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武陵土家民俗文化中的巫文化及其审美功能

试论武陵土家民俗文化中的巫文化及其审美功能
试论武陵土家民俗文化中的巫文化及其审美功能

武陵土家巫文化民俗的美

(提供中英文題目、摘要、關鍵詞和作者姓名、單位英文拼法)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sorcery culture of Wuling

Tujia Minority regions inhabited by ethnic groups folk custom culture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研究馆员赵冬菊

摘要:巫文化是武陵土家民俗文化的主体,并具有美的特性。土家巫文化民俗的美,是通过心理认同、民俗活动、继承与创新、巫歌巫舞的展示和土家族乐观况达精神的影响等而获得或实现的。加强其研究,对保护和抢救土家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巫文化产业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土家巫文化民俗美

位于湘鄂渝黔接壤地带的武陵民族地区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唯一生活在中国内地的少数民族——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民俗文化。在土家族的民族民俗文化中,具有个性和特色的巫文化占有重要地位,不但成为其民俗文化的主体,而且也因其诸多的审美特性而成为人们重要的审美对象。在全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加强对武陵土家巫文化民俗之美的研究,对保护和抢救土家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发展土家族地区的巫文化产业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巫文化是武陵土家民俗文化的主体

产生于人类童年的巫文化,在土家族的节日、婚姻、丧葬、祭祀、生产、生活和信仰等各种民俗活动中,均表现出极大的穿透力和影响力,使得巫文化与土家民俗文化交织渗透于一体,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在土家族的节日民俗中,无一不有巫。过赶年(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称为“过赶年”)是土家族极其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为了迎接过赶年,土家族早在农历十月就开始忙碌起来。而在忙碌过年的一系列活动中,都始终与巫文化相连。迎新年、杀年猪是土家人家家户户过年必办的大喜事,故,土家人当大事办。杀年猪的时间,必须择吉日;杀猪时,被杀的猪头一定要面向土家族始祖的庙堂——向王庙;所杀的猪,要一刀毙命,且流出的猪血要越多越好;杀猪的刀,

主人必须用纸钱将粘血的刀口擦拭干净后予以焚化,以祭神。杀年猪的日子,要举行盛宴,土家族称为“吃泡汤”。“吃泡汤”时,有“鱼在跳,肉在冒(热气)”的俗语,即一定要吃刚杀出来,且猪血还在冒热气的猪肉,土家族叫吃头道菜,头道菜意味大吉大利,不仅让现有一家老小和亲戚朋友来吃,而且吃之前要先上贡饭、贡酒和敬神祭祖,让逝去的祖先回来过年先“吃泡汤”后,大家才开始吃,意在纪念祖先“茹毛饮血”的历史和人神共娱的乐观。腊月二十四过小年,武陵土家族要打扬尘、理阳沟、祭灶神,敬灶王菩萨,以让灶王菩萨去玉皇大帝那里美言自己而给家里带来幸福吉祥和平安,免得来年多灾多难。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大年),土家族全家团圆。这一天,不准说不吉利的话,不准打坏东西,晚上要守岁、祭祖、送亮;大年后,初一要早起早放鞭炮(意味早起早发),初一到初三不扫地、初一到初二不往外泼水,正月忌看见秤、忌刮大风大雨、忌见老鹰等;正月十五闹元宵,要跳摆手舞(祭祀舞蹈)、“赶毛狗精”、祭祖等。除了年节外,土家族的其它节日,如,二月二日祭土地神、三月三祭媒神、四月初八过“牛王节”、六月初六“晒龙袍”(纪念土司王的殉难日)、七月十二过“月半”(亡人节,祭祀祖先)、八月十五“摸秋”、农历九月九日赶“天子会”……都没能离开巫。

在土家族的婚俗中,充满强烈的神意。青年男女以歌、舞为媒而定情,但必须请“巫师梯玛占卜,祭祀祖先”[1]。男女相亲看日子,要择黄道吉日,要观察天气以预测未来女方到男方家时是否阴晴雨雪。女孩第一次到男方家“看人户”,男方家要给女孩买一些布料做针线活,并看女孩穿针引线和用线时是否打结,以预测此婚姻是否顺畅成功。在准备结婚和结婚过程中,必须拿“八字”、写“庚书”、“看期”(选吉日)、“报期”、“吃茶”、“哭嫁”、扯脸(又叫"开脸")、打“粑粑髻”、穿“露水衣”、坐“十姊妹”、“踩斗”、“走筛子”、挂“照妖镜”、“拜堂”、“抢床”、“闹房”、“童子撒尿”、“抢糖果”、“敬大孝”、“回神”、回门(回门不能住娘家)等,均无一没有神意。

在土家族的丧葬民俗中,可谓巫风烈烈,巫文化表现得尤为突出。在长江西陵峡发现的早期腰坑墓瓮灌内的“鱼”,不仅说明这里有葬“鱼”的习俗,而且更表达了土家人求吉、祈祷、庇佑子孙和人丁兴旺的巫文化意蕴[2]。后期,巫文化在土家丧葬民俗中也无不盛行。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地方志《华阳国志》

载:土家先祖巴人"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鄂西土家族简史》载:南北朝及隋“父母死,打鼓踏歌,亲属饮宴舞(巫)戏。”存于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元末《桃山田氏族谱.卷首》载:“我始祖落籍桃山,地虽偏僻,风却古朴,如巴里郢腔,即十姊妹与打丧鼓歌等”。说明田氏土家族有打丧鼓的习俗。明《巴东县志》卷三《土俗》载:“临葬夜,众客众挤丧次,一人擂大鼓,更互相唱,名曰唱丧鼓,又曰打丧鼓”。清《黔阳县志》卷十六载:“丧家每夜聚众而讴,鼓歌经唱,彻夜不休,谓之闹丧。”清同治《巴东县志》载:“旧俗,殁亡日,其家臵酒食,邀亲友,鸣金伐鼓,歌舞达旦,或一夕或三五夕不等”。清长阳土家诗人彭秋潭在其《竹枝词》中写道:“谁家开路添新鬼,一夜丧鼓唱到明。”清《长乐县志》卷十二《风俗?丧祭》载:“家有亲丧,乡临来吊,至夜去旧伴亡,于柩旁击鼓,曰丧鼓,互唱俚歌。” [3]都说明土家族在丧葬活动中普遍流行打丧鼓、唱丧歌等巫文化民俗。

在土家族的生产民俗中,有逢戊日不动土,清明、立夏日及农历四月八不耕牛,满日(土瘟日)忌播种,忌女人下矿井,以及祭祀土地神、雷神、五谷神、梅山猎神、山神、石神、河神、水神、行业神等巫文化民俗。

在土家族的生活民俗中,平时不准扛锄头、穿蓑衣进屋;人们生病时认为都是鬼在作怪,常举行招魂、驱赶、诅咒、辟邪等巫术仪式,包括请端公送瘟神、用桃枝打鬼,或求山神、树神、石神保佑。修房造屋时,要看风水、方位;建房中,要择吉日和举行一系列的巫术仪式;修建房屋的大梁树必须是偷来的,被偷的主人必须是会骂人的;房屋大梁中央必须绘太极图;房屋上梁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掌管上梁的人,必须是儿女双全、不重婚、家庭幸福和睦、富裕而没有缺妻少子的人;在建房的材料上,必须用杉树(“杉”有“发”的意思);堂屋大门,必须用“八块柴”的杉木板做成;对着大门的后壁墙上,必须做神龛;房屋建好后,堂屋右侧板壁上,必须挂女性生殖崇拜物——簸箕,火炕的正上方必须挂一根男性生殖崇拜物——“冲担钩”,等等,都包含着浓厚的巫文化民俗。

