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P认证考试指南全册Oracle Database 11g练习与知识点

OCP认证考试指南全册Oracle Database 11g练习与知识点
OCP认证考试指南全册Oracle Database 11g练习与知识点

OCP/OCA 认证考试指南全册

Oracle Database 11g

(1Z0-051,1Z0-052,1Z0-053)

练习与知识点

Author:Deerfer@20140630

第一章Oracle Database 11g体系结构概述本章学习内容

●解释内存结构

●描述进程结构

●讲述存储结构

练习1-1 研究所在环境的DRMS

确定自己所在的环境使用的应用程序、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然后集中精力研究数据库,体验一下数据库的规模和忙碌程度。考虑用户数量、数据易失性以及数据量。最后考虑它们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就每个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而言,允许多长的停机时间?允许损失多少数据?可以使用财务数字定量分析吗?

利用研究的结果,可以了解DBA角色的重要性。

应用程序:MDS计量生产调度平台

应用服务器:Oracle WebLogic Server 11g

数据库服务器:Oracle Database 11g

数据库规模:数据量大小、数据库对象多少、用户数、访问并发量、数据库节点格式(RAC 环境)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Mean Time To Repair

练习1-2 确定数据库是单实例还是分布式系统的一部分

运行查询来确定数据库是独立系统,还是更大的分布式环境的一部分。

(1)作为用户SYSTEM连接到数据库。

(2)确定实例是否为RAC数据库的一部分:

SELECT * FROM v$instance;

SELECT parallel FROM v$instance; -- NO:单实例数据库 YES:RAC数据库(3)确定数据库是否通过备用数据库的保护来防止数据丢失:

SELECT * FROM v$database;

SELECT protection_level FROM v$database; --UNPROTECTED数据库未受到保护

(4)确定是否数据库中配置了流:

SELECT * FROM dba_streams_administrator; --如果尚未配置流,那么将不返回任何行

Tips 1:Oracle Stream

Oracle Stream功能是为提高数据库的高可用性而设计的,在Oracle 9i及之前的版本这个功能被称为Advance Replication。Oracle Stream利用高级队列技术,通过解析归档日志,将归档日志解析成DDL及DML语句,从而实现数据库之间的同步。这种技术可以将整个数据库、数据库中的对象复制到另一数据库中,通过使用Stream的技术,对归档日志的挖掘,可以在对主系统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实现对数据库对象级甚至整个数据库的同步。

练习1-3 了解实例的内存结构

运行查询来确定构成实例的不同内存结构的当前大小。

(1)作为用户SYSTEM连接到数据库。

(2)显示可以动态重设大小的SGA组件的当前、最大和最小的容量:

SELECT component, current_size, min_size, max_size

FROM v$sga_dynamic_components;

查询结果如下:

显示的实例不包括流,因此流池的大小为零。自从启动实例后,大池和Java池都未发生变化,但共享池和数据库缓冲区缓存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仅配置了数据库缓冲区缓存的默认池,除进行大量调整的数据库外,通常都是这样的配置。

(3)确定已经(以及当前为)程序全局区分配了多少内存:

SELECT NAME, VALUE FROM V$PGASTAT

WHERE NAME IN ('maximum PGA allocated', 'total PGA allocated');

练习1-4 了解在实例中运行的进程

将运行查询来查看在实例中运行的后台进程。

(1)作为用户SYSTEM了解到数据库。

(2)确定哪些进程正在运行,以及每个进程的数量有多少:

SELECT program FROM v$session ORDER BY program; --有哪些进程

SELECT program FROM v$process ORDER BY program; --每个进程的数量

这些查询将得到相似结果:每个进程必须有会话(即使后台进程,也同样如此),而每

个会话必须有进程。可多次出现的进程将有个数据后缀,但支持用户会话的进程除外:它们都使用同一个名称。

查询结果如下:

ORACLE.EXE (CJQ0)

ORACLE.EXE (CKPT)

ORACLE.EXE (DBW0)

ORACLE.EXE (J000)

ORACLE.EXE (LGWR)

ORACLE.EXE (MMAN)

ORACLE.EXE (MMNL)

ORACLE.EXE (MMON)

ORACLE.EXE (PMON)

ORACLE.EXE (PSP0)

ORACLE.EXE (QMNC)

ORACLE.EXE (RECO)

ORACLE.EXE (SMON)

ORACLE.EXE (q000)

ORACLE.EXE (q001)

plsqldev.exe

plsqldev.exe

Tips 2:Oracle进程简要说明

(1)CJQ:Job queue,oracle的JOB进程,停止后JOB会停止运行

(2)CKPT:checkpoint,检查点进程,CKPT和LGWR这两个进程与DBWn进程互相合作,提供了既安全又高效的写脏数据块的解决方案。

(3)DBW:DBWR,database writer,就是写数据文件的进程。

(4)J000:ora_jxxx是系统job进程,可以用select * FROM DBA_JOBS_RUNNING 查询。

(5)LGWR:Log Writer,将日志缓冲区中的所有记录项写到日志文件中

(6)MMAN :Memory manager,内存管理进程,如果设定了SGA自动管理,MMAN 用来协调SGA内各组件的大小设置和大小调整

(7)MMNL:Memory Monitor Light,用于填充自动工作负载存储库(Automatic Workload Repository,AWR)MMNL进程会根据调度从SGA将统计结果刷新

输出至数据库表。

(8)MMON:Manageability Monitor,MMON从SGA定期捕获统计数据(默认是每小时一次),并将它们写入到数据字典中,在数据字典中,可以无限期地存储它

们(不过,默认方式是只存储8天)。

(9)PMON:Process Monitor,进程监控器,主要负责连接非正常中断后的清除工作,PMON负责释放相应的资源。

(10)PSP0:启动其它的Oracle进程(10g新增加的后台进程)。

(11)QMNC:监视高级队列,并警告从队列中删除等待消息的出队进程

(12)RECO :Distributed Database Recovery,负责在分布式数据库环境中自动恢复那些失败的分布式事务,保证分布式事务的一致性,在分布式事务中,要么同时

commit,要么同时rollback;

