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专家解析——中国幼儿道德教育现状

中公专家解析——中国幼儿道德教育现状
中公专家解析——中国幼儿道德教育现状

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高频考点解读:教育的功

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可按照下面三种方式分类:

(一)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进而影响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由此可见,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影响人的发展,教育的扩展功能是影响社会发展。

(二)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育人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往往是强调教育正面的、积极的功能。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促进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必须充分遵循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

负向功能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是由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教育者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不正确、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三)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等。

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

【情景再现】离园时,三岁的小凯对妈妈兴奋地说:“妈妈,今天我得了一个‘小笑脸’,老师还贴在我脑门儿上了。”妈妈听了很高兴,连续两天小凯都这样告诉妈妈。后来妈妈和老师沟通后才得知,小凯并没有得到“小笑脸”。妈妈生气地责怪小凯:“你这么小,怎么就说谎呢。”

孩子说谎固然不对,但是像小凯妈妈这种不问青红皂白就指责孩子的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经常听见家长跟幼儿园老师反映说:“我们家孩子怎么最近老爱说谎?”“我们家小孩是不是变坏了,怎么动不动就骗我们?”“老师,是不是孩子的品德出了问题,怎么没有以前诚实了?”说谎问题经常在幼儿园小朋友身上出现,孩子说谎有他内在的原因,而且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说谎,它的性质也是不相同的。“治病必先寻因”,只有正确认识说谎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归类,才有可能对症下药。

幼儿的说谎现象可谓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有的纯粹是一种欺骗行为,有的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编的谎言,有的则是为了掩饰自己犯下的错误而说的谎话,还有的是误把幻想当现实。但无论孩

子说谎的动机出于何因,我们都认为可以归纳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恶意的说谎,一种是无恶意的说谎。下面,就结合事例对这两种类型的说谎行为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恶意的说谎行为。所谓恶意的说谎行为是指孩子为了达到个人的某种愿望有意地说谎、欺骗成人和隐瞒事实或嫁祸于人的举动,很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周围不良的生长环境造成的,是社会有形无形的影响和大人有意无意的教唆,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学会了说谎。根据说谎目的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我们可以从三个不同的事例中进行分析。

第一层次:一节手工课后,奕奕将剪下的碎纸片从三楼的窗口撒下去,飘到了一楼的种植角里,保育员发现后到各班去询问,当问到奕奕班时,有一个小朋友举报是奕奕扔的,奕奕有些害怕,但在老师的再三询问下还是不肯承认错误。他的这个行为属于否认错误,是幼儿时期最常见的说谎类型。一般来说,幼儿在干了坏事之后,因为害怕或为了逃避家长、老师的惩罚而有意识地为自己开脱责任。其中有的是全盘否认,有的则是只承认一部分的错误,极力减轻错误的分量,最为严重的一种就是把责任全都归咎于他人,不但不承认是自己做的,还编造谎言把他人牵连其中,这种行为说明幼儿的品行已经开始恶化,不过这种行为在幼儿身上极为少见。那么,在犯错之后,幼儿为什么否认错误呢?其实追究根源,还应归咎于成人。试想,如果最初幼儿老实地把自己的错误告诉成人,得到的全是简单的责罚和打骂而不是有情有理的说服教育,如果幼儿最初偶尔的说谎反而使他免受责罚、蒙混过关,两者对比之后,幼儿被迫选择说谎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因此,棍棒教育的方式不可取,换来的只是幼儿通过撒谎来免受棍棒之苦。我们成人在处理这类错误时就要首先反省自己,不要一味追查孩子的责任,然后让他们明白自己根本不需要撒谎,大人是从来不责罚诚实的孩子的。[page]

第二层次:星期五,班里开展了评比好孩子的活动,凡是被评上的孩子都可以得到一枚小贴纸作为奖励。辰辰没有拿到贴纸,但回去后他对妈妈说自己被评上了好孩子,并要求妈妈兑现给他买奥特曼。为了得到心仪已久的玩具,辰辰说了谎。这一类型的说谎是幼儿为得到成人的表扬和奖励或满足其虚荣心而有意犯下的一种错误。如果不是家长为了促进和鼓励孩子而简单地采用物质奖励手段,过多地看重好孩子的称号而不考虑幼儿的实际表现,那么,孩子的身上就不会发生或少发生这类的错误,所以要想使孩子改正这类错误,家长就应该及时地反省自己,从自身找取病因。

第三层次:龙龙在桌上看到一串玉珠手链,很喜欢,于是就把它剪断,将小珠子放进口袋,后来,丢失手链的老师过来寻找,龙龙就拿出几颗给老师,但却谎称是其他小朋友送给他的。像龙龙这种有意欺骗的行为在幼儿说谎现象中是性质最为严重的一种。幼儿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或满足自己本人的欲望而有意地夸大、歪曲事实甚至编造事实的行为都属于这种错误。事例表明,这些行为大都发生在5岁以上的幼儿身上,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私自利的行为。如果孩子身上发现了这种行为,一定要引起重视,立即予以批评,决不能将它当作是“聪明、机智、反应快”的表现,这样一定会害了孩子。