在土家族的信仰民俗中,充溢着神灵和鬼神信仰等内容。早在廪君时代,巴人就“俱事鬼神”。《世本》、《山海经》、《蛮书》等,都有巴人神灵崇拜、鬼神信仰的大量记载。巴人后裔土家族对神灵和鬼神的信仰有过之而无不及。在

土家族看来,人是有灵魂的,人的灵魂常受鬼的支配,人在正常情况下,灵魂和肉体处于协调状态而和谐地相处于一起。但人有生病之时,人为什么生病呢?土家族认为,是因为灵魂被鬼魂勾引走了而使其离开了肉体,人就没有了魂魄,人的身体便出现不适,表现出疾病。于是,要用桃枝、茅草等驱鬼,为病人招魂,并举行相应的驱鬼招魂仪式。而当人死亡后,巫师要为亡人念经、开路,要把他的灵魂送到坟墓的归宿地。人死三天后,要在家门口进门的地方撒一些木炭灰,次晨通过灰里的足迹判断死者灵魂是否升天。这类似于土家族祖先巴人始祖“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的信仰。说明巴人和土家人都信仰鬼神和灵魂。

除此以外,土家族还信仰祖先神灵(如,宗祠、神龛等)、白虎图腾、向王天子、火神、豕官神(送财喜的财神)、梯玛、端公、门神(吞口)、猪栏神、社神、生殖神、石神、山神、树神等,表现出多神信仰的特点,周兴茂先生将其称之为“泛神崇拜”[4]。

由上可见,土家民俗中无处不有巫,无时不有巫。巫文化已渗透于土家民俗的各个领域。

二、土家巫文化民俗的美

土家民俗中的巫文化不仅个性突出,特色鲜明,而且有着美的特性。

第一,土家巫文化的内容美

土家民俗中的巫文化内容丰富,宗旨明确。表现土家族历史、图腾信仰、祖先崇拜等内容的摆手舞,意在教育人们不要数典忘祖;以对“八部大王”、“向王天子”、“彭公爵主”等始祖加以崇拜和“敬家先”等的祭祖仪式,是对其先人的缅怀和思念;以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祭祀祖先创业功德、表现土家人狩猎生活的祭祀大典——茅古斯,既娱神又娱人;以唱丧歌和打丧鼓等为内容而将丧事当作喜事办、欢欢喜喜送亡人的跳丧,表现了土家人对人的终极关怀和豁达的性格与精神;以辟邪逐疫、赶瘟气、祭祖、送亮为内容的“赶毛狗精”,以驱鬼招魂、桃枝打鬼为内容的驱赶巫术,以许愿酬谢、祭祀、赶鬼驱邪等为内容的梯玛跳神,意在祈福消灾、吉祥平安;以唱摆手歌、跳摆手舞,演茅古斯颂神、娱神及前述的各种春节年俗,是人们祭祀祖先、祈盼风调雨顺等美好愿望的心理表达。以祈求环境优美、家室安康、人畜兴旺的住宅风水习俗,是对地理、地质科学的解读和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应用。以对离别父母的难舍与

“不哭不体面,不哭不吉利的“哭嫁”,彰显的是土家人“曲径通幽方显美” [5]和“以悲求喜” [6]的美学观念。凡此种种,其所传达的向善、向上、求美、求吉、乐观、积极、进取的心理特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无一不是他们团结自强、抵御各种灾害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他们忠孝伦理道德、“天人合一”哲学观念和人本主义思想的流露,更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和”艺术境界的最高追求而发出的天籁之音和天籁之美。

第二,巫文化的执行者是人间智慧的集大成者

土家族的宗教职业者梯玛(又叫土老司,意为敬神的人),既是土家巫文化的重要执行者,也是土家人中的能人、智者,被称为土家地区的“百科全书”。

梯玛在各种仪式中,是主持人、演说家、歌唱家、舞蹈家、诗人。他们将说、唱、歌、舞、乐、诗、书、画和风俗礼仪等集于一身,利用民间工艺、雕塑、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将土家族的阳刚与阴柔之美进行了完美结合。他们既主持祭祀仪式,又边舞边唱神歌(“梯玛神歌”),其神韵、其意境,达到了“神”、“逸”相柔的美学境地,从而将巫文化的美推到极致。

梯玛神歌所叙述的土家族渊源历史、生命的价值取向、辨证的哲学思想、孝敬父母的伦理道德,反映出梯玛历史知识的渊博、音乐与文学水平的较高素养和重亲孝道的民俗学意蕴,其传承的文化成为土家文化的瑰宝。

梯玛做法式时所使用的凤冠帽子、八幅罗裙、八宝铜铃与法刀、各种面具等,多由梯玛自己制作,他们被称为土家族的民间工艺大师。这些杰出的工艺,是土家族传统工艺的奇葩,传承着土家族的民间技艺,对于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土家族来说,更是研究其历史和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材料。

梯玛除主持求神、驱邪、许愿、还愿、祭祀、占卜、超度、赶鬼、求子、求雨等巫术仪式外,还主持土家人的婚丧大事、调节民间各种纠纷、为疾患拿疗治病等,他们因此既是土家文化的创作者、传承者,也是土家社会和谐的调节者、疾患的心理医生。

第三,巫文化是土家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流

武陵土家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据统计,已上各级名录的就有200多项,其中,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8项。8项中,啰儿调欢快、豁达、乐观、幽默的吉祥祝福,打

溜子"龙虎斗"的虎文化信仰,摆手舞对祖先的祭祀与崇拜,撒叶儿嗬的丧俗,毛古斯舞的“阳秽避邪,禳灾纳吉”,织锦技艺“福禄寿喜”、“富贵双全”图案的祥瑞,秀山花灯祭灯、开财门、送寿月、辞神等的程式,都渗透了巫文化的血脉。重庆市政府公布的第一批6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13项为独具特色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正月十五晚上“月下斗锣”对未来的预测,南溪号子对土家历史、地理和民间传说的再现,傩戏的祭祀仪式,阳戏的祭祖、供奉祖师牌位、咒舞求佑、驱鬼逐疫和病愈酬神还愿的系列活动,薅草锣鼓“请神”、“送神”的内容等,都充溢着巫文化的气息。湖北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9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27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围,其中,每一项都有巫。湖南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7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7项,其中,梯玛神歌、山歌、哭嫁歌、挖土锣鼓歌、咚咚喹、跳丧舞、过赶年、舍巴日等,都是巫文化的经典。贵州省政府批准公布的第一批9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傩戏等11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包含巫。在土家族的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均以巫文化为主,如,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唐祭、满堂音、柳子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哭嫁、虎头帽、虎头鞋等,全部都是巫文化。可见,具有认同感、历史感和文化权的土家族巫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流。

第四,巫文化禁忌民俗是土家地区的不成文法典。

在土家族的民间信仰和禁忌等巫文化民俗中,不少包含有民间法律法规即民间习惯法或不成文法的内容,如,对树神、石神、山神等自然神和白虎、蛇、鱼、猫等图腾的崇拜,对吃猫肉、马肉、虎肉等的禁忌,均意味着对树、石、山及动物等大自然的保护所起的法律法规效果,无疑相当于今天的森林法。土家族有“家里宁可停丧,不让成双”的禁忌,还有不让陌生人在女孩父母面前开女孩玩笑、不准随便进闺女房的门、不准陌生人在火坑边坐媳妇的座位、媳妇和公公不能坐一条凳子、新婚时忌孕妇坐新娘床,禁在孕妇家随意动土、钉门、拆门、移动家具,忌未满40天的产妇进别人家的门,禁孕妇和寡妇参加婚礼,等等,对男女两性的行为规范和传统伦理道德的培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忌小孩吃鸡头、猪尾巴、猪蹄、猪鼻子和祭神的菜饭,忌小孩吃第一年结的水果,忌女孩吃鸡翅、鱼卵,等等,有利于小孩孝道亲善美德的培养。忌过赶年时打坏东西、忌挑水、

