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

一、什么是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又称为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是利用乐音、节奏对生理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

音乐疗法是最古老的治病方法之一,中国繁体字的“薬”字,就是由草字头加个音乐的“楽”字,反应出音乐和草药一样,都可以作为药物治病。现今有越来越多医疗从业人员重新发现声音在治病和调整身心平衡方面的功效。

二、音乐疗法的作用原理

量子力学已经证明了宇宙万物都是由振动力构成,人体也不例外。一般认为声音是最重要的一种振动能量,由此产生其它各种形态的振动。不同能量场的振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且任何振动力都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

心理治疗家认为,音乐能改善心理状态。通过音乐这一媒介,可以抒发感情,促进内心的流露和情感的相互交流。根据心身障碍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选择音乐欣赏、独唱、合唱、器乐演奏、作曲、舞

蹈、音乐比赛等形式。

音乐是怡养心神,祛病延年的一剂良药。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血流量和神经传导。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德国曼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根据8名耳鸣患者的音乐喜好分别设计了个性化音乐疗法,并移除了患者耳鸣频率的匹配音频。接受这种修改版音乐疗法治疗一年后,受试者报告说,他们的耳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三、音乐疗法的历史沿革

自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已逐渐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某些疾病的康复中起一定的效果,如降低血压、减轻疼痛及消除紧张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精神病学方面也进行了音乐对精神病康复的探索和临床研究。概括起来,在起初阶段大多采用单纯聆听的型式,称为“被动聆听”或“被动感受”;后来发展到既聆听又有主动参与,包括简单乐器操作训练,还有选择地按音乐知识学习、乐曲赏析、演唱歌曲、音乐游戏、音乐舞蹈等而形成综合性音乐活动。由于形式各异及工作深度不同,认识也有差异,但仍较普遍地认为这种综合性安排的效果较好于单听音乐。

音乐疗法的对象多数针对具有淡漠、退缩及思维贫乏等阴性症状者,据称有较好效果。也有少数试行于抑郁症、神经症与心身疾病患者。

音乐疗法的疗程一般定为1~2月,也有以3月为一疗程,每周5~6次,每次1~2小时。

在具体实施时,如何选择音乐或歌曲是一个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原则上应适合患者的心理(尤其情绪方面),更要适合患者的病情;然后编制设计,规定出一系列适用的音乐处方,故宜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讨论,以促成相对统一的定式化、规范化。

近年来,欧美等国将音乐疗法广泛用于综合医院临床。特别是在治疗头痛、手术疼痛、睡眠障碍、心身疾病。在身心疾病方面,如胃肠植物神经紊乱、心血管综合征,高血压、皮肤疾病、妇产科疾患、抑郁和焦虑、免疫性疾病等。美国音乐治疗协会明确指出,音乐疗法在临床适用于身体健康的恢复、改善和维持。在日本,音乐疗法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多家医学院附属医院、综合医院和精神病院确定并报道音乐疗法临床的有效性,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进行临床评价,确立音乐疗法为一种临床治疗手段。

四、音乐体感振动治疗的原理

人类对于声音的感受源于振动。一般情况下,音乐是通过增幅器放大信号后从扬声器发出,再经过空气振动而达到人的耳膜。通常人类可以听到的音乐低音部分一般为50Hz~150Hz。低于10Hz的振动一般伴随着自然灾害发生,如地震、海啸、山崩、火山爆发等振动均为含

有巨大能量的3~6Hz的低频波。自然界的有些动物可以感知,但人类已失去这种功能。人类通过身体可以感受到的音乐振动称之为"音乐体感振动",其最大范围为16Hz~20000Hz。20~50Hz的低频部分使人的重低音感大大增强,伴随着振动感和冲击感给人以极其强烈的临场感。同时,20-50Hz的频率范围最能够给人以心理和生理愉悦的快感和陶醉感。因为音乐的低音部分(贝司)是比较单调的重复,近乎于l/f2的振动,给人以安全舒适感。这种感觉是存在人的潜意识中。人类心跳的频率近乎于l/f2的振动。胎儿在感受着母亲心律振动的情况下生长发育,这种安宁和健康母亲的体感振动使婴幼儿感到安全舒适,这种体感振动的记忆伴随着婴儿的出生和成长而渐渐淡化,但它将永远遗留在潜意识中。当婴幼儿哭闹的时候,一旦被母亲抱起来,母亲的体感振动会使婴幼儿感到安全舒适,立刻平静下来。同样,当成人焦虑不安或抑郁时,这种音乐体感振动也会使人感到安宁。

体感音响技术是将音乐中16Hz~150Hz低频部分电信号分拣出来另外经过增幅器放大,通过换能器转换成物理振动,做用于人体传导感知,特别能够忠实再现20~50Hz的频率范围音乐的技术。这种节奏近乎于l/f2的振动,形成使人获得安全舒适感的要素,同时局部的振动也能促进组织的血液循环。种种结果提示,音乐体感振动治疗可能通过物理、心理、生理、化学、细胞、分子等多种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状态。

用于音乐体感振动治疗所采用的音乐曲目是经过音乐、心理等多学科的选择,并且经过特殊录制的能够最好体现音乐体感振动的音乐

乐曲。分析乐曲的振动波形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波形分为三大类16小类。

第一大类——慢周期信号波:包括二钟波、念波、交互波、碎波、紧虚波、摇波等6类波形。主要功效为放松、镇静、等。

第二大类——快周期信号波:包括交断、摇交断、钟风等5类波形,主要功效为使人欢快、轻松。

第三大类——快周期、紧迫信号波:包括觉醒等4类波形,主要功效为使人觉醒和振奋。

四、托马提斯的三定律

第一定律:如果我们的耳朵不能听到一定的频率,那就意味着我们也不能发出这一频率的声音。

第二定律:如果改变我们听到的声音,那么我们发出的声音也会被改变。

第三定律:要想帮助那些失聪或者变聋的人,首先要锻炼他们耳内的肌肉。

另外,他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专业的歌手得了职业性耳聋,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失去了原有的声音,他们变聋的原因是他们唱的声音太大,更准确的说,他们变聋的音频区域是在2000Hz左右。正如第一定律所揭示的那样,他们所失去的声音也在这个区域。托马提斯发现专业歌手逐步变聋的原因是由于他们长期处在吵闹的环境中,他们耳中的肌肉变的越来越松弛,所以大声的音乐再也不能进入到内耳部分。也就是说,我们要想帮助那些失聪或者变聋的人,首先

