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

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
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

第26卷第1期V ol126,N o1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East China N 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2008年3月

March12008

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

马伟娜1,2,桑标1,洪灵敏2

(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 2.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杭州310036)

摘 要:心理弹性目前已成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日益为心理学界所关注。已有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给予心理弹性不同的定义,虽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在进行研究时,都认可两个基本的操作性定义要素:个体遭遇逆境和个体成功应对。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目前大多停

留在第一阶段,即对心理弹性变量的探讨;对心理弹性内在机制的探讨是心理弹性研究的第二阶

段,这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在综合国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心理弹性作用机

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注重生态学原则、进行细化研究、拓展纵向研究、加强认知研究和实施干预研究,将可能成为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心理弹性;作用机制;模型;保护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60(2008)01-0089-08

引 言

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其长篇代表作小说《永别了,武器》中,有这样一句描述———“世界要征服每个人,然而有些人却在被征服的地方变得坚强(The w orld breaks every one and afterward many are strong at the broken places.)”。在心理学领域中,理解什么因素使人们屈服于压力之下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与此同时,面对战争、疾病、贫穷、挫折等各种不利条件,哪些因素使得人们能够成功应对逆境,即“如何在被征服的地方变得坚强”,同样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①,这就是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课题。事实上,有些个体在遭受逆境挑战时,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潜能②,使他们变得更为坚强和成功。当代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不是在逆境中产生,而是由逆境激发出来的③。

综观国内外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和心理弹性变量的探讨;二是构建心理弹性理论模型,探讨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什么是心理弹性和有哪些心理弹性变量的探讨,而探讨心理弹性如何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整理分析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研究成果,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及其模型建构的研究,最后分析指出

收稿日期:2007-12

作者简介:马伟娜(1970— ),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现为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桑标(1966— ),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洪灵敏(1981— ),女,杭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生。

心理弹性研究机制的发展趋势。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界定

虽然,作为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里程碑———1983年Norman G armezy和Michael Rutter《幼儿期的压力、应对及发展》(《Stress,C oping and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一书的出版,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并且心理弹性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入。然而,作为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弹性概念,在国内外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国外研究者们对resilience的定义各有偏重,大致可以归为三类:①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如Masten A.S.(2001)④认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一类现象”。②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Werner E. E.(1995)⑤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⑥”。③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如APA Help Center(2002)⑦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⑧”;“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⑨”。其中过程性定义实际上涵盖了能力性定义和结果性定义的关键词,因为它也强调个体的良好适应能力和变化过程的结果,同时描述了危险性特征和保护性特征之间的动态性,因而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此后众多的研究资料多次引用这一定义,作为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对弹性(resilience)概念的描述。

尽管各位研究者,对心理弹性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总体来说,所有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都公认心理弹性的两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个体遭遇逆境;(2)个体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二、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一)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界定

尽管至今作为科学研究意义上的心理弹性,其概念如何界定,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对于如何理解弹性的内在结构也存在分歧,但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一般都将弹性机制从操作意义上定义为具体的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s)作用的结果⑩。国外研究者经过多年研究,目前较为一致的结论是:心理弹性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中介作用的是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保护性因素就是能减轻不利处境对儿童消极影响的因素,它与危险因素是相对的。这些保护性因素既可以是个体外部的因素(如社会支持),也可以是个体本身的一些特点(如自我效能感)。Masten和C oatsw orth(1998) λ?总结了过去25年研究的成果,他们注意到不同的心理弹性研究中,都提到了类似的保护性因素。这些保护性因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众多情形中(如战争、和有严重精神疾病的父母一起生活、家庭暴力、贫困、自然灾害等)起作用,具体内容如下表1所示。

国内曾守锤等 λω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儿童的保护性因素,并把这些保护性因素定义为弹性变量,也得到了类似结论。我们认为,所谓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就是要揭示保护性因素在弹性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在个体遭遇逆境时,有哪些保护性因素,通过哪些/

怎样的途径,如何应对危险因素,激发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弹性,最终使得个体成功应对逆境,并达到适应良好的发展状态。

表1 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来源保护性因素

个体良好的智力机能(如较高的口头表达能力、发散性思维)

人际吸引、社交能力、容易相处的特性;

自我效能感、自信、高度自尊;

才干;

信念。

家庭和父母形成亲密关系并在意维护父母形象;

父母的权威教育:温暖、有结构、高期望;

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较低的家庭压力;

有序的家庭环境;

广大的、支持性的家族网络的连接;

亲社会家庭价值观;

积极的角色模型。

家庭外因素和家庭外亲社会成人的联系

参加亲社会组织;

进行有效学习

(二)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模型构建

国外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作用机制模型来描述保护性因素如何减少或弥补危险因素导致的不利影响。下面我们介绍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型。

1.G armezy的理论模型

1985年,G armezy发展出三种理论模型,分别为:补偿模型(the com pensatory m odel)、预防模型(the inoculation m odel)和保护因素模型(the protective factor m odel) λξ。在补偿模型中,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互相不起作用,相反,它直接和结果发生相互影响或者压制危险因素的影响。在预防模型中,每个强度不是过大的危险因素,都被看作增强适应成功的一种潜能,这种情况发生在压力水平最佳状态下,压力是对个体的挑战但被克服后也可以增强的心理能力,它与能力之间是曲线相关的:在较低或中度水平的压力状态下,能力会增强;但在高度压力状态下,能力反而会下降。在保护因素模型中,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减少了消极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保护性因素起着调节器的作用。尽管保护性因素可能对行为后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它的作用在危险因素出现后会得到强化。这三种模型,描述了强调危险特征和保护性特征之间动力性关系的过程。该理论一经提出,得到广泛的认可,为多项研究所引用。

