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祖镇麻疹脊灰查漏种工作方案

庆祖镇麻疹脊灰查漏种工作方案
庆祖镇麻疹脊灰查漏种工作方案

庆祖镇年度麻疹、脊灰疫苗

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镇消除麻疹工作,严防脊灰疫情的输入,根据县疾控中心部署,我镇将组织开展麻疹、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为规范要求,提高查漏补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范围、时间和对象

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接种对象

(一)月龄~不满周岁儿童脊灰疫苗免疫史不足者,无论居住地与出生地,天内未接种过脊灰疫苗,符合脊灰减毒活疫苗接种条件的,给予补种脊灰减毒活疫苗,两次间隔个月。

具体安排为:

月龄~月龄儿童,(年月日至现场接种前个月出生的儿童。)脊灰疫苗免疫史不足次或不详,免疫史以明确接种记录为准~岁儿童,脊灰疫苗免疫史不足次或不详,免疫史以明确接种记录为准

岁~不满周岁儿童,脊灰疫苗免疫史不足次或不详,免疫史尽量以明确接种记录为准,如无接种记录,可参考家长回忆岁及以上人群中,年月日以来赴新疆采棉、商贸往来等返回人员,往返于我国新疆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脊灰野病毒流行国家的人员,年月日以来未接种过脊灰疫苗的,符合脊灰减毒活疫苗接种条件的,接种一剂次脊灰减毒活疫

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接种对象

月龄~不满周岁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不足者,不管其居住地与出生地,

天内未接种其他注射型减毒活疫苗,符合麻疹疫苗接种条件者,进行一剂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不足的判断标准

~月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为零或不详,免疫史以明确接种记录为准

月龄~岁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不足次或不详,免疫史以明确接种记录为准

岁~不满周岁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史不足次或不详,免疫史尽量以明确接种记录为准,如无接种记录,可参考家长回忆

时间安排

脊灰疫苗查漏补种

第一轮:年月日

第二轮:年月日

赴新疆采棉务工等人员脊灰疫苗接种,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接种期间为集中接种时间,其余时间发现接种对象随时安排接种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同时开展,如同一接种对象需接种麻疹疫苗和脊灰减毒活疫苗,并符合两种疫苗的

卫生院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卫生院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 篇一: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1] 长柏乡卫生院 20XX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 实施方案 根据卫生局印发20XX年麻诊及脊灰疫苗补充免疫活动 的通知为力争我卫生院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卫生局决定于20XX年3月在全乡范围开展适龄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人群、时间和工作指标 (一)目标人群 全县所有8月龄~6岁(20XX年3月1日至20XX年6 月30日出生)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麻疹类疫苗的儿童。 上述目标人群根据既往接种史,8月龄~17月龄未接种的,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18月龄~6岁只接种1剂次的,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0剂次儿童需补种2剂麻风疫苗,时 间间隔1个月以上(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

(二)时间 1、前期准备:2月20~2月29日。 2、现场接种:3月1日~5日。 3、快速评估和补种:3月6日~15日。 (三)工作指标 以乡镇为单位,目标人群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后接种率达95%以上 二、组织与实施 1、领导小组 (一)组织领导与相关部门职责 县卫生局成立麻疹查漏补种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麻疹疫苗查漏补种业务工作。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疾控中心,隆毅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要相应成立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麻疹疫苗查漏补种组织实施。其职责是: (1)制定本辖区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2)协调宣传部门做好查漏补种活动的媒体宣传工作; (3)协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辖区内所有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 (4)组织开展宣传发动、现场接种、督导检查、快速评估和补种、资料收集汇总上报等工作。

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服务中心做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为了提高辖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保护易感人群,我中心十分重视对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领导,根据《裕安区2010年乙肝疫苗查漏补种项目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成立了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目前我中心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轮的补种工作,为今后两轮补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层。现总结如下: 今年,我中心补种乙肝疫苗工作行动迅速、部署周密、措施到位,完成对目标人群摸底造册一共1003人,第一轮实际补种完成接种人数962人,接种率 95.91 %,超额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不低于90%的接种率,整个接种过程流程合理,也未发现疑似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一是行动迅速,组织领导有力,工作流程科学。 在全区乙肝疫苗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中心迅速贯彻落实,及时研究对策和部署有关工作。9月8日,我中心召开了相关人员的动员暨技术培训大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中心实际,及时制定和下发了《西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为了确保这项工作顺利的完成,我们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

