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物化妇女的话语_玩偶之家_和_伤逝_的对比研究

被物化妇女的话语_玩偶之家_和_伤逝_的对比研究
被物化妇女的话语_玩偶之家_和_伤逝_的对比研究

被物化妇女的话语

玩偶之家 和 伤逝 的对比研究

文育玲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 玩偶之家 和 伤逝 中的女主角娜拉和子君都被各自的环境所物化,但她们分别采用了言说和沉默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来表达自己。通过言说,娜拉否定了男权至上的观念,维护了自己做人的权利;子君则在沉默中失却了自我,乃至于生命。在两种不同选择的背后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根源。总体而言,生活在男权社会的女性大致扮演着相似的角色,但与西方同时代的妇女相比,囿于封建教条的中国妇女的命运更为悲惨。

关键词:妇女;物化;话语;言说;沉默;文化

中图分类号:I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395(2006)05-0020-03

收稿日期:2006-05-30

作者简介:文育玲(1963-),女,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比较文学研究。

在中国人追寻民主和科学之时,易卜生的 玩偶之家 在中华大地上播下了个人自由和女性独立的种子,引发了一系列以女性和婚姻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其中以鲁迅的 伤逝 最为突出。 玩偶之家 和 伤逝 因为接受和产生的渊源关系和共同的女性解放主题而进入比较文学的视野,成为人们常说常新的话题。

若细读原文,则不难发现两位女主角都在不同程度上被各自的环境所物化。在 玩偶之家 中,丈夫托伐!海尔茂一直把妻子娜拉当作一件逗乐的玩物。?小鸟儿#和?泥娃娃#成了娜拉的代名词。因此,尽管已经为人之母,娜拉仍不得不将自己打扮成小天使的模样,为丈夫唱歌跳舞,同孩子们游戏。为了满足丈夫的欲望,娜拉似乎也心甘情愿地扮演玩偶的角色。虽然娜拉担心丈夫迟早会发现自己伪造借据的秘密,并对自己虚假的生活深感不安,但她还是竭尽全力维持表面上看来幸福美满的婚姻。即便到了危机关头,娜拉也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留住丈夫。为此,她不惜孤注一掷。她要在圣诞晚会上用她的美貌、装束和舞姿为他们濒临崩溃的婚姻力挽狂澜。显然,娜拉并不是作为一个有着主体意识的人而活着,而是作为取悦男性的玩物而活着。正如剧本题目所示,娜拉在她的婚姻中的确只是一个玩偶,而非与丈夫享有同等权利的人。

在 伤逝 中,与涓生同居后的子君似乎完全忘记了她先前对独立的追求。有了爱情的鸟巢,她便以为拥有了整个生活,于是她放弃个人尊严,甘愿成为男人的附属和家庭劳作的工具。以前她能够无畏地面对嘲笑,镇静地缓慢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而现在,她却变得毫无生气,沉溺于越来越飘渺的昔日浪漫,侍侯男人和操持家务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似乎与劳作有着不解之缘。?妇#字的结构就形象地说明女子是和扫帚紧密相连的。 说文解字 云:?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1]由此可见,妇女的职责就是服侍他人,用扫帚洒扫庭院。自神农之时,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就成为社会劳动分工的基本模式,这种根据性别特征所作的分工不无合理之处。纺织、刺绣和缝纫成为女性的专职,即女工、女功或妇功。东汉班昭的 女诫 将妇功定为女子的?四德#之一:?专心纺绩,不好戏笑,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2]于是,中国妇女的位置就被定格在纺车和锅台旁了。劳动本是物种进化的必然途径,但在子君而言,它已不再具有创造的快乐,而是一种异己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言,?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3]作饭、养鸡等家务琐事不仅劳累了子君的身体,而且也麻木了她的心灵,进而将其降格为没有主体性的家庭劳作工具。但是,献身家庭的她并未因此而赢得男人的爱情,反而成为他鄙视和抛弃的对象。

娜拉和子君的被物化既归因于男权统治,同时也是她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男性一直被认为是强大的主宰,而女性则被视为柔弱顺服的附庸。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这种性别歧视都早已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对此,易卜生明确地指出:?这个社会完全是一个男人的社会,法

第27卷第5期2006年10月

大连大学学报

JOUR NAL OF D ALIAN U NIVERS ITY

Vol.27No.5

O ct.2006

律是男人写的,起诉人和法官都是男人,他们从男人的立场出发判断女人的行为方式,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女人不可能忠实于自己#。[4]在 玩偶之家 中,娜拉是一个玩偶,婚前取悦于父亲,婚后则取悦于丈夫;她甚至不能拥有打开邮箱的钥匙。在 伤逝 中,子君走投无路只得与情人私奔,但她投奔的男人却使她沦为烧饭养鸡的家庭主妇。因为丧失自由意愿和个体意识,她们不再是自觉自在的人,而只是男人的依附,正如西蒙!波芙娃所言: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不过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客体。另一方面,女性对于自身所处的从属地位也负有一定的责任。?谈及女性,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婚姻、家庭、孩子和家务等概念。对女性的定义便是在这些概念的不同组合中建构起来的,因而作为个体的女人便按照这种文化上的定义来建构自身。#[5]男权价值观以其建立时间之长和影响范围之广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也被作为牺牲者的女性所内化,因此,她们相信自己低人一等,视家庭和孩子为中心,视服从、侍侯和取悦男人为天职。娜拉和子君虽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但她们仍然不能突破男权社会的局限,而只得寄身于家庭和情感世界,并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服从和柔顺成为她们的信条,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她们成了男性的帮凶。

虽然娜拉和子君都被男权价值观所物化,她们却诉诸不同的话语方式,前者采用言说,而后者则保持沉默。话语discourse来源于拉丁语dicursus,而dicursus源于动词discurrere,由dis(离开)和currere (跑)两部分构成,意即?到处跑#,后引申为?演说,论说,讲稿,谈话#等,在语言学中则指为句子和词语的正确理解提供语境的?语篇、话语#。但一般而言,?话语是指发声,或一定长度的谈话,它的展开和自然发展不受刻板意愿的控制。#[6]由此可见,话语借助于言辞,以发声为标志。但是,后现代的先锋福柯认为沉默同样是话语的一部分:?沉默本身是指个体拒绝言说或是被禁止言说的状态,或是在不同对话者之间所采取的谨慎。与其说它与话语绝然分开,是话语的极端,不如说它始终伴随着说话过程,并在总体策略上与之紧密联系??沉默远不止一种,它们都是隐藏但贯穿于话语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7]因此,沉默并非对话的终结,而是对话的一种特殊形式:个体之所以拒绝讲话或发声,要么出于保留信息的个人意愿,要么出于内在或外在的压力,要么仅出于审慎而已。