2.Rutter的发展模型

1990年Rutter在对许多经验性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了更受认可的四种弹性发展的作用机制:危机因素冲击的减缓、负向连锁反应的减缓、促进个体自我效能与自我尊重、机会的开发 λψ。具体如下:①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包括改变个体对危险因素的认知和

避免或减少与危险因素的接触。先让儿童在危险性较低的环境下学习如何成功地应付这些危险因素,这样,当他(她)碰到更大的危险时就可以减少其不利影响,提高钢化效应(Sen2 sitizing E ffects)、降低敏化效应(Steeling E ffects)。实际上,这是一种补偿或抵消作用。②减少由于(长期的)危险因素而产生的消极连锁反应。例如,由于得到健在父亲或母亲的良好照顾或得到他人的良好照顾,儿童得以幸免于由于父亲或母亲一方的去世带来的消极连锁影响。③保护性因素对儿童弹性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自尊和自我效能的提高来实现。研究发现,有两类经验可以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它们是与他人建立安全与爱的和谐关系和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这样,儿童就有信心解决不利的处境。④为个体获取资源或为个体完成生命中的重要转折期而创造机会,帮助他们产生希望和获取成功的资源。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保护机制的产生过程不是避免外在负向环境的影响,而是利用个人力量及环境资源,来减缓危机事件的影响,打破连锁的负向影响效应,促进个体内在资源的开发,促使个体变得更有能力面对困境、适应挫折并得到良好发展。同时应该注意到,不能把个体的心理弹性视为一个静态的、绝对化的发展,即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固有的品质,一旦形成后就不会变化。应当注意个体的保护性因素和所面对的逆境压力大小之间的对比,如果个体的保护性因素不足以承受压力,那么其心理弹性也会减弱甚至失去心理弹性。

3.K um 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

K um pfer(1999) λζ综合了其他人的研究工作,形成一个心理弹性框架,见下图1。该框架是建立在社会生态模型和个体-过程-情境模型基础上的综合模型。K um pfer的弹性框架由以下内容构成:(a)已有的环境特征(如危险和保护性因素);(b)个体的心理弹性特征;

(c)个体心理弹性的重组或消极生活经历后产生的积极后果,以及调适个体和环境以及个体和结果之间的动力机制。具体阐述如下:

上图中第一个椭圆框架部分描述了环境情境中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保护性因素履行缓冲功能。一般而言,个体在一二个危险因素下尚能适应良好,但是超过两个,其发展功能损伤及适应不良的机率大增。相反,保护性因素数量的增加可以有效缓冲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

图中第二个椭圆表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个体有意或无意改变其

环境或对环境进行有选择的觉知。K um pfer举例说明了这种观点:即居住在吸毒和犯罪率高的社区内但心理弹性强的孩子,他们通过寻求环境中各种亲社会要素来减少环境的危险因素,如与亲社会的家庭成员保持紧密联系、参加社区的活动以及结交不吸毒的朋友等等。同时他指出:一些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可以帮助高危的儿童青少年将高危险环境改造成具有相对保护性的环境,这包括选择性觉知(selective perception)、认知再构造(cognitive reframing)、计划(planning)和梦想(dreaming)、对亲社会人们的识别和交往、对环境的积极改变以及主动应对等。同时K um pfer指出,心理弹性儿童青少年可以寻求促进和鼓励保护过程的监护人,这个保护过程是通过积极社会化(positive s ocialization)和提供照料来实现的。根据K um pfer的研究,这些充满爱心的大人通过以下方式提供积极社会化:(1)角色示范;(2)教导;(3)给予忠告和建议;(4)在照料孩子时,给予情感和情绪上的响应;(5)创造有意义活动的机会;(6)有效的监督和训练;(7)合理的发展期望;(8)其他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环境/情境(危险和保护性因素)和内在心理弹性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就导致了心理弹性的过程或结果的产生。通过综述研究,K um pfer发现内在心理弹性因素包括以下内部特征:认知方面(如学习技能、内省能力、谋划能力以及创造力)、情感方面(如情绪管理能力、幽默感、自尊修复能力以及幸福感)、精神方面(如生活中有梦想/目标、有宗教信仰或归属、自信、悦纳自我、有坚定不移的品质)、行为/社会能力方面(如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同伴拒绝能力)以及身体方面(良好的身体状况、维护良好健康状态的能力、运动技能发展以及具有吸引人的身材)。

心理弹性框架图最右边部分,呈现出心理弹性过程导致的三种可能结果:心理弹性重组(resilient reintegration)包括变得更强并达到一个更高的心理弹性水平;动态平衡的重组(homeostatic reintegration)(即适应)包括退回到早在压力或危险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初始状态;适应不良的重组(maladaptive reintegration)则表示不能显示出心理弹性,即个体的心理功能停留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4.Richards on的弹性模型(The resiliency m odel)

Richards on(2002) λ{的心理弹性模型描述的是一个人身体、心理、精神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适应了外界环境时的暂时平衡状态,它受到来自个体内外的各种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联合影响。此模型如下图:

危险生活事件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系统失调是否会发生。如果保护因素无力抵抗危险生活事件的冲击,那么就会产生系统失调。随着动态平衡的打破,在意识或无意识领域会出现一种机能重组,并导致下面四种情况中的一种发生:(1)心理弹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不仅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而且还在原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2)回归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又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3)缺失性重组,即个体在达到新的平衡态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些动机、理想或信念;(4)机能不良重组,即个体通过药物滥用、危险行为等来应对危险生活事件。

以上这些模型从不同程度上阐述了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心理弹性机制模型构建的发展趋势。K um pfer和Richards on的模型构建正是建立在G armezy和Rutter的早期模型的基础上。K um pfer的心理框架兼顾了外界环境、个体内部及两者的相互作用;强调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较好地解释了适应结果三种水平的成因、结果和过程;Richards on的弹性模型强调了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所导致的四种适应结果。因此,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模型在系统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的影响下必然会越来越强调整合性。

