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

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
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

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

[来源:《区域经济论丛》(八) | 作者:任媛孙媚美刘玉芳 | 日期:2009年12月12日 | 浏览92次]

字体:[大中小]

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综述

任媛孙媚美刘玉芳1[①]

摘要:本文对2008年CSSCI中最具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归纳出2008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十大热点,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区域创新、区域金融、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城市群与城市化、FDI 及其效应、区域管理及政策。与2007年相比,2008年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深化。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研究热点

随着各种区域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不断涌现,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日渐广泛,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本文从CSSCI中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期刊2[②],并从这些期刊中选出2008年有关区域经济学的文章共1147篇。对这些文章的研

究内容进行分类之后,最终确定了如下十个分类:区域发展理论15篇,占论文总数的1%;区域协调发展48篇,占4.18%;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48篇,占4.18%;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30篇,占2.62%;区域创新28篇,占2.44%;区域金融21篇,占1.84%;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90篇,占7.85%;城市群与城市化55篇,占4.8%;FDI及其效应21篇,占1.83%;区域管理及政策15篇,占1.31%。上述十个方面的论文总数为371篇,占论文总数的32.3%。

1[①]任媛(1981-)女,山西省忻州市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山西财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孙媚美(1984-)女,陕西省宝鸡市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刘玉芳(1985-)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2[②]这30种期刊分别是:《财经科学》、《改革》、《宏观经济研究》、《经济纵横》、《经济研究》、《南开经济研究》、《城市经济》、《城市发展研究》、《经济地理》、《经济学动态》、《经济问题》、《经济学家》、《当代经济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上海经济研究》、《财经科学》、《财经理论与实践》、《管理世界》、《经济与管理研究》、《当代财经》、《中国软科学》、《经济导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问题研究》、《经济评论》、《中国经济问题》、《财贸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与2007年相比,2008年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针对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和国家高新区的研究较多,包括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和政策效应评价等,这类研究的增多与国家“十一五”规划密切相关;针对区域产业问题的研究也较多,具体涉及到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针对区域创新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和全面,关于区域创新的总体效应、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及内部因素的作用都有充分论述,充分表明了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此外,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城市群与城市化、FDI及其效应仍是区域经济学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视角更加新颖和深入;涉及到经济圈或城市带的微观研究较多,宏观研究较少;针对城乡关系方面的微观、宏观研究均较少;对区域金融的间接影响分析较多,直接影响分析较少。

一、区域发展理论

1.区域发展理论

2003年以来,中央对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作了新的调整,赋予了区域发展理论新的内涵。这些创新点主要有: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必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和调整经济布局;形成若干带动力强且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等。李剑林(2008)认为这是我国区域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这一成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和谐的目标追求。

2.制度绩效理论

继新古典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之后,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制度对于经济增长至

关重要的观点。孙斌栋(2008)认为,制度观点同样适用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即制度是劳动、(物质) 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的又一个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制度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表现在:制度能够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效率发挥,并在开放区域状态下决定要素的流向;有效率的制度能够提高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效率,并吸引区域外的生产要素,从而提高区域的经济绩效。这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区域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为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国家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鼓励东部地区

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分工格局,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1.“十一五”以来区域经济运行总体评价

安树伟等(2008)认为:“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国家的区域政策转向强调缩小不同地区间的公共服务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上。“十一五”后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将是:东部地区仍将保持领先,并在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环境政策和产业政策作用下加快升级;中部地区得近水楼台之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逐步实现崛起;由于资源优势明显,西部开发在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区域上将取得明显成效;东北地区由于其特有的制造业基础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面临体制创新和结构转型等诸多约束,振兴仍需时日。未来区域经济政策应更加关注区域间基本利益关系的协调,逐步改变过去依赖行业政策进行经济管理和调控的模式,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功能区划,按照不同的功能区制定并实施因地制宜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2. 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衡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关于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较多,其中庄亚明(2008)等提出了GAH-S评价体系;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关联性出发,基于增长、依附、和谐的内在机理,建立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评价要素,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形成内涵分析、强度测评、效果分析和结构测评的评价流程。同时运用江苏的数据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检验。

3. 区域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区域协调发展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社会和安全问题。陈栋生(2008)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除依靠科学布局、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外,还有赖于区际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健全,特别是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我国各省(市、区)域内部发展条件地区差别很大,现有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所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仍很显著,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省(市、区)域内部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

1.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

(1)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张秀生等(2008)认为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居民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因素进一步导致了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产生和扩大;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或不断拉大的势头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遏制,则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仅在地区之间,而且在区域内部(如省内县际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胡鞍钢等(2008)研究发现: 1993---2005年,我国省际间经济发展差距出现同构现象,但县际间经济发展差距并未出现类似的同构现象,省内经济发展差距较明显,并有逐步扩大趋势,省内经济发展差距是总体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构成要素。

2.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因素

(1)适宜技术

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现状的解释有很多,根据适宜技术理论的观点,本地化技术进步、适宜技术条件和不同投资率的共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绩效不同。杨文举(2008)通过研究表明:1990-2004年,中国省份经济增长中不仅存在着明显的本土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无效率现象,而且省际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差异共同主导了省际经济差距的扩大;省际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在这种差距扩大中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省际资本深化的差异却在其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人力资本

从人均人力资本角度也可以解释区域发展差距。万建香等(2008)以全国所有省区(除西藏外)1997-2006年人均人力资本和人均GDP增长率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Pannel Data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表明:目前中西部地区的人均人力资本拥有量过低,而且不能由其他生产要素完全替代;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人力资本边际报酬远高于东部地区,且仍处在收益远高于成本的初级阶段,这是造成东西部收入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

(3)社会资本

杨鹏鹏等(2008)认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主因不在于有形要素供给量的多少,而社会资本缺乏是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

为:思想观念的滞后、制度创新乏力、政府效率低下、官员腐败、公民缺乏信任感、社会缺少秩序和规范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对较少, 因而缺乏企业家锻炼的经济、文化土壤;西部地区人民的文化生活相对匮乏, 导致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仅限于春节走亲访友, 平时往来很少。

