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规划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规划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规划

智能配电网规划的方法和工具是什么

实现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关键在于研究开发适合其特点的方法与工具。文章基于第23届国际供电会议规划分会(CIRED2015-S5)中的相关议题,从负荷模拟和预测、网络模拟和表示、规划中广泛涉及的电气计算和分析3个方面介绍了与智能配电网规划有关的方法和工具,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开发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0引言 传统配电网规划一般仅考虑了最严重工况的情形(如最大负荷的预测值),而采用节点负荷的历史极大值对配电网荷载能力及电压分布进行校核计算,这样造成规划方案一般都会事先预留较大的容量裕度,且对配电设备一般不设置监控手段。在负荷增长率较快和无分布式电源(DG)接入的情况下,这种传统方式尚有其合理性。但是,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发展,负荷越来越主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越来越高,造成电网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确定性的规划方法,必然造成电网容量的利用率低、投资建设成本高、故障风险难于掌控等负面后果,而这些又都有可能成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障碍。 为了提高电网建设的经济性,未来的规划应该主要考虑大概率事件以及小概率大损失事件,这依赖于对长期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实时运行数据的监测管理,而这又依赖于量测技术和智能装备技术的发展。相应地,配电网规划方法和工具的研究重点也将发生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考虑不同的负荷量测方式和预测方式。由于可以利用从智能电表获得的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可实现基于每小时/每季度的电能计量数据构建较为精确的负荷模型,包括一年以上的预期负荷变化曲线以及描述这一预期变化曲线的正态分布函数。 2)考虑低压网络(LV)规划的需求。由于在低压系统中接入了大量可再生能源,出现了像电动汽车这样具有潜在高同时率的新型负载,并且要求更高的供电质量和用电效率,因此,配电网规划重点必然会逐渐从中压系统转向低压系统。 3)摒弃传统的确定性建模方法。由于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量测和控制手段变化以及规划模型的经济性,在对长期规划方案进行选择时,应采用负荷和DG出力的概率模型来模拟风险,通过合适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未来发电和需求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应采用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在模型中用概率密度函数取代一个个确定性的数值,潮流计算结果则由期望值及其概率分布组成。 国际供电会议(CIRED)致力于展现和推广供电技术及管理方面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包括网络元件、电能质量、运行控制和保护、分布式能源、配电系统规划和DSO监管等6个研究分会。其中,配电系统规划分会(S5分会)包含以下4个议题: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网络发展、配电规划、方法及工具。本专题连载分别对应上述4个议题,推出了4篇系列文章:系列文章之一介绍了配电网消纳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的风险管控方法;系列文章之二和之三分别介绍了配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智能配电网规划的关键技术;本文为系列文章之四,主要介绍能够支持配电网规划和投资的创新性方法、模型与工具;后续还将有3篇文章,主要介绍与智能配电网规划和运行有关的案例分析。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35~110千伏配电网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附件: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5~110kV 配电网项目可行性 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CSG 115003-2011 ICS 备案号: P 2011 – 4 – 20 发布 2011 – 4 – 20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目次 前言 (2) 引言 (3) 1 适用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编制的基本要求 (5) 4 内容及深度要求 (5) 4.1工程概述 (5) 4.2电力系统一次部分 (6) 4.3电力系统二次部分 (9) 4.4变电站站址选择 (12) 4.5架空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5) 4.6大跨越工程跨越点及路径选择 (17) 4.7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18) 4.8海底电缆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20) 4.9环境保护 (22) 4.10项目的节能设计分析 (22) 4.11抗灾减灾分析 (23) 4.12资产全生命周期分析 (23) 4.13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24) 4.14结论及建议 (25) 5 附件及附图 (25) 5.1附件 (25) 5.2附图 (2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缆隧道专题报告的内容要求 (2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35~110KV配电网项目可研阶段主要结论及指标表 (29)

前言 根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一体化管理工作推进的要求,公司组织五省(区)电网公司、有代表性的地市(州)供电局及设计单位规划计划专业技术人员起草本内容深度规定。本规定的编写结合了各省(区)、地市(州)的实际情况,经过征求意见和三次会议集中讨论而形成。 本规定主要起草单位:公司计划发展部、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佛山供电局、南宁供电局、昆明供电局、贵阳供电局、凯里供电局、台江供电局、海口供电局。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陈旭、邱朝明、戴志伟、曹华珍、张宁、李云芬、张群安、刘长春、罗竹平、陆冰雁、刘东升、郑星炯、刘先虎、廖小文、施坚、雷霖、陈守吉、吴振东、柯景发。 本规定由公司计划发展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定自2011年4月20日起执行。

高压配电网带电作业发展与现状(一)

