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史第二个时期

中国翻译史第二个时期
中国翻译史第二个时期

中国翻译史第二个时期

这个时期不论在翻译内容,还是翻译方法广都较第一个时期有很大变化。

这个时期又可分为三个阶段:

1.明朗万历初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小国开始介绍西洋科学知识,从事科学者作

翻译到明末清初的翻译。

2清未同文馆及江南制造局的翻译。

3严复、林纤等人开始两洋社会政治作品及文学作品的翻译。

明万历几年(公入1581年)意大利传教土利玛窦来到小国,先后公南吕、南京、北京等地建教堂传教,学汉话语吉、文学和礼仪,主张将孔孟之道与敬祖同天主教义相融合,并介绍西方文化。利玛窦深通汉语,曾译过四书寄回意大利,对促进巾西方文化

交流起厂重要作用c明末清初中冈出现了两位有影响的科学家与翻译家徐光肩(1562—1633)和李之藻(1565—1630)。徐光肩,字子先,号玄层,上海哨人.万历年间为进

士c李之藻,字振之,杭州人,万历年为进士。他们生活在明朝末年,当时朱家于朝

昏庸腐败、内外交闲,而多数士大夫们只是醉心仕途,空谈理学。徐、李虽身入宦海

而不染恶习,孜放不倦研究农学.后从利玛安学习天文、历法、数学等dy方科学知识。徐光启曾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仰Ij量法义》等。李之藻的译著极丰.先后与

利玛窦翻译两方著作20多种、54卷,共中“器编”10种全部介绍西方科学知识。

清朝统治中国以后,对外采取闭关白守,对内奉行愚民政策。所以在鸦片战争前

200多年中,几乎无翻译事、Ik可言,严重地禁铜了中四方学术文化的交流。

鸦片战争以后,中同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清政府为广府酬外交的需要,不得

不同外国人打交道。因此,于1863年在北京,次年在上海、广州没穴了问义馆,从事翻泽丁作。深圳翻译公司

北京的向文馆先设立英文馆,后增设法文馆,俄罗斯文馆.德文馆及科学馆。各馆

毕业生除留馆工作外.大部分充仟口译或笔译工作G所以,同文馆一入面是清政府培

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另一方圆又是翻译机关。后来同文馆归于京师大学堂,光绪二卜

亡年改名为译学馆,它的第一位主持人就是严复。

继向文馆之后,于1867年在上海设立了江南制造局。1869年在局内义成立了翻译局,从事以F1然科学为主要内奔的翻泽活动。

晚清和民国初年,社会政治作品及文学作品也随着人们对于社会改革需求的增长而

逐渐发展起来。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帝国主义不断向中国侵略小午战争后.日本也和英、法等西

方列强详侵略小国。当时情政府腐败大能,无法挽回其瓜运,于是一些爱国志士便向

世界各国寻求救国图存的真理。当时’部分革命党人在日本通过翻译西方社会政治书

籍来介绍两方的社会政治思想。如第—本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近世相:会主义》

就是出赵必振先生由H文译成巾文的c

“五四”运动之前,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还很少,当时知识界着重翻译介绍

的还是西方的社会政治学,在这方面严复的翻译起着主要作用。

严复韧名宗光,字又陵,清咸丰三年(公元1854年)生于福州,青年时期学船政,后留学英国格林尼次海军学院。在学习海军的同时,还注意研究政治、经济、法律等社

会科学。毕业后N回、历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京师大举堂编译局总办。民国初年仟

北东大学校长;严复的翻译工作有两个特点:取材严谨,态度严肃。他一生译J’八部关于什会政治方面的经典著作,如赫胥的《大演论》(Ev01Mt5nn and tthics and othcrEs”vs)*亚当·斯密斯的《原富》 (An I”q11w川o the Nu比比and Causes Df the weajth of NoHon,简称几e Wcalth of N口tions).孟德斯鸿的《法意》(乙EvHt des L,均,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几c sLMdy()15Mi01。gy),约翰·魏勒的《群己权界论》 (onHb则y),甄克思的《社会通过》(A H以州ofP01记cs)等。

严复的译著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他同时的梁启超说:“西洋

留学生与本同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

严复的社会政治学翻译,在当时影响极大,而在翻泽介绍外国文学经典著作方面,

则席首推林纤c

林汗(1852—1924)中国近代文学家及翻译家。原名群土,字琴南,号畏庐、冷红生,福建福州人。光绪举人,曾仟教于京师大学堂。早年参加过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

