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复习

外国教育史复习
外国教育史复习

外国教育史练习

1.古代埃及的寺庙学校着重()。

A.职官教育 B.书吏教育 C.科学教育 D.文雅教育

2.在古代埃及的学校中,教学方法()。

A.生动活泼 B.直观有趣 C.严肃认真 D.简单粗暴

3.西方教育史上的“三艺”是由()创设的。

A.智者派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4.首次将“四艺”列人教学科目的是()。

A.智者派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5.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的西方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西塞罗

6.西方教育史上,“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7.古代希腊教育内容中的“五项竞技”包括:赛跑、跳跃、()、掷铁饼和投标枪。

A.游泳 B.射箭 C.摔跤 D.击剑

8.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

A.智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军事体育

9.古代西方第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制度体系是()提出的。

A.智者派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0.()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问题。

A.智者派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1.苏格拉底法也称为()。

A.问答法 B.发现法 C.讲授法 D.雄辩术

12.柏拉图在公元前387年建立()。

A.吕克昂学园 B.阿卡德米学园 C.“快乐之家” D.“贫儿之家”

1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乌托邦》

D.《巨人传》

14.西方教育史上,()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C.奥古斯丁的《忏悔录》 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专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著作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雄辩家》

D.《雄辩术原理》

16.古罗马共和早期主要的教育形式是()。

A.家庭教育 B.教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17.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的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8.()把柏拉图的回忆说改造成为适合基督教需要的先验论的认识论。

A.亚里士多德 B.奥古斯丁 C.阿奎那 D.托马斯

19.提出了“原罪论”和禁欲主义思想的西方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奥古斯丁 C.阿奎那 D.托马斯

20.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学校。

A.寺庙学校 B.骑士学校 C.教区学校 D.耶稣会学校

21.欧洲中世纪最早的大学出现在()。

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22.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等。

A.音乐 B.体育 C.美术 D.雕塑

23.()是最早提倡清真寺教育的人。

A.穆罕默德 B.尼采姆 C.安东尼 D.艾卜勒·哈查

24. 1065-1067年,()创建尼采米亚大学,被称为伊斯兰教的第一所真正的高等学校。

A.穆罕默德 B.尼采姆 C.安东尼 D.艾卜勒·哈查

25.古印度教育的主要学习内容是()。

A.《吠陀》经

B.《圣经》

C.《摩西十戒》

D.《荷马史诗》

26.公元前8世纪以后,古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统称()。

A.修辞学校 B.雄辩术学校 C.古儒学校 D.文士学校

27.希腊最早的以教育为主题的作品是()的《工作与时日》。

A.毕达哥拉斯 B.德漠克里特 C.赫西俄德 D.普罗塔哥拉28.柏拉图在()中首次提到强迫教育。

A.《理想国》

B.《法律篇》

C.《会饮篇》

D.《申辩篇》

29.()指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第二天性,正如白色的羊毛一经染上颜色就不会退掉”。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30.创办“快乐之家”,被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是()。

A.弗吉里奥 B.维多里诺 C.格里诺 D.卡斯底格朗

31.北欧宗教改革前人文主义教育者(),是一位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家,主张人文主义基督教化、基督教人文主义化。

A.伊拉斯漠 B.维夫斯 C.莫尔 D.温斐林

32.()的《知识论》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彻底的教育书籍”。

A.伊拉斯漠 B.维夫斯 C.莫尔 D.温斐林

33.()是英国最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乌托邦>>(1516)中。

A.伊拉斯漠 B.维夫斯 C.莫尔 D.温斐林

34.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是()。

A.古典主义 B.人文主义 C.贵族性 D.世俗性

35.美国学者班克罗夫特认为()是普及义务教育之父,免费学校的创始人。

A.丁·路德 B.加尔文 C.罗耀拉 D.弥尔顿

36.英国近代高等教育始于中世纪后期()的设立。

A.牛津大学 B.剑桥大学 C.伦敦大学学院 D.英王学院

37. 1870年英国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颁布,标志着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

A.《工厂法》

B.《福斯特法案》

C.《巴尔福教育法》

D.《费舍教育法》

38.被誉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开辟近代科学教育发展道路的英国教育家是()。

A.培根 B.洛克 C.斯宾塞 D.赫胥黎

39.()是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提倡者,代表作是《教育漫话》。

A.培根 B.洛克 C.斯宾塞 D.赫胥黎

40. 19世纪英国教育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科学知识对人类生活最有价值。

A.培根 B.洛克 C.斯宾塞 D.赫胥黎

41. 19世纪,法国中央集权式教育体制确立于()。

A.第一帝国时期 B.第二共和国时期 C.第二帝国时期 D.第三帝国时期

42. 1879年()确定国民教育发展的义务性、免费性与世俗化三大原则,着力提高法国整体国民素质。

A.《法卢法案》

B.《费里法案》

C.《基佐法案》

D.《费舍法案》

43.法国的近代唯物主义者()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提出了“教育万能”的口号。

A.爱尔维修 B.狄德罗 C.拉夏洛泰 D.涂尔干

44.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是近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教育家()。

A.爱尔维修 B.狄德罗 C.拉夏洛泰 D.涂尔干

45. 1819年,()在柏林设立最早的托儿所。

A.瓦德蔡克 B.福禄培尔 C.巴西多 D.裴斯泰洛齐

46. 1840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人们誉为“幼儿教育之父”“幼儿园之父”。

A.德蔡克 B.福禄培尔 C.巴西多 D.蒙台梭利

47. 18世纪后期巴西多创办了()。

A.“泛爱学校”

B.“快乐之家”

C.“贫儿之家”

D.“工厂学校”

48. 1809年()首创培养教师的机构—柏林师范学校。

A.费希特 B.赫尔巴特 C.第斯多惠 D.洪堡

49. 17.18世纪德意志各公国设有(),面向上层子弟,以培养文武官员。这是当时德国教育异于其他欧洲国家的一个特点。

A.科中学 B.实科中学 C.骑士学院 D.文法中学

50. 1694年建立的(),是第一所新式大学。

A.哈勒大学 B.柏林大学 C.波恩大学 D.慕尼黑大学

51.()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被誉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