高压配电网带电作业发展与现状(一) 作者:舒晓枫;王丽娜;高燕琪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提高供电可靠性已成为当前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带电作业检修和维护工作,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高压电网;带电作业;发展方向 保证连续不断供电,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电力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供电可靠率已成为供电单位重点考核指标,提高供电可靠性已成为当前电力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即使是在配电线路设备上进行维修等而中断供电也变得不允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带电作业检修和维护工作,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一、带电作业的经济效益 带电作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包括可计算和难以计算的两部分。可计算部分可归结为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两种形式。直接效益系电力部门获得部分;社会效益是由于多供电给厂矿企业,使厂家和地方财政多得到的效益。难以计算的效益则体现在降低供电事故中,提高供电可靠性及消除不良政治影响、方便人民生活诸多方面。 二、高压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工作环境 工作地点位于城市市区,环境嘈杂,斗臂车噪音等;配电线路设备事故多,操作频繁,线路出现异常情况多;线路复杂,多回路及高低压共杆架设;配电线路设备锈蚀严重;配电线路各相间距离及对地距离较小;高空作业。 因此,由于其作业的环境而决定其作业难度和劳动强度都将大于高电压等级的带电作业。三、带电作业方式 由于工器具设备和防护用具的原因,以往的配电带电作业大都采用屏蔽服,利用高架绝缘斗臂车或地电位间接作业。依据规程所确定的安全距离和配电带电作业的现场环境、电气设备结构条件,可以看出在配电带电作业中,为了确保安全而应以间接作业为主。现在,随着国内外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绝缘服的各项性能和指标越做越好,绝缘防护工具也更加可靠、轻便。特别是国外的绝缘工具产品更优于国内产品,各单位基本上都使用国外绝缘服和绝缘防护用具。另外,国外许多轻便的电动液压检修工具,更是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目前多采取全绝缘作业法。 全绝缘作业法,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专业术语用词,我们通过实践,对这种称谓表示怀疑,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一定危险性。因此,愿与同行探讨。不管是哪种状态,其绝缘性质都是相对的,真正的安全是要建立正确的安全思想意思、行为意思和严谨的规章制度管理去体现,而不能机械的依耐某些工具去保证安全。 四、高压配电带电作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高压配电带电作业必须首先考虑到安全。高压配电网络的电压较输电网低,三相导线之间的空气间距小,而且配电设施密集,使带电作业人员的范围窄小,作业人员在有限的操作活动范围内作业,加上高电压的不可视性和作业人员在电杆高处作业,作业人员经常会出现一些危险举动,很容易触及处于不同电位的其它电力设施。因此,若生产中安全措施不全面、作业方式不规范、工具使用不当时,便很容易发生单相接地、相间短路,乃至人身伤亡事故。安全防护措施不当问题。安全防护措施是配网带电作业中保证生产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一是在作业中利用良好的绝缘工具隔离或遮蔽带电体和接地体;二是作业人员应穿戴合格的全套绝缘防护用具,问题是目前我国自己生产的绝缘防护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故此,大多使用的是来自国外的一些产品。这些产品中,品种繁多,选择够置时应特别注意其提供的电性参数,根据用途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我们认为,正确使用的方法取决于采用的带电作业方式,根据方式而确定它绝缘和辅助绝缘对象,如采用间接作业法(即地电位法)这时绝缘工具是主绝缘,操作人员穿戴的绝缘防护用具则是辅绝缘,若采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深圳供电局企业标准 Q/3SG—1.03.02—2001 深圳市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及供电技术导则 2001—09—30 发布 2001—10—01 实施 前言 为规范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 作,规范用户电能计量方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划分、规划设计原则及深圳城市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的结线方式;规定了用户供电方式与技术要求;规定了电能计量方式;规定了实施配网自动化的原则。本标准的制定参照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并考虑了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生技部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深圳供电局计量测试所、深圳 供电局生技工作组。 本标准由深圳供电局规划分部负责解释。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1) 3. 总则 (2) 4. 一般技术要求 (2) 5. 中低压配电网结线 (5) 6. 用户供电 (7) 7. 用户电能计量方式 (11) 8. 配网自动化原则- (11) 附录A:本标准用词说明 (13) 附图1:城市中压配电结线方式图 (14) 附图2:各类用户高压供电方式示意图 (16) 附图3:含居民用电的综合型低压配电系统分类计量设计示意图 (17) 1. 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及用户供电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及运行工作。 1.2根据深圳城市发展规划,特区内的福田、罗湖为市级中心;南山区、盐田区,以及特区外宝安区的新安镇、西乡镇,龙岗区的龙岗镇(龙岗中心城)为次级中心。本标准所指的城市中低压配电网即为与上述区域相对应的由深圳供电局运行维护及与其联网的中压(10kV)、低压(380/220V)配电网;本标准所指的用户为在上述区域内由深圳供电局通过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供电的用户。 2. 引用标准及规范 下列标准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导则的条文。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在被引用标准被修订后,应重新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能源电[1993] 228号“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 DL/T 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原则” GB 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Q/3SG-1.03.01-2001 “深圳电网中低压配电设备技术规范及选用原则” Q/3SG-1.05.01-2001 “11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 SD325-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

