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

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
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

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

欧阳康

当代科学研究与探索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走近复杂性。对复杂性的关注意味着科学观念的一次根本性调整与转换,意味着对于简单性原则的一种时代性反思与超越,也推动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观念变革与方法论创新。

一、简单性原则的成就与缺失

自然科学是对于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自然现象的认识,因此无论在认识论还是本体论意义上都贯穿着一种简单性的观念与原则。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包含原理越少的学术比那些包含更多附加原理的学术更有益”。(第18页)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进一步宣称:“自然界是最简单的。”(第693页)爱因斯坦认为真实的自然界是一个简单的世界:“自然规律的简单性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正确的概念体系必须使这种简单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保持平衡”(《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214页)。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一直遵循简单性原则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把复杂的宏观世界以某些最为直观明了的公理、规律和法则表达出来,如牛顿的“三大定律”、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康德的“人为自然界立法”、爱因斯坦的“逻辑简单性”等等。简单性思想成为一种基本的科学信念和指导性原则,贯注在科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种层次和各个领域,也必然影响到对人文社会现象的研究和探索。

作为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最初就是按照自然科学的简单性原则建立和产生的。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创立者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都是由于把自然科学的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而有所成就。维科于1725年发表了《新科学》,企望能够在人类科学里做出类似于伽利略和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的贡献。圣西门在《人类科学概论》中提出人类科学实证化的任务,要求将物理学等学科的方法运用到人类科学的研究。孔德创立实证哲学和社会学(又叫社会物理学),把实证原则与方法直接引入社会问题研究。斯宾塞提出社会有机体论,却又力图把社会有机体归约于生物有机体,以证明“动物的机体和社会的机体都有建立在同一原则基础上的内部的条件”(转引自特纳,第49页),寻找生物学方法对于社会有机体研究的普遍适用性。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倾向和思潮,并发散到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迄今为止,简单性、一体化、定量化和实证性的科学观仍然是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的主要思潮之一,是人们衡量社会学科是否属于科学的主要标准。美国著名科学学家丹尼尔·贝尔在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科学成就时,曾引用哈佛大学卡尔·多伊奇等的一项研究报告,列举了从1900年到1965年的62项社会科学方面的进展和创造性成就,其中,“定量的问题或发现(或者兼有)占全部重大进展的三分之二,占1930年以来重大进展的六分之五”。(贝尔,第2页)贝尔认为,社会科学理论不再仅仅是一些观念或辞藻,而是一些可以用经验和可检验的形式加以阐述的命题,从而正在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这正是1940年以后社会科学获得新的威望和影响的理由之一。

然而,当简单性原则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也不断获得成功的时候,它在自然科学中的权威性却逐渐受到了怀疑与挑战。一般说来,简单性原则往往与基元性、客观性、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可逆性、重复性、平衡性、可量化性、线性、清晰性、实证性、中立性等密切相关。由此产生出线性因果的观察视角和还原论的研究思路。然而,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人们却发现了许多与组织性、主观性、偶然性、突变性、不可逆性、单一性、非平衡性、不可量化性、非线性、混沌性、模糊性、非中立性等密切相关的现象,而且它们对于事物的存在和世界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宇宙的起源与演化,生命的产生与律动,系统的组织与建构,还是微观世界的探索与解读,神经信息的产生、保存、传输与破译等,都存在着仅按简单性原则无法解释的无数复杂现象。至于在人文社会现象中价值利益的渗透和情感意志的投入所带来的极为复杂多变的情况等,更是无法用还原论的方法加以解释。这正如彭加勒所言:“基本现象的简单性再次隐藏在可观察的总现象的复杂性下面;但是,这种简单性本身只是表面的,它隐藏着极其复杂的机制。”因此,科学应探索复杂性:“我们以为简单的东西变复杂了,科学似乎向多样性和复杂性进展”。(彭加勒,第119、131页)普里戈金等更是明确指出:“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

和复杂性。”(第26页)应该说,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混沌理论、分形理论、自组织理论、人工智能等诸多具体学科在内的现代系统科学群的兴起,正是从整体性、横断性、综合性、有机性、偶然性、非线性、多变性、随机性、奇异性、自组织性等方面表达着对于世界的复杂性的特别关注。正如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所言,“阐明复杂性和复杂化概念应当是2 0世纪科学的任务,就像19世纪的熵和能量概念一样”。(参见郝柏林,第3-8页)

复杂性问题的凸显给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与探索以重要启示。如果说自然科学的研究正在积极地走向复杂性,那么人文社会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也必然要求以复杂性的态度和复杂性的思维方式来加以把握。

二、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对复杂性观念的解读与探索

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中,对于复杂性问题的关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本主义对于人文社会现象的价值意义及其诠释问题的特别关注,二是人文社会科学家在实践中对于复杂性的研究与探索。

人本主义从探索人文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区别入手展开了对复杂性问题的探讨,其关注焦点是人文社会现象的价值和意义及其诠释问题。狄尔泰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认为精神科学研究人文社会历史现象,而人文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是根本不同的。如果说自然现象和过程是外在于人的和纯粹客观的,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和可量化性,可以对其加以客观的和实证的解析与解释,那么人文社会现象,尤其是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与行动等,则具有非确定性、个别性和非量化性,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不可能被客观地解析和解释,而只能通过理解来把握。如果说说明是自然科学的最本质的方法论基础,那么理解则是精神科学的最本质的方法论基础。理解是解答复杂的人文社会现象的基本途径。

海德格尔将意义及其解释提升到本体论高度,主张从存在论的高度来追寻存在的意义,认为这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根本动机,并将其看作一种非常复杂的“解释学循环”过程。在海德格尔看来,“理解是人的存在的一种方式”,是人实现和扩大其生活意义的创造性活动,“我们的任务是把在切近的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共同此在的方式从现象上收入眼帘并从存在论上加以适当解释”。(海德格尔,第144页)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对生存意义的理解本质上是一种自我理解,因此在这里想摆脱解释的循环几乎是不可能的,“决定性的事情不是从循环中脱身,而是依照恰当的方式进入这个循环”,以防止陷入所谓“恶性循环”。(同上)海德格尔把释义学的视野由认识论转向本体论,尤其是人的生存论本体论,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尔将其称为释义学发展中的又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认为在这种意义上,“解释学不是对人文科学的思考,而是对人文科学据此建立的本体论基础的说明”。(利科尔,第54页)