(13)SMON:System Monitor,系统监控进程,负责在实例启动时执行实例恢复,并清理不再使用的临时段。

(3)通过计算服务器进程数量(Linux或Unix平台上)或Oracle线程数量(Windows 上),演示会话生成后启动的服务器进程。

(a)在Linux上,从操作系统提示符可以运行以下命令:

ps –ef|grep oracle|wc -1

该语句将计算出名称中包含“Oracle”字符串的运行进程的数量,将包

括所有会话服务器进程(或许还包括其它进程)。

(b)在Windows上,启动任务管理器。对其进行配置,以便显示每个进程中的线程数量。

练习1-5 了解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在本练习中,将创建一个表段,然后计算出它的物理位置。

(1)创建一个未确定表空间的表—将在默认表空间中创建它,并包含一个区间:CREATE TABLE tab24 (c1 VARCHAR2(10));

(2)确定表所在的表空间、区间大小、区间所在的文件编号、以及作为区间开始位置的文件块:

SELECT TABLESPACE_NAME, EXTENT_ID, BYTES, FILE_ID, BLOCK_ID

FROM DBA_EXTENTS

WHERE OWNER = 'SYS'

AND SEGMENT_NAME = 'TAB24';

查询结果如下:

(3)根据名称确定文件:在看到提示时,替代前面查询中的file_id:

SELECT NAME FROM v$datafile WHERE file# = &file_id;

查询结果如下:

(4)精确计算出区间在文件中的位置(按它在文件中的开始字节数)。这要求找到表空间的块大小。在看到提示时输入(2)中查询返回的block_id和tablespace_name.

SELECT BLOCK_SIZE * &BLOCK_ID/1024/1024

FROM DBA_TABLESPACES

WHERE TABLESPACE_NAME = '&tablespace_name';

查询结果如下:

由此可见,表存放于一个64KB的区间中。此区间位于文件“D:\ORACLE\PRODUCT\10.2.0\ORADA TA\ORCL\SYSTEM01.DBF”中,从文件的大

约478MB处开始。

本章知识点回顾

单实例体系结构

●Oracle服务器是连接到数据库的实例。

●实例包括共享存储块以及一组后台进程。

●数据库是磁盘上的一组文件。

●用户会话是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进程的用户进程。

实例内存结构

●实例共享内存是系统全局区(SGA)

●会话的专用区域是程序全局区(PGA)

●SGA由一组子结构构成,其中一些是必须的(数据库缓冲区缓存、日志缓冲区和共享

池),而另一些是可选的(大池、Java池和流池)。

●可以动态重调SGA结构的大小,也可对其进行自动化管理,但日志缓冲区除外。

实例进程结构

●当用户连接时,将根据需要启动会话服务器进程。

●后台进程在启动实例时启动,在关闭实例前一直存在。

●服务器进程从数据库读取,后台进程对数据库执行写操作。

●某些后台进行始终存在(特别是SMON、PMON、DBWn、LGWR、CKPT和MMON),

而其它进程则根据启动的选项进行。

数据库存储结构

●数据库中有三类必须的文件:控制文件、联机重做日志文件和数据文件。

●控制文件存储完整性信息以及指向数据库其它部分的指针。

●联机重做日志存储应用于数据库的最新变更向量。

●数据文件存储数据。

●外部文件包括:参数文件、口令文件、归档重做日志以及日志和跟踪文件。

●表空间将逻辑数据存储(段)从物理数据存储(数据文件)中抽象出来。

●表空间可有多个数据文件组成。

●一个段包含多个区间、一个区间包含多个Oracle块、一个Oracle块包含多个操作系统

块。

●一个段可以包含位于多个数据文件的区间。

第二章安装和创建数据库

本章学习内容

●了解Oracle数据库管理工具

●规划Oracle数据库的安装

●使用OUI安装Oracle软件

●使用DBCA创建数据库

练习2-1 在Windows计算机上安装SQL Developer

在本练习中,将在Windows计算机上安装SQL Developer。

(1)下载安装SQL Developer

(2)从命令行提示窗口运行sqldeveloper.exe 可执行文件,确定完成安装。

练习2-2 确认可用的硬件资源

在本练习中,将先后针对Windows和Linux检查哪些可用的资源。

Windows:

(1)右键My Computer图标,打开Properties对话框。查看RAM容量。RAM至少为512MB,首选容量是1GB。

(2)选择Advanced选项卡,此后,在Performance部分单击Settings按钮。

(3)在Performance Options对话框中,选择Advanced选型卡。查看虚拟内存设置。这至少应为步骤(1)中报告的内存量的1.5倍。

(4)打开命令窗口,使用以下命令找到临时数据目录的位置:

C:\> echo %TEMP%

这将返回与下面类似的位置:

C:\ Temp

确认返回的文件系统(在本例中是驱动器C:)至少具有400MB的可用空间。(5)确定文件系统具有用于Oracle主目录和数据库的5GB空间。这必须是本地磁盘,不能是文件服务器。如果要复杂媒介安装程序(你很可能这样做吧),还需要另外1.5GB (可以在文件服务器上)。

Linux:

(1)在操作系统提示符下,运行free命令来显示主存和交换空间(理想情况下,至少为1GB)。这些都是total列的值。

(2)运行df –h,显示每个已安装文件系统的可用空间。确认具有用于Oracle主目录和数据库的5GB可用空间的文件系统。确认/tmp中有400MB的可用空间(如果它作为独立文件系统存在)

(3)使用rmp来检查是否已经安装了所有需要的包(正确版本和更新版本)。

rpm –qa|grep sysstat

(4)使用sysctl来检查是否已经安装了所有需要的内核设置,要执行此操作,必须拥有root用户权限。

sysctl –a|grep ip_loca_port_range

练习2-3 安装Oracle主目录

使用OUI在Linux上安装Oracle主目录。

(1)以dba成员组的身份登录到Linux。在下面的练习中,用户是db11g。使用id命令确认用户名和组成员,如图所示:

(2)使用su切换到root用户,并使用mkdir命令为Oracle Base创建一个符合OFA的目录。在本例中,这是/u02/app/db11g。使用chown和chmod命令。更改目录的所有权和访问模式,使Oracle用户对其拥有完全控制权利,然后退回到Oracle用户。(3)如果使用的不是控制台计算机,请将DISPLAY变量设置为指向正在使用的计算机上的

