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历史地图准确地标明了历史活动所处于的地理位置,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其空间联系,还显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些空间变迁的情形。它能巧妙地、科学地包容以上诸方面于一图,做到综合、直观,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空间概念变成了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尽管历史地图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依然有不少教师对历史地图熟视无睹,即使偶尔运用也是一带而过,当作点缀,没有充分意识到历史地图的价值所在。忽视历史地图教学,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忽略了对学生用图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历史地图,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故撰此文,与广大同行交流探讨,以便今后教学中能更好地运用历史地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方位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

历史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都分布在时间与空间交织的时空里。无论是讲到国家疆域,还是战争形势,无疑都离不开历史地图。没有地图,学生就不知道秦朝的疆域有多大;没有地图,学生就不知道丝绸之路从哪里出发,到哪里结束;没有地图,学生就无法理解什么是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没有地图,学生不会明白近代沙俄占领了中国哪些领土;没有地图,学生想象不出蒙古军三次西征的影响有多大……历史地图作用重大,而学生的读图能力却不容乐观。上海近几年的初二历史会考,多次考到世界七大区域文明。每次考完后,有些同行就感叹:初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实在差!填图过程中,有的学生把古希腊文明成果填到了古罗马的位置上,有的学生则把古巴比伦文明成果填到了古埃及的区域里,甚至还有学生在长江、黄河所处的文明区域写上了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张冠李戴,让人哭笑不得。但是,教师在抱怨学生的同时,是否对自身进行过反思: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结合地图进行教学了吗?历史地图运用得合理有效吗?假若教学过程中,学习区域文明时,教师有意

识地把文明成果与地图上的相应区域一一对应,学生的空间方位感就会增强,张冠李戴的现象自然也就大大减少了。

有效运用历史地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历史方位感,在此基础上,还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比如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大统一?如果教师仅用文字描述,学生没有空间概念,最后的结果,学生也许记住了元朝的疆域最为辽阔这一史实,但它到底有多大,学生未必真正的理解;相反,利用《元朝疆域与行省分布图》,并与《唐朝疆域图》一起对照,则有助于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再如,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把辽沈战役中锦州之战的战术称为“关门打狗”,若没有历史地图或没有用好地图,不少学生学会了之后,可能记住了相关的基本史实,而对于战役的地理位置在哪里,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战略、战术却很难理解。相反教师若在讲述时首先把“三大战役形势图”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此时国民党已全面收缩战线,其军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的一些大城市里,随后把辽沈战役形势图呈现给学生,指出东北国民党军队主要龟缩在几个孤立的城市里,使学生有明确的空间方位感,意识到首先发起“锦州之战”,可以切断华北与东北敌军的联系,断绝东北敌人的后路。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有了正确的空间概念,自然而然也就理解了“关门打狗”的含义。

所以说,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转化为直观的复杂的形象, 加上初中学生空间方位感也比较弱(女生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叙述得再清楚明白也不能表现为地域空间的图像。而历史地图是感知空间地域的有效载体,如果把叙述的史实与地图有机结合,则有助于学生增强空间方位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

二、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巩固重点,化解难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既抽象又难以理解,老师讲起来深奥复杂,学生

听起来晦涩难懂,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疲惫,教学效果不好。而有效运用历史地图,则可化繁为简,既可巩固重点,还能化解难点。

《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理解这句话?单靠教师的文字描述,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假若教师利用地图《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让学生在图上分别找出解放区与国统区,再根据示意图,找出刘邓大军的进攻方向,可以看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表明解放军主动地向国统区发动了进攻,把战场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而大别山地势险要,东面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西面是国民党的战略要地武汉,所以解放军此举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敌人的心脏,迫使国民党不得不撤兵保卫这一地区,所以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初中教材中类似的教学重难点内容还有很多,例如为什么说隋朝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武汉会战中国民党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些与历史地图密切关联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地图,并在观察地图的同时,发动学生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发表各自的看法。在师生共同读图、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起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大凡与空间地域相关的重要内容及难以理解的内容,若能合理有效地运用好地图,则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提高观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

历史地图中,既包含着显性的信息,也有不少隐性的信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利用地图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还可以通过地图上的信息提高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

《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生活》一课教学中,讲到“交子与会子”时,笔者提问“北宋初年都城东京使用什么货币”?由于有同学看到小标题写着“交子与会子”就脱口

