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身份的构建看语气隐喻在演讲语篇中的使用(2)

从语用身份的构建看语气隐喻在演讲语篇中的使用(2)
从语用身份的构建看语气隐喻在演讲语篇中的使用(2)

万方数据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从语用身份的构建看语气隐喻在演讲语篇中的使用

putclub.corn)。“第一夫人”外交一般不涉及敏感的政治议题,关注点往往落在科学、教育、文化、慈善、环保等“软话题”,所传递的是温柔、友善和亲切,展示的是柔和之美。米歇尔此次访华,被视为2013年“习奥庄园会晤”的历史延续,最重要的特点是“淡化政治分歧”,集中教育议题,最大程度的“求同”与“合作”。身为第一夫人,她运用了哪些策略在施展其平民魅力的同时,又“减压和润滑”国家间的关系,这是本文力图在语言学视角下想要得到的答案,笔者认为特定语用身份的构建往往影响特定语气隐喻的使用。本文通过分析以下问题来论证此观点:1)演讲语篇中说话人建构了哪些语用身份?2)演讲语篇中说话人使用了哪些语气隐喻?3)语用身份的建构与语气隐喻的使用体现了什么样的交际效果?

二、演讲语篇中语用身份的构建

陈新仁将语用身份(PragmaticIdentity或i—dentityin

use)定义为“…语境化的、语言使用者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说话人或作者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的统称。”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往往拥有多个社会身份,各种身份类别并非都在交际中同时起作用,只有在当下语境中被激活的身份才是影响当前话语的身份。所以语用身份是语境化的,与特定话语相伴随的,具体的一个或多个社会身份,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非真实的,具有交际依赖性与临时性、动态性和可变性、资源性、主观性和目的性等特点(详见陈新仁,2013b)。语用身份选择多数时候是一种默认的行为,没有凸显性,只是在说话人刻意突出身份时才明显,但在两种情况下都发生了身份选择,前者不具有修辞性,后者具有修辞性,是运用人际策略的体现。

一篇成功的演讲需要有效的人际策略来与观众产生互动,引发共鸣。米歇尔的策略之一就是很喜欢在演讲中用自家生活的酸甜苦辣、第一家庭的生活趣事来迎合观众,这种平民身份的构建不得不说是很有效的人际策略。另一方面,Mi—shier提出个体凭借叙事“述说”他们的身份。而“叙事对于听众来说有趣正是因为叙事者对过去进行阐释而不是重新复制过去。”(转自李战子,2008)米歇尔在北京大学和成都七中的演讲中在媒体广为流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两篇演讲都充分体现她惯常的现身说法,谈自己,谈家人;或叙述别人的经历,通过构建不同的身份,来实现自己此次访华之行的意义。虽然新华网冠以“以美国第一夫人身份单独访华”,但通过对两篇演讲稿的研究和国际观察员对此次米歇尔的访华评论,我们发现“美国第一夫人”这一身份有多层含义,可以被解读成不同的语用身份。

米歇尔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可根据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构建了不同语用身份:

Section1(S1):开篇致谢,并一开始就提及马航事件,表达通力合作开展救援的意愿和人文关怀。

此处的身份是多重的,米歇尔通过重述马航事件和第一人称单复数的转换(“I”变“we”)构建了自己的“夫人”身份(myhusband)和“美国国民”的身份(UnitedStates)

Section2(s2):提出主题:留学不仅是为中国学生提供教育机会,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部分。米歇尔从三个方面论证了留学的重要性:有助于个人发展;有助于塑造全球未来;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增进中美两国了解,消除分歧,共同发展。

此处米歇尔在自言时依旧使用了第一人称单复数的切换。“we”虽然紧承“myhusbandandI”,但因所言内容是国事访问和外交政策,所以构建的是“第一夫人”身份,而“I”根据所言主题为宣传留学,构建了“外交官”的身份。

Section3(S3):消除部分中国学生对留学的偏见:首先通过描述自己平凡的成长过程取得换位思考的资本,然后通过强调平等多样的美国精神进一步介绍美国的留学计划,并引用美国学生在中国的留学经历突出了“公民外交(citizendip-lomat)”精神。

米歇尔为了缩短与中国大学生的距离,描述了自己普通的成长经历,构建了“平民”身份。再通过描述反映美国精神的海外留学生项目重新构建了自己“外交官”的身份。

Section4(S4):通过突出网络的便利强调成

29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演讲语调技巧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演讲语调技巧 篇一:语调——演讲中 语调 所谓语调,就是指说话时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停顿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表情达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高兴、喜悦、难过、悲哀、愁苦、犹豫、轻松、坚定、豪迈等复杂情感,都能通过语调的变化表现出来。同时,这种变化还可以造成声音的多样化,从而使听众乐于接受,并赋予听觉上的美感。一般地说,语调有以下几种运用技巧:1.轻重变化 对演讲者来说,利用轻重音起伏跌宕的变化来有效地传情达意,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当然,这是指逻辑重音的运用。它既能突出演讲中某些关键的词、句和段,从而突出地表现某种思想感情,又能加强语言的色彩,美化语言。 演讲者的成功经验表明,一般的演讲,尤其是那种议论型的演讲,其结尾段往往重音较多,甚至整段都是重音,以此来造成一种强烈的气氛,突出结尾所概括的演讲的主要内