要锻炼耳内中的肌肉。这就是他的第三条定律的由来。我们都知道怎么使身体肌肉变结实发达,那就是不断地做锻炼,但怎么锻炼身体上最小的耳肌呢?经过许多次试验之后,托马提斯发现通过让使用者听一些一会开一会关的音乐,就可以达到锻炼耳肌由松弛到健壮的目的。之后他又发现更好锻炼耳肌的方法是通过让使用者带上耳机让左右耳分别接受不同频率,在这个过程中,双耳的整个通道会被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有似“门”的科学原理。

五、高频疗法

高频音乐疗法是根据法国著名音乐学家阿尔弗雷德·托马提斯的理论制作而成,适用于两岁以上所有的人群,是一款系统的,科学的音乐调理,治疗产品。托马提斯于1920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后在巴黎成为耳鼻喉专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开始学习有关声音的调理治疗方法,1951 年,他获得了法国健康骑士勋章,1958 年荣获了“科学试验”金奖。2001 年圣诞节时不幸去世。

经美国试验证明,高频音乐疗法主要可以针对自闭症,多动症,阅读困难症和抑郁症有疗效。高频音乐疗法可以帮助自闭症使用者调整身体状况,虽然不能保证使用者能够在短时间内痊愈,但是却能大大改进孤僻的生活状态。我们的产品能把孤僻的症状缩小到很小的程度,它的原理在于通过刺激听觉系统,达到刺激大脑的目的。

五、音乐听觉理论

基于以上托马提斯三条定律,它通过不断的试验研究和实践,得出了具有特色的音乐听觉理论。下面分别叙述:

托马提斯发现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的频率间隔:比如法语的频率间隔为1000Hz~2000HZ ,所以法国人对这一频率的声音格外敏感。英国人对频率间隔为2000Hz~12000Hz的声音格外敏感,所以英国人对于法国人的声音就有“聋”的感觉。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是如此的困难。但是托马提斯又发现可以通过对耳朵的锻炼达到对各外频率的适应,以达到轻松学习一门新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要想学习一门新语言,关键在于首先学会听这门新语言。

这个发现为语言的学习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托马提斯又反问自己:“两个耳朵能听到的东西是否一样呢?”可能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的双耳是一模一样,功能也一样。可是事实并非如此,托马提斯发现用右耳较多的人学习的快。他利用神经学的原理解释了这一现象:右耳联结着左脑,而左脑又是语言学习的中枢,右耳到左脑的联结是快速而准确的;而对于左耳,它联结的是一个不能加工语言的地方——右脑。从左耳进去的语言要经过胼胝体传输到左脑,这个传输过程不但缓慢而且也不可靠,而在整个的传递过程中,一些对于语言学习很重要的高频声音丢失了。比如,“吧”和“啪”只是在高合音部分有所不同,如果有些人是左耳主听,那么他们很有可能经常猜测别人说的是哪个字。如果“听”对于学习语言很重要的话,那么“接收”声音的频率就也是同样重要的。依据成千上万的试验,托马提斯认为有着“理想听觉曲线”的人要比那些“弯去听觉曲线”的人学语言快得多。要想提高人们的“听觉曲线”,必须用一种经过过滤的音乐,只让一些频率进入到耳朵,就可以训练那些需要加

强的曲线。随着实验的顺利进行,托马提斯又发现了更加令人惊奇的成果。他发现经过接收到高频率声音听觉训练的人,不但可以加强学习能力,就连他们的精神也变得比以前高昂了。在耳中,有非常多的接收高频率的感官器官(听感细胞),高频率声音作为更多的听觉信息就能被传送到脑,并使脑神经得到调节。也就是说,当我们听到更多的高频声音,大脑也就会随之接受良性刺激,从而增加了人体的精力。这一现象被称之为“耳能量”,一种来自于耳的能量。

同时,高频声音会刺激耳道,这个耳中通管运动能力的器官,帮助你提高运动能力。当耳被“调理治疗”后,那些患有运动失衡症的人就会有能力抓到运动中的球体,或是学会骑自行车等等。这是另一个接收高频声音的好处。

六、五行音乐

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

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

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

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

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

音乐与人的心理、生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志为怒;心属火,在音为徴,在志为喜;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志为思;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志为忧;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志为恐”。角、徴、宫、商、羽五音,被称之为“天五行”。

心理治疗音乐疗法详解

音乐疗法 音乐,不仅仅是好听,它可以缓减压力、放松心情,更有助于治疗各种身心疾病。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集音乐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它把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融合为一体,并借助于特定的音乐活动,在音乐治疗师和患者的共同参与下,通过音乐活动对人引发的生理、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体验,来达到保持、恢复、改善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目地。 音乐治疗的功能主要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临床治疗三大功能。 娱乐功能: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为患者开展的“娱疗”,即为人们带来的审美享受,为常人提供的音乐保健服务,以及为亚健康人群开展的音乐心理减压活动。 教育功能:尤其在儿童音乐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作用有1.促进知觉2.增进记忆力3.唤起作用4.重复学习5.刺激感觉阀。 临床治疗功能:指音乐治疗实践过程中,音乐活动对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的改变功能。 生理影响:音乐不仅有影响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活化或抑制作用,而且具有在长期记忆中容易与各种回忆连接的特点,音乐可以绕开认知过程,直接刺激情绪,情感反应,这些有

