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教学大纲

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教学大纲
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60400

ARM体系结构与编程

ARM Architecture and Programming

总学时:32

总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课

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第5学期;2学时/周

适用专业及层次:软件工程专业(嵌入式方向)本科

相关课程:微机原理;单片机;C语言;C++

教材:《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杜春雷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推荐参考书:《ARM嵌入式系统结构与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编程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ARM是业界嵌入式开发的通用体系,产检产品几乎都是采用了ARM体系的MCU。本课程主要介绍ARM的体系结构、ARM开发语言、开发平台

以及基于ARM的编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基本的嵌入

式开发流程、开发使用的工具,掌握嵌入式产品的开发方法及编程。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1章 ARM概述及其基本编程模型(2课时)

1. 1 ARM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特点

1. 2 ARM体系结构的版本及命名方法

1. 2. 1 ARM体系结构的版本

1. 2. 2 ARM体系的变种

1. 2. 3 ARM/Thumb体系版本的命名格式

l. 3 ARM处理器系列

1. 3. 1 ARM7系列

1. 3. 2 ARM9系列

1. 3. 3 ARM9E系列

1. 3. 4 ARM1OE系列

1. 3. 5 SecurCore系列

l. 4 ARM处理器模式

1. 5 ARM寄存器介绍

1. 5. l 通用寄存器

1. 5. 3 程序状态寄存器

1. 6 ARM体系的异常中断

1. 6. 1 ARM中异常中断种类

1. 6. 2 ARM处理器对异常中断的响应过程

1. 6. 3 从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返回

1. 7 ARM体系中存储系统

1. 7. 1 ARM体系中的存储空间

1. 7. 2 ARM存储器格式

1. 7. 3 非对齐的存储访问操作

1. 7. 4 指令预取和自修改代码

第2章 ARM指令分类及其寻址方式(2课时)

2. 1 ARM指令集概要介绍

2. 1. 1 ARM指令的分类

2. 1. 2 ARM指令的一般编码格式

2. 1. 3 ARM指令的条件码域

2. 2 ARM指令寻址方式

2. 2. l 数据处理指令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2. 2. 2 字及无符号字节的Load/Store指令的寻址方式2. 2. 3 杂类Load/Store指令的寻址方式

2. 2. 4 批量Load/Store指令的寻址方式

2. 2. 5 协处理器Load/Store指令的寻址方式

第3章 ARM指令集介绍(4课时)

3. 1 ARM指令集

3. 1. l 跳转指令

3. l. 2 数据处理指令

3. 1. 3 乘法指令

3. 1. 4 杂类的算术指令

3. 1. 5 状态寄存器访问指令

3. l. 6 Load/Store内存访问指令

3. 1. 7 批量Load/Store内存访问指令3. 1. 8 信号量操作指令

3. 1. 9 异常中断产生指令

3. 1. 10 ARM协处理器指令

3. 2 一些基本的ARM指令功能段

3. 2. l 算术逻辑运算指令的应用

3. 2. 2 跳转指令的应用

3. 2. 3 Loacl/Store指令的应用

3. 2. 4 批量Load/Store指令的应用3. 2. 5 信号量指令的应用

3. 2. 6 与系统相关的一些指令代码段3. 3 Thumb指令介绍

第4章 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4课时)4. 1 伪操作

4. 1. l 符号定义伪操作

4. 1. 2 数据定义伪操作

4. 1. 3 汇编控制伪操作

4. 1. 4 栈中数据帧描述伪操作

4. 1. 5 信息报告伪操作

4. 1. 6 其他的伪操作

4. 2 ARM汇编语言伪指令

4. 3 ARM汇编语言语句格式

4. 3. 1 ARM汇编语言中的符号

4. 3. 2 ARM汇编语言中的表达式

4. 4 ARM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4. 4. l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4. 4. 2 汇编语言子程序调用

4. 5 ARM汇编编译器的使用

4. 6 汇编程序设计举例

4. 6. 1 ARM中伪操作使用实例

4. 6. 2 ARM中汇编程序实例

第5章 ARM存储系统(3课时)

5. 1 ARM存储系统概述

5. 2 ARM中用于存储管理的系统控制协处理器CP15 5. 2. 1 访问CP15寄存器的指令

5. 2. 2 CP15中的寄存器

5. 3 存储器管理单元MMU

5. 3. l 存储器管理单元MMU概述

5. 3. 2 禁止/使能MMU

5. 3. 3 MMU中地址变换过程

5. 3. 4 MMU中存储访问权限控制

5. 3. 5 MMU中的域

5. 3. 6 关于快表的操作

5. 3. 7 ARM中的存储访问失效

5. 4 高速缓冲存储器和写缓冲区

5. 4. 1 基本概念

5. 4. 2 cache的工作原理和地址映像方法

5. 4. 3 cache的分类

5. 4. 4 cache的替换算法

5. 4. 5 缓冲技术的使用注意事项

5. 4. 6 存储系统的一致性问题

5. 4. 7 cache内容锁定

5. 4. 8 与cache和写缓冲区相关的编程接口

5. 5 快速上下文切换技术

5. 5. l 快速上下文切换技术原理

5. 5. 2 快速上下文切换技术编程接口

5. 6 与存储系统相关的程序设计指南

5. 6. l 地址空间

5. 6. 2 存储器格式

5. 6. 3 非对齐的存储访问操作

5. 6. 4 指令预取和自修改代码

5. 6. 5 IMB

5. 6. 6 存储器映射的I/O空间

5. 7 AIOA存储系统的实例

5. 7. 1 L7205的存储系统概述

5. 7. 2 L7205中的SDRAM

5. 7. 3 L7205中的 MMU

第6章 ATPCS介绍(1课时)