配电网规划设计内容体系和收资表格

配电网规划设计内容体系和收资表格 配电网规划设计要全面落实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深入分析配电网现状、存在问题及面临的形势,研究提出配电网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技术原则、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指导配电网建设和改造。一方面要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分析配电网发展需求,合理确定总体发展速度、建设和投资规模;另一方面要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和负荷需求,研究制定目标网架结构、站点布局、用户和电源接入方案等,明确工程项目,以及建设时序和投资。 配电网规划设计年限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保持一致,与城乡发展规划、输电网规划等相互衔接,规划期年限一般为5年,主要分析现状及问题,明确发展目标,开展专题研究,制定规划方案,提出5年35~110kV电网项目和2年内10kV及以下电网项目。当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较为详细时,配电网规划可展望至10~15年,确定配电网中长期发展方向,编制远景年的目标网架及过渡方案,提出上级电源建设、电力设施布局等方面相关建议。 配电网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多,用户报装变更、通道资源约束、市政规划调整等都会影响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为更好地适应各类变化情况,配电网规划设计应建立逐年评估和滚动调整机制,根据需要及时研究并调整规划方案,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应性。一、配电网规划设计的内容 配电网规划设计的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内容有: (1)现状诊断分析。逐站、逐变、逐线分析配电网现状,从供电能力、网架结构、装备水平、运行效率、智能化等方面,诊断配电

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分析面临的形势。 (2)电力需求预测。结合历史用电情况,预测规划期内电量与负荷的发展水平,分析用电负荷的构成及特性,进行电力平衡分析,提出分电压等级网供负荷需求,具备控制性详规的地区应进行饱和负荷预测和空间负荷预测,进一步掌握用户及负荷的分布情况和发展需求。 (3)供电区域划分。依据行政级别和负荷密度,参考经济发达程度、用户重要程度、用电水平、GDP等因素,合理划分配电网供电区域,分别确定各类供电区域的配电网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规划技术原则和建设标准。 (4)发展目标确定。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目标网架和装备水平等规划水平年发展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5)变配电容量估算。根据负荷需求预测以及考虑各类电源参与的电力平衡分析结果,依据容载比、负载率等相关技术原则要求,确定规划期内各电压等级变电、配电容量需求。 (6)网络方案制定。制定各电压等级目标网架及过渡方案,科学合理布点、布线,优化各类变配电设施的空间布局,明确站址、线路通道等建设资源需求。 (7)二次系统与智能化规划。提出与一次系统相适应的通信网络、配电自动化、继电保护等二次系统相关技术方案;分析分布式电源及多元化负荷高渗透率接入的影响,推广应用先进传感器、自动控制、信息通信、电力电子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升智能化水平。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 6~10kv配电网络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国内曾推广配电网的带电作业,但由于作业方式、安全防护用具、操作步骤及后备安全防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部分地区停止了该项作业。目前,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各供电单位对配电网的带电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不少单位设立或重组了作业队伍,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保证带电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有必要对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安全作业方式、人体防护用具及操作要求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可按绝缘方式或所采用的绝缘工具来分类。 1.1按绝缘方式分类 1.1.1间接作业法 是以绝缘工具为主绝缘、绝缘穿戴用具为辅助绝缘的作业方法。 这种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过绝缘工具进行作业的方法。且人体各部分通过绝缘防护用具(绝缘手套、绝缘衣、绝缘靴)与带电体和接地体保持距离,人体并不是处于地电位,因此,该作业方式不应误称为地电位作业法。 1.1.2直接作业法 是指作业人员借助高空作业车的绝缘臂或绝缘梯直接接近带电体,人体各部分穿戴绝缘防护用具直接作业的方法。该作业方法在名

称上不应称为等电位作业法,因为当戴绝缘手套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并不是等电位的。 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无论是采用直接作业法还是间接作业法,若按作业人员的人体电位来划分,均属于中间电位作业法。 1.2按所采用的绝缘工具分类 在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中,按所采用的主绝缘工具来划分,经常采用的作业方法如下: 1.2.1杆上绝缘工具作业法 作业人员通过登杆器具(脚扣等)登杆至适当位置,系上安全带,保持与系统电压相适应的安全距离,再应用端部装配有不同工具附件的绝缘杆进行作业。采用该作业方法时,一是以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绝缘靴组成带电体与地之间的纵向绝缘防护,其中绝缘工具起主绝缘作用,绝缘靴、绝缘手套起辅助绝缘作用;二是以绝缘遮蔽罩,绝缘服组成带电体与人之间或不同相带电体之间的横向绝缘防护,避免因人体动作幅度过大造成相间短路或相对地短路。该作业方法的特点是不受交通和地形条件的限制,在高空绝缘斗臂车无法到达的杆位均可进行作业。但机动性、便利性及空中作业范围不及绝缘斗臂车作业。现场监护管理人员主要应监护人体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长度,作业前应严格检查所用工具的电气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 1.2.2绝缘平台作业方法

