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实训项目

统计学基础实训项目
统计学基础实训项目

2011 年 3月

前言

统计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备的一门知识,是人们从事经济分析、经济研究、经济管理的重要而有用的工具,是人们认识世界、发现客观规律、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方法。

《统计学基础》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财经系属于系技术平台课。该课程按照统计工作的过程,围绕统计方法分别介绍统计资料的搜集方法、整理方法及各种分析方法,目的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及量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

《统计学基础》实训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为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而开设的验证性实训,达到学以致用。为巩固课堂讲授的统计理论知识,通过严格要求与训练,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统计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与工作能力,以及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特编制此《统计学基础实训项目》。

根据统计工作过程和教学大纲,我们共设计了8个实训项目,安排如下:

实训项目一:认识Excel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功能

实训项目二:统计调查设计与实施

实训项目三: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

实训项目四:运用Excel进行综合指标分析

实训项目五:运用Excel进行动态数列分析

实训项目六:运用Excel进行指数分析

实训项目七:运用Excel进行抽样推断

实训项目八:运用Excel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实训项目一、认识Excel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功能

一、实训学时

1学时

二、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 工作簿的建立、保存与打开。

2.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

3.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4.掌握数据的编辑修改。

5.掌握单元格和工作表的编辑。

6.掌握利用Excel进行抽样。

三、实验要求

1.本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已修《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类似课程。此条为整门课程所要求,以后不再赘述。

2.已阅读教材中附录A(Excel的基本操作),了解Excel的基本操作。

3.准备一份数据资料。

4.以Excel文件形式提交实验报告(含:实验过程记录、疑难问题发现与解决记录(可选))。此条为所有实验所要求,恕不赘述。

四、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

1.启动Excel ,在空白工作表“Sheet1”中创建如图1.1所示的表格。

图表1.1 原始数据

(1)在A1单元格输入表标题“成绩统计表”,然后选中第一行的A1~H1单元格,再单击“格式”工具栏→“合并及居中”按钮,即可实现跨列居中。

(2)第一列的学号作为文本输入:先输入单引号“’”,再输入数字。

(3)输入其他数据。

得如下图1.2数据:

图表1.2 合并单元格

2.按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计算学期总评成绩。

(1)在F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NT(D3*0.3+E3*0.7)”。

(2)拖动F3单元格右下方的填充柄,将F3单元格中的公式通过填充方式复制到F4至F18单元格中,计算出其他学生的总评成绩。

3.按总评成绩评出等级。

(1)在G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F(F3<60,"不及格",IF(F3>=90,"优秀",IF(F3>=80,"良好",IF(F3>=70,"中等","及格"))))。

(2)拖动G3单元格右下方的填充柄,将G3单元格中的公式通过填充方式复制到G4至G18单元格中。

4.统计各等级人数。

(1)在H3、H6、H9、H12、H15单元格中分别输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2)在H4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G3:G18,“优秀”)”,统计出“优秀”的人数。

(3)在H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H4/OUNT(F3:F18)”,统计出“优秀”的比率。

(4)用同样的方法再统计出“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的人数和比率。

统计完成后将得到如下图1.3所示:

图表 1.3 一些公式运算结果

5.将工作表“Sheet1”重命名为“成绩表”,将“成绩表”所在的工作簿以“Excel作业.xls”为名保存在以自己的姓名命名文件夹中。

6.选择性粘贴。

(1)打开“Excel作业.xls”文档,单击Excel窗口左下方的工作表标签中的“成绩表”,将“成绩表”作为当前工作表。

(2)选择放置中文专业学生的单元格区域(A2至G6单元格)。

(3)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或“编辑”菜单→“复制”命令。

(4)选择一空白区域,单击区域左上角的第一个单元格。

(5)单击“编辑”菜单→“选择性粘贴”命令,在打开的“选择性粘贴”对话框中单击“转置”复制框,再单击“确定”按钮。

(6)在一空白单元格中输入数字“5”,选中该单元格。

(7)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或“编辑”菜单→“复制”命令。

(8)选中放置平时成绩的单元格区域。

(9)单击“编辑”菜单→“选择性粘贴”命令,在打开的“选择性粘贴”对话框中的“运算”项下单击“加”单选框,再单击“确定”按钮。

转置及平时成绩增加5后得到如图1.4所示表格

图1.4 转置及平时成绩增加5后的表格

图表 1.4 转置结果

7.设置条件格式。

(1)选中放置成绩的单元格区域。

(2)单击“格式”菜单→“条件格式”对话框,将不及格的成绩设置为“红色”、斜体”显示。

(3)单击“添加”按钮,将90分以上(含90分)的成绩设置为“绿色、粗体”显示。

(4)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8.保存“Excel作业.xls”文档,退出Excel程序。

9.我们假定统计总体有200个总体单位,总体单位的编号从1到200,输入工作表后如图1.5所示:

图表 1.5 总体各单位编号表

各总体单位的编号输入完成后,可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选择数据分析选项(如果你使用的是Excel2003,单击工具菜单,若无数据分析选项,可在工具菜单下选择加载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分析工具库,便可出现数据分析选项;如果你使用的是Excel2007,点击左上角Office标志图标,Excel选项,加载项,在下面的管理下拉列表中选择“Excel加载项”,转到,勾选“分析工具库”,确定。),打开数据分析对话框,从中

选择抽样。如图1.6所示。

图1.6数据分析对话框

(2)单击抽样选项,确定后弹出抽样对话框。如图1.7:

图1.7 抽样对话框

(3)在输入区域框中输入总体单位编号所在的单元格区域,在本例是$A$1:$J$20,系统将从A列开始抽取样本,然后按顺序抽取B列至J列。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行或第一列为标志项(横行标题或纵列标题),可单击标志复选框。

(4)在抽样方法项下,有周期和随机两种抽样模式,选择“随机”,样本数为10。

(5)指定输出区域,在这里我们输入$K$1,单击确定后,即可得到抽样结果,如图1.8:

图1.8 随机抽样结果

(6)在抽样方法项下,有周期和随机两种抽样模式,选择“周期”,间隔为20。见图1.9:

图表1.9 抽样对话框

(5)指定输出区域,在这里我们输入$K$1,单击确定后,即可得到抽样结果,如图1.10:

图表 1.10 等距抽样结果

实训项目二:统计调查设计与实施

实训学时:3学时

一、实训目的

组织学生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项目调查。目的是通过组织社会调查实训训练,使学生掌握统计调查工作方法和步骤。

二、实训内容

结合第2章统计调查教学内容的学习,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针对授集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确定其项目课题,实施项目调查。具体内容包括:

1.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在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可以将化妆品消费情况、图书馆使用情况、书籍购买阅读情况、大学生消费水平情况、手机使用情况等问题,确立调查项目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项目调查。

2.学生可以根据目前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可以将环保情况调查,作为调查课题项目,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项目调查;也可以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作为调查课题项目,设计调查方案,组织上网收集相关信息,组织实施项目调查。

三、实训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根据第一部分的项目实训结果,组织讨论,确定各项目小组项目课题。

2.设计调查方案。各项目小组经过讨论,研究确定项目课题的调查任务与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项目和调查表、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等方面内容,组织编写社会调查方案。

3.设计调查问卷。针对社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4.组织实施项目调查。(条件允许下可以做这个步骤)

首先,由于学生要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所以要对其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包括:社交礼仪、营销观念、安全意识、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学生明确这不仅代表其个人行为,更代表小组行为、乃至系、院部行为,所以本次实训训练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果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根据调查任务、调查目的、调查内容等确定调查方式。

最后,申请调查经费,实施项目调查。

四、实训组织要求

本实训要求各小组课后自行完成,在下次课前发到老师指定的邮箱。

五、其它说明

实训标准与评估:

确定调查课题(10%),设计调查方案(40%),设计调查问卷(20),组织实施项目调查(40%)

实训项目三、运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

一、实训学时

2学时

二、实验目的

1.掌握Excel中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

2.掌握用Excel作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

3.掌握用Excel作常用统计图。

三、实验要求

1、已学习教材相关内容,理解数据整理中的统计计算问题。

2、准备好相应数据。

四、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

(一)用Excel作数据的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

利用Excel处理数据,可以建立频率分布表和条形图。一般统计数据有两大类,即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定性数据用代码转化为定量数据后再处理,这里就不涉及了,下面主要以定量数据为例来说明如何利用Excel进行分组,并作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

[资料]现有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资料如下:

97、123、119、112、113、117、105、107、120、107、125、142、103、115、

119、88、115、158、146、126、108、110、137、136、108、127、118、87、

114、105、117、124、129、138、100、103、92、95、127、104

(1)据此编制分布数列(提示: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是连续变量);

(2)计算向上累计频数(率);

(3)画出次数分布直方图。

[步骤]

第1步:打开Excel界面,输入40个企业的数据,从上到下输入A列(也可分组排列)。

第2步:选择“工具”下拉菜单,如附图3.1:

图表 3.1

第3步:选择“数据分析”选项,如果没有该功能则要先行安装。“数据分析”的具体安装方法,选择“工具”下拉菜单中“加载宏”,在出现的选项中选择“分析工具库”,并“确

定”就可自动安装。

第4步:在分析工具中选择“直方图”,如附图3.3:

图表 3.3

第5步:当出现“直方图”对话框时,在“输入区域”方框内键入A2:A41或$A$2:$A$41(“$”符号起到固定单元格坐标的作用,表示的是绝对地址),40个数据已输入该区域内,如果是分组排列的,就应选择整个分组区域。在“接收区域”方框内键入C2:C9或$C$2:$C$9,所有数据分成8组(主要根据资料的特点,决定组数、组距和组限),把各组的上限输入该区域内。在“输出区域”方框内键入E2或$E$2,也可重新建表在其他位置。对话框中,还选择“累积百分率”、“图表输出”(如附图3.3)。

最后:点“确定”,就可得到结果。

对话框内主要选项的含义如下:

输入区域:在此输入待分析数据区域的单元格范围。

接收区域(可选):在此输入接收区域的单元格范围,该区域应包含一组可选的用来计算频数的边界值。这些值应当按升序排列。只要存在的话,Excel 将统计在各个相邻边界值之间的数据出现的次数。如果省略此处的接收区域,Excel 将在数据组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创建一组平滑分布的接收区间。

标志: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行或第一列中包含标志项,则选中此复选框;如果输入区域没有标志项,则清除此该复选框,Excel 将在输出表中生成适宜的数据标志。

输出区域:在此输入计算结果显示的单元格地址。如果不输入具体位置将覆盖已有的数据,Excel 会自动确定输出区域的大小并显示信息。

柏拉图: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同时显示按升序、降序排列频率数据。如果此复选框被清除,Excel 将只按升序来排列数据。