而出“交子”、“会子”,笔者则引导同学观察《北宋中期货币使用区域示意图》,善于观察的学生会发现交子出现于北宋中期、仅在川蜀一带使用,所以北宋初年东京使用的货币为铜钱。笔者进一步追问“北宋中期川蜀一带为什么会出现交子呢”?地图上没有这个问题,但若把地图与相关的文字结合起来,则可明白,交子的出现是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在利用地图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观察历史地图,获得了图上的显性信息,还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获取了此图包含的隐性信息。

使用历史地图,可以一图多用,提高学生多角度观察地图的能力。笔者讲到《文明的交流》一课时,有效利用《郑和航海船队路线》图,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图中信息,结果有学生从时间角度,观察到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有学生从范围角度,观察到郑和下西洋主要到亚非国家,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有学生从频率角度,发现郑和下西洋先后有7次;还有的学生发现郑和7次下西洋都是从刘家港出发;个别的同学还从显性上升到隐性,感受到郑和下西洋规模很大,反映了明朝国力的强盛……

利用历史地图时,既可一图多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图,也可以多图并用,把几幅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笔者复习世界史内容时,提供给学生“一战前、一战后二战前、二战后、苏联解体后的四幅欧洲地图”,打乱次序,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按照时间顺序对四幅图进行排序,并说出理由。由于笔者平时教学中注重历史地图的运用,所以大部分同学能够从图中国家名称的变化判断出该图反映的历史时期。在分析比较历史地图的过程中,学生既归纳梳理了所学知识,也提高了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的作用毋庸置疑。不过,在运用历史地图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历史地图。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对历史地图熟视无睹,或

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点缀,也不能为用图而用图。至于选哪幅图,怎么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而定,为教学目标服务。

2.指导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读图。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时,这样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由于问题过于笼统,学生或者不知如何回答,或者回答出的问题漫无边际。相反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读图,则更有针对性。

3.图文结合使用历史地图。地图需要文字的解释与说明,文字也需要地图的辅助,两者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历史地图能够直观、准确、生动地标出复杂的空间信息,与文字内容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不仅不能被忽视,而且应当把这种直观、简约、概括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利用,使它成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好帮手。