6. 1 ATPCS概述

6. 2 基本ATPCS

6. 2. l 寄存器的使用规则

6. 2. 2 数据栈使用规则

6. 2. 3 参数传递规则

6. 3 几种特定的ATPCS

6. 3. l 支持数据栈限制检查的ATPCS

6. 3. 2 支持只读段位置无关(ROPI)的ATPCS

6. 3. 3 支持可读写段位置无关(RWPI)的ATPCS

6. 3. 4 支持ARM程序和Thumb程序混合使用的ATPCS

6. 3. 5 处理浮点运算的ATPCS

第7章 ARM程序和Thumb程序混合使用(1课时)

7. 1 概述

7. 2 在汇编语言程序中通过用户代码支持interwork

7. 2. l 可以实现程序状态切换的指令

7. 2. 2 与程序状态切换相关的伪操作

7. 2. 3 进行状态切换的汇编程序实例

7. 3 在C/C++程序中实现interwork

7. 4 在汇编语言程序中通过连接器支持interwork

7. 4. l 利用veneers实现汇编程序间的程序状态切换

7. 4. 2 利用veneers实现汇编程序与C/C++程序间的程序状态切换

第8章 C\C++以及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4课时)

8. l 内嵌汇编器的使用

8. 1. l 内嵌的汇编指令用法

8. 1. 2 内嵌的汇编器和armasm的区别

8. l. 3 在C\C++程序中使用内嵌的汇编指令

8. 1. 4 内嵌汇编指令的应用举例

8. 2 从汇编程序中访问C程序变量

8. 3 汇编程序.C程序以及C++程序的相互调用

8. 3. l 在C++程序中使用C程序头文件

8. 3. 2 汇编程序.C程序以及C++程序的相互调用举例第9章异常中断处理(2课时)

9. 1 ARM中异常中断处理概述

9. 1. 1 ARM体系中异常中断种类

9. 1. 2 异常中断向量表及异常中断优先级

9. 1. 3 异常中断使用的寄存器

9. 2 进入和退出异常中断的过程

9. 2. 1 ARM处理器对异常中断的响应过程

9. 2. 2 从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中返回

9. 3 在应用程序中安装异常中断处理程序

9. 3. 1 在系统复位时安装异常中断处理程序

9. 3. 2 在C程序中安装异常中断处理程序

9. 4 SWI异常中断处理程序

9. 4. 1 SWI异常中断处理程序的实现

9. 4. 2 SWI异常中断调用

9. 5 FIQ和IRQ异常中断处理程序

9. 5. 1 IRQ/FIQ异常中断处理程序

9. 5. 2 IRQ异常中断处理程序举例

9. 6 复位异常中断处理程序

9. 7 未定义指令异常中断

9. 8 指令预取中止异常中断处理程序

9. 9 数据访问中止异常中断处理程序

第10章 ARM C/0++编译器(1课时)

10. 1 ARM C/C++编译器概述

10. 1. 1 ARM C/C++编译器及语言库介绍

10. l. 2 ARM编译器中与搜索路径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10. 2 ARM编译器命令行格式

10. 2. l 过程调用标准

10. 2. 2 设置源程序语言类型

10. 2. 3 指定搜索路径

10. 2. 4 设置预处理选项

10. 2. 5 设置输出文件类型

10. 2. 6 指定目标处理器和ARM体系版本

10. 2. 7 生成调试信息

10. 2. 8 代码生成的控制

10. 2. 9 控制警告信息的产生

10. 2. 10 编译时进行的一些额外的检查

10. 2. 11 控制错误信息

10. 3 ARM编译器中的pragmas

10. 4 ARM编译器特定的关键词

10. 4. 1 用于声明函数的关键词

10. 4. 2 用于声明交量的关键词

10. 4. 3 用于限定数据类型的关键词

10. 5 ARM编译器支持的基本数据类型

10. 6 ARM编译器中预定义宏

10. 7 ARM中C/C++库

10. 7. 1 ARM中C/C++运行时库概述

10. 7. 2 建立一个包含C/C++运行时库的C/C++应用程序10. 7. 3 建立不包含C运行时库的应用程序

10. 7. 4 裁减C/C++运行时库以适应特定的目标运行环境第11章 ARM连接器(2课时)

11. 1 ARM映像文件

11. 1. 1 ARM映像文件的组成

11. 1. 2 ARM映像文件的入口点

11. 1. 3 输入段的排序规则

11. 2 ARM连接器介绍

11. 3 ARM连接器生成的符号

11. 3. 1 连接器生成的与域相关的符号

11. 3. 2 连接器生成的与输出段相关的符号

11. 3. 3 连接器生成的与输入段相关的符号

11. 4 连接器的优化功能

11. 5 运行时库的使用

11. 5. 1 C/C++运行时库与目标文件

11. 5. 2 查找需要的C/C++运行时库

11. 5. 3 选择合适种类的C/C++运行时库

11. 5. 4 扫描C/C++运行时库

11. 6 从一个映像文件中使用另一个映像文件中的符号11. 6. 1 symdefs文件

11. 6. 2 建立symdefs文件

11. 6. 3 symdefs文件的使用

11. 7 隐藏或者重命名全局符号

11. 7. l steering文件的格式

11. 7. 2 steering文件中的命令

11. 8 ARM连接器命令行选项

11. 9 使用scatter文件定义映像文件的地址映射11. 9. l scatter文件概述

11. 9. 2 satter文件中各部分介绍

11. 9. 3 scatter文件使用举例

第12章嵌入式应用程序示例(3课时)