(4)…

练习2-4 使用DBCA创建一个数据库

在本练习中,将创建数据库监听器(如果还没有的话),然后在Windows或Linux上使用DBCA创建名为ocp11g的数据库。平台组件没有明显差别。

Tips 3:Oracle几个默认的用户

(1)SYS用户,拥有数据字典

(2)SYSTEM,用于大多数DBA工作

(3)DBSNMP,用于外部监视

(4)SYSMAN,供Enterprise Manager使用

本章知识点回顾

了解Oracle数据库管理工具

●安装:OUI

●数据库创建和升级:DBCA、DBUA

●发送即席SQL:SQL*Plus、SQL Developer

●备份:RMAN、Oracle Secure Backup

●网络管理:Oracle Net Manager、Oracle Net Configuration Assistant

●加载和卸载数据的实用程序:Data Pump、SQL*Loader

●管理: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Database Control、Grid Control

规划Oracle数据库的安装

硬件要求

●磁盘空间

●主存

?交换空间

?临时空间

?图形终端

操作系统要求

●认证的版本

●必须的包

●内核设置

OFA:适当的Oracle Base目录

使用OUI安装Oracle软件

●使用适当的操作系统用户

●设置必须的环境变量(Linux、Unix)

●提供对root用户账户的访问(Linux、Unix)

●执行交换式或无提示安装

使用Database Configuration Assistant 创建数据库

●可用使用DBCA或SQL*Plus命令行创建数据库

●DBCA可以基于保存的模板创建数据库

●DBCA和SQL*Plus命令可以删除数据库

●在创建数据库之前,必须首先创建实例

●对于在创建时未选中的任何选项,可以再以后予以添加

第三章实例管理

本章学习内容

●设置数据库初始化参数

●描述启动和关闭数据库时的多个阶段

●使用警报日志和跟踪文件

●使用数据字典和动态性能视图

练习3-1 查询和设置初始化参数

本练习将使用SQL*Plus或SQL Developer来管理初始化参数。

(1)以用户SYS的身份(具有SYSDBA权限)连接到数据库(必须处于打开状态)。使用操作系统身份验证或口令文件身份验证。

(2)显示所有基础参数,检查它们已被设置了适当的值,还是使用默认值。

SELECT name,value,isdefault FROM v$parameter WHERE isbasic='TRUE'ORDER BY name;

(3)读者应该对具有默认值的基本参数研究一番,看默认值是否合适。实际上,应该考虑所有的基本参数。

(4)将PROCESSES参数更改为200。这是一个静态参数,意味着其值不能在内存中更改并立即生效。必须在静态pfile中设置它,或者如果使用spfile,可以通过指定“scope=spfile”然后重启数据库进行设置。

ALTER SYSTEM SET processes=200; --静态参数执行报错

ALTER SYSTEM SET processes=200scope=SPFILE; --需要重启数据库使其生效(5)重新运行步骤(3)的查询。注意PROCESSES和SESSIONS的新值。PROCESSES 限制允许连接到实例的的操作系统进程数量,SESSION限制会话数量。这些数字是相关的,因为每个会话后需要进程。SESSION的默认值从PROCESSES派生出来,因此,如果SESSIONS采用默认值,那么此时将有一个新值。

(6)为会话更改NLS_LANGUAGE参数的值。选择需要的主流语言(Oracle支持多种语言:截止到目前,支持67种语言),当必须使用英文单词指定语言(例如,使用German,而非Deutsch)。

ALTER SESSION SET nls_language=German;

(7)通过查询系统日期确认更改已经生效。

SELECT to_char(SYSDATE,'day') FROM dual;

查询结果如下:

用户可能需要使用另一个ALTER SESSION 命令,将会话语言改回以前的语言,否则在要准备处理的会话正使用的语言的错误信息。

(8)更改OPTIMIZER_MODE参数,当仅将作用域限制为运行中的实例,不要更新参数文件。本练习启用了被启用的基于规则的优化器(可用于测试一些旧代码)

ALTER SYSTEM SET optimizer_mode = RULE SCOPE=MEMORY;

(9)确认更改已经生效,但没有写到参数文件中

SELECT VALU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 = 'optimizer_mode'

UNION

SELECT VALUE FROM V$SPPARAMETER WHERE NAME = 'optimizer_mode';

查询结果如下:

(10)在运行的实例中,将OPTIMIZER_MODE恢复为标准值

ALTER SYSTEM SET optimizer_mode = ALL_ROWS SCOPE = MEMORY;

练习3-2 启动和关闭数据库

这个练习使用SQL*Plus启动一个实例并打开一个数据库,然后使用Database Control 将其关闭。如果数据库已经处于打开状态,则以其它顺序执行,注意,在windows系统中,需要确认运行了数据库对应的Windows服务。其名称的格式为OracleServiceSID,其中的SID为实例名称。

(1)以拥有ORACLE_HOME的操作系统组成员的身份登录计算机,并为ORACLE_HOME、PATH和ORACLE_SID合理设置环境变量。

(2)检查数据库侦听器的状态,如有必要,将其启动。在操作系统命令指示窗口中输入如下命令:

lsnrctl status

lsnrctl start

(3)检查Database Control控制台的状态。如有必要,将其启动。在操作系统命令提示窗口中输入如下命令:

emctl status dbconsole

emctl start dbconsole

(4)使用/nolog 开关启动SQL*Plus,已阻止将立即出现的登录提示。

sqlplus /nolog

(5)使用操作系统身份验证,以SYS的身份连接数据库。

connect / as sysdba

(6)只启动实例。然后查询V$INSTANCE视图并检查其STATUS列。注意实例的状态是启动“STARTED”

startup nomount;

select status from v$instance;

(7)加载数据库并查询实例状态。现在数据库已被实例进行了“加载mount”。

alter database mount;

select status from v$instance;

(8)打开数据库

alter database open;

(9)通过查询V$INSTANCE确认已经打开了数据库。数据库现在的状态应该为“OPEN”select status from v$instance;

(10)通过浏览器了解到Database Control控制台。主机名和端口将显示在步骤(3)中emctl status dbconsole命令的输出结果中。URL将类似于https://localhost:port/em,端口号一般为1158.

