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次方程及其解法

高次方程及其解法
高次方程及其解法

求解程序编辑

高次方程的根的求解,可以利用bairstow法,通过简单的matlab程序,求得方程的所有复根(实根和虚根)

2定义编辑

整式方程未知数次数最高项次数高于2次的方程,称为高次方程。

3一般形式编辑

高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anx^n+an-1x^n-1+-------+a1x+a0=

高次方程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最高项系数,得:

anx^n/an+an-1x^n-1/an+--------+a1x/an+a0/an=0

所以高次方程一般形式又可写为

x^n+bnx^n-1+-------b1x+b0=0

4其它相关编辑

解法思想

通过适当的方法,把高次方程化为次数较低的方程求解.

根与系数

按这个高次方程的形式

x^n+bn-1x^n-1+-------b1x+b0=0,那么有

所有根相加等于系数bn-1的相反数

所有根两两相乘再相加等于系数bn-2

所有根三三相乘再相加等于系数bn-3的相反数

依次类推,直到所有根相乘,等于(-1)^nb0

成果

伽罗华(Galois,1811——1832),法国数学家。

伽罗华15岁进入巴黎有名公立中学学习,偏爱数学。后来想进工科大学,两次落榜只进一所代等的预备学校,此时,他专攻五次方程代数解法。第一年写了四篇文章,1828年,17岁的伽罗华写了《关于五次方程的代数解法问题》等两篇论文送交法国科学院,但被柯西(Cauchy,1789——1875)遗失,后来,他又把一篇文章送给傅利(Fourier,1768——1830)。不久,傅利就去世了,也就不了了之。1831年,伽罗华完成了《关于用根式解方程的可解性条件》一文,院士普阿松(Poisson,1781-1840)的审查意见却是“完全不能理解”,予以

退回。伽罗华不幸因决斗受重伤于1832年5月31日离世,时年不满21岁,在决斗前夜,他深知为女友决斗而死毫无意义,但又不甘示弱,当晚他精神高度紧张和极度不安,连呼“我没有时间了!”匆忙之中,把他关于方程论的发现草草写成几页说明寄给他的朋友,并附有如下一段话:“你可以公开地请求雅可比(Jacobi)或高斯,不是对于这些定理的真实性而是对于其重要性表示意见,将来我希望有人会发现这堆东西注释出来对于他们是有益的。”

到了1864年,刘维尔(Liouville,1809——1882)在由他创办的《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杂志》上发表了伽罗华的部分文章。关于伽罗华理论的头一个全面而清楚的介绍是乔丹(Jordan,1838——1892)于1870年出版的《置换和代数方程专论》一书中给出的。这样。伽罗华超越时代的天才思想才逐渐被人们所理解和承认,至今已成为一门蓬勃发展的学科——抽象代数学。伽罗华避开了拉格朗日的难以捉摸的预解式而巧妙地应用了置换群这一工具,他不但证明一般代数方程,当n≥5时不可能用根号求根,而且还建立了具体数学系数的代数方程可用根号求解的判别准则,并举出不能用根号求解的数字系数代数方程的实例。这样,他就透彻地解决了这个长达二百多年来的时间使不少数学家伤脑筋的问题。不仅如此,伽罗华所发现的结果。他的奇特思想和巧妙方法,现又成为全部代数的中心内容。在这一点上说,他作为抽象代数的创造人之一是当之无愧的。他的贡献决不限于解决代数方程根号求解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伽罗华的卓越贡献越来越为数学家所认识。他的学术思想对近代数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开创的群论逐渐渗透到数学其它分支,以及结晶学,理论物理学等领域,群论给这些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数学工具比如用群论证明了结晶体的类型只有230种,群论为诸如方程的根,晶体的结构,空间变换,基本粒子的对称性等课题的研究提供统一的方法。到20世纪,群论的概念在整个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现代数学的基础之一。

阿贝尔定理

对于一元五次方程及以上的一元高次方程没有通用的代数解法和求根公式(即通过各项系数经过有限次四则运算和乘方和开方运算无法求解),这称为阿贝尔定理。

换句话说,只有三次和四次的高次方程可解.下面介绍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的解法。

5例解编辑

四次方程

卡尔丹公式诞生后,卡尔丹的学生费拉里便发明了一元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费拉里公式】

一元四次方程

aX^4+bX^3+cX^2+dX+e=0,

(a,b,c,d,e∈R,且a≠0)。

令a=1,则

X^4+bX^3+cX^2+dX+e=0,

此方程是以下两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2X^2+(b+M)X+2(y+N/M)=0;

2X^2+(b—M)X+2(y—N/M)=0。

其中

M=√(8y+b^2—4c);N=by—d,(M≠0)。

y是一元三次方程

8y^3—4cy^2—(8e—2bd)y—e(b^2—4c)—d^2=0

的任一实根。

三次方程

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通常的演绎思维是作不出来的,用类似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

式的配方法只能将型如aX^3+bX^2+cX+d=0的标准型一元三次方程形式化为X^3+pX+q=0的特殊型。

卡尔丹公式

一元三次方程X^3+pX+q=0 (p、q∈R)

判别式Δ=(q/2)^2+(p/3)^3

【卡尔丹公式】

X1=(Y1)^(1/3)+(Y2)^(1/3);

X2= (Y1)^(1/3)ω+(Y2)^(1/3)ω^2;

X3=(Y1)(1/3)ω^2+(Y2)^(1/3)ω,

其中ω=(-1+i3^(1/2))/2;

