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理论06

电路基础理论06
电路基础理论06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教材勘误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教材勘误表 1 28页, 习题1.18 图中受控电压源应改为“受控电流源”,正确图如下: 2 37页第 12行原为: 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的等效电路 改为:电流源与电导并联的等效电路 3 108页第8行和第9行原为: 并联电容后的电源视在功率 2387.26S '=VA 电源电流 /10.85I S U ''=≈ A 改为 并联电容后的电源视在功率 2315.79S '=≈VA 电源电流 /10.53I S U ''=≈ A 3-2 117页 例题4.18根据式(4.108)……,应为式(4.93) 3-3 128页,习题4.4图(c)中电感值j 15-Ω应改为j 15Ω 正确图如下: (c) 4 128页,习题4.6中10C X =Ω,应该为10C X =-Ω; 5 129页 图题4.9原为 改为 6 130页 题图4.15 原为

R i U +- o U +-改为 R i U +- o U +-7 132页,习题4.38中S 20V U =&,100rad/s ω= 改为S 200V U =∠?&,10rad/s ω=; 7-1 141页 例题 第三个公式应为A C U '' 8 170页,习题6.2中用到了谐振的概念来解题,在本章不合适,另换一个题。将原来的 题改为: 6.2 图示RLC 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V )]303cos(50cos 100[11ο-+=t t u ωω,端口电流A )]3cos(755.1cos 10[1i t t i ψωω-+=,角频率3141=ωrad/s ,求R 、L 、C 及i ψ的值。 u + - 图题6.2 9 194页 7.6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876Hz ,通频带为750Hz 到1kHz 改为 7.6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875Hz ,通频带宽度为250Hz , 10 255页,图9.2(c )中的附加电源错,正确图如下: (c) - + )( s U C 11 273页,习题9.18中 211R =Ω改为 210R =Ω 12 346页第六行公式有错,书中为 00(d )d (d )d (d )i u i i x G x u x C x u x x x t x ???? -+ =+++????

吉大15春学期《电路理论基础》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吉大15春学期《电路理论基础》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A. 支路电流法 B. 网孔电流法 C. 节点电位法 D. 都不是 满分:4 分 2.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恒为零 满分:4 分 3. 结点电位法适用于()的电路 A. 结点数少、支路数多 B. 结点数多、支路数多 C. 结点数少、支路数少 D. 结点数多、支路数少 满分:4 分 4. 并联谐振也称为() A. 电压谐振 B. 电流谐振 C. 电感谐振 D. 电容谐振 满分:4 分

5. 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相当于() A. 短路 B. 开路 C. 通路 D. 不一定 满分:4 分 6. 电路动态过程产生的实质是() A. 电路有储能元件 B. 开关的打开或闭合 C. 元件的接通与断开 D. 能量不能跃变 满分:4 分 7. ()的电压源可以并联。 A. 电压值相等、方向相反 B. 电压值相等、方向一致 C. 电压值不等、方向一致 D. 电压值不等、方向相反 满分:4 分 8. 当电源输出电压为额定值时,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成为() A. 满载 B. 轻载 C. 过载 D. 超载 满分:4 分 9. 某三相四线制供电电路中,相电压为220V,则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为() A. 220V B. 311V

C. 380V D. 300V 满分:4 分 10. 一个含有直流分量的非正弦波作用于线性电路,其电路响应电流中() A. 含有直流分量 B. 不含有直流分量 C.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直流分量 D. 其他 满分:4 分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20 分。) V 1. 电路方程法包括() A. 支路电流法 B. 网孔电流法 C. 支路电位法 D. 结点电位法 满分:4 分 2. 关于RC积分电路,描述正确的有() A. RC串联 B. RC并联 C. 从电容C输出电压 D. 从电阻R输出电压 满分:4 分 3. 串联谐振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电感L B. 电容C C. 电阻R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一章

答案1.1 解:图示电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a 指向b 。当时间t <2s 时电流从a 流向b,与参考方向相同,电流为正值;当t >2s 时电流从b 流向a ,与参考方向相反,电流为负值。所以电流i 的数学表达式为 2A 2s -3A 2s t i t ? 答案1.2 解:当0=t 时 0(0)(59e )V 4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反,即b 为高电位端,a 为低电位端; 当∞→t 时 ()(59e )V 5V u -∞∞=-=>0 其真实极性与参考方向相同, 即a 为高电位端,b 为低电位端。 答案1.3 解:(a)元件A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A 消耗的功率为 A A A p u i = 则 A A A 10W 5V 2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b) 元件B 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元件B 消耗的功率为 B B B p u i = 则 B B B 10W 1A 10V p i u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c) 元件C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C 发出的功率为 C C C p u i = 则 C C C 10W 10V 1A p u i -===-