在 玩偶之家 的第三幕,娜拉从梦幻中醒来,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控诉。在托伐无休止的责怪和尔后的哄骗中,娜拉对自己和生活的内在缺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过长久的压抑,她终于道出真实的心声。她首先指出在她和丈夫的共同生活中没有任何严肃的谈话或是相互的了解;接着她指责丈夫和父亲剥夺了她思想的自由,使她如同行尸走肉;她甚至还质问了法律、宗教和道德这些所谓约定俗成的东西。为了到外面的世界接受教育,实现自我的职责,娜拉断然拒绝了托伐的劝阻和试图提供的帮助。觉醒后的娜拉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8]于是,先前的做作及虚饰都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心灵的诉说。在她的言说中,她不仅申斥了托伐,同时也面对了自己,更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在关键时刻,娜拉用言辞来表达自我,而子君却保持了沉默。生活入不敷出时,她会无精打采,甚至生闷气,但她从不抱怨。当自己的悉心照料竟换来与日俱增的鄙视和厌恶时,子君虽然苦恼,但她仍然一言不发。看见涓生对待小狗阿随冷酷无情,子君虽然不满,但也只表现出凄惨的神色。就连涓生提出分手,她还是默默地点头。这种沉默一直延续到涓生说不再爱她:?我同时预期着更大的变故的到来,然而只有沉默。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饿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9]子君的无语使她的爱人迷惑不解,但这正是她无知、无助和驯服的表现。在沉默中,她丧失了自尊和勇气%%%那些曾激励她去崇拜易卜生和拜伦的东西。此刻的她既害怕又迷惘,因此未能践行自己自由独立的誓言。作为不同的话语方式,言说与沉默对自我的维护有着迥然不同的作用。较之缄默不语,说话或发音是群体或个体表达自我更为有效的工具。作为自我觉醒的表征,言说有助于女性找回自身并积极构建自我主体性。也许言说的声音起初很微弱,但终究它会像娜拉离家的关门声,起到警世的作用。与言说相反,沉默则总是与缺席、消极、犹疑和放弃紧密相连,它常被视为传统女性的基本特征。索福克勒斯断言:沉默使女人显得更优雅。这一论点奠定了西方传统好女性形象形成的根基。在他的一部戏剧中,哑妻子被一位著名医生治愈,但当她开始牙牙学语时,丈夫却后悔不迭,他迫切希望她再次变哑,像从前一样只见其形,不闻其声。显然,在男人眼中,女人的言语就是洪水猛兽。沉默即美德,这一观念不仅阻碍了女性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剥夺了她们构建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权利,最终将其奴化为消极被动的客体。

尽管男权意识占主导地位,娜拉还是选择了言

21

第5期文育玲:被物化妇女的话语 玩偶之家 和 伤逝 的对比研究

说而非沉默。她的选择与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无联系。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个性,反对权威和一切形式的约束。追求自我,探寻真理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梦想。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最早提出?快乐原则#,他认为人生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幸福,而这幸福是由灵魂平静、和谐和无畏而致的内心满足或愉快;伊璧鸠鲁主义坚信避苦趋乐是人的天性,因此鼓励个人将自己的幸福当作努力奋斗的目标;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将一反中世纪的教条,将人视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法国启蒙运动更是将人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到了19世纪,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基尔凯郭尔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价值,视自我高于一切。易卜生在创作 玩偶之家 之前也多少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于是便将个体高于群体的理想赋予给他的女主角,让她发出?我是一个人#的宣言。虽然?个性自由#在当时还是一个模糊而大胆的设想,但它激励着娜拉挑战男性霸权,谴责父权社会的体制和机构,从而帮她找回失落的自我。

正如娜拉采用言说有其西方文化根源,子君的沉默同样可以归因于中国文化的影响。首先,过去的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自出生之时就因性别和门第被分为三六九等。 诗!斯干 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10]可见,男女自呱呱坠地就享有绝然不同的待遇:男孩子一出世就可以躺在床上,而女孩子只能睡在地上;男孩子有衣裳穿,而女孩子只能被裹在襁褓里;男孩子被赠以贵重的玉佩,而女孩子只能玩弄纺线的瓦锤。这种观念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推崇,也为普通百姓所接受,久而久之,男尊女卑便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其次,在以伦理为本位的古代中国,人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都注定要服从人与人的各种道德关系准则。?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纲常礼法规定了人的位置,将妇女置于社会等级制金字塔的最底层,因此 女诫 七篇明言妇女的?卑弱#、?敬慎#和?曲从#是家庭和睦的关键。受伦常的教化,中国女性被迫,同时也自觉自愿地坚守沉默和顺从。子君,虽为个性解放的口号所鼓舞,最终还是遵循伦常,陷入了沉默:她既害怕说出自己的意愿,也没能认识其中的必要性。因此,就 伤逝 而言,子君的沉默是封建专制的必然结果。

与 玩偶之家 相比,植根于中国文化的 伤逝 显得更为悲观,但它绝不意味作者对女性解放的否认。子君的沉默仅仅说明:与同时代那些受压迫但有声音的西方女性相比,旧中国女性的命运更令人同情。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614.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8:1883.

[3]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95:44. [4][挪威]艾尔瑟!赫斯特.易卜生评论集[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1982:309.

[5]M OORE,HENRIET TA L.Feminism and Anthropology[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8:25.

[6]FRANK,M ANFRED.On Foucault?s Concept of Discourse[M]//

TIM OTHY J,ARM STRONG.M ichel Foucault Philosopher: Essays Translated from French and German.Hertfordshire: Harvester W heatsheaf,1992:99.

[7]FOUCAULT,M ICHEL.Discipline and Pun i shment[M].ALAN

SHERIDAN,Trans.New York:Pantheon,1977:27.

[8][挪威]易卜生.易卜生戏剧集(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331.

[9]鲁迅.鲁迅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43.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79:438.

The Discourse of the Objectified Wome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Doll?s House and Regret For T he Past

WEN Yu-ling

(Department of English,W uhan Universi ty,W uhan430072,China)

Abstract:T he heroines in A Doll?s House by Henrik Ibsen and R egr et For T he Past by L uxun ar e both objectified by their r espectiv e env ironment,but they resort to differ ent means of discourse.Employing speech,N ora denounces male supremacy and asser ts her r ight as a human being while Zijun in silence is deprived of self-esteem and then sent to an early grave.T her e exist cultural factors behind their choices.Gener ally speaking,women all over the world assume similar r oles that society dictates for t hem,but women in feudal China w ith its rig id ethical imperatives are subjected to more misery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in western countries.

Key words:w omen;objectification;discourse;speech;silence;cultur e

22大连大学学报第27卷

《玩偶之家》剧构分析(精品文档)

