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紫砂和陶瓷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紫砂)

谭泉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第七、八、九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宜兴市人大副主任,中国王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1939年7月出生,江苏宜兴人,室号“陶逸轩”,1976年结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宜兴市人大副主任、民建宜兴市主委,现任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顾问、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特聘高级研究员等艺术职务。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承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学艺。1983年参加装饰的《鼻烟瓶》获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同年《艺术挂盘》、《十三件小壶》获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二等奖;1984年合作制作的《紫砂百寿瓶》获德国莱比锡春季博览会金奖;1985年《博古百寿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评比一等奖;1988年《四体茶诗艺术盘》获江苏省陶瓷公司新产品评比一等奖,1992年作品《百帝图鼻烟瓶》获全国陶艺评比一等奖、景德镇国际精品大奖赛一等奖;1994年作品《历史文化条屏》、《四季挂盘》分获第五届全国陶艺评比一、二等奖;作品《古韵壶》、《花翎壶》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收藏;特大紫砂芝麻泥《双耳扁瓶》(合作)被澳大利亚国家艺术馆收藏;特大挂盘《松鹰》、《群马》被故宫博物院收藏;雕刻装饰的《方钟壶》、《曼生提梁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鲍志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紫砂博物馆总工程师,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总工程师。1946年生于江苏宜兴蜀山,字乐人,室号“醉陶斋”。1959年进厂师从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

年又转师老艺人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任淦庭先生教泽,从事陶刻创作,1975年进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后致力于紫砂艺术的创作研究。

善设计制陶,尤擅长陶刻。对书法、绘画、篆刻、陶艺、紫砂史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作品注重诗、书、画、刻融紫砂陶艺术于一体的表现形式,在紫砂艺林中别树一帜,曾数十余次获国内、国际金奖。作品被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单位。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学会理事、中国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瓷艺术评审第五届、第六届评委、中国工艺美术(国家级)大师作品展评评审委员。2007年初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曹亚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

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现在中国紫砂博物馆专业从事紫砂陶艺术的创作和研究。现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陶艺专业学会委员、中国紫砂艺术研究会委员、江苏省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他多年来创作了许多紫砂陶艺作品,撰写了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有许多作品和论文在海内外多家杂志和刊物上发表,多件作品被海内外文化机构及博物馆收藏。作品两次入选日本美浓国际陶艺展,获得国际陶艺展一等奖;多次在中国最权威的展评会“全国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中获奖;多次在重要国家级艺术作品展中获得金银奖。

他凭借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在广泛探究古今中外各种艺术的同时,深入研究紫砂陶艺术并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理念:把握传统,开创现代,融铸文化,追求独创。其作品艺术语言丰富,艺术创意新颖,艺术形式优美,文化内涵深厚,艺术格调高雅,在紫砂陶艺坛独树一帜,对当代紫砂陶艺术创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顾绍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一九四五年出生于陶业世家,

一九五八年进宜兴陶瓷中学学习,进厂后,师承陈福渊老艺人,后又得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悉心提携,长期授教,在紫砂事业中耕耘了四十余载。深研诸名师技法,集各派之精华,融艺术个性于一体。

2007年初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从艺中先后创制的各类紫砂艺术品,曾18次荣获省、国家展评奖。-九八四年,紫砂百寿瓶荣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一九八五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一九八九年,先後担任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研究所副所长,宜兴锦达陶艺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曾多次赴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技艺表演,现为中国紫砂博物馆紫砂新品鉴定委员会委员、工艺美术大师。

陶艺活动记事

1976年,全国工艺美展入选八件新型高档中小型花盆参展。

1979年,北京举办宜兴陶瓷展览,负责创制紫砂大件代表作“特大扁方凤耳瓶”,创历史新高,展后由澳大利亚收藏家收藏。

1984年3月,创制的“紫砂百寿瓶”参加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章。1986年6月,负责中南海紫光阁紫砂陈列品的总体方案工作,并亲自制作“特大紫砂百寿瓶”、“十六竹特大千筒盆”两对紫砂大件陈列品。