三、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展望

对主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针对心理弹性作用机制领域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未来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将着重于:注重生态学原则、进行细化研究、拓展纵向研究、加强认知研究和实施干预研究等方面。

(一)注重生态学原则

传统上心理弹性研究多是在心理社会水平上开展的,积累的实证资料大多也是从行为指标上获得的。然而人的存在首先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人的心理与生物因素也是密不可分的,脱离生物因素而建立起来的心理弹性理论和机制模型是不全面的。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注重生理———心理相互作用、个体———家庭———社会交互影响的系统发展观和生态发展观,注重生理环境的变量因素。而来自遗传学、内分泌学、免疫学、脑电技术等的研究方法对心理弹性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改进有重要帮助,研究者可以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等技术生物学的先进仪器,从生物机制方面,为心理弹性研究提供更全面的研究资料,以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向着更为科学和综合的方向发展。

(二)进行细化研究

目前已有的研究,多是针对个体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在逆境中遭遇哪些危险因素,并受到哪些保护性因素的支持,从而获得心理弹性、成功应对逆境并得到良好发展结果的课题。但是就研究项目来说,逆境特点是有差异性的,如学业不良、经济困难、父母离异等特定领域,个体的心理弹性是在不同的情境特征下发展起来的,其应对方式和作用机制必然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心理弹性发展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将是对特定领域的弹性发展作用机制模型的建构。当然这个特定领域也必然涉及到对研究对象的细化,如针对大学生、老年人、工伤事故者等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就我国而言,国内就业压力逐渐增大的大学生、自杀倾向严重的个体、空巢家庭中孤独的老人等都将成为研究的新主体。

(三)拓展纵向研究

在心理弹性研究领域中,一项著名的系统研究是Werner及其同事在夏威夷进行的、历

时20多年的研究 λ|,这项研究是心理弹性纵向研究的代表。而目前,从发展的角度关心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包括低功能的保护机制与已经成功应对的高功能保护机制的异同、正处于逆境的个体与危机因素的接触以及保护因素的出现过程等成为研究关注点。因此,对研究对象的长期追踪必然成为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所必需的研究方法。

(四)加强认知研究

改变不良认知是建立现实感和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和促进心理弹性的关键。在关于作用机制的模型建构研究中,已有研究者开始重视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重要性 λ}。弹性干预训练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受训者心理弹性的提高和保护性因素的增加并不是得益于培训内容本身,而是源自于受训者参与培训的经历和体验,他们从中体悟到更深层次的关系、信念和期望,以及自愿与他人分享这些力量的价值感 λ~。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个体经历的逆境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个体对自身环境的认知及主动寻求保护因素的积极性,而这些都是认知研究的重要内容。未来的研究将会进一步探讨个体在逆境中,其认知图式的建立、改变、完善和情绪调节、行为改变的效果,从而逐步建立起正确认知在作用机制中的调节作用。

(五)实施干预研究

心理弹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使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个体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相应地,通过干预来帮助人们减少危险和提高心理弹性这两种模式,都能达到发展心理潜能、预防行为障碍、促进良好适应和心理健康的目的 μυ。虽然到目前为止关于心理弹性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它已经在实践应用中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反过来心理弹性理论也在实践的反复检验中得到不断的发展。目前,心理弹性干预在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实践领域,应用最广泛也最富有成效,其根本目的是要让孩子们获得应对挑战的各种生活技能。因此,未来对心理弹性干预的研究成果,将会成为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研究新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①W aller M argaret A.Resilience in Ecosystemic C ontext:Ev olution of the C oncept.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2001,71

(3):290-298

②H iggins,G.O.Resilient adults:Overcoming a cruel past.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94

③W alsh, F..S 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New Y ork:G uilford Press,1998

④M asten, A.S.Ordinary magic:resil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227-238

⑤W erner E. E.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American Psychological s ociety,1995

⑥Lazarus R.S.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 o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3

⑦American Psychology Ass ociation Help Center:The road to resilience:What is resilience?http://w w https://www.360docs.net/doc/a82652355.html,/fea2 turedtopics/feature.php?id=6&ch=2,2002

⑧Luthar S.S,ciicchetti D.,Bech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evalu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 ork[J].Child Development,2000,71,543-562

⑨K athleen T,Janyce D.Resilence: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H olistic Nursing Practice,2004

λω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年第6期。

λ?M asten,A.S.&C oatsw orth,J D..the development of com petence in fav orable and un fav orable environments:Less ons from re2 search on success ful children.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205—220)

λξG armezy,N.S tress-resistant children:The search for protective factors.In J.S tevens(Ed.),Recent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C].Ox ford,England:Pergam on Press,1985:213-233

λψK aplan,H B.T 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Review of Definitions and M odels.In G lantz,&Johns on K luwer (eds.).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P ositive Life Adaptations.New Y ork:Academic/PlenumPublishers,1999:55-56 λζK um pfer,K.L.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The resilience framew ork.In M.D.G lantz&J.L.Johns on

(Eds.),Resiliency and development:P ositive life adaptations.New Y ork:K luwer Academic,1999:(179—224) λ{Richards on,G. E.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2,58:307-321

λ|W erner,E.,&Smith,R.Overcoming the odds:H igh-risk children from birth to adulthood.Ithaca,New Y ork:C ornell Universi2 ty,1992

λ}M andleco,B.L,&Peery,J.C.An organizational framew ork for conceptualiz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Journal of Child and Ado2 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2000,13,99-111

λ~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5期。

μυOlls on C A,Bond L,Burns J M,Vella-Brodrick D A,Sawyer S M.Adolescent resilience:A concept analysis.Journal of Adoles2 cence,2003,26:1-11