《玩偶之家》剧构分析 《玩偶之家》是一部出色的佳构剧,它遵循“三一律”的原则,其出场人物以及人物活动空间的高度集中,全局情节也比较简单,始终围绕着“海尔茂和娜拉如何对待八年前的一张借据”一条线索展开。作者还使用了“倒溯法”,使戏剧矛盾集中突出,将复杂的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一开场剧情便出现了一个矛盾发展的小高潮。 通过柯洛克斯泰之口,我们了解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八年前,娜拉由于帮丈夫治病,在父亲过世后,以假冒签名的借据向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钱。这一关键事件对于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要人物关系的变化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此,我们看见了主人公尽似完美的夫妻关系下隐藏的危机。在这一场里,柯洛克斯泰威胁娜拉,并由此揭示出了另外两组人物的矛盾冲突:海尔茂和柯洛克斯泰之间,海尔茂和娜拉之间。海尔茂准备辞退柯洛克斯泰,而柯洛克斯泰为了保住银行的职位不得不对娜拉进行威胁。海尔茂道貌岸然,对娜拉要求严格,而娜拉却在八年前伪造借据,犯下忌讳,独自还债,唯恐暴露。易卜生安排柯洛克斯泰短暂的出场便迅速的进入了戏剧的主题,使得情节非常简洁、紧凑。 其后,柯洛克斯泰为了保住工作而写信威胁,加速了娜拉的紧迫感,进一步激化矛盾,使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内在性格也越来越清晰。第三幕柯洛克斯泰又把借据寄还给娜拉,在主人公之间关系极度恶化的时候,他的这封来信让海尔茂转危为安,对待娜拉的态度再次骤变,让娜拉同时也让观众洞悉了海尔茂的虚伪,成为推动娜拉决然离开的决定性力量。 本剧利用高度集中的时间、空间,将复杂的矛盾冲突紧密环绕在一起,更加深化了人物性格。全剧大概有七段人物关系:娜拉与海尔茂;娜拉与柯洛克斯泰;娜拉与林丹太太;娜拉与阮克大夫;海尔茂与柯洛克斯泰;海尔茂与阮克大夫;柯洛克斯泰与林丹太太。相互交织的人物关系对使得情节更加集中,结构更加紧凑凝练,娜拉和海尔茂的关系为主线,穿插其他的人物关系,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比如海尔茂与柯洛克斯泰之间的矛盾并不是通过正面冲突展现的,他们两人并没有正面交锋,它只是造成柯洛克斯泰和娜拉冲突关系的原因之一,表面上看是娜拉和柯洛克斯泰的矛盾实际上是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冲突。而洛克斯泰和林丹太太的爱情关系使得剧情集中又简练,柯洛克斯泰与林丹太太的矛盾解开了,在其影响下,柯洛克斯泰把借据退回去,这一行动又直接导致了主人公关系的新的发展,并解除了海尔茂与柯洛克斯泰、娜拉与柯洛克斯泰间的矛盾。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最终只剩下了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对立,将戏剧冲突剔除了“谎言”的外壳,引向人性对立的实质。这一系列的转变都环环相扣入情入理。通过这样人物关系的设置,结构更加集中,情节也更加有理有据,体现了剧作家高超的编剧技巧。

《玩偶之家》娜拉形象分析

11级师范一班尹宝玉 2011071026 《玩偶之家》中娜拉形象分析 《玩偶之家》的描写场面不是富丽堂皇的宫殿城堡,精致优雅的别墅,而是平凡普通的家庭,全剧是在海尔茂和娜拉的家里展开的,作品一开始就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小康家庭的日常生活图景,这样的图景很容易使读者拉近作品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娜拉她善良单纯,有热心肠,优雅可人,并且孝顺,更可贵的是她对海尔茂坚贞不渝的爱情。首先,开场中娜拉对脚夫的赏赐,体现出她对于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帮助,从侧面反映出了她的善良、质朴与纯真。她的好友林丹太太向她求助,请求她劝说她的丈夫为自己在银行中寻求职位时,娜拉也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并且以实际行动帮助了林丹太太,这些都能够看出她的热心肠。其次,在娜拉父亲重病期间,娜拉她遇到了困难麻烦,宁愿冒着名誉被毁的危险,自己假冒父亲签字,也没有把借据邮寄给她的父亲,她不想让她的父亲担心她,“难道法律不许女儿想法子让病得快死的父亲少受些烦恼吗?”这是娜拉说的话,足见她的孝顺。 但是这个优雅的可人,在家庭中却没有什么地位,她就连吃杏仁饼干都要藏着掖着,怕她丈夫海尔茂发现,这就暗示了她在家中的卑微地位。从她的丈夫称呼她为“小鸟儿”、“小松鼠”、“乱花钱的孩子”和“不懂事的孩子”这些称呼中,就能够看出来,在海尔茂的眼中,自己的妻子就是一个大孩子,单纯可爱,不谙世事,这个“大孩子”的一切行动都要受他支配,听他指挥,他曾说“你的事情都由我做主,都由我指点”。如果不是柯洛克斯泰以她伪造签名来要挟她的话,这长达八年之久的婚姻或许不会这么快分崩离析,娜拉她的确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大孩子”,在面对债主的威逼利诱,她不知道如何应对,总说“没有的事,不会有的事”,来自欺欺人,最后她甚至想独自承担这一切的后果,以自杀来逃避现实的残酷。其实,在娜拉身处险境的时候,在她的内心深处,她仍然祈祷着海尔茂能够坚定的同她站在一起,希望奇迹的出现,希望海尔茂是一个勇于为自己妻子承担责任的男子,但是海尔茂的表现,让娜拉彻底的明白了,她的丈夫从来就没有了解过她,她受尽了委屈,她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拯救她病危的丈夫,为了不让她的丈夫为此感到不安和耻辱,她独自一个人保守着这个秘密,后来为了还债,她做点轻巧的活计,像编织、绣花一类事情,她甚至还从事抄写工作,省吃俭用为还贷款,当她的丈夫知道真相后,却辱骂她,如同娜拉做了多么让他无法忍受的事情一般。在这骂声之中,娜拉明白了她说“在这儿我是你的‘玩偶老婆’,正像我在家里是我父亲的‘玩偶女儿’一样”。 自此,娜拉拥有了女性的觉醒意识,她想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她自己正确,并且娜拉还有反宗教意识,她说“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因此,娜拉勇敢地离家出走,找寻答案。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易卜生:《玩偶之家》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解读——易卜生:《玩偶 之家》 内容梗概 娜拉是个性情活泼、思想单纯的年轻女人,结婚八年来衣食无忧,生活在丈夫的宠爱和三个孩子之间,感到十分幸福。这些天她尤其快活,丈夫海尔茂刚刚升任银行经理,他们要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圣诞节。 但是娜拉也有自己的烦恼。几年前,海尔茂身患重病,必须去南方疗养,可是却没有钱。万般无奈之下,娜拉瞒着丈夫,假冒父亲的签字,通过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款子。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可她还在偷偷地省吃俭用积钱还债。现在海尔茂当上银行经理,娜拉暗暗松了口气,把债还清的日子不远了。 不料这天柯洛克斯泰突然找上门来,以借债一事要挟娜拉。原来他被海尔茂解雇了。他要娜拉向海尔茂求情,否则就将伪造签字的事公布于众。娜拉闻言顿感惊慌失措。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友林丹太太,后者建议她向丈夫坦言相告。娜拉深感为难,她不想让丈夫知道这件不光彩的事,她更害怕丈夫会因此而断送前途和社会地位。海尔茂总是对她说,他爱她,愿意为她献出自己的性命,那么他一定会把整件事的责任都拉到自己身上。娜拉不愿看到这一切发生,她决定牺牲自己保全丈夫的名誉。