二、无恶意的说谎行为。这一类的说谎现象大多是由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造成的,低年龄的孩子记忆很不精确,在回忆时往往会歪曲事实,将幻想与现实混同,加之理解能力尚浅,容易造成认知不足或理解错误,从而使说出的话不符合真实的情况,这种谎话与意志品质毫无关系,因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说谎,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

1、幼儿期儿童想象的一个典型特点是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的事情同现实混淆起来,因而说出一些不真实的话。如:一个幼儿和他的伙伴说,昨天他到花果山去玩了,还看见了孙悟空和猪八戒。显然,这不是真的。在老师和他谈话后了解到这些天他的妈妈正给他讲《西游记》的故事,他把妈妈对他的讲述转化成了自己头脑中的生动表象。这

并非说谎,而是幼儿将想象与现实混淆,是幼儿心理水平低,发展还不成熟的表现。属于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大约在5岁以后就消失了。

2、由于幼儿阶段理解能力欠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一知半解,或依样画葫芦,却不知其真正的内涵,因此容易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话来,这些话与品德无关。如一个5岁的小男孩坚持把普通飞机说成是航天飞机等,正是由于他对事物的不理解,才会说出这种不合实际的话,随着年龄慢慢增长,理解的事物慢慢增多,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page]

幼儿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成的奠基时期,也是身心各方面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各种因素与以幼儿为个体的单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身上往往会体现出像说谎这样的问题行为,这为幼儿今后的发展设置了障碍,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我们意识到,在现代社会着重强调品德情感教育的今天,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品质无疑是很重要的,而诚实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应承担起这个责任,为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诚实的拥有高尚品德的健康人而努力。

中公资深讲师何小君解析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

浅谈当代中国道德现状及原因

浅谈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现状及原因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关键时期,这些需求都为中国社会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期望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迫切期望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由此可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然而近几年来,网络上层出不穷的爆出各种令人发指的噩耗,不同渠道都揭露了各种黑心实践。从“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黑心棉”、“毒大米”等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到“天价药费”、“假医假药”等医疗事件;到“小悦悦”事件、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车祸现场无人敢帮等道德问题;到网络上各种自我炒作“多重门”、“潜规则”、“凤姐们”等拜金主义的炒作;再到最近贪污腐败程度令人对国家深感失望,各地高官落马,情妇举报,“枪打黑老虎”等各种政治腐败事件。一件又一件,当前一事件的余温还未来得及散去,更大更令人惊悚的事件又曝光。 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一不表明中国当代社会正处于道德滑坡的态势。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政策的决定上将文化强国重点提出,可是为什么这些道德问题还是屡见不鲜呢? 今早看网易新闻,新闻上又曝光了某一工厂简单过滤地下水,摇身一变变成了一瓶瓶名牌矿泉水,虽然这个窝点被端了,可是这肯定只是很多非法窝点中的一个,只是再次从侧面反映出了道德的沦丧。拜金主义,假冒伪劣,全然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近几个月来,网络上女大学生失踪、被强奸遭奸杀,亦或是被关起来当性奴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当某一女大学生失踪一月还未音讯时,又一女大学生遭奸杀,事件此起彼伏,为何这些行凶者残忍的将矛头对准了还是校园里的花朵?为何这样的事件此起彼伏?为何人性已经沦丧至此? 这些惨绝人寰的事件的发生让我们越来越渴望回到毛泽东时代,那个民风淳朴的时代,渴望回到过去那个人性美好,互帮互助,邻里和谐的时代。可是这些也只是渴望和幻想,社会是发展着的,不可能越过越回去,历史的选择是让我们直面现实的道德滑坡,找到原因。 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愈来愈趋商业化,为了各种名声利益,人民不择手段,似乎除了利益,其他的都不那么重要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只停留在利益层面上,很难诚心诚意地相待。科技、经济迅猛发展,使道德教育相对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出现价值矛盾。而社会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又使得人们心里的不平衡被放大,虽然人们生活普遍有所改善,但对社会的不满足情绪还是存在的,一些人难以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很容易就做出了一些超越道德底线的事情。同时,虚拟网络高科技的应用减少了人们亲密接触的机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淡漠,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个人思想品德的健全发展都有不良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与教育的不匹配以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之外,国民素质普遍不高也是一个原因。对于道德觉悟不高的群众来说,社会舆论是一个道德风向标,他们很容易跟随舆论的方向走。社会舆论可以领导主旋律文化,但是一些消极舆论氛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一些对社会良知好人好事的无端质疑,经过一些媒体的聚焦放大后,客观上对社会舆论起着不利于道德善良普及消极作用。那些盲目跟随舆论的民众就容易走向错误的方向。 多元文化的冲击也是其中一原因之一。开放的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外来文化与已有的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道德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多义性、多变性和多元性。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很容易就使得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迷失在文化多元的社会里,找不到道德边界。

