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独生子女婚姻状况与问题研究qzy0718

一脉相承——“两头走”双独婚姻现状与问题研究

——以桐乡市为例——以桐乡市为例-1-

——以桐乡市为例-1-

一脉相承——“两头走”双独婚姻现状与问题研究

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多年来,独生子女话题,广受关注。我国桐乡地区形成了一种为减缓双独婚姻家庭矛盾的新型婚姻关系模式——两头走。本文是一篇因研究者亲身经历而引发的对独生子女婚姻问题的思考,通过实践调研形成的对“两头走”双独婚姻的问题与现状研究报告。

首先,文献查找分析独生子女现状;接着,随机访谈不同生源地的学生,了解“两头走”的地域性习俗差异,确定调研地点;然后,访谈相关部门,随机选取某单位地区做样本分析;通过访谈个案,了解“两头走”现状跟问题;最后就“两头走”婚姻模式中的姓氏之争、二胎政策、422家庭养老压力、居所之争和婚姻危机等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独生子女;双独婚姻;地域性习俗差异;

第1章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我国自1979年起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三十多年来,独生子女作为一种特殊又普遍的群体存在于社会中,广受社会关注。

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30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已占总人口的29.3%。截至2005,我国0-25岁独生子女已达1.26亿。如果按仅开放双独二孩生育政策不变,预计2050年独生子女数量将累计达到3亿人左右[1]。

独生子女的养老危机、补贴政策、双独二孩等备受关注。

图1-22011-2015全国老年抚养比

图1-12005-2050独生子女人口预测

笔者来自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到了即将谈婚论嫁的年纪,大学里的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受到阻碍——我的家乡有一种独特的独生子女婚姻方式叫做“两头走”。带着好奇心,笔者带领团队在本校随机路访50名不同生源地的同学,发现独生子女婚姻有着地域性习俗差异,本次关于“两头走”双独婚姻实地调查将于桐乡市展开。

1.2研究内容

独生子女政策、双独二胎政策是结合特

定时代背景形成的国家政策。随着时代的变

化,因独生子女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

着我们的生活。

通过对桐乡市区独生子女家庭的深度访谈,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和分析独生子女婚姻中有关择偶、婚姻生活、婚姻观、与双方父母的关系、对生育子女的性别追求、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等相关方面的现状。进而引发对“两头走”独生子女婚姻模式的思考。

1.3研究方法

本调查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路访、部门访谈、人物访谈、问卷调查等,深入探究“两头走”婚姻过程中反映的社会问题。

1)文献研究法

通过网络搜索获取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吸取总结别人的观点。搜集独生子女政策的制定行使状况,以及相关现状。通过对桐乡市民政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访问获取到当地独生子女的婚姻状况的数据统计。

2)实地考察抽样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校内不同生源地学生进行路访,选取“两头走”发生典型市区;面对面采访当地民政局,了解该地近年来婚姻状况;随机抽取小范围样本,访谈相关人员,了解双独婚姻家庭现状;最后,选取案例电话访谈。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法

对已有权威性的实证材料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网上问卷的方式了解以高校青年为主的群体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以及他们预测的未来婚姻矛盾。通过线下纸质问卷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与权威性实证材料相结合分析。

4)多种学科综合分析法

该主题是与人口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相联系的复杂问题,要求本研究运用多种学科理论知识对该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探讨。

1.4逻辑结构

——以桐乡市为例-2-

1.5创新点

双独婚姻话题也是近十年开始出现在我

们生活中。而“两头走”双独婚姻模式少且新,

却将是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组合过程中重要的

参考模式。

资料收集具有综合性:论文学术等专业性的研究与分析的文章与报导;影视文学等艺术作品反映的社会现象;以及现阶段利用计算机分析对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与调查产生的准确客观的数据材料。

点面结合的统一性:选取桐乡市作为调查范围,选取其中民联地区为样本分析,通过对独生子女家庭具体案例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综合考虑桐乡的经济状况、地方政策、传统风俗,与全国总体现象作出对比。

分析角度的全面性:从社会群体来看,一个社会问题的出现,必然与国家的政策变动、经济发展以及时代背景有关。从个人来看,个人的价值取向、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都可能是造成社会问题重要根源。植根于中华民族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与习俗也可能是社会问题的根源所在。

第2章研究回顾

2.1相关概念的界定

1)关于独生子女的界定

在本研究范围内,独生子女是指父母生育或合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或曾有兄弟姐妹但兄弟姐妹均于他们生育(或收养)子女前死亡。

2)独生子女婚姻

独生子女的婚姻结构中,独生父母指称已结婚生子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庭指称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父母现象指称与作为父母的独生子女以及有这样的父母所组成的家庭有关的现象。

婚姻组合包括:单独婚姻、双独婚姻、非双婚姻。

3)“两头走”双独婚姻模式

“两头走”概念曾在《中国青年研究》上提出,作为新的家庭居家模式存在在我国山西农村,侧重于婚后与父母之间的居住关系。[2]而在本研究中,“两头走”双独婚姻模式更侧重于两个家庭在结合过程中的传承关系,不仅仅存在于农村,也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农村与城市之间。“两头走”双独婚姻模式,关系着两个家族结合后的传承、归属感、乡土与寻根问题。

2.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笑天教授作为第一批对中国独生子女专题研究的学者,追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成长。他特别指出,针对伴随社会变迁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我们需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以多学科的分析框架和实证研究方法来考察他们自身的发展、考察与他们的家庭及其与整个中国社会有关的诸多问题。[3]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多种双独婚姻模式的

——以桐乡市为例-3-

出现是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却又复杂的社会问题,而社会对独生子女与非独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品质的形成有不同程度影响。[4]

同时,独生子女家庭对男孩跟女孩的性格品质的养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研究认为,适应性差是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普遍弱点。[5]而这些对双独婚姻的稳定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图2-11981年至2015年我国人口增长变化趋势

2.3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独生子女问题是由19世纪欧美学者作为特殊家庭的特殊儿童教育问题提出来的,1898年美国心理学家博汉农发表了《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一文成为世界上第一篇专门研究独生子女的文献,他的调查中结果表明出现的问题少年中,独生子女占了很大的比例。

美国当代研究独生子女的著名学者凡尔布教授及其同事进行上百案例研究,这些研究所描绘的有关独生子女的特征和发展状况是一幅混乱的画面。

[6]在双独婚姻中,青年独生子女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发展相对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美国人口咨询局早在1981年研究表示,曾经庞大的亲戚网络结构将会变得简单化。[7]

2.4研究小结

本研究以桐乡市为例,深入了解独生子女现状,结合其目前婚姻的现况与特征,从宏观了解到微观分析双独婚姻中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方面看,双独婚姻问题关系着其家庭的幸福和谐,而家庭又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独生子女的婚姻状况对家庭以及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从微观方面看,双独婚姻问题关系着他们各自的幸福,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桐乡市双独家庭的婚姻,了解其基本情况,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独生子女科学和婚姻关系理论。

——以桐乡市为例-4-

第3章独生子女婚姻现状及问题分析

3.1夫妻关系

80后的独生子女与老一辈相比,无疑是幸福的。但也有人说,这一代人是不幸的。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他们背负了太多的期望。渴望独立,却又缺乏自主的能力。另外,双独夫妻父母总想干预他们的生活。