柯洛克斯泰没能达到目的,就把娜拉的事写信告诉了海尔茂。海尔茂读信后大发雷霆, 一反平日的温柔体贴,大骂娜拉是个坏东西。他得知娜拉想一死了之,非但不安慰,反说她是骗人,死了也洗不清罪过,还扬言要剥夺她抚养孩子的权利。娜拉惊呆了。 就在此时,海尔茂接到了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信中附有娜拉冒名签字的借款单据,并向娜拉致歉。原来柯洛克斯泰受到林丹太太的感化,改变了主意。危险解除了,海尔茂的前程和名誉保住了,他顿时又变得温存起来,口口声声唤娜拉我的小鸟儿,可是娜拉已经看清了丈夫的真实嘴脸,不再相信那一套虚情假意。她感到好像跟一个陌生人共同生活了八年,彼此都不了解。娜拉看清了自己所谓的幸福家庭的实质,毅然离家出走。在她身后传来响亮的关门声。 研究综述 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最杰出的戏剧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剧作,在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影响。早在清末民初,他的作品就由著名翻译家林纾介绍入中国,在当时的文化界激起了极大的反响。1907年,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提到易卜生,对其愤世俗之昏迷,悲真理之匿耀推崇不已,同年又写《文化偏至论》称易卜生之所描写则以更革为生命,多力善斗,即迂万众不摄之强者也,旨在激励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玩偶之家》教案 【教材分析】 《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了解,引导同学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 2.同学能感受分析《玩偶之家》中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 【教学过程】(鉴赏过程) 一、导入课题,初步感知 1.PPT出示课题。 2.简单了解作者易卜生生平及写作背景。 3.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故事矛盾冲突的导火线。(娜拉和海尔茂的冲突是由什么事件直接引发的?) 二、初读作品,理解内容 1.女主人公—娜拉 (1)娜拉性格分析,并阐述娜拉不断觉醒的过程: (2)理解娜拉是个觉醒中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揭露出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和不合理。 男主人公—海尔茂 海尔茂性格分析,了解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的形象。 林丹太太 (1)林丹太太性格分析,了解林丹太太也是一个资产阶级新女性的代表; (2)从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的爱情悲剧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爱情受金钱支配的现

玩偶之家阅读答案

玩偶之家 提示:《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拉照我现在的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 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拉 (穿外套)我不能再在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拉 (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约束,我也不受你的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 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都不会想我了吧 娜拉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生人 娜拉 (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 海尔茂 (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玩偶之家阅读题: 1.剧中你的泥娃娃指的是谁生人指的是谁说话人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浅析《玩偶之家》

浅析《玩偶之家》 亨利克·约翰·易卜,是众口皆碑的现代散文剧之父,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以社会问题剧而闻名于世, 被誉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面向社会, 面向现实的人生是他的剧作的最大特点。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恰值十九世纪后半叶。在他的笔下,欧洲资产阶级的形象比在莎士比亚、莫里哀笔下显得更腐烂、更丑恶,也更令人憎恨。他的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玩偶之家》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控诉书。《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在1879年创作的戏剧,当时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现,社会矛盾激化,人们在金钱面前的自私自利、虚伪的丑陋面目显露无疑。为了抢夺金钱,不顾友情、亲情、爱情,在他们眼中,金钱就是一切。这些资产者的丑陋行为在海尔茂的身上得到了完整的诠释,娜拉于他来说只一件是玩具。易卜生一直认为,夫妻不仅要共同生活,更要平等相处,自由发展自我的个性,这种观念在《玩偶之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剧中,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生活中不断成长不断觉醒,成为思想成熟的先进女性,认识到了自己在家庭里“玩偶”的地位,于是进行反抗,离家出走。然而本剧是带有欺骗性的,在表象的外衣下人们往往看不清人物的真实性格和真实情况,直到最后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玩偶之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娜拉和海尔茂是一对夫妻。一次海尔茂病危,为了挽救丈夫的性命,娜拉伪造父亲的签名借得了一笔款项,海尔茂转危为安。几年后,海尔茂升任银行经理,并准备裁退一个职员,没想到这个职员却正好是娜拉从前的借款人。职员以当年伪造签名的事来要挟娜拉,将此事写成信寄给海尔茂。海尔茂看到信后,恼羞成怒,痛斥娜拉让他面临身败名裂的险境。这时,职员却因遇到旧情人而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将借据退还给了海尔茂。正当海尔茂庆幸事情已经过去的时候,娜拉却因看清楚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离家出走。 看完整个剧本,从爱情观的角度来看,海尔茂全心的爱着这位妻子。 8年来,都像孩子一样的宠爱她。其中很多的对白,显示了一种大男子主义情结。或许像中国古代一样,封建制度造就了男尊女卑的地位,但是一个男性,能够如宠爱一个孩子般的宠爱自己的妻子是很不容易的。再者就是名誉的问题,一个男人把名誉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海尔茂说:“娜拉,我愿意为你日夜工作,我愿意为你受穷受苦。可是男人不能为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这多少与中国或日本的传统有些相似,我想这并不能归责于资本主义的劣根性吧。娜拉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只是用孩子般的心态与海尔茂相处,而海尔茂也乐意充当父亲的角色,替她安排一切。而故事的结局是娜拉指责海尔茂从未与她进行一场认真的交谈,任何事物都是相互的,一个心态不成熟的主人公,在故事的结局,作者也并没有交待她的结局。用出走来对抗资本主义的法律制度的无情,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剧本的林丹太太似乎是唯一能看清现实的人,她一在的劝娜拉告诉海尔茂事情的真相,她利用尼尔·柯洛克斯泰来满足自己空虚的意愿,她们作为悲剧生活下的牺牲品,都是为名利所累。林丹太太利用她的爱情去挽救娜拉的名誉,而在最重要的关头,她却突然醒悟,真正的夫妻应该是没有所谓的秘密的。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内心的东西,即使是夫妻,有些东西毕竟还是自己去消化。毕竟每一段婚姻都不是没有瑕疵的,或者我猜想,果尼尔·柯洛克斯泰把信拿走了,娜拉夫妇之间还藏着这个秘密,她们也许能像以前那样快乐的生活,继续欢乐的歌唱。那娜拉也不会觉醒,而继续做他的泥娃娃。当然,这并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也揭露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法律的无情。娜拉一直在指责法律的无情,而就算在中国社会,一个儒家思想统治了几千年的中国,法律一样是冷酷无情的。或许我们会探讨到底娜拉伪造签字应不应该,当然从理性的角度来说,她当然是错了,而她的