(4)效率改善3[③]

唐杰等(2008)从效率改善的角度解释经济增长差距。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FA)两种生产边界方法,将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8个城市1990-2005年间的劳动平均GDP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所贡献的经济增长,然后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这四个因素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效率改善是其中唯一使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而且其收敛效应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即这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差距在20世纪90年代初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而进入21世纪后,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差异却又开始有减小的走向。1[①]效率改善, 指的是从低于生产边界的生产点向生产边界的移动过程,也可称为技术转移。落后地区不断学习、模仿或引进先进地区的先进技术, 其成本与通过自身研究和开发来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相比显然较低, 从而可以缩小与富裕地区的技术及人均收入水平, 实现经济收敛和赶超。

四、区域生态环境及资源开发

1. 资源型城市转型

东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导致这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极为艰难,也成为影响东北振兴的重大问题。东北资源型城市分布不仅广,而且往往都是以矿产资源为典型特征的,资源兴,城市兴;资源衰,城市衰。王薇(2008)从经济性、体制性和社会性沉淀成本等方面分析了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障碍及其治理方案。认为从沉淀成本补偿效率角度出发,不仅需要大力完善市场制度及发展接续产业,而且要把成立补偿基金机构作为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根本出路。

2. 区域生态环境与城市化发展

城市化是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重大变化之一,城镇体系是城市化发展的地域组合形式,其发生、发展与周围的自然系统存在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这种

3[③]效率改善, 指的是从低于生产边界的生产点向生产边界的移动过程,也可称为技术转移。落后地区不

断学习、模仿或引进先进地区的先进技术, 其成本与通过自身研究和开发来实现技术进步的成本相比显然

较低, 从而可以缩小与富裕地区的技术及人均收入水平, 实现经济收敛和赶超。

联系充分体现在城镇化体系的地域特征、空间格局与布局规律。曹象明等(2008)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探讨了城镇体系空间发展的地域特征,并提出了宁夏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形态的发展模式。

3. 能源耗费与区域经济增长

能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之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规模的不断扩大, 能源消耗逐年增长。中国各区域的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变化趋势存在很大差异。刘畅等(2008)研究了不同区域各种经济因素与能源消耗强度之间的协整关系, 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短期动态调整效应。认为就能源消耗强度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而言, 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对高能耗区域的影响很大, 高能耗区域通过结构调整有更大的节能空间。尽管中能耗区域有较高的长期价格弹性, 但能源价格的短期波动对各区域影响都不显著。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对各区域仅有长期影响, 对高能耗区域的影响更大。低能耗区域的能源消耗强度对各种经济因素的短期波动能迅速做出反应, 而高能耗区域虽然对各种因素的短期变化调整缓慢, 但表现出更强的长期节能潜力。

五、区域创新

1.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马太效应

林云等(2008)认为中国区域技术创新产出日益呈现“马太效应”,不仅技术创新产出的区域差距越来越大,而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距也越来越大。在各省市的研发竞赛之下,创新产出的增长是极度不均衡的,不仅从技术创新的产出指标,而且从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中可以发现技术创新的效率也呈现“马太效应”。

2.创新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个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政府干预程度均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环境创新也不平衡。党文娟等(2008)采用negatitive一binanial 方法分析了区域环境对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政府对提高区域整体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还不明显,但是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原创性的发明专利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各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区域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积极进行区域市场化程度的推进,以及发挥各地政府的创新引导作用,才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

3.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

区域创新能力是社会、经济、制度、科技、教育等诸多因素共振耦合的结果,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上述等各方面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王学军等(2008)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智力资本应该协调、和谐发展。区域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但是区域智力资本各要素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度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区域结构资本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最为重要,其次是区域关系资本,最后是区域人力资本。因此,一个地区要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一是要提升区域结构资本的水平,即优化经济、社会的各种体制、制度和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提升区域关系资本的水平,即鼓励国际、国内贸易,倡导招商引资;三是提高区域人力资本的水平,即发展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其中制度创新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

六、区域金融

1.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已经成为影响地区差距的重要因素.从金融角度考察区域差距的成因进而提出科学的解决建议,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范祚军等(2008)认为:第一,金融在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地位在区域间存在差异,特别是金融信贷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弹性差异较大;第二,金融通过在区域资本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由于客观的地域、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和总体资源的稀缺性,再加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盲目性,区域间经济发展非均衡问题难以避免,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较大。与此相对应,生产率区域差异十分明显。通过优先发展综合要素生产率,提高生产率,在同样的投入状况下,其产出值也比较高,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张云(2008)进一步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他利用动态均衡模型研究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非均衡关系及结果,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制,并以上海为例分析了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上海在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条件下,第三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趋势已经明显,这表明金融发展对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深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区域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

由于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资源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中国金融运行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二元

“特征。区域金融的发展差异,必然会加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李敬等(2008)运用基尼系数、泰勒指标和对数离差均值对1978-2004年中国金融发展的省际差异、东中西部金融发展差异和城乡金融发展差异进行全面度量,并运用R/S分析方法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主要是城乡差异,而东部地区内部金融发展差异最小;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Hurst指数都接近于1,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在未来可能会继续扩大,而东部地区内部和东中西部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还可能呈现加速扩张的态势。

在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及其形成因素分析中,郑长德(2008)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省级行政区间的差异上。各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市场化进程、法律环境以及政府的金融供给行为和宏观经济行为是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七、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转移

1.中国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近年来,东部地区面临土地与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剧、低端产品需求饱和等诸多问题,加之中、西部地区也有自己的优势,如广阔的土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魏后凯(2008)认为中国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出现了明显的“北上西进”的新态势。“北上”,是外商投资和国内资本由珠三角向长三角,继而向环渤海和东北地区转移;“西进”,是沿海企业和外商投资向中西部地区推进。这种趋势表明目前中国的区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转折”时期,其根本性的标志就是中国的经济布局正在由过去的各种要素和产业活动高度向东南沿海地区集中,逐步转变为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扩散。