(11)以SYS身份,使用创建数据库时选择的口令登录,并从Connect AS下拉框中选择SYSDBA。

(12)在数据库主页中单击Shutdown按钮。

练习3-3 使用警报日志

在本练习中,将定位警报日志,并找到练习3-1中的参数更改条目和练习3-2中的启动和关闭条目。

(1)使用SQL*Plus或SQL Developer连接到数据库,找到BACKGROUND_DUMP_DEST 参数的值。

SELECT VALU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 = 'background_dump_dest';--告警日志存储路径

查询结果如下:

注意,也可以在Database Control 中找到此值。

(2)定位到上面的目录

(3)打开警报日志。此文件称为alert_SID.log,其中SID是实例名。

(4)在文件结尾处,看到练习3-1中的ALTER SYSTEM命令以及启动和关闭结果。

练习3-4 查询数据字典和动态性能视图

在本练习中,通过查询视图来了解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1)使用SQL*Plus或SQL Developer连接到数据库

(2)使用动态性能视图来确定哪些数据文件和表空间构成了数据库以及数据文件的大小。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52298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522988.html,, D.BYTES FROM V$TABLESPACE T

JOIN V$DATAFILE D ON T.TS# = D.TS#

ORDER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522988.html,;

查询结果如下:

(3)从数据字典视图中获取同一信息。

SELECT tablespace_name, file_name, BYTES FROM dba_data_files ORDER BY tablespace_name;

查询结果如下:

(4)确定所有controlfile副本的位置。使用两种技术:

SELECT * FROM v$controlfile;

查询结果:

SELECT VALU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 = 'control_files';

查询结果:

(5)确定联机重做日志文件成员的位置及大小。由于大小是组的特性,并非成员的特性,需要将两个视图连接在一起。

SELECT m.group#, m.member, g.bytes/1024/1024

FROM v$log g

JOIN v$logfile m

ON m.group# = g.group#

ORDER BY m.group#, m.member;

查询结果:

本章知识点回顾

描述启动和关闭数据库时的多个阶段

●包括三个阶段:NOMOUNT、MOUNT和OPEN

●NOMOUNT模式需要参数文件

●MOUNT模式需要控制文件

●OPEN模式需要数据文件和联机重做日志文件

设置数据库初始化参数

●不结果关闭/启动过程,就不能更改静态参数文件

●可以针对实例或会话,以动态方式更改其它参数

●可以在动态性能视图V$PARAMETER和V$SPPARAMETER中查看参数

使用警报日志和跟踪文件

●警报日志是有关关键操作的连续消息流

●跟踪文件通常是由于在后台进程中遇到错误生成的

使用数据字典和动态性能视图

●动态性能视图使用实例或控制文件的信息填充

●数据字典视图使用数据字典的信息填充

●动态性能视图汇聚实例整个生命周期的值,在启动时重新初始化

●数据字典视图显示关闭和启动期一直持久保存的信息

●数据字典视图和动态性能视图都通过同义词来发布

第四章配置Oracle网络环境

本章学习内容

●配置和管理Oracle网络

●使用Oracle共享服务器体系结构

练习4-1 配置Oracle Net

在本练习中,将使用图形化工具和命令行工具来创建一个完整的Oracle Net环境。由此,读者可以看出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中的区别。

(1)创建Oracle Net配置文件使用的目录,并设置指向此位置的TNS_ADMIN变量。目录的位置无关紧要,只要Oracle用户有权执行创建、读取和写入即可。

在Linux系统中:

mkdir /01/oracle/net --创建文件路径

export TNS_ADMIN=/u01/oracle/net --设置环境变量

确保从现在开始,都从设置了变量的会话中执行所有工作。

在Windows系统中:

mkdir d:\oracle\net

创建注册表项TNS_ADMIN,并将其设置为Oracle Home分支的注册表中的字符串变量。这通常是: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ORACLE\KEY_OraDb11g_home1

(2)通过从操作系统提示符中运行TNSPING命令来检查是否读取了变量:

tnsping orcl

(3)启动Net Manager。

在Linux系统中,从操作系统提示符中运行netmgr。在Windows系统中,从“开始”

菜单启动它。Net Manager 窗口最上面的行将显示Oracle Net 文件的位置。如果这不是新目录,则TNS_ADMIN变量设置的不正确。

(4)创建新侦听器:展开导航树的Local分支,突出显示Listeners项,然后点击“+”图

标。

(5)输入侦听器名“NEWLIST”,然后单击OK按钮。

(6)单击Add Address按钮。

(7)对于Address1,选择“TCP/IP”作为协议,并输入“127.0.0.1”作为主机,“1521”

作为端口。

(8)创建新服务名:突出显示导航树的Service Naming项,然后单击“+”图标。

(9)输入―NEW‖作为新服务名,然后单击Next按钮。

(10)选择―TCP/IP‖作为协议。然后单击Next按钮。

(11)输入―127.0.0.1‖作为主机名,―1521‖作为端口,然后单击Next按钮

(12)输入“SERV1”作为服务名,然后单击Next按钮

(13)单击Finish按钮。如果尝试进行尝试,将显示失败

(14)通过单击File和Save Network Configuration菜单项保存配置。这将在TNS_ADMIN 目录中创建linstener.ora文件盒tnsname.ora文件。

(15)使用编辑器检查这两个文件。

LISTENER.ORA文件如下:

# listener.ora Network Configuration File: D:\oracle\product\10.2.0\db_2\NETWORK\ADMIN\listener.ora

# Generated by Oracle configuration tools.

LISTENER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ChuPengfei-PC)(PORT = 1521))

)

TNSNAMES.ora文件如下:

ORCL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ChuPengfei-PC)(PORT = 1521))

(CONNECT_DA TA =

(SERVER = DEDICATED)

(SERVICE_NAME = orcl)

)

)

(16)从操作系统提示符中使用lsnrctl start listener 启动监听器。

(17)在操作系统提示符中使用tnsping orcl尝试连接字符串。

(18)使用sqlplus / as sysdba,经操作系统省份验证连接到数据库,忽略任何监听器。(19)为正在运行的实例设置service_names参数和local_listener参数(仅限于内存,不在参数文件中设置),并向新侦听器注册新服务名:

ALTER SYSTEM SET service_names=sercvl SCOPE=MEMORY;

ALTER SYSTEM SET local_listener=NEW SCOPE=MEMORY;

ALTER SYSTEM REGISTER;

(20)在操作系统提示符下,使用lsnrctl services newlist,确认已向新侦听器注册了新服务。(21)通过使用以下代码登录,确认新网络环境已生效:

sqlplus system/oracle@new

练习4-2 设置共享的服务器环境

本练习是【练习4-1】中步骤(21)的延续,用户需要配置共享服务器。并证实其可以运行。

(1)设置dispatchers参数和share_servers参数,并注册到侦听器,命令如下:

ALTER SYSTEM SET dispatchers=’(protocol=tcp)(dispatchers=2)’

SCOPE=MEMORY;

ALTER SYSTEM SET shared_servers=4SCOPE=MEMORY;

ALTER SYSTEM REGISTER;

(2)通过查询视图V$PROCESS,确认调度程序和共享服务器已经启动、查找名为S000、S001、S003、D000、D001的进程

SELECT program FROM v$process ORDER BY program;

(3)在操作系统提示窗口,确认调度程序已经注册到侦听器。

lsnrctl services listener

(4)通过侦听器进行了解,并确认通过共享服务器机制执行了连接。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52298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522988.html,

FROM v$dispatcher d, v$shared_server s, v$circuit c

WHERE d.paddr = c.dispatcher

AND s.paddr = c.server;

(5)还原到最初的配置以清理环境。

ALTER SYSTEM SET local_listener=''SCOPE=MEMORY;

ALTER SYSTEM SET service_names=''SCOPE=MEMORY;

ALTER SYSTEM SET dispatchers=''SCOPE=MEMORY;

ALTER SYSTEM SET shared_servers=0SCOPE=MEMORY;

ALTER SYSTEM REGISTER;

(6)在操作系统提示窗口,使用命令停止侦听器

lsnrctl stop listener

(7)取消设置TNS_ADMIN变量。在linux系统中,采用export TNS_ADMIN=’’;在Windows系统中,删除TNS_ADMIN注册表项。

本章知识点回顾

配置和管理Oracle网络

●服务器段文件是listener.ora和sqlnet.ora(可选)

●客户端文件是tnsnames.ora和sqlnet.ora(可选)

●Oracle Net文件位于ORACLE_HOME/network/admin,或位于TNS_ADMIN变量指向的

目录。

●名称解析可以本地执行(使用tnsnames.ora文件),也可以在中心位置执行(使用LDAP

目录)

●Easy Connect不需要任何名称解析

●一个侦听器可以侦听多个数据库

●多个侦听器可以连接一个数据库

●可以使用静态(通过在listener.ora文件详细编写代码)或动态(由PMON进程更新侦

听器)方法,向侦听器注册实例

●每个用户进程都存在到专用服务器进程的持久连接

使用Oracle共享服务器体系结构

●用户进程连接到调度程序,这些连接是持久的

●所有调度程序在一个公共队列上放入请求

●共享服务器进程从公共队列中取走请求

●每个调度程序都有自己的响应队列

●共享服务器进程将结果放在适当调度程序的响应队列上

●调度程序取出结果,将结果返回给适当的用户进程

●共享服务器至少配置两个实例参数:dispatchers和shared_servers。

(整理)SQLServer数据库基本知识点.

SQL Server 数据库基本知识点一、数据类型

二、常用语句 (用到的数据库Northwind) 查询语句 简单的Transact-SQL查询只包括选择列表、FROM子句和WHERE子句。它们分别说明所查询列、查询的 表或视图、以及搜索条件等。例如,下面的语句查询Customers 表中公司名称为“Alfreds Futterkiste”的ContactName字段和Address字段。 SELECT ContactName, Address FROM Customers WHERE CompanyName='Alfreds Futterkiste' (一) 选择列表 选择列表(select_list)指出所查询列,它可以是一组列名列表、星号、表达式、变量(包括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等构成。 1、选择所有列 例如,下面语句显示Customers表中所有列的数据: SELECT * FROM Customers 2、选择部分列并指定它们的显示次序查询结果集合中数据的排列顺序与选择列表中所指定的列名排列顺序相同。 例如: SELECT ContactName, Address FROM Customers 3、更改列标题 在选择列表中,可重新指定列标题。定义格式为: 列标题 as 列名 列名列标题如果指定的列标题不是标准的标识符格式时,应使用引号定界符,例如,下列语句使用汉字显示列标题: SELECT ContactName as 联系人名称, Address as地址 FROM Customers 4、删除重复行

SELECT语句中使用ALL或DISTINCT选项来显示表中符合条件的所有行或删除其中重复的数据行,默认 为ALL。使用DISTINCT选项时,对于所有重复的数据行在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中只保留一行。 SELECT DISTINCT(Country) FROM Customers 5、限制返回的行数 使用TOP n [PERCENT]选项限制返回的数据行数,TOP n说明返回n行,而TOP n PERCENT 时,说明n是 表示一百分数,指定返回的行数等于总行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 SELECT TOP 2 * FROM Customers SELECT TOP 20 PERCENT * FROM Customers (二)FROM子句 FROM子句指定SELECT语句查询及与查询相关的表或视图。在FROM子句中最多可指定256个表或视图,它们之间用逗号分隔。在FROM子句同时指定多个表或视图时,如果选择列表中存在同名列,这时应使用对象名限定这些列 所属的表或视图。例如在Orders和Customers表中同时存在CustomerID列,在查询两个表中的CustomerID时应 使用下面语句格式加以限定: select * from Orders,Customers where Orders.CustomerID =Customers.CustomerID 在FROM子句中可用以下两种格式为表或视图指定别名: 表名 as 别名 表名别名 select * from Orders as a,Customers as b where a.CustomerID =b.CustomerID SELECT不仅能从表或视图中检索数据,它还能够从其它查询语句所返回的结果集合中查询数据。 例如: select * from Customers where CustomerID in (select CustomerID from Orders where EmployeeID=4) 此例中,将SELECT返回的结果集合给予一别名CustomerID,然后再从中检索数据。 (三) 使用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 WHERE子句设置查询条件,过滤掉不需要的数据行。例如下面语句查询年龄大于20的数据:select CustomerID from Orders where EmployeeID=4

数据库练习题

数据库练习题 一、表结构 1.1.1雇员表(emp) 记录了每个雇员的基本信息 NO 字段类型描述 1 empno Number(4)雇员编号 2 ename Varchar2(10) 雇员姓名 3 job Varchar2(9) 工作职位 4 mgr Number(4) 雇员的领导(经理)编号 5 hierdate date 入职日期 6 sal Number(7,2) 月薪/工资 7 comm Number(7,2) 奖金 8 deptno Number(2) 雇员所属部门的编号 数据如下: 1.1.2部门表(dept) 记录了每个部门的基本信息 NO 字段类型描述 1 deptno Number(2) 部门编号(唯一) 2 dname Varchar2(14) 部门名称 3 loc Varchar2(13) 地址