Y(1,2)=-(q/2)±((q/2)^2+(p/3)^3)^(1/2)。

一般式一元三次方程aX ^3+bX ^2+cX+d=0

令X=Y—b/(3a)代入上式,

可化为适合卡尔丹公式求解的特殊型三次方程Y^3+pY+q=0。

【盛金公式】

三次方程应用广泛。用根号解一元三次方程,虽然有著名的卡尔丹公式,并有相应的判别法,但使用卡尔丹公式解题比较复杂,缺乏直观性。范盛金推导出一套直接用a、b、c、d表达的较简明形式的一元三次方程的一般式新求根公式,并建立了新判别法。

盛金公式

盛金公式1

盛金公式2

盛金公式3

盛金公式4

盛金判别法

盛金判别法

盛金定理

盛金定理

当Δ=0(d≠0)时,使用卡尔丹公式解题仍存在开立方(WhenΔ=0,Shengjin’s formula is not with radical sign,and efficiency higher for solving an equation)。与卡尔丹公式相比较,盛金公式的表达形式较简明,使用盛金公式解题较直观、效率较高;盛金判别法判别方程的解较直观。重根判别式A=b^2-3ac;B=bc-9ad;C=c^2-3bd是最简明的式子,由A、B、C构成的总判别式Δ=B^2-4AC也是最简明的式子(是非常美妙的式子),其形状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相同;盛金公式②中的式子(-B±(B^2-4AC)^(1/2))/2具有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形式,这些表达形式体现了数学的有序、对称、和谐与简洁美。

盛金公式解法的以上结论,发表在《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卷,第2期;1989年12月,中国海南。国内统一刊号:CN46-1014),第91—98页。范盛金,一元三次

(NA 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HAINAN TEACHERES 方程的新求根公式与新判别法。

COLLEGE,Hainan Province,China. V ol. 2,No. 2;Dec,1989),A new extracting formula and a new distinguishing means on the one variable cubic equation.,Fan Shengjin. PP·91—98 .

词条图册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第二讲分式方程》知识点及典型例习题.doc

【知识要点】 1. 分式方程的概念以及解法 ; 2. 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3. 分式方程的应用题 【主要方法】 2. 1. 分式方程主要是看分母是否有外未知数 ; 解分式方程的关健是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 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 母. 3. 解分式方程的应用题关健是准确地找出等量关系, 恰当地设末知数 . 2019-2020 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第二讲 分式方程》知识点和典型例习题 题型一:用常规方法解分式方程 【例 1】解下列分式方程 ( 1) 1 3 ;( 2) 2 1 0 ;( 3) x 1 4 1 ;( 4) 5 x x 5 x 1 x x 3 x x 1 x 2 1 x 3 4 x 提示易出错的几个问题: ①分子不添括号;②漏乘整数项;③约去相同因式至使漏根; ④忘 记验根 . 题型二:特殊方法解分式方程 【例 2】解下列方程 ( 1) x 4 x 4 4 ; ( 2) x 7 x 9 x 10 x 6 x 1x x 6 x 8 x 9 x 5 提示:( 1)换元法,设 x y ;( 2)裂项法, x 7 1 1 . x 1 x 6 x 6 【例 3】解下列方程组 1 1 1 (1) x y 2 1 1 1 (2) y z 3 1 1 1 (3) z x 4 题型三:求待定字母的值 【例 4】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2 1 m 有增根,求 m 的值 . x 3 x 3

【例 5】若分式方程 2 x a 1的解是正数,求 a 的取值范围 . x 2 提示: 2 a 0 且 x 2 , a 2 且 a 4 . x 3 题型四: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例 6】解关于 x 的方程 x a c b x d (c d 0) 提示:( 1) a, b, c, d 是已知数;( 2) c d 0 . 题型五: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练习: 1.解下列方程: ( 1) x 1 2x 0 ; (2) x 2 4 ; x 1 1 2x x 3 x 3 ( 3) 2x 3 2 ; (4) 7 3 1 7 x 2 x 2 x 2 x 2 x x x 2 x 2 1 ( 5) 5x 4 2x 5 1 (6) 1 1 1 1 2x 4 3x 2 2 x 1 x 5 x 2 x 4 ( 7) x x 9 x 1 x 8 x 2 x 7 x 1 x 6 2.解关于 x 的方程: ( 1) 1 1 2 (b 2a) ;( 2) 1 a 1 b (a b) . a x b a x b x 3.如果解关于 x 的方程 k 2 x 会产生增根,求 k 的值 . x 2 x 2 4.当 k 为何值时,关于 x 的方程 x 3 (x k 2) 1 的解为非负数 . x 2 1)( x 5.已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 2a 1 a 无解,试求 a 的值 . x 1 (二)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 解分式方程,主要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通常的方法是去分母,并且要检验, 但对一些特殊的分式方程,可根据其特征,采取灵活的方法求解,现举例如下: 一、交叉相乘法 例 1.解方程: 1 x 3 x 2 二、化归法 例 2.解方程: 1 2 0 1 x 2 x 1

