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15F2K60S2 定时器2测试。C

STC15F2K60S2 定时器2测试。C
STC15F2K60S2 定时器2测试。C

//本示例在Keil开发环境下请选择Intel的8058芯片型号进行编译//假定测试芯片的工作频率为18.432MHz

#include "stc15f2k60s2.h"

unsigned char int_sec;

//-----------------------------------------------

sbit LED = P0^0;

sbit d4 =P2^3; //将d4位定义为压轮升降开

sbit d5 =P2^2; //将d4位定义为压轮升降关

//-----------------------------------------------

void Delay2(unsigned int i) //1MS

{

unsigned int j;

for(;i>0;i--)

for(j=0;j<125;j++);

}

/* main program */

void main()

{

AUXR &= 0xFB; //定时器2为12T模式

T2L=0x00; //设置定时初值

T2H=0x4C; //设置定时初值IE2 |= 0x04; //开定时器2中断

AUXR |= 0x10; //定时器2开始计时

int_sec=0;

while (1)

{

if(d4==0)

{

Delay2(20); //延时一段时间再次检测

if(d4==0) //按键K4的确被按下

{

EA=0;

}

}

if(d5==0)

{

Delay2(20); //延时一段时间再次检测

if(d5==0) //按键K4的确被按下

{

EA = 1;

}

}

}

}

//-----------------------------------------------

//中断服务程序

void t2int() interrupt 12 //中断入口

{

T2L=0x00; //设置定时初值

T2H=0x4C; //设置定时初值int_sec++;

if(int_sec==20)

{

int_sec=0;

LED = !LED; //将测试口取反

}

}

//包含本头文件后,不用另外再包含"REG51.H"

#ifndef __STC15F2K60S2_H__

#define __STC15F2K60S2_H__

//内核特殊功能寄存器// 复位值描述

sfr ACC = 0xE0; //0000,0000 累加器Accumulator sfr B = 0xF0; //0000,0000 B寄存器

sfr PSW = 0xD0; //0000,0000 程序状态字

sbit CY = PSW^7;

sbit AC = PSW^6;

sbit F0 = PSW^5;

sbit RS1 = PSW^4;

sbit RS0 = PSW^3;

sbit OV = PSW^2;

sbit P = PSW^0;

sfr SP = 0x81; //0000,0111 堆栈指针

sfr DPL = 0x82; //0000,0000 数据指针低字节sfr DPH = 0x83; //0000,0000 数据指针高字节

//I/O 口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P0 = 0x80; //1111,1111 端口0

sbit P00 = P0^0;

sbit P01 = P0^1;

sbit P02 = P0^2;

sbit P03 = P0^3;

sbit P04 = P0^4;

sbit P05 = P0^5;

sbit P06 = P0^6;

sbit P07 = P0^7;

sfr P1 = 0x90; //1111,1111 端口1

sbit P10 = P1^0;

sbit P11 = P1^1;

sbit P12 = P1^2;

sbit P13 = P1^3;

sbit P14 = P1^4;

sbit P15 = P1^5;

sbit P16 = P1^6;

sbit P17 = P1^7;

sfr P2 = 0xA0; //1111,1111 端口2

sbit P20 = P2^0;

sbit P21 = P2^1;

sbit P22 = P2^2;

sbit P23 = P2^3;

sbit P24 = P2^4;

sbit P25 = P2^5;

sbit P26 = P2^6;

sbit P27 = P2^7;

sfr P3 = 0xB0; //1111,1111 端口3

sbit P30 = P3^0;

sbit P31 = P3^1;

sbit P32 = P3^2;

sbit P33 = P3^3;

sbit P34 = P3^4;

sbit P35 = P3^5;

sbit P36 = P3^6;

sbit P37 = P3^7;

sfr P4 = 0xC0; //1111,1111 端口4

sbit P40 = P4^0;

sbit P41 = P4^1;

sbit P42 = P4^2;

sbit P43 = P4^3;

sbit P44 = P4^4;

sbit P45 = P4^5;

sbit P46 = P4^6;

sbit P47 = P4^7;

sfr P5 = 0xC8; //xxxx,1111 端口5

sbit P50 = P5^0;

sbit P51 = P5^1;

sbit P52 = P5^2;

sbit P53 = P5^3;

sbit P54 = P5^4;

sbit P55 = P5^5;

sbit P56 = P5^6;

sbit P57 = P5^7;

sfr P6 = 0xE8; //0000,0000 端口6

sbit P60 = P6^0;

sbit P61 = P6^1;

sbit P62 = P6^2;

sbit P63 = P6^3;

sbit P64 = P6^4;

sbit P65 = P6^5;

sbit P66 = P6^6;

sbit P67 = P6^7;

sfr P7 = 0xF8; //0000,0000 端口7

sbit P70 = P7^0;

sbit P71 = P7^1;

sbit P72 = P7^2;

sbit P73 = P7^3;

sbit P74 = P7^4;

sbit P75 = P7^5;

sbit P76 = P7^6;

sbit P77 = P7^7;

sfr P0M0 = 0x94; //0000,0000 端口0模式寄存器0 sfr P0M1 = 0x93; //0000,0000 端口0模式寄存器1 sfr P1M0 = 0x92; //0000,0000 端口1模式寄存器0 sfr P1M1 = 0x91; //0000,0000 端口1模式寄存器1 sfr P2M0 = 0x96; //0000,0000 端口2模式寄存器0 sfr P2M1 = 0x95; //0000,0000 端口2模式寄存器1 sfr P3M0 = 0xB2; //0000,0000 端口3模式寄存器0 sfr P3M1 = 0xB1; //0000,0000 端口3模式寄存器1 sfr P4M0 = 0xB4; //0000,0000 端口4模式寄存器0 sfr P4M1 = 0xB3; //0000,0000 端口4模式寄存器1 sfr P5M0 = 0xCA; //0000,0000 端口5模式寄存器0

sfr P5M1 = 0xC9; //0000,0000 端口5模式寄存器1

sfr P6M0 = 0xCC; //0000,0000 端口6模式寄存器0

sfr P6M1 = 0xCB; //0000,0000 端口6模式寄存器1

sfr P7M0 = 0xE2; //0000,0000 端口7模式寄存器0

sfr P7M1 = 0xE1; //0000,0000 端口7模式寄存器1

//系统管理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PCON = 0x87; //0001,0000 电源控制寄存器

