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产生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把各国政府推上了治理的前台,并成为近年来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要务。由于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行为、理念、制度、手段和方式的不完善,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分析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问题,并找到与政府行为特点相适应的解决途径就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环境治理;生态政府;环境保护;绿色GDP

人类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个环境当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引起环境的变化,而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政府对于环境的治理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政府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环境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和谐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即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对其需求的能力的一种发展方式。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经济,而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环境和资源的支撑。政府治理环境,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p101-103)

(二).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成为当今的一大公害,政府治理环境,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治理环境,保护环境,将会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基础与前提,是我国早日实现全民的小康的有力保障。

(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它可

以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必须发挥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的关系。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促进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促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促进经济繁荣和持续发展,进而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国的环境问题已不是什么“隐约逼近的危机”,而是一个眼前的危机。我想,

大家可能曾在不同的场合赞美过中国过去25年里GDP年均增长8%的奇迹。然而这种增长是资源和环境更快速度的损耗为代价的。现今,政府已意识到环境治理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展开行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但政府在环境治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扭曲的发展观和不当的政绩观导致生态政府危机。中国的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专业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根源是我们扭曲的发展观。我们一直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就等于发展,只要经济发展了,就有足够的物质手段来解决现在与未来的各种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然而现实的是,如果政治文明不跟进,社会发展不协调,环境保护不落实,经济发展将回受到更大的制约,因为经济发展取得的大部分效益是在为所欠的生态绩付帐,为滞后的体制付帐,从而导致政府的生态危机,即生态环境与经济严重失调。如今,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是当地的GDP的增长,各种发展规划都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的情况而被制定出来,无数制造业也是没有环保设施的情况下建造起来的。许多地方受不当政绩观的影响,没有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片面追求GDP增长:一方面,盲目发展高耗能,中污染产业,同时包庇纵容违法排污行为;一方面对治污工程不重视,没有积极筹集治污资金或未安排资金用于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又进一步加深了政府的生态危机。[2]

(二)政策失效,调控手段单一,治污流于形式。首先是政府制定的政策科学性不够。如“谁污染谁治理”政策,因为对于企业而言,其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既可给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又可为地方提供就业机会,因而环境污染就常常在发展的口号下得以畅通无阻;从另一个角度看,污染治理本身存在规模效益问题,“谁污染谁治理”致使一些企业由于成本问题治污流于形式,甚至留下了“寻租”的稳患。其次是政府制定的政策之间缺乏配套支持。如作为重点环境保护制度的“三同时”制度由于缺乏相关监督,一些新上项目根本就没有做到环境保护设施的“同时”,造成这一制度的有名无实。最后是法规体系仍不够完整,目前专门针对乡镇企业环境问题的有关法规仅有2个,一些相关的环境标准、治污标准过于单一化,难以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目前,对环境问题,我国政府的主要措施是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法规,对污染企业采取关、停、并、转,内部整改等措施来治理与控制污染。但由于政府很少考虑历史上形成的污染环境的特殊情况,对企业这种情况给予适当的补偿,导致了政府和排放污染的乡镇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于是一些污染企业在被勒令关停后在某些时候又改名换姓,以其他名义重新开业;一些治污企业则在达标检查通过后仍继续排污,甚至变本加厉。

(三)法律法规滞后,环境监管能力弱,监管体制不健全,环境治理难以奏效。我过法制化程度不高。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为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治理工业污染,刚提到议事日程,而更先进的“清洁生产”要求,又提出来,令人措手不及。面对日益分散、复杂的环境污染,政府机关立法滞后,法律条文粗糙,缺乏可操作性,普遍出现“环保部门软,发展部门硬”,从而制约了环保执法力度。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态与环境污染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国家环境保护法规不可能一刀切,只能对一些原则性问题作出规定,不可能涉及到非常具体的细节。现在的问题是,能够对各项具体制度安排产生较大影响的基本制度没有从法律法规上得到保障。

[3](p65-70)

此外,政府环境监管体制不健全,也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如在税费制度、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企业环保考核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监测和环境统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在税收制度方面,运用税收手段加强环境保护在我国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但现行税制,不仅没有将可持续发展或环境保护纳入税制设计的原则之中,而且缺

少针对环境污染行为而课征的专门性税种,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税收措施主要限于税收减免,税制建设对环境保护鲜有考虑,例如资源税征收范围只限于矿产品和盐,而对其他资源没有设计,这不利于资源税发挥应有的环境保护作用。消费税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没有把一些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消费品列入税目中,如电池、一次性垃圾袋、煤炭等。

2.排污收费制度虽然在控制污染和筹集环保资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排污费的政策效应来看,存在以下突出问题:首先,收费制度不能保证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可靠性。环保收入的主要来源——排污费仍属于预算外资金,没有纳入预算内统一管理。在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时常发生挤占、挪用、拖欠、积压排污费的现象。其次,由于收费面不全,收费标准偏低,致使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愿治理污染。最后,污染治理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现行政策规定排污费只能用于工业污染的末端治理,不能用于清洁生产和集标不治本,影响排污费资金的投资效果。[4]

3.缺乏企业环保考核制度。长期以来,GDP是我国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GDP数值越大,综合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因此,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就表现为对GDP增长速度的片面追求。但这一原理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无限、生态环境永远美好的前提条件之下,而未考虑把环境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成本之一计算到GDP中去,这种收入与成本的不对称核算方式必将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在现实中,人们逐渐发现生活质量并不是与GDP增长同步提高的,其原因在于恶劣环境、生态失衡减少了社会福利。

4.环境主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限理性。从本质上看,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的活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受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无偿使用等观念左右,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采取各种聪明绝顶的手段无节制地开发自然,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出现许多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异。又因为环境是公共产品的属性,“经济人”只愿享受环保所带来的社会福利,却不愿为治理环境污染而付出任何代价,甚至形成了“治理环境污染是政府的行为”的观点和习惯。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之下,包括法人和自然人在内的环境主体不管在决策方面,还是行为方面,都将环境保护排除在经济、社会发展之外。[5]