2.专业化、多样化与产业集聚

城市集聚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由于不同类型的城市可能存在不同的集聚类型,因此不同类型的城市在规模分布和产业组成上呈现出不同形态,即专业化与多样化共存。李金艳等(2008)利用2003—2005年的中国284个地级单位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专业化和多样化如何促进城市集聚经济、以及在经济集聚中相对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多样化更能促进经济集聚;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竞争,加大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来促进多样化,扩大城市集聚。

3.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

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喻春光等(2008)认为:第一,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的本质区别在于企业的柔性集聚4[④],两者联系在于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发展的更高阶段;第二,工业园区并不一定具有产业集群的企业关联性,工业园区并不一定是基于产业链的分工,工业园区并不一定形成企业协同演化机制,工业园区一般是政府主导的结果;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联系在于工业园区发展的目标定位是构建产业集群,世界上成功的工业园区都是集群性工业园区,工业园区应当实行产业集群导向发展。

4.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戴宏伟等(2008)认为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

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又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在新形势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如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关系;区域经济关系正由重复竞争、投资效益低下向加强协作、协调共赢转变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转移有着迫切的需求,产业转移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区域产业转移与转入区域的经济发展

后发区域与先发区域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发展差距,这种差距为产业在不同区域间的转移提供了前提条件。后发区域可以通过承接先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接受先发区域的技术和产业的辐射,从而使后发区域得到特有的后发利益;产业区域转移对转入区域经济发展是双重的。郭丽等(2008)认为产业区域转移的积极影响有:增加转入区域的要素供给;推动转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合理化;为转入区域注入市场经济活力。产业区域转移的消极影响:可能导致转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可能造成转入区域产业结构失衡;可能冲击“本土”企业。

八、城市群与城市化

1.城市群

(1)中国城市群分布的特征

4[④]柔性集聚有三个特征: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方式的柔性、企业之间的关联柔性、劳动力的供给柔性和

劳动力的使用机制柔性。

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城市群体系不断完善。董青等(2008)对中国城市群的空间分布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城市群的不均衡分布态势和空间轴线分布特征明显。一方面,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东多西少、东密西疏、东强西弱。无论地理空间还是经济空间,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密度都远远高于西部地区。另一方面,中国城市群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轴线分布特征,分布主轴线是以综合性交通通讯体系通道为基础,以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为载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横跨中国南北的狭长带状区域。

(2)城市群内城市地位的演化机理

城市群内城市地位的演化问题日益得到学者们的关注。甄延临(2008)以价值链为研究视角,分析了近10年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城市群内城市区域地位演进规律,从区域内产业的组织、空间、产品和服务层面等角度来研究城市群内价值链空间配置,以及在这种空间配置与价值链地理聚集性共同作用下,城市群内城市地位的演化特征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城市地位高低及更替与城市所占据的价值链环节高低有关,城市所占据价值链环节的转变与城市群体系结构的重构、城镇地位的再造以及城市之间经济社会联系变化等空间变化具有一致性。每个城市占据了不同的价值链环节,其占据价值链环节越高,则在城市群内的等级地位越高,腹地影响范围也就越大,最终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2.城市化

(1)城市化水平发展的区域差异

由于城市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进行城市化研究时,要从经济、人口、政治、社会、科技和环境等多角度出发,选取合适的区域发展模式来推进区域城市化。管卫华等(2008)指出城市化始终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是反映和影响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城市化进程也较快;反之,则较慢。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城市化水平的主要因子发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城市中心性因素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区域发展为主,当前以城市与区域的互动为主。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水平对城市化的影响在上升,区域发展是带动和促进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2)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非农化及其区域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与此同时耕地面积的迅速减少是我国推进城市化的约束条件。张良悦等(2008)认为,虽然农地非农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和必然结果,但问题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并非完全由经济发展所拉动,而是带有很强的政府驱动因素,所以,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着过速转化和低效利

用的现象。土地征用是我国农地非农化的途径,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农民对土地产权的部分缺失及其弱保护、土地征用的非市场化运作已经成为我国农地非农化的明显弊端。在农地非农化的政府驱动中,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突出,中部地区土地财政依赖显著,而西部地区则是高校园区扩张和房地产业影响明显。

(3)“城中村”改造的都市农业化道路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中村”突显出来的问题愈来愈严峻。关海玲等(2008)指出都市农业对城市病、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都市农业的发展,亦需要在城市中的空隙、农村地域寻找发展空间。都市农业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优化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都市农业促进了郊区城镇化和城镇郊区化的互动发展,为解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度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创造了条件。此外,都市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吸引城市闲置的资本、技术,扩张城市的投资领域与渠道,引导城市走向健康发展,逐渐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4)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

由于房地产价格与广大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是区域经济学关注的

热点问题。陈石清等(2008)考察了1991~2005 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对城市房地产的大量需求是长期的,但是土地的供给却是刚性的,因此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将是长期的。

九、FDI及其效应

外资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各地区和各产业的影响不同。

1.FDI的区位选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外资流入我国,但这些外资在我国的区位分布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差异性和聚集性,绝大部分外资流入东部地区。同时,我国的环境管制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区的环境政策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有可能影响到外资的生产成本,从而成为外资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基于国际要素流动模型分析表明,严格的环境管制将降低外资进入某地区的可能性,而松散的环境管制将有利于外资的进入。刘建民等(2008)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1999 2004年我国28个省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环境管制对我国FDI的

区位分布具有显著性影响,且对东部地区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这表明在外资区域投向引导时必须强化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

苏梽芳等(2008)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区域FDI 决定因素的动态演变,发现影响我国FDI 区域分布决定因素的作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市场规模、工资水平、基础设施等传统因素对FDI 区位选择的影响仍然十分显著,但作用正逐渐下降;而市场化程度与具有新经济地理因素特点的聚集效应与FDI 溢出效应的作用正不断增强。政策优势在FDI流入的开始阶段曾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第二个阶段已经减弱。

