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过程常用技巧

存储过程常用技巧
存储过程常用技巧

我们在进行pl/sql编程时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存储过程了。存储过程的结构是非常的简单的,我们在这里除了学习存储过程的基本结构外,还会学习编写存储过程时相关的一些实用的知识。如:游标的处理,异常的处理,集合的选择等等

1.存储过程结构

1.1 第一个存储过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v_name :='张三丰';

p_para3 := v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3:'||p_para3);

end;

上面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存储过程。一个存储过程大体分为这么几个部分:

创建语句: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

如果没有or replace语句,则仅仅是新建一个存储过程。如果系统存在该存储过程,则会报错。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如果系统中没有此存储过程就新建一个,如果系统中有此存储过程则把原来删除掉,重新创建一个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名定义:包括存储过程名和参数列表。参数名和参数类型。参数名不能重复,参数传递方式:IN, OUT, IN OUT

IN 表示输入参数,按值传递方式。

OUT 表示输出参数,可以理解为按引用传递方式。可以作为存储过程的输出结果,供外部调用者使用。

IN OUT 即可作输入参数,也可作输出参数。

参数的数据类型只需要指明类型名即可,不需要指定宽度。

参数的宽度由外部调用者决定。

过程可以有参数,也可以没有参数

变量声明块:紧跟着的as (is )关键字,可以理解为pl/sql的declare关键字,用于声明变量。变量声明块用于声明该存储过程需要用到的变量,它的作用域为该存储过程。另外这里声明的变量必须指定宽度。遵循PL/SQL的变量声明规范。

过程语句块:从begin 关键字开始为过程的语句块。存储过程的具体逻辑在这里来实现。异常处理块:关键字为exception ,为处理语句产生的异常。该部分为可选

结束块:由end关键字结果。

1.2 存储过程的参数传递方式

存储过程的参数传递有三种方式:IN,OUT,IN OUT .

IN 按值传递,并且它不允许在存储过程中被重新赋值。如果存储过程的参数没有指定存参

数传递类型,默认为IN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p_para1 :='aaa';

p_para2 :='bbb';

v_name :='张三丰';

p_para3 := v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3:'||p_para3);

null;

end;

Warning:Procedure created with compilation errors

SQL>show error;

Errors for PROCEDURE LIFEMAN.PROC1:

LINE/COL ERROR

--------

----------------------------------------------------------------------

8/3PLS-00363:expression 'P_PARA1'cannot be used as an assignment target

8/3PL/SQL:Statement ignored

这一点与其它高级语言都不同。它相当于java在参数前面加上final关键字。

OUT 参数:作为输出参数,需要注意,当一个参数被指定为OUT类型时,就算在调用存储过程之前对该参数进行了赋值,在存储过程中该参数的值仍然是null.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0);

begin

v_name :='张三丰';

p_para3 := v_name;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1:'||p_para1);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2:'||p_para2);

dbms_output.put_line('p_para3:'||p_para3);

end;

SQL>var p1 varchar2(10);

SQL>var p2 varchar2(10);

SQL>var p3 varchar2(10);

SQL>exec:p1 :='aaaa';

SQL>exec:p2 :='bbbb';

SQL>exec:p3 :='cccc';

SQL>exec proc1(:p1,:p2,:p3);

p_para1:aaaa

p_para2:

p_para3:张三丰

SQL>exec dbms_output.put_line(:p2);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p2

---------

INOUT 是真正的按引用传递参数。即可作为传入参数也可以作为传出参数。

1.3存储过程参数宽度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

begin

v_name := p_para1;

end;

SQL>var p1 varchar2(10);

SQL>var p2 varchar2(20);

SQL>var p3 varchar2(30);

SQL>exec:p1 :='aaaaaa';

SQL>exec proc1(:p1,:p2,:p3);

ORA-06502:PL/SQL:numeric or value error:character string buffer too small

ORA-06512:at "LIFEMAN.PROC1", line 8

ORA-06512:at line 1

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无法在存储过程的定义中指定存储参数的宽度,也就导致了我们无法在存储过程中控制传入变量的宽度。这个宽度是完全由外部传入时决定的。

我们再来看看OUT类型的参数的宽度。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

begin

p_para2 :='aaaaaaaaaaaaaaaaaaaa';

end;

SQL>var p1 varchar2(1);

SQL>var p2 varchar2(1);

SQL>var p3 varchar2(1);

SQL>exec:p2 :='a';

SQL>exec proc1(:p1,:p2,:p3);

在该过程中,p_para2被赋予了20个字符a.

而在外部的调用过程中,p2这个参数仅仅被定义为varchar2(1).