往外泼水,忌正月宰杀禽畜,忌初一初二扫地,忌正月初一至十五剃头,有利于环卫建设。忌踩三脚架、忌坐祖先灵位、忌坐门坎,忌深夜到别人家借钱物(“夜不出财”)、忌将衣裤鞋袜及其脏物放在灶上,忌夜晚吹口哨,忌将撮箕倒挂于堂屋中间,忌在家敲锣打鼓,有利于良好文明素养的培养。这些,对于规范和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和维持社会秩序均有积极作用,是土家族的不成文法典,即:土家族自律和他律的习惯法。

第五,巫文化是学校校外教育的补充、是人生终身学习的课堂

土家族巫文化民俗中,均与人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和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不少内容有启迪人、教育人并起到补充学校教育之不足和校外终身学习的作用。

土家族对动植物的崇拜与禁忌,是实现生态教育的重要方式。如,敬白虎、猫、蛇,不打家蛇、不打老虎、不打猫,不吃家蛇、不吃老虎、不吃猫;蛇、蛙于七月进屋,不得打杀;每年小暑前,从辰日到丑日,禁宰杀动物和狩猎;清明、立夏、四月八禁止使用耕牛;打猎忌打母性猎物……均有利于动物的生长繁衍。忌砍伐村寨后山树、坟(墓)前树、古树,忌砍伐陪伴树(双胞胎中夭折一个后栽的陪伴树,即:陪伴活着的一个同时成长,多为杉树);正月祖坟前后不准动土;大年必给果树喂饭……有利于植物的保护和生长,是对人们生态的教育。对向王天子、八部大王等土家族始祖与本族祖先的祭祀,有教育人们不忘祖先、不忘历史的作用。正月初一必起早床,是对人们勤劳的鼓励和教育。土家人与众不同的丧葬习俗——跳丧所形成的“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就来”、“生不记死仇”、“亡者为大”的习俗,体现的是一种团结、互助、豁达、开朗的性格与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土家族忌敬神祭祖时说话、忌大人说话时小孩插嘴、忌不尊重长者、忌遗弃残疾小孩、忌揭人之短、忌喜庆之日说不吉利的话,忌男女在别人家同房、忌同姓婚、忌新生儿出生时父亲不在场、忌老人去世时儿女不在场、忌老人死在床上……是对人们文明、礼仪、伦理、道德的教育。“梯玛”(巫师)以其掌握神权的特殊身份而对民间纠纷的调解,及在调解中不贪财、不索取、不受贿、不偏不倚,以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主持公道,判断是非,起着民间法庭的作用和廉洁自律的教育效果……这些,都是学校课堂所学不到的终身学习与教育。

三、土家巫文化民俗美的实现方式

土家巫文化民俗具有审美的特性,那么,它的美是如何实现的呢?

第一,从心理接纳美

人在认同和接纳中不断成长,物在认同和接纳中不断完善,土家巫文化民俗之所以美,之所以成为土家文化的主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们从心理上对巫文化的认同和接纳。

土家哭嫁在土家族特有审美观念和“巫祝文化婚姻” [7]的影响下,以悲求喜,以哭嫁的方式来展演土家族的“生命礼仪和重大事项” [8],“以子孙的忧患求祖先神保佑” [9],这是土家族“祭祀用歌哭,则哀告必吉,征伐用歌哭,则哀师必胜”原始图腾心理和民族性格根源的一种内在心理认同和接纳后的外在表露,也是土家人将婚姻的意义上升到祖先与图腾的视野而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对美的赞叹。人的死亡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但土家族则将人死归终看作一种喜事,并以其特有的载歌载舞的祭奠方式——“跳丧”陪伴亡人,以喜贺哀,并成为土家族的传统风俗,亦是其心理认同与接纳的结果。还有土家族的其它巫文化民俗的长盛不衰和顽强的生命力,亦因其习得的认同与接纳所产生的感知力、诱惑力而获得的满足与愉悦所致。

第二,在民俗活动中彰显美。

从前述可知,巫文化已渗透于土家民俗的各个领域,巫文化的美也因此渗透于各种民俗活动的始终。人生礼仪、婚丧嫁娶、生产、生活等民俗活动中,都有巫文化的美。

人的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追求和需要,是一种自然规律,但通过诞生礼、成年礼、婚礼、葬礼和生日礼等一系列带有浓厚巫文化民俗活动的洗礼,则给予人生更真、更善、更浪漫、更璀璨、更和谐的旋律,使得人生更美。婚丧嫁娶,天经地义,但通过“哭嫁”和梯玛“跳丧”等反向思维的一系列巫文化民俗活动带给人们的奇思妙想和展示的“秀美与粗犷、险绝与秀绝、悬崖与柔水的强烈反差”

[10],使得人们的情更真、意更浓,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更亲密,从而将情感升华为美的音符,爱的乐章。生产中的祭祀、禁忌、信仰,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变成了劳动中的进行曲、调节器,进而以本源美的方式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和向往。修房造屋中布局的房屋太极图,展示的是土家人“对称美、曲线美、动感美、天人合一美”[11]的统一。

……

可见,巫文化的美,在土家族的民俗活动中无所不在。

第三,在发展和创新中传承美

高尔基说:“人类一天都离不开美”。正是美的滋润、美的呵护、美的创新、美的传承,才使得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土家族跳丧、哭嫁及各种信仰、禁忌等巫文化民俗的美,也是在发展和创新中传承和完善的。以丧葬为例,土家族将人的死亡看作是人生旅途的转换,并以“艺术形式宣泄自己悲伤的情感” [12]。这种将老人的死亡称为“白喜事”和以载歌载舞的跳丧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终极关怀所折射的豁达、达观的人生态度,产生出“悲怆之美”[13],正是这种“悲怆之美”,才使得跳丧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而被鲜活地保存和传承下来。同样是跳丧,亦因其合理性、艺术性、伦理性所带来的美感、艺术的灵性和人性的光辉,使得昔日在丧事活动中仅由男人跳的跳丧被艺术家们改编而成了目前家喻户晓的国家健身舞——巴山舞。巴山舞的诞生,皆因其原汁原味的土家韵律之美所传承和创新所带来的无限的生命力。

第四,在巫歌巫舞中展示美。

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巫歌巫舞在土家巫文化民俗中,亦得到完美的表达,进而展示着土家巫文化民俗之美。

流行于土家地区的民间仪式音乐——从事梯玛法事时演唱的古歌《梯玛歌》,因其原创性、创新性、民族性、地域性,因其奇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手法,因其抒情与哀婉、轻松与欢快、粗犷与细腻,因其诗、歌、乐、舞巧妙而完美的结合,等等,从而将土家巫文化的美展示得淋漓尽致。土家人用猪头、酒、腊肉、饭等供品祭祀祖宗之后开始起舞的摆手舞,以其恢弘的气势、宏大的场面、粗犷大方的舞姿,刚劲有力的身段,快捷的节奏,而让人们在歌、舞、乐、剧中获得美感和快乐。丧鼓歌以其原生态的特性,将历史典故、民情风俗、闲言趣事,特别是母慈子孝、忠孝节义、祈福求吉等以演唱、歌舞的方法,让亡人在锣鼓的铿锵声、粗犷古朴的歌舞声中享受着浓情的厚礼,这种以情感、以豪放、以悲求喜、以唱跳化悲的个性解放,不但表达了土家人特有的生死观,而且更是原始巫文化美的精髓所在。被称为中国戏曲和舞蹈源头的茅古斯舞,是土家族的巫舞,以其节奏明