2. FDI与产业集聚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研究,证实了FDI 与产业集聚效应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同时,跨国公司的进入也在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处于核心地位的跨国公司不仅可以促进周边的中小企业共同发展,而且还可以作为一般参与者与其他跨国公司共同形成产业集群,并促进本地企业的

孵化与成长。张宇等(2008)采用1999~2005年21个制造行业以及4个行业大类的HHI 指数,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FDI 对于半数以上产业,特别是对高技术产业的集聚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在中低技术产业中,FDI 对行业的集聚状况的影响有限。这意味着FDI 对我国一些本身不具备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起到了较强的催化作用。跨国公司的进入与我国产业集聚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FDI 流入较多的行业也通常是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行业。这一现象说明了FDI 的进入对我国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的确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3.FDI的区域溢出效应

雷日辉等(2008)采用我国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外资企业在促进我国中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通过其自身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直接带动了本地区的技术进步,而且对本地区国内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扩散作用。通过建立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互补的实证模型,表明人力资本的积累增强了外资企业通过技术扩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的外溢效应。

十、区域管理及政策

1.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

(1)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内容

自《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以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成为不少学者与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具体实施主体功能区的战略部署及设计。牛文元等(2008)提出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国家发展安全保障线”、“国家生存安全保障线”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线”。第一条保障线是要求到2050年在约12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产出100万亿元人民币。这条保障线是以现有的三大经济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为面,以十个左右的经济发展走廊(沿江、沿海为线),以60 80个中心城市为点,共同组成的高集聚度、高开发度、高竞争能力的三维空间发展保障线。第二条保障线要求2050年在约12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产出6亿吨粮食。这条保障线是养活未来中国人口到最高值15亿人口的生存安全空间。第三条保障线是要求到2050年在约12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严格守护约2500个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生态平衡、生态服务和生态屏障的基础。

(2)主体功能区规划与现有空间规划的关系

主体功能区规划应处理好与现有空间规划的关,这关系到主体功能区规划成败的关键。史育龙(2008)认为主体功能区规划不是整合现存各类空间规划形成的一个新规划,而是在现有各类空间规划之外,能够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环境保护、交通等各类专项规划提供基本依据的空间规划。显然,主体功能区规划只有与现有各类空间规划建立起合作而不是替代的关系,成为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特征的框架性规划纲要,才能够满足为其他规划提供基本依据的要求。在提出各种主体功能类型区划方案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之后,其空间管治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得到落实。

(3)主体功能区建设对西部开发带来的影响

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会起到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卢中原等(2008)认为会给西部开发带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使广大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受益;随着资源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西部省份的资源优势将确实转化为发展优势;主体功能区建设将加速东部产业转移;部分地区的人才科技优势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挑战有处理加快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西部大开发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系;处理行政区和功能区的关系;处理特殊区域与主体功能区的关系;处理军工企业发展与当地发展的关系。

(4)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

主体功能区建设在推进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国家战略意图同地方利益相冲突,因此政策的配套性问题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关键。包振娟等(2008)认为我国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主体功能区划分政策不

明确;差别化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面临很大困难;缺乏法律支撑和保障。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配套政策的设计和完善着手,重点是建立多层次的区际利益

补偿政策;重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制度;推进区域管理体制改革。

刘通(2008)提出禁止开发区利益补偿可从如下方面展开:实施多样化补偿方式;将社保、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对于禁止开发区域经营性和公益性活动实行分类补偿和管理;调整与完善禁止开发区域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利益补偿的长效稳定机制以分类补偿和管理。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效益评价和“二次创业”

(1)国家高新区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近年来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就其经济效益综合评价较多,郝云宏等(2008)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数、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净利润、上缴税额,这些指标系统地反映了各高新区的经济效益,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BP 算法的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模型。经过实例验证,该方法不仅能够模拟专家对国家高新区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而且避免了评价过程中的人为失误。

(2)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高新区内企业集群整合

我国传统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存在产业缺乏特色、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分工、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缺乏、无法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等问题。因此,安德洪等(2008)认为整合园区内企业群, 完善园区产业链, 并使之能与园区外部产业对接,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新产业园区完成二次创业的关键。在初创期要发挥园区辐射效应;完善高新区的产业规划。在成长期,园区内企业初步建构起来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得到强化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层次, 构建公共服务平台;营造包括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在内的区域创新环境。在成熟期要提升园区内企业集群整体竞争力;构建生态型高新区。

(3)国家级高新区“二次创业”

国家级高新区“二次创业”对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具有基础性和带头作用,应使用财税政策来推动国家级高新区“二次创业”的顺利进行。李文群等(2008)认为,目前国家对高新区“二次创业”的财税政策还存在政策优惠的环节和对象不到位、财政政策支持过于简单、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少、重区域优惠而轻产业优惠等问题。为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应明确财政支持的重点;加大财政投资的规模;启动风险投资;建立国家采购制度。

此外,2008年对区域经济学科的发展研究日益深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安树伟(2008)的《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三十年》,该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三十年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将三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学发展划分为起

步、发展和壮大三个阶段;研究主要围绕区域发展、区际关系、区域政策方面展开;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科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微观理论基础尚未融入区域经济理论体系,与主流经济学还有相当距离,对区域经济现象解释不够,进入门槛低,个别研究内容的泛化。

参考文献:

[1] 李剑林:《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区域发展理论创新》,载《经济社会体制比

较》,2008年第1期。

[2] 孙斌栋,王颖:《区域经济增长中制度绩效的理论分析》,载《上海经济研究》,2008 年第4期。

[3] 安树伟,郁鹏:《“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运行态势及未来政策取向》,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0期。

[4]庄亚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GAH-S评价体系研究--基于江苏的数据》,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6期。

[5]陈栋生:《论构建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载《当代财经》,2008年第3期。