A.希特 B.赫尔巴特 C.第斯多惠 D.洪堡

52. 1786年()的颁布,这是俄国政府历史上最早发布的有关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法令。

A.《初等国民教育章程》

B.《中等学校规程》

C.《实科学校章程》

D.《俄罗斯帝国国民学校章程》

53.()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俄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

A.蒙诺索夫 B.乌申斯基 C.第斯多惠 D.苏霍姆林斯基

54. 1636年,马萨诸塞州建立了美洲第一所高等学府——()。

A.哈佛学院 B.耶鲁学院 C.维廉——玛丽学院 D.霍普金斯大学

55.美国最早的中等学校是1635年在波士顿设立的()。

A.文实中学 B.文士学校 C.拉丁文法学校 D.公立中学

56. 1751年,科学家、政治家富兰克林在费城创办了第一所()。这是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进人新阶段的标志。

A.文实中学 B.文士学校 C.拉丁文法学校 D.公立中学

57. 1937年马萨诸塞州设立州教育委员会,首任秘书()被称为州教育领导体制的首创者。

A.洛克 B.加菲尔德 C.贺拉斯·曼 D.杜威

58. 1852年,()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

A.马萨诸塞州 B.阿拉巴马州 C.纽约州 D.宾夕法尼亚州

59.美国第一所公立中学于1821年在()创立。

A.华盛顿 B.波士顿 C.纽约 D.费城

60. 1876年,()建立,它以学术性研究为主,在美国首创研究生院。

A.哥伦比亚大学 B.耶鲁大学

C.维廉——玛丽大学 D.霍普金斯大学

61.()是19世纪美国杰出的教育家,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A.洛克 B.加菲尔德 C.贺拉斯·曼 D.杜威

62.()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始。

A.《论教育》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

D.《大教学论》

63.夸美纽斯认为运用()原则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

A.巩固性 B.循序渐进性 C.量力性 D.直观性

64.()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量力性原则,主张教学不可使学生负担过重,要照

顾学生的接受能力。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第斯多惠

65.()是外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倡国家设置督学的教育家。

A.第斯多惠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66.()于1800年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A.第斯多惠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67.()建立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被誉为“现代初等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A.第斯多惠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68.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艺术首先要用来培养基本的计算能力、测量能力和()”。

A.阅读能力B.写作能力C.说话能力D.绘画能力

69.()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第斯多惠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0.()的教育学被认为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等。

A.第斯多惠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1.()以心理学为依据提出了欧美近代教育史上最完整、最系统的课程理论。

A.第斯多惠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72.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

A.劳动者 B.管理者 C.自然人 D.公民

73.()是第斯多惠教学原则体系中的最高原则。

A.遵循自然原则 B.文化适应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式原则

74.()在欧洲首创了中学的自由选修制度和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组织。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75.拉伯雷的教育代表作是()。

A.《乌托邦》

B.《知识论》

C.《巨人传》

D.《散文集》

76. 1899年,英国教育家()在英格兰的德比郡创办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端。

A.雷迪 B.利茨 C.德莫林 D.爱伦·凯

77. 19世纪末,()创立了“昆西教学法”,被杜威称作“进步教育之父”。

A.约翰逊 B.克伯屈 C.帕克 D.帕克赫斯特

78.()系统地归纳和阐述了设计教学法,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

A.约翰逊 B.克伯屈 C.帕克 D.帕克赫斯特

79.()是英国20世纪第一个重要的教育法案。它的颁布标志着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英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

A.《费舍教育法》

B.《巴特勒法》

C.《富尔法案》

D.《巴尔福教育法案》

80.()在英国历史上首次明确宣布教育立法的实施"要考虑到建立面向全体有能力受益的人的全国公共教育制度"。

A.《费舍教育法》

B.《巴特勒法》

C.《富尔法案》

D.《巴尔福教育法案》

81.()在法国历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

A.《富尔法案》

B.《哈比改革》

C.《阿斯蒂埃法》

D.《教育改革法》

82.()的颁布使美国普通教育开始由传统的单一的升学目标,转向升学和就业的双重目标。

A.《国防教育法》

B.《史密斯一休斯法案》

C.《中小学教育法》

D.《生计教育法》

83.()是20世纪40-50年代苏联教育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A.马卡连柯 B.凯洛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科夫

84.()是凯洛夫《教育学》的最重要的部分。

A.德育论 B.教学论 C.管理论 D.科研论

85.关于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凯洛夫《教育学》首先强调的是()。

A.奖励法 B.说服法 C.练习法 D.教学

86. 1897年的(),是杜威教育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

A.《我的教育信条》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学校与社会》

D.《人的问题》

87. 1916年的(),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A.《我的教育信条》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学校与社会》

D.《人的问题》

88.()是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区别。

A.严格约束儿童 B.尊重儿童

C.放纵儿童 D.尊重儿童但不放纵儿童

89.要素主义教育思潮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他在1938年发表的《一个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的纲要》,首次全面阐述了要素主义教育观点。

A.科南特 B.里科佛 C.巴格莱 D.哈钦斯

90.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教学机器之父"。

A.华生 B.托尔曼 C.加涅 D.斯金纳

91.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

A.布拉梅尔德 B.巴格莱 C.布贝尔 D.马里坦

92.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布拉梅尔德 B.巴格莱 C.布贝尔 D.马里坦

93.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布拉梅尔德 B.巴格莱 C.布贝尔 D.马里坦

94.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朗格郎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95.分析教育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朗格郎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96.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朗格郎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97.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朗格郎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98.在蒙台梭利的“幼儿之家”中,教师被称为()。

A.园丁

B.指导者

C.专家

D.校父

9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领导机构是()。

A.教育部 B.国家教育委员会 C.临教审 D.教育局

100.()提出了“平行教育影响”理论。

A.马卡连柯 B.苏霍姆林斯基 C.凯洛夫 D.乌申斯基

101.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教育 B.爱国主义教育 C.社会主义教育 D.自然主义教育102.凯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从()的角度提出来的。

A.学生如何学 B.教师如何教 C.教学互动 D.发现学习103.在赞科夫的“实验教学论”中起决定作用的教学原则是()。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理论知识主导原则 D.理解学习过程原则