累积百分比: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结果中添加一列累积百分比数值,并同时在直方图表中添加累积百分比折线。如果清除此选项,则会省略以上结果。

图表输出:选中此复选框,可以在输出表中同时生成一个嵌入式直方图表。[结果]

有关结果如附图3.4。完整的结果通常包括三列和一个频数分布图,第一列是数值的区间范围,第二列是数值分布的频数(不是频率),第三列是频数分布的累积百分比。

图表 3.4

直方图是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绘制直方图时,将所研究的变量放在横轴上,频数、频率放在纵轴上。每组的频数、频率在图上就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底在横轴上,宽度是组距,长方形的高就是对应的频数或频率。应当注意,上图实际上是一个条形图,而不是直方图,若要把它变成直方图,可按如下操作:

用鼠标左键单击图中任一直条形,然后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取“数据系列”格式,弹出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选项”标签,把“分类间距”宽度改为0,按确定后即可得到直方图,如附图3.5所示。

图表 3.5

(二)用Excel作常用统计图

Excel有较强的作图功能,可根据需要选择各类型的图形。Excel提供的统计图有多种,包括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面积图、环形图、雷达图、曲面图、气泡图、股价图、圆柱图、圆锥图等,各种图的作法大同小异。

1、饼图的绘制

饼图也称圆形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饼图主要用于表示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资料]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6月底的统计,我国目前网民的年龄分布如下表(表格3.1),根据资料利用Excel绘制饼图。

表格 3.1我国目前网民的年龄分布结构表

[步骤]

先把数据输入到工作表中,如附图2-1所示,可按下面的步骤操作。

第1步:选择“插入”下拉菜单,选择“图表”。

第2步:在图表类型中选择“饼图”,然后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一种类型,我们选用系统默认的方式。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源数据对话框。如附图2-2。

附图2-1

附图2-2

第3步:在图表源数据对话框中填入数据所在区域,单击下一步,在图表选项中,对“标题”、“图例”和“数据标志”适当处理。如果要对图形修改,可用鼠标双击图表,然后用鼠标双击需要修改的部分,并进行修改。

[结果]

即可得如附图2-3所示的饼图。

附图2-3

2、折线图的绘制

折线图主要用于比较几类数据变动的方向和趋势,表现数据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不同趋势。

[资料]

根据我国2001-2005年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资料(如附表2-2),绘制折线图,描述我国近年来货物进出口额的变化趋势。

附表2-2 单位:人民币亿元

[步骤]

第1步:资料输入工作表后,选择“插入”下拉菜单,再选择“图表”。

第2步:在图表类型中选择“折线图”,然后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一种类型,这里我们选用如附图2-4的方式。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源数据对话框。

附图2-4

第3步:在源数据对话框中,“数据区域”中输入相关资料(可用用鼠标点击并框定数据区域)。再在“系列”的“分类(x )轴标志”区域输入年份区域,如附图2-5。

第4步:资料输入后的下一步,进入“图表选项”。分别对“标题”、“坐标轴”、“网格线”、“图例”、“数据标志”和“数据表”等选项进行设置,当然设置各选项时根据需要进行取舍。最后点“完成”,就在工作表中得到折线图。

附图2-5 [结果]

经过上述各步骤,在工作表中得到折线图,如附图2-6所示。

附图2-6

3、条形图的绘制

实训类型:(综合)

实训性质:(必选)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项目实训,使学生掌握应用统计软件(Excel)对统计调查收集得到的原始资料或次级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统计整理工作技能。

二、实训内容

结合第3章统计整理教学内容的学习,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需要做以下内容:

1.将课本【例3-1】原始资料输入到Excel文本中,应用Excel中数据分析功能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完成统计整理工作过程。

2.将课本第55页的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实训资料输入到Excel文本中,利用Excel中的插入函数功能整理品质数据并编制频数分布图表。

3.用Excel绘制统计图。

三、实训步骤

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数据分析中的“直方图”工具(1的内容介绍此功能);二是利用FREQUENCY函数(2的内容介绍此功能)。

【注意】第一种功能需要使用Excel2003扩展功能,需要安装完全版的Excel2003,然后安装数据分析。要安装数据分析功能,步骤依次是“工具”→“加载宏”→“分析工具库和分析工具库-VBA函数”。操作完这3个步骤,再回去点击工具就会有“数据分许”的菜单选项了。

1.将课本【例3-1】原始资料输入到Excel文本中,应用Excel中数据分析功能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完成统计整理工作过程。

第一步骤:启动Excel2003,新建一个工作簿Book1。准备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

第二步骤:在工作表Sheet1上的(A1-A42)矩形区域内输入【例3-1】中40名工人的日产量数据的资料,选中数据资料,进行数据排序,如图所示

图3.1-1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很重要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 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 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 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 收集到的数据。按被描述的 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 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 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 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 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 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 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 体的集合。比如要检验一批 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 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样 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 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从一批 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 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 本。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 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 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 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参数。统计量是用 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 数字度量。比如要抽样调查 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 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统计量。变量是说 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 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 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 1、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 面的内容?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 的具体目标。调查对象和调 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 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 查范围。调查项目和调查 表,要解决的是调查的内 容。 2、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 数据)主要是公开出版或公 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 来源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 实验。 3、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