配电网规划技术专业调考试题题库勘误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专业调考试题题库 规划技术专业 、单项选择题 63?某110kV变电站平均负荷为15MW,因故障造成全站停电,为满足第三级供电安全水平要求,最少应有______ 负荷在15分钟内恢复供电,其余负荷在3小时内恢复供电。(A)《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3MW B. 10MW C. 12MW D. 15MW 导则》 A.安全电流 B.短路电流 C.最大负荷电流 D.短路冲击电流。 72?以220/380V供电的非车载充电机功率因数应不低于_________ ,不能满足要求的应安装就地无功补偿装置。(C)《电 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A. 0.8 B. 0.85 C. 0.9 D. 0.95 87.10千伏并网的光伏发电站,当并网点电压跌至0时,应能不脱网连续运行______ 秒。(B)《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 网相关技术规范(修订版)》(该题删除) A. 0.05 B. 0.15 C. 0.25 D. 0.5 89.充电设施容量大于100kVA,宜采用专用配电变压器,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低于_____________ 。(C)《电动汽车充换电设 施接入电网技术规范》(该题删除) A. 500kVA B. 630kVA C. 800kVA D. 1000kVA 107:某地级市110kV电网目标形成单链结构,变电站接线为2线3变扩大桥,主变本期规模1-2台,远景规 模均按3台50MVA设计,变电站负载按75%考虑。按照“导线截面一次选定”的原则,贝U 110kV线路导线截面宜选 择: ______ 。(已知:线路最高允许温升按80 C,钢芯铝绞线长期允许载流量LGJ-185为531A、LGJ-240为613A、 LGJ-300为755A、LGJ-400为840A,环境温度25C的折算系数为1、80C的折算系数为0.81 。)(C)《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2 A.185 mm 2 B.240 mm 2 C.300 mm 2 D.400 mm 115.10kV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要求,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宜超过 _________ 。(A)《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A. 3km B. 5km C. 10km D. 15km 135.C类供电区域的综合电压合格率规划目标不小于 _____ %。(C)《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 配电网是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和广大用户紧密关联,配电网对实现向用户可靠电力供应、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改善配电网建设运行条件,公司认真组织实施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规范工程建设标准。整体上看,公司配电网建设管理工作成效显著,有效改善了供用电条件,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障。截至2009年底,公司系统110kV及以下配电网投资占电网总投资比例已达到4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近些年来城市和农村电力需求增势强劲,部分地区用电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司系统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现有配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已出现难以满足用电发展要求的情况,配电网供电面临着巨大压力和风险。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公司系统配电网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提高。 为加快配电网发展,改变配电网建设滞后的局面,提高配电网管控力度,更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力需求,公司于2010年年初提出了实施城市和农村配电网统一规划的工作部署,并以此为指导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公司系统配电网“十二五”规划工作。与传统配电网规划按照专业分头管理的工作模式不同,“十二五”配电网规

划采取城、农网合一规划,并由公司发展部统一管理,不仅有利于统筹协调城、农网规划工作,而且也有利于实现配电网规划的前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但是目前公司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配电网基础数据的积累普遍不足,无论是在数据统计范围上还是在数据统计口径上尚不能满足“纵到底、横到边”的大规划体系的要求。上述情况给“十二五”配电网规划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进一步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推动配电网规划工作有序开展,公司适时提出了开展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配电网规划指标体系对提高公司系统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引导建立指标数据库,逐步积累覆盖公司各项管理和业务的指标数据,能够为配电网规划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将其作为评价配电网统一规划成效的工具,及时对规划实施效果进行检验,能够为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提供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目的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全面衡量公司配电网规划的工作水平,通过对配电网规划内容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掌握配电网规划方案对规划目标的满足程度和对现状电网的改善程度,并通过指标体系的实施及结果的分析,进一步促进配电网规划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实践,推进配电网规划工作的精细化、精准化,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配电网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配电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针对110(66)kV、35kV高压配电网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及安全防护6~10kv配电网络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电力基础设施。在20世纪60 年代至80年代初期,国内曾推广配电网的带电作业,但由于作业方式、安全防护用具、操作步骤及后备安全防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部分地区停止了该项作业。目前,为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各供电单位对配电网的带电作业给予了高度重视,不少单 位设立或重组了作业队伍,配电网的带电作业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 时期。为保证带电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有必要对配电网带电作 业的安全作业方式、人体防护用具及操作要求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 研究。 1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方式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可按绝缘方式或所采用的绝缘工具来分类。1.1 按绝缘方式分类 1.1.1 间接作业法 是以绝缘工具为主绝缘、绝缘穿戴用具为辅助绝缘的作业方 法。 这种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过 绝缘工具进行作业的方法。且人体各部分通过绝缘防护用具(绝缘手