1982年《四季集景花盆》在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

1983年《大长方梭型盆》在全国紫砂器同行质量评比优胜产品。

1983年《十件掌上盆》在江苏省轻工业科技成果新产品奖。

1984年《紫砂白寿瓶》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获金质奖。

徐秀棠 1937年12月生,研究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

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瓷美术协会理事、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954年随陶刻艺人任淦庭(缶硕)学习陶刻装饰技艺。1955年进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厂前身)。1958年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民间艺人雕塑研究班学习,后转入“泥人张”工作室学习民间泥塑。1959年曾参加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的雕塑创作。1968年主持并试制成功高2.8米的紫砂陶大型雕塑《毛主席去安源》。1972年恢复负责开展了多方面的创作设计研究工作,试制成功适合雕塑生产的泥料,采用色坭、镶嵌、琢毛等手法,并用“辉发釉”烧成雕塑,首次创作了《西游记人物群雕》在广交会上受到客商喜爱。1973年主持总体设计了《银葵茶具》、《水利壶》、《鱼形文具》、《鱼纹瓶》等作品,运用瓷、竹、金属材质与紫砂工艺巧妙结合,如“瓷珠镶嵌”、“嵌银丝”“色泥”、“锦纹”“琢毛”等多种装饰技巧。1977年与江苏省雕塑家一起,在苏州东山紫金庵临摹18罗汉泥塑、用紫砂陶烧制小样,分别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单位存档。

1978年创作了《萧翼赚兰亭》、《曹操煮酒论英雄》、《雪舟学画》等着意人物内心世界,形态逼真的作品,先后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宜兴陶瓷展览和全国陶瓷艺术展评活动获全国美术设计奖。其中《雪舟学画》投产后连续8年盛销不衰。与顾景舟合作撰写的《宜兴紫砂工艺陶》于1979年发表《江苏陶瓷》。之后相继创作一批以群体组合,文化名人和民间典故题材的作品,有《鉴真和晁衡》、《刘海戏金蟾》、《雨长喜珠》、《坐八怪》、《四代书法家》、《饮中八仙》等。其中《坐八怪》在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中获一等奖。1981年与顾景舟等参加香港市政局举办的“亚洲艺术节”。1986年设计紫砂陈设陶《丙寅大吉》获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1987年其到紫砂二厂任雕塑艺术分厂厂长热心于对青年的培养,并首创特大型陶艺,高162厘米、重172公斤的《净瓶观音像》,大型《花生》、《冬笋》、《灵芝》、《鼎狮熏香炉》等文玩陈设陶。他除从事陶塑创作之处,在综合陶刻、陶塑的基础上,设计创作一批别具风貌的紫砂壶有《龙凤壶》、《天威壶》、《灵豹壶》、《时袋壶》、《大平壶》、《竹报平安》等,并在镌刻铭款上做学问,作应时、应壶、应情之铭文。期间发表论文《紫砂陶刻艺术理论》,在《文汇报》举办“紫砂文化征文奖”中获得一等奖。还与顾景舟一起编辑《宜兴紫砂珍赏》,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1990年其从宜兴与人文题材塑造雕塑艺术形象,主要有《供春学艺》、《紫砂艺人邵大亨》等。在“中国第二届紫陶艺术展览会”上发表新作《十八罗汉》。这些作品凭借艺术功能的发挥再创造,突出人文精神,演示整体形象,独具魅力。1989年赴日本访问。1991年受日本陶艺家明星大学的邀请访问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武常野艺术大学、明星大学陶艺系,并参观众多的展览和博物馆。1992年与胞兄徐汉棠应台湾省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到台湾访问,开展紫砂文化的两岸交流活动。