伽达默尔进一步从哲学高度来研究释义问题,使之成为一种哲学释义学,也把哲学引到了复杂性的前沿。在伽达默尔看来,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不仅是科学问题,而且是整个人类世界经验的一部分;理解的现象发生在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涉及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模式,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哲学释义学的任务不是要提供一种一般的解释理论和解释方法,而是要发现一切理解模式所共同的东西,说明一切理解现象的基本条件。历史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历史传统是人们存在和理解的基本条件。历史时间间距不仅会造成成见和误解,也能消除一些不适当的成见和误解。理解不是一种外在于历史的复制活动,而是一种对于历史的参与和创造。理解的复杂性在于本文与读者在视域方面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由于理解的个体性,在作品的“视域”与读者的“视域”之间会有差异。因此阅读或倾听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之间的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理解者通过对本文的理解而达到不同历史视界的交汇与融合,即他所特别注重的“视界融合”。(参见伽达默尔,第40页)通过视界融合的复杂过程而使历史文本进入到现代生活,并创造出新的历史。也正是通过后人的理解,本文进入到后人的生活与生命过程,展示出自己在不同时代的历史效果和效应,这就是伽达默尔著名的“效果历史理论”。

保罗·利科尔力图从语言及其运用方面来解决解释中的复杂性问题。他一方面接受了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关于释义学的本体论基础的思想,认为理解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人在对自身的历史和意义进行反思之时,也就承认了自身的本体论存在;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人的存在不仅是肉体的存在,也是在语言中的存在和理解中的存在,因此要达到对于存在意义的真正理解,就不能忽视人揭示自身的存在意义和方式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他非常重视本文在理解中的作用,特别是作为最基本的本文的语言,认为人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进行和

达到理解。对语言的理解离不开语境,然而“本文的语境不是日常语言的语境。在这个意义上,它构成了一种新的间距,这可以叫作不同于它本身的实在的间距”。(利科尔,第145页)这是一种理解必须面对的新的复杂情况。为了消除这种妨碍理解的间距或障碍,本文要求所有阅读者,包括它的原作者都只能以作者的身份来对其进行理解和释义,而不应对其任意曲解。正是通过作者的理解和释义,内隐的本文意义才能得以显现和揭示,并获得其生命和价值。与狄尔泰等人把理解与说明绝对对立起来不同,利科尔主张辩证地理解二者的关系,并努力“在说明和理解之间找到一种严格的互相补足性和相互依赖性”。一方面,理解必须在说明的基础上进行,另一方面,说明需要在理解中得到升华。正是通过这两个过程的统一,本文的存在方式得以彰显,其意义也得到揭示。

应该说,释义学的兴起正是顺应了人文社会问题研究对于复杂性的要求。遗憾的是,这种思潮走向了极端,完全否认人文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相似和相通的方面。

与人本主义的哲理性和方法论探索相映成趣的是,复杂性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有学者认为,简单性与复杂性思维的最直接区别在于线性与非线性。而在历史上对于社会科学中的非线性问题的兴趣可以追溯到托马斯·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因为他认为人口按指数增长而食物供应只能按线性增长,人口将超出食物供给。由此而衍生出的“具有平衡吸引子特征的逻辑曲线,被运用于人口统计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其他许多场合。它提供了可能的一系列分叉和相变(包括混沌)”。(迈因策尔,第346-347页)以后,复杂性问题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到社会科学研究中,例如,由沃尔特拉和洛特卡描述的捕食者/被捕食者生态系统的演化模型,各种城市系统的非线性时空演化模型,社会学中的宏观与微观社会运行与发展动力学,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态系统模型,社会动态管理系统模型等等。由于对复杂性的关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芝加哥大学人类学教授亚当斯等人关于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成就的研究报告,在涉及家庭的历史、行为和健康、信息处理、社会选择、人类以及猿和猴的社会行为的起源等广泛的研究领域里,清楚地刻画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观性、非累积性、较少的应用性、较多的非理论性和明显的多元性,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复杂性。(参见奥弗曼)

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复杂性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复杂性问题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探索。

第一,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从根本上说,学科的特点既根据于又表现着对象的特点。作为统一的宇宙的内在组成部分,人文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有很多相同的性质和规定性,并由此而保持着与物质世界的内在联系。因此,人文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某些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和可量化性,可以通过观察等手段对其加以客观的实证的解析与说明。然而,人文社会现象,尤其是人的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不仅有自然物质世界的各种特性,还具有许多后者所不具有的高级和复杂的特性,例如主观性、非确定性、个别性和非量化性等,它们本质上是个意义世界、价值世界,不可能仅仅被客观地加以解析和说明,还必须通过理解等更加复杂的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具体说来,首先,人文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而是人的自觉的活动过程。主观性是社会事实的内在组成部分,人的动机、愿望、信念、希望等作为人的内在要素支配着人的行为,并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对象化、现实化、社会化,成为现实社会存在的内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以社会现象为对象,就不能不面对社会现象中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并对其加以说明。对精神世界的把握只有通过精神的沟通而达到,思想的精髓只有通过思想来领悟。马克斯·韦伯说:“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关心的是心理的和精神的现象,而关于这些现象的移情理解无疑是与一般精确自然科学的方案能够或力图解决的问题明显不同的。”(韦伯,第44页)其次,社会现象不是一个纯粹的事实世界,而是一个文化世界,而文化世界的核心是价值和意义,具有强烈的个体性、多元性、习得性、偶然性。人文社会科学以社会现象为对象,就不能不对社会现象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和评价,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于社会现象的价值和意义作出恰当的评价和判断,帮助人们和社会建立起合理的价值观念和评价体系,引导人们的价值追求,这正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最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再次,社会现象是一个语言的世界,对于思想的表达与交流和对于语言的运用与解读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是创造和运用语言的动物,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物理的世界和生物的世界,也生活在一个社会的和语言的世界。语言构成了人文世界的重要内容。作为话语的语言实现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们构成了人文社会世界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文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对象。对于话

