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横式算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除法横式算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除法横式算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除法横式算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尽分”与“算法多样化”两种思想方法的相互干扰

横式计算的教学初期,为了更好地掌握除法法则及运用竖式计算,在横式计算中,每一次的拆数都应尽可能地渗透“尽分”的思想,即每一数位上,找到最大的商。算法多样化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用自己的方法解题。但是,强调“算法多样化”又是本套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无疑给执教者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由于两种思想的并现,使学生容易出现问题,这也是笔者在教学上的一大疑点。如:

61÷3=20 (1)

30÷3=10

31÷3=10 (1)

学生在作业中出现了以上的情况,这样的答案显然有些尴尬。本题的答案不能算错,但是仔细想来,我们为何要进行“横式算法”的教学,其目的又是为何?答案当然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竖式计算。让我们先来回顾本课主题图中分铅笔的过程:先将一整捆的平分后,再将剩下的和几支合起来后再平分,从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除法法则的意义。

2、除法算理理解不够扎实

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由于各数较小,所以出现的问题还不是很多,较易出现问题的是在三位数被一位数除的横式计算中,当除剩下的数与后一数位上的数合成新数后再除就会出现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充分理解算理。如:

例一:831÷3=271

600÷3=200

230÷3=70 (2)

3÷3=1

例二:831÷3=277

600÷3=200

230÷3=70 (20)

21÷3=7

学生在拆分百位上数的时候难度不大,将百位剩下的2个百与十位上的3个十合并成230

后,即形成了23个十,此时,很多学生会直接进行计算,而忽略了应在23个十中找到最大能被3除的21个十,即用210÷3=70。错误二:两题的第二步中,学生会容易产生计算的失误,导致第三步(余下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平分的)的出错。

这一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学生对算理理解还不是十分充分,使得百位上能尽分,但十位上要看成几个十来分易出错。同时学生对整十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口算还不熟练,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在除法竖式中,也就是“试商”的环节。如果能在横式计算中有效地解决好这一问题,那么势必就能解决好竖式计算中的“试商”问题,便与学生更好地掌握除法竖式。

3、受“巧算”思想的影响

“巧算”是使得计算简便而常采用的方法。一般会用到运算性质和定律等,一些特殊计算结果也被用于“巧算”中。这种思想也会对横式算法意图的贯彻造成一定影响。如:

例一:128÷4=32

100÷4=25

28÷4=7

25+7=32

例二:128÷4=32

100÷4=25

20÷4=5

8÷4=2

25+5+2=32

以上两例中,学生受4×25=100的影响较大。因此,例二中会先用整百数除以4,再用整十数除以4,最后用个位上的数除以4的方法来计算。其实,这是一种很让人兴奋的答案,在横式教学初期,这是值得每一位学生向他学习的好方法。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应该加强法则意识的渗透,逐步将学生引导向“尽分”思想。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也发现,由于受教学所处时期、班级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往往会“转不过弯来”。这时,我想在教学中就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真正做到“因时因人而宜”。

4、片面追求答案和速度

对于班级中部分口算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已经能准确地口算数据较小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因此片面追求答案的准确及书写步骤,造成并没有真正领会横式算法的用意。如

首先让学生了解图中所给出的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例:516÷3=172

300÷3=100

216÷3=72

100+72=172

这种情况大都出现在口算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但是并不是会计算结果,就代表已经学好了横式算法,掌握横式算法的思想精髓才是关键。

三、除法横式算法的教学策略。

世界上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显现于作业中的问题,也会五花八门,除了以上列出的一些问题外,教师还应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成因,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其问题的关键所在的。我建议大家询问过学生的思维过程后,再加以适时适当地引导,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强化“尽分”思想

除法法则中要求,每次除完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这就要求在每一次书写横式时,必须加强对“尽分”思想的渗透。让学生有“尽分”意识的同时,以百、十、个为单位进行拆分一定要训练到位。具体在操作中,可以让学生回忆例一中分铅笔的过程,用图示、动画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等方式,明确如何先分百、再分十、最后分个。

如以下的例一中,学生在进行十位上6个十除以3时,应引导学生:6里面最多有几个3,因此用60÷3=20来拆分十位上的数更妥当。

例一:61÷3=20 (1)

30÷3=10 60÷3=20 分尽十位,再考虑个位。

31÷3=10......1 1÷3=0 (1)

同样的,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横式算法中,尤其易出错的是在十位上。部分学生由于计算能力薄弱,无法“尽分”十位上的数,导致选不出到底该用几个十来除以3,所以忙乱中易产生直接将百位上余下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除,出现以下例二和例三中的错误。产生这样的问题时,请学生分两步走:一是思考“你在十位上尽分了吗?”二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台阶,“23里最多有几个3?”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先想好“23里最多有7个3是21”由此再得出“用210÷3=70”。

例二:831÷3=271 正确答案:831÷3=277

600÷3=200 600÷3=200

230÷3=70……2 210÷3=70

(计算不过关,出现余数错误)21÷3=7

3÷3=1 200+70+7=277

例三:831÷3=277

600÷3=200

230÷3=70 (20)