104.约翰逊称她于1907年创办的费尔霍普学校为()。

A.快乐之家

B.贫儿之家

C.劳作学校

D.有机教育学校

105.葛雷制也称“双校制”“二部制”或“分团学制”,由()创立。

A.帕克 B.约翰逊 C.帕克赫斯特 D.沃特

106.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由()创立。

A.帕克 B.约翰逊 C.帕克赫斯特 D.沃特

107.文纳特卡计划由()创立。

A.帕克 B.华虚朋 C.克伯屈 D.帕克赫斯特

108. 20世纪80年代英国把()改革作为重点。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109. 20世纪60、70年代英国把()改革作为重点。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职业教育

110.英国的《1944年教育法》又称()。

A.《巴特勒法》

B.《费舍教育法》

C.《富尔法案》

D.《巴尔福教育法案》

111.()把英国的双轨扩展到三轨,使技术中学成为中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A.《哈多报告》

B.《斯宾斯报告》

C.《罗宾斯原则》

D.《雷沃休姆报告》

112.()探讨了英国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一重大问题,成为20世纪60年代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政策依据。

A.《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

B.《高等学校总纲法》

C.《大学令》

D.《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

《中外教育史》期末考核答案

《中外教育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克己内省 答:克己是传统道德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和普遍的教育方式。是指严格要求、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内省是指积极开展自我主观思维活动,使个体言行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 2、《劝学篇》 答:《劝学篇》又名《劝学》,是荀子的名作。在《劝学》里,作者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要顺应自然规律,“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揭示了学习的内部规律是知识的积累,并指出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进行学习,就能取得成效。3、苏维埃教育总方针 答:是1934年由毛泽东正式提出的,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4、科学主义教育思想 答: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伴随科学的功能显现发展起来的哲学社会思潮,体现为:教育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教育必须对人的社会生活有用。 5、五项竞技 答:五项竞技最初起源于斯巴达城邦。斯巴达人利用这种运动来训练士兵,使他们在灵巧、准确、体力、耐力和速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它是古代奥运会上最令人注目、用以确定希腊最佳全能运动员的一项重要竞赛项目。五项竞技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成为竞赛项目,包括短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摔跤。五项竞技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在比赛中设置3名裁判员。在比赛中,五项竞技的各项运动按下列次序进行:短跑、跳远、掷铁饼、投标枪、摔跤。 6、骑士教育 答:骑士教育是指宗主文化传承的扈从培养和沿袭的使命追寻熏陶,自己本身也是小封建领主的子弟去爵位比自己高一级的勋贵那里成为侍从,在上帝的指引下护从自己的主人,贯彻神圣的使命和责任,获得更高阶的恩赐和封赏,追求那种崇高使命感并不惜为之付出生命,是为骑士教育。 二、简答(每题5分,共30分) 1、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什么?

外国教育史期末复习提纲

一、卢梭(儿童权益的守护神)的自然教育理论(含义、培养目标、方法原则)、代表作 1.卢梭的教育著作:《爱弥儿》(1762),创立了“自然教育理论” 2.自然教育理论的含义: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就是要求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 位,无须成人的灌溉、强迫,教师只需创造学习的环境,防范不良的影响。(卢梭“回归自然” 教育也是“消极教育”) 3.卢梭的“自然教育”,是针对专制制度下的社会及其戕害人性的教育所发出的挑战。 “回归自然”、遵循天性——开创新教育的目标和根本原则。 4.自然教育理论的最终培养目标:“自然人”----相对于专制国家的公民来说是独立自主、平等自由、 道德高尚、能力和智力极高的人。卢梭所憧憬的身心协调发展、广泛适应社会情况的社会“自然人”,也就是摆脱封建羁绊的资产阶级新人。 5.自然教育的原则:正确对待儿童和给予充分自由;由于儿童天性的个体差异,要求因材施教。 二、裴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教育目的,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概念和内容),代表作 1.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总结了他早期的社会活动和教育实践的经验,初步建构了自 己的社会观和教育思想。 2.教育目的: ●人人都应受教育,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获得符合他的天性和社会地位的教育 ●教育的首要功能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发展 ●教育的措施既要适合儿童的天性,又要符合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将人的天性纳入社会秩序 的正规,并促使他们把自己提升到道德状态 ●一个人只有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才既是个性“完整的人”,又是人格上真正独立 的人。 3.教育心理学化: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具体 包括4个方面: ●教育目的和教育理论要心理学化; ●教学内容要心理学化(要素教育理论);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要心理学化(直观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儿童的自我教育要心理学化 4.(初等教育改革实践的结晶)要素教育的含义:初等学校的各种教育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 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在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全面和谐地发展。 5.要素教育的内容: ●德育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 ●智育的简单要素是数目、形状和语言; ●体育的最简单要素是各种关节的运动。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复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5×3’=15’) 产婆术: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学方法 古儒学校:设在印度古儒,指那些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吠陀经)有较深研究而愿专门致力于青年教育工作的人)家中,教学渗透婆罗门教的神学精神。 哲学王: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中成就卓越,特别是在哲学上有着高深造诣的人最终成为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家兼政治家 智者派:智者泛指有智、有才的人广泛出现构成了所谓的挥着学派 骑士教育:旨在培养身体强壮、虔信上帝、忠君爱国的武夫 教师大学:大学的管理由教师行会负责,学生相当于商业领域中的学徒学生大学:大学主要部分由学生管理 城市学校:新兴市民迫切希望其子弟能够接受对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有所准备的世俗教育,城市学校应运而生 《大教学论》学年制:除特殊情况外,各年级应在每年的秋季开始和结束学年课程,没有特殊情况,不应该在其他时间接收儿童入校,务使全班同学的学习程进度意一致,都能在学年底结束相同课程的学习,经过考试,升入更高的年级 导生制:教师先在学生中挑选一些年龄大且学业成绩较佳的学生充任 导生,预先对其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 双轨制:劳动者所受的简陋的教育和贵族子弟所受的精英教育在目标、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面都是极不相同的 星期日学校:专门招收贫民儿童和童工,在礼拜日上课 公学: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寄宿制学校 《爱弥儿》:是卢梭的教育代表作,全书共5卷,用夹叙夹议的小说体裁写成,卢梭在书中尖锐地批判封建教育,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消极教育法:“自然后果教育” 文实中学:偏重实用科学技术知识的学校 《初等教育法》:英国会议于1870年通过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 又称<福斯特法> 形式教育论: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称为形式教育理论代表人洛克 实质教育论: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而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无关紧要的理论称为形式教育理论代表人斯宾塞 城市学院:在19世纪,工业革命席卷全英国,迫切需要科学和技术知识,所以在工业城市建立了许多新大学 大学推广运动:利用大学的师资优势创办一种巡回授课大学,在各地开设课程,扩大普通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新大学运动: 泛智论: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但一切男女青年受教育程度和目的不同