12. l 嵌入式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12. 1. 1 嵌入式应用系统中的存储映射

12. 1. 2 系统初始化

12. 2 使用semihosting的 C语言程序示例

12. 2. 1 源程序分析

12. 2. 2 生成映像文件

12. 3 一个嵌入式应用系统示例

12. 3. l 源程序分析

12. 3. 2 生成映像文件

12. 3. 3 本例中地址映射模式

12. 4 进行ROM/RAM地址重映射的嵌入式应用系统12. 4. l 地址映射模式

12. 4. 2 源程序分析

12. 4. 3 生成映像文件

12. 5 一个嵌入式操作系统示例

第13章使用CodeWarrior(2课时)13. 1 CodeWarrior for ADS概述

13. 2 简单工程项目的使用

13. 2. 1 工程项目窗口

13. 2. 2 简单工程项目的使用

13. 3 配置生成目标

13. 3. 1 Debug Settings对话框介绍13. 3. 2 设置牛成目标的基本选项

13. 3. 3 汇编器选项设置

13. 3. 4 编译器的选项设置

13. 3. 5 连接器的选项设置

13. 3. 6 fromELF工具的选项设置

13. 4 复杂工程项目的使用

13. 4. l 建立一个新的生成目标

13. 4. 2 将一个生成目标更名

13. 4. 3 建立生成目标之间的依赖关系13. 4. 4 子工程项目的使用

13. 5 工程项目模板

13. 5. 1 ADS中工程项目模板的使用13. 5. 2 建立用户工程项目模板

13. 6 编译和连接工程项目

13. 6. 1 编译文件

13. 6. 2 生成工程项目

第14章 ARM体系中的调试方法(1课时)14. 1 ARM体系中调试系统概述

14. 2 基于Angel的调试系统

14. 2. l 基于Angel的调试系统的概述14. 2. 2 使用Angel开发应用程序

14. 2. 3 Angel执行的操作

14. 2. 4 将Angel移植到特定的目标系统

14. 3 基于JTAG的调试系统

14. 3. l 基于JTAG的调试系统的特点

14. 3. 2 基于JTAG的调试系统结构

14. 3. 3 目标系统中的调试功能扩展部件

14. 3. 4 基于JTAG的调试过程

14. 4 ADW使用介绍

14. 4. 1 ADW概述

14. 4. 2 ADW中的窗口

14. 4. 3 ADW使用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1章 ARM概述及其基本编程模型

重点:ARM编程模型

难点:异常中断处理

第2章ARM指令分类及其寻址方式

重点:ARM寻址方式

难点:ARM指令寻址

第3章ARM指令集介绍

重点:ARM指令集

难点:异常中断指令

第4章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重点:ARM汇编语言调用

难点:ARM汇编语言设计

第5章 ARM存储系统

重点: ARM存储

难点: MMU管理

第6章ATPCS介绍

重点:寄存器、数据栈、参数传递规则

难点:特定的ATPCS

第7章ARM程序和Thumb程序混合使用

重点:ARM程序和Thumb程序混合

难点:ARM程序和Thumb程序混合使用

第8章C\C++以及汇编语言的混合编程

重点:内嵌汇编器

难点:汇编程序.C程序以及C++程序的相互调用

第9章异常中断处理

重点:异常中断向量表

难点:异常中断响应

第10章ARM C/0++编译器

重点:ARM C/0++编译过程

难点:ARM中C/C++库

第11章ARM连接器

重点:ARM连接器映像文件

难点:从一个映像文件中使用另一个映像文件中的符号

第12章嵌入式应用程序示例

重点: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过程

难点:ROM/RAM地址重映射的嵌入式应用系统

第13章使用CodeWarrior

重点:CodeWarrior使用

难点:配置生成目标

第14章ARM体系中的调试方法

重点:基于JTAG的调试系统

难点:bug定位

四、主要教学方式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设备,结合板书形式进行教学。

五、典型作业练习

1、串口通信案例的实现

2、手持式设备的开发

六、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核。

撰写人:青软实训

审核人: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课程简介

ARM体系结构与编程(ARM Architecture and Programming)

课程编号:08060400

课程性质:专业课

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第5学期 2学时/周

适用专业及层次:软件工程专业(嵌入式方向)本科

先行课程:C、C++、微机原理、单片机

后继课程: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Linux编程;WinCE编程

教材:《ARM体系结构与编程》,杜春雷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推荐参考书:《ARM嵌入式系统结构与编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编程与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ARM体系结构是分布非常广泛的MCU体系,本课程介绍了ARM编程模型、指令集及混合式编程等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偶掌握嵌入式开发的流程、语言和方法。使学生深刻认识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和实现技术