【精品】分式方程的几种特殊解法

【关键字】精品 分式方程的几种特殊解法 白云中学:孙权兵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2)解整式方程;(3)检验,判断所求整式方程的解是否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但在具体求解时却不能死搬硬套,尤其是在解某些特殊的分式方程时,应能根据方程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解法,并施以适当的技巧,才能避繁就简,巧妙地将题目解出。下面举例谈谈解分式方程的几种特殊技巧。 一、加减相消法。 例1、解方程:。 分析:若直接去分母固然可以求出该题的解,但并不是最佳解题方法。如果我们发现方程两边都加上分式,则可以通过在方程两边都加上分式,就将原方程化简成,从而轻松获解。 解:原方程两边都加上,则可得: 去分母,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二、巧用合比性质法。 例2:解方程:。 分析:若我们能发现方程两边的分式的分子比分母都多1的话,则可以利用合比性质将分子化为1,从而可以轻易将方程的解求出。 解:由合比性质可得: 去分母并化简得:,即 解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三、巧用等比性质法。 例3、解方程:。 分析:该方程两边的分式的分子之差和分母之差都是常数,故可考虑先用等比性质将原

方程化简后再求解。 解:由等比性质可得:。 化简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四、分组化简法。 例4、解方程:。 分析:此方程若直接通分将会出现高次方程,并且运算过程十分复杂,做法不可取。此题可采用分组组合后各自通分的方法来求解。 解:原方程可化为: 分别通分并化简,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五、倒数法。 例5、解方程:。 分析:本题若按常规方法去做,需通分和去分母,然后再求解,过程较复杂。但如果采用倒数法,则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解:原方程两边取倒数,得: 移项化简,得: 方程两边取倒数,得: 解得: 经检验,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六、列项变形法。 例6、解方程:。 分析:将该方程直接去分母,方程两边的运算十分繁杂。若注意到方程的分母特点是两个连续因式的积,它们的差为1。凡是这样的分式或分数都能拆开成两个分式或分数的差,使得除首、末两项之外的中间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达到化繁为简。。

高次方程及解法

高次方程及解法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徐嘉伟 一般地,我们把次数大于2的整式方程,叫做高次方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高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高次方程组。对于一元五次以上的高次方程,是不能用简单的算术方法来求解的。对于一元五次以下的高次方程,也只能对其中的一些特殊形式的方程,采用“±1判根法”、“常数项约数法”、“倒数方程求根法”、“双二次方程及推广形式求解法”等方法,将一元五次以下的高次方程消元、换元、降次,转化成一次或二次方程求解。 一、±1判根法 在一个一元高次方程中,如果各项系数之和等于零,则1是方程的根;如果偶次项系数之和等于奇次项系数之和,则 -1是方程的根。求出方程的±1的根后,将原高次方程用长除法或因式分解法分别除以(x-1)或者( x+1),降低方程次数后依次求根。“±1判根法”是解一元高次方程最简捷、最快速的重要方法,一定要熟练掌握运用。 例1解方程x4+2x3-9x2-2x+8=0 解:观察方程,因为各项系数之和为:1+2-9-2+8=0(注意:一定把常数项算在偶数项系数当中),根据歌诀“系和零,+1根”,即原方程中可分解出因式(x-1), (x4+2x3-9x2-2x+8)÷(x-1)= x3+3x2-6x-8 观察方程x3+3x2-6x-8=0,偶次项系数之和为:3-8=-5;奇次项系数之和为:1-6=-5,根据歌诀“偶等奇,根 -1”,即方程中含有因式(x+1),∴(x3+3x2-6x-8)÷ (x+1)=x2+2x-8,对一元二次方程x2+2x-8=0有(x+4)(x-2)=0, ∴原高次方程x4+2x3-9x2-2x+8=0可分解因式为:(x-1) (x+1)(x-2)(x+4)=0,即:当(x-1)=0时,有x1=1;当(x+1)=0时,有x2= -1;当(x-2) =0时,有x3=2; 当(x+4)=0时,有x4=-4 点拨提醒:在运用“±1判根法”解高次方程时,一定注意把“常数项”作为“偶次项”系数计算。 二、常数项约数求根法 根据定理:“如果整系数多项式a n x n+a n-1x n-1+ +a1x+a0可分解出 Q(P、Q 是因式P x-Q,即方程a n x n+a n-1x n-1+ +a1x+a0=0有有理数根 P 互质整数),那么,P一定是首项系数a n 的约数,Q一定是常数项 a0的约数”,我们用“常数项约数”很快找到求解方程的简捷方法。 “常数项约数求根法”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首项系数为1。对首项(最高次数项)系数为1的

一元高次方程的求解

一元高次方程 一元三次方程求解 320x ax bx c +++= 其中,,a b c 是任意复数 ② 若令3 a x y =- ,则三次方程简化为 3 0y py q ++= ③ 其中33a p b =-,3 2327 ab a q c =-+ , 设123,,y y y 表示简化方程③的根,则据根与方程系数的关系,得1230y y y ++=。 若令3242712u p q v ?=--? ?=-??,2 11232 2123 z y v y vy z y vy v y ?=++??=++??。 对于适当确定的立方根,卡当公式是1z = 2z = 求解线性方程组123212312 12320y y y y v y vy z y vy v y z ++=??++=??++=?,得到11221 21212 3121() 31()31()3y z z y v z v z y v z v z ----?=+?? ?=+???=+?? , 于是,原三次方程的三个根为1y = 2y ω= ,3y ω= 其中23 427 q p ?=+ ,12ω=- (i =。 C 、一元四次方程求解 3. x 4 +bx 3+cx 2+dx+e =0. 设方程为x 4 +bx 3 +cx 2 +dx+e =0. (4)