统计学实习周记大全

统计学实习周记大全 Ctrl+D收藏本站,我们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更多关于20XX年实习报告的信息,敬请期待! 相关推荐: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模板| 会计实习报告| 大学生实习报告| 顶岗实习报告| 金工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生产实习报告|实习周记| 3000字范文 统计学实习周记大全 20xx年七月我第一次真正的踏上社会,开始了两个月的工作实习体验生涯。时间不长,体会甚多。明白了那句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深刻体会,也许在此时此刻的我,真实的将实习当做工作了吧。 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培养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尤

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一般公司职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实习在帮助应届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适应期。 虽然已经是大三,但对于实际社会工作还是茫茫然的,毕竟书本上的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操作并没有教你。难得的实习机会,我想把它做好。在这段时间学会了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但确实体会到了工作的辛酸,觉得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足,不

统计学实验报告

统计学数学实验报告 单因素方差分析 姓名 专业 学号

单因素方差分析 摘要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它所提供的是一套有关数据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方法,统计研究的是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也是统计学分析的一种。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的是一个分类型自变量对一个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关键字单因素、方差、数据统计 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就是通过检验各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当方差分析中之涉及一个分类型自变量时称为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的是一个分类型自变量对一个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例如要检验汽车市场销售汽车时汽车颜色对销售数据的影响,这里只涉及汽车颜色一个因素,因而属于单因素方差分析。 为了更好的理解单因素方差分析,下面举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单因素方差所要解决的问题。从3个总体中各抽取容量不同的样本数据,结果如下表1所示。检验3个总体的均值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α=0.01)P29210.1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158 153 169 148 142 158 161 156 180 154 149 169 如果要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时,就需要得到一些相关的数据结构,从而对那些数据结构进行分析,如下表2所示: 分析步骤 1.提出假设 与通常的统计推断问题一样,方差分析的任务也是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原假设H0与备择假设H1,然后寻找适当的检验统计量进行假设检验。本节将借用上面的实例来讨论单因素试验的方差分析问题。

《统计学基础(第2版)》教学大纲

《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金融保险、电子商务课程类型职业基础课学分数3 学时数48 第一部分总纲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统计学基础是为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工作的基础理论、主要方法和基本技能;以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为主,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各项经济工作、财会工作和管理工作奠定分析研究的基础。 3.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 该课程的开出一般在经济数学、经济学基础之后。

二、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 宋粉鲜,陈世文.《统计学基础》,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 2. 宋粉鲜,陈世文.《统计学基础——习题与实训》,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 3. 栗方忠.《统计学原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4. 栗方忠.《统计学原理标准化题型习题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5. 马庆国.《管理统计》,科学出版社,2 002年8月。 6. 贾俊平.《统计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 Douglas A. Lind, William G. Marchal, Robert D. Ma son. Statistical Techniques in th Business and Economics(11 ed.).中信出版社,2002年。 8. Ron Larson, Betsy Farber. Elementary Statistic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三、大纲执行说明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两部分。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章:导论 1、什么就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统计学就是收集、分析、表述与解释数据的科学。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与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与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与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就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就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就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就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数据所描述的就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所描述的就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总体就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体的集合。比如要检验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泡构成的集合就就是总体。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从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本。参数就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参数。统计量就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要抽样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即为一个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商品的销售额就是不确定的,这销售额就就是变量。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 1、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调查目的,就是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就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调查项目与调查表,要解决的就是调查的内容。 2、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数据)主要就是公开出版或公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来源一就是调查或观察,二就是实验。 3、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查、普查、统计报表等。 抽样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数据收集方法。特点: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普查就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一次性全面调查。我国进行的普查主要有人中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等。统计报表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 4、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就是指统计数据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误差的主要类型有抽样误差与非抽样误差两类。 抽样误差主要就是指在样本数据进行推断时所产生的随机误差(无法消除);非抽样误差就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理论上可以消除) 5、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标准:精度,即最低的抽样误差或随机误差;准确性,即最小的非抽样误差或偏差;关联性,即满足用户决策、管理与研究的需要;及时性,即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并公布数据;一致性,即保持时间序列的可比性;最低成本,即在满足以上标准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数据。 6、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询问调查与观察实验。 7、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调查目的即调查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对象就是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查范围,调查单位就是构成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位;调查项目与调查表,就就是调查的具体内容;其它问题,即明确调查所采用的方式与方法、调查时间及调查组织与实施细则。 第三章:数据整理与展示 1、对于通过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应主要从完整性与准确性两个方面去审核。 2、对分类数据与顺序数据主要就是做分类整理,对数值型数据则主要就是做分组整理。 3、数据分组的步骤:确定组数、组距,最后制成频数分布表 统计分组时“上组限不在内”,相邻两组组限间断,上限值采用小数点。 组中值=(下限值+上限值)/2 4、频数: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频数分布指把各个类别及落在其中的相应频数全部列出,并用表格形式表现出来;比例:某一类别数据占全部数据的比值;百分比:将对比的基数作为100而计算的比值;比率:不同类别数值的比值;分类数据的图示包括条形图与饼图。 5、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差别:条形图就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宽度则就是固定的,直方图就是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的多少,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则表示各组的组距,因此其高度与宽度均有意义。其次,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就是连续排列,而条形图则就是分开排列。最后,条形图主要用于展示分类数据,而直方图则主要用于展示数值型数据。 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 1、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一就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心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二就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据远离其中心值的趋势;三就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偏斜程度与峰度。 2、简述众数、中位数与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及关系。