sfr AUXR = 0x8E; //0000,0000 辅助寄存器

sfr AUXR1 = 0xA2; //0000,0000 辅助寄存器1

sfr P_SW1 = 0xA2; //0000,0000 外设端口切换寄存器1

sfr CLK_DIV = 0x97; //0000,0000 时钟分频控制寄存器

sfr BUS_SPEED = 0xA1; //xx10,x011 总线速度控制寄存器

sfr P1ASF = 0x9D; //0000,0000 端口1模拟功能配置寄存器

sfr P_SW2 = 0xBA; //xxxx,x000 外设端口切换寄存器

//中断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IE = 0xA8; //0000,0000 中断控制寄存器

sbit EA = IE^7;

sbit ELVD = IE^6;

sbit EADC = IE^5;

sbit ES = IE^4;

sbit ET1 = IE^3;

sbit EX1 = IE^2;

sbit ET0 = IE^1;

sbit EX0 = IE^0;

sfr IP = 0xB8; //0000,0000 中断优先级寄存器

sbit PPCA = IP^7;

sbit PLVD = IP^6;

sbit PADC = IP^5;

sbit PS = IP^4;

sbit PT1 = IP^3;

sbit PX1 = IP^2;

sbit PT0 = IP^1;

sbit PX0 = IP^0;

sfr IE2 = 0xAF; //0000,0000 中断控制寄存器2

sfr IP2 = 0xB5; //xxxx,xx00 中断优先级寄存器2

sfr INT_CLKO = 0x8F; //0000,0000 外部中断与时钟输出控制寄存器

//定时器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TCON = 0x88; //0000,0000 T0/T1控制寄存器

sbit TF1 = TCON^7;

sbit TR1 = TCON^6;

sbit TF0 = TCON^5;

sbit TR0 = TCON^4;

sbit IE1 = TCON^3;

sbit IT1 = TCON^2;

sbit IE0 = TCON^1;

sbit IT0 = TCON^0;

sfr TMOD = 0x89; //0000,0000 T0/T1模式寄存器

sfr TL0 = 0x8A; //0000,0000 T0低字节

sfr TL1 = 0x8B; //0000,0000 T1低字节

sfr TH0 = 0x8C; //0000,0000 T0高字节

sfr TH1 = 0x8D; //0000,0000 T1高字节

sfr T4T3M = 0xD1; //0000,0000 T3/T4模式寄存器

sfr T3T4M = 0xD1; //0000,0000 T3/T4模式寄存器

sfr T4H = 0xD2; //0000,0000 T4高字节

sfr T4L = 0xD3; //0000,0000 T4低字节

sfr T3H = 0xD4; //0000,0000 T3高字节

sfr T3L = 0xD5; //0000,0000 T3低字节

sfr T2H = 0xD6; //0000,0000 T2高字节

sfr T2L = 0xD7; //0000,0000 T2低字节

sfr WKTCL = 0xAA; //0000,0000 掉电唤醒定时器低字节sfr WKTCH = 0xAB; //0000,0000 掉电唤醒定时器高字节sfr WDT_CONTR = 0xC1; //0000,0000 看门狗控制寄存器

//串行口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SCON = 0x98; //0000,0000 串口1控制寄存器

sbit SM0 = SCON^7;

sbit SM1 = SCON^6;

sbit SM2 = SCON^5;

sbit REN = SCON^4;

sbit TB8 = SCON^3;

sbit RB8 = SCON^2;

sbit TI = SCON^1;

sbit RI = SCON^0;

sfr SBUF = 0x99; //xxxx,xxxx 串口1数据寄存器

sfr S2CON = 0x9A; //0000,0000 串口2控制寄存器

sfr S2BUF = 0x9B; //xxxx,xxxx 串口2数据寄存器

sfr S3CON = 0xAC; //0000,0000 串口3控制寄存器

sfr S3BUF = 0xAD; //xxxx,xxxx 串口3数据寄存器

sfr S4CON = 0x84; //0000,0000 串口4控制寄存器

sfr S4BUF = 0x85; //xxxx,xxxx 串口4数据寄存器

sfr SADDR = 0xA9; //0000,0000 从机地址寄存器

sfr SADEN = 0xB9; //0000,0000 从机地址屏蔽寄存器

//ADC 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ADC_CONTR = 0xBC; //0000,0000 A/D转换控制寄存器

sfr ADC_RES = 0xBD; //0000,0000 A/D转换结果高8位

sfr ADC_RESL = 0xBE; //0000,0000 A/D转换结果低2位

//SPI 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SPSTAT = 0xCD; //00xx,xxxx SPI状态寄存器

sfr SPCTL = 0xCE; //0000,0100 SPI控制寄存器

sfr SPDAT = 0xCF; //0000,0000 SPI数据寄存器

//IAP/ISP 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IAP_DATA = 0xC2; //0000,0000 EEPROM数据寄存器

sfr IAP_ADDRH = 0xC3; //0000,0000 EEPROM地址高字节

sfr IAP_ADDRL = 0xC4; //0000,0000 EEPROM地址第字节

sfr IAP_CMD = 0xC5; //xxxx,xx00 EEPROM命令寄存器

sfr IAP_TRIG = 0xC6; //0000,0000 EEPRPM命令触发寄存器

sfr IAP_CONTR = 0xC7; //0000,x000 EEPROM控制寄存器

//PCA/PWM 特殊功能寄存器

sfr CCON = 0xD8; //00xx,xx00 PCA控制寄存器

sbit CF = CCON^7;

sbit CR = CCON^6;

sbit CCF2 = CCON^2;

sbit CCF1 = CCON^1;

sbit CCF0 = CCON^0;

sfr CMOD = 0xD9; //0xxx,x000 PCA 工作模式寄存器

sfr CL = 0xE9; //0000,0000 PCA计数器低字节

sfr CH = 0xF9; //0000,0000 PCA计数器高字节

sfr CCAPM0 = 0xDA; //0000,0000 PCA模块0的PWM寄存器

sfr CCAPM1 = 0xDB; //0000,0000 PCA模块1的PWM寄存器

sfr CCAPM2 = 0xDC; //0000,0000 PCA模块2的PWM 寄存器

sfr CCAP0L = 0xEA; //0000,0000 PCA模块0的捕捉/比较寄存器低字节sfr CCAP1L = 0xEB; //0000,0000 PCA模块1的捕捉/比较寄存器低字节sfr CCAP2L = 0xEC; //0000,0000 PCA模块2的捕捉/比较寄存器低字节sfr PCA_PWM0 = 0xF2; //xxxx,xx00 PCA模块0的PWM寄存器

sfr PCA_PWM1 = 0xF3; //xxxx,xx00 PCA模块1的PWM寄存器

sfr PCA_PWM2 = 0xF4; //xxxx,xx00 PCA模块1的PWM寄存器

sfr CCAP0H = 0xFA; //0000,0000 PCA模块0的捕捉/比较寄存器高字节sfr CCAP1H = 0xFB; //0000,0000 PCA模块1的捕捉/比较寄存器高字节sfr CCAP2H = 0xFC; //0000,0000 PCA模块2的捕捉/比较寄存器高字节