2013年12月发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为(“自主共研式”五步教学法):创设情境,巧妙导入——自读 课文,建构知识——质疑问难,合作共享——拓展探究,深化主题——反馈总结,评价提高。 1、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本环节主要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置情境,渲染气氛,帮助学生尽快走进相关历史阶段。这种情境的 设置或通过总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地联系本节课的内容;或利用相关的文化背景,制作相应的课 件;或通过设置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好奇”地进入课文;或通过出示材料,联系实际, 利用联系法链结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说,将文本信息形象化、情境化、经验化,巧妙地将问题 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引起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并萌生问题和想法。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强拉硬扯,牵强附会。②情境不宜太长,能起到潜移默化最好,切忌拖泥带水,费时太多,喧宾夺主。 2、自读课文,建构知识 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关键环节,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法。此环节主要是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此时应指导学生读的方法:首先浏览大小标题,知道本课主要内容。其次,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 工成自己的观点和意向。为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教材资料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必要的 文字与图片等各种补充资料,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结合文中插图或补充内容有重点地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内容(历史时间、人物、 地点等,可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再次,根据勾画的内容要点尝试编列知识提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习 惯或用图表式,或用表格式,或用图示法等等)。最后,根据自己读书的结果,找出自己的质疑点。 本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是:①学生自读时,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读书不能“走马观花”,,粗读和 细读相结合,能充分理解课本插图、图表及补充史料的作用。勾画知识点内容应抓住关键词句,切忌对 课文基本内容全圈全画②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有针对性,且最好一次性交代完毕,切忌随意打断学生读书的思路。③对学生所列提纲不要强求一律,不要求全责备。④对于起始年级的授课,教师可以列出其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旧的历史教学观念,我们称为教本主义,课堂即书本,书本即课堂,书本是课堂教学的凭据,以谈古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没有论今的韵味,教学没有走出书本,成了古代说书的先生。为 此有的人认为就是故事课,识字能说者皆为其师,不要什么专业培训,任找一人代上都得行。其实历史教学只要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结合实际,仍对学生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是当今 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堂。正如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说明史学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如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一课《鸦片战争》新课完后,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凭借自己的 见闻说出:当今世界你还知道那些是毒品?对于今天的毒品违法犯罪,作为新世纪中学生的 我们能听之任之,估息养奸,任其危害?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回答:珍爱生命,远 离毒品并与其作斗争,难道这样的历史课不是一节德育课吗? 2.社会课堂化,提高学生学史的能力,培养学史的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观,仅与一些图文资料为教材,枯燥无味,远离学生的实际和生活。学生的 史学来源较为狭窄,学得费劲而难得提高。渐渐失去了学史的兴趣。我认为历史课堂应就地 取材、就近取材,历史教学生活化。如教学八下中国历史:人民政权的巩固一课:抗美援朝 知识点时,作为贵州松桃的老师可以世昌广场为教材,进行教学。先亮出龙世昌塑像,然后 可问:这是谁呢?此处和此人对于这里的中学生是众所周之的,这样即可激起学生的课堂主 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分,然后问此人是在那次战争?哪个国家牺牲的?为什么作为 松桃人的他要到朝鲜去打仗呢?引导学生参考并齐读课本的第10页最后一段回答,再一次 激发学生的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孔子说过: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皮亚杰说过: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 有时我们可以把热播的影视剧带进课堂,如电视剧《汉武大帝》可用来教学七上:西汉政权 的进一步巩固。因为现在的影视基本在农村普及,这拓宽了师生史学的来源。同样的可以用 学生看过的三国演义教学七上中国历史的:三国鼎立。为此社会课堂化,就地取材,就近取 材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要关注当地,关注当时,深入社会实际,深入学生的生活。 3.课堂地图化,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掌握史学知识 涉及到地点的史学,利用简易图进行教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上图是教学七上第三课 所用的地图,一看就知道半坡氏族是黄河中上游陕西境内的原始居民,为此也可以知道他们 的农作物是高粱和玉米,气候干燥,半地穴住房;河姆渡氏族却位于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 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气候潮湿,干栏式住房。但历史课堂地图有三个特点: 3.1简易:只要把以本课堂相关的省、地点,河流画好即可,不能过于繁杂,否则费了功夫没 效果,那样只能在学生眼前密密麻麻,不知所讲之地在何处,以上教学图只画了长江、黄河 两条主要河流,也只标注于陕西、江浙两地。这样便于学生一目了然本课的知识点。又如九 年级世界史:英国大革命一课时只要画爱尔兰(左)、苏格兰(中上)、英格兰(右),其 间都是河流。在英格兰主要也只要标明马斯顿、普雷斯顿、纳斯比和伦敦即可,这样就把整 节课的知识点现于图中,便于学生对英国大革命的掌握。 3.2以本节课无关的,不要画出来,多了、宽了反而不利学生堂屋。如英国大革命教学如拿 原版的世界地图或地球仪可能还很难在地图上讲请楚。 3.3可以相当于板书设计,课完时复述概括时也较为简单,便于学生掌握。如右图只要加一 个课题:英国大革命,那不是一个很好的板书设计吗? 4.历史课堂形式多样化、活动化,但不失重点

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几点看法 ****学校 *** 著名科学家严济慈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讲课是一种科学的演说,教学是一门表现的艺术……”若要体现教学的艺术化,就要进行艺术化的教学,特别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不是简单机械的,而是艺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复杂劳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改,我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有几点自己的体会。 首先,使课堂充满趣味兴。 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的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它是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 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思想修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教学技能素质三个方面。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情操、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历史教学工作,要不断充实与提高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形象语言的使用、丰富情感的流露、教学图片的设计等来展示教师自身的素质,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中形象语言的使用 中学历史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叙述史实简略、概括,不可能象历史演义或小说那样生动、具体,教师若照本宣读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适当使用形象性的语言表述手段,使教学过程充满感情色彩,效果就大不一样。 其次,要发挥多样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 中学历史教学担负着对学生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的任务,如何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电影、录像、电视、投影、录音、幻灯等现代电教媒体综合、有效地引入课堂,实现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创设情景,再现历史场面,激发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与教学质量,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好这一方法可以烘托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要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产生,因此,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历史科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浅论初中历史课的有效教学