而把p2作为参数调用这个过程,却并没有报错。而且它的真实值就是20个a

SQL>select dump(:p2)from dual;

DUMP(:P2)

---------------------------------------------------------------------------

Typ=1Len=20: 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97

p2

---------

aaaaaaaaaaaaaaaaaaaa

再来看看IN OUT参数的宽度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1(

p_para1 varchar2,

p_para2 out varchar2,

p_para3 in out varchar2

)as

v_name varchar2(2);

begin

p_para3 :='aaaaaaaaaaaaaaaaaaaa';

end;

SQL>var p1 varchar2(1);

SQL>var p2 varchar2(1);

SQL>var p3 varchar2(1);

SQL>exec proc1(:p1,:p2,:p3);

执行这个过程,仍然正确执行。

可见,对于IN参数,其宽度是由外部决定。

对于OUT 和IN OUT 参数,其宽度是由存储过程内部决定。

因此,在写存储过程时,对参数的宽度进行说明是非常有必要的,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参数的数据类型使用%type。这样双方就达成了一致。

1.3 参数的默认值

存储过程的参数可以设置默认值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default(p1 varchar2,

p2 varchar2default'mark')

as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p2);

end;

SQL>set serveroutput on;

SQL>exec procdefault('a');

mark

可以通过default 关键字为存储过程的参数指定默认值。在对存储过程调用时,就可以省略默认值。

需要注意的是:默认值仅仅支持IN传输类型的参数。OUT 和IN OUT不能指定默认值

对于有默认值的参数不是排在最后的情况。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default2(p1 varchar2default 'remark',

p2 varchar2)

as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p1);

end;

第一个参数有默认值,第二个参数没有。如果我们想使用第一个参数的默认值时

exec procdefault2('aa');

这样是会报错的。

那怎么变呢?可以指定参数的值。

SQL>exec procdefault2(p2 =>'aa');

remark

这样就OK了,指定aa传给参数p2

2. 存储过程内部块

2.1 内部块

我们知道了存储过程的结构,语句块由begin开始,以end结束。这些块是可以嵌套。在语句块中可以嵌套任何以下的块。

Declare…begin…exception…end;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innerBlock(p1 varchar2)

as

o1 varchar2(10):='out1';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o1);

declare

inner1 varchar2(20);

begin

inner1 :='inner1';

dbms_output.put_line(inner1);

declare

inner2 varchar2(20);

begin

inner2 :='inner2';

dbms_output.put_line(inner2);

end;

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null;

end;

end;

需要注意变量的作用域。

3.存储过程的常用技巧

3.1 哪种集合?

我们在使用存储过程的时候经常需要处理记录集,也就是多条数据记录。分为单列多行和多列多行,这些类型都可以称为集合类型。我们在这里进行比较这些集合类型,以便于在编程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索引表,也称为pl/sql表,不能存储于数据库中,元素的个数没有限制,下标可以为负值。

type t_table is table of varchar2(20)index by binary_integer;

v_student t_table;

varchar2(20)表示存放元素的数据类型,binary_integer表示元素下标的数据类型。

嵌套表,索引表没有index by子句就是嵌套表,它可以存放于数据中,元素个数无限,下标从1开始,并且需要初始化

type t_nestTable is table of varchar2(20);

v_class t_nestTable ;

仅是这样声明是不能使用的,必须对嵌套表进行初始化,对嵌套表进行初始化可以使用它的构造函数

v_class :=t_nestTable('a','b','c');

变长数组,变长数组与高级语言的数组类型非常相似,下标以1开始,元素个数有限。

type t_array is varray(20)of varchar2(20);

varray(20)就定义了变长数组的最大元素个数是20个

变长数组与嵌套表一样,也可以是数据表列的数据类型。

同时,变长数组的使用也需要事先初始化。

类型可存储于数据库元素个数是否需初始化初始下标值

索引表否无限不需

嵌套表可无限需1

可变数组可有限(自定义) 需 1

由此可见,如果仅仅是在存储过程中当作集合变量使用,索引表是最好的选择。

3.2 选用何种游标?

显示游标分为:普通游标,参数化游标和游标变量三种。

下面以一个过程来进行说明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cursor(p varchar2)

as

v_rownum number(10):=1;

cursor c_postype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 =1;

cursor c_postype1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 = v_rownum;

cursor c_postype2(p_rownum number)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 _tbl where rownum= p_rownum;

type t_postype is ref cursor;

c_postype3 t_postype;

v_postype varchar2(20);

begin

open c_postype;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close c_postype;

open c_postype1;

fetch c_postype1 into v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close c_postype1;

open c_postype2(1);

fetch c_postype2 into v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close c_postype2;

open c_postype3 for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 m=1;

fetch c_postype3 into v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close c_postype3;

end;

cursor c_postype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 =1

这一句是定义了一个最普通的游标,把整个查询已经写死,调用时不可以作任何改变。cursor c_postype1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 = v_rownum;