1994年与日本著名陶艺家高弘先生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宜兴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任技术总监。1996年再度受台湾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访问台湾,发表《试说紫砂雕塑的艺术表现》,作品受到台湾同行的极高评价,1996年获得中华民族文化薪传奖,发起主持“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

其从事紫砂工艺40多年,不仅在紫砂工艺上有较深的艺术造诣,而且研究中国绘画,书法,并将之融会贯通到紫砂工艺创作之中。创作了200多件紫砂陶塑优秀作品把传统技艺和现代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许多作品被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收藏。

徐汉棠,1932年5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

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美术学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上海紫砂协会理事、中日陶瓷研究协会顾问,现为无锡市政协委员、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研究所所长。

五十年代初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成为其第一个弟子。1955年进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工艺厂前身),1958年被派到无锡学习,开创紫砂模型生产新工艺,设计了壶盖的铁模压坯,石膏注浆等新品,1965年为上海市盆景协会设计制作250种花盆,一时沪上以收藏“汉棠盆”为快。1970年设计创作的什锦水平壶(一套十件)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赴美国展出,该产品引起广泛的注意和兴趣,以致长年畅销不衰。1975年参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兴办的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培训班学习。同年参与宜兴陶瓷公司主编的《紫砂陶器造型》的实物测绘、制图工作,该书由轻工业出版社于1978年出版。其作品运用紫砂开片冰纹手法,使纹理妙若天成,壶盖移位,线纹吻合。其不仅用铺砂、调砂等装饰手法,还运用礼花、边花、填花等多种手法,1979年宜兴陶瓷展览在北京故宫展出,其作品吸引众多观众。1979年从红木雕刻镶嵌银丝的工艺中受到启发,与徐秀棠、鲍仲梅等研讨,终于创作出二套《十五头嵌银丝咖啡具》,“紫砂镶嵌银丝”的新工艺从此受到藏家钟爱。1980年《四方冰纹壶》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优秀奖;1982年《上六茶具》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评比二等奖;《什锦水平壶》获江苏省四新产品特等奖及一等奖。

1986年应邀到香港作技术表演,各大报纸、电视台均作报道,《岁寒三友》、《三菱花》和《大型掇壶》受到高度评价。1987年香港海洋公司举办展览,其以海涛为题设计了《碧海明珠壶》、《古兽窥今壶》参展。1988年又以《寒江独钓》参加香港华翠公司举办的“宜兴紫砂当代名人作品展”。1992年应台湾民族文化基金会邀请,与胞弟徐秀棠到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并到东海大学讲学,操作示范。1997年两件大型作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专责培训紫砂业人才。其作品为伦敦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和香港茶具文物馆所藏。

周桂珍,女,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

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58年进入紫砂工艺厂。早期拜师王寅春和顾景舟先生,退休后定居北京。40余年的创造生涯,使她在紫砂艺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78年由高海庚设计、周桂珍制作的《集玉壶》被选作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的礼品。

1989年作品《环龙三足壶》、《之泉茶具》分别获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颁发的“陶瓷美术设计”奖;同年作品《大曼生提梁壶》被南京博物院收藏。

1991年作品《真知提梁壶》入选北京国际艺术研究会。

2001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周桂珍个人作品专集》。

2005作品《井栏壶》、《沁泉壶》被中国国家美术馆收藏。

2006年《韵竹提梁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2007年作品《集玉壶》入选故宫博物院“紫泥清韵紫砂展”,并被收藏。先后获得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在神韵,书画艺术是如此,紫砂艺术也是如此。工艺美术大师周桂珍的艺术最突出处,就在“工极而韵,紫玉蕴光”,就在让你得味外之味、意外之意!就在让你感到她的作品百看不厌,就在让你感到她的作品有无尽的内涵!