#endif

STC89C52单片机定时器2的使用

STC89C52单片机定时器2的使用 实现定时和计数的方法一般有:软件定时、专用电路和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三种方法。软件定时:执行一个循环程序进行时间延迟。定时准确,不需要外加硬件电路,但会增加CPU 开销。专用硬件电路定时:可以实现请精确 的定时和计数,但参数调节不方波。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不占用CPU 时间,能与CPU 并行工作,实现精确的定时和计数,又可以通过变成设置其工作方 式和其他参数,使用方便。以下说明仅试用宏晶的STC89C52!!定时器 2:T2MOD,T2CON,TH2,TL2,RC2H,RC2L.T2MOD:0C9H(不可位寻址) 000000T2OEDCENT2OE:定时器输出使能位DECN:向上/向下计数使能位。定时器2 可配制成向上/向下计数器。0:向上计数(模式状态) 1:向下计数(尽量不使用)T2CON:0XC8H(可位寻址) TF2EXF2RCLKTCLKEXEN2TR2C/T2CP/RL2TF2:7 上/下溢出标志位,定时器2 溢出时置位,必须有用软件清零!当RCLK 或TCLK=1 时,TF2 将不会 置位。EXF2:6 定时器2 外部标志,当EXEN2=1 且T2EX 的负跳变产生捕获或重装时,EXF2 置位。定时器2 中断使能时,EXF2=1 将使CPU 从中断向量处执行定时器2 中断子程序。EXF2 位必须用软件清零。在递增/递减计数器 模式(DCEN=1)中,EXF2 位不会引起中断。RCLK:5 接收时钟标志。RCLK 置位时,定时器2 的溢出脉冲作为串口模式1 和模式3 的接收时钟。RCLK=0 时,将定时器1 的溢出脉冲作为串口模式1 和模式3 的接收时钟。TCLK:4 发送时钟标志位。TCLK 置位时,定时器2 的溢出脉冲作为串口模式1 和模式3 的发送时钟。TCLK=0 时,将定时器1 的溢出脉冲作为串口模 式1 和模式3 发送时钟。EXEN2:3 定时器2 外部使能标志。当其置位且定时器2 未作为串口时钟时,允许T2EX 的负跳变产生捕获或重装。

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区别

https://www.360docs.net/doc/a61679242.html,/p-20032411.html

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区别

如果仅是讨论CPU的范畴 寄存器在cpu的内部,容量小,速度快 存储器一般都在cpu外部,容量大,速度慢 回答者:athlongyj - 高级经理六级6-1 08:52 从根本上讲,寄存器与RAM的物理结构不一样。 一般寄存器是指由基本的RS触发器结构衍生出来的D触发, 就是一些与非门构成的结构,这个在数电里面大家都看过; 而RAM则有自己的工艺,一般1Bit由六MOS管构成。所以, 这两者的物理结构不一样也导致了两者的性能不同。寄存器 访问速度快,但是所占面积大。而RAM相反,所占面积小, 功率低,可以做成大容量存储器,但访问速度相对慢一点。 1、 寄存器存在于CPU中,速度很快,数目有限; 存储器就是内存,速度稍慢,但数量很大; 计算机做运算时,必须将数据读入寄存器才能运算。 2、 存储器包括寄存器, 存储器有ROM和RAM 寄存器只是用来暂时存储,是临时分配出来的,断电,后,里面的内容就没了`````

寄存器跟存储器有什么区别? 一般数据在内存里面,要处理(或运算)的时候, 独到寄存器里面。 然后CPU到寄存器里面拿值,拿到运算核内部, 算好了在送到寄存器里面 再到内存 寄存器跟存储器有什么区别? 寄存器跟存储器有什么区别? 寄存器上:“一个操作码+一个操作数”等于一条微指令吗?一条微指令是完成一条机器指令的一个步骤对吗?cpu是直接跟寄存器打交道的对吗?也就是说寄存器是运算器、控制器的组成部分对不? 设计一条指令就是说把几条微指令组合起来对吗? 刚开始学硬件相关知识,学的晕头转向的!! 存储器与寄存器区别 2009-06-09 12:27 寄存器是CPU内部存储单元,数量有限,一般在128bit内,但是速度快,CPU访问几乎没有任何延迟。分为通用寄存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通常说的存储器是独立于cpu之外的,比如内存,硬盘,光盘等。 所有数据必须从存储器传入寄存器后,cpu才能使用。

单片机实验之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定时器/计数器计数功能的使用方法。 2、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中断、查询使用方法。 3、掌握Proteus软件与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 4、掌握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二、设计要求 1、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1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2、用Proteus软件画出电路原理图,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以中断方式工作,设定计数功能,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2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在P 1.0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三、电路原理图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弄清楚了定时/计数器计数功能的初始化设定(TMOD,初值的计算,被计数信号的输入点等等),掌握了查询和中断工作方式的应用。 七、思考题 1、利用定时器0,在P1.0口线上产生周期为200微秒的连续方波,利用定时器1,对 P1.0口线上波形进行计数,满50个,则取反P1.1口线状态,在P 1.1口线上接示波器观察波形。 答:程序见程序清单。

四、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和程序清单。 1、定时器/计数器以查询方式工作,对外部连续周期性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每计满100个脉冲,则取反P1.0口线状态。 汇编程序: ORG 0000H START: LJMP MAIN ORG 0100H MAIN: MOV IE, #00H MOV TMOD, #60H MOV TH1, #9CH MOV TL1, #9CH SETB TR1 LOOP: JNB TF1, LOOP CLR TF1 CPL P1.0 AJMP LOOP END C语言程序: #include sbit Y=P1^0; void main() { EA=0; ET1=0; TMOD=0x60; TH1=0x9C; TL1=0x9C; while(1) { TR1=1; while(!TF1); TF1=0; Y=!Y; } } 开始 TMOD初始化 计数初值初始化 中断初始化 启动定时器 计数溢出 清计数溢出标志 Y N P1.0口线取反

