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

古汉语
古汉语

古汉语“以”和“与”在动词前作附着词素的特殊用法

上古汉语中有的“以”“与”在动词前应视作“附着词素(clitics)”;“以”和“与”作附着词素时,它们代替一个介词词组并表达该介词词组的意义;“与”大体上只表达“伴随(comitative)”,“以”根据动词的意义,则可表达各种不同的格;“以”和“与”都直接附加在动词前,跟动词构成动词性的复合成分(complex verbal head)。例如:

(1)南氏生男,則[vP [v以告] [PP於[君…+++ (左传)

(2)息侯伐鄭,鄭伯[vP [v與戰] [PP于竟]] (左传)

一、“以”的演变及其功能传统的注疏家意识到“以”的多样性,并提供了许多解释。但是,他们的解释主要是“随文释义”,也就是多基于“以”的实例含义,尽而忽略“以”的语法功能。实际上,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早已意识到动词前的“以”有回指上文已提到词项(lexical items)的作用;同时,他也没有提出“以”后面省略代宾词“之”的说法。

紧接着,按历史分布对上古汉语“以”的不同用法进行描述。描述过程中,坚持“不同的用法不一定是在时间上先后出现的,有时可以同时出现(如介词“以”和附着代词“以”的用法)”和“(以)新用法的产生,对它已经存在的其他用法并没有影响,不会导致已经存在的用法的消失”两条标准。同时,坚守一个准则:“A重新分析为B的现象,在许多结构环境里,等于给语言增加一个新的‘义项’或‘词项’”。换句话说,不管形式派还是功能派所坚持的“A‘语法化’或‘重新分析’为B之后,不但引起词项B的出现,还引起‘源项’A的消失;换句话说,A‘变成’了B”的观点是偏颇的。

“以”最早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具有“引导”“带引”“导致”的动词意义和用法,并带一个有生宾语;在西周以后的文献中,“以”从“引导”义引申为“携带”“拿在手里”“带来”等不同意义,因此,可以带有生命和无生命的NP作宾语。上古汉语的“以”具有介词、附着代词、并列连词、引进非限定小句作补足语、目的连词等语法功能。

1.介词“以”

介词“以”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金文中,基本用作“伴随介词”([together] with)。(von der Gabelentz 1881 :285; §719)例如:

(3)王[PP以侯] 納于寢。(麥方尊,西周早期)

The king with the marquess entered the bedroom.

随后,“以”像一般介词一样,可以用来引介其他不同意义的名词。要注意的是,引介工具的“以”,经常被视为介词“以”的原型。但“以”作工具介词在公元前5世纪后才出现。例如:(4)富父終甥舂其喉,[PP以戈] 殺之。(左传)

Fùfù Zhōngshēng struck him in the throat and killed him with his spear.

2.附着代词“以”

“以”出现在动词前作附着代词最早出现在西周早期金文(公元前11-10世纪)。此与“以”的介词用法出现在同一时期。例如:

(5)唯三月丁卯[subject DP [師旂]] 眾僕不從王征于方雷,proi事[DP厥友引][vP以告于] [白懋父]](師旂鼎·西周早期)

It happened that on the day dingmao of the third month the troops of the Commandant Lü did not follow the king fighting at Fanglei. Then he [= Commandant Lü] charged his companion Yin to inform Bo Mao Fu about [it].

在此,指出,“以”作介词和“以”作附着代词同时出现,这是十分重要的现象;因为,二者间的引申关系难以确认。最大的一个演化可能是,上古汉语具有“引导”义的动词“以”同时产生了介词和附着代词两种语法功能。当然,可以存在一种假设,即:在“以”开始做附着代词时,表示“引导”义的动词“以”已经不存在,那么可以假设:附着代词是从介词引申而来的。

3.并列连词“以”

“以”作并列连词,较早出现在西周晚期的金文中,连接的是两个名词短语。例如:

(6)[DP 走父以[其子子孫孫]]寶用(食仲走父盨·西周晚)

4.引进非限定小句作补足语的“以”(=to)

“以”可以出现在宾语控制结构中(object control constructions),引进一个非限定小句来作使役动词的补足语。例如:

(7)唯女i率[DP我友]i [TP[-finite] proi以事](父鼎·西周中期)

It is you who has to lead our comrades to serve.

(8)王令[DP省史南]i [TP[-finite] proi 以即虢旅]。(鬲攸比鼎·西周晚期)

The king ordered the inspector Shi Nan to join Lü of Guo.

引进非限定小句作补足语的“以”可以译作英语的“to”。

5.目的连词“以”

“以”用作目的连词时,可以引进主语必须省略的目的子句。换句话说,主句主语和目的子句的主语是一致的。例如:

(9)余夙夕虔敬朕祀以受多福克明又心。(秦公鐘·春秋)

I will day and night faithfully respect my ritual sacrifices, in order to receive great happiness and to succeed in enlightening people’s minds.