“双独”婚姻的困惑,并不仅仅源于独生子女自身,父母过多的期盼和干预,使得年轻的家庭很难成熟。

3.2家庭关系

当独生子女组成了一个新家庭,并

不意味着美好生活的开始,他们会碰到

许多家庭问题。国家计生委统计,我国

现在约有9000万独生子女,养老问题已

逼近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数千

万的父母如何养老是急需探讨和回答的

问题。

422家庭模式下的年轻双独夫妻生活压力巨大。家庭背景下的姓氏之争、孩子的看护问题、经济生活等,成为影响双独夫妻婚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3.3社会关系

随着我国家战略向民生倾斜,独生子女一代有可能是“承担家庭中资源及利益在代际中转移而不致产生损失”,421结构的形成未必能够造成实质性的压力。然而,由于“投资过度”问题所产生的双方及其家庭的情感纠葛,也将使得这一代成为最难于经济独立的一代,甚至有可能会在如何公平赡养双方父母的问题上产生纠纷。3.4闪婚、闪离现象存在

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已开始进入婚恋期,夫妻都是独生子女的双独婚姻现象逐渐显现。80后的婚姻稳定度远低于平均水平,闪婚、闪离现象非常普遍。

很多80后夫妻结婚仅1年左右,便因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家长里短等小事打得不可开交,直至离婚。双独婚姻家庭,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往往缺少宽容,婚后双方又缺乏耐心,因此,草率离婚越来越多。

——以桐乡市为例-5-

——以桐乡市为例-6-

第4章桐乡市独生子女婚姻状况及地区特征

“两头走”双独婚姻模式的出现开始漫漫扩散到普通婚姻中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婚姻习俗的了解,嘉兴地区以桐乡市为代表的“两头走”双独婚姻模式可能对我国现有婚姻模式起到借鉴作用。

4.1访谈民政部门——离婚

率不断上升

2011年桐乡办理离婚972对,离婚率为17.5%,到了2015年,有1338对夫妻离婚,离婚率达到25.56%(表4-1)。

桐乡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吕主任表示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因经济纠纷而导致离婚收场的夫妻占较大比重。而独生子女婚姻家庭出现的矛盾更多,最终难免会以离婚收场。

4.2访谈地区书记——独生子女比重不断上升

民联村行政隶属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地域面积3.81平方公里,全村共31个村民小组,农户762户,总人口3036人。

通过采访村支部书记,研究团队了解到以该村为代表的桐乡市独生子女婚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a.独生子女家庭占半,双独婚姻占比大。以母亲年满49周岁以上的952户家庭,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占428户,占比44.96%。

b.独生子女政策补贴。该村设独生子女光荣证,并对独生子女父母每年各发放30元奖励,奖励制度较不完善,双独婚姻二孩压力大。

c.该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有751个,占全村人口比重24.7%,呈现严重老龄化的态势,但目前几乎没有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进行政策补贴,双独家庭422养老压力大。

4.3线上问卷调查——青年人群对婚姻模式意向

本问卷共设15小题,调查数据显示,独生子女家庭婚姻受诸多因素影响,也引发即将步入婚姻的青年的担忧。调查问卷共回收219份以青年人群为主的网上问卷。

a.婚姻意向中对养老的反思

调查人群中,有47.9%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与非独生子女家庭在养老方式的选择、养老压力、未来居住方式有所不同。大多数青年表示将赡养3名以上老人。

图4-1自己或夫妻共同赡养的老人预测

表4-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起2010-2016桐乡市婚姻情况

数量(对)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平均数结婚48535526538153825370523453705302离婚985972113012751304133813041187补结114510279201083806873806951补离59678710310713810795总数

7042

7592

7518

7843

7587

7583

7587

/

图4-12010-2016桐乡市婚姻情况柱状图

b.双独二胎新政策对青年学生的生活压力影响

二胎政策的出台,仅有13%的受访者表示毫无影响,有一半的人表示影响很大或较大。

图4-2单独二胎新政策对青年学生的生活压力影响

同时,有一半以上的青年表示需要适当采取独生子女补贴政策。建立健全独生子女家庭保障机制。

图4-2单独二胎新政策对青年学生的生活压力影响

c.家人的意见对婚姻意向的影响

根据研究所得,独生子女家庭现如今在所有家庭中占比极大,每两个人中约有一个独生子女。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养老压力,姓氏之争,二胎矛盾等新的婚姻矛盾的出现,社会离婚率也在不断提升。家人意向对双独夫妻在处理婚姻矛盾中起到重要的参考。

第5章“两头走”双独婚姻案例分析

案例(见附件)

4.1案例选择标准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本研究选取的案例遵循一定的标准。一方面要有代表性,作为能够反映双独婚姻家庭矛盾中的典型问题,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具有某个婚姻问题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又能表现群体差异性,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各家各户都有着不同的问题之争,这种外部环境的分化也决定了这个群体差异性的存在。

4.2案例总体情况

本研究案例主人翁在社会、心理、法学、伦理四大层面上的总体表现与本研究的结果基本相吻合,但是,由于周边环境比如成长背景等条件的不同,存在个体差异性。

总的来说,案例中双独婚姻家庭在社会成长过程中区别于非独家庭,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导致独生子女在性格上的变化。从心理学上讲,独生子女独特的个性,多重的社会心理压力,使得双独婚姻家庭矛盾重重。从法学的角度看,过于简单的离婚手续和财产继承与赡养父母之间的矛盾,导致离婚率上升。从伦理学来讲,居所之争、姓氏之争、称谓之争也是“两头走”婚姻中主要的矛盾。

4.3影响因素分析

从上述四大层面来讲,在“两头走”双独婚姻中,以伦理方面的矛盾最大。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江南地区受到格外关注。

1)社会层面

——以桐乡市为例-7-

当代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成长环境和特定社会环境形成独生子女独特性

格,以自我为中心,社会交往广泛缺乏安全感,生性多疑导致婚姻破裂。

2)心理层面

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双独婚姻中的夫妻双方都具有独立、自我意识强、对

婚姻的忍让性及宽容度都不够等心理,使得双独婚姻的稳定性不高。多重的社

会心理压力的压迫下,增加了双独夫妻的生活压力。

3)法学层面

过于简单的离婚手续让双独夫妻一有吵架就选择离婚念头,离婚率,重婚

率升高。422的生活压力也渗透在财产继承与赡养父母之间。农村中还存在着

土地分配,相关赔偿等诱惑下的离婚现象。

4)伦理层面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两头走”双独婚姻矛盾中,伦理矛盾是影响婚姻稳

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居所之争、姓氏之争以及称谓问题是青年男女组建家庭的

重要首要矛盾,而在组建家庭之后过节之争,二胎之争等问题更为现实。究其

根源,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乡土文脉的沿袭,一脉相承,是一个人的落叶归根,

一个家族的祭奠。而双独夫妻关系着两个家族的继承。

——以桐乡市为例-8-

——以桐乡市为例

-9-

第6章“两头走”双独婚姻模式的思考

6.1从个体角度分析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更为照顾,导致了独生子女的依赖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心智也相对不成熟。容易一时情起就提出结婚,而在结婚后,一些细小的问题容易在双方不成熟的行为下不断被放大,导致轻易离婚。