4实验四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姓名:学号:日期: 实验四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一、实验名称: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在Keil环境下建立项目、添加、保存源文件文件、编译源程序的方法; 2.掌握运行、步进、步越、运行到光标处等几种调试程序的方法; 3.掌握在Proteus环境下建立文件原理图的方法; 4.实现Proteus与Keil联调软件仿真。 三、使用仪器设备编号、部件及备件 1.实验室电脑; 2.单片机实验箱。 四、实验过程及数据、现象记录 1.在Proteus环境下建立如下仿真原理图,并保存为文件; 原理图中常用库元件的名称: 无极性电容:CAP 极性电容:CAP-ELEC 单片机:AT89C51 晶体振荡器:CRYSTAL 电阻:RES 按键:BUTTON 发光二极管:红色LED-RED 绿色LED-GREEN 蓝色LED-BLUE 黄色LED-YELLOW 2.在Keil环境下建立源程序并保存为.ASM文件,生成.HEX文件; 参考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H ;定时器T0的入口地址 LJMP TIMER0 MAIN: MOV TMOD,#01H

MOV R0,#05H MOV TH0,# H ;定时器的初值 MOV TL0,# H SETB ;开定时器T0的中断 SETB ;开CPU的中断 SETB ;启动定时器T0 MOV A,#01H LOOP: MOV P1,A RL A CJNE R0,#0,$ MOV R0,#05H SJMP LOOP TIMER0: DEC R0 MOV TH0,# H ;重装初值 MOV TL0,# H ;重装初值 RETI END 将以上程序补充完整,流水时间间隔为250ms。 3.将.HEX文件导入仿真图,运行并观察结果; 4.利用Keil软件将程序下载至实验箱,进行硬件仿真,观察实验结果。 五、实验数据分析、误差分析、现象分析 现象:实现流水灯,时间间隔250ms,由定时器实现定时250ms。 六、回答思考题 1.定时器由几种工作模式,各种模式的最大定时时间是多少? 2.各种模式下初值怎么计算?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精)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转换和构成环形计数器。 二、原理说明 1、移位寄存器是一个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按代码的移位方向可分为左移、右移和可逆移位寄存器,只需要改变左、右移的控制信号便可实现双向移位要求。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四种形式。 本实验选用的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型号为CC40194或74LS194,两者功能相同,可互换使用,其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如图8-3-3-1所示。 其中 D0、D1、D2、D3为并行输入端;Q0、Q1、Q2、Q3为并行输出端;S R为右移串行输入 C为直接无条件清零端; 端,S L为左移串行输入端;S1、S0为操作模式控制端;R CP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CC40194有5种不同操作模式:即并行送数寄存,右移(方向由Q0→Q3),左移(方向由Q3→Q0),保持及清零。 S1、S0和R C端的控制作用如表8-3-3-1。 图8-3-3-1 CC40194的逻辑符号及引脚功能 表8-3-3-1 CC40194功能表

2、移位寄存器应用很广,可构成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串行累加器;可用作数据转换,即把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或把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等。本实验研究移位寄存器用作环形计数器和数据的串、并行转换。 (1)环形计数器 把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反馈到它的串行输入端,就可以进行循环移位, 如图8-3-3-2所示,把输出端 Q3和右移串行输入端S R 相连接,设初始状态Q0Q1Q2Q3=1000,则在时钟脉冲作用下Q0Q1Q2Q3将依次变为0100→0010→0001→1000→……,如表10-2所示,可见它是一个具有四个有效状态的计数器,这种类型的计数器通常称为环形计数器。图8-3-3-2 电路可以由各个输出端输出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脉冲,因此也可作为顺序脉冲发生器。其状态表如表8-3-3-2所示。 表8-3-3-2 环形计数器状态表 图 8-3-3-2 环形计数器 如果将输出Q O与左移串行输入端S L相连接,即可达左移循环移位。 (2)实现数据串、并行转换 ①串行/并行转换器 串行/并行转换是指串行输入的数码,经转换电路之后变换成并行输出。 图8-3-3-3是用二片CC40194(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组成的七位串/并行数据转换电路。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Protues 仿真实验 班级:电气18 学号: 姓名:

日期: 2020.06.03 实验五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一、实验名称: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在Keil环境下建立项目、添加、保存源文件文件、编译源程序的方法; 2.掌握运行、步进、步越、运行到光标处等几种调试程序的方法; 3.掌握在Proteus环境下建立文件原理图的方法; 4.实现Proteus与Keil联调软件仿真。 三、使用仪器设备编号、部件及备件 1.实验室电脑; 2.单片机实验箱。 四、实验过程及数据、现象记录 在Proteus 环境下建立如下仿真原理图,并保存为文件;

原理图中常用库元件的名称: 无极性电容:CAP 极性电容:CAP-ELEC 单片机:AT89C51 晶体振荡器:CRYSTAL 电阻:RES 按键:BUTTON 发光二极管:红色LED-RED 绿色LED-GREEN 蓝色LED-BLUE 黄色LED-YELLOW

在Keil环境下建立源程序并保存为.ASM文件,生成.HEX文件;汇编语言参考程序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H ;定时器T0的入口地址LJMP TIMER0 MAIN: MOV TMOD,#01H MOV R0,#05H MOV TH0,# H ;定时器的初值MOV TL0,# H SETB ;开定时器T0的中断SETB ;开CPU的中断SETB ;启动定时器T0 MOV A,#01H LOOP: MOV P1,A RL A CJNE R0,#0,$ MOV R0,#05H SJMP LOOP TIMER0: DEC R0 MOV TH0,# H ; MOV TL0,# H ; RETI END 将以上程序补充完整,流水时间间隔为250ms。#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i=0; void int_timer0()interrupt 1 { i++; if(i==5) { i=0; P1=_crol_(P1,1); } TH0=0x3c; TL0=0xb0; } void main() { TMOD=0x01; TH0=0x3c; TL0=0xb0; ET0=1; EA=1; TR0=1; P1=0xfe; while(1); } 将.HEX文件导入仿真图,运行并观察结果;