组、工作督导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等,同时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和科学接种流程。并对所有参加接种活动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大家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要领和规范的接种流程。 二是措施落实,责任落实,保障落实,奖惩落实。 为了调动参加人员的积极性和确保接种后勤保障,我们中心给予了充分的经费支持,除了上级预计下拨的经费外,我中心对所有参加此次接种活动的人员予一定补助。同时也做好接种风险防范和责任追究,明确责任,实行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为了做好宣传发动,取得家长积极的配合,做到家喻户晓,我们首先学校和社区营造了良好的接种氛围,充分利用悬挂条幅标语、设立展台散发宣传材料和明白纸、电话预约、入户通知等多种手段,让家长对这次查漏补种意义、接种日期、接种地点等有充分的了解。我们还注意加强对流动人口聚集的大市场、新建小区的宣传工作,做到了不留漏洞、不留死角。这次活动一共发放了千余份多份宣传资料。 三是加强沟通,做好协调,相互配合。 为了使保证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中心取得了辖区内街道居委会、学校、幼儿园及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积极配合,才能使这次补种乙肝疫苗活动的摸底调查、现场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置、评估验收等环节顺利的进行。 四是扎实工作,做好“五到位”,效果显著。 这次补种乙肝疫苗工作我们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要求严等困难,由于紧抓了“五个到位”,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即宣传

麻疹防治知识讲座

麻疹防治知识讲座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d(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d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恢复期不带病毒。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有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甚少见。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成人多因儿童时换过麻疹或接种麻疹疫苗获免疫力。6个月内婴儿可受母体抗体的保护。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的自然感染率下降,育龄妇女抗体水平降低,对婴儿的保护能力也下降。 流行特征 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但全年均可由病例发生。我国以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近年因长期疫苗免疫的结果,麻疹流行强度减弱,平均发病年龄后移。流动人

口或免疫空白点易造成城镇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麻疹暴发流行。 发病原因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侵入人上呼吸道和眼结合膜上皮细胞内复制繁殖,通过局部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初次病毒血症),病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在该处广泛繁殖,大量病毒再次进入血流,造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出现高热和出疹。目前认为麻疹发病机制:①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②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麻疹皮疹、巨细胞肺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和异性麻疹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 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二)血清学抗体检查: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升为阳性。目前有用ELISA法测血中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疹后3d IgM多呈阳性,2周时IgM达高峰。但成人麻疹麻疹约7.9%IgM抗体始终阴性。 (三)病原学检查:取前驱期或出疹期病人眼、鼻、咽分泌物,血、尿标本接种于原代人胚肾细胞或羊膜细胞,分离麻疹病毒;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涂片中细胞内麻疹病毒抗原;也可以采用标记的麻疹病毒cDNA探针,用核酸杂交方法测定病人细胞内麻疹病毒RNA。 (四)查多核巨细胞:取病人鼻咽部分泌物、痰和尿沉渣涂片,用瑞氏染色查多核巨细胞,也可以通过电镜找多核巨细胞内外包涵体中麻疹病毒颗粒。多核巨细胞以出疹前2d至出疹后1d阳性率高。 根据疫情,接触史、既往史及疫苗接种史,临床上的发热、卡他症、结合膜炎症、粘膜斑及典型皮疹诊断不难。非典型病例需借助免疫学确诊。 鉴别诊断 需要与风疹、幼儿急疹、药物疹等鉴别。 风疹:前驱期短,全身症状及呼吸道症状轻,无口腔粘膜斑。发热1~2d出疹。皮疹主要见于面部和躯干,1~2d 即退,不留色素沉着,不脱屑。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案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 案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XX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案》(长卫发()25号)要求,我院定于今年3-4月,结合“4·25”预防接种宣传周,集中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为使该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以麻疹和脊灰疫苗为重点,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力水平,降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和流行。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的工作目标,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二、目标人群、实施时间和工作指标 (一)目标人群 在XX辖区范围内对4岁以下无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史或未全程免疫以及无接种证、卡的所有儿童(含流动儿童)进行接种证、卡的补登和疫苗的补种工作。上述目标人群凡无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均需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对于一次补种不能完成的目标儿童在本次接种后需按程序完成剩余剂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二)实施时间 3月1日—4月30日。 (三)工作指标 以村为单位,目标人群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9%以上。