容、中心议旨,把整个演讲推向高潮,给听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快慢变化 演讲的声音应当有快慢缓急变化。怎样变化呢?主要是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在表达一般内容时,语速可以适中,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当表达热烈、兴奋、激动、愤怒、紧急、呼唤的思想情感时,出言吐语就要快些,要滔滔汩汩、势如破竹;讲到庄重、怀念、悲伤、沉寂、失落、失望的思想感情时,语速可以放慢些,娓娓道来。 演讲语音的变化,应当是自然、顺畅的。只有音速适宜、快慢有致,才既能有效地传情达意,又能令听众感到优美入耳。如果语速不当,缺乏快慢变化,始终保持一个速度,那就很难准确、恰当地表达出演讲者内心的思想感情,也使听众感到厌烦,难于接受。 3.高低变化 语调有高低变化,或者说是抑扬变化。一般说来,高音为升调,即句子调值由低到高,句尾发音往往最高,一般用于疑问句。低音为降调,即句子调值由高到低,句尾发音往往最低,一般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在演讲中,为了更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就不能不对语言做高低抑扬的变化处理。既不能一味地高,破嗓裂喉;也不能一味地低,有气无力。只有使音调的高低随意而变、随

身份建构的应用研究述评_袁周敏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2013年第2期(总第153期) 身份建构的应用研究述评 袁周敏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收稿日期:2012- 03-31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商业会话中语用身份建构的实证研究”(10YJC740126)、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 学研究基金项目“商业会话中的语用身份建构研究”(2010SJB740004)、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苏教师〔2010〕27号);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改革型项目“当代西方语言学前沿理论研究与应用探索”(NJU985JD05)及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袁周敏(1977-),男,汉族,副教授、博士、硕导。研究方向:语用学。 [摘要] 身份建构的研究业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和语用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在综述日常 话语、机构话语和商业话语领域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身份建构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定量分析,语料选择上需要尽可能地选取动态的自然语料;还需要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汲取营养,不仅从语言结构层面而且需要从会话结构层面动态地分析身份建构的语言表现和工作机制。[关键词] 语用身份;身份建构;日常会话;机构话语;商业话语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2643(2013)02-0038-06 The Applied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A Survey YUAN Zhou-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China ) Abstract :The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has been a focus issue in social sciences and pioneering topic in the field of pragmatics.This survey of the related studies in daily conversation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and business discourse ,suggests that the study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should employ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collect naturally-occurring conversations ,and be approached from differ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It further proposes that in order to make a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linguistic realization and working mechanism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er should both explore the 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Key words :pragmatic ident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daily conversation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business dis-course 1.0引言 Yule (1996:4)指出,语用学的特色就在于将语言使用者引进语言分析, 而研究语言使用不能不研究语言使用者的身份, 因为解释话语的产生与理解离不开对交际主体的认识。(陈新仁, 2004)身份建构的研究不仅是人文社会科学“最值得注意的研究焦点”(Du Gay et al.,2000:1)和 “社会科学的中心舞台” (Bamberg et al.,2007:1),是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和文学批评等领域的重大课题(袁周敏,2008),而且业已成为语用学研究的一 个前沿性课题。话语生产者无论在其口头或者书面语篇中都会表达其态度和立场,通过语言的、非语言的资源对其在语篇中的身份进行定位,因此,身份将会进一步引入不同体裁的语用学研究。(袁周敏,2011c ,2012,2013a ,2013b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身份建构的研究需要借助自然语料,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动态地考察其语言表现和工作机制。 2.0日常会话中的身份建构研究 日常会话文献中与身份建构相关的研究集中体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一)句首句中语气词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它们的位置在句首或句中,同样地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关于句尾语气词,我们在前面几节通论讲判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的时候,已经大略地谈过了。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夫” “其”“唯”三个字。(1 )夫“夫” (f u) 字用於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指示代词“夫”字发展来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或“那个”。现代汉语里没有适当的虚词可以和它对译。下面是用句首语气词“夫”字的例子: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 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御寇)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脩 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且夫”“故 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但是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例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

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今 夫颛臾,固而近於费。(论语?季氏)若夫”则等於“至於”: 此虽免於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 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2) 其语气词“其”字用於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在 陈述句或疑问句里,它表示“大概”“恐怕”等意思在;祈使句里, 它就简单地表示委婉的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吧” 字或“啊”字所表示的委婉语气。例如: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宪问)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 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那么 齐国大概差不多了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我还是回去吧。)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大概是说这个吧?)其我之谓矣!(左传宣公二年) 大概就是说我了吧!以上是陈述句和疑问句。) 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您还是向水滨追问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 吧。 ) 可别废弃了先君的事业啊!)以上是祈使句。)其” 丿、字又可加重反问的语气。例如: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左传僖公五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 年)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其谁不知?(左 传僖公三十二年)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其 何伤於日月乎?(论语?子张)这种加重反问语气的“其”字,

