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滕王阁序学生

05-11 滕王阁序学生
05-11 滕王阁序学生

【总05、06】《滕王阁序》导学案(学案)

主备:闫新河审查:高二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第二周第 1 课时总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化知识

2、顺畅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积累文化知识

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能例举一二吗?

岳阳楼:,。

,。

黄鹤楼:,。

,。

鹳雀楼:,。

,。

滕王阁:,。

2、文化知识链接:(见《名师一号》第44---45页相关介绍)

二、顺畅朗读感知文意

1、读准字音扫除文字障碍

棨戟()懿范()襜帷()笺()翼轸()襟jīn()鹤汀()凫渚()川泽纡()孤鹜()潦水()骖騑()绣闥()雕甍()簪笏()蠡()遄飞()睢()邺()睇眄()南溟()阍()舛()赊()樽()迥()慤()舸()胜筵()梓泽()

三、理清思路感知文意

1、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

第一部分(1):扣“”,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四、课后作业:

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徐孺(rǔ)棨(qǐ)戟襜帷(wéi)星分翼轸(zhēn)

B.萦(yíng)回胜饯(jiān)涸(hé)辙钟鸣鼎(dǐng)食

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衡阳之浦(fǔ)

D.暇(xiá)日雨霁(jì)邺(yè)水遥襟甫(fǔ)畅

2、从语音角度看,下列读音规律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逦迤伛偻扶摇

B 参差窈窕霹雳

C 舳舻徘徊逡巡

D 沆砀涟漪睇眄

3.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

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

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遄飞

D.无路请缨星分翼轸青云之志

4.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5.《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

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语的减缩。

B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

C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D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6、下面有关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不到二十岁就出仕。《滕王阁序》是上元二年(675

年)重九日,王勃在滕王阁的一次宴会上即席写作的。两个月后,他渡海溺水,不幸英年早逝。

B 诗风旷达,酷似杜甫,与晚唐的另一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称“小李杜”之一的杜牧,字牧之,号樊川,

京兆万年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代表诗作有《清明》《赤壁》等,他的赋和古文也很有名。

C 王维,字摩诘,唐代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擅长写山水田园诗,

散文也很有特色。《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篇散文是写给友人裴迪的一封信,充满了诗情画意。

D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名句。龚自珍,浙江仁和人,清代著

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散文《病梅馆记》同样抒发了对清朝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不满。

1

【总07】第二周第 2 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内容:研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理解内容:根据注解,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译:

2、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译:

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译:

4、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译:

5、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譫帷暂驻。

译:

6、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译:

7、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译:

8、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译:

二、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点拨:从古到今,由天及地再到具体地理位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2)作者是如何写人才俊美的,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三、背诵默写,课时巩固

1、按要求默写原文

(1)表现洪州地势之雄伟的语句:

,。

,。

(2)表现洪州物产之珍异、人才之杰出的语句:

;。

;。

(3)与会的尊贵的宾主有哪些:

;。

;。

;。

三、课后作业:

1、完成《名师一号》第49--50页“基础训练”练习

2、成语积累(解释成语):

1、【物华天宝】:。

2、【人杰地灵】:。

3、【胜友如云】:。

4、【高朋满座】:。

5、【腾蛟起凤】:。

6、【钟鸣鼎食】:。

7、【云销雨霁】:。

8、【响遏行云】:。

9、【天高地迥】:。

10、【兴尽悲来】:。

11、【萍水相逢】:。

12、【冯唐易老】:

。13、【老当益壮】:。

14、【穷且益坚】:。

15、【涸辙之鲋】:。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7、【一介书生】:。

18、【投笔从戎】:。

19、【高山流水】:。

20、【盛筵难再】:。

21、【陆海潘江】:。

2

【总08】第二周第3课时总第8 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

2、赏析写景名句。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理解内容:根据注解,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译:。

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译:。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译:

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译: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

译:。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译:。

7、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译:。

2、选一个你觉得描写景物最绝妙的句子,赏析其妙处。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句意:地面的积水消尽而寒潭清澈见底,晚霞的余光凝聚而暮山一片青紫。

