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_王汉中

2010年6月2010,32(2):300-302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王汉中

(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形势、油菜产业在食用植物油供给中的地位的基础上,对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推动以“三高”(高油、高产、高效)为标志的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第四次飞跃来应对新的挑战。

关键词:油菜产业;回顾;展望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84(2010)02-0300-03

Review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rapeseed industry in China

WANG Han -zhong

(Key Laboratory of Oil Crop Biology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i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Wuhan 430062,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dible vegetable oil supply and the importance of rapeseed industry in the supply in China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rapeseed industry was reviewed.In order to respond to challenges in the new era ,the fourth leap of Chinese rapeseed industry was proposed ,with “three high ”(high oil ,high yield ,high efficiency )as the landmark.

Key words :Rapeseed industry ;Retrospect ;Prospect 收稿日期:2010-06-02

基金项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 -005)作者简介:王汉中(1964-),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油菜遗传育种研究,Tel :027-86711916,

E -mail :wanghz@https://www.360docs.net/doc/ba5100649.html,

我国以世界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食物供给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维护食用植物油有效供给是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的核心之一。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却一直过度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逐

年提高[

1],外资逐步控制了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市场,弱化了政府调控能力。这对我国的食用油供给安全构成了非常严重的现实威胁。

油菜是产油效率最高的油料作物之一,油用比例为100%,菜籽油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油,2009年菜

籽油已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的57%以上[2]

,是国产

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在我国食用油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50年至今的60多年间,在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下,物种和品种变革推动了我国油菜生产由低产向高产优质的三次革命性飞

跃[3],我国油菜单产、总产显著增加,品质明显改

善,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改变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过度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我国油菜科技工作者正在引领和推动以高油、高产、高效(即三高)为目标的油菜生产的第四次飞跃。

1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形势日趋严峻

我国是世界油料消费大国,油料供给长期处于

短缺状态。目前,

国内油料作物仅提供植物油消费总量的40%左右,约60%需进口,对国外的依存度越来越高,预计未来较长时期内,仍将呈现供给严重不足、进口压力增加的局面,生产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安全隐患日益严重。我国植物油年产量近年来维持在900万-1000万吨左右,2008/2009年度为1003.6万吨,

但植物油消费量却从2001/2002年度的1740万吨上升到2008/2009年度的2473.8

万吨,自给率仅40.6%[2],进口油料占国内消费总量接近60%,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油进口国,油料已成为我国对国际市场依存度最大的大宗农产品,是造成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的主要成因。目前进口食用油增长态势依旧强劲,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据预测,2020年人均消费量20kg,消费需求总量将达到2900万吨[4],超过当前国内生产能力的3倍。

2菜籽油系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

在我国耕地资源缺乏、进一步扩大油料生产受限、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发展油料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油菜是产油效率最高的油料作物之一,菜籽油是中国传统的食用油,年均产量450万吨左右,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在我国食用油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USDA统计数据计算,2008/2009年度国产菜籽油占国内植物油消费总量的17.4%,占国产植物油总量的42.8%,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7.2%[2],地位极为重要。从发展趋势看,也只有油菜能利用南方冬闲田而得以有较大的面积发展潜力。因此,油菜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是我国植物油供给安全的重要保障。

3物种和品种变革推动了我国油菜产业的三次革命性飞跃

3.1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的物种变革推动

了我国油菜生产的第一次飞跃(1964-1979

年)

解放前后,我国长江流域等油菜主产区以白菜型油菜为主,病害重,产量很低[5]。据统计,从1950至1963年的15年期间,我国油菜平均产量仅427.5 kg/hm2,平均年种植面积仅172.3万公顷,总产73.7万吨[6]。甘蓝型油菜由欧洲经日本引进而来,与白菜型油菜相比产量更高,抗病性更强。在此后的近15年间,我国长江流域等油菜主产区基本完成了以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的物种更替,实现了油菜生产由低产向中产的第一次飞跃。至1979年,油菜单产、种植面积和总产迅速发展到870kg/hm2、276.1万公顷和240.2万吨[6],与从1950至1963年15年期间的平均数相比,单产、面积和总产分别增长了103%、60%和226%,在国际社会对我国实施经济封锁和我们闭关锁国的情况下为维护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3.2高产抗病甘蓝型油菜品种的应用推动了我国

油菜生产的第二次飞跃(1979-2000年)