演讲中如何保持抑扬顿挫的语调

演讲中如何保持抑扬顿挫的语调 抑扬顿挫的语调是演讲者情感色彩的最直观表现,可以让听众耳目一新。那么演讲中如何保持抑扬顿挫的语调呢?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语调即讲话时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停顿,在演讲中,富有节奏感的语调不但能让演讲内容朗朗上口,也更容易打动听众。做到抑扬顿挫不仅需要演讲者吐字准确清晰,还需要语调随着演讲内容的更迭而变化。可以说抑扬顿挫的语调是演讲者情感色彩的最直观表现,可以让听众耳目一新。 意大利有一位音乐家,他非常擅于发觉不同音调给听众带来的感受,在一次演奏中他生动地再现了抑扬顿挫的重要意义。这是一次没有任何音乐器具的舞台表演,他从容地、有节奏地、有变化地为场下听众数了一次数,从一到一百,每一个数字在他口中都有不同的发声效果,听众们无一不为之倾倒,有人洗耳聆听,有人感动得泪流满面,最后都变成了热烈的掌声。由此可见,抑扬顿挫的语调在舞台上有着特殊的效果。 然而,抑扬顿挫的演讲效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有的人即使做了充足的演讲准备,也会在站上讲台的一刹那方寸大乱,下一句的演讲词是什么已然忘记,更不用说抑扬顿挫地进行词句修饰。所以说,要想很好地掌握抑扬顿挫的

演讲技巧同样需要练习,在这里着重讲述重音和停顿的运用。 不只是演讲,在日常交际中我们也常常会运用到重音,它一方面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区别词义的效果。重音通常有以下三大类型。 1. 语法重音。这是指特定的语法规律下的重音,比如某个字在词典中要求被重读,那么当它运用到某段话中的时候也当重读,否则演讲者就会犯最基础的语法错误。 2. 逻辑重音。在演讲中特定的内容和重点部分可以运用重音,比如领导在总结会上进行公开讲话,讲话内容有轻重缓急之分,所以领导也多会运用重音来强调重点。 3. 情感重音。演讲者为了表达自身感情和独特思想会在演讲中安排重音,这里的重音不一定重,也就是轻重音,它往往会和停顿相搭配,从而起到区别和强调的作用。除此之外,演讲者还可以利用提高音量、拖长音节、一字一顿等方法来凸显重音。 恰到好处的停顿能让整个演讲氛围变得自然生动,也能够给听众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不至于让演讲变得拥堵急促,一般来说停顿有以下四大类别。 1. 语法停顿。语法停顿是指语法上对停顿有一定的要求,通常中心词和附加词之间应当有一个停顿,另外,标点符号处也应当有停顿,停顿时间的长短根据符号的不同各异,标点符号按照停顿时间的长短可依次排列为句号、分号、冒

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

女性叙事与身份建构 从1949年至今,女性文学在短短六十年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女性文学和女性写作、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议题之一,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大多把目光聚焦于80年代后的女性文学,对80年代之前的女性叙事关注不太多,有学者甚至提出从建国后到80年代初没有真正的女性文学;同时,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个作家或作品的个案研究上,在宏观层面上关注度不够。本文力图以女性主义理论为背景,立足于具体文本分析,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对建国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的演变轨迹进行探索,并对各个时期的女性文学的特征加以研讨和总结。第一阶段,性别的同化和隐没。女性意识和女性话语在“十七年”文学中成为隐没的潜流暗藏在文本背后,通过对宏大叙事和革命话语的附和以获取存在的可能,女性意识始终以一种隐晦的姿态暗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包涵着独有的特质和复调的意味。但是,这样的叙事方式也面临着难以解决的危险:过度的依附最终会导致女性话语的自我消解。第二阶段,性别的凸显。“文革”结束以后,社会政治的巨大变动,带来了文化运动和文学实践的变革,女性文学迎来一个新的成长空间。截止90年代,女性意识完成了从苏生到成长的艰难历程。以85年为界,80年代初期,女性意识以启蒙主义为外壳开始在文本中崭露头角,并带有一定的女权主义色彩,但此时女性的个人体验仍未摆脱父权话语的干扰和制约,女性文学中仍自觉不自觉的流露出对父权话语的皈依情态。1985年以后,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

和女性意识内核的位移,女性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和欲望经历开始进入文本系统,女性意识在文本中趋向自觉,女性话语得到重构的机会,女性文学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第三阶段,个人化的女性写作。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强、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兴起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剧烈的变化。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和政治乌托邦被现实力量击碎。这样的文化背景无疑给女性文学带来了绝妙的发展契机和空前自由的创作氛围。特别是95年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后,女性意识强势觉醒,女作家们大声表白自己对重建女性人文世界和女性话语体系的强烈诉求,她们从女性经验和女性视角出发,自觉地探寻女性的生存现实和性别意义。女性文学成为文坛上迅速崛起的新生力量,女性作家人才辈出,女性小说大量涌现,创作风格多元变化,女性叙事走向成熟。个人化和私人化的女性写作成为女性文学的主流。女性文学从边缘化走上历史的前台,在美学和诗学的层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并通过反抗男权和自我发现的双重方式,试图建构与男权文化平等对话的女性话语体系。