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答案1.4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③: 42A 3A 0i --=,得42A 3A=5A i =+ 节点④: 348A 0i i --+=,得348A 3A i i =-+= 节点①: 231A 0i i -++=,得231A 4A i i =+= 节点⑤: 123A 8A 0i i -++-=,得123A 8A 1A i i =+-=- 若只求2i ,可做闭合面如图(b)所示,对其列KCL 方程,得 28A-3A+1A-2A 0i -+= 解得 28A 3A 1A 2A 4A i =-+-= 答案1.5 解:如下图所示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 节点②: 411A 2A i i =+=- 节点③: 341A 1A i i =+=- 节点④: 231A 0i i =--=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电路理论基础》试卷

《电路理论基础》试卷() 一、单项 选择题(本 大题共小 题,每小 题分,共 分) 在每 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交流的() .单向性.逆向性 .双向性.单一性 .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是() .组织.公众 .个人.传媒 .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开始时期是() .巴纳姆时期.哈罗时期 .艾维·李时期.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国际公共关系联合会成立的时间是() .年.年 .年.年 .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创造舆论,告知公众.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应用象征性的标记来宣传组织形象执行的原则是() .有效性原则.符号化原则 .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按经营方式划分的公共关系公司是() .合作型公司.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综合服务咨询公司.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在公关人员培养中,比较正规而又有效的途径是() .函授教育.大专培训班 .大学本科教育.公共关系培训班 .公共关系学中的公众特指() .积极受众.被动受众 .消极受众.公共受众 .公共关系工作对象中最敏感、最重要的部分是() .内部公众.顾客公众 .政府公众.媒介公众 .在公共关系学中,公众特指( ) .消极受众.积极受众 .内部公众.外部公众 .公共关系也称作( ) .群众关系.受众关系 .公众关系.人群关系 .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 ) .个体公众 .组织公众 .内部公众 .外部公众 .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 称为()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定型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 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 ) .自尊需要.胜任需要 .成就需要.优势需要.“一窝蜂”现象指的是( ) .流行.流言 .时髦.时狂 .首次阐明人们的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霍夫兰.纳普 .布林.阿什.组织的自我形象是其( ) .实际的社会形象.公众形象 .期望建立的社会形象.过去已建立的社 会形象.学校利用校庆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这一活动本身表明它重 视塑造自己的( ) .文化形象.产品形象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答案 陈希有

答案2.1 解:本题练习分流、分压公式。设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a) 由分流公式得: 23A 2A 23 I R Ω?==Ω+ 解得 75R =Ω (b) 由分压公式得: 3V 2V 23 R U R ?==Ω+ 解得 47 R =Ω

答案2.2 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20k Ω 1U + - 20k Ω + _ U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 (13)k //5k k k 1359 R +?=+ΩΩ=Ω=Ω++ 由分流公式得: 220mA 2mA 20k R I R =? =+Ω 电压 2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 13==30V 1+3 U U ?

答案2.3 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2 325k 5k R R R ?Ω =+Ω (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32 1 13130.05(2)40k (3)eq R U U R R R R R ?==?+??=+=Ω? 由方程(2)、(3)解得 13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 R =Ω

答案2.4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1 8 20mA8mA (128) I Ω =?= +Ω 2 6 20mA12mA (46) I Ω =?= +Ω 由节点①的KCL得 128mA12mA4mA I I I =-=-=-

答案2.5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图 题2.5 120Ω 图中 1(140100)240R =+Ω=Ω 2(200160)120270360(200160)120R ??+?=+Ω=Ω??++??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2 112 10A 6A R I R R =?=+ 及 21104A I I =-= 再由图(a)得 32120 1A 360120 I I =? =+ 由KVL 得, 3131200100400V U U U I I =-=-=-