(四)环境资源市场交易制度不健全导致市场主体短视行为,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在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正确反映环境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消除资源环境利用方式的不合理和企业内部效率低下引起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问题。市场机制这些作用的有效性以市场制度完善、产权明晰为前提,以交易收益大于交易成本为原则。但事实上,我国政府不仅环境资源产权上不明晰,而且市场交易制度不完善。首先,许多环境资源(如水、空气)不存在市场,这些资源的价格为零,无偿使用这些资源已成为一种社会习惯。资源无价,使得资源耗竭速度和紧缺程度也就不能用价格信号准确地反映出来,政府难以用经济手段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助长了资源开发的无责任化倾向,资源日益稀缺也就成为必然结果。其次,有些资源(如渔业资源)虽然存在市场,但价格偏低,只反映了劳动和资本成本,资源部分的成本在开发总成本中往往被忽略,资源所有者国家的正常积累被削弱;使资源与开发者利益不是共荣共存关系,客观上强化了微观;主体的个人利益,助长了短期行为。

(五)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导致公民环境保护知识匮乏,环境污染行为缺乏制度外约束。如果经济行为者所面临的随机事件不能用具体的概率数值来表述,这种情况就具有不确定性。由于存在着不确定性,经济行为主体所掌握的各种信息是不完全的,就可能出现一些经济主体拥有其他经济主体所不拥有的信息的情况,即发生信息不对称。从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而对深层次的、潜在的环境问题往往认识不足。这样,污染者就可以利用人们环保知识的匮乏排放污染物或转嫁污染,并且出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效益方面的考虑封锁污染信息。

(六)宏观配套制度供给不足在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导致资源的配置失调。政府调控的作用是以政府承担相应成本、交易费用最小为原则,通过制度供给,如制定和实施使成本内在化的制度,消除企业内部成本外在化所引起的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问题,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共生建立起合理的经济利益关系,从而实现社会总资源(包括生态环境资源在内)的优化配置,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但如果政府干预过度或不足,将会带来效率的损失。根据综合产权学派的首创者罗纳德·科斯和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等的思想,政府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弥补市场缺陷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事与愿违的结果和问题,政府干预的效果并不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最终导致政府干预经济的效率低下和社会福利损失,即成为资源、环境保护的制度障碍。

1.缺乏实施环境资源保护的制度基础。当前尤为突出的是环境监测制度和法律制度不健全,在财政预算中至今没有明确独立的环保支出项目。前者导致对于过度耗损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不能得到有力打击,及时制止,后者致使我国环保支出占GDP比重一直严重偏低。不仅中央环保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从未超过1%,而且地方财政环保支出比重也不高。根据国际经验,当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当该

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可有所改善。可见,没有稳定可靠、持续增长的资金投入,必然影响污染的治理与环境的改善

2.地方经济体制与中央政府调控能力下降是造成环境问题的又一严重制度缺陷。地方经济体制的存在,为生态经济基本矛盾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因为在生态经济基本矛盾的作用下,各地区为了获得其中的利益,必然会加强对公共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利用,从而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地方经济还造成市场的分割,阻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滋长腐败等。地方经济的存在及其发展则必然伴随中央政府调控能力的下降。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政府发展经济的其他政策必将对环境产生影响。政府采取一些旨在发展经济的政策无意中可能给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如我国长期以来对一些能源、资源(如对水、木材等)实行政策性补贴,以缓解基础部门的经营困境,但因财政补贴使资源和商品的价格没有真正反映其包括环境成本在内的全部社会成本,从而造成商品高价、原材料低价、资源无价的状况。不适当的财政补贴,掩盖了各类商品之间的真实比价,影响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加据了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三、加强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分析

解决政府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污染的治理,更不能将环境治理当单纯技术问题处理。关键要积极寻求对策,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针对我国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问题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合理选择经济增长途径

鉴于环境保护问题,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提出的,所以,经济增长途径的选择,对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影响。可以说,政府选择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保护环境的根本途径。

1.树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和环保意识。政府应该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环境当中来。其中,公众是环保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公众通过对自身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关注,支持政府和企业的积极行动,形成一种推动力。也可依据法律程序,对政府和企业的行动不力,提出抗议和直接对话,形成社会监督压力。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环保还未成为全民自觉行动,对政府、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督,污染治理,缺乏社会基础。鉴于人们对环保的参与,是以对自身生活质量、健康的关注为基础,所以,政府应及时把污染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健康的危害,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广泛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污染危害的认识水平。还应结合各地的环境问题,利用不同的环境纪念日,加强环保宣传,唤起居民的环保意识,培养生态道德,树立保护生态的自我约束意识和生态责任感。[6]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国家财政、税务部门应当研究制定对开展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生产再生资源产品的企业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以扶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提高再生资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的,各地税收征管部门要按照有关文件,严格贯彻执行已有的水手减免政策。通过这些工作,达到通过生产环节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的目的,完成环境治理模式从末端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3.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所谓环保产业,广义上指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生产行业,这里仅指生产环保设备和环保产品的行业。之所以强调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因它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正因为如此,环保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一支重要经济力量。目前,我国环保业规模小、实力弱,尚属“幼稚产业”,经济对环境的“反哺”机制,尚未建立,环保领域尚未对投资产生足够吸引力,从而使资源配置向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挥作用。首先,应实现政府引导,推进环保产业化。通过鼓励、引导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环境保护,变分散投资为集中投资,以推进环保产业化进程。国家应抓紧制定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使环保产业走上正规化发展道路。为使环保产业尽快改变落后状况,国家可从国债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环保产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大型环保项目的资金注入,并将环保产业纳入政策性贷款范围,给予支持。同时,要利用财税政策,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如投资优先、低税率、减免税收,以鼓励环保产业发展。其次,依靠市场力量,实现环保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所占比重很大。再次,借助工业推动,加快环保设备国产化进程。技术落后是我国环境问题得不到及时治理的主要原因,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都有赖于环保技术的提高。

4.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过去政府那种主要靠增加物质投入、铺摊子上项目,求得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做到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逐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加强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体制建设,发挥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1.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环保高新技术,实现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化。当前,许多国家先后都将环保作为国策,日益重视和大力发展环保技术和环保产业。目前,美国、德国、日本等已成为世界环保产业强国,环保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当代高科技已渗透于环保领域中,环保技术产品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热点。我国作为国外环保企业及/其技术产品进入的重要市场,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可借助世界先进技术,加快我国环保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当前,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应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通过解决融资问题,加快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使其在实现经营方式转变的同时,逐步实现规模化。二是通过加大科技开发和先进设备的投入以及与立法、政策引导等手段相配合,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的产业化。

