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供需特征及问题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东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供需特征及问题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姓名:高学红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旅游管理

指导教师:周武忠

20081221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的旅游需求正在发生着变化,突出的表现在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由长线向短线、由多日向短时转变,人们不再仅为了增长见闻、求新

猎奇而长途跋涉,饱受舟车劳顿之苦,而是学会在家门口环境资源良好的近郊享受一份惬意、温馨

的休闲度假旅游。南京近三年的城郊旅游增长数据显示,城郊旅游正在突飞猛进,增速远超市区水

平。同时,城郊旅游供给在需求的刺激下发展非常迅猛,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供给

过剩、供给不足、供需错位、粗制滥造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的破坏。因

而需要对现阶段的供给和需求特征及两者间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对供给和需求进行合理引导。

文章首先对国内外近年来的有关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的研究进展做了总结,对南京城郊的范围和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解释,并分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然后就南京城郊休闲度假的供

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特征做了详细的研究,对南京休闲度假资源进行了摸底调查,采用样本分析法

分别分析了五种休闲度假旅游地的规模和分布特征,并用城市中心距离及平均半径的方法研究供给

特征,研究发现,南京城郊休闲度假旅游资源的供给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圈层性,且主要集中在离市

中心35妇的范围之内,但没有严格的圈层界限。在需求特征方面,本文分析了南京市及南京郊区

县近三年的市场情况,并总结了两项调查问卷的相关结论,给南京休闲度假的供给作了有效的参考。

最后得出了各类城郊休闲度假旅游资源的供需问题和对策,并对总体供需做出了引导分析。

关键词: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南京供需特征供需问题

丽江旅游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260338.html,/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高荨多z日期:

研究生签名:、訇于乡厶日期: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

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

以电子信息形式刊登)论文的全部内容或中、英文摘要等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以电

子信息形式刊登)授权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办理。

研究生签名:麴导师签名:澎避≤2吼『2

I\

丽江旅游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260338.html,/

东南人学坝Ij学位论义

大规模造成局部产品、设施过于集中、重复建设、粗制滥造;有的旅游地人满为患,环境和生态超

载严重;而有的旅游供给缺乏市场吸引力,生命周期过短,如此种种问题造成了城郊旅游资源、资

金、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比如主题公园、影视城、高尔夫球场的兴衰巨变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

的损失,促使人们从深层次探讨供给和需求的合理性问题。

本文就是基于人们的城市居民旅游需求改变和旅游供给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将成为今后城市居民出游的首选,在个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城郊特别是大城市郊区的休闲

度假旅游的供需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选择以南京为例一方面是源于对南京的了解和调

研取材的方便,另外本人所在的规划组受南京市政府委托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编制了《南京休

闲度假旅游总体规划》,这对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2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在旅游行为的空间格局上表现出大跨度长线旅游和都市圈旅游(城郊旅游)两旺的格局。特别是都市圈旅游(城郊旅游)将是将来最大众化、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北京市旅游管理局

2000年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有99%的市民希望到京郊旅游,将近l/3的市民愿意将双休日用于城

郊旅游,市民在京郊旅游的有25.04%在外过夜H’。其他城市也表现出需求旺盛、城郊旅游火爆的场

面。旅游供给在这一刺激下也曾经不理智的盲目开发,然后纷纷倒闭,比如很多地区的主题公园、

高尔夫球场。在这种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指导实践的理论或方法,而从供需两方面来研究城郊休

闲度假旅游存在的问题,无疑弥补了这一缺失,并给城郊休闲度假的开发带来有效的实践指导。

本文在前人对城郊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南京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供需两方面现状的分析研究,得出南京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在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特征、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以期能

正确的引导供给并满足需求,达到两者动态的平衡。

1.3研究对象

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大城市郊区旅游现状及参考其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南京城郊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休闲农业园、度假区、郊野公园、高尔夫球场等主要类型的休闲度假旅游地,分别对

其规模、分布特征及运营概况进行分析,并且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南京市民休闲度假需求、出游

特征做调查研究。

1.4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4.1研究内容

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指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二章是综述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的研究进展,并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做了界定和分

析。第三章是重点分析了南京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的供给特征,运用城市中心距离和样本分析法的方

