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增涛教授辨治咳嗽用药经验

孙增涛教授辨治咳嗽用药经验
孙增涛教授辨治咳嗽用药经验

王鹏飞老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经验谈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5月第35卷第5期 Int J Trad Chin Med, May 2013, V ol. 35, No.5 ·479· 对于肛周脓肿却无益;另一种是肛周脓肿的手术时机选择不当。 3.2 熟悉肛周脓肿的症状、体征与特点:防止误诊,做好及时正确的治疗。肛周脓肿的诊断一旦确立,应采用相应方法尽早根治,若因特殊原因不能作根治术时也应及时切开排脓引流,防止病情恶化。 3.3 准确彻底地处理内口、保证引流通畅是治愈肛周脓肿的关键:肛周脓肿能否治愈不复发、不成为肛瘘,关键在于内口的处理是否彻底、引流是否通畅。如果内口处理好,杜绝感染物继续侵入,同时引流通畅,则必然治愈;否则容易复发或形成肛瘘。 3.4 既要根治脓肿,又要尽量减少损伤、保护肛门功能:①认真确定肛周脓肿的类型和所在位置,选择、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传统将肛周脓肿分为肛提肌上脓肿和肛提肌下脓肿。前者为高位、后者为低位,按理论上讲完全正确,且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单内口、单间隙者按挂线切开引流术治疗,单内口或多内口、多间隙脓肿按挂线多切口引流术处理,对于多处挂线者术中仅拉紧1处或两处,其他可放松留线待术后10~12 d后再紧线;若为单一内口高度不超过1.5 cm、无明显炎症者可作内口封闭切开引流术;多间隙脓肿应作多切口引流术,以保护括约肌。如此治疗不仅可使引流通畅、消除感染源,又可因挂线使慢性切割、组织修复同时进行,有效保护肛门的括约功能。或用内口封闭避免括约肌损伤,以避免严重的后遗症。②提倡微创,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徐主任根据微创、小切口、多切口和应用提脓化腐生肌药的原则,主张脓肿引流切口不用弧形切口,而用与肛门呈放射状的小切口,切口外缘与脓肿腔的外缘平齐即可;对于多间隙的半蹄铁型脓肿做2~3个小切口,对于蹄铁型脓肿做3~5个小切口,同一方位可分段作小切口;小切口配合中药煎汤熏洗以清热解毒排脓、活血化瘀,再用化腐生肌药提脓拔毒生肌。脓液多时脓腔内放置渴龙奔江丹药条引流。但孕妇不宜用丹药。如果感染已经局限可采用缝合内口引流的方法治疗,但不要关门留寇。③对婴幼儿的处理应提倡微创,避免损伤[6]。不论脓肿位置高低,均应采用挂线小切口引流或结合缝合的方法治疗,原则上不用化腐提脓的丹药。 3.5 仔细了解患者全身情况:要对手术适应症、禁止症、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正确判断,不可盲目手术。 参 考 文 献 [1]徐廷翰. 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1-45,69-73,96-98,241-243. [2]徐廷翰. 肛瘘的根治和功能保护.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8,7(3):40-45. [3]徐廷翰. 中国痔瘘诊疗学.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徐廷翰,吴佐周,毛红,等. 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报告.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41-149. [5]徐廷翰. 粘膜肌瓣下移封闭小切口药条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操作要点和防止复发的技巧. 中华临床与实用医学杂 志,2009,6(12):29-31. [6]徐廷翰. 肛瘘的根治和肛门功能的保护.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6,5(1):53-56. (收稿日期:2013-02-18) (本文编辑:高荣慧) 王鹏飞老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经验谈德学慧 张明锐 李鸿涛 咳嗽为儿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 DOI:10.3760/cma.j.issn.1673-4246.2013.05.040 作者单位:010020 呼和浩特,内蒙古中蒙医医院中医内分泌科(德学慧);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张明锐);100700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古籍研究室(李鸿涛) 通信作者:李鸿涛,Email:Newdream1013@https://www.360docs.net/doc/ad1387078.html, 特征。历代医家在治疗小儿咳嗽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当代名老中医在继承传统理论及经验时也有所创新,如林季文[1]用自拟方“辛宣止咳蠲痰汤”治疗小儿风寒咳嗽;金绍文[2]治疗小儿风热咳嗽;王素梅[3]治疗痰热咳嗽常用泻白散合温胆汤加减;杨之藻[4]常用半夏散合胃苓散治疗痰湿咳嗽。以上治疗小儿咳嗽均是分型论治,一证一方,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北京名医