同样,认为,目的连词“以”可以译作英语的“in order to”。

在此描写的基础上,以上所有不同词项的“以”,在整个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出现以后,彼此共存。由于涉及不同的语法类,我们不能对“以”进行“统一”的分析;再者,统一的分析并不是一个迫切需要的事。就比如,没有人试图会对英语中的“to”进行“统一”分析:它不但可以标示多种介词意义,也可以用来引进非限定小句作补足语“order to do...”,作动词词组后缀“push the door to”;副词“to and fro”,复合介词的组成部分“into, onto, unto”等等。

虽然不同的“以”在历史上有联系,但在共时分析时,它们必须被视为共存的同音词。因此,除了“附着代词‘以’+动词”之外,还可以看到“以”不直接邻接于动词的情况(这显然涉及到“以”非附着性质的其他用法)。

传统的观点不但把“以”视为前置介词,有时还把它视为后置介词。后置介词的解释只限于一些很特殊且难理解的情况。这无疑会增加给“以”定型的困惑。在后置介词的判定上,一般学者多提到下面这个例句:

(10)昔我先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左传)

As for the huntings of our former rulers yesteryear, the flag to beckon the great officers, the bow to beckon the common officers, and the fur cap to beckon the foresters.

例(10)的句子结构是:“昔我先君之田也” = 名词化的句子作话题;“也”用作该话题的标记;其下,由三个平行的名词短语来作该话题的述语;“以”是用来引进其后表达目的的非限定子句“the flag (is) to beckon the great officers…”。三个子句的平行对比创造了一个“列表阅读效果”(a list reading effect),因此动词是可以省略的。

同样,有学者提到“是以…”这种句式,认为“以”是引介“是”的后置介词。例如:

(11)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尚书)Therefore, it is only the runaways from all quarters and loaded with crimes that are honoured and exalted, that are trusted and employed, that are used to serve as great officers and court ministers.

正如英文翻译所示,例(11)是主语焦点分裂句结构。“四方之多罪逋逃”是该分裂句的构造成分。所预设的内容是由下面五个平行子句组成的。其中,远指代词“是”指代前面的话题“四方之多罪逋逃”,并作其后动词的主语。“是”除了视为主语代词之外,它应该分析为中间语

态(middle voice)句子里的主语。在这种类型的分裂结构中,“是”后面的动词从来不加宾语。“是”基本上是这种焦点结构分为“分裂话题”和“预设述语”的分界标记。第五个子句显示“以”作动词来表达“用NP来作XP”。因此,“以”不能视为引介“是”的后置介词。此外,应该指出,“是”在单独用的情况下,大多是作主语而不作宾语。

二、“以”“与”的语义和句法功能

1.“以”的介词功能

如上所述,介词“以”是从表示“引导”义的动词“以”通过重新分析引申而来的。它最初的介词用法是伴随介词“with”,随后同时用来表达各种不同的介词意义。

A.“以”用来引介双宾动词的直接宾语:V |O [PP y? DO]

(12)武王則令周公舍寓[PP以五十頌處]。( 鐘·西周早期)

B.“以”用来引介“告诉”义动词的主题(theme)。它所组成的介词词组可以出现在动词前,也可以出现在动词后。例如:

(13)衛[PP以邦君厲] 告于井白…(五祀衛鼎·西周早期)

(14)女敢[PP以乃師] 訟。( 匜·西周中期)

C.表达受益格的“以”。例如:

(15)虢仲[PP以王] 南征。(虢仲盨蓋·西周)

D.表达处所格的“以”。例如:

(16)己侯乍鑄壺使小臣[PP以汲]。(己侯壺)

E.表达时间的“以”。例如:

(17)鄲孝子[PP以庚寅之日] 命鑄 鼎鬲。(鄲孝子鼎)

F.表达工具格的“以”,出现时间相对较晚。例如:

(18)武子擊之[PP以杖]。(韩非子)

2.“与”的介词功能

介词“与”的核心意思是表达伴随格(with),但有时也可以表受益格(on behalf)。例如:(19)聿求元聖,[PP與之] 戮力,以[[PP與爾有眾]請命]。(尚书)

Then I sought for the great Sage, with him I will unite my strength, in order to request the favour (of Heaven) on behalf of you, my multitudes.