谈当今家庭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b12051210.html, 谈当今家庭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作者:何广坚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 一、家庭德育教育现状与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家庭享受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同时家长也意识到知识在立世中的重要,因此有很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投入,为了自己孩子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不惜一切代价,加大投资,倾注精力,请家教、参加各类辅导补习班、特长班、购书籍、买钢琴等,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可现状是,不少家长反映与孩子矛盾突出,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出现自私、任性、不听教,撒谎、懒惰、不孝等不良品德,为此,家长迷茫、苦恼。原因何在?我认为是家长对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所造成的。普遍家长都将孩子的智力开发放在首位,而忽视孩子的德育教育,认为只要先把孩子智力尽早的开发,就能让孩子成才,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其实孩子的智力开发与品德培养,应以德育为先,家长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好孩子的品德教育。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对他的一生有一定影响,但品德的好环,则影响他的一生。一个品德良好的人,即使智力水平不高,他照样可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却不会危害社会。而一个品德低劣的人,则可能在人生道路上走邪道,危害社会、他人。正如俗话说的那样: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无德无才不是人。另外,很难想象一个对社会无任何责任感的人,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发挥他的最大潜能,为社会作出最大贡献。 近年来,在社会上有一种共识,认为当今学生的思想品德有走下坡路之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其原因除了与学校教育、社会影响有关外,与家庭德育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家长对家庭德育教育的认识、德育方法不同,导致对孩子德育的效果也不同。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家庭的德育教育出现明显的偏差与失误,从而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效能,影响孩子德育素质提高。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 现代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家长都有着“顶在头上怕摔,捧在手上怕冻,含在口里怕化”的心理,致使相当一部分孩子形成自私、任性、懒惰、贪图享受等不良品性。家长对孩子太过于溺爱,甚至唯诺是从,形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性格,一但孩子要求得不到,便耍脾气、生闷气。由于家长娇惯,对孩子有求必应,使孩子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环境中,遇到不管是大事小事都只想自己、很少顾及他人,形成自私品性。父母的疼爱、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劳动,养成子女不愿劳动、害怕吃苦的不良品德。 (二)家长欠正面引导的教育方式

教师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教育投资及在线教育情况分析 2018年上半年一级市场总体表现为教育投资逐渐回暖,行业大趋势向好。截至2018年4月共录得教育一级市场投资1943起;其中2018年前4个月合计录得128起并购,同比增长80%,反映出一级市场教育投资持续回暖的态势。具体来看,资金往中后期项目聚集,复投率提升。从细分赛道来看,在线教育在经过最近几年商业模式试错和市场验证后,领跑企业迎来快速发展期,备受资本青睐,大额融资不断。 从融资数量看,2018年前4月数据同比增80%,呈现逐步回暖趋势。分年度来看,教育行业一级市场投资在2014至2017年保持高热度。2015年达到顶峰523起,随后两年市场逐渐降温,教育投资市场趋于冷静。2017年以来,教育投资大体呈现逐季度上升态势,教育投资逐渐回暖,2018年数据显示出进一步上升趋势,前4个月同比增长80%。

2010-2018年中国教育投资走势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教育与培训行业市场监测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17年以来教育投资逐季度回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融资轮次看,前期投资占主导,后期投资占比逐步提升。教育行业投融资中,总体上前期投资占比最高,达到79%。除此之外,在后期投资中,投资者在新三板(3%)、战略投资(3%)等轮次中也会选择投资进入。2017年以来前期投资占比降到70%以下,2018年持续下滑,前期投资占比降到69%。与之对应的2018年后期投资占比为17%,与2017年持平,为近5年最高。教育市场投资进入分化期,存量标的融资能力有所强化,市场更加关注成熟标的。

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幼儿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方面事业的重大改革。经过多年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实践,我得出以下观点。 一、幼儿教育由“奢侈品”转为“必需品” 改革开放之前,幼儿园对于家长来讲是“奢侈品”,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推动幼儿教育事业迈进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要,儿童成长中的必需品。截至2009年,全国的幼儿园已超过13万所,在幼儿园(包括学前班)达2263万人之多,入园率达42.5%。同时,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形式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时时刻刻提醒家长们愈发重视幼儿教育。 二、幼儿教师队伍变化 1.教师队伍总体逐渐壮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幼儿教育的规模总体呈扩大趋势,与此相应,幼儿园教师(包括园长)的数量也翻了一倍,自1980年的41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已超过84万人。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加入到幼儿教育事业当中。 2.幼儿教师学历层次整体上移。自1990年起,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历水平逐年提高。2000年以来,幼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专及其以