合理使用咳嗽类常用药

咳嗽类常用药 一、化学药: 咳嗽与咯痰 西药(化学药): 1、止咳: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磷酸苯丙哌林、枸橼酸喷托维林 2、祛痰:复方甘草、盐酸溴已新、羧甲司坦、氨溴索、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 二、中成药 1、外感咳嗽-风寒袭肺(咳声重、痰稀、流清涕):风寒咳嗽颗粒、杏苏止咳糖浆、半夏止咳糖浆、止咳宝、风寒咳嗽丸、桂龙咳喘宁胶囊、通宣理肺丸、止嗽片 2、外感咳嗽-风热犯肺(嗓嘶哑、咯痰不出、流黄涕):川贝止咳露、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牛黄蛇胆川贝液、强力枇杷露、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咽扁冲剂、小儿咳喘灵冲剂(口服液)、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清肺止咳片、小儿止嗽糖浆、健儿清解液、咳特灵外感咳嗽-风燥伤肺(干咳无痰):雪梨膏、儿童清肺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3、内伤咳嗽-痰热壅肺(喉有痰声、咯吐不爽):清肺化痰丸、橘红口服液、除痰止嗽丸、清金止嗽化痰丸、橘红丸、清热镇咳糖浆、复方鲜竹沥液、三蛇胆川贝糖浆、清肺化痰丸、复方蛇胆陈皮末、蛇胆川贝胶囊、复方百部止咳冲剂、咳喘宁口服液、急支糖浆、清气化痰丸、小儿咳喘冲剂、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消咳喘糖浆 4、内伤咳嗽-痰湿蕴肺(因痰而咳、咳出痰多、早晚尤多):杏仁止咳糖浆、治咳川贝枇杷露、复方川贝精片、橘红痰咳煎膏、牛黄蛇胆川贝散、小儿百部止咳糖浆 5、内伤咳嗽-阴虚证(干咳无痰,或痰少不爽,口干舌燥,或见咯血手足心热):川贝梨糖浆、养阴清肺膏、罗汉果玉竹冲剂 6、内伤咳嗽-气证(久咳、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痰多清稀,神疲,畏风,自汗,易于感冒体虚畏寒):人参固本丸、补肺丸、润肺止嗽丸、补金丸 三、哮喘 1、西药(化学药) 盐酸氯丙那林片、硫酸沙丁胺醇、盐酸克仑特罗、特布他林、氨茶碱缓释片 2、中成药(配合止咳化痰药一起效果更好): 蛤蚧定喘丸、咳喘顺丸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

中国咳嗽诊治指南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临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此类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人们对咳嗽的关注,欧美国家近20年对咳嗽原因及其治疗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基本明确了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近年来先后制定了咳嗽相关的诊治指南。我国近年也开展了有关咳嗽病因诊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结果。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加强咳嗽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有关咳嗽的临床研究结果,共同制定了《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以期对不同类型的咳嗽进行科学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一、咳嗽的分类和原因 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 1.急性咳嗽:普通感冒是急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其他病因包括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等。 2.亚急性咳嗽:最常见原因是感冒后咳嗽(又称感染后咳嗽)、细菌性鼻窦炎、哮喘等。 3. 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原因较多,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惟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 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这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其他病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AC)、心理性咳嗽等。 二、病史与辅助检查 1.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仔细询问病史对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能缩小慢性咳嗽的诊断 范围,得出初步诊断进行治疗或根据现病史提供的线索选择有关检查。 注意咳嗽性质、音色、节律和咳嗽时间、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等。了解咳痰的数量、颜色、气味及性状对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痰量较多、咳脓性痰者应首先考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查体闻及呼气期哮鸣音时提示哮喘的诊断,如闻及吸气性哮鸣音,要警惕中心性肺癌或支气管内膜结核。 2. 相关辅助检查: (1)诱导痰检查:最早用于支气管肺癌的诊断,通过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可使癌细胞检查阳性率显著增高,甚至是一些早期肺癌的惟一诊断方法。细胞学检查嗜酸粒细胞增高是诊断EB 的主要指标。常采用超声雾化吸人高渗盐水的方法进行痰液的诱导(方法见附件1)。 (2)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能确定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与形态,甚至可确定其性质,得出初步诊断,指导经验性治疗和相关性检查。建议将X线胸片作为慢性咳嗽的常规检查,如发现器质性病变,根据病变特征选择相关检查。X线胸片若无明显病变,则按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进行检查(见慢性咳嗽诊断程序)。胸部CT检查有助于发现纵隔前、后肺部病变、肺内小结节、纵隔肿大淋巴结及边缘肺野内较小的肿物。高分辨率CT有助于诊断早期间质性肺疾病和非典型支气管扩张。 (3)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帮助诊断和鉴别气道阻塞性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大气道肿瘤等。常规肺功能正常,可通过激发试验诊断CV A。 (4)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可有效诊断气管腔内的病变,如支气管肺癌、异物、内

小儿止咳、消炎及常用药

小儿止咳、消炎及常用药 如果宝宝咳嗽不是太严重(没有出现喉鸣音、出气没有明显加粗、加快或者咳嗽的程度不算很剧烈等),也可以选择到药房购药进行调理、治疗。就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绝大多数儿童止咳药来讲,还是纯中药或是中成药居多。 一、二种咳嗽症状的鉴别: 小儿的咳嗽从中医角度看分两种:寒咳和热咳。 寒咳表现症状为: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 热咳表现症状:为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 特别提醒因感冒引起的咳嗽不要急于吃止咳的药,尤其小儿不适合使用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咳必清,咳美芬等,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咳嗽反射较差,气道管腔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痰液不易排出,如果一咳嗽,便给予较强的止咳药,咳嗽虽暂时得以停止,但气管黏膜上的纤毛上皮细胞的运痰功能和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蠕动功能受到了抑制,痰液不能顺利排出,大量痰液蓄积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影响呼吸功能。这就好比宝宝发烧时,不能一味退烧一样。先暴露病情,弄清究理,再对症下药才好。联邦止咳露中含有可待因,要注意服用剂量和时间,一般较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可选用这类止咳药,但要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使用。 二、二种咳嗽的用药选择: 咳嗽分二种,用药上也要区分开来。西药上区分不大,主要是中成药。一定要在用药之前分清是什么样的感冒引起的咳嗽。 风寒感冒,可以用的新博林(抗病毒药)、柴黄颗粒(中成药,用于清热消炎)、儿童清肺口服液。 风热感冒,化痰的药里面神威药业的清肺化痰颗粒效果不错。 多数感冒不服用抗生素均可治好,只是可能慢一点。宝宝太小,能不用抗生素尽量不用或少用。抗生素使用太多,会出现依赖性和抗药性的。特别是输液,一旦输成习惯了,稍微有点感冒、咳嗽的,都必须用输液的方式来解决,这对孩子是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没有任何药物是能够立竿见影的,老话讲“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耐心对待病程经历,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是选择相对安全、稳妥的治疗方式,对宝宝有好处。要明白“是药三分毒”的道理。 三、二种咳嗽的食疗方式: 如果是寒咳千万记住要让孩子吃些暖肚的食品,不要按传统上说的喝些梨水,这个方子是应对热咳的。寒咳煮水用红糖,而热咳要用冰糖。寒咳要吃些温热的食物如:姜、白葱等。可以用白萝卜、红糖、生姜给孩子煮水喝。不要吃凉性水果比方说:西瓜、梨、香蕉等,酸性食物也不要吃。比方说:山楂等。 热咳可以吃些辛凉清淡的食物,因为它们可以清热解毒止咳。如:菊花、白萝卜、梨、橙子等。可以给孩子煮些冰糖梨水喝;或是将蜂蜜、川贝弄碎放在掏过心的苹果或梨里蒸熟后吃;也可以用红萝卜和冰糖煮水喝。不宜吃辛热食物,如葱、姜、辣椒、大蒜及大枣、栗子等果品。也要少食油腻。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