分析:这两句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化之美: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妙处: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描写的景物也显出层次:先写近水,后写远山。另外,一个“寒”字体现出潭的特征,给人清爽的感觉。

(2)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句意:层叠的台阁耸立在翠绿的山上,向上直冲云霄;凌空的檐阁闪动着艳丽的色彩,向下俯视不见地面。

分析: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

妙处:借视角的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另外,“翠”突出山的翠绿;“飞”字描绘出檐阁高耸如鸟之欲飞,“翔”字形容檐阁色彩的艳丽。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句意: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和长天同为一色。

分析: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

妙处:王勃把这种景象用对偶句来表现,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在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野鸭——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同时,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的画面不仅明丽,而且鲜活,有一种浑然天成之美,不愧为“千古绝唱”。

拓展:进入滕王阁五层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已作为主阁正门的巨联。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句意:暮色里归舟传来声声渔歌,歌声响彻鄱阳湖畔;寒风中大雁发出阵阵惊鸣,叫声消失在衡阳水滨。

妙处:这四句,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传达远在“彭蠡之滨”、“衡阳之浦”的渔歌和雁声,让读者对景物既有具体的感受,又能开拓视野,展开联想,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表现出虚实相映之美。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作用:突出人烟之阜盛。

3、写景笔法

这篇骈文,摹写景物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段段华彩,一气呵成,使人犹如身临其境,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1)注重景物的色彩变化之美。

例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注重景物的虚实相映之美。

例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注重景物的浑然天成之美。

例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注重景物的远近层次之美。

作者笔下,诸般景物纷至沓来,依次展现,既各尽其美,又有层次的变化。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四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是中景;

“云霄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则是水天浩淼的远景。

笔墨由近及远地铺展开去,组成一幅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

【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鹤汀凫渚,;桂殿兰宫,。

3)、闾阎扑地,;舸舰迷津,。

4)、,秋水共长长天一色。

5)、渔舟唱晚,;雁阵惊寒,。

2、翻译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译:。

2)、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译:。

3)、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译:。

4)、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译:。

3、赏析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见上)

赏析:。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见上)

赏析:。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见上)

赏析:。

3

【总09】第二周第4课时总第9课时一、朗读3、4段,互相协作,并看注解给第3、4段每句话写出意思,理解内容

重点句:

1、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译:。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译:。

3、悲哀袭来,我明白了兴衰贵贱都由命中注定。

译:。

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译:。

5、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译:。

6、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译:。

7、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译:。

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

9、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

译:。

10、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译:。

11、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译:。

二、使用典故

(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2)“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3)“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4)“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5)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四、理解三、思想感情

1、思考,讨论:第三节写宴会盛况,发人生感慨。那么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慨呢?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感情: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感情:

(3)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感情:

(再如:“有怀投笔”却“无路请缨”——;)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感情:(坚定意志,自我激励)

(5)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感情:

(6)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感情:

四、如何看待王勃的思想感情?

首先要了解王勃的际遇。他外露的才华和不羁的作风,被时人看作露才扬己、恃才傲物,因而为社会所不容。

所以他的不遇之悲,是对社会(“盛世”)现实的控诉和揭露;他慨叹宇宙无穷,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不就的感伤;他悲悼盈虚有数,表明自己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他引用众多典故,从各方面说明自己的困顿处境,既表现出嗟悲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又感情急转,表明自己壮怀白首不移,清操愈厉,困而弥坚。

这样,文笔跌宕,写失意的悲哀,成为对时代的抨击;写积极的壮怀,表现出用世的乐观。

五、当堂训练

2、以下句子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慨?

(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感慨:。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感慨:。

(3)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感慨:。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感慨:。

(5)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感慨:。

4

【总10】第二周第5课时总第10课时

一、同学间互相协作,给第4段每句话写出意思

1、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译:。

2、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译:。

3、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译:。

4、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译:。

5、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

译:。

6、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译:。

7、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邱墟。

译:。

二、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赏析滕王阁诗(见课后32页“研讨与练习”)

(2)解说

壮美的滕王阁俯临着江边的沙渚,

佩玉鸣,驾铃响,歌舞已经结束。

雕花的栋梁晨光中缭绕着南浦的白云,

彩绘的朱帘暮霭里卷收起西山的阵雨。

阴云投影深潭,每日里悠悠飘游,

人物换,时光移,已过了几度春秋。

楼阁中游乐的滕王如今又在哪里?