易卜生《玩偶之家》对中国的影响

易卜生之所以被称为“近代欧洲的戏剧大师”,首先因为他是一个戏剧艺术的革新者。他将戏剧当做表现当代社会生活的镜子,把舞台当做讨论当代政治问题的论坛。《玩偶之家》便是他有关妇女问题的一部杰作。剧中描写了海乐茂夫妇的家庭关系由和睦转为决裂的故事,通过娜拉逐渐觉醒的过程,深刻揭露出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宗教、爱情、婚姻等的虚伪和不合理。此剧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体现了易卜生戏剧的特点:主题突出,人物鲜明,结构严密,情节集中,语言精炼。 娜拉和海尔茂8年的“恩爱”生活在一纸票据面前竟然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这不由令人想起一位作家的慨叹:你怎么夸张了夸张不过生活,你怎么想像民想像不过现实!复杂的生活矛盾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一切却在情节的发展中让读者看了个明白。剧情被巧妙安排在圣诞节前后3天之内,突出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与家庭悲剧之间的对比。作者以柯洛克斯泰被海尔茂辞退,利用借据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一事为主线,引出了多种矛盾的错展开;娜拉也在这短短3日内,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复杂的内心斗争,从平静到混乱,从幻想到破裂,在痛苦中自我觉醒,取得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由作家使用的“回溯法”,我们可以了解到:娜拉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父亲的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如她自己所说,是父亲的“泥娃娃女儿”,是丈夫的“泥娃娃老婆”。但她热爱生活,热爱家人,为了他们的幸福,她不惜牺牲自已。 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形象,在外人眼中,他无疑是一个“正人君子”“模范丈夫”;随着剧情的发展、矛盾的展开,他的面具被层层剥离,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在家庭中他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在社会上他是一个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宗教的维护者,他的生活目的就是追求金钱和地位,他不得爱,亦不知被爱,妻子只是他的一件私有财产。听听他所说的话吧:他将娜拉倾吐的痛苦心声斥为“花言巧语”、“装腔作势”;将她的牺牲评价为“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前途也让你断送了”;称爱他的妻子为“伪君子”、“犯罪的人”;当风平浪静后,他第一个反应即为“我没事了”;尔后“安慰”妻子说“你的事都由我做主,都由我指点”,“你只要一心一意依赖我”;当娜拉作出离开“玩偶之家”的抉择,他竟说出“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的话,并为自己作出辩护“男人不能为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 可以说,正是这些像刀子般的话使娜拉快速成长起来,激发了她在叛逆性。她控诉“我不了解你”,“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现在我不爱你了”,一个坚强独立的新的娜拉站了起来。娜拉在“麻烦”解决掉之后毅然决定出走,给人们的警示和启发更为深远,这种结局的安排突出体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玩偶之家》娜拉提纲

《玩偶之家》娜拉提纲 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话剧,剧本将八年的时间浓缩到圣诞节前后三天,将主要戏剧冲突放在娜拉冒名借款被要挟的情节上,通过主人公的追溯交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清晰的为读者展现了剧中各个人物的特点。娜拉作为这部三幕话剧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娜拉最终的出走,也被视为是对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本文将对娜拉这一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娜拉是谁 娜拉是平凡的家庭主妇:她温柔善良,疼爱孩子,爱护丈夫,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庭。 剧本开始于非常祥和的家庭氛围中,圣诞节的前夕,娜拉认真的准备着圣诞树和过节的礼物,丈夫亲昵的唤自己为“小鸟儿”、“小松鼠儿”,似乎对娜拉宠爱有加,让读者很是羡慕这样的家庭生活。但是这个家庭真如表面那样幸福吗?随着阅读的深入,实则不然,读者了解到八年来,娜拉一直在独自承受着一笔巨额的债务。 娜拉是个不平凡的女人:她在家庭遇到挫折的时候敢于担当,敢于拼尽全力去守卫自己的家庭,这样的行为与她的丈夫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让读者不禁佩服这个女人的坚强和善良。发现到这个女人并不是只知道吃饼干带孩子的家庭

主妇,而是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有智慧面对的女人。 在丈夫眼里,娜拉是个玩偶,她只需要扮演好她为人妻子为人母亲的角色就好。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和个人见解。 二、娜拉的成长 娜拉的成长不是突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八年的磨难中一步步成长的,在剧情的催化下一步步成熟的。娜拉的成长为她最后的出走提供了剧情的可能,也为她的觉醒做了很好的伏笔。从一开始,面对丈夫的病,父亲的去世,娜拉敢于担当,到后来面对珂洛克思泰的要挟她甚至敢用性命去一力承当,读者都可以看出,这个女人拥有的不仅仅是善良智慧,还有一颗坚毅的心。 娜拉的成长,是林丹太太促成的,是珂洛克思泰促成的,更是与她朝夕相处的丈夫促成的,这为她后来的觉醒的奠定了基础。 三、娜拉的觉醒 这部三幕话剧直到最后才让所有的矛盾爆发出来,达到剧情的高潮。到最后,当娜拉说出那一连串让丈夫有点不可思议的话的时候,读者是否也会感觉有点突然?!这个一心以家庭为中心的女人,怎么会突然之间就有了这么大的觉悟,有了自我觉醒的意识? 其实细读文本这并不突然。早在之前,通过对娜拉心里的描写,她希望出现一个奇迹,她做好毅然赴死的最后决定,就已经

浅析玩偶之家

浅析《玩偶之家》 摘要:《玩偶之家》是易卜生一部著名的社会问题剧,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引起了当时的社会大众对妇女自由这一人性权利的关注,这对男权至上的社会思想观念无疑是巨大的撼动,这也促进了当时社会女性的觉醒进程。剧中娜拉的女性形象揭示着人性权利的解放,向往自由的主题,同时也在批判着以海尔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内心的丑恶和虚伪。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超越性的,所以也不难理解《玩偶之家》演出后为何在当时会引起巨大地社会性争论。可正是作品的超越性给《玩偶之家》附上了更深的含义,隐含的政治性问题更是增加了作品的深层次内涵,但是这也正印证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是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性命题,换言之,《玩偶之家》作为一部优秀的剧作品,是带有哲学性思考的。 关键词:玩偶觉醒爱情观性疾病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所创作的名剧之一,此部剧作品是社会问题剧的典型代表。所谓“社会问题剧”是指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所提出的“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社会问题剧作品中的人物不具有单独的审美价值,而只是代表某个问题或某种思想的符号,剧作家通过这些符号和问题来表达主题和战斗性。《玩偶之家》贯彻了这一特点,通过鲜明的人物性格、行为来具体抒发主题的目的。海尔茂、娜拉都是易卜生塑造的这类典型,易卜生也正是通过对两人的动作、语言的描述,从而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使得作品更加有品味性,能够使读者自觉地去思考、领悟作品所传达出的意义,使其能够有一个较为深刻持久的印象,甚至是影响读者现实生活的行为,二十世纪的欧洲、中国都是受其影响较大且突出的地区,可见其影响力。《玩偶之家》作为一部社会问题剧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应归功于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主题思想贯穿于整部剧作品当中,任何读者想要真正去了解作品,这都是不可回避的而且需要认真感悟地。《玩偶之家》主题深刻性表现在其具体三大主题上,即本篇文字需讨论的三大方面。第一方面,从现代家庭中的妇女平等权利问题出发,这部戏剧开篇以甜腻的恋人般的夫妻关系展现在读者面前,娜拉被海尔茂亲密地称为“小鸟儿”、“小宝贝”、“小松鼠”,而娜拉表现出来的同样是甜蜜可爱,这一切似乎是在告诉读者,这将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而当“灾祸”来临之时,这一切都土崩瓦解了,甜蜜的爱情不过是过眼云烟,令读者的心颓然掉落,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待,这时的“灾祸”不过是娜拉对海尔茂爱的表现,娜拉眼中的奇迹不会黯然失色,而应该是海尔茂作为娜拉丈夫的深深地感动。而这里所说的一切没有实现,而是成为了另一番景象——爱情、家庭都破碎了。在某种方面来说,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作者易卜生故意而为,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决定的,海尔茂虽对娜拉极其体贴,但其内心其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并没有真实考虑过娜拉的想法,一切以自我喜恶为标准,且使得娜拉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它的“玩偶”,也使得妇女的平等权利受到了侵犯。娜拉在剧开篇之时,对海尔茂表现的十分依顺,但是随着娜拉的事迹展露,即为借贷给海尔茂治病而伪造娜拉父亲签名,这在当时是违背法律的,当柯洛克斯泰以此为威胁时,海尔茂大发雷霆,觉得这将毁灭自己的名誉与前途,因此不顾一切地对娜拉予以指责,称娜拉是“伪君子”,“不讲道德,没有责任心”,并称“你把我的幸福全都葬送了,我的前途也让你葬送了”“我这场大祸都是一个下贱的女人惹出来的”,海尔茂不顾及丝毫夫妻之情,将娜拉作为所有问题的始作俑者,但是,当柯洛克斯泰将借据归还时,海尔茂又重新对娜拉亲昵起来,这正是显露出海尔茂的虚伪,娜拉真切地看到了海尔茂的柔弱、妥协,也看到了海尔茂对她的不尊重。这是对当时社会的