21÷3=7

2、加强数位转化

在横式算法中,遇到百、十、个每一数位上都能一次除尽,学生问题不大,但是,当百位上有余下几个百,将余下的百与十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除的过程,有些学生难以理解,造成了学习的困难。通过形象地演示“板、条、块”的转化过程,让学生自觉形成“余下的数与下一位合成新数再除”的意识。

如:128÷4=32 100÷4=25 28÷4=7 25+7=32。128由一板、二条、八块组成。一板要平分成4份,不能平分,所以将一板转化成十条,将十条与二条合并成十二条,再平分成4份,即120÷4=30,最后的八个块平分成4份,即8÷4=2。强化板、条之间的转化,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为今后学习除法竖式扫清道路,可以让学生明白在竖式中的每个被除数的由来,同时,也再次“尽分”提供保障。

3、重视情境创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用一个贴近生活的故事情境引入,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分铅笔”的情境中展开学习,学生从情境中提出了相应的数学问题,在情境中理解算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上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中理解了算理,并初步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同时通过说想法、讲过程、读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注重动手操作和体验

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是相当必要

的环节。学生借助实物和“板、条、块”的摆分,在摆分的过程中体会到要“先分成捆的,再分单个的”这种方法的简捷,使学生理解除法的算理。先用一位数去除十位上的数,然后将剩余部分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有了直观的理解,从而自然而然地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技能。学生的简单操作,往往能使之印象深刻,因此才有“听过的、看过的,只是过眼烟云,做过的,才会狭骨沦肌!”的说法。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应重视研究如何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策略。

5、加强基本训练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任何计算,实际上都是分解成一群基本口算题进行运算的。专家研究表明,如果基本口算熟练的学生,笔算速度就快,正确率也高。除法横式计算的熟练程度也受基本口算的数量程度所制约。

进行除法计算,其基础的基础还是表内除法。在练习中,教师还应多注重练习的方法和形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加强有关“最大能填几”的题型的训练。如:23>( )×3;230>( )×3。这类题目是乘法逆向思维的一个重要形式,但在新教材中,并没有花费重要的章节进行学习和训练,因此教师在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时可以稍做训练,使学生能达到较熟练的水平,并加以变化,提高难度。此类题型的训练有助与横式算法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同时,今后除法学习中的重点及难点“试商”问题也就迎韧而解了。

6、比较区分不同算法

区分不同算法,是以“算法多样化”为基础和前提的,但是必须走出“算法多样化”的认识误区,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除法横式算法的意义。

在加减法中,新教材都涉及到了横式计算。加法和乘法,由于有交换律的存在,使其在计算过程中的顺延性并不十分明显,即有时可以从高位算起,有时也可从低位算起,不会造成计算结果的出错。但在减法中,就有所不同,如在退位减法中,学生较喜欢用的“百减百,十减十,个减个”的方法就可能造成计算结果错误。所以,对于较复杂的计算,尤其是除法计算,必须讲求计算的顺延性和连续性,即必须严格按照“商、乘、减、比、落”的步骤进行计算。因此,本文中所提到的“除法的算法多样性”,是在学生接触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的除法的教学初期,这里强调的是“除法教学初期”,让学生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通过各种不同算法的比较感受到、总结出、学习到哪一种分拆才是最合理的方法。当孩子们学习完竖式计算后,他们就更能体验到横式算法和竖式的微妙关系了。

对题目的结果进行估测是一个检验错误的好方法。我们在批阅学生考卷时,常常会发现一些

题目的结果明显是错误的而学生却没有发现。如果学生能通过生活实际加以估测就不难发现错误。例如:在三年级的教材中学生第一次学习一倍数应用题,例题虎妈妈的体重是138千克,刚好是虎宝宝的6倍,虎宝宝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由于在学习求一倍数之前,接触到的在题目条件中出现倍数用的都是乘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列式为:138×6的情况,这是相当自然的一种情况,对于初学求一倍数的学生来讲,特别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来讲,要让学生在一节新授课中分清求一倍数和求几倍数是一个难点。作为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不能只通过简单的讲解让学生来分清这两类题目而是可以通过画图来理解题目。在学生出现了上述不正确的列式时,老师不必很着急地就去否定学生,而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估测的方法来判断是否正确。通过估测学生不仅可以发现错误,同时也教会了学生自查的方法。使数学的学习真正与生活结合在了一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乘除法竖式计算200题

336÷21 858÷39 918÷27 888÷37 645÷32 432÷46966÷23 731÷79 980÷28 828÷36 294÷29689÷34 618÷88 372÷45 444÷76 4321÷48 350÷34930÷32 864÷36 694÷17 598÷26 609÷879100÷2405070÷397936÷26 450÷25 289÷444200÷700 117÷25 2627÷71=2170÷70=3528÷63=988÷13 = 2680÷67=138÷69=1342÷61=320÷32 = 5695÷67=344÷43=1794÷26=1400÷14 = 960÷30=1715÷35=1680÷42=1200÷12 = 1462÷43=2790÷93=1798÷31=1330÷14 = 1980÷45=3132÷54=2340÷45=3024÷42 = 2145÷39=3792÷48=4940÷76=341÷31 = 5529÷57=1420÷20=4278÷69=216÷18 = 624÷26=3300÷60=4712÷76=1386÷99 = 4770÷53=216÷24=3420÷57=3298÷97 = 3268÷38=528÷48=2350÷47=770÷35 = 600÷30=1269÷47=7644÷78=1296÷18 =