移项,得x 4+bx 3=-cx 2-dx -e , 右边为x 的二次三项式,若判别式为0,则可配成x 的完全平方. 解这个三次方程,设它的一个根为y 0,代入(5),由于两边都是x 的完全平方形式,取平方根,即得 解这两个关于x 的二次方程,便可得到(4)的四个根.显然,若把(6)的其他根代入(5),会得出不同的方程,但结果是一样的. 高中阶段对于三次四次方程的求解很少涉及,我们遇到的一般是比较有规律的高次方程。当高次不等式 数学家们当然应当给出完美的理论来解决高次方程的求解问题。有关理论至少应当包括高次方程是否有解?如果有解,如何求得? n 次方程的一般表达式是 1 01100,0,n n n n a x a x a x a a --++???++=≠ 而1 011()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称为n 次多项式,其中00a ≠。当系数01,,a a

高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故事

高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故事 1545年意大利学者卡丹将一元三次方程ax3 +bx2+cx+d=0的求根公式公开发表,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卡丹公式(也有人译作“卡尔丹公式”)。事实上,发现公式的人并不是卡丹本人,而是塔尔塔利亚。 塔尔塔利亚是意大利人,出生于1500年。他12岁那年,被入侵的法国兵砍伤了头部和舌头,从此说话结结巴巴,人们就给他一个绰号“塔尔塔利亚”(在意大利语中,这是口吃的意思),真名反倒少有人叫了。他自学成才,成了数学家,宣布自己找到了三次方程的的解法。有人听了不服气,来找他较量,每人各出30道题,由对方去解。结果,塔尔塔利亚30道三次方程的解全做了出来,对方却一道题也没做出来。塔尔塔利亚大获全胜。 后来,意大利医生兼数学家卡丹请求塔尔塔利亚把解方程的方法告诉他,但遭到了拒绝。尽管卡丹千方百计地想探听塔尔塔利亚的秘密,但是在很长时间中塔尔塔利亚都守口如瓶。可是后来,由于卡丹一再恳切要求,而且说要推荐他去当西班牙炮兵顾问,还发誓对此保守秘密,于是塔尔塔利亚在1539年把他的发现写成了一首语句晦涩的诗告诉了卡丹,但是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证明。 六年后,卡丹不顾原来的信约,在他的著作中将经过改进的三次方程的解法公开发表。他在书中写道:“这一解法来自于一位最值得尊敬的朋友——布里西亚的塔尔塔利亚。塔尔塔利亚在我的恳求之下把这一方法告诉了我,但是他没有给出证明。我找到了几种证法。证法很难,我把它叙述如下。”从此,人们就把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称为“卡丹公式”,而塔尔塔利亚的名字反而被湮没了,正如他的真名在口吃以后被埋没了一样。 卡丹没有遵守誓言,因而受到塔尔塔利亚及许多文献资料的指责。但是卡丹在公布这一解法时并没有把发现这一方法的功劳归于自己,而是如实地说明了这是塔尔塔利亚的发现,所以算不上剽窃;而且证明过程是卡丹自己给出的,说明卡丹也做了工作。卡丹用自己的工作对塔尔塔利亚泄露给他的秘密加以补充,违背誓言,把秘密公之于世,加速了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普及和人类探索一元n次方程根式解法的进程。 一元三次方程应有三个根。塔尔塔利亚公式给出的只是一个实根。又过了大

特殊分式方程的几种特殊解法

特殊分式方程的几种特殊解法 解分式方程最常用的方法是去分母法,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以之求解的过程, 但在一些具体方程中,若用去分母的方法,其未知数的次数会增大,运算复杂,计算量加 大,易出现错误,因此要善于观察具体方程的特点,对一些特殊分式方程,采用特殊方法, 会简化解题过程。 一 ?比例法 x 1 a b 例1.解方程 (b 0) x 1 a b A D 分式:观察方程,形如: 的形式,可根据比例"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B C 而直接求解。 解:原方程化为 (x 1)(a b) (a b)(x 1) 2a a x b 2 3x 3 2x 3x 1 2x 2 解:原方程化为 (2 3x)(2x 2) (3 2x)(3x 整理得13x 7, 7 x 13 经检验x —是原方程的根。 13 二.换元法 y 3 4y 8 例3.解方程 y 2 y 3 分析:本题若移项,形如— D ,如果用比例法则去分母后方程变为 B C 2 3y 24y 7 0,对一元二次方程我们还不能求解。因此,经观察发现 8 4 匚2,其中匚2与丄虫互为倒数关系,可利用换元法简便求解。 y 3 y 3 y 3 y 2 解:设'一3 A ,则原方程变形为 y 2 整理得2bx b 0, 例2.解方程: 1)

4 A 0 A 整理得A 2 4 A 2 y 3 当A 2时, 2,解得y i 7 ; y 2 当A 2时,乂卫 2,解得y y 3 3 1 、 经检验,y 1 7, y 2 都是原方程的解。 3 例4.解方程组 3 2 5 (1) x y x y 1 4 4 ⑵ y x x y 分析:方程(1),( 2)中都含有 --------------- x y 1 i 设 a , b x y x y 则方程组变形为 3b 2a 5 b 4a 4 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1 1 求出a 、b 的值,代入 禾口 中,即可解出x , y 的值。 x y x y 三.倒数法 关系,可有下面解法。 解: x - 2,或x 1 4 4 因此可运用换元法, 例5.已知:x - x 分析:已知条件中, 1 ~2 x , 1 —互为倒数2- 2 21,求 x 2 2 1 ......... x , x 2 -,其中 2 2, 1 —互为倒数关系,利用此 2 1 ~~2 x 例6. 解方程: 2x 3x 2 17 分析: 3x 2 方程的左边两项为倒数之和, 2x 1 4 因此可用倒数法简化求解,

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讲解.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一) 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知识讲解(提高)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掌握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方程,会应用此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3.理解解法中的降次思想,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中的分类讨论与换元思想.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通过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要点诠释: 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抓住三个条件:(1)整式方程;(2)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缺一不可.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能化成形如,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 数项. 要点诠释: (1)只有当时,方程才是一元二次方程; (2)在求各项系数时,应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指明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系数时注意不要漏掉前面的性质符号.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重要结论 (1)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x=1;反之也成立,即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a+b+c=0. (2)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x=-1;反之也成立,即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a-b+c=0. (3)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x=0,则c=0;反之也成立,若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为0.