浅论初中历史课的有效教学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实施,我们开始精心组织教学方式、对教学观念进行革新,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新鲜的教学元素,使历史课堂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使初中历史课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增强 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有效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新教学理念,让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 导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 的欲望和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本文主要是结合笔者 实际教育工作经验,对初中历史课的有效教学,谈谈笔者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 够为初中历史课的有效教学,尽一些绵薄之力。 一、在教学形式上进行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1.在课上增加教学讨论环节。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 内容来设置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上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相互讨 论时,就可以将自身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进而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欲望和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都有着积 极的影响。比如说,在学习唐朝的历史人物武则天时,对历史上的武则天是否有 过功劳进行探讨。有的学生认为唐朝的兴旺和发展少不了武则天的谋略;有的学 生认为武则天到了晚年时期,做过的一些错事,不能不追究。通过学生的讨论, 从而让学生对唐朝的历史有了大概的了解,这对学生深入学习唐朝历史知识具有 着推动作用。 2.对教学形式进行转化。我们都知道历史学科有着一定的严谨性和顺序性。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对知识体系进行革新,然后引进多种教学方法。比 如说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兴起的?之后联想到我国的共产党在抗战过 程中举行了哪些运动,通过在课上对知识进行转化,让学生能够将学习的历史知 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积累。 二、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在以往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教师一味地给学 生灌输知识,让学生反复记忆历史知识,这样根本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反而 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生常常处于冷眼对待历史事实、看待历史人物,也 就很难抒发出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感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历史 情境,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历史,并被一些历史情境所感染,了解历史人物的生 活背景及内心,深刻体会各种历史事件的相连性及复杂性。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可 以由学生刻画出来,也可以饰演出来。比如说,在课堂上学生学习赤壁战役时,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习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来了解赤壁战役的历 史背景、敌方及我方都有哪些强大的兵力等等,然后让学生主动扮演里面的历史 人物,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会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三、挖掘丰富的历史资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只是学习课本上仅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应该 不断挖掘丰富的历史资源,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挖掘历史课本之外的历 史学习资源,来不断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说,带领 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了解我国更多的历史故事,也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外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问题,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初中历史 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初中的历史教学中,要摒弃传统填鸭式枯燥的教学模式,树立新课改教学理念,改变以往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历史学习效率。从教学理念、 教学氛围以及多媒体手段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问题 现如今,全民信息化的时代,一些信息技术也应用到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 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中尝到了便捷性的甜头,导致每次进入课堂就开始利用PPT 或影视资料进行播放授课,导致整个课堂成为了教师演示备课成果的舞台,学生 走马观花地赏析历史影视作品和教师制作的PPT,没有引导性的直接教授和足够 的时间思考消化知识,导致学习效果不升反降。当前的初中历史教材中,很多教 学内容增大了不少,并且不同的内容只有有着承上启下的因果关系,如果学生只 是被动接收知识,寻求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官刺激,那么实际学生所得到的知识或 水平少之又少。不少学生均反映一堂教学课完成后只记住了电影片段中的某些细节,却无法将整个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串联起来,这就导致了教学本末 倒置,喧宾夺主。 2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2.1创设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习做好的伙伴,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去自主学习,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形成自己的 思维习惯,使之变得更加独立。在要知道人的发展是离不开环境的,良好的教育 环境是造就学生良好品质的基础。而学习氛围的选择也是一门艺术,它的真谛在于,在科学的教育原则指导下,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定的环境条件, 机智灵活、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让学生身心 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接受教育和影响的重 要途径,是实现社会化的必经之路,在他们成长、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学校教 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氛围对学生 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就像一个无声的教师,时时刻刻在发挥着其特殊的影响作用。无论是校园氛围创设,还是班级氛围创设,都要体现人文性,具有深厚的历 史底蕴,这会在学生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那就是,历史能够让人变得聪明,有内涵。 2.2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学生可以利用实证史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为此,教师应发 挥史料实证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运用恰当的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事件的习惯。教 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建立全面的认识,正确地看待历史事件,把握史实,从而形成良好的史料实证素养。以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例,笔者利用实证史料辅助教学,让学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个

(完整word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黄文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吸引学生,让学生乐学,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助推器。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一、在课堂上吸引学生 1、用微笑亲近学生。微笑是心灵的阳光,微笑让人互相亲近。课堂上教师的微笑,给学生的学习送去了好心情,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流畅,探究会更加积极,学习的效益当然会大大提高! 2、用激情和幽默感染和吸引学生。教师的激情是学生的“氧气“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能够深深的感染学生,让学生情绪昂扬、节奏铿锵。一个充满激情的老师能够让课堂活跃、进度流畅。如果一个老师的讲课干瘪乏味,学生只能昏昏欲睡,怎能有高效课堂而言。一个幽默的老师能够吸引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润滑剂,学生的困倦和紧张,或许会因为老师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历史故事、一个夸张的表情而烟消云散,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了知识和能力,课堂肯定高效! 3、创设情境,以趣取胜。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是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途径。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则是首选的法宝。以初中历史为例,我在进行《宋代的城市生活》教学时,为了突破一个重点和难点——北宋东京的市坊制度,向