20xx统计学认识实习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197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20xx统计学认识实习报告通用范本

20xx统计学认识实习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本人系福州大学统计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于xx年6月27日——7月8日到福建省统计局科研所认识实习,在两周的时间里,我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在领导和同事的耐心帮助下,我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在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也更深刻的理解到了统计理论知识体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认识实习期里,我所做的工作内容比较具体、感受和体会也比较多。下面,我仅把实习期里的主要情况做一下汇报。如有不妥之处,欢迎给予批评和指正。

统计学实训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统计分析实训报告册 课程名称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训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2015级4班 学生姓名杨冬梅 学号 29 指导老师张谦 实训一 一、实训目的 利用Excel掌握建立数据文件、数据整理、数据描述与显示等操作。能计算各种平均指标、离散指标,会应用基本统计函数,会使用Excel描述统计工具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训内容、步骤、结果分析 (一)基本函数使用 1.实训内容 (1)计算个人平均成绩,按平均分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挑选出学习成绩最好、最差的3个同学; (2)求这3门课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峰度、偏度;

表1 某班学生期末成绩单 2.实训步骤 (1)先使用AVERAGE函数,计算出学号为301的平均分,然后使用填 充柄计算出其他同学的平均分。选中A1:F21,选择自定义排序,按 “平均分”降序排序,再突出显示单元格,分别筛选出排名最靠前 和靠后的三名同学,用红色字体突出显示成绩最好的三位同学,用 蓝色字体显示成绩最差的三名同学。 (2)用AVERAGE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的平均数; 用STDEV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的标准差; 用MAX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的最大值; 用MIN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的最小值; 用KURT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的峰度系数; 用SKEW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的偏度系数。 3.实验结果分析 (1)计算出全班每位同学的平均分,降序排序后,筛选出成绩最好的三名同学为310,307,317;成绩最差的三名同学306,305,311。 (2)①用AVERAGE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平均分分别为 76.2,77.15,76.85; ②用STDEV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标准差分别为11.,9.8; 10.8592672; ③用MAX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最大值分别为98,92,96; ④用MAN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最小值分别为56,50,58; ⑤用KURT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峰度系数分别为-0.8,2.8,-0.3,分别为平峰、尖峰、平峰分布; ⑥用SKEW函数计算出全班数学、语文、外语偏度系数分别为0.7,-1.0,0.0,分别为右偏、左偏、右偏分布。 (二)计算各种平均指标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一、概念篇 总体: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务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称为随机抽样。 抽样调查是抽取总体重的部分单位,收集这些单位的信息,用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总体是指抽样推断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整体,它是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具同一性质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被抽中的部分单位构成样本。一般的,将总体记作N,将样本记作n。 面谈访问法:是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所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体系: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 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 频率:是将跟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或比重。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 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 平均指标: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 加权算数平均数:是在总体经过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包括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有变量值和次数的情况下,将各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的数值。 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常用倍数或百分数来表示。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不带有任何倾向性,它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选单位来避免这种偏差,因而对总体的推断更具代表性。 比例分析法:比例分析法又名“比率分析法”,是用倍数或百分比表示的分数式,即通过计算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比值,来揭示和对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事物的水平和效益的好坏,或分析部分和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分析方法。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调查制度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三大类。 周期性普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由国务院组织,每隔一段时

统计学实训方案 (1)

统计学实训方案(一)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专业班级 设计者 时间:年月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单位: 三、调查目的: 四、调查项目: 五、调查表: 六、调查时间: 七、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1、领导机构和组成人员: 2、调查方式方法: 3、调查工作的规划和程序: 4、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统计学实训项目(二)“统计分组”工作项目

专业班级 完成人 时间:年月日 资料:广东某私营企业向全国招聘农民工40名,这些农民工的资料如下: 李敏(女)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30元。汪宏(男)河南23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江山(男)河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280元。张巧(女)四川28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00元。王小明(男)四川26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1970元。黄红(男)湖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70元。胡逛传(男)四川46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820元。黄铭(男)湖南3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050元。秦索钱(男)内蒙2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60元。张群(女)湖南22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张思明(男)广东28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790元。邹陈既(男)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580元。佘思(女)四川2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430元。陈民豪(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张志(男)湖南23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70元。王小智(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20元。李广志(男)河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秦思(男)河南27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00元。