一元三次方程及解法简介

一元三次方程 一元三次方程的标准型为02 3 =+++d cx bx ax )0,,,(≠∈a R d c b a 且。一元三次方 程的公式解法有卡尔丹公式法与盛金公式法。两种公式法都可以解标准型的一元三次方程。由于卡尔丹公式解题存在复杂性,对比之下,盛金公式解题更为直观,效率更高。 在一个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3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三次方程。 【盛金公式】 一元三次方程02 3 =+++d cx bx ax )0,,,(≠∈a R d c b a 且 重根判别式:bd c C ad bc B ac b A 3:9;32 2 -=-=-=,总判别式:Δ=AC B 22 -。 当A=B=0时,盛金公式①: c d b c a b x x x 33321- =-=- ===,当Δ=AC B 22 ->0时,盛金公式②:a y y b x 33 123 111---= ; i a y y a y y b x 63623 12 3 113 223 1 13,2-±++-=;其中 2 )4(322 ,1AC B B a Ab y -±-+=,12-=i .当Δ=AC B 22 -=0时,盛金公式③: K a b x +- =1;232K x x -==,其中)0(≠=A A B K .当Δ= AC B 22-<0时,盛金公式④:a Cos a b x 3321θ --= ,a Sin Cos A b x 3)333(3 ,2θ θ±+-= ; 其中arcCosT =θ,)11,0(),232( <<->-=T A A aB Ab T . 【盛金判别法】 ①:当A=B=0时,方程有一个三重实根; ②:当Δ=AC B 22 ->0时,方程有一个实根和一对共轭虚根; ③:当Δ=AC B 22 -=0时,方程有三个实根, 其中有一个两重根; ④:当Δ=AC B 22 -<0时,方程有三个不相等的实根。 【盛金定理】 当0,0==c b 时,盛金公式①无意义;当A=0时,盛金公式③无意义;当A ≤0时,盛金公式④无意义;当T <-1或T >1时,盛金公式④无意义。当0,0==c b 时,盛金公式①是否成立?盛金公式③与盛金公式④是否存在A ≤0的值?盛金公式④是否存在T <-1或T >1的值?盛金定理给出如下回答: 盛金定理1:当A=B=0时,若b=0,则必定有c=d=0(此时,方程有一个三重实根0,盛金公式①仍成立)。 盛金定理2:当A=B=0时,若b ≠0,则必定有c ≠0(此时,适用盛金公式①解题)。 盛金定理3:当A=B=0时,则必定有C=0(此时,适用盛金公式①解题)。

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

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 分式方程的解法除常规的去分母法和换元法之外,还有许多特殊的解法。 一、 分组通分法: 例1、 解方程 3 2411423---=---x x x x 分析:要整个方程一起通分,计算量大又易出错。观察方程中分母的特点可联想分组通分求解。 略解:方程两边分别通分,相减得 ) 3)(4(5)1)(2(5---=---x x x x x x 当05≠-x 时,)3)(4()1)(2(--=--x x x x ,解得2 51= x 当05=-x 时,解得52=x 经检验,2 51= x 52=x 都是原方程的解 二、 分离分式法: 例2、解方程43325421+++++=+++++x x x x x x x x 分析:每个分式的分母与分子相差1,利用这特点可采用分离分式法求解 略解:原方程可变形为 4 11311511211+-++-=+-++-x x x x 整理得 )4)(3(72)5)(2(72+++=+++x x x x x x 当072=+x 时,解得2 7- =x 当072≠+x 时,方程无解 经检验2 7- =x 是原方程的解 练习:② 6 5327621+++++=+++++x x x x x x x x 解:29-=x 三、 巧添常数 例3、解方程 33224411+-++-=+-++-x x x x x x x x 解析:同样若整体通分,次数增高,运算复杂,求解困难,而方程中每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相同两数的差与和,可在每个分式中添加常数“1”,会使问题柳暗花明,迅捷可解,可谓别有洞天. )133()122()144()111(++-+++-=++-+++-x x x x x x x x ,即:3 2224212+++=+++x x x x x x x x