[6]张秀生,陈慧女:《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成因、影响与对策》,载《经济评论》,2008年第2期。

[7]胡鞍钢,魏星:《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部不均衡剖解》,载《改革》,2008年第11期。

[8] 杨文举:《适宜技术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基于IDEA的经验分析》,载《经济评论》,2008年第3期。

[9]万建香,梅国平:《基于基尼系数人均人力资本的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分析》,载《当代财经》,2008年第9期。

[10]杨鹏鹏,郑萍:《社会资本与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载《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11]邵建平,张小琴,《以资源型产品最终加工原产地化来缩小东西部收入差距》,载《经济纵横》,2008年第5期。

[12] 唐杰,孟亚强:《效率改善、经济发展和地区差异—基于对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圈的实证研究》,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 年第3 期。

[13]王薇:《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载《经济纵横》,2008年第11期。

[14] 曹象明,周庆华:《宁夏生态环境分区与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研究》,载《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6期。

[15] 马永欢,周立华:《我国循环经济的梯度推移战略与区域发展模式》,载《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2期。

[16] 刘畅,崔艳红:《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区域差异的动态关系》,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17] 林云,金祥荣:《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马太效应》,载《经济学家》,2008年第3期。

[18] 党文娟,张宗益,康继军:《创新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载《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3期。

[19] 王学军,陈武:《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20] 范祚军,关伟,岳桂宁:《地区经济增长中金融要素贡献的差异与金融资源配置优化》,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1期。

[21] 张云:《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载《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22] 李敬,冉光和,孙晓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度量与变动趋势分析》,载《当代财经》,2008年第3期。

[23] 郑长德:《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泰尔系数分解及其形成因素分析》,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4期。

[24] 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平衡发展》,载《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5期。

[25] 李金艳,宋德勇:《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载《管理世界》,2008年第2期。

[26] 喻春光,刘友金:《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关系》,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6期。

[27] 戴宏伟,王云平:《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载《当代财经》,2008年第2期。

[28] 郭丽:《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对后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载《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29] 董青,李玉江,刘海珍:《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载《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6期。

[30] 甄延临,张杰军,陈怀录:《基于价值链的我国沿海城市群城市地位演化研究》,载《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8期。

[31] 管卫华,林振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载《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9期。

[32] 张良悦,师博,刘东:《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的政府驱动—基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载《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第3期。

[33] 关海玲:《基于都市农业发展视角的“城中村”改造研究》,载《经济问题》,2008年第4期。

[34] 张娟锋,贾生华:《城市间住宅土地价格差异的决定因素——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实证研究》,载《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5期。

[35] 刘建民,陈果:《环境管制对FDI区位分布影响的实证分析》,载《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1期。

[36] 苏梽芳,胡日东:《中国FDI区域分布决定因素的动态演变与地理溢出程度》,载《经济地理》,2008年第1期。

[37] 张宇:《FDI技术外溢的地区差异与吸收能力的门限特征—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限回归分析》,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期。[38] 雷日辉,王洋,喻坤:《FDI技术溢出、人力资本与中部崛起:理论与实证研究》,载《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8期。

[39] 牛文元等:《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核心设计:构筑三条国家基础安全保障线》,载《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7期。

[40] 史育龙:《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关系研究》,载《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

[41] 卢中原,陈昌盛:《西部开发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如何形成良性互动》,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期。

[42] 包振娟等:《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研究》,载《经济纵横》,2008年第5期。

[43]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我国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研究》,载《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44] 郝云宏等:《国家高新区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载《经济地理》,2008年第3期。

[45] 白雪洁,姜凯,庞瑞芝:《我国主要国家级开发区的运行效率及提升路径选择》,载《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8期。

[46] 安德洪,罗永泰:《基于企业集群整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研究》,载《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7期。

[47] 李文群:《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财税政策研究》,载《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48] 刘通:《受益主体不明确的禁止开发区利益补偿研究》,载《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49] 安树伟:《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三十年》,载《学术界》,2008年第5期。

The Hot Point of Regional Economics in 2008

Ren Yuan 1 ,2 Sun Mei-mei 1 Liu Yu-fang 1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 thwest University,Xi’an,710127 ; 2:School of Economics,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fter summarizing the 30 kinds of representative economic journals, which were selected from CSSCI series, we got ten spots of regional economics. It includes: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he development gap and the status explain of Regional economic, regional resources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gional innovation, regional finance, industrial clustering and industrial transfer, city-cluster and urbanization, FDI and its effects and regional management and policy. Compared with 2007, the research in 2008 is more realistic and relevant。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fields and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are more Profoundly .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c hot points of Research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党校研究生 区域经济学作业参考

1.请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三个基石。 答: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等区域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三个基石:埃德加?胡佛提出,(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2)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中国学者张敦富提出(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2.为什么产业部门会在区域之间互相转移? 答:(1)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地区间存在梯度高低之分。处于高梯度的地区其创新活动比较频繁,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和新技术等都不断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创新地区在产业的发展上必须有所杨弃和取舍,所以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有了原动力。而处于低梯度的地区,往往是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与高梯度地区存在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或者由于资源耗竭而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因此低梯度地区有接受梯度转移的必要性和主动性。 (2)按照产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每个产业都要经历的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当一个产业在一定区域走向衰退时,必然促使生产要素空间上的转移,从产业衰退区域转出到处于创新

活动阶段的区域。 (3)产业的发展存在着积聚和分散的关系,产业的集聚和分散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当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过度积聚就会造成经济效益低下,引发产业向周围空间的扩散。 从上述三个方面来看,产业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既是不同梯度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也是产业集聚与发散发展的一种平衡。 3.请简述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标准。 答:现代区位理论对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运费、劳动力);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4.请简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答: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包括:工业化和市场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因;农村生产力的提高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制度创新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因素。 5. 为什么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1)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地区差异是引起贸易的基本原因之一,通过贸易彼此都能获得利益。在此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贸易产生的条件是,在生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2021年13秋《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一_0005(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显示的全为正确答案) 1.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 综合性 满分:3分 2.()的创新理论是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 熊彼特 3. 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下,()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制度 满分:3分 4.()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区域经济学 5. 人力资源最基本的特点是() 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满分:3分