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导致大多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心智不成熟,不善付出,这些思维和能力上的缺失导致了独生子女失败的婚姻。他们承受不了婚姻中的让步,自身又不够独立,这些都造成了他们婚姻的不顺利。

6.2从社会角度分析

独生子女承载着父母的厚望,大多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易接受社会新思想和新行为,而在这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社会中各种信息的冲击以及对传统思想的转变,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造成了独生子女个体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较大差异。

双独婚姻意味着一对夫妻需要承担两对父母的赡养,以及子女的抚养责任。过重的社会压力更易激化夫妻在婚姻中的矛盾,加上当代结婚和离婚程序简单化,使得独生子女对结婚以及离婚的决定更为草率。造成了现在的“闪婚”以及“闪离”现象。

6.3“两头走”双独婚姻中的矛盾建议

1)提升独生子女个体的责任意识

婚姻需要经营,经营靠的是自身,而不是别人的干涉。独生子女如果想要提高婚姻质量,就必须提升自我独立能力,懂得付出,而不是一味接受别人。维系婚姻的是双方的谅解以及沟通。遇到问题时应互相沟通而不是随意的提出“离婚”。

独生子女在婚姻方面需要独立,要对自己负责,而不是依赖于父母。要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的爱情是怎么样的,并为自己的决定做好一切的顾虑。独生子女的父母则应正确引导子女的婚姻,而不是过多干涉,子女的婚姻需要他们自己去经营。

2)建设相关婚姻咨询机构

通过对婚姻咨询机构的咨询,对自己的婚姻作出正确的判断,每一对夫妻都是第一次在新的角色中扮演自己,婚姻咨询机构可以为这些零经验的独生子女提供帮助,使其在婚姻中更好的相处。婚姻咨询机构提供相应的婚姻指导服务,可以有效解决独生子女在婚姻中的问题,从而降低独生子女婚姻失败率,提高婚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广川.《独生子女死亡总量及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3

年第一期;

[2]王会,狄金华.“两头走”:双独子女婚后家庭居住的新模式,中国青年研

究,05.2011;

[3]风笑天.从"依赖养老"到"独立养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观念的重要转

变,《江海学刊》;

[4]景怀斌.《独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若干社会性心理品质的比较研究》,《中

山大学学报论丛》,1997年第6期;

[5]叶松庆.《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状况与特点》,《青年研究》1998

年第6期;

[6]栗文敏.《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研究综述》,《太原大学教育科技学院学报》,

第25卷增刊,2007.6;

[7]美国人口咨询局.《中国“独生子女”人口的未来》,《编译参考》1992年

第8期;

——以桐乡市为例-10-

——以桐乡市为例-11-

附件1

通过采访民政部门、村委会、以及问卷调查100对夫妻,从中删选出极具代表性的四对夫妻。由于家庭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我们通过电话访谈夫妻双方、夫妻父母以及街坊邻里等,进行有选择性的分析。

案例一:居所之争让二孩处于尴尬境地采访对象:钟女士、潘先生基本信息:

婚龄7年。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两头婚姻”家庭。育有五岁、六岁两儿,分别在男、女双方家庭长大,对另一方家庭走亲访友无联系。

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女方家庭由母亲照顾五岁儿子,女方白天正常工作,晚上回女方家庭休息。而六岁的儿子则生活在男方家由男方父母照顾,男方平常在男方家日常起居。从夫妻双方了解到,因为日常忙碌,工作便利,夫妻很少有碰头的机会,这段婚姻严重缺乏存在感,有与没有,没多大区别。孩子的奶奶则表示,大孙子出生六年来,来女方家的次数不超过5次,临近的亲戚更是对这个外甥、侄儿素未蒙面。在两个孩子最重要的童年无异于生活在离异家庭,对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见之甚少。

就两个家族来说,家族后继有人,却使得原本一家的四口之家严重分裂成两个严重对立的家。从亲戚关系来讲两个孩子对姓氏另一方的家族呈现完全断裂状态。

引发双独婚姻的婚姻危机不仅仅是简单的居所之争、姓氏之争、二孩之争,这是由作为独生子女的夫妻双方在婚前婚后的矛盾及两个家庭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案例二:外地居住都市夫妻据生二胎老父忧采访对象:闻女士、邱先生基本信息:

婚龄10年。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两头走”婚姻家庭。育有十岁一女,随母姓。夫妻居住在女方家所处的杭州市,周末及节假日在男方家度过。因一开始商定好的二孩二姓引发矛盾,因为生活压力,夫妻据生二胎,引发男方家的不满。

案例分析:

夫妻双方虽为“两头走”双独婚姻家庭,因工作问题居住在女方家所在的杭州,每逢周末节假日回男方家。因为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结婚一开始商定的两孩两姓氏计划受阻。夫妻两据生属于男方家的二胎,导致夫妻双方与男方家庭关系紧张。

因此,影响“两头走”双独婚姻家庭的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生活压力大,社会压力大,虽然有二胎政策的支持,但仍让年轻夫妻难以确定能否承担422家庭生活压力。

——以桐乡市为例-12-

案例三:外地居住都市夫妻据生二胎老父忧采访对象:邱女士、沈先生基本信息:

婚龄6年。“两头走”双独婚姻家庭。育有四岁一儿。自主经营水果店,日常生活便利自由。有独立的居所,不定时地回双方父母家居住,准备生二胎,生活相对稳。

案例分析:

夫妻两在镇上自主经营水果店,双方父母得空就到店里帮忙。婚后有独立居所。夫妻两表示,现在父母还有工作能力,夫妻两时间比较自由,可以在自己家双方父母家随意居住,因为大家平常交流比较多,这个由两个家庭组成的大家比较和谐。现阶段生活比较稳定,父母也有精力带小孩,准备生育二胎。但面对未来十几二十年的后,孩子们长大需要更多教育的时候,父母们开始年迈的时候,生活压力将会变得非常大。

双独家庭,特别是“两头走”双独家庭避免不了的是生育二胎,未来的422家庭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夫妻两表示,过好当下,快乐生活是他们目前能考虑的,未来交给未来。

案例四:初为人父变相溺爱采访对象:鲁女士、陈先生基本信息:

婚龄3年。“两头走”双独婚姻家庭。育有2岁女儿,姓随男方家。因为自己为独生子女,夫妻及双方父母对女儿十分珍惜,一有不适前往医院一系列检查,折腾颇多。

案例分析:

夫妻双方均为高学历人才,但由于从小在独生子女家庭环境下长大,性格比较娇气,在学习知识上具有独立性,但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初为人父人母,小孩一有发烧感冒就送往医院经历一系列身体检查。在小孩出生不到一周年就因小感冒到医院就医近二十次,大型检查五六次,对于弱小的生命来说是一种过分的溺爱,身体上的折腾。

对于双独家庭来说,新生命是宝贵而脆弱的。而这会让一个理性的思维变得不理性,产生过多的溺爱。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女方在离家较远的地方工作,每日往返男方家,生活压力大,剩余休闲时间少。随着小孩子慢慢长大,小孩的学习,二胎的生育,二胎后的居住问题将成为这对年轻夫妻需要面临的难题。

