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后期调色:色相轮原理——互补关系

[笔记]摄影后期调色:色相轮原理——互补关系

色光混合规律:R+G=Y(黄) R+B=M(品红) G+B=C(青)色料混合规律:C+Y=G(绿) M+Y=R(红) M+C=B(蓝)以下为转载,作为补充知识:

——————————————————————————————————

我们以对色彩、亮度的直觉来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却不得不用数字化的方式记录这个世界,我们想以最直观的方法来调整和改变图像,却在一个个似是而非的概念面前无所适从。对于可选颜色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一个高级色彩调整工具,却长期以来没有被人正确认识。今天我就个人经验,向大家讲解一下这方面的规律

用可选颜色进行调整前首先要指定一个选择范围,所做的调整只对范围内的像素有效

如图,大致可以分为三组:

以RGB三原色来划分:红色、绿色、蓝色

以三原色的补色CMY来划分:黄色、青色、洋红

上面两组是以色度来划分的

以整体的亮度来划分:白色、黑色、中性色

: O5

如果想从数字角度来了解范围的划分的话,可以参考下图,记得把你的信息调板设为RGB和HSB

当我们选定了一个范围后,可以拖动滑块,分别改变这个范围内像素的三原色数值进行调整,如图,也是利用了色彩平衡的互补色原理,与之不同的是可以单独调整某一个分量,并不会影响到另外两个。同时增加了一个黑色滑块,调整黑色时数值变化等同于同时作用于三个分量。

假定图像中有这么一个像素A(R180,G100,B50),可以知道当选择范围是红色、黄色、中性色的时候调整对其有效.选择范围为红色,方式选绝对。

我们把黑色滑块从0到-100向左拖动,R、G、B的数值不断增加,在某一个部位到达了上限就会停止变化,同样向右拖动时就会到达下限,我们可以把到上限的改变量称之为增加量INC、到下限的改变量称之为减小量DEC,整个的数值可变范围称之为调整总量LIM。

可以看到,在同一个选择范围下,R、G、B的LIM值是相同的,变化幅度的不同表现在INC和DEC的比例不同(LIM=INC+DEC)。

那么选择范围不同会不会对这个可调整总量产生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当选择范围是红色的时候,R、G、B数值的可变范围取决于它们之间的最大值MAX(rgb)和中间值MID(rgb)之差

对于像素A来说,LIM=180-100=80,这个算式也同样适用于绿色和蓝色。

当选择范围是黄色的时候,R、G、B数值的可变范围取决于它们之间的最小值MIN(rgb)和中间值MID(rgb)之差

对于像素A来说,LIM=100-50=50,这个算式也同样适用于青色和洋红

当选择范围是中性色的时候:

当选择范围是白色的时候,

当选择范围是黑色的时候’

前面说到在同一个选择范围下进行可选颜色调整,R、G、B数值的整体可变范围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增加量INC和减小量DEC的比例不同,滑块向右,数值减小,减小量和原色数值成正比。滑块向左,数值增加,增加量和原色数值的反相成正比。

可以用下面的算式来表示

R/255)

1-R/255)

R也可以换成G或者B,具体就看你是在调整哪个色彩分量了。

拿像素A具体来看一下,每个百分比调整的幅度,青色滑块向右,R减小,但是在滑块移动到+70时R值就已经到达下限了,青色滑块向左,R增加,在滑块移动到-30时R值就到达上限,可以看到,在绝对的时候把整个可调整范围拿来百分,每个百分比调整的幅度较大。

相对的情况下则有些不同了,滑块在0到+100之间百分R的减小量,在0到-100之间百分R的增加量,每个百分比调整的幅度较小。所以选择相对的时候调整会更精细一些。

但是只要是把滑块调到头,不管相对还是绝对大多数时候的最终效果是一致的......打个问号,为什么说是大多数时候?

这是因为选择相对的时候,算法和绝对的基本一样,先算出可调整总量,然后根据R、G、B分量的具体数值来确定增加量和减小量,但是如果某个分量大于

128,就会对减小量有一个修正,即减小量=增加量。

就HSL的概念来讲,一个像素R、G、B三原色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决定了它的色彩(色相),比如说像素A表红、表黄,中间值和最大值、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则

决定了这个色彩的纯度,差值越大,色彩越鲜艳。反过来讲选择色度范围来进行

调整时越鲜艳的色彩可调整的幅度越大。但这是否意味着可选颜色对于接近灰色

的像素意义不大呢?不是的,至少我们还可以选择亮度范围来进行调整

可选颜色具有多种选择范围的特性使得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图像进行色彩矫正或者调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直觉或者经验来选择比如说调整人物肤色

应该选择红色或者黄色,调整天空选择蓝色或青色,调整高光选择白色,调整阴

影选择黑色,当然有些直觉并不见得完全正确,这就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个分析的基础就是前面所讲的东西.