6. 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是由()提出的。 赖宾斯坦 满分:3分 7. 德国学者()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杜能 8.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学科。 综合性 9. 区位论对()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市场 满分:3分 10. 区域经济学是治病的科学,这是对区域经济学()的深刻总结。 应用性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了解区域经济学必须把握几个概念即()。

区域 区域经济学 2. 区域开发的特点有:()。 开发的明确性 开发的时效性 开发的综合性 3. 连锁效应包括:()。 前向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 旁侧关联效应 4.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即()。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人口管理

环境管理 5. 区域经济发展必备的三大环境是()。 自然资源环境 人力资源环境 制度环境 6. 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 区域的空间结构及变化趋势 区域发展问题 区域政策问题 区域文化问题 7.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即()。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答案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一)已完成1 下列不属于工业领域内部特点的是: ?A、资本增密 ?B、劳动增密 ?C、技术增密 ?D、排斥劳动 我的答案:B 2 中国历朝历代新政权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是()。 ?A、大赦天下 ?B、发动战争 ?C、均田免赋 ?D、施行仁政 我的答案:C 3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有多少次成规模的外资进入?()?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D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引进外资而引起的经济危机中,后两次为内生性危机。我的答案:× 5 在小资产阶级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先例并不存在。()我的答案:√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二)已完成 1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旧民主主义 我的答案:C 2 中共中央提出调动“两个积极性”是在()。

?A、1953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49年 我的答案:C 3 中苏关系破裂之前,苏联远东舰队在中国唯一的不冻港出口是在()。?A、营口 ?B、旅顺 ?C、阜新 ?D、大连 我的答案:B 4 1957年,中国已经可以独立生产并出口双口座的轻型飞机了。()我的答案:× 5 江泽民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 我的答案:√ 1

四个现代化中最早提出的是()。?A、农业现代化 ?B、城镇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信息化 我的答案:C 2 以下行业属于世界三大市场的是:?A、能源 ?B、材料 ?C、粮食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3 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是()。 ?A、社会主义 ?B、私人资本主义 ?C、国家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 (二)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 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三)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 (三)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区域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1) 1-4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 4.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8.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9.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B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C )。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3.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B )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 C.配第 D.熊彼特 4.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D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D资源缺乏型 1 / 14 5.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A ) A建筑业B农业C采掘业D商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A C D ) A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的小区 C全国国土D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B C D)。 A中心地理论B农业区位论C工业区位论D运输区位论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A B C )。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网络考试作业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一) 1.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每次外资进入中国导致的财政赤字会引起几次危机? A、四次 B、三次 C、两次 D、一次 正确答案:C 2.二战之后形成的大部分 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是工业化急需发展,但资本稀缺,从而导致外债。正确答案:√ 3.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经历的8次危机中前六次是什么危机? A、输入性危机 B、内生性危机 C、外生性危机 D、挤兑性危机 正确答案:B 4.工业领域的内在特点不包括: A、资本增密 B、人力资本 C、技术增密 D、排斥劳动 正确答案:B 5.小土地所有者可以归类为: A、小资 B、农民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正确答案:A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二) 1.中国从50年代开始工业化发展是因为苏联的战略资源。 正确答案:√ 2.中国第一次向苏联提出不同意见的政治事件是什么? A、海湾战争 B、萨拉热窝事件 C、古巴导弹危机 D、匈牙利事件 正确答案:D 3.从什么时候开始苏联不再向中国提供资本技术援助,中苏关系开始交恶? A、1954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60年 正确答案:B 4.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进入不了工业化的原因是:

A、缺乏人力资本 B、无法引进和开展机器生产 C、无法跟分散的资源所有者做交易 D、本身农业条件的限制 正确答案:C 5.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苏联的矛盾最激化的事件不包括: A、匈牙利事件 B、中国收回旅顺口 C、收回大连特区 D、收回中长铁路 正确答案:A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三) 1.中国知识分子的上山下乡本质上是因为什么? A、促进农村文化提高 B、提高中国文化水平 C、城市工业危机导致大量失业 D、促进农业技术发展 正确答案:C 2.中国的危机主要发生在热战时期,美国的危机主要发生在冷战时期。 正确答案:× 3.三次大规模的插队都是三次危机的结果。 正确答案:√ 4.中美客观经验的相同点: A、两国在人均收入8000美元以前都处于实体经济阶段 B、都没有遭遇过剩危机 C、都没有对外殖民战争 D、中美平均增长速度相同 正确答案:A 5.美国的危机主要发生在: A、冷战时期 B、热战时期 C、改革时期 D、动乱时期 正确答案:B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四) 1.产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地缘战略现在变成了金融资本时代的什么战略? A、技术战略 B、人才战略 C、币缘战略 D、联盟战略 正确答案:C 2.朱镕基总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习国债手段的? A、1998年 B、1999年