电路理论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1x20=20分) 1.线性电路线性性质的最重要体现就是性和性,它们反映了电路中激励与响应的内在关系。 2.理想电流源的是恒定的,其是由与其相连的外电路决定的。 3.KVL是关于电路中受到的约束;KCL则是关于电路中 受到的约束。 4.某一正弦交流电压的解析式为u=102cos(200πt+45°)V,则该正弦电流的有效值U= V,频率为f= H Z,初相φ= 。当t=1s 时,该电压的瞬时值为V。 5.一个含有6条支路、4个节点的电路,其独立的KCL方程有_____ _个,独立的KVL 方程有个;若用2b方程法分析,则应有_ _ ___个独立方程。 6.有一L=0.1H的电感元件,已知其两端电压u=1002cos(100t-40°)V,则该电感元件的阻抗为____________Ω,导纳为___________S,流过电感的电流(参考方向与u关联)i= A。 7.已知交流电流的表达式:i1= 10cos(100πt-70°)A ,i2=3cos(100πt+130°)A,则i1超前(导前)i2_________ 。 8.功率因数反映了供电设备的率,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通常采用 补偿的方法。 9.在正弦激励下,含有L和C的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与电流同相时,称电路发生了。 二、简单计算填空题:(每空2分,2x14=28分) 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2.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 V。

3.如图3所示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R ab= Ω。 4.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5.如图5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网络N,在其端口a、b接入电压表时,读数为10V,接入电流表时读数为5A,则其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U OC= V, R O= Ω。 6.如图6所示为一无源二端网络P,其端口电压u与电流i取关联参考方向,已知u=10cos(5t +30°)V, i=2sin(5t+60°)A,则该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Z ab= Ω,吸收的平均功率P= W,无功功率Q= Var。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十章

答案10.1 解:0t 时,求等效电阻的电路如图(b)所示。 等效电阻 Ω=++-==5)36(4i i i i i u R 时间常数

s 1.0i ==C R τ 0>t 后电路为零输入响应,故电容电压为: V e 6.0e )0()(10/t t C C u t u --+==τ Ω6电阻电压为: V e 72.0)d d (66)(101t C t u C i t u -=-?Ω-=?Ω-=)0(>t 答案10.4 解:0t 后电路为零输入响应,故电感电流为 A e 3e )0()(2/t t L L i t i --+==τ)0(≥t 电感电压 V e 24d d )(21t L t i L t u --==)0(>t Ω3电阻电流为 A e 236321 33t L u i u i --=Ω +?Ω=Ω= Ω3电阻消耗的能量为: W 3]e 25.0[121230 40 40 2 3 3=-==Ω=∞-∞ -∞ Ω??t t dt e dt i W 答案10.5 解:由换路定律得0)0()0(==-+L L i i ,达到稳态时电感处于短路,故 A 54/20)(==∞L i 求等效电阻的电路如图(b)所示。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七章

答案 解:设星形联接电源电路如图(a)所示,对称星形联接的三相电源线电压有效值 倍,相位上超前前序相电压30?。即 AB 3030)V=538.67cos()V u t t ωω=-?+? BC 538.67cos(120)V u t ω=-? CA 538.67cos(240)V u t ω=-? 各相电压和线电压的相量图可表达如图(b)所示。 A B C N (a) BC U BN U U (b) CN U -AN BN U - 答案 解:题给三个相电压虽相位彼此相差120,但幅值不同,属于非对称三相电压,须按KVL 计算线电压。设 AN 127V U = BN 127240V=(-63.5-j110)V U =∠? CN 135120V=(-67.5+j116.9)V U =∠? 则 AB AN BN BC BN CN CA CN AN (190.5j 110)V 22030V (4j226.9)V 226.989V (194.5j 116.9)V 226.9149V U U U U U U U U U =-=+=∠?=-=-=∠-?=-=-+=∠? 即线电压有效值分别为220V ,226.9V ,226.9V 。 答案 设负载线电流分别为A B C i i i 、、,由KCL 可得A B C 0I I I =++。又A B C 10A I I I ===,则A B C i i i 、、的相位彼此相差120?,符合电流对称条件,即线电流是对称的。 但相电流不一定对称。例如,若在三角形负载回路内存在环流0I (例如,按三角形联接的三相变压器),则负载相电流不再对称,因为 CA CA 0 BC BC 0 AB AB ',','I I I I I I I I I +=+=+= 不满足对称条件。而该环流对线电流却无影响,因为每个线电流都是两个相

吉大16春学期《电路理论基础》在线作业一(精)