语气词、词头、词尾

第五单元古汉语通论 第十四节语气词;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1.什么是语气词 表示句子语气的词叫语气词。它不能充当任何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间的任何关系。 2.语气词的分类 语气词依所处位置,可分为句首、句中、句末三类。 句首是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议论。最常见的句首语气词有:夫、盖、唯、惟、其。 句中是语气提示、停顿(提顿)或延长。最常见的句中语气词有:也、其等。 句末是表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四类语气。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语气词。 (一)夫(fú) 《说文》:“夫,丈夫也。”本义为“丈夫”、“男子”,读阴平fū,是名词。“夫”作虚词,读阳平fú,西周时已产生。可作代词、助词和语气词。“夫”(fú)作人称代词,先秦用得较多,西汉以后,罕有其例。“夫”(fú)的其他虚词用法一直沿用至唐宋以后的书面语中,现代汉语已不用。 1.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它是从指示代词“夫”(fú)字转化来的,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已没有指代作用,只是表示要发表议论或要叙述事情,起引出下文的作用。现代有的人说话时开口先说“这个”、“那个”,与之性质一样。古代称之为“发语词”,一般可不译。如: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作战,是靠勇气的。 (2)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察传》)——听到传闻不可不审察清楚,多次辗转相传,白的就变成了黑的,黑的就变成了白的。 (3)夫.处(chǔ)穷闾阨(ài)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xù)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列禦寇》)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隐喻的语用学解读 侯国金 四川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两种虽不统一但颇具影响力的假说,即隐喻是一种语用现象的假说,认为隐喻是可以也应该教和学的。然后本文介绍了辨认隐喻的一些方法,最后对隐喻的理解和推断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隐喻;语用;互动;辨认;推断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bstract: P roposing some ways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the paper highlight s with a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reading pr ocess. Key words: metaphor; pragmatic; interaction; identification; inference 0. 引言 现代隐喻理论对隐喻的本质的认识上升到认知和语用的层级上,认为隐喻是认知现象、语用现象和两个语义领域的互动。 传统隐喻理论把隐喻当成语言现象或修辞现象,而Lakoff & Johnson 把隐喻看成“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方式。[7] 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原始的典型思维是身体化活动或“体认”( 2.1.15 ),即把人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既然人有头、腰、脚、冠、身等部分,于是我们创造出“山头”、“山腰”、“山脚”、“树冠”、“树身”等。语言学的历史其实也就是不同语言隐喻的更替。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种生物体,有生老病死。20 世纪初Saussure 把语言看成一盘棋,个体的价值决定于它在系统中的位置和与其他棋子的关系。50 年代Chomsky 把语言看成是发展蓝图。人的周围潜在着生命,生活中无处不涌动着生命,人们要表达它们就得借助熟悉的描述人本身的词语和方式,于是就有了隐喻。再者,抽象概念也要借助于隐喻,如

两分钟即兴演讲技巧

两分钟即兴演讲技巧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三分钟即兴演讲经典技巧(一)讲话前的准备 1.认真构思腹稿。在稳定情绪的同时要理清讲话思路,做到胸有成竹。构思腹稿要防止下列话题: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不要在公共场所谈论别人的缺陷;不要谈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不要到处诉苦发牢骚。 2.克服紧张情绪。对讲话少的人来说,讲话前紧张是自然的,应该正视这种紧张作,全当是丢一次丑,再紧也得讲。那么,如何消除紧张情绪,有几种物理方法大家可以试一下: 深深呼吸--眼睛微闭,全身放松,心里默默的数数,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就会安定下来,全身有一种轻松感。 临场活动--由于紧张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能,如果在讲话前稍加活动,双手握紧然后放松,让肌肉缩紧再放松,就会促使热量散发。 闭目养神--闭目用舌尖顶上腭,用鼻吸气,可以达到安定神绪,独自幽静,怡然自得的目的。 凝视物体--确定某一物体,专注凝视,并去分析它的形状,观察其颜色与远近。摄入饮料--讲话前准备一杯开水,这样可以增加唾液,保证喉部湿润,也可以稳定情绪。 情绪转移--情绪转移也可以缓解紧张症状。英国有个企业家叫詹

