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子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子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子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规划项目

WORD格式下载可编辑

目录

第一章电子秤项目绪论 (1)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11)

第三章电子秤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7)

第四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23)

第五章工艺技术设计及设备选型方案 (28)

第六章电子秤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5)

第七章节能分析 (37)

第八章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40)

第九章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49)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2)

第十一章经济评价 (67)

第十二章电子秤项目综合评价结 (83)

第一章电子秤项目绪论

一、电子秤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电子秤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本期工程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主要从事电子秤项目的投资及运营。

(三)项目承办企业

项目承办企业名称:xxx有限公司。

(四)项目选址

xxx经济开发区

(五)项目基本情况

xxx有限公司通过科学调研、合理布局,计划在xxx经济开发区新建“电子秤项目”;预计总用地面积90667.12 平方米(折合约136.00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88400.44 平方米;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90208.82 平方米,其中:不计容建筑面积2280.73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87928.09 平方米;根据总体规划设计测算,

项目建筑系数72.25 %,建筑容积率0.99 ,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 %,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 %,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619.15 万元/公顷。

项目建成投入正常运营后主要生产电子秤类产品。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预期达纲年营业收入127973.12 万元,总成本费用95674.52 万元,税金及附加793.24 万元,利润总额31505.36 万元,利税总额39700.55 万元,税后净利润23629.02 万元,达纲年纳税总额16071.53 万元;达纲年投资利润率69.15 %,投资利税率87.14 %,投资回报率51.87 %,项目盈亏平衡点37.18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6.18 %,财务净现值80714.40 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81 年,总投资收益率70.41 %,资本金净利润率107.17 %;提供就业职位1279.73个,达纲年综合节能量74.28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18.80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节能效益。

二、电子秤项目提出的理由

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对信息产业发展提出新要求。从世界范围看,信息产业日益成为重塑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力量,创新融合、

智能绿色、开放共享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特征。在我国,信息产业也日益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力量。创新驱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互联网+”、军民融合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居民消费升级,要求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强化信息核心技术能力、提升信息消费体验、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优化网络空间治理、繁荣信息产业生态,发挥更强有力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三、报告说明

核心提示: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四、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

本期工程项目符合xxx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选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符合当前,全球信息产业进入深度融合、变革创新、开放包容的新阶段,呈现创新融合、智能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特征。互联网不断激发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活力,开启以融

合创新、系统创新、迭代创新、大众创新、微创新为突出特征的创新时代。数据驱动型创新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方向。信息经济创新融合、智能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快形成,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的国家创新平台正在兴起,智能控制、分布式能源、智能材料、生物芯片等领域的融合创新方兴未艾,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等新业态加速突破,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线上线下聚合、共享经济等信息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球来看,促进信息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面发展信息经济,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新焦点。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通过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工程,到2020年,创建百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百家绿色设计中心,力争开发推广万种绿色产品。

本期工程项目设计中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应用清洁原材料,生产清洁产品,同时采取完善和有效的清洁生产措施,能够切实起到消除和减少污染的作用;因此,本期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各项环境指标均符合国家和地方清洁生产的标准要求。

五、电子秤项目投资方案及预期经济效益

(一)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1、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总投资45558.43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993.28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22 %;流动资金13565.1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78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投资31759.1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71 %。建设期固定资产借款利息234.1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51 %。

2、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投资31759.17 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29430.6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4.60 %,包括:建筑工程投资15226.5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42 %;设备购置费13790.3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27 %;安装工程费413.72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1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859.1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08 %(其中:土地使用权费1143.7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51 %);预备费469.3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3 %。

(二)资金筹措方案

1、项目总投资45558.43 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

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9396.5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4.52 %。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1682.8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64 %,其中:项目建设期申请银行固定资产借款7613.2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71 %;本期工程项目正常经营期拟申请银行流动资金借款4069.55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93 %。

3、本期工程项目采取其他方式筹措资金4479.0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83 %(其中:申请国家专项资金2559.4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62 %;其他融资1919.6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21 %)。

(三)项目达纲年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纲年预期营业收入(SP):127973.12 万元(含税)。

2、年总成本费用(TC):95674.52 万元。

3、税金及附加:793.24 万元。

4、达纲年利税总额:39700.55 万元。

5、项目达纲年利润总额(PFO):31505.36 万元。

6、项目达纲年净利润(NP):23629.02 万元。

7、项目达纲年纳税总额:16071.53 万元。

8、达纲年投资利润率:69.15 %。

9、达纲年投资利税率:87.14 %。

10、达纲年投资回报率:51.87 %。

11、达纲年总投资收益率:70.41 %。

12、达纲年资本金净利润率:107.17 %。

13、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Pt):3.81 年(含建设期12个月)。

14、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6.18 %(达纲年)。

15、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2.68 年(含建设期12个月)。

16、项目经营盈亏平衡点(BEP):37.18 %(达纲年)。

六、电子秤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电子秤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建设,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七、电子秤项目综合评价