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1

特殊的一元高次方程的解法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二项方程的意义以及二项方程的解法; 过程与方法:学会把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掌握可以通过换元转化为二项方程的方程的解法, 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感受自主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二项方程的求解方法. 难点:把“整体”转化为“新”元的二项方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情景引入 1.复习提问 复习:请同学们观察下列方程 (1) 2x+1=0; (2) 0652=++x x ; (3) 03422=-+x x ; (4) 2 3+x =3; (5) 083=-x ; (6) 0162 15 =-x ; (7) 01853=+x ; (8) 0323234=--+-t t t t ;(9) 010324=-+y y . 提问:(1)哪些是整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 (2)后5个方程与前3个方程有何异同? (3)方程(5)、(6)、(7)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学习新课 1.概念辨析 (1) 一元高次方程 通过上述练习,师生共同得出一元高次方程的特点:(1)整式方程;(2)只含一个未知数;(3)含未知数的项最高次数大于2次.从而提出一元高次方程的概念,并标题,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学习简单高次方程及其解法. (2)二项方程:如果一元n 次方程的一边只有含未知数的一项和非零的常数项,另一边是零,那么这样的方程就叫做二项方程. (3)一般形式: 关于x 的一元n 次二项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是正整数) n b a b ax n ,0,0(0≠≠=+ 注 ①n ax =0(a ≠0)是非常特殊的n 次方程,它的根是0. ②这里所涉及的二项方程的次数不超过6次. 2.例题分析 解下列简单的高次方程: (1)83 =x (2)164 =x (3)0162 15 =-x (4)011853 =+x 分析 解一元n 次(n>2)次二项方程,可转化为求一个已知数的n 次方根.如果在实数范围内这个数的n 次方根存在,那么可利用计算器求出这个方程的根或近似值.

元高次方程求解方法

一元高次方程的漫漫求解路 若有人问你:“你会解一元二次方程吗?”你会很轻松地告诉他:会的,而且非常熟练!任给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20,0,ax bx c a ++=≠ ① 由韦达定理,①的根可以表示为x =. 若进一步问你,会解一元三次方程或更高次数的方程吗?你可能要犹豫一会儿说,只会一些简单的方程.于是你就会想:一元三次方程或更高次数的方程,是否也像一元二次方程的情形一样,有一个公式,它可以用方程的系数,经过反复使用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把方程的根表示出来? 数学家们当然应当给出完美的理论来解决高次方程的求解问题.有关理论至少应当包括高次方程是否有解?如果有解,如何求得? n 次方程的一般表达式是 101100,0,n n n n a x a x a x a a --++???++=≠ 而1011()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称为n 次多项式,其中00a ≠.当系数01,,a a 1,,n n a a -???都是实数时,称()f x 是n 次实多项式,当系数中至少有一个为复数时,称()f x 为n 次复系数多项式.如果存在复数α,使得()0f α=,就称α是n 次方程()0f x =的一 个根,或称为n 次多项式()f x 的一个根. 1799年,年仅22岁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先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复数域上任一个次数大于零的多项式,至少有一个复数根. 根据代数基本定理可以推出:复数域上n 次多项式恰有n 个复数根,其中k 重根以k 个根计算.这一结论也可以用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语言来叙述:“复数域上任何n 次多项式都可以分解成n 个一次式的乘积.” 代数基本定理是一个纯粹的多项式根的存在定理,它没有给出求根的具体方法. 要求得n 次方程的根,一般是希望得到n 次方程 10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 ② 的求解公式,如二次方程①的求根公式那样.众所周知,方程①的解早在古代的巴比伦、埃

分式方程解法的标准

分式方程解法的标准 一,内容综述: 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 在学习简单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时,是将分式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复杂的(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也一样,就是设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即 分式方程整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方法 (1)去分母法 去分母法是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使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但要注意,可能会产生增根.所以,必须验根. 产生增根的原因: 当最简公分母等于0时,这种变形不符合方程的同解原理(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所得方程与原方程同解),这时得到的整式方程的解不一定是原方程的解. 检验根的方法: 将整式方程得到的解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为了简便,可把解得的根直接代入最简公分母中,如果不使公分母等于0,就是原方程的根;如果使公分母等于0,就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注意:增根是所得整式方程的根,但不是原方程的根,增根使原方程的公 分母为0. 用去分母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i)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ii)解所得的整式方程; (iii)验根做答 (2)换元法 为了解决某些难度较大的代数问题,可通过添设辅助元素(或者叫辅助未知数)来解决.辅助元素的添设是使原来的未知量替换成新的未知量,从而把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未知量向已知量转化,这种思维方法就是换元法.换元法是解分式方程的一种常用技巧,利用它可以简化求解过程. 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i)设辅助未知数,并用含辅助未知数的代数式去表示方程中另外的代数 式; (ii)解所得到的关于辅助未知数的新方程,求出辅助未知数的值; (iii)把辅助未知数的值代回原设中,求出原未知数的值; (iv)检验做答. 注意:(1)换元法不是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它是解一些特殊的分式方程的特殊

高次方程及解法

高次方程及解法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徐嘉伟 一般地,我们把次数大于2的整式方程,叫做高次方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高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高次方程组。对于一元五次以上的高次方程,是不能用简单的算术方法来求解的。对于一元五次以下的高次方程,也只能对其中的一些特殊形式的方程,采用“±1判根法”、“常数项约数法”、“倒数方程求根法”、“双二次方程 求根。“± 解: 1-6=-5-6x-8)÷ x4+2x3-9x2-2x+8=0可分解因式为:(x-1)(x+1)(x-2)(x+4)=0,即:当(x-1)=0时,有x1=1; 当(x+1)=0时,有x2=-1;当(x-2)=0时,有x3=2;当(x+4)=0时,有x4=-4 点拨提醒:在运用“±1判根法”解高次方程时,一定注意把“常数项”作为“偶次项” 系数计算。 二、常数项约数求根法 根据定理:“如果整系数多项式a n x n+a n-1x n-1+ +a1x+a0可分解出因式P x-Q,即方 Q(P、Q是互质整数),那么,P一定程a n x n+a n-1x n-1+ +a1x+a0=0有有理数根 P