(20)公[PP與夫人姜氏]遂如齊。(春秋)

上述例(19)中,“与”作为受益格介词,“以”作目的连词,是连接包含受益介词词组的子句。例(20)“与”作伴随格。

3.“以”“与”的附着代词功能

前面已经提到,作附着代词的“以”与作介词的“以”同时出现,即在公元前10世纪。相比之下,作附着代词的“与”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即比作介词的“与”出现晚。通过例子分析指出,作附着代词的“以”和“与”都具有与作介词相应的语义(按:这也是为什么在本部分先介绍“以”“与”的介词功能的原因)。例如:

(21)唯三月丁卯[subject DP [師旂]i眾僕不從王征于方雷,proi 事[DP厥友引] [vP以告于] [白懋父]] (師旂鼎·西周早期)

例(21)中,“以”回指前面的整句(“師旂眾僕不從王征于方雷”)。该句是“告”的主题。这与“以”作介词的用法是不同的,见下例:

(22)衛[PP以[DP邦君厲] 告于井白… (五祀衛鼎·西周中期)

“与”,作为附着代词而表达伴随格,同时还可以作介词而引进伴随名词。例如:

(23)息侯伐鄭,鄭伯[vP [與戰] [PP于竟]]。(左传)

(24)公[PP與夫人姜氏] 遂如齊。(春秋)

此处,提醒大家注意:表面上,与动词邻接的“以”和“与”可以分析为不带宾语的介词,但是

这种分析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从最早出现的例句看,“以V”的“以”可以指代前面的整个句子,因此不能视为省略宾语的孤立介词(orphan prepositions)。例如:

(25)唯三月丁卯[師旂眾僕不從王征于方雷]i ,事厥友引[vP以i告] 于白懋父]。(师旗鼎)

从上古汉语一直到现代汉语,介词虽然总是需要带宾语。但是,动词前的“以”“与”不能视为带有空宾语的介词 [PP yǐ/yǔ pro]。如果把“以”和“与”分析为空宾语介词的话,那么就可以预期它们可以在动词前出现,同时也可以预期它们会在动词后出现,正如它们引介名词的分布。然而,实际上附着代词“以”和“与”并不能出现于动词之后。

再者,如果“以”和“与”被视为不带宾语的介词,那么它们和动词之间就可以插入副词或否定词。但是,实际却并不如此。

* *PPyǐ/yǔ pro] Adv/Neg V

借助“而”字句、“弗”字句的句子结构对“以”“与”的附着词功能进行判定。

在古汉语中,存在“VP而以/与V”句型,但看不到:“VP而PP V”的句型。换句话说,“而”后只能引进一个动词。可见,“而”后面“以/与+动词”显然不能视为“介词+动词”。“以/与”是与动词本身组合的成分。因此,它们符合句法上所谓的“附着词”。例如:

(26)[TPmatrix時子[ErP [TP pro因陳子] 而[vP以告孟子]]。(孟子)

Shizi relying on Chenzi, informed Mengzi about [it].

(“以”= “about it”指的是上句所述的事件)

(27)[TPmatrix [ErP [TP pro因其來] 而[vP與來]]],因其往而與往。(呂氏春秋)

同样,否定副词“弗”后只能加一个动词而不能加一个介词词组或任何附加短语(adjunct):弗[vP 以/与V XP]

*弗[PP [vP V XP]

因此,在下面例句中,“与”不能分析为空宾语介词[PP 与pro]。不然,它不能出现在“弗”和动词之间。

(28)[晉平公之[PP於亥唐]] 也(…) 弗[[與共] 天位] 也,弗[[與治]天職]也,弗[[與食]天祿] 也。(孟子)

进一步分析了附着代名词“以”“与”与其所代成分的句法位置关系。指出,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到,附着代名词“以”和“与”的先行词(或先行子句)一律出现在它们所在的小句之外,即在前一句中(例29),或在本小句的话题的位置(例30)。

(29)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列子)

(30)[[TopP [DP 是] [TP pro [vP以來]] 也]。(左传)

同时,与一般代词一样,附着代词“以”“与”也可以有一个在话语中隐含的先行词。例如:(31)智者無以訟。(韩非子)

或者,“以”和“与”的先行词也可以是上文的一个整句。例如:

(32)唯三月丁卯師旂眾僕不從王征于方雷事厥友引以告于白懋父。(師旂鼎·西周)

最后,“以”“与”在动词前是作附着词;“以”“与”作动词、介词、连词、附着词应归于不同词类,为不同词项,不能混为一谈;作为附着代词的“以”“与”指代句外的一个“表达式”(expressions),并具有介词词组的语义作用;“以”“与”作附着代词的现象正好与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孤立语言”不产生附着词素的观点相矛盾(见Bo?kovid,2014)。

