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xxxx工程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xxxx

系部xxxxx

专业班级xxxx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辅导教师

时间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

目录

任务书. (Ⅰ)

开题报告 (Ⅱ)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Ⅲ)

评阅教师评语 (Ⅳ)

答辩会议记录 (Ⅴ)

中文摘要 (Ⅵ)

英文摘要 (Ⅶ)

前言 (Ⅷ)

1 热力采油 (1)

1.1 蒸汽吞吐 (1)

1.2 蒸汽驱 (5)

1.3 火烧油层 (8)

1.4 热水驱 (13)

2 化学采油 (15)

2.1 表面活性剂驱油 (15)

2.2 微乳液驱油 (15)

2.3 化学采油原理 (15)

2.4 化学采油应用 (16)

2.5 实验结论 (20)

3 微生物采油 (21)

3.1 生物表面活性剂 (21)

3.2 微生物降解技术 (21)

3.3 微生物采油机理 (21)

3.4 微生物采油应用 (21)

3.5 实验结论 (26)

4 总结 (27)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9)

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系)工程技术学院专xxx班级 xxx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职称 xx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2.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

2012年11月20日~2013年5月25日

3.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资料(指导教师选定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

(1)《稠油注蒸汽热采工程》刘文章等;

(2)《热力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张义堂等;

(3)《化学吞吐开采稠油技术研究》黄立信等。

4.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1)我国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进展;

(2)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趋势;

(3)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有哪些?这些技术能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是什么?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2 年 12 月 5 日指导教师(签字)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进展

系部xxxx

专业班级xxx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辅导教师

x x5日

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进展

学生:xxxx

指导老师xxxxx

一、题目来源

题目来源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石油是一种埋藏于地层深部的地层流体,具有独特的开采方式,与其他矿物资源相比,石油的采收率较低。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世界范围内对石油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尤其在我国,一方面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量的增长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另一方面,我国的各主力有天均已进入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采期,开采难度增大,产量递减幅度加大,而且后备储量严重不足,石油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世界上稠油资源极为丰富,其地质储量远远超过常规原油的储量,据统计,世界上已证实的常规原油地质储量为4200×108t,而稠油油藏地质储量高达15500×108t。我国的稠油资源也相当丰富,分布较广。预测全国稠油储量在80×108t 以上,仅在胜利油田就还有近2亿吨稠油未动用开发。稠油资源是我国一巨大的潜在资源,它将在今后的原油稳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和更深的认识,而且对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这对于改善稠油资源的动用程度,提高稠油油藏开采效益,稳定稠油产量无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选题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参考文献

[1] 刘中春.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现状及其在中石化的发展方向.

[2]王杰祥.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M].第一版.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朝晖.国内外稠油开发现状及稠油开发技术发展趋势[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郑军卫,张志强.提高原油采收率:从源头节约石油资源的有效途径——国

内外高含水油田、低渗透油田以及稠油开采技术发展趋势[J].科学新闻,2007,1(2):34-36.

[5]刘文章.稠油注蒸汽热采工程[M].第一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7-10.

[6] 唐春燕,刘蜀知.稠油热采技术综述[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19(6):[7] 张锐,朴晶明,邓明.火烧油层段塞+蒸汽驱组合式开采技术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7,14(5):66-69.

[8] 谢建军.河南油田稠油热采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的探讨[J].河南石油,2005,19(2):58-60.

[9] 周明升.组合式蒸汽吞吐技术在超稠油油藏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期刊,

[10] Vello A. Kuuskraa, Michael L Godec.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of US Heavy oil Resources, the 4th UNITAR Conference of Heavy Crude and Tar Sands.

[11] Butler R.M..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 Concep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and Future [J], JCPT 1994.

[12] 刘喜林,赵政超,刘德铸,等.蒸汽萃取开采稠油技术[M].第一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1-2,5-6.

[13] R.W.Luhning, L.J.Fisher et al. Full Scale V APEX Process-Climate Change Advantage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J], 2003, Feb. JCPT Vol 42.

[14] Subknow P. Process for the removal of bitumen from bituminous deposits.

[15] [16] Ender Okandan. Improvement of water flooding of a heavy crude oil by adding of chemicals to injection water. 1976, SPE6597: 89-94.

[18] Qiang Liu, Mingzhe Dong, Shanzhou Ma et al. Surfactant enhanced alkaline flooding for westen Canadian heavy oil recovery. Colloids and Surface A: physicochem. [19] Q.Liu, M. Dong and S. Ma. Alkaline/surfactant flood potential in Western Candian heavy oil reservoirs. 2006, SPE99791: 1-10.

[20] 史权.用化学方法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J].国外油田工程,2002,18(4):1-10.

[21] 吴国庆,黄立信,陈立峰.稠油化学吞吐技术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0,15(2):29-34.

[22]何志勇,徐新俊,贾金辉等.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碱/表面活性剂[23] 周雅萍,刘其成,孟平平.碱/表面活性剂改善千22块普通稠油开采效果实验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0,7(2):39-43.

[24] 张润芳,王纪云,张燕等.古城油田B125断块表面活性剂驱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05,27(4):51-55.

[25] S.THOMAS等著.稠油开采的化学方法[J].徐雅莉,邸秀莲译.特种油气藏,2003,10(2):95-96.