李昌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37年生,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师从顾景舟大师。58年来历任:紫砂厂技术辅导、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副厂长、总工艺美术师、鸿成公司总经理、昌华公司董事长,熟知紫砂生产工艺全过程。 1984年,与沈邃华合作“竹简茶具”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成为当代紫砂首次在国际上荣获大奖。其作品:“丙寅大吉”“九龙组壶”“四方特奎壶”“青玉四方茶具”“一衡茶具”“高八方壶”“斗方壶”等一批作品。二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金银一等奖。在行业中有“获奖大户”美誉。大师为人厚道,谦虚好学,师德高尚。工作之余喜欢习字作画,钻研紫砂理论,培育新人,传授技艺。早期与顾景舟、徐秀棠合编《宜兴紫砂珍赏》;与唐伯年、叶龙耕合编《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的研究》等多部书籍;2002年编写《紫田耕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载大师及夫人沈邃华女士从艺的主要创作精品及理论研究,对后人的学习很有启发。大师先后发表了三十余篇有关紫砂艺术研究的论文,理论功底扎实,有独到见解,对推动宜兴紫砂文化的研究,紫砂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大师在紫砂行业默默耕耘了五十年,尊师爱幼,不图虚名,其业绩被海内外许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鉴于对紫砂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业绩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1989年授予高级工艺美术师‘2000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后又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07年初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汪寅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43年6月12日生,宜兴丁蜀镇人,曾就读于丁山小学,1956年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蒋蓉等名家。1973年进厂研究所,得顾景舟大师指导。1976年至1977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的日用陶瓷美术设计培训班进修。曾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并获得江苏省三八红旗手标兵、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现为江苏省政协委员。? 她从业30多年来,积极探索创新,集各派技艺之长,成为紫砂陶瓷艺术4个现代风格代表之一和现代陶艺名手。其作品曾在日本、新加坡、香港、

美国、前苏联、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展览,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并被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香港茶具文物馆等单位收藏。? 代表作品有《冬梅茶具》、《曲壶》、《王回王方咖啡具》、《葡萄杯》、《渔翁壶》、《松竹梅壶》、《桃杯》(仿)和《供春堂》(仿)等。论文《紫砂塑器——花货》、《花货造型艺术和工艺技法》被收入文献中。2001年10月24日,中国美术馆在北京举办汪寅仙紫砂艺术展,共展出各个不同时期的紫砂作品150余件,受观展行家的一致好评。

1956年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师承吴云根、朱可心等老人,75年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学习,江苏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省工艺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十年来,勤奋研习,探求创新,施艺严谨,手法独特,善于将自然生态注入壶艺之中,共创新作数百件套,作品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故宫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上海博物院、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南京博物院、香港茶具文物馆、台湾历史博物院等收藏,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礼品,曾在日、美、德、新、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览,并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1997年出版《汪寅仙紫砂作品集》.

吕尧臣,宜兴高升人,生于1941年,随紫砂名家吴云根学艺。研究员级高级

工艺美术师,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造型新颖别致,做工细腻严谨,深受紫砂同好和陶瓷专家赞叹,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当代珍品收藏。

他强于思考,观察敏锐,紫砂制作技巧扎实。在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能于生活中捕捉美的形式,大胆构思尝试,结合紫砂特质加以创作。设计独特出众、奇趣无穷,整体造型比例恰当,意涵深刻隽永,配合独树一帜的制壶手法,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气息,兼具传统基础的深度及现代感,并顾及实用性。

他善于总结前人经验,结合个人敏锐的感触另辟蹊径,拓展创作题材,并致力于泥料的研究与实验,发明砂壶绞泥装饰工艺。绞泥工艺,是指将多种色泥混在一起,捏搓、拍打成片制作砂壶。其困难在于容易因色泥烧成速度各不相同,导致砂壶产生裂痕,这考验作者对泥料、火候的认识与功力。绞泥装饰有着类似宋代钧窑窑变青瓷宛若生成、独一无二的特殊效果,色彩变化多端,纹路流畅自然。吕尧臣开创此种装饰技法的新河,为紫砂艺术更添光彩。