666÷18=1161÷43=799÷17=7310÷86 = 256÷16=196÷14=225÷15=289÷17=169÷13=144÷12= 121÷11=324÷18=400÷20=648÷88=441÷21=484÷22= 529÷23=88÷42=72÷36=560÷70=450÷55=98÷71=432÷54= 128÷47=210÷73=96÷25=366÷64=729÷92=567÷78= 361÷19=736÷86= 552÷85=141÷37=522 ÷95=368 ÷43= 345÷51=462 ÷65=588 ÷74=324 ÷93=294 ÷28=504 ÷86= 387 ÷94=392 ÷78=664 ÷89=388 ÷46=740 ÷57=177 ÷36= 534 ÷64=282 ÷66=594 ÷63=285 ÷35=368 ÷82=288 ÷44= 595 ÷78=215 ÷56=144 ÷97=133 ÷76=180 ÷55=153 ÷93= 108×26 38×312 47×210 138×59 82×403 126×89 203×32 312×25 123×6247×210 568×39 1307×46 54×312 234×46 613×48 320×25 25×529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321×16 332×24 33×215 125×63 55×226 165×24256×31 306×12 260×15 303×46 65×224325×40 167×48 336×25 137×481 91×214 325×68 336×221 245×131

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150

25.2÷6= 34.5 ÷1.5= 5.6÷0.04= 1.8÷12= 1.8÷1.2= 7.83÷9= 4.08÷0.8= 0.54÷0.6= 6.3÷0.14= 72÷15= 14.21÷7= 24÷1.5= 1.26÷18= 43.5÷29= 18.9÷0.27= 1.35÷15= 28.6÷11= 20.4÷24= 3.64÷52= 156÷0.12= 328÷1.6= 1.35÷27= 7.65÷0.85= 12.6÷0.28= 62.4÷2.6= 54.4÷0.16= 1.44÷1.8= 11.7÷2.6= 19.4÷12= 59.8÷0.23= 19.76÷5.2= 10.8÷45= 21÷1.4= 8.84÷1.7= 62.1÷0.03= 1.89÷54= 0.51÷2.2= 7.1÷2.5= 1.998÷0.54= 1.28÷16= 2.1÷0.4= 2.56÷32= 50.18÷38.6= 4.68÷75= 14.7÷0.07= 5.4÷15= 124.8÷0.24= 23.4÷585= 0.544÷0.025= 203.5÷11= 24÷15= 3.64÷52=

5.6×2.9 3.77×1.8 0.02×96 5.22×0.3 9.99×0.02 4.67×0.9 5.54×2.44 1.666× 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2.1 8.9×2.4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0.059×0.2 4.268×1.7 57×5.7 9.46×2.85 1 7.8×6.4 1.5×4.9 2.5×0.88 5.555×5.2 2.22×3.33 7.658×85 36.02×0.3 56.78×8 5.6×2.9 3.77×1.8 0.02×96 5.22×0.3 9.99×0.02 4.67×0.9 5×2.44 1.666×6.1 9.432×0.002 5.6×6.5 4.88×2.9 5.61×4.3 8.9×2.4 5.5×55 9.77×0.02 1.384×5.1 8.78×83 2.6×61 0.059×0.2 4.268×1.7 57×5.7 9.46×2.85 17.8×6.4 1.5×4.9 2.5×0.88 5.555×5.2 2.22×3.33 7.658×85 36.02×0.3 56.78×8 3 0.1×5.3 5.3×6.3 4.4×7.3 4×8.8 4.1×0.8 9.9×1.4 6.4×2.4 12.48×4 9.8×1.3 4.8×9.1 0.6×7 4.2×1.8 8.6×6.5 5.59×4.3 0.2×5.6 9.4×8.4 0.5×4.6 1.3×1.6 4.6×3.8 9.1×5.6 2.1×7.9 3.8×2.3 1.8×9.6 3.8×2.3 1.8×9.6 6.1× 4.8 27.5× 5.7 8.7×0.1 1.7×4.7 8.6×8.9 0.3×7.6 2.1×0.4 9.8×4.3 7.7×9.9 3.4×9 2.8×3.5 5×1.1 2.9×8.2 3.9×1.7