玩偶之家的意象分析

?141? 《中国商界》2010年3月总第194 期一、引言 所谓意象,即以语言这一符号来刺激读者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使读者形象地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复杂抽象的感情思想,去体会“义中之象”。它是主观情境与客观物象的结合,有着多重的功用。在戏剧《玩偶之家》中,各种意象俯拾皆是,处处蕴藏着丰富的弦外之音。二、原型意象易卜生将现实世界溶进神话原型、原始意象之中,或者相反地把神话原型、原始意象搬进现实的理性世界里,通过原型意象折射出作者对现世人生和生命奥秘的洞察和理解。1.1树作为西方典型的原型意象,“树”暗示伊甸园中的生命之树或智慧树。伊甸园是无知无觉、无须劳碌的美妙世界,但却以无知识、盲目为代价。本剧中树以“圣诞树”的形象多次重复出现,赋予了丰富的原型意义。主人公娜拉就生活在这个幻想的“伊甸园”中,编织着她的梦想:海尔茂正直、无私,是具有责任心、道德勇气和领袖精神的男人,而她则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个男人的庇护下。然而生活是残酷的,智慧树上的果实象征着生活的真知。伪造签字事件暴露之后,娜拉充分认识到海尔茂自私胆怯市侩的本性,她的觉醒被唤起。圣诞树同时也是一颗希望之树,象征着幻想破灭之后,真正的希望来临,同时也象征着娜拉的新生。正如娜拉出走时的“砰”的关门声,给我们带来了对未来的希望。1.2 冬季在弗雷泽的学术名著《金枝》里,冬季被看成是讽刺剧的原型,而本剧的故事就发生在具有浓重讽刺色彩的冬季。在故事的开始,圣诞节快到了,“幸福的家庭”充满节日的气象。海尔茂有望晋升银行经理,娜拉采购东西快活极了;但“生活风暴”即将来临,种种讽刺的戏码开始上演。娜拉以为海尔茂是安全的港湾,正如海尔茂所宣称的:“你在这儿很安全,我可以保护你,像保护一只从鹰爪底下救出来的小鸽子一样”。 娜拉深信:“这件事发生后,我十分肯定你将站出来承担一切责任,并且说‘一切是我的过失。’”但海尔茂得知借款事件时的反应却是大发雷霆,咒骂娜拉做出丢人的事,害他身败名裂。尽管娜拉最终从幻想中清醒过来,但这个过程却充满了讽刺。而自以为坚强、勇敢、可靠、不凡的海尔茂八年来却一直受到他视为弱者的妻子的保护。他将娜拉看成是自己的玩偶,是一个只会“乱花钱的”“不懂事的”小东西,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小鸟儿”却在他借债让他去南方疗养并且瞒着他做抄写来还债。海尔茂没有保护娜拉,而且当危机来临时将责任全部推给她。全剧还充满着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关系、法律制度的讽刺。夫妻之间地位不平等表现在男女主角之间金钱关系的不平等。海尔茂还是个不富裕的律师时,娜拉过圣诞节要“打饥荒”,在海尔茂爬到银行经理的职位时,仍要向他一点一点的乞讨。三、具体意象语言并不能涵盖人类生活的全部,许多现象事物,包括人类自身的某些东西是语言难以表述和究明的。这个时候人们便常常假借象征来解释语言所不能明示的,而象征往往是以各种具体的意象或形象为载体。在本剧中有很多具体可感的意象或形象,代表或暗示含义相当或超越这一意象的另一意象或深刻哲理以及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2.1小孩、小松鼠、小鸟儿一方面,海尔茂对娜拉的称呼,娜拉与海尔茂的交谈中娜拉说的话总是被海尔茂体贴温柔的三言两语加以抵制,从而体现了父权制社会的一个严酷事实:女性实际上非但没有独立的生活空间,而且也没有独立思考想象的余地,女性只是男人的一个玩偶。另一方面,男权《玩偶之家》的意象分析 文/朱红飞 【摘 要】 关于易卜生《玩偶之家》的讨论,人们大多从女权主义或社会问题的角度来阐释作品主题、分析人物;或用精神分析法来讨论两性关系;或分析该剧的艺术结构和道德伦理问题。本文旨在分析《玩偶之家》的主要意象,剖析其象征意义,揭示其在诠释深化主题、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关系、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关键词】 易卜生 戏剧 原型 意象 话语所主宰的社会导致了娜拉用男人的眼光、价值尺度衡量自己, 沉迷于所谓的美满幸福的爱情与家庭生活,甘于充当男人的附庸—“你的小松鼠”“你的小鸟儿”。她并没有因为丈夫对她的态度而表现出丝毫不满,相反却流溢出由衷的幸福感。2.2塔兰特拉土风舞舞蹈本是表达宣泄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娜 拉连跳舞也不能自主决定。海尔茂要求绝望的娜拉跳得“慢一点!慢一点”,“别这么使劲儿”;当娜拉“跳得越来越疯狂”的时候,海尔茂的反应是“这简直是胡闹!”对海尔茂而言,娜拉的舞蹈只不过是他用来向他人展示的装饰品而已,这个装饰品完全是按照他的爱好设计 的。他不允许这个装饰品稍有自己的意志,从而彻底的暴露了海尔茂对娜拉玩偶地位的定位。娜拉在舞会上所跳的塔兰特拉土风舞也预示着这个貌似平静的家庭生活终于要被打乱,无可避免地走向分崩离析。而娜拉这个被束缚的玩偶最终挣脱了海尔茂的控制,走出家门,跳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舞蹈。2.3面具和关门声“海尔茂穿者大礼服,外面罩着一件附带假面具的黑舞衣”。假面具这一意象在文中只出现这一次,但是对海尔茂的性格塑造和思想展现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具象征着海尔茂虚伪的性格。借据事件爆发时,海尔茂一反往日情态,自己撕下一层假面具变幻出另一副嘴脸,狰狞可怕。一瞬间,娜拉由“我的小宝贝儿”、“我的小松鼠儿”、“我 的小鸟儿”变成了“你这坏东西”、“下贱女人”。他发誓说:“常常盼望有桩危险的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拚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但转眼之间,他便现出了伪君子的原形。同时,戏剧结尾娜拉“砰”的一声关门而去,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传统势力弦线崩断的巨大张力,一只曾被束缚在丝线上“闻乐起舞”的自由精灵终于展开了翱翔的翅膀,飞离了玩偶之家,飞向了自由的天空。2.4黑色染克说下一次化装舞会他将扮成“戴一顶大黑帽子”的“隐身人”,他向海尔茂要雪茄时着重指明是“那种黑的哈瓦那”。当然,最突出的是名片上的“黑十字”。黑色作为死亡的象征,首先是指他本人的死,但它也渲染着那拉此时必死的决心。此外,从情节发展来看,它表示那拉的早年假冒签字借债尽管费尽心力,已无可补救。可是从深一个层次来看,它象征着娜拉幻想的破灭,家庭中那种平静和谐状态的终结;以及夫妻间不可逃避的“算总帐”和“总崩溃”。染克的病态和死亡作为一种象征或意象,和整个戏之间有一种深刻的内在联系。四、结论意象象征能在形象简约而富有特征化的意象的营构中,丰富地揭示人的内心深处的隐秘,具有浓郁的概括力和感染力,故而成为文学家格外钟情的一种艺术手段。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意象也是易卜生戏剧 中用来传达某种精神体验、暗示微妙的内心世界、预示人物特殊的命运而广泛采用的表现手法。在本剧中,易卜生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借助原型意象和一些具体而微的文学意象,来表现某种感觉、情思、意志或观念。[参考文献][1]弗利茨?保尔.“易卜生和十九世纪末对象征的释义”.李士勋译.《易 卜生评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2]《易卜生戏剧集》.潘家洵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作者简介:朱红飞,女,汉(1977——)湖南浏阳人,现任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教学目标】 1.通过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教学,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设想 一、易卜生是西方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对他做一些全面的介绍还是必要的。在介绍易卜生时,应该突出以下三点:第一,他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戏剧思潮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他拉近了戏剧与生活的关系,首创了“社会问题剧”,显示了戏剧对生活的干预作用;第三,他在现代戏剧的革新上有重要的贡献。 二、《玩偶之家》选段的赏析是本单元的重点。《玩偶之家》被称为“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因此,不能不讲它的社会意义。可以考虑突出两点:第一,娜拉对于男权社会的叛逆。在《玩偶之家》以前,写妇女争取解放,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同自己理想的男子结合;《玩偶之家》突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塑造了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第二,娜拉的出走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今社会如何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能够引发人们的争论和思考。 三、本单元艺术技巧的学习着重领会“事件”在戏剧中的作用。也是希望通过这个侧面认识戏剧区别于小说、散文、诗歌的重要特征。 赏析举隅 一、关于《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解读。 这部戏从首演到现在,所引起的最强烈的震撼在于,它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妇女的权利问题,即它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奴隶”状态的质疑。关于这个问题,所选资料中胡适的文章有很好的说明,可以参考。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开始,就关注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和自由问题。截止到易卜生以前,艺术家所关注的婚姻中的悲剧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父母的权力造成男女婚姻选择上的不自由;二是由于封建门第观念造成婚后的不和谐乃至衍生悲剧;三是法律和习俗要求妻子必须保持忠贞,而丈夫可以寻花问柳的这一社会不公正。易卜生提出的问题却超越了这三条,他极其尖锐地揭露了在人们司空见