三、经费安排及接种疫苗要求 本次活动用疫苗、注射器由省级统一安排,工作经费由县级财政予以解决,预防接种经费从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解决,严禁向儿童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各村卫生室要成立多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领导小组,从各方面给予全面支持,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实施。 我院防保科负责本次活动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疫苗及注射器的分发、现场监督等。 (二)社会动员和宣传 各村卫生室要利用4.25预防接种宣传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动员活动,与媒体密切协作,向公众宣传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和意义,增强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为本次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查漏补种方法 为保证接种质量和接种进程,查漏补种活动采用边摸底边接种的方法。摸底工作要充分发挥村医的作用,重点为外来流动儿童,确保将辖区内全部适龄儿童纳入接种对象。 五、接种要求 查漏补种活动各村卫生室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采用集中接种形式,由有资质的接种人员及时安全地实施接种。在接种的同时应做好不良反应处理药品和人员的准备工作,同时做好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报

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工作总结

两河口中心卫生院 2011年度 脊灰疫苗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总结 为了进一步巩固我辖区无脊灰状态,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按照《2011年度西乡县脊灰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我院在两河口辖区内开展了脊灰疫苗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辖区与本次脊灰疫苗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有关的有14个村。参加本次摸底接种的人员18人,其中专职人员17人。 二、主要工作 1、组织领导 为了顺利、有序的开展好这次脊灰疫苗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我院成立了由两河口卫生院院长江龙、防疫专干许龙钦、妇幼专干张帆,内儿科医师杨能斌、刘学斌,护士秦亚丽、村医王隆庆组成的脊灰疫苗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辖区本次活动的组织、动员及督导、协调,制定本次工作实施方案,以确保本次活动顺利实施。 2、人员培训 为了提高本次活动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工作质量,我院于

2011年9月7日中午对卫生院相关人员及辖区内各接种点工作人员进行了脊灰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相关知识培训。 三、宣传动员 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逢人口头宣传,制作横幅一条,张贴标语、电话预约通知、入户宣传、张贴紧急接种通100余张,特别在人口流动聚集地开展了集中宣传。广泛的宣传脊灰及麻疹的防治知识与查漏补种活动的目的、意义,认真做好应种年龄段儿童及散居儿童监护人的宣传工作。 四、摸底登记 活动中我们积极争取老百姓的参与,争取各种方式提前做好应种对象的摸底登记工作,对发现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及时登记并告知补种疫苗时间,无接种卡、接种证的补建卡、证。五、疫苗管理 我院制定了疫苗的详细需求计划,保证疫苗的充足供应,实行了专人专账专管,日清日结,确保了账苗相符。 六、接种工作实施 根据摸底情况掌握的人数,合理安排接种对象,在接种门诊张贴了接种通知,注意事项,配备了急救药品,严格执行了体检-登记-接种-观察-健康教育等工作流程,对每一位接种对象上证、上卡,并上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坚持“看服到口,咽下再走,吐了再补”的原则,无一例外带疫苗者,确保了接种安全及接种质量。

入学入托查漏补种工作计划

入学入托查漏补种工作计划 篇一:20XX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计划 **卫生院20XX年 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计划 根据《关于做好20XX年**市卫生局、教育局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和疫苗补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在新生入托入学时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我院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目的 1、及时发现无接种证、未免疫和未完成全程免疫的儿童,通过补证、补种,提高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2、加强与教育部门的配合和合作,促进学校和入托机构免疫预防相关工作。 3、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儿童家长对规划免疫工作的认识和依法、自觉接受预防接种的意识。 二、查验范围、对象及内容 1、查验范围 **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金星幼儿园、**幼儿园。 2、查验对象 (1)、所有新报名入托、入学儿童。 (2)、各学年期间接受的转托(学)儿童和暂时借托、