2.加强环境法律制度建设,加大环保执法力度。针对当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设租、寻租等现象,非常必要强化政府干预的法律手段,严厉打击、惩处违法者。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执法、监管人员本身素质,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办法并使其制度化。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确认目前的监理机构独立执法主体资格,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3.实行费改税。根据目前我国资源补偿费和排污收费偏低,收取范围狭小等现状,应改费为税,并适当增设环保税种和制订合理税率。为使环境成本内在化,需要建立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资源因素纳入经济核算中,在产品定价时,要计算环境资源的成本和价格。同时,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资源和产品,应适当提高税率。环境税的优势是:既能使环保资金的筹集有法律保证,又能促进企业平等竞争,迫使企业降低成本,以减少能耗和减轻污染。[6]

4.扩大筹资渠道,争取社会群众的广泛参与。为了解决生态治理中资金紧张问题,非营利组织可以和营利组织合作。非营利组织要在政府日益减少投资的情况下,维持正常运转,完成其存在的社会使命,就必须想办法从各个方面获得组织生存

的经费。其中和营利组织形成联盟就是一种获取资金,既减轻政府负担、又实现双赢交易的办法。生态治理中的非营利机构可效仿这样成功的合作,从营利组织获得所需的资金。另外非营利组织也要不断地扩大自身宣传,使得群众广泛参与,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生态治理非营利组织也要逐步向国际化接轨,努力寻找国外资金来源。

(三)完善政府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经济因素

1.应用经济政策手段,促进环境保护的产业化。在经济发展综合决策中兼顾环境保护的要求,引导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引进新技术,发展新产品,向无污染、高技术企业发展;对环境治理项目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企业实行优惠税收政策或补贴政策,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与企业顺利发展;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进行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开展环境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按照国际惯例对环保企业和

环保产品进行第三方认证,以提高环保企业的竞争力。

2.考虑建立政府严格控制下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并取得了成功。一般说来,这种交易的大致过程是政府机构

评估出使一定区域内满足环境要求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并将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放量,即排污权。政府可用不同的方式分配这些权利,并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使这种权利能合法地买卖。如果排污者能削减其排污量,它的余额就可以出售获利,从而可以刺激排污者发明或利用新的更经济的处理技术和方法,这样社会治理环境的总费用就会减少。我国应考虑在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的基础上,加速发育排污权交易市场。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发挥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作用的一项可行措施。

3.政府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收取一定的费用,促使企业把环境因素“内化”到生产计划中去,以阻止企业肆意滥用公共资源,减轻污染。目前,我国已开征的这方面费用主要包括资源补偿费、生态环境补偿费、排污费三大块。今后除应继续加强这些费用的征收工作外,还应扩大征收范围,改革征收标准,以更好地达到环境控制的效果。此外,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开征环境税,以调节人们开发、利用、破坏和污染环境资源的程度。结合我国国情,可首先对含硫燃料增收硫税,对严重危害环境的产品征收“污染产品税”,征收部门可由税务机关委托环保机构代为承担。

4.实行有偿且限额发放排污许可证。对自然环境而言,污染单位越多,破坏作用越大。政府既然在排污的终端规定了相关的收费制度,那么在排污的始端也应该作出限制进入的安排,以保护环境不受过多污染单位的侵扰。这种限制进入制度安排可以体现在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有偿且限额发放上。政府可以通过竞拍的制度安排,使排污许可证从一开始就内含价值,获取排放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应支付相应的成本代价,而且获取时也不是无限获取,应该有限发放。这方面可以参照城市出租车运营投放数量限制办法,用竞拍方式来决定其价格。

(四)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

1.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创新。在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使绝大多数资源及产品由市场机制调节的同时,推进产权制度创新。主要明确国有资源所有权主体和使用权主体的权利、责任,建立市场化的使用权流转制度;健全对国有资源的督察和监管机制,增强制度执行和监督力度。另外,取消对水资源的补贴,而对有利于环保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则实行补贴和奖励,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并对一般技术和有益于环保的技术有所区别,在政策和制度上向环保事业倾斜。

2.借鉴国际有益经验,实施排污权制度。排污权制度,也称排污权贸易,它是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的一种制度。是由政府根据社会环境承受能力,对每年的排污量规定上限,通过许可证制度,将排污做为一种权力在排污企业之间进行交易和转让。许可证价格由社会供求决定。因为一年中规定的排污量(即社会供给量)是确定的,如果社会需求增加,即排污企业增多,实际排污量增加,致使许可证价格上涨。当价格高于企业治污成本时,企业则会投资于治污。这样,便可从宏观上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同时,迫使企业不得不核算排污成本,避免负外部效应,实现环境成本的内在化。[7]

3.进一步完善环境管理体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政策法规方面,今后政府应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增强政策的科学性、配套性与适用性,充分发挥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指导与规范作用。为严格贯彻实施国家的环境法规政策,必须具备完善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

4.政府创造生态治理的非营利组织产生和发展的良性政策环境,建立一种促使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又不抑制其创造性能力的一种监督管理机制。同时要放宽对生态治理中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控制,加强服务机构运作期间的管理,对其运作的规范化及质量进行监督,以促使这些机构在满足人们需要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法律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可以为生态治理非营利组织创造一个规范的社会发展环境,促使其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不会让它们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有利于非营利组织规范自身的行为。[8]

5.在生态治理非营利组织内部要避免政府官僚作风,坚持民主作风,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非营利组织应该定期及时地向资金捐助机构或是个人提供其内部财务资料、工作效果数据。非营利组织应该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完善管理机制,真正发挥其“为社会服务”的作用,才能不因自身的管理问题导致行为扭曲,以至危害社会。

(五)推行中国特色绿色GDP核算的五大对策

1.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由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对应的层次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生态学、环境学、资源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范围,同时,GDP核算也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并且核算技术十分复杂,所以,首先应在组织间以及国际国内之间需要协调配合。因此,首先应在组织形式上搭建若干核算专题小组,在统一协调的部署下,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和目标,并负责组织试点及实施工作。搭建跨学科、跨部门的统一工作机构是绿色GDP

核算体系构建成功的保证。

2.选择合适的目标模式。鉴于我国目前资源豪竭和环境退化问题并存,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的局面,建议GDP目标模式的选择采用联合国推荐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的卫星帐户,分布实施,在完善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最终建立实物量和价值量两套核算体系。

3.确定研究的重点。根据中国绿色GDP核算的目标模式,当前,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需要以下几个重点内容:(1)绿色国民经济的理论框架。通过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比较理想的、与国家统计核算体系衔接、分布实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框架。(2)提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价值量框架。(3)提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实物量核算方案。(4)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调查。结合已开展的全国环境污染损失评估调查工作,完成有关环境损失核算,这是环境核算价值量核算的基础。[9]

4.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反映自然资源的统计指标;反映生态环境的统计指标;反映环境污染的统计指标。

5.加快开展绿色GDP核算的试点工作。绿色GDP作为一项新的核算制度,不仅存在着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不接轨从而统计数据收集比较困难。可以通过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率先在一些地区试行绿色GDP核算,这样对于中国绿色GDP核算更具有现实意义。[10]

参考文献:

[1]张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2]安体富,龚辉文.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税收政策[J].涉外税务,2003,第4期.