整场报告持续近两个小时,互动环节中,

“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转载] 古汉语中,“是”很少作判断动词用,大部分情况下作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当然它也可以是形容词,可以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它还可以是助词。作判断动词用,是后来才有的东西。例释如下: 一、作代词和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 和thisis 1.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2.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3.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4.必死是间。《崤之战》 5.晋于是始墨。《崤之战》 6.是何可否之谓也?《柳毅传》 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8.是吾剑之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9.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治平篇》 10、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在以上十个句子中,前面的七个句子中的“是”都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与英语的this相当;后三句的“是”是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is。 二、助词,用来标志宾语前置,不能翻译成“是”,也不能翻译成“这”,应不译。 11.孜孜焉唯进修是急。《问说》 12.唯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13.鬼神无亲,唯德是依。《左传》 三、作为判断动词,是后来才有的用法,意义与英语的be动词相当。 14.巨是凡人。《赤壁之站》 15.皆是水凿之穴。《雁荡山》 16.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雁荡山》 17.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 四、作为形容词及在形容词上活用的动词,意义是“正确的”或“以……为正确的 ”。

18.虽不谓吾言为是《与妻书》 19.是己而非人。《问说》 五、名词,意义为“国家大事”,但不能等同于“事”。 19.定国是之诏既下。《谭嗣同》 20、共商国是 总之,古汉语中“是”的用法和意义极其丰富复杂,词性也以代词和形容词及名词为主,切不可简单地以现代汉语的判断动词来翻译它。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第五课古今词义的差异与沟通 一、古今词义的差异 一个词古今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多义词的义项发生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古义消失 (二)古今义项的微殊 (一)古代义项的消失 所谓义项的消失,是指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古代的一些事物消亡了或是人们的观念变化了,导致词的相关义项也随之消失了。如: 池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齐桓公伐楚》) ②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鼌错《论贵粟疏》) ③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例②中“池”的意思是“护城河”。例③中的“池”当“池塘”讲。现代汉语中,随着“护城河”这一事物的消失,“池”所具有的“护城河”这个义项也基本不用了。爱①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天下兼相爱》) ②货以藩身,子何爱焉?(《左传?昭公元年》) ③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中,“爱”当“喜爱”讲,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这一义项。例②和例③中的“爱”当“吝惜”讲,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和对感情认识的深入,“爱”的“吝惜”义项也逐渐消失了。 (二)古今义项的微殊

所谓“义项的微殊”,是指同一个词中的某一个义项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中只有细微差别。在文言文阅读中,这种情况尤其值得注意。这种义项微殊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xx宽窄的差异 即古今词义所表示概念的外延大小不同。如: 子①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进》) 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③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仪礼?丧服》) 例①的“子”指“女儿”;例②的“子”指男孩;例③的“子”兼指男女,郑玄此处注释说: “凡言子者,可以兼男女。”现代汉语中,“子”只指男孩。古代汉语中的表义范围宽,现代汉语表义范围窄。臭①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②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先秦“臭”在表示“气味”时,泛指一般气味,既包括好闻的香气,也包括难闻的秽气。 后来范围变窄,专指秽气。如: ③人各有好尚,兰茞荪蕙之芳,众人之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曹植《与杨德祖书》)现代汉语中,“臭”在表示“气味”时,只表示“难闻的气味”,同先秦时期相比,表义范围变窄了。 亲戚 ①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战国策?秦策》) ②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史记?五帝本纪》)

古代汉语-文化常识

古代的历法 1、年和岁 2、月 3、晦、朔、望、胐、弦 4、日、时、刻、分、秒 5、四时、节、候 6、盈缩、定朔定气、闰月、岁差 干支纪历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依次相配,以六十为一周期。干支纪历分纪年和纪日。 古代的官职 1、官吏的选拔制度 夏、商到西周: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期:荐举、养士、对策或献策、军功入仕(“任人惟贤,因功受禄”)察举又叫荐举,是自下而上考察和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是汉代选官的一种主要做法。 任子制度是指勋臣子弟依靠父兄的官秩和功劳而被保任为官。 东汉后期:察举 曹魏初期:“九品中正制”(“唯才是举”) 隋代到清末:科举制 2、中央官制 秦代: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宗正、少府;廷尉、典客、治粟内史;中尉将做少府,大夫,郎。 汉代:三公: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九卿:太常、光禄勋、中大夫令、太仆、宗正、少府;大理、大行令(大鸿胪)、大农令(大司农);执金吾,大匠,大夫,郎;侍中、左右曹、诸史、散骑、常侍、给事中。 3、地方官制 秦代:郡(郡守、尉、监御史)县(县令或县长)制 汉代:郡(太守、督邮)、国(相);州或部(刺史/牧、司隶校尉) 隋代:废郡,只存州县两级 唐代:州(刺史)/郡(太守)、县;道(黜陟使)、镇(节度使) 宋代:州(知州)县(知县);路(转运使) 元代:行中书省;县(县尹) 明: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县(知县);巡抚、总督 清:省、道、府(知府)、州(知州)、县(知县) 4、品阶勋爵 品:古代把职事官分为若干等级,称为“品” 阶:古代给只有虚职的官员分的等级 勋:古代酬赏军攻的称号,亦分等级 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以字的用法(古汉语)

