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重点控制企业

济南市重点控制企业
济南市重点控制企业

济南市环保局关于调整济南市市控重点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名单的通知

2011年4月1日

各县(市)区环保局、市局高新区分局,市局各有关处室、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财政厅、省环保厅《关于修订〈山东省污染物减排和环境改善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鲁建财〔2010〕146号)和省环保厅《关于印发省控重点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名单的通知》(鲁环函〔2010〕1040号)精神,结合我市污染防治工作实际,市环保局调整了济南市市控重点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以下简称“市控重点单位”)名单,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原则

在原市控重点单位名单的基础上,增加2010年新建成的部分工业企业和全部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水处理站),以及涉及剧毒物质和重金属的企业。调整后,全市共有市控重点单位144家,其中重点企业124家,城镇污水处理厂12家,中水处理站8家。

二、管理要求

(一)严格落实污染源自动监控措施。对新纳入的市控重点单位,要按照省环保局《关于印发〈全省重点企业监管办法(试行)〉等“四个办法”的通知》(鲁环发〔2007〕67号)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工作的意见的批复》(济政办字〔2005〕76号)等有关要求,由市环境监察支队列出未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单位名单,相关监管单位督促限期依照国家相关规范安装;

对确不具备安装条件的,要组织做好人工监测工作,并及时上报相关结果。

(二)进一步强化日常环境监管工作。要严格落实《济南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控重点污染源环境监管的通知》(济环字〔2010〕105号)、《济南市环保局关于加强市控重点企业达标排放工作的通知》(济环字〔2010〕127号)、《济南市环保局关于加强冬季污染防治的通知》(济环字〔2010〕139号)和《济南市环保局关于转发鲁环函〔2010〕925号文件的通知》(济环字〔2010〕159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市控重点单位的日常环境监管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依法及时查处超标排放、偷排偷

放等环境违法行为。要统筹兼顾,加大对重点废气污染源烟(粉)尘排放情况的监管,对距离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子站2公里范围内的,至少每旬监测一次烟(粉)尘排放情况;对其他重点废气污染源,至少每月监测一次,相关情况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汇总后,

每月10日前报市环保局。

(三)严格落实环境安全防控措施。要组织各有关市控重点单位,严格落实环境安全防控措施,建立风险源动态管理档案,落实预警监测措施,编制环境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要把环境安全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纳入日常环境监察工作,并按照《山东省环境安全预警水质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对涉及风险源的市控重点单位按规定频次要求开展特征污染

物预警监测并建立档案。

三、工作分工

(一)各县(市)区环保局、市局高新区分局、市环境监察支队和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要按照《济南市环保局转发鲁环发〔2010〕128号文件的通知》(济环字〔2011〕8号)和《济南市环保局关于对山东省污染物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考核奖励办法有关考核指标进行内部分工落实的通知(试行)》(济环字〔2011〕28号)等规定,做好对有关市控重点单位的检查、监测和环境安全管理等工作。

(二)市环保局环境评价处牵头负责市控重点单位中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污染防治处、水环境管理处分别牵头负责市控重点单位中竣工验收后的废气污染源、废水污染源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环境安全应急管理处牵头负责市控重点单位

环境安全应急的统一监督管理工作。

四、其他有关事项

(一)对市控重点单位的其他管理要求,继续执行《济南市环保局关于印发济南市市控重点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名单的通知》

(济环字〔2010〕18号)的有关规定。

(二)本名单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附件:1. 济南市市控重点企业名单

2. 济南市市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水处理站)名单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附件1