[启事] 本刊2008年第一期起试行新的编排规范

2007年8月,本刊与《北京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等多家高校文科学报,在北京召开了“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并共同签署了《关于修改编排规范的联合启事》。经认真讨论,本刊决定从2008年第一期起在编排时试行新的规范文本《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

与本刊目前执行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重大区别在于,新的规范文本《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允许不同学科采行各自通行的文献引证体例,即允许不同学科的学者在“注释”(主要涉及教育学科)和“著者-出版年”(主要涉及心理学科)两种体例中进行选择。采用“注释”体例的论文,不论是对直接或间接引证的文献说明出处,还是对正文中的术语、概念、观点和资料进行解释、辨析或评论,均以文后注的形式进行标注;采用“著者-出版年”体例的论文,在正文中括注著者、出版年及页码的标识(作者,出版年:页码),文末则列明“参考文献表”,同时可采用文后注的形式对正文中的术语、概念、观点和资料进行解释、辨析或评论。

鉴于编排规范对编辑出版工作和学术传播的重要性,本刊提醒作者在赐稿前详细阅读新的规范文本《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具体内容请参阅本刊网页w w w.xb.ecnu. https://www.360docs.net/doc/a82652355.html,),并据此进行写作和排版。

心理弹性综述

专业英语论文 心理弹性综述 院系: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姓名:董丹 学号:4 2 1 0 0 1 2 8 任课教师:井婷

心理弹性综述 董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0) 摘要:心理弹性是一种处于逆境中能过克服危险因素,避免发展功能,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受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本文在心理健康的视角下,在对心理弹性内在结构的基础上,就心理弹性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的理论模型,研究范式,及理论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为改进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改进提供依据,并对心理弹性的研究的缺点和发展趋势做了总结。 关键词:儿童心理弹性内在结构研究范式 分类号B849:C91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 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译作复原力,韧力)研究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心理弹性这一概念颠覆了研究学者以往高风险环境下儿童发展的悲观性结论。比如,Werner Smith[1]在纵向的研究结果表明,一部分儿童即使经历了高风险环境,其发展功能仍然保持完好。 关于心理弹性,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没有一致的看法。由于研究者所处于的历史时期,所依据的理论背景不尽相同。心理弹性的概念因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差异。Masten Best Gamezy[2]在1990年定义了三类弹性概念:第一类弹性指的是“克服逆境”,认为弹性是个人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第二类弹性指的是,面对急性或慢性生活压力(如父母、离婚、家庭经济困难),个体并未受到消极影响,而是成功的应付了这些压力;第三类弹性是指经历创伤后能较好的回复,即创伤没能将个体打到。这三个概念蕴含着一个共同点,即个体处于逆境仍能发展和适应良好。通过总结大量的文献,目前关于心理弹性的概念在总体上分三种:结果性定义、品质性定义、过程性定义。 结果性定义:研究者们通常根据心理健康、机能、社会能力来定义弹性的结果,如Msten,Best和Garmezy就将心理弹性定义为经历压力、挫折、创伤后机能维持,也就是指处于危境中的青年的胜任行为和有效机能。 品质性定义: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和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的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Connor认为“心理弹性是应对压力、挫折和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 过程性定义:指个体在压力事件中适应良好的过程。即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Luthar 等人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的动态过程”APA Help Center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是的良好适应过程。 二、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 Rutter[3][4]提出,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与危险因素产生交互作用的因素或保护性过程。这样心理弹性的操作定义就是:具体的保护性因素的结果。研究这考察人的心理弹性的发生、发展与机制,涉及两个关键性因素: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也被称为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 (一)危险性因素 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收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活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一概念已经被研究者广泛接受和研究,特别是在对压力、逆境、挫折、创伤等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中,更是备受关注。 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关注的对象是处于高危环境的个体以及个体所面临的危险性因素。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1)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申请学位: 学士学位 院 系: 专 姓 学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3]。徐加杰也认为高校、公共、科研三大系统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实践了多年,因始终没有一个权威机构进行组织或协调,实施起来障碍重重[2]。而“现行的一些条例、法规,都是按系统颁布的,客观上加深了各自为政,强化了条块壁垒,往往会给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和网络建设带来了障碍”[4]。同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 (2007-06-15 09:46:27) 转载▼ 分类:心理 当人们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内部心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和稳定的适应性倾向,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形式有十三种:压抑、否认、退行、合理化、反向形成、转移、投射、幻想、补偿、抵消、认同、升华、幽默作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一下,或许会有所启发. 压抑: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人将一些不被自我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者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这种面对不愉快情境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和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的情形不同.被压抑的内容并未消失,它仍然在我们的无意识中,遇到机会仍会逸出,如触景生情.而且在无意识中活动,影响我们的行为. 压抑虽然能暂时减轻焦虑和获得安全感,但若内心蕴藏着被压抑的内容过多,超过意志的控制力和耐受性时,有可能会发生心理障碍. 否认: 不是把痛苦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拒绝面对现实),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御机制,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孩子闯了祸,把眼睛蒙起来,像沙漠中的鸵鸟,敌人追赶在眼前时,无法面对,就把头埋在沙堆中,当作没这回事一样,就是一种否认的表现.或患了绝症、事业失败,常会本能地否认. 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否认和错觉(对现象错误的信念),可以缓冲突然来临的打击,避免精神崩溃,维持一时心理平衡. 退行: 遇到挫折和应激时,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用原始\幼稚的方法应付当前情景,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比如知道丈夫有外遇,每当丈夫外出,妻子就坐在地上大哭大叫,一直到丈夫答应不外出为止.成人的偶然"倒退"会给生活增添情趣.但如果常常退化,利用自己的退行行为来争取别人的同情与照顾,用以避免面对现实的问题与痛苦,就不仅是一种现象而是病态了. 合理化: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俗称"找辙".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总的来说就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予开脱("合理"的辩解),自园其说. 一般合理化可分为"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和推委三种形式.“酸葡萄”心理和“推委”不多说了。“甜柠檬”心理,百般强调凡是自己所做成或所拥有的东西都是好的。面对不如意时,努力去强调事情美好的一面,以减少内心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种类: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 特点: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收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实的真实状况。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测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 实验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个案法: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某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由于个案法限于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结果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经验主义、联想主义、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塔式、精神分析学派什么叫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试说明神经冲动传导的基本方式,什么是电传导和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的传导(单个神经元内的传导)实际上是一个神经内局部产生的电位差引起。 神经冲动的传递(两个或多个神经元之间)神经冲动由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要经过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部位。 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的运动,跟电流在导线内的运动不同。电流按光速运动,每秒30万公里,而人体内神经兴奋每小时运行的速度只有~320公里。 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的。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病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的分子受体(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某些离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知觉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综合与解释)产生了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就是知觉。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怎样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过程。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便成为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相互依赖。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而且受对象所处背景的影响。在不同背景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知觉可能是不同的。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不仅存在于空间的刺激组合中,而且存在于时间系列中。可见,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像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 什么叫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是怎样产生的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现象在视知觉中表现得很明显,视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