除法的两种简便算法

除法的两种简便算法教学内容:书上67—68页,例3例4,练习十九第1—5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两种简便算法。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如果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把这两个一位数先乘起来,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2、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如果能把除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而其中一个数除被除数时较简便时,可用这两个一位数去依次除被除数。数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360÷90 180÷30 270÷90420÷7 630÷9 450÷52、填空:18=()×()24=()×()35=()×()63=()×()可能出现各情况都可以填。3、出示应用题(小黑板出示)四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学生先读题—指名口述解法—提示用不同方法解—板书过程(1)90÷2÷3 (2)90÷(3×2)=45÷3 =90÷6=15(人) =15(人)二、新课1、引入新课(1)比较复习中的两种解法,得出:90÷2÷3=90÷(2×3)(2)启发学生说出哪种解法简便,并总结规律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时,可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积除这个数,结果不变。(3)用一个关系式表达出来并加以强调a÷b÷c=a÷(b ×c)有时,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计算比较简便。2、教学例3 390÷5÷6(1)看:题型结构……..5×6=30(2)想:计算方法……..390÷(5×6)(3)算:用简便方法计算390÷5÷6=390÷(5×6)=390÷30=133、补充例题:210÷3÷5(1)问:怎样算比较简便(2)同桌讨论并尝试练习(3)评讲:210÷3÷5=70÷5=14指出:遇到不同题型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找出恰当方法。4、练习:书上68页作一作的题(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集体订正)5、教学例4 420÷35 怎样算简便(1)启发:能否用刚才学的规律反过来用a÷(b×c)=a÷b÷c(2)学生尝试练习(3)指导掌握简算方法420÷35=420÷(7×5)=420÷7÷5 ……………. 先除以7较简便=60÷5=12(4)总结规律: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成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计算较简便。(5)强调:a÷(b×c)=a÷b÷c6、练习:书68页做做的题(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集体订正)7、小结:(1)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2)指出:今天我们学了除法的两种简便算法,强调a÷(b×c)óa÷b÷c三、巩固练习1、填空:210÷5÷6=210÷(×)280÷35=280÷()÷()420÷3÷7=420÷(×)360÷45=360÷()÷()2、判断:630÷7÷9=630÷7×9 ()750÷25÷3=750÷(25×3)()450÷15÷3=450÷(15÷3)()3、练习十九,第1题,第一、二横行,第二题第一横行,四、五题。

除法竖式计算

第二课时: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笫,4~5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认识除法(包括仃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能正确地列小除法竖式并计算结果,并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写答句。 2.使学生能结合操作理解并能说明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比较理解竖式求商的思考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巾的应埔;培养按步骤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2个苹果图片,黑板上用横线画出4行格线(待列竖式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能用口诀求商;这学期又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能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得出商和余数。除法也能和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除法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竖式 1.学习除法竖式计算过程。 (1)列式、演示。 出示例3,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放了几盘吗?怎样想的?(板书算式) 演示:老师现在用12个苹果分一分,看看是不是放了3盘。(教师用苹果图片演示,直观呈现放了3盘)结果放了几盘?这3盘一共分掉了多少个苹果? 说明: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放了3盘。这3盘正好分掉了12个苹果。 (2)学习竖式。 说明: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现在请小朋友看12÷4怎样列竖式算。除法竖式和加、减法竖式不同,应该这样写:(在预先画的4行格线上写竖式)先在第一行格子下面这条横线上画一条短横线,左边像小括号一样写一撇,表示除法算式;被除数12写在里面(说明并在横格里板书,旁边注明“被除数”),除数4写在这一撇左边(板书并注叫

除法的简便计算

《除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29页例8(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并理解除法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结合具体情境的学习,使学生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并理解除法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 教法:启发引导法、归总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3分)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口算。 240÷20= 360÷40 = 450÷30= 120÷60 = 180÷90= 400÷50 = 140÷70= 480÷60 = 420÷70 = 540÷90= 2、用简便方法计算: 567-245-155= 489-268-189= 根据连减的简便算法,是否可以类推出连除的简便算法呢? (二)揭示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 (三)展示目标 掌握并理解除法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二、自主学习(5分) 1、出示例题:四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人? 2、自主学习一 (1)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 (2)怎样列式?(只列式不计算) (3)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3、学生自主学习后,集体交流,重点交流列式依据。 4、自主学习二 (1)算一算,用<、>或=填空 90÷2÷5 90÷(2×5) (2)仿照上面的算式写几个类似的算式。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每组C2同学展示自己写出的等式。B1评价。 5、学生评价后,教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强调。 三、合作交流(12分) 1、合作交流一: 观察写出的等式,结合连减的简便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2、集体反馈。出示除法简便计算的方法: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齐读两遍。 3、检测: 890÷2÷5 = 890÷() 4500÷25÷4 = ÷() a÷b÷c = 甲÷乙÷丙 =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1、3、5、6组C1同学回答,对应组B2 评价。 4、小组合作二 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

除法简便运算

除法的运算律和性质 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其商不变。即 a÷b=(a×n)÷(b×n)(n≠0)=(a÷m)÷(b÷m)(m≠0) 例1计算: (1)425÷25;(2)3640÷70。 解:(1)425÷25 (2)3640÷70 =(425×4)÷(25×4) =(3640÷10)÷(70÷10) =1700÷100 =364÷7 =17;=52。 (3)44000÷125(4)1375÷25 (5)12800÷200 除法分配率:两数之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除以那个数,然后再求两个商的和(或差)。即(a±b)÷c=a÷c±b÷c例如,(8+4)÷2=8÷2+4÷2,(9-6)÷3=______________ 此性质可以推广到多个数之和(或差)的情形。例如 例2(1) (1000-688-136)÷8 (1000-688-136)÷8= 1000÷8-688÷8-136÷8=125-86-17=22 (2)(128+1088)÷8 (3)(1040-324+528)÷4 (4)(182+325)÷13 (5)(2046-1059-735)÷3 (6)1125÷125 (7)775÷25 775÷25 思考:第(6)题还有其他简便算法吗? =(700+75)÷25 =700÷25+75÷25