济南市市控重点企业名单

注:市控项目栏中“气”为废气,“水”为废水,“渣”为固体废物(废渣),“风险源”为环境安全防控。

附件2

济南市市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水处理站)名单

宏观调控下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之路

宏观调控下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之路 来源:中国房地产作者:发布时间:2008.01.02 2005年以来,随着国家土地、金融等调控政策力度的加大,房地产业开始进入市场盘整期。对实力强劲的大型房地产企业遇到的可能是困难、瓶颈,但对众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本文专指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面临的却是困境,甚至绝境。如何应对变化,如何在调控和竞争中立足和发展,是当前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紧迫的问题。 本文认为,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划分标准为:二级资质以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二级开发资质但注册资本达到一级资质标准的房地产企业。 截至到2005年底,全国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数量为56290家,但是大型房地产企业数量所占比重却很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占绝对多数。 一、宏观调控下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重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从2003年以来的调控政策脉络主线来看,先期是土地供应和房地产贷款(2003、2004年);中期是房地产价格(2005年);后期是商品住宅结构(2006年);近期则是房地产企业收益(2007年1月)和住房保障(2007年8月)。调控的手段主要是运用土地政策、金融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因此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面临的新形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获取土地门槛提高,面临开发断档尴尬 土地方面,国家一方面不断收紧地根,控制土地的市场供应节奏:另一方面在土地出让方式上,禁止协议出让土地,继经营性土地全面实施“招拍挂”方式后,工业用地的出让也要求采用“招拍挂”,进而提高了开发商的拿地成本,获取土地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获取土地门槛的提高还表现在具体的“招拍挂”过程中,如招标文件中对竞标企业高标准的资质要求、高额的招标保证金和严格的付款条件等等,对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产生了很大冲击。以参加土地招拍挂的要求为例,今年上海新江湾城Dl地块土地出让文件中明确规定为:境外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其银行同期存款在1亿美 元以上的;已在境内进行工商登记,领有法人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和营业执照,具备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近三年国内房地产开发量不低于50万平方米,注册资本金2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期银行存款不低于1.5亿元人民币的信誉良好的企业,另外必须先交纳竞买保证金5000万元。如此规定,一般的中小企业连到现场感受氛围的机会都没有。 另外,大面积土地资源出让和多企业联手参拍阻挡了中小企业的进入。现在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城市建设的高水平,一般都推出大幅土地进行拍卖,同时参与的大企业常常是多个发展商组成一个银团联手投标。因此近两年以来,各地开发价值大的土地资源基本上为国内少数几个大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关键点及其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关键点及其控制 作者:高绍维 当前,企业要在世界资本体系中健康有序运行,首先要保障和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建设。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的发展轨迹发现,建立有效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风险防控能力、保证企业有序运行,而且可以促进全球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经济。 一、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不断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控制水平,不管对企业自身还是整个经济社会的顺利有序运行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企业而言,强化内部控制可以帮助管理层理顺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及时发现和规避潜在风险,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经营。企业身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甚至致命影响,企业管理层只有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才能有效应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提升发展空间、把握发展机遇、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 其次,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要不断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深化管理改革。只有建立健全以风险方法和控制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深化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唯有通过强化风险管控、内部控制,才能真正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预防和抵御风险,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运行,从而推动市场体系的健康发展。 最后,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可以有效保证企业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减少管理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从这个角度讲,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强化内部控制对于保障投资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点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面对日益融合的世界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外部条件,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这使得企业处于高风险之中。在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战略风险、决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这些企业内外风险都给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经营增加了压力,带来了不确定性,处理不好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企业要制定内部控制就要本着防范预防风险的目的去操作。如何把握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关键点和风险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应对,成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主要因素。 总的而言,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面临的关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内部控制的规划上,应当着重考虑如下情况:企业管理层有没有制订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划,以及制订的规划是否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是否仅仅将符合法律规定作为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只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不发挥实际效用、没有促进战略目标实现的积极意义;是否制订了内部控制年度计划并将计划落实到实践中。这是内部控制在规划方面的关键点和风险点。 2.在内部控制的组织部门和机构方面,要考虑的风险点有:内部控制负责人与公司的主要领导是否为一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落实;内控部门人员是否对内部控制法规和制度足够了解和熟悉;相关人员是否对内控工作积极热心、切实负责;内控部门成员是否具有足够代表性。针对此方面,企业应合理设置内控部门,匹配内控人员,由主要领导督促执行。 3.在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上,要考虑以下关键点和风险点:单位是否足够重视内部控制作用,是否有意培养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是否将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作为深化企业管理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管理层是否具有强烈的遵纪守法意识;能否实现关键岗位的定期轮流;企业的相关子公司是否也制订内部控制战略规划。这些都是内部控制在环境建设方面的关键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 专报 第27期 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6月24日 领导批示:编者按:今年1-5月,游仙区把发 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全区大力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狠 抓招引培育和企业落地,开拓创新,攻 坚克难,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5月底, 全区共招引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170家(其中,新注册企业159家,存 量企业11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80.95%,目标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一位。 近日,市委罗强书记、吴群刚副书记在 游仙区委、区政府报送的《关于游仙区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上作 出批示。市委罗强书记批示:好,有成 效。吴群刚副书记批示:游仙区委、区

