下面以英语中带“hand”的成语为例进行分析。“hand”是英语中一个极为常见的概念领域,有很多带“hand”的英语成语,如:

have a free hand (得以自由活动)

tie up one’s hands (某人被捆住了双手)

with an open hand (慷慨大方地)

have one’s hands full (忙得不可开交)

have a hand in the dish (插手)

lay violent hands on oneself (自杀)

one’s right hand ( 是某人的左膀右臂)

上面这些成语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它们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

1)将人看作肢体: one’s right hand是某人的右手, 指某人的得力助手。在这一成语中特别说是右手,因为一般说来大多数人的右手比左手更为灵活、能干,所以在突出这个人是某人的得力助手时,会说他是某人的右手。来源于这一概念隐喻的还有:work with the left hand( 工作马虎, 效率差);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办事快);short of hands( 人手不够);get into the right hands(到可靠的人手里);marry with theleft hand(和身份低的人结婚)。

2)将做某事看作手中之物:物体是具体的,有什么事情做,就好像手中有具体的物体:have one’s hands free( 手里没有东西、空着手),意思是可以自由地干,随时准备做点事;have... on one’s hand( 手头拥有等待出让的东西) , 意即肩负着某个责任。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英语成语并不是独立于人类概念系统之外的语言表达方式,而是建立在概念的层面上, 相互之间存在着系统的联系。

三、汉语成语中的概念隐喻

隐喻是一种思维现象,它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受个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反映了其民族文化心理素质最基本的特征。汉民族的朴素的辩证观念导致其对形象思维的偏重。形象思维通过运用联想、类比的方法对思维客体从整体上进行把握,通过物体的形象表达思想。这种形象思维在语言上表现为汉语词汇多姿多彩,联想丰富。汉语中的成语是人们认识凝定于语言的结晶,同思维密切相关,具有隐喻的特征。

汉语中带“手”的成语也非常丰富,如“一手遮天”、“一手包办”、“手足之情”、“眼高手低”、“手到擒来”、“丹青妙手”等等,这些成语也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着系统性的联系。下面用同样的方法

分析英语成语的概念隐喻来具体分析汉语成语。

1)人看作肢体:“一手包办”,指一个人独自包揽,不许或不需别人插手,隐喻是把“人”看作“手”。来源于同一概念。隐喻的成语还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七手八脚”、“妙手回春”、“丹青妙手”等, 甚至有同英语的one’s right hand( 某人的得力助手) 如出一辙的成语,如:“左右手”。

2)将做某事看作手中之物:“袖手旁观”, 形容置身事外,对人对事不加过问。“袖手”本是指把手笼在袖子里,手既然笼在了袖子里, 便不会再去拿什么东西或做什么事情。“出手不凡”、“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等成语均源自此概念隐喻。

由此看出, 很多不同的汉语成语来源于相同的概念隐喻,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系统性的联系。莱柯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先论述了结构隐喻, 紧接着又提出了一类与结构隐喻不同的概念隐喻,它们不是以一个概念的结构来构成另一个概念的结构,而是从一个概念角度出发来组织另外一个概念的整个系统。而且这类隐喻大多与空间方位有关,所以被命名为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Lakoff & Johnson,1980:14)。

《汉语成语辞海》和《成语探源词典》两书中共收录了256个带有“上、下、前、后、高、低”等方位词的成语, 其中很多词可以用方位隐喻。

在空间概念中,位置较高的东西是在上方,位置较低的东西在下方,根据人类的原始经验,位于上方的位置和较高的总是与好的、安全的等富有积极意义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相反,位于下方的位置和较低的总是与不好的、危险的等消极概念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从人的生理现象上看,人在健康状态、精神状态正常、心情较好的时候,是可以直立、行走,会昂首挺胸,这些姿态均与“高”、“上”相关;而人在睡眠、不清醒、生病时一般都必须躺倒,死亡时也要倒下, 这些姿态均与“低”、“下”相联系。古人类在树上( 位置较高) 时,更容易躲避野兽的侵袭, 选择栖身之地时也会选择高处干燥的位置以保安全。在从事原始生产活动中,身材高大的人往往更有力量,在捕猎中更具优势,易成为首领或地位较高的人。因此在原始人类认知世界的思维意识中, 便有了“将好的状态看作上, 将差的状态看作下”这样的基本概念隐喻。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隐喻性的, 又因为上与高、下与低是一致的,所以又有“好看作上、好看作高、不好看作下、不好看作低”等不同的概念隐喻。在关系到人的社会地位时,又有“地位高看作上、地位高看作高、地位低看作下、地位低看作低”等不同的概念隐喻, 这些隐喻之间具有“上---下”这个系统的一致性。又因为是概念将语言系统化, 所以来源一致的隐喻其语言表达方式也是一致的,表现在成语上亦如此, 尤为明显的例词有“高高在上”、“低声下气”等。

进一步讲, 概念隐喻不仅影响到人类的语言,也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地位最高的人,社会地位的“高”隐喻化为空间位置的“高”。所以臣子在皇帝面前要跪倒,用空间上的高低来显示地位之不同。“在故宫的建筑群中,皇帝召集大臣议事的场所---太和殿建在三级须弥座上,是全紫禁城乃至当时全国最高、最大的宫殿。”(王树卿,1997: 18)皇帝的座位又被设计在大殿中的最高处。这都是受“地位高看作高”等概念隐喻的直接影响是隐喻思维的具体表现。