借读儿童。 3、查验内容 (1)儿童有无预防接种证。 (2)是否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规定的免疫程序,完成了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 三、培训宣传 及时参加上级安排的培训。培训内容为: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及其免疫程序、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报表填写、查验结果报告(报告机构、时限、内容等)、漏种儿童补种等具体内容和要求。托幼机构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的意义和有关知识;应当将查验预防接种证纳入儿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在报名须知中明确告知查验预防接种证的要求。 四、工作实施 1、接种点要指导儿童入托、入学报名时,要求其家长按照要求,提交预防接种证。 2、预防接种证查验过程中发现的所有未接种和未全程接种的儿童,确定每名儿童要补证、补种的疫苗以及需补种疫苗的种类和针次。 3、认真做好审核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完成情况,出具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及时将儿童预防审核报告反馈给儿童所在托幼机构和学校进行查验、登记,按照要求上

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会

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会 时间:2016年3月4日 地点:湫洼小学学校大院 主持:张文丽 内容: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春季是传染病流行高发季节,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人禽流感、结核病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现将常见春季传染病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简述如下: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麻疹 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1-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主要症状:麻疹的潜伏期为10-11天,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但同时出现眼红、眼皮发肿、流泪、怕光、打喷嚏、咳嗽等更严重的症状。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内皮疹遍及全身,随后疹退,脱屑。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

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xxxx年麻风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3篇

xxxx年麻风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3篇 年麻风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3篇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为您介绍,希望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下面是网整理的年麻风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3篇,供大家参考年麻风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3篇年麻风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1 一、目标人群、时间和工作指标一目标人群全镇24个村和1个居委会所有8月龄4岁年2月1日至年6月30日出生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麻疹类疫苗的儿童。 上述目标人群根据既往接种史,8月龄17月龄未接种的,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 18月龄4岁只接种1剂次的,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0剂次儿童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和1剂麻腮风疫苗,时间间隔1个月以上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 二时间1、前期准备1月26日2月6日。 2、现场接种1月26日2月6日。 3、快速评估和补种2月17日25日。 三工作指标以村居为单位,目标人群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后接种率达95以上。 二、组织与实施一组织领导与相关部门职责1、领导小组。争取政府重视,成立以镇长吴辉为组长,分管领导邓扬绒为副组

长,卫生、民政、宣传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麻疹疫苗查漏补种领导协调小组。明确各部门在活动中的职责分工。卫生院成立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理小组,由卓志军任组长,王怀初任副组长,预防、医疗、妇保等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为成员,其职责是1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 2协调宣传,做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媒体宣传工作;3协调本地部门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包括国有及民办幼儿园、托儿所目标儿童的摸底工作与临时接种点的组织和秩序维护工作;4协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流动儿童、未入学入托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5组织开展宣传发动、现场接种、督导检查、快速评估和补种、资料收集汇总上报等工作。 2、技术指导小组镇卫生院在实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前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理小组,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麻疹疫苗接种现场技术指导及AEFI监测处理工作,确保本工作方案的正确实施。 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现场监督评价及查漏补种工作总结等具体技术工作。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理小组要加强技术指导和AEFI 监测,及时做好AEFI的调查、处置和诊断工作。

卫生院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卫生院2009-2010年乙肝疫苗补种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服务院做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为了提高辖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保护易感人群,我院十分重视对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领导,根据《2010年乙肝疫苗查漏补种项目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和具体要求,成立了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目前我院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轮的补种工作,为今后两轮补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层。现总结如下: 今年,我院补种乙肝疫苗工作行动迅速、部署周密、措施到位,完成对目标人群摸底造册一共1003人,第一轮实际补种完成接种人数962人,接种率95.91 %,超额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不低于90%的接种率,整个接种过程流程合理,也未发现疑似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一是行动迅速,组织领导有力,工作流程科学。 在全区乙肝疫苗工作会议召开后,我院迅速贯彻落实,及时研究对策和部署有关工作。9月8日,我院召开了相关人员的动员暨技术培训大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院实际,及时制定和下发了《西市社区卫生服务院2010年补种乙肝疫苗项目实施方案》。为了确保这项工作顺利的完成,我们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工作督导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等,同时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和科学接种流程。并对所有参加接种活动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大家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要领和规范的接种流程。 二是措施落实,责任落实,保障落实,奖惩落实。 为了调动参加人员的积极性和确保接种后勤保障,我们院给予了充分的经费支持,除了上级预计下拨的经费外,我院对所有参加此次接种活动的人员予一定补助。同时也做好接种风险防范和责任追究,明确责任,实行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为了做好宣传发动,取得家长积极的配合,做到家喻户晓,我们首先在学校