以上的所做的探讨的仅限于RGB模式,可以用作图像调整的参考。对于CMYK模式的调整,那是属于印前的范畴,对印刷了解不深,俺就不敢在这里妄言了。

一、RGB图象模式转化多通道模式研究色彩通道的构成

我们以通常网站所使用的RGB模式图象为例。

打开我们所熟悉的通道面版。图象模式调整为RGB颜色模式,观察通道面版。它由RGB主通道和R(红)G(绿)B(蓝)3个分色通道组成。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单独删除一个分色通道,图象通道会有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个颜色构成的实验。确定图象是RGB,8位通道模式(图象-模式下调整)首先我们删除R(红)通道,这时我们发线图象通道变成多通道模式并且RGB主通道和R,G,B通道全部消失,出现了2个新通道,M(品红)通道和Y(黄)通道,同样的,我们删除G(绿)通道,图象变成了多通道模式,而且在通道面版里出现C(青)和Y(黄)通道,继续,我们单独删除B通道,图象变成了多通道模式,出现C (青)和M(洋红)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一个图象是RGB颜色模式时,它的颜色是由RGB3个颜色的色域内颜色混合而成,当删除一个原色比如红(R),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没办法,G和B无法在配出(R)红来,只有用色料原色来顶替一下那为什么顶替的是M(品红)和Y(黄)呢,如图因为M,Y都有红的色光R+G=Y(黄) R+B=M(品红)用色料中的红来补充色光中的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颜色的构成,会使我们的思路清晰些。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是如何产生的。人眼睛看到的颜色是光刺激的结果,我们看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人眼接收到的光的波长不同,如670NM的波长就是红色的感觉,570NM的波长就是黄色的感觉根据光的反射原理不同,又分色光和色料2类色光3原色和色料3原色,原色的概念,原色就是根本独立,不能有其他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色光3原色分别为,红光(R),蓝光(B),绿光(G)。

色光混合规律: R+G=Y(黄) R+B=M(品红) G+B=C (青),

C+Y=G(绿) M+Y=R(红) M+C=B(蓝)。

这样就不难理解前面实验的原来了,根据颜色混合规律,我们很容易推算出来剩余的通道了。

二、通道混合器,可选颜色,色彩平衡的应用

对颜色构成有一定的了解后,我们来研究一下通道混合器,通道混合器是选择一种颜色作为处理对象(输出通道),然后使用其它通道对输出通道做颜色的处理,做个例子,我们就好理解了,打开一个CMYK图象,图一的叶子发蓝而且模糊,给人透不过气的感觉,分析下用吸管选则叶子的一个点,观察信息面版(窗口-显示信息),看看这点的CMYK的颜色构成C:74 M:26% Y:79% K:9%通过CMYK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是绿色不过,Y的值大了,K的值小了,所以导致了这个图象的绿色的发蓝和模糊。我们先选黄色作为输出通道在源通道里加大青色,使叶子更绿,在图象-调整-通道混合器,出现通道混合器对话框,在输出通道里我们选择黄色作为输出通道,然后调节青色源通道到+74,确定后我们可以看到叶子看起来好点了,绿了很多,不过还使模糊点,这个时候,我们加大黑色,提高饱和度,是图象更清晰,明亮,这次,我们选择黑色作为输出通道,在源通道里把黑色的值调大到+146,感觉怎么样?好了很多吧:)

通道混合器我们就先说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在来研究一下PS颜色调节的另一个重要工具,可选颜色调节器(图象-调整-可选颜色)。

还是以美女图做例子,我们来说下"可选颜色"对话框的作用:作用是,不用建立选区,队图象中某一种颜色而不是某以区域进行的颜色调整进行调整比如,图一中人物衣服有一黄道,我们要将它的颜色变成白色,在可选颜色对话框里选择黄,然后将滑竿移道最右边,使黄色降低-100%,如图二的效果。可选颜色对话框中可以对图象的9种颜色调节,它们分别是红,黄,绿,青,蓝,洋红,白,中性,黑。下面的方法选择框作用是:相对,绝对的选择:一般选相对,当选择绝对时,图象细微的黄色也发生变化,相对的色,是我们肉眼看到的明显的颜色