运动。法律翻译

林纤问他的合作者魏易等以口述笔记的方式,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鳃(1896—1924)就翻译了一百六十多部文学作品,其小名著就达六七十部之多:作品中以英国作品为

最多,其他还有美国、德国、俄国、凶班牙、挪威、希腊、瑞士以及日本的作品。以

所翻译作品的作家论,有英同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美国的欧文,法国的大仲马、小

仲马、巴尔扎克,挪威的易L生,俄国的托尔斯泰c其巾员著名的译作有《巴黎茶花

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王子复仇记》等;

林纤的文笔敏捷流畅,挥洒自如,能以每四小时六千字的惊人速度振笔直书,往往

口泽者话音未落,而林的译文已就。

林纤及其合作者的大员译作,对当时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极大影响:一、使小国人对

外国的生活习俗、家庭及社会状况有了进一步地了解;二、位中国文学界知道了一大

批外国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同时也为我同知识界提供了学习模仿的榜样;三、大大提

高厂小说在小国文学史1:的地位。在其影响下,中国旧有小说的章圆体逐渐被打破,以西方小说形式

这个时期翻译活动的特点是:

1.在翻译内容上以介绍西方的社会政治、利学文化、文学作品为主要翻译活动c,

2.不仅笔泽,而正口泽也有较大发展。翻译工作在促进当时政府钟十国的外事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丁重要作用。

3报祟。

4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难已为翻译界所承认和这个翻译标准对当时的翻译

丁作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翻译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来源:雷奥翻译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442276.html,)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历史 姓名:学号:班级: 摘要:悠悠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是一部翻译的历史。中国的翻译事业源远流长,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史前三皇五帝时代就存在翻译活动。在这一岁月的长河中,中华大地上曾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都带着自身显着的特点。翻译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事业”,翻译不是受经济利益驱动或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与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有关。历史上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在这里,我们主要了解。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事业的特点和翻译成果进行探究和梳理,以期望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段特定时期的翻译发展史。 关键词:新中国,翻译,历史,翻译学家,成就。 中国翻译史概述 翻译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活动与交流手段,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翻译几乎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④“如果把手势语、图形文字之类的也算作语言,把符号翻译也算作翻译的话。那么,显然翻译的历史也就与语言的历史同时开始”①。虽然古代原始社会的口译或笔译无文献可查,但我们可以设想,在原始社会不同部落间的交流一定是离不开翻译的。以我国为例,据《周礼》和《礼记》记载,早在周代就已经有翻译的官职了,如《周礼·秋官》中说:“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秋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言辞传之”(马祖毅1998:2)。从这段记述来看,当时的“象胥”是一种官职,其职责就是翻译。 漫长的中国翻译史,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时期: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五四”至1949年前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把目光投向了人民大众最需要了解的“大众文化”,即无产阶级文化。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马列主义,前苏联社会政治书籍和文学作品成为新中国初期国家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基础和主要价值参照。此时的译者更多地把目光瞄准了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作品,即“红色作品”。这种出版物有利于教育人民和打击“资产阶级”。在“红色作品”中,马列着作被放在了首位。“1953年1月成立了马列着作专门编译机构——中央编译局。它的任务是有系统有计划地翻译全部马列着作”②,因为这些译作将作为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翻译事业呈现出新的面貌,翻译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飞跃的发展。1949年前,中国的翻译活动有着明显的“散兵游勇”式的个体翻译特征,而在1949年后,翻译成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中国政府专门设立了翻译局等机构,系统地引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着作、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科技文献等。正如矛盾在1954年的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 在过去,极大多数的文学翻译工作,是在分散的、自流的状态中进行的。从翻译工作者来说,翻译作品的选择,常常是凭借译者个人主观的好恶来决定的,而往往很少考虑所翻译的作品,是否值得翻译,是否于读者有益,为读者所迫切需要;有些译者甚至对自己是否胜任这一翻译,也考虑得很少。......我们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