语世界的意义解读和理解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

第二,学科性质的复杂性。人文社会科学作为当代大科学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必然具有所有大科学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定,与自然科学有许多相同的性质和特点,也必须遵循当代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但作为当代科学体系中具有特殊使命的组成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又有许多自己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其最根本的一点是在价值特性上具有非中立性和多元性。这正是社会事实区别于自然事实的最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人文社会科学有别于自然科学的关键之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要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就必须直面人文社会现象的这种价值非中立性特征,不仅应将其作为客观的事实来加以描述,而且应当对其影响和意义作出合理的理解和解释,对其价值功能作出必要的评价,以决定对其的褒贬和取舍态度。因此,人文社会科学既应当成为对于现实社会各种复杂利益关系和各种价值取向及其原由的正确的观念理论表现和深度理论阐发,又应对人们正确认识、评估、确立、调整以至更新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发挥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在这种意义上,社会科学应当是一种复杂性的科学。(参见林德宏)当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具体现象的价值特点和价值强度有所不同,相应地,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不同具体学科的价值性和价值相关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更接近于自然科学,有更多的客观性、普遍性、大众性、价值中立性和说明性,可以更多地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如社会学、政治学等。有的学科则离自然科学更远,有更多的主观性、个别性、阶级性、价值非中立性和理解性,更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特方法,如文学、艺术等。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中,借助于一定的标准,大体上可以排出一个由客观性向主观性、由个别性向普遍性、由大众性向个别性、由较多的价值中立性到较多的价值非中立性以至价值对立性的比例和含量逐渐增大的序列。但从总体上说,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的普遍性发展,即便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越来越展示出它们与社会和人性的交界面,并产生出越来越大的人文社会效应。

第三,研究方法的复杂性。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必然有许多与自然科学研究相通的地方,也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许多方法。而且,与自然科学越是接近的学科越能够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但由于人文社会现象的特殊性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特殊性,要达到自己更加复杂的目的和要求,也必然要求特殊的和多样的方法。“复杂系统探究方法可以是一种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消除其间隔阂的方法。”(迈因策尔,第12页)从总体上看,人文世界、文化世界、精神世界作为意义世界、价值世界,涉及到人的主观方面,与人的信念、动机、思维、情感、需要、愿望等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个体性、价值性、习得性、偶然性,不存在像自然世界中那样强烈的和普遍有效的因果性,也不可能都通过经验的观察来客观地加以描述和解析,而是必须借助于个体的交往来加以理解和解释。因此,说明基础上的理解和理解指导下的说明也许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也是其最本质的特征。理解和解释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视界融合的历史性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者的主观世界与作为“文本”的人文世界之间达成一致与融合,人们由此求得对于文化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在这种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主观性、阐释性、评价性、个性化、多元化和非累积性的特点。

四、以复杂性的思维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

解决复杂性的问题需要复杂性的思维、复杂性的范式。复杂性思维是一种在视角、思路和功能上与简单性思维有很大区别的思维方式。有学者对二者的差别做了如下的概括,对世界上事物的看法:简单性思维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部分的集合,事物的本质不在它的整体中,而是由其部分来决定;复杂性思维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机的系统整体,都具有其组成要素在各自孤立状态下所不具有的性质。对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看法:简单性思维认为组成要素之间只有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割断联系来研究部分;复杂性思维认为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必须以整合的思维方式去考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对因果关系的看法:简单性思维认为事物的变化服从机械因果律,即一个原因必然决定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作为原因又必然决定下一结果,其初始原因乃是外力的“第一次推动”,变化过程中无任何偶然性发生;复杂性思维认为事物在系统整体的变化过程中服从因果反馈规律,不同的原因可以导致同一结果,不同的结果可能有同一原因,系统具有变无序为有序的自组织能力,它善于在随机涨落中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统一起来。对运动过程是否可逆的看法:简单性思维认为事物的运动过程是可逆的,亦即不存在着“时间之矢”的问题,运动方程对时间的反演是对称的,因此事物不会有演化的历史;复杂性思维认为时间是与不可逆相联系

着的,因此万事万物都有其演化发展的历程,必须用理性观念把时间看成是物质世界进化的度量。对整体最优化的看法:简单性思维认为部分好(或坏),整体就一定好(或坏),采取的是一种“由细至总”的评价方式;复杂性思维认为局部最优服从整体最优,有时甚至要牺牲局部最优或保持次优以首先确保整体效益的优化,采取的是从整体出发、深入部分、再回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参见杨中楷、刘永振,第46-48页)

当然,在科学研究的实践中简单性与复杂性并不都是如此泾渭分明的,而往往是互渗互补的,体现着科学研究的两种路向:从多样性走向统一性和简明性;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和多变性。因此,强调复杂性并不是对简单性的否定和抛弃,不是不要简单性,而是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在保持简单性的前提下对复杂性的一种特别关注。由于过去我们过多地依赖于简单性思维和方法,忽视了对于复杂性的探索,从而难以有效地理解和应对复杂局面,因此现在要特别强调对复杂性的关注与探索,重视对复杂性范式的运用。(参见吴彤)这是人文社会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的要求,也是在当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应当尤其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自觉地面向多因素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进行综合性思考,从分门别类切实走向系统综合。人文社会系统是一个由近乎无限方面、无限层次和无限具体要素以近乎无限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巨系统,包含着自然的、社会的、人性的,物质的、精神的、信息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科学的、工程的、技术的,个体的、民族的、国度的,理性的、情感的、意志的,认知的、价值的、审美的,客观的、主观的、实践的等等诸多方面,构成了近乎无限复杂的立体有机网络系统。在每一方面、层次和要素都有近乎无限的具体样态并与其它的所有方面有着近乎无限的具体联系方式。它们都对系统的整体发挥着绝对不能忽视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系统的整体功能,因此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对它们做出细致入微的具体分析。但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又都是由整体所赋予的,并只有在整体系统中才能实际地和有效地发挥出作用与功能,因此又必须把所有的要素都纳入到整体和系统之中来加以思考,才能既把握要素,也把握整体。就此而言,只有在最深度的分化和最宏大的综合中保持张力,才能达到对于现代人文社会系统的完整性把握。