1.1.3工资等级表(salgrade) 一个公司的工资等级制,用来表示同一等级的工资下限及上限 NO 字段类型描述 1 Grade number 等级名称 2 Losal number 此等级的最低工资 3 hisal number 此等级的最高工资 1.1.4奖金表(bonus) 一个公司中雇员获得奖金的情况 NO 字段类型描述 1 ename Varchar2(10) 雇员姓名 2 Job Varchar2(9) 雇员工作 3 Sal Number 工资 4 comm Number 奖金 二、单表查询习题 1.选择部门30中的所有职工 2.列出所有业务员(CLERK)的姓名,编号,和部门编号 3.找出奖金高于薪金的员工 4.找出奖金高于薪金的60%的员工 5.找出部门10中所有经理(MANAGER)和部门20中所有业务员(CLERK)的详细资料 6.找出部门10中所有经理(MANAGER),部门20中所有业务员(CLERK),既不是经理又不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 本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本章重点介绍了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重点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 1.1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数据作为表达信息的一种量化符号,正在成为人们处理信息时重要的操作对象。所谓数据处理就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工作全部过程的概述。数据处理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数据海洋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决策依据。数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心。数据处理工作由来以久,早在1880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时,就已采用穿孔卡片来存储人口普查数据,并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这些普查数据所进行的处理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其后其硬件、软件的迅速发展,加之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管理进入一个革命性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关系、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操作方式,数据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才刚刚起步,数据管理中全部工作,都必须要由应用程序员自己设计程序完成去完成。由于需要与计算机硬件以及各外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直接打交道,程序员们常常需要编制大量重复的数据管理基本程序。数据的逻辑组织与它的物理组织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管理工作的许多应用程序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编制。这样就给数据管理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并且由于一组数据常常只对应于一种应用程序,因此很难实现多个不同应用程序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存在着大量重复数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2】文件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及系统软件尤其是文件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文件系统来帮助完成数据管理工作,具体讲就是:数据以多种组织结构(如顺序文件组织、索引文件文件组织和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等)的文件形式保存在外部存储设备上,用户通过文件系统而无需直接与外部设备打交道,以此来完成数据的修改、插入、删除、检索等管理操作;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减轻进行数据管理的应用程序工作量,更重要地是,当数据的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数据的逻辑组织可以不受任何影响,从而保证了基于数据逻辑组织所编制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受硬件设备变化的影响。这样就使得程序和数据之间具有了一定的相互独立性。 但由于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完全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具体要求而设计,它的管理与维护完全是由应用程序本身来完成,因此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修改时,应用程序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修改;同样当应用程序需要进行变动时,常常又会要求数据的逻辑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管理中的维护工作量也是较大的。更主要的是由于采用文件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常常需要将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人为地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文件,以便通过基于文件系统的编程来实现来对它们的管理操作。这样做同样会导致数据的过多冗余和增加数据维护工作的复杂性。例如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医务部门对学生数据信息的管理,这三个部门中

[笔试]-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第一部分:判断(共12题) 1、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性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广义的培养目标,即教育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2、发展教育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育方针予以强调)。 3、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 4、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5、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宏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等。 7、微观高等教育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高校教学系统组成: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10、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养的目的;现实参与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共21题) 1、高等教育P5: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富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使用。 4、教育方针P29: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5、教育目的P34: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总的规格要求。 6、社会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即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这种目的观的主要观点强调高等教育价格首先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 7、个人本位高等教育目的观P55: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需要,个人发展出发设计教育目的的观点,强调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人本身的生活服务。 8学制P85: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9、高等教育管理体制P115: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3)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库基础知识习题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习题 一、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1)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数据共享最好的是(C)。 A)人工管理阶段B)文件系统阶段C)数据库系统阶段D)三个阶段相同 (2)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B)。 A)存储问题B)共享问题C)安全问题D)保护问题 (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A)数据模型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员 (4)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之间的关系是(C)。 A)DB 包含DBS 和DBMS B)DBMS 包含DB 和DBS C)DBS 包含DB 和DBMS D)没有任何关系 (5)负责数据库中查询操作的数据库语言是(C)。 A)数据定义语言B)数据管理语言C)数据操纵语言D)数据控制语言 (6)数据库设计中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C)。 A)内模式B)概念模式C)外模式D)设计模式 (7)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所谓数据独立性是指(D) 。 A)数据与程序独立存放B)不同的数据被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 C)不同的数据只能被对应的应用程序所使用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二、数据模型及关系数据库系统 (1)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D)。 A)记录长度B)文件的大小C)联系的复杂程度D)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2)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C)。 A)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分析B)数据分析、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C)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D)数据结构、数据分析、数据完整性约束 (3)下面哪种数据模型与计算机无关(A)。 A)概念数据模型B)逻辑数据模型C)物理数据模拟D)层次数据模型 (4)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是(B)。 A)属性B)二维表C)网状结构D)树状结构 (5)在学生管理的关系数据库中,存取一个学生信息的数据单位是(D)。 A)文件B)数据库C)字段D)记录 (6)下列关于关系数据库中数据表的描述,正确的是(D)。 A)数据表相互之间存在联系,但用独立的文件名保存 B)数据表相互之间存在联系,是用表名表示相互间的联系 C)数据表相互之间不存在联系,完全独立 D)数据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7)学校规定学生住宿标准是:本科生4 人一间,硕士生2 人一间,博士生1 人一间,学生与宿舍之间形成了住宿关系,这种住宿关系是(C)。 A)一对一联系B)一对四联系C)一对多联系D)多对多联系

数据库原理王珊知识点整理

目录 1.1.1 四个基本概念 (1) 数据(Data) (1)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1) 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1) 基本特征 (1)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1) 数据定义功能 (1)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1) 数据操纵功能 (2)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2)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2) 其它功能 (2) 数据库系统(DBS) (2) 1.1.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 数据管理 (3)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3) 人工管理特点 (3) 文件系统特点 (4) 1.1.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4) 数据结构化 (4) 整体结构化 (4) 数据库中实现的是数据的真正结构化 (4)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 (5) 数据独立性高 (5) 物理独立性 (5) 逻辑独立性 (5)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二级映像功能来保证的 (5)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5)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6)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7)