栏槛外大江水却依然寂寞地奔流!

(2)解题

全诗采用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其中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滕王阁的位置以及人们在滕王阁上宴乐的情景和滕王阁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后四句抒情,抒发了对物换星移、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叹息。整首诗的风格是含蓄哀婉低沉,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的诗句是“槛外长江空自流”。

(3)当堂训练

1、背诵全文。

2、全诗采用的是的表现手法,其中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

的景象;后四句抒情,抒发了

的感情。整首诗的风格是,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

三、总结

清代文学批评家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将《滕王阁序》定为华丽风格的典范,主要表现为:

1、字句排偶对仗,修饰词藻;

2、写景铺陈开阖,笔法多变;

3、抒情抑扬顿挫,一唱三叹;

4、大量运用典故,增强效果。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典故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抒怀(写人喻己),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

二、课后作业

1、完成,《名师一号》第50页“课内阅读”52页“语言表达”练习;

2、背诵默写课文2、3段

【总11】第二周第6课时总第11课时

【学习目标】归纳知识点,背诵全文

一、归纳知识点(见《名师一号》第43页至44页)

二、熟背课文,并补写课文句子。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________________,地接衡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州雾列,______________。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旬休假,胜友如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学士之词宗;

_________________,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俨骖騑于上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天人之旧馆。______________,上出重霄;

_______________,下临无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____________,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襟甫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悲失路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广难封。_________________,非无圣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_____________。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_?

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____。酌贪泉而觉爽,____________________。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_____________,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喜托龙门。杨意不逢,__________________;钟期既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呜乎!胜地不常,_______________;兰亭已矣,__________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_________________,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三、能力拓展(见《名师一号》第51页11-14题练习)

5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 【知识目标】 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2、能读清句读并学会翻译文言文。 3、理解和积累下列文言词语“故、尽、属、即、且、矣”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 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教学重、难点】 能读清句读并学会翻译文言文。 【课时安排】三课时 一、中国“四大名楼” 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 有谁知道“中国四大名楼”呢?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能例举一二吗? 二、滕王阁 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名。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占地达47000平方米。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勃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三、王勃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

滕王阁序导学案第一课时带答案

滕王阁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培养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知识导学】 1、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其中“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位于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瑰伟奇特,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阁以文传,文以阁名,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2、关于作者及“初唐四杰” 王勃(650——675),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的王府侍读。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唐朝初年,当宫廷文士仍把诗歌当作点缀升平的风雅玩物时,诗坛上逐渐崛起了一批锐意变革的新进诗人。他们志同道合,互通声气,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而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唐诗由此获得了真正的转机。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约630—680后,有《幽忧子集》)、骆宾王(约638—?有《骆宾王文集》)、王勃(650—676,有《王子安集》)、杨炯(650—693后,有《盈川集》)。其中以王勃的诗名最盛。 3、关于《滕王阁序》的创作佳话 此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此时,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今彭泽县)遇阻,中原水神以风相助,日行七百里到达南昌,适逢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 至王勃之末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 王勃行文习惯小酌,然后蒙头少睡,起来后挥毫而就,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逢此盛宴,小寐难成,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可惜天妒英才,王勃作序后的第二年,探父途中渡海溺水而逝。