除法分配率也有逆运算喔:a÷c±b÷c=(a±b)÷c (1)26÷25-40÷25-34÷25(2)2006÷11-400÷11-500÷11 能力提升765×213÷27+765×327÷27 (先把765×213,765×327分别看成一个整体) 在连除中,可以交换除数的位置,商不变。即a÷b÷c=a÷c÷b 在这个性质中,除数的个数可以推广到更多个的情形。例如,168÷7÷4÷3=168÷3÷4÷7=…… 例3计算下列各题: (1)2275÷13÷5 提示:2275除以两位数13不容易计算,可先除以5,得出位数较少的数再除以13 较为简单。 2275÷13÷5 =2275÷5÷13=455÷13=35 (2)2250÷75÷3 (3)4505÷17÷5 乘、除法混合运算的性质 (1)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去掉或添加括号的规则去括号情形: 去加括号情形: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乘、除符号不变。 即a×(b×c)=a×b×c,a×(b÷c)=a×b÷c 括号前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变为“÷”,“÷”变为“×”即a÷(b×c)=________ a÷(b÷c)=________ 例4 (1)4032÷(8×9) (2)125×(16÷10) (3)2560÷(10÷4) (4)2352÷(7×8);(5)1200×(4÷12);(6)1250÷(10÷8);

四年级上小数除法竖式计算

8.64÷8= 12.24÷12= 15.9÷15= 32.8÷16= 14.17÷13= 8.07÷3= 9.06÷4= 8.64÷2.4= 1.088÷0.8= 3.12÷7.8= 4.9÷9.8= 14.4÷1.2= 66÷1.5= 52.8÷6.6= 21.6÷0.18= 13.6÷1.7 1.84÷23 3 2.5÷1.3 5.84÷73 8.14÷0.37 8 3.2÷6.4 9.45÷2.1 90.1÷5.3 83.3÷4.9 4.44÷0.12 8.51÷0.23 75.6÷2.1 0.64÷3.2 8.37÷3.1 7.67÷5.9 7.98÷1.4 73.1÷4.3 6.63÷0.17 5.65÷3.5= 9.5÷14= 7.02÷5.5= 53.5÷1.5= 9.97÷0.71= 0.789÷0.18 = 5.41÷6.7= 8.35÷0.44= 5.61÷0.19= 4.4÷1.1= 8.95÷0.49= 9.62÷0.83= 28.4÷6.8= 1.74÷5.1= 4.93÷0.68= 2.82÷7.6= 8.3÷82= 20.7÷56= 7.31÷77= 7.35÷8= 1.85÷3.3= 3.81÷7.4= 32.2÷91= 55.7÷4.8= 2.54÷4.7= 4.88÷6.7= 8.81÷0.65= 2.36÷7= 45.6÷4= 39.2÷45= 8.13÷7.9= 4.8÷26= 4.76÷23= 82.5÷79= 6.9÷65= 1.51÷31= 88.2÷48= 5.99÷32= 6.39÷32= 3 7.6÷6.3= 1.19÷ 8.8= 11.9÷ 9.5= 6.85÷1.6= 49.7÷9.3= 9.26÷0.33= 30.7÷3.8= 3.19÷0.46= 7.49÷4.3= 7.52÷3= 6.86÷59= 5.62÷20= 5.63÷7.1= 2 6.6÷21= 65.2÷26= 6.08÷65= 5.54÷ 7.1= 82.8÷9.3= 73.8÷9.3= 75.6÷4.8= 6.98÷93= 4.36÷81= 9.3÷40= 1.2÷3 0.48÷6 4.6÷23 14×0.5 6.8÷4 0.72÷12 0.7×1.1 0.72÷4 9.6÷6 5.2÷13 12.5÷5 0.12×5 8÷0.5 0.32÷16 0.5×1.1 0.5+0.14 1.25×4 6.3÷2.1 0.92÷4

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doc

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材67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九学 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规律。使学生掌握除法中两种简便算法:(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如果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把两个一位数先乘起来,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2)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如果能把除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而且用其中的一个位数去数被除数比较简便时,就可以用这两个一位数依次去除被除数。 2、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总结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和积极探索规律的精神。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育学生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要生搬硬套。 4、创新目标:通过计算,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感受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乘这里讲的简便算法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

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 除以两位数,改成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这种简便算 法,是利用了“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 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 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此外,还要看两个一位数相 乘的积是否得整十数,以及怎样把用两位数除改写成用 两个合适的一位数连除,使计算简便。因此,教材一开 始,先复习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把一个两位数改写成两 个一位数相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再复习连除应用 题,进而通过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的结果一样,从而 说明: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 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 不变。 确定重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一位数去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掌握由此规律得出的两种简便方法 2、教学难点:在除法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简便计算 3、创新点:对于除法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方法解决 4、德育点:学生谈收获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

除法的两种简便算法

除法的两种简便算法 除法的两种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书上 67— 68 页,例 3 例 4,练习十九第 1—5 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两种简便算法。 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如果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把这两个一位数先乘起来,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 2、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如果能把除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而其中一个数除被除数时较简便时,可用这两个一位数去依次除被除数。 数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60-90 180 + 30 270 + 90 420-7 630 -9 450-5 2、填空: 18= ()X() 24= ()X() 35= ()X() 63= ()X() 可能出现各情况都可以填。 3、出示应用题(小黑板出示) 四年级同学参加春季植树,把 90 人平均分成 2 队,每队分成 3 组,每组有多少人?