——以桐乡市为例

-13-

附件2

关于“两头走”双独婚姻模式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

为了了解“两头走”双独婚姻模式的现状,探索独生子女家庭存在的矛盾,完成课题研究,我们特地展开了这项问卷调查。此问卷调查采取匿名方式填写,希望您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答。我们保证问卷的内容不会向他人泄露。

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1.您的户籍所在地(如:浙江杭州)_________

2.您的性别是_________[单选题] A.男 B.女

3.您的学历是_________[单选题]A.初中及以下

B.高中

C.专科

D.本科

F.研究生及以上

4.您的婚姻状况是_________[单选题]A.已婚且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 B.已婚且夫妻双方都不是独生子女

C.已婚单方独生子女

D.未婚且是独生子女

E.未婚且不是独生子女

5.请问您已婚几年了?[单选题]

A.2年及以下

B.3--5年

C.5-10年

D.10年以上6.请问您认为如今婚后满意度如何?[单选题]

A.很满意

B.还行

C.较差

D.极差

7.请问您婚后与您另一半是否有冲突,平均(次/月)?[单选题]A.无

B.两次以下

C.3--5次

D.5次以上

8.请问若是起了冲突一般是以什么方式解决?[单选题]A.共同冷静后商议 B.以一方主动承担责任后得到解决

C.不理会,顺其自然

9.您认为您的婚姻中存有哪些矛盾会产生婚姻危机?(可多选)A.夫妻双方存在性格缺陷 B.过节回家的居所之争

C.二胎矛盾

D.姓氏之争

E.称谓之争

F.养老压力

G.其他

10.您期望与自己父母居住方式是_________[单选题]A.与父母同住一房

B.与父母就近居住,同在一个小区或街道

C.与父母同在一个城市居住,但不同区

D.与父母异地相隔,(不在同一城市或同一国家)11.自己或夫妻共同赡养的老人有几名?[单选题]A.2名及以下

B.3名

C.4名及以上

D.尚不确定

12.请问婚后与各自父母之间的联系?[单选题]A.比婚前联系更加密切

B.与婚前关系差不多

C.比婚前少了许多

D.没感觉

13.您认为婚后理想生活是[可多选]?A.如热恋时一般的甜蜜

B.生活富足,精神也同样富足

C.互相间有更多了解和共同经历

D.过的更加的稳定和心安

E.与另一半的父母有很好的关系

F.其他

14.您是否认为国家应该为独生子女家庭提供补助?[多选题]

A.不需要补助

B.已通过发放独生子女费补助

C.对独生子女夭亡或残疾的家庭进行特别补助

D.对所有响应政策生育独生子女的家庭发放补助

E.建立独生子女家庭保险体制

15.您婚后过节一般前往哪方父母处过节?A.把双方父母请到自己家中一起过 B.都前往男方家过节C.都前往女方家过节 D.平均,每家轮流去E.一起前往一家父母那过 F.其他16.您觉得刚出台的单独二胎新政策对您以后的养老有何影响?A.影响很大

B.影响较大

C.一般

D.毫无影响

13.您对“两头走”双独婚姻有什么想法?[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卷到此结束,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以桐乡市为例-14-

中国婚姻状况

提要] 日前公布的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中国式离婚”成为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现象。国外媒体甚至创造新词“我一代”,分析这个曾号称世界婚姻最稳定的国家离婚率走高的原因…[我来说两句] 一向崇尚“家和万事兴”的古老中国,正遭遇婚姻动荡的冲击。 日前公布的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 “中国式离婚”成为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现象。国外媒体甚至创造新词“我一代”,分析这个曾号称世界婚姻最稳定的国家离婚率走高的原因。 中国人的婚姻怎么了?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经营维护健康、文明、幸福、安全的婚姻家庭? ①社会转型期的婚姻震荡 22—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36—50岁年龄段是婚姻平稳期,50岁以上人群离婚率上扬 今年29岁的唐娜,2年前结婚,一年后分手。“婚后我才发现找错了人。婚前,他勇于担当的优点,婚后变成了独断专行;婚前,他善交异性朋友,以为他有"女人缘",谁知婚后半年他便出轨!” “一见钟情,婚了。一怒之下,离了。”北京市朝阳区婚姻登记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该处近年来登记的离婚夫妻中,35岁以下者超过一半。其中,“80后”又占多数,“闪离”现象日益突出。“有些人办手续时还在吵架,等拿到离婚证后,又抱在一起痛哭。” 不仅“80后”的婚姻多生变故,他们父辈一代的婚姻也亮起红灯。“现在孩子大学毕业可以自立了,家庭责任已经完成,不再彼此凑合了。”年逾50的项先生叹道:“结婚近20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北京宏健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文旭说,他代理的离婚起诉案中,中老年人约占三成。 “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环境变化对婚姻家庭发起的挑战,"新离婚时代"来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一筠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婚姻从前30年的超稳定型阶段,进入后30年尤其是近年来的动荡时期。 统计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离婚人数和离婚率持续上升,近5年来增速明显,增幅高达7.65%。去年,全国120多万对夫妻喜结连理的同时,196万多对夫妇劳燕分飞。目前,北京、上海的离婚率已超过1/3。 从年龄结构看,22岁—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36岁—50岁婚姻相对平稳,50岁以上离婚率迅速上扬;从教育背景看,学历高低与离婚率高低成反比,学历越低,离婚率越高,学历越高,离婚率越低。 陈一筠表示,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给个人生活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与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人际矛盾与情感风险。 “我国的婚姻趋势,发生了与西方国家趋同的现象。”陈一筠介绍,婚姻家庭大规模的

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

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 目录 正文 (1) 一、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行为 (1) (一)学生过分自我,不懂感恩 (1) (二)性格胆小孤僻,缺乏热情 (2) (三)依赖成性,经受不起挫折 (2) (四)营养过剩,良好品德欠缺 (2) 二、独生子女问题行为的成因 (3)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3)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3)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3) 三、解决独生子女问题行为的对策 (4) (一)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家庭教育要严格与爱相结合 (4) (二)摆正独生子女与成人的关系,坚持教育的一致性 (5) (三)重视子女品格的养成和家长的榜样作用 (6) (四)有意识的锻炼子女坚强的意志 (6) (五)从小培养子女良好的心态 (7) (六)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 2010级教育学番禺班 摘要:本文首先指出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忽视对独生子女的道德培养。然后分析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和社会原因。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家庭教育全面关心独生子女;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关键词:问题行为原因对策 Only child problem behavior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Abstract: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one-child family education problems.Ignore the child's moral cultivation.Then it analyzes the one-child family education problems,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reasons.Finally,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put forward modern one-child family educatio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Raise awareness,Newer idea;Family education of only child care;The improvement of parents' quality, enhancing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Key words:Problem behavior Reason Countermeasures 独生子女的问题行为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据调查,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都存在不同的问题行为,如自私、说谎、任性等。专家分析认为:不同的家庭环境对儿童有不同的影响,一些陈旧的传统家庭观念会使孩子出现胆小,过于内向等情绪问题。有些家长把独生子女作为家庭中心处处宠爱,则会助长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变得傲慢、自私甚至性格扭曲。由此不难看出,独生子女存在着种种的问题行为。