其二,自觉地面向充满随机变量的动态不可逆过程,进行历时性思考。人类社会是由无数有目的有意识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每一个人的活动都有其自觉的目的,有其价值取向,但在不同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之间却存在着差异、矛盾与冲突,这就必然造成个别和局部的自觉性与整体的自发性与盲目性的巨大反差,造成目的的预期性与结果的非预期性。“复杂系统探索方式的关键点在于,从宏观角度看,政治、社会和文化秩序的发展,都不仅仅是单个意图的加和”(迈因策尔,第344页),而往往是许多相互矛盾冲突的意志和作用所造成的非预期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在存在个体、阶级、阶层差别和矛盾冲突的情况下还会产生出更加尖锐和复杂的情况,产生出许多人为的偶然性、突变性、随机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根本目的是要促进社会进步,然而社会进步的历程中却充满了由目的碰撞所必然带来的偶然与随机因素。多因素多变量非线性相互作用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一切问题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留有足够的余地,以真正防患于未然。

其三,自觉地面向多元价值取向内在冲突格局,进行选择性思考。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本质上是一种价值选择,它包含着认知,但更多地是一种评价,是在各种利弊之间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而当今世界,价值分化、利益冲突显得格外明显,而且不论是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个人之间都鲜明地表现出来。实际上从全球到个体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状的价值体系,在许多价值要素和线条之间形成了许多纽结。在这些纽结中有许多因素是相互背反甚至冲突的,做出一种选择就会触及相关的一大片价值关系,遭遇到广泛的价值碰撞。在这种情况面前,是否能合理地做出最佳的价值选择,取决于是否具有合理的价值观念和能否建构起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标准体系。

其四,自觉地参与多学科多层次主体共同协作,进行整合性思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很强的个体性,其创新也尤其需要个体的努力,但面对极为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问题,仅靠个体是非常不够甚至是完全不行的。自然科学研究一直强调团队精神,而人文社会科学则往往是单兵作战,甚至存在很大内耗。这可能满足了个性,但却妨碍了学科内和学科际的协同,更无法承担当代社会的复杂治理与建构任务。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要求多方面、多层次主体的共同参与,这本身就是对主体的一种全新要求。把个体努力与群体协同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真正高效运行的科学共同体,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创新所必不可少的主体性条件。

其五,自觉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系统,进行人/机协调性思考。今天的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对象和任务,要处理巨量的各类信息,继续简单依赖人脑和经验显然已经无法有效进行,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借助于各种类型的最先进的工具,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人脑的智能需要通过人工智能而得以强化和发挥,为此需要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新科学技术和研究手段的运用既可以提高我们的主体能力,也可能造成新的约束,其作用能否积极和有效地发挥,取决于我们能否不断地更新和强化我们的能力。其六,自觉地在原始性创造与实践性应用之间,进行一体性思考。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至今,积累了许多问题,也有很多成果,但具有原创性意义的还不多。这一方面是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的原创性非常之不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我们应当继续追求原创性,但也尤其应当关注并深入研究那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问题,对它们做一体化的思考,探寻理论与实践之间内在沟通和健康互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爱因斯坦文集》,1976年,商务印书馆。

奥弗曼,E.S.,1990年:《当代社会科学的特性:两种不同的观点》,载《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

贝尔,丹尼尔,1988年:《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海德格尔,1987年:《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

郝柏林,1999年:《复杂性的刻画与“复杂性科学”》,载上海《科学》第3期。

伽达默尔,1994年:《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利科尔,保罗,1987年:《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河北人民出版社。

林德宏,1996年:《社会科学:复杂性的科学》,载《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迈因策尔,克劳斯,1999年:《复杂性中的思维——物质、精神和人类的复杂动力学》,中央编译出版社。

牛顿,1963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彭加勒,1998年:《科学的价值》,光明日报出版社。

普里戈金等,1987年:《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

特纳,乔纳森,1987年:《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

韦伯,马克斯,1999年:《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

吴彤,2001年:《复杂性范式的兴起》,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6期。

亚里士多德,1959年:《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

杨中楷、刘永振,2002年:《从简单性到复杂性》,载《系统辩证学学报》第4期。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所)

创造性思维与方法笔记整理

创造性思维与方法笔记整理 目录 第一章导论 1.1困惑与思考 1.2创造 1.3创造学 1.4创造力及其构成 第二章创造性思维及思维定势 2.1 创造性思维概念 2.2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2.3 思维定势的类型 2.4突破思维定势 第三章方向性思维 3.1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3.2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第四章形象思维 4.1 形象思维及特点 4.2 想象思维 4.3 联想思维 4.4 直觉思维 4.5 灵感思维 第五章头脑风暴法 5.1 头脑风暴法基本原则及规则5.2 头脑风暴法实施程序 第六章设问法 6.1奥斯本检核表法 6.3 和田十二法 6.2和田十二法 第七章列举法 7.1 列举法概述 7.2 属性列举法7.3 希望点列举法 7.4 缺点列举法 7.5 成对列举法 7.6 综合列举法 第八章思维导图 8.1 思维导图概述 8.2 思维导图绘制 第九章组合分解法 9.1 组合法概述 9.2 常见的组合方法 9.3 形态分析法 9.4 信息交合法和主体附加法9.5 分解法 第十章六顶思考帽法 10.1 水平思考法 10.2 六顶思考帽的特征 第十一章类比法 11.1 类比法概述 11.2 类比法的原理 11.3 类比法的类型 11.4 综摄法 11.5 引申方法 第十二章 TRIZ法 12.1 TRIZ的由来 12.2 TRIZ理论的体系结构12.3 TRIZ理论专利等级划分12.4 技术系统进化S曲线12.5 物理矛盾及其解决原理12.6 技术矛盾及其解决原理