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 院 系: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姓名 职称 二〇 年 月 日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的障碍及解决途研究综述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一直是图书情报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持和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步探讨新的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本综述通过对2000 年以来该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对我国现阶段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 1 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障碍 1.1 观念方面的障碍 图书情报界虽然在理论上认可了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但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仍有着巨大的支配力量,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和合作精神,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李家清认为这种认识上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小农经济自我封闭观念的影响,各图书馆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我行我素;二是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只愿共享,不愿共建;三是受重藏轻用思想的影响,对资源共享不积极、不热心[1] 。徐加杰则进一步探讨了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部分领导把“资源共享”当作解决经费困难的权宜之计,只注重大馆的发展投入和资源建设,没有考虑众多中、小馆的想法;二是由于中、小馆没有得到重视和投入支撑,而对文献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抱着观望态度,指望所有的问题都通过大馆的资源共享来解决[2] 。这些观念的存在自然地影响到共享活动的健康发展,阻碍了资源共享的进程。 1.2 管理体制和有关法规方面的障碍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高度的整体化,但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互相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严重制约着我国文献资源共享的发展。刘广利认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分成公共、科研、高校等几个系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多元化行政管理体制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平行分散、重复浪费。没有统一的协作协调方案, 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缺乏馆际协作与资源共标题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全部宋体小四不用加粗,行距为固定值26磅。 文献综述整体字 数要求不少于 3000字 序号用 1 1.1 1.1.1 2 2.1 这样的格式写,要 顶格写,标号跟后 面的标题用两个 空格隔开,最多有 三级标题

8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①否认是指一种拒绝承认现实的某些方面,借以减轻焦虑和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②潜抑指一个人能被社会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情感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而使内心保持“纯洁”、“安宁”。 ③投射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失归咎于他人,或者将自己内心那些不能为社会规范或自我良心所接受的感觉、欲望、意念等放到别人身上,以掩饰自己,逃避或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④反向作用指一个人表现与自己的欲望、动机、观念等截然相反的矫枉过正式的态度和行为,以减少焦虑,维护安宁。⑤转移指一个人把对某一对象的欲望、情感或行为意向不自觉地转向其他对象上去,以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⑥抵消指一个人以象征性的动作、语言和行为,来抵消已经发生了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弥补内心的愧疚。⑦合理化指一个人给自己的行为或处境寻找能为自我和社会认可的理由的做法。 ⑧升华指一个人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导向人们所接受、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上面来。建立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现象。人在其心理活动中,需要与欲望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或多或少地会遇到挫折或动机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和不安。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或采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面对现实的矛盾,设法求得解决;或采取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企图回避矛盾以摆脱困境。郑毅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健康的、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利他替代性而建设性的为他人服务而自己也从中得到满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双

赢’——把别人的欲望和自己的欲望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满足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满足。幽默就是运用智慧因势利导,通过幽默的方式弱化和消解矛盾、冲突等不和谐因素,既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念、情感和意图,又不至于引起别人和自己的尴尬和困窘。调节它不同于压抑,它不是否定人的欲望和自主状态。它是当意识中出现想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冲动时,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暂且压制这种冲动,延迟行动。预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未雨绸缪。为预感中将要出现的不舒服感预先做出切合实际的计划,为到时化解问题打下伏笔或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升华通过一种合理的手段间接地减弱表现本能,既没有不良后果又不会明显丧失乐趣。同时,将坏事变好事,使挫折成为动力,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如果细心观察就会注意到,我们周围的一些成功人士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好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解决他们面对的心理矛盾。古人讲:见贤思齐。我们为什么不引为借鉴、援为己用,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成功。(2 005年7月28日《财富健康》播出。文:周军)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精品文档交流 2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心理弹性的研究综述 成长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往往要经历一些挫折, 有时甚至是严重挫折。学术界长期以来致力于发现危险因子与何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相关联,却忽略了对另外一种情况的考察,那就是,尽管有一些人儿时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或逆境,长 大成人后却功能完好,甚至还很优秀。最早对传统研究提出的挑战的,被认为是Rutter1972 年所做的有关母爱剥夺的研究综述,报告了个体差异的现象与证据。其后由于Norman Garmezy等人20世纪80年代的奠基性研究工作,儿童弹性发展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本文试图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介绍,并提出作者认为今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心理弹性的定义作为科学意义上的心理弹性概念,在国内外至今没有一 个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国内研究者除了译为“心理弹性”外还有很多不同的译法,如“心理韧性” 、“恢复力”、“复原力” 和“压弹”等。本文暂采用“心理弹性”这种译法。国外研究者们对resilience 的定义各有偏重,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如