麻疹防治知识培训试卷

麻疹防控培训试卷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个空3分,共18分) 1.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为(),(),()或口腔粘膜出现()疹(Koplik斑)和皮肤散在的()疹。 2. 麻疹疑似病例是指:具备()、(),并伴有咳嗽、()或()症状之一者;或者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3.麻疹的标本采集一般有()和(),标本要求尽早采集,并于()小时内送达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麻疹的并发症主要为() A.肺炎 B.肾炎 C.脑炎 D.肠炎 2. 预防麻疹流行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 A.少去公共场所 B.隔离检疫 C.注射麻疹预防计 D.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3. 麻疹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呼吸道飞沫传播 B.垂直传播 C.血液传播 D.蚊虫叮咬 4. 典型麻疹的出疹先后顺序是() A.先由耳后,到发根、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手足心 B.先由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到耳后、发根,最后到手足心 C.先由耳后,到手足心,最后到发根、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 D.先由手足心、颜面、躯干(胸,背、腹)和四肢,最后到耳后,到发根 5. 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骤发高热,上呼吸道症状轻微,患儿精神好,高热持续3-5天骤退,热退时或退后出疹,无色素沉着,亦不脱屑,是下列哪项疾病的临床特点() A.麻疹 B.风疹 C.幼儿急疹 D.猩红热 6. 下列哪项对麻疹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 A.发热 B.呼吸道卡他症状 C.呕吐与腹泻 D.口腔粘膜斑(科氏斑) 7. 前驱期发热,咽痛,起病1-2天内出疹,皮疹为针头大小,红色斑点状疹或粟粒疹,疹间皮肤充血,皮肤弥漫性潮红,压之退色,退疹时脱屑脱皮,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是下列哪项疾病的临床特点?()

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为了提高各年度的出生儿童上卡率,提高我县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减少漏卡、漏种现象,进一步消除免疫规划薄弱点,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减少甚至消除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全县免疫规划工作整体水平,根据自治区免疫规划工作质量综合评估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 1、以镇为单位,20XX-20XX年出生儿童上卡率≥14‰或上卡率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不得低于前三年的平均值的5%。2、以镇为单位,漏卡儿童补卡率、补证率达到100%。 3、以镇为单位,漏种儿童补种率≥95%。 4、以镇、村委为单位,查漏补种覆盖率达100%。 二、时间、范围 1、按基本公共卫生年度考核的要求,共进行一年四次的查漏补种活动 第1次查漏补种时间:20XX年1月1日-3月31日 第2次查漏补种时间:20XX年4月1日6月30日 第3次查漏补种时间:20XX年7月1日-8月31日 第4次查漏补种时间:20XX年9月1日-11月31日 2、查漏补种范围:全县16个镇乡和2个农场所在地,

尤其是要将力量放在搜索免疫薄弱村、边远山村、城乡结合部及流动人口地区。 三、查漏的补种对象和原则 1、查漏补种对象:全县所有1~6岁儿童,即20XX年1月1日-20XX年12月31日出生的所有儿童(含外来流动儿童)。 2、补种原则:本年度查漏补种包括扩免疫苗。 (1)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含扩免 疫苗),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不属于免费对象的自费补种。 (3)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5岁儿童使用无 细胞百白破疫苗,6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 (4)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次。 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应补种完成4剂次。 (5)未完成麻疹类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2剂次,应补种