移位寄存器 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习题参考答案 1.画出以1)(2 4 6 +++=x x x x f 为联接多项式的线性移位寄存器逻辑框图,及其对应的状态图。 解:由1)(2 46+++=x x x x f ,得反馈函数为531621),,,(x x x x x x f ++=Λ,故 (1)逻辑框图: (2)状态图: 状态圈-1: 状态圈-2: 状态圈-3: 状态圈-4: 状态圈-5: 状态圈-6: 状态圈-7: 状态圈-8:

状态圈-9: 状态圈-10: 状态圈-11: 状态圈-12: 2.已知图3-2所示的7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图3-2 (1)绘出该移位寄存器的线性递推式,联接多项式及特征多项式。 (2)给出状态转移矩阵。 (3)设初态为(1 1 1 1 1 1 1),给出输出序列a 。 解:(1)由逻辑框图得,递推式为: k k k k a a a a ++=+++357 ()0≥k 。 联接多项式为:7 4 2 1)(x x x x f +++=。 特征多项式为:7531)(~ x x x x f +++=

(2)状态转移矩阵:? ? ???? ? ?? ? ? ??0100000 101000000010001000100 000001000000011000000。 (3)输出序列:)111111111(ΛΛ=- a 。 3.设5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联接多项式为1)(2 5 ++=x x x f ,初态为(10101)。求输出序列a 。 解:由联接多项式得,反馈函数为:41521),,,(x x x x x f +=Λ。故以)10101(为初态的状态转移图为: 10101 01010001010001000001100000100000100100100100110100110100110100110100111100111100111101111101111001110001110001110000110010110110111110101110101110101110101→→→→→→→→→→→→→→→→→→→→→→→→→→→→→→→ 由此可得,输出序列为:=a 44444443444444421一个周期 0110100100000011111001010111011…。 4.证明:n 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状态转移变换是n 维线性空间n F 2上的线性变换。 证明:设f T 为n 级线性移位寄存器的状态转移变换,对n F 2,∈?βα,令),,,(110-=n a a a Λα, ),,,(110-=n b b b Λβ,有: ),,,(),,,()(121110∑=--==n i i n i n f f a c a a a a a T T ΛΛα, ),,,(),,,()(1 21110∑=--==n i i n i n f f b c b b b b b T T ΛΛβ。 ) ()() ,,,(),,,() )(,,,() ,,,()(1 211 2112211111100βαβαf f i n n i i i n n i i n i i n i n i n n f f T T b c b b a c a a b a c b a b a b a b a b a T T +=+=+++=+++=+-=-==----∑∑∑ΛΛΛΛ 对 2F k ∈?, ))((),,,(),,,()(1 21110ααf i n n i i n f f T k a c k ka ka ka ka ka T k T ===-=-∑ΛΛ。 故n 级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状态转移变换是n 为线性空间n F 2上的线性变换。

C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应用编程归纳总结

C51 T and C ● 80C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定时/计数器T0和T1,其核心是计数器,基本功能是加1。 ● 对外部事件脉冲(下降沿)计数,是计数器;对片内机周脉冲计数,是定时器。 ● 计数器由二个8位计数器组成。 ● 定时时间和计数值可以编程设定,其方法是在计数器内设置一个初值,然后加1计满后溢出。调整计数器初值,可调整从初值到计满溢出的数值,即调整了定时时间和计数值。 ● 定时/计数器作为计数器时,外部事件脉冲必须从规定的引脚Tx(P3.4、P3.5)输入。且外部脉冲的最高频率不能超过时钟频率的1/24 一、定时/计数器的结构 定时/计数器的实质是加1计数器(16位),由高8位和低8位两个寄存器组成。TMOD 是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寄存器,确定工作方式和功能;TCON 是控制寄存器,控制T0、T1的启动和停止及设置溢出标志。 二、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加1计数器输入的计数脉冲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由系统的时钟振荡器输出脉冲经12分频后送来;一个是T0或T1引脚输入的外部脉冲源。每来一个脉冲计数器加1,当加到计数器为全1时,再输入一个脉冲就使计数器回零,且计数器的溢出使TCON 中TF0或TF1置1,向CPU 发出中断请求(定时/计数器中断允许时)。如果定时/计数器工作于定时模式,则表示定时时间已到;如果工作于计数模式,则表示计数值已满。 可见,由溢出时计数器的值减去计数初值才是加1计数器的计数值。 设置为定时器模式时,加1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计数值N 乘以机器周期Tcy 就是定时时间t 。 设置为计数器模式时,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T0或T1引脚输入到计数器。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采样T0、T1引脚电平。当某周期采样到一高电平输入,而下一周期又采样到一低电平时,则计数器加1,更新的计数值在下一个机器周期的S3P1期间装入计数器。由于检测一个从1到0的下降沿需要2个机器周期,因此要求被采样的电平至少要维持一个机器周期。当晶振频率为12MHz 时,最高计数频率不超过1/2MHz ,即计数脉冲的周期要大于2 s 。

单片机定时器设计

摘要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行业的发展,定时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单片机以其强大的功能,成为许多功能电子产品的首选。本次电子定时器电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AT89C51单片机来实现最大99秒倒计时,采用两位数码管显示。文章的核心主要是硬件介绍及连接和软件编程两个大的方面。硬件电路主要包括AT89C51、晶振电路、数码管,发光二级管,按键。软件用汇编语言实现,主要包括主程序、倒计时、重启控制程序等软件模块。采用软硬件配合基本能实现设定定时时间倒计时功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和目的。并在Proteus软件上进行了仿真和调试。 关键词 AT89C51单片机;定时器;倒计时

目录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定时器的发展................................................. 1.2 电子定时器的应用............................................... 1.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3) 2.1单片机简介 (3) 2.2单片机的特点 (3)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功能实现及硬件介绍 (4) 3.1 设计功能实现 (4) 3.2 C51单片机引脚介绍 (9) 3.3时钟和复位电路 3.4数码管显示 (10) 3.5键盘 (12) 3.6电气原理图………………………………………………………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软件设计 (15) 4.1 程序流程图 (15) 4.2定时1秒设计 (16) 4.3重新启动 (17) 4.4程序 (17)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单片机定时器2的使用