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_特殊年代的文化怪胎_黄皮书_

4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10年5月May. 2010 第21卷第3期VOL.21 NO.3 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 特殊年代的文化怪胎“黄皮书”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1960-1978年翻译文学史上一个奇特现象。这便是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一度影响不小的“黄皮书”。本文检讨这套书的缘起、目的、选目方式、翻译和出版,最后分析了这套书的接受、影响和特别作用。 关键词:“黄皮书”;翻译选择;接受;特殊作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0)03-0043-05 王友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一、文化怪胎“黄皮书”:缘起与目的 “黄皮书”乃中国1960-1978年这段特定历史时期的翻译文学产品。因其封面十分简单,常用黄色胶版纸作封面封底,封面或封底印有“内部发行”字样,故俗称“黄皮书”。其中不乏后来发生深刻影响的当代外国文学作品。它的存在表明1960-76年的中国一方面拒绝包括苏联在内的当代欧美日外国文学,否认其合法性,拒绝与之公开发生关系,别一方面又有压不住的强烈翻译需要。有趣的是,其中不少译著到80年代摇身一变“扶正”了,从“内部”到“公开”;其中部分作品给特殊年代的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黄皮书”缘于中苏两党生重大分歧之初。其前身是分歧初起之1957年便开始选译的“内部参考”作品,如苏联的《不单单是面包》(1957)。与其前身相对应者,是1957年3月1日《参考消息》由刊物变为报纸,4开4版。“黄皮书”作为批量翻译的书籍,其正式启动略晚一点,在59年12月至60年1月北京新侨饭店的一次会议上启动[1],与此同时《世界文学》编辑部奉命编选《世界文学参考资料专辑》,陆续出版。“黄皮书”前后历时约19年,正式启动前的1957-59年可谓预备期,文革初期4年(1967-70)停译,1977-78年是其尾声。其正式批量翻译在60年代初。最初推出的“黄皮书”并非黄皮裹身。据参与其事的秦顺新回忆,出 了十几本“内部发行”之后,主其事的林默涵找人文社总编韦君宜商量,建议统一采用不显眼的土黄色作封面,人文社照办。后来文化界、读书界袭用“黄皮书”专指60-70年代翻译的“内部发行”的外国文学书(不过70年代始见白皮、灰麻麻的纸作封)。它前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负责,上海方面偶尔参与,具体由人文社的副牌“作家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充任出版者;后期上海方面参与程度高,与人文社共同负责。“黄皮书”仅是皮书系列内的一大类,类似的还有“灰皮书”,译著更多。“灰皮书”指内部翻译的“修正主义”和欧美历史、传记、政治、理论等社科著作,由人民出版社负责,商务、中央编译局、世界知识出版社参与其事,当时人民社的副牌“三联”亦参与。 出版界资深文化人陈原先生这样描述非常时期的这两类书[2]: 六十年代初,反修的热浪席卷全国,出版了两套很别致的所谓修正主义的“反面教材”:一套用灰色纸作封面封底,习惯上称之为“灰皮书”,一套用黄色纸作封面封底,叫“黄皮书”。灰皮书收录社会科学论著,包括考茨基、托洛茨基、布哈林、赫鲁晓夫等人的著述或评传;黄皮书则收录所谓“修正主义”文学作品。 承担“灰皮书”部分任务的原商务负责人陈翰伯先生曾经在文革中一份交代材料里谈及这个任务的缘起:“1961年底或1962年初钓鱼台反修小组,康生同志通过包之静要几 收稿日期:2010-01-15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人文学中心建设—比较视野 的文学通化研究》子课题“20世纪下半叶中国文学家翻译群体研究”(项目编号:GDUFS211-2-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友贵,男,四川成都人,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 国文学,中国20世纪翻译文学史,翻译史,文学翻译。

翻译课程第一讲

第一讲 选择最佳的译文。 1.大厅的灯晃得我睁不开眼。 The lights in the hall are so bright that I could not open my eyes. 2.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with a time-honored history. It’s a home of a splendid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human progress. 3. They killed a bottle of Erguotou between them. 他们灭了一瓶二锅头。 4.这本书再三重印,仍然供不应求。 Though we got this book reprinted several times ,the readers’ demand still exceeds its supply. I,定义: 1.马建中(1894) 析其字句之繁简,书其文体之变态及其理精神,析之所以然; 模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 阅读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 ---善译 翻译评论家马建中---“善译说” (1),善译的条件:“其平日冥心钩考,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

国文字深嗜笃好…”强调译者平日对本国语言文字和对象国语言文字必须有很高的修养,对语法学、词源学、文体学、修辞学等学科佑很深的研究,这是对译者的素养提出的最高要求。 (2),善译的过程:“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然后心悟神解,振笔而书”。这体现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理解和表达的全部。 (3),善译的实质:“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而止,而曾无毫发出入于其间”。也就是“等值”翻译理论。 (4),善译的效果:“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这实质上达到了所谓“等效”翻译的效果。 2.Translation is to reproduce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Nida,1969) 从语义到文体,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在接受语言中再现原语信息。或: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在文体上。) 3.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中国翻译简史