本课程要求学生应具备微机原理、单片机应用技术;应熟悉C/C++编程技术以及控制论技术。

撰写人:青软实训

审核人: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30449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 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Embedded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72(其中实验18学时) 学分:3.5 适用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业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 二、课程简介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讲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原理。本课程是一门既与硬件关系紧密,又与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关系十分紧密课程。它围绕目前流行的32位ARM处理器和源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讲述嵌入式系统的概念,软、硬件组成,开发过程以及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设计方法。本课程的知识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The principle of embedded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introduce the principles and the theory of embedded system.T his curriculum is tied closely with not only hardware but also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 and embedded software. It introduce the conception of embedded system, components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veloping progresses and designing methods of embedded programming which based on the 32bit arm processor and operating system of opened linux.The knowledge of this course would b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 who would be engaged in researching or developing about embedded system.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课。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基于ARM嵌入式芯片的系统的基本组织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学习,使学生对嵌入式操作系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在嵌入式软件设计设计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嵌入式系统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2.掌握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区别 3.了解嵌入式系统在日常生活种的应用

《嵌入式开发》教学大纲

《嵌入式开发》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嵌入式开发 学时/学分:72/4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Linux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汇编语言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教研室:网络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必修课 2 ?课程目的:了解嵌入式系统基本要素和最新知识概念,掌握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原理和方法,实践嵌入式系统项目开发基本流程,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要素和最新设计理念、嵌入式操作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基本方法;实践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具备良好的嵌入式系统工程开发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 ?嵌入式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 ? Linux C编程、Linux网络编程 3 .基于SkyEye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4 ?驱动程序设计的框架以及关键点 5 ?进一步分析Linux 0.11内核源代码,提升自己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水平,对操作系 统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认知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1章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基础 主要知识点: 探1.1嵌入式系统概述 探1.2嵌入式处理器 探1.3嵌入式操作系统 ※^ 1.4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开发流程、开发要点

第2章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 主要知识点: 2.1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22OK2440-II开发平台介绍 2.2.1 OK2440-II开发板构成 2.2.2 OK2440-II开发板硬件资源 探2.2.3 实例一OK2440-II开发板的基本使用2.2.4 实例一引导Windows CE 2.2.5 实例一引导Linux 2.3交叉编译的基本知识 2.3.1 ARM交叉编译工具链 2.3.2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探2.4实例一创建交叉编译环境 探2.5 实例一QEMU、GDB的安装及简单使用2.5.1 QEMU的安装 2.5.2 GDB的安装 探2.5.3 运行ARM汇编程序 探2.5.4 调试ARM汇编程序 2.6 SkyEye的安装及简单使用 2.6.1 SkyEye 简介 探 2.6.2 实例一安装SkyEye-1.2.6 探 2.6.2 实例一使用SkyEye-1.2.6 探2.7 实例一TFTP服务器的搭建 探2.8实例一NFS服务器的搭建 第3章嵌入式软件开发基础 主要知识点: 3.1 Linux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3.1.1程序安装目录、头文件、库文件 3.1.2 gcc编译器 探3.1.3实例一使用gcc编译器 3.1.4 GNU make 工具和Makefile 文件 ※^ 3.1.5 实例一使用make及Makefile文件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纠正版本)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Profile for Undergraduat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最近更新/ Revision : 2009.06.11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之填写说明: 1、软件学院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国际化”,同时为便于我院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课程描述的每 一项目均需提供英文描述,关键项目和易产生歧义的项目同时采用中、英文撰写。建议各位撰写人先参考几个国外高校的课程网站,以免英文专业术语出现太大偏差。 2、不同于其他非工科专业的课程描述,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描述须给出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详细教 学规格说明,譬如:课后作业(Written Assignments)与实验项目(Programming Assignments 或Projects)的安排; 实验课的时间、地点和授课方式;以及TA课外辅导实验的安排等。独立设有实验课的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合并为同一课程撰写单份课程描述。所有课程的课程描述必须足够细致,使得学院可据此估算每门课程的教师与TA合计教学成本(含理论课与实验课)。 3、“课程编号”均采用“SE-”为前缀,后接3位阿拉伯数字(其中前1位表示开课年级,后2 位表示序列号)。课程描述撰写人首先起草课程编号,学院将最后统一编号。 4、“课程描述”中至少应给出课程简介、教学目标、主要知识点这三部分内容。 5、“教材”通常指定1本,特殊情况允许2本,但不宜再多;“教学参考书”通常不超过5本,指 定太多相当于没有指定。凡英文原版教材,请务必列出国内引进影印版的相关信息(未引进影印版的教材其可用性会有问题,不建议采用!)以及中译版的相关信息;每一教材信息请在出版社前注明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并且务必注明ISBN编号(10位ISBN采用1-3-5-1分隔,13位ISBN采用3-1-3-5-1分隔)。 6、“理论教学内容”请注明每一知识点的教学用时,并且注意合计学时应与总学时栏目中的理论 环节学时数保持一致。 7、为更好地建立各门课程与初、中、高三级“软件工程实训”之间的关联,请务必填写实验教学 内容中的“实战技能培养”栏目。所谓实战技能,主要指学生对各种软件开发方法、技术和工具的理解与运用,这些技能通常未被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所覆盖,但在课程的实践环节得到讲授和训练。例如: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面向方面程序设计(AOP)、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测试驱动编程(Test-Driven Programming)、自动回归测试(Regression Testing)、单元测试工具JUnit、版本控制工具CVS、或其他开源软件工具等。 8、在总评成绩计算中,若期中考试(Midterm Examination)或期末考试(Final Examination)是 开卷考试,请在考试后面用括号注明“(Open Book)”;对于数学基础课程或理论性较强的专业骨干课程,强烈建议安排期中考试,并将考试时间列在“理论教学内容”中。 9、凡无内容的栏目请不要留空,注明“无”或“None”。 10、初、中、高三级“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采用类似、但不同的模板。 11、各位撰写人在起草所负责课程描述之前,请先参考以下4门课程的课程描述:线性代数、C语 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编译原理。