学生先读题— > 指名口述解法— > 提示用不同方法解 — > 板书过程 (1) 90+ 2-3 ( 2) 90+( 3X 2) =45+ 3 =90 + 6 =15(人) =15 (人) 二、新课 1 、引入新课 ( 1 )比较复习中的两种解法,得出: 90+ 2 + 3=90+( 2X 3) ( 2)启发学生说出哪种解法简便,并总结规律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时,可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积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 3)用一个关系式表达出来并加以强调 a+ b+c=a+ (b x c) 有时,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计算比较简便。 2、教学例 3 390 + 5+6 (1).............................. 看:题型结构..5 x6=30 (2)想:计算方法……..390 +(5X6) ( 3)算:用简便方法计算

除法竖式计算

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 第4~5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l~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认识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能正确地列出除法竖式并计算结果,并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写答句。 2.使学生能结合操作理解并能说明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比较理解竖式求商的思考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按步骤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2个苹果图片,黑板上用横线画出4行格线(待列竖式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能用口诀求商;这学期又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能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得出商和余数。除法也能和加、减法一样用竖式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除法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竖式 1.学习除法竖式计算过程。 (1)列式、演示。 出示例3,学生读题。 提问:你知道放了几盘吗?怎样想的?(板书算式) 演示:老师现在用12个苹果分—分,看看是不是放了3盘。(教师用苹果图片演示,直观呈现放了3盘)结果放了几盘?这3盘一共分掉了多少个苹果? 说明;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放了3盘。这3盘正好分掉了12个苹果。 (2)学习竖式。 说明: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现在请小朋友看12÷4怎样列竖式算。除法竖式和加、减法竖式不同,应该这样写:(在预先画的4行格线上写竖式)先在第一行格子下面这条横线上画一条短横线,左边像小括号一样写一撇,表示除法竖式;被除数12写在里面(说明并在横格里板书,旁边注明“被除数”),除数4写在这一撇左边(板书并注明“除数”),这就表示12除以4。 提问:12除以4商是几呢?(说明商3要写在短横线上面,再板书并注明“商”) 这里商3表示什么意思?那这3盘一共分掉多少个苹果?怎样想到12个的? 说明;放了3盘,就是放了3个4,一共是12个。在竖式上我们就用商3乘除数4,三四十二,分掉12个,把这分掉的12写在被除数12的下面,这是3乘4的积(板书并注明“3乘4的积”)。原来有12个苹果,竖式上表示分掉12个,我们就用12减分掉的12得O,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说明写的位置并板书,同时注明“12减12的差”) 追问:被除数下面的12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的0哪里来的,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放了几盘?请小朋友填一填结果,并读一读。 说明:这里写的是回答问题的结果,叫答句。以前解决问题的结果要求口答,从这学期开始,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把答句写出来了。所以从今天开始,凡是解决实际问题,都要根据问题写出答句。 (3)整理过程。

用简便方法计算除法

乘除简便计算 前面我们学了5×2=10,25×4=100,125×8=1000,当5,25与125在除法算式中作除数时,要想办法让除数变成10,100,与1000,从而计算简便。这里就要用到商不变的性质,即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一、(1)120÷5 (2)2300÷25 (3)17000÷125 (4)210÷5 (5) 170÷5 (6)230÷5 (7)470÷5 (8)4200÷25 (9)3600÷25 (10)450÷25 (11)1100÷25 (12)3100÷125 二、快速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1)题按照乘除法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会比较繁杂,我们可以将7与5交换位置,但一定要记住,当它们交换位置时,一定要连同它们前面的运算符号一同交换,这样原式变成了125÷5×7,先算125÷5=25,再算25×7=175 (2)题中,因为113÷3有余数,所以我们可以交换3与6的位置,使原式变成 113×6÷3,然后先算6÷3=2,再算113×2=226 (1)125×7÷5 (2)113÷3×6 (3)390÷13÷3 (4)700÷(7×4) (3)题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还没有学过,但经发现,13×3=39.根据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所以390÷13÷3可以转化为390÷(13×3),这样13×3=39,又因为39×10=390,所以390÷39=10 (4)题中,如果先算括号内的7×4,则除数变成两位数,我们没有学过,可以这样考虑,根据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我们把原式700÷(7

三年级下册除法竖式计算(共6页)