区域经济学概念

Regional Economics 区域经济学 区域(地区)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解释在一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生产和人口分布状况,它经常被人们探讨,仿佛经不起通常的经济分析工具的检验。如果比较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异同之处,我们可以看到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性质不同的领域。就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商品贸易来看,一个地区就像一个国家。由于要素供给的区位差异造成各地区生产的商品不同,因此使得地区间的贸易也不同,这种情况恰好与国家一样。这些相似点部分地——而不是全部——延伸到生产要素的行为。而资本就是能在国家之间和区城之间流动的一种生产要素。 国家和地区之间要主要的差别之一,则是与另一个生产要素,即劳动有关。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在国家之间是受限制的,然而在一国范围内,区域的绝对必要条件则是劳动力可以在地区之间无限制地流动。除此之外,两者之间根本性的差别,在于所运用的政策工具不同。与国家不一样,一个区域不可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 这种差别使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学迥然不同。和国家相比,一地区对商品的需求取决于该地区人口的内生数量。决定一地区的需求和生产什么的因素,是受劳动力流动程度所影响的劳动供给,当地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决定地区之间的生活费用的差别,以及地区的舒适程度。区域经济学密切关注对产业布局产生的作用。区域经济学中所关注的主要政策则是地方的税收和支出政策的效果,以及旨在影响地区之间经济活动分布的努力。所有这些都与国际贸易涉及到的关税、汇率和货币政策形成对照,而这些因素在区域经济学中是看不到的。 虽然区域经济学被相对地忽视,但它导致了经济学的其他领域中的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区分,这在国际贸易文献中只是最近才做出的一种重要的区别,而在地区内乘数分析中早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区域经济学比其他的经济学更充分地认识到,作为中间投入品的商品的使用,对生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生产布局。区域分析的这些要素和其他一些内容将在下面加以讨论.接着再考察用以分析地区的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 已被接受的地区分析

区域经济学作业234及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 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5)把特区经济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将它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全面研究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条件以及经济特区的类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 2、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热点问题及研究进展 2011/6/30 9:22:56 不详佚名【字体:大中小】我要评论(0) 农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由于其固有的弱质性,在面向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农业面临着多种机遇和挑战。 1、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是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发展的。我国最初提出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后来发展为“四化”,即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显然,当时认识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生产力或科学技术的概念。1979年后又提出用科学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代替原来的“四化”;90年代以来发展为用现代科技(主要是生物技术)、现代装备和现代管理来概括农业现代化,认为可持续农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并区别于以前的“石油农业”(卢良恕,1998a;胡福明等,1996;顾焕章等,1998;高旺盛,1997;钱志林等,1998;蒋伏心,1995;Zilberman等, 1997)。 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卢良恕(1998b)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现代农业应该是以增加大量外部投入为特征,用现代工业装备、物质投入和科学管理武装起来的高度集约化经营的发达产业;是以资源综合利用和节约为特点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高效产业;是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社会化产业;是通过劳动积累向资本积累到技术积累为过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现代农业要更新十大观念,即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农业经济结构由传统的种植业向种养加综合经营转变;食物生产由传统的粮食观念向优化食物结构、广辟食物资源的现代食物观念转变;种植业生产结构由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向粮饲经三元结构转变;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由传统的仅靠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转变;农产品加工由传统的简单加工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农业产业发展由传统的分散经营向现代贸工农一体化转变;农业投入方式由单一注重物质投入的资源型向物质投入和智力投入并重的知识型转变;资源配置方式由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封闭低效型向国家宏观调控、市场资源配置资源的开放高效型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由工农分离、城乡脱节的二元结构向工农协调、城乡结合的一体化经济转变。 在探讨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与途径时,顾焕章(1997)强调要处理好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关系,即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物质投入与科技投入、生产手段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组织化、土地规模经营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总结自己经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4版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编号:131507013 学时:48学分:2.0 适用对象: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以及区域经济案例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这一新兴应用经济学科,使学生掌握,学会区域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掌握简单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掌握区位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生产布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际分工协作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等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学会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研究对象及其内涵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一、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 二、拓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2.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使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形成发展的过程。重点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新区域经济观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 4. 教学建议: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位概念 一、经济区位

区域经济学作业

区域经济学作业 200920171004 产业经济郝晓华 1.增长极、点轴开发、网络开发模式的内在关联性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 1950)提出。起初它是用来描述关键产业(Key industry)对相关产业的联系效应、乘数效应等经济关联。布代维尔等将增长极概念赋予空间内涵后,增长极理论逐渐演变为一种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理论。佩鲁认为经济空间存在着极化过程而不是平衡的,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然后沿着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影响。增长极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即增长极通过其吸引和扩散力的作用,不断地增大自身的规律,对所在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从而不仅使所在地区经济获得优先增长,而且带动周围地区的迅速发展。佩鲁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来论述增长极的形成条件。他认为增长极的形成至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二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能力;三是适当的周围环境的配合。此后,一些学者将增长极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了区域范围,提出了区域增长极的概念,应用增长极模式进行区域经济开发。60年代初,L·罗德文(L.Ro,lwin)首次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应用于区域规划中,并提出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到60年代中期,布尔维尔(J·B·Bouolevile)又重新系统分析了经济空间的概念,提出并改进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首次基于外部经济和集聚经济分析,系统地从理论上将增长极的经济含义推广到地理含义,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着重强调了增长极的空间特征。他说:“一个区域增长极是指区位在一个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增长发展的一系列推进性产业”。 增长极开发布局模式通过集聚、创新和扩散三阶段的发展,集聚功能与规模效应、创新功能与示范效应、辐射功能与扩散效应于一身,忠实地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是一种极具效率的经济布局模式。增长极理论通常适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 点轴布局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增长极理论是点轴系统理论“点”的思想源泉。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2016课后习题以与答案正确率在99.9以上)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一)已完成 1 下列不属于工业领域部特点的是: ?A、资本增密 ?B、劳动增密 ?C、技术增密 ?D、排斥劳动 我的答案:B 2 中国历朝历代新政权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是()。 ?A、大赦天下 ?B、发动战争 ?C、均田免赋 ?D、施行仁政 我的答案:C 3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有多少次成规模的外资进入?() ?A、1.0 ?B、2.0 ?C、3.0 ?D、4.0 我的答案:D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引进外资而引起的经济危机中,后两次为生性危机。 我的答案:× 5 在小资产阶级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先例并不存在。()我的答案:√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二)已完成 1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旧民主主义 我的答案:C 2 中共中央提出调动“两个积极性”是在()。 ?A、1953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49年 我的答案:C 3 中苏关系破裂之前,苏联远东舰队在中国唯一的不冻港出口是在()。?A、 ?B、旅顺 ?C、 ?D、 我的答案:B 4 1957年,中国已经可以独立生产并出口双口座的轻型飞机了。() 我的答案:× 5 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 我的答案:√