嵌入式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mbedded Systems 课程类型: 专业学位课(公共学位课、基础理论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必修环节等等)总学时: 30 讲课学时: 20 实验(或上机)学时:10 学分: 1.5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计算机系 任课教师及职称: (要求有两名副教授职称及以上的教师) 狄巨星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教学目的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以高速度、高可靠、低功耗为特征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嵌入式系统设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ARM 体系结构特点、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原理及方法、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2.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及设计方法; 2.掌握ARM的微处理器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网络技术; 3.掌握以S3C44B0x系列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硬件资源、指令系统,并以它为核心,能够进行实际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4.通过实例学习,重点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讲授、上机实验及学生作报告相结合。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以学生最后所做报告为主,报告、作业及实验各占一定比例。作业、实验等为平时成绩。学生根据教师讲课的内容,每人写一篇有关嵌入式方面的论文,利用最后四个学时时间,在课堂上做报告,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报告内容考核给出考核成绩,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结合为此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五、课程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课程编码:51610209 学时:44 学分:2.5 开课学期:7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穿插课堂主题讨论和专题汇报 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及仿真软件为主,主要采用PPT电子板书形式,辅助手写板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嵌入式系统》是一门专业技术课,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应用技术和发展现状。使学生对嵌入式系统中单片机的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软件编程方法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方法,为进一步的学习嵌入式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单元1 嵌入式系统概述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构架;了解嵌入式软件构成。 2.知识点 (1)嵌入式系统简介 嵌入式系统定义;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2)嵌入式系统硬件 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外部I/O。 (3)嵌入式系统软件 引导加载程序;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3.建议课时:2课时。 4. 教学重点和难点: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构架。 5. 复习与作业要求:课下搜集一些有关嵌入式系统结构的资料 6. 考核知识点: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构架和工作原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分类。 7. 辅助教学活动:上网查看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情况。通过图片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

《嵌入式系统A》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A》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执笔人:何青大纲审核人: 课程编号:08100D0735 英文名称:Embedded System A 学分: 3 总学时:48。其中,讲授38学时,实验10 学时。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程序设计语言。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嵌入式系统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以高速度、高可靠、低功耗为特征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嵌入式系统设计在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嵌入式系统是继IT网络技术和单片机技术之后,又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本课程将向学生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设计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和基本原理、ARM体系结构特点、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原理及方法、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掌握这一新的实用设计技术,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有力的技术能力保障。 目前嵌入式系统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家电、通信设备、医疗仪器、智能仪器仪表等众多领域。如手机、PDA、MP3、手持设备、智能电话、机顶盒等,可以说嵌入式系统无处不在。本课程讲述当前主流的嵌入式处理器—32位ARM微处理器和实时操作系统μC/OS,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及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ARM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应用及开发技术等。使学生在工作中具有利用嵌入式系统开发产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基本要求 1、掌握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 2、了解并掌握ARM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应用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北京华嘉物联网国际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 适用专业: 2013级物联网开发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课

《嵌入式系统》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嵌入式系统》是学院物联网开发专业的专业课,也是物联网开发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二、课程目标 《嵌入式系统》教学目标在于通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ARM体系结构特点、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原理及方法、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 三、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下列要求: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及设计方法;掌握ARM7的微处理器结构和指令系统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网络技术;掌握以S3C44B0系列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硬件资源、指令系统,并以它为核心,能够进行实际系统的设计与分析;4.通过实例学习,重点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1、文字教材 使用教材:书名《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例开发(第3版)》 作者:王田苗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2、实训 五、必要说明 1、本课程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 2、课程考核办法:教考分离,实行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3、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程》,田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3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贾智平、张瑞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8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例详解》,胥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4

六、学时分配:理论学时108学时 七、章节内容 零、绪论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 1、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 2、嵌入式系统组成结构 3、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 4、嵌入式系统操作系统 5、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开发 6、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一、ARM体系结构及汇编指令集 1、ARM技术概述 2、ARM处理模式和状态 3、ARM存储器组织 4、ARM异常中断 5、ARM寻址方式 6、ARM指令集 7、Thumb指令集 8、ARM汇编程序规范 9、ARM汇编程序特点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3 学时:64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通信技术 前导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单片机原理、C语言 后续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围绕目前流行的32位ARM处理器和嵌入操作系统,讲述嵌入式系统的概念、软硬件组成、开发过程以及嵌入式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的开发设计方法。《嵌入式系统》是培养学生具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知识、嵌入式系统的初步分析能力和具有使用RTOS (实时操作系统)构成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学科,是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类或相关工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嵌入式处理器结构(ARM架构为主),异常处理、系统控制过程、存储处理、ARM内部资源、各种I/O接口;嵌入式系统开发应用方法;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本课程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嵌入式系统的概况 1、讲授内容: 主要讲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嵌入式系统的分类、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及嵌入式 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基本要求: 使学生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第二章: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本知识 1、讲授内容: 1、ARM体系的硬件架构 2、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