第9卷第21期·总第125期 2011年11月·上半月刊6 按语:为了弘扬国医大师名医文化,学习国医大师高尚医德,传承国医大师临床技艺,特设此栏目。请广大作者参照本期文稿之模板撰写论文。凡此类论文,均将列入“北京21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No:21C125TCM001)”中统一管理,欢迎来稿! 本刊编辑部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治疗泄泻验案赏析※ 高尚社 关键词:郭子光;验案;泄泻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1.21.003 文章编号:1672-2779(2011)-21-0006-02 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出身于祖传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秉承家枝,熏得其真传。郭老勤求苦训,博采众方,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验识俱丰,在用中医药治疗疑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用中医药治疗泄泻方面匠心独运,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对郭子光教授治疗本病验案赏析,冀以弘扬大师心法,传承仁术。 1 病机阐微 对于本病的成因,彭淑霞[1]认为多是为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饮食生冷而致脾胃受伤所致。按现代医学病因分类可分为感染性(霍乱、痢疾及其它感染)及非感染性(食饵性、症状性、过敏性及其它原因);林德土[2]等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其致病原因有外邪、内伤及脏腑虚弱等,但主要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脾胃功能障碍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外邪影响,脾胃本身虚弱,肝脾不和以及肾阳不足等,均可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于大猛[3]等认为本病其病机有本虚与标实两个方面。本虚以脾肾亏损为主,重在脾虚。标实以湿邪、郁热、血瘀、食积、气滞等为主,湿热泄贯穿始终;刘汶[4]认为该病多由于饮食内伤、情志不调。外感六淫,禀赋不足等原因,导致脾胃虚弱,脾虚气滞,或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横递犯脾,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湿浊阻滞,升降失调,肠道气机不畅,传导失司而发病。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关系密切。而郭老认为,此病大多病程较长,其病机以脾肾阳虚,寒湿内滞为多。 2 治则探幽 对于本病的治疗,孙玉芝[5]认为应按《伤寒论》:“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也即宜用“利小便以实大便”之法治疗腹泻;朱安龙[6]等认为由于其病机脾肾阳虚为本,湿滞内 ※基金项目:北京21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No:21C125TCM001] 作者单位:河南省460-01医院(中牟451460) 停为标,故治宜温肾健脾,涩肠止泻;盛成和[7]认为本病标实本虚之证,故宜用清补兼施之法,使食积、痰湿、气滞、瘀阻、郁热等祛除,在于补肾健脾诸法,以免使邪胶固不解。对虚实夹杂,寒热交错之证则寒热并用,邪正兼顾。万文蓉[8]认为本病究其病因,莫不由外感六淫之邪,内伤饮食生冷之物,运化受阻,传导失职,气血凝滞,湿热郁蒸而致。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慢性肠道疾病尽管证见各异,但肠间多有积滞,所以临床治疗多遵循腑病“以通为用”的理论。“通”字法其实就是六腑的正治法,因为只有恢复了六腑的以通为用,其传化物而不藏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此即《本经》所说:“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而郭老认为,久病泄泻可损伤肾阳,而“肾为胃之关”,脾运失助,脾失温煦则泄泻缠绵难愈,损正伤阴,使脾肾阳虚,故治疗应以温肾健脾,渗湿止泻为主。 3 方药撷萃 对于本病的选方用药,邢益阳[9]认为应以健脾以肝、补土泻木之各方痛泻要方治疗。因为其病位在肠,关键病变脏腑在脾胃,且与肝胆有密切关系,因脾胃主运化,为升降之枢纽,肝主疏泄,胆与肝相表里,肝胆之疏泄功能正常,有利于脾胃之运化,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升降有序。正如《医方考》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师照敏[10]认为治疗宜用平肝止泻汤为主要治疗。方中重用白芍和白术,前者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为肝家之要药,所含的芍药苷有较好的解疼作用,能缓解胃肠蠕动亢进引起的腹痛;后者燥湿健脾,温中益气,脾气健旺则肝元所克,所含挥发油能缓和胃肠蠕动;防风散肝舒脾,胜湿止泻,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芳香和中化湿,既助白术以健脾祛湿,又助白芍以顺肝疏之势,能和脾通络,增强缓急止痛作用;太子参、茯苓、炒扁豆和芡实有健脾止泻之功;久泻伤脾阳,葛根升阳止泻。全方肝脾同治,气血共调,共奏柔肝解郁,健脾益肠止泻,调和阴阳气血之功。李培[12]认为宜用自拟“肠炎方”治疗。方用黄连、黄柏、白头翁、本香、枳壳、赤芍、当归、吴茱萸、甘草。认为“湿胜则濡泻”、亦有“无湿不成泻”、“湿多成五泻”之说。方中