菌核病发病严重和品种产量潜力低一度是制约我国油菜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随着波里马不育细胞质的发现与油菜杂种优势利用获得突破,以及以中油821、秦油2号为代表的抗病高产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油菜生产的第二次飞跃,亦使我国油菜抗菌核病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跃居国际领先地位。同时,与抗病高产品种相配套的育苗移栽技术、花而不实和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等也为单产的提高和面积的扩大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近20年的努力,至2000年全国油菜单产、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达到了1518kg/hm2、749.4万公顷和1138.1万吨[6],比1979年分别增长了74.5%、171%和374%。

3.3双低高产油菜品种的育成普及推动了我国油

菜生产的第三次飞跃(2000-2010年)

我国传统油菜的品质差,主要表现在油的脂肪酸组成不合理,芥酸含量达45%左右,不利于人体消化利用与营养健康,且菜饼中含较多的可致毒物质硫甙,使得高含蛋白质的菜籽饼只能做肥料,不能做饲料。虽然我国从1978年就开始了优质油菜(低芥酸、低硫甙)育种,但优质与高产、优质与抗病的矛盾严重制约了优质油菜的推广应用。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有效克服了这两大矛盾,培育出了一大批既优质(符合国际双低标准)又高产抗病的油菜新品种,显著促进了我国油菜的双低化进程。经过近10年的努力,到2010年我国油菜的双低率达到了90%以上,而且与2000年比单产还增长了20%左右[6],基本实现了油菜生产由高产到优质高产、由单纯注重产量向产量与质量并重的第三次飞跃[5],使传统的劣质高芥酸油变革成了在大宗植物油中营养品质最好的低芥酸菜油,菜饼中的硫甙含量也降到了可安全饲用的水平,菜饼也由原来的肥料变革成为高价值的高蛋白饲料,菜籽的利用价值显著提升。

4以油菜产业发展的第四次飞跃应对新的挑战

虽然几十年来我国油菜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三次革命性的飞跃,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油菜产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油菜产业面临的国际竞争

103

王汉中: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日趋激烈,进口大豆、棕榈油和油菜籽不断挤占国内油料消费市场。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对全国22个试验站所辖地区商品菜籽检测结果表明,与世界第一菜籽出口国加拿大相比,国产菜籽含油量低4 6个百分点,且生产成本较高,在价格上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提高菜籽含油量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提升我国油菜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当务之急。二是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日趋紧缺,油菜育苗移栽等劳动密集型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困难,迫切需要解决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和轻简化问题。三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日益频繁,包括寒冷、干旱、水渍等灾害频现,提高油菜品种的抗倒、抗病、抗旱和抗寒能力对油菜产业的稳定发展尤为重要。四是在我国食用油消费的60%左右依赖进口、其它油料作物发展面积受限、我国南方又还有近700万公顷冬闲田可发展油菜生产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突破冬闲田开发配套技术,如特早熟又抗冻的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大规模开发利用南方冬闲田发展油菜生产,为维护我国的食用油供给安全多做贡献。

为此,我们必须推动以“三高”为标志的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第四次飞跃。“三高”即“高油、高产、高效”,也就是在双低的基础上培育和推广高含油量、高产、多抗(抗病、抗倒、抗裂角等)、营养高效的油菜新品种,研究和普及油菜机械化和轻简化栽培技术,在南方三熟制区域要注重特早熟“三高”油菜新品种的培育和利用。在品种变革和技术改良的基础上,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到2030年,力争使我国现有油菜单位面积产油量再增长70%,其中含油量的增加贡献25个百分点左右,单产的增加贡献45个百分点左右;同时,通过开发利用南方冬闲田再增加油菜面积330万公顷左右,新增面积的单位面积油菜产油量达到目前的水平。从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历史和目前我们的技术储备来看,只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在20年内达到上述目标是完全可行的。到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第四次飞跃实现之日,我国油菜总产油量可以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增长110%左右,并基本实现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到时候我国食用油供给对国外的依存度将有所降低,单位面积产油量和生产效益将显著提高,油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显著增强。

致谢: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殷艳副研究员收集整理了部分资料,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王汉中.我国油菜产需形势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1):101-105.

[2]USDA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 Oilseeds:World Mar-kets and Trade Monthly Circular[OL],http://www.fas.

https://www.360docs.net/doc/ba5100649.html,/oilseeds/circular/Current.asp,2010.5.11.[3]王汉中.我国油菜生产三次大飞跃[OL].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ba5100649.html,/,2004.5.16.

[4]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OL].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ba5100649.html,/xxlb/t20081114_

1172812.htm,2008.11.14.

[5]王汉中.中国油菜品种改良的中长期发展战略[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98-101.

[6]中国种植业信息网农作物数据库[OL].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ba5100649.html,/nongqing.aspx.

203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