[3]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司金銮,袁星侯.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J].生态经济,2000,第2期.

[5]王金南等.基于卫星帐户的中国环境资源核算初步方案[J].中国环境政策,2002,第3期.

[6]周宏春.对我国环境问题的一些思考[J] 经济研究参考,2000。第6期.

[7]张曼,张树军排污权制度对我国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启示[J] 生态环境与保护,1999第6期.

[8]钱兴福,屠世亮.论中国乡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村生态环

境.2001,(1):49-52.

[9]刘世庆.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率先试行绿色GDP探讨[J].中国经济时报,2004.

[10]马中,蓝虹.环境资源产权明晰是实行绿色GDP的关键[J].环境经济,2004.

In government environment government qu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bstract:The environment unceasing worsening has already had a series of stern questions, pushed up the various countries'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on stage, and became the recent years transform/shift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an important matter.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realizes the economy sustainably, soon will enter the well-off society, the government must enlarge the environment government dynamics. But the government in the environment government,has some questions unceasingly to produce, creates a series of seriousissue, analyzes and solves these problems to become the urgent matter.

Key words:Environment government;Ecology government;Green GDP

施工现场环境治理方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现场环保工作计戈U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现场环保工作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应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为有效的防治城市环境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身体健康,预防本工程施工中对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根据《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环发[2012]5号),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兰州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施工现场管理暂行标准(环境和卫生)》补充修定条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环 境治理的管理工作,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特编制本专项方 案。 一、工程概况 1、建设规模 本项目地处兰州新区东南片区,项目区域占地面积 6.21km2。西距兰州中川机场约9.0km、中川镇约6.8km ; 南距兰州市区约46km ;场址四周均为荒山地;场址介于东 经103 ° 41' 08"?103 ° 43' 06"、北纬36° 27' 26"~36 ° 28' 10"

之间,平均海拔1984m。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依照规划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以对黄山、荒沟进行生态修复和平整改造为主,通过制定科学严谨的整理方案,进行规范、文明、生态、环保的土地整理。同时进行城市道路建设以及市政管网、景观绿化等配套公共设施建设。 2、总工期:13 个月。 3、质量目标:一次验收合格。 4、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零事故,零死亡。 5、环境管理目标:甘肃省文明工地标准。 6、主要职能单位:建设单位:兰州乾川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兰州交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环境监理单位:兰州易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开工日期:2013 年10 月16 日竣工 日期:2014 年11月15 日 二、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12 月26 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 年3 月1 日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 年1 月1 日实施,2004 年8 月28 日第二次修正)。

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方案

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方案 为强化非煤矿山整治与生态修复,严厉打击违法采矿行为,防止非煤矿山突出环境问题反弹回潮,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严格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XX 省非煤矿山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非煤矿山开采设计执行、环保措施落实、安全隐患整治为重点,使开采设计得以全面执行,防尘收尘、废水、固废处理等环保措施落实到位,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整治,矿山安全事故进一步减少;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快关闭矿山生态修复进度,推进在册矿山边生产边治理,使生态环境得到快速修复;以强化执法监管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采矿,及时查处非法采矿、乱采滥挖等违法案件。XX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 一、平稳有序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工作重点以问题为导向,监督矿山企业严格按照“一设计(含安全专篇)、一报告、两方案”要求进行矿山建设、开采、生产和修复,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规范矿山生产建设。监督非煤矿山企业依据《开采初步设计(含安全专篇)》进行建设和生产,加强非煤矿山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强化非煤矿山建设施工与竣工管理,查处基建期内边基建边生产,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技术工艺、设备,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等违法行为。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执行或者限期整改不到位的,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二)严格环保措施落实。以露天矿山未按环评要求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及环保督察发现问题为重点,对矿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企业未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落实相关环保措施的,责令其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立案查处。 (三)推进安全隐患整改。以露天矿山台阶、坡面角、工作平台等方面是否符合标准,地下矿山逃生、通风、排水等系统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为重点,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开采初步设计(含安全专篇)》。对拒不执行或整改的,暂扣直至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四)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以生态修复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留则留和以自然恢复为主,与工程修复相结合原则,编制矿山治理恢复工程设计,科学合理确定生态修复方向、方法和植被重建方式,加快关闭矿山生态修复进度,推进在册矿山边生产边治理,统筹协调快速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五)严厉打击违法采矿。重点打击无证非法采矿,兼顾越层越界采矿违法案件查处,做到勤巡查、快调查、速立案、严查处、快修复,并做好“三断一清一恢复”工作。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非法开采、涉黑涉恶等犯罪行为,及时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总体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XX年2月底前)。各区县政府要制定矿山整治和生态 修复工作综合实施方案,明确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期限,并按照一矿一策要求,制定整治方案,细化工作时序进度安排。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应急局、市林业局按照问题分类、分级要求,制定专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摘要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得飞快发展使人类改造与利用自然界资源得能力大大增强,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得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与全球经济得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得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得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得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得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得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得:“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得胜利。”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得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质量低、湿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十分重要,主要原则就是应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加强管理,生态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要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得保护,一个好得生态环境就是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得基础。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得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得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 4、淡水供给不足将构成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得制约因素。 5、臭氧层得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7、人口迅速增长,形成与日俱增得压力,预计2025年将突破80亿。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原因 首先就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得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得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加重;其次就是资源得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与索取,超过了自然得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与环境恶化;第三就是片面追求经济得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数量得增长、物质财富得增加,而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社会得协调与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得漫长历史可以瞧出,人类、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得相互联系。正就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为了自身得生存与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得危机。环境问题得本质就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得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得增长,追求生活水平得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