2011年者兔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1

2011年者兔乡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及麻疹疫苗查漏 补种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最大限度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有效防控脊灰野病毒病例的输入,维持和巩固我省无脊灰状态,确保2012年顺利实现全国消除麻疹的目标,根据省卫生厅的有关要求,定于2011年10月、11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两轮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和一轮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为规范、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好此次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活动范围、时间和对象 (一)范围 全乡所有乡镇。 (二)时间 1.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 第一轮:2011年10月25~30日 第二轮:2011年11月25~30日 2.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2011年10月25~30日,各县(市)在进行第一轮脊灰疫苗应急强化服苗时,对8月龄—5岁的儿童开展麻疹疫苗漏种情况摸底调查同时进行补种。 2011年11月25~30日,在开展第二轮脊灰疫苗应急强化服苗的同时,对第一轮麻疹疫苗漏种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补种。 (三)对象 1.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 5岁以下儿童,即2006年1月1日至现场接种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只要无接种禁忌症,无论既往免疫史如何,均喂服1剂脊灰疫苗。 在强化免疫活动期间,对于境外适龄儿童和任何年龄没有免疫史的儿童入境时,一律按要求给予服苗,巩固边境地区免疫屏障。

2.麻疹疫苗查漏补种 8月龄~5岁儿童,即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现场接种日期间满8月龄的儿童,凡未能完成含麻疹成份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均补种1剂次麻疹减毒活疫苗。 二、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目标 消除免疫空白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巩固全州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免疫屏障,防止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发生疾病传播和流行,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二)工作指标 各级督导组对接种率进行快速评估时,要求达到的指标是: 1.常住与流动居住3个月以上的6~12月龄儿童,脊灰疫苗“零”剂次儿童小于1%;9~12月龄儿童,麻疹疫苗“零”剂次儿童小于5%。 2.常住与流动居住3个月以上的12月龄以上儿童,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不能出现“零”剂次儿童。 三、组织领导、疫苗和经费支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消灭脊灰是我国政府向世界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指标,各级要高度重视新疆和田地区发生的脊灰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对我州维持无脊灰工作的影响,提高认识,加强对本次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和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领导,积极向政府汇报,保证辖区内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和麻疹查漏补种活动的经费投入,确保完成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各项工作。 (二)部门协调,积极配合 各部门要做好当地政府的参谋,加强协调各级教育、妇联、残联、工商、公安、宗教等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资料教学教育培训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3-1 一、传染病基本知识 (一)传染病的概念 传染病:由病原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症,感染症中能够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组疾病称为传染病。病原生物包括朊毒体、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原虫和蠕虫等寄生虫。 (二)传染病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本法规定,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8种, 1、甲类传染病:有2种,即鼠疫、霍乱。 2、乙类传染病:共有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共有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今年已被国家例为丙类传染病。 二、传染病感染过程 (一)、感染的概念: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二)、传染的五种表现: 1、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不发病) 2、病原携带状态。 3、隐性感染。 4、潜伏性感染。 5、显性感染(发病)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流行过程: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侵入易感机体的过程。 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若有一个条件缺失将不会被感染(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传染源:指有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四个方面。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某些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空气、飞沫、尘埃常见于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 2、水、食物、苍蝇常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既可引起呼吸道传染病又可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4、吸血昆虫又称虫媒传播; 5、体液:血液传播(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6、土壤、疫水又称接触传播; 7、母婴传播在母亲怀孕和生产时传染给婴儿。 人群易感性: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容易感染的程度称为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四、传染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早期隔离治疗,尽可能做到就近就地医疗。 治疗方法:(1)一般支持疗法(2)病原疗法(3)对症疗法(4)中医中药及针灸治疗 五、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首先对病人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对病原携带者

麻疹、风疹的预防知识

麻疹、风疹的预防知识 麻疹和风疹都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鼻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症和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生命。 麻疹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为10天左右,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但亦有出现瘀点者。全身有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并持续几周,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 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 传播途径 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对麻疹和风疹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能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1 接种疫苗控制和预防风疹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风疹疫苗,其预防效果可达90%。 2 控制传染源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1周。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及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抓破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3 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出现皮疹与发热时应及时就医。疫情发生期间应加强晨检,停收新生。 4 做好个人卫生,提高抗病能力,尤其是勤洗手,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5 不要随地吐痰、擤鼻涕,如有需要,则用纸巾扔垃圾筒。 6 不要到人群密集、不通风的场所去。 7 搞好环境卫生,注意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通风换气。如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电脑室、办公室和居室,白天在室内停留1-2小时后要外出呼吸新鲜空气。 8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作息规律,多喝水,加快机体代谢功能。 学院卫生所宣