吉大 16春学期《电路理论基础》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已知空间有、两点,电压 U=10V,点电位为 V=4V,则点电位 V 为( . 6V . -6V . 14V . -14V 正确答案: 2. 并联谐振也称为( . 电压谐振 . 电流谐振 . 电感谐振 . 电容谐振 正确答案: 3. 结点电位法适用于(的电路 . 结点数少、支路数多 . 结点数多、支路数多 . 结点数少、支路数少 . 结点数多、支路数少 正确答案:

4. 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相当于( . 短路 . 开路 . 通路 . 不一定 正确答案: 5. 应用 KL 定律解题首先约定流入、流出结点电流的( . 大小 . 方向 . 参考方向 . 数值 正确答案: 6. (的电压源可以并联。 . 电压值相等、方向相反 . 电压值相等、方向一致 . 电压值不等、方向一致 . 电压值不等、方向相反 正确答案:

7.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 增大 . 减小 . 不变 . 恒为零 正确答案: 8. 当负载的额定电压低于电源电压时,也可以通过(来分去一部分电压,以使负载工作在额定电压下。 . 串联电阻 . 并联电阻 . 混联电阻 . 串联电感 正确答案: 9. 一个含有直流分量的非正弦波作用于线性电路,其电路响应电流中( . 含有直流分量 . 不含有直流分量 .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直流分量 . 其他 正确答案:

10. 在线性电路中,当电压源不作用时,在电压源处可以用(代替。. 开路线 . 理想电压源线 . 短路线 . 理想电流源 正确答案: 吉大 16春学期《电路理论基础》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串联谐振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电感 L . 电容 . 电阻 R . 电源的角频率 正确答案: 2. 下列关于电压源 /电流源的说法正确的有( . 电压源可以短路 . 电压源可以开路 . 电流源可以短路 . 电流源可以开路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三章

答案3.1 解:应用置换定理,将电阻R 支路用0.5A I =电流源代替,电路如图(b)所示。 I 2 对电路列节点电压方程: 1212(1)0.5A 44n n I U U +Ω?-=-ΩΩ 12116V (1)3 4.5 4.5n n U U -+Ω++?= ΩΩΩ 0.5A I = 解得 11V n U = 则 12n U R I ==Ω 答案3.2 解: (a ) 本题考虑到电桥平衡,再利用叠加定理,计算非常简单。 (1)3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a-1)、(a-2)所示。 (a-1)(a-2) 由图(a-2)可得 '3V 1A 148348 I ==?Ω+Ω+ 由分流公式得: ''182 A 483 I I Ω=-?=-Ω+Ω (2)1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a-3)所示。

(a-3) 考虑到电桥平衡, "0I =, 在由分流公式得: "113 1A A 134I =-?=-+ (3)叠加: '"1A I I I =+= '"11117/12A I I I =+=- 2 111 2.007W P I Ω=?= (b ) (1)4V 电压源单独作用,如图(b-1)所示。 '2 I ' (b-1) 由图(b-1)可得, '24V 2V (2+2)U Ω?= =Ω '136A I U =-=- ''21'5A I I I =+=- (2)2A 电流源单独作用,如图(b-2)所示。