关系数据模型的优缺点 (8) 1.3.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 (8) 型(Type):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 (8) 值(Value):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 (8) 模式(Schema) (8) 实例(Instance) (8) 1.3.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9)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 (9)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 (9)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也称存储模式) (9) 1.3.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9)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10) 模式/内模式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0) 1.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0) 数据库管理员(DBA)职责: (10)

vf数据库基础知识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VF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 在一个二维表中,行称为________,列称为________。 A) 属性;元组B) 元组;属性 C) 关系;元组D) 属性;关系 2.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_______。 A) 数据库管理系统B) 数据库 C) 数据D) 数据库应用系统 3. VFP是一种________数据库管理系统。 A) 层次型B) 网状型 C) 关系型D) 树型 4.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是________。 A) 数据库系统B) 操作系统 C) 数据库管理系统D) 命令系统 5. 在关系模型中,从表中选出满足条件的记录的操作称为________。 A) 连接B) 投影 C) 联系D) 选择 6.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A) 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B) 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较少,而数据库系统能管理大量数据 C) 文件系统比较简单,数据库系统比较复杂 D) 文件系统没有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解决了这些问题 7. 在关系运算中,选择的操作对象是________;投影的操作对象是_______ _;连接的操作对象是________。 A) 一个表;一个表;两个表 B) 一个表;两个表;两个表 C) 一个表;一个表;一个表 D) 两个表;一个表;两个表 8. 在关系数据库中,基本的关系运算有三种,它们是________。 A) 选择、投影和统计B) 选择、投影和连接 C) 排序、索引和选择D) 统计、查找和连接 9. VFP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谓关系是指________。 A) 表中各个记录之间的联系 B) 数据模型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式 C) 表中各个字段之间的联系 D) 一个表与另一个表之间的联系 10. 一个仓库里可以存放多个部件,一种部件可以存放于多个仓库,仓库与部件之间是________的联系。 A) 一对一B) 多对一 C) 一对多D) 多对多 11. 自然连接要求被连接的两关系有若干相同的________。 A) 实体名B) 属性名

嘉应学院数据库试卷(终极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用于数据库恢复的重要文件是 A、数据库文件 B、索引文件 C、日志文件 D、备注文件 2、如果事务T对数据R已经加X锁,则其他事务对数据R A、可以加S锁不能加X锁 B、可以加X锁不能加S锁 C、可以加S锁也可以加X锁 D、不能加任何锁 3、 A D、软件工具 4、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当关系的型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这是 A、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B、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C、数据的位置独立性 D、数据的存储独立性 5、设关系R和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100和300,关系T是R与S的笛卡尔积,则T的元组个数是 A、400 B、10000 C、30000 D、90000 6、下面对于关系的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A、关系中的每个属性是不可分解的 B、在关系中元组的顺序是无关紧要的 C、任意的一个二维表都是一个关系(反过来对) D、每一个关系只有一种记录类型 7、视图消解(view resonlution)的概念是 A、将对视图的查询转换为逻辑查询的过程 B、将对视图的查询转换为对具体数据记录查询的过程 C、将对视图的查询转换为对数据文件的查询的过程 D、将对视图的查询转换为基本表的查询的过程 8、下面有关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实体类型转换一个关系模式 B、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 C、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联系的任意一端实体所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n端) D、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9、在两端锁协议中,事务分为两个阶段,它们是(第二是释放封锁,也称为收缩阶段) A、第一阶段是获得封锁,也称为扩展阶段 B、第一阶段是获得封锁,也称为并行阶段 C、第一阶段是获得封锁,也称为收缩阶段 D、第二阶段是释放封锁,也称为扩展阶段 10、E-R图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A、概念模型 B、逻辑模型 C、结构模型 D、物理模型 11、在数据字典中,能同时充当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的是 A、数据记录 B、数据通路 C、数据存储 D、数据结构 12、关系模型的结构是 A、层次结构 B、网状结构 C、二维结构 D、对象结构 13、下列聚合函数中不忽略空值(null)的是 A、SUM(列名) B、MAX(列名) C、COUNT(*) D、AVG(列名) 14、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 A、安全性管理子系统 B、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并发控制子系统 D、恢复管理子系统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目录未找到目录项。 一数据库基础知识(第1、2章) 一、有关概念 1.数据 2.数据库(DB)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Access 桌面DBMS VFP SQL Server Oracle 客户机/服务器型DBMS MySQL DB2 4.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DB)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 概念模型 一、模型的三个世界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 无关。 3.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 二、实体及属性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 3.关键词(码、key):能唯一标识每个实体又不含多余属性的属性组合。 一个表的码可以有多个,但主码只能有一个。 例:借书表(学号,姓名,书号,书名,作者,定价,借期,还期) 规定:学生一次可以借多本书,同一种书只能借一本,但可以多次续借。 4.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 例 student(no,name,sex,age,dept) 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 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 1:1联系 1:n联系 m:n联系 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 属性: 联系: 说明:① 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② 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 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知识分享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3 1.试述关系模型的3个组成部分。 1)数据结构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非常简单,只包括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从用户角度,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扁平的二维表。 2)数据操作 关系操作采用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这种方式称为一次一集合的方式。而非关系数据结构的数据操作方式为一次一记录方式。 关系模型中常用的关系操作包括查询操作和插入、删除、修改操作两大部分。 3)完整性约束 关系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完整性控制机制,允许定义三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 2.定义并理解下列术语,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 ①域(Domain)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②笛卡尔积(Cartesian Product) 定义3.2 给定一组域D1,D2,…,D n,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域。D1,D2,…,D n的笛卡尔积为: D1×D2×…×D n={(d1,d2,…,d n)|d i D i,i=1,2,…,n} ③关系

D1×D2×…×D n的子集叫作在域D1,D2,…,D n上的关系,表示为: R(D1,D2,…,D n),这里R是关系名。 ④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也可称为记录(Record)。 ⑤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也可以称为字段(Filed )。由于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为每列起一个名字,称为属性(Attribute)。 2)主码、候选码、外码 ①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或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或码(Key)。其中属性组中不能含有多余的属性。 ②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作为主码(Primary Key)。每个关系有且仅有一个主码。 ③如果一个属性或属性组不是所在关系的码,却是另一个关系的码,则称该属性或属性组为所在关系的外码。 3)关系模型、关系、关系数据库 ①关系数据库中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值,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关系模式可以用一个五元组表示:R(U,D,DOM,F)。 ②关系是笛卡尔积的有限集,关系是一个二维表。 ③采用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称为关系数据库。 3.试述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在参照完整性中,为什么外码属性的值也可以为空?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为空? 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一次可以删除( )。D A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 .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 B. % C. LIKE 5.()是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D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oracle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abc$ B、abc C、abc_ D、_abc 8.使用SQL命令将教师表teacher中工资salary字段的值增加500,应该使用的命 令是()。D A、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大学数据库全面知识点资料整理