/*----------------------------------------------- 名称:定时器2 内容:通过定时让LED灯闪烁,数据口为:P0口 ------------------------------------------------*/ #include //包含头文件,一般情况不需要改动,头文件包含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定义sfr T2MOD=0xC9; //定时器2模式控制寄存器地址;可以在头文件中定义 /*------------------------------------------------ 定时器初始化子程序 ------------------------------------------------*/ void T2_init(void) { T2CON=0; //配置定时器2控制寄存器,这里其实不用配置,T2CON上电默认就是0,这里赋值只是为了演示这个寄存器的配置 T2MOD=0; //配置定时器2工作模式寄存器,这里其实不用配置,T2MOD 上电默认就是0,这里赋值只是为了演示这个寄存器的配置 RCAP2H = (65536-60000)/256;//晶振12M 60ms 16bit 自动重载 RCAP2L = (65536-6000)%256; ET2=1; //打开定时器中断 EA=1; //打开总中断 TR2=1; //打开定时器开关 } /*------------------------------------------------ 主程序 ------------------------------------------------*/ main() { T2_init(); while(1); } /*------------------------------------------------ 定时器中断子程序 ------------------------------------------------*/ void T2_ISR(void) interrupt 5 using 1//定时器2中断 { //自动重装,无需再次赋初值! TF2=0;//!!!注意!!! 定时器2必须由软件对溢出标志位清零,硬件不能清零,这里与定时器0和定时器1不同!!! P0=~P0; }

STC89C52单片机定时器2的使用

52单片机有3个定时器,T2是一个16位自动重载的,像T0和T1的方式2一样,只不过它是16位重载,如果作为计数器或定时用,中断用的是5,就是interrupt 5,T2的引脚是P1.0口。P1.0作为I/O 口用了以后T2计数是不行了,不过定时或是作为串口时钟还是可以的。 T2CON(T2的控制寄存器),字节地址0C8H: 0CFH 0CEH 0CDH 0CCH 0CBH 0CAH 0C9H 0C8H TF2 EXF2 RCLK TCLK EXEN2 TR2 C/T2 CP/RT2 各位的定义如下: TF2:定时/计数器2溢出标志,T2溢出时置位,并申请中断。只能用软件清除,但T2作为波特率发生器使用的时候,(即RCLK=1或TCLK=1),T2溢出时不对TF2置位。 EXF2:当EXEN2=1时,且T2EX引脚(P1.0)出现负跳变而造成T2的捕获或重装的时候,EXF2置位并申请中断。EXF2也是只能通过软件来清除的。RCLK:串行接收时钟标志,只能通过软件的置位或清除;用来选择T1(RCLK=0)还是T2(RCLK=1)来作为串行接收的波特率产生器 TCLK:串行发送时钟标志,只能通过软件的置位或清除;用来选择T1(TCLK=0)还是T2(TCLK=1)来作为串行发送的波特率产生器 EXEN2:T2的外部允许标志,只能通过软件的置位或清除;EXEN2=0:禁止外部时钟触发T2;EXEN2=1:当T2未用作串行波特率发生器时,允许外部 时钟触发T2,当T2EX引脚输入一个负跳变的时候,将引起T2的捕获 或重装,并置位EXF2,申请中断。 TR2:T2的启动控制标志;TR2=0:停止T2;TR2=1:启动T2 C/T2:T2的定时方式或计数方式选择位。只能通过软件的置位或清除;C/T2=0:选择T2为定时器方式;C/T2=1:选择T2为计数器方式,下降沿触发。CP/RT2:捕获/重装载标志,只能通过软件的置位或清除。CP/RT2=0时,选择重装载方式,这时若T2溢出(EXEN2=0时)或者T2EX引脚(P1.0)出现负跳变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

实验三单片机内部定时器应用 实验目的 1、理解单片机内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了解单片机定时中断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方法 3、掌握定时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验仪器 单片机开发板、万利仿真机、稳压电源、计算机 实验原理 1、单片机定时器的工原理 MCS-51 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6 位可编程的定时器/计数器T0 和T1。它们即可用作定时器方式,又可用作计数器方式。其中T0 由TH0 和TL0 计数器构成;T1 由TH1 和TL1 计数器构成。 工作于定时器方式时,通过对机器周期(新型51单片机可以对振荡周期计数)的计数,即每一个机器周期定时器加1,来实现定时。故系统晶振频率直接影响定时时间。如果晶振频率为12MHZ,则定时器每隔(1/12MHZ)×12=1us 加1。 工作于计数器方式时,对P3.4 或P3.5 管脚的负跳变(1→0)计数。它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 时采样外部输入,当采样值在这个机器周期为高,在下一个机器周期为低时,计数器加1。因此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来识别一个有效跳变,故最高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24。 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 用于定时器/计数器的方式控制。高4 位用于设置T1,低4 位用于设置T0。如图4-7所示。 图4-7 定时器模式控制字格式 TCON 寄存器用于定时器的计数控制和中断标志。如图4-8所示。 图4-8 定时控制寄存器数据格式 编写程序控制这两个寄存器就可以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方式。 单片机内部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简而概之:(1)如需用中断,则将EA和相关中断控制位置1;(2)根据需要设置工作方式,即对TMOD设置;(3)然后启动计数,即对TR0或TR1置1。(4)如使用中断,则计数溢出后硬件会自动转入中断入口地址;如使用查询,则必须对溢出中断标志位TF0或TF1进行判断。

