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加林人物分析

摘要

高加林是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中的男主人公,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黄土地人的那种朴实、辛劳的传统美德,同时又具有现代青年人的那种向命运挑战的自信,坚毅的品质。他曾努力,拼搏,但是他的理想与现实总是相差甚远,这样也形成了他的复杂的人物性格,同时也形成了他的悲剧的人物命运,所以说高加林是传统和现实纠缠在一起的产物,是作者复杂意识的结合体,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典型意义的形象,他的一切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有些方面还能够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去品味。

关键词:狂妄虚荣纯真自私悲剧

Abstract

GAO jialin is Lu Yao's Novella, the life of the hero, he epitomizes China's loess plateau, one of the kind of simple, traditional virtue of hard work, and have the confidence to challenge the fates like that of modern young people, strong quality. He has efforts, struggle, but he of ideal and reality always difference very far, such also formed has he of complex of people character, while also formed has he of tragedy of people fate, so said Gao jialin is traditional and reality entangled in together of product, is author complex consciousness of combined body, is a has rich connotation and typical meaning of image, he of all on we reality life in the of people for are has must of reference meaning, while some aspects also to raised we on life of thinking, let we on themselves of Outlook on life, Moral values to taste.

Key words:Arrogant vanity pure selfish tragedy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目录 (3)

一、高加林是典型性和复杂性相统一的艺术形象 (4)

1.1、高加林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4)

1.2、高加林艺术形象的复杂性 (4)

二、高加林艺术形象的悲剧性 (7)

2.1、事业上的悲剧 (7)

2.2、高加林的爱情悲剧 (7)

参考文献 (11)

一、高加林是典型性和复杂性相统一的艺术形象。

(一)、高加林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这篇小说虽然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却能够对人的思想,性格等多方面的特征作出了细致地刻画。在高加林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黄土地几千年留下的那种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不断向命运挑战,性格坚毅。

他同上一辈的黄土地上的农民不同,他的父亲是一个典型,只是一味的忍气吞声,面朝黄土背朝天,在黄土地上辛勤的劳动,文中的他黄皮肤,旱烟袋,包头巾等,这是几千年的黄土地的特征。而高加林,他敢于向命运挑战,他生活在新时代,虽然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但热爱生活,喜欢打球,能较快地融入时代的潮流,几次的挫折虽然对他进行了较大的打击(第一次高考落榜,第二次是他的民办教师被大队书记高民楼的儿子占去),但是他没有绝望,如在影片中,他和他的父亲一起在田间劳动的情景,让人难忘,他拼命地劳动连一口水都不喝,饭也不吃,虽然说他承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但我认为在他的内心世界却蕴藏着巨大的潜在能量,就像黄土高坡一样,具有着无穷的力量,只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他无法得到发挥,但是,如果他生活在今天的时代里,他一定能冲出自己的天地,是个优秀的弄潮儿,尤其是在小说的下半部分人物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示,也就是说,如果给他适当的条件,他高加林就一定能够干出一番事业,他的心永不属于黄土地,也不属于县城,他向往的是大城市的生活。他心中有美好的蓝图。

(二)、高加林艺术形象的复杂性

他虽然有远大的理想,但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他的骨子里有一种虚荣好胜、狂妄,甚至报复的弱点。他落榜后回到家乡,非常清楚自己的命运,也许将一辈子沦为农民,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所以即使有一个民师名额时,他也决不放弃,然而当民师名额被别人占去后,他还在等待时机,以至于当他的叔叔归来当上了县劳动局局长以后,马战胜为他争取到工作时,此时他也知道这是走后门的举措,是一种不正之风,但是他还是去了,他幻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他追求一种纯浪漫的,而失掉了最纯真的。他的骨子有一种自私的念头,在爱情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在他没有离开村子以前,能够接受刘巧珍爱情,他也懂得刘巧珍对他的真爱。然而当他到了县城以后,遇上了高中时的同学黄亚萍,他认为和黄亚萍情投意合,巧珍显得过于“土”,会影响他的生活,束缚他的发展。有时爱情的砝码,马上偏向黄亚萍,然而,再美丽的肥皂泡,最终还是会破灭的。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看,高加林代表一代或几代黄土地上的青年。他奋斗过、彷徨过,对新鲜的矛盾的,也曾不知所措,却早已不再满足于那一片凝重的黄色,在这里我们不由得要回忆那个时代的,虽然在八十年代的初期,作者最为熟悉的生活即“城市交叉地带”,充满生机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像他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从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和精神上,城市化作为一种潮流终于真正走进了人心深处。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不仅在《人生》的篇中,我自己也有同感,在那个时代,“城市人”穿着崭新的“见人”衣裳,不是涤卡就是的确良,看起很时兴;庄稼人的赤脚泥土,城里人庄重地穿上尼龙袜和塑料凉鞋,脸洗得干干净净,头梳得光光溜溜,兴高采烈地去县城露面,去逛商场,去看戏,去买时兴的商品,去交朋友,去和对象见面,而当时黄