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迅速提升。从2OO1年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从30.5%一跃达到49.2%,其中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总数的百分比增加3倍多,而高中以下学历者的比例则从7.9%降到4.3%。我国多所师范院校相继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使得幼儿教育事业重新得到重视。 3.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保教幼儿的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他们了解国家的幼儿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文件的精神,他们具有较为扎实的幼儿生理学、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具有了解幼儿,与幼儿建立积极互动关系,支持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多数教师不断学习的愿望强烈,他们积极接受继续教育,踊跃参加教研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主动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他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增强,目前幼教类刊物中,一线教师发表的文章已占相当比例。 三、幼儿教师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1.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普遍偏低,与小学教师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尽管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学历差异不大,但职称差异却极为显著。2005年,我国幼儿园教师中未评职称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作者:————————————————————————————————日期: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二至二○一三学年度第一学期) 论文题目: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 11级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2012年 12月 17日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内容摘要】2011年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一次是:房价,物价,食品安全,医疗改革,腐败问题,住房改革,社会道德风气,教育改革,生活成本上升,以及就业问题。社会道德风气首次成为焦点,而其中的食品安全,腐败问题等连年位居关注度榜首也都有涉及到社会道德问题。如何重新确立道德理念,进而弘扬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已成为目前国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调查分析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已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有人说:中国是经济巨人,道德侏儒。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迅速跻身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榜前几位,但世界对我们的道德评价总令人难以接受,全国范围内经常有一些违背道德原则的事情发生。面对种种呼声,我们不得不深思,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了,问题出在哪儿了,应该怎么解决。 一、中国社会道德现象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道德问题。当下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不断涌现,社会道德风气令人担忧。2011年春天“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新闻开始屡见于媒体,十月份“小悦悦事件”将有关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舆论推向高潮,还有屡屡发生在食品、医疗、道路交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带来了安全质量方面的社会担忧。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公民在道德方面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1.基础礼貌的认知水平提高,但礼貌意识仍然偏低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其实大部分人对基本礼貌知识了解甚多,但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对应的社交礼仪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偏弱,不讲礼貌、不注意礼仪的行为随处可见。一些人谈起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时忧心忡忡,但知行脱

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修订版

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 及对策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 摘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思想领域也正经历这一场深刻的革命------当我们打开窗户尽情的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偶尔也有一些苍蝇飞进来,诸如:网络恶搞、仇恨凶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步步侵蚀着我们的思想领域。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中小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中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呢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能否跟得上呢该如何应对呢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教育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正在经受着严重的考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性解放等超级自由化思想充斥着我们整个社会,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譬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和“孝悌为先、尊老爱幼、大气包容、相敬如宾”的中华美德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离我们已渐行渐远……。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而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学校的德育现状如何呢传统的美德和儒家思想能否抵制住西方歪风呢 一、中小学生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重视不够,学生观念淡薄 经调查:现在的农村学校,由于领导教育观念作祟,仍大力奉行“应试教育”-----比比比----排排排------罚罚罚,再加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小学,90%的学校只上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排在课程表上的德育课、体育等副科只是供上级检查而已,直接造成中小学生只知享受,不思进取: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知爱幼,不知敬老:只知爱己,不知爱国。缺乏民族自尊心,仁爱之心者比比皆是。经统计:中小学生100人中 2.思想严重落后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那个火红年代的豪情壮语对现代的青少年起不了大的激励作用了,一切的“长大要当科学家、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商品经济、西方各种思潮和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以致言行上有些“出格”了,甚至出现部分学生生存观念发生改变,缺乏精神支柱,思想空虚,品德下

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及其对策

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及其对策 封开县河儿口镇河儿口中心小学陈定连 【内容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本民风淳朴的农村也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在多年的农村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严重缺失,小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呢?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家庭学校社会 【正文】一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本民风纯朴的农村也受到经济大潮的冲击。农村小学生再也不像以往那样单纯、勤奋、好学…。越来越多的学生纪律散漫、迟到、旷课、逃学、打架、沉迷网吧、缺乏爱心与公德心…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 (一)家庭德育教育的缺位 (1)为了生计,父母外出打工,放弃对子女的教育。 目前,农村生活水平大多也在温饱线上,许多父母盼望着孩子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四处奔波,外出打工,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家,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大多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来补偿,他们认为孩子有饭吃,有衣穿,身体健康,就算尽到了家长的义务,完全忽视对孩子品行的培养。而老人们一般文化水平较低,加上隔代亲的缘故,他们对孩子百般宠爱,以致大多数孩子养成刁蛮任性、横行霸道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隔代教育由此带来很多问题。 (2)缺乏方法,家长不能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有辅导意识和机会的家长,大多因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也未达到正确辅导孩子的效果。大多父母对孩子采取以下的教育方法:一是训斥,二是威胁,三是打骂。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下来,孩子失去信心,并且产生逆反心理,结果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恶性循环。 (3)部分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素质差,说话粗鲁,满口脏话,言行不一,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事,对孩子不问不管,使家庭教育留有缺口。 (4)有些家长文化素质较高,有一定的辅导能力,可是他们只注重语文、数学、