师承制壶名手吴云根,善于博采众长,汲古集今。40年的陶艺生涯新品层出,其风格清秀古朴、劲健老辣,尤以红、黄、绿、紫、黑多种泥绞混制壶,堪称一绝。1997年,他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有壶艺魔术大师之誉。

1958年,18岁的吕尧臣进紫砂工艺厂随吴云根老艺人学艺,没多久,就在二十多个师兄弟中脱颖而出。“竹节壶”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章教授设计的咖啡具,造型简洁、耐人欣赏,但不实用。吕尧臣大胆将其缩小成型,改造成以后数十年乃至今日久销不衰的“小型竹节茶具”。

60年代他曾负责陶工培训工作,1970年开始从事紫砂造型设计,在利用工艺材料方面有独到之处。他把红泥与紫泥用手法结合在一起,形成变化自然的纹理,优美生动,丰富了紫砂的装饰效果。他的作品曾获江苏省新产品评比一等奖(1979)、全国旅游纪念品优秀奖(1980)、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二等奖(1982)、宜兴陶瓷公司新产品一等奖(1983)及二等奖(1987)。主要作品有“八方凌云”、“玉屏移山”、“瑶池彩贝”、“雨花石”等茶具。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毛国强:艺名一粟,1945年生于江苏宜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

轻工厅评定),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

195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著名老艺人任淦庭学习陶刻艺术,从此走上了紫砂艺术之路。1982年作品《12件鼻烟瓶》(合作)获轻王部中国王艺美术协会展评一等奖;《五件紫砂挂盘》获二等奖;1994年作品《心经六条屏》获第五届陶瓷艺术设计创作评比二等奖;作品《狮象玉鼎》(合作)、《特大百寿瓶》陈设在中南海紫光阁。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自知天赋愚钝,但能刻苦,从不偷闲,得使数倍劲向有成就者、有造诣的人学习技艺。身边的紫砂陶艺也确使我神驰心醉。紫砂陶艺很讲究传统,但也在讲个人风格,二者必须兼顾。形质美可以追求,也可以于无意之中,水到渠成。在潜心追求紫砂传统中丰富内涵时,把握自己对理想和意境感受,创出自己拙中藏巧的厚味。”其作品带有耐人寻味的意境,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实践而有了自己的风格。市场亦屡见仿其风格,并名之陶刻,但书画功力不是一蹴而成的,故容易从气韵上鉴别。

徐安碧:1953年生于江苏宜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十大“能工巧匠”、“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现宜兴精陶集团陶艺工作室专业从事精陶艺术创作,也常涉足紫砂艺术领域。 1976年毕业于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在陶瓷艺术领域里耕耘了近三十年,创作新品涉及精陶陈设花瓶、艺术挂盘和陶艺、紫砂茶具等多个门类,把书法、绘画与陶瓷陈设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创新,追求完美。1996年设计的紫砂陶板画《迎回归》被国务院港澳办定为庆香港回归六大礼品之一,亦为当今政要名人设计制作高级礼品,作品《宜泉茶具》被北京故宮博物馆收藏。

何道洪,艺名山蜀,1943年生,江苏宜兴丁蜀镇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

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曾先后师承著名艺人王寅春、裴石民,并深造于中央工艺美院,紫砂工艺美术生涯已近五十个春秋,在紫砂艺苑形成了壶艺界乐道的“何式风格”,全手工成型与深湛的工艺美术修为使其作品堪称当今首屈一指,创壶价之最。作品集“松、竹、梅”等具象形和俗称“光素器”,“筋纹器”之大全,独创的以敦厚,力感为“神韵、气质、艺趣”的“道洪型式”深得台湾等地大收藏家的青睐,达到千金难得一壶的程度。许多作品被中央工艺美院、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馆及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并被选为国家元首出访礼品。2001年出版个人专著《珍壶藻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拜师于王寅春门下,深得名师真传,练就制作方器、圆器与筋纹器等器形的扎实功底。而后并获素有「陈鸣远第二」之称的裴石民先生指导,琢磨花货及仿生蔬果的制作技艺。曾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修习陶瓷相关课程,深研造型、装饰设计,涵养创作美学。