土地上的人们是一条粗布白毛巾,就代表了他们的身份,也就是说城市和农村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爱情这两点上更是突出,如高加林身份是农民时,黄亚萍从没有向他明白爱恋之情;而他一进城,黄亚萍就向他吐露情怀了,乡下人是那么向往城市,以至于充满传奇式的想像和梦幻般的憧憬,在高加林的眼睛之中我们看到这样一幅都市风景:“山边的太阳正在下沉,落日的红晕抹上一片瓦蓝色的建筑上,城市在这一刻给了人一种异常辉煌的景色”,所以高加林会迷醉的抒怀“当星星点灯,灯火在城市生亮起来的时候”,高加林才站了起来,下了东岗,一路上,他忍不住狂热的张开双臂,面对灯火闪烁的县城,嘴里喃喃的说:“我再也离不开了……”,然而,如果仅仅是对城市的向往那么简单,就会有人物的复杂性和内涵的深刻性,所以说高加林正是那个时代下的产物,他既有那种积极向上、坚毅而自信的黄土地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他为了追求城市化的生活而丢掉人身应具备的起码的良心而受到众人的唾弃。

二、高加林艺术形象的悲剧性

(一)、事业上的悲剧

高加林没有考上大学,不得不回到黄土地,帮助他的父母亲干那最繁重的体力活,这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当好不容易弄到一个民师名额时,本想暂时脱离劳动,然而,又被村子里一手遮天的大能人高明楼的儿子占去。当他叔叔归来时,高加林到县委当上了通讯干事,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一帆风顺,尤其在抗洪抢险的报道中,干得非常出色,受到了一致好评。然而,这时侯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他又走错了一步,得罪了黄亚萍的对象,终因走后门找上工作一事而被辞退。又回到了黄土地。所以说,高加林事业上的悲剧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一方面是由他个人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由当时社会环境造成的。因为当时社会刚从“文革”中走出,还有很多不良的风气。

(二)、高加林的爱情悲剧

高加林的爱情主要有两个女性形象,一个是地道的黄土地上的姑娘刘巧珍,一个是城里的有文化的女子黄亚萍。

1、和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在高加林高考落榜之后,他所面临的是巨大的痛苦和折磨,民办教师被解雇对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虽然要用“摧残式”的劳动来适应自己的生活,然而这样并不能彻底改变他的精神面貌,这时他选上美丽善良且单纯的刘巧珍。这个农村少女炙热纯真的爱情,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刘巧珍是黄土地上的一名少女,但

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令人钦佩,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公然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和高加林一起去逛县城,她的这种情感可以说给了高加林最大的动力,使他能够从痛苦之中走出来,我认为高加林和刘巧珍的恋爱是刘巧珍的善良、纯朴温暖了高加林此时冰冷的心,给了高加林莫大的温暖和鼓舞,给了他生活的动力,这时高加林能够勇敢地在人们的目前站起来,和村里人一起去曾令他伤心的县城去掏大粪,和刘巧珍一起去地里干活,脸上有充满了笑容,但是我认为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爱情是建立在以生活为基础之上的,像高加林这种有远大理想的人和刘巧珍是否就是情投意合呢?我认为不是。其实高加林的真爱是外面的世界,而刘巧珍确实是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灵,他们两人之间其实在感情上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高加林上县城之前,还可以弥补的,因为他们共同生活在大马河川的黄土地上,因为刘巧珍的真爱可以让高加林感到生活的美好,然而当高加林去县城之后,可以看出他和刘巧珍之间的情感出现了裂痕,虽然刘巧珍千方百计不顾世俗之流言,多次去县城看望高加林,可是高加林对他的态度却一次比一次冷淡。为什么?因为高加林上了县城遇上了同学黄亚萍,而且黄亚萍又在拼命地追求高加林,这样虽然善良、纯朴,但却毫无文化的刘巧珍和年轻而又风流的黄亚萍相比较而言,高加林认为黄亚萍那边重了,这样他自然偏向了后者。尤其是刘巧珍上城里告诉他“你家老母猪下了十二个猪仔,又死了一个……”这时高加林决定和刘巧珍断绝关系,他这一举动无情的抛弃了刘巧珍,卑劣地伤害了一颗纯正而坦率的心灵,也暴露了他那灵魂深处潜伏的很不美好的污垢。