姆斯,因讲话屡次失败,怕在众人面前丢丑,每次讲话时那种紧张的场面就浮现在眼前。有次讲话前他狠狠地拧了自己大腿一把,突然感到出奇的平静,结果讲得非常成功。 3.了解掌握听众。每到一处讲话,即是三五成群的聊天,也要分个场合,可谓“逢场作戏”。了解听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职业、年龄、性别等。 讲话时的技巧 1.开头的技巧。即兴讲话是一种随行就市,临场发挥的行为。所以把开头不要看得过分重要,也不要规定得过于死板,这样会限制讲话的临场发挥。开头的方式有(1) 直入式。(2) 引用式。(3) 提问式。 开头的方式很多,还有故事式、悬念式、自我介绍式等,希望大家以后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2.讲话中的技巧。讲话中,如同文章的正文、主体。 3.结尾的技巧。讲话的结束语用好了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结尾的方式有:总结式、升华式、启发式、号召式等。 演讲的经典技巧 1.了解你的演讲主题:这一步骤至关重要,主题决定了你是要运用中心途径多一点还是要运用边缘途径多一点。如果是关于“爱国”“奉献”“社会丑恶”等感性内容,你最好才有边缘途径,比如在爱国主题演讲中,你应该着装传统一些,与你的主题相符,演讲的语调要带有感情色彩。如果是关于“成功”“方法”“诚信”等理性主题,你最好是采用中心途径,三分钟的演讲中要有明确的主线,逻辑清晰,语速偏慢。

演讲的结构和技巧

演讲的结构和技巧 你要考虑好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点讲什么,附带讲什么,要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分配好演讲的时间——内容结构安排。可以考虑运用形象手段协助你表达,使听众理解,可以考虑在讲演中穿插一些轶事、趣闻或幽默。但不要偏离目的或做过了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演讲的结构和技巧,欢迎借鉴参考。 演讲的语言运用 竞岗(聘)演说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与情景环境下进行的,因此,语言的运用对演说的成败至关重要,这里包括语言、语调、情感和体态语言等。 (1)语言表达基本要求。 演说要正确使用普通话(除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要求),根据准备的演说词,讲求节奏,控制和调整速度、语调,兼用非语言表达(体态语言)如目光、手势、姿势等,尽可能清晰、准确、淋漓尽致地表达演说内容。 (2)协调好体态语言的表现。 体态语言无声胜有声,在演说中正确把握体态语言的运用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用,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体态语言一般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体态语具有揭示内在素质的功能。体态语研究结果表明,体态语具有交流思想、传达感情、昭示心理、强调指代、表示社会联结关系的各种功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与规定性。因此,使体态语对内在素

质的揭示具有确定性。 体态语对内在素质的揭示还具有直观性。语言对内在素质的揭示具有某种抽象性与间接性,而体态语对内在素质的揭示是以形象实在的动作直接流露与表现。有些行为是下意识的。假如一个人一边回答上级说,完成某种任务毫无问题,一边下意识地用手抓后脑勺,并流露了一丝疑虑的目光,那么这无疑表明这个人的回答并无绝对把握,可能具有胆大、好强、虚浮等品德特征,需要结合其他测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此外,此举也无声胜有声地说明了体态语揭示内在素质的直观性特点。 体态语的确定性(习惯性、天生性)与失控性(不知不觉、情不自禁、生理反应、瞳孔变化、心跳、出汗、生物电反应等),使体态语对素质的揭示具有某种必然性。 例如,嘲笑他人会"嗤之以鼻";得意忘形会"趾高气扬";自身反省会"抚躬自问"与"扪心自问";愤怒急躁会"戟指怒目";心藏无名火会"横眉紧锁"、"牙关紧咬";心里非常高兴会"喜笑颜开"、"手舞足蹈";人在安详或激动时,总爱叼上一支烟。这些现象表明,内在情感和素质存在着体态语表现的必然性。 面试演说不同于一般场合下的演说,面试演说面对的观众主要是面试考官,他们要依据考生演讲来决定你是否适合所争取的职位。因而要以此为中心,向听众展示自己,博得好感与赞同。另一部分听众是参与竞争的其他考生。他们对于你的演讲不能发表意见,没有决定考官判断的权利,但他们的情绪反应仍会影响考官对你的评价。如果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a8890744.html,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作者:范宏雅曹恒平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7年第09期 【摘要】研究以身份建构为关键词,检索不同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研究,挖掘身份建构的哲学渊源,探究其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轨迹,最终以身份建构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为落脚点,梳理近几年身份建构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身份建构的进一步研究做出指引。 【关键词】身份建构;哲学渊源;多视角;语言学转向 一、身份建构思想的哲学渊源 建构主义是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从古希腊哲学探究世界本源的本体论研究到近代哲学研究认识的起源、人的认识能力以及认识方法的认识论都渗透着主客二分的观点态度。这一观念在康德、维科、库恩、皮亚杰等哲学家的主张中受到挑战,他们强调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一系列的思想主张为建构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和营养来源。 建构主义认为主客体是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一切知识和现象都是建构起来的,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和建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在其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地建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的实践活动建构其知识。建构主义思想促进了社会建构论的形成。社会建构论主张身份是个体在社会实践、社会交际过程中动态、能动地建构起来的不同的角色、形象。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反映不同个体的身份,而且对个体的身份起着建构作用。语言与身份的关系在社会建构论中得到关注和探究。 建构主义为身份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更多学者注意到身份的动态建构特征,并对身份的建构方式进行了探讨。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身份从“主体固定不变的特征”发展到“动态建构的结果”,语言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受到更多关注。 二、身份概念的提出和初步研究 “Identity”(身份)最早的使用记录是“identitie”一词,主要表达内容等方面的同一性。有 关身份的研究则开始于社会学领域,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早期研究成果以社会身份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为主。 (一)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