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为全面加强我镇的生态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集镇环境面貌,建设整洁优美、生态文明、和谐宜居的现代城镇,依据《XX市三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要求及结合XX县对果园镇二季度环境卫生考核情况,经研究,决定开始开展果园镇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整治目标 通过加大整治力度,促进环境整治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从根本上改变集镇长期存在的“脏、乱、差”问题,达到集镇环境全面改观,集镇管理全面推进,以全面提升我镇生态文明乡镇创建水平。 二、领导机构 果园镇成立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小组,镇党委书记李勇、镇长覃芳为总指挥,党委委员陈群芳负总责,生态办、派出所、城管、工商、交警、全体联村党政、联村干部、各村(社区)书记、主任、环保专干全程参与,全面落实此次专项整治行动。 三、整治范围 1、月形山集镇。 2、果园大道、东八线等主干道沿线。 四、整治时间 2014年8月5日全天。整治行动组各成员于上午8:00在政府四楼会议室集合,工作部署后统一行动。 五、整治内容 1、户外广告整治 ①规范门店广告招牌,拆除一店多牌;清除落地广告牌

②清除乱贴乱画、墙体广告、“窗花广告”及擅自设置的“小广告”。 2、占道经营、户外经营整治 清除占道经营、户外经营摊点,疏导流动摊贩,杜绝沿街叫卖。 3、违章搭建整治 拆除店外搭建的遮阳棚、遮阳伞等违章违规设施。 六、工作保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整治领导组要高度负责,精心组织,各责任人、责任单位都要认真开展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按照目标任务抓好落实。 2、广泛宣传,形成共识。通过开展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广泛宣传和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保护工作,树立“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文明意识,自觉参与到“让门前净起来,让村街靓起来”的整洁行动中来。 3、严格督查,认真考核。整治领导组对整治工作进行督查,整治达标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整治成效差的予以通报批评。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确保整治任务顺利完成。为切实做好我镇2014年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有效防止大气污染,保障空气质量,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及省环保厅《关于做好2014年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实施秸秆禁烧工作的要求,着力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难点问题。坚持“广泛宣传,严格奖惩;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的原则,开展我镇秸秆禁烧工作。 二、目标任务

环境治理专项方案.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枣菏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部四分部防 环 境 保 护 治 理 工 作 专 项 方 案 山东枣菏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部四分部 2017年8月

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自然保护区条例》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环保相关的标准规范及地方法规、规章。 3、招、投标文件及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勘察及施工总体平面图等。 二、工程概况与环境影响概述 日照(岚山)至菏泽公路贯穿鲁南、鲁西南地区。线路起自日照市岚山区,向西经临沂、枣庄、济宁、菏泽五市,终止于菏泽境内,全长约400km。其中枣庄至菏段起点位于枣庄滕州市龙阳镇以北,新建滕州北互通与京台高速连接,经滕州市、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成武县、菏泽市定陶区、终于牡丹区王浩屯镇,新建菏泽南枢纽互通与日兰高速连接,全长177.767米。 本标段为Ⅱ标,起讫桩号为K71+300~K86+750,路线长度15.45km,起于鱼台金乡界鱼台境内,标段大部分位于济宁市金乡县化雨乡、王丕镇和兴隆乡。主要项目为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金乡东互通和金乡服务区。 1.1.1、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120km/h; 路基宽度:路桥同宽,27m整体式路基;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1.1.2、主要工程内容及工程量 本标段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填方289.2万方,路基挖方16460方;大桥 1079m/4座,中桥661.32m/12座,小桥452.5m/21座;箱涵14道,盖板涵1道,圆管涵9道。 本标段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有以下特点: 1、施工期大气及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基本不产生影响(周边住户较远,且人烟稀少),主要影响于施工人员;水环境污染对周边农地的影响也不大。因此,环境保护的重点是防止对金乡大气的污染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2、本标段工程工期为1064天,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长久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终止。 因此,我项目部将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地方法规和行业、企业要求及本工程相关环保要求进行污染防治,并加强监督管理,使本标段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限制在最低限度。 三、环境保护目标、保证体系及过程管理 1、环境保护目标 认真落实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要求,树立全员环保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资料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摘要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快发展使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植被质量低、湿地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十分重要,主要原则是应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加强管理,生态保护应坚持以人为本,要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 4、淡水供给不足将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 5、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7、人口迅速增长,形成与日俱增的压力,预计2025年将突破80亿。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原因 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其次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的发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doc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撰写人:XXX 本文档介绍了XXXXX. YOUR LOG

按照区委三届六次会议的要求,现将我镇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细化如下: 1、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 积极推进“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完成垃圾转运站建设,落实“村收集、镇清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责任单位:镇城建中队、镇村建规划站) 实施“河道清水建设”。积极建设规划外饮水安全工程,完成后卓溪、九华溪、汀林溪河道整治。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水利站) 加快“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建设”。重点做好镇集镇区、安置房小区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责任单位:镇环保站) 2、做好治理农村污染工作。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养殖污染整治巡查工作,严厉打击反弹复建回潮现象;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积极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 加快工业企业入园步伐。配合区环保局、经济开发区,加快工业企业入园步伐,逐步调整、搬迁或关闭现有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工业企业。(责任单位:经济开发区) 开展各项环保专项整治。配合区环保局加强环保日常监督检查,开展各项环保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责任单位:镇环保站)

3、推进生态建设工作。 完成国家级生态区创建。做好村居市级生态村申报工作,完成完成国家级生态区创建。(责任单位:镇环保站)推进“四绿”工程建设。加强造林绿化,持续推进“四绿”工程,2014年创建7个绿色村庄,2015年创建10个绿色村庄,每个绿色村庄均有1初以上的公园绿地,人均公园绿地提高到5.5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达20%以上。[责任单位:镇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站) 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强化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2015年前完成石盘水库及南少林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工程。 生态环境治理方案