这一句并没有写死,查询参数由变量v_rownum来决定。需要注意的是v_rownum必须在这个游标定义之前声明。

cursor c_postype2(p_rownum number)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 = p_rownum;

这一条语句与第二条作用相似,都是可以为游标实现动态的查询。但是它进一步的缩小了参数的作用域范围。但是可读性降低了不少。

type t_postype is ref cursor ;

c_postype3 t_postype;

先定义了一个引用游标类型,然后再声明了一个游标变量。

open c_postype3 for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 =1;

然后再用open for 来打开一个查询。需要注意的是它可以多次使用,用来打开不同的查询。从动态性来说,游标变量是最好用的,但是阅读性也是最差的。

注意,游标的定义只能用使关键字IS,它与AS不通用。

3.3 游标循环最佳策略

我们在进行PL/SQL编程时,经常需要循环读取结果集的数据。进行逐行处理,这个过程就需要对游标进行循环。对游标进行循环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在此一一分析。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cycle(p varchar2)

as

cursor c_postype is select pos_type,description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6;

v_postype varchar2(20);

v_description varchar2(50);

begin

open c_postype;

if c_postype%found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true');

elsif c_postype%found=false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false');

else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null');

end if;

loop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

exit when c_postype%notfound;

dbms_output.put_line('postype:'||v_postype||',description:'||v_ description);

end loop;

close c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loop end---');

open c_postype;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while c_postype%found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postype:'||v_postype||',description:'| |v_description);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

end loop;

close c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while end---');

for v_pos in c_postype loop

v_postype := v_pos.pos_type;

v_description := v_pos.description;

dbms_output.put_line('postype:'||v_postype||',description:'||v _description);

end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for end---');

end;

使用游标之前需要开打游标,open cursor,循环完后再关闭游标close cursor.

这是使用游标应该慎记于心的法则。

上面的过程演示了游标循环的三种方法。

在讨论循环方法之前,我们先看看%found和%notfound这些游标的属性。

open c_postype;

if c_postype%found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true');

elsif c_postype%found=false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false');

else

dbms_output.put_line('found null');

end if;

在打开一个游标之后,马上检查它的%found或%notfound属性,它得到的结果即不是true 也不是false.而是null.必须执行一条fetch语句后,这些属性才有值。

第一种使用loop 循环

loop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

exit when c_postype%notfound;

……

end loop

这里需要注意,exit when语句一定要紧跟在fetch之后。必避免多余的数据处理。

处理逻辑需要跟在exit when之后。这一点需要多加小心。

循环结束后要记得关闭游标。

第二种使用while循环。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while c_postype%found loop

……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ription ;

end loop;

我们知道了一个游标打开后,必须执行一次fetch语句,游标的属性才会起作用。所以使用while 循环时,就需要在循环之前进行一次fetch动作。

而且数据处理动作必须放在循环体内的fetch方法之前。循环体内的fetch方法要放在最后。否则就会多处理一次。这一点也要非常的小心。

总之,使用while来循环处理游标是最复杂的方法。

第三种for循环

for v_pos in c_postype loop

v_postype := v_pos.pos_type;

v_description := v_pos.description;

end loop;

可见for循环是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

首先,它会自动open和close游标。解决了你忘记打开或关闭游标的烦恼。

其它,自动定义了一个记录类型及声明该类型的变量,并自动fetch数据到这个变量中。

我们需要注意v_pos 这个变量无需要在循环外进行声明,无需要为其指定数据类型。

它应该是一个记录类型,具体的结构是由游标决定的。

这个变量的作用域仅仅是在循环体内。

把v_pos看作一个记录变量就可以了,如果要获得某一个值就像调用记录一样就可以了。如v_pos.pos_type

由此可见,for循环是用来循环游标的最好方法。高效,简洁,安全。

但遗憾的是,常常见到的却是第一种方法。所以从今之后得改变这个习惯了。

3.4 select into不可乎视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pl/sql中要想从数据表中向变量赋值,需要使用select into 子句。

但是它会带动来一些问题,如果查询没有记录时,会抛出no_data_found异常。

如果有多条记录时,会抛出too_many_rows异常。

这个是比较糟糕的。一旦抛出了异常,就会让过程中断。特别是no_data_found这种异常,没有严重到要让程序中断的地步,可以完全交给由程序进行处理。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exception(p varchar2)

as

v_postype varchar2(20);

begin

select pos_type into v_pos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1=0;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end;

执行这个过程

SQL>exec procexception('a');