-各类咳嗽药物汇总

各类咳嗽药物汇总 1、蛇胆川贝液 祛风止咳,除痰散结。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该药品适用于肺热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咯痰不爽,痰粘稠。 2、小儿化痰止咳颗粒 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咯痰。该药品含盐酸麻黄碱。运动员慎用;青光眼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服用后如有头晕、头痛、心动过速、多汗等症状应咨询医师或药师。该药品为祛痰、止咳的中西药复方制剂,适用于小儿肺热咳嗽轻症。 3、小儿宣肺止咳颗粒 宣肺解表,清热化痰。用于小儿外感咳嗽,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痰黄粘稠、咳痰不爽。 4、小儿止咳糖浆 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 5、川贝枇杷糖浆 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主要成分: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 6、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清热理肺,消积止咳。用于小儿食积咳嗽属痰热证,症见:咳嗽,以夜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等。 7、愈酚喷托异丙嗪颗粒 用于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咳嗽、咳痰。 8、复方可待因口服液 伤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咽喉及支气管刺激所引起的咳嗽、痰多咳嗽、干咳、敏感性咳;因感冒、枯草热、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流涕、流泪、打喷嚏、鼻塞和咽喉发痒。咳嗽引起的肌肉疼痛。 9、氨溴索口服液 本品为粘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粘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粘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10、羧甲司坦颗粒 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痰液粘稠、咳出困难者。

11、美扑伪麻颗粒 规格: 对乙酰氨基酚325mg、盐酸伪麻黄碱30mg、氢溴酸美沙芬15mg 、马来酸氯苯那敏2mg 剂型适用于小儿。可减轻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喷嚏、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症状。 12、必潄平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矽肺等有白色粘痰又不易咯出的患者。脓性疾患者需加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本品具有较强的黏痰溶解作用。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黏膜的粘液产生细胞,抑制痰液中酸性黏多糖蛋白的合成,并可使痰中的黏蛋白纤维断裂,因此使气管、支气管分泌的流变学特性恢复正常,黏痰减少,痰液稀释易于咯出。

本品的祛痰作用尚与其促进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及具有恶心性祛痰作用有关。服药后约1小时起效,4-5小时作用达高峰,疗效维持6-8小时。 13、复方甘草合剂 主要成分:本品含甘草流浸膏(末梢性镇咳药)、复方樟脑酊(中枢性镇咳药)、愈创木酚甘油醚、甘油(可使药物滞留于喉部并有滋润作用,对咽喉炎起辅助治疗作用,也是辅料)、浓氨溶液、乙醇(连同甘油一起保持该溶液的性状稳定,均为辅料)。 功能主治:本品含甘草流浸膏(末梢性镇咳药)、复方樟脑酊(中枢性镇咳药)、愈创木酚甘油醚、、甘油(可使药物滞留于喉部并有滋润作用,对咽喉炎起辅助治疗作用),具有镇咳、祛痰作用。[1]用于一般性咳嗽及上呼吸道感染性咳嗽的治疗。 14、橘红颗粒 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15、京都念慈庵 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调心降火。本品适用于伤风咳嗽、痰稠、痰多气喘、咽喉干痒及声音嘶哑。 16、枇杷止咳颗粒 止嗽化痰。用于咳嗽,及支气管炎咳嗽。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17、咳必清 本品能选择性地抑制咳嗽中枢,并对呼吸道粘膜有局部麻醉作用,但无成瘾性。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无痰干咳和百日咳等。 18、苯丙哌林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一、温胆汤:姜制半夏10~20g、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枳壳6~12g、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1. 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1) 胆怯、易惊恐;(2) 失眠、多噩梦;(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 2.本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的失眠、多梦、惊恐。 3、加味方: (1) 高枕无忧散 <古今医鉴>,即本方 +人参、石膏、麦门冬、酸枣仁、龙眼肉。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 (2) 黄连温胆方,即本方+黄连6g或更多,症见烦躁、肤红有光泽,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 (3) 本方+酸枣仁汤,症见神智恍惚、神经症、脉不滑、舌不红,中老年妇女较多。 (4) 本方+山栀子、川朴 (栀子厚朴汤),症见心烦不满、卧起不安。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胡4两、生姜1.5两、人参1.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大黄2两、牡蛎1.5两。 【伤寒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可视为睡眠障碍综合症)、惊(多梦、悸),一身尽重(情志低迷、疲劳、行动迟缓),小便不利(频、不出),谵语】 1. 古代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 (战争恐惧忧虑症) 2. 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 3.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的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炙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是心理障碍)可用 4. 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或书<十大体质类方>,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 5. 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

治咳嗽的经验!(价值连城)