[精编]水环境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环境治理工程施工组 织设计

六、施工组织设计 沛龙公路沟水环境整治工程合同编号:PLSHJZZ-2013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四章安全生产 第五章环境保护制度与措施 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七章资源配备计划 第八章项目管理机构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1.1编制总说明 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沛龙公路沟水环境整治工程的投标。我公司完全接受本工程招标文件提出的有关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及保修期的各项要求,并落实各项方案和措施,与本工程建设单位、设计院、监理公司共同协作建设本工程的施工,为本工程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做出我们应有的一份贡献。 收到招标文件后,我公司立即组织各方面的管理及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研究了招标文件、有关设计图纸资料及答疑会纪要文件,并多次对现场进行踏勘。分析了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在积极响应招标文件各项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我公司的施工经验,认真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力争做到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利于操作;施工方案组织严谨、管理科学。我们有充分的信心,保证以高质量、如期完成本工程招标文件规定的工程范围内的任务。 如果我公司有幸中标,一定全力以赴,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总体规划布置。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公司在河道整治工程等方面的施工技术方面的优势,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实施项目管理,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工期、质量、安全文明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我们完全接受招标文件提出的质量和技术要求,并按国家、行业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施工。本工程质量确保达到合格且满足设计及使用功能。 我们将本着质量控制标准高于验收标准的原则,精心施工、精心管理,并服从监理工程师及业主代表的各项具体要求。在本工程的施工中实行质量目标管理体系,质量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矿山环境治理方案

1、前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政策法规,建立绿色矿山开发模式,治理矿山开采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XXXXXXXX国土资源局计划将XXXXXXXX县XXXXXXXX铁矿尾矿堆、选矿厂附近区域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工作区附近国道、县级公路发达,交通便利。(见图1工作区附近交通位置图) 该矿山1993年建矿,1995年投产,投资500万元,次年选矿厂建设完成,设计处理能力为15.0万吨/年。2006年9月XXXXXXXX县对该矿山进行了储量核查,考虑矿块开采过程中的损失和废石混入,按矿块采矿回收率85%,废石混入率15%计算,可获得采出矿石量23.96万吨,据此计算矿山尚有服务年限不足2年,预计2006年初闭坑。 矿山经过10多年的开采,选矿厂目前已经产生近40万L3的尾矿,全部堆积于矿体西南侧的XXXX沟,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尾矿堆,晴天风起处,粉尘飞扬,阴天雨过后,污水四溢,对工作区周围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严重污染了工作区周围的空气和水环境,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雨季形成泥石流,将直接威胁山脚下XXXXXX村的耕地和人员;废石的随意堆放,占用了耕地,破坏了植被,为此,对该矿山尾矿堆、废石的治理及周围生态环境的恢复已迫在眉睫。 按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有关规定以及XXXXX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相关文件,XXXXXXXX国土资源局计划对XXXXXXXX铁矿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以达到消除地质灾害,改善附近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

2、工作区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2.1.1气候条件 该矿所在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天气多变,时冷时热,时刮西北风或西南风,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经常因大雨或暴雨造成山洪暴发,秋季晴朗少云,昼暖夜冷,气温变化显著,冬季寒冷干燥,降雪稀少。多年平均气温10℃,最高气温38.7℃(1972.7.17),最低气温-29.2℃(1962.2.13)。区域内降水比较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700LL,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平均无霜期152~170天,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为1.09L。 3.1.2地形地貌 工作区所处地貌单元为侵蚀构造低山区,区域上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地面标高150~500L,地形总体坡度25~30°,地表出露多为变质岩,在河谷、沟谷有第四系残坡积和冲洪积物存在。工作区位于山脚处,西、南面为低山,向东、北面急倾,地面标高170~220L,坡度较陡,沟口处向东北存在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物。 2.1.3河流水系 工作区附近的水系主要有大狗河。大狗河发源于XXXX县东南边缘处低山区,自南向北流经XXXXXX,XXXXXXXX,汇入赵河,全长约40kL。该河从工作区南、东、北三面流过。河床标高170L,低于工作区标高最小处约15L。 另外,狗河、赵河是区域上较大的河流,距离工作区都较远,对其不会产生影响,这里不在详述。 2.2地质环境条件 2.2.1地层岩性 工作区所在区域除第四系坡积、冲洪积分布于沟谷及河漫滩外,地层大部分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近二、三十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水资源状况恶化、土壤资源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等八大问题,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来自太阳(太阳辐射)的能量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而从地球反射出来的热量则被大气层中的气体部分地阻挡或吸收了。这样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我们称之为温室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大约占所造成温室效应的50%。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石油、煤碳等矿物燃料和农用化肥被大量使用,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据统计,100多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30%,甲烷增加了145%,一氧化二氮增加了15%。过多的温室气体使地球表面温度不断上升,在过去100年中,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3—0.6摄氏度。据联合国《1996-1997年度世界资源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增50%至100%,由此造成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加45%-90%,按估计,在未来100年中,全球气温可能再升高1-3.5摄氏度。 全球气候变温给人类带来的决不仅是一个“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冬天,人类的整个生存环境面临严峻的考验。 地球变温将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尽管一部分科学家坚持认为这还有许多未确定的部分,但有一点可以确信无疑,那就是海平面将不断上升。目前这一变化已初见端倪。本世纪海平面已上升了25厘米,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预测,到2010年海平面还将上升60厘米。 海平面升高60厘米,意味着美国将有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水淹没,纽约长岛的海岸线只需海水升高30厘米便要向后退缩30米。海平面上升几十厘米对许多生活在大陆上的居民而言影响还不算很大,但对于大洋中由珊湖礁组成的岛屿国家来说,则意味着“国将不存”。 日本学者不破敬一郎主编的《地球环境手册》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如对体弱的老人和婴儿抗暑热能力产生影响,并且气候变暖可能会扩大疟疾等热带传染病的病原生物和传播媒介昆虫等的栖息域。还有随着气候变暖而加重的大气污染,可能会加重因一般环境恶化引起的疾病。 通常,传播痢疾的蚊子在17摄氏度以下只能生存几天,目前全球有58%的人可以避免受到痢疾的侵害,但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认为,如果气温再上升2至5度,那么全球将有60%的人口生活在痢疾感染区域。 下面是一个病源菌借气候上升之便蠢蠢欲动的典型例子:从80年代开始,