古代汉语语气词和词头、词尾 一、语气词 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有提顿、直陈、疑问等语气。就印欧语来讲,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屈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达的。就汉语而言,因为没有词形变化,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一)句尾语气词 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等,这些语气词放在全句的最后,分别表达全句各种不同的语气。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语气词的数目是有限的,句子所能表达的语气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语气词除了它的基本用法之外,在不同类型的句子中所表达的语气也往往有所不同。 1、也 “也”字位于句尾时,主要出现在判断句中,帮助谓语进行判断,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在复句中,“也”字常常用于最后一个分句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例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2、矣 “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例如: 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国语·句践减吴》 吾属今为之虜矣。《史记·鸿门宴》 “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远矣,全德之君子。《庄子·田子方》 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 “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 3、乎,与(欤)、邪(耶) “乎”、“与”、“邪”都经常用于疑问句的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其中“乎”的疑问语气最强,用得也最普遍。 在是非问句里,发问者把一件有疑问的事情全部说出来,要求对方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往往用语气词“乎”。这种“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例如: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趙太后》 “乎”字还可以表示反问语气,但前面必须有疑问代词、否定词或“岂”字、“宁”字、“况”字等相呼应。例如: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兼爱上》

认知语用学笔记解读

魏在江. 《认知语用学概论》评介. 外语教学2001,22(4):89-90. 作者认为,认知语用学的研究领域是符号在交际意图、语境、推理等因素的干预下所作出的种种解释。 第七章讨论相关理论(即关联理论)的基本论点。相关理论里提出的百科知识提取,相关的自然性、遗传性及其生存价值,省力原则在交际中的运用,共有认知环境,语境变项、显义和隐义等概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去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实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论述认知语境。作者指出认知语境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三个语用范畴,也包含社会团体所具有的集体意识,即社会文化团体“办事、思维或信仰的方法”,集体意识以“社会表征”的方式,存储在个人的知识结构里,是个人的语言行为社和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 黄睿. “体验哲学”作为认知语用学哲学基础的意义. 衡水学院学报2005, 7(4):52-54. 体验哲学的精髓: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 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特点是以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和先验哲学为哲学基础,接受了其中许多主要观点,认为范畴、特征、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与人的身体经验、神经系统、主观因素无关。第二代认知科学把经验作为联系主客观的桥梁,认为概念、范畴、心智来自于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人具有无意识性;思维具有隐喻性。 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极致密切相连。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因此概念和意义是以一种基于身体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体验而固定下来,思维和推理也基于体验。 廖巧云. 关联理论对合作原则的发展. 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9(6):82-86. 关联理论(Sperber &Wilson,1986,2001)不仅试图回答有关交际的哲学问题,而且还要对听话人的理解过程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关联理论把语言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到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活动,是在关联原则支配下按一定推理规律进行的。关联是一个依赖语境的概念,Sperber &Wilson把语境看作是听话者大脑中一系列的假设,推理是在新信息和语境假设之间进行的。话语的相关是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听话者在处理话语所传递的新信息时能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那么话语具有最佳关联性。 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个明示过程,即把信息意图明白地表现出来,而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推理就是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结合语境假设,求得语境效果,或指说话人的意图。

演讲的表达技巧

演讲的表达技巧 演讲是在自然语言基础上进行加工后的一种口头语言艺术。他不同于文章,虽然文章也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因为文章没有声音而终不能达到演讲的效果。演讲能够使听众更深刻、形象领会到演讲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会使演讲文章娓娓动听、声声入耳,它所达到的使人心潮澎湃、让人热情激昂的效果一大部分归功于口语的表达。那么演讲都有哪些表达技巧呢? 一、发声技巧 演讲像唱歌一样其发声是有一定技巧的,不是乱喊乱叫。 (1)声音要富于变化。演讲需要有激情,这就要求演讲者的声音富有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演讲感情的变化多端,演讲内容的轻重缓急。 (2)演讲声音持久有力。演讲不是一句半句就会表达完毕的事情,是一个持续的语言活动,所以要求演讲者的声音需要有持久的穿透力,不能虎头蛇尾。(3)吐字准确清晰。吐字准确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演讲者在演讲时必须用普通话,运用普通话并且吐字清晰会避免因汉字一字多音现象而造成的听众对演讲内容的误解。 (4)声音要圆润响亮。响亮一般嗓音没有问题的演讲者都可以做到,但是圆润就要求比较高了,圆润的声音让人感觉优雅有磁性,有的演讲者的声音先天条件优越,但是条件不足的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加以改善。 二、语音技巧 演讲者要想取得良好的发音效果,必须加强语音训练。“声乃气之源”,发音的基础之一是呼吸。响亮、动听的声音与科学的呼吸训练是分不开的。演讲者要善于掌握自己的发音器官,自觉地控制气息。一般来讲,采用胸膛式呼吸较好,这种呼吸是通过横隔膜的收缩和放松来进行的,气量大,能为发音提供充足的动力。平日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为正确地吐字发声打好基础。 吐字发音要做到音节正确、准确,完全符合普通话的发音标准。戏曲艺术所谓的“吐字归音”训练,其目的就在于美化音色,使字音纯正、清晰、响亮、圆润,富有表现力。它要求发音时咬准字头(即读准声母),吐清字腹(即读清韵头、