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三)已完成 1 四个现代化中最早提出的是()。 ?A、农业现代化 ?B、城镇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信息化 我的答案:A 2 以下行业属于世界三大市场的是: ?A、能源 ?B、材料 ?C、粮食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3 斯大林模式的实质是()。 ?A、社会主义 ?B、私人资本主义 ?C、国家资本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我的答案:C 4 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是用自己本国的财政来承担本国庞大的上层建筑支出的。() 我的答案:√ 5 美国的危机多发生在热战时期,中国的危机多发生在冷战时期。

13秋《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三_0005

13秋《区域经济学》形考作业三_0005 一、单项选择题 1. ()研究了在人口分布不均匀条件下的中心地模式。 A. 杜能 B. 韦伯 C. 廖什 D. 艾萨德 2. ()是发达国家中修建铁路最晚的国家,但却是铁路现代化进 程最快的国家。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日本 3. 在双中型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4. 世界能源结构随社会()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A. 政治 B. 经济 C. 科学 D. 生活

5. ()于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 理论作了补充。 A. 杜能 B. 韦伯 C. 廖什 D. 艾萨德 6. 经济区是()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地域单元。 A. 国家 B. 企业 C. 政府 D. 团体 7. 努力发展()是世界各国电力发展的方向。 A. 水力 B. 石油 C. 电力 D. 核电 8. 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日本

9. 于洪俊和宁越敏教授在他们的著作《城市地理概论》中介绍了 ()地理学家贝里提出的城市规模分布模式。 A. 美国 B. 德国 C. 英国 D. 法国 10. ()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二次能源。 A. 水力 B. 石油 C. 电力 D. 煤炭 二、多项选择题 1. 高速铁路有三大优势即()。 A. 安全 B. 快速 C. 节能 D. 节约土地 E. 平稳 2. 关于中心地理论的研究者包括()。 A. 克里斯塔勒 B. 廖什 C. 艾萨德 D. 杜能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研究 作业标题: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一) 1 下列不属于工业领域内部特点的是:(B) A、资本增密 B、劳动增密 C、技术增密 D、排斥劳动 2 中国历朝历代新政权都要做的一件事情是(C)。 A、大赦天下 B、发动战争 C、均田免赋 D、施行仁政 3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有多少次成规模的外资进入?(D) A、1.0 B、2.0 C、3.0 D、4.0 4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引进外资而引起的经济危机中,后两次为内生性危机。

正确答案:× 5在小资产阶级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先例并不存在。() 正确答案:√ 作业标题: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二) 1 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C)。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旧民主主义 2、1957年,中国已经可以独立生产并出口双口座的轻型飞机了。()正确答案:× 3 中共中央提出调动“两个积极性”是在(C)。 A、1953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49年 4江泽民时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30年不变。() 正确答案:√ 5

中苏关系破裂之前,苏联远东舰队在中国唯一的不冻港出口是在(B)。 A、营口 B、旅顺 C、阜新 D、大连 作业标题: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三) 1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是用自己本国的财政来承担本国庞大的上层建筑支出的。() 正确答案:√ 2 四个现代化中最早提出的是(A)。 A、农业现代化 B、城镇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信息化 3 以下行业属于世界三大市场的是:(D) A、能源 B、材料 C、粮食 D、以上都有 4美国的危机多发生在热战时期,中国的危机多发生在冷战时期。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区域经济学网上作业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题(已答).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开始创立的()。 A. 区位理论 第3题(已答). 1957年,经济学家()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概念和“二元空间结构”理论。A. 缪尔达尔 第4题(已答).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区域()的优势 及其转移。 B. 产业结构 第5题(已答). 在()的要素禀赋论中,劳动不再是比较优势形成的唯一原因。 C. 赫克歇尔-俄林 第6题(已答). ()是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形式。 B. 自由贸易区 第8题(已答). 区际分工具有可发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C. 区域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4分) 第10题(已答). 设立经济特区的条件主要有:()。 A. 优越的地理位置 B. 完善的基础设 施 C. 优惠的经济政策 D. 完善的法律制度 第11题(已答). 科技工业园区的机制有() A. 人才激励机制 B. 要素流动机制 C. 市场选择机制D. 政.产.学.研互动机 第12题(已答). 考察城市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 A. 就业量 D. 国民收入 第13题(已答). 经济特区的类型有() A. 贸易类 B. 工业类 C. 科技型 D. 旅游型 第14题(已答). 以下哪些是APEC存在的问题() A. 部门提前自由化失败 B. 经济技术合作进展缓慢 C. 以亚洲金融危机反应迟缓 D. 政治化倾向越来越重 第15题(已答). 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有() A. 引进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B. 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就业 C. 获得更多地土地出售出让与出租收益 D. 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 第16题(已答).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经济效应包括()。 A. 贸易转移效应 B. 贸易创造效应 三、判断题(共9题,每题4分) 第17题(已答). 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内容。错 第18题(已答). 共同市场是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内 容。错 第19题(已答).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研究 中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之一。对

区域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学专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方向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202 专业简介: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方向于2006年经硕士学位点同意,2007年开始在经济学院招生。该研究方向具有一支实力强,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2人。学科研究方向带头人朱舜教授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累计科研成果250余万字,其中出版《县域经济学》、《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等专著、教材18部,在《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与获省厅级以上课题和优秀科研成果奖各10余项。导师组成员近三年在国内核心、权威期刊上发表有学术影响的论文8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为省级重点学科。 一、培养目标 1.能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求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牢固地掌握政治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工作能力;具有求实、严谨、创新的科学作风。 3.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 4.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制与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1-2年。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优秀研究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学年。正常情况下不能按时毕业者作结业处理;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学习期限,须由硕士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同意、院长审核,研究生处批准后,最多可延长一学年。 三、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四、培养方式 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一年级以教师讲授为主,二年级逐步从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