寄存器概念整理

寄存器、RAM、ROM、Flash相关概念区别整理 寄存器 寄存器是中央处理器内的组成部份。它跟CPU有关。寄存器是有限存贮容量的高速存贮部件,它们可用来暂存指令、数据和位址。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部件中,包含的寄存器有指令寄存器(IR)和程序计数器(PC)。在中央处理器的算术及逻辑部件中,包含的寄存器有累加器(ACC)。 存储器 存储器范围最大,它几乎涵盖了所有关于存储的范畴。你所说的寄存器,内存,都是存储器里面的一种。凡是有存储能力的硬件,都可以称之为存储器,这是自然,硬盘更加明显了,它归入外存储器行列,由此可见——。 内存 内存既专业名上的内存储器,它不是个什么神秘的东西,它也只是存储器中的沧海一粟,它包涵的范围也很大,一般分为只读存储器和随即存储器,以及最强悍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只读存储器应用广泛,它通常是一块在硬件上集成的可读芯片,作用是识别与控制硬件,它的特点是只可读取,不能写入。随机存储器的特点是可读可写,断电后一切数据都消失,我们所说的内存条就是指它了。 CACHE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其原始意义是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记忆体(RAM)来得快的一种RAM,一般而言它不像系统主记忆体那样使用DRAM技术,而使用昂贵但较快速的SRAM技术,也有快取记忆体的名称。 CACHE是在CPU中速度非常块,而容量却很小的一种存储器,它是计算机存储器中最强悍的存储器。由于技术限制,容量很难提升,一般都不过兆。 ROM、RAM的区别: ROM(只读存储器或者固化存储器)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缩写,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缩写。ROM在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数据,而RAM通常都是在掉电之后就丢失数据,典型的RAM就是计算机的内存。 RAM有两大类,一种称为静态RAM(Static RAM/SRAM),当数据被存入其中后不会消失。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读写最快的存储设备了。当这个SRAM 单元被赋予0 或者1 的状态之后,它会保持这个状态直到下次被赋予新的状态或者断电之后才会更改或者消失。但是存储1bit 的信息需要4-6 只晶体管。因此它也非常昂贵,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一级缓冲,二级缓冲。另一种称为动态RAM(Dynamic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总结

单片机定时器的使用 第一部分:51系列定时器 定时/计数器0 和定时/计数器1都有4种定时模式。 16位定时器对内部机器周期进行技术,机器周期加1,定时器值加1,1MHZ 模式下,一个机器周期为1us 。 定时器工作模式寄存器TMOD,不可位寻址,需整体赋值,高4位用于定时器1,第四位用于定时器0。 C/T:为定时器功能选择位,C/T=0对机器周期计数,C/T=1,对外部脉冲计数。 GATE:门控位,GATE=0,软件置位TRn即可启动计时器,GATE=1需外部中断引脚为高电平时才能软件置位TRn启动计时器,一般取GATE=0。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TFn:Tn溢出标志位,当定时器溢出时,硬件置位TFn,中断使能的情况下,申请中断,CPU响应中断后,硬件自动清除TFn。中断屏蔽时,该位一般作为软件查询标志,由于不进入中断程序,硬件不会自动清除标志位,可软件清除。 TRn:计时器启动控制位,软件置位TRn即可启动定时器,软件清除TRn 关闭标志位。 IEn:外部中断请求标志位。 ITn:外部中断出发模式控制位,ITn=0为低电平触发,ITn=1为下降沿触发。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E EA(IE.7):全局中断控制位。EA=1开全局中断,EA=0关闭全局中断。 IE.6无意义。 ETn:定时器中断使能控制位。置位允许中断,清除禁止中断。 ES:串行接收/发送中断控制位,置位允许中断。 EXn:外部中断使能控制位。置1允许,清0禁止。 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IP,复位后为00H IP.6,IP.7保留,无意义。 PT2:定时器2中断优先级控制,置1设为高优先级,清0置位低优先级。 PS:串行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PT1/0:定时器1/0优先级控制位,置1高,清0低。 PXn:外部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当有同级中断同时响应,按IE0—>TF0—>IE1—>TF1—IE0—>RI+TI—>TF2顺序依次响应。

实验五 移位寄存器

实验五、移位寄存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设计并实现一个异步清零同步置数8位并入并出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 二、实验原理 在数字电路中,用来存放二进制数据或代码的电路成为寄存器。寄存器按功能可分为:基本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可以在移位脉冲作用下一次逐位右移或左移,数据既可以并行输入、并行输出,也可以串行输入、串行输出,还可以并行输入、串行输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十分灵活,用途也很广。下面是一个并入串出的8位左移寄存器的VHDL描述: library ieee; 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 port(data_in: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clk: in std_logic; load: in std_logic; data_out:out std_logic); end; architecture one of left8 is signal q: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begin process(load,clk) begin if load='1' then q<=data_in; data_out<='Z'; elsif clk'event and clk='1' then for I in 1 to 7 loop 图5-1 q(i)<=q(i-1); end loop; data_out<=q(7); end if; end process; end one; 异步清零同步置数8位并入并出双向移位寄存器电路结构图如图5-1所示。 三、实验要求 输入信号有D[0]~D[7]、DIL、DIR、S、LOAD、CLK和CLR,其中CLK接时钟,其余接拨码开关,输出信号有Q[0]~Q[7],接发光二极管。改变拨码开关的状态,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工程项目命名为rlshift,源程序命名为rlshift8.vhd。 四、实验记录 对比较器实验结果造表,得到其真值表。 五、实验报告要求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

( 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开课实验室: 2010年 5月14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定时器T0、T1的方式选择和编程方法,了解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方法,学会实时程序的调试技巧。 二.实验原理: MCS-51单片机内设置了两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T0和T1,通过编程,可以设定为定时器和外部计数方式。T1还可以作为其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定时器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L0和TH0构成,定时器T1由TH1和TL1构成,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控制其运行。定时器的中断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权寄存器IP中的相应位进行控制。定时器T0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0BH,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BH。 定时器的编程包括: 1)置工作方式。 2)置计数初值。 3)中断设置。 4)启动定时器。 定时器/计数器由四种工作方式,所用的计数位数不同,因此,定时计数常数也就不同。 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应该清楚中断响应过程:CPU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之前,自动

将程序计数器PC内容(即断点地址)压入堆栈保护(但不保护状态寄存器PSW,更不保护累加器A和其它寄存器内容),然后将对应的中断矢量装入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转向该中断矢量地址单元中以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定时器T0和T1对应的中断矢量地址分别为000BH 和001BH。 中断服务程序从矢量地址开始执行,一直到返回指令“RETI”为止。“RETI”指令的操作一方面告诉中断系统该中断服务程序已经执行完毕,另一方面把原来压入堆栈保护的断点地址从栈顶弹出,装入到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返回到被到中断的程序断点处,以便继续执行。 因此,我们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注意。 1.在中断矢量地址单元放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使中断服务程序可以灵活地安排在64K 字节程序存储器的任何空间。 2.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应特别注意用软件保护现场,以免中断返回后,丢失原寄存器、累加器的信息。 3.若要使执行的当前中断程序禁止更高优先级中断,可以先用软件关闭CPU中断,或禁止某中断源中断,在返回前再开放中断。 三.实验内容: 编写并调试一个程序,用AT89C51的T0工作方式1产生1s的定时时间,作为秒计数时间,当1s产生时,秒计数加1;秒计数到60时,自动从0开始。实验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计算初值公式 定时模式1 th0=(216-定时时间) /256 tl0=(216-定时时间) mod 256