法,得出了南京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地总体及各类旅游地的供给规模、数量和分布特征,是本文的创

新点之一。第四章研究了南京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的市场特征,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南京市民休闲

度假旅游的需求特征。第五章是在前面两章供需分析的基础得出了各类休闲度假旅游资源供需存在

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做出了供需总体的引导分析。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

要结论,并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所在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丽江旅游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260338.html,/

乐雨人掌坝.Ij学位论义

的儿个类型和重要的景区进行实地调夯,大部分还是通过各种资料和门户网站信息整理。主要实地

调查的景区有珍珠泉(温泉类)、老山、栖霞寺、将军山、(山体类)江心洲(农业旅游类),并采取

了与景区管理人员和游客交谈的方式进行调有。

本文主要通过以上方法得到一手及二手资料,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个体分析和共性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南京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供需两方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文章中需要用到的主要技术手段有AutoCAD测量及Excel统计软件。

丽江旅游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260338.html,/

东南人学顺:I:学位论文

地带在1980年代初就已经为地理学家所注意。南京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城市周同的

游憩空间的变化进行过研究…。。Knike划分出了人阪市旅游同心圆地带,由里向外包括“大

阪市’,、“半日游地带”(单程旅行需要1h)、“一日游地带”(单程旅行需要3h)和“隔夜游地

带”(单程旅行需时大于3h)。在这4个地带中,旅游形式、设施、游客数量以及旅游景观都

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2.1.1.2国内相关研究

近年来,由于中国家庭收人的提高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旅游休闲日益成为大众生活

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居民在周末、假日以城市郊区为旅游目的地的短程旅游增长迅猛,

郊区成为旅游热点区域。特别是在大都市郊区,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政府、投资商和开发商

积极参与了主要针对本地居民的城市郊区游憩设施的开发与规划,同时这种现象也引起了诸

多学者的关注。目前,不同学者已对北京、上海、西安、长春、长沙、昆明、成都等大都市

郊区进行了郊区游憩开发与规划的相关实证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

国内对城郊旅游研究相对较晚,80年代仅仅体现在区域旅游、城市旅游和主题公园研

究中涉及到城郊及城市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综合组织等问题。这一时期的代表

性研究主要有杨冠雄(1985)对京津唐地区、李乃艳(1987)对武汉地区以及张景芬(1987)对烟台

地区的研究。其中尤以郭来喜(1987)对延庆和王清廉(1989)对石家庄地区的旅游研究最具代

表性,对城市郊区及城市周边旅游涉及也较多。

90年代以后城郊旅游研究开始成为旅游地理学中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大量而

重要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上。

l、城郊旅游开发原则与方法的研究

符全胜(1998)提出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的三原则: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适度开发原则、

与城市总体旅游规划统一原则、市场导向原则u“。肖胜和(1999)提出低收费原则、保持自然

性原则、多层次原则¨引。蔡冷妍(2001)提出四原则民俗文化性、特殊性、生态性、参与

性。孟明浩(2002)提出以系统原则、协调统一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市场导

向原则和综合开发原则u制。魏小安(2001)指出“环城市旅游度假带”的原则交通的便利

性、市场的层次性、产品的度假性、规模的经济性。吴承照(1998)介绍了四种西欧城市游

憩规划的方法指标法、系统层次法、空间均衡法、需求导向法,这些对都市郊区的游憩规划

有重要参考意义““。

2、城郊旅游开发方向与模式的研究

何佳梅、陈传康(1997)在对孝感旅游的研究中指出:在城市周边地区开拓相应的旅游区

建立“城市周边旅游带”是旅游业开发的新动向u…。吴承照(1998)指出郊区游憩规划应立足

于郊区资源与环境特征,以完善城市游憩系统结构为目标,规划设计一些大型游憩空间,如

主题园、度假地、风景游憩地、水上乐园等u别。沙润、吴江(1997)认为,近城区可以选

用或借鉴风景名胜区模式,近郊和远郊区宜选用森林公园模式Ⅲ’。符全胜(1998)提出了城乡

交错带旅游开发的种模式风景名胜区、主题公园、观光农业园、度假区和森林公园,分析了

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并提出锡山市沿太湖地区的旅游开发战略构思及对

策u引。叶岱夫(1998,2000)认为,指出郊区游憩应将旅游景点、旅游服务和旅游活动等与郊

区的工业、农业和环境保护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工业旅游、观光农业等。近期内城郊旅