报错

ORA-01403:no data found

ORA-06512:at "LIFEMAN.PROCEXCEPTION", line 6

ORA-06512:at line 1

处理这个有三个办法

1.直接加上异常处理。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exception(p varchar2)

as

v_postype varchar2(20);

begin

select pos_type into v_pos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1=0;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exception

when no_data_found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没找到数据');

end;

这样做换汤不换药,程序仍然被中断。可能这样不是我们所想要的。

2. select into做为一个独立的块,在这个块中进行异常处理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exception(p varchar2)

as

v_postype varchar2(20);

begin

begin

select pos_type into v_pos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1=0;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exception

when no_data_found then

v_postype :='';

end;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end;

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式了。不会因为这个异常而引起程序中断。

3.使用游标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exception(p varchar2)

as

v_postype varchar2(20);

cursor c_postype is select pos_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1=0; begin

open c_postype;

fetch c_postype into v_postype;

close c_postype;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end;

这样就完全的避免了no_data_found异常。完全交由程序员来进行控制了。

第二种情况是too_many_rows 异常的问题。

Too_many_rows 这个问题比起no_data_found要复杂一些。

给一个变量赋值时,但是查询结果有多个记录。

处理这种问题也有两种情况:

1.多条数据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说从结果集中随便取一个值就行。这种情况应该很极端了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说明了程序的严谨性存在问题。

2.多条数据是不可以被接受的,在这种情况肯定是程序的逻辑出了问题,也说是说原来根本就不会想到它会产生多条记录。

对于第一种情况,就必须采用游标来处理,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就必须使用内部块来处理,重新抛出异常。

多条数据可以接受,随便取一条,这个跟no_data_found的处理方式一样,使用游标。

我这里仅说第二种情况,不可接受多条数据,但是不要忘了处理no_data_found哦。这就不能使用游标了,必须使用内部块。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procexception2(p varchar2)

as

v_postype varchar2(20);

begin

begin

select pos_type into v_postype from pos_type_tbl where rownum< 5;

exception

when no_data_found then

v_postype :=null;

when too_many_rows then

raise_application_error(-20000,'对v_postype赋值时,找到多条数据

end;

dbms_output.put_line(v_postype);

end;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加上对no_data_found的处理,对出现多条记录的情况则继续抛出异常,让上一层来处理。

总之对于select into的语句需要注意这两种情况了。需要妥当处理啊。

3.5 在存储过程中返回结果集

我们使用存储过程都是返回值都是单一的,有时我们需要从过程中返回一个集合。即多条数据。这有几种解决方案。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写临时表,但是这种做法不灵活。而且维护麻烦。我们可以使用嵌套表来实现.没有一个集合类型能够与java的jdbc类型匹配。这就是对象与关系数据库的阻抗吧。数据库的对象并不能够完全转换为编程语言的对象,还必须使用关系数据库的处理方式。

create or replace package procpkg is

type refcursor is ref cursor;

procedure procrefcursor(p varchar2, p_ref_postypeList out refcu rsor);

end procpkg;

create or replace package body procpkg is

procedure procrefcursor(p varchar2, p_ref_postypeList out refcur sor)

is

v_posTypeList PosTypeTable;

begin

v_posTypeList :=PosTypeTable();--初始化嵌套表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1):= PosType('A001','客户资料变更');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2):= PosType('A002','团体资料变更');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3):= PosType('A003','受益人变更');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4):= PosType('A004','续期交费方式变更');

open p_ref_postypeList for select*from table(cast(v_posType List as PosTypeTable));

end;

end procpkg;

在包头中定义了一个游标变量,并把它作为存储过程的参数类型。

在存储过程中定义了一个嵌套表变量,对数据写进嵌套表中,然后把嵌套表进行类型转换为table,游标变量从这个嵌套表中进行查询。外部程序调用这个游标。

所以这个过程需要定义两个类型。

create or replace type PosType as Object(

posType varchar2(20),

description varchar2(50)

create or replace type PosTypeTable is table of PosType;

需要注意,这两个类型不能定义在包头中,必须单独定义,这样java层才能使用。

在外部通过pl/sql来调用这个过程非常简单。

set serveroutput on;

declare

type refcursor is ref cursor;

v_ref_postype refcursor;

v_postype varchar2(20);

v_desc varchar2(50);

begin

procpkg.procrefcursor('a',v_ref_postype);

loop

fetch v_ref_postype into v_postype,v_desc;

exit when v_ref_postype%notfound;

dbms_output.put_line('posType:'|| v_postype ||';description:' || v_desc);

end loop;

end;

注意:对于游标变量,不能使用for循环来处理。因为for循环会隐式的执行open动作。而通过open for来打开的游标%isopen是为true的。也就是默认打开的。Open一个已经open 的游标是错误的。所以不能使用for循环来处理游标变量。

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如何通过jdbc调用来处理这个输出参数。

conn = this.getDataSource().getConnection();

CallableStatement call= conn.prepareCall("{call procpkg.procrefcu rsor(?,?)}");

call.setString(1,null);

call.registerOutParameter(2, OracleTypes.CURSOR);

call.execute();

ResultSet rsResult =(ResultSet) call.getObject(2);

while(rsResult.next()) {

String posType = rsResult.getString("posType");

String description= rsResult.getString("description");

......