第1章绪论 1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2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3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与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它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4 .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等特点。 5 .DBMS还必须提供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等数据控制功能。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填空题) ①数据库定义功能;②数据存取功能;③数据库运行管理;④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7.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象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问答题) 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填空题) 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9 .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将这些模型划分为两类,它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类是概念模型,第二类是数据模型。 (问答题) 10 .定义并解释概念模型中以下术语: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码,实体联系图(E-R 图) (填空题)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叫实体。 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具有相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实体集:同型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一个实体可由若干个属性来刻画。 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码。 实体联系图: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形表示,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 : 1,1 : n或m : n)。 11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指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实际数据库系统中所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 13 .数据模型中的数据结构是对数据系统的静态特征描述,包括数据结构和数据间联系的描述,数据操作是对数据库系统的动态特征描述,是一组定义在数据上的操作,包括操作的涵义、操作符、运算规则及其语言等。 (问答题) 14 .定义并解释以下术语:DDL、DML (填空题) DDL: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的语言。 DML:数据操纵语言。用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的语句。 15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采用该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的数据库系统称为关系数据库系统。 (问答题) 16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三大类: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Access2010《数据库基本知识》综合练习试题

Access2010《数据库基本知识》综合练习试题 (共有 37 题; 满分: 39 分; 总时; 80 分钟) 第1 题: (单选题, 1 分) 下面关于关系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 A.一个关系是一张二维表 B.二维表一定是关系 C.有的二维表不是关系 D.同一列只能出自同一个域 [A]选A [B]选B [C]选C [D]选D 答案: B 第2 题: (单选题, 1 分) 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图形是_____。 A.椭圆形 B.矩形 C.三角形 D.菱形 [A]选A [B]选B [C]选C [D]选D 答案: D 第3 题: (单选题, 1 分) 下列实体的联系中,属于多对多的联系是_____。 A.工厂与厂长 B.工厂与车间 C.车间与车间主任 D.读者与图书馆图书 [A]选A [B]选B [C]选C [D]选D 答案: D 第4 题: (单选题, 1 分) 假定有关系模式:部门(部门号,部门名称),职工(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部门号),工资(职工号,基本工资,奖金),级别(职称,对应行政级别),要查找在“财务部”工作的职工的姓名及奖金,将涉及的关系是_____。 A.职工,工资 B.职工,部门 C.部门,级别,工资 D.职工,工资,部门 [A]选A [B]选B [C]选C [D]选D 答案: D

第5 题: (单选题, 1 分) 在Access表中,可以定义3种主关键字,它们是_____。 A. 单字段、双字段和多字段 B. 单字段、双字段和自动编号 C. 单字段、多字段和自动编号 D. 双字段、多字段和自动编号 [A]选A [B]选B [C]选C [D]选D 答案: C 第6 题: (单选题, 1 分) 在打开某个Access2010 数据库后,双击“导航窗格”上的表对象列表中的某个表名,便可打开该表的_________。 A.关系视图 B.查询视图 C.设计视图 D.数据表视图 [A]选A [B]选B [C]选C [D]选D 答案: D 第7 题: (单选题, 1 分) 对于Access2010 数据库,在下列数据类型中,不可以设置“字段大小”属性的是_______。 A.文本 B.数字 C.备注 D.自动编号(分长整、同步复制ID) [A]选A [B]选B [C]选C [D]选D 答案: C 第8 题: (单选题, 1 分) 在表设计视图中,若要将某个表中的若干个字段定义为主键,需要先按住_____键, 逐个单击所需字段后,再单击“主键”按钮。 A.Shift B.Ctrl C.Alt D.Tab [A]选A [B]选B [C]选C [D]选D 答案: B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

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

数据库知识点整理(全)

UNIT 1 四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2.数据库的定义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系统软件)。 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功能;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实用程序)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 数据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 应用系统 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 (1) 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2) 数据结构化;(3) 数据独立性高;(4) 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模型 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通俗地讲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数据的模拟。 数据模型三要素。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它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数据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主要有查询和更改(包括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及其联系应该满足的条件限制 E-R图 实体:矩形框表示 属性:椭圆形(或圆角矩形)表示 联系:菱形表示 组织层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来表示数据之间的联系) 基本概念: 关系(Relation) :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元组(记录): 表中的一行 属性(字段):表中的一列,给每一个属性名称即属性名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分量为最小单位,不可分 主码(Key):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等。此外,数据库技术还为用户提供了非常简便的使用手段使用户易于编写有关数据库应用程序。特别是近年来推出的微型计算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ASELL,操作直观,使用灵活,编程方便,环境适应广泛(一般的十六位机,如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_习题

第 1 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_习题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D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C.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D.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2.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当关系的模型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这是()。 B A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B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C.数据的位置独立性 D .数据的存储独立性 3.数据库三级模式中,用逻辑数据模型对用户所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是()。 A A .外模式 B .概念模式C.内模式D.逻辑模式 4.以下对关系模型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在一个关系中,每个数据项不可再分,是最基本的数据单位 B.在一个关系中,同一列数据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 C.在一个关系中,各列的顺序不可以任意排列 D.在一个关系中,不允许有相同的字段名 5.关系数据库中的码是指()。 D A .能唯一决定关系的字段 B .不可改动的专用保留字 C.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 D .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 6.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 和 S 使用自然连接时, 要求 R 和 S 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D A .元组B.行C.记录 D .属性 7.在建立表时,将年龄字段值限制在18~40 之间,这种约束属于()。B A .实体完整性约束 B .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 C.参照完整性约束 D .视图完整性约束 8.在 A ccess中,“表”是指()。 A A .关系B.报表C.表格 D .表单 9.在 A ccess中,用来表示实体的是()。C A .域B.字段C.记录 D .表 10.把 E-R 图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过程,属于数据库设计的()。B A .概念设计B.逻辑设计C.需求分析 D .物理设计 二、填空题 1.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支持数据库 各种操作的软件系统叫。由计算机、操作系统、 DBMS 、数据库、应用程序及有关 人员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