游发展方向是以园林、森林和农业观光园为基调的综合开发远郊区的观光农业开发建立城郊

乡村保护区建设各具特色的郊野公园城郊生态文化建设与旅游u驯u…。吴必虎(1999,2001)

提出了环城游憩带理论标志着城郊旅游研究在理论上取得重要进展,并对上海的环城游憩带

进行了研究,发现旅游成本与土地租金的相互作用是决定环城游憩带区位的主要力量,而游

憩需求、投资偏好和政策导向是影响环城游憩带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肖胜和(1999)提出

郊野公园、户外活动区、休闲度假区、农业旅游区4种开发模式唧儿圳。王云才(2000)在研究

丽江旅游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260338.html,/

东南人学硕.卜学位论文

赵振斌(1999)在《人文地理》杂志上发表题为《双休日休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的

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还比较高,我国处于国内旅游的初级发展阶段。这

一阶段国内旅游的特点应是短程、短时、少花费周末休闲旅游正具有这些特征。因此双休日

休闲旅游应成为我国当前国内旅游的主要形式,并对双休日休闲旅游市场的特征、双休日休

闲旅游产品的类型作了阐述H”。刘群红(2000)发表文章认为:旅游目的正在从传统的开

阔眼界、增长知识向通过旅游使身心得到休息、放松、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因此以休闲为

主要目的的休闲度假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和支柱,休闲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认为

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呈现出大众化和多元化的趋向m1。

2、对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研究

对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类型的开发模式、分

布规律、存在问题等方面。王洁平(1996)对城郊休闲农业的利用形态作了分类:(1)农产

品直接利用型(2)农作过程利用型(3)农业环境利用型(4)农村文化利用型唧。。陈辉(1998)

调查了成都市郸县的“农家乐”一年内该县的“农家乐”收入2000多万元成为农村一大支

柱产业。作为休闲旅游的农家乐已成为城郊农民致富奔小康新的经济增长点。他认为其它旅

游产品缺乏变化性,常年如此,游客一旦去过难有再游的兴趣,而“农家乐”休闲旅游产品

最具可变性四季不同,甚至是月月有异,游客不易产生厌倦心理,可保持持久的热情,游客

回头率高;“农家乐”同时具有生产和旅游两个功能,而其它休闲旅游产品的生产功能很差

或根本不具备生产功能。田喜洲认为郊区“农家乐”休闲旅游具有交通、环境、价格、特色、

饮食、娱乐等方面的优势州1。韩百娟(2002)分析了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特征和环城市带

开发休闲旅游产品的条件,发现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地带将是较长时期内城镇居民进行

休闲度假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并提出环城市带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

重针对散客市场服务(2)以满足中档需求为主兼顾高低档(3)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哪’。何

红(2003)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作了研究认为,乡村旅游顺应了现代旅游业发展潮流具有较强

的生命力,为乡村开拓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好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发展乡村旅游

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加深城乡之间的相互理解与认同,乡村旅游也具有和生态旅游相吻合的

一面㈣。

3、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的研究

从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客源市场及城市居民来分析的文章也有很多,主要是对居民的休闲

现状、休闲意向和偏好的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再分析整理。王琪延、王磊(2001)通过问卷的

形式对北京城市居民的休闲状况从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郑怡

清、朱立新(2002)采用问卷与访谈的调研方式,对上海市民日常休闲行为进行调查。比较

了市民在工作日与双休日中休闲活动的分布情况对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上海市民的休闲

偏好、休闲时间、休闲花费和休闲态度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列举出6种阻碍上海市民休

闲的因素,从而揭示出上海市民休闲活动的现状洲。杨国良(2002)2000年3月至2001年

8月对成都市1673名普通市民和1893名歌舞、茶楼、电影、公园休闲者进行了抽样和访谈

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市民公众和四项目休闲者的休闲方式、休闲频率、每次活动时间、费用、