}

这就是jdbc的处理方法。

Ibatis处理方法:

1.参数配置

2.调用过程

{call procpkg.procrefcursor(?,?)}

3.定义自己的处理器

public class CursorHandlerCallBack implements TypeHandler{

public Object getResult(CallableStatement cs,int index) throws S QLException {

ResultSet rs =(ResultSet)cs.getObject(index);

List result=new ArrayList();

while(rs.next()) {

String postype =rs.getString(1);

String description= rs.getString(2);

CodeTableItemDTO posTypeItem =new CodeTableItemDTO();

posTypeItem.setCode(postype);

posTypeItem.setDescription(description);

result.add(posTypeItem);

}

return result;

}

4.dao方法

public List procPostype() {

String p = "";

Map para =new HashMap();

para.put("p",p);

para.put("p_ref_postypeList",null);

this.getSqlMapClientTemplate().queryForList("pos_dayprocset.p rocrefcursor", para);

return(List)para.get("p_ref_postypeList");

}

这个跟jdbc的方式非常的相似.

我们使用的是ibatis的2.0版本,比较麻烦。

如果是使用2.2以上版本就非常简单的。

因为可以在parameterMap中定义一个resultMap.这样就无需要自己定义处理器了。

可以从分析2.0和2.0的dtd文件知道。

上面的两种方式都是非常的复杂,如果仅仅是需要返回一个结果集,那就完全可以使用函数来实现了。

create or replace package procpkg is

type refcursor is ref cursor;

procedure procrefcursor(p varchar2, p_ref_postypeList out refcu rsor);

function procpostype(p varchar2)return PosTypeTable;

end procpkg;

create or replace package body procpkg is

procedure procrefcursor(p varchar2, p_ref_postypeList out refcur sor)

is

v_posTypeList PosTypeTable;

begin

v_posTypeList :=PosTypeTable();--初始化嵌套表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1):= PosType('A001','客户资料变更');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2):= PosType('A002','团体资料变更');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3):= PosType('A003','受益人变更');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4):= PosType('A004','续期交费方式变更');

open p_ref_postypeList for select*from table(cast(v_posType List as PosTypeTable));

end;

function procpostype(p varchar2)return PosTypeTable

as

v_posTypeList PosTypeTable;

begin

v_posTypeList :=PosTypeTable();--初始化嵌套表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1):= PosType('A001','客户资料变更');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2):= PosType('A002','团体资料变更');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3):= PosType('A003','受益人变更');

v_posTypeList.extend;

v_posTypeList(4):= PosType('A004','续期交费方式变更');

return v_posTypeList;

end;

end procpkg;

ibatis配置

Dao的写法跟普通查询一样

常用放缩方法技巧

常用放缩方法技巧 证明数列型不等式,因其思维跨度大、构造性强,需要有较高得放缩技巧而充满思考性与挑战性,能全面而综合地考查学生得潜能与后继学习能力,因而成为高考压轴题及各级各类竞赛试题命题得极好素材。这类问题得求解策略往往就是:通过多角度观察所给数列通项得结构,深入剖析其特征,抓住其规律进行恰当地放缩;其放缩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 ⑵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⑶利用基本不等式,如:; ⑷二项式放缩:,, (5)利用常用结论: Ⅰ、得放缩 : Ⅱ、得放缩(1) : (程度大) Ⅲ、得放缩(2):(程度小) Ⅳ、得放缩(3):(程度更小) Ⅴ、分式放缩还可利用真(假)分数得性质:与 记忆口诀“小者小,大者大”。解释:瞧b,若b小,则不等号就是小于号,反之亦然、 Ⅵ、构造函数法构造单调函数实现放缩。例:,从而实现利用函数单调性质得放缩:。 一.先求与再放缩 例1、,前n项与为S n ,求证: 例2、 , 前n项与为S n ,求证: 二.先放缩再求与 (一)放缩后裂项相消 例3.数列,,其前项与为 ,求证: (二)放缩后转化为等比数列。 例4、满足: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求证: 三、裂项放缩 例5、(1)求得值; (2)求证:、 例6、(1)求证: (2)求证: (3)求证: 例7、求证: 例8、已知,,求证:、 四、分式放缩 姐妹不等式:与 记忆口诀”小者小,大者大” 解释:瞧b,若b小,则不等号就是小于号,反之亦然、 例9、姐妹不等式:与 也可以表示成为 与 例10、证明: 五、均值不等式放缩 例11、设求证 例12、已知函数,a>0,b>0,若,且在[0,1]上得最大值为, 求证: 六、二项式放缩 ,, 例13、设,求证、 例14、 , 试证明:、