单片机定时器汇编

我们在学单片机时我们第一个例程就是灯的闪烁,那是用延时程序做的,现在回想起来,这样做不很恰当,为什么呢我们的主程序做了灯的闪烁,就不能再干其它的事了,难道单片机只能这样工作吗当然不是,我们能用定时器来实现灯的闪烁的功能。例1:查询方式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30H START: MOV P1,#0FFH ;关所灯 MOV TMOD,#00000001B ;定时/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1 MOV TH0,#15H MOV TL0,#0A0H ;即数5536 SETB TR0 ;定时/计数器0开始运行 LOOP: JBC TF0,NEXT ;如果TF0等于1,则清TF0并转NEXT处(LOOP:JNB TF0,$) AJMP LOOP ;不然跳转到LOOP处运行 NEXT: CPL MOV TH0,#15H MOV TL0,#9FH;重置定时/计数器的初值 AJMP LOOP END 键入程序,看到了什么灯在闪烁了,这可是用定时器做的,不再是主程序的循环了。简单地分析一下程序,为什么用JBC呢TF0是定时/计数器0的溢出标记位,当定时器产生溢出后,该位由0变1,所以查询该位就可知宇时时间是否已到。该位为1后,要用软件将标记位清0,以便下一次定时是间到时该位由0变1,所以用了JBC指令,该指位在判1转移的同时,还将该位清0.以上程序是能实现灯的闪烁了,可是主程序除了让灯闪烁外,还是不能做其他的事啊!不对,我们能在LOOP:……和AJMP LOOP指令之间插入一些指令来做其他的事情,只要保证执行这些指令的时间少于定时时间就行了。那我们在用软件延时程序的时候不是也能用一些指令来替代DJNZ吗是的,但是那就要求你精确计算所用指令的时间,然后再减去对应的DJNZ循环次数,很不方便,而现在只要求所用指令的时间少于定时时间就行,显然要求低了。当然,这样的办法还是不好,所以我们常用以下的办法来实现。程序2:用中断实现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00BH ;定时器0的中断向量地址 AJMP TIME0 ;跳转到真正的定时器程序处 ORG 30H START: MOV P1,#0FFH ;关所灯 MOV TMOD,#00000001B ;定时/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1 MOV TH0,#15H MOV TL0,#0A0H ;即数5536 SETB EA ;开总中断允许 SETB ET0 ;开定时/计数器0允许 SETB TR0 ;定时/计数器0开始运行 SJMP $ ;LOOP: AJMP LOOP ;真正工作时,这里可写任意程序 TIME0:

通用寄存器存储器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 成绩: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实验三通用寄存器存储器实验 1、实验目的与要求 实验目的: 熟悉通用寄存器的数据通路; 掌握通用寄存器的构成和运用; 熟悉和了解存储器组织与总线组成的数据通路

实验要求: 在掌握了AX、BX运算寄存器的读写操作后,继续完成CX、DX通用寄存器的数据写入与读出; 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项目,掌握存储部件在原理计算机中的运用。 2、实验原理 通用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数据通路如下图所示。由四片8位字长的74LS574组成CX、DX通用寄存器组。途中X1 X2 X0定义为输出选通使能,SI、XP控制位为源选通选择。RXW为寄存器数据写入使能,Q2 Q1 Q0及OP、DI为目的寄存器选择。T4信号为寄存器、对战数据写入脉冲,上升沿有效。准双向I/O 输入输出端口用于置数操作,经2片74LS245三态门与数据总线相连。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存储部件,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是计算机信息存储的核心,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计算机就是按存放在存储器中的程序自动有序不间断地进行工作。 本系统从提高存储器存储信息效率的角度设计数据通路,按现代计算机中最为典型的分段存储理念把存储器组织划分为程序段、数据段等,由此派生了数据总线(DBus)、指令总线(IBus)、微总线(μBus)等与现代计算机设计规范相吻合的实验环境。 实验所用的存储器电路原理如图3-1所示,该存储器组织由二片6116构成具有奇偶概念的十六位信息存储体系,该存储体系AddBus由IP指针和AR指针分时提供,E/M控位为“1”时选通IP,反之选通AR。该存储体系可随机定义总线宽度,动态变更总线结构,把我们的教学实验提高到能与现代计算机设计规范相匹配与接轨的层面。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doc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 篇一:单片机实验报告——定时器 实验四定时器实验 自动化121班 36 张礼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四种工作方式,掌握定时器计数初始值的计算,掌握如何对定时器进行初始化,以及程序中如何使用定时器进行定时。 二.实验仪器 单片机开发板一套,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任务 编写程序,使用单片机开发板上8位共阴极数码管的其中一位来显示0~9这九个字符,先从“0”开始显示,数字依次递增,当显示完“9”这个字符后,又从“0”开始显示,循环往复,每1秒钟变换一个字符,1秒钟的定时时间必须由定时器T0(或T1)提供。 开发板上的8位共阴极数码管与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P1的硬件接线如图4-1所示,单片机P1口的8条数据线通过J3端子同时连接到 2片74HC573D锁存器的输入端,数码管的各个同名端分别连接后再与锁存器U2的8个输出端相连,每一位数码管的位选端分别与锁存器U3的8个输出端相连。两片锁存器的输出使能端OE都恒接地,使得锁存器

的内部数据保持器输出端与锁存器的输出端保持接通。而U2的锁存使能端LE由P2.1控制,所 以P2.1是段锁存;U3的锁存使能端LE由P2.0控制,所以P2.0是位锁存。当锁存使能端为“1”时,则锁存器输入端的数据传送到输出端;当锁存使能端为“0”时,锁存器输入端的数据则不能传送到输出端;因此段码和位码通过锁存器分时输出。 汇编语言程序流程如图4-2: 四.实验步骤: 1.数码管的0~9的字型码表如下: 2.参考图4-2所给的程序流程图编写实验程序。(注:以下程序为两位60秒计数程序) #include sbit wei=P2^0; sbit duan=P2^1; char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 7f,0x6f}; int i,j,k,num,shi,ge; void delay(int a) { for(i=0;i void display(int shi,int ge){wei=1;P1=0xfe;wei=0; duan=1;P1=table[shi];duan=0; wei=1; delay(5); P1=0xfd;wei=0; duan=1;P1=table[ge];duan=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