外国教育史重点考点

外国教育史重点考点 1、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答:1、他受到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热爱儿童,重视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他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泛智教育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民主和科学 思想,他关于普及教育和科学文化的主张预示了近代教育的方向。 3、他拟定了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单轨学制,后来更发展 为一个系统的终身教育体系,成为近代单轨学制及终身教育的先驱。 4、他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在学校管理方面也提出很多设想。 5、他努力探讨教学工作的规律,提出了改革旧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工作的原则 和方法,奠定了近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他被称为“教育科学的真正奠基人”“教 育史上的哥白尼” 2、西欧中世纪大学的行政制度:西欧中世纪大学的行政制度有两种类型: ①、以波隆那大学为代表,由学校掌管学校行政,由学生充任校长; ②、一种以巴黎大学为代表,学校行政由教师掌握,校长由教师担任。南方诸如意大利、西 班牙、葡萄牙以波隆那为例;北方诸如英国、德国、丹麦以巴黎大学为代表。 3、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 A、相同点:雅典的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受 教育。此外,两者均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军体训练。 B、不同点:(1)政府对教育的态度不同。以农立国、实行奴隶主阶级专制政治的斯巴达, 采取严格的集权领导,把儿童视为国有;政府官员及社会成年人对青少年履行监管的义务,青少年必须服从;教育开支由国家负担,青少年免费接受教育。而商业发达、实行奴隶主阶级民主政治的雅典,对教育则采取放任政策,把教育子女视为家庭的职责,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学校,并交纳学费,都是家长应尽的职责。 (2)培养目标不同。斯巴达统治者对内施行暴政;对外则实行防御、侵略政策,以训练勇敢善战的士兵为重任,女子也不例外。雅典为使奴隶主子弟有条件参加政治和经济活动——跻身政界和经营贸易,则竭力培养其成为身强力壮、品德优良、多才善辩而且有文化修养的和谐发展的人,即公民。 (3)教育机构不同,斯巴达为锻炼战士,由国家的7至18岁的男子设立兵营式的教练所,为18岁以上的男子设立青年“士官团”(即“埃弗比”),借军事编制,行尚武教育。雅典则由私人设置多种类型的学校,如体操学校、音乐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以及哲学家的学园等。程度不齐,流派甚众,任人选择就学,政府不求整齐划一。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复习总结笔记

第一编古代教育史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古代东方通常是对古代亚洲和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的总称。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和中国。 2.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美国桑代克。来源于庸俗进化论。(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美国孟禄。 (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苏联米定斯基,来源于恩格斯的劳动理论。 (4)教育的需要起源论:中国杨贤江。 PS:教育起源大体分两类: (1)视教育为一种无意识、无目的的活动。 (2)将教育看做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史前教育的概况、 (1)前氏族时期:距今约四百万年至一万五千年。共同生产,共同消费。 (2)母系氏族时期:使用新石器,宗教道德教育。 (3)父系氏族时期:产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4)军事民主制时期:出现剩余产品,逐渐形成阶级,产生阶级教育的萌芽。 4.巴比伦的教育 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已产生文字。“泥板书”。 学校:研究学问的场所——神庙中心——政治文化中心。 最早的学校:幼发拉底河畔马里城的宫廷学校。 公元前1894年,巴比伦城兴起。 5.古代埃及的教育(重点) 文字写在“纸草”上。 学校的类型: (1)宫廷学校——培养国家官员 (2)僧侣学校——最高学术中心,目标是科学技术教育。 (3)职官学校——书吏学校 (4)文士学校——文书 教学方法:体罚被视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6.古代印度的教育 (1)种姓制度:(1)婆罗门,即僧侣。(2)刹帝利,即武士。(3)吠舍,即农民和从事工商业的平民。(4)首陀罗,即奴隶及奴隶地位的穷人。 (2)婆罗门时期的教育:公元前6世纪前的印度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公元前9世纪以前,以家教为主。公元前8世纪,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为“古儒学校”,在此教育被称为“古儒”,学习年限为12年,学习内容主要为《吠陀》经。体罚是常用的手段。 (3)佛教教育: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各种种姓平等。最重要的场所是寺院,僧徒一般学习12年,合格者称“比丘”,寺院不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学术机构。重视女子教育。 7.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的特点:(书上七条,老师总结五条,合并) (1)在古代东方最早产生科学知识、文字、学校教育。 (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3)教育内容较丰富,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一、近代各国教育制度 英国: 1、4R:是西欧各国中世纪以及近代初等学校的基本课程。包括宗教(Religion)教育,以及读(Read)、写(Write)、算(Reckon)的基本技能。因这4科的英文名称的第一重音均为R,故称“4R”教育。 2、导生制:起源:1789年,英国非国教派的新教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招收各种基督教派儿童时采用;同时,国教派传教士贝尔在英殖印度招国教派儿童办类似学校。做法:选拔年龄大、成绩好的学生充当导师,由教师培训后转教其他学生。效果:大大增加了学额,适应了对贫民童工施行初等教育的需求;不能给学生以系统、充分的知识。影响:在英国盛行(1803年取代了主日学校)30年之久,后又传至法、美、意、瑞士等国。 3、1870年《初等教育法》(福斯特法案): 1870年英国国会颁布,由当时的下议院议员福斯特(Forster)主持制定,故又称《福斯特法案》; 规定:国家拨款,设立公立学校;划分学区,由学务委员会负责督学;实施5-12岁强迫教育;承认此前的教会学校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但不拨款;接受公款补助的公立学校不能强迫学生上宗教课; 意义:宣告了英国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是英国国民教育制度(国家负责、公私并存)正式形成的标志。 4、1868年汤顿报告 1868年,以汤顿为首的“中学调查委员会”发表的长达21卷的调查研究报告; 内容:把文法学校分为三种类型:

古典型学校:上层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弟,升学; 现代型学校:培养军队、义务、法律、文官、工商人才; 职业技术学校:下层子弟,普通职员和文书。 意义:奠定了此后英国三类中学的基础;推动了新型学校的开办。 美国 1、殖民地时期的教育状况: 1607年~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13个殖民地: 新英格兰地区—— 文法学校:1635年波士顿拉丁文法学校 1642年、1647年,马萨诸塞强迫教育法 高等学校:1636年哈佛学院,1702年耶鲁学院 中部殖民地—— 教区学校 文实中学(1751,富兰克林,“美国文实中学之父”) 南部殖民地—— 家庭教育+送回欧洲接受高等教育 牧师学校:1740,詹姆斯?莫利牧师创办寄宿学校,华盛顿、麦迪逊、杰斐逊等都从这里学习 高等学校:1693年,威廉-玛丽学院 2、公立学校运动(P186) 19世纪初~1860年,以建立公立初等学校(common school)、实施普遍的国民初等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汇总 【西欧中世纪教育(主要特点是神学、宗教色彩)】 一、基督教教育——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修道院学校、主教学校和堂区学校,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是最重要的教会学校;(1)修道院学校,以神学和“七艺”构成了主要学习内容,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采用问答法,盛行体罚;(2)主教学校,又称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学校设备和条件比较好,学科内容也比较完备;(3)堂区学校,一般设在牧师所在的村落,是对一般居民子弟进行初步教育的一种形式;2.基督教的教育思想:托马斯·阿奎那,代表作为《上帝之城》;(1)教育目的就是发展人的通往上帝神性的理智,教育要使不朽的灵魂与上帝沟通;(2)托马斯·阿奎那式的教育方法包括①正反论辩式②开放调和式③启发诱导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二、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1.宫廷学校:以“七艺”为主要内容,采用问答法进行教学;2.骑士教育: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分为①家庭教育(出生到7、8岁)②侍童教育(7至14、15岁)③侍从教育三个阶段(14、15岁至21岁); 三、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1.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原因:(1)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兴起的需要;(2)疾病防治等的需要;(3)东方文化的影响;2.中世纪大学的组织形式: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根据管理体制的不同,中世纪大学通常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波伦亚为代表的“南方型”大学,又称为“学生大学”。另一类是以巴黎大学为典型的“北方型”大学,又称为“先生大学”;3.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及培养目标:在中世纪大学中,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作准备,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大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主要阶段,这与学位制度具有直接联系,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可选择其他三科,之后获得“博士”的学位;4.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5.中世纪大学的特点:世俗性、国际性、独立自主性等; 四、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1.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市民阶级主要由商人、手工业者组成,他们组织起行会,组织办理城市学校;2. 城市学校的特点:(1)世俗性;(2)强调职业和技术的培训;(3)虽然宗教教育仍然是所有城市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起地位受到明显地削弱;4城市学校教学水平也比较低,基本都坚持以本国语言教学;

外国新闻史期末复习重点

外国新闻史期末复习重 点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外国新闻史期末复习重点1、论述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新闻产生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表现:生存的需要;生产的需要;生活的需要。 第二,社会条件对新闻传播的制约。 1、物质条件的制约:载体、传播工具; 2、精神条件的制约:民族精神、国民性格、社会教育水平; 3、社会制度的制约。 第三,新闻传播的社会作用。两个极端倾向:夸大新闻传播的作用;给新闻传播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社会作用:1、马克思主义:宣传、鼓动、组织、社会监督——政治工具。 2、实用主义新闻观:环境监测、联系社会、传承社会精神遗产、娱乐——信息传播。 2.工业革命对近代报业的影响 (1)工业革命使各国经济飞跃发展,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因之密切,人们对他们的信息需求大增。

(2)工业革命需要大量产业工人,从而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人口的集中,城市化的加快,社会的信息需求进一步提高。 (3)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急需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于是国民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形成了新的读者群。 (4)由于邮电通信,印刷出版、交通运输的新进步,电报、电话、轮转印刷机、火车、轮船等新事物的出现,使得新闻的采集和传递更加迅速和便捷,报纸也能不断更新设备、扩大生产、成为赚钱的企业从而直接推动近代报业的成熟。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报纸不仅能在经济上自立,而且还能不断更新设备、扩大再生产,成为赚钱的企业,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 (6)从政治上看,工业革命后阶级力量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逐步成长的工业无产阶级也在为自身的民主权利而斗争。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新闻出版的自由度有所提高,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3、试论述大众化报业诞生的历史条件。 第一、政治民主化的完成。 1、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美发达资产阶级国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学说深入人心,三权分离的民主政治秩序基本确立。