政府按照市里统一部署,思想重视,措施得力,服务优质,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为全市目标任务的完成做出了贡献。现将《关于游仙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摘要刊发于后,供学习借鉴。 关于游仙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科技立市、工业强市”方针的正确指引下,我区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全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狠抓招引培育和企业落地,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进展顺利,初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4年,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任务数为210家(其中新注册企业200家,存量企业10家),累计达到390家。2014年1—5月,全区共招引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其中新注册企业159家,存量企业11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0.95%,目标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一位。截止2014年5月,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350家。 二、主要做法 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招引培育和落地发展工作的主要做法是抓“四个创新”:

企业内部控制案例分析题(2010-2012)

案例分析题一(本题15分)(考核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2012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甲公司组织人员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并聘用A会计师事务所对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实施审计。2012年2月15日,甲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就对外披露2011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相关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以下决议: (1)关于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责任界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负责;A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为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质量,董事会决定委托A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草拟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支付相当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20%的咨询费用。 (2)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甲公司于2011年4月引进新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并于2011年5月1日起在部分子公司试点运行。由于该系统至今未在甲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董事会同意不将与该系统有关的内部控制纳入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范围。 (3)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董事会同意A会计师事务所仅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A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和重大缺陷,不在审计报告中披露,但应及时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层,作为甲公司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 (4)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甲公司销售部门于2012年2月初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预计可能造成的坏账损失占甲公司2012年全年销售收入的30%,董事会责成销售部门立即整改。鉴于上述事项发生在2011年12月31日之后,董事会讨论认为,该事项不影响A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1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出具审计意见。 (5)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时间,由于部分媒体对上述甲公司销售部门擅自扩大销售信用额度并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事项进行了负面报道,为逐步淡化媒体效应和缓解公众质疑,董事会决定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披露日期由原定的2012年4月15日推迟至5月15日。 (6)关于变更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为提高审计效率,董事会决定自2012年起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告审计整合进行。董事会建议聘任为甲公司提供财务报告审计的B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公司2012年度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董事会要求经理层在与B会计师

信息化建设.

2011-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发展报告 2011年5月

“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强化质量诚信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升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而信息化技术是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调整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支撑和动力引擎。 2011年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确定了方向。《意见》指出:“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平台,提供工业设计、虚拟仿真、样品分析、检验检测等软件支持和在线服务。加快研发、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企业管理系统。推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电子支付、物流配送、身份认证等关键环节的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建立并完善一批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推广、管理咨询、融资担保、人才培训、市场拓展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鼓励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积极发展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务。” 为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及指导,根据“十二五规划”以及《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明确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特计划实施“2011年中小企业信息化规划建设调查”。本调查力求做到全面、完整,为“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为各地各级中小企业相关负责单位提供参考依据,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各参与主体提供方向指引。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从当前实际看,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非常突出,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下面提出一些自己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1.没有内部控制制度。这种情况在民营企业和“内部人控制”较严重的企业大量存在。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数对会计不太熟悉和不太重视。在他们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所以,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老板一人说了算,会计的作用仅在于如何算账使老板少交税。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屡见不鲜。在“内部人控制”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没有内部制度更对自己有利,更便于他们浑水摸鱼。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有些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如不少企业常规票据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没有建立,甚至一些小企业没有正规的财会部门,会计、出纳、审核等事项由一个人包办。原始凭证的取