MastenA.S. (2001) 认为“心理弹性是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仍能产生适应较好或发展顺利等结果的一类现象” 。 能力性定义: 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品质, 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Werner E. E. (1995)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 ;“ 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 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 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如APA Help Center (2002) 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它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 ”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 ,“心理弹性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 。 尽管各位研究者,对心理弹性从不同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都公认心理弹性的两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个体遭遇逆境;(2)个体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 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和危险因素在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中,特别是在心理弹性的早期研究中,危险性因素( risk factor )和保护性因素 ( protective factor ) 是不得不提到的两个相关概念,它们贯穿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事例分析 1、压抑 事例:儿子车祸死了,当妈妈的很痛苦,这痛楚太难以承受,于是自我起作用,把关于儿子的记忆压抑到了潜意识。但因为不是真的遗忘了而只是埋在了潜意识里,所以每年到了二月她还是莫名抑郁。原因就是她儿子那年是二月出车祸的。 含义:就是把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以及个人无法接受的欲望和冲动压入潜意识中,使之遗忘。通过压抑,使自我至少暂时避免了面对本我和超我、本我和外部现实之间的矛盾,从何保护了自我。 分析:妈妈把失去孩子的痛楚压抑在潜意识里,减少她暂时的痛苦,但并不是真的遗忘,所以她还在每年2月的时候抑郁,要想摆脱这种抑郁,需要解开心结。 2、投射 事例:妻子内心充满愤怒,她可能把愤怒投射到丈夫身上,声称丈夫对她有敌意。 含义:有些本我欲望或冲动为超我不容,个体便把自己的这些东西加在一个外人身上,断定是别人而不是自己有这些动机或欲望。 分析:妻子自己的愤怒无法排解,便怪罪到丈夫身上,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3、置换 事例:替罪羊现象(上司—丈夫—妻子—孩子—小狗)

含义:是用一种精神宣泄替代另一种精神宣泄。它是自我以一种可获得的对象替代另一种不可获得的对象,或者以不致引起焦虑的对象或行为替代会引起焦虑的对象或行为。 分析:上司、丈夫、妻子、孩子都通过把自己所受的气发泄到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来排解自己的苦闷。 4、否认 事例:“掩耳盗铃” “鸵鸟政策” 一个通过努力而考试失败的人,可能忽视失败的消极含义和后果,而认为自己在考试的准备中学到了知识。 含义: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拒绝承认有关其个人痛苦事实的存在。短期临时性的使用会使自己在重大挫折面前得到暂时的逃避,过度使用会形成偏执型倾向。 分析:以上事例都是拒绝既存事实,逃避现实,减少失落的感觉。5、合理化 事例:“酸葡萄效应” “甜柠檬心理” 鲁迅笔下阿Q的“精神胜利法” 含义:某个行为或观念已经发生,而导致这个行为或观念的真实动机、欲望又是不能为意识所承认、所接受的,于是就找一个看似合正当的理由解释之,以免除焦虑。 分析:说葡萄酸,说柠檬甜,以及阿Q的“精神胜利法”都是为了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对大学生(我们)的影响及其运用 政法学院社会工作姓名:曹双兴学号:0903030003 [摘要]:随着人类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对自己的内心也在不断增进认识,过去,不仅是我们,还有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导致人类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是环境带给的压力和个人的主观努力不足及个人的能力有限,如今,伴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发展,更多的心理学家发现心理疾病产生的最终原因还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不恰当利用,因此,我们要正确运用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减轻自己的压力。 关键词: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影响。 正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也正处于变化之中,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以及现在社会的机制不完善性,使人们承受了越来越多外在的压力,也因为此种原因,人类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在不断激增。面对如此多的问题,许多人由于缺乏基本的应对方法,也由于方法的应用不当,特别是过度的应用心理防御机制,导致了人们面临的心理疾病问题越演越烈。心理防御机制运用不当也成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通过这篇论述让自己和他人更加了解心理疾病并不是外在环境唯一的造成,关键还是在于正确的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压抑、否认、投射、升华、幽默、掩饰、补偿退行等。了解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在特定的环境运用适当的理论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一、心理防御机制的解释(用我们身边的例子解释) 1、压抑压抑是我们很多人喜欢用来逃避现实的一种心理防御方法,在我们身边中我们把自己不相信发生的东西而它确实有可能发生压抑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如我们坐公交车其实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但我们为了获得自我的平衡而不认为有风险。 2、否认否认是我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或遇到的不愉快的事采取否认的态度,以获得心理平衡,比如当我们听到自己的亲人死亡时,我们会采取否认态度来抵抗精神打击。 3、投射将自己的欲望和冲动转移到其它事物上以避免心理产生压力,比如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一直在追某个女孩,但却被对方一直拒绝,这时内心的欲望就会以梦的形式呈现。 4、升华用一种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的形式来表现以抵消内心的压力。比如我们追那个女孩失败时动的心理防御的人会借助歌声来舒缓内心中的情感。 5、幽默用一种比较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景,比如我们在恋人面前有时会处于尴尬的气氛当中,我们通常会采取幽默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情况。 6、掩饰这是我自己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处理具体情境中的事情时,由于我们怕暴露自己