Chapter1中国翻译简史 Three peaks of translation in history 1)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classics: the first peak 支谦,鸠摩罗什,真谛,玄奘 2)the translation of book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econd peak 徐光启(科学译祖),李之藻 3)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classics: the third peak 1,严复 信faithfulness,意义不背原文 达expressiveness,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最准确、最生动的译文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雅elegance,译文本身的古雅 《天演论》《法意》《原富》《名学》》《群己权界论》 2,梁启超 学术界的鸿儒用资产阶级思想方法研究中国历史 3,林纾 儆醒人心,反帝救国;开创中国翻译事业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巴黎茶花女遗事》,《王子复仇记》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19 to 1949 4, 鲁迅对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的重要贡献 (一)开辟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第二潮流 (二)我国近代翻译史上的重大变革 翻译思想 (一)“易解、丰姿”双重标准 (二)“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与“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5,瞿秋白 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文”的思想 翻译《国际歌》 6,郭沫若重译家责任, 重视译者主体性;强调的翻译动机 7,林语堂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的标准:忠实、通顺和美 8,朱光潜 西方美学翻译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1949 to the present time 9, 茅盾 “神韵说”;创造性翻译论 10,傅雷 神似说强调原文精神和韵味的重现 11,钱钟书化境论,强调译者流畅、地道的本族语 12,王佐良 以诗译诗;为读者着想, 译文要可靠、可读

翻译的历史阐释价值_评_20世纪中国翻译史_

- 8 - 第26卷 第1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Vol.26 No.1 2009年3月 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Mar., 2009 辑的“神来”之笔,但是,却打破了面具的沉默,反而拆解了面具的象征性,这样的导演“干预”匪夷所思。 青女在厉帝的夜宴上献舞,因为她已经在父兄的戏剧之外,所以处于无面具境界之中,就是厉帝临终感叹的:“百般算计,不如一颗单纯的心。” 赴死的人,都纷纷卸下了自己的面具。厉帝说:“哥哥,我把尊严还给你。[对婉后]你敬的酒,我怎能不喝?”无鸾说:“能死,真好。” 在后现代社会中,划定和防守身体界限,一直是 难以逃避的焦虑。[ ] 33- 34身体的适应性受到形形色 色的威胁:既要保持渴望“更好”体验的开放性,又要维持身心的绝对安全,二者本来就是相反相成的。面具于是盛行,从上古到今天。街道上的行人都面无表情,若有似无。更可怕的是,“9· ”之后,塔利班的蒙面政治,彻底割裂了权力与责任的界限。对无辜的平民的攻击,使得每个人都成为后现代政治的人质。厉帝、无鸾对面具的厌倦、对死亡的渴望,就不难理解了。 《夜宴》与其说回到了古代政治,不如说借助电影视像重构了后现代的政治图景。“我们只感到重重围困,无能为力,无法掌握偌大的网络空间实体,不能在失去中心的迷宫里寻找自己究竟如何被困的蛛丝马迹。” [ ]497 参考文献: [ ]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 997:507. [ ] 杨曾文.六祖坛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00 . [3] 伊斯顿 戴维.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 999: 3 9-335. [4] 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998:8.[5]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 4[M].北京:中华书局, 974. [6] 冯小刚谈《夜宴》:欲望毁灭一切创造一切[N/OL].新京报.( 005-09 - 3)[ 008-06-0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442276.html,/m/c/2005-09-13/0046838 838772.html. [7] 赵夙岚.奥巴马希拉里携手亮相是否搭档未明[EB/OL].( 008-06-0 ) [ 008-06- 9].http :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442276.html,/a/20080629/000119.htm.[8] 钱亦蕉.九月盛“宴”面对质疑冯小刚一一解答[EB/OL ].( 006-09- 0)[ 0 08-06-0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442276.html,/m/m/2006-09-20/1418125584 8.html. [9] 冯伟宁.大片《夜宴》为何成笑片[EB/OL ].( 007-0 -3 )[ 008-06-0 ].http :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442276.html,/ent/jywy/dypl/200701/t20070131_82962.htm.[ 0]陈滨.冯小刚称《夜宴》台词没问题 子怡不打外商不签[EB/OL]. ( 006-09- )[ 008-06-0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442276.html,/m/c/2006-09-22/143 81259607.html. [ ]费振钟.堕落时代[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004. [ ]鲍曼 齐格蒙特.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周俊, 周莹,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00 . [ 3]史蒂文 康纳.后现代主义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00 : 66.[ 4]谭盾谈《夜宴》音乐:挖掘人性的寂寞[N/OL].新京报.( 005-09- 3) [ 008-06-0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442276.html,/m/c/2005-09-13/0114838780. html. (作者系江苏警官学院管理系中文教研室教 授,博士后) 翻译的历史阐释价值 —评《20世纪中国翻译史》 摘 要:现代阐释学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理解与阐释,具有历史性。在翻译实践中,作为阐释者的译者对于 文本的理解与阐释活动受制于他所处的历史语境。翻译史的写作也是一种历史阐释,它要通过对译者、译本以及相关翻译活动的研究来探求其历史内蕴。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正是这样一部力作,凸现了翻译的历史阐释价值。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历史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008-793 ( 009)0 -00 8-04 杨国华1, 杜明业2 (1.兰州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2.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翻译包括两个基本过程:理解与表达。翻译的 主旨是解读一种语言的文本所包含的意义,再将这