利因素就是音乐治疗在为身心症或精神官能症患者提供音乐干预的生理影响依据。 心理影响:1.自我表现2.唤起联想3.音乐同化 社会功能:1.增进交流2.适应社会3.促进社会整合 不同时段如何选择听音乐 1.起床——消除睡意的音乐 每天的工作或是学习已经非常让人劳累,晚上再想拥有一点自己的时间看看电视,所以总是睡得比较晚。但无论是对于上班和上学的人们来说,早上起床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有的人早上起来用凉水洗个脸等让自己迅速清醒,其实聆听音乐也拥有迅速让人提神的功效。如果你起床的时候把直接开启手机听一首比较激昂的乐曲,很快就能够清醒。卡门前奏曲是比较适合早上起来聆听的。 2.上午——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上午的时候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半迷糊的状态,昏昏欲睡不太清醒,经常喝咖啡来提神不是一件好事,这样会对咖啡因产生依赖性。聆听音乐是能够让我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很好的方法之一,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聆听那种缓慢抒情的音乐可能会加速你的睡眠,所以一些带有轻快节奏和思考性的

音乐疗法的概述

音乐疗法的概述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 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 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患者达到健康的目的。它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有人归纳音乐具有生理、治疗、感情、道德认识、集中注意力、记忆、智力、植物、动物等九大效应。在音乐治疗方面,通常认为有物理和心理两大作用机制。①物理——生理作用:音乐是有规律的弹性机械波,经由感官施加能量及运动形式于人体,引起体内相应的活动改变。②心理——行为作用:音乐能使人怡情悦性、陶冶性情,塑造美好的性格;美妙的音乐激起人的美感与想象(包括色彩、形象的联想)改善和调节情绪。中枢神经尤其是边缘系统与情绪有着生理上的密切联系,因此积极的情绪可通过内脏活动的最高中枢边缘系统来改善机体功能。音乐可宣泄病人的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心身反应,调节情绪,又可以吸引、集中病人的注意力,训练记忆、想象等多种能力,有利于其个性及行为方式的调整。另外,好的作品凝结了作者积极的情绪与感受,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充满了英雄气概,人们可以从中找到心理认同与升华,获得健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我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需要适宜的刺激来保持身心健康,此即音乐治疗的基本命题。音乐与人体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则有赖于不断的科学实践去探明。 音乐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1980年奥地利医生希腾达尔提出了“音乐医生”的观点,音乐拥有治疗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20世纪中期,在美国,军队医院的医生为受伤的士兵播放音乐,极大的改善了伤员的身心状况,上扩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了。最近20年来,医学模式转变,音乐治疗学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的音乐治疗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5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音乐治疗室。1989年10月覆盖25个省市的中国音乐治疗学成立。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将现代音乐治疗法与电疗和中国传统医学相结合,进行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如音乐电疗法、音乐电针灸、音乐电针麻醉以及音乐电磁疗法等。目前,音乐治疗已在精神病的康复治疗、音乐电疗、音乐胎教、儿童心理障碍的矫治、各种神经症的心理治疗及心身疾病的辅助治疗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相对而言,中国的音乐治疗工作尚处在起始阶段,无论临床实践还是基础理论都有待探索和发展。中国的音乐医学理论和宣传介绍工作仍显得非常薄弱,这使得音乐治疗的服务治疗与服务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加强音乐治疗学理论和方法的宣传和普及十分必要。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主要运用音乐疗法来调节情绪障碍、缓解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由于疾病或治疗产生的疼痛、提高智力,改善脑功能、音乐疗法在治疗身心疾病上有广阔的前景。 音乐疗法或称“心理音乐疗法”。自本世纪40年代起,人们已逐渐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在某些疾病的康复中起一定的效果,如降低血压、减轻疼痛及消除紧张等。从80年代开始,在精神病学方面也进行了音乐对精神病康复的探索和临床研究。概括起来,在起初阶段大多采用单纯聆听的型式,称为“被动聆听”或“被动感受”;后来发展到既聆听又有主动参与,如包括简单乐器操作训练,还有选择地按音乐知识学习、乐曲赏析、演唱歌曲、音乐游戏、音乐舞蹈等而形成综合性音乐活动。由于形式各异及工作深度不同,因而认识也有所差异,但仍较普遍地认为这种综合性安排的效果较好于单听音乐。音乐疗法的对象多数针对具有淡漠、退缩及思维贫乏等阴性症状者,据称有较好效果。也有少数试行于抑郁症、神经症与心身疾病患者。音乐疗法的疗程一般定为1-2月,也有以3月为一疗程,每周5~6次,每次1~2小时。在具体实施时,如何选择音乐或歌曲是一个

五音疗疾中医音乐疗法

五音疗疾——中医音乐疗法 中国是音乐治疗的发祥地之一。先民们早就探索宇宙旋律与生命节奏的秘密,浩瀚的典籍留下了丰富的资料,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值得含英咀华。正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在有历史记载的远古时代,音乐就被中国人应用于医学治疗。 据《xx·xx》所载: '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以(音乐)舞蹈治病的记载。《史记》说: “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晋代阮籍在《乐论》中提到: “天下无乐,而欲阴阳协调、灾祸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温和,衰气不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用音乐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 xx在《送xx寘序》说: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元代刘郁的《西使记》中记述了一位叫哈利发的阿拉伯国度元首,用观赏中国的琵琶音乐治好痼疾头痛等事件。元代名医朱震亨主张用音乐治疗疾病,他曾说“乐者,亦人药也”。明代有名的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附翼》中提到“十二律为神物,可以通天地而和神明”。清代吴师机的著作《理瀹骈文》中说: “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中国古人对音乐有高深的认识,据《乐记》中说: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古人认为声音之本在人的心

神,心神所觉而后形于声色。《庄子。人间世》曾记载孔子对心斋的见解,曰: “敢问心斋,xx曰: 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故大音无声,大形无象,声音之始,其为太虚乎?这似乎比古埃及人说的“音乐是灵魂的妙药。”是更为深远的见识。《吕氏春秋·大乐》在开宗明义中讲: “音乐之所由来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和而成章。”古人认为音乐起源于“太一”,音乐的本质是“道”,是阴阳的消长变化,有生命之气势、阴阳之灵变、宇宙之声音。音乐的清浊、疾徐、哀乐、刚柔,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需相化,正是阴阳之道的体现。东汉的《太平经》探讨了音乐的阴阳之理,说: 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在阴阳的基础上,古人更提出五音的见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发为五声,章为五色。”。所以道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而有五音。《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五音应五脏的学说,直接将声乐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与人体的五脏(脾、肺、肝、心、肾)结合起来,可以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素问》记载: “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肾,在音为羽。”《史记》中说: “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灵枢·邪客》曰: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五脏可以影响五音,五音亦可调五脏。正因为声音与人体不同的腑脏有不同的关