如图四,最亮的地方就是人物皮肤,是高光区背景最暗,是暗调区,其余的就是中间调了。

我们想把人物的皮肤略微变得红些,打开图象-调整-可选颜色进行下面的设置:选择高光,红色向右移

当移动滑块是,色阶变换到当前位置,也可以输入色阶,输入色阶后,滑块也会变化到相应得位置了。当滑块移动的时候,你是否发现人物的皮肤颜色有变化?对,就是这个作用,还有一点要注意:保持亮度可选框,最好选择,避免调节色彩时对图象整体亮度的影响。

三、如果通过通道调整图象

色阶和和曲线调节R。G。B通道

这部分比较枯燥,还是通过例子看的方便些,原图的头发看不到了,和背景容为一体了,(图三)我们的目的就是分离出头发,使图象发暗的地方明亮,图象清晰。完成后的图象(图四)

首先,我们对图一进行分析,图象整体偏暗,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人物的脸部和头发加亮,成为白场,背景变暗,成为黑场,效果不是很好,脸太白了,背景太黑了,别着急,我们来调下灰场,有的朋友问了。为什么要调灰场,而不是调白,黑场呢?

我来解释下:

因为调白场,会让白的地方更白,也就是脸,要是调黑场,那么就让黑的地

场太亮了,所以我们调动灰场到现在的位置。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白场,黑场的定义及色阶对话框的应用。

黑场和白场本来是印刷界行业语言,引申到Photoshop后,图象明亮的地方就是整个图象的白场,图象黑暗的地方就是图象的黑场,中间色调的地方就是图象的灰场。

色阶的作用:

明白了这些后,我们试一下用曲线做刚才那个例子,曲线和色阶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大家延伸一下

四、如何分色

在知道如何分色前,先了解下为什么要分色,分色的目的就是把在显示器上看到的RGB颜色模式图象传换成打印机可以打印出的CMYK油墨颜色,分色很简单,把图象从RGB转换成CMYK就OK了(图象-模式-CMYK颜色)可容易的事情往往容易被忽视,出现错误。记得以下几个要领,也许会给您的工作中带来不少帮助, Info(信息)面版在分色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监督作用,用吸管工具选取要分色图象的任意以点,观察INFO面版。如果在CMYK数值的后面出现!号,左图表示图象中的吸管工具所指区域在分色的时候,就要出现问题了,指示你当RGB转CMYK时,CMYK的色域配不出来和当前RGB完全一致的油墨颜色来只好取相近的CMYK颜色来代替,这样以来,分色后的图象,就和原图存在差异了,对图象填充颜色时,拾色器和颜色面版也能监督颜色是否溢色(超出CMYK色域范围)当出现溢色时,出现(正三角里面有个!)

视图-色域警告也是个分色的好助手,快捷键:SHIFT+CTRL+Y,当我们选择它的时候,出现溢色的时候,它会在图象溢色的部分用灰色代替,提示您,这个图象的部分有溢色了。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要说,这样一来还不入直接用CMYK模式做图,用RGB 做图然后在打印前分色好呢还是使用CMYK做图好呢?

个人意见用RGB做图,等印前转成CMYK,因为RGB模式占用的内存小些,如果你用CMYK做图,有些低端计算机会吃不消的。到不如分色后在CMYK里调节颜色弥补转换模式带来的颜色变化。

五、直方图告诉我们什么信息?(Image-Histogram)

观察图一的亮度直方图,(整个图象的亮度变化过程)亮调和暗调都比较高,中调低些。总体看3个调值是不连续的,分析下,原图一,人物背景暗,面积很大,人物衣服很亮也是面积很大,其余的就是身体的颜色了,属于正常的亮度,如此我们就可以引申到下图:

我们在观察图一的R通道直方图,(表示图象的红色的亮度变化过程)集中在亮调区和暗调区中调区几乎没有,为什么呢,我们再看下图象一,人物的衣服是红色的,面地很大,红色的亮度也比较大,人物的皮肤,脸,嘴也发红色(比较暗的红),占的面积很大,所以我们又可以引申到下图:

通过上面2个例子,我们应该能分析一个图象的亮度变化,及R,G,B个通道的亮度变化过程了,有的朋友问,知道这有什么用呢?作用大了,知道了图象的亮度的变化,我们就可以用IMAGE的亮度饱和工具调整图象了,避免了想调亮度,不知道该怎么调的老病了,总的来说,一个图象的亮度,应该是连续的,但也有个别朋友们具体分析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