治咳嗽的经验!(价值连城) 咳嗽之名,由来已久,时至今日,仍然是一年四季都很常见的疾病。看似一个不起眼的咳嗽,却让不少人遭受过它的折磨。关于咳嗽的治疗,从古至今,历代医家都有不少对付咳嗽的招数,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名中医们都是如何治疗咳嗽的吧! 01朱丹溪 将咳嗽分为风寒、火、劳、肺胀、火郁、痰六类。因风寒而致者,主张行痰开腠理,以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因火而致者,要降火、清金、化痰。因劳伤而致者,主张用四物汤加竹沥、姜汁,强调必以补阴为主。因肺胀而嗽者,用诃子、青黛、杏仁,佐以海蛤粉、香附、瓜蒌、青黛、半夏曲。因食积痰作嗽发热者,半夏、南星为君,瓜蒌、莱菔子为臣,青黛、石碱为使。因火郁嗽者,诃子、海石、瓜蒌、青黛、半夏、香附。咳嗽声嘶者,辨为血虚受热,用青黛、蛤粉、蜜调服。久嗽风入肺者,用鹅管石、雄黄、郁金、款冬花碾末和艾中,以生姜一片留舌上灸之,以烟入喉中为度。干咳嗽者,认为是火郁之证,乃痰郁火邪在中,用苦梗以开之,再用补阴降火。嗽而胁痛,宜疏肝理气,用青皮等。同时,朱丹溪非常强调辨识咳嗽发作的时间。上半日嗽多者,属胃中有火,贝母、石膏能降胃火。午后嗽多者,此属阴虚,必用四物汤加知母、黄柏,先降其火。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候,流入肺金,知母、地骨皮降肺火。四季发生的咳嗽:春是春升之气,用清药,二陈加薄、荆之类;夏是火炎上,最重芩、连;秋是湿热伤肺;冬是风寒外来,用药发散之后,以半夏必逐去痰,庶不再来。02王纶 提出了咳嗽的主方:杏仁、白茯苓、橘红、五味子、桔梗、甘草。他进一步补充了朱丹溪的四时之咳的治法。春多上升之气,宜润肺抑肝,加川芎、芍药、半夏各一钱,麦门冬、黄芩(炒)、知母。春若伤风,咳嗽鼻流清涕,宜辛凉解散,加防风、薄荷、黄芩(炒)、麦门冬。夏多火热炎上,宜清金降火,加桑白皮、知母、黄芩(炒)、麦门冬、石膏。秋多湿热伤肺,宜清热泻湿,加苍术、桑白皮、防风、黄芩、山栀(炒)。冬多风寒外感,宜解表行痰,加麻黄、桂枝、半夏、干姜、防风。肺金素有热者,加酒炒黄芩、知母。若发热,头痛,鼻塞声重,加藁本、川芎、前胡、柴胡。若有痰,加半夏、枳壳;风痰,加南星(姜汁炒);湿痰脾困少食,加白术、苍术;有痰而口燥咽干,勿用半夏、南星,宜加知母(蜜水拌炒)、贝母、瓜蒌仁、黄芩(炒)。若夏月热痰,或素热有痰,加黄芩、黄连、知母、石膏。03张景岳 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治以辛温,其邪自散,惟六安煎加生姜为最妙。凡属外感,悉宜先以此汤加减主之。若肺部燥涩,痰气不利,或年老血衰,咳嗽费力者,于本方加当归。若寒气太盛,或中寒肺气不温,邪不能解者,于此方加北细辛。若冬月寒盛气闭,邪不易散者,即麻黄、桂枝俱可加用,或用小青龙汤。若伤风见寒,或伤寒见风,而往来寒热,咳嗽不止者,宜柴陈煎主之。若寒邪不甚,痰气不多者,但以二陈汤加减主之,则无有不愈。外感之嗽,凡属阴虚少血,或脾肺虚寒之辈,悉宜金水六君煎加减主之。若兼阳分气虚,而脉微神困,懒言多汗者,必加人参;若但以脾胃土虚不能生金,而邪不能解,宜六君子汤;或脾虚不能制水,泛而为痰,宜理中汤,或理阴煎、八味丸之类。外感咳嗽而兼火者,必有内热喜冷、脉滑等症,亦但以二陈、六安等汤酌加凉药佐之,热微者可加黄芩,热甚者再加知母、栀子之属。若火在阳明而兼头痛热渴者,惟加石膏为宜。咳嗽凡遇秋冬即发者,此寒包热也,但解其寒,则热自散,宜六安煎、二陈汤、金水六君煎三方,察其虚实壮老,随宜用之。如果内热甚者,不妨佐以黄芩、知母之类。内伤之嗽,必皆本于阴分。五脏之精皆藏于肾,而少阴肾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所以肺金之虚,多由肾水之涸,正以子令母虚也。故凡治劳损咳嗽,必当以壮水滋阴

2020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2020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是机体的重要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咳嗽基层合理用药指南》的内容除了包括用药目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用法用量外,还涉及了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殊人群用药及药物的相互作用,以期为广大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咳嗽分类 1.咳嗽按病程划分,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为3~8周,慢性咳嗽>8周。 2. 咳嗽按性质又可分为干咳与湿咳,建议以每天痰量>10 ml作为湿咳的标准。 3. 胸部X线检查有无异常将慢性咳嗽分为两类: ?一类为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等;?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慢性咳嗽。