中国翻译史1

History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Plan Teaching Contents: 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2.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中国翻译史的大致分期 1.由汉代到唐宋的上千年的佛经翻译【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昙无谶、法显、谢灵运、真谛、彦琮、慧远、玄奘、不空】 2.明清交替之际的科技翻译【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李之藻等】 3.清末民初的文学和科技翻译【李善兰、华蘅芳、傅兰雅、林纾、严复、梁启超等】 4. 民国时期的翻译【赵元任、朱生豪、林语堂】 5.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傅雷、钱钟书、杨绛】 Lecture 1 佛经翻译 I.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 《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礼记·王制》 翻译的不同称呼:“象寄”、“象胥”、“鞮译”“舌人” 寄send; entrust; rely on 象be like; resemble; image 译translate; interpret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 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 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 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 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 秦汉时期对“翻译官”的种种称谓: “行人”、“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典乐”、“译官令”、“译官丞”等。 到汉朝,我国主要的外事活动是对北方的匈奴用兵,故翻译活动逐渐用“译”来统称了。 II.佛经翻译 佛教创立:公元前六至五世纪 创立地点:古印度 佛教流传:公元65年之前传入中国 我国的佛经翻译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评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2442276.html,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评介 作者:康义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2期 摘要:《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以思想为经,以人为为纬”,贯穿百年翻译思想史发展主线,并概括总结了中国传统十大翻译学说思想。本文旨在对其结构特点评析,探讨本书对我们翻译思想的研究和学习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翻译评介,翻译思想史 一、概述 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秉钦教授的著作《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以下简称《思想史》),是一部系统论述当代中国译学思想发展史的专著。概括总结了中国传统十大翻译学说思想,那就是以支谦,支谶为代表的“文质说”,严复的“信达雅说”,鲁迅的“信顺说”,郭沫若的“创作论”,林语堂的“美学论”,朱光潜的“艺术论”,矛盾的“意境说”等一系列有影响和有价值的思想学说。从整体看来,这部书对于我们认识20世纪中国翻译学学术思想史及其演进历程,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写中国的翻译思想史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因为写史不仅要求作者有客观公正的学术态度,还要有敏锐的科学意识和恰当的批评眼光。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要有一种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学术为本,做到客观,公正。王秉钦教授在这方面起了一个表率作用,他秉承严谨公正的学术原则,以详尽、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以独特的学术眼光和“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把曾经被批为“资产阶级的一些文人”的重要翻译思想载入本书,有的还设立了专节专论。比如,在翻译史上对有过重要贡献,但被忽视,甚至误解的前辈翻译家,给予了公正客观的历史评价,如梁秋实、陈西滢、林语堂等。由此可见,王秉钦教授的《思想史》的写作在追求科学性方面的确是做出了努力的。 二、本书的内容和结构 (一)、本书写作的时间划分 本书依据中国历史的分期原则,将中国20世纪百年的翻译思想分为近代、现代、当代。关于近代和现代这两个概念的区分,王教授采取的是把五四运动作为区分近代、现代的标志。明确地讲,本书中的近代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从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为现代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位当代部分。 (二)、本书的结构

