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分析与研究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分析与研究

作者:齐梅

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12期

摘要: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目前关于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学术界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认为可将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为三大类:一是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二是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不存在滞后效应;三是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存在滞后效应。为此,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能力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研发投入三大产业企业绩效滞后效应创新

研发是指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简称,英文缩写为R&D。《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研究与开发费用》中规定,研发费用包括所有应直接归属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的费用,或在合理的基础上能够分配给这类活动的费用。绩效来源于英文单词“Performance”,从会计学角度讲,是指企业为实现目标而展现出来的有效输出。在本文中绩效是指企业为实现目标所取得的成果。本文主要通过梳理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分析造成二者之间不同作用的原因。

一、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相关分析

(一)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起步较早。George Libik(1969)通过研究企业技术研发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在航空、电子等这些行业中表现尤为明显。Hirschey等(1985)在研究企业研发投入与市场价值的关系中,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市场价值的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Amir等(1999)在研究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信息能否为投资者提供相对于财务报告而言的增量信息时发现,研发投入相对较大的公司能提供较多的增量信息。Aboody和Lev (2001)以美国化工产业为研究对象,发现化工行业的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Han 和Manry(2004)以韩国数据为样本,研究了研发投入和股价的关系,发现二者显著正相关。(2)国内研究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学者们愈来愈发现到研发投入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国内学者也关注了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邱冬阳(2002)以199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科技、研发投入对企业会计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朱卫平、伦蕊(2004)采用高新技术企业为数据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投入对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粱莱歆、张焕凤(2005)在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中发现,研发投入与其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程宏伟等(2006)研究发现研发强度与公司主营业务利润率显著正相关,且研发强度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存在滞后性。王君彩、王淑芳(2008)以电子信息行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任海云、师萍

(2009)通过对71家制造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不存在时间滞后性。游春(2010)以深圳中小企业为数据样本,研究得出研发投入对每股收益有显著影响,且研发投入与企业会计绩效之间不存在滞后效应。同年,史欣向、陆正华以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为数据样本,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研发产出和企业经济绩效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滞后性国内学者根据中国的实情,针对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是否具有滞后性做了大量研究。何玮(2003)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研发投入对产出的影响,实证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产出确实存在滞后效应,且滞后期表现为3年左右。程进等(2005)利用分布滞后模型,实证证明了我国技术引进创新确实存在时滞性的问题。朱有为、徐康宁(2006)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研发产出效率与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研发投入的滞后性与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同时,还发现外资产权和国有产权比重对研发投入的滞后性也存在反向作用。邓进(2007)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为数据样本,实证分析了对研发产出产生滞后效应的因素,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和利润可以降低研发产出的滞后效应,从而提升研发效率,而国有产权和税收则会显著的增强滞后效应,降低研发效率。罗婷等(2009)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当期股价变动不相关,与未来一年股价变动正相关,即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与企业市场绩效正相关,且存在1年的滞后期。刘海洋、马靖(2012)采用2005年至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得出研发投入能显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存在较长的滞后效应。

(三)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二者关系差异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未能得出的一致的结论,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一是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二是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不存在滞后效应;三是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存在滞后效应。导致结论不一致的具体原因从以下方面分析。(1)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分析。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理论中的定量研究方法,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和单位产出的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成为了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增加研发投入,发展科学技术,是提高生产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样,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创新能够增加利润,而竞争却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减利润。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或者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新古典理论中认为资本收益是递减的,随着资本积累,实际利率下降,当它等于目标实际利率时,经济增长就停止了,但新增长理论认为不存在使经济停止增长的机制。随着资本积累,实际利率并不受影响,只要人们可以进行使实际利率高于目标利率的研究与开发,实际利率可以无限高于目标实际利率。因此,从投入产出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分析来看,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应该是一个正相关关系。(2)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滞后效应分析。从企业一开始的研发投入到研发成功,并最终获得利润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研发投入的收益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甚至可能由于研发的失败,导致公司效益的下降,并且不同行业对研发投入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这种滞后效应的程度往往也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分析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滞后效应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导致的。一是研发活动本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受到基础理论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研发时间的长短以及研发最终是否能成功都是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