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业

1、如何正确理解实践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答:1.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变世界的客观现实活动。

①实践是一种能动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变化,同时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②实践是一种具有客观现实性的活动,以感性实体与感性实体发生关系,以同感性对象相同的方式作用于感性对象,所以,它同感性对象具有相同的现实性。③作为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2.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因为实践观点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各部分、各方面的一条红线,正是有了实践的观点,才使马克是主义哲学“被结构化为一个整体”。①正是有了实践观点,才使“对自然的看法”与“对社会历史的看法”统一起来。②正是有了实践的观点,才使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起来。③正是有了实践观点,才使认识论与历史观统一起来。④正是有了实践观点,才使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真理论与价值论统一起来。⑤正是有了实践观点,才使辩证法与认识论统一起来。总之,实践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上是实践唯物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精神:1.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2.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3.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之所在。4.实践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

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和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简要地说,就是中华民族先锋队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武器”、“工具”和“方法”,并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国的历史运动、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中国的传统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用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与命运与马克思主义命运紧密相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的指导。1.马克思主义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依据。2.马克思主义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解决了经验借鉴问题。3.马克思主义的求实精神为理解和界定社会主义的实质提供了新思路。4.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4、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途径和基本经

验。

答:途径:1.接触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通过西方传教士和日本传入。2.主动学习和介

绍阶段:1919年到1927年五四运动后从苏联传

入,开始学习和介绍。3.摸索运用阶段:1927

年到1949年,共产党内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化派的斗争,以及毛泽

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初步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4.大规模宣传、在曲折

中发展阶段:1950年到1977年,宣传普及马克

思主义哲学,一定程度上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精神和终极价值,成为了为权力意志做论

证的工具。5.反思重新认识和发展阶段:1978

年以后,解放思想,重新认识马哲,抛弃了僵

化的苏联版本的马哲体系,恢复了生产力和人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权威和价值。基本经

验: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

动”。2.“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会变成物质

力量”。要融入中国文化生活,变成中国气派、

中国风格,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3.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

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

方法。4.马哲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在立足

本国国情和现实实践,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

哲同时,必须不断进行理论总结和理性反思,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5、简述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及坚持

思想路线的重要性。

答:形成过程:1.党的思想路线精辟概括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实事求是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阶段。3.解放思想、事

实就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阶

段。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

思想路线的进一步深化阶段。重要性:1.是高

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关键所在。2.是自觉贯彻执行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的思想保证。3.是党顺应时

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6、谈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路线的简明概括。(1)党

的基本路线从理论上来说实质上是一个社会基本

矛盾的问题,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同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的成果。(2)

现实意义:是党对一定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和任

务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确定的途径和道路的总

概念,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既是统一全

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也是制定各项具体工作路

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

7、结合实际,从哲学层面上谈谈如何加强工

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个创造性。

(1)系统性,是在其具体的实践中立足全局,

把握全面,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争取工作综合

效应和最佳效果的必然要求,系统具有整体、

结构、层次和开放四个基本特征。系统的整体

性,要求我们把整体的功能和效益作为认识和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系统的结构性,要

求我们优化结构组合,以实现整体的最佳功能。

合理的结构会促进系统的发展,不合理的结构

会延缓甚至阻碍系统的发展。系统的层次性,

要求我们处理好构成系统的各个层面之间的关

系,在工作中因层制宜、分类指导,做到逐级

分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干好工作,就

要找好位置。系统的开放性,要求我们重视和

善于利用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企业外部

环境。(2)预见性,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事物

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形势动态、矛盾程度或

具体工作发生变化或趋势的洞察与把握。如果

缺乏预见性,就必然陷入盲目被动或者“头痛

医头、脚痛医脚”的事务主义中去。我认为,

增强工作预见性的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注重超前

思维,要做到四点:一是注重调查,掌握客观

现实;二是去伪存真,尊重客观规律;三是发

动群众,整合集体智慧;四是演绎推理,开发

思维张力。要善于从全局的、长远的观点看问

题,要把握住大机遇的蛛丝马迹和危机出现的

苗头,尤其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关键信息、关

键环节要予以充分注意与周密考虑,做到走一

步,看两步;抓当前,想长远。

(3)创造性,是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过程中,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主观