滕王阁序学案

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其中“滕王阁”素有“西江第一楼”之称,位于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雄踞南昌沿江北大道、依城临江,瑰伟奇特,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阁以文传,文以阁名,历千载沧桑而,6岁善文辞。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的王府侍读。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唐朝初年,当宫廷文士仍把诗歌当作点缀升平的风雅玩物时,诗坛上逐渐崛起了一批锐意变革的新进诗人。他们志同道合,互通声气,使诗歌重新担负起歌唱人生的使命,而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唐诗由此获得了真正的转机。他们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约630—680后,有《幽忧子集》)、骆宾王(约638—?有《骆宾王文集》)、王勃(650—676,有《王子安集》)、杨炯(650—693 此文全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高佳节。此时,王勃因赴交趾省亲探父,乘船路过马当(今彭泽县)遇阻,中原水神以风相助,日行七百里到达南昌,适逢阎都督九九重阳为滕王阁重修竣工盛宴而被邀入席。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 至王勃之末座时,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王勃行文习惯小酌,然后蒙头少睡,起来后挥毫而就,这是王勃“打腹稿”的方式。逢此盛宴,小寐难成,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 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可惜天妒英才,王勃作序后的第二年,探父途中渡海溺水 5、关于“骈文” 骈文:魏晋以后出现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本义即是对偶文的意思,是从中国古代文章中的一种修辞手法演变来的。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滕王阁序》导学案 共3课时

第四单元第三课 《滕王阁序》教学案 制作人王清杰审核人高二语文组编号42 使用时间2017年10月29日 【学习目标】 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2、能读清句读并能翻译课文1—3自然段。 第一课时 【预习导航】 1、中国“四大名楼” 四大名楼是一种泛称,特指山西鹳雀楼、江南三大名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北方鹳雀楼(因王之涣《登鹳雀楼》而闻名),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蓬莱阁(因苏轼的《海市诗》及传奇神话《八仙过海》闻名遐迩)、越王楼(因杜甫《越王楼歌》而闻名天下)。 2、滕王阁 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名。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占地达47000平方米。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勃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3、写作背景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瞿(jù惊视,惊恐四顾)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jí急迫地)宴所,极欢而罢。 据说,全文写完后,阎的女婿却说话了,说这是前人已有的文章,不足挂齿,接着一口气把《滕王阁序》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使得在座之人,也对他非凡的记忆力惊奇不已。王勃听后,也暗暗佩服,但灵机一动,问道:“序文之后还有一诗,能否也将诗背将出来?”那位女婿一听,不禁张口结舌了。王勃挥笔疾书,将诗写了出来。 4、走近作者 王勃(649——676)初唐文学家,少有才名,神童。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与杨炯、卢照

《滕王阁序》学案(附答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梳理相关的文言文知识。 2.熟读本文直至背诵,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学法指导】 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今存有《王子安集》。 2.传记评价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延让宾客,勃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3.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

《滕王阁序》导学案教师版

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又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句,表明自己信心未泯。 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作者就是如此展示了其抑扬升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典故,试分析其作用。 作用:(1).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句中的用典即属明用典故。 “龙光”之典见于《晋书?张华传》,张华因斗、牛二星间有紫气照射而在地下掘得龙泉、太阿两剑,两剑的夺目光芒即龙光。“徐孺”之典见于《后汉书?徐穉传》,东汉名士陈蕃任豫章太守时不接来客,惟因家贫在家种地而不肯做官的徐穉来访,才设一睡榻留宿。“紫电”之典见《古今注?舆服篇》,吴大皇帝有宝剑六把,其二名紫电。 “清霜”之典见《西京杂记》,汉高祖斩白蛇用的剑,12年磨一次,剑刃锋利如霜雪般白亮。“天柱”之典见《神异经》,昆仑山上有铜柱,其高入天,称为天柱。“北辰”之典见《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里指北极星,喻指国君。 以上明用的典故,实现了表达上“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气畅而凝”(刘勰《文心雕龙》语)的效果,可谓言简意丰,辞约蕴寓。 (2).隐括旨义,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 “冯唐”“李广”两典见《史记》,“梁鸿”“孟尝”两典见《后汉书》。这几个典故比较熟悉,本文不再详解。“贪泉”之典见《晋书?吴隐之佳》,广州北20里的石门有水叫贪泉,据称人饮此水必起贪得无厌之心,吴隐之至此,取泉水饮,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涸辙”之典见《庄子?外物》,此为语典,车辙无水,故曰涸辙,此处喻穷困的境遇。“阮籍”之典见《晋书?阮籍传》,身处魏晋间的阮籍,因不满于司马氏,便以饮酒来掩饰自己,以免被害,他常自己驾车外出,也不顺着路走,当前面有什么障碍不能前进时,就痛苦着回来。 以上这些典故,或事或语,均由王勃化用为自己的语言,而用典中所蕴涵的却是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但又由于王勃借用了“贪泉”“涸辙”之典,把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表露无遗。 (3).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化用

