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政治试题

河南省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

政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部分(60分)

一、下列每小题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精神产品。你认为下列活动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17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届全国运动会在天津市开幕

②2017年7月8日,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③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福建厦门举办

④自2017年9月1日起,三大通信运营商开始取消国内电话长途及漫游通话费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2.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3.不同的民族,待人的礼节往往各不相同。这表明

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

B.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C.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肯定不同

D.各民族的礼节不同,反映的内涵也完全不同

4.“竖大姆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人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类现象表明

A.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D.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5.“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基础,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7.“横平竖直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紧密相连,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从形意到声韵组合都极富美感,这在世界文化领域是绝无仅有的。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具有包容性

D.具有地域性

8.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

②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

③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

④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9.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

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10.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积极的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1.“儒家文化”邮票记载了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不耻下问”等。这些至理名言在今天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这充分说明

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B.传统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能产生深刻影响

C.孔子的思想学说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对象

D.儒家思想完全能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12.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微信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这表明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3.“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等是古人留下的传统方式。而今,一些地方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绿色。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

A.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保持内涵,改变形式

14.中医药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体质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照搬中医药典籍已不能完全解决现代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新情况的基础上吸收传统中医药典籍中有益成分,不断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这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我们不可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15.“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除了记忆 什么都不要带走。”“地球资源有限 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等环保标语处处可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些环保标语:

①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促进了人们的全面发展

④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7.“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明?朱伯庐《治家格言》。这不仅要我们秉承勤劳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扫除愚昧的灰尘,这样思想才会绽放美丽的花朵。这启示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健康向上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