药物治疗原则 1.急性咳嗽的药物治疗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哮喘等可引起急性咳嗽,往往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原则为:?镇咳药使用须谨慎,在必要时可用于咳嗽剧烈者。?对于有痰且不易咳出者应使用祛痰药。?抗菌药物不作为常规使用,若有明确感染征象,可考虑给予口服抗菌药物。 2.亚急性咳嗽的药物治疗感染后咳嗽(PIC)、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等可引起亚急性咳嗽。?PIC常为自限性,多能自行缓解,但部分患者咳嗽顽固,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病毒感染后咳嗽不必使用抗菌药物,少部分细菌感染导致亚急性咳嗽,感染因素依旧存在,可能需要抗菌药物治疗。?CVA、EB、UACS的药物治疗可参考慢性咳嗽部分。 3.慢性咳嗽的药物治疗 CVA、UACS、EB、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和变应性咳嗽(AC)可引起慢性咳嗽。 (1)CVA 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治疗原则与哮喘相同,推荐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或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也可选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时间8周以上,部分需要长期治疗。如症状较重或对上述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时,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咳嗽(咳嗽综合症)中医护理方案

咳嗽(咳嗽综合症)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婴点 (一)风年表肺吱嗽声重,夜白稀薄,件有头病、春密流消诺,恶赛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 痺或賅时胸窪,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二)风热犯肺:咳嗽气粗,预明而黄,咳痪不变,口渴咽痛,伴发热恶风、头痛鼻流黄涕、开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三)提炼伤肺,咳嗽演少成于咳无姨,扶點难咨,咳甚则胸痛,鼻烦咽干,或有痰中带血丝、初期可伴微寒身热、鼻寨头痛等症,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四)变湿獲缽,咳嗽痰多,夜白面粘,在易略出,胸院满闷,有时呕恶:或神疲纳呆,舌苔白腻,脉灑滑。 (五)痰热鯉肺;咳嗽气促,疚黄粘稠难咯,或面泰口海喜饮,喘促鼻煽,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數。 (六)肺气虚损:咳嗽气嫗,咳市低微,略爽清稀,自许提冷,面色无华,易感外邪,舌质淡嫩, 脉象虚弱, (七)肺阴亏耗:千暖无费。痰少雨粘,痰中带血、咽律声哑,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口干颧红,苦红少津,脉細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1咳嗽 ①观察咳嗽的时间、性质、喷声大小,有无吐痰,咳嗽时呼吸状況,以及伴随的全身症状。 ②观察痍液性状、颜色、量、略出难易,有无带血等。 ③剧烈咳嗽时,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告知患者有效咳嗽及咳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④機液點稠难咳时,可遵医囑给予药物男化吸入,算化后用空等心自下向上轻叩思者背部协 助拌痰。 ⑤遵医嘱耳穴埋杆主穴:肺、气管、平喻等:配六:交感、神门、大肠等。 ⑧遵医嘱穴位按揉重按风门、肺俞、中府、演中等穴位3A5分钟。 ⑦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2、胸痛 ①观察终痛的性质、程度、部位。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②保持环境安静,为惠者取舒适体位。 ③频繁咳礅引起胸痛时,可以手按住陶部痛处,减轻胸廓活动度,减轻胸痛, ③指导采用放松术,如谡慢呼吸、全身肌肉依松、听音乐等、 ⑤遵医嘱耳穴贴压神门、皮质下、肺、交感。 3、发热 ①表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檫干开液、更衣,避免纤出当风。 ②遵医瞩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③遵医矚穴位贴數,取神阙等穴。 ④遵医有足部中药泡洗, ⑤遵医嘱中药涂擦大楼穴、曲治穴、合谷穴、外美穴、风池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 口照中药:口服中药时,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问隔30min左右。 2、静脉用药:中药注时剂应单独使用,与西药注射剂合用时前后项有间隔液,注意配伍禁总。

黄煌教授讲小柴胡汤

黄煌教授讲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小柴胡汤一直作为和解剂用来治疗少阳病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少阳病?少阳病的特点就是缠绵不愈,多见于疾病的迁延阶段。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失调所致。事实上,小柴胡汤治疗的很多疾病都与免疫失调有关。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过敏性疾病以及病毒感染等等。这类疾病都可以表现为发热或“寒热往来”的特点。对于“寒热往来”这一表现临床应当活看。所谓“寒热”,它可以是体温表所测得的发热,更多的却表现为病人的一种主观的自我感觉,属于感觉过敏状态。所谓“往来” 也有特殊意义。一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这就是所谓的“休作有时”。二指没有明显的节律,但表现为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比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小柴胡汤主治的这种“寒热往来”,既无可汗之表证,又无可下之里证;既无附子干姜可温之寒,也无石膏知母可清之热。“寒热往来”常“如疟状”,但“如疟状”却并非都是本方所主治。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也主“如疟状”,但确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治疟,但却为“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胸胁苦满”是小柴胡汤证的另一种表现。“胸胁”提示了小柴胡汤主

治的病位。肝、胆、胰腺、肺、胸膜、乳房等疾病多表现为胸胁的不适。但临床上应该将胸胁的概念拓宽,诸如甲状腺、胸锁乳突肌、耳颞部等头颈部的两侧,少腹部、腹股沟等都可以作为广义上的胸胁,我把它称为“柴胡带”。“苦满”是患者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也有他觉指征,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除了自觉的胀满外,他觉的柴胡带的触痛、肿块也可以作为“苦满”的特殊表现形式。“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是疾病累及胃肠,消化道功能受影响的结果,“烦”、“喜”、“默默”这些词带有很大的感情色彩,反映了患者主观感觉的过于敏感和情绪的相当低落。此证当与百合病作鉴别。百合病也有“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如寒无寒,如热无热”。但其不同于此证的是“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可见,百合病的精神症状更为突出,而躯体症状则很少。从症状的不定性来看,很类似于今天的神经官能症,而小柴胡汤证却是躯体有实在病变的。小柴胡汤之所以能治疗上述疾病在于它合理科学的配伍结构。方中柴胡甘草主治寒热往来与胸胁苦满,黄芩主治心烦,半夏生姜主治喜呕,人参、甘草、大枣主治默默不欲饮食。其中柴胡和甘草是本方的核心成分,这一点从方后的条文加减可以看出。黄芩可去,半夏可去,人参、大枣、生姜可去,柴胡与甘草却不去。柴胡甘草配黄芩以清