是首项系数a n 的约数,Q 一定是常数项a 0的约数”,我们用“常数项约数”很快找到求 解方程的简捷方法。 “常数项约数求根法”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首项系数为1。对首项(最高次数项)系数为1的高次方程,直接列出常数项所有约数,代入原方程逐一验算,使方程值为零的约数,就是方程的根。依次用原方程除以带根的因式,逐次降次,直至将高次方程降为二次或一次方程求 解。 432(x+3) +x+1 解:3±1,2±,根据“±1判根法”排除±1,这时,代人原方程验算的只能是P Q =32,或P Q =-32 f (32)=3?=??? ?????-?+??? ???-??? ??3232332323223??? ??-+-22278278=3?0=0 所以原方程中有因式(3X -2)。 (3x 3-2x 2+9x-6)÷(3x-2)=x 2+3 解方程式x 2+3=0x=23i ±, x 1= 23i ,x 2=-23i

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 邵美悦 2018年3月23日 修改:2018年4月25日 众所周知,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中学代数课程必修知识,通常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材中会进行介绍.一元三次方程和一元四次方程同样有求根公式,1而且其推导过程也是初等的.由于一元三次和四次方程的求解比起一元二次方程要困难得多,并且求根公式的具体形式也不是很实用,所以尽管在一些初等数学的书籍中有相关介绍,但大多数中学生对这些解法并不了解.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下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1配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 +c =0,(a =0) 的解法一般会在在初中教材中进行介绍,通用的解法是配方法(配平方法),即利用 a (x + b 2a )2=b 2?4a c 4a 解出x =?b 2a ±√b 2?4ac 2a .当然,在初中教材中会要求a ,b ,c 都是实数,并且判别式b 2?4ac 必须非负.在高中教材引进复数之后,上述求根公式对复系数一元二次方程依然有效,开平方运算√b 2?4ac 也不再受到判别式符号的限制,只需要按照复数开方来理解.2 1值得注意的是,在代数学中可以证明,如果只用系数的有限次加,减,乘,除,以及开k 次方运算(其中k 是正整数),复系数一元五次(或更高次)方程没有求根公式.换句话说,不可能存在仅由系数的有限次加,减,乘,除,以及开k 次方运算构成的公式,使得每一个复系数一元五次方程都可以按该公式求解.这一结论通常称为Abel–Ruffini 定理.不少业余数学爱好者在没有修习过大学近世代数课程的情况下致力于推导高次方程的初等求根公式,这样的努力难免徒劳无功.2这里约定开方运算k √·只需要算出任意一个k 次方根即可. 1

一元高次方程求解方法

一元高次方程的漫漫求解路 若有人问你:“你会解一元二次方程吗?”你会很轻松地告诉他:会的,而且非常熟练!任给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2 0,0,ax bx c a ++=≠ ① 由韦达定理,①的根可以表示为2b x a -±=。 若进一步问你,会解一元三次方程或更高次数的方程吗?你可能要犹豫一会儿说,只会一些简单的方程。于是你就会想:一元三次方程或更高次数的方程,是否也像一元二次方程的情形一样,有一个公式,它可以用方程的系数,经过反复使用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把方程的根表示出来? 数学家们当然应当给出完美的理论来解决高次方程的求解问题。有关理论至少应当包括高次方程是否有解?如果有解,如何求得? n 次方程的一般表达式是 101100,0,n n n n a x a x a x a a --++???++=≠ 而1011()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称为n 次多项式,其中00a ≠。当系数01,,a a 1,,n n a a -???都是实数时,称()f x 是n 次实多项式,当系数中至少有一个为复数时,称()f x 为n 次复系数多项式。如果存在复数α,使得()0f α=,就称α是n 次方程()0f x =的一 个根,或称为n 次多项式()f x 的一个根。 1799年,年仅22岁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先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复数域上任一个次数大于零的多项式,至少有一个复数根。 根据代数基本定理可以推出:复数域上n 次多项式恰有n 个复数根,其中k 重根以k 个根计算。这一结论也可以用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语言来叙述:“复数域上任何n 次多项式都可以分解成n 个一次式的乘积。” 代数基本定理是一个纯粹的多项式根的存在定理,它没有给出求根的具体方法。 要求得n 次方程的根,一般是希望得到n 次方程 1011()0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 ②

分式方程的几种特殊解法

分式方程的几种特殊解法 白云中学:孙权兵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2)解整式方程;(3)检验,判断所求整式方程的解是否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但在具体求解时却不能死搬硬套,尤其是在解某些特殊的分式方程时,应能根据方程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解法,并施以适当的技巧,才能避繁就简,巧妙地将题目解出。下面举例谈谈解分式方程的几种特殊技巧。 一、加减相消法。 例1、解方程:2017 2018112017201811222++-=++-+x x x x x 。 分析:若直接去分母固然可以求出该题的解,但并不是最佳解题方法。如果我们发现方程两边都加上分式 2017 201812++x x ,则可以通过在方程两边都加上分式2017201812++x x ,就将原方程化简成112=+x ,从而轻松获解。 解:原方程两边都加上2017201812++x x ,则可得:11 2=+x 去分母,得:12+=x 解得:1=x 经检验,1=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二、巧用合比性质法。