(完整版)中国翻译史及重要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及重要翻译家 08英本1 杨慧颖 NO.35 中国翻译史上有许多为人们所熟知的大家,现就其翻译观点和主要作品做一简介: 严复 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信”(faithfulness)是指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达”(expressiveness)指译文通顺流畅;“雅”(elegance)可解为译文有文才,文字典雅。这条[1]著名的“三字经”对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很大,20世纪的中国译者几乎没有不受这三个字影响的。 主要翻译作品: 《救亡决论》,《直报》,1895年 《天演论》,赫胥黎,1896年~1898年 《原富》(即《国富论》),亚当·斯密,1901年 《群学肄言》,斯宾塞,1903年 《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1903年 《穆勒名学》,约翰·穆勒,1903年 《社会通诠》,甄克斯,1903年 《法意》(即《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1904年~1909年 《名学浅说》,耶方斯,1909年 鲁迅 鲁迅翻译观的变化,从早期跟随晚清风尚以意译为主,到后期追求直译、反对归化。鲁迅的翻译思想主要是围绕"信"和"顺"问题展开的。他"宁信而不顺"的硬译观在我国文坛上曾经引发过极大的争议。 鲁迅先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从实质上来讲,就是要使原文的内容、风格、笔锋、韵味在译文中得以再现。翻译涉及原语(source language)与译语(target language) 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时非常复杂。所以,译者要想收到理想的翻译效果,常常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仅仅懂得一些基本技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广泛涉猎不同文化间的 差异,必须在两种语言上下工夫,乃至独具匠心。

中国翻译简史

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 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 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 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 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 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这种 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 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 2翻译全凭口授 3大多才有直译法 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 古代佛经翻译 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 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 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总结 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 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主张直译,

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 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 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 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 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东晋时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慧远等人则对译文的风格和文体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慧远,俗姓贾,雁门楼烦(约在今山西朔城区)人。出生于代州(约代县) 主张直译与意译、音译的结合,著有《三法度序》 真谛(449-569)梁陈时代人,翻译《摄大乘论》 古代佛经翻译(唐朝——全盛期) 古代佛经翻译(续) 主要译者多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加上唐朝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这一阶段的译经活动达到顶峰,出现了玄奘、不空、义净等著名的僧人译经家。 玄奘提出了佛经翻译中著名的“五不翻”的原则,并为译经者进行了十一种详细的分工。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 著名的禁烟英雄林则徐决心“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开始“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书”,被誉为“组织翻译活动的先驱”。语言学家马建忠在其《拟设翻译书院议》一文中留下了一些有关翻译的论述。他提出有三类书籍急需翻译,并指出“需要择其善者译之“。此外,他在总结了当时译文中常见的不足之后提出了所谓“善译”的翻译标准,要求译文与原文之间“无毫发出入于其间”。 近代翻译

翻译史及翻译文学阅读书单

翻译史及翻译文学阅读书单 参考书目 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6。 (第一版)。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第二版)。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4.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5.王克非(编著)。翻译文化史论[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6.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月。7.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 孟昭毅。李载道。(编)中国翻译文学史【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9.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10.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8。 12. 王秉钦。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13.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4. 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14.王铁钧。中国佛典翻译史稿。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2。 15.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1。 16.朱志瑜、朱晓农。中国佛籍议论选辑评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 17.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18.柳治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7。 19.方华文。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20.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孔慧怡。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2.王宏志。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概论[C]。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3.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资料[Z]。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4.林煌天等。中国翻译词典[Z]。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5.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26.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7.臧仲伦。中国翻译史话[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28.(美国)Douglas Robinson.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1月。 29.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2004. 30. Jean Delisle. Translators through History[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31.Mona Baker.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2004. 32.张佩瑶。中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从最早期到佛典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黑体为必读书目

第35 课翻译史--中国翻译简史

第35 课翻译史--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 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 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 业。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 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 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 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 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到了东汉桓帝建 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

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 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 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 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 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 有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 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 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 在他的主持下设置了译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经翻译。由于释道安本人不懂梵文, 惟恐译文失真,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 直译。当时的佛经《鞞婆沙》就是按此方法从梵文译成汉语的。为了把