儿科同仁堂中成药之咳嗽用药

儿科同仁堂中成药之咳嗽用药 一、什么是咳嗽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肺系病证。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咳嗽相当于西医学的气管炎、支气管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好发于冬春二季,任何年龄小儿均可发病,以婴幼儿为多见。小儿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临床小儿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咳嗽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肺,常涉及到脾,病理机制为肺失宣肃。肺为娇脏,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和皮毛,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于肺,肺气不宣,清肃失职而发生咳嗽。小儿脾常不足,脾虚生痰,上贮于肺或咳嗽日久不愈,耗上正气,可转为内伤咳嗽。 家长往往对咳嗽初起重视不够,没有给予积极的治疗,容易日久加重,缠绵不愈。家长应该了解咳嗽的一般知识、中医分型和常用中成药,了解用药注意事项,这样就能积极地选择适合孩子病情的中成药进行治疗,不贻误病情。 二、用药注意事项: 1.治疗小儿咳嗽的常用中成药很多,家长在选择药物时要适

合自己孩子的临床证型。尤其是要辨别咳嗽病程长短,咳声轻重,有痰无痰,详细阅读说明书,注意各种药之间的细微差别,症状复杂不好辨别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服药应以温开水送服,不应使用凉水,以防损伤患儿的脾胃。 三、咳嗽的中医分型 (一)风寒咳嗽 咳嗽频作,声重咽痒,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用药:宝咳宁颗粒。【宝咳宁颗粒】是由紫苏叶、桑叶、前胡、浙贝母、麻黄、桔梗等药物组成。 【功效】清热解表,止嗽化痰。用于小儿外感风寒、内热停食引起的头痛身热,咳嗽痰盛,气促作喘,咽喉肿痛,烦躁不安。【性状】本品为灰绿色的颗粒;味甜、微苦。【规格】每袋5克,每盒10袋。 【临床应用经验】 1.本药适用于小儿内热停食外感引起的头痛身热,咳嗽痰盛,气促作喘的小儿支气管炎。 2.表现平素食较重、有内热的小儿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咳嗽有痰,咽喉肿痛,舌质红,苔黄厚。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黄煌教授治疗失眠讲座 一、温胆汤:姜制半夏10~20g、茯苓10~20g 、陈皮5~10g、生甘草3~6g 、竹茹6~12g、枳壳6~12g、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1、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1) 胆怯、易惊恐;(2) 失眠、多噩梦;(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 2。本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得失眠、多梦、惊恐。 3、加味方: (1) 高枕无忧散〈古今医鉴〉,即本方+人参、石膏、麦门冬、酸枣仁、龙眼肉。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 (2) 黄连温胆方,即本方+黄连6g或更多,症见烦躁、肤红有光泽,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 (3) 本方+酸枣仁汤,症见神智恍惚、神经症、脉不滑、舌不红,中老年妇女较多。 (4) 本方+山栀子、川朴(栀子厚朴汤),症见心烦不满、卧起不安。

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胡4两、生姜1。5两、人参1。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大黄2两、牡蛎1、5两。 【伤寒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可视为睡眠障碍综合症)、惊(多梦、悸),一身尽重(情志低迷、疲劳、行动迟缓),小便不利(频、不出),谵语】 1、古代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战争恐惧忧虑症) 2。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 3、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得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炙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就是心理障碍)可用 4. 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或书〈十大体质类方>,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 5。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