快、变幻多姿的动作,古朴原始的生殖崇拜遗风,稻草人的原始韵味,以及特有的巫词、巫术、巫咒、巫祀等将其祖先的原始生活图景以戏曲歌舞的形式复原给我们,是一种古朴的美、天籁的美。其它如傩堂戏、阳戏、柳子戏、花灯舞、薅草锣鼓歌等,亦都是在巫文化的歌声与舞声中展示其美的。

第五,在土家族乐观况达精神下宣泄美

土家族巫文化的美,还与土家族心胸宽广、坚强刚烈、质朴耿直、豪爽坦诚、幽默风趣,性格开朗大方、遇事乐观豁达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有关。诞生礼、婚礼和寿礼是土家族的重要礼仪活动,体现了土家族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葬礼是土家族最隆重的礼仪,他们“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就来”,“生不记死仇,亡者为大”,“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打一夜丧鼓送亡人”,将丧事当作喜事办,认为这是自然规律,是走“顺头路”,因此要载歌载舞地跳粗犷豪迈的“撒尔嗬”(跳丧),甚至唱起“挨姐坐来对姐说,问姐许我不许我?许得我来就许我,许不得我来把话回,免得天上空打雷。”的幽默段子,其场面壮观,热闹非凡,堪称土家山寨的“狂欢节”。这种在大悲中见大喜的巫文化丧葬礼俗,是土家人乐观旷达的生死存亡观和人生哲学。正是在这种性格和精神的宣泄下,使得土家民俗中处处充溢着巫文化的美,巫文化的美也因此在土家乐观况达性格的影响下,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彰显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与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不足一样,土家巫文化民俗也有某些不足。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去粗取精,剔除糟粕,将巫文化的美传承下去,特别是在全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加强对武陵土家民俗巫文化的审美研究,应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因此,呼吁对土家地区的巫文化民俗予以保护和开发利用,并发展巫文化产业。

注释:

[1]宋兆麟著《人与鬼神之间——巫觋》第171页,学苑出版社2001年出版。

[2]杨华著《巴文化考古研究》第106页,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出版。

[3]转引自王善才主编《考古发现与早期巴人揭秘》第320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

[4]周兴茂著《土家学概论》第324页,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出版。

[5][6]罗利建著《探索未知》第223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出版。

[7] [8] [9]蔡元亨《图腾音乐:土家族民歌中的歌哭现象》,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第41页。

[10][11]罗利建著《探索未知》第227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出版。[12][13]罗利建著《探索未知》第199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出版。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击鼓踏厉而歌,叫啸以兴哀;而后受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逐渐采用土葬,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掉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歌丧来哀悼死者,慰藉生者。 土家族最古老的葬谷是火葬。现今犹存的许多土家地区的地名,诸如“箱子岩”、“仙人洞”、“蛮王坟”、“棺木岩”等,都是对土家先民曾有过岩墓葬、悬棺葬习俗的追述。? 土家族保存到现今的古老葬谷是“绕棺”和“跳丧”。 “绕棺”,又名“打绕棺”,或名“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川东部分土家族地区。老人去世,停灵枢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炉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巫师将法咒一念,昭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绕棺”活动,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跳唱,由土老司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不能出离灵堂,故称“绕棺”。歌词内容广泛,可唱亡人生平,可唱神话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欢悦而热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之传统。 “跳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鄂西长阳、五峰、巴东等县流行的“打丧鼓”,又称“跳仗鼓”;一类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廪”,又称“跳牌”“跳流落”。“跳丧鼓”与“绕棺”一样,是一种丧葬性的歌舞活动。在土家山寨,一旦哪家老人终寿,不问男女、名望、尊卑、皆是“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为死者“跳丧”。 跳丧,先跳什么,后跳什么,都有一定仪式程序。一般分为七项程式: 一、待师,跳者为表谦虚客气,边跳边等待师傅临场指导; 二、跳丧; 三、摇丧; 四、跩丧; 五、穿丧; 六、退丧; 七、哭丧。 哭丧,只在与汉区临界地区方有。这七项跳丧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仪程。歌词的内容丰富多样,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农桑鱼猎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男女爱情故事的。歌舞通夜不息,可谓“长歌为哭”,“以乐致哀”,慰死者英灵,为家属“散忧”、“解愁”驱逐死者家里天灾人祸,赐降吉祥瑞气,独具民族性。? “打丧歌”,又名“唱丧堂歌”,或叫“坐丧”,也是远古“鼙鼓以道哀”的一种葬俗传至今日。这种“打丧歌”,鄂西、湘西、川东土家族地区,直至现今,还相当盛行。“打丧歌”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相和。另一种是不只击鼓,还要鼓锣钹笛唢呐齐备,“打围鼓”,唱戏曲,这也很别致。听唱观看的人很多,“坐丧”“打丧歌”成了群众一种娱乐活动了,将“忧愁”、“悲痛”驱逐于九霄云外了。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以电影《黄土地》为例 摘要:《黄土地》是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深刻、意蕴深远,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镜头、场景、画面、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和“意境说”的审美思想。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意境说 诞生于 19 世纪末、崛起兴盛于 20 世纪的电影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凭着现代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它生动逼真的视觉形象向我们展示着这个变幻多姿的世界,并在展现视觉形象的同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自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由此拉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大幕。中国电影在中国传统审美的背景和基础上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审美文化在影视创作中显示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儒家学派审美的最高境界。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种观点。再经过各朝各代的发展,到了宋代以后,天人合一的观点几乎为各派哲学家所接受。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人与自然亲密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心理。这是人们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的结果。自然万物是怡情悦性的对象,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中国美学正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中,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寻求美。用生命的意识去审美,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在审美的层面上,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 1984年拍摄的电影《黄土地》,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黄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姓名:江凯 学号:2011160138 学院:医学院 班级:20111601班 摘要 这是一篇我通过查阅关于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的相关书籍还有这三个星期老师的讲解写的关于土家族风俗文化起源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婚俗、宗教、习俗、禁忌等方面内容。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文章有条理,主次分明。 关键词: 土家族、历史、文化 正文 一、土家族历史 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起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称汉族为“客家”。二千年以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那时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一说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一说是唐末至五代的初年(一九一零年前后),由彭咸率领的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即大约自五代以后,湘鄂西地区土家族这一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族。 土家族约有五百七十万人(一九九零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为主要聚居区,其余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区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宣恩等县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县。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 土家族所居住的湘鄂西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四百至一千五百米之间,境内山岭重迭,