3、RISC体系结构 4、流水线技术 2、基本要求: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 第三章:嵌入式操作系统 1、讲授内容: 1、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 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 3、实时操作系统 4、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2、基本要求: 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明确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特点 第四章: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 1、讲授内容: 目前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微处理器:I44B0,2410,LPC2000的架构及特点。 2、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不同处理的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第五章:ARM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1、讲授内容: 1.通用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 2. ARM程序状态寄存器 2、基本要求: 了解R0—R15寄存器的用途 第六章:常用的ARM处理器:LPC2106、LPC2000系列 1、讲授内容: 1、了解LPC2210的引脚描述 2、了解LPC2210的地址安排 3. 了解GPIO寄存器的描述与用途。 2、基本要求: 了解LPC2210的地址安排。 第七章:ARM的指令集概述 ARM的指令分类介绍 1、讲授内容: 1.ARM处理器寻址方式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与应用课程代码:ELEA2028 英文名称:The Principle & Applications of Embedded System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学时:2学分/36学时(18+18) 开课学期:第7学期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先修课程:计算机信息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王富东 大纲执笔人:王家善大纲审核人:余雷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结合单片机原理、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数字控制技术解决电气领域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嵌入式系统是运用单片机技术,实现对各种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处理,并且结合具体的电路实现对于外部设备的控制。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定义、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在此基础上,讲述应用单片机进行若干应用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具体实现。通过相关功能模块的理论讲授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具体功能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的能力,并通过参数设置与频率测量系统等综合设计实验,使学生了解综合软硬件功能进行系统设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路径及方法。通过相关应用专题的功能讲解、技术剖析和代码演示,拓展学生的知识,了解和熟悉嵌入式系统技术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情况,引导学生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解决与电气专业相关的具体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理解和掌握嵌入式系统实验箱的各个组成部分、功能以及详细的电路设计,为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做好准备; 2.熟练掌握KEIL uvision2(或者KEIL uvision3等更高的版本)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理解各种集成开发环境的参数含义和设置方法。学习和掌握使用C51语言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过程与技巧。培养学生综合设计程序框架和整体逻辑结构、解决工程实际应用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3.熟悉单片机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实际应用的相关知识,通过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独立思维的氛围,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开发流程和步骤、工程师设计的方法和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方式 1、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学生按一人一实验箱训练独立完成操作或分组按项目要求共同完成。 3、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严格遵守实验课守则,认真实验,按时完成实验内容。 四、实验项目设置、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一】嵌入式软件的基本使用

【实验项目二】串口通讯实验 【实验项目三】汇编指令实验 【实验项目四】ARM处理器工作模式实验 【实验项目五】任务间的通信和同步实验

【实验项目六】LED显示实验 【实验项目七】键盘及数码管驱动实验 【实验项目八】A/D接口实验 【实验项目九】D/A接口实验

【实验项目十】LCD驱动实验 【实验项目十一】触摸屏实验 【实验项目十二】μC/OS-Ⅱ在ARM上的移植实验 【实验项目十三】绘图的API函数实验

【实验项目十四】系统的消息环实验 【实验项目十五】列表框控件的使用实验 【实验项目十六】文本框控件实验

【实验项目十七】多任务和系统时钟实验 五、实验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1、实验考核成绩占课程总分10~20%; 2、实验成绩评定按实验操作占70%、实验报告占30%计算。 执笔人:专业负责人:学院教学副院长审核签名: 制定日期:年月日

嵌入式系统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30741012 课程英文名称:Embedded System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5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是指面向特定应用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典型的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产品有:家用电器/智能家电、移动电话、路由器、汽车、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等。 本课程主要以具有较高性能和良好用户界面的中高端嵌入式系统为例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硬件及软件平台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嵌入式产品研发打下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 理解ARM体系结构,掌握ARM系统开发方法,熟悉ARM处理器集成功能部件的应用。 2. 掌握ARM处理器外围接口的应用。 3. 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和基本应用。 4. 掌握ARM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三)实施说明 1. 通过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课堂课后练习和上机实验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讲授时应理论联系实际; 3. 采用多媒体教学。 4. 教师执行本大纲时,应着眼于基本要求的内容,至于各章节的教学顺序,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等宜充分发挥各教师的创造性而不受本大纲所限。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或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操作系统、 C语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 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实例讲解课程,实例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 课后作业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软硬件设计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软硬件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3. 要求学生认真作好实验,并整理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 4.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六)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考试 2. 考核目标:在考核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3. 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

《嵌入式系统A》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A》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何青大纲审核人: 课程编号: 08100D0735 英文名称: Embedded System A 学分: 3 总学时:48 。其中,讲授38学时,实验10 学 时。 适用专业: 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程序设计语言。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嵌入式系统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以高速度、高可靠、低功耗为特征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嵌入式系统设计在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嵌入式系统是继IT 网络技术和单片机技术之后,又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本课程将向学生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设计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和基本原理、ARM体系结构特点、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原理及方法、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掌握这一新的实用设计技术,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有力的技术能力保障。 目前嵌入式系统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家电、通信设备、医疗仪器、智能仪器仪表等众多领域。如手机、PDA、MP3、手持设备、智能电