由此得知,汉语成语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可以用概念隐喻来分析、理解, 并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汉语成语是概念隐喻的典型例子; 概念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更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

四、英汉成语运用中的隐喻性思维结构对比

成语形成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并能将当时复杂的语言环境凝炼为言简意赅的只由几个字或词组成的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成语的内涵丰富,大多数成语都不能仅被看作一个词,而应视为一个整体概念, 甚至可以看作一个篇章。当后人再度使用该成语时,是把它运用到一个全新的语言环境中,成语及其包含的篇章内容,作为一个概念整体被激活,并映射到新的语言环境所形成的概念整体上去。这一过程是发生在概念层次上的,是源域与的域间的映射和互动, 符合莱柯夫和约翰逊关于概念隐喻的定义。

然而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决定不同的价值和审美取向,英汉成语的隐喻概念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这一特色主要反映在英汉成语在概念层次上隐喻映射域的异同和意义的差异上,即表现在英汉成语运用中思维结构的差异上。

1..英汉成语的映射域相似, 意义相同

人类本身以及赖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条件,包括地理状况、生态环境、季节更迭、气候变化,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化背景都存在着种种共性,从而形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种种共识,即共同的抽象概念决定了英汉成语的隐喻映射模式大致相同。例如: as light as a feather( 轻如鸿毛) , 英汉成语中均以“feather”“鸿毛”作为映射域。对于抽象概念“beauty”“美”,英汉语受人类感官的影响,均以“flower”“花”作为映射域。然而,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或审美观等文化因素的差异,具体映射的对象不尽相同, 英美人心中,“rose”喻指圣母玛丽亚( Virgin Maria) , 是尽善尽美的象征, 被喻为坚贞不渝的爱情。为“美”取具体形象时, 中国人钟情于“桃花”。汉语成语“人面桃花”、“桃花无语”等以隐喻映射方式表达中国古代人的“美”的概念。“桃花运”、“桃色绯闻”的说法均属于“美”是“桃花”概念隐喻的延伸,“桃花”代表“美”已成为中国人的思维定势,有如“rose”是英国、美国人对美的思维倾向。

2.英汉成语的映射域相似, 意义不同

人类的共性也体现在隐喻映射过程中,对投射对象的最初选择可能完全一致,

但社会历史、思维习惯、心理特征及深厚的文化积淀会制约映射的延伸方向。因为每一事物都有着多种自然属性,人们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利用该事物

多种属性中的一种,生发出这个或那个相似点,使之与同一事物相联系, 因而有时英汉成语的映射域相似甚至相同,然而其意义竟然相异乃至相反,造成一种“似是而非”、“貌合神离”的假象,这种情况也不胜枚举。throw a sprat to catch whale与“抛砖引玉”的映射域相似, 英语成语意即:to give something of relatively small importance, etc &in the hope of securing a much greater gain, 相当于汉谚“用小虾钓大鱼”,“吃小亏, 占大便”。然而, 汉语成语“抛砖引玉”多用作谦辞,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文字,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见”,绝无贪人便宜之嫌。

3.英汉成语的映射域不同、意义相同

从宏观上着眼,整个人类文化有其共性。无论在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中,人们常常借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鲜明形象和突出特点的事物来喻指有相似特征的人或事物,但是,从微观上着眼,各民族的文化更有其个性。不同文化习俗的隐喻有其联系事物的独特方式, 成语中的隐喻所投射的映射域往往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

汉民族文化对大自然有敬畏感。古人崇拜高山、流水等自然景观,也建立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成为思维定势或认知方式。对“水”的崇拜使人们更了解到这个自然现象的特性,并以它作为认知其它事物的准则,“水”自然成为映射域被投射到其它事物之中, 诸如“时间”概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以“流水”作为映射对象和概念隐喻约定俗成于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成为左右我们对“时间”概念的思维模式。对“水”独到的理解还体现在新隐喻的创造上。汉语里有“柔情似水”、“月华如水”、“官清如水”、“君子之交淡如水”等。“水”对人类生存不可或缺, 也为中国人创造隐喻提供了映射的最佳选择。

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西方人选择“金钱”作为映射对象: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 , 这与西方发展的工业社会的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唤醒了国人潜在的思想意识, 自觉接受了以“金钱”作为“时间”的映射域, 说明了隐喻社会性的特征。

五、结语

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中的相当一部分都不是任意形成的,而是具有相当的理据性。很多成语可以用概念隐喻来分析,是隐喻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同一个源概念会有多个不同的概念隐喻,分别聚焦该概念的不同方面,同一概念的不同概念隐喻之间具有系统性。因为概念是系统的,所以其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系统的。成语的语义规律符合概念隐喻理论的系统性原则。许多不同的成语来源与同一个概念隐喻,不同的概念隐喻又可能针对同一个概念,因此, 这些成语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联系。隐喻不仅是语言的问题,更是概念的问题,是人类的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王树卿.故宫通览[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7.

[4]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 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6] 厦门大学外文系.综合英语成语词典[Z].福建: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5.

[7] 朱瑞. 成语探源辞典[Z].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 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Z].湖北:武汉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