统计学中几个基本理论

统计学中几个基本理论的释疑 文章摘要:如果仍用教材中的公式计算样本成数,则所计算出来结果就会与实际不符。 在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即使各组的单位数相等,权数也不一定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当各组权数相等且都等于某一任意常数时,权数就失去了其应有作用。此时,加权算术平均数就变成了简单算术平均数。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说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一个特例,是各组权数相等时的一种特殊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对“下限在内,上限不在内”原则的辨析现行统计学教材在讲到组距式变量数列的编制时,指出“凡遇到某单位的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界限时,例行规定是将这个单位归入作为下限的组内,即所谓…下限在内,上限不在内?的原则。”代写理论统计学论文笔者认为,对其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界限值的单位,究竟是归入作为下限的组内,还是归入作为上限的组内,不应简单地像教材中所说的那样用一条“下限在内,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去解决,而是应当视变量的取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来分别解决。具体说来,对于其取值越大越好的变量,当某一单位的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的界限值时,应按“下限在内 ,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归组;而对于其取值越小越好的变量,当某一单位的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的界限值时,则应按“上限在内,下限不在内”的原则归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性质不同的单位分别划归到不同的组里去,从而实现统计分组的目的。否则,就不能做到这一点。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下限在内,上限不在内”原则的例题资料如表6所示。表 6 按耐穿时间分组(天) 鞋数(双) 280~300 300~320 320~340 340~360 360~380 2 000 3 000 26 000 8 000 1 000 ∑40 000 注:国家规定,该种鞋的耐穿时间在300天以上(含300 天)为合格。此例中,由于鞋的耐穿时间是一个取值越大越好的变量, 因此,当某一双鞋的耐穿时间刚好等于300天时,理应将其归入300天作为下限的第二组,而不应将其归入300天作为上限的第一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第一组的鞋都是不合格的,第二组的鞋都是合格品。现在如果硬要将耐穿时间刚好等于300天的鞋划归到第一组中去,则第一组的全部鞋中,既有合格品,又有不合格品,这样就达不到统计分组的目的。“上限在内,下限不在内”的原则的例题资料如表7所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第三组中的零件都为不合格品。否则的话,如果硬要将尺寸误差刚好等于3mm 的零件划归到第三组中去,则就会使第三组的全部零件中,既有合格品,又有不合格品,从而也就不能达到统计分组的目的。对“整群抽样中样本成数计算公式”的质疑与释疑现行统计学教材中, 在谈到整群抽样方式下样本成数的计算公式时,往往是这样介绍的:若已知样本中各群的成数分别P1, P2, P3,…Pr,则样本成数计算公式为: P=P1+P2+P3+…Prr=∑Pir(i=1, 2, 3,…, r) 例如,从某县的50个村中随机不重复抽取5个村,对被抽中的5个村的所有养猪专业户进行全面调查,以推算该县存栏牲猪数及其优良品种率。调查结果,各村养猪专业户存栏牲猪的优良品种率分别为90%、80%、50%、70%和55%,则该县养猪专业户样本存栏牲猪的优良品种率为: P =∑Pir =90%+80%+50%+70%+55%5 =69% 笔者认为,用上述公式计算样本成数是不正确的一方面,在介绍平均数时,所有教材都讲到如果只知道若干个比率而要求计算其平均数,则最合适的方法应是简单几何平均法,而不应是简单算术平均法;另一方面,在实际抽样中,所获取的信息往往是计算各样本群成数的原始信息,此时,如果仍用教材中的公式计算样本成数,则所计算出来结果就会与实际不符。 因此,我认为,在计算样本成数时,应针对不同的已知条件,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 (1)当已知样本中各样本群内具有某种特征的单位数n1i、不具有某种特征的单位数noi和样本单位总数n三个中的任意两个时,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样本成数: P=∑n1i∑ni或=∑(ni-noi)∑ni=∑n1i∑(n1i+noi)(i=1, 2, 3, …, r) 如,假设原例中被抽中的5个村养猪专业户的存栏牲猪数分别为5 000头、8 000头、7 000头、8 800头和6 500头, 且其中的优良品种数分别为4 500头、6 400头、3 500头、6 160头和3 575头,则该县养猪专业户样本存栏牲猪

统计学基础知识

一、数据的特征值 (一)数据的位置特征值 1)平均值 如果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得到一批数据x 1,x 2,x 3….x n ,则样本的平均值x 为: n-数据个数; x i -第i 个数据数; ∑-求和。 2)中位数 有时,为减少计算,将数据x 1,x 2,x 3….x n 按大小次序排列,用位居于正中的那个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当数据为偶数时)表示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3)中值M 测定值中的最大值x max 与最小值x min 的平均值,用M 表示。 4)众数 在用频数分布表示测定值时,频数最多的值即为众数。若测定值按区间做频数分布时,频数最多的区间代表值(一般取区间中值)也称众数。 (二)数据的离散特征值 1)极差R 测定值中的最大值x max 与最小值x min 之差称为极差。通常R 用于个数n 小于10的情况下,n 大于10时,一般采用标准偏差s 表示。 2)偏差平方和S 各测定值x i 与平均值 之差称为偏差。各测定值的偏差平方和称为偏差平方和,简称平方和,用S 表示。 无偏方差 各个测定值的偏差平方和除以(n-1)后所得的值称为无偏方差(简称方差),用s 2表示: ~ x _x _ x ∑ =--=-=n i i x x n n S s 1 2 _2)(1112 _ 2 _ 22 _ 1)(...) () (x x x x x x n -+-+-∑=-n i i x x 1 2 _ )(S = =

标准偏差s 2 (三)变异系数 以上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值,只反映产品质量的绝对波动大小。在工程实践中,测量较大的产品,绝对误差一般较大,反之亦然。因此要考虑相对波动的大小,在统计技术上 上式中σ和μ为总体均值和总体标准差,当过程在受控状态下,且样本容差较大时,可用样本标准差s 和样本均值 估计。 _x

统计学实习日记1-(2000字)