何道洪是一位难得的制作技术全面的紫砂陶艺家,熟悉掌握各种砂壶制作技法,深知泥料特性及配色学问,兼具丰富的制壶实务经验与美学理论基础,其作品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所设计的砂壶稳重大方、精工细致,器形力度、动感十足,韵味深厚。于光素器圆润敦厚、气韵深蕴,筋纹器工精艺谨,花货细腻优雅。三十多年来,塑造了百余个作品,种类有圆器、方器、塑器、筋纹器等,还有花瓶、花盆、果品、小动物等摆件装饰品。既是艺术欣赏价值极高的特艺品,也是实用性强的日用品;既有可容水80斤的特大“道方壶”,也有姆指般小的“微形什锦壶”。在装饰手法上有乳雕和半乳雕之装饰,有应用字画嵌泥装饰,有开片裂纹及嵌银丝等装饰。 1985年赴日考察期间,受到当地极其热烈的欢迎及赞赏。正值创作丰收期的何道洪,在紫砂艺术中的发展,受到众人期待。

曹婉芬,1940年生于江苏宜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会员,现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专事壶艺创作。1955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师承先辈朱可心、后又随裴石民学艺,一度承著名艺人王寅春及顾景舟教泽,技艺功底全面扎实。1958年任紫砂工艺班“小辅导老师”,培训青年艺徒。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受上级委派,到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紫砂壶艺工作者,促进了紫砂壶艺的普及。1982年创作的《玉婷壶》获亚太地区陶瓷评比一等奖;1983年作品《宝方抽角壶》获全国陶艺评比二等奖;1990年作品《壶艺掇英组壶》获全国

陶艺评比二等奖和“景德镇杯”国际精品大赛二等奖;2002年,以紫砂不同造型及工艺创作的《四季流芳壶》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大彬瓜楞壶》收藏于中南海紫光阁;《嵌银丝无暇壶》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珍宝馆;《苑林提梁壶》收藏于南京博物院。2003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个人专著《曹婉芬紫砂集》。作品秀丽大度,文气飘逸是她的艺术追求。

徐达明,1952年12月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宜兴紫砂陶艺世家徐门第四代传

人,现工作于徐汉棠大师工作室。第十一届无锡市政协委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共党员、中国工艺美术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理事。

季益顺,1960年出生于江苏宜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紫砂行业协会壶艺专业委员主任,收藏监赏委员会主任。

国际、国内权威性艺术展评多次金奖获得者。紫砂艺术承前启后的扛鼎人物。现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供职。1960年生于陶都宜兴陶瓷世家,自幼生活在陶瓷世界之中,紫砂陶的高雅艺术熏陶着他的童年,也培养着他对紫砂艺术的悟性与天赋。

1978年踏进紫砂工艺厂后,师从著名紫砂陶艺家、高级工艺师高丽君学艺。恩师如母,言传手教,使本来就灵性、聪敏的他,练就了全面而扎实的制壶基本功,1983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习深造,使他在陶瓷设计理论方面有了飞跃式的提高。天赋加勤奋,再加上吸纳了高等学府的正规化理论,使他具备了一个艺术大家必须具备的所有条件,从此,他在紫砂艺术领域里自由地驰骋,创作出许多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紫砂壶艺精品。

他继承传统,但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更善于创新,在把握紫砂本质语言的同时,把绘画、浮雕、金银丝镶嵌用于壶体装饰,自然地形成“画在壶上、壶在画中”的立体效果,极大地丰富了紫砂壶艺的文化内涵,增强了艺术神韵和张力。他把紫砂艺术融于生活之中,把高雅的艺术有机地与“日用”相结合,让“壶”的品茶功能在艺术氛围中完美地发挥,创立了花素相融、赏用皆美、情趣灵动、风格独特的“季益顺壶艺流派”。