第一章导论 1.1困惑与思考 东亚人平均智商最高,但智商高不等于创造力高。 美国教育哲学:鼓励广泛的兴趣,灵活多变,善于质疑,东跑西跳,注重培养自信心;中国教育哲学:注重狭隘的专业,扎实的操练,被动接受,按部就班,常常缺乏自信心。 中国学生知识丰富,善于考试,但却不善于想象、发挥、批判和创造。高知识不等于高创造力。 李约瑟悖论:中国有四大发明,近代科学技术为什么未起源于中国?因为我们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没有形成理论,不能指导我们实践。发明的目的不是为了探求未知世界,也不是为了人类谋求福祉,而是政治的需要。 什么是高创造呢?知识,技术。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缺乏创新型人才是问题所在!所以大学的责任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就是俱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俱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 1.2创造 (1)创造与发现。发现科学事实,发现科学规律。 (2)创造与发明。新产品的研制,新方法的发明。 (3)创造与创新。更新,改造新的东西,改变。先创造,滞后期,后创新。 (4)创造与创意。新奇,简单,实用,与众不同,能使人眼前一亮,会令人久久难忘。 创意产生思路,创造产生作品,创新产生效益。 1.3创造学 赫曼全脑模型: A左上逻辑性B左下纪律型C右上空想型D右下表现性 创造学的涵义:指研究人类的创造能力,创造发明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创造学的特点:一般性,不能取代其他科学。 创造学的研究目的:尽快开发每一个普通人的创造力,提高其创造性。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1)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即人人都有创造力,因此都具有开发的创造潜能。(2)人们的创造力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而不断被激发出来,转化为显性的创造能力,并不断得到提高。 1.4创造力及其构成 1、创造力的含义:发现和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设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2、创造力的构成:知识→一般知识、专门知识, 智力因素→一般智能、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特殊才能, 非智力因素→创造意识因素、创造精神因素。 格林提出创造力由10要素构成: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力等。庄寿强创造力公式:创造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因素 【摘要】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的重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粗浅探析。【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方式方法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人才来源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须要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创新素质。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因素 1.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 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它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2.专业课设置过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的束缚与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 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

最新 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分析-精品

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分析 一、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机制问题 (一)缺乏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目前高校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主要以高校为主,尽管高校的科研人员有将学术成果转化成产品的愿望,但由于高校自身缺乏成果转化的资金实力,而且也不具备开拓市场的优势,加上高校的评价体制也没有为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开展协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因而以高校为主的协同创新模式难以提供有效的资源。另一方面,对于协同发展的又一重要主体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由于高新技术创新需要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因而在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和勇气开展科研创新,再加上我国风险投资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企业主动开展协同创新的意识与动力不足。因此,当前高校与产业集群中各类主体普遍缺乏协同创新的动力,急需解决协同创新动力机制问题[2]。 (二)缺乏有效的人才供给机制当前,协同创新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的梯度、层次及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难以培养出行业需要的各种创新型人才,对产业集群人才支撑力度孱弱。另外,由于大学、政府、企业之间缺乏完善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信息交流和共享的机制不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供给客观上存在产学脱离的问题。 (三)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尽管高校与产业集群都认为需要开展协同创新,实现互动共赢,但目前的合作还处于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较低层面,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不能够根据双方的投入程度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影响了双方共同合作的积极性。这是导致协同合作难以持续开展的重要原因。 (四)缺乏政策及法律法规保障机制由于国人重情感轻制度的传统习俗,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缺乏科学、详细的政策、法规、制度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高校习惯了被动服从,产学研合作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活动迈入深度合作和发展阶段的时候,还会涉及风险投资、风险分担、利益分配等问题,这方面的体制机制也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五)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高校与产业集群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二者合作的目标、层次、效果及收益都很少得到相关部门的科学评价,没有科学的评价,就难以进行有效的激励,协同合作的持续和深入开展便存在诸多潜在的问题。 (六)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政府部门的介入是协同创新顺利开展的重要维度,是影响自组织系统运动发展的重要序参量,加强政府的有效监管是提高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效能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政府管理两极化现象严重,要么管得过死,使各类机构都不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意愿开展自由合作;要么疏于管理,不能及时有效地协调和解决高校与企业之间由于利益分配、风险分担

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辨析 徐天琪

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辨析徐天琪 发表时间:2020-03-27T09:27:08.463Z 来源:《知识-力量》2020年1月1期作者:徐天琪[导读] 创新是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创新的概念却尚无明确定论。本文通过不同的角度区分创新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理解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明确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省南京市 210023)摘要:创新是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创新的概念却尚无明确定论。本文通过不同的角度区分创新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理解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明确界定相似的概念之间的细微差别,对比概念间的异同,从而理清相关领域的界限。关键词:创新;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1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创造力也称创造性,是个体在一定社会背景上产生新颖且有价值观点或产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个体创造性的内核和心理基础,包括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种主要形式,也是人与动物典型的区别。有研究表明,动物具有一定的原始创造性思维,借由对动物的创造力研究,给人类创造力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黄韵,2017)。创造性思维作为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在科学研究发现和创新性活动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的创造性思维都受到社会文化的滋养和历史文化环境的熏陶,人们发挥创造性同样受制于社会文化。创造性思维的大部分属于社会文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有心理学家发展了创造性系统模型,指出创造是一个在个人、文化、社会相互作用中才能观察到的过程,更加关注创造性的外部文化基础。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定义创造性思维,发现影响创造性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变量,从而挖掘创造的根源,使创造性思维的定义更加全面而精确。 2 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源于古希腊,含义是建立在某种标准上的恰当判断(史璟,2017)。笛卡尔认为,人们所拥有的很多知识都建构在错误的基础上,寻求真理最佳的方法是对已存在的观点和认知进行彻底的怀疑,怀疑之后才能发现真理并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知识的发展,找到确定性的目标。他认为,怀疑和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本质。笛卡尔的怀疑论,奠定了批判性思维概念中的怀疑本质,进而影响之后康德思想的提出。 与笛卡尔批判人类现有的经验及知识体系本身不同,康德提出,批判的对象是认知本身。康德对认知能力和认知可能性进行批判,拓宽了批判性思维所涵盖的内容和范围,使其含义更加全面而丰富。黑格尔在此基础上提出,反思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认为思维能够帮助人们揭示真理。人们在认识事物之初,常常有很多片面性,随着时间推移,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不断加深,才能够逐渐获得相对完整的认知。而在认知完善的过程当中,反思成为了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揭示和探索真理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沈汪兵,2015)。笛卡尔和康德理论的提出对于批判性思维定义的确定具有决定性作用,确定了反思使创造性的起点。杜威系统的提出了批判性思维问题,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反省思维。杜威的理论使批判性思维研究的第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并运用到实践中,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发展。1941年出版《批判性思维发展试验研究》,1946年出版《批判性思维:逻辑与科学方法引论》标志着批判性思维从此作为专有词汇出现。批判性思维研究发源于美国。1990年,最早由彼得·费申提出。费申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有目的的、强调判断的自我调控判断过程,包括解释、分析、评价、推理及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的解释说明,或对判断依据的全部情境的考虑。在继续研究当中,开发了两个批判性思维测量工具。《加利福尼亚州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DTDI)是目前唯一获得国际认可的测量批判性思维倾向的量表。该量表将批判性思维倾向分为七个特质维度,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了解受测者的批判性思维倾向(罗清旭,2000)。 3 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异同比较分析以下,对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多角度对比分析,从两种思维方式的渊源、概念、测量工具和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梳理,进一步清楚界定两个概念。 表1 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异同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3篇)