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为进一步动员全镇上下发现和整治生态环境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水平,根据省委、 __关于开展“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的安排部署和《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县整改“1+6”行动方案》、《**县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本方案。 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真走实看找问题、上下联动抓整改、全民行动靓家园”为主题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 (一)全镇行动,全员下沉。由党政 __牵头,带领班子成员和全镇干部职工深入一线,广泛动员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紧盯河流沟渠、集镇村庄、工矿企业、学校医院、农田林网、农牧设施、车站广场、旅游景区、城乡道路、建筑工地、村内死角等重点区域,集中时间、人力和精力,拉网式排查整治各类生态环境问题。 (二)发现问题, __整改。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梳理汇总排查出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逐项明确牵头村(单位)、责任人、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确保排查问题不留死角、整改问题全面到位。

(三)现场督办,严禁作假。由党政 __带队,抽调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组成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开展全面复核检查,对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进行现场督办,督促问题村(单位)全面落实责任、全力推进整改。坚决杜绝工作作假和数字造假,确保情况反映、汇报材料、数据统计真实可靠。 (四)落实不力,严肃追责。坚决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对生态环境问题“大发现大整治”专项行动中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行动不积极的村和单位,依照党政纪对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追责,倒逼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治问题双管齐下,通过“十一走行动”发现问题、“四治措施”落实整改,全覆盖、无死角发现和整治全镇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一)“十一走行动”发现问题 全镇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精心设计“走”的路线,合理搭配工作力量,带领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开展“河流渠道走两岸、集镇村庄走外圈、工矿企业走周边、学校医院走四边、农田林网走地坎、农牧设施走四旁、车站(广场)市场走外环、城乡道路走路肩、旅游景区走沟沿、建筑工地走现场、村内卫生走死角”的“十一走行

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施工方案

海尾镇五联村委会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2017年3月26日

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现场状况 三编制依据 四编制原则 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第三章资源配备计划 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二、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职责 三、劳动力计划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一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二施工顺序安排 三工期保证措施 第五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测量放线 二土方工程 三钢筋工程 四混凝土工程 五砌体工程 六管道施工工艺 七格栅间及进水泵房设备安装 八细格栅间及清水池设备安装 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质量目标 二质量保证措施 三结构防渗漏保证措施 四对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保证措施 五施工期间对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章雨季施工措施 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九章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十章附表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招标项目海尾镇五联村委会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由昌江黎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昌发改函【2016】221号文批准建设,招标人为昌江黎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局,建设资金来源为省财政厅2016年下达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和县级配套资金,项目出资比例为100% ,建设地点:海尾镇五联村委会林好村、永安村,建设内容及规模:在林好村、永安村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1座,处理规模分别为40吨/日、48吨/日。其中,林好村内污水管总长3050米,混凝土污水检查井120个,路面改造约1640平方米;永安村内污水管总长3059米,混凝土污水检查井136个,路面改造约1640平方米。污水处理站采用A20生物处理+人工湿地+消毒处理工艺,主要建设拦污格栅、集水调节池、管理房、清水池、人工湿地等;工期:120 日历天;招标范围:土建、安装等工程施工总承包(详见施工图)。 二工程现场状况 1、工程重点: 1)昌江黎族自治县市属多雨地区,夏季气温较高,梅雨季节持续较长,高温高湿是这一地区的特点。因此,为确保施工工期,须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制定恰当的雨季施工措施,是本工程重点之一; 2)本工程工期较为紧张,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及人员,灵活调配施工材

矿山植被恢复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矿山植被恢复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为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后续整改工作,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恢复矿山环境面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水平,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大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力度,全面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建设美丽X,为推进X振兴发展提供环境资源保障。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落实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坚持抓发展与抓环保、抓生态同步推进。 ——坚持属地属事,齐抓共管。各乡镇场街对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资源环境管理部门严格落实环境要素监管责任。 ——坚持多还旧账,不欠新账。对历史遗留的矿区要全面进行植被恢复治理,还清历史欠帐;有证矿山要边开采边治理、停采不停治,实现发展不欠生态帐。 ——坚持城乡统筹,综合整治。建设宜居乡村和美丽乡村,全面治理农村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和文明城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施山、水、田、林、草、河、气综合治理,城乡同步,天地共治。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热点。针对国家、省、市和群众关注的矿山生态破坏、农村垃圾、河道污染、畜禽污染等热点问题,对症下药、明确措施、标本兼治。 三、目标任务 (一)实施矿山植被恢复综合整治 主要目标:到X年底,利用三年多时间完成全县铁矿、膨润土、珍珠岩、碎石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实现绿色矿山、生态矿山目标。 责任领导:X 牵头部门:县国土局 落实单位:各相关乡镇场街 配合部门:县林业局、县X局、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安监局、县公安局 主要任务:恢复矿山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增加植被覆盖率等。 完成时限:X年12月30日前,各相关乡镇场街完成各自辖区内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整治方案,报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X年1月至X年8月,各相关乡镇场街按照方案要求,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整治;X年9月至12月30日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进行综合验收。 (二)实施矿山尾矿综合整治 主要目标:到X年底,利用一年多时间完成全县矿山尾矿综合治理,实现矿山尾矿安全运行、绿色运行、零风险运行目标。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治污、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治污减排、改善环境、防范风险”为主线,依托治理工程,实施综合整治,强化环境监管,打造完善的“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促进流域生态指标明显改善,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按照流域性、综合性、系统性治污原则,以提升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最终将小清河(段)建设成为集生态、航运、防洪、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沿河两岸建设成为全省生态经济先行区和蓝黄经济增长极,打造“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样板区。 三、时间范围 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流域污染治理、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和生态修复保护等四个方面,总体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2.4-2013.12)。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2013年6月底前,彻底解决我市小清河流域污水直排环境问题。2013年底前,在重点排污口、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切实发挥湿地系统在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事故蔓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构建好我市小清河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基本框架。 (二)第二阶段(2014.1-2015.12)。2015年底前,我市小清河流域形成完整的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小清河干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主要支流张僧河、阳河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解决小清河流域污染问题。 四、主要任务 本次治理共实施污染防治、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旅游、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安全防控工程等6大类22小类98项,计划总投资74.07亿元。 (一)污染防治工程。1、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按照新修订的排放标准要求,以造纸、化工和畜禽养殖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工作,投资5.18亿元,实施14项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工程。从2013年起,我市小清河流域区域内企业直排废水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不得超过60mg/L、10mg/L。对不能按期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限产治理,限产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采取限产限排或者停产整治措施。2、城镇污水和污泥处理工程。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管网铺设、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管网覆盖范围和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所有新(扩、改)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3、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提高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投资4.8亿元,实施2项城乡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及处理场建设工程。到2015年,建成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小清河流域内镇全部建成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基本解决城镇垃圾污染问题。4、农业污染防治工程。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投资6900万元,实施1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到2015年,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同时,投资5.8亿元,实施11项清洁种植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示范面积达到723公顷。投资1.2亿元,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等23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到2015年,基本解决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二)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在张僧河新建橡胶坝16座,提水泵站21座,利用巨淀湖调蓄下泄再生水。加大电力、化工、造纸等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再生水循环利