(b-2) ''22 2A=2V 22U ?= Ω?+ "'' 2311A 2 I I =?= 对节点②列KCL 方程得, """1132A 4A I U I +== 对节点③列KCL 方程得, "" "230I I U ++= 解得 "5A I = (3) 叠加 '"1116A 4A=10A I I I =+=--- '"5A 5A=10A I I I =+=--- 2111 100W P I Ω=?Ω= 答案3.3 解 :利用叠加定理,含源电阻网络中的电源分为一组,其作用为' I ,如图(b)所示。S I 为一组,其单独作用的结果I '' 与S I 成比例,即: "S I kI =,如图(c)所示。 I I s kI (a) (b) (c) + '"'S I I I I kI =+=+ (1) 将已知条件代入(1)式得 ' ' 04A 1A 2A I k I k ?=+???-=+???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电路理论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 (a)、(b)吸收10W ;(c)、(d)发出10W. 1-2. –1A; –10V; –1A; – 4mW. 1-3. –0.5A; –6V; –15e – t V; 1.75cos2t A; 3Ω; 1.8cos 22t W. 1-4. u =104 i ; u = -104 i ; u =2000i ; u = -104 i ; 1-8. 2 F; 4 C; 0; 4 J. 1-9. 9.6V,0.192W, 1.152mJ; 16V , 0, 3.2mJ. 1-10. 1– e -106 t A , t >0 取s . 1-11. 3H, 6(1– t )2 J; 3mH, 6(1–1000 t ) 2 mJ; 1-12. 0.4F, 0 . 1-13. 供12W; 吸40W; 吸2W; (2V)供26W, (5A)吸10W. 1-14. –40V , –1mA; –50V, –1mA; 50V , 1mA. 1-15. 0.5A,1W; 2A,4W; –1A, –2W; 1A,2W. 1-16. 10V ,50W;50V ,250W;–3V ,–15W;2V ,10W. 1-17. (a)2V;R 耗4/3W;U S : –2/3W, I S : 2W; (b) –3V; R 耗3W; U S : –2W, I S :5W; (c)2V ,–3V; R 耗4W;3W;U S :2W, I S :5W; 1-18. 24V , 发72W; 3A, 吸15W; 24V 电压源; 3A ↓电流源或5/3Ω电阻. 1-19. 0,U S /R L ,U S ;U S /R 1 ,U S /R 1 , –U S R f /R 1 . 1-20. 6A, 4A, 2A, 1A, 4A; 8V, –10V , 18V . 1-21. K 打开:(a)0, 0, 0; (b)10V, 0, 10V; (c)10V,10V ,0; K 闭合: (a)10V ,4V ,6V; (b)4V ,4V ,0; (c)4V ,0,4V; 1-22. 2V; 7V; 3.25V; 2V. 1-23. 10Ω. 1-24. 14V . 1-25. –2.333V , 1.333A; 0.4V , 0.8A. 1-26. 12V , 2A, –48W; –6V , 3A, –54W . ※ 第二章 2-1. 2.5Ω; 1.6R ; 8/3Ω; 0.5R ; 4Ω; 1.448Ω; . R /8; 1.5Ω; 1.269Ω; 40Ω; 14Ω. 2-2. 11.11Ω; 8Ω; 12.5Ω. 2-3. 1.618Ω. 2-4. 400V;363.6V;I A =. 5A, 电流表及滑线电阻损坏. 2-6. 5k Ω. 2-7. 0.75Ω. 2-8. 10/3A,1.2Ω;–5V,3Ω; 8V ,4Ω; 0.5A,30/11Ω. 2-9. 1A,2Ω; 5V ,2Ω; 2A; 2A; 2A,6Ω. 2-10. –75mA; –0.5A. 2-11. 6Ω; 7.5Ω; 0; 2.1Ω. 2-12. 4Ω; 1.5Ω; 2k Ω. 2-13. 5.333A; 4.286A. 2-14. (a) –1 A ↓; (b) –2 A ↓, 吸20W. 2-16. 3A. 2-17. 7.33V . 2-18. 86.76W. 2-19. 1V , 4W. 2-20. 64W. 2-21. 15A, 11A, 17A. 2-23. 7V , 3A; 8V ,1A. 2-24. 4V , 2.5V, 2V. 2-26. 60V . 2-27. 4.5V. 2-28. –18V . 2-29. 原构成无解的矛盾方程组; (改后)4V,10V . 2-30. 3.33 k , 50 k . 2-31. R 3 (R 1 +R 2 ) i S /R 1 . 2-32. 可证明 I L =- u S /R 3 . 2-33. –2 ; 4 . 2-34. (u S1 + u S2 + u S3 )/3 . ※ 第三章 3-1. –1+9=8V; 6+9=15V; sin t +0.2 e – t V. 3-2. 155V . 3-3. 190mA. 3-4. 1.8倍. 3-5. 左供52W, 右供78W. 3-6. 1 ; 1A; 0.75A. 3-7. 3A; 1.33mA; 1.5mA; 2/3A; 2A.