小学三年级除法练习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一)(5分钟) 65÷5=906÷3=870÷4=716÷5= 80÷6=783÷3=804÷2=148÷8= 246÷7=750÷5=103÷3=123÷3= 144÷9=97÷3=352÷5=296÷4= 860÷2=220÷9=153÷5=357÷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二)(5分钟) 64÷2=128÷8=446÷2=911÷9= 405÷7=76÷8=325÷4=155÷4=

718÷6=350÷8=871÷6=220÷9= 618÷4=654÷5=622÷8=451÷3= 900÷6=677÷6=192÷7=120÷4=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三)(5分钟) 75÷5=425÷3=615÷5= 874÷5= 740÷8=50÷6=200÷7=121÷4= 375÷5=392÷3=638÷8=627÷3= 441÷5=412÷3=624÷4=260÷4=

375÷5=60÷6=468÷5=357÷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四)(5分钟) 510÷3=194÷2=516÷6=100÷2= 43÷8=125÷5=415÷4=453÷6= 705÷3=921÷3=874÷5=870÷3= 352÷5=429÷3=524÷8=594÷7= 97÷3=87÷4=412÷3=512÷8=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五)(5分钟) 103÷3=444÷6=121÷4=645÷3= 966÷7=728÷8= 315÷7=720÷6= 919÷6=88÷4=756÷9=254÷3= 728÷8=83÷5=919÷6=496÷4= 308÷7=427÷5=98÷8=269÷6=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系列练习(六)(5分钟) 19÷2=432÷8=368÷5=451÷3= 804÷2=941÷9=157÷2=873÷5=

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简便算法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板演 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答:一共可以卖360元。答:一共可以卖360元。 引导学生比较,由于这两种解法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教师明确: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教师提问:在这道题里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第二种算法后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数,因此,第二种算法简便。) 教师明确: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写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比较简便。(板书课题: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学习新课 (一)教学例1: 1、组织学生讨论: (1)这道连乘题依次计算你觉得怎样? (2)怎样算比较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这道连乘题如果依次计算,不容易口算得出结果。如果把后两上因数相乘,正好是10,再和第一个因数相乘,就可以很快地用口算算出得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质疑: 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为什么不改成? 3、练一练 (二)出示例2: 1、教师谈话:有时我们可以把刚才总结的规律反过来用,也就是一个数乘两位数,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2、组织学生讨论: 口算不容易算出结果,我们可以把16改写成哪两个一位数相乘?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竖式的计算方 法》导学案设计 课题 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注重学生亲身体验。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直观的感受和亲身的体验,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教学方式。本教学设计基于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加深对除法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的理解,感受除法竖式的写法及其含义。经历动作表征与算式表征的转换过程,从而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2.在操作中建立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与其他表征形式的联系。 数学知识的形成就是动作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等多种表征形式之间的转换过程,因此,本设计注重在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除法竖式与动手操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理解竖式中每个数在操作中的意义,从而理解并掌握新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口算卡片 学生准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依次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计算。 依次说得数。 1.列竖式计算。 21÷4=11÷2= 20÷4=10÷2=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3分钟) 1.教学例3。 (1)出示课件,整体感知除法竖式的写法。 (2)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 (3)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感知除法竖式的含义。 ①表示什么,根据算式用小棒分一分。 ②引导学生思考商3写在哪里。 ③引导学生思考:竖式中12是指什么?写在哪里? ④引导学生思考:1表示什么?写在哪里?

(4)总结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步骤。 (5)引导学生迁移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讨论: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2.教学例4。 (1)指导学生笔算,学生计算后汇报。 (2)引导学生思考7和几相乘的积接近43且小于43。 (3)归纳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1.学习例3。 (1)观察除法竖式,初步感知竖式的写法与横式的区别。 (2)思考后汇报: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 (3)在小组内动手操作感知除法竖式的含义。 ①这个竖式表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用小棒摆出算式) ②13除以4的商是3,把商3写在除号的上面,要与被除数13中的3对齐。 ③12表示已经分掉了12根小棒,也就是4和3相乘的积,应该写在13的下面。 ④1表示剩余1根,写在横线的下面,写时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4)总结:第一步写好后,要先写商3,再算出3乘4等于12,13减12等于1,这里别忘了把横式的结果写上。

乘除法竖式计算

乘除法竖式计算练习题 姓名 235×21= 421×55= 189×56= 1008÷24= 386÷27= 487÷51= 315×31= 529×15= 819×26= 819÷21= 1836÷51= 624÷24= 750×19= 219×21= 367×26=

220÷11= 1245÷25= 2456÷24= 375×15= 281×65= 242×76= 872÷18= 245÷22= 918÷24= 506×35= 491×66= 387×36= 576÷16= 911÷27= 2028÷78=

375×46= 318×59= 204×21= 1356÷45= 936÷21= 875÷15= 325×91= 629×75= 119×86= 919÷51= 1886÷31= 2610÷58= 258×42= 375×18= 318×56=

876÷29= 625÷25= 759÷43= 818×25= 581×46= 372×37= 892÷47= 946÷72= 881÷34= 216×75= 291×37= 737×32= 976÷36= 819÷47= 988÷32=