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假如你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东京的家里。晚上你饿了,想去隔壁的餐馆吃点宵夜可不可以呢?为什么?学生讨论热烈,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达成了共识——不行,在专门的“夜市”里,要吃宵夜,在“夜市”里解决。又比如在进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如果一个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走了邻人的钱财。假如你们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派出的代表,面对窃贼,你们会主张如何处理”?学生代表们纷纷扮演不同的思想家,在趣味盎然的“判决”中,深深的理解了各家的思想精髓。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这片肥沃的土地,必须让学生亲自耕耘和播种,才能有属于学生自己的收获。如果老师老是越俎代庖,久而久之,学生们离开你就会饿死。所以,提高课堂效益的根本之路是把课堂还跟学生。要真正的把课堂还跟学生,除了必须转变理念之外,还要争取在课堂上做一个“懒惰”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记得有一位专家说过:“勤劳的老师会教出懒惰的学生。”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越是辛苦,讲的越多,学生反而收获的越少。我们每位老师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孩子能学好,能成才,绝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学出来的,老师只能起到指导、引路的作用。知识不让学生主动去感悟获取,问题不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决,错误不让学生自己去反思总结,疑难也是老师包办,这样你的学生就不是他自己,他们就会被惰性绑架,他们就像一个在饭店等吃等喝的客人,慢慢地就没有了学校的主动性,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思考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思考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有效教学被提的也越来越多了,这更是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作为初中历史教师,该怎样理解历史的有效教学,又该怎样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去落实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呢?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很多人都知道提升课堂效率,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来说,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要想提升有效性就必须思考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更多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教师的行为。如果简单的从我们学校的培训学习中来概括,“有效教学”就是教师能够有效“授课”、有效“设问、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有效“解疑”。 经过培训和学习,我粗略的认为,历史有效教学和其他学科基本相同,但又有自己的独特性。 我们知道,面对新课程改革,它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承担着传统美德、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开放精神等方面的教育重任,肩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能很好地体现上述学科价值,那么历史教学的有用性或有效性也就无可争辩了。在弄明白了这两个问题以后,真正的实现历史的有效教学我个人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历史究竟有什么用。

历史是一个民族、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的心路历程,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思想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财富。第一,学习历史,我们才能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养成一种历史的眼光。俗话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人类智慧的宝库,包含了社会发展进程的种种变革和奥秘,包含了人类数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学习历史,能够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培养科学的世界观。第二,学习历史,才能传承民族精神,培养民族感情。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孙子兵法》的古代打仗的战略战术,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执著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等等,这些都历久弥新地给人们以教育、启示、鞭策和思考,正是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维系着中华文明的延续。在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能很好地体现上述学科价值,那么历史教学的有用性或有效性也就无可争辩了。 (2)、什么样的历史课才是有效的。 在历史教学的实施中,考察教学的有效与否,根本体现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的有效方法以及对客观历史做出的合理评价,从而形成长效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水平。说到底,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惟一指标,就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否符合21世纪的人才要求。 在弄明白了这两个问题以后,真正的实现历史的有效教学我个人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初中历史快乐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经典优秀

《初中历史快乐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关键词:初中历史快乐、有效学习结题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意义和研究价值 1、研究背景:农村初中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素质教育已很多年,可我们还是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厌学,师生关系紧张,课余生活单调等一系列问题在中学随处可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鼓励提问、辩论;加强课外活动,倡导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电教设备的优势等。这些举措在我国小学教学中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它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依然无法推广。 2、研究意义与价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需要先进的教学模式做载体。这种教学模式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材处理上要求教师化繁为简,变深奥为通俗,做到既能促进学生智能最大限度的发展,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变厌为趣,变被动为主动,既让学生从学习本身体验到快乐与满足,又要求教师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的探索与指导,让学生从乐学到会学。而快乐有效教育正是这样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它为当今患有“厌学症”的中小学生找到了有效的良方。中小学生都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如果把历史教学融进电视和游戏中,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今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丰富的影视录像资料为这种改革提供了可能。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概念的界定 1、研究内容:我们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改变课堂历史教学现状中普遍