电路理论基础试卷

二、简单计算填空题:(每空2分,2x14=28分) 1.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2.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 V。 3.如图3所示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R ab= Ω。 4.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流I= A。 5.如图5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网络N,在其端口a、b接入电压表时,读数为10V,接入电流表时读数为5A,则其戴维南等效电路参数U OC= V, R O= Ω。 6.如图6所示为一无源二端网络P,其端口电压u与电流i取关联参考方向,已知u=10cos(5t+30°)V, i=2sin(5t+60°)A,则该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Z ab= Ω,吸收的平均功率P= W,无功功率Q= Var。 7.如图7所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V a= V。 8.如图8所示电路中,T为理想变压器,原边与副边的线圈匝数比为1:4,副边线圈接一48Ω的阻抗,则其原边的输入阻抗Z O= Ω。

9.如图9所示电路的时间常数τ=s。 10.如图10所示互感电路中,已知L1=0.4H,L2=2.5H,M=0.8H,i1=2i2=10cos500t mA, 则电压u2= V。 11.如图11所示电路中,已知各电压有效值分别为U=10V,U L=7V,U C=13V,则U R= V。 三、分析计算题: (必须有较规范的步骤,否则扣分,只有答案者,该题得零分) (1、2每题10分,3-6每题8分,共52分) 1.如图所示电路,求R为何值时它能得到最大功率P m,且P m为多大?(10分) 2.如图所示电路,试用节点法求受控源吸收的功率P吸。(10分) 3.如图所示电路,试用网孔法求受控源两端的电压U。(8分)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陈希有)习题答案第十章

答案 解:0t 时,求等效电阻的电路如图(b)所示。 等效电阻 Ω=++-==5)36(4i i i i i u R

时间常数 s 1.0i ==C R τ 0>t 后电路为零输入响应,故电容电压为: V e 6.0e )0()(10/t t C C u t u --+==τ Ω6电阻电压为: V e 72.0)d d (66)(101t C t u C i t u -=-?Ω-=?Ω-=)0(>t 答案 解:0t 后电路为零输入响应,故电感电流为 A e 3e )0()(2/t t L L i t i --+==τ)0(≥t 电感电压 V e 24d d )(21t L t i L t u --==)0(>t Ω3电阻电流为 A e 236321 33t L u i u i --=Ω +?Ω=Ω= Ω3电阻消耗的能量为: W 3]e 25.0[12123040 40 2 3 3=-==Ω=∞-∞ -∞ Ω??t t dt e dt i W 答案 解:由换路定律得0)0()0(==-+L L i i ,达到稳态时电感处于短路,故 A 54/20)(==∞L i 求等效电阻的电路如图(b)所示。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第1章习题答案详解

答案1.7 解:如下图所示 ① ②③④⑤ 1A 2A 1A 8V 6V 7V 5V 1i 2i 4i 3 i 1A 1l 2l 3l 4l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节点②:411A 2A i i 节点③:341A 1A i i 节点④:23 1A 0i i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2)由KVL 方程得 回路1l : 14 12233419V u u u u 回路2l : 15 144519V-7V=12V u u u 回路3l : 52 511212V+5V=-7V u u u 回路4l : 5354437V 8V 1V u u u 若已知支路电压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压。答案1.8 解:各元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元件1消耗功率为: 11110V 2A 20W p u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得 21410V-5V 5V u u u 元件2消耗功率为: 2215V 2A 10W p u i 元件3消耗功率为: 333435V (3)A 15W p u i u i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4131A i i i 元件4消耗功率为: 4445W p u i 答案1.9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①: 35A 7A 2A i 节点③: 47A 3A 10A i 节点②: 534 8A i i i 对回路列KVL 方程得: 回路1l : 1 3510844V u i i 回路2l : 245158214V u i i 答案1.10 解:由欧姆定律得 130V 0.5A 60i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 10.3A 0.8A i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 1600.3A 50 15V u i 因为电压源、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所以电源发出的功率 分别为 S 30V 30V 0.8A 24W u P i S 0.3A 15V 0.3A 4.5W i P u 即吸收4.5W 功率。 答案1.12 解:(a)电路各元件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a)所示。由欧姆定律得 S /10cos()V/2A 5cos()A R i u R t t 又由KCL 得 S (5cos 8)A R i i i t 电压源发出功率为 S S 2 10cos()V (5cos 8)A (50cos 80cos )W u p u i t t t t 电流源发出功率为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教材勘误2017.01.13