一般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我要做个美丽女孩” --八年级女孩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咨询师简介:王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案例摘要:张某,女,14岁,八年级学生,因不满意心脏手术后胸口留有疤痕,担心变丑和别人议论而抑郁、焦虑。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可排除重性精神病;根据引发症状的冲突为常态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的内心痛苦程度、病程不足3个月、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坏,可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经和求助者商量后决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疗法,使求助者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思维方式有所认识, 逐步引导求助者实施自我行为训练,缓解抑郁、焦虑的消极情绪, 最终较好地实现了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促进了求助者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认知疗法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张某,女,14岁,八年级学生,身高153 厘米,独生女。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家族中无先天性心脏病史,亦无精神疾病史。 2.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在本县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自幼性格开朗,活泼好动,接受能力强,能歌善舞。入学后,学习成

绩优秀,并担任班干部,同学关系融洽。父亲英俊挺拔、性格沉稳、宽容、有耐心;母亲身材丰满、精明强干,是一名国家干部,性格较急,好指挥,有时说话不太注意方式。张某小时侯长相、身材随父亲,常被周围人夸长得漂亮。从4岁时起开始学习舞蹈和游泳。小学二年级时被选入县儿童合唱团,并到外地去演出。平时在课余和假期里坚持练习舞蹈和游泳。自从去年一次体检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半年前的寒假做完手术。手术后胸口正中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刀疤,非常显眼,也非常难看,敏感的她感到非常难堪和自卑。整形美容医院做了一次瘢痕去除手术,但效果不甚理想,胸口仍有一道明显的瘢痕,只不过比先前的稍微小了一些。从此,她心情很低落,有自卑感,再也不去游泳了,上个月甚至退出了校游泳队,也没有心情学习舞蹈了。 3.精神状态 求助者衣着整齐,穿的是衬衫和长裤,而不是裙子。举止得体, 待人有礼貌。注意力能集中,言语清楚,思维敏捷。情绪低落,对别人的注视敏感。 4.身体状态 自幼体健, 在发现先天性心脏病之前未患过严重躯体疾病。手术后修养了三个月,体重明显增加。近来由于手术瘢痕问题,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食欲不佳,并且睡眠质量下降。

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例分析

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例分析 当今社会,人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但面对各式各样的人际关系、事业、家庭以及社会,谁又能游刃有余?因而许多人都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变得郁郁寡欢,终日愁眉不展。大学生也是这一群体里的一员。 大学生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开始走向社会,走向社会岗位。有许许多多问题都得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就会选择逃避。我曾经在高中的时候就听说某某高校的学生自杀,而且听过不止一次。当时我就在想生命是最可贵的,是什么让他们放弃生命选择死亡呢?后来我又听说了马加爵事件。 二零零四年二月二十三日,云南昆明市云南大学六幢三一七宿舍发现四具男尸,他们是该校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云南省公安厅和昆明市公安局在之后的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后认定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此时马加爵已经失踪数天。他还不到二十三岁,杀人手段却很残忍。尸体死亡原因都是脑部钝器击打所致。他为什么杀死他们呢?因为那四个同学为了打发时间约马加爵打牌,他很乐意的接受了。他的智商很高所以打牌经常赢。那几个同学便怀疑他作弊,他坚持说没有,他们就把他以前的许多伤疤都揭开了。马加爵感到自己的人格被侮辱并且受到了巨大的歧视,因而杀了他们。 这件事令许多人都感到惋惜,为了国家失去马加爵这样的人才而惋惜。他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二等奖;他曾因为没有鞋子穿,在助学贷款没发的日子里光脚和逃课;他曾把自己辛苦挣来的一百元丢在过道里让丢钱的母亲捡到;他上大学的钱也都是他自己挣来的。是什么让这么一个品学兼优、吃苦耐劳、淳朴孝顺的他成为杀人犯呢? 首先得从他的同学说起,这四名同学是他自以为平时没有歧视过他的,一直平等对他的人竟然恶语中伤他,蹂躏他的人格,还揭开了他的伤疤。使他认为每个人长期以来都一直凶悍的歧视他,残忍的嘲笑他,他的尊严被无情的践踏。他在这种氛围下再也难以立足了,所以他决定了玉石俱焚。给那些歧视穷苦人,蔑视穷苦人,无情践踏和残忍蹂躏穷苦人人格尊严的人一个教训,因而他杀了他们。这四个同学实在太让他失望了,他们没有对穷苦人的同情,有的却是嘲笑。他们的心里十分好强,不服输,因而他们选择了污蔑他作弊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试想如果他们的心里有的不是优越感也不是虚荣感,而是一种深切的同情和默默的支持与帮助,他们还会被杀吗? 从马加爵方面讲,他宿舍的同学曾在他的被子上撒尿,也曾在冬天温度较低的时候给他一两块钱让他帮自己洗衣服。在那时他的心里就已经十分不平衡。他感到了别人的侮辱与歧视,也感到了自己的尊严被无情的糟蹋,但在那时他并没有释放出来,于是打牌成了导火线。再者马加爵生性比较粗暴,平时打球只要有人踢得不好或者无意间踢到他身上,他便会动怒,有时甚至翻脸骂人。一开始马加爵有几个广西老乡常来找他玩,后来渐渐不来了。还有以前他经过别人宿舍,只要听到里面的音乐声音大一点就会破口大骂。由此可以看出马加爵不希望自己处于弱势,不想被别人欺负。他的心里极度不平衡,也开始有点扭曲。但他不懂得理智的调控情绪,也不懂得用音乐来使自己的内心平静。他只知道在事情不合自己心意的时候就发泄到别人身上,因而他渐渐开始孤独了,就连老乡也不想理他。有一次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动了他的东西,他发现后便一直记恨在心,从此不再理睬那位同学。这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十分计较的人,他不懂得容忍与包容,更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所以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是心理问题,是他强烈、

中国婚姻状况

中国婚姻状况分析 社工1131 蒋意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婚姻和家庭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根据我国婚姻现状,初婚年龄在逐渐提高,婚姻自主程度在不断加强。然而,我国的离婚率却也在逐年上升,并且也因此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婚姻家庭经历着强烈的动荡,社会演化出了不同的婚姻形式,我国现代婚龄人士的婚姻观参杂了许多经济因素。 【关键词】婚姻离婚经济原因 一、我国婚姻发展态势 (一)初婚的年龄也在逐渐提高。 1950年我国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分别为20周岁和18周岁;1980年的第二部《婚姻法》将男女结婚年龄提高到22周岁和20周岁;另外,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初婚年龄渐渐提高,并且具有显著的城乡差异。1949年全国初婚年龄为18.57岁,到1978年提高到22.83岁,1991年为22.23岁,1994年为22.73岁,1998年为23.57岁,2004年为24.45岁。 (二)婚姻自主程度不断加强。 2001年,国家统计局和全国妇联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女性的初次婚姻“由本人决定”和“本人决定,征求父母意见”的比例共为61.5%,城镇女性为77.2%,农村女性为56.2%,其中具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村女性的比例为68.8%,完全由父母决定的比例有了明显下降,农村的下降幅度更大。 (三)通婚半径的扩大。 自1949年以来,通婚的距离越来越远。从1949年到1965年,同村通婚的比例下降至45.73%,1993-2000年下降到4.7%。跨县和跨省通婚从1949-1995年间的10.3%上升到1993-2000年的39.7%。跨国通婚也达到了3.7%。婚姻多元化趋势加强,自愿独身和非自愿独身现象共存;同居比例迅速提高;重婚、纳妾、包二奶等变相的现象在部分地区屡见不鲜;同性恋现象也并非罕见;买卖婚姻仍然存在。这显示,中国传统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婚姻模式都并存在一起,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社会中不同类型时空的叠加而形成的多元化图景。 二、我国现代婚姻现状解析 两年前,众多沿海地区已迎来了再一次的单身高峰,一个庞大的单身群体已经在社会累积形成一股单身潮流,这也是社会婚姻形式中最普遍的一种—--独身不婚。据报导显示,广东省单身青年人数已超过3000万,在全国各省份中位居前列。引起单身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小范围的生活调查与资料查阅,大概包括以下几点:爱情观念的转变;理想婚姻与现实的差距;家庭功能的弱化与结婚成本高等。这些原因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开放时代的多元婚姻观念。尽管当代人选择日趋多元化,志愿独身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但是多数人还是处于无奈的非志愿独身。期中有一个当今的热点议题,就是“三高”现象,即女性的高学历,高职