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我们的各项工作都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客观

形势,职工队伍也有许多与过去不同的特点。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学习新经验,这就离不开创造性。增强工作的

创造性,一是要善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新问题,

形成新见解,采取新行动。创新是全民族进步

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是要

有强烈的奉献意识。三是处理好创新与规律的

关系。要以积极进取讲究科学的态度,对待客

观规律,善于遵循和利用规律,及时总结和推

广各种有效的新办法,新经验;四是破除迷信,

敢冒风险,甘受误解。运用以唯物辩证法为基

础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

化地思考问题,善于变换视角,变通方法,做

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不断

提高创新能力。

8、试述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和坚持群众路线的现

实意义。

答:哲学基础:1.群众路线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

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

自己。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

定于它能否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即:“从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2.马克思认为,认为

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而实践是群众

的实践。群众的实践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改造客

观世界的物质力量。总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而群众路线则是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的创造的运用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认

识论原理化为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又以群众路线丰

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现实意义:1.群众

观点、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2.党与

人民群众关系好坏决定了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

背是决定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与社会主义的兴衰

成败的根本问题。

9、联系实际论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

现实途径。

答:重要性: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

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按

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

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是我们党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1.全

球化的历史境遇对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提出了严峻挑

战;2.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中关于发展的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3.坚持

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汲

取和借鉴了科学的新理论、新成果,反映了实现我

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当代世

界发展进步潮流;4.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

宏伟目标的行动指南。现实途径:1.通过统筹兼顾,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实质就是实现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3.根本要求是统

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4.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10、简述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答:1.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是目的、人是根本、人

的自由全面发展,依靠人、尊重人的生命、人格、

个性、价值和尊严,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

终价值归宿。从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必须认真反思

和彻底纠正以往经济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错误做法:

只重视GDP,只考虑经济繁荣,牺牲环境,把人当

“工具”、“手段”等。2.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不否认杰出人物、

人才的作用。3.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满足人们的需求,促进人们的发展。

11、如何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答: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才能把握人的本质和特性。马克思的哲学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实践可以沟通主客体,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改变世界,同时改变自己。实践是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既是人的本质,又是人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方式。在实践的时候人必然互相联系,由此产生了社会,人才具有了社会性。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应该以其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将我们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态度问题的理解与伟大的共产主义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12、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学说及你的工作和思想实际,谈谈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重要性。

答:共产主义人生观即无产阶级人生观。是无产阶级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产阶级人生观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本不同。它是由无产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条件决定的,是在现代化大工业所造成的社会条件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世界观的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人生有什么意义,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共产主义人生观,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最崇高、最伟大的人生观。它的基本特点是:(1)以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和最高理想,并为实现这一远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2)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目的,其本质是大公无私。(3)以革命乐观主义为人生态度。共产主义人生观是人类最崇高的人生观,也是唯一科学和正确的人生观,在当前,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是牢固掌握和正确运用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需要;(2)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永葆先进性的需要;只有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才能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的先进性。(3)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时代赋予我的神圣责任。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会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抵制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4)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人生理想,对领导干部来说尤为重要。崇高的人生理想,是领导干部人格和道德不断完备的精神支柱;崇高的人生理想,是我们的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实保证。在今天,在现阶段,它就存在于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具体实践之中。因此,让我们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把我们的青春和热血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13、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人生经验,谈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

答:衡量一种哲学的当代价值,首先要看它是否还有生命力,看其使命是否完成,能否为解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的困境提供智慧资源,而从性质内容上看,马克思哲学是现代哲学,而从影响力上看,马克思哲学是在场的哲学。

1.习近平在2013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马哲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2.习近平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哲滋养。

3.今天的领导干部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肩负领导使命,需要马哲来指导方向,坚定理想信念。

4.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世情党情深刻变革,离不开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领导干部需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决策,所以肩负着捍卫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传播正能量,掌握话语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