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教材勘误表 1 28页, 习题1.18 图中受控电压源应改为“受控电流源”,正确图如下: 2 37页第 12行原为: 电流源与电阻并联的等效电路 改为:电流源与电导并联的等效电路 3 108页第8行和第9行原为: 并联电容后的电源视在功率 2387.26S '=≈VA 电源电流 /10.85I S U ''=≈ A 改为 并联电容后的电源视在功率 2315.79S '=VA 电源电流 /10.53I S U ''=≈ A 3-2 117页 例题4.18根据式(4.108)……,应为式(4.93) 3-3 128页,习题4.4图(c)中电感值j 15-Ω应改为j 15Ω 正确图如下: (c) 4 128页,习题4.6中10C X =Ω,应该为10C X =-Ω; 5 129页 图题4.9原为 改为 6 130页 题图4.15 原为

R i U +- o U +-改为 R i U +- o U +-7 132页,习题4.38中S 20V U =&,100rad/s ω= 改为S 200V U =∠?&,10rad/s ω=; 7-1 141页 例题 第三个公式应为A C U '' 8 170页,习题6.2中用到了谐振的概念来解题,在本章不合适,另换一个题。将原来的 题改为: 6.2 图示RLC 串联电路的端口电压V )]303cos(50cos 100[11ο-+=t t u ωω,端口电流A )]3cos(755.1cos 10[1i t t i ψωω-+=,角频率3141=ωrad/s ,求R 、L 、C 及i ψ的值。 u + - 图题6.2 9 194页 7.6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876Hz ,通频带为750Hz 到1kHz 改为 7.6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为875Hz ,通频带宽度为250Hz , 10 255页,图9.2(c )中的附加电源错,正确图如下: (c) - + )( s U C 11 273页,习题9.18中 211R =Ω改为 210R =Ω 12 346页第六行公式有错,书中为

《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 陈希有)习题答案第七章

答案7.1 解:设星形联接电源电路如图(a)所示,对称星形联接的三相电源线电压有效值 倍,相位上超前前序相电压30?。即 AB 3030)V=538.67cos()V u t t ωω=-?+? BC 538.67cos(120)V u t ω=-? CA 538.67cos(240)V u t ω=-? 各相电压和线电压的相量图可表达如图(b)所示。 A B C N (a) AB U CA U BC U AN U BN U CN U (b) CN U -AN U -BN U 答案7.2 解:题给三个相电压虽相位彼此相差120,但幅值不同,属于非对称三相电压,须按KVL 计算线电压。设 AN 127V U = BN 127240V=(-63.5-j110)V U =∠? CN 135120V=(-67.5+j116.9)V U =∠? 则 AB AN BN BC BN CN CA CN AN (190.5j 110)V 22030V (4j226.9)V 226.989V (194.5j 116.9)V 226.9149V U U U U U U U U U =-=+=∠?=-=-=∠-?=-=-+=∠? 即线电压有效值分别为220V ,226.9V ,226.9V 。 答案7.3 设负载线电流分别为A B C i i i 、、,由KCL 可得A B C 0I I I =++。又 A B C 10A I I I ===,则A B C i i i 、、的相位彼此相差120?,符合电流对称条件,即线电流是对称的。 但相电流不一定对称。例如,若在三角形负载回路内存在环流0 I (例如,按三角形联接的三相变压器),则负载相电流不再对称,因为 CA CA 0BC BC 0A B A B ',','I I I I I I I I I +=+=+=

吉林大学-电路理论基础练习题A

电路理论基础练习题A 一、填空题 1. 只存储磁能,不消耗能量的器件叫(电感)。 2.电位是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 3.对外提供恒定的或随时间变化的电压,而与流过它的电流无关的电源是(电压)源。4.电路结构的特点是具有受控支路和(控制支路)。 5.KCL和KVL阐述的是电路结构上(电压与电流)的约束关系,取决于电路的连接形式,与支路元件的性质(无关)。 二、选择题 1.(c毫伏)是电压辅助单位。 a电源b千欧c毫伏 2.对外提供恒定的电压,而与流过它的电流无关的电源是(a电压源)。 a电压源b瓦特c电流源 3.任一电路的任一节点上,流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a零)。 a零b一c不定 4.KCL和KVL阐述的是电路结构上(c电流和电压)的约束关系。 a电流b电压c电流和电压 5.为了某种需要,可将电路中的某一段与电阻或变阻器并联,以起(a分流)的作用。 a分流b分压c减小电阻 6.与理想电压源(b并)联的支路对外可以开路等效。 a串b并c混 7.以假想的回路电流为未知量,根据KVL定律列出必要的电路方程,再求解客观存在的各支路电流的方法,称(a回路)电流法。 a回路b节点c支路 8.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变化,一个周期内的平均数值为零的电流、电压或电动势叫(b交流电)。 a正弦交流电b交流电c直流电 9.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c P U )不变。 a P b U c P U 10.电源绕组首端指向尾端的电压称为(a相)电压。 a相b线c直流 三、判断题 1.电流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2.两点间的电压值是绝对的。(√) 3.应用KCL定律解题事先标出的是结点电流的实际方向。(×) 4.电路的参考点可以任意选取,参考点选得不同,电路中各点的电位是不变的。(×)5.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参考方向绕行方向一周,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6.KVL是用来确定回路中各段电流之间关系的电路定律。(√) 7.如果需要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时,一般也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变阻器来进行调节。(×)