高校协同创新研究(3篇) 第一篇: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摘要: 本文结合云技术深入发展的科技背景,主要以高校视角探讨目前协同创新存有的问题,并研究云服务环境下协同创新过程中高校对于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的整合优势,形成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从而为实现多方深度合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云服务;高校;协同创新 1引言

协同创新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其价值核心是 知识增值,是以协调融合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 构等多方主体的资源优势,从而共同创造价值的过程。随着云技术的 出现与发展,诸多领域都建立了基于云计算的优势平台和应用服务, 并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将云计算技术引入产学研领域也是势在必行。 基于云服务环境下的协同创新可以提供加速资源汇聚、提炼创新要素 的高效整合平台,进而突破协同创新多主体间的原有壁垒,充分激发 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潜能与活力,实现多方的有益深度合作。因此,随着基础实施环境发生的根本改变,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内容 延展性也将发生巨大变化,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协同创新中高校作为协 作主体所存有的问题,探讨将云计算技术引入协同创新给高校参与方 所带来的机遇与优势,并就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形式与内容 展开研究。 2研究现状 在美国,SIMtone特意推出了“通用云计算服务”,专业面向教 育领域,学生通过瘦客户端、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终端可以接入云服务,计算资源和硬件设施维护由云服务供应商提供。Google公司从经 济性出发,为学生提供软件定制SaaS服务,部分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电子邮件等学生可免费使用1。在国内,基于云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与实践也是当前教育科研领域的热点。鲁若愚、朱卫杰对云服务环境下 的协同创新形式进行了界定及比较,总结了基于云技术的创新模式特点:依靠云创新环境,整合云创新资源和产生云创新成果2。叶伟巍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产学研的协同静态机制和动态演进机制,并研究 相对应的政策激励效果3。陈劲提出基于整合维度、互动强度探索构建

创新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首先赋予创新一词以(D )意义上的特殊用法。 A、社会学 B、管理学 C、科学 D、经济学 2、( D)是国家创新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A、政策变化 B、社会文化变化 C、经济发展 D、创新 3、创新过程是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最终要通过( A)来实现。 A、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B、技术变革 C、创新产品 D、组织结构变革 4、通过改变或替换原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内容即可完成的创新是(A )。 A、小型创新 B、中型创新 C、大型创新 D、特大型发明 5、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推广应用,实现创造发明成果的价值,这体现出创新能力的(B )特征。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独创性 D、坚持不懈 6、能够凭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构造出前所未有的东西,打破以往的模式和框架,体现出创新能力的(C )特征。 A、综合性 B、实践性 C、独创性 D、复杂性 7、(C )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本领。 A、创造能力 B、综合能力 C、分析能力 D、实践能力 8、能否完成重大创新,拥有( D)是一个关键。 A、实践能力 B、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 C、组织协调能力 D、创造能力

9、综合能力必须与( D)紧密配合,才能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正确认识事物,实现有价值的创新。 A、想象能力 B、批判能力 、创造能力 D、分析能力 10、(D )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突击队和急先锋的角色。 A、批判能力 B、创造能力 C、实践能力 D、想象能力 11、(A )是指首次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工具、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等的能力。 A、创造能力 B、实践能力 C、想象能力 D、批判能力 12、为了使创造发明成果得到承认、传播、应用,实现其各种价值,必须要和社会打交道,这时就需要(B )能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A、组织协调能力 B、实践能力 C、创造能力 D、解决问题的能力 13、通过合理调配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实现目标的能力是(D )。 A、创造能力 B、综合能力 C、分析能力 D、组织协调能力 14、在我国,重知识、轻能力训练的教育模式存在诸多不利于创新的弊端,所以需要大力发展(D )。 A、义务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继续教育 15、( D)是创新的灵魂,必须对其加以发挥并使之形成合力。 A、创新领导 B、创新文化 C、创新制度 D、创新人才 16、(A )有着精深的专业知识、设计才能和实践经验,能够将创新蓝图转化为具体产品、成果或工艺。 A、工程师型的实干家 B、梦想家型人才 C、企业家型实干家

智慧树知到《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见面课答案

见面课:创新思维桥及大作业展示 1、1.我们在看问题时,用熟悉的眼光看的事物时,要不放过任何细节;用熟悉的眼光看的事物时,要进行类比、联想。 A.陌生、熟悉 B.熟悉、陌生 正确答案:熟悉、陌生 2、2.TRIZ“思维桥”包括:最终理想解(IFR)、金鱼法、、和五种创新思维方法。 A.九屏幕法 B.STC算子 C.头脑风暴法 D.聪明小人法 正确答案:九屏幕法; STC算子; 聪明小人法 3、3.最终理想解是使技术和产品处于相对理想状态时的解,它可以用来衡量。 A.理想度 B.理想化 C.标准化 D.标准解 正确答案:理想度 4、4.九屏幕法不仅要考虑当前系统,还要考虑它的和;不仅要考虑当前系统的过去和未来,还要考虑的过去和未来,的过去和未来。①超系统②子系统③分解系统④融合系统 A.①②①②

B.③④③④ C.①④①④ D.②③②③ 正确答案:①②①② 5、5.STC法是一种发散思维的想象实验,即将、和这三个因素按照三个方向、六个维度进行变化,也就是将这三个因素分别逐步递增和递减,递增可以到最大,递减可以到最小,直到系统中有用的特性出现。 A.作用时间 B.成本 C.有用特性 D.尺寸 正确答案:作用时间; 成本 ; 尺寸 见面课:创新思维训练 1、1.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发散思维具有、、和三大特点。 A. 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普及性 正确答案:流畅性; 变通性; 独特性