心理学论文题目汇总

心理学毕业论文题目汇总《教育心理学》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军队技术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现状研究 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研究 小学生成功发展能力结构的研究 中学生控制源、自尊与人际关系发展的研究 初中生自我概念与社会行为发展特点及关系的研究 中美青少年人格教育比较研究 青少年压力应对的维度、结构及相关研究 沙盘游戏作为儿童心理教育技术的探索 大学生焦虑与自我概念、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分校、合校教育模式对澳门中学生性别角色认知的影响 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和创造性的关系研究 故事情境对儿童理解白谎的影响 城市幼儿园幼儿的焦虑问题及辅导策略研究 现代中学生非智力素质的因素分析及其培养 澳门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 对山东、广东体育高考生使用兴奋剂的心理调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维度关系的研究 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多校区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 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研究 书写训练对于帮助克服考试粗心现象的实验研究 青少年学生公正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 中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 儿童的欺负行为和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情绪归因的特点及其与气质的关系研究 多元智能的多元测评研究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观的影响 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博士) 汉藏族大学生心理品质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职校生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实验研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 提高中专学生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引言 伴随着二十世纪中叶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童年困境、危险经历等负面 成长环境与个人心理疾病的联系。Rutter(1972 )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这些童年生活的负面环境对于儿童心理行为能力的损伤存在个体差异,并将此类个体发展现象统称为心理弹性(Re-silience )[1]。心理弹性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正式向对于压力/逆境的传统认识提出挑战,强调以积极的角度看待逆境中的个体发展。 1.心理弹性的定义及研究沿革 1.1心理弹性的定义 目前尚无有关于心理弹性的统一定义。早期研究者将其描述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可以帮助个体在处于不利环境时,避免产生消极的心理发展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弹性被概括为 心理的动态发展过程,包括处于危险环境中的个 体通过克服逆境获得良好发展;个体能够面对并适应持续的生活压力;经历心理创伤的个体得到 了很好恢复。[2] 周会娜等国内学者后期通过总结归纳,将心 理弹性的定义归纳为三种类型:(1)结果性。在危险环境下,心理弹性仍能使个体顺利发展并取得较好的结果;(2)能力性。它是使个体能够承受较大破坏性的环境变化、产生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反应,并能从消极经历中得到恢复,灵活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与品质;(3)过程性。它是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等压力事件时产生良好适应的过程,并意味着个体从困境中走出。 1.2心理弹性的研究沿革 心理弹性的研究历史并不算长,研究者一般将这二三十年的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研究者倾向于将心理弹性看作是心理发展的结果,研究目标在于如何确定影响其最终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危害程度,与如何评价研 作者简介:缪胜龙,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就读于南京政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军人心理教 育与疏导,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研究取向的综述 缪胜龙 摘要:作为心理健康培养与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弹性”一直是国内心理学研究者 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研究取向的差异,心理弹性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通过分析国 内近年来关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国内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向总结为特质型、因素型与过程型三类,并结合国内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心理弹性研究取向本土化研究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浅谈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理学逐渐从其它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心理学著作层出不穷。心理学发展成为现代心理学,并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派别和分支。例如教育心理学、生物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 一、国外心理学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重视心理学的研究,这一点相比我国要早得多。在国外,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比较高,心理学的派别分支也分得比较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政府的支持。经济发达的国家,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较高,政府大力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并且每年拨款支持心理学的研究,因此心理学研究硕果累累。 (一)教育心理学。所谓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是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整个研究具有连续性。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个体个性的形成,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传授、学习、与掌握知识技能的一般规律。(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的生物心理学探索的主要是动物和人类行为发生的过程和心里活动的过程,以及相关的规律。生物心理学对整个心理学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例如条件反射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之大,心理学上著名的行为主义就是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二十世纪以来,生物心理学流派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研究理论,其

中比较出名的有功能系统学说。 (三)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产生是具有历史的意义的。行为主义一直以来,在心理学中都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在五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了计算机语言、语言学、信息论和控制论,并导致了心理学上的认知革命,行为行为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走向衰落,而认知心理学由此产生。认知心理学主要是利用信息加工的方式来进行研究的。 二、我国心理学研究现状 我国的心理学总体而言,起步较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发展历史上屡受挫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心理学的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意识到心理学的重要,并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人才与心理学和著作,并成立自己的研究机构。 (一)教育心理学。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秉着谦虚的态度,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理念,并吸取其中的精华,结合实际,展开自己的研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生物心理学。所谓生物心理学研究人的大脑和人的行为的科学。我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来研究生物心理学,研究领域广阔,并且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一是药物成瘾的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国内环境复杂,药物成瘾问题比较严重,毒品交易时有发生。二是记忆与学习。对于这方面的研究,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精神分析学派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101种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如压抑、压制、否认、投射、转移、文饰、解除、自居、补偿作用等。 自我防御的特征: 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 概说:按照发展中出现的大约的先后顺序 一、口欲期:0—3岁 1、投射:你把自己的东西加到别人身上。 2、内射:你形成了一个他人的意象。 3、幻觉:你看到或者听到你想听到或者看到的—愿望、评论、想象或者批评—没有现实检验。 二、肛欲期:1.5—5岁

4、投射性认同:三种使用方式。 a)投射了如此之多的自己给他人,以至于造成了他或者她的巨大改变; b)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痛苦的恋人伙伴”) c)刺激他人产生你的不愉快情感,加上使这个人像那个曾经让你不快的人一样对待你。 5、投射性指责:你因为自己的问题不公正地指责他人。 6、否认:假设你自己感知到了现实: a)本质否定:尽管现实明确存在仍加以否认。 b)行为中的否认:用行为象征性地说,“那个肮脏的现实并不是真的!” c)幻想中的否认:坚守不正确的信念,所以不愿意看到现实。 d)言语上的否认:使用特殊的词汇让自己相信现实是虚假的。 7、失区别(自体-客体混乱):你变成了别人要你变成的那个人。 8、分裂:你认为一些人是完全可恨的,另一些人是完全可爱的。或者,你现在恨着你爱过的魔鬼。 9、泛灵论:你将人类的属性给与非人类。 10、去生命化:你看到的那个人不是人,所以你不必担忧。 11、反向形成:你有相反的感觉。 12、抵消与仪式:你做着违背良心(超我)的事情。或者你做让自己感到内疚的事,作为弥补你又在另外的象征形式上惩罚自己。 13、隔离(情感):你不注意自己的情感。 14、外化:你认为“社会”批评你,而事实上是你感到内疚。 15、转向自身:你对某个人生气,转而攻击或者杀掉自己。 16、消极主义:你拒绝合作,并且以谦卑的态度对待他人。 17、小团体化(compartmentalization):你通过建立关系来限定自己。 18、敌意的攻击:你进入争斗以隐藏不愉快的情感。