公众表达技巧、演讲技巧及口语表达

公众表达技巧、演讲技巧及口语表达 这篇公众表达技巧、演讲技巧及口语表达是由整理提供,请大豕参考! 公众表达技巧、演讲技巧及口语表达 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一岁开始就说话。有人认为这说话的问题、这口语的问题还有什么值得学的吗?有什么值得讲的吗?我没有学过不也说话吗?我不是照常工作?有这种想法,不奇怪。但是,当你知道了口语也要讲究的时候,当你知道学了与不学不一样的时候,当你听到了会说会讲,讲的好与不好这些情况的时候,这个问题你就会找到自己的答案,我举一个例子,一篇稿子有这么一段话:1998年的7月26日下午2点,长江第三次洪峰又来了,36米高的洪峰卷 起足有两米咼的巨浪冲向单薄的泉州大堤。如果按一般的语气念起来很平淡,运用气和口语技巧效果就不一样。再有,我们有时听报告非常振奋,有时会纷纷欲睡,就是因为说话的人没有掌握说话的特点,没有掌握好语言的技巧。因此有必要来学习口语的有关知识,口语的表达技巧,这样使我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表达得更好、更理想、更有感染力、号召力、鼓舞力。?一、口语的基本知识 (一)口语的基本要素: 1、语音:包括语调、语气、音量、音长,如语气词“啊” 我们赋予它不同的情感、不同的音量、不同的音长、不同的语