环境治理施工组织方案

污水处理项目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述

项目名称:*********污水处理项目 建设地点:********* 建设容:污水处理设施1座,处理规模为150吨/日;种植水生植物约2000m2。 工程实施目标: ① 工期目标:确保所有工程在----日历日时间完成。 ② 质量目标:达到国家竣工验收规合格标准。 ③ 环保目标: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减少至最小,符合设计文件及现行法规的规定要求。 ④ 安全生产目标:杜绝重伤及伤亡事故,杜绝火灾机械事故,杜绝边坡坍塌及交通事故。 1.1施工程序 ①首先清理项目所在地周边垃圾、影响景观及施工的植物; ②修筑施工便道:做到尽量利用路基用地围,少占其他用地,尽量利用原有的道路做为临时的施工同道; ③施工便道贯通后,开始污水处理设施主体砌筑工程; ④土建工程完工后,池塘开始蓄水,到达一定水位后,开始种植水生植物; ⑤污水处理设施周边绿化工作; 1.2施工段划分 本工程分为主体施工、植物种植施工段进行施工,合理安排,穿插施工。 1.3项目组织机构及工期保证总体措施 1.3.1组织机构 按照合同的要求,向项目监理提交其工地管理人员及组织机构的成员及其详细情况以供审批。根据我司多年的施工经验,该工程管理机构中设有: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及施工技术室、质量安全室、计划统计室、物资供应室、财务室、综合办公室,并对每一分项工作都确定专人负责,指定制度,责任到人,实行奖优罚劣。对不胜任工作的人员经业主同意或按业主的要求及时调整。工作中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 由项目经理组建精干高效的工程项目经理部,配备有工程管理经验、工作能力强、

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方案

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 技术与治理方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方案 前言 自然生态破坏是我国当前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矿产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及矿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因矿山开采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也日趋严重,特别是露天开采,不但影响自然景观、造成污染环境,而且还会诱发山体滑坡,造成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 采矿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导致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威胁着我们的生存。采矿,尤其是露天开采矿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和破坏森林植被与自然景观,有的矿山位于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地质遗址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水源保护区、重要基础工程设施保护区及城镇周边等,严重影响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重要的基础工程设施的保护和城镇的发展及环境的改善。某些采矿业如对建筑石料、石灰石、水泥配料和砖瓦用粘土等矿山资源的大量开采,与其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矿山固体废料的不合理遗弃堆放,导致边坡失稳,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部分重金属及放射性元素的矿山废碴,随雨水冲刷,造成污染转移,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这些不当的采矿造成的森林植被和景观破坏、良田毁坏、水土流失、侵占土地、环境污染、诱发地质灾害等,严重影响重要基础设施及其它资源的保护等,也直接威胁和破坏人居环境、加速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矿区及其周边地区居民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特别是在城镇周边、风景名胜区、交通干道(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主航道等)两侧可视范围内,严重破坏旅游资源、影响观瞻,制约了资源效益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我们称之谓生态平衡。但是,就人类来说,如果因人为因素,人的生活环境遭到污染,或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的生活,甚至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重庆市两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芦塘煤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矿活动协调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同步双赢目标,特制定本实现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生态环境破坏少、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的煤炭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煤矿经济和生态保护共同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煤矿经济,建设绿色矿山”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煤炭开发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坚持“不欠新帐,渐还旧帐”的原则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以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的形式,建立煤炭开采生态环境恢复补偿长效机制,在煤矿开发利用生产中控制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并逐步解决已有生态环境问题。

(三)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在煤炭开发利用生产过程中,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开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根据煤炭开发利用所危害的对象,程度与治理难度进行分区,分段治理。 工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的相关要求,成立芦塘煤矿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管理办公室和芦塘煤矿植树造林办公室,规范煤炭生产和植树造林活动,促进矿山生态环境与煤炭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制定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确保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二)阶段目标 1、建设期及运行期目标 制定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矸石安全排放方案、污水处理方案、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等方案;根据任务安排,按计划、分步骤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保护及治理效果应达到所制定方案的目标要求。 2、闭矿后目标 恢复矿区植被;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消除;对所占用的耕地和林地进行复垦和恢复土地使用功能;排矸堆场地不存在安全隐患;矿井污水及生活污水均达标排放;矿山环境保护

城乡环境治理施工方案

金堂县东支七黑臭河渠综合治理工程城乡环境治理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四川鼎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2014年11月

城乡环境治理施工方案 环境保护机构管理图 第一节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一、施工现场管理 环境保护工作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宏伟工程,为此,公司将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市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尽量少占耕地,减少施工中对既有植被的破坏,保持工地周围的环境,为“再造秀美山川”工程作出贡献。 1、除图纸设计或监理工程师指示外,不得破坏和拆除任何构造物及

设施,不得随意清除植被和树木。 2、散体物料及混凝土运输应严格执行运输有关规定。运输车辆、机械和拌和场地及时清除清洗,污水排入污水净化池。碴土运输车辆必须经冲洗后才能驶入正式公路。 3、食堂就尽量减少废气排放量。 4、水泥、油料存放在防雨、干燥的库房中,并派专人看守、管理,溢漏油料采用铁桶回收。库房周围设置隔离沟,以防在雨季中物料随雨水污染环境。 5、临时排水设施设置要与永久排设水设施相结合,场地排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农灌渠、饮用水源等处,以防止污染。 6、加强对施工人员环保教育,强化环保意识,碴土和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倾倒,集中处理,严禁将废弃物倒于水渠、河床内。 7、工程完工后,按要求及时清除临时设施和地面硬化层,并将工地及周围环境清理整洁,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恢复原有地貌景观,不留有碍自然景观和耕作环境的施工痕迹,以利当地居民尽快恢复生产。 二、料场、渣场环境保护 1、根据设计文件,本着“少占耕地,不占好地的原则,合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