以(yǐ,)yǐ ①<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②<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 ③<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④<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 ⑤<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⑥<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⑦<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⑧<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⑨<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⑩<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

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 ⑾<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⑿<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⒀<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 ⒁<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⒃<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古汉语常见实词解析

古汉语常见实词(4) 1.讳 ①讳莫如深隐瞒 ②世皆誉之,人皆讳之,惑也。《吕氏春秋·当务》回避,顾忌。 ③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姚敬恒先生事略》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 2.过 ①过秦论过失,指出过失 ②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责备 ③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过错;犯错误 ④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看望,拜访 ⑤每日朗诵《大学》一过《姚敬恒先生事略》遍 3.雅 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平素,一向 ②潜斋(人名)雅爱之《姚敬恒先生事略》很,非常 ③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陈子昂别传》很,非常 4.延 ①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曹操《苦寒行》伸长,延长 ②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姚敬恒先生事略》邀请 ③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迎击 5.摭 复摭拾其事以传之《姚敬恒先生事略》拾取 6.距、禽 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杜慧度传》距:通“拒”,抗拒,抵御。禽:捕捉,捉住。后作“擒”。 7.淫 ①禁断淫祀《杜慧度传》过度、多分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惑乱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长久 ④耳不乐逸声,目不淫于色。《国语·楚语》沉溺 8.沾 ①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沈约《新安江水》洗 ②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杜慧度传》恩惠施与,德泽所及。沾洽:雨水遍及;恩德普施;学识广博 9.被 ①丰名乃被于吴越邪?“李丰”遍及 ②被八创。《荆轲刺秦王》受,遭受 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顾亭怀古》介词,表被动

④被坚执锐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⑤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贾生列传》披散,散开 10.尚 ①丰子韬以选尚公主“李丰”匹配,多指高攀婚姻 ②尚武崇尚 11.比 ①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李丰”近来 ②比长,益自策励。《金履祥传》到,等到 ③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勾结 ④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战国策》比照 ⑤天涯若比邻并排、并列 12.委 ①委命下吏《过秦论》交付,托付 ②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舍弃,丢弃 ③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李丰”放置 ④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王裒传》推卸 ⑤乐天委命,以至百年。陶渊明《自祭文》安 ⑥委实确实 13.双音节词 ①乃受业 ..于应先生潜斋《姚敬恒先生事略》从师学习;另有:传授学业 ②一言一行,服膺 ..师说《姚敬恒先生事略》牢记在心中 ③晚年以非罪陷缧绁 ..《姚敬恒先生事略》监狱;另有:捆绑犯人的绳索 ④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杜慧度传》水陆要冲;另有:比喻重要职位;关键,要点 ⑤始为白衣 ..时,年十八“李丰”平民,老百姓;另有:白色的衣服;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 ⑥海内翕然 ..“李丰”安定的样子;另有:一样的样子;鸟飞起的样子 ⑦初,明帝在东宫 ..“李丰”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另有:汉代长乐宫称东宫,太后所居,借指太后 ⑧江东闻中国 ..名士为谁?“李丰”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另有:京城,国都。 ⑨平居独处,终日俨然 ..《金履祥传》庄重的样子;另有:整齐的样子;仿佛、好象。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优选稿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连锁式引申: 1、要:金文作 、,《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 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 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 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 “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 ①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 停止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 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防:《说文》:“防,堤(堤)也。” ①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 年》) ④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 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 ⑤君子行有防表。 “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

①堤坝(堵水所用的建筑)②堵水、防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③禁止、防备、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④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⑤规范、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范) 以上两例和“朝”的词义引申脉络一样,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 (二)辐射式引申: 1、节:《说文》:“节,竹约也。” ①竹则笋苞抽节。(左思《吴都赋》) ②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周易·说卦》) 风断蒲草节,霜埋翠竹根。(杜甫《建都十二郎》) ③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⑤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起舞。(蒲松龄《促织》⑥时穷节乃 见。(文天祥《正气歌》) ⑦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论语·微子》 ⑧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⑨(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汉书·苏建传》) “节”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 ②木节、草节(用于草木)