岗峦密布,武陵山脉横贯期间,酉水、澧水、清江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山区森林密布,梯田满岗,种植水稻、玉米、薯类、麦类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区多种经营中的主要项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贵重的药材、水产与地下矿藏也很丰富,特产娃娃鱼是闻名中外的珍贵动物。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土家族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郡县制时期(秦至隋)——羁縻州县制时期(唐宋时期)——土司制度时期(元明至清初)——改土归流时期(清代中晚)。 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没有确定的族称,不过由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白虎图腾等,被人们称呼为“廪君种”、“巴郡南郡蛮”、“白虎夷”等,从中也可见古代汉人对土家族的偏见。到了明末清楚,大量汉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为了区别于汉族,才出现了土家族这个族称。 在1956年10月,土家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野得以正式成为56个少数民族的一员。 二、土家族文化 1、跳丧舞 土家族跳丧舞又叫绕棺、打绕棺、丧鼓舞,是巴人在两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舞。老人逝世,停灵枢于堂前数日,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谓为亡人人解寂,慰新属节哀。土家人热爱跳丧舞,“听到鼓声响,脚板就发痒”。跳丧舞的特点基本与土家族摆手舞相似,手脚同边,舞净豪放,动作平委、舒缓们着节奏强烈的打示波器乐,舞者边跳边唱,唱腔多用假嗓,近似喊歌。适合男女老幼齐跳,舞蹈词汇健康,一般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歌唱抚育以及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为主。土家跳丧舞集歌、舞、吹、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跳丧舞本质上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表现了土家人对祖抚的崇拜。 2、白虎崇拜 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可见白虎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故老相传,土家五姓部落首领巴务——廪君带领族人乘船到达盐阳,杀死邪恶的盐水女神,让族人在此安居乐业。廪君去世后,灵魂化为白虎升天。此后土家族奉白虎为祖神,家家都需常年供奉。 除了虔诚的宗教式敬祭,白虎的影子出现在土家族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土家族先民在战争中所持武器均有白虎花纹。现今土家族也用白虎来驱邪、避灾。 3、民歌 薅秧、锄草、薅草,放牛、相爱、出嫁、死人、石工、扛工、土工、船工等,在土家族都有相应的民歌或者号子。 土家人有自己的语言。“他们自称“毕兹卡”,用“舍巴”指摆手舞。他们语言丰富:父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本文是关于习惯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土家族手工艺品各式各样,种类很多。土家族的工艺美术包括土家织锦、挑花刺绣。制陶、印染、雕刻。现在是小编为您整理的x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作文1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土家族的几个节日。第一个是过春节,土家族过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称为“赶年”。 “赶年”的时间,因姓氏宗支而异。以酉阳县为例;老寨乡彭姓,腊月二十九过“赶年”;后溪乡彭姓,腊月二十四过“赶年”;可大乡和沙滩乡李姓,腊月二十八过“赶年”。过“赶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可大、沙滩乡李姓过“赶年”时,禁止杀鸡、杀猪,晚上禁点油灯,只能点烛,并通宵不熄。部分彭姓过“赶年”时,清晨得由男子做饭。 饭做好,祭祀祖先完毕,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饭后,全家出门游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饭,过饭“是将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层米一层肉,’萝卜等,合煮一锅。“年饭”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时,焚香燃烛,烧钱化纸,三跪九叩,怀念祖先功德。第二个是赶年,“赶年”,或曰“提前过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祭祀活动最丰富,民族特色最浓厚的一个节日。汉族过年,是腊月三十。土家族过年比

汉族要提前一天;若是腊月大,为29天;月小,为28天。 若家里有亡人还要再提前一天过年,人们称之为过“赶年”。关于提前过年的来历,土家人有几种传说,但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明嘉靖年间,土家将士奉命出征到江渐沿海,参加抗倭,为不耽误战事,土家人提前一天过年,后取得“东南战线第一功”凯旋。过赶年便是从那时沿袭下来,让土家后人不忘记先辈的赫赫战功。 土家人过年时,要在堂屋神龛下摆祭品、敬家神、祭祖先。我们土家族的节日还有许多我就不一一介绍。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作文2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及风俗。 身为土家族的我,就要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文化与风俗。 早在2000年前,土家族先民就在贵州等武陵地区一带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单一的民族。土家族自称华兹卡,历史上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为古代巴人后裔。 土家族人民热爱艺术的魔力,是所有人都无法抗拒的力量。村里过喜事,都要请村里的艺术团唱歌跳舞。土家歌舞有山歌、蓑秧歌、摆手舞、八宝铜铃舞、茅古斯、肉莲花等歌舞,并特有唢呐,木叶、咚咚喹乐器伴奏。这些歌舞要演到深夜才结束。在哪家表演哪家就要弄宵夜招待表演的人们,旁观者与长者也要起吃宵夜。整个寨子沉浸在那高声激昂的歌声与人们大笑声和震耳欲聋的掌声中。 土家族食品虽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土家族的食物却有着香浓、地道的味道。土家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以小麦、红薯、土豆为副

土家族民俗建筑

公共选修课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古典家具艺术鉴赏任课教师:叶聪 论文题目: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民居建筑 学生姓名:吴琴学号:1306104038 所属院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班级: 13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目录: 《一》、土家族吊脚楼的地域特征 一、简介 二、吊脚楼的由来 三、地理位置 《二》、土家族吊脚楼独特的选址、建筑材料及环境 一、选址 二、材料 三、环境 《三》、土家族吊脚楼的结构、建筑特色及建筑形式 一、吊脚楼的结构 二、吊脚楼的建筑特色 三、吊脚楼的建筑形式 《四》、土家族吊脚楼的建筑传说、历史发展、民居的优势及文化内涵 一、建筑传说 二、历史发展 三、民居的优势 四、文化内涵 《五》.、结语

摘要: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由落地建造的座子屋与架空的横屋组成的"半干栏",是我国南方干栏式建筑一个独特的类型。吊脚楼民居主要分布于鄂西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聚居地的武陵山区。吊脚楼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专家们研究少数民族民居住宅的重要对象。笔者将从吊脚楼的地域特征、来由、建筑特色等方面来分析湘西土家楼吊脚楼。 《一》、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的地域特征简介 一、简介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吊脚楼半为陆地,半为水。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湘西吊脚楼,属于古代干阑式建筑的范畴。所谓干阑式建筑,即是"体量较大,下屋架空,上层铺木板作居住用的(庄裕光《干阑建筑》)一种房屋。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以及山区。因这些地域多水多雨,空气和地层湿度大,由于干阑式建筑是底层架空,对防潮和通风极为有利。 二、地理位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地势南东低、北西高,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步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可分为西北中山山原地貌、中部中底山山原地貌、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原地貌区,最高海拔1737米,最低海拔97.1米。 《二》、土家族吊脚楼独特的建筑材料及环境 一、建筑材料的选用 观察湘西吊脚楼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发现以当地的杉木作为主要材料。杉木是中国特有的和重要的速生树种之一,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南地区。杉木树体高大,纹理通直,结构细致,材质轻软,加工容易,不翘不裂,耐腐防虫,耐磨性强,而且具有芳香气味,有木中之王的美称,为中国重要的建筑用材和家具用材。因为杉木材的这些优点,被广泛用于湘西吊脚楼的建筑构架、围板、栏杆、地板、门窗和雕刻,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四、吊脚楼周边的环境 (所有图片来自百度)