得或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为依据编制的记账凭证、登记的账薄、出具的会计报表及一系列的会计分析等也就毫无意义。一些企业人为捏造会计数据,设置“小金库”,乱摊成本,隐瞒收入,虚报利润,恶意逃避税收等。 3.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的片面性。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资金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因此,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是财务人员。 4.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 5.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近年来,企业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混进财会队伍,思想素质差,业务一知半解,连正常的会计业务都处理不好,更谈不上内部控制制度的运用。一些企业领导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一窍不通,却目无法规,独断专行,势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使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举步维艰。 6.内部审计职能弱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

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企业内部控制10425 重点资料

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10425重点资料 ——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战略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 1、是一个过程 2、需要企业全员参与 3、只能合理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1、组织架构——作业控制、管理控制、治理控制 2、控制对象——人事、财务、会计、生产 3、控制依据——制度、预算 4、进程时序——事前、事中、事后 5、控制范围——战略、经营 内部控制的演进 1、萌芽:内部牵制(《周礼》两个人犯错的可能性小;双人记账……) 2、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3、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4、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历史上最著名的欺诈:庞氏骗局 企业欺诈的具体行为迹象 1、公司在多加银行开立了新账户,并且已经超出所需 2、不负责现金交易的人不会按照惯例核对哪些银行账户

3、银行账户的收支差额非常大,或者与银行来往非常糟糕 4、紧急借款成为常有的事情 5、现金的流入与支出不断让管理人员大感意外 6、短期投资的收益低于市场水平 欺诈三角理论(压力、机会、合理化借口。三者此消披长) 薯条欺诈理论(得逞之后会上瘾,直至东窗事发) 烂苹果欺诈理论(上梁不正下梁歪) 白领犯罪理论 4个因素 1、为社会所尊重者所为的破坏刑法的行为 2、行为人打多拥有较崇高的社会与经济地位 3、违法行为是在行为人职业领域或职业活动中实施的 4、通常情况下违法行为会造成对职责的侵犯 冰山一角理论(不看到的多得多) 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企业欺诈的核心内容 1、企业内部控制防范于企业欺诈的源头 2、企业高层树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3、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风险 ——就是不确定性及其带来的期望值的变动 企业风险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与预期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实困境与改善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实困境与改善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滁州市经济发展状况总体较好,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研究中,通过对部分企业的调查发现,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还存在人才引进难、融资难以及环境欠佳的状况。为此,要实现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学发展,必须加强企业人才的引进,建立企业融资平台,优化企业发展的环境。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滁州市;路径 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最具有创新活力的经济体,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基础。近10年来,滁州市经过了“大滁城”建设、“美好滁州”建设,特别是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的重要一翼,滁州市加快了经济转型发展的步伐,重视并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立与发展。但是,由于滁州市总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创新发展的动力还不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科学快速发展的局面还没有完全打开。因此,要想加强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找到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突破发展桎梏,开创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 2017年5月,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做了明确的界定,并就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制定了具体的指标。文件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1]。在国家文件的指导下,2017年底,安徽省科技厅实施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工程。2018年3月初,安徽省科技厅对2018年第1批462家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进行了公示,滁州市共有6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这也是滁州市入库的首批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对这6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关经济数据的统计分析,各企业整体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强,企业运营效率也相对较高,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也处于较好的水平,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处于中等偏差水平,企业的整体流动性较强,但应收账款占用情况比较严重。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还相对较低,且两极分化的情况较为突出。可见,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的成长发展能力还较弱。在其他方面,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人员总体素质虽然明显高于本地其它企业,但是与发达地区科技型企业相比,高层次科技人才较为匮乏,科技人员所占企业员工的比例也相对较低;在企业的研发能力方面,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平均每年投入在研发方面的经费总体不高,在所调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中,企业平均研发投入比率约为5%,说明各企业比较重视企业的研发,但研发经费投入超过10%的极少。从分析结果来看,当前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发展中能够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但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需要多方协同,扫清其发展障碍。 二、滁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建议