存在的“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局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和历史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尽可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2、“快乐历史教学”概念的界定:“快乐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系列方法、技能和技巧及实验,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快乐历史教学”主要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为可视、可玩、可唱的学生乐园——学生上课就是看历史短片,作业就是玩游戏,记忆就是唱歌曲,当然也需要看书、查资料,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尽可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三、的理论依据 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活动中。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直观教学原则。传统的历史教学,过多地依赖于教师语言的表述,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应用程序 1、导入、板书、示标。(3分钟以内) 【目的】 让学生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要求。 【步骤】 (1)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注意事项】 (1)指定目标要准确,例如,这节课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认识什么,会运用什么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等。 (2)交代目标时,语速要慢,让学生理解并能记住学习要求。 2、学生自学前的指导。(1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知道在多长时间内,自学什么,怎么自学,必须达到什么要求,届时怎样检测自学效果等。 【步骤】 (1)布置自学任务; (2)指导自学的方法; (3)明确自学的要求 【注意事项】 (1)明确自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安排一次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中学。每一次自学前都要交代清楚从哪里学到哪里。 (2)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边解决疑难。 (3)明确的提出自学要求。即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先学。(10分钟左右) 【目的】 (1)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己却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品尝获得知道的愉悦,使学生成为学生的主题,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口答、笔答、板演等形式,检查叙述自学的效果,充分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归类整理,确定教的内容、方式。 【步骤】 (1)学生自学 (2)完成检测性练习 【注意事项】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可采用课堂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质疑激辩——巩固检测——学生小结等七大环节。解读如下:1.导入新课 导入简短,富有启发性。几种导入方式:①从复习(或检测)旧知识导入;②从设计情景导入;③从时事政治导入;④从设置悬念导入;⑤从倒叙导入。 等等。然后认定学习目标。 2.自学环节 要求教师明确与指导的事项: 指导学生自学,积极引导规范的学习行为,及时纠正不合要求的做法。最后教师以书面形式反馈学习成果。(填空或思维容量小的问题为主);口头反馈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1)自学内容:①阅读课本,扫清字面障碍;②依据提纲顺序,逐步解决知识性和探究性问题。 (2)自学形式:大凡以个体学习为主,二人合作或小组合作学习为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学、生生合作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学生基本达到解决字面障碍,理解基本内涵,解决基本问题,并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目标。同时记下不明白或似是而非的问题,待后面合作学习时解决。 (3)自学成果:自学成果形式应以文字为主,可以辅以图片、表格、诗歌、小品等。 学生学习行为: (1)全面阅读,整体感知。即通读一遍。基本要求: ①大、小字结合;

②图文结合;(示意图、历史地图、实物图、人物图) ③阅读与理解课本问题结合; ④阅读与勾画圈点结合; ⑤边读边问。多问是什么(扫除字面障碍)、为什么(定性结论)。 (2)重点阅读,解决问题。依据提纲解决问题。 ①明确问题是什么; ②明确与问题相对应的课本知识; ③动脑思考,初步解决问题。找出答案,理解答案。在分析、归纳、概括的基础上,在课本上有条目地标明要点(最佳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答案); ④初步完成导学提纲。(3)标注疑难,形成问题。 ①在导学提纲上和课本上标注解决不了的问题。 ②小范围讨论(同桌或临桌或小组内),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形成正确答案。 ③小组内归纳问题,准备反馈。 ④形成全班的共性问题,准备讨论。 3.合作环节 要求教师明确并指导的事项: 合作教学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交流、共同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合作前提:自主学习是基础;形成个人问题并有对问题有一定程度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 (2)合作时机:自主学习任务完成后。集中时间合作解决共性问题。