2012年2月13日 今天是我实习的第一天,早上醒的特别早,也有些兴奋,因为这是大学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实习了,也是为我们即将踏入社会做的最后一点的经验的积累。公司八点上班,我七点四十就到了。我所实习的公司在洛阳市,全名是洛阳市站区文广陶瓷经营部。我就是任职于该部门。带着些几分敬畏和几分不安,我踏进了公司。在部门经理的带领下和同事们简单的做个自我介绍。经理安排了我的座位。 认识过同事之后经理给我拿来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我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熟悉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熟悉同事和熟悉公司的日常工作,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学习公司的规章制度,偶尔简单的与同事们交谈几句,看着大家都在忙碌的工作,自己也就加倍的努力学习公司的制度。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学好公司的制度才能更好地进行工作。因此更加干劲十足。 第一天的实习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度过了,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都是看规章制度什么的,但是依旧让自己内心很兴奋,兴奋地是大家都是那么早的就来到了公司工作,在这种氛围之下,我相信自己也能够很快的成长起来,迅速的接受公司的各种工作 2012年2月14日 刚走出学校,踏上了工作岗位,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然而新鲜过后却感到非常困惑。面对太多的疑问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我是否能够胜任这里的工作,会不会因为太多东西不懂而受到别人的嘲讽”。内心充满了矛盾,然而事实证明我多虑了,这里有和蔼的领导和友好的同事,他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鼓励,在接下来通过和同事们的交流我获得最多的是鼓励和信任,使自己逐渐有了信心和勇气,能够勇敢的去面对任何挑战。相信自己,我能行的! 今天的工作内容是进行公司的培训,一是我们的形象,表情,举止,谈吐。二是我们的目标,将来自己将要达到一个什么位置。三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好关于自己的没一个选择,对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还有一些其他内容就不在写下来了,通过这次的培训更加让我相信在这个公司能让我很快的成长。

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分享

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分享 在两天的统计学实验学习中,加深了对统计数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对Excel操作软件的应用,统计学实验心得体会。下面是我这次实验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统计学(statistics)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统计学是一门针对数据而展开探求的科学。在实验中,对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就成为了比较重要的内容和要求了。同时对数据的分析也离不开相关软件的支持。因此,Eexcel软件的安装与运行则变成了首要任务。 实验过程中,对Excel软件的安装因要求具体而变的相对简单。虽然大多数计算机都已内存此软件,但在实验中通过具体的操作亦可以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对统计数据的输入与分析了。按Excel对输入数据的要求将数据正确输入的过程并不轻松,既要细心又要用心。不仅仅是仔细的输入一组数据就可以,还要考虑到整个数据模型的要求,合理而正确的分配和输入数据。因此,输入正确的数据也就成为了整个统计实验的基矗。 数据的输入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分析的数据则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因此,统计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也就成了关键的关键。对统计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描述可以让我们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大体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的概率分

析,抽样分析,方差分析,回归问题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则更具体和深刻的向我们揭示了统计数据的内在规律性。在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Excel软件的数据处理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工具栏中的工具和数据功能对数据的处理是问题解决起来是事半功倍。 通过实验过程的进行,对统计学的有关知识点的复习也与之同步。在将课本知识与实验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中,实验步骤的操作也变的得心应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在实验前应该先将所涉内容梳理一遍,带着问题和知识点去做实验可以让我们的实验过程不在那么枯燥无谓。同时在实验的同步中亦可以反馈自己的知识薄弱环节,实现自己的全面提高。 本次实验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其收获和意义可见一斑。首先,我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理论和实际是不可分的,在实践中我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受到了锻炼;其次,本次实验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对统计在现实中的运作有所了解,也对统计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 在实验过程中还有些其它方面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统计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出一流成果,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统计人才和认真严肃的工作态度。在实践的校对工作中,知道一丝不苟的真正内涵。 通过本次实验,不仅仅是掌握操作步骤完成实验任务而

统计学重点知识点

基本统计方法 第一章 概论 1. 总体(Population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集合);样本(Sample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 2. 参数(Parameter ):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标准差等,用希腊字母表示,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Statistic ):反映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标准差等,采用拉丁字字母表示,是在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3. 统计资料分类:定量(计量)资料、定性(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第二章 计量资料统计描述 1. 集中趋势:均数(算术、几何)、中位数、众数 2. 离散趋势:极差、四分位间距(QR =P 75-P 25)、标准差(或方差)、变异系数(CV ) 3. 正态分布特征:①X 轴上方关于X =μ对称的钟形曲线;②X =μ时,f(X)取得最大值;③有两个参数,位置参数μ和形态参数σ;④曲线下面积为1,区间μ±σ的面积为68.27%,区间μ±1.96σ的面积为95.00%,区间μ±2.58σ的面积为99.00%。 4.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制定方法:正态近似法:/2X u S α±;百分位数法: P 2.5-P 97.5。

第三章 总体均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由个体变异产生、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异。抽样误差不可避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个体的变异性。 2. 均数的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Mean, SEM ):样本均数的标准差,计算公式: X σσ=误差的大小。 3. 降低抽样误差的途径有:①通过增加样本含量n ;②通过设计减少S 。 4. t 分布特征: ①单峰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②形态取决于自由度ν,ν越小,t 值越分散,t 分布的峰部越矮而尾部翘得越高; ③当ν逼近∞,X S 逼近X σ, t 分布逼近u 分布,故标准正态分布是t 分布的特例。 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 CI ):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α)确定的包含总体参数的一个范围,计算公式:/2,X X t S αν±或/2,X X u S αν±。95%CI 含义:从固定样本含量的已知总体中进行重复抽样试验,根据每个样本可得到一个置信区间,则平均有95%的置信区间包含了总体参数。 6.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小概率反证法的思想。 ①反证法:从问题的对立面(H 0)出发间接判断要解决的问题(H 1)