娜拉形象分析

《玩偶之家》娜拉形象分析 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话剧,剧本将八年的时间浓缩到圣诞节前后三天,将主要戏剧冲突放在娜拉冒名借款被要挟的情节上,通过主人公的追溯交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清晰的为读者展现了剧中各个人物的特点。娜拉作为这部三幕话剧的女主人公,她的形象已经成为文学史中的经典,娜拉最终的出走,也被视为是对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本文将对娜拉这一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娜拉是谁 (一)娜拉所处的时代背景 娜拉所处的挪威地处北欧,受到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较晚,在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的时候,正是挪威受到资本主义影响的时候。从娜拉的性格中可以看出她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较深,渴望相互平等、互相关爱的夫妻生活。因此她才会瞒着丈夫做些她力所能及的事,并为此感到骄傲。 (二)娜拉的生活环境 娜拉生活在一个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刚刚从银行升了客户经理,自己有三个孩子,活泼可爱,娜拉每天似乎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操心,自己也像个孩子一样。当真正的危机来临的时候才让娜拉看到丈夫绝情的一面,意识自己只是个“玩偶”。她的丈夫海尔茂却只顾自己的名誉、地位、金钱,

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拜金浪潮的产物。他心里只有自己的前途,把自己的妻子当成

“玩偶”,高兴的时候就亲热地叫个不停,好象真的会为她付出一切。而善良的娜拉也相信丈夫会保护她不受到伤害,因此她努力地为这个家庭做她该做的一切。然而当海尔茂的地位、名誉受到威胁的时候,他就凶相毕露了,不但毫不领妻子的救命之情,反而责怪她毁了自己的前途,全然没有往日“真诚“的样子。当危机一解除,他又开始对妻子甜言蜜语说个不停,这让娜拉真正看清了丈夫的真面目:前途与地位才是丈夫唯一的追求,自己只不过是他任意摆布的玩偶。于是娜拉觉醒了,愤而离开了这个毫无自由可言的家。娜拉追求的是自由、平等的爱情,与资本主义的拜金思想的自私、虚伪是不可能相融的。 (三)娜拉的周遭环境 读者可以看到,娜拉的生活单纯,不仅在丈夫面前充当“玩偶”角色,早在她父亲那儿就已经被当做一个听话的“玩偶”。她是以家庭的为中心的,唯一的朋友是她丈夫的发小,唯一的同学林丹太太偶尔来找她聊聊天。从这些生活细节我们不难认定她是个家庭主妇。 (四)娜拉与一般家庭主妇的不同之处 娜拉是个不折不扣的家庭主妇,在戏剧里扮演“玩偶”形象,在家庭里相夫教子,她温柔善良,疼爱孩子,爱护丈夫,誓死捍卫自己的家庭。

《玩偶之家》赏析

《玩偶之家》赏析 作者简介: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生于挪威希恩,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挪威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名字之一。他是欧洲知识界取得现代突破的中心人物。他的剧作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仍在世界各地继续上演。据说,易卜生是继莎士比亚之后在世界上被上演最多的剧作家。 易卜生共出版过26部戏剧和一部诗集,其作品常被划分为四个部分: 民族浪漫历史剧 其中包括从《凯蒂琳》(1850年)到《觊觎王位的人》(1863年)等剧作 思想剧 《爱情喜剧》(1877年)、《布朗德》(1866年)、《培尔?金特》(1867)和《皇帝与加利利人》(1873年) 当代现实剧(又称四大社会问题剧) 《社会支柱》(1877年)、《玩偶之家》(1879年)、《群鬼》)(1881年)、《人民公敌》(1873年) 心理与象征剧 《野鸭》(1884年)、《罗斯莫庄》(1886年)、《海上夫人》(1888年)、《海达?高布乐》(1890年)、《建筑师》(1892年)、《小艾友夫》(1894年)、《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1896)和《当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1899)。 摘要: 《玩偶之家》,作于1879年,《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也是与妇女问题密切相关的一部杰作。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突出,全剧通过写女主人娜拉和男主人海尔茂由一对恩恩爱爱的夫妻转变为关系破裂的陌路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转变为破裂的家庭,通过娜拉从是丈夫和父亲的玩偶转变为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男女不平等、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现实,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和不合理。 内容: 娜拉和海尔茂8年的“恩爱”生活在一纸票据面前竟然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这不由令人想起一位作家的慨叹:你怎么夸张,夸张不过生活,你怎么想像,想像不过现实!复杂的生活矛盾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一切却在情节的发展中让读者看了个明白。剧情被巧妙安排在圣诞节前后3