2、和黄亚萍的爱情悲剧高加林和黄亚萍的一段爱情,我认为是虚伪的,是建立在所谓的情投意合基础之上的,是没有基础作保证的。为了他们所谓的爱情黄亚萍毅然抛弃了追求她多年的恋人,而高加林在这段人生的十字路口时,眼

前的黄亚萍美丽漂亮又有知识,能够给他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时候,他的心硬了,恨了,为了所谓前途必须作出牺牲,把人生中的伦理、道德、情感完全踩到脚下,高加林骨子里的那种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个人奋斗,和黄亚萍的再度相遇就像在空中相遇一样,而可悲的是这个所谓有文化有情趣的黄亚萍,也只能与他在城市里共同享乐,共同描绘所谓的蓝图,却难于陪伴加林在农村患难与共,这一切甚至高加林自己也很明白,于是当“东窗事发”之后,他被迫回到了农村,破灭了的不仅是他在城市了的生活的幻想,更是他与黄亚萍那并不可靠的“爱情”,他和黄亚萍之间的爱情,只能像两个五彩缤纷的气球在空中相遇,经不住外界的任何打击,稍微受点刺激就会爆破。他们之间的爱情只是在温室里培养。

高加林和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均以悲剧而终,是高加林那种追求虚伪的梦幻般的爱情所致,是他一错再错,最后使他失掉了自己的一切,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他在面临选择金子和鲜花时,选择了后者,因为他不明白,金子是能经受住时光的磨练的,而鲜花只有短暂的芬芳。所以在当时剧本被搬上银屏时,有多少人为刘巧珍而落泪,甚至写信给作者来追问生活中的巧珍原型在何处,人们想要尽可能地去帮助她,怕她受不了生活的打击,因为他太善良了,中国有句古语:善就一定要有善报。而人们对高加林最后的结局,甚至有人认为他是自责而自找的。所以我认为在爱情的这条道路上高加林是在蜜罐里自己酿下了一杯苦酒,给他自己品味一生。所以说,高加林的艺术形象在当时的时代里,具有非常突出的典型性,在他的身上既有黄土地上人们传统向上、奋斗的特征,又暴露出他的自私自利和追求那虚无缥缈的东西。对于他的是与非,我认为既有他自身的因素,更多的是当时社会条件的影响。因为在当时很多人都会像他一样在面临人生道路的抉择时而迷失方向,甚至遗憾终生。因此高加林的悲剧命运不仅是他一

个人的悲剧,更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一类人的悲剧。

总的来说,人生是一部具有革命现实主义力量的作品,在这幅具有时代的特色,触及了社会的道德的心理的各种矛盾的图画中作者能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最美好的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同时也毫不隐蔽地袒露了生活中丑和不健康东西,让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教训,在文中高加林的人物创造上,作者没有回避当时的时代背景明显看出经历了十年动乱,在旧思想与新思想,旧文化与新文化,旧观念与新观念的交替时期,在当前的社会中还存在着许多的社会矛盾,甚至找出我们社会中存在的那种不足之处,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克服改进,高加林既是生活的强者,在他的身上存在着黄土地人所具有的那种顽强执着精神,同时也存在着他在新观念的那种自私自利的人生目标。当他在人生十字路口时,往往自己找不到人生的航标,而失去了方向。尤其在文中的结尾处,高加林被辞掉后回到他和巧珍经常相见的那座桥上而收笔,这样就给我们的读者和观众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的空间,这样的结局也给了我们留下思考。人生道路上不管自己走到哪里,不管自己遇到什么情况,荣与辱,喜与乐,那都是暂时的,千万不要忘掉自己做人的“根本”,高加林在人生的道路上走了岔路,作者也没有特别渲染故意贬低,而是不加掩饰的忠实的描写,而是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在作者之间。高加林曲折的人生道路,一方面是他思想感情上的原因,也有特定的社会原因,这就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生奋斗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激励着人们要为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环境而不懈的努力,这不是我为高加林犯错误进行开脱,因为我们要尊重现实,面对历史,尊重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是在人生之中要树立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甚至爱情观。高加林这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典型意义的形象,无论是他的逆境和顺境、长处和短处,教训和悲剧都具有发人深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路遥的《人生》;《收获》(82年)以及《路遥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电影《人生》(八三年,由路遥亲自改编、吴天明执导的)

(3)、网上资料。

A、《人生》——成名作

B、真正奠定路遥创作基础的作品是《人生》。

C、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D、读路遥《人生》文 / 水昀

E、高加林———改革时期的徘徊者

F、读路遥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