外国文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含泪的笑:是果戈里的描写小人物的作品的一种方法,他是以含泪的笑来写小人物的悲哀的。这种含泪的笑,有幽默也有讽刺,既有同情不平,也有鞭笞。这是一种“被深沉的悲哀和忧郁的感情所压倒的谐趣。”果戈里在深刻揭露贵族地主庸俗、卑劣和堕落的同时,又向这些寄生虫表现同情和哀婉。在揭示小人物可笑又可悲的命运时,既有调侃,又给与深切的同情。这种谐趣时而以发笑,最终催人泪下,这正是果戈里创作的独特艺术魅力。果戈里的含泪的笑在杀尼古拉统治的黑暗年代,是鞭笞专制农奴制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使果戈里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果。 2、冰山原则: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海明威常用象征把抽象变为具象,在让读者从具体物象出发,去揭发经验想象和情感。从而挖掘其中的意蕴,其四大要素为: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 3、人物再现:是巴尔扎克在他的《人间喜剧》中使用的一种连接各部作品的方法。人物再现法有以下几个方面:A、同意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B、通过人物的叙述、隐喻类别将散见于其他小说中的人物和世界加以罗列交持;C、把多部作品中曾出现的人物放在某部小说中描写。巴尔扎克常用人物在线的方法,使以前作品中人物在以后作品中再次出现,从而把人间喜剧中的许多情节贯穿起来,在展现人物在不同阶级的思想性格发展。也表现了人物生活的全过程,以及时代变迁。 4、湖畔派诗人:是19世纪初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主要文学流派,是当时欧洲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这一派作家,大多在英国昆布兰湖区居住过,因此,后人把他们统称为湖畔派诗人。他们大多经历过从拥护法国大革命到对大革命失望甚至反对的过程。又因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以及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极度反感。在隐居湖畔期间或前后,创作了大量歌颂自然美景、同情善良和不幸人的遭遇的诗篇。其代表作家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5、硬汉性格:19世纪30年代以后,海明威作品中那些被战争摧残的主人公,发展成为一种硬汉性格的形象。这些人多数是拳击家、斗牛士、猎狮者、捕鱼者,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时,仍然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作者50年代所写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老渔夫桑提亚哥的硬汉性格升华到哲理寓意的高度,达到了硬汉子形象的顶峰。 6、追溯法:是指易卜生用来结构剧情的一种方法。是指在戏剧开场之前,矛盾就已发展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在戏剧一开场就已经有了渐入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矛盾的原因,则要通过戏剧中人物追溯回忆,才能展现在观众面前。使用这种方法,能造成强烈的悬念,蕴含深刻的意义很赖人寻味。 二、简述题: 1、雨果美丑对照原则? 答:A、雨果认为现实本身并不象古典主义者描绘的那样庄严和光彩,相反宇宙万物的美与丑往往处于一种复合的状态中,即“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常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他认为美丑是相生相共,存在于同一事物之中的,其本身就是对照。 B、他认为美丑对照是自然的产物,喜剧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同时就应该做到崇高优美与滑稽丑陋的非常自然的结合。认为“滑稽丑怪是戏剧的一种最崇高的美,它不仅是戏

外国教育史复习重点

古代: 一、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是指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中形成的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又称谈话法、讨论法、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①优点:这种方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并不直接将各种知识交待给学生,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从他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是正确的答案。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致,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则,为后世教学法所吸收。 ②局限:苏格拉底这种原始的教学方法是在当时没有成熟的教材、教科书和没有正规课堂教学制度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不是万能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和适度范围内作为参照。 近代: 二、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特征 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 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2.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特别是课程具有古典性质。 3.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强调受教育者的兴趣、要求、欲望和自由,重视探讨新的教育方法 以促进其天性的发展。 4.世俗性:其教育目的、课程设置具有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 5.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想消灭宗教,而是希望 以世俗和人文主义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三、试述夸美纽斯提出的教学原则。 教学理论在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有关教学原则的论述则是他的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的主要教学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遵循自然原则:首先,他认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其次,夸美纽斯也十分强调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 ⑵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原则,把学校从“文字教学的绝境中引导到认识生活、认识周围世界的广阔道路上来”,抨击了经院主义教育。但也夸大直观性原则的弊端,不理解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⑶启发性原则::夸美纽斯反对呆读死记,反对强迫教学。 ⑷系统循序渐进性与原则: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当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⑸巩固性原则:他认为,练习和复习是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 ⑹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教学必须照顾儿童的年龄发展,应将儿童的年龄所能接受的材料交给儿童。 夸美纽斯依照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为改革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夸美纽斯的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我们这门课程从时间看从公元前5世纪讲到公元19世纪,从地域上看横跨中国、西欧、北美,涉及的思想家众多,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程主要内容,我们将需要同学掌握的内容做了归纳,有些不作为重点的,没有作答或没有列出,大家可以对照教材看看。具体见下面内容。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重点 从宏观上讲,西方政治思想史涉及三个不同历史时期: 古代奴隶制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 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与此相适应,西方政治思想则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观,以及近代以来的权力政治观。 1.古代社会——古代希腊、古代罗马 这个时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初步繁荣时期。突出表现在古希腊,它的政治思想一经产生就进入繁荣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民主共和。政治思想具有自然特征。 2.封建社会——中世纪 表现为神学特征,政治思想与神学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政治思想完全臣服于神学思想,神学思想统领一切,政治学和其他一切学科都被纳入神学体系,成为神学的婢女。政治思想具有神学特征。 3.近代社会——从资本主义萌芽到资本主义巩固(西欧、北美) 近代思想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是前两个时期无法相比的。资本主义时期思想直接影响到当代政治思想。当代政治思想的问题可以溯源到近代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具有权力特征。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政治思想 1.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以及影响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古代的西方分为古希腊、古罗马两个时期。古希腊不是一个国家,

而是一个地区,100多个城邦。古希腊最著名的是雅典城邦,雅典共和国。雅典民主制度最成熟。古罗马是一个国家。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随着城邦民主制度的兴盛而发展。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城邦是政治社会。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民主制度使雅典成为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昭示着整个希腊社会民主制度的空前繁荣。 2.古代希腊思想特点及主要思想家: 古代希腊思想特点概括为三方面: 第一,决定人们政治意识的是自然政治观。 希腊的政治思想家普遍认为,城邦的起源和政治秩序的建立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城邦是一个有机共同体,个人是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个人的价值依存于城邦,个人离开了城邦就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 自然政治观决定了城邦成员的整体主义意识。这种整体主义,体现在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就是将国家视为第一位的,个人是第二位的,这种整体主义意识将个人视为国家的工具,而不是把国家看作个人的工具。 第二,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 他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并没有与宗教和神话纠缠在一起,政治是人的事务。自然政治观决定人们的政治意识,对政治现象进行理性的考察和思考,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第三,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在希腊,政治学是关于城邦的学问和技术。研究城邦制度、研究城邦政体成为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思想发展来讲,为政治思想奠定基础的有: 自然哲学家。以自然为对象,研究自然事物发展,但对当时希腊政治现象也提出看法,用哲学家的观点看待政治问题。 智者,这是古希腊一类人的身份,是职业教师,到处给有钱人讲学,收取学费。智者关注社会问题,他们的贡献是以人的眼光看待社会,抛掉神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为后来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4)24--33 、、