2106÷27= 1581÷27= 1275÷13= 265×67= 642×72= 519×46= 779÷36= 2154÷37= 2818÷27= 651×72= 384×28= 482×83=

8816÷71= 1889÷37= 4575÷41= 625×71= 142×21= 219×63= 792÷61= 852÷71= 818÷24= 511×21= 814×81= 382×48=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精选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3 )32.2 0.71 )5.68 0.43 )0.817 0.49)5.88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6)3.78 1.4 )2.66 2.7 )0.729 0.29)16.53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13)32.5 0.079 )55.3 0.23 )2.461 0.45)270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3 )14.3 0.57 )5.13 0.39 )0.585 0.47)8.46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9)6.03 1.8 )3.78 1.2 )0.156 0.82)77.9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29)37.7 0.069 )62.1 0.53 )5.618 0.25)200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1 )12.1 0.61 )2.44 0.39 )0.702 0.79)8.69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5)3.85 1.7 )2.21 2.7 )0.513 0.67)58.29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23)66.7 0.067 )53.6 0.23 )2.323 0.22)176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1.1 )12.1 0.49 )3.43 0.33 )0.462 0.33)3.63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8)6.32 1.7 )3.57 1.2 )0.276 0.17)5.78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27)59.4 0.087 )52.2 0.37 )3.737 0.34)306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7 )55.5 0.47 )2.82 0.27 )0.405 0.17)1.87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4)3.88 2.6 )3.38 1.1 )0.231 0.43)17.2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0.13)19.5 0.073 )43.8 0.31 )3.317 0.23)138

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题

(1)68.8÷4=(2)85.44÷16=(3)67.5÷15=(4)289.9÷18= (5)101.7÷9=(6)243.2÷64= (7)16.8÷28= (8)15.6÷24= (9)0.138÷15= (10)1.35÷27= (11)0.416÷32= (12)3.64÷52= (13)14.21÷7= (14)10.8÷45= (15)2.56÷32=

(16)24÷15= (17)3.64÷52= (18)101.7÷9 (19)35.21÷7 (20)1.8÷12= (21)43.5÷12 (22)5.4÷15= (23)42.84÷7 (24)1.89÷54= (25)67.5÷15 (26)23.4÷585= (27)1.28÷16= (28)85.44÷16 (29)4.68÷75= (30)21.24÷36

(31)0.736÷23 (32)91.2÷3.8=(33)0.756÷0.18=(34)51.3÷0.27=(35)26÷0.13=(36)210÷1.4= (37)2.688÷0.56= (38)10.625÷25= (39)126÷45= (40)10÷2.5= (41)2.7÷7.5= (42)15÷0.06= (43)25.6÷0.032= (44)5.6÷0.04= (45)0.54÷0.6=

(46)6.3÷0.14= (47)24÷1.5= (48)156÷0.12= (49)54.4÷0.16= (50)59.8÷0.23= (51)0.51÷2.2= (52)50.18÷38.6= (53)6.21÷0.03 (54)210÷1.4 (55)51.3÷0.27 (56)91.2÷3.8 (57)0.66÷0.3 (58)11.97÷1.5 (59)69.6÷2.9 (60)15÷0.06

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word文档

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材67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九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规律。使学生掌握除法中两种简便算法:(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如果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把两个一位数先乘起来,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2)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如果能把除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而且用其中的一个位数去数被除数比较简便时,就可以用这两个一位数依次去除被除数。 2、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总结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和积极探索规律的精神。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育学生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要生搬硬套。 4、创新目标:通过计算,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感受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乘这里讲的简便算法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除以两位

数,改成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这种简便算法,是利用了“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此外,还要看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积是否得整十数,以及怎样把用两位数除改写成用两个合适的一位数连除,使计算简便。因此,教材一开始,先复习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把一个两位数改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再复习连除应用题,进而通过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的结果一样,从而说明: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确定重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一位数去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掌握由此规律得出的两种简便方法 2、教学难点:在除法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简便计算 3、创新点:对于除法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方法解决 4、德育点:学生谈收获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谈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 学具的选择:口算卡片教学课件 主要技术:留空白联想激励创新

除法竖式计算

课题: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内容:书第4~5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认识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写法和计算过程,能正确地列出除法竖式并计算结果,并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写答句。 2、使学生能结合操作理解并能说明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能通过比较理解竖式求商的思考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按步骤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准备:12个苹果图片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 1、出示挂图:几十面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旗,下面顺次标上序号。 2、谈话:老师不看屏幕,同学们告诉我几号旗,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你考考老师? 3、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旗的颜色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其中的奥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如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列算式:( )÷( )=( ) … … … ( )数 ( )数 ( ) 你能尝试列出这道除法算式的竖式吗? 仔细观察老师写的除法竖式,找一找被除数、除数和商。 0123124 看了这道除法竖式,你有什么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吗? (2)出示例题:如果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 先圈一圈,再把算式填写完整。 提问:怎样列式?(板书:12÷5=)等于多少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分一分、算一算……) (2)鼓励探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解决。 (3)汇报交流。 ①用圆片代替桃分一分。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 提问:分的结果怎样?(放了2盘,还剩2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