恩施民俗文化

恩施州民俗文化 一、恩施民歌 特点: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全面,与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清新凄艳、乡土风俗、儿女情长,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优美衬词的烘托,男女对唱的方式,唱白夹杂、歌舞并举的“路数”,洒脱泼辣的抒怀,爱情婚 姻的主题等,构成了恩施民歌独特的地域特色。 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 首优秀民歌之一。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柑 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 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 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二、土家民族舞蹈 1、摆手舞 土家族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是土家族祭祀祈祷的一种活动。一般在年节举行,并发展为祭祀、祈祷、歌舞、社交、、物 资交流等综合性的民俗活动。按其活动规模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按其舞蹈形式分为“单摆”、“双摆”、“回旋摆”等;特点:土家摆手舞基本风格是以手的动作带动身体转动,左右摆动,双手自然屈伸,舞姿粗犷健美。 2、撒尔嗬,又名跳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野三关是“撒尔嗬”的发源地,其唱腔古老独特,其动作粗犷 豪放,其鼓点明快、节奏感强。内容大多为追念死者的生平劳绩,土家人把白丧事当作红喜事来办,把死亡看成登入极乐世界, 表现了土家民族最质朴的生命观。 3、板凳龙舞是苗族请番薯神保佑番薯收成好的一种舞蹈形式。男女表演者排成长蛇阵,手握板凳腿转着火堆舞动,就像龙在腾飞。 4、傩戏一一本意是满足人们的一种愿望,驱逐疫鬼,消灾纳福,多为喜庆场合演岀。表演形式丰富,融法事和戏剧于一 体。唱腔音乐丰富多彩。获奖剧目《姜女下池》《禾多多》《剃那比》。 三、土家风俗、节日 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是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 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岀嫁的女儿, 端午节一一土家人过端午节有吃粽子、门上插艾蒿、饮雄黄酒、戴香包、划龙舟等多种习俗。 生的庆典——祝米土家族人家生了孩子,必会对小生命的岀世举行热烈庆典,俗称“整祝米酒”。时间定于“洗三”那天,或定于满月之际。无论地位贵贱,婴儿的外祖母在这天都将享受到上等贵客的殊荣。 爱的庆典―― 哭嫁土家族女儿岀嫁之前要哭嫁。是土家族婚俗中最富有人情韵味的文化特色。哭嫁本是对封建礼教取代土家族自由婚俗的一种反叛,后来,逐渐形成了以悲言喜的文化形态。(哭嫁完全是一种热热闹闹的爱的庆典形式)死的庆典―― 跳丧详细介绍见土家民族舞蹈中(撒尔嗬) 四、土家饮食文化 土腊肉一一高山地带的农家习惯将猪肉俺盐后上炕烘干,猪肉多年不变质,长期储存。 合渣一一最为着名的为宣恩县张关一带的肉末合渣。将合渣冷冻成坨,并掺入肉末与鸡蛋,其色橙黄鲜艳,特别可口。 酢辣椒一一土家人的一种咸菜品种,香鲜而焦黄,常与腊肉一并混炒,油厚而不腻。 利川柏杨——豆腐干恩施――地牯牛 近四年已考过内容:08 年:家乡的桥;09年实践:写民歌、讲故事、谈习俗;10 年实践:旅游景区、广 告词、导游词、建议;11 年作文《家乡的名片》,说明文阅读“桥隧博物馆-宜万铁路”。

土家文化

土家族历史及其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土家族历史及其民族文化特征 1、土家族历史 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酉水河畔。巴人、賨人(板蓝蛮)与土家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茅古斯人”。秦灭巴后,幸存者中的大多数巴人返回武陵山下、酉溪及其他江流两岸。这以后,巴人没了,是回到了自己的同祖兄弟——“本土人”的群体里。根据土家王朝悠久的历史推算,再根据土家人分布及居住的状况看看,土家祖先为了生存,沿酉水上下曾有分迁的历史,巴人和賨人该是分迁到上游四川的茅古斯人的后裔。当巴人回到武陵时期,这里的茅古斯人已经发展成了本土人。而巴人所有的习作与武陵“本土人”相差无几,当巴人归宗后,自然习惯土家的一切生存习俗和贤德的教养。战国时期,也有不少的賨人迁回酉水、武陵山一带安居乐业,其习作与武陵“本土人”相差无几,很快与同祖的本土人融为一体。 五代后梁开平年后,江西酋豪彭瑊(jian)归楚为溪州刺史,最先安家于辰州(沅陵)。不久,彭瑊先后派族人沿酉水而上,相继打入酉水禾撮賨领地,以至夺取了整个永顺及酉岸南渭州以下的土王领地,成了土著王族外来的一个土王家族。 综上所述,土家族是由茅古斯人的后裔本土人与茅古斯人的后裔迁回武陵脚下的巴人、賨人以及江西迁来人融合而成的一个顽强勇敢的民族。 2、土家族民族文化特征 人神共存,虚实相衬是土家民族文化主要特征之一。比如:土家《梯玛神歌》,就是说唱土家始祖神以及借神人的威力驱逐邪恶的精神治疗法,是一种典型的民族信仰。土家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具有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等多种特征。比如,土家《茅古斯舞》、《摆手舞》,就是典型的人类原生态舞蹈;“土家山歌”、“土家建筑”,具兼容性和多元性情形。其种类繁多,包括民族建筑,民族工艺,民族古迹及特色民俗等,都具有自我的特征。 二、土家文化发展现状、处境及其发展成果 1、土家文化发展的现状 一是土家摆手舞等六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代表龙山县的文化资源汇聚了商周文化,龙山遗址文化,土家文化之精华,是世界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文化历史所形成的结晶。二是土家族一批优秀剧、节目在全国获过大奖,有的还走出国门。土家文化乡土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俗性、