粤语中的古汉语文化

浅谈粤语中的古汉语现象 曾不止一次听人说起,粤语与古汉语有颇多相似之处,更有人说,粤语就是古代通用语言,虽然这个说法略为荒诞,却也道出了粤语比现时的现代汉语更为接近古汉语的事实。 一、平仄 古代诗词、对联写作讲究平仄,但部分诗词、对联用今日的普通话读来,却并不符合平仄规律,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平平仄仄平平仄),学海无涯苦作舟(平仄平平仄仄平)。按照对仗规则,学字本应为仄声,若是用普通话朗读,学字却是阳平。但是,如果我们用粤语朗读,这副对联就符合对仗的规则,因为“学”在粤语中为入声。又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用普通话朗读,应为: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并不整齐。但用粤语朗读,则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对仗严格工整。这样的例子还能在对平仄格式规定更为细致、多样的词中找到,如:《渔歌子》: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以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例: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用普通话朗读时,“西”字应为平,但在粤语中,“西”字为仄;“流”在现代汉语中为平,在粤语中为仄。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粤方言的声调的确更接近古代声调。现代汉语共有四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粤语共有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不难发现,粤语比现代汉语多了入声,而中古四声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其中平声为平,上、去、入三声为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语言由繁到简的演变,入声韵逐渐消失。下面一首小诗,反映的就是方言中塞音韵尾、合口鼻音韵尾的消失: 戏妻族语不正 唐·胡曾 呼十却为石, 呼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 总道是天因。 另据明代《中原音韵》揭示,当时已发生的声调变化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所以现代汉语是缺少入声的,而南方方言,包括粤语、客家话、潮汕话却大多完整保留了入声的塞音韵尾和合口韵尾,因而用南方方言朗读古诗,能更容易发现和体会韵律。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的是,粤语更为多样丰富的声调与古汉语中的四声更为接近,利用粤语可以更为直接地研究古音韵,粤语对于我们研究古代韵律,能够提供极大的帮助,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古汉语“然”的用法

古汉语“然”的用法 (一)“然”的动词用法 “然”是“燃”的古字,其本义是“燃烧”的意思。《说文解字》:“然,烧也。”“然”作为实词,除动词用法之外,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和代词。 (二)“然”的形容词用法 “然”作为形容词,常用于对话之中,意思是“是的”、“对的”。此外,也可用在一般句子中作谓语,一般译为“对”。例如: ①太后曰:“然.。”(《战国策·赵策四》) ②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例①中的“然”用于对话,是“是的”的意思。例②中的“然”在句中作谓语,是“对”的意思。 注意:文言文中,形容词“然”还可以活用作动词,表示赞成或同意,有“以……为然”的意思,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①沛公然.其计,从之。(《史记·高祖本纪》) ②成然.之。(《聊斋志异·促织》) (三)“然”的代词用法 “然”作为代词,主要是个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样”、“如此”等。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项羽本纪》)(四)“然”的连词用法1、表示转折关系 “然”作连词,由指示代词用法虚化而来,主要表示转折关系。一般用于复句中后一分句的开头,可译为“可是”、“但是”等。例如:

①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传·成公二年》) ②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史记·高祖本纪》)2、表示承接关系 “然”表示承接关系,一般可译为“那么就”、“就”等。例如: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庄子·外物》) (五)“然”的助词用法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形容词词尾,表示“……样子”,一般可译为“……地”。例如: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杂然.相许。(《列子·汤问》)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 《核舟记》) ②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孙丑下》) ③闵子侍侧,訚訚(yin)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注意: 能用作形容词词尾的,除“然”之外,文言文中还有“尔”、“焉”、“若”、“如”等。例如: ①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②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 ③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④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论语·乡党》) (六)然而

(完整word版)最全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最全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停留、过了.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

古汉语常见实词词义讲解

一、重点实词 【道:1.道路:任重道远2.方法、途径:策之不以其道 3.说、讲述、告诉:微不足道、说长道短】【恶:1.罪恶、坏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恶贯满盈 2.厌恶、憎恨、嫉妒:死亦我所恶】【非:1.违背:非礼勿视2.错误、不合理:为非作歹、文过饰非 3.不、不是:非同小可、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 【负:1.倚仗、凭借:负

势竞上;2.背、负载:负荆请罪 3.违背、背弃:忘恩负义;4.辜负:不负众望 5.失败,与胜相对: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6.亏欠:负债累累} 【复:1.返回:至今九年不复 2.恢复:万劫不复 3.回答、答复:不敢出一言以复 4.报复:复仇 5.重复:山重水复 6.再、又:无

以复加】 【固:1.坚固:固若金汤 2.本来、原来:人固有一死 3.顽固、固执: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故:1.原因、缘故:2.旧、原来:温故知新、吐故纳新 3.老朋友、故交:一见如故 4.故意、特意:明知故犯】

【顾:1.回头看:入门不顾;2.看:顾名思义、顾影自怜;3.照顾、顾息:念父母、顾妻子; 4.顾虑: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5.探望、拜访:三顾茅庐】 【过:1.经过、走过:三过家门而不入;2.超过、胜过:胆略过人; 3.过失、过错:过而能