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建议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过程中,伴随内部控制实践的逐渐丰富,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后出现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全面风险管理”五个阶段。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简介 (一)中国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结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组织机制、运用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控制措施而形成的系统。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可发挥以下作用: 1.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保护企业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控制和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减少和避

免企业风险。 2.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基础。审计监督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而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 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1.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成员高度重叠,造成内部控制权责不清,经营权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产生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现象出现,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恶化。 2.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目前企业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风险应对、控制的有效机制,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就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 3.内审未有效发挥作用。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确保良好的控制环境.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但我国很多企业虽设置了内审部门,却没有具备真正意义的独立性,因此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忽视企业文化,未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文化作为一种软资源,是整个内控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然而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企业内部控制的成效取决于员工素质程度,很多企业没有制定和实施有

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需要步入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从而推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房地产行业发展更加科学合理。当前需要从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发展机会等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战略措施,提升房地产业战略发展水平。 标签房地产;发展;分析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带动了一大批关联产业的发展,涌现了一批资产实力雄厚、市场反映良好的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但从总体来说,当前中小房地产企业仍占行业的多数。与大企业大集团相比,中小房地产企业由于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影响着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找到一条适合企业生存和发展之路。 一、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中小房地产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从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开发企业已经突破5万家,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房地产企业,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发挥作用。1.企业规模以及融资能力方面。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规模较小且融资能力较差,故只能更多地趋向于选择中短期和中小型项目。2.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经验方面。房地产开发是以项目方式运作的,项目管理的水平将从成本、资金回笼、房产质量等方面对企业利润以及后续项目的开发造成巨大影响。中小房地产企业在项目管理能力这方面不占据优势地位。3.市场营销方面。市场营销是房产开发的重头戏,是房地产公司赖以生存的关键。中小房地产企业在此方面往往处于劣势。4.文化感知能力和品牌号召力。中小房地产企业往往发育于本土,在文化习俗的感知能力上尚具备一定优势,从而能在某些区域范围内以低成本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5.公共关系能力。中小房地产企业在这一点上具备相当的灵活性。 二、影响中小房地产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要素 (一)外部环境 1. 政策环境继续偏重于大型房地产企业。产业政策继续支持具有资信和品牌优势的房地产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和重组,产生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金融机构也同样倾向于大企业,迫使中小房地产企业竞争乏力。一是国内大型开发企业几乎疯狂的异地扩张,对区域性开发较强的中小房地产企业带来极大压力;二是外资和外商的涌入,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使得原本就在夹缝中求生的中小房地产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考验。 2. 市场环境复杂多变难以应对。中小房地产企业产品结构和融资渠道单一的弊端充分显现,容易造成“一棵树上吊死”的局面。在土地储备方面,由于政府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内部控制“安然事件”《萨班斯法案》内邵环境企业文化权责分离财务监督会计监努激励与约束 论文摘要: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秋序和社会,y众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最初的内部控制定义是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内部拉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但核心是内部会计控制。2002年发生“安然”、“世通”等公司的破产揭露出一系列的财务欺诈丑闻,暴露出美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平衡和外部监督缺失。其结果导致美国的资本市场损失了7万多亿美元的市值,对投资者造成了重大损害。为了提高民众对美国金融市场及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信心,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25日出台了《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简称“萨班斯法案”或“SOX法案”。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极大地影响和促进一了中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发展,从国际上一些比较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看,完善并运转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是这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在这个时期必须从国有企业的“内功”人手,在现有有关企业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和持续快速发展能力,这是现阶段国有企业建设中的一项非常紧迫和必要的任务。内部控制是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话题。对我}}i 来讲全面认识内部控制还刚刚开始,企业会计一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不守法经营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失效或不具备可操作性。以下从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探讨问题的成因,研宠内部控制的对策。 1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控制从形式上表现为一整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连接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通过发放内部控制调查表、实地走访我们看到被调查单位普遍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大都侧重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梳理,而忽视了内部各环节、各岗位的牵制;侧重于经营环节的程序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整体的协调;侧重于内部控制的制度学习,而忽视了执行制度的人的素质提高;侧重于对货币、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环境的建设等等。调查发现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从调查情况看,不少企业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构设置,企业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企业制度不