《滕王阁序》导学案(苏教版)

《滕王阁序》导学案 【学习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学习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骈体文】:

5.滕王阁序导学案参考答案

5 《滕王阁序》导学案参考答案 三、预习检测 略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参照注释自译第一段,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3、交流讨论,总结重要文言现象 教师精讲 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重点:“分野”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二十八列星分别对应着地面上的一些区域,比如现在的南昌,也就是西汉时的豫章郡、唐朝的洪州府,所对应的列星就是翼星和轸星,那么,翼星和轸星就叫做南昌的分野。翼轸二宿为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最末二星,有煞尾的作用。“襟”和“带”在这里都活用为意动用法了,意为“以……为衣襟”“以……为束带”。“控”“引”本义都和拉弓有关,有控制之意,但对于地理位置来讲,只能是连着,不可能是真的控制,这里用这两个字,是为了强调滕王阁所处位置的重要。 2.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ɡ)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重点:“龙光”指《晋书张华传》晋武帝时,张华发现牛、斗之间常有紫气照射,雷焕说是“宝剑之精”,后雷焕为豫章丰城令,在牢狱地下掘得龙泉和太阿二宝剑。后二剑没入水中,化为双龙,故称剑光为龙光。“牛、斗”指二星宿。“华”“宝”“杰”“灵”都是描述状态的动词,分别翻译为“具有光华”“显示宝气”“具有杰出成就”“显示灵秀之气”。“下”为使动,直译为“使陈蕃之榻放下”,不雅,意译为“(高士)徐孺留宿在陈蕃特设的客榻”。“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由于词义的演变,现在它的词义缩小了,仅指“狭长而低矮的床,泛指床”。“雾”“星”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了,意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枕”倚,据。“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3.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暂驻。 重点:“之”为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棨戟”“襜帷”用的都是借代修辞,用仪仗、车驾来代人。 4.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讲解:“十旬休假”指恰好赶上十日休假的日子。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千里逢迎”为一动宾倒装,“逢迎”本为两个词:“遇到”“迎接”,这里作迎接讲,“千里”代指千里之外来的朋友。 5.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讲解:这是两个不太严格的判断句,主语其实是“文采如腾蛟起凤的那个人”“宝剑如紫电清霜的那个人”,两个“之”字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紫电清霜”指宝剑名,《中华古今注》上:“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二曰紫电。”又《西京杂记》卷一:“高祖斩白蛇剑,刃上常若霜雪。”这里“清霜”也指宝剑。 6.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滕王阁序》导学案及答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 编写:周瑞强李淑发使用时间:2012.5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案 知识背景介绍 1.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 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3.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4.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5、正字音: 翼轸()瓯越( ) 台隍( ) 綮戟( ) 懿范( ) 襜帷()胜饯( ) 潦水( ) 俨骖騑( ) 崇阿()绣闼( ) 雕甍( ) 云销雨霁()孤鹜( ) 遄飞( ) 睢园( ) 邺水( ) 6、成语积累: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钟鸣鼎食】【云销雨霁】 【响遏行云】【天高地迥】【兴尽悲来】 .【萍水相逢】【冯唐易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涸辙之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介书生】【高山流水】 课堂案 一、朗读指导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 (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3)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共3课时 滕王阁序导学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了解“初唐四杰”,了解时代背景。 3、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理解和积累文言句式。 4、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5、理解文中的典故。 6、背诵课文。 【德育目标】 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学习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学习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方法指导】 1、诵读法 2、点拨、归类法 3、讨论法 【知识链接】 一、《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 二、解题: 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3、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基础过关】 一、对照注释边读边译。 1、给下列词语的注音 翼轸()棨戟()懿范()襜帷() 虹销雨霁()彭蠡()孤鹜()遄飞()睢园()邺水()南溟()帝阍() 宗悫()簪笏()盛筵()梓泽() 2、重点解释下列词句: 人杰地灵 腾蛟起凤 物华天宝 高朋满座 胜友如云 钟鸣鼎食 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整体感知 讨论: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概写风貌,引出与会人物。 第二部分(2):三秋时节,滕王阁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3):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 第四部分(4、5):叹知己难遇,胜宴难再 【能力提升】 二、讲读课文第一段: (一)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1.豫章故郡(见注释)。 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 3.控蛮荆(见注释)。 (二)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故:旧 2.地接衡庐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5.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千里逢迎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7.高朋满座高:尊贵 (三)简析第一段: 1.首句由名称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 2.二三句写界域的广大、辖境的辽阔与地理位置。 3.四五句,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