改、善莫大焉】 【患:1.担心、忧虑:患得患失;2.祸患、忧患:防患于未然;3.害病:病患、患者】【或:1.有的,有的人:或凭或立;2.有时、偶或: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3.或许、也许:】 【及:1.追上、赶上;

2.至、到:推己及人; 3.比得上:小知不及大知 4.和、与、同】【即:1.就、便、立即2.就是 3.即使】【疾:1.疾病:积劳成疾、讳疾忌医 2.疾苦、苦痛:百姓疾苦 3.痛心、痛恨:疾恶如仇 4.快速、强烈:疾风知劲草】

古汉语

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倒装句句式教学中的作用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中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一项要求,虽然现在高考试题一般很少直接考查句式,但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式知识,在做文言文试题时,有益于学生对于文段的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而句式又属于教学中的难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从概念出发讲解有关句式知识,学生只知皮毛,难有深入的理解,我想,句式教式教学应追本溯源,它属于语法的范畴,我们应从语法角度入手,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内在联系,这样便会在教学上事半功倍,产生良好的效果。 但目前初中教学淡化语法,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学会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一些简单的现代汉语常式句是先期要做的工作,了解这些知识,不仅对掌握文言句式有帮助,对于文言文翻译,辨析词类活用,辨析病句,仿用、改写句子,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等都大有裨益。 所谓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就是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可以用句子成分划分符号在句子中标示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同时可以让学生懂得中心语和修饰语的概念。所谓中心语包括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修饰语是中心语前面或后面的修饰成分。修饰语包括定语、状语、补语三种。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语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谓语中心语后面的补足语。 句子成分的划分符号: 句子成分说明符号举例 主语部分定语 修饰限制名词所做的主语的中心语。()(刚下课)的同学们涌出教室。 主语表示句子陈述的对象。回答“谁”或“什么”。 1. 刚下课的同学们涌出教室。 2.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 谓语成分状语在动词性谓语或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 ] 1.他[昨天]没来上学。 2.这束花[的确][很]美。 谓语表示句子陈述的内容。回答“怎样”“什么样”的。 1.他教这个班语文。 2. 这个人很好。 补语在动词性谓语或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 > 1.我要学<好>语法知识。 2.他饿<极> 了。 宾语定语限制修饰名词所做的宾语的中心语。()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宾语动词性谓语中被动词支配的对象。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主谓之间用“‖”隔开。 例如: (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昨天],(全班) 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由上所述,我们把汉语常式句的语序简单归纳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状语有时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放在主谓之间。如“他昨天没来。”和“昨天,他没来。”除了强调内容不同外,意思变化不太大。 划分句子的口诀: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 天文,历法,乐律(一)天文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义和,月御谓之望舒(注:这里是举例性质,见《广雅·释天》。),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诗歌辞赋中的辞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於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我们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 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於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注:见《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七月流火”见《诗经·豳风·七月》,“三星在户”见《诗经·唐风·绸缪》,“月离於毕”见《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龙尾伏辰”见《左传僖公五年》。)。 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当然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但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於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注: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注:见《诗经·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於东方叫启明,黄昏见於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注:见《诗经·小雅·大东》。)。木星古名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注:下文谈到十二次和纪年法时还要回到这一点上来。)。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注:即室宿,主要是飞马坐的αβ两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就是一个例子。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注:即心宿,特指心宿二,即天蝎座的α星。《史记·天官书》所说的火,才是指火星(荧惑)。),《诗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

2021年古汉语“以”的用法

古汉语“以”的用法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以”,本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经传释词》:“《广雅》曰:以,与也。”动词“以”意义有二: 1、意为“用”、“依据”。例如: ①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例①、②中的“以”译作“用”,“虽不吾以”即“虽然不用我”。例③中的“以”译作“依据”。 2、意为“认为”、“以为”。例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 齐策一》) 3、率领。 ①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②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 (二)“以”的介词用法 “以”作介词由动词虚化而来,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依据、标准等,一般可译为“用”、“拿”、“凭”、“按照”、“凭……身份”等。例如: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③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慎大览》)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以”的这种用法同“于”,一般可译为“在”、“从”等。例如: ①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②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3、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一般可译为“把”。这里所说的“对象”,就是指一般句子中的“宾语”。由于介词“以”的出现,把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而形成一种状中关系。例如: ①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2010届高考语文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二. 教学重、难点 文言句式和用法 (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 1.“者也”表判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环村居者皆猎户 3. 动词“为”“是”表判断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予非文人画士 (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 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 1.“为所”表被动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为”表被动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于”表被动 (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2)而君幸于赵王 (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4.“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见、于”表被动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7. 意念被动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 (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 (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 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 [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 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 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 注意: 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②“相”和“见”经常用在宾语前置句中。 2.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汉语中常见疑问代词] 何、谁、孰、曷、安、胡、奚、焉、恶 3. 介词(多为“以”)宾语前置句 (1)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2)一言以蔽之 (3)夜以继日静以修身一以贯之 (4)是以(因此)何以(凭什么) 4.“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唯余马首是瞻 (3)无乃尔是过与? (4)唯弈秋之为听。 (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四)定语后置句(置定语于中心语后) 模式:名词+(之+)……(者) [中心语] [定语]