恩施最全民俗文化

恩施民俗风情 一、恩施土家族历史民俗文化 白虎图腾:根据汉文文献记载和潘光旦先生的推断,可能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出现了巴人的第一个君王——廪君,标志着巴人已进入父系氏族向奴隶制过渡的时代。廪君乃巴氏之子务相,一般认为,廪为虎之意,廪君即虎君。白虎巴人主要有五姓:巴、樊、曋、相、郑。白虎巴人一直崇拜白虎,视白虎为图腾和神灵,认为廪君就是白虎的化身,其宗教信仰都打上了白虎的烙印,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做为胜利之魂来进行礼赞,体现了君廪勇武奋进的精神,还体现了整个部落坚毅、刚猛、豪爽的特质,构成了巴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恩施民歌 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三、土家风俗、节日 1、女儿会: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恩施土家人的民族盛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传递着土家人真、善、美的脉博与灵魂。是恩施土家族人自发形成的以赶集为借口、以对歌为形式、以情爱为目的的自主择偶方式。如果两情相悦,就牵手到树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会,乃至定下终身。 2、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昆虫与中国民俗文化 摘要:中国古代昆虫文化,就属于这样一种文化现象。昆虫文化,它虽然没有哲学那样深奥,不像文学那样富于光彩,但它深深扎根于民间,表现在平凡的日常生产、生活中,以自己的质朴特色,同样深刻地传达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民俗意识和审美观念,凝聚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和社会内容。本文主要探求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昆虫与文学、昆虫与绘画、昆虫的崇拜、昆虫与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前言:世界各地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昆虫是一种比人类资格更老的生物,它早在三亿四千万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进入全盛期也已有七千多万年。人类的祖先在与自然界中的昆虫发生联系,在实践中发明或发现对昆虫资源的利用,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昆虫除了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外,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生活、民俗活动等方面,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昆虫文化现象。民俗风情千差万别,而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集居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的民俗风情更是丰富多彩,其中的虫文化也别具一格。 (一)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 古代中国人在长期利用昆虫资源的实践中,深受万物有灵论观念的影响,产生了有关昆虫的神话与神化传说。晋干宝《搜神记》记载马头娘(即蚕神)的神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碟则是一则流传极广的神化传说故事,具有强烈的浪漫色彩,寄托了人们对自由的爱情婚姻的向往。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则记述了一书生因醉入梦的大槐安国,乃是大槐树下的一蚁穴的梦化故事。《庄子》记载了庄周梦中化蝶的故事。上述神话与传说故事,表明了古代人们对昆虫的崇敬之情,基于宗教之信仰而加以崇拜之。 (二)昆虫与文学 昆虫自古就是古代文学描述的重要题材,尤其是诗词歌赋中的咏颂昆虫的作品数量极多,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风格,是整个古代文学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多处描述昆虫,此外“螓首蛾眉”、“蚕月条桑”、“蜎蜎者蠋”等,都是描写昆虫的著名诗句。开创了古代咏颂昆虫的先河。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咏物诗后,昆虫作为独立的咏颂题材受到历代文人们的喜爱,成为他们托虫言志、以虫寓情的对象,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咏虫诗赋,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大类别。古代人咏颂最多的是莹火虫、蝉、蝴蝶等昆虫。 (三)昆虫与绘画昆虫入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物上,就发现有蝉纹,有的与实物十分相像,是写实的手法;有的则加以变形,形成蝉形的几何图案。这些蝉纹主要是用于装饰。这时期还出现了很多蝉形的玉器,被作为佩戴饰物和殉葬品。秦汉时期的服饰、壁画中,昆虫的形象极为常见。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所画昆虫极多,常见的有蝴蝶、蜜蜂、蜻蜓、蟋蟀、螳螂、细腰蜂、纺织娘、蚕、蝈蝈、飞蛾等。《群蝶》、《豆角蟋蟀》、《藤萝蜜蜂》、《蜻蜓》、《贝叶蝉》等都是其重要的作品。 (四)昆虫的崇拜中国古代很早就存在着对生物和无生物的崇拜意识,在昆虫身上也有反映。最著名的则是对蚕神的崇拜。 中国很早就有崇拜蚕神的史实,早在殷周时期就存在祭祀蚕神的习俗,殷墟甲骨卜辞就有不少与蚕神有关,如“卜蚕王吉”、“贞元示五牛,蚕示三牛。十三月”、“蚕示三宰”等,说明当时祭蚕神时要用牛羊三只至二十只,有时还用活人祭奠。先秦思想家荀子《蚕赋》中有“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的赋句,当来自民间的传说。马头娘(蚕神)极受民间崇拜,清光绪《嘉兴府志》载浙江嘉兴地区崇拜蚕神“吴兴掌故所称马头娘,今佛寺中亦有塑像,妇饰而乘马,称马鸣王菩萨,乡人多祀之。”清光绪《桐乡县志》卷七引当地人李廷辉《蚕桑词》有“绿遍郊原是女桑,村村竞赛马头娘。去年舟泊嘉兴道,曾记蚕词赋六章”诗描述祭祀蚕神之况。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民俗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纵贯古今,汪洋恣肆,灿烂辉煌,照耀在世界文明的天空。在民族文化的沃野上,中国民俗艺术宛如一朵绚丽多彩的奇葩含苞怒放,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坚韧不拔的艺术追求,在人类艺术史上谱写了雄奇壮美的篇章。尤其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在各式各样的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它不但没有凋谢飘零,反而更加艳丽芬芳,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它的奥秘和真谛。 民俗艺术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相袭成俗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也就是在民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艺术形式的总称,其中包括民俗音乐、歌舞、戏曲、曲艺、杂技、绘画、剪纸、雕塑、建筑以及其他各种民间工艺美术等。 民俗艺术和民间艺术是两个含义十分近似的概念,有时甚至可以通用,但二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民俗艺术是民间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除了包括民俗活动中的各种艺术形式之外,还应该包括来自民间艺术家的单独而非共同的创作,并不在民间广为流传和不为大众所接受的艺术作品和形式。民俗艺术和民族艺术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俗艺术必定是民族艺术,但民族艺术主要是针对其他民族而言的,所包含的内容自然要广泛得多。 在民俗美学的范畴中,衣食往行、婚丧嫁娶、信仰崇拜、节日习俗等文化现象均属于现实美,其美学的原始表达无不与其实用功利和象征性联系在一起,而民俗艺术则逐渐脱离了现实的世界,进入了纯粹的审美精神领域,其审美本质也日益显露和丰富。虽然民俗艺术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以此作为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但它却是对现实生活提炼加工后的产物,比现实世界更具有审美价值。在艺术美的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得到了最充分、最集中、最完美的表现。 中国民俗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如果我们从历史、文化与美学的角度,对中国民俗艺术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这种典型而鲜明的艺术特征:它不仅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民俗风情的壮丽画卷,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而且还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折射出民族文化的灿烂光辉。其表现形式粗犷而质朴,艺术风格活泼而清新,真正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民族风情:土家族风俗

民族风情:土家族风俗 服饰 土家人曾有过男女都穿短衣、着筒裙、赤足椎发,装束一样的阶段。大约在清"改土归流"后男女的装束才有了差别;解放初,除女子由穿裙改为裤子外,其服饰在200年间变化不大。 土家妇女的头上缠着7尺或14尺长的成圈形的墨青丝帕或布帕,上装为矮领、左衽大襟、大袖的麻质和棉质短衫,由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缝纫而成。老年妇女喜欢青、蓝色的布衣,只在两衣角绣些花卉图案,女装的衣领高五分左右,上面有三条花带,叫"三股筋",托肩在外,托肩外缘和外缘下的衣襟边缀上一条宽青边,边下再贴三条等宽的五色梅花条,胸前钩花,袖口和衣襟上饰以小条花边。平时,妇女穿的上衣,有无领和矮领,长襟和短襟两种,在一片素色的衫底上,托肩及衣襟边都压有另一颜色的布条。衣襟的左右角或一角,有的绣着小花朵,袖口也压上两条另色的布条。已婚妇女袖口较大,把衣袖卷上以便幼儿吸乳。妇女的"八幅罗裙"裙褶多又直,绣有花纹,庄重大方。有的妇女穿大脚筒裤,裤脚处滚上梅花条。 妇女的首饰多而富有特色。除发髻上的银钗外,在着盛装时,还戴各种式样的金银发花和"灯笼"、"瓜子"、"单环"、"两环"等银耳环;胸前右衽扣上"银环",在环上挂着八串银链,在链上系着银牌、银铃、银牙、银挖耳,手腕上戴手圈,手指上戴戒指。

男子服饰比较简单,把头用青蓝色或白色的土布帕子缠成"人"字形,过去还在左耳穿耳环。青年男子喜穿对襟短衫,钉上七对、九对、十一对不等量的扣子。老年男子常穿无领满襟短衣,压素色布条"琵琶襟"服,在短衣外面套黑布单褂,俗称"鸦鹊褂"。男子穿白布围脚和青、蓝布的大筒裤,在膝至踝上缠"布裹脚"。 "西兰卡普" 土家族的土花铺盖"西兰卡普",史称土锦,也叫"溪州斑布",是用以做服饰和被面的实用艺术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为一个名叫"西兰"的土家姑娘所创。妇女衣服上五颜六色的花边、小孩的摇窝被,都是"西兰卡普"制品。它质地厚实,经久耐用,是一种美丽的实用装饰品。心灵手巧的土家姑娘们,十几岁就登上简单的木织机,开始编织"西兰卡普"作嫁衣。"西兰卡普"编织精巧,色彩鲜明,花纹朴素绚丽,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编织者可以随心把自己所喜爱的图案和彩线织上去,所以每一段制品都各有特色。据说图样多达二三百种,内容多为飞禽走兽、喜鹊闹梅等。姑娘织的最后一块"西兰卡普"往倾注她的全部才能,因为这将用作出嫁时的盖头,赶歌舞会的披风,若丈夫远行,使用来包衣物,让它永远伴随亲人。 湘西土家族的婚娶 土家族的婚姻不论是旧婚还是新婚都要经过求婚、认亲、拜年、送日子、娶亲五个阶段。婚前一个月或半月,新娘就要哭嫁,哭嫁那天晚上,全寨相好姐妹都来陪哭,土家语叫"坡"。在此期间家族亲友都要宴请新娘一餐丰盛的饭菜,叫做"嫁饭"。结婚前一天新娘正