案例分析问答题

案例分析问答题: 1、一般心理问题 2、严重心理问题 3、神经症(分类) 4、精神病 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生理方面: 心理方面: 二、对该求助者作出诊断的程序是什么? 1、根据并与非病的三原则,根据有无自知力,有无主动求医行为,是否存在逻辑思维方面的异常症状等,判断是否为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有何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反映强度,有无泛化,是否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病程:多长时间 3、参考心理测验的结果。 4、最终作出诊断: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诊断依据: 1、根据并与非病的三原则,自知力,求医行为,有无精神症状,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有何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反映强度,有无泛化,是否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病程:多长时间 3、根据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4、最终诊断:……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诊断依据: 1、根据并与非病的三原则,自知力,求医行为,有无精神症状,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有何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反映强度,有无泛化,是否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病程:多长时间 3、根据心理测验的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4、最终诊断:… 四、对该求助者需做那些鉴别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并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就医,常常便显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患者,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的心理问题。 3、与某类性神经症相鉴别:……. 五、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生物原因:是否有躯体疾病、生理年龄、性别因素2、心理原因:认知方面,性格, 3、社会原因: (1)家庭教养模式, (2)生存环境(负性生活事件、正性生活事件), (3)人际关系 (4)社会支持系统, (5)社会文化(道德、风俗、习惯等)等。 六、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根据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围绕已形成的初步诊断,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其理由如下: 1、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探寻病理人格特征以及作为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2、可选用SAS测验,以评估其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群体差异性的调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调研报告 题目: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差异性的调查 摘要:独生子女问题作为目前中国众多社会性问题之一,关系到千家万户,涉 及到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组织教育及广泛的社会教育。对独生子女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备十分重大的意义。自从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独生子女的数量就在一直攀升。对于独生子女,很多人都认为他们是一个娇生惯养的群体,而事实上他们到底是怎样的呢?他们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有没有明显的差异呢?针对这些 问题进行了一次调研,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调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

一、调查项目概况 1.1背景介绍 目前在校大学生都为20世纪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后出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成为大学生中的两类不同群体。从心理学角度看,独生子女在亲子关系中能够获取更多的关心和关注,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能够较早获得分享、合作等社会功能。在传统观念中,认为非独生子女拥有乐于帮助别人、能够适应艰苦生活、合群、独立等优秀品质。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往往表现出自私、自理性差、孤独感强等心理和行为表现。所以本研究的调研正确引导一些刻板的偏见,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情感的差异,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乃至对未来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很多方面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差异性。 1.2研究目的 据统计,目前我国独生子女人数已超过2亿。近年来独生子女进入大学的比例已经达到30%,今后的比例还将越来越大。那么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在人际交往和情感等方面有没有差异?有何差异?这将是本项研究所探讨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学生明白自己在群体中各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优点发扬,缺点改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1.3研究方法 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了解学生现状及发展情况,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主要采用谈话、问卷、检测等形式进行。 二、调查项目 2.1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生活方面的消费状况; 2.1.1 生活费差异 综合比较独身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生活费上的差别,分析绘制了下图 图1 独身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生活费上的差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分析

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张用锋 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是一例关于焦虑情绪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咨询者主要运用认知情绪疗法对一小型个体美容店业主的焦虑情绪进行咨询,其过程包括来访者的一般资料的搜集、评估与诊断、咨询目标与方案制定,咨询过程与效果的评估。咨询后,来访者的焦虑情绪有了缓解。 关键词:焦虑;严重心理问题;认知疗法; 一、一般资料 陈某某,女,39岁,某小型个体美容店业主。身高168厘米,体重45公斤,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高中文化。家庭和睦,有一儿子,今年5岁。现与父亲同住。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陈某某于1973年生于黑龙江,祖籍为山东,出生时,父亲在某林场工作,母亲无业,跟随父亲一起生活,陈某上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均跟随父亲一起生活。2岁时,父亲将陈某三兄妹及其母亲送回山东老家生活,父亲单独一人继续在黑龙江工作。 陈某的童年具有不幸的经历。回山东老家农村后,由于是一个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所以经常受村里同族长辈的欺负。据其回忆,从她记事起,她家每一星期就会与同族的伯母或阿姨打架的经历。这种打架的经历一直持续到她18岁去东北。在放学的时候,只要在回家的路上听到有打架的声音,她就知道是她家在打架。每次打架,她都感觉很害怕,心里总会突突的跳,由于当时还小,她总是悄悄的躲藏在一边,等到打架结束时才出来。问及是由于何种原因导致经常性的家庭冲突时,陈某称,当时她们家族很庞大,有大约上百口人,男性说了算,妇女在家族中没有地位。而她家从小在东北生活,直至她妈妈带着3个孩子回到老家。当时整个家族都很穷,她们回家后,无异是和同族中其她叔叔伯伯们争夺了生存空间,并且她母亲很能干,不服