外国教育史复习资料(4) 第十三章19C末和20C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24、比较欧洲新教育运动和美国进步教育的异同。 ⑴相同点:①都把矛头指向了传统教育,批判传统教育观和一些做法②都要求改革,并且进行了实验③都对以前的教育著作深入研究,并在之上提出新的观点④都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⑵不同点:①欧洲重视校园环境,美国偏重课程方法②欧洲注重全面发展,并不偏废知识的传授;美国较极端,忽视了教育中的基本规律。 第十四章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25、儿童之家:1907年,蒙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6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她将最初用于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经过适当修改,运用于正常儿童,也取的了极大的成功。 26、自由-纪律-工作的关系;儿童-教师-环境的关系。 ⑴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生命潜力是通过自发的冲动表现出来的,其外在表现就是儿童的自由活动。主张赋予儿童自由活动的权利,让儿童在自由活动中体验自己的力量。她强调儿童的自由活动,但并不排斥纪律。纪律必须通过自由来获得,纪律与自由是不矛盾的。真正的纪律是积极的、活泼的、主动的、内在的和持久的,只有这样的纪律才有可能被儿童从学校带到社会实际生活中去,成为儿童可以享受的自由的一部分。同时,儿童的自由是有限度的,即在维护集体利益的范围之内并按规定的程序使用教具。对有益于儿童发展的任何行为,不管其表现方式如何,教师都应允许而且要对这种行为进行仔细的观察,引导儿童走上自我教育的道路。因此蒙台梭利主张的自由是一种有纪律的自由。工作不仅是人类的天职和生活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内在需要。工作使儿童的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其身心的和谐发展,还能磨练其意志,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是通过“工作”来解决自由和纪律这一对矛盾的。 ⑵蒙台梭利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儿童应处于主动地位,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因此教师应是一位观察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在自然的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教师的观察还包括对儿童家庭及他的生活环境的观察。教师要把观察结果作为改进教学的根据,不断提高指导儿童的水平,成为儿童活动的自觉的指导者。教师要尊重、了解、相信、热爱儿童,要耐心等待儿童的成长,不要急于干涉儿童,不要拔苗助长。 第十五章★杜威的教育思想 27、从做中学:杜威要求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要求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地位。这种活动性、经验性课程的范围很广,包括园艺、烹饪、缝纫等形式。在杜威看来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在杜威看来,在“从做中学”时,必须排除由于外部强制或命令的行动、不能将行动的人引入未来更广阔的领域的行动以及习惯性和机械性的行动。其次是,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做事和活动会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做事和从事活动就不能一律化。"指望一个幼小儿童从事的活动像年龄较大的儿童所从事的活动那样复杂,或者指望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教学提纲

外国教育史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文明古国的教育 第一节、古代两河流域的教育 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城邦。考古家断定这一时期,苏美尔人已经发明了“泥板书”和文字。最初是图画文字,以后又演进为楔形文字。在巴比伦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和建筑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苏美尔时期已经出现了学校。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由于泥板是主要的书写工具,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重视语言和书写能力的教学,管理十分严格。 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已有两级: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除学习读写以外,还学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学等。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 公元3世纪后,巴比伦作为古代文明的中心,逐渐衰落。后人了解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主要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发掘和研究。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第二节、古代埃及的教育 与巴比伦一样,古埃及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天文学上能区分恒星和行星,还制作了天体图和太阳历;数学上,采用了10进位的计算法;医学上的木乃伊制作;建筑方面的金字塔的建造都是人类史上的杰作。一般认为古埃及建立的学校是人类最古老的学校。 1、历史背景 ①地处泥罗河流域,农业发达 天文学:观测天象,预测气侯及河水泛滥的同期建立科学几何学:丈量田亩、建造庙宇、房舍 水利学:灌溉 知识体系医学:制造木乃伊、医疗 地理学:对外贸易、军事远征 ②前3500年进入妈奴隶制社会,统治者(法老)采取配置大小官吏,强化国家机器,实行对外侵略和宗教统治,这些知识要有专门的机构传授。 ③文字出现:图形文字→用字母、音符、词组组成的复合文字 2、学校类型: 最早建立的学校是宫廷学校:培养皇子皇孙和朝臣子弟,学成后充任官吏,产生于埃及古王国末期。 到了中王国时期,一些政府机关在机关内部附设职官学校,招收贵族及官员子弟,以政府办公处所为校址,官吏充任教师。 此外,还有寺庙学校。一些规模宏大的寺庙往往同时又是传授高深科学知识的学府,吸引着要求深造的青年到寺庙里求学,重在学术知识的传授和探讨。 书吏学校:包括绘文书吏、书信书吏、军队书吏、国王书吏等,学习的内容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卷答案要点AB卷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卷答案要点(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加德纳关于智力的定义 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2分)其含义包括:1.智力离不开实际生活情景;2.智力应能解决实际问题;3.智力与创新分不开。(3分) 2、福禄倍尔的“恩物” “恩物”,按他的意见是神恩赐给儿童的东西(2分)。在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3分) 3、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心理学化” 一是就教育的目的或结果而言,要求教育应使人固有的、内在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2分)其次就教育活动或过程而言,要求教育应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人性规律协调一致,注意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不同的儿童(3分) 4、瑞吉欧的项目活动 项目活动是一种既非预定的教学模式,也非一般的教学

计划,而是师生共建的弹性课程与探索性教学(2分)。 基本要素一是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二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进行较长期深入的主题探索;三是成人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表达、共同成长的学习过程。(3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比较古希腊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的学前教育的不同点。 一、知识点 1、教育目的: 雅典教育讲究完整人的发展,培养具有公民道德的知识份子。 斯巴达所培养的有用公民,本质上是公民军人。 2、内容: 雅典的教育课程除了军事训练之外,还强调智育、美育、体育、重视家庭教育,但忽略女子教育; 斯巴达的教育内容只重视军事教育,忽视家庭责任,但重视女子教育。 3、教育方法: 雅典人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变,深富自由色彩与民主精神。