音乐疗法的理论与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5890993.html, 音乐疗法的理论与治疗 作者:雷嘉荣胡修银 来源:《山东青年》2013年第12期 摘要:音乐治疗的理论主要以西方神经科学为基础,但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国内后焕发了新的生机,并逐渐发展出具有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的新理论及技术。音乐治疗在国内的发展还在起始阶段,但其获得的治疗效果是受到肯定的。 关键词:音乐疗法;心理治疗 1.历史与现状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心理治疗价值早就为人类所发现。音乐治疗是一种结合心理治疗与生理科学的一门治疗技术。是利用音乐、节奏对患有生理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求助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其理论形成的发端于十九世纪的奥地利,厉希滕达尔医生提出了“音乐医生”的观点,受到广泛关注及研究,开始得到科学的研究。随着这种新颖而带有艺术创造气息的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开始了职业化的趋势。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音乐治疗技术传播到美国并得到飞速发展,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堪萨斯大学设置了音乐治疗的课程,开始正规地在大学里培养音乐治疗师,相关从业人员与日俱增。1950年,音乐疗法协会(NAMT)在美国正式成立,成为世界上首家从事音乐疗法经行治疗的行业协会,也标志着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随后,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46个国家也先后成立了类似组织,近150多所学校开始相关课程。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治疗方法正不断受到各国治疗师的认同。1979年召开的首届全球音乐治疗学术会议,标志着音乐治疗的国际化。据统计,目 前美国的专门从事音乐治疗的注册医师约4000人,欧洲有数千人,日本50多人。 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心理治疗价值早就为我国古人所发现。《黄帝内经》指出:“内有五脏,以应五音”、“喜伤肝,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和正心也。”这些观点都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上表达了健康与音乐之间的微妙关系。虽然在古代的医书中能找到很多类似的观点,然而最终也并未形成系统的音乐治疗理论。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音乐治疗在美国的发展与普及,音乐治疗理论才开始在美国被介绍到国内的心理治疗界。1979年,刘邦瑞教授应邀到中央音乐学院讲学,介绍了 音乐治疗理论,成为我国音乐治疗学科建设的先声。随后,尽管发展较晚,但这个新兴学科在国内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性,很多国内治疗师都乐意采用音乐疗法进行心理治疗,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发展出音乐电疗、疗养院精神院音乐疗法,对心身疾病的音乐疗法、对老年病的音乐治疗、对儿童智障的音乐疗法等。[1]同时,国内心理治疗师也做出了本土化的努力,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模式,把中医治疗理论传统融入到音乐治疗理论中。1981年沈 阳军区医院发展出结合传统针灸的音乐电疗法。因与本土心理治疗的国情,音乐治疗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医疗单位,到目前为止,国内有200多家医疗单位开展音乐治疗。1989年中国音乐 治疗学会成立。总体而言,音乐治疗国内的状况是起步晚、发展快,处于幼年阶段。

音乐放松室简介

音乐放松室简介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 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适宜人群:音乐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因人而异地有所选择。合适的音乐治疗,常可取得很好的疗效。例如: 1、忧郁的病人宜听“忧郁感”的音乐不管是“悲痛”的“圆舞曲”还是其他有忧郁成分的乐曲,都是具有美感的。当病人的心灵接受了这些乐曲的“美感”的沐浴之后,很自然会慢慢消去心中的忧郁。这是最科学、也是最易见效的方法。 2.性情急躁的病人宜听节奏慢、让人思考的乐曲这可以调整心绪,克服急躁情绪,如一些古典交响乐曲中的慢板部分为好。 3.悲观、消极的病人宜多听宏伟、粗犷和令人振奋的音乐这些乐曲对缺乏自信的病人是有帮助的.乐曲中充满坚定,无坚不摧的力量,会随著飞溢的旋律而洒向听者"软弱"的灵魂.久而久之,会使病人树立起信心,振奋起精神,认真的考虑和对待自己的人生道路。 4.记忆力衰退的病人最好常听熟悉的音乐熟悉的音乐往往是与过去难忘的生活片段紧密缠绕在一起。想起难忘的生活,就会情不自禁地哼起那些歌和音乐;哼起那些歌和音乐,也同样会回忆起难忘的生活。使记忆力衰退的病人常听熟悉的音乐,确有恢复记忆的效用。 5.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最适宜听抒情音乐有人做过实验,听一首抒情味很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 目前音乐治疗应用已颇广泛,但以心身疾病为多。音乐治疗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肿瘤的综分治疗中也有一定地位。专家认为肿瘤病人采用音乐疗法是治疗肿瘤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音乐对人体的作用,可改变肿瘤病人的情绪,调节免疫功能。根据音乐治疗法的理论,对病人进行音乐治疗,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音乐治疗前后状况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高。由此认为音乐治疗为提高肿瘤病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方法。对晚期肿瘤病人进行音乐镇痛疗法10余年,确认音乐治疗对病人的身心有调节作用,对稳定情绪、防止紧张、消除疼痛有良好的效果,同时音乐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可以引导病人进人一个轻松愉快的境地,可起到分散患者注意力、掩盖和缓解疼痛的作用。其设有单独的治疗室,以活泼、轻松、舒展悠扬、宛转而流畅的民歌、轻音乐及抒情歌为主,音量以患者最舒适为度,治疗结束后可以互相交谈一些有趣的事情,避免一切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心理干预对癌症放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认为在癌症放疗中配合想象与音乐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焦虑和抑郁,提高生存质量。音乐治疗合并药物(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是一种更经济、更安全、依从性更好的疗法;并认为“音乐治疗”这种心理干预方法简便实用,可明显提高癌症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研究发现,音乐治疗对缓解病人焦虑症状有积极作用。目前已证明了音乐疗法对不良应激、症状、不良情绪以及生存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音乐疗法是一种低花费、易实行、低风险,并能够改善肿瘤患者生存体验的辅助疗法,能够在全球普遍使用。无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肿瘤患者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音乐疗法摆脱了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将音乐、心理、社会、文化、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引入治疗中。音乐疗法存在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文教育的不断深化,在医护人员和音乐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音乐疗法必将为患者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治疗和康复环境。并发现音乐治疗后情绪立刻改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期间音乐治疗组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作者认为音乐治疗可看作是一种心理干预方式,可用于改善患者的情绪障碍。 大自然中那些优美的音响亦会对癌症病人的康复产生十分有利的影响,如风吹树叶的飒飒声,山川小溪的潺潺声,海涛打岸的拍击声,以及虫鸣鸟语、松涛等汇成的天然交响乐可以醉人心肺,使人心旷神怡,胸怀开阔,精神放松,进而忘却病魔的苦痛。 养生保健: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音乐在医学和心理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证明了人类的一个古老的信念:音乐具有驱病健身的作用。 音乐疗法的定义:音乐疗法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音乐治疗为主,医学治疗为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通过音乐艺术形式产生治疗效果,以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调、拍子以及音的强弱及其组合来治疗疾病,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 音乐疗法的机理:为什么“乐”能治病,“曲”可排忧呢? 音乐治疗做为自然、无创伤性疗法,应用于肿瘤临床,使患者在进行损伤性化疗的同时,聆听到优美、欢快、愉悦的音乐声波,无疑对患者的心身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个特定的音乐敏感区,每当外部的音乐语言与内部的心理频谱相对应时,就会产生巨大的谐振和深刻的共鸣。音乐声波作用于大脑,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通过神经及神经体液的调节,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对调节血流量,改