教育行业的现状-推广分析

教育行业推广现状分析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教育行业横跨用户的生命周期长,所辐射的细分领域从幼儿早教到高管教育,其中哪些细分领域更注重流量采买?互联网教育的成熟,哪些细分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教育行业广告投放有哪些营销密码? 1)行业发展趋势:互联网教育发展在2016年增速明显,有望在2019年总交易额突破3500亿,而K12在线教育行业连续数年保持高增长,在2017年实现规模化变现,增长潜力仍较大。 2)广告投放趋势透析:教育整体广告投放中,K12教育占比最高,且其主要投放今日头条,百度信息流,网易易效平台。而整体教育培训行业广告投放中,今日头条,百度信息流,腾讯社交广告位列广告投放数平台Top3。教育行业广告投放数Top10品牌排行榜盘点,广告投放数最多的三个平台分别是学而思网校/潭州教育/尚德机构。 3)广告投放形式分析:教育培训行业投放中,整体以信息流广告/横幅广告形式为主,文字链广告占比相对其他行业高。而在教育行业的信息流广告的素材类型中,单图形式的广告占比高,而职业教育培训细分领域组图广告相对高。 4)广告投放常见套路总结:K12教育中,语言培训(主要为英语)

占比高,头部投放品牌主打明星代言,外教1V1;职业技能培训中计算机技术占比高,“高薪”激励/“零基础”为常用词汇;二次元视频广告平台Bilibili受日语培训广告主青睐。 5)教育行业相关的App广告投放数排行榜:少儿英文有声阅读App 广告投放数最多,投放以童真的卡通形象的单词拼读素材为主。 6)热推教育类品类追踪:其中智能翻译机切合出国旅游,语言不通的场景做推广:而另外一款热推单品教育机器人则主打智能早教,寓教于乐。

中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新生婴儿数自2000 年来一直负增长,2010 年以来增速企稳回升,2014 年增幅尤为明显,2015 年由于农历羊年的因素的影响,2015 新生儿数量增速下降,但我们认为,2016 年新生儿数量增长的趋势将依然延续,近五年的新生儿数据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2000-2015年中国新生儿数量及增长率统计 数据来源:Wind 世界上著名的婴儿潮发生在二战后的美国。在1946 至1964 年间,约有8千万婴儿出生,美国把这段人口大量出生的时期称为“婴儿潮时代”。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说:“婴儿潮人口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股市涨幅、房屋

需求、国际航空、个人计算机、电脑网络和运动休闲工具的需求。而日本、韩国经济的崛起,也与其婴儿潮有关。 中国经济或将呈长期L 型的走势,经济增长将面临痛苦的转型,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一定会到来,我们认为,婴儿潮能撬动的消费潜力巨大,未来将影响各行各业,但也需要很长时间的传导效应,因此,我们关注幼儿教育消费,婴儿潮受益的最前端产业链。 根据我们的假设,以2015 年的市场规模为标准,未来几年每年将新增加640 万新生儿,按照家庭和幼儿园的平均支出,这部分增量将为幼儿教育市场带来358 亿元的增量市场,约合每年教育市场规模年均10%的增量。预计到2018 年,幼儿教育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565 亿元。 2015-2018年学前教育市场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补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学前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虽然近几年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资源在不断收紧,但整个市场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高端园、特色园等民办园的需求还很大。国家对民办教育方面的法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民办教学机构的性质认定问题,非营利性机构性质,直接阻碍了资本市场与民办教育的接轨,至今没有能成功在国内实现IPO 的民营教育机构。但蓬勃发展的民办教育已经是资本高度关注的领域,最新**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对民办教育登记为营利性机构的可能,我们认为,政策的不断放开,资本的正式介入,将对教育带来更多的机遇。 有关民办教育机构性质认定的相关法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当今社会道德现状的评价