企业内部控制 自学考 考试重点

第一章内部控制导论 ◆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P3 是一个过程、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只能是合理保证 ◆企业内部控制的分类 根据企业组织构架,分类治理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 治理控制是内部控制最高层次,依次递归,作业控制是第三层次 ◆内部控制的演进 一、控制萌芽期:内部牵制P8 实物牵制、物理牵制、分权牵制、簿记牵制 二、内部控制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盒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有组织计划以及保护资产和保证财务资料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 内部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记录。三、内部控制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P11 重点是:信息与沟通,是指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人员必须能够取得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并交换这些信息。 第二章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历史上最著名的欺诈事件之一:庞氏骗局 ◆企业欺诈的具体行为迹象6点 1:公司在多家银行开立了账户,并且已超出所需 2:不负责现金交易的人不会按照惯例核对那些银行账户 3:银行账户的收支差额非常大,或者与银行的业务往来非常糟糕 4:紧急借款成为常有的事情 5:先进的流入与支出不断让公司管理人员大感意外 6:短期投资的收益低于市场水平 ◆欺诈三角理论 压力、机会、合理化借口(三者此消彼长) ◆薯条欺诈理论 欺诈得逞之后会上瘾,不断接着欺诈直至东窗事发 ◆企业风险可以划分系统风险跟非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不可规避,又称市场风险,也称不可分散风险 ◆风险管理可能采用的策略包括P43 规避、降低(主动的措施,预防与抑制)、分担、承受、专人负责管理风险 第三章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内部控制目标分四层P51 1:企业所有者:安全性(基本目标)、经营效率性和效果性(最高目标) 会计信息和经营信息的可靠性作为保障 2:企业董事会:运营效率效果(最高目标) 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经营信息)可靠性是保障性目标。 3:企业管理当局:企业运营效果(最高目标), 查错纠弊、保证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经营信息)有效的目标服务于资产安全和经营安全性目标。 4:一般员工:经营效率效果(首要目标)、道德品质提升(较高层次目标) ◆中美内部控制原则比较 共同点:“制衡性原则”,讲究内部不同部门互相牵制,使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不同点:中国原则第一条是“合法性”讲究内部控制成本效益;美国则不惜代价进行内控。