调,它所表达的就是不同的意思。 (二)口语表达基本要求 2、清晰。要人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东西,当然,有时要 说得幽默一点,那或是生活的玩笑,或是说相声,一般的情况一定要说得清晰,让人听得懂。2、流畅。不要有口头禅,有的人作报告开头喜欢用“这个、这个”,有的人喜欢每句后面用“啊、啊”,让人听起来很不是滋味。 3、响亮。说话是说给大家听的,除非是悄悄话,有隐私。一般说话要把音送到人家耳朵里,让人听得清楚,所以要响亮。 4、口语化。口头语与书面语是有区别的,当我们写好一个书面的东西,不是读是说出去的时候,就要口语化,比 如:发言稿是要说给大家听而不是念给大家听,就要口语化;演讲稿要说给大家听也要口语化。口语化有三个途径: (1) 书面语中的单音节词在口语里都要变双音节词。比如,书面语“此时”,口语表述就要用“这个时候”。(2)文言词变白话词。例如有这么一篇演讲稿:“教育历来被视为一片未加污染的绿洲,”如果说出去就有两个地方要变动一下,“教育历来被人认为是一片没有受到污染的绿洲,”显然第二句效果好些,这就是说,要把单音词变多音词,第二要把文言变白话,有的书面语“良久”,口语就只能说“很久”。(3)书面语停顿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2016年第33期(总第237期) 理论研究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范宏雅 韩 冰 【摘 要】身份及身份建构研究业已成为人文社科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从身份建构的哲学基础出发,对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角度的身份研究现状进行一一梳理与回顾,并认为目前亟待创建一套系统的、整合的模式来进行身份研究。 【关键词】身份建构研究 哲学基础 社会心理学 语言学界 身份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身份研究已成为人文社科的热门话题,来自哲学、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都对身份产生兴趣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 20世纪80年代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颠覆了实证主义和实在论的思想,同时也为身份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产生于有关认识论问题的探讨。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任务是认识事物本身,认识独立于人们思想存在的本体世界。如苏格拉底的形而上学、柏拉图的绝对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本质主义都崇尚“真理主义”,希望通过理性思维找到能够回答世间一切问题的道理。而建构主义则持相反观点,认为本体世界不可能独立于人们思想之外,人们也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 古希腊时期建构主义已有萌芽,早期的代表人物是霍布斯和维科,但真正使建构主义思想产生很大影响力的是康德哲学。康德对“人是认识主体”的强调、黑格尔的“历史性建构主义观”、马克思“生产实践与建构主义的结合”以及近现代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心理建构的文化历史观”、库恩“社会协商的知识观”以及福柯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建构主义的发展[1]。他们的思想构成了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反对本质主义,认为不存在事物唯一的本质,所有的东西都是建构的,而进行社会建构即认识过程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互动实现的,其中语言起到了媒介作用。建构主义认为社会互动即主客体互动才会产生社会意义,因此主客体是密不可分的。这与实证主义的主客二分、相互对立的观点也是完全相反的。 建构主义发展过程中引进了身份这个社会性因素。亚历山大·温特第一次系统地对身份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但也有学者批判他忽视了互动过程中语言的作用。社会建构论则弥补了这一缺陷。社会建构论主张社会建构主要通过语言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不仅仅是表达媒介和工具,更是与思维相关的独立存在的范畴,而身份则是通过彼此叙述而产生的主体间认同,是社会语言建构的结果,同时身份也需要通过语言来维持和发展[2]。 二、社会心理学角度的身份建构研究 社会心理学对身份建构进行的研究[3],主要包括三种路径。 (一)以社会身份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路径 20世纪50年代末,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和Turner提出了社会身份理论。基于“微群体实验范式”的实验,Tajfel提出社会身份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内群体偏向和外群体歧视。他认为社会个体建构自己和他人的身份由三个过程组成: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之后Tuner和Hogg等在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分类理论,认为自我 概念是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组认知表征,以自我分类的三种形式存在:人类是自我的最高水平、内群体—外群体的中间水平和处于低级的个人自我分类。 (二)以身份理论为代表的心理学路径 20世纪60年代末,Stryker在Mead的符号交互作用理论和James的自我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身份理论,认为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多层面的自我之间存在联系。多层面的自我中最容易被激活,从而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称为身份凸显。不同情境中某种身份的凸显程度是由一个人对某一角色的承诺程度决定的。 (三)以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Simon(2004年)的身份自我方位模式[4]则是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途径的结合。他认为自我包含个人属性和自我特征,包括个人品性、能力、外表特征、行为特征、社会角色等一些可操作的具体层面。这几个主要属性体现了身份本质上具有认知性和社会性。 (四)其后发展 之后学者主要关注多重身份及身份确认。学者们(McCall etc.)通过研究发现多重身份有益自我健康,但多重身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受到种族、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身份确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身份不能被确认时,个体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这些情绪的种类由身份种类决定,强度则取决于多种因素,身份确认失败的后果可能会改变身份。 三、语言学界对身份建构的研究 (一)Sacks的成员分类分析 在成员分类分析研究中,Sacks(1992)通过经典的例子“The baby cried. The mommy picked it up.”说明了类别的重要性。他将身份看作是展示隶属于某个社会类别成员的特征,指出个体的多重身份是存在的,但重点是从多重身份中特别挑选出来的某个身份所起到的作用,因为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社会类别的特点以及实际言语互动中达到的目的。 (二)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5]领域中,变异研究始于1960年末Labov 等人对语言使用异质性的考察,认为语言变异与社会阶层、性别等社会变量是本质对应的关系;言语社区理论中Bloomfield等指出言语社区内部具有同一性,不同言语社区之间具有差异性;由Lave和Wenger提出的实践社区理论以实践为基础,主要研究个体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身份的构建;戈夫曼和拉波夫认为人们通过叙事来进行身份的建构,叙事语篇的风格、方式等都会体现叙事者身份建构的某些层面;其他角度的研究还包括语言选择和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语言身份分析的原则等。 (三)经典语用学理论 相关语用学理论并没有直接涉及身份和身份建构研究,却在某种程度上暗含了交际主体身份的思想。例如Austin的

第八讲:助词、语气词

第七讲:助词、语气词 (三)助词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上、?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是助词。助词分为三小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2、时态助词:着了过 3、语气助词:啦的呢吗吧啊罢了 三类助词各有各的特点。 结构助词主要表示附加语与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必须写成三个字:定语后写“的”,状语后写“地”、补语前写“得”。如“伟大的人民”、“迅速地前进”、“看得远”、“写得工工整整”。其中“的”字可以附着于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叫作“的”字短语,我们将在短语部分讨论。“所”是个从古代汉语的辅助性代词虚化而来的特殊结构助词,用于及物动词之前,有时再加结构助词“的”,来充当定语,如“所研究的课题”、“所从未涉及的领域”等。 时态助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和状态。“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如 ①现在正开着会。 ②他开着电视就睡着了。 “了”表示动作的完成: ①我下了第二节课找你。 ②他已经走了。 “过”表示曾有过某种经历: ①他去过昆明。 ②前几天冷过一阵子。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句子的语气。“啦”、“罢了”、“吧”、“的”常用于陈述句,“呢”、“吗”常用于疑问句,“啊”、?"呀"常用于感叹句。 助詞 爲了教學的方便,將詞綴也放在助詞裏一併討論。古代漢語的助詞有以下四類:(1)韻律助詞;(2)結構助詞;(3)構詞詞綴;(4)構形詞綴。 一、韻律助詞 漢語的節奏韻律是雙音節音步,這種節奏韻律傾向從很古的時候就有。受這種節奏韻律的影響,古代漢語不僅詞彙上産生了大量的同義連用和偏義複詞等韻律詞,而且也産生了一些主要起襯音或延聲作用的韻律助詞。所以人們通常將韻律助詞稱之爲襯字或湊足音節。雙音節節奏傾向在韻文中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