例2:解方程:7 81222++=++x x x x 。 分析:若我们能发现方程两边的分式的分子比分母都多1的话,则可以利用合比性质将分子化为1,从而可以轻易将方程的解求出。 解:由合比性质可得:7 7-811-2222+++=+++x x x x x x )()()()( ∴ 7 1112+=+x x 去分母并化简得:062=--x x ,即0)2)(3=+-x x ( 解得:23-==x x 或 经检验,23-==x x 或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三、巧用等比性质法。 例3、解方程:1 3242344++=++x x x x 。 分析:该方程两边的分式的分子之差和分母之差都是常数,故可考虑先用等比性质将原方程化简后再求解。 解:由等比性质可得: 1324)13()23(2444++=+-++-+x x x x x x )()(。 ∴ 13242++= x x 化简得: 02=x ∴ 0=x 经检验,0=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分式及分式方程知识点总结

分式及分式方程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分式 1、分式的概念 一般地,用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就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B A 就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 B 叫做分式的分母。分式和整式通称为有理式。 2、分式的性质 (1)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分式的变号法则: 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运算法则 ;;bc ad c d b a d c b a bd ac d c b a =?=÷=? );()(为整数n b a b a n n n = ;c b a c b c a ±=± bd bc ad d c b a ±=± 二、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 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 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它的一般解法是: (1)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 (2)解所得的整式方程 (3)验根:将所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等于零,就是增根,应该舍去;若不等于零,就是原方程的根。

3、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 换元法: 换元法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其应用非常广泛,当分式方程具有某种特殊形式,一般的去分母不易解决时,可考虑用换元法。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考点典例一、分式的值 【例1】(2015·黑龙江绥化)若代数式6 265x 2-+-x x 的值等于0 ,则x=_________. 【点睛】分式6 265x 2-+-x x 的值为零则有x2-5x +6为0分母2x-6不为0,从而即可求出x 的值. 【举一反三】 1.要使分式x 1x 2 +-有意义,则x 的取值应满足( ) A. x 2≠ B. x 1≠- C. x 2= D. x 1=- 2.(2015·湖南常德)若分式211 x x -+的值为0,则x = 考点典例二、分式的化简 【例2】化简:2x x x 1x 1 ---=( ) A、0 B 、1 C 、x D、 1 x x - 【点睛】观察所给式子,能够发现是同分母的分式减法。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举一反三】 1.化简22 a b ab b a --结果正确的是【 】 2.若241()w 1a 42a +?=--,则w =( )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第2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 一·基本概念理解 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加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 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 b a x =+2 )(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 22)(2b x b bx x ±=+±。 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 )0(02 ≠=++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 04(2422≥--±-=ac b a ac b b x 公式法的步骤: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 ,一次项的系数为b ,常数项的系数为c (4)、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分解因式法的步骤: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 (5)、韦达定理 若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则 a b x x -=+21,a c x x =21。以上的就称为韦达定理(或称为根与系数的关系)利用 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a b -,二根之积 =a c 也可以表示为a b x x -=+21,a c x x =21。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

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

分式方程的特殊解法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中学 617000 王琨 分式方程的解法除常规的去分母法和换元法之外,还有许多特殊的解法。 一、 分组通分法: 例1、 解方程 3 2411423---=---x x x x 分析:要整个方程一起通分,计算量大又易出错。观察方程中分母的特点可联想分组通分求解。 略解:方程两边分别通分,相减得 ) 3)(4(5)1)(2(5---=---x x x x x x 当05≠-x 时,)3)(4()1)(2(--=--x x x x ,解得2 51= x 当05=-x 时,解得52=x 经检验,2 51= x 52=x 都是原方程的解 二、 分离分式法: 例2、解方程43325421+++++=+++++x x x x x x x x 分析:每个分式的分母与分子相差1,利用这特点可采用分离分式法求解 略解:原方程可变形为 4 11311511211+-++-=+-++-x x x x 整理得 )4)(3(72)5)(2(72+++=+++x x x x x x 当072=+x 时,解得2 7- =x 当072≠+x 时,方程无解 经检验27-=x 是原方程的解 三、 韦达定理法: 例3、解方程71 )1(31)1(222=+++++x x x x 分析:该方程的常规解法是换元法,但通过进一步观察会发现含有未知数的两个代数式的和或积都等于常数,故联想韦达定理求解。 略解:设 1)1(22++=x x u 1 )1(32++=x x v 则易知u ,v 是方程0672=+-y y 的两个解,

解这个方程得1=u 6=v 或1 6==v u ???????=++=++∴ (2) 61 )1(3)1( 11)1(2 22x x x x 或???????=++=++(4) 11)13((3) 61)1(222x x x x 由(2) 1)(得 方程无解 由(4) (3)得 2 1732 1±=x 经检验,它们满足原方程。故原方程的解是 2173 1+=x 2 1732-=x 四、 配方法: 例4、解方程 )32(49422x x x x -=+ 分析:观察发现方程左边恰好是 2x 与x 3的平方和,而右边又含有式子x x 32-,故可通过配方的方法把左边写成2x 与x 3差的完全平方的形式,进而把原方程看作是以x x 32-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去求解。 略解:原方程可变形为 03)32(4)32(2=+---x x x x 解之得132=-x x 或 332=-x x 当132=-x x 时,解之得712 1±=x 当332=-x x 时,解之得1534 3±=x 经检验,它们都满足原方程。故原方程的解是 71 1+=x 712-=x 1533+=x 1534-=x 五、 运用方程c b c x b x +=+ 的解求解 方程c b c x b x +=+的解不难通过去分母法求得为c x =1,c b x =2运用这一结论可以使具备此方程特征的这类方程的解法简捷。 例5、解方程 25991=+++ x x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