电路理论基础考试复习资料判断题

1:正弦交流电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广泛应用是因为计算方便。()正确错误 2:电压源对外提供恒定电流,而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无关。() 正确错误 3:零状态响应取决于电路的独立源和电路本身特性。() 正确错误 4:如果一个二端口网络内部含有独立源或受控源时,称其为有源二端口。() 正确错误 5:电路的选择性越好,通频带就越窄。() 正确错误 1:电流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正确错误 2:三相对称电路中,中线可以省略() 正确错误

3:当电流、电压的实际值远小于额定值时,电气设备功耗增大,效率降低。() 正确错误 4:为了某种需要,可将电路中的某一段与电阻或变阻器并联,以起分流或调节电流的作用。() 正确错误 5:只有确定了三要素,正弦量才是确定的。() 正确错误 1:三相对称电路中,中线可以省略() 正确错误 2:负载不对称时必须保证中线(零线)可靠。() 正确错误 3:任一瞬间流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正确错误 4:电位的高低与电路的参考点无关。() 正确错误

5:用等效电路的方法求解电路时,电压和电流保持不变的部分,仅限于等效电路以外。() 正确错误 1:零状态响应是动态元件的原始储能为零,仅在外部输入激励的作用下引起的电路响应。() 正确错误 2: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比直流的简单、经济和耐用。() 正确错误 3:KCL和KVL阐述的是电路结构上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与支路元件的性质无关。() 正确错误 4: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支路对外可以短路等效。() 正确错误 5:全响应是电路中既有外部激励,动态元件的原始储能也不为零。() 正确错误 1:理想电源仍能进行电流源与电压源之间的等效变换。()

电路理论基础 孙立山 陈希有主编 第2章习题答案详解

习题2答案部分(p57) 答案2.1略 答案2.2略 答案2.3 解:电路等效如图(b)所示。 1k Ω 3k Ω 5k Ω 20k Ω 20m A 1U +- 20k Ω 20m A (a ) (b ) + _ 2 I 2 I U R 图中等效电阻 (13)520(13)k //5k k k 1359 R +?=+ΩΩ=Ω=Ω ++ 由分流公式得: 2 20m A 2m A 20k R I R =?=+Ω 电压 2 20k 40V U I =Ω?= 再对图(a)使用分压公式得: 1 3==30V 1+3 U U ? 答案2.4 解:设2R 与5k Ω的并联等效电阻为 2325k 5k R R R ?Ω = +Ω (1) 由已知条件得如下联立方程: 32 1 13130.05(2) 40k (3) e q R U U R R R R R ?==?+??=+=Ω? 由方程(2)、(3)解得 13 8k R =Ω 32k R =Ω

再将3R 代入(1)式得 210k 3 R = Ω 答案2.5 解: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1 820m A 8m A (128)I Ω =?=+Ω 2 620m A 12m A (46)I Ω =?=+Ω 由节点①的K C L 得 12 8m A 12m A 4m A I I I =-=-=- 答案2.6 解:首先将电路化简成图(b)。 10A 140Ω 100Ω200Ω 120Ω 270Ω 160Ω U -+ 1 R 10A 2 R (a )(b ) 1 I 2 I 3 I 1 I 2 I 1U + - + - 3 U 图中 1 (140100)240R =+Ω=Ω 2(200160)120 270360(200160)120R ??+?=+Ω=Ω??++?? 由并联电路分流公式得 2 1 12 10A 6A R I R R =?=+ 及 21104A I I =-= 再由图(a)得 32 120 1A 360120 I I =?=+ 由KVL 得, 3131 200100400V U U U I I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