简述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

简述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 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不同,它是靠集 体创造,流传的,加之流传中不断传播和变异,不易形成个性化的 符号系统。这就决定了民俗文化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即民俗 文化是反映群体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宗法性农业社会,它以小农业为基础,以皇权专制的大统一为根本。作为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必然受 到这两个前提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讨论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时,往往把它界定在这个特定的时代阶段。以及中国民俗在这个民 族的主要情感,道德观念,习惯风尚,信仰理想,审美取向等方面、。 中国民俗文化的思维方式,从认知的角度看,是直觉型思维方式,从实践角度看,是实用理性型思维方式,这一特征与原始思 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 直觉思维方式讲究“直觉顿悟”、“情感体验”、即我们常说的意会性,如在婚丧嫁娶的人生礼仪中,新房的便桶在婚礼那 天要让一男童溺尿,新床上遍撒桂圆、莲心、花生、枣子等、利 用这些果品的名字的谐音祝愿新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永结同心”。还有“跨火盆”“传麻袋”意为传宗接代等民俗,这里的一些实物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而这些含义在约定俗成中 无需推理便会传达一种意义,使人意会其中。人们对待死亡,采 取不同的下葬形式,这里包含着人们对于灵魂的认识,如“让死 者回归自然”的下葬形式,其中包括:土葬,水葬、天葬、树葬等。意会的是人的肉体和灵魂均来自自然,只有让肉体回归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才能使灵魂获得永生。

正是由于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直觉体悟、实用理性与缺少西方近代科学的缜密逻辑归纳和严格的推理演绎,才失去了向近代科学 转变的内在机制,而要达到缜密的逻辑归纳和严格的推理演绎, 则要求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怀疑”的功能,对于现实,可以怀 疑其合理性和正当性,对于过去的传统,可以怀疑其权威性和继 承性。中国民俗文化正是缺少这种怀疑功能,即使在发展过程中 产生过一些,但不是被归于“异端”就是被跻于偏狭之地。认识 上淡化了这种怀疑功能,在实践上也就无法论及向“本真”的归 化 由上可见,中国民俗文化的思维方式,不论在认识的层面上 还是实践上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和片面的表达,从而形成了 整个思维方式的两大显著特征:一是逻辑和认识观念不发达,二 是偏重直觉讲究实用,依据经验,即意会与综合实验的片面发达。这些对于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心理结构等其他方面必然产生一定的 影响。

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

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土家族医药;山地文化;观念文化;泛神崇拜 世界上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总结和发展了对本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重 要作用的民族医药,并通过文字、图形、实物、语言和风俗习惯,一代代流传下来。其中一部分已为人们普遍知晓和广泛应用,但还有相当部分的经验尚未整理和研究,也无正式记载,而是反映在日常生活和传统习惯中,成为各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进步,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价值。土家族医药的形成是土家先民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的结果,随着土家族文化的发展,研究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阐释土家族文化对该民族医药发展的影响,对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民族医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山地文化对土家族医药的影响

土家族的聚居区,从古至今基本都是固定 在湘、鄂、渝、黔四邻接壤的内陆山地,一般称之为武陵山区,包括贵州省铜仁地区,重庆市黔江开发区及秀山、酉阳、彭水等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等地,总面积约10万km2。这里是连山叠岭和险峡急流,地僻民贫,易守难攻,历史的节拍比外围地区舒缓。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古代的许多文化景象,在其它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了,在这个地方却尚有遗踪可寻。如此长又这么宽的一条文化沉积带,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当然,时移则势异,保存在这条文化沉积带里的古代文化景象或多或少已经变了形,甚至变了性,但总能使人察见文化景象流变的线索。此今彼古,“性与貌,略相似”。“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可以看出,山与土家族的生存和繁衍是割裂不开的,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奔走在山,耕种在山,

湖北省长阳县土家族风俗习惯

览鄂西民俗知长阳土家 在鄂西南有一条美丽的长江支流,名为清江。而在清江的下游则有一个富有民族特色与历史的地域——长阳。“长阳历史代远年长。古代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文物,都雄辩地证明了从远古到当代,人类在清江流域的活动从未停止过。旧石器时代中期,有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穴居洞中,茹毛饮血,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晚期,又有巴人著名首领廪君披荆斩棘,开疆扩土,成为雄霸一方的部落联盟首领。” 作为巴人后代,亦是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生长于巴人故里——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县,谈及名俗,亦如家珍一一细数。 其一、长阳文化。 歌舞。“长阳文化灿烂,素有“歌舞之乡”之称,长阳山歌、长阳南曲、巴山舞被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奇石、盆景、根艺被誉为“长阳文化产业三件宝”。长阳巴山舞曾获全国广场舞比赛“群星奖”金奖,大型土家婚俗歌舞剧《土里巴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土家族“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2007年十四届全国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膺群星奖。长阳山歌、南曲、长阳薅草锣鼓和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由我县“农民兄弟”王爱民、王爱华与苗族姑娘组成的“土苗兄妹”组合在央视第13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中荣获金奖。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教育上十分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了解巴人历史,学习巴山舞。自小学至高中,课间操时间锻炼内容除了国家广播体操外更有民族舞蹈——巴山舞。于是,长阳人民无论老少,无一不会跳巴山舞,无一不知巴人文化者。 长阳文化另有一文化即茶艺文化:四道茶。 “四道茶具有独特的喻意。一道茶——“罐罐茶”,用来招待日常来客。其制作方式:先将铜壶置于明火上,斟水加热,另将小陶罐在微火边翻烤,待发烫时放入茶叶半两,不停颠簸烘烤,直至茶香时,入开水冲泡,两分钟后分敬客人。二道茶——鸡蛋茶,是用来招待“嘎嘎客”的。也就是家中添小孩后,整“祝米酒”时才上鸡蛋茶。其做法:将煮好的荷包蛋用碗分装,每碗一个,再加白糖,放上一支竹筷子,喻意一生平安,健康成长。三道茶——阴米茶,是用在婚宴酒席前食用。作法是用糖水冲泡炒熟的米花。四道茶——酥茶汤,在冬

浅析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浅析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摘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

恩施最全民俗文化

民俗风情 一、土家族历史民俗文化 白虎图腾:根据汉文文献记载和光旦先生的推断,可能在4200年前的夏代初年,出现了巴人的第一个君王——廪君,标志着巴人已进入父系氏族向奴隶制过渡的时代。廪君乃巴氏之子务相,一般认为,廪为虎之意,廪君即虎君。白虎巴人主要有五姓:巴、樊、曋、相、。白虎巴人一直崇拜白虎,视白虎为图腾和神灵,认为廪君就是白虎的化身,其信仰都打上了白虎的烙印,作为勇敢、力量的象征,做为胜利之魂来进行礼赞,体现了君廪勇武奋进的精神,还体现了整个部落坚毅、刚猛、豪爽的特质,构成了巴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民歌 1、《龙船调》:是利川民歌,现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特点:歌词质相通俗,朗朗上口,衬词特多,音乐旋律起伏悠扬,音域宽广,高亢婉转。

2、《柑子树》:是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柑子结果姐出门,干姊干妹两离分。”《柑子树》歌词巧妙运用谐音来咏叹干姊干妹的情恋,表达了土家先民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强烈追求。 3、《巴东石工号子》:表现石工在撬石、拖石、抬石时配合劳动节奏喊唱的歌谣,7个土家汉子每人一根木棍在手,喊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号子,用洪亮高亢的气势唱出了土家石工的齐心协力与乐天精神。

三、土家风俗、节日 1、女儿会: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土家人的民族盛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传递着土家人真、善、美的脉博与灵魂。是土家族人自发形成的以赶集为借口、以对歌为形式、以情爱为目的的自主择偶方式。如果两情相悦,就牵手到树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会,乃至定下终身。 2、月半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二,土家人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烧纸钱,表示对已故亲人的哀悼。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