用心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用心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摘要: 如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本文从教师如何把握教材内容、采用直观教 学方式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运用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历史、高效课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主体即 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越强,教学效果往往越好。从情感理论来看 也是如此,学生能主动学习,一般就会产生愉快和谐的气氛。这种氛围的保持则 会给学生带来高涨的学习热情,推动他们进行锲而不舍的努力。因此,学生能否 主动参与,进而形成高涨的学习情趣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课堂教学的成功 至关重要。 一、从历史角度出发,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 往往就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经过为主要的教学点,学生在 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历史之外的旁观者,对历史事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一味的跟从教师的教学思路,对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点之外,更多强 调的是对学生进行历史人文素质的教育,简言之就是"以史明智"。教师在具体的 教学过程中应转变相应的教学理念,从历史的角度对学生加以引导,将历史进行 还原,让学生在观察中得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比如就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第 三单元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在传统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节 省课时,通常会直接为学生进行相关的总结,让学生进行记录即可,但历史课堂 的有效构建,就应通过这些活动课程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同时要求学生去查阅相关资料,为 自己一方的辩论提供有力的依据。在辩论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 由发言,但要控制好秩序和时间,让学生在这种较为自由的学习空间中掌握并巩 固相关历史知识点,学会站在现在的位置,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事件的来龙去脉,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丰富课堂呈现方式 除了上文中讲到的教学理念的转变之外,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构建还离 不开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就历史课程本身而言,如果单从课程内容来看,有的 历史事件与现在的时代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不到相应的学习热点, 于是历史课程也就成为了学生眼中枯燥的代名词。针对这一现状,历史可侧很难 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应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丰 富立体的历史课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 较为普遍的应用。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材内容,利 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不同的呈现。比如就八年级历史教材第一单元"鸦片战争"这一 章节的教学,教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收集相关的资料或视频,开展正式 的教学之前,可以播放一遍让学生进行观看。在播放之前,教师应准备2~3道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避免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毫无重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总结执笔:银川市第十二中学杨芹 一、研究目的: 研究背景: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的、师生互动的过程,而师生对话是完成互动的一个重要形式。有资料表明,多达 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教师一个恰当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有效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提问中得到发展。可见,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但现在课堂中的提问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的提问充满了整个课堂,而却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因而研究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既是非常必要的又是极其迫切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教学方法的应用研究较为深入,但针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实践性研究还较少。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加之我国现阶段教育的现状,目前历史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提出课堂教学问题的意识有,但如何使其有效、高效,重视不够。如何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提高思维品质,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认识不到位。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历史,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引导下成为学习的主体,提升对他们终身有用的各种能力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近些年出现了很多好的课堂教学提问方式:直问、追问、设疑、对比等,这些提问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重视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总的精神是要使学生耗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最好的学习效果。这些教学方法也为我们课题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研究意义:

1(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堂提问在其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中学历史教学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领学生透过现象领会本质、可以拨正学生偏离轨道的思维路径、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教师根据课堂的变化,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学生这种思维品质上的收获,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需要。自课改以来,历史课堂教学提问形式有,但实效性差。有些教师一问到底不求问题的质量;有些教师提问不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是为了自己的教……;这些直接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已成为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于课堂提问作用、方法和效果的分析与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提问的问题,改善课堂教学提问的方式方法,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课题研究,让研究者——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提炼经验,在研究中改进课堂,使自己在课题的不断研究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堂教学中教师追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分析。找出追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 2、促进追问发挥良好作用和效果的行动研究。探索出能达到良好追问作用和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2、调查法。调查、分析提问作用和效果不同的原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初中历史教科书,语言简洁,述说简单,于是,有的老师认为历史课“好教”,学生也产生历史“好学”心理。然而,考试成绩达到理想的不多,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首先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没有把握好,其次是学生的学法有待改进。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利用45分钟,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新颖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等手段,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直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教师的素质有:1、扎实的基本功。2、宽阔的历史视野。3、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不断充实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得体的语言,丰富的情感流露,教学图片的设计等来展示自身的素质,以达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1、教学中自然的情感流露 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事件有血有肉,如果仍旧使用老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一只粉笔一本书,念完了事,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种情感的流露,当然课堂上