对 当 今 社 会 道 德 现 状 的 评 价 班级:政教1101班 组别:第五组

对当今社会道德现状的评价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道德也在经历着逐步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现今物质水平迅猛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的道德现状却不容乐观,呈现出滑坡的趋势,究其滑坡的原因:其一,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毫无节制的泛化,改革开放把一些好的东西引进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一些不好的东西也在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其二,在道德宣传教育上存在着失误与不足,没有让人们去认识具体的实际可行的道德行为,我们从小就在听着雷锋的故事,要向雷锋同志学习,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好人好事从人民群众中涌现,但是却并未得到有力的宣传与弘扬,我们党坚持的是群众路线,那么就要把来自群众的这些优秀的道德模范推及到群众中去,以贴近群众的例子更好地感染群众,增强群众的道德力量。其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缺失,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渐渐被人们遗忘。其四,这是社会快速进步必然遇到的问题,就像我国经济的发展,由“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为什么会产生变化?虽然“又快又好”的发展方式带了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些弊端,我们又倡导“又好又快”的发展经济,那么道德的发展也是如此,会出现道德问题也是必然会遇到的,就看我们如何去对待和解决。 那么,如今道德滑坡的变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社会道德的沦丧、职业道德的扭曲、家庭伦理的弱化。 首先说社会公德,公德一般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而要求全社会公民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的好坏。如今,一些人受拜金主义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严重的道德问题,而且去年的“扶不扶”问题一度将中国的道德推向了舆论的顶峰,助人为乐本是促使人们和睦相处的美德,可是闹到现在这个结果,我们又能说些什么,如果人们在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又该怎么办呢?是避而远之,还是傻傻愣愣的上去帮忙,亦或是找人作证,才小心翼翼的送其上医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真是整个社会道德的悲哀。 其次说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沦丧作为社会突出问题,其现状令人堪忧,首

当下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当下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建议 德育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德育也是孩子学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是全社会的共识,但随着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而思想道德教育对人的发展又有着及其重要作用,现在的德育教育常常是靠空洞生硬的说教,收效不大,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看得见、摸不着,德育课老师很难上、不愿上、学生不愿学、学不进”,这是当下很多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尴尬现状。 重视德育课程教学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际效果不大。关键是缺乏丰富的。可借鉴的教学资源及配备足够的德育老师。许多教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资源”,把德育课上的干瘪无味,或者直接上成“思想政治课”而做好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如何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品德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 一是坚持教师正面德育教育。我们要根据在校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正面教育,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决不能包办代替、空洞说教。因此,应从学生内部选择各方面的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来激励学生、调动学生、教育学生,加大力度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

导少年儿童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逐步学会分清是非;懂得怎样做才有利他人、有利集体,为他们长大后树立有利于人类文明与发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好准备。 二加强家庭感恩德育教育。。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只有感恩的人多了,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开展感恩教育,是当前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家庭学校要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们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通过家访、家庭联系卡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以便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活动,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三是提升社会熏陶德育教育。德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它不仅仅需要课堂教学,而且需要全社会更方面、多途径的教育,德育教育必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必避免课程远离实际,“水土不服”等情况。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德育教育融入课堂,与学生面对面接触;利用班会对德育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和开展;将德育与开展青春期健

当前中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

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国的德育队伍最庞大,德育口号最响亮,但德育最终变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都始终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又以较大的篇幅谈到了德育教育的问题“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套用语。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提法背后,学校的德育教育却经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德育被边缘化,有人说现在的德育是“三无”,首先是德育无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无奈,德育是众矢之的,经常被挤压,经常被指责,学生的道德认知与情感脱节,德育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德育无能,德育很难有一种有效的制衡措施被学生和社会认可,总是把我们推向家长或学生的对立面。 一、德育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们学校的德育大多似乎已经变成了扣分的代名词,从进学校大门开始,扣分就一直伴随着学生:进出校门没有带卡会扣分;发型不合乎要求要扣分;校服穿着不配套要扣分;中午不在教室休息要扣分;在教室休息时,大声说话或下棋也要扣分;饮料带进教室要扣分……扣分已经深入到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让学生高度紧张,同时也让班主任们提心吊胆,生怕哪里一疏忽就被扣分,每周的班

级评比就倒数。总而言之,学生累,老师也累。 我常常想,德育的目的是不是就是让学生紧张,让老师喊累?这样的扣分形式是不是德育的最佳方式?且不说这样繁多的清规戒律是否合理,单是这样动辄扣分的方式又能有多大的成效呢?更何况这些规定的合理性还值得商榷,因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什么是德育? 导致这种有令难行,或令行不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反思这种现状:为什么学生有抵触心理?是我们的要求太苛刻,还是我们的要求远离了学生的实际?是我们不了解学生,还是学生真的难管?是学生的思想变得太快,还是我们的方式太陈旧?是我们对学生要求得太多,还是学生太过自我?德育是应该做在问题出现之后,还是应该做在学生需要的时候? 德育到底是什么?它是关于人的科学。人是活生生的,是有思想和感情的,那么德育就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事、以任务为本,把学生作为被改造的客体的模式,改变学生一切服从老师、服从学校的局面,就要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说话和辩解的机会;就要建构把理解、关心、尊重、自主作为活动准则,以人为本的新型的人性化德育模式。三、德育的功能, 社会生活已经今非昔比,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特点的变