查漏补种方案、总结

2016年第二季度菜园镇度免疫规划疫苗 查漏补种活动方案 为巩固常规免疫基础,消除免疫空白,筑牢免疫屏障,确保维持无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状态、力争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经研究,决定于2016年6月15日---7月15日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一)通过查漏补种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二)及时发现解决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确保维持无脊灰状态,力争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三)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规范管理,促进免疫规划工作深入发展。 二、实施时间 适龄儿童摸底排查活动安排在2016年6月15日------6月30日,查漏补种时间安排在2016年7月1日------7月15日。 三、实施范围与对象 (一)全镇范围内2010年1月1日以来出生的儿童,无论其居住地和出生地,均纳入查漏补种的目标人群范围。 (二)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免疫程序免疫史不足者,符合相应疫苗接种条件的,作为补种对象。 四、查漏补种疫苗范围及接种要求

(一)含麻疹成分疫苗 8~17月龄儿童未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者,需补种1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18月龄以上儿童需补足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2剂次之间至少间隔28天。 (二)脊灰减毒活疫苗 2月龄~3岁儿童需补足完成3剂次接种,4岁及以上儿童需补足完成4剂次接种。各剂次之间至少间隔28天。 (三)乙肝疫苗 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6月龄以上儿童需补足完成3剂次接种。(四)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3~17月龄儿童需补足完成3剂次接种,18月龄~5岁儿童需补足完成4剂次接种,各剂次之间至少间隔28天。 (五)白破二联疫苗 仅限6岁以上儿童,补足完成1剂次接种。 (六)卡介苗 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3 岁儿童对PPD试验阴性者补种,4岁及以上儿童不予补种。 (七)甲肝减毒活疫苗 18月龄以上补足完成1剂次接种。 (八)乙脑减毒活疫苗 8-23月龄儿童补足完成一剂次接种,2岁及以上儿童补足2剂次接种,第二剂次与第一剂次至少间隔一年。

最新整理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docx

最新整理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 一、目标人群、时间和工作指标 (一)目标人群 全镇24个村和1个居委会所有8月龄~4岁( 2月1日至 6月30日出生)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麻疹类疫苗的儿童。 上述目标人群根据既往接种史,8月龄~17月龄未接种的,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18月龄~4岁只接种1剂次的,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0剂次儿童需补种1剂麻风疫苗和1剂麻腮风疫苗,时间间隔1个月以上(免疫史不详者视为未接种)。 (二)时间 1、前期准备:1月26日~2月6日。 2、现场接种:1月26日~2月6日。 3、快速评估和补种:2月17日~25日。 (三)工作指标 以村(居)为单位,目标人群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后接种率达95%以上。 二、组织与实施 (一)组织领导与相关部门职责 1、领导小组。争取政府重视,成立以镇长吴辉为组长,分管领导邓扬绒为副组长,卫生、民政、宣传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麻疹疫苗查漏补种领导协调小组。明确各部门在活动中的职责分工。卫生院成立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理小组,由卓志军任组长,王怀初任副组长,预防、医疗、

妇保等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为成员,其职责是: (1)负责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 (2)协调宣传,做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媒体宣传工作; (3)协调本地教育部门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包括国有及民办幼儿园、托儿所)目标儿童的摸底工作与临时接种点的组织和秩序维护工作; (4)协调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流动儿童、未入学(入托)儿童的摸底登记工作; (5)组织开展宣传发动、现场接种、督导检查、快速评估和补种、资料收集汇总上报等工作。 2、技术指导小组 镇卫生院在实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前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理小组,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麻疹疫苗接种现场技术指导及AEFI监测处理工作,确保本工作方案的正确实施。 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现场监督评价及查漏补种工作总结等具体技术工作。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处理小组要加强技术指导和AEFI监测,及时做好AEFI的调查、处置和诊断工作。 (二)人员培训、社会动员和宣传 卫生院要认真开展培训工作,在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宣传和摸底前,完成对本级所有参加麻疹疫苗查漏补种人员及镇、村级人员的