古代汉语词义的本义、引伸义和假借义

古代汉语词义的本义、引伸义和假借义 一、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通常有一个意义是词义引伸的起点,是其他意义派生的源头。这个意义就是词的本义。其他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就是引伸义。 本义不一定就是词的原始意义,即造词之初所表示的意义。因为在文字产生之前某词的原始意义我们已无从知道。所以通常所谓的词的本义,是指通过文献资料所能证明的词的最早的意义。例如: ①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诗经》) ②水暴益。(《吕氏春秋》) 上面三个句子中的“行、益”二个词的意义就是本义。 引伸义是由本义派生出来的。例如,息字,其本义为气息、呼吸、喘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 引伸为休息、止息: 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又引伸为灭: 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周易》) 从引伸义与本义之的关系看,可把引伸义分为直接引伸义与间接引伸义两类。 从本义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叫做直接引伸义。从引伸义再进一步引伸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伸义。例如,“朝”的本义是“早上”,引伸为“早上省视父母或君主”,这是直接引伸义。再引伸为“朝见、朝”这是间接引伸义。 以本义为起点向某一方向递相派生出几个意义的引伸方式叫连锁式引伸。又叫链条式引伸。上边所举的两个例子就是连锁式引伸。 有时,以本义为起点向不同方向派生出若干个直接引伸义。这种引伸方式称为辐射式引伸。例如,“引”的本义为“开弓”。由“开弓”直接引伸出如下的四个意义:①延长、伸长;②引导、率领;③后退、退却;④取过来。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具体的词的引伸方式往往不是简单的链条式引伸或简单的辐射式引伸,而是复合性的。即连锁中有辐射、辐射中有连锁。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如果从本义与引伸义之间的联系方式上看,那么引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相似引伸、相关引伸与相因引伸。

在古代汉语中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例如:①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秋水》)“莫己若”应理解为“莫若己”。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应理解为“以何”。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例如: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全句应理解为“不解句读,不解惑” 。四、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例如: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②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五、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例如: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②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六、“相”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①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②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相”代“婆婆”,作“扶将”的宾语。七、“见”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见”代“刘兰芝”作“丁宁” 的宾语。 ②慈父见背。(《陈情表》)“见”代“李密”作“背”的宾语。八、“自”字解释为“自己”时,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①举贤以佐。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九、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②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乐律(一)天文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义和,月御谓之望舒(注:这里是举例性质,见《广雅·释天》。),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诗歌辞赋中的辞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於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我们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 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於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注:见《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七月流火”见《诗经·豳风·七月》,“三星在户”见《诗经·唐风·绸缪》,“月离於毕”见《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龙尾伏辰”见《左传僖公五年》。)。 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当然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但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於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注: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注:见《诗经·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於东方叫启明,黄昏见於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注:见《诗经·小雅·大东》。)。木星古名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注:下文谈到十二次和纪年法时还要回到这一点上来。)。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注:即室宿,主要是飞马坐的αβ两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就是一个例子。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注:即心宿,特指心宿二,即天蝎座的α星。《史记·天官书》所说的火,才是指火星(荧惑)。),《诗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注:黄道是古人想像的太阳周年运

古汉语“为”的用法

古汉语“为”的用法 (一)“为”本是动词,读作wéi。有“做”、“制造”、“作为”、“当作”、“认为”“是”等义。例如: 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论语·子罕》)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音伊《核舟记》) (二)“为”的介词用法 “为”的介词用法由动词虚化而来。“为”作介词,用法大致有四种: 1、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一般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②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 2、2、引进动作、行

为所涉及的对象。一般可译为“向”、“跟”、“对”等。例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或目的。一般可译为“因为”、“由于”、“为了”等。例如: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 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凶凶也辍行。 (《荀子·天论》)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 利往。(《史货殖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读作wéi,可译为“被”。例如: ①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韩非子·五蠹》)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三)“为”的连词用法 “为”的连词用法,是从介词用法演变而来的,读作wéi。 1、用在假设复句中,一般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①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见王,必掩口。(《韩非子·内储说下》) ②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四》) 2、用在因果复句中,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史记·留侯世家》) (四)“为”的语气词用法 “为”用作语气词,读作wéi,放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前面往往有疑问代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