休闲目的、所持态度做了详细分析,并总结出普通公众的一般休闲行为特征及四项目休闲者

各自的行为差异规律。金倩、楼嘉军(2006)对武汉市居民休闲方式选择倾向及特征进行了研

究H“。黄燕玲、黄震方(2007)运用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方法,以南京为例探析城市居

民休闲度假旅游需求。研究发现偏爱休闲度假的居民由于地位与收入的不同在旅游资源喜

好、旅游活动偏好、购买行为、信息来源渠道、出游方式等方面与一般居民有着明显差异。

因此,休闲旅游目标市场的定位应在高学历、中高收入阶层,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优先考虑湖

泊水滨、森林山地,产品开发应注意项目与资源的耦合且促销渠道应以网络为主,兼顾传统

媒介‘4引。

丽江旅游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260338.html,/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挥的事情,它可以是休息,可以是自娱,可以是非功利的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也可以是对

社团活动的主动参与”№“。可见,休闲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既可以有积极的休闲,也

可以有消极的休闲。

度假,则是人们有机会放慢生活的节奏,享受独处的乐趣,尽可能地接近自然并拥有一

份安静,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减轻压力,从而享受自由、充实生命、回归人的本性。因而度假

应是一种积的休闲方式,是休闲中具有较高层次的一种活动。

2.2.2休闲旅游与度假旅游及其关系

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同时也是众多休闲方式中较重要的一种。休闲,作

为一种较高层面的精神活动或存在状态,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已逐渐被人们所认同。休闲

旅游更应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强调人在某一个时段内所处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

建构的存在状态,通过人的共有的行为、思想、感情,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构筑文

化意境,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全面和完整的发展。

度假旅游,其最初目的是为了康体疗养。然而在度假的过程中,人们的身心得以放松,

生命得以升华,因而度假旅游本身也是休闲旅游大范畴下的旅游形式之一。另一方面,与一

般的休闲旅游相比,度假旅游的产生和开展需要比较高的条件和要求。

旅游度假地H…:我国旅游学者认为旅游度假地的概念应该界定为:旅游度假地是指旅游

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旅游功能相对完整独立,为游憩、休闲、

休学、健身、康体等目的而设计、经营的,能够提供相当旅游度假设施和服务的旅游目的地

罄体。旅游度假地的外延应该是广泛的,它包括并涵盖了从旅游度假村到大型综合性旅游度

假区的度假目的地。旅游度假区是由单一疗养功能逐渐转变成集康体、休闲、娱乐、健身、

观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结合我国旅游度假地的实际情况,笔者把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地的概念界定为:处于城市

郊区,主要以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旅游功能相对完整独立,为

游憩、休闲、养生、康复、度假、娱乐等目的而设计、经营的,能提供相当旅游设施和服务,

用以为游客创造一种特殊的环境与经历的旅游目的地整体。

2.2.3城郊和城郊休闲度假旅游

城郊地区是城市的外缘地区,是城市地域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向乡

村景观、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向乡村自然生态系统逐渐过渡的地区。地理学者对它有诸多的解

释与定义,如“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环城休憩带”等H驯。城郊

地区是区域环境的内核,城市人群的需求规定了郊区的特定的支持功能,它是市区人流和物

流的疏散地,也是城市与乡村两大生态系统的缓冲区。城郊是一个与城市中心相对应的概念,

主要是指城区周围受城市辐射的范围,按照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个以城市中心为圆心的圆环

区域,但是为了统计资料获取的科学性和可得性,国内外学术界在探讨城郊旅游时都是受到

行政区划的影响,一般很少跨行政区来研究。所以本文中的南京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也是仅指

南京行政区内城区以外的休闲度假旅游,大致就是南京绕城公路与长江所围成的圈层之外的

区域。

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就是在城郊旅游资源基础上,以游憩、娱乐、度假、休养为主要目的

的旅游。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以城郊休闲度假资源为旅游目的地,直接关注人的内在感受的

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与普通旅游相比具有访问地相对固定;强调休息、娱乐和保健;

滞留时间相对较长;可重复消费及家庭化等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lO

丽江旅游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260338.html,/

东南人学硕I:学位论文

生产活动的位置,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古典区位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最