娜拉的形象分析全 (1)

娜拉的形象分析 10级汉本一班蒲瑞雪 摘要本文对《玩偶之家》女主角娜拉在不同场景的行为进行分析,揭示了婚姻背后的种种矛盾,使得她离家出走的根本原因以及觉醒后心理的变化。 《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1879年创作的戏剧,她是一部及其卓越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宣传教育剧,也是女权主义的宣告书。 它是柯洛克斯泰被娜拉丈夫海尔茂辞退为由,柯洛克斯泰为了保全职位,用借据要挟娜拉,从而引起了诸多矛盾。短短三天,娜拉从平静的生活到最后的离家出走,人物性格变化的如此之快,甚至让人难以置信,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变化。这就要从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来分析,所以,在这里,我来谈谈个人对娜拉的形象理解。一.善良,热情,富有同情心的娜拉。 戏剧的主角,托伐·海尔茂的妻子——娜拉。起初娜拉就给观众的影响是个美丽,善良,热情,富有同情心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家庭主妇。 1,戏剧一开始,娜拉给脚夫小费的举动,就可以说明她善良。本来娜拉只需要给脚夫50欧尔(挪威的一种货币单位)。可能是因为她的心情受节日气氛的影响,她却给了她双倍小费。在第一幕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她热心帮助昔日的同学(克里斯替纳)

林丹太太找工作。即便多年不见,也愿意把她当做多年好姐妹一样看待。同样在得知阮克大夫在死亡线上挣扎时,她犹如亲人一样鼎力相助,并在精神上给以极大的安慰。这一切都可以说明她的善良。 其实娜拉有这般热心并不是没有根据。曾经在她丈夫生病后,大夫督促他们去南方休养一段时间,又提醒她不能让托伐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有性命之虞。娜拉想说服托伐去南方,然而托伐不想为此行举债。当时娜拉的父亲也很病重,娜拉无人能靠,而且对于当时的社会,属于男权主义,女人根本就没有地位,除了欠债,娜拉也别无它法。娜拉筹到了钱,明明是她自己借来的,却告诉托伐是她爸机会发现钱不是娜拉父亲给的,因为娜拉的父亲去世了,娜拉对钱的来路守口如瓶。就因为娜拉有这些亲身经历。遇到过困难,也知道这一切的悲伤与无助,所以当她看见自己好朋友无依无靠时,她愿意立马站出来为朋友排忧解难。 2,娜拉拥有传统女性的美。 娜拉是一位典型的家庭妇女,她没有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对丈夫和孩子的爱使她任劳任怨,无私地奉献自己宝贵的青春。为救丈夫的命,她不顾自己的声誉假冒父亲的签名,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借钱一事她不想让托伐知道,因为她不想丢托伐“男人的面子”,后来林丹太太知道此事,并怀疑娜拉秘密借钱之举是否正确时,娜拉回答说:“托伐要是知道受了我的恩惠,那得多惭愧,多难受啊!”这次举动就足以说明娜拉把托伐看的多么重要。记得有人说过“爱情是男

玩偶之家娜拉的人物形象分析

玩偶之家娜拉的人物形象分析 《玩偶之家》,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剧。作于1879年。女主人公娜拉出身中等家庭,美丽活泼,天真热情。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举债,又熬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如果需要,她甚至表示可以为丈夫而死。但她的丈夫(过去的银行职员,现在的银行经理),却是个虚伪自私的资产阶级市侩,他平时管她叫“小鸟儿”、“小松鼠儿”,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举债,危及自己的社会名声和地位时,便一反常态,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剥夺他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她进行法律、宗教制裁。后来,当债主受女友感化,退回了冒名借据时,他又转变态度,表示要永远爱她和保护她。经此转折,娜拉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处境,发现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对保护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批判,并毅然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娜拉是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叛逆女性。她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 恩格斯在给保尔,恩格斯的信中说:“挪威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比起德国的小市民妇女来,简直是相隔天壤。”这句话多半就是指娜拉这类挪威女人说的。娜拉的形象表现了当时挪威社会的特征。这个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为争取妇女独立人格而斗争的先进妇女形象,不仅是挪威文学中光辉的艺术形象,而且也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中著名形象之一,它至今仍然用以鼓舞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人民为争取自由权利而斗争。 在戏剧《玩偶之家》中,易卜生着重描写了她的“精神叛逆”。娜拉和海尔茂生活了八年之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可悲的社会地位:结婚前,她是属于父亲的;结

《玩偶之家》阅读答案

玩偶之家 提示: 《玩偶之家》描写了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的冲突,娜拉的丈夫像对待宠物一样地喜爱娜拉,却无情地剥夺了娜拉的独立人格;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他最后暴露了自私虚伪的一面,使娜拉感到震惊与绝望,她愤然离家出走。 娜拉照我现在的样子,我不能跟你做夫妻。 海尔茂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娜拉在你的泥娃娃离开你以后――也许有。 海尔茂要我跟你分手?不,娜拉,不行!这是不能设想的事情。 娜拉要是你不能设想,咱们更应该分开。(走进右边屋子,拿着外套、帽子和旅行小提包又走出来,把东西搁在桌子旁边椅子上。) 海尔茂娜拉,娜拉,现在别走。明天再走。 娜拉(穿外套)我不能再在生人家里过夜。 海尔茂难道我们不能像哥哥妹妹那样过日子? 娜拉(戴帽子)你知道那种日子长不了。(围披肩)托伐,再见。我不去看孩子了。 海尔茂可是,娜拉,将来总有一天―― 娜拉那就难说了。我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海尔茂无论怎么样,你还是我的老婆。 娜拉托伐,我告诉你。我听人说,要是一个女人像我这样从丈夫家里走出去,按法律说,她就解除了丈夫对她的一切义务。不管法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把你对我的义务全部解除。你不受我的约束,我也不受你的约束。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这是你的戒指,把我的也还给我。

海尔茂连戒指都要还? 娜拉要还。 海尔茂拿去。 娜拉好。现在事情完了。我把钥匙都搁在这儿。 海尔茂完了!完了!娜拉,你永远都不会想我了吧? 娜拉嗯,我会时常想到你,想到孩子们,想到这个家。 海尔茂我可以给你写信吗? 娜拉不,千万别写信。 海尔茂可是我总得给你寄点儿―― 娜拉什么都不用寄。 海尔茂你手头不方便的时候我得帮点忙。 娜拉不必,我不接受生人的帮助。 海尔茂娜拉,难道我永远都只是个生人? 娜拉(拿起手提包)托伐,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尔茂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娜拉那就是说,咱们俩得改变到――托伐,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海尔茂可是我信。你说下去!咱们俩得改变到什么样子? 娜拉改变到咱们俩在一起过日子真正像夫妻。再见。(她从门厅走出去。)海尔茂(倒在靠门的一张椅子里,双手蒙着脸。)娜拉!娜拉!(四面望望,站起身来)屋子空了。她走了。(心里闪出一个新希望)啊!奇迹中的奇迹!―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