《滕王阁序》导学案_及答案

2. 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3.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4.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5、正字音: 翼轸()瓯越( ) 台隍( ) 綮戟( ) 懿范( ) 襜帷()胜饯( ) 潦水( ) 俨骖騑( ) 崇阿()绣闼( ) 雕甍( ) 云销雨霁()孤鹜( ) 遄飞( ) 睢园( ) 邺水( ) 6、成语积累: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钟鸣鼎食】【云销雨霁】 【响遏行云】【天高地迥】【兴尽悲来】 .【萍水相逢】【冯唐易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涸辙之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介书生】【高山流水】 课堂案 一、朗读指导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 (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3)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解释加点字词. (1) 襟.三江而带.五湖(2)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3)都督阎公之雅望 ..(4) 胜.友如云高.朋满座 (5) 宾主尽.东南之美.(6)序属 ..三秋 (7)披.绣闼,俯 ..雕甍(8)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9)逸兴遄.飞(10)穷.睇眄于中天 (11)天高地迥.(12)命途多舛. (13)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14)一介 ..书生

《滕王阁序》导学案(学生版)

编号:YW2012130102 班级:姓名:组别: 《滕王阁序》导学案 设计:原太栋审核:高二备课组时间:2012-08-28 【学习目标】 A 类 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B 类 2.熟读课文,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句子的意义或用法。 3.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C 类 4.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2-5段。 【知识链接】 1、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 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 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韩愈《新修滕王阁记》中写道:“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 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2、唐初四杰之王勃 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 文辞。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的王府侍读。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 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3、作序的背景 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 酒兴正酣,阎都督请各位嘉宾行文赋诗以纪欢宴之盛况,其实阎公是想让略具诗名的女婿孟学士好好展露一手,孟学士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当众吟咏,因此在座诸公均再三谦让。至王勃之座时,王勃不谙此道,踌躇应允,令得满座愕然。王勃于是端坐书案,神情凝注,手拈墨碇缓慢磨墨,借机酝酿才 思。 阎都督和众宾客看王勃不紧不慢,于是登阁赏景,吩咐小吏随时通报。很长时间,小吏来报第一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听觉老生常谈,实乃平淡无奇;小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默不言语;及至小吏来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遂拍手称赞天才之笔,急令众文武返滕王阁开怀畅饮,尽欢而散。【文学链接】 序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骈文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诵读正音,整体感知,体会骈文的特点。 2.研读第一段,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句子的意义或用法。 【学习过程】 一、诵读正音,整体感知。(A级) 1、诵读正音 翼轸.()瓯.越()台隍.()綮戟 ..() 懿.范()襜.帷()胜饯.() 潦.水()俨骖騑 ..()崇阿.() 绣闼.()雕甍.()云销雨霁.() 孤鹜.()遄.飞()睢.园() 邺.水()睇眄 ..()吴会.()南溟.() 帝阍.()多舛.()宗悫.()簪笏 ..() 叨.陪鲤对()捧袂.()梓.泽() 2、找出通假字 (1)俨骖騑于上路() (2)云销雨霁() 3、朗读指导: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要注意朗读的节奏 (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南昌/故郡, 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孟学士/之词宗;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新编资料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5课滕王阁序导学案

5.《滕王阁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梳理相关的文言文知识。 2.熟读本文直至背诵,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学法指导】 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司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离别之情,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慰勉,意境开阔,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为唐人送别诗之名作。王勃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今存有《王子安集》。 2.传记评价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延让宾客,勃不辞。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滕王阁序》导学案及答案