黑龙江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黑龙江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黑龙江婚姻状况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 黑龙江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黑龙江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黑龙江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初婚人员数量,再婚人员数量,离婚人员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黑龙江婚姻状况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黑龙江婚姻状况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黑龙江婚姻状况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黑龙江初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黑龙江初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初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黑龙江初婚人员数量占全国初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黑龙江初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黑龙江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黑龙江初婚人员数量同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黑龙江再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7) 一、黑龙江再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再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黑龙江再婚人员数量占全国再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黑龙江再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黑龙江再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再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广泛实行,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力度在不断加大,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在不断增多,对孩子的照顾更为周到、细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但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或期望值过高、教育方法不当,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这方面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 一、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1、唯我独尊。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精心抚养和无微不至的呵护,父母甘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这份爱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样下去,无意中就使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意识。从他们懂事开始,就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始终在为他服务,感觉生来就应该受到最好的待遇,凡是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全属于他。一旦不能满足,他就大哭大闹。长此以往,后果就可想而知。 2、性格孤僻。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平时家长担心孩子出门受欺负,又不让孩子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孩子就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独自玩。这样的环境容易使孩子养成孤僻的性格。由于失去了和同龄孩子玩耍的机会,失去了社会交际锻炼的机会,孩子长大后多半就不善于和别人交际,要么显得娇惯任性,要么显得愚笨呆板。 3、依赖性强。独生子女在家里很少动手做家务,通常由父母包揽。慈爱的父母对孩子的吃、穿、住、用、行早就料理好了,甚至孩子读中学、上大学了,家长还像个保姆似的,为他洗衣,为他做饭。孩子无形中就产生了依赖性,什么事都希望别人为他安排好,一旦离开父母便不知所措。 4、性格懦弱。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成人的保护圈里,当父母的总担心孩子会发生意外。孩子稍有些特殊的举动,总会发出警告:“千万别上去,掉下来会摔伤的!”“这东西不能碰,会砸伤脚的!”由于过分的干涉、限制、无形中压制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扼杀了孩子处于萌芽状态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多数孩子也就形成了胆小、懦弱、怕事、墨守成规的性格。 5、自私冷漠。独生子女周围充满了父母、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而他们自己却没有关爱别人的体验。多数只知道自己吃喝玩乐,而没想到为父母分忧解难,没有学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显得自私冷漠。这一代孩子由于过多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而使他们多数丧失了自力更生的能力,也失去了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对策 独生子女出现这些心理特点其主要原因是家庭的“宠爱症”和学校的“片追症”所导致。其根源是家庭和学校的指导思想不够端正。教育正处于转轨时期,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面转变。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其实很多学校仍是瞎子摸石头过河,还没有体现素质教育,因为最终还要看成绩,比分数,这样就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还是把成绩放在首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共青团中央开展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反映了党和政府对跨世纪一代的亲切关怀,为学校、

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及分析

中学生心理问题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性意识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一名初一女生喜欢并希望一高二男生保护她。她自己也知道并非是交男朋 友。但她仍然想知道这名高二男生的电话号码,却又害羞说不出口。同时,她不知 道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否是正常现象。因此,很害怕别的同学知道了自己的想法而 被笑话。她很迷茫,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请老师为她解答。 案例分析 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 我国青少年儿童性意识萌发成熟的平均年龄在11、12——16、17 岁,近几年来还有提前的趋势,身高体重的迅速增长以及性器官的成熟促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又因为对两性知识的缺乏而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感。他们能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逐渐认识到自己在慢慢长大,但在异性面前却显得很拘谨腼腆。到后期出现一种表面回避而内心憧憬的背反现象。一些男女同学虽然感情很好,在学习上互相帮助,但却害怕它会招来大部分同学的议论,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喜欢一个人包括异性并没有错,这都是人很正常的想法。 2. 当你对一个人有强烈的喜爱念头时,就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他的优点和不足,然后他在你心中的神秘感会逐渐消失的。 3. 直接对他说自己很崇拜他并且希望能得到他的关心和保护,如果不敢面对面的说也可以间接接触,例如可以采用写信或者让自己信赖的老师和同学转告的方式等等。 4.表达不愿意影响他,希望能共同进步的想法。5.当有人评论时,要理直气壮的接受这一切,因为大多数人都因为不了解而进行各种猜测。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也不要因此而气愤。 6.为了双方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则应该做好每天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成绩搞好,从而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中来。 二、社会性发展咨询案例 案例介绍一名初二女生来询问,她和她的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吵架,她不知道两人还是不是好朋友?为了保住友谊,他们不敢相互指出对方的对与错,甚至在她的好友有偷盗自己东西的行为时,也不敢多说,近来,好友还被一群品行不良的人恐吓威胁着让陪着他们玩玩,而且让好友去干坏事,她们两个都害怕不服从会招到报复,而服从了又害怕自己变坏。因此,徘徊不定,也不知道怎么办。 案例分析首先给她介绍并讲解有关的科学知识。少年由于缺乏辨证而全面的看事物的经验,往往会把朋友之间的友谊神圣化。他们会把小集团中的一些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标准。常常为了所谓的“义气”而包庇同伴,或者为对方打抱不平,也不管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就很冲动的做出一些造成较大不良后果的行动。 在咨询时我为她仔细分析,并且给了她许多参考性的意见,最终让她自己决定该怎么做。 1. 首先明确真正的好朋友不仅仅是讲“义气”。好朋友就是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2. 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要敢于接纳与自己不同的合理观点,保留自己的正确观点,最好能够采用一切合理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 3. 真正的好朋友应该为对方的健康成长着想,对方的不当行为我们都应该勇敢而委婉的提出,引导他们改正错误。如果不方便直接说也可以通过他信任的老师或者同学来转

青少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之厌学 【案例呈现】:有一位母亲很苦恼,儿子从小就懂事听话,和同学关系融洽,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但自从上了初中就开始情绪不稳定,正在上初二,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学习,脸上就出现烦躁的神情,一拿到书本,就哈欠不断。做作业时也磨磨蹭蹭,拿块橡皮也能拿半天。妈妈让他把第二天的书看一看,他就冲妈妈说一句:“没什么好看的。”妈妈追问了半天,他才冒出一句:“学习真没意思,真累!” 【案例分析】:对于这位初二学生的这种对学习的反应,我认识这实际上是厌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学生对学习烦躁、厌烦、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学,于是出现了消极应付的情况,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速度和质量下降。厌学主要分为三个程度。轻度厌学,学生不喜欢学习,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课后作业偷工减料等;中度厌学,学生开始将情绪付诸行动,经常性逃课,逃避学习,不想面对学校老师、同学。重度厌学,从心理问题发展为较为严重的厌学症,将学习中的问题夸大泛化,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极度自卑心理等。由案例中这位学生的表现来看,他目前属于轻度厌学状态。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些。 第一,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有些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第二,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正常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第三,学生自身的因素,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

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

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比较 关 颖 [摘要] 本文运用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资料,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犯罪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未成年犯在犯罪时的年龄、刑期、重新犯罪比例、犯罪类型的多数方面、犯罪目的、犯罪时的心理状态等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文化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犯强奸罪的比例是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犯盗窃罪的是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笔者认为,从整体上看,将独生子女作为特殊的未成年人犯罪群体的论点值得商榷。 [关键词] 独生子女未成年人犯罪 犯罪特征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中期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06JZD0027 [作者简介]关颖,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一、研究背景 我国施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有近30年。30年来,独生子女作为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中国社会出现,而且其数量不断增加。2007年初,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的独生子女数量已达到9000万。1与此同时,在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独生子女犯罪也越来越多地引起研究者和司法实践部门的重视,并作为新时期青少年犯罪的新特征予以特别关注。