读《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2019年文档资料

读《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1 概述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以下简称《思想史》)为王秉钦教授所著,于2004年3月由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此之前,1984年,罗新璋的《翻译论集》作为一部翻译史料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内收汉末以来至20世纪八十年代文论。美中不足的是“所收文章并非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张景明,1986:2)”。1992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由陈福康著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作者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将中国译学理论发展史的分为古代、晚晴、民国、新中国成立后四个时期,分别对应书中的四章。《史稿》“对于传统译论中直译与意译这样重大的课题缺乏明确认识,因而结论渺茫”(赵秀明,1996:3)。2004年1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由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介绍自周朝到“五四”时期的翻译活动史。因此“五四之后”的翻译活动尚未涉及。 迄今为止,有关翻译史或翻译理论的研究之作甚多。《20 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当代中国译学思想发展史的专著(郑海凌,2004)。该书贯穿中国20世纪百年翻译思想史发展主线,对于我们认识近百年中国翻译学学术思想,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 2 《思想史》结构与内容

《思想史》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一至五章,论述中国传统翻译思想;下篇六至八章,论述中国现代翻译思想。每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论,简述特定时期社会背景、翻译发展概况;第二部分设专节详细介绍该时期主要代表人物的翻译思想及其深刻历史意义;第三部分为结语,总结代表人物的翻译思想精华。 上篇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支谦、鸠摩罗什等人的佛经翻译思想;余下五章划分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时期。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近代西学翻译思想,包括马建忠的“善译”说,梁启超提出的“翻译强国”,严复的“信、达、雅”等思想。第三章论述了“五四”新文学时期翻译思想。此时,中国翻译界主要就“直译”与“意译”,“顺译”与“信译”展开论战,出现了鲁迅的“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瞿秋白的“绝对正确,绝对白话”和“信顺统一”的思想;郭沫若的“创作论”思想等等。在第四章中,作者介绍了40年代的翻译活动及翻译思想。这一时期林语堂、朱生豪、等著名翻译家成功发展了“形似神似理论”,朱光潜、艾思奇等哲学家和美学家则对翻译进行了哲学探讨。第五章新中国时期创立了“四论”,即茅盾的“艺术创造性翻译论”(“意境论”),弗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论”;钱钟书的“化境论”以及焦菊隐的“整体(全局)论”。 下篇以第六章为开始,主要论述了中西翻译思想的融合时

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 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 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 中国译学大辞典[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6. 中国翻译[J] 相关文章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译史有不同的划分。马祖毅(陈福康,2005:v)):五四运动(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的西学翻译。陈福康(2005:v ):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个时期。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19)。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东晋到隋(发展时期)、唐代(全盛时期)、北宋(结束时期)(马祖毅,2004:22)。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我国有规模的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开始的。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安世高)和娄迦谶(又名:支娄迦谶,简名:支谶)。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佛教大肆宣扬人生极苦,涅槃最乐,要人厌世, 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儒教:三纲五常,仁义忠孝,礼,君子,小人 道教:通过修行各种道术以求长生不死,得到成仙。符咒,占卜,阴阳五行,神仙方术主流意识形态 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于直译。 安世高通过附会中土文化的名词概念,藉以实现其翻译目的。 但为了力求保全原文的面目,往往辞质多胡音,即多用音译,(胡:古代泛指西域各民族。西域:包括今新疆、中亚及中亚以外部分地区)。 支谶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有名的人。世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群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孙权赏识。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及其著名翻译家 中国翻译发展史的五个历史时期 ?古代: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近代: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鸦片战争后~ “五四运动”前) ?现代:“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时期 ?当代:新中国成立后 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 Translation on Buddhism Scripture ?中国翻译史上有“译经三大家”的说法?鸠摩罗什:他和弟子僧肇翻译了《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和《百论》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真谛(印度佛教学者、梁武王)49《摄大乘论》 ?玄奘:唐高僧,俗称唐僧。贞观二年(公元826年),玄奘去印度求经, 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部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translation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徐光启(1562-1633)(与利玛窦):《几何原本》 ?李之藻(1565-1630):“晓畅兵法,精于泰西之学”,与徐光启齐名。 ?杨廷筠(1557—1627)与徐、李被称为中国天主教“三大柱石” 三、鸦片战争后~ “五四运动”前 Opium war~ May4th Movement ?严复(最著名)信、达、雅 ?梁启超“通学、通文” ?马建忠“善译” ?林则徐 ?林纾:"译界之王"、“译才并世数严林”。不懂外文,由别人在旁边口译,他边听边以古文写作;30多人协助他口译,译出包括英、美、法等十多国家的作品近200部。 四、“五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May4th ~ foundation of P.R.C ?鲁迅:“宁信而不顺” rather to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胡适、 ?林语堂:”忠实、通顺、美“ 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 ?茅盾、 ?郭沫若、 ?瞿秋白、 ?朱生豪、(1912~1944)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莎士比亚翻译第一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等 ?朱光潜 ?梁实秋 rather to be smooth than faithful