《滕王阁序》导学案 编制:顾广丽审核:鲍小兵2015-9-4 课前预习案 知识背景介绍 1. 王勃及文章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英年早逝。 2.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3.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4、正字音: 翼轸()瓯越( ) 台隍( ) 綮戟( ) 懿范( ) 襜帷()胜饯( ) 潦水( ) 俨骖騑( ) 崇阿() 绣闼( ) 雕甍( ) 云销雨霁()孤鹜( ) 遄飞( ) 睢园( ) 邺水( ) 5、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 第四部分(4、5): 6、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完成相应题目 (一)、重点字词解释 1、台隍枕.夷夏之交 2、时维.九月 3、序.属三秋 4、俨骖騑于上.路 5、披.绣闼. 6、山原旷.其盈视 7、声断衡阳之浦. 8、遥襟甫.畅 9、逸兴遄.飞10、气凌.彭泽之樽11、天高地迥.12、识盈虚之有数.13、命途多舛.14、恭疏.短引.15、一言均赋. (二)、一词多义 1、故: 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教师版《滕王阁序》导学案

【语文必修5 第二单元导学案】 主备:蓝杨集体备课:韦盛杰班佩敏罗雪岑万色宁昱达 《滕王阁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2、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梳理相关的文言文知识; 2、熟读本文直至背诵,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课前预习】 一. 有关知识 1、整体感知:作者、背景(参照《自主能力测评》) 2、知识补充(“用典”详释)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 (1)言简意赅,含蓄有味——明用 所谓明用,就是用典故的字面意思,并将其所具有的特殊含义加以扩大,变为泛指。《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天柱高而北辰远”等句中的用典即属明用典故 (2)隐括旨义,旨冥句中——暗用 暗用指引典不直录原文,而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典故贴近语境,又不违原意,起到恰当而曲折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效果。《滕王阁序》中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孟尝高洁,空余抱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等句的用典即属暗用典故。 以上这些典故,或事或语,均由王勃化用为自己的语言,而用典中所蕴涵的却是作者不为当世所用的自怨自叹的复杂情感但又由于王勃借用了“贪泉”“涸辙”之典,把自己强行振作、不甘颓废的信念表露无遗。 (3)说古喻今,比况自身——化用 化用即点化后使用。这是一种作者将叙事详备,文字较长的事典合理化简点睛,以简驭繁地表达情感的用典方法。《滕王阁序》中“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句即属典故的化用以上两个化用典故,涵蕴深刻只有26岁的王勃受邀作序,但面对自己“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禁兴尽悲来,又不便直说,乃妙笔生花,化用典故,虽说的是古,而喻的却是今,可谓比况自如。 (4)多典浓缩,加强效果——连用 连用是指作者为了加强表达效果而在一句之中驱遣几个典故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用典方式。《滕王阁序》中典故连用的句子较多,下面仅举一例:“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句中连用四个典故,表明作者幸蒙阎公垂青,得以即席命笔,施展才华的感激之情。 以上四个典故在句中连用,极恰当地表达出了年轻的王勃受宠若惊而又自怨自叹的复杂心理,而且这几个用典或正或反,给人以一气贯之的畅快淋漓之感 二.课前预习

高二语文预习学案:《滕王阁序》新人教版必修含答案_1

《滕王阁序》第四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理解和积累文中重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培养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合作探究】 一、熟读第四、五两段,尝试翻译。 第四段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 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dì 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jiǒng),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ài)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míng)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第五段 嗟(jiē)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hé zhé)以犹欢。 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二.分析第四、五两段: (一)补充注释: 1.四美具具: 2.二难并并: 3.穷睇眄于中天穷:中: 4.极娱游于暇日极:娱游: 5.兴尽悲来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悲: 失路: 7.屈贾宜于长沙屈: 8.所赖君子见机赖:

9.老当益壮: 10.穷且益坚:且: 11.不坠青云之志坠: (二)概括四、五两段内容并逐句分析: 第四段 1.第一句: 2.第二句: 3.第三句: 4.第四句: 5.第五句: 6.第六句: 7.第七句: 8.第八句: 9.第九句: 10.最后两句: 11.小结: 第五段: 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 2.表明作者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的情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