2、2.横向思维包括、和三类。 A.横向移入 B.横向移出 C.横向转换 D.纵向深入 正确答案:横向移入; 横向移出; 横向转换 3、3.随着思维的成熟和后天的教育,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由向抽象思维过渡,并最终由抽象思维取代形象思维的主要地位。 A.收敛思维 B.纵向思维 C.横向思维 D.形象思维 正确答案:形象思维 4、4.创意的萌芽阶段需要。 A.严密的分析与推理 B.大量的知识储备 C.周密的计划与实施 D.信马由缰式的发散思维 正确答案:信马由缰式的发散思维 5、5.关于转换思维视角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6579548.html,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田雪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6年第09期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成为提高高校竞 争力与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高校的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也彰显着高校的发展生机。高校是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的基础,更是各个领域创新成果的产生地。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用丰富的科技创新成果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才能让技术转变成为生产力,为社会进步而服务。 【关键词】高校创新力科技现状发展 一、引言 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就是高校师生的整体创造力。积极利用高校内的各项教育资源创造新的技术与成果,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研发创新型技术、成果的重任。我国大部分科技研究人员都工作于高校,产生于高校,高校是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地。明确高校的创新优势,认清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前景,才能让高校的教育作用呈现出来。 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无论是创新性论文还是创新性科技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问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成果不佳,主要受以下几点原因影响。 (一)高校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优 目前,社会上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两大问题,两大问题同时出现证明高层次人才数量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有问题。高端人才的流失,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配置。在社会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只有极少部分留学之后选择回国,回国发展的高端人才数量更少。高校中缺少关于创新的高端科技人才,会影响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质量。除了人力资源,我国高校的科技研究设备配置也存在一些问题。教育条件的改善,让大部分高校都有充足且先进的科学仪器,但部分高校没有正确使用科技创新仪器,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二)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有待优化 在传统科研理念的影响下,SCI核心论文是评价科研人才科研能力的重要依据。在这一标准的要求下,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过于重视短期科研利益,希望在短时间内写出核心论文,以此获得个人级别调整与工资待遇提高的福利,也就是说,科研创新成果与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高校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解决途径 王燕 (广东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高校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执行的主体,在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灵魂,也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变成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很多高校并不能承担此重任,未能发挥协同创新的核心作用,其原因主要有缺乏协同创新环境氛围以及缺乏有效的创新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普通存在的影响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因素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影响因素;解决途径 多年来,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一直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也相对匮乏,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通过创新来提供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的转型升级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已变得越来越紧迫。 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来自创新。协同创新是一种新的创新组织模式,是围绕着创新目标,在多主体和多种创新资源的相互补充、协作配合下共同完成既定创新目标的一种协作方式。这种组织模式是以高等院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科技平台和中介机构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一体的动态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技术创新主体和辅助要素间的资源整合和深入合作,形成系统的效用叠加。 一、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及意义 1.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容。长期以来,由于机制体制障碍,我国的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各成体系,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创新效率极低,为推进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整合,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联合发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旨在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紧密结合,探索促

心理学第五章习题 思维与创造性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 一、单项选择题: 1.客观事物在人脑中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 D ) A.想象 B.联想 C.表象 D.思维 2.思维的主要特征为(A )。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 D. 分析性和整合性 3.看到月亮的边上有一圈光晕,就推知将要刮风,这是(B ) A.知觉B.思维C.想象D.遗觉像 4.下面哪一种属性是思维的特点?( C ) A.直观性 B.直接性 C.概括性 D.整体性 5.下面哪一点说的不是思维的特点?(A ) A.直观性 B.与语言有密切关系 C.间接性 D.概括性 6.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B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合理性 D.整体性 7.“一题多解”体现的是( D )。 A.常规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8.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B )。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9.解几何题时,需要做辅助线,我们就在头脑中设想出一张图,做了辅助线之后会如何,这样的思维就是( B )。 A.直觉动作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求异思维 10.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D)。 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11.曹冲称象主要反映出的是(D ) A.抽象逻辑思维 B.聚合思维 C.动作思维 D.发散思维 12.什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B )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常规思维 13.提问者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可能的答案是:作建筑材料、当打人的武器、代替尺

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蝎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下,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党和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所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石。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慧升华的表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潜能

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有重要意义。在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设备、全新的知识和高新技术的高等学校,对新世纪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素质、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是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责任,把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对于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培养高度的科技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大胆创新,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第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体现和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应用所学知识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完善知

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好四个维度

热点思考 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好四个维度 李素矿《光明日报》( 2012年08月30日 14 版) 资料图片 高校协同创新是党和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高校面临的又一重大机遇和挑战。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拥有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多功能特性,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独特作用,必须在协同创新中有所担当。高校要科学把握协同创新的四个维度,积极推进高校内涵发展和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协同创新的要求在于高校内涵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融合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大科学时代特征,决定了协同创新必将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也是创新型高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要求,是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破解现实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要求。高校必须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新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之中,突出“创新”在办学理念中的重要位置,强调“协同”是办学思路的重要方面。高校只有协同创新,才能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推进地区性及全球性的资源共享,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人才创新精神,提升学科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创新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协同创新的本质属性在于大力彰显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紧紧依靠并牢牢抓住两个“主体”,注重发挥自身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的独特作用,按照大科学、大工程、大项目的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

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摘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中国未来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长足意义,也是为 提升中国当今竞争水平的必走之路。另外,从中国大学生创新水平现状考虑也是势在必行重要 举措,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其创新能力存在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主要是化工专业 的学生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创新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 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和必须解决实际的问题。 创新概念,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指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等)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创新性为实现的特定空间。创新行为因而表现在技术、体制或知识等不同的侧面。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研究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转化的,可以看出,大学拥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大学生作为大学主体的一部分具备着良好的条件和优势从事创新活动,因此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存在实现中的可能性。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水平和创造性能力,是继承中国先进知识成果的首要条件,也是不断创造新发现并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唯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才能保持民族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大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创新活动,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现状 根据研究,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一,缺乏创新的观念和创新欲望;二,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三,缺乏创新的兴趣和毅力;四,缺乏创新所必需的毅力。另外,随着网络的盛行、西方思想的传入和现在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种种压力等问题的日益呈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也出现了很大的分离,譬如各种心理问题和道德修养缺陷等,这些无疑都给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设置了障碍。从中国大学生的创新现状分析,不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工程,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紧急治疗”大学生在创新问题上犯下的疾病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二、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就能解决,同时,这项历史任务更是赋予了众多的艰辛和曲折,因此在大学生里面建造起浓郁的创新氛围更不可能是一个人或组织的事情,除了国家和政府能审时度势制定出规范的创新方面的政策和必要的物质投资外,作为这项工程的主体,大学生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来,并与国家的创新体系相配合,形成呼应,拉近互动,最终为创新工程的建构共谱胜利之曲。 1、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场景可以使大学生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在大学里面我们大学生应该主动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如宿舍文化、班级文化、社团组织文化等;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利用好大学里的各