套、绝缘衣、绝缘靴)与带电体和接地体保持距离,人体并不是处于 地电位,因此,该作业方式不应误称为地电位作业法。 1.1.2 直接作业法 是指作业人员借助高空作业车的绝缘臂或绝缘梯直接接近带电体,人体各部分穿戴绝缘防护用具直接作业的方法。该作业方法在 名称上不应称为等电位作业法,因为当戴绝缘手套作业时,人体与 带电体并不是等电位的。 在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中,无论是采用直接作业法还是间接作业法,若按作业人员的人体电位来划分,均属于中间电位作业法。 1.2 按所采用的绝缘工具分类 在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中,按所采用的主绝缘工具来划分,经 常采用的作业方法如下: 1.2.1 杆上绝缘工具作业法 作业人员通过登杆器具(脚扣等)登杆至适当位置,系上安全带,保持与系统电压相适应的安全距离,再应用端部装配有不同工具附 件的绝缘杆进行作业。采用该作业方法时,一是以绝缘工具、绝缘 手套、绝缘靴组成带电体与地之间的纵向绝缘防护,其中绝缘工具 起主绝缘作用,绝缘靴、绝缘手套起辅助绝缘作用;二是以绝缘遮 蔽罩,绝缘服组成带电体与人之间或不同相带电体之间的横向绝缘 防护,避免因人体动作幅度过大造成相间短路或相对地短路。该作

国网福建公司-配电网规划调考试题-规划技术专业试卷

福建配电网规划技术专业2014年岗位考试 (全员普考A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在括号内填上正确选项) 1、国家电网公司“大规划”体系建设方案,“管理一个口”是指各类、各级、各专业规划和计划要纳入( C )和综合计划,实现发展部门归口管理和综合协调,专业部门协同配合和业务指导。 A、电网发展规划 B、企业规划 C、总体规划 D、专项规划 2、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管理规定,省经研院负责编制(C )电网规划,地市经研所负责编制( C )电网规划。 A、35~500千伏;10千伏及以下 B、110(66)~500千伏;35千伏及以下 C、220~500千伏;110千伏及以下 D、500千伏及以上;220千伏及以下 3、刘总在2014年公司“两会”上提出,2014年配电网重点工作:加大农村电网重过载配电变压器、老旧线路、计量装置等改造和更换力度,解决( C ),优化县域电网结构,年内解决“孤网”运行、与主网联系薄弱县域电网问题。加快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实现户户通电。 A、电动汽车接入 B、分布式电源接入 C、农村“低电压”问题 D、中压长线路 4、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配电网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升配电网装备水平应做到新建与改造相结合,以远景规划为指引,按( B )选择导线截面,提高配电网对负荷增长的适应能力。 A、经济电流密度 B、饱和负荷密度 C、现状负荷情况 D、现状装接配变容量 5、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对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提出了原则要求,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

原则上A+、A、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C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E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 A、不宜超过2km;不宜超过4km;不宜超过15k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B、不宜超过3km;不宜超过5km;不宜超过15k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C、不宜超过3km;不宜超过5km;不宜超过10km;不宜超过15km D、不宜超过2km;不宜超过5km;不宜超过10km;不宜超过15km 6、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要求220/380V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原则上A+、A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B )、B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C 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D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E类供电区域供电半径()。 A、不宜超过100m;不宜超过20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B、不宜超过150m;不宜超过25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应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 C、不宜超过150m;不宜超过25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不宜超过800m D、不宜超过200m;不宜超过300m;不宜超过400m;不宜超过500m;不宜超过800m 7、对于一个规划期内年负荷平均增长率为10.5%的区域,110千伏容载比建议范围为( C )。。 A、1.7~2.0 B、1.8~2.0 C、1.9~2.1 D、1.8~2.1 8、用户接入应符合电网规划,不应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及电能质量。100千伏安及以上的用户,在高峰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宜低于( B );其他用户和大、中型电力排灌站,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85。 A、0.98 B、0.95 C、0.92 D、0.90 9、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作用(B)。。