够级大纲及技巧

够级大纲及技巧 够级大纲及技巧 希望大家在平时娱乐、练习时多使用常规打法,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普通够级,简称普级(记分为2、4、6、12,或平科不进贡),少使用或者不使用非常规(憋三不开点之类)。因为常规打法对联邦及牌技要求比较高,牌运的影响会相对降低。 够级大纲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增强够级大纲活动的趣味行、娱乐性,扩大够级在扑克娱乐活动中的影响,促进够级活动的普及化、规范化、国际化,特拟定本《够级大纲》(以下简称够级大纲)。 第二条够级是由6人用4付扑克进行的一种高智能、强竞争性的娱乐活动。交叉3人为一方,称“联邦”。对门为各自的够级对象,称“对头”。每个人的左邻称“上家”,又叫“上手”,与上家相邻的联邦称“上手联邦”;右邻称“下家”,又叫“下手”,与下家相邻的联邦称“下手联邦”。 第三条够级分(抓)牌时人均36张,按照够级规则发(顺)牌,以先发(顺)完牌者为胜,谓“争科”。第一名为“头科”,第二名为“二科”,依次类推,最后手中余牌未发 者为败,称“落(音拉,la)科”,亦称“大落”,倒数第二名称“二落”。 第四条够级源自青岛、风靡山东、走向全国并跨洋留学,经过各地发扬光大,现在的打法已经非常丰富,所以本大纲并非够级活动的唯一依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可根据不同的情况,本着“平等、竞争、友善”的原则自行变通。 第二章基本规则 第五条联邦组成。组成联邦分自认联邦、自选对头和抽签组成三种形式。

自认联邦是指参与够级6人中各3人自愿组成一方。 自选对头是指参与够级6人先各自选中自己的够级对象,非对头者按意愿组成联邦。 抽签组邦是指参与够级6人各自从洗牌后的3红3黑6张牌中任一张,同花色者组成一 方,可同时确定对头。 联邦组成后,间隔相坐,各自的够级对象自然确定。 第六条开牌。够级活动每局开始时,需确定首取牌人,称“开牌”。开牌分首次开牌,重新开牌和常规开牌。 首次开牌。当组成联邦并各就各位后,由经大家同意的参与够级6人中的一人,从洗好的4付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按照反时针方向,以该牌的自然点数自开牌人开始,数至最后一人即为首取牌人。如抽到大小王牌,则其开牌权自然取消,由其“下家”取代,依次类推。 重新开牌。够级活动中出现“串三户”或同时更换2人以上时应重新开牌。重新开牌由 首开牌人的下家进行。 常规开牌。够级活动正常进行中,每局结束后,都要进行下一局的常规开牌,上一局的大落的对头为该局的法定常规开牌人,大落为法定的取牌人,也是法定首发牌人。 第七条上班。首次开牌或重新开牌后,最先摸到并亮出两张同色3者为首发牌人,称 “亮3”,此后,亮出同花色3多者可取代前首发牌人,称“顶班”。获得首发牌权称“上班”。 第八条发(顺)牌。发(顺)牌按如下规则进行: (一)发(顺)牌落地生根,不得换牌、增牌和减牌。如顺牌有误,按照“错牌不出”

常用放缩方法技巧

常用放缩方法技巧 证明数列型不等式,因其思维跨度大、构造性强,需要有较高的放缩技巧而充满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全面而综合地考查学生的潜能与后继学习能力,因而成为高考压轴题及各级各类竞赛试题命题的极好素材。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往往是:通过多角度观察所给数列通项的结构,深入剖析其特征,抓住其规律进行恰当地放缩;其放缩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 a a >+12;n n n >+)1( ⑵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⑶利用基本不等式,如:4lg 16lg 15lg )2 5lg 3lg (5lg 3lg 2=<=+n n n n (5)利用常用结论: Ⅰ. 的放缩 Ⅱ. 21k 的放缩(1) : 2111(1)(1) k k k k k <<+-(程度大) Ⅲ. 21k 的放缩(2):22111111()1(1)(1)211k k k k k k <==+-+--+(程度小) Ⅳ. 2 1k 的放缩(3):221 4112()412121k k k k <=+--+(程度更小) Ⅴ. 分式放缩还可利用真(假)分数的性质:)0,0(>>>++>m a b m a m b a b 和)0,0(>>>++