音乐与放松——五行音乐疗法

音乐与放松——五行音乐疗法 不同音乐类型导致不同情绪 五行音乐疗法 五行音乐疗法——根据金、木、水、火、土五种人群心理特点,配合商、角、羽、徵、宫五种民族音乐调式与人体五脏关系来选择曲目进行治疗。 将心理亚健康人群易出现的悲哀、愤怒、绝望、暴躁、压抑等恶劣情绪,分别归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 体质不同,抗压方法也不同 火型人热情, 水型人内向, 土型人忠厚, 金型人大度, 木型人敏感。 音乐疗法 不同类型的人,可根据不同个性选用不同的音乐疗法。 金行人心理特点:刚健坚正,易感伤忧郁,悲痛欲绝。患阴亏燥热疾患(支气管炎、糖尿病),应听商调式乐曲疏导排遣。如贝多芬《第三交响曲》; 木行人心理特点,多疑敏感,脾气暴躁,肝火旺盛。易患肝胆疾患和过敏性疾患(高血压、中风、神经官能症)。应听角调式乐曲,如《江南好》及克莱德曼的现代钢琴曲,可舒肝理气消火除烦。 水行人心理特点:性格内向,恐惧心理,易产生绝望感。易患肾阳虚衰疾患(关节痛、抑郁症、不孕症),应听“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和传统吹打乐渲染愉悦欢乐气氛。 火行人心理特点:争强好胜、情绪波动大,暴躁发怒,易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应听舒缓轻悠、柔婉绵长的音乐引导情绪,如笛曲《梅花三弄》、二湖独奏《空山鸟语》、古筝《平沙落雁》《春江花夜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缓解紧张,克制急躁。 土行人心理特点:多愁善感、优柔寡断,遇压力郁闷,易患脾胃疾患(腹痛、水肿)。应多听宫调式乐曲解郁释闷振奋阳气。如《春江花夜月》《月光奏鸣曲》。 治疗系列音乐——减压音乐 古典音乐中的乐曲优美动人,其高音频乐声,伴着和谐生动的旋律,为脑筋及身躯作治疗艺术。 1、小夜曲 2、圣母玛丽亚

音乐治疗的功能及方式

音乐治疗的功能及方式 1.音乐治疗的定义和特征 音乐治疗就是借助音乐所特有的心理效应,根据个体存在的心理问题选择出具有针对性的音乐,或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音乐行为,随音乐的波动使其融于其中,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和愉悦,消除个体心中因各种外部因素而产生的不良负面情绪,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其产生的过程无论长短,通过音乐达到治疗恢复的目的都需要一个系统的过程,因此,必须建构起一整套完整的音乐治疗课程体系才能起到既定的治疗目标。 通过音乐对个体的心理进行干预治疗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科学系统过程,具体来说就是既要有前期的初步评估,中期的治疗评价,又要有后期的治疗信息反馈等。音乐治疗并不是简单随意的选择几首音乐听一下就能达到心理治疗的效果,而是要根据需要治疗的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音乐治疗方案,通过设置相应的音乐行为、选择与个体心理相关度较高的音乐作为基本的治疗手段(例如,音乐演奏或创作等),在使用音乐治疗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时,必须由资深音乐治疗师进行具体操作,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音乐治疗的基本功能 音乐具有舒缓神经、释放压力、调节身心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积极的疗效。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目前已在我国部分音乐学院都有开设,但尚未在综合性的大学课堂中进行广泛普及,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及其作用都需进行充分的论证研究,虽然在大学广泛开设音乐治疗课还存在诸多的困难,但在社会心理辅导机构中,通过音乐治疗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调适手段。也就是说通过音乐是可以对个人的心理进行再平衡的,音乐治疗在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功效。 第一,对个人身体的作用许多心理工作者通过实践研究和理论论证,认为不同的音乐可以引起个人不同的生理反应,例如,节奏感较快的音乐可以促进个人的血液循环加快,心率增加,神经紧张。而节奏舒缓的音乐可以起到降低血压、放松肌肉的作用。如果个人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中,身体得不到放松,就会导致个人的身体出现高血压、失眠、头痛等疾病。临床医学证明,通过音乐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 一、定义: 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肠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 二、音乐疗法的主要步骤 (一)、评估与确定患者的问题。 (二)、制定治疗目标。 (三)、根据治疗目标制定与患者生理、智力、音乐能力相适应的音乐活动计划。 (四)、实施音乐活动并评估患者的反应。 三、音乐疗法的适应症 (一)、音乐疗法属心理疗法之一,因此心理疗法的适应症就是它的适应症,尽管治疗目标基本一致,但音乐治疗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心理治疗,音乐治疗还可帮助正常人解决心理困惑与烦恼,建立自豪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恢复疲劳等。 (二)、音乐的功能 1、镇静作用。 平稳柔美的音乐,能调节人的心律和呼吸,可使人消除精神紧张,起到松弛和催眠的作用,让患者听轻松的音乐,可以消除紧张感,减轻恐惧不安的情绪。 2、镇痛作用。 活跃、欢快雄壮、激情的音乐对疼痛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麻醉的效果,愉快、兴奋的情绪可使病阈升高的缘故。术后病人听轻音乐,其疼痛的比分都明显降低。 3、降压作用。 由于音乐有利于消除精神紧张和烦躁不安感,因而对心血管系统发生良好的反射作用,促使血管舒张,紧张度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以及改善心脑供血状况。 4、调节情绪作用。 明快、活跃的音乐能使心情愉快、精神开朗;抒情、优美的音乐会令人心情舒畅,心胸开阔;激情兴奋的音乐能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平稳、柔和的音乐则可使人情绪安静,心平气和。 (三)、音乐疗法的适应症 神经症、精神类疾病、心身疾病、各类行为问题、社会适应不良、各种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亚健康状态、疼痛、失眠等。 四、音乐疗法(体感音乐)禁忌症 (一)、疼痛急性期、风湿性关节炎也显示出对这类振动刺激的不良反应。 (二)、安置有心脏起搏器、支架者。 (三)、精神科疾病 有报告显示一些精神病人不能理解他们受到的刺激、振动听觉的体