配电网电力基础业务知识培训

一、电力系统介绍 1.电力系统的构成 2.配电、用电 配电、低压入户是电力系统中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环节。配电系统由配电变电所(通常是将电网的输电电压降为配电电压)、配电线路(即1 千伏以上电压)、配电变压器、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 低压入户是由配电变压器次级引出线到用户入户线之间的线路、元件所组成的系统,又称低压配电网络。 配电网络是从变电站出线到配电变压设备之间的网络。电压通常为 6~10千伏,城市多使用 10 千伏配电。随着城市负荷密度加大,已开始采用 20 千伏配电方案。 配电线路按结构有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农村和中小城市可用架空线路,大城市(特别是市中心区)、旅游区、居民小区等应采用地下电缆。 二、线路建设 1.线路建设的目的 线路建设的目的就是将发电厂的电能通过架空或电缆线路、变电站等组合的系统传递给用电单位。 主网线路的主目的是将发电站的电力输送至变电站,再由变电站进行降压处理。(由110kV、220kV、500kV降至10kV)。 配网线路的主要目的是从变电站将10kV送至居民区、工厂、商业区附近,再由杆上变、变电箱等设备将电压降至380V或220V,最后送至用户使用。

2.电网建设主要参与角色 电网公司、设计院、施工单位、运检单位(电网网公司)。 3.配网线路建设流程 配网线路的主要建设流程如下: ①由国网公司作为甲方发起设计工作的招标。 ②设计院中标后,开始进行线路设计,将设计成果提交给国网公司。 ③国网公司确认设计成果后,发起施工的招标。 ④施工单位中标后,开展建设工作。完成建设后需要由国网公司根据设计进行验收。 ⑤完成建设后,国网公司将线路移交给运检修单位进行维护。 三、设计工作的内容 1.设计流程 整个设计过程分为4个步骤: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理论上,上一阶段的设计成果通过审核之后才能够进入下一个设计阶段。但对于配网工程来说,一般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 可研阶段工作主要目标是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工作范围,一个比较大的作用是估算投资。工作内容包括:选线&选址、初步勘察、线路路径图、取得协议。 初步阶段是整个设计构思基本形成的阶段,如设计原则确定、最佳路径的选择、杆塔基础形式的选择等。这一阶段需要输出的内容有:线路路径图、平断面图、杆塔明细表。 施工图阶段的工作是将已明确的设计进行细化,相关设计成果将作为施工的依据。对于架空线路,主要工作内容有:杆塔设计、金具设计、基础设计。

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001]

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 (20XX—2020年) 配电网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配电网建设投入不断加大,配电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用电水平相对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供电质量有待改善。建设城乡统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配电网络设施和服务体系一举多得,既能够保障民生、拉动投资,又能够带动制造业水平提升,为适应能源互联、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快推进配电网建设改造,特制定本行动计划。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贯彻《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切实落实稳增长、防风险的重大措施,结合当前我国配电网实际情况,用五年左右时间,进一步加大建设改造力度。以满足用电需求、提高可靠性、促进智能化为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城乡、协同推进,着力解决城乡配电网发展薄弱问题,推动装备提升与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监督落实,全面加快现代配电网建设,支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二、行动目标 到2020年,中心城市(区)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大幅提高,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供电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城镇地区供电能力及供电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供电可靠率达到99.88%以上,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0小时,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乡村及偏远地区全面解决电网薄弱问题,基本消除长期“低电压”,户均配变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有效保障民生。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加快建设现代配电网,以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和优质高效的供电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提升供电能力,实现城乡用电服务均等化。构建简洁规范的网架结构,保障安全可靠运行。应用节能环保设备,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推进配电自动化和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实现配电网可观可控。满足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通过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有效加大配电网资金投入。20XX-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XX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21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101万公里,分别是20XX年的1.5倍、1.4倍,中压公用配变容量达到11.5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404万公里,分别是20XX年的1.4倍、1.3倍。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表1 配电网建设改造指导目标 指标单位20XX年20XX年2020年 1.供电可靠率%99.3599.6999.82 其中:中心城市(区)%99.9599.9799.99 城镇%99.8099.8599.88 乡村%99.1699.4599.72 2.用户年均停电时间小时57.027.015.7 其中:中心城市(区)小时 4.4 2.6 1.0 城镇小时17.513.210.0 乡村小时73.648.024.0 3.综合电压合格率%95.8897.5398.65 其中:中心城市(区)%99.9499.9699.97