够级技巧之开局打法

开局打法 开局中的战术主要有先发3、单牌不过、小花早挂、逢Q盖帽、阻牌、拆牌等等。首发牌者一般应从3发起,在再获得发牌机会时也一般应从最小的牌发起。若牌力较强时,如有大小花、够级牌较好时,在发3后也可以直接从6或7等较大的牌发起。这样,一则可挡住下家顺小牌,二则在关键时刻可用手中小牌发出联邦所需的牌型。另外,你的小牌也可在上家发小牌时顺上。发牌时,要注意自己牌型的结构,尽量发自己较好顺、下家不好顺的牌型。顺牌时,也要注意自己牌型的分布。若牌型相同的牌,特别是10以下牌型相同的牌有多套而且相距很近时,应适时地将牌拆开。拆牌的原则是拆中点牌不拆小牌,拆较多的牌不折较少的牌。当上家发单牌时,若你无单可顺或有单顺不上,应拆牌或用钱够级,不能轻松让下家顺上小单牌。开局中阻牌的原则是阻小不阻大,即阻击下家小牌的顺发。单牌不过是阻牌的一种。多数情况是上家发出低点小牌,与你的下家牌型相符,而此时你又无合适牌可顺,即你不"吃"此牌型,这时应阻牌。阻牌时可用10左右中点牌阻击,而更多的是直接够级后发出下家不好顺的牌型。开局中阻牌前提是自己牌型与上家发出的牌型不符,若正好相符,则应顺牌,不必阻牌。如上家发出3个4,你正好有3个6,即使你再无10以下的此牌型而且下家有3张7等着顺,也应毫不犹豫地顺上3个6,没有必要阻击,因为你的3个6一则迟早要发出,下手家3个7早晚要顺上;二则这种再顺3个6的机会可能就会少了。首先你的联邦会认为你无此牌型而在送牌时不送,另外,上家也不会再发出3个4了。开局打牌过程中,还要适时地刺探对头的牌力情况。虽然抓到牌后你能基本把握到你在整个牌局中所处的位置,但这仅仅是"知己",还没有做到"知彼",因对头牌力情况你不可能把握准。因此,还要"知彼",可视情况用手中的牌去打探一下你对头的牌力及牌型情况,以便最终决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应运用的策略。知己知彼,牌就好打了。"有时够一次级即可了解对头势力,有时则需要几次;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第一轮复习 放缩法技巧全总结

放缩法在数列不等式中的应用 数列不等式是高考大纲在知识点交汇处命题精神的重要体现,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多个省份都有所考查,甚至作为压轴题。而数列不等式的求解常常用到放缩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用放缩法处理此类问题时,普遍感到困难,找不到解题思路。现就放缩法在数列不等式求解过程中常见的几种应用类型总结如下。 1. 直接放缩,消项求解 例1在数列{}{},n n a b 中,112,4a b ==,且1,,n n n a b a +成等差数列,11,,n n n b a b ++成等比数列. *N n ∈, (Ⅰ)求234,,a a a 及234,,b b b ,由此猜测{}{},n n a b 的通项公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Ⅱ)证明:1122111512 n n a b a b a b +++<+++L . 分析:(Ⅰ)数学归纳法。 (Ⅱ)本小题的分母可化为不相同的两因式的乘积,可将其放缩为等差型两项之积,通过裂项求和。 (Ⅰ)略解2(1)(1)n n a n n b n =+=+,. (Ⅱ)11115612 a b =<+.n ≥2时,由(Ⅰ)知(1)(21)2(1)n n a b n n n n +=++>+. 故112211111111622334(1)n n a b a b a b n n ??+++<++++ ?+++??+?? …… 111111116223341n n ??=+-+-++- ?+?? … 111111562216412n ??= +-<+= ?+??,综上,原不等式成立. 点评: 数列和式不等式中,若数列的通项为分式型,可考虑对其分母进行放缩,构造等差型因式之积。再用裂项的方法求解。 另外,熟悉一些常用的放缩方法, 如: ),,2,1(1 1121n k n k n n Λ=+≤+≤,n n n n n n n n n 111)1(11)1(11112--=-≤<+=+- 例2设数列{}n a 满足*,1,1311N c c ca a a n n ∈-+==+其中c 为实数