创造性思维与创业设计Word

《创造性思维与创业设计》课程期末大作业“便携式音频输出多孔插座”创新设计方案 “便携式音频输出多孔插座”创新设计方案 摘要: 本产品是一种用于扩展手机、mp3等音频输出线路的音频输出多孔插座。解决了现有的手机、MP3、电视机等用品只有单一音频输出接口,限制了耳机的使用个数的问题。该音频多孔插座像U盘般大小,便于携带,而且可以使用在手机、MP3、电脑、电视机等用品上。该产品顶端有一个音频插头,用于连接手机、MP3等,身子部分有多个音频插孔,可以连接多个耳机。本产品将一个音频端口变为多个音频端口,而且便于携带,还可以使用在多种产品上,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通用性强。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产品属于电气扩展接口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气扩展接口有:电源插座、USB扩展接口等,方便、实用,而现有的音频播放设备一般只配有单一的音频输出接口。像通常我们使用的手机、MP3只能连接一副耳机。这对我们来说十分不方便,尤其是朋友、情侣之间,不能共享音乐。而现在还没有只对这种的音频输出插座。 三、发明内容 本产品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音乐播放设备只配有单一的音频输出接口,限制了耳机的使用个数,进而不能使朋友、情侣之间很好的实现音乐共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音频输出多孔插座。 便携式音频输出多孔插座构想方案:一个U盘大小的,上有多个音频输出插孔的金属壳体,顶端有一条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头有一个音频插头,用于连接手机、MP3等机体的音频插口。使用时只要将这个接口与手机、MP3等机体连接即可。 四、附图说明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一个U 盘大小的,上有多个音频输出插孔的金属壳体;一条连接线,连接音频插座与用于插入手机、MP3等机体的音频插头;一个音频插头。使用时只要把音频插头与手机、MP3等机体连接即可。 六、 权利要求书 便携式音频输出多孔插座,其特征在于,有一个拥有多个音频插座的U 盘大小的金属壳体,金属壳体的顶部有一条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有一个音频插头。音频插头只要插入手机、MP3等机体的音频插口,多孔插座就能使用。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U 盘大小 的金属壳 若干个音频 输出插孔 连接手机、MP3 等用品音频插口 的插头

2017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标准答案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智慧树《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答案 (准确率90%以上)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2分) 依照赫曼全脑模型划分,沙和尚属于(A) A.纪律型 B.逻辑型 C.空想型 D.表现型 2【单选题】(2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创新型人才的特点?B A.个性灵活、开放 B.力求稳妥,拒绝冒险 C.精力充沛、坚持不懈 D.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单选题】(2分) 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我们可以将人类的创造分为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下列属于第二创造性的是(C)。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四大发明 C.LED显示屏 D.勾股定理 4【单选题】(2分) 人类社会在我们的不断创造中快速发展,那么我们不断实现各种突破性的创造的根本动因是(A)。 A.创造性需求 B.创造性目标 C.创造性动机 D.创造性行为 5【单选题】(2分) 创新方法的三阶段不包括(D)。 A.试错法 B.头脑风暴法 C.尝试法 D.疑问法

1【单选题】(2分) 长期按照相同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但在很多方面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不好的影响,我们把这叫做(D )。 A.思维模式 B.思维方式 C.思维定性 D.思维定势 2【单选题】(2分) 超声波熔接缝纫机利用超声波在两块衣料间振动,摩擦生热并以极高的温度将它们熔接在一起,实现了无针无线,快速美观,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D)特征。 A.视角上的灵活性 B.程序上的非逻辑性 C.内容上的综合性 D.对传统的突破性 3【单选题】(2分) 在学习时,虽然也遇到过稍微复杂的数学问题、物理问题,但多数情况下是把类似的问题拿来照搬,也因为这样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导致解题失误。这属于(D)思维定式。 A.从众型 B.权威型 C.直线型 D.习惯型 4【单选题】(2分) 有的人喜欢跟别人唱对台戏,人家说东,他偏往西,好赌气,费了好大力气,走了许多弯路还不愿回头。这属于(C )思维定势。 A.从众型 B.局限型 C.偏执型 D.习惯型 5【单选题】(2分) 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时,由于省略了中间环节,其创新成果曾一时令人无法理解和接受,被人讥笑他为“疯子”。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D)特征。 A.视角上的灵活性 B.对传统的突破性 C.思路上的新颖性 D.程序上的非逻辑性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创新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就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就是实施科教兴国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就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创新意识就是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与创造新事物的意识。它就是创新思维与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与条件。它直接决定创新活动的产生与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意识,就就是求佳意识。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就是人格,而不就是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就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东西,或者说就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创新能力一般就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提出新理论、新构想或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正处于人思维创造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思维敏捷、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然而,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就是比较低的,具体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 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与掌握非常快捷,已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探索越来越感兴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开始逐步地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往往只就是在单纯的好奇上停滞不前,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为解决新问题与创造新事物而努力。 (二)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 大学生随着知识与经验的不断积累,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思维能力,尤其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也较敏捷。但由于知识面窄,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思维方式往往就是单一的与直线式的,致使我们思考问题时缺乏灵活性与全面性。 (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

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政策选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高校尚未完全实现其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科学,服务于地方,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效率不高。因此,亟需加强协同创新,推动高校科技管理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不断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章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着重阐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指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协同创新(Collaborative Innovation)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给出定义,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不同高校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者、企业生产者以及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在学科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荣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