2006年,他创作的《江南水乡一景》五件组壶获第八届全国陶瓷创新设计评比金奖,作品《紫气东来》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另外,多件作品参加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展评,获金质奖。

他于上世纪90年代就被海内外收藏家赞誉为“壶界四小龙”之一,由于不断的努力,今天,他已成为收藏界公认的紫砂又一代领军人物。

李守才,生于上海市,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

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美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委,省人大代表,系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国内)学术,技术界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级专家。历年来,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一、独创“半浮雕”,“立体浮雕”堆贴法,为弘扬民间工艺作出历史贡献。在从事宋代已著称于世,与紫砂,均釉并称宜兴陶瓷“中国民间三绝”得均陶堆花艺术创作中,实现了从传统“平贴法”到“半浮雕”“立体浮雕”堆贴法的创作。代表作无锡锡惠公园浮堆九龙壁被誉为“中国四大九龙壁之一”,堆花“蟠龙陶台”在中南海紫光阁收藏陈设。创作中借鉴民间姊妹艺术表现形式,首开堆花艺术品时代先河。继而带领和培养一大批专技人员把堆花运用在紫砂陶艺创作上,为宜兴陶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堆花精品赢得众多荣誉,德艺双馨,曾被陶艺界,中国中央电视1台《神州风采》栏目等新闻媒体誉为“堆花艺王”。为企业培养包括高级堆花工艺人才30多名。几年来的佳作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精品展,全国陶艺评比中获一等奖(金奖)2项,银奖3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6项;省级陶艺评比中: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分别刊登在《江苏陶瓷》《台湾陶艺》《江苏陶艺》杂志。

三、精湛的技艺广泛交流,造就堆花特艺享誉海内外。堆花在国内外已是很有影响的陶瓷艺术,中央领导李瑞环、周培源、李铁映等来厂视察堆花特艺表演,赞为“国人的骄傲”。多所高等院校选作教育实习基地并担任兼职教授和实习指导老师。1999年,在苏州与荷兰女王切磋并作文化交流、被女王叹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几年中分别赴香港、台湾、韩国、美国作为中国民间陶瓷艺术访问成员交流表演。

邱玉林,字艺林,男,1953年出生于宜兴,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

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艺专业委员会副主席,1977年江苏宜兴陶瓷轻工业学校装饰专业毕业,1991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大专班进修,现任宜兴彩陶工艺厂彩陶艺术研究所所长。

近30年来,专研宜兴现代陶瓷,并在泥料、釉料、烧成等方面不断探索,首创了彩釉画花、彩釉喷、划、填、挑综合装饰、玉珠釉装饰等多种装饰新工艺,开创了现代彩陶扁、尖、异形造型的独特风格,为宜兴陶瓷造就了一个特色品种,创出了一个市场流行品牌,也为其他陶瓷创作设计提供了借鉴艺术。其设计创作的作品在国内各类评比中40多次获奖,作品、论文在国内多种报刊、杂志上多次发表和报导,并有作品被众多陶瓷爱好者收藏。先后被评为宜兴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无锡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无锡市劳动模范,无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吴鸣,号怡陶,居怡陶园.现任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设计中心主任。研究员级高级

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设计协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陶瓷专委会副主任、高级职称评委、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宜兴市政协常委、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紫砂学科带头人。发表作品百多件,论文数十篇。二十多次获省、国家级专业奖,连续三次入选日本美浓国际陶展,并获评委特别奖。多次应邀出国办展、讲学、专版个人专集。作品被多个文化机构及博物馆收藏。最早全方位进行现代紫砂创作研究。其创作融合传统、演绎现代、关注未来,自成风格,对现代紫砂创作有积极影响,被誉为“紫砂现代陶艺先河”、“新流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