教育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是新生一代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 主要指对适龄儿童、少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 教育的起点自然是人类社会的产生。 一、互联网教育兴起 千年来 , 教育作为选拔人才的稀缺资源不为大多数人所拥有; 千年后 ,MOOC 开始提供线上免费名校公开课 , 互联网改造传统教育行业序幕拉开 : 1)90 年代末因互联网诞生远程学历教育 : 网络学院 , 开始起步 ; 2)20 世纪初随着传统线下培训机构转战线上, 在线教育逐步进入公众视野; 3)21 世纪 10 年代 , 互联网基本普及 ,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互联网改 造传统行业的序幕也渐渐拉开。 从启蒙教育到定制养成的中国教育金矿。活到老 , 学到老 , 中国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 一生。从天真儿童、懵懂少年 , 到而立青年、知天命的中年 , 我们的教育从 1)学前启蒙教育 ; 被动接受 2)K12 教育 ; 主动选择 3) 高等与职业教育 ; 演化到 4) 定制养成的公益旅行、冥想灵修等。这一过程伴随个人认知能力演进与教育细分需求演进 而展开。 在线教育需求的爆点正在临近 , 主要受益于网络基础的优化、移动设备终端的普及 , 以及政策、行业等因素驱动。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比 PC的普及更能带动互联网教育的应用 , 它将碎片化时间带入移动化学习的潜在市场。目前互联网教育产业规模约为 900 亿元左右 , 按此计算对整个教育产业渗透率约为 2.7%。 需求类型比较 : 体制内是主战场。教育产业可以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类市 场, 两部分相加总的市场空间达到 3.3 万 ; 其中体制内 K12+高等教育体量约占教育产业总 额的 84%。 需求的相对刚性决定应试教育是份额最大的一块市场。未来 3-5 年的时间段 , 考试仍 然将继续担当教育市场需求出口的主角 , 从而驱动应试教育市场容 量 :1)K12 、高等教育的教学能力不足 , 教学资源失衡、优质教学资源稀缺 , 导致考试仍将在很长时间内成为教学的主要筛选手段。 2) 职业招聘领域的能力识别机制相对欠缺 , 考试证书是为数不多的能力的显示信号。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学年论文 题目: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问题 及对策 学生姓名:刘自莉 学号:1001014052 所在院系:经济与法学学院 专业班级:思想政治教育102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刘自莉 (陕理工经济与法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02班级,陕西汉中 723000) 指导教师:杨欣 [摘要] 中学生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方向,占据教育的核心地位。它无论对学校、家庭、社会还是个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如此,我国当前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还严重影响到我国未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此,本文将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促进中学生德育发展。 [关键词] 中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原因对策 引言:“百育德为先”,中学生德育教育至关重要。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国民道德却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甚至滑坡的现象:一些人极端利己主义思想有所抬头,见利忘义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公民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不佳,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一部分人思想价值体系混乱,在社会转型时期不知何由于去何从。因此,切实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当前中学教育工作中的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1. 以发展智育为中心,德育在实践中更多的只停留在口号层面 在应试教育体制的背景下,学校主要以分数为中心,育人观念淡化。无论是老师还是学校,其着眼点都聚焦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上,所以在中学教育工作中,“分数”就成了学生与老师关注的核心。而且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小学德育文献综述

移民区小学德育现状研究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移民 “移民”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迁移到外地或外国落户的人”①,显而易见,移民有国内移民与跨国移民之分.然而因对国内移民的研究甚少,所以造成了人们对“移民”即指“跨国移民”的错觉。其实《辞海》对于国内移民早有界定:“在一国内部、较大数量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在我国现有的人口管理体制下,人口迁移有特定的含义,即伴随着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则称为人口迁移,没有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则称为人口流动。”① 2、德育 ⑴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⑵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二、国内外对移民区小学德育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对道德观念的研究 19世纪末期,英国的巴恩斯(E.Barenes)发表的题为《儿童心目中的惩罚》的研究报告,用问卷法研究了关于惩罚观念发展的问题;美国的夏伦勃格(M.Schallengberger)发表了题为《儿童的公正观念》的文章,中小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的发展现状及二者的相关研究报到了关于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研究。本世纪20年代后期,英国心理学家麦考莱(Maoaulay)和瓦金斯(Watins)进行了一项关于环境与儿童道德价值观关系的研究;几年后,哈桑(Hartshorne)、梅(May)以及马勒(Maller)对儿童品德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儿童的诚实与欺骗的道德品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皮亚杰有关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 2、对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研究 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曾做过不少的研究,并出版过专著《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1930年法文版,1932年英文版)。他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的趋势,揭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趋势。