教师的语调、节奏、表情都应随教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岳麓版)》一节的结尾部分,我提议:我们可以从郑和、戚继光的身上学到什么?(小组讨论,归纳,发言,然后评出三个较好的小组答案,由组长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分享。)然后,我声情并茂地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心?”----爱国心!学习他们什么“情?”----爱国情!学习他们什么“行动?”----爱国行动!这样一呼一应,加之我激情高亢语调,仿佛把学生带到郑和的航船上,和探索者一起在“西洋”上航行,共享“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独特风土民情”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维就完全集中于教师教学之中了。 2、教学图片的精心设计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的有限,有时具体的形象比生动的语言更能帮助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课堂上能恰如其分的运用和设计有关图片、图表、等,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我讲俾斯麦发动的三次对外战争时,就利用电脑绘制了一张类似红十字会标志的示意图,讲解时,边介绍内容边指示,图表一步一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在新奇之中,不仅掌握了 __基本知识,还通过这一直观教学,使教学内容有血有肉,趣味横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初中历史课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历史课教学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19-01-24T16:31:26.73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3月总第294期作者:杨晓丽 [导读]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就是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河北省武安市第五中学056300 摘要:效果是一切成功的保障,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如何做到有效教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教师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就是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这是前提;二是要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这是主体。下面就是我对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所做的初步探索: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开端引趣”的方式除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 2.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 3.联系生活实际,拓宽知识,发展学习兴趣。人的兴趣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学生一旦发现学过的知识能解决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学习的欲望便会愈来愈强烈。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适当拓宽知识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历史教学情境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举例来说,中国近现代史主要讲述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落后、所受到的屈辱以及中国人民是如何抗争并一步步走向近代化、走向繁荣的。整段历史的学习要通过社会发展进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激励学生为国奋斗的精神。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自己不光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还应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型的教师进行创新型的教学活动,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 3.自我反思,提高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益。(1)教学目标的反思。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来制定和修正,以免目标过高不能实现或目标过低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或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实际中出现的情况及时地进行反思和修正。(2)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在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两方面的反思。其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反思。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的一些内容,有些知识可以适当拓宽,使学生能人人都吃饱,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二是对教学内容广度的反思。(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教师只有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三、运用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 1.与实践结合。历史学习由于学科和时代的特点往往让我们现在的学生产生一种历史无用论的思想,从而影响了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还要讲究历史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2.教学手段多样。在一堂课的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出发,多角度、多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但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手段运用要适当,不可过多过滥、本末倒置。 3.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策略。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把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真实地引入教学过程,教师才会充满激情地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才会充满智慧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有可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4.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益。(1)学会读书,这是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能力的起点。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其中关键的词语,然后理解并归纳其中的主要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提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解决教师提出的思考题,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2)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观察,力争做到看准、看细,避免感知信息的片面性;同时还要善于带着问题去观察,抓重点,抓本质。(3)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思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一是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质疑的思维时空,鼓励学生勇于发问、敢于求异;二是培养学生掩卷而思、富于联想的习惯;三是要学生形成先思后问、问后多思的思维习惯。(4)指导学生学会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不宜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合理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自己去参与、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寻找问题,解决一些疑难。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要深入实践,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 总之,我们历史教师必须更新理念,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善于反思,勇于创新,勤于实践,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 发表时间:2016-06-29T15:25:54.010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7期作者:崔靖文 [导读] 向教学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我在充分备课、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崔靖文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光明乡中学138000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高效课堂的教学,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初中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历史教学任务除了让学生知道历史“是什么”、“为什么”以外,还得培养学生初步的唯物史观,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历史责任感。向教学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率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我在充分备课、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媒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下面是我通过学习和教学生涯中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勉。 一、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预习这一教学环节虽然不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但它是一次新的学习的开始。如何让学生真正自主预习,这是老师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预习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预习时要因人因内容而异,预习知识要指点到位。不同性格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选取不同的预习方法。 二、充分备课,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归纳,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 要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必须学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解决好每一个问题。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备课之前先看教参,我认为这种做法有些欠妥。教参提供给我们的只是教学中需要参考的内容,不能形成我们个性的、实用的教案,更不能把教参上的内容照搬下来就成了教案;应该静下心来,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地研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是个基本的道理。有人认为课文就那几句话、几个段落,要学什么内容,一看就明白,有什么可读的?其实不然,有好多问题自己还没有弄懂,更谈不上自己的感悟了,如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课文的重难点,甚至疑点问题是怎样确定的,本课需要设计怎样的教学目标等等。历史课是知识性、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会别人,必须首先自己弄明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在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的设计再精妙,没有学生的配合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备课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我们设计的教法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教法学法他们运用过吗?如果有问题在哪里?要充分地考虑进去。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设计,调整重点难点的设置,调整对学生的训练方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归纳,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的授课中,我发现如果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兴趣浓厚,自然产生求知欲,课堂效率就高。每个学生的心灵里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点燃。每当在历史课上讲到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时,平常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认真听课了,甚至还能够认真思索教师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也让我意识到,应依据我校学生的特点,首先要让学生愿意听我的课,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到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 趣。 四、注意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是高效课堂得以实现的突破 传统教育中,我们一直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强调接受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很难有主动探索的机会,一堂课中死气沉沉的气氛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课堂效果的高效化恐怕很难!目前,实施素质教育人人皆知,但仍有不少的教师还在继续着“填鸭式”的教学,这显然不合时宜。其实,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即教师不再局限于向学生问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发现问题并能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教师从传统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这无疑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化,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积极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的影视图片来感受历史,通过学生自己查资料进行演讲、表演,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活动中及时肯定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事件的认知程度得到更大提升。虽然减少了教师滔滔不绝的精彩演讲,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之外。 五、及时训练是巩固课堂效果的有效环节 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我们的实际经验,我们知道,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尤为重要。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口答、笔答、自背、互背、检测等,也可利用多媒体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进行,但要保证训练的内容、质量、时间。题目考察的内容既要覆盖全部知识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训练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训练之后,教师要及时体察学情,反馈矫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当堂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主体的调动。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并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才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历史,才可能走向高效课堂的彼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