话、机顶盒等,可以说嵌入式系统无处不在。本课程讲述当前主流的嵌入式处理器—32位ARM微处理器和实时操作系统μC/OS,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及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ARM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应用及开发技术等。使学生在工作中具有利用嵌入式系统开发产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基本要求 1、掌握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 2、了解并掌握ARM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应用及开发技术等。 3、比较熟练地用ADS进行ARM实验箱的编程及调试。 4、了解并掌握实时操作系统μC/OS,并学会用μC/OS开发小型应用系统。 三、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是: 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各种配置及各种扩展模块; 2.掌握ARM芯片的接口原理及设计; 3.操作系统的移植与调试。 本课程的难点是: 嵌入式系统体系内部结构; 嵌入式系统软件编程;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 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随着微电子、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深化、扩展,继互联网技 术之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应用技术成为新的技术发展的热点,它的发展,必将引发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此背景下,本院从08年上学期起,就开始了《嵌入式系统》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嵌入式应用技术是一门典型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型应用课程,作为一门技术含量 很高的应用开发技术课程,除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外,还应当依据现有条件和创 造条件,开出《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实训课程,以便强化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以及训 练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开发软、硬件工具。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工作建立必要的基础。 课程总学时18学时、总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包括、《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技术基础》等。 2. 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实时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及程序设计课程 的后续实验课,它对于巩固学生学习关于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应用方面的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必要。 二、课程目标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嵌入式系统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和 实际知识,掌握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律,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硬件开发工具:如Protel、Protues等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对所设计的硬件系统有一个基本分析、评判能力。学会从实际功能的要求出发,合 理选择单元电路,并考虑制作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培养计算机系统的硬 件设计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基本会使用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如ADS或GNU等,并对此类

嵌入式系统设计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设计教学大 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设计,EmbeddedSystemDesign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2 总学时:38其中,理论学时:26实验(上机)学时:12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单片原理与接口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嵌入式系统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半导体微电子技术。根据实际应用要求,把微处理器直接嵌入到应用系统中,并对软硬件进行优化、裁剪。本课程为ARM开发为硬件平台,讲述ARM基本结构及编程和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并以具体系统开发实例来阐述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和方法,熟悉ARM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和Linux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及应用。并能根据系统实际应用需求,自行定制和优化Linux操作系统,独立编写可在ARM嵌入式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三、各章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嵌入式系统基础(2学时) 第一节嵌入式系统概念 一、嵌入式的定义 二、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三、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四、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五、实时系统 第二节嵌入式系统处理器 一、嵌入式处理器分类

二、微控制器 三、嵌入式微处理器 四、DSP处理器 五、片上系统 六、典型的嵌入式处理器 第三节嵌入式操作系统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分类 二、实时操作系统 三、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第四节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 一、任务管理 二、任务间的通信和同步 三、存储器管理 四、定时器和中断管理 第五节嵌入式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本章重点: 1、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2、嵌入式处理器 3、嵌入式操作系统 本章难点: 1、嵌入式微处理器 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内核 本章教学要求: 1、正确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 2、掌握嵌入式微处理器分类及结构 3、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及内核 4、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1学时)第一节嵌入式软件开发特点 第二节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第三节嵌入式系统的调试 第四节板级支持包 本章重点: 1、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2、板级支持包 本章难点: 1、嵌入式系统的调试 2、板级支持包 本章教学要求: 1、熟悉嵌入式软件开发特点 2、掌握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嵌入式系统应用》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应用》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 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是当今IP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它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已经逐渐成为理工科专业学生从事相关领域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及技能。嵌入式系统应用应用技术是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密切结合工程实际的一门新型技术科学和边缘科学,与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课程处于同一层次,是计算机、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属专业课程范畴。 嵌入式应用技术以应用为核心,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技术、如数值分析、数据结构、编程技术、操作系统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构建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以满足目标系统的应用需求。 2. 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的前置课程有《数值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与数字电路基础》、《数据结构》、以及《单片机》、《微机原理》、《电工电子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根据产品性能要求,具有初步分析设计嵌入式系统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知道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实用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 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2.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嵌入式系统基本模型的建立步骤、基本设计方法,学生也应具备一定的目标系 统的仿真能力。。 4.了解嵌入式系统技术在电子产品中的典型应用,熟悉典型应用系统。 5.知道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及最新技术发展。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分析教学大纲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分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开发技术是继互联网技术之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又一个发展热点,它的发展,对人类的工作、生活的影响,将较之互联网技术的影响更为深远,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嵌入式系统是一项以计算机开发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特别是嵌入式软件开发中,如何更好的使用各种开发工具,组织各种开发资源,是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核心问题,其中,操作系统作为嵌入式基本软件资源,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学生在学完前续课程之后,开设《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分析》这门课程。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分析》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嵌入式系统管理软件、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计算机系嵌入式系统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本课程在教学方面应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于软件设计,特别是计算机管理软件设计构思、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分析》是计算机系嵌入式系统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嵌入式系统应用原理》、《单片机应用技术》等课程处于同一层次。它与《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单片机》等课程构成计算机系嵌入式系统专业系列课程体系。先修课程有《电工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单片机》、《操作系统》。 这门学科的重点是为“计算机系嵌入式系统专业”专业的学生,在系统软件应用设计与编程方面奠定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课程目标 1.具有正确的系统软件设计思想、勇于创新探索、实事求是的严谨学习态度 2.掌握系统管理软件的基本工作机理,掌握实时操作系统工作的—般规律,进而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研究改进或开发新的基础管理软件及设计简单的管理模块的能力; 3.具有运用编程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掌握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的基本设计方法,获得有关计算机管理软件设计的基本技能的基本训练;