幼儿教育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儿童健康成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社会对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增强,特别是 2010 年以来,在中央政府的主导下,多层面、全方位、大力度、体系化的政策发挥出显著的改革效应,促使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实现加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基础薄、起步晚的中国学前教育,面对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挑战,还面临很多亟待破解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就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具有划时代意义。一个曾经被视为“看孩子”的行当,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独特价值、独立话语体系的不可被替代的社会事业与专业活动。 ( 一) 资源增量取得历史性突破,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的办园数量、在园幼儿数及学前三年入园率呈大幅增长态势。1979 年,全国共有幼儿园约 16. 56 万所,到 2017 年已超过25 万所,涨幅为 50. 97% ; 40 年间,在园幼儿数增长了 3721 万人,涨幅高达 423. 32% ; 毛入园率则比 1978 年提高了 69 个百分点。特别是 2010 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 以下简称“学前教育国十条”) 的颁布,有力推动了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大批增量资源弥补了学前教育供给的长期不足,促使学前教育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入园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初步缓解。 在兼顾学前教育公益属性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背景的基础上,我国学前教育供给的结构得到优化,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逐渐建立了起来。 首先,该体系坚持了公益性与普惠性的发展方向。2010 年以来,公办园数量明显增长,其中教育部门办园从 2. 93 万所上升到 7. 56 万所,增幅为158. 02% ,远高于民办园的 56. 79% ,占园所总数的比例从 19. 45% 提高到 30. 22% 。 其次,该体系确立了政府及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办园体制。截至 2015 年,我国在民办园入园的幼儿有2302. 44 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 50% ; 集体办园的在园幼儿数为 293. 06 万人,占比为 6% ; 其他部门办园在园幼儿数为62. 86 万人,占比为1% ; 2017 年,民办园占总园所数的 64. 16% ,集体办园占4. 89% ,其他部门办园占 0. 72% 。

最新国内外德育现状35597

国内外德育现状 宁波光华学校曹秋生 国外对德育的研究开始较早,相对比较成熟。到目前为止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而我国德育研究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德育研究异常活跃,形形色色的研究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我国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既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共组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向“小德育”等的研究,并且从这些研究内容中也得到了许多令人振奋的结果。但是仍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过分注重理论的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以至于德育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目前很多学校的德育大多变成了“扣分”的代名词,从进学校大门开始,扣分就一直伴随着学生:进出校门没有带校卡会扣分;发型不合乎要求要扣分;校服穿着不配套要扣分;中午不在教室休息要扣分;在教室休息时,大声说话或下棋要扣分;饮料带进教室要扣分……扣分已经深入到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让学生高度紧张,同时也让班主任们提心吊胆,生怕哪里一疏忽就被扣分,每周的班级评比就倒数。总而言之,学生累,老师也累。这样的扣分形式是不是德育的最佳方式?且不说这样繁多的清规戒律是否合理,单是这样动辄扣分的方式又能有多大的成效呢?更何况这些规定的合理性还值得商榷,因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诸多思潮相互激荡,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中记载:“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因此,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一些老师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只拼命抓教学成绩,忽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甚至有人认为,德育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部分学生也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德育首位”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

中小学德育教育之现状及对策 摘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思想领域也正经历这一场深刻的革命-----------当我们打开窗户尽情的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偶尔也有一些苍蝇飞进来,诸如:网络恶搞、仇恨凶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步步侵蚀着我们的思想领域。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时期,特别是处在青春发育的中小学生,正由儿童向成人过渡。他们思想单纯,爱好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可塑性大。但由于中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因而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呢?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能否跟得上呢?该如何应对呢?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教育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也正在经受着严重的考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性解放等超级自由化思想充斥着我们整个社会,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譬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和“孝悌为先、尊老爱幼、大气包容、相敬如宾”的中华美德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离我们已渐行渐远……。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学校的德育现状如何呢?传统的美德和儒家思想能否抵制住西方歪风呢? 一、中小学生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重视不够,学生观念淡薄 经调查:现在的农村学校,由于领导教育观念作祟,仍大力奉行“应试教育”-----比比比----排排排------罚罚罚,再加上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小学,90%的学校只上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排在课程表上的德育课、体育等副科只是供上级检查而已,直接造成中小学生只知享受,不思进取: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只知爱幼,不知敬老:只知爱己,不知爱国。缺乏民族自尊心,仁爱之心者比比皆是。经统计:中小学生100人中 知道父母生日的知道父亲节、 母亲节的 帮母亲洗一 次脚的 喜欢看新闻 的 喜欢看恶搞 片的 23% 6% 0% 14% 92% 2.思想严重落后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那个火红年代的豪情壮语对现代的青少年起不了大的激励作用了,一切的“长大要当科学家、振兴中华、实现四化”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商品经济、西方各种思潮和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以致言行上有些“出格”了,甚至出现部分学生生存观念发生改变,缺乏精神支柱,思想空虚,品德下降。比如捐款,有的同学说上级借机骗钱的。比如组织上敬老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