罪犯态度转变的心理机制与方法研究

第28卷第1期江苏警官学院学报Vol.28No.1 2013年1月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OFFICER COLLEGE Jan.2013·犯罪学研究· 罪犯态度转变的心理机制与方法研究 王伟 摘要:罪犯改造态度是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对改造过程和改造活动所持有的稳定的、持久的内部心理倾向。罪犯改造态度是其改造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说,罪犯心理的转化与矫正,实际上也是罪犯态度的转变过程。监狱管理方面应通过加大教育说服力度,重视建设健康的罪犯改造群体以发挥群体效应,公平、公正地运用奖惩制度力争,改善监狱环境以营造良好的改造环境等措施,以促进罪犯改造态度的良性转变。 关键词:罪犯改造态度罪犯心理犯罪预防 中图分类号:D917.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1020(2013)01-0067-04 一、罪犯改造态度内涵界定 (一)罪犯改造态度概念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态度是指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为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基于这一定义,笔者认为,罪犯改造态度是指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对改造过程和改造活动所持有的稳定的、持久的内部心理倾向。罪犯改造态度包括以下四个内涵:、罪犯、改造态度是一种心理倾向;罪犯改造态度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监狱中与改造有关的一切人与事;罪犯改造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形成将不会轻易改变;罪犯改造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①(二)罪犯改造态度的构成成分和分阶段变化理论 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俗称ABC模型,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罪犯改造态度的构成成分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罪犯改造的认知成分是指罪犯对于改造活动的认知综合,具体包括观念,概念、意见、评价等。罪犯改造态度的情绪成分是指罪犯在改造中的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如对于改造接受还是拒绝,积极还是消极。罪犯改 收稿日期:2012-12-31 作者简介:王伟(1989-),男,江苏泰兴人,汉族,上海政法学院政法干警试点班监狱学1123班学员,江苏高淳监狱民警,上海,201701。 ①段晓英:《罪犯改造心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页。 -67-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2012年7月护理学报July,2012第19卷第7A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19No.7A 【研究生园地·综述】 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 张丽娣1综述;李乐之2审校 (1.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护理部,湖南长沙410011) [关键词]心理弹性;护理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969(2012)07A-0017-03 心理弹性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经3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并在心理学、临床医学、教育学、护理学等各学科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心理弹性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个人在面临压力危机时,心理弹性是其能否成功复原的决定性因素。在护理行业,心理弹性已被看作是护理活动中协助护士良好地适应生理和心理损害的一个基本要素[1]。而护理专业学生是护理事业的后备军,其心理弹性水平是决定其今后能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笔者对心理弹性的定义、相关因素及测评工具进行综述,并就如何从教育学的角度将心理弹性的培养融入护理教育提出思考。 1心理弹性的定义 心理弹性(resil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resilire”,意为“反弹”。因此,其有从创伤或痛苦事件中复原并获得良好适应之意。因不同研究者研究视角各异,国内外对心理弹性至今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依据其内涵侧重点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3类定义: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结果性定义侧重于即使在严重威胁下,个体仍能适应良好或积极发展这一结果[2];能力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能够承受消极变化同时表现出良好适应行为的能力[3];过程性定义表示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4]。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把心理弹性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行为、思考、行动等各方面,是可通过学习和培养发展起来的。美国心理学会[5]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尽管心理弹性的概念未统一界定,但研究者普遍认为,构成心理弹性必须具备2个操作性定义要素:(1)面临逆境;(2)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 2心理弹性相关因素 2.1 个体特征与心理弹性相关的个人能力包括乐观、信念、希望、自我效能感、控制能力、应对方式等。Gillespie等[6]对1430名澳大利亚手术室护士调查后得出,希望、自我效能、控制、应对、能力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且认为希望、自我效能和应对是心理弹性的定义属性,这些属性促使个体在一定的环境下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后续的研究[7]还发现,工作年限、年龄及文化程度均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工作年限可以预测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弹性,且仅可以解释变量的 3.1%。Edward[8]通过对6名社区精神工作者进行访谈,发现自我感觉、信念、希望、洞察力及自我照顾与心理弹性有关,心理弹性水平高的个体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对生活更乐观、更充满激情。Beardslee[9]对护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情绪智力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47,P<0.01)。提示在医疗卫生工作的高压力下,积极的个性特征有助于个体保持工作热情,从容应对挫折,获得良好适应。 2.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心理弹性的一个基本要素,包括家庭的支持及外部支持系统,如宗教信仰、朋友、同事、医护人员的精神与信息支持等。Yu 等[10]在2008年四川地震1个月后对2914名青少年心理弹性检测发现,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44,P<0.01),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分别r=-0.38, r=-0.25,P<0.01)。Kornhaber等[11]对烧伤科护士进行访谈,访谈对象认为多学科团队是其工作环境中最重要的资产,如果缺乏团队的支持,烧伤科护士无法 [收稿日期]2012-02-24 [作者简介]张丽娣(1986-),女,广西贵港人,本科学历,硕士研 究生在读。 [通讯作者]李乐之(1965-),女,湖南益阳人,博士,教授,护理 部主任。E-mial:llz6511@https://www.360docs.net/doc/a82652355.html, 17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