[26] 杨振宁,陈广宇.国内外复合驱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5):94-97.

[27] 韩冬,沈平平.表面活性剂驱油原理及应用[M].第一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25-28.

[28] 陈广宇.油田污水中有机物对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2,21(3):65-67.

[29] Taylor K C. Nasr-E1-Din H A. Colloids Surfaces. 1996, 108: 49-51.

[30] 王启尧,吴芝华.八面河油田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试验[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19(6):59-60.

[31] 黄世伟,张廷山,霍进.稠油微生物开采矿场试验研究[J].河南石油,2006,20(1):46-49.

[32] 邓勇,易绍金.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现状及进展[J].油田化学,2006,23(3):

[33] 张飘石.微生物开发稠油技术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25(9):26-27.

[34] 代学成,李东文,王东,等.微生物开采稠油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应用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4,1(41):66-69.

[35] 程绍志,胡常忠,刘新福.稠油出砂冷采技术[M].第一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3-20.

[36] 付军.重油出砂冷采产量预测[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7] 董本京,穆龙新.国内外稠油出砂冷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钻采工艺,2002,25(6):18-21.

[38] 罗玉合,孙艾茵,张文彪,等.稠油出砂冷采技术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1(2):73-75.

1-2.

[40] 胡盛忠.石油工业新技术级标准规范手册—石油开采新技术及标准[M].第

[42] 张春栋.电加热杆开采稠油技术在纯梁采油厂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

四、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攻方向

1.国内发展情况

我国针对大多数油田是陆相沉积的特点,经过四个连续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该关,在石油系统个单位以及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的共同努力下,提高采收率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化学驱一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聚合物驱油已形成完整的配套技术,并已在大庆胜利等大油田工业行推广,复合驱油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先导性实验获得成功。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生产实际问题,为今后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此外,蒸气吞吐蒸汽驱等热采方法已在我国石油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蒸汽吞吐是目前国内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技术,已完善配套,且中深层的蒸汽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蒸汽驱技术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实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国外发展情况

目前在美国,稠油蒸汽驱热采技术属国际领先;在加拿大,稠油开发主要靠SAGD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在委内瑞拉,稠油开发技术主要放在了改善蒸汽吞吐开采效果上。近年来,国外稠油开采技术的进展主要有: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稠油出砂冷采技术、稠油气体溶剂超临界萃取冷采技术、重力辅助火烧油层技术、电磁波热采技术等。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外I Kern River油田和印度尼西亚Duf油田的大型蒸汽驱项目。采收率高达55%~70%,油汽比均超过0.25,开采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美国、加拿大在稠油开发和开采方面,包括蒸汽驱热能管、油藏监测等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研究的主攻方向

复合驱油技术进一步完善,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蒸汽吞吐等热采油方法在现有的经验基础上,将技术更进一步提高。

五、主要研究内容需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主要研究内容:根据其油藏自身不同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研究,主要是复合驱油技术和蒸汽吞吐技术

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对稠油油藏的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开发油藏。不同的稠油油藏其储层内部的特征是有差异的,开发技术的制定也不同。稠油开采的技术有很多,主要有热力采油技术、热力化学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等。油藏自身的特点不一样,在开发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开采技术,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采收率。但不同的开采技术,影响采收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地层特征。

解决思路:本文重点研究复合驱油技术和蒸汽吞吐技术,通过对储层的认识,优化开采技术,提高采收率。

六、毕业设计所具备的条件与必须采取的措施

1.所需条件:

要求学生了解油层物理、提高采收率原理、工程流体力学、采油工程、油气田开发、保护油气层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在网络数字期刊中检索有关参考文献,目前我校图书馆已经开通此项服务;资料条件:已收集了大量的所研究油田地质资料、钻井资料、试油资料以及部分的测试分析资料;计算机条件:计算机1台及图文打印设备与相应的制图与计算软件计划机时:200机时。

2. 解决办法:

1、认真查阅资料,结合实测资料进行分析;

2、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产能的计算与分析,做到多学多问。

七、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月26 日—3月25 日外文资料翻译

第二阶段:3月25日—4月10 日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资料查阅、整理第三阶段:4月11日—5月25 日编制绘图、论文设计、提交报告

第四阶段:5月25日—6月8 日准备答辩

八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教师签字:

日期:

xxx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注:此页不够,请转反面)

xxxx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语

(注:此页不够,请转反面)

xxx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

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学生:xxx

指导老师: xxxx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量迅猛增长,经过上个世

纪对常规油资源的大规模的开发后,稠油资源以其丰富的储量吸引了世人的注意,因而稠油油藏的开发技术也备受关注。对于稠油油藏,常规的方法是很难开采出来的,因此要采取一些特殊的开采方法,本文主要从热力采油、化学采油、微生物采油三个方面介绍稠油开采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适用条件和作用机理,通过对各种方法的介绍,我们发现稠油热采方法虽然成本投资大,但适用范围广,可以达到较高的采收率,其中蒸汽吞吐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发展前景比较好的一种稠油热采方法;根据稠油开发的发展趋势,对稠油油藏开发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目的是为将来的稠油油藏开发方式的筛选和创新打下一个基础,使稠油油藏开发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热力采油化学采油微生物采油稠油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