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56(40+16),学分数:3.5)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适用于计算机类专业,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的任务是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嵌入式处理器 ARM 体系结构,包括ARM总体结构、存储器组织、系统控制模块和I/O外围控制模块;掌握ARM指令集和Thumb指令集;掌握ARM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程方法;了解基于ARM的开发调试方法,以及在嵌入式μClinux下的开发应用方法。它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嵌入式处理器的原理及其应用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嵌入式系统基础( 4学时) 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从嵌入式计算机的历史由来、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特点、嵌入式系统的分类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各部分组成、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嵌入式技术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涉及到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内容,使学生系统地建立起的嵌入式系统整体概念。 二、ARM技术概述(4学时) 本章将对ARM技术进行全面论述,使学生对ARM技术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建立起以ARM技术为基础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和以ARM核为基础的嵌入式SoC芯片设计的技术基础。 三、ARM指令系统(10+6学时) ARM指令系统特点,ARM指令系统,Thumb指令系统,ARM宏汇编,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C语言程序设计,基于Embest IDE for ARM 环境的软件开发。 四、基于S3C44B0X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16+8学时) S3C44B0X处理器介绍及应用开发,包括结构,存储控制器,I/O口等。

五、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开发简介(6+2学时) μClinux简介,μClinux的结构,μClinux的设计特征,系统引导程序 Boot Loader,μClinux在 S3C44B0X上的移植。 (三)、学时分配表

《嵌入式系统A》课程教学大纲

《嵌入式系统A》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执笔人:何青大纲审核人: 课程编号:08100D0735 英文名称:Embedded System A 学分: 3 总学时:48 。其中,讲授38学时,实验10 学时。 适用专业: 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程序设计语言。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嵌入式系统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以高速度、高可靠、低功耗为特征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嵌入式系统设计在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嵌入式系统是继IT 网络技术和单片机技术之后,又一个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本课程将向学生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设计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和基本原理、ARM体系结构特点、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一般原理及方法、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掌握这一新的实用设计技术,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供有力的技术能力保障。 目前嵌入式系统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家电、通信设备、医疗仪器、智能仪器仪表等众多领域。如手机、PDA、MP3、手持设备、智能电话、机顶盒等,可以说嵌入式系统无处不在。本课程讲述当前主流的嵌入式处理器—32位ARM微处理器和实时操作系统μC/OS,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及设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ARM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应用及开发技术等。使学生在工作中具有利用嵌入式系统开发产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基本要求 1、掌握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 2、了解并掌握ARM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应用

嵌入式Linux构建教学大纲

安博-中程在线实训课程 嵌入式Linux构建

一教学大纲 1.1课程目标 掌握嵌入式Linux系统的组成结构。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Bootloader。 握嵌入式Linux内核的配置、编译、移植。 掌握嵌入式Linux的根文件系统。熟悉各种文件系统类型的优缺点。 1.2授课安排 二实验大纲

实验一:建立交叉开发工具链。 实验二:配置NFS等服务,构建交叉开发系统。 实验三:配置并编译BootLoader。 实验四:移植U-BOOT。 实验五:Linux内核的配置与移植。 实验六: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的制作。 三考试考核大纲 3.1模块结业考试结构及合格标准 注:以上各门课程均由模块出勤率、模块结业平时成绩、结业项目考核、项目文档成绩,其中各个分项成绩独立计算,必须通过合格标准规定的分数线,即该模块课程考试合格。 模块结业平时成绩构成: 模块结业平时成绩=【模块内课程(笔试)成绩汇总/次数】×50﹪+【模块内课程(项

目)成绩汇总/次数】×50﹪ 模块结业平时成绩<60分,学员无资格参加模块结业考试。 模块出勤率<95﹪,学员无资格参加模块结业考试。 模块内课程的阶段测试没有通过,给补考一次机会。 注:模块结业平时成绩小于60分的学员,不推荐就业。 3.2成绩公布 a)各模块内每门课程阶段测试结束后,信息管理部收齐考试相关文件后,进行复 审评分,5个工作日内公布成绩。 b)各模块结业考试结束后,信息管理部收齐考试相关文件后,进行复审评分,10 个工作日内公布成绩。 c)公布流程:收到成绩单后,备档保存,3个工作日内向学员公布成绩。 3.3成绩查询 学员对成绩有疑异,可报告班主任,由技术部进行复查,5个工作日内给予明确回复。 3.4缺考、补考的规定 1)申请模块结业考试的学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已通过中程在线注册学籍; b)已通过模块课程的阶段测试、毕业设计、作业的考核,成绩合格; c)模块出勤率在95%以上,并且模块结业平时成绩≥60分; d)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和提交了《学员考试申请表》;模块内全部课程结课后, 申请结业考试(包括补考)时间间隔不超过6个月。 2) 学员每个模块的结业综合考试由培训中心统一安排,各模块内最后一门 课程结课时间与模块结业考试时间间隔不超过6个月前提下,有一次免 费补考机会。 如模块结业考试出现缺考、补考等情况,按以下办法处理: 缺考: a)考生已申请考试,但没有按时参加考试,视为缺考; b)如果是第一次申请考试时的缺考,则视为考生自动放弃该次考试机会,但是可 以参加后续的一次补考; c)如果是补考时缺考,则视为自动放弃补考的机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