配电网检修计划方案优化研究

配电网检修计划方案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15T09:45:30.94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作者:樊欣 [导读] 摘要:配电网检修计划关系到我们人们最基本的用电问题,是关系民生的大事,配电网检修计划是确保整个国家电网能否安全运行的基础条件,同时配电网检修计划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市鹿泉区供电分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200) 摘要:配电网检修计划关系到我们人们最基本的用电问题,是关系民生的大事,配电网检修计划是确保整个国家电网能否安全运行的基础条件,同时配电网检修计划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因此合理的检修计划可以为我们的整个供电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制定一个非常科学、非常合理的检修计划,来帮助我们提高国家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配电网;检修计划;负荷转移路径 自从我们国家进行电力改革以后,我国电力企业的根本性质就发生了改变,在进行电力革新之前我国的电力全部由政府掌控,而在进行革新之后,国家开始放宽政策电力公司由一个政府部门转变成为一个服务性的企业,现在的电网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这样一来电力企业系统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标准,在这之中电力企业的配电网检修成为了重中之重。在本篇文章中我就主要阐述一下配电网检修的相关问题。率很低。 一、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配电网检修的基本情况 在我国配电网的检修方式经历了其非常重要的三个时期,第一是20世纪40年代,当时我们对于配电网的检修处于“事后诸葛亮”,我们总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去处理,这样的方式危害极高,极其不安全;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慢慢意识到事后处理的危害性,慢慢地成为了对用电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来确保用电正常;第三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开始对电网设备的状态进行检修,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得知该设备在下一个阶段时的运行状态。但是这种检修方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电网的检修方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这种检测方式所使用的监测系统的可靠性还不足,所使用的技术还处于一个初步试验阶段,还有就是对与故障的处理水平不高。 (二)检修计划优化模型的研究 在我通过阅读大量的关于检修计划的有关资料后发现,在我国目前只有发电机组检修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所以我认为我们关于配电网检修计划的优化问题可以以机组检修为范本,来进行借鉴改进。关于发电机组检修计划与我们现在所研究的配电网检修计划他们两者之间的编制大同小异,而且他们两个通过优化想要得到的目标也都是阶级和可靠性。在很早之前对机组检修计划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主要针对的是比较小的电力网络,我们通过建立一个发输电联合检修计划模型,来解决发电宽裕度的问题。从发动机检修研究那里我们得到了一些灵感,我们也可以对配电网检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检修问题。我们在配电网检修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经济损失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设置不定项,来进行函数运算。 (三)负荷转移路径优化问题的研究 就我们现在而言,我们研究符合转移路径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配电网网络比较复杂,交接点多,所以检修任务比较重。在我们现在大多数企业中维修工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寻找转移路径,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很不安全,也不是最经济的路径。而在配电网检修中我们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个,在我们对负荷转移路径优化问题的目标主要有:降低因为检修而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设备的损耗等等。 二、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模型的研究 (一)人工编制检修计划指导思想及现状 在我们编制配电网检修计划中我们一定要遵守以下几个要求:第一我们一定要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第二我们一定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两者之间要密切结合,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等尽可能的避免灾害、第三保证用户的安全用电、第四确保设备不超过使用限制、第五保证电力系统内每个地方所使用的电能在标志之内、第六经济性、第七维修人员的最大利益化。 人工编制检测计划的现状,我国在《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规定里我们要把电网设备的检修计划列为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并且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检修周期进行检修。 (二)优化模型的研究 基于对我国配电电网的实际情况的了解,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基本情况的优化模型,我们应当把检修计划作为模型基础,然后对其进行最优化的计算,在此同时我们也要建立检修时间的模型,因为检修时间也会对运行后产生的经济状况产生影响。我们在最后还需建立一个负荷转移路径优化的模型,来考虑电损,网损等等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建立负荷转移路径优化模型的建立来遭到最佳的供电方式,找到最经济、最安全的转移路径。 三、基于改进小生境遗传算法的检修时间优化算法实现 (一)遗传算法的产生及发展 在上世纪中期的时候已经有生物学家开始对生物进行研究,他们主要研究关于生物的自然遗产规律和自然进化的规律。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J.H.Holland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遗传算法的一些最为基本的理论方法,正因为他才为我们今后对于遗产算法的正式提出创造性条件。而在此之后J.H.Holland也一直在对遗产算法进行研究,一直到1975年时出版了《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自适应性》这本书,也正是因为这本书的出版,正式标志着遗传算法的产生。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成立了国际上第一个遗传算法协会,并且在美国举办了第一次会议。我们当今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也在不断进步,一些超智能的算法也越来越多,例如: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应用研究、专家系统等等,在这些当中遗传算法作为其中之一。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下通过模拟生物自然的遗产规律而进行最优化概率的一种搜索机制。它是一种用自然的方式来进行构建模型,通过对整个种群基因编码的组成了解,种群经过一代又一代的遗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它们的基因会择优遗传,从而进化出最优秀的个体,正是因为种群进化的这种遗传算法,和生物进化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让种群的后代更加、更好、更快的适应环境,达到最优。 (二)基于罚函数的排挤机制的小生境遗传算法改进 我们通常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虽然我们经常把它用于打击别人,但是它确实是自然界里面一个非常普遍,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在自然界中生物大多都喜欢和自己相同或者长相相似的同类,生活或者交配,而在遗传过程中,这种方式的交配是特别重要的,这也