统计学实训总结报告

统计分析软件实训与应用总结 班级:资环2016-2 姓名:丁建莹学号:2016441723 这学期本有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不过这都是基于书上的概念以及方法的学习,这次安排的统计实训课程是希望通过这次实习提高我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思想,也通过实训加深我们对课本上理论的认识和掌握。 统计是处理数据的一科学,统计学是収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数中得出结论的科学。统计方法是适用手所有学科额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具要自数据的地方就会用到统计方法。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统计理论、方法和应用进入个全面发展確段。一方面,统计学受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混沌理论、人工智能等现代学技术的影响,研究领域层出不穷,如多元统计分析、现代时间序列分析等。另一方面,统计方法的应用领域不断扩限,几乎所有的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统计研究方法。所以,学习统计学、学会统计学理论的应用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都有巨大的好处的。 其实对课本統计学理论了解的太少、不是以理论指导的理论呢与实际结合。所以多这方面的操作能力不强,所以实验能给我们少有的经验,并且培养操作能力和理论与实相結合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实训一共包括九个实验项目:数据筛选与数据透视、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描述数据的分布和度量、概率分布函数实验、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解法预测,主要使用Excel2010来完成各个实验项目的具体实验要求以及分析数据、图表等。 数据筛选与数据透视,是对学生各科目的成绩做筛选,对各城市的衣物消费等做数据透视,将Excel应用于数据的实际应用,也是我第一次拾起Excel的一些简单操作以及增加Excel更多技能的学习机会。做数据筛选和数据透视还比较简单,易学易做。 品质数据的整理与展示、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在我看来就是将各种数据进行频率分组等,然后制作成能直观反映差异或优劣的各种图表,不过要对各种图表进行分析。 描述数据的分布和度量,我们要用都数据分析,计算各数据的指标值,像峰度系数、偏度系数以及平均值、标准差等,这些指标值综合起来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状况。像实验中的英语成绩的偏度系数大于0就为正偏分布,而峰度系数小于0就是低风分布。其平均值是反映数据向中心值聚集的程度,标准差就是反映数据远离其中心值的程度,所以根据算出来的各种数据指标值,就能推测出一组数据的分布状况,也方便理解分析。同时,我还细致的了解了各指标的含义,代表什么情况。 概率分布函数实验,其实看到实验题目的时候觉得比较难做,但是操作起来特别简单,只需要找出相映的函数,填入对应的数据,确定后就可以得到其概率。其中,统计函数的函数名是有很多的,我们要认识函数名的意义。 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解法预测都是在数据分析项完成的。数据分析确实很方便,在Excel输入数据,在数据分析的“输入区域”、“输出区域”、“接受区域”框如数据,单击确定,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方差分解表等。其中,时间序列分解法的各数据含义、计算不是很懂,在实验书上的步骤,研究了半天,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最终还是完成了实验。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

统计学实训方案 (1)

统计学实训方案(一)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专业班级 设计者 时间:年月 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单位: 三、调查目得: 四、调查项目: 五、调查表: 六、调查时间: 七、调查工作得组织实施计划 1、领导机构与组成人员: 2、调查方式方法: 3、调查工作得规划与程序: 4、调查前得准备工作: 统计学实训项目(二) “统计分组”工作项目专业班级 完成人

时间: 年月日 资料:广东某私营企业向全国招聘农民工40名,这些农民工得资料如下: 李敏(女)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30元。汪宏(男)河南23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江山(男)河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280元。张巧(女)四川28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00元。王小明(男)四川26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1970元。黄红(男)湖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70元。胡逛传(男)四川46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820元。黄铭(男)湖南3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050元。秦索钱(男)内蒙2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60元。张群(女)湖南22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张思明(男)广东28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790元。邹陈既(男)山东3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580元。佘思(女)四川25岁;日组装产品14件;12月份劳动收入2430元。陈民豪(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560元。张志(男)湖南23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70元。王小智(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20元、李广志(男)河南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80元。秦思(男)河南27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300元。曾令江(男)河南24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450元。苏锡常(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750元、张国庆(男)重庆23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90元、光传输(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00元。宋钱(男)山东25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749元。乾坤锁(男)河南3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40元、郑克爽(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80元。开山怪(男)湖南53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38元。江口(男)山东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450元、苏见信(男)河南5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333元。鹧鸪哨(男)山东26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720元。张成林(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2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90元、邵康节(男)河南24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480元。徐世昌(男)广东36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90元。圣盔谷(男)黑龙江3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20元。松江河(男)湖南26岁;日组装产品16件;12月份劳动收入3880元。朱大可(男)山东24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600元。孙家栋(男)山东36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460元、清河门(男)山东22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850元。周大生(女)山东26岁;日组装产品13件;12月份劳动收入2100元。见思过(男)湖南25岁;日组装产品10件;12月份劳动收入16 81元。邹红(女广东55岁;日组装产品11件;12月份劳动收入1950元。 项目任务: 该企业得厂长李鸿民(法人代表)就是一名很正直得企业家,她想了解这40名工人得男女人数及比例、来源地情况及结构与年龄结构;她还想知道这40名工人得日组装能力与12月份得收入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这40名工人得管理、作为行业企业家得李鸿民知道,本行业工人得日组装产品13件约为平均水平、行业工人得月平均工资为2500元、行业工人得平均年龄约35岁。请您用统计分组得知识,为该企业得厂长李鸿民提供相关数据并提出相关得管理建议或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