音乐疗法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音乐疗法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单 胎头位顺产的200例产妇分为干预组(n=100)和对照组(n=100)。干预组患者于临产后开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音乐疗法(聆听法),对照组患者除了不接受音乐疗 法外,其他处理均与干预组相同,测定产时、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计算产后 出血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产妇产时、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 均少于对照组(P<0.5),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贯穿于 整个产程的音乐疗法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 【关键词】音乐疗法分娩产后出血 音乐疗法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 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本研究针对产妇产后出 血的精神心理因素,通过术后实施音乐干预措施来探讨音乐疗法对产妇产后出血 的影响。为改善产妇产后出血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1.3~2011.10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单胎头位顺产产妇200例,产妇年龄23~39(29.5±6.2)岁,孕37~41(39.81± 2.40)周。将符合标准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排除有妊娠高血压 疾病、糖尿病、甲亢、肾病、肝炎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并均为经阴道自然分娩 的产妇。排除有意识障碍、精神病、听力障碍、音乐易感性癫痫、声音高度敏感 症的患者。并排除产后因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子宫、药物因 素所致的子宫收缩乏力所导致的产后出血病例。 1.2研究方法 1.2.1干预方法产妇临产后自规律性宫缩开始播放孕妇喜爱的音乐(以轻音乐 为主),音乐曲目由孕妇自己选择,音乐疗法贯穿于第一至第三产程,中间无停顿,两 组产妇其他护理措施相同。然后观察并计算产妇出血量。 1.2.2失血量测定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计算产时、产后出血量。 1.2.3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产后出血的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 过500 ml,产后出血可发生在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产时、胎盘娩出至产后 2 h以及产后24h 内3个时期。本研究统计产时、产后2h内及产后2~24 h出血量。 1.2.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产妇产时、产后2 h内 及2~24 h出血量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产后出血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出血量比较 3 讨论 3.1 分娩期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对产妇出血的影响分娩使孕产妇经历了一次非 常强烈的躯体和情感体验。大多数产妇把分娩视为痛苦和危险的过程,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这种焦虑常常通过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影响子宫收缩,使子宫 收缩不协调,宫缩乏力。同时焦虑或抑郁还可造成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去甲肾

音乐治疗简介

音乐治疗1940年在美国卡萨斯大学正式成为学科。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音乐治疗已成为一门成熟完整的边缘学科,已经确立的临床治疗方法多达上百种,并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在美国有近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生。目前美国有大约4000多个国家注册的音乐治疗师在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种心理诊所工作。从上世纪70年来开始,音乐治疗传入亚洲。目前,在日本和台湾较大的医院都设有专门的音乐治疗师。 音乐治疗的定义 一、世界各国对音乐治疗定义 由于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是一门年轻的应用学科,涉及学科广泛、应用领域庞杂、流派思想丰富,因此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学科定义标准。这是因为音乐治疗学毕竟是比较年轻的学科,还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治疗师,受文化、历史、经济、政治、医疗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上各国专家开展音乐治疗的领域及治疗方法的不同,所以产生了不一致的定义。简单的说,音乐治疗就是运用一切音乐活动的各种形式,包括听、唱、演奏、律动等各种手段对人进行刺激与催眠并有声音激发身体反应,使人达到健康目的。中国音乐学院张鸿懿教授等学者在研究中撷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年出版):欧洲的音乐治疗专家斯·萨地认为:音乐治疗,即用音乐对于疾病的医治、缓解或刺激。日本《新音乐辞典》:音乐治疗,指通过音乐所进行的心理治疗,催眠,它以用音乐促进身心健康和培养人格的功能主义的艺术观为基础,属于一种应用音乐(心理学)范畴。我国则是这样对音乐治疗学定义的:音乐治疗学是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1989年版) 二、美国较权威的音乐治疗定义 现代的音乐治疗最初起源于美国,再由美国发展至世界各国,因此,在目前的世界音乐治疗学术界,美国的音乐治疗专业技术,特别是音乐心理治疗实践研究一直是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从大量文献中可以看出,我国多数学者比较认布鲁西亚(K Bruscia)的说法。并在此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音乐治疗学的基本要素:一个有明确治疗需求的病人、一位受过训练的音乐治疗师、一段有目标导向的音乐历程、音乐素材,以及一份有关治疗效果的评估。(王旭东,音乐疗法的实施,《音乐中国》<台湾>,1995年14期) 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美国temple大学教授布鲁西亚K Bruscia,《定义音乐治疗》1989)该定义谈到了以音乐为中心的体验;以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为基础的治疗过程和以健康为目的的系统的治疗程序和评估手段等重要的音乐心理治疗要素。通过K.Bruscia提出的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此定义是非常完善的音乐心理治疗的定义。在中国,有许多的学者认同此定义,将音乐治疗归于应用心理学的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简述(一)