国内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比较研究

国内外科技型 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比较研究 尹建华 王兆华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企业规模两极化已成为现代经济中企业组织演化的一大趋势。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将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制定出各种扶植政策。 1 国外一些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111 美国 美国政府历来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美国政府扶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多层次的,从联邦政府到各州政府,均有各自的政策。 1)各种财政支持及其计划。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或者贷款担保已有几十年历史,而且逐年递增。在1993~1996年期间贷款总额为480亿美元,超过以前12年的总和。1997年提供贷款或者贷款金额超过130亿美元。 美国小企业管理局还执行一种“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它是一种政府行为的风险投资计划,为正在成长的小型的公司提供风险资本。1996年,计划许可的小企业投资公司投资了2731个小企业,总计投资额为2317亿美元。1997年,具有4171亿美元资本金的33个新小企业投资公司得到批准。自1994年小企业投资计划得到改进以来,总计资本金为1517亿美元的111家新的小企业投资公司加入该计划。 2)发展资本市场环境。除著名的NASDAQ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循环场所外,1995年,美国小企业管理局还发展了一种指导资本向有活力的小企业流动的工具—天使资本电子网络,该电子网络是一种全国性的小企业股票市场。 3)政府对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小企业创新研究(SB IR)和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STTR)帮助保证国家的研究与发展资助直接面向小企业。在1996年财政年度,超过325项STTR计划,资金总额为0138亿美元对249个小企业进行了资助。SB IR计划对小型高技术公司投资额接近10亿美元,小企业局的两项贷款计划已经帮助了2000个高技术公司的创新活动。 4)税收减让。1997年采取税收减免行动。在今后10年内对小企业将有数十亿美元的税收减让。减少投资所得税率有利于鼓励投资者投资小企业。 5)中小企业参与国家政策制定。1996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小企业规章实施平等行动,使得小企业有机会参与机构改革和政策制定活动。 6)政府协助打开海外市场。美国政府促进经济成长的关键之一是帮助小企业打开新兴的成长的市场。1996年,与美国签订信息技术协议的国家有37个。通过该协议消除了美国向这些国家输出计算机、半导体和通信设备的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增加了数十万人的就业机会。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分析 财务处:王庆华 引言 内部控制系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也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在现代企业经营条件下,内部控制系统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如何满足现代企业组织方式、经营方式与管理目标的需要,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实践意义出发,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发展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由来已久,许多国家的组织和学者在不同时期都提出了很多理论和实务操作方法。根据各个时期内部控制的特征,我们可以将内部控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内部牵制阶段 在封建社会出现了内部控制的萌芽,统治阶级采用了分工牵制和交互考核的方法,以防止掌管和使用钱赋的官吏弄虚作假、侵占财物。内部牵制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并且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1936年。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在其发布的文告《独立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中第一次使用了“内部控制”这一专业术语。(二)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是内部控制制度阶段。这一阶段内部控制被分为两个部分: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与内部牵制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目标不仅是要保护财产的安全,还要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益。 (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内部控制结构概念取代了内部控制制度概念。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指出这一点并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 (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20世纪末,美国“发起组织委员会”发布《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由此可

信息化建设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30 经济观察 2012年35期(12月) 信息化是21世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企业只有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与国际接轨,才能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去。那么什么是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就是通过引进和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改革工作流程和管理体制,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也占到全国的50%以上。随着数量和实力的提高,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信息化建设为提升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就显得大为重要和紧迫。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 建设的现状不理想,信息化应用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识淡薄,动力不足。目前有许多中小企业还不能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能系统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知识。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信息化效率不高,短期见不到收益。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动力。二是资金与专业人才的缺乏。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虽然机制灵活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即时的转型,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资金永远是遏制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与资金问题同样严重的是专业人才的稀缺。中小企业涉足领域广,而专业的网络人才绝大多数聚集于大型企业、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专业人才分布的严重失衡直接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三是外部环境瓶颈的制约。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环境条件 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 陈 烈 浅论信息化建设