早在1996年,当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刚刚进入可以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时,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执行会长郭翔教授在概述我国青少年犯罪状况与特点时,就将“独生子女违法犯罪人数不断上升”作为主要特点之一,指出:我国政府推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中小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故学生犯罪中多系独生子女犯罪。独生子女的犯罪,给家庭和亲属带来的影响和后果也较为严重。我国青少年犯罪面临的此种动向,也须引起高度注意。”2犯罪学专家肖建国教授曾撰文指出:象上海这样的大城市,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我们应当思考和探讨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对策。他认为:虽然独生子女是否是“问题儿童”尚有待商榷,因为独生子女有许多好的方面,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但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容易形成心理偏差,导致独生子女越轨行为的形成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3 在实证研究方面,山东省少年管教所对在押的未成年犯中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各100人进行了比较分析,有关犯罪类型的调查结论是,独生子女犯侵财型人数占75.14%,高出非独生子女4.87个百分点,说明独生子女犯为“财”犯罪更突出;独生子女犯性犯罪占16.22%,低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暴力犯罪人数比非独生子女犯高出4.87个百分点。研究者认为,这与从小养成任性逞强、横行霸道等坏习惯有直接关系。4另有王延海2001年对某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关押的249名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的调查,对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的基本情况的描述是:(一)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二)侵财型犯罪为主,暴力化倾向明显;(三)团伙作案为主,犯罪危害加重;(四)犯罪年龄集中,独生子女犯罪的平均年龄为15.65周岁,14.77周岁至16.53周岁是独生子女犯罪的高发期。5等等。 纵观有关独生子女犯罪的研究有以下几方面的缺陷:一是大多就独生子女谈独生子女,没有非独生子女作为对照组,一些以独生子女犯罪人为对象的研究所指出犯罪特征,事实上是所有未成年犯的共性问题,而不是独生子女所特有的;二是定量分析资料多数来自某一机构或某一地区且样本较小,难以据此推论我国独生子女犯罪的总体状况;三是个别涉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的调查数据,没有差异显著性检验,仅以微弱不同的几个百分点不足以说明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区别。 笔者认为,将独生子女作为特殊的未成年人犯罪群体,应当基于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仅就犯罪的基本特征而言,从两类群体差异的客观分析中才能得出相

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 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初婚人员数量,再婚人员数量,离婚人员数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婚姻状况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初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占全国初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初婚人员数量同全国初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再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占全国再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北京市再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再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 (1) 引言 (1) 1.独生子女 (1) 2.调查目的 (1) 3. 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2) 4.独生子女心理特点成因分析 (3) 5. 教育策略 (4) 6.结论 (5) 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

【摘要】近几年,独生子女犯法的事接连不断,如刘海洋伤熊、马加爵杀人。面对这些事件,身为教育一线的教师,不能不感到: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不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小学3-6年级部分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便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其心理动态,分析其心理问题的成因,寻找合适的教育对策,让独生子女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独生子女心理特点成因分析 一、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是指独生子或独生女,无同胞兄弟姐妹,或无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收养的兄弟姐妹。独生子女除了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外,没有兄弟姐妹这层关系,因此其社会化的过程中带有自身的特点。独生子女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非常强,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自信、富于同情心;有较强的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的休闲态度,兴趣爱好广泛,智力较好,聪明伶俐,思维活跃,才思敏捷,观察力强,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好,兴趣广泛,情感丰富,更易于获得事业上的成就。因此, 分析当前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必须解决的前沿课题。 二、调查目的 独生子女日益成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主流,成为在校中小学生的主体。因而对独生子女的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热切的关注。最早研究独生子女的教育是美国学者博汉农,他在1898年发表的论文《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中认为:“在特殊儿童中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很大,这些孩子既有温和、正直、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冷漠、固执的一面”。的确,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相对特殊,他们有的在“糖水”里长大,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娇宠,养尊处优,一帆风顺,好比温室里的花朵,往往经受不住任何风吹雨打。有的属于“留守孩子”,父母疏于管理,耽于教育,出现情感断层。有的生活在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感情冷漠,人格异常,行为古怪等等。 普遍现象:小学教育中有些现象教育工作者司空见惯。例如,一个学生与同学合作中表现“唯我中心”;一个学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用金钱雇佣其他同学来帮助自己完成;一般学生去野炊,结果什么东西都没有煮成,只好吃泡面填饱肚子,等等事件。分析的必要性;而寻问详情,其中的这些学生都是家中的小公主或小皇子,好奇的原因一次在班级中统计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居然是三份占两分,因此我有个感悟小学生的教育要从独生子女的教育做起,而独生子女的教育,首先要弄清楚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影响他们心理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的各种变化与联系。探讨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规律,使教育,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理论基础上有成效的进行。 三、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一般心理问题) 案例三 (2005.11三) 一般资料:男性,30岁,工程师。 求助者自述:半年前因与妻子外出登山时,妻子失足坠崖死亡。经公安部门鉴定已排除他杀,证明自己清白。但女方家人依然付诸法律,自己承受巨大压力,虽然夫妻关系一直不好,但是内心也十分痛苦,因为要应付女方家人纠缠,更是烦恼,为此寻求过心理咨询。目前,一切后事及纠纷已经处理完毕,经过心理咨询,情绪基本稳定。家人为了使其及早摆脱阴影,为其介绍了一位对象,现在对方有意发展关系,对方也很不错,但对方离异有孩子,自己不知道该不该选择她,很是矛盾。故来求助心理咨询师,希望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做出选择。 单选:1、对该案例特点不正确的描述是( A )。 (A)情绪反应比较强烈 (B)内心痛苦无法摆脱 (C)问题内容尚未泛化 (D)负性情绪尚不严重 单选:2、该案例目前心理状态属于( A )。 (A)正常心理状态 (B)健康心理状态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多选:3、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做定性分析的依据是

( ABCD )。 (A)是否有主动求治愿 (B)对症状是否有自知力 (C)问题内容是否泛化 (D)社会功能是否受损 单选:4、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是( C )。 (A)认知因素 (B)生物学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跨文化因素 多选:5、求助者心理行为问题的改善应归功于( CD )。(A)自我心理调节作用 (B)个人生活方式改变 (C)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D)社会支持系统作用 单选:6、该案例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C )。 (A)转介治疗 (B)不必处理 (C)心理咨询 (D)药物治疗 单选:7、该案例第一次咨询时的主要心理问题是( A )。 (A)痛苦抑郁 (B)强迫焦虑

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调查

“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调查” ----以南昌高校为例 参赛团队:MIRACLE 组长名称:邓艳君 队员名称:张虹宇陈晓芬 马丽平傅招能黎露

摘要 独生子女问题作为目前中国众多社会性问题之一,关系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直接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组织教育及广泛的社会教育。对独生子女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备十分重大的意义。自从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独生子女的数量就在一直攀升。对于独生子女,很多人都认为他们是一个娇生惯养的群体,而事实上他们到底是怎样的呢?他们与非独生子女之间有没有明显的差异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专门组成了一个调查小组,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调查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 我们以南昌市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三所高校的6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其进行在生活状况、情感、人际关系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南昌市高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性情况。同时希望通过南昌市高校学生的状况来以点推面,反映我国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性情况。 1、目的:从独生子女以及非独生子女群体的内在特征、横向及纵向研究等角度探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关人际交往与生活情感方面的差异性。 2、方法:我们在江西省南昌市选择了三所高校,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进行简单的随机抽样调查,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数据,我们在每所大学发放了200份问卷,根据收回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结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目录 第一章调查项目概况 (1) 1.1背景介绍 (1)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 第二章调查方案 (2) 2.1调查目的 (2) 2.2调查对象 (2) 2.3调查项目 (2) 2.4调查表 (3) 2.5 调查方式和方法 (3) 2.6调查地点和调查时间 (4) 2.7问卷的输入 (4) 2.8质量控制 (4) 2.9组织计划 (5) 第三章数据概要及基本信息 (6) 3.1基本数据概要 (6) 3.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7) 3.2.1是否是独生子女情况 (7) 3.2.2性别信息 (8) 第四章数据分析经济状况分析 (9) 4.1 生活费差异 (9) 4.2 经济来源 (9) 4.3关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消费状况的比较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