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简述(一) 【摘要】对音乐疗法的起源、发展概况、音乐疗法的中医理论分析,音乐疗法的现代医学理论探索以及近些年国内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并希望借此推动国内同仁对音乐治疗的认识以及该项治疗的开展。笔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以及期刊查阅,查找有关音乐治疗的临床研究文献以及资料综述。目前音乐治疗主要运用于调节情绪障碍、缓解焦虑、改善睡眠、缓解疼痛、改善脑功能、提高智力方面,笔者对用于治疗的音乐的分类以及音乐疗法所主治的病症做了大致的介绍。音乐对人心身的调节作用是肯定的,音乐疗法在心身疾病治疗康复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音乐疗法起源和发展概述临床应用的原理及方法综述 音乐治疗作为国内一种相对比较新颖的心理以及生理辅助治疗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医疗及保健行业的重视和青睐。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和生理辅助治疗方法及手段,音乐疗法具有易于接受、便于推广、双向调节、效果明显、经济实用的优点,笔者将近年来国内发表的用于治疗的音乐的分类以及音乐疗法所主治的病症文献以及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合个人实践经验。 1音乐疗法的概念 音乐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除了娱乐作用以外,还有其特殊的音乐疗法作用,音乐疗法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心理、生理效应,使受治疗者在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专门设计的音乐内容,经历音乐的体验,以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及生理健康,达到强健身心、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2音乐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音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历史悠久,古希伯来人奉音乐为灵魂之神,中国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认为有选择有节奏的听赏音乐有利于身心健康,元代名医朱丹溪认为“乐者,亦为药也”。柏拉图认为,将音乐作为每天必服的药方,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健康。1890年奥地利医生历希腾达尔发表了“音乐医生”的观点,音乐的治疗作用正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由于留声机的发明,使得人们有了在临床中方便地使用录制好的现成的音乐的可能,因而大大推动了运用音乐进行治疗工作的开展。20世纪中期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人医院,医生为受伤的士兵播放音乐,使得伤员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伤口感染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战后音乐疗法从军人医院、精神病院传播至其他医疗及保健部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近20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及康复医学的发展,音乐治疗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为专业音乐治疗师和心理学医师的出现,音乐治疗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现代学科。 在教育和学术研究方面,音乐治疗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美国政府将音乐治疗规定为医学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音乐疗法研究会。日本的理疗学专着将音乐疗法专门列为一章进行论述。同时,音乐医学在实践方面也取得快速的发展。剑桥大学口腔科治疗室用音乐代替麻醉,成功地拔牙200多例。美国一些医院用音乐治疗脱发,疗效显著;法国一些医院的医学专家们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播放一套低频率、慢节奏的音乐,解除患者的痛苦。荷兰音乐家伦纳德·费罗正在研究运用歌唱家在控制呼吸方面的技巧,来帮助口吃者摆脱苦恼〔1〕。 中国的音乐治疗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5年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音乐治疗室。此后,许多精神病院、疗养院也相继成立了音乐治疗室。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1988年中国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治疗专业,为疗养院和精神病院培养音乐治疗师。1989年10月覆盖25省市的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1996年中央音乐学院成立了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并将现代音乐治疗法与电疗和中国传统医学相结合,进行了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治疗学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如音乐电疗法、音乐电针灸、音乐电针麻醉

心理治疗音乐疗法详解讲课稿

心理治疗音乐疗法详 解

音乐疗法 音乐,不仅仅是好听,它可以缓减压力、放松心情,更有助于治疗各种身心疾病。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集音乐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它把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融合为一体,并借助于特定的音乐活动,在音乐治疗师和患者的共同参与下,通过音乐活动对人引发的生理、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体验,来达到保持、恢复、改善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目地。 音乐治疗的功能主要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临床治疗三大功能。 娱乐功能: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为患者开展的“娱疗”,即为人们带来的审美享受,为常人提供的音乐保健服务,以及为亚健康人群开展的音乐心理减压活动。 教育功能:尤其在儿童音乐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作用有1.促进知觉2.增进记忆力3.唤起作用4.重复学习5.刺激感觉阀。 临床治疗功能:指音乐治疗实践过程中,音乐活动对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的改变功能。 生理影响:音乐不仅有影响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活化或抑制作用,而且具有在长期记忆中容易与各种回忆连接的特点,音乐可以绕开认知过程,直接刺激情绪,情感反

应,这些有利因素就是音乐治疗在为身心症或精神官能症患者提供音乐干预的生理影响依据。 心理影响:1.自我表现2.唤起联想3.音乐同化 社会功能:1.增进交流2.适应社会3.促进社会整合 不同时段如何选择听音乐 1.起床——消除睡意的音乐 每天的工作或是学习已经非常让人劳累,晚上再想拥有一点自己的时间看看电视,所以总是睡得比较晚。但无论是对于上班和上学的人们来说,早上起床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有的人早上起来用凉水洗个脸等让自己迅速清醒,其实聆听音乐也拥有迅速让人提神的功效。如果你起床的时候把直接开启手机听一首比较激昂的乐曲,很快就能够清醒。卡门前奏曲是比较适合早上起来聆听的。 2.上午——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上午的时候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半迷糊的状态,昏昏欲睡不太清醒,经常喝咖啡来提神不是一件好事,这样会对咖啡因产生依赖性。聆听音乐是能够让我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很好的方法之一,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聆听那种缓慢抒情的音乐可能会加速你的睡眠,所以一些带有轻快节