中小房地产企业发展分析

政治因素: 2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其中,“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五项内容,被业界称为“国五条”。 此次的调控政策由于力度较大,甫一出台就在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调控效果,市场预期出现明显分化。有观点认为,在交易环节提高税负,将明显抑制二手房交易,限制投机、投资需求,进而降低房价。 也有观点认为,征收大额的交易税,会减少市场供给,在限购、限贷、差别营业税并存的情况下,提高交易税已不能进一步抑制市场需求,这会加剧市场供需的不匹配。市场需求早晚会出手,最终结果有可能抬高一手房价格。 此次重申按交易差额的20%征税,原本就是税法中的规定,但过去很多年,各地税务部门仅按交易总额的1%~2%征税,后者要比前者少征很多税。业内人士由此判断,今后二手房市场降温幅度将超过一手房。 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事实上,楼市调控并不是“狼来了”,打压房价也并不是调控的最终目的,而是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短期内热点城市和中心城市住房供求紧张格局难以根本改变,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是房地产市场调控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 “楼市回暖是不争的事实,但也要看到地区和城市的差异性,同比数据有涨有跌”。朱中一称,2012年以来的量价齐升在全国范围内并不一致,更多的市场反弹出现在一、二线城市,大多是在刚性需求推动下引发的结构性上涨,并不具备全国性普涨的特征。 经济因素: 近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高速推进,我国房地产投资总量急剧增长,居民住房消费占国民经济各行业消费比例持续扩大,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重要产业。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不单波及了中国经济,而且影响深远广泛,房地产业受到的影响却没有初料的大,甚至一度在2009年底2010年初出现了大幅上涨的势头,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影响对房地产业的影响貌似有一种反向的作用。 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现状: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而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从外围上加速了它的调整。但由此也给某些房地产企业带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doc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 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伴随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愈加重要,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文章围绕此问题展开,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中的执行状况,提出完善与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应规范的内容和相关措施。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体系;内部审计文献标识码:A 1 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由企业各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共同实施,旨在实现控制目标,内部控制贯穿企业经营和经济管理的方方面面,完成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明晰各部门权责,从而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与单位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内部控制的目标明确了管理控制在整个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辅以财务控制,以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 2 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2.1 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经营效益,在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治理机制下,结合企业所处的内部特定环境,利用内部控制实施、评价系统完善企业决策、管理、经营等各个环节的控制措施,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使企

业经营管理符合战略要求、提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 2.2 保障企业经营决策的顺利执行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及时发现管理经营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帮助业务部门进行调整与纠正,促进企业各项决策的顺利实施。 2.3 提高信息、报告质量 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提高信息报告质量,通过对信息、报告系统的有效监督,确保企业能够提供可靠及时、准确而完整的内部管理信息和对外披露信息,支持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和对劳动活动及业绩的监控,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 2.4 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竞争日趋激烈,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内部控制对于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帮助企业规避、合理降低各项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 2.5 保证企业财务安全 资产安全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定期盘点、限制接近、财产保险、记录保护等一系列的手段与方法,能够对企业财产的采购、验收、计量、仓储等诸多环节进行有效、科学、合理的监控,从而保障了企业财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为资产安全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内部控制风险点汇总

一、组织架构风险点 (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应避免以下情况的出现:1、虽然形式上减利了董事会、监事会,但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到位,管理流于形式;2、虽 然聘任了经营班子,但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不能有效制定科学的决策;3、内部控制局限于纯粹的内部控制,没有上升到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管理者的这种内部控制意识、造成企业经营决策失误风险较大,从而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2)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如有些企业未单独设立审计部门或者将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混为一起,这样造成各部门、管理人员之间权责交叉,缺少 相关制约,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和企业各组织机构执行智能的效 率方面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二、发展战略风险点 企业发展战略风险主要产生于企业对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和竞争优势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从而导致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不能充分利用企业自身优势和外部环境,限制企业自身优势发展。发展战略风险在企业实际经营中主要表现为: (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

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三、人力资源风险点 (1)人力资源缺乏或过剩、结构不合理、开发机制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2)人力资源激励约束制度不合理、关键岗位人员管理不完善,可能导致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泄露。 (3)人力资源退出机制不当,可能导致法律诉讼或企业声誉受损。 四、社会责任风险点 (1)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可能导致企业发生安全事故 (2)产品质量低劣,侵害消费者利益,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形象受损,甚至破产。 (3)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资源耗费大,造成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可能导致企业巨额赔偿、缺乏发展后劲,甚至停业。 (4)从今就业和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可能导致员工积极性受挫,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五、企业文化风险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