早注意到区位对运输费JI{j的影响,是在19世纪初叶他所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和国民经

济之关系》(1826)一书中。杜能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

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布局的关键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

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

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在20世纪初叶发表了两篇名著《论工业区位》(1909)《工业区位理论》

(1914)。韦伯得出三条区位法则一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区位法则和集聚或分散法则。他认为

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除运费以

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

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化。(3)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培勒的

中心地理论最具代表性,在其名著《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克里斯塔勒将区位理论扩

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场研究,认为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间结构是一个以中心

城市为中心的、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克氏提出了正六边形的

中心地网络体系。(4)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则在《经济空间秩序》一

书中,将利润原则应用于区位研究,并从宏观的一般均衡角度考察工业区位问题,从而建立

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区位理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论。

区位论特别是“杜能环”理论是城郊游憩带理论的基础,由于居民出游也要考虑时间、

距离、成本、交通、资源等因素,因而行程了围绕城郊的与杜能环相似的功能或类型分异,

这使得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地类型的分布特征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2环城旅游圈层带开发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城郊旅游地空间分布的特征即配置模式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B.B.罗多

曼模式,克罗森&吉?来奇模式,盖恩(GuIlll)的都市旅游环带模式是早期经典的模式成为

后来研究城郊旅游配置的基础理论。这在后面供给分析中有详细的介绍。

2.3.3供需平衡理论及蛛网理论

l、供需平衡理论

供需平衡理论是马克思的经典经济学理论,又叫供求平衡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经典著作中,把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即社会生产或社会经济发展

过程归结为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环节。其中生产即供给、消费即需

求、流通与分配则是连接供给与需求的中介。他科学地阐明了供给与需求平衡,即供需平衡

发展,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社会经济正常健康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正

常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自从有了商品和商品生产以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繁衍的生活资

料的生产,即供给与消费,即需求的矛盾一直是推动或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对基本矛盾。

因而,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发展理论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也适用于认识分析和正确处理一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供需矛盾问

题。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与消费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度的均衡发展关系,

即平衡比例关系,或协调发展关系,整个国家的社会生产才能保持正常健康状态,整个社会

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增长和发展。

马克思在阐述供求平衡理论时指出,在社会经济运行发展过程中,供求平衡首先表现为

供求双方在使用价值量和市场价值量上的一致性。在社会供给与需求之间,有一个内在比例

关系,这就是,“在需求方面,有一定的社会需求,而在供给方面,则有不同生产部门的一

12

丽江旅游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260338.html,/

东南人学颧一I:学位论文

第三章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的供给特征分析

3.1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地开发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城郊旅游地类型和主要开发模式的成果研究非常丰富,有很多学者总结了

不同类型旅游地的分布规律。沙润、吴江认为,近城区可以选用或借鉴风景名胜区模式,近

郊和远郊区宜选用森林公园模式崎引。符全胜提出了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的种模式风景名胜

区、主题公园、观光农业园、度假区和森林公园¨引。叶岱夫认为,近期内城郊旅游发展方向

是以园林、森林和农业观光园为基调的综合开发,远郊区的观光农业开发,建立城郊乡村保

护区建设各具特色的郊野公园城郊生态文化建设与旅游¨引。肖胜和提出郊野公园、户外活动

区、休闲度假区、农业旅游区种开发模式n驯。杨新军指出郊区应具备生态化、多样化、综合

性和服务层次逐步提高的旅游开发结构,认为主要的旅游景观建设和旅游目的地类型包括

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开发和产业旅游幢驯。胡勇、赵媛认为,城郊旅游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有观光农业模式、森林公园模式、风景名胜区模式、旅游度假区模式、主

题公劂模式㈣1。

休闲旅游资源内容比较广泛,基本上除了纯粹为了观光,增长见识而被旅游者光顾的旅

游资源,比如工业旅游资源、博物馆资源外,其他都包含在内。而度假旅游资源比较容易界

定,一般需要有能够在此过夜的设施和服务项目。

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对城郊旅游资源分类以及其他城市城郊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