音乐放松疗法简介

音乐放松疗法简介 音乐,不仅仅是好听,它可以缓减压力、放松心情,更有助于治疗各种身心疾病。音乐治疗学作为一门集音乐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交叉学科。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它把多学科的知识、技能融合为一体,并借助于特定的音乐活动,在音乐治疗师和患者的共同参与下,通过音乐活动对人引发的生理、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体验,来达到保持、恢复、改善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目地。 音乐治疗的功能主要有娱乐功能、教育功能和临床治疗3大功能。 1、娱乐功能: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为患者开展的“娱疗”,即为人们带来的审美享受,为常人提供的音乐保健服务,以及为亚健康人群开展的音乐心理减压活动。 2、教育功能:尤其在儿童音乐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作用有:促进知觉、增进记忆力、唤起作用、重复学习、刺激感觉阀。 3、临床治疗功能:指音乐治疗实践过程中,音乐活动对人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的改变功能。 生理影响:音乐不仅有影响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活化或抑制作用,而且具有在长期记忆中容易与各种回忆连接的特点,音乐可以绕开认知过程,直接刺激情绪,情感反应,这些有利因素就是音乐治疗在为身心症或精神官能症患者提供音乐干预的生理影响依据。 心理影响:1.自我表现2.唤起联想3.音乐同化 社会功能:1.增进交流2.适应社会3.促进社会整合 不同时段如何选择听音乐 1.起床——消除睡意的音乐 每天的工作或是学习已经非常让人劳累,晚上再想拥有一点自己的时间看看电视,所以总是睡得比较晚。但无论是对于上班和上学的人们来说,早上起床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有的人早上起来用凉水洗个脸等让自己迅速清醒,其实聆听音乐也拥有迅速让人提神的功效。如果你起床的时候把直接开启手机听一首比较激昂的乐曲,很快就能够清醒。卡门前奏曲是比较适合早上起来聆听的。 2.上午——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上午的时候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半迷糊的状态,昏昏欲睡不太清醒,经常喝咖啡来提神不是一件好事,这样会对咖啡因产生依赖性。聆听音乐是能够让我们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很好的方法之一,但是这个时候如果你聆听那种缓慢抒情的音乐可能会加速你的睡眠,所以一些带有轻快节奏和思考性的音乐会非常合适。

音乐疗法现状综述

音乐疗法现状综述

摘要 音乐疗法是一门涉及音乐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本文将简要介绍音乐疗法的发展及现状、基于各学科的理论基础以及其实际操作手法和实践中的应用实例。并且对所搜集资料进行思考讨论,归纳现有理论各种不足之处,展望音乐疗法的新方向。 关键词:音乐疗法音乐治疗情绪认知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科与学科之间已突破了原有的界定,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传统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只注重病人的生理病理变化,而忽视求医者的情感体验及心理感受,这是医疗体制的缺陷,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现代医学已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将患者生理与心理的医治融于一体。“音乐治疗学”是从社会发展中新兴起来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的作用在传统的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在现代医学模式的应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1950年音乐治疗学被正式地得到承认并逐渐发展成一门现代学科。音乐治疗学又称为音乐疗法,还有人称其为音乐医学。 一、什么是音乐疗法 (一)音乐疗法,即音乐治疗的定义 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 ,MT)是一门新兴的,跨音乐、医学与心理学等学科的边缘交叉性学科,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例如听、唱、器乐演奏、音乐创作、歌词创作、即兴演奏、舞蹈等,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 中央音乐学院张鸿懿教授认为,音乐治疗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参与下,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身健康的目的[2]。 关于音乐治疗的定义,目前最为权威的应属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家、前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席、Temple大学教授Bruscia.K在他的《音乐治疗定义》一书

功能音乐—放松训练引导词

第一段 你好,欢迎来到功能音乐时空。 我们知道,人的身体和心灵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身体会受到心灵的引导而产生变化。放松与意象想象疗法就是帮助我们通过放松和想象来释放身心压力、补充身心能量的医疗保健方法。放松就是通过有意识地放松全身各个肌肉群,达到松驰神经、和谐身心、消除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作用。而意象想象则是在放松的基础上发挥心灵的创造作用,通过主动展开形象思维,形成鲜明的意象,从而激活潜意识的能量,完成生命的自我修复和再生。 放松与意象想象疗法能使我们产生轻松舒适的感觉,解除身心的疲惫,减轻和消除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减少失眠;可以增加我们保持健康、控制疾病的信心;它还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对于身体康复有着长期效果。放松与意象想象疗法是现代人保持生命活力、创造生命新境界的法宝。掌握了它,我们面临的大部分心身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放松与意象想象疗法还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在放松的时候,你聆听着优美的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心灵在音乐的伴随下做一次愉快的旅行。让疾病和烦恼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消失,生命中蕴藏的能量开始释放,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那么,怎样做放松和意象想象训练呢? 第一,尽量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防止因外界的干扰而分心;排空大小便;摘掉身上的附属物品,如手表、眼镜、耳环等;解开紧身衣服的衣扣和衣领,松开腰带和鞋带;采取舒适的体位坐着或躺着,最好是平躺在床上,让脖子和脊柱成一直线,不要弯曲;然后闭目养神。 第二,自始至终采取被动超然的态度。也就是在音乐和放松指令的引导下,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身体放松的感觉,并且跟随语言引导而展开想象,调动身体的感觉去体验其中的情境。若出现令你分心的念头,不要理睬,只要维持这种被动聆听的态度,跟随语言引导,放松的感觉就会重新回来,放松也会进一步加深。 第三,放松训练与意象想象练习,可以安排在任何时间,但最好是安排在午休时和晚上临睡前进行。这样做不但效果更好,还可以节约你的时间。 放松与意象想象技术比较简单易行。但刚开始学习时,也许会有难以集中注意力,不能很好地进入放松状态的感受。没关系。只要认真的练习,一般很快就可以学会这种方法。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就会养成习惯。当你熟悉了这个方法以后,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放松和意象想象,让自己时刻处于轻松自在的良好状态中。 放松与意象想象是没有副作用的。在练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感觉,例如,麻木、灼热、不平衡感、飘浮感等感觉的变化。不必担心,这些属于正常的反应,恰好有利于我们心身机能的恢复和神经系统自身功能的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