运用郭子光教授“顿挫喘咳方”治疗咳嗽临床观察

运用郭子光教授“顿挫喘咳方”治疗咳嗽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顿挫喘咳方”治疗咳嗽一症的临床疗效。结果82例患者中, 治愈72例,好转9例,无效1例。结论顿挫喘咳方临床运用,加减得当,确 有良效。 【关键词】国医大师顿挫喘咳方三虫 2012年10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从医60周年学术及临 床经验传承研修班”,期间郭老亲自授课,现场答疑,使我获益匪浅,所学之术应用于临床皆获良效。现就运用郭老之“顿挫喘咳方”加减治疗咳嗽兼喘或哮病例82 例临床疗效及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82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门诊患者65例,男性37例,女性28例;年龄在18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8岁;病史最长的者为3年,最 短者为2天。住院患者27例,均为经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者,其中男性21例,女 性6例;年龄在45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岁;住院患者病程皆较长,均≥10天,病史最长者为5年。所有患者均以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 材《内科学》为西医诊断标准,其中西医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为37例,慢性支气管炎29例,支气管哮喘16例。其主要症状均表现为咳嗽兼喘或哮。 2 治疗方法 使用“顿挫喘咳方”进行加减,基本方为:全蝎(水洗同煎)10g、僵蚕15g、地 龙15g、麻黄10g、杏仁10g、白果炒15g、防风15g、蝉蜕15g、瓜蒌壳15g、 法半夏15g、薤白20g、甘草10g。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表现为痰郁化热, 痰热壅滞者,酌加黄苓、石膏、鱼腥草、白花蛇舌草;舌质红,苔白、脉浮数或 浮紧,表现为外寒内饮者则合用小青龙汤加减;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加天花粉、浙贝母、竹黄、桔梗等;痰色白、清稀、易咳出者加干姜、陈皮;素有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者应去麻黄[1]。每剂温水浸泡10分钟,煎服,每日一剂, 治疗3—7天观察疗效。对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急性发作者在症状缓解之后,及时给予服用郭老之“三阴固本方”以固本培元,达到控制或减轻复发,终止或延缓其 病情发展的目的。 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好转:症状或体征部分消失。无效:症状、体 征无任何改变。 4 治疗结果 82例患者中,治愈72例,好转9例,无效1例。其中在72例治愈患者中, 三日治愈率为35.6%;五日治愈率为88.9%;七日治愈率为100%。9例好转患者 在经过7天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只是未达到治愈标准,其中有1例患者在 治疗过程中发现患有肺部肿瘤,遂停中药以西医治疗,诸证复起,续服中药任然 有效。1例无效患者为男性,33岁,咳嗽咯吐黄痰10天,胸闷不适,伴口舌干燥、小便黄,脉浮滑有力、舌质红,苔薄黄,辩证痰热阻肺,肺气失宣。遂给予 顿挫喘咳方加减,在服药7日后仍不觉疗效,故询问得知其自主创业,应酬繁多,经常通宵达旦,未遵医嘱注意休息,禁服烟酒辛辣之品,且间断服药,故效果不显。 5 讨论 《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诸病源候论》言:“咳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摘要】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肺常不足,脾胃易伤,常为六淫之邪所侵,故临床以外感及内伤肺胃咳嗽多见。因年龄、体质等因素的不同,其临床证 候各异。临床上对外感咳嗽早期以宣肺散邪为主;中期以清热化痰为主,后期内伤 脾胃以养胃建脾为主。 【关键词】中医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治疗小儿咳嗽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 其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经验介绍如下。 1 咳嗽早期,宣肺散邪为主 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小儿肺常不足,卫外功能薄弱,邪气 不论从口鼻而入或由皮毛侵袭,均能影响肺的功能。肺为邪侵,壅阻肺络,气机 不畅,宣肃失司,肺气上逆,则致咳嗽。外感咳嗽早期,病邪在表,病情较轻, 有偏寒偏热之异,偏于风寒者症见咳嗽频作、声重;偏于风热者症见咳嗽不爽、有 痰声而咳不出、咽红等。治当“宣肺散邪”,做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用“桑 菊饮”加减治疗。方药组成:桑叶、菊花、桔梗、苦杏仁、连翘、芦根、薄荷、牛蒡子、射干、板蓝根、兔耳风、蝉蜕、法半夏、甘草。方中桑叶清透肺络之热; 菊花、薄荷,清散上焦风热;桔梗、苦杏仁,解肌肃肺以止咳;连翘清透膈上之热,芦根清热生津止渴,法半夏化痰; 兔耳风、蝉蜕祛风止咳; 板蓝根、牛蒡子、 射干清热解毒利咽。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散邪解表之功。偏于风寒者,去桑叶、 加麻黄,六月寒。 病案举例李某,男,5岁,2009年4月23日初诊。主诉:咳嗽2d。症见: 咳嗽时作、咳痰不显、纳可、夜寐欠安、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查体:T37.3℃,咽红,两侧扁桃体Ⅰ度肿大,两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 啰音。证属风热犯肺,肺气失宣。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散邪。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8g、菊花8g、桔梗8g、苦杏仁6g、连翘6g、芦根6g、薄荷5g、牛蒡子6g、射干6g、板蓝根8g、兔耳风6g、蝉蜕6g、法半夏 5g、甘草 3g。经服3剂痊愈。 按,邪不去,咳嗽不止。外感咳嗽初期,要防止邪传入里,祛邪很重要,邪 去则痰邪不生或少生。因初期产生痰邪主要是肺不布津,津凝生痰,痰邪较少, 故咳嗽初期重在宣肺散邪,则咳嗽自止。 2 咳嗽中期,清热化痰为主 此期咳嗽是初期咳嗽治疗未愈发展而来。此时邪气入里,多数表现为痰热咳嗽。痰热咳嗽是外感咳嗽的延续,治疗仍应以祛邪为主,着重清肺化痰。临床表 现为咳嗽痰多、色白黏稠或黄黏、难以咯出、或喉间痰鸣、甚或咳嗽伴喘、大便 多干燥难行,舌质红、苔薄腻、脉滑数。此期多数不发热或发热不高,治宜清肺 化痰止咳。常用“桑菊饮合麻杏石膏”汤加减治疗。药用:桑叶、菊花、桔梗、苦 杏仁、芦根、射干、板蓝根、蝉蜕、法半夏、黄芩、瓜蒌皮、浙贝母、麻黄,石膏。方中桑叶、菊花祛风散邪;麻黄宣肺止咳平喘;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润 肠通便; 石膏清肺平喘;黄芩清泻肺热;瓜蒌皮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浙贝母清化热痰。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化痰止咳之功。 病案举例何某,女,5岁,2010年6月30日初诊。主诉:咳嗽3d,加重伴 气喘1 d。症见:咳嗽时作、咳甚伴喘、喉中有痰、不易咯吐、轻度鼻煽、不发热、纳食不香、夜寐欠安、小便调、大便干、二日一解,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查体:咽红,两侧扁桃体Ⅰ度肿大,两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干啰音。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