外国教育史考试复习重点

一、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比较。 斯巴达教育 1.教育目的:培养武士 2.教育的实施: 第一阶段体格检查只有被长老认可的体格合格的新生儿才被允许抚育。 第二阶段:家庭教育。7岁之前的儿童接受家庭教育,主要培养儿童健康的身体、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斯巴达人的思想道德。 第三阶段:公共教育。 主要接受跑步、跳远、扔铁饼,掷标枪、摔跤等“五项竞技”训练。 3.教育的特点: 突出军事体育训练 强调道德教育 重视女子教育 文化知识的教育没有地位 雅典教育 1.教育目的:培养公民和商人 2.教育的过程: 第一阶段:7岁之前家庭教育 第二阶段:7岁至13岁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教育 第三阶段:13岁左右体操学校教育 第四阶段:15岁左右体育馆教育。主要有“五项竞技”和“三艺”(文法、修辞和逻辑) 第五阶段:18岁军事训练团教育。20岁结束时授予公民称号 与斯巴达相比,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化更高一些。 二、“产婆术”:苏格拉底说:“我不是授人以知识,乃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产婆术”。 “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 讥讽就是不断地向对方提出问题,迫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而无法回答,最终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就是帮助对方从对话中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归纳就是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出事物的共性和本质; 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 “五项竞技”:在比赛中,五项竞技的各项运动按下列次序进行:短跑、跳远、掷铁饼、投标枪、摔跤。 “三艺”:文法、修辞、逻辑 三、西欧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体强壮、虔敬上帝、忠君爱国、宠媚贵妇的骑士。 一是从出生到七八岁的家庭教育。儿童接受宗教教育,并养成健壮的体格。 二是到7、8岁以后的侍童教育。按照出身等级到高一级封建主的城堡中充当领主的家庭侍童,追随在领主夫人的左右,完成各种服役,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待人处世之术。

外国教育史重点整理

一、古典时代得教育(斯巴达、雅典):以斯巴达与雅典为代表得城邦时代 二、斯巴达得教育 (1)教育背景(军事化得农业国家;由严重对立得三个社会阶层构成得国家) (2)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 (3)实行严格得体检制度,以保证体质上得优越性。 (4)教育阶段及内容:7岁以前,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得教育。7岁—18岁男子进入教育机构,主要学习“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并接受严酷得训练。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得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年满20岁得公民子弟在国家边境沿线驻扎,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5)重视女子教育。 (6)斯巴达人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而不关注文化知识得学习 (7)教育目得在于培养体格强壮得战士 三、雅典得教育 (1)民主化得商业社会 (2)高度重视教育,盛行私人办学 (3)教育阶段及内容: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7岁以后,女孩继续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男孩则开始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13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游泳、舞蹈、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15、16岁,大多数公民子弟开始从事各种职业,少数显贵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与审美教育。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属于预备公民阶段。20岁,经过一定得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获得完全得政治权利。 (4)雅典教育得目得在于培养身心与谐发展得能履行公民职责得人. 请思考: 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得差异表现为哪些方面? 四、西方三杰——-柏拉图得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国家管理(①国家控制教育,公养公育,培育人才. 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得长官. ③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哲学家与军人)

《中外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中外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 1、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_________,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_________。 2、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__________》。 3、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_______的形式。 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6、从明代开始,科举考试分为________ 、乡试、会试、殿试4个步骤。 7、古代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________ 。 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称________ 。 9、英国教育史上著名的“初等教育法”颁布于________ 年。 10、1919年法国政府通过的《阿斯蒂埃法》突出了________ 题。 11、最早在德国出现的实科中学排除了教学科目、课程内容的纯________ 主义的倾向。 12、日本明治政府文部省最早公布的重要教育法令是________ 。 13、二十世纪初,俄国形成了以________ 性十分明显的双轨制为特征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14、裴斯塔洛齐是十九世纪初________ (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15、教育与社会,教育与________ 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两个主要方面。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外国教育史重点范文

外国教育史重点 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学校:泥板书舍(巴比伦) 法国考古学家帕拉在幼发拉底河畔南部一个叫马里城的地方挖掘出一所约公元前2100年的学校遗址。在公元前2100年,学校已开始成为一种世俗教育机构。 2、古代埃及学校的类型:宫廷学校、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 3、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 第二章古希腊的教育 1、斯巴达教育的特点:1、目的是培养勇猛善战的军人, 2、国家控制教育,实行严格的体检制度 3、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 4、注重道德训练,不重视智商 5、重视女子教育 2、雅典教育的特点:1、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这一阶段有文法学校,音乐学校和体操学校) 2、私人办学 3、全面和谐的教育(对后世影响最大) 3、智者: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的人;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以及有治国能力的人;后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4、智者的贡献:1、智者云游各地授徒讲学,这既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2、智者抱着实用的目的研究文法、修辞哲学等科目,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扩 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 3、智者把系统的道德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教育内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 —政治家或统治者的预备教育。 第三章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方法: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苏格拉底方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观: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与政治结合; ②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塑造中的作用;

③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理论四门课程列入教学科目; ④第一次提出以考试做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 ⑤强调身心协调发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 ⑥主张课程学习与实际锻炼结合、净化教育内容,反对强迫学习; ⑦以理性指导欲望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任务。 消极:①《理想国》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忽视个性发展。 ②它拒绝变革,柏拉图认为音乐的翻新会给国家带来危害。 3、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4、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理性 第四章古罗马的教育 1、古罗马三个阶段的教育体制: 1、共和早期,家庭教育,目标是培养农夫、军人 2、共和后期,私立学校,演说家、政治家 3、帝国时期,国立学校,忠诚的官吏和顺民 2、昆体良的主要教育思想 著作:《雄辩术原理》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系统著作 他强调以下观点:首先,要研究儿童的天赋、倾向、才能,根据其他倾向和才能进行教育和教学。其次,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 1培养雄辩家、政治家; 2教育适应天性,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3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4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5重视学前教育 教育理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上;启发诱导,并向不发问的学生提问;对教师的要求。 第五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 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和机构:教会教育机构:修道院、主教学校、堂区学校 2、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宫廷学校、骑士教育 3、中世纪大学形成的原因:1、社会趋于稳定,农业生产稳步上升,手工业成为专门的职业;2、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