1、出台了《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按照

“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原则,明确工业产品生态设计推行思路、目标和任务。组织实施99家生态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华为、包钢、长安汽车、泉林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引领行业开展生态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制定了生态设计产品评价通则、标识以及首批评价标准等系列国家标准,搭建了生态设计产品评价平台,开展评价试点,发布生态设计产品目录,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推进机制已初步建立。

2、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达纲年投资利润率69.15 %,投资利税率87.14 %,全部投资回报率51.87 %,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18 %,达纲年财务净现值80714.40 万元,总投资收益率70.41 %,资本金净利润率107.17 %,全部投资回收期3.81 年(含建设期12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2.68 年(含建设期12个月),项目盈亏平衡点37.18 %,因此,本期工程项目经营非常安全,说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八、电子秤项目主要经济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坚持绿色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破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基于对全球资源的巨大依赖和提升未来制造核心竞争力的考虑,还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青山碧水的盼望和要求,推进绿色制造都到了紧迫关口。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行工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坚持结构优化。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贯穿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全过程。虽然我国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区域发展同质化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加快构建高端引领、面向未来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作为中心任务,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跃升,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2、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呈现全面发展格局。自2014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均实现逆势增长,重点产业业绩表现

良好,呈现全面发展格局。具体来看,节能环保产业在利好政策带动下迎来快速增长,营收增速持续扩大,2015年第一季度达27.7%,较2013年增速翻番,居于七大产业首位;信息消费爆发式增长支撑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第一季度其营收增速达18.6%,与2014年基本持平,较2013年提升6.7个百分点;在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带动下,2015年第一季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增长17.5%,较2014年略微下滑,但增速仍列第三位;新能源产业实现较快增长,2015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速为12.1%,但受风电产业业绩下滑的影响,增速较2014年下滑8.4个百分点;生物及新材料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15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速分别为10.6%和10.2%。

3、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实施三大国家战略,以高端化、终端化和高效益为中心,坚持做大总量和调优结构并重,坚持改善供给和扩大需求并举,坚持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并进,着力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育有竞争力的产品,厚植发展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转换发展动力,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基本原则是: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领域,整合优势资源推动赶超和跨越。同时,加快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式改造,实施终端高端项目和劳动技术复合型产业集群引进,实现产业发展、产品升级和就业创业协同推进。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建立健全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引进产业、技术和人才,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智能引领,融合互动。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提升自动化、数控化和智能化制造水平,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促进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互动发展,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二、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围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高端装备创新等5项重大工程,抓紧启动一批需求迫切、前期基础条件好、既利当前又促长远的重点项目,加快形成有效投资,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促进产品和技术升级,支持重大装备“走出去”和优势产能国际合作,推动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电子秤制造名列其中,覆盖拟建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因此,本期工程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上所述,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行业的准入规定。

2、当前,全球信息产业进入深度融合、变革创新、开放包容的新阶段,呈现创新融合、智能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特征。互联网不断激发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活力,开启以融合创新、系统创新、迭代创新、大众创新、微创新为突出特征的创新时代。数据驱动型创新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形式和方向。信息经济创新融合、智能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快形成,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的国家创新平台正在兴起,智能控制、分布

式能源、智能材料、生物芯片等领域的融合创新方兴未艾,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等新业态加速突破,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线上线下聚合、共享经济等信息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球来看,促进信息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面发展信息经济,已成为全球竞争的新焦点。

三、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围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发展、高端装备创新等5项重大工程,抓紧启动一批需求迫切、前期基础条件好、既利当前又促长远的重点项目,加快形成有效投资,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促进产品和技术升级,支持重大装备“走出去”和优势产能国际合作,推动实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四、行业分析

“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产业整体保持了平稳增长。经过五年的努力,产业发展目标实现程度良好,重点任务分领域积极推进,总体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从“十一五”末期的7.75万亿元增长至“十二五”末期的15.43万亿元,年均增速为16.6%。但由于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压力,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呈逐渐下降态势,由2010年的26.5%下降至2015年的10.2%。

第三章电子秤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选址原则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并综合考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据项目选址的一般原则和xxx经济开发区的实际情况,“电子秤项目”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2、与xxx经济开发区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3、兼顾环境因素影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综上所述,“电子秤项目”拟选址在xxx经济开发区,工程场界为:东接广场,西靠公园,南临道路,北依商场。本期工程项目选址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所选建设区域土地资源充裕,而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四方通衢、土地平整、配套设施齐备,符合项目选址要求。

二、项目建设地产业发展分析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实施三

大国家战略,以高端化、终端化和高效益为中心,坚持做大总量和调优结构并重,坚持改善供给和扩大需求并举,坚持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并进,着力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育有竞争力的产品,厚植发展优势,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发展动力,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转变、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转变、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历史性跨越。基本原则是: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领域,整合优势资源推动赶超和跨越。同时,加快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式改造,实施终端高端项目和劳动技术复合型产业集群引进,实现产业发展、产品升级和就业创业协同推进。创新驱动,开放合作。建立健全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引进产业、技术和人才,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智能引领,融合互动。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大力提升自动化、数控化和智能化制造水平,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