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计划

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计划篇一:平口镇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 平口镇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切实做好我镇的免疫规划工作,有效控制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疾病,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通过开展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使我镇7岁以下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合格率达到95℅以上,加强免疫合格率达到95℅以上,统一使用《湖南省儿童预防接种证》,要求建证、建卡、上网、人卡证符合率均达100℅,杜绝接种“证”剂次现象。 二、范围与对象全镇范围内,所有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且没有按要求完成全程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儿童,均为此次查漏补种对象。 三.补种原则(一)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二)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三)卡介苗:3个月以内未接种的儿童可以直接接种,3个月以上至3周岁的儿童需做结核菌素试验,对阴性者进行接种,满3周岁以上的儿童不再种卡介苗; (四)百白破疫苗:个月至6周岁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7周岁至12周岁儿童接种白破二联疫苗,12周岁以上的接种成人百白破疫苗,在查漏补种过程中不得随意扩大年龄组接种; (五)由于国家实施免疫规划的起始时间不同,对不同年龄组儿童补种相关疫苗是否免费可参照附表1(要求各接种点在醒目处悬挂此公示栏)。 四、有关工作要求(一)公卫办成立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加强对查漏补种工作的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县卫生局年终考核时将查漏补种作纳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考核内容,且与公共卫生下拨经费挂钩。 (二)公卫办及各村乡村医生要逐村逐户地对辖区内适龄儿童(包括计划外生育儿童及流动儿童)进行摸底造册对未建卡、建证的儿童,要搞好卡、证的补建并及时上网,一定要做到一村一卡册,底子清,卡证全,确保所有适龄儿童按时完成查漏补种工作,所有已经实施接种的疫苗均在接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义(培训)

时间:2011.1.10 地点:发热门诊 主讲:翟厚锋 内容: 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学习 一.《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1.甲类(2种):鼠疫、霍乱。(强制管理传染病) 2.乙类(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严格管理传染病) 3.丙类(10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监测管理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细菌、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寄生虫包括蠕虫和原虫。原虫指疟疾、弓形虫病等;蠕虫指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等等。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 (1)流行性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蔓延称为流行。按其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分为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 (2)地方性某些传染病由于中间宿主、地理条件及人群生活习惯等原因,只能在一定地区内发生,有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长江流域的血吸虫病。 (3)季节性某些传染病受气候条件或昆虫媒介的生活习性影响,因而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如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大脑炎则主要发生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ν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人群的易感性。ν 三、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水痘 临床上可分为前驱期和出诊期。前驱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1~2天即迅速进入出诊期。 出诊特点: (1)皮疹形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位置表浅,形似露珠水滴,椭圆形,3~大小,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2)皮疹分布 水痘皮疹先后分批陆续出现,每批历时1~6天,皮疹数目为数个

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

嘉卫字〔2014〕33号 关于印发《嘉祥县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卫生院(防保站): 为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有效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根据市卫生局《济宁市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济卫疾控字〔2014〕17号)文件精神,现制定印发了《嘉祥县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试行)》。结合我县近期麻疹、风疹、流腮等疾病的防控形势,认真开展查漏补种工作。 2014年7月2日 — 1 —

嘉祥县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全县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不断提高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有效保护儿童身体健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查补对象 以乡镇(街道)为责任单位,在本辖区内居住1个月以上,漏卡、漏证和达到免疫规划程序规定时间未接种的15岁以内儿童。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达到以下目标:(一)本县(市、区)儿童或外县(市、区)儿童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者建卡率、建证率和纳入信息系统管理率达到100%; (二)所有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其它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三)2岁以内儿童,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首针和9月龄内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一剂次的及时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所有儿童,其余免疫规划疫苗达到免疫程序规定接种时间后3个月内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要求 — 2 —

(一)查补频次 1.月查补。在常规免疫基础上,各预防接种门诊每月开展查漏补种工作。目标人群主要以2岁以内儿童为主。 2.季度查补。各乡镇(街道)每季度组织开展集中查漏补种工作。目标人群主要以6岁以内儿童为主。 3.年度入托、入学新生查补。每年在儿童入托、入学时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目标人群主要为15岁以内新入托、入学儿童。 4.临时查补。根据省、市疾控中心统一安排和全县疾病防控需要,适时开展目标人群相关疫苗集中查漏补种工作。 (二)补种原则 疫苗补种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确定的补种原则进行。具体可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1.未进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的儿童,按照疫苗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3.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或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阴性者补种,≥4岁儿童不予补种。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无论是否形成卡痕均不再予以补种。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