合南京城郊的现状,提出了六种主要的类型,也可以认为是开发模式。这六种类型的旅游地

成为本文研究城郊休闲度假供给特征的对象。

表3.1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开发模式

类型特征功能主要类型/项目

风景名胜区模式自然、人文景观集中,是城市观光、休闲山水名胜景区(点)、人文胜迹

居民的首选景点

主题公园模式以人造景观为主,需要大量的休闲、娱乐游乐园、主题公园、影视城等

投资,且存在生命周期

休闲农业园模式融农业与旅游于一体功能观光、休闲、农家乐、民俗村、果蔬采摘园、农耕庄

体验园、科技农业园、花卉园等

旅游度假区模式远离市区,自然环境好,山水度假、休闲度假风景区、度假山庄、度假酒店、度

形态完整,投资大,政府主导假村

郊野公园模式生态环境良好,投资少,但需娱乐、休闲、森林公园、动植物园、湿地公园、滨水

要注意适度开发与保护度假公园、地质公园等,提供野营、烧烤、

森林木屋、森林氧吧

运动休闲场馆模商业性,休闲性,投资大,维商务会议、休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球场、跑马场、

式护费用高闲娱乐、健身狩猎场等

六种类型的开发模式之间的界限并不是严格的,有些资源的分类难以界定,一些旅游地

功能日益综合,像老山森林公园,它既提供是风景名胜地,也是森林公园,金牛湖风景区里

面既有度假区也是风景区,因而在分析的时候会有重叠的现象。

14

丽江旅游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260338.html,/

东南人学顾Ij学位论文

地区,以粗放的农业和林业生产为主,乡村景观的完整性和地方性保持较好。从远郊区景观

结构来看,自然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田园生活景观、农业生产景观、民风民俗景观,形成

了以“闲、静、雅、稚、乐、宜、纯、厚”的整体景观特征。

城市远郊区游憩地的建设通常占用的土地面积较大,游憩地服务具有一定的休闲、度假

的行为特征,游憩空间大,游憩者较为分散,但是对游憩者的行动路线具有严格的规定,有

的还采用路线申报与档案管理,以保证游憩者的安全。远郊区资源指向地的游憩区类型主要

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公园、城市野营公园、狩猎场、野生地域和特殊保护地H引。

3.2.3理论模式三:盖恩(Gunn)的都市旅游环带模式

早在1972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旅游学系的教授盖恩(G1mn)为代表的少数旅游学家

将郊区旅游带纳入城市旅游地域系统中,提出了“都市旅游环带模式”H引。这一模式是关

于市区和城郊休闲与旅游功能区位的较早的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

盖恩以城市的核心都市区为空间上的旅游中心,在其外围用l、2、3、4四个环形带来区

分不同带状区域的旅游功能与特点。盖恩随后对着四个旅游带的功能级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

施、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做了探索(如图)。

图3.1大都市旅游圈的一般空间模式

(1城市旅游带:自然风景CBDR印餐馆酒店节日和庆祝活动剧院画廊历史吸引物(历史景点

和历史建筑)博物馆体育竞技场和体育事件音乐厅、剧院等文化艺术类场所广场塔和高层建筑物购

物、会议和贸易中心酒店和汽车旅馆群少数民族区公园和开放的空间(绿化廊道等)动物园

2近郊休闲旅游带:工业与科技园区机构历史建筑和名胜体育馆酒店群大型超市购物区娱乐公

园水上运动地野营地

3乡村旅游带:野营地度假村旅游服务中心水上运动与度假区历史与乡土建筑特色街区古镇历

史定居地农场与牧场旅游

4偏远旅游带:国家或地方性公园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国家野营地开车打猪钓鱼爬山

野外体验远足)

这三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性。第一,它们都是一定假想前提下的理论产物。第二,

罗多曼理论模式对郊区各部分的旅游功能缺乏深入分析,郊区旅游项目的设置过于简单,项

目单一。而克罗森&吉?来奇模式的游憩区分类较全面,但仍然将近郊和乡村、远郊的部分

功能混淆在一起。盖恩模式也是理想状态下的一种假象的模式,他未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

形态、地貌等因素,比如沿海城市就可能存在环带缺失。第三,前两种模式都没有考虑到郊

16

丽江旅游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260338.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