配网10kV带电作业典型经验

配网10kV带电作业典型经验 1 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1 专业管理的理念 带电作业不同于一般的停电检修作业,带电作业的操作技能要求严格,操作步骤和动作方式都必须保证严格的安全要求。带电作业必须严格按照事先编制的操作规范和方案进行才能确保安全。操作者如果对规程不熟悉,或随意按个人意愿操作,其后果不堪设想。加强带电作业人员的理论和现场操作培训,提高带电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计划、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地开展培训考核,保持专有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确保作业人员长期熟练地从事这一工作,这是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关键。 1.2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1.2.1 专业管理的范围 配网10kV电压等级的不停电作业,带电剪接火、带电安装避雷器、带电安装跌落式熔断器等。 1.2.2 专业管理的目标 由于10KV带电作业是一个特殊工种,每项作业时都有严格的要求,工作环境、作业动作、行为和工作现场防护都必须规范,不得马虎,因此带电作业现场的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从作业前的现场勘察、工期具准备、危险点分析、现场作业工序、规范动作、工作终结、作业评估七个方面逐步推敲、研究,形成规范的标准化作业方式。 1.3 专业管理的风险 1.3.1 对“带电作业三规”不重视 “带电作业三规”是指《带电作业技术管理制度》、《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作业章节和《带电作业操作导则》三项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强制性条文,既是从大量血的事故中总结出的经验,也是电力理论计算得出的结论。尽管目前“三规”中对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专门条文有待进一步充实,但其中大部分条文是带电作业者安全的基础,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忽视“三规”的基本要求,也就忽视了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基本保障。 1.3.2 忽视电容电流的影响 线路的电容电流取决于线路长度、线间距离、导线类型与截面、线路电压等级等因素。10 kV 配电网的电压等级较低,其电容电流往往被作业者所忽视。经过改造后,配电网的绝缘化程度提

配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

配电网的技术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配电网新设备、新系统及其智能化应用。文章基于第23届国际供电会议(CIRED 2015)规划分会(Session 5)(简称CIRED2015-S5)中的相关内容以及圆桌会议16(RT16)中的专题报告,首先介绍了目前配电设备和配电系统方面的技术进展,并给出了智能配电网理念在配电设备以及配电系统方面的一些实际应用案例,然后介绍了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概括介绍了欧盟及瑞典、挪威的智能配电网发展路线,旨在使读者能够了解配电网技术发展方向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成果。 0 引言 配电网是目前电力系统创新性发展最为集中的地方,大多数配电网的创新发展都集中在配电设备以及配电系统的技术进步方面,各种新材料、新元件和新系统都在不断测试和试点应用中。这意味着在设计未来电网时要考虑其性能;就配电系统的运行而言,这还意味着未来电网的运行需要有更高的资产管理水平,并且可以承受更大的运行风险。 CIRED是国际上唯一致力于配电领域的传统国际会议,共有6个分会:网络元件、电能质量、运行控制和保护、分布式能源、配电系统规划和电力市场。其中配电系统规划(CIRED2015-S5)分会主要讨论了4个议题,包括风险评估和资产管理、网络发展、配电网规划、规划方法及工具。本专题系列共有7篇文章,主要围绕CIRED2015-S5的议题,从如何消纳高占比可再生能源角度介绍当前规划技术的最新进展。专题系列文章之一基于议题1归纳总结了各国配电系统采用的风险评估和资产管理策略,给出了配电网消纳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的风险管控方法。 配电系统技术发展的大致方向是:设备小型化、系统集成化、引入直流、更加智能化。本文基于议题2着重探讨和研究了配电网技术发展方向,以便于能够更经济、安全和可靠地消纳高占比可再生能源。主要内容包括:①配电网设备和系统2个层面的创新性技术发展;②智能电网理念在设备和系统的技术发展方面的实际应用;③交直流配电网未来发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④欧盟及一些欧洲国家(瑞典、挪威等)的智能电网发展概要。 1 配电网在设备和系统方面的近期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配电网的建设、规划和运行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一些曾经无法实现的功能在新的配电网条件下成为可能。相比于传统的配电网,未来的智能配电网成本更低、同等容量的设备占地面积更小、自动化水平更高、效益更高、网络市场化程度更高,有更多的配电零售商参与到供电的管理工作中,整个配售电结构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1.1 配电设备的技术进展 在规划未来电网时必须考虑电网新元件和用电新设备带来的新功能。CIRED 2015-S5提到在未来电网中可能广泛应用的几种技术,包括故障限流器(fault current limiters,FCL)、正交增压器(quadrature-booster,QB)和电缆。 传统的配网限流措施通常包括网络开环运行、安装高阻配变或升级现有的开关柜等几种。故障限流器FCL是一种新的保护装置,目前主要有预饱和铁芯FCL、超导FCL和电力电子FCL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