中国翻译史

H i s t o r y 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Teaching Plan Teaching Contents: 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2.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 中国翻译史的大致分期 1.由汉代到唐宋的上千年的佛经翻译【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昙无谶、法显、谢灵运、真谛、彦琮、慧远、玄奘、不空】 2.明清交替之际的科技翻译【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李之藻等】 3.清末民初的文学和科技翻译【李善兰、华蘅芳、傅兰雅、林纾、严复、梁启超等】 4. 民国时期的翻译【赵元任、朱生豪、林语堂】 5.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傅雷、钱钟书、杨绛】 Lecture 1 佛经翻译 I.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 《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礼记·王制》 翻译的不同称呼:“象寄”、“象胥”、“鞮译”“舌人” 寄send; entrust; rely on 象be like; resemble; image 译translate; interpret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 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 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 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 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 秦汉时期对“翻译官”的种种称谓: “行人”、“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典乐”、“译官令”、“译官丞”等。 到汉朝,我国主要的外事活动是对北方的匈奴用兵,故翻译活动逐渐用“译”来统称了。 II.佛经翻译 佛教创立:公元前六至五世纪 创立地点:古印度 佛教流传:公元65年之前传入中国 我国的佛经翻译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复译_转译_之争

2005年3月 第21卷 第2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 ar.,2005 Vol.21 No.2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 “复译”、“转译”之争 陈 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 100101) 提 要: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证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复译和转译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值得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给予公正的评价。在复译与转译过程中,一直存在“抢译”、“胡译”、“乱译”、“滥译”甚至是抄袭现象,应把它们与复译、转译区别开来,以促进外国文学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规范翻译市场。 关键词:文学翻译;复译;转译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5)02-0100-05 D eba te on Retran sl a ti on and Tran sl a ti on not fro m the O r i g i n a l Text i n20th Cen tury’s L iterary Tran sl a ti on i n Ch i n a CHEN Yan Abstract:A s cultural phenomena,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are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fr om the devel opment of literary translati on in China,which deserves comp licated and syste matic study and objective evaluati on. 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should be differed fr om random translati on t o i m p r ove the translati on of f oreign literature. 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 on;retranslati on;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复译与转译之争是针对文学翻译的不同方式类型而展开的论争。由同一原本的不同译本出现的时间先后的不同,形成了首译与复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由译本所据原本的不同,形成了直接翻译和转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因已有的译本不能满足读者的期望和需要,复译是翻译家常有的选择;因翻译家所掌握的语种等因素的限制,转译也常常是译介外国文学的必要途径和方式。在中国翻译史上,复译和转译是相当普遍的译本类型,其中不乏成功的、受到读者欢迎和肯定的译作,也有不少过多背离原文的转译本和重复平庸、乃至滥竽充数的复译本,对于复译和转译的是非功过,翻译界有着见智见仁的不同看法,并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争鸣。 一、复译之争 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复译普遍存在,数量较多。尤其是1930年以降,复译越来越常见。在已出版的各种译本中,复译本的数量占一多半。许多著名翻译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梁实秋、周扬等都参与了名作复译。复译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复译的出现是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翻译方法不断更替的一种表现。晚清时期,翻译家普遍采用豪杰译的翻译方法,对原作多有增删、改动。五四以后,主张尊重原文的翻译家,使用逐字译和直译的方法重新翻译就成为必然。其次,复译的出现也是现代汉语不断发展、演变和完善的体现。由于现代汉语经历了晚清时期的文白夹杂、五四时期的中外杂糅阶段,直到30年代后才逐渐趋于定型,所以30年代以前的译本普遍显得译文老化,不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也就需要复译。这就是30年代前后在我国文学翻译史上形成第一个复译高峰的原因之一。这股潮流对翻译文学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出现一些弊端,如抄译、乱译等不良现象,引起人们对复译的反感、认识上的分歧及学术上的论争。 邹韬奋指出,复译不太经济,应该翻译那些有价值的未曾译过的书。(邹韬奋,1920)茅盾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 我们以为如果真要为读者的“经济”打算,则不但批评劣译是必要的手段,而且主张复译是必要的救济。如果劣译出世,一方加以批评,而一方又能以尚有第二译本行将问世的消息告知读者,这倒真正能够免得读者“浪费”了时间精神和金钱的。(茅 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