够级常用技巧之一

逢Q 盖帽(A) ;有单不发 3 ;小花挂 4 ,不出也恣;小花早挂,晚发不活;过牌不烧,烧牌优先;单牌慎过,过3 有罪;挡三不挡四、出三不落客;放头客,串两槲(放一打二);穷人吃多槲。 1.己方有抢科时:如一号位玩家抢科,其下首联邦(三号)则只顺小牌(甚至不顺)而不主动够级,在确保能开点的情况下,尽量让对门(6号)出牌,给一号带牌。上首联邦(五号)则相反,对门(2号)的牌应尽量灭掉,再送给一号合适的牌点(张数)也不必主动够级,在一号有相应张数的够级牌时,尽量让一号先打。即使在顺小牌的过程中,逢对门的牌均应先让后打,使一号有低点挂虎的机会。在顺单过程中,很多人有一开始就拆顺10,J,Q等大牌的习惯,这样往往会挡住抢科联邦的顺牌,或联邦控点的主动性,不利于配合。 2.己方有控点时:联邦有强势表现,如一号用4个2打4个A,或用2个虎打2个2(如并无全面实力,只图一时痛快而这样打,则是瞎打),下首联邦(三号)应主动够级,然后让对门(6号)出牌,多给一号带牌,并可减少被控点的4号主动够级的机会。逢一号不吃的牌,必须够级,必要时挂虎封死,改口发一号要的牌,或是4号已被灭级牌的张数。五号的作用更大,对于4号出的不够级的级牌(4张10,3J,2Q,1K,1A)要坚决上牌,为一号节省级牌。在得到出牌权时,应尽量发一号尚未出的级牌张数,以免失控。在拿不准一号要的牌时,发单牌,尽量减少4号开点机会。 3.对方走头科后:有强势牌的己方联邦不必急于走二科 (可惜了),在能确保二科前提下,利用五人及四人乱缠的出牌规则,尽可能地灭掉对方大牌,争取烧牌。已空头的己方要看住未开点的一方,全力帮助控点甚至闷人。 4.剩四人时:充分利用“乱缠”的规则,先让再打。在记不准牌的情况下,原则上让弱势联邦先“混”走,因为都想闷人,对方看不准大牌在谁家,只能放一个,大胆唱空城计,胜率较高。 第一节发单与发3 俗称"有3不发单",但持"有单不发3"观点者也大有人在。先发3还是先发单越发成为够级理论中"百家争鸣"和够级实践中"百花齐放"的焦点之一。对此要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运用,不宜一刀切。但笔者认为,权衡利弊,先发3的利还是大于弊。无论所持牌中有否单牌,先发3总是稳妥、聪明之举。主要理由是,众所同知,3是所有牌中点数最小的牌·发任何牌时3牌均不可能顺上,通常称之为"死牌",而大于3的单牌总是有可能顺出去的。尤其是到残局时,当你剩下一手3牌时,再高明的联邦也无法将你送走,而且还往往拖累联邦,导致双双被擒。还有一种局面在够级实战中也屡见不鲜,即一名选手持有一个甚至多个大花及3牌而成为大落,不仅自己捶胸顿足,也让旁观者叹息不已。但仔细想来并非偶然,只要对手所发的牌的数量多于你所持大花数量,则无论牌点大小,你只能望牌兴叹,看似偶然,实为必然。上述两种悲剧并非笔者杜撰,在够级实践中已司空见惯,其祸根就源于有3未发。坚持"有单不发3"者的理由是:单牌顺出去的机会很少,迟早要靠自己去发。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因为3牌连一点顺出去的可能都没有,更得靠你自己去发。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手中持有一定数量的大花,待最后将3牌挂出去即可。这种想法过于理

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一、游标卡尺: 普通游标卡尺 数显卡尺 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工业上常用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它由尺身及能在尺身上滑动的游标组成,如图2.3-1所示。若从背面看,游标是一个整体。游标与尺身之间有一弹簧片(图中未能画出),利用弹簧片的弹力使游标与尺身靠紧。游标上部有一紧固螺钉,可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的任意位置。尺身和游标都有量爪,利用内测量爪可以测量槽的宽度和管的内径,利用外测量爪可以测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径。深度尺与游标尺连在一起,可以测槽和筒的深度。

尺身和游标尺上面都有刻度。以准确到0.1毫米的游标卡尺为例,尺身上的最小分度是1毫米,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9毫米,每一分度为0.9毫米,比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1毫米。量爪并拢时尺身和游标的零刻度线对齐,它们的第一条刻度线相差0.1毫米,第二条刻度线相差0.2毫米,……,第10条刻度线相差1毫米,即游标的第10条刻度线恰好与主尺的9毫米刻度线对齐,如图2.3-2。 当量爪间所量物体的线度为0.1毫米时,游标尺向右应移动0.1毫米。这时它的第一条刻度线恰好与尺身的1毫米刻度线对齐。同样当游标的第五条刻度线跟尺身的5毫米刻度线对齐时,说明两量爪之间有0.5毫米的宽度,……,依此类推。 在测量大于1毫米的长度时,整的毫米数要从游标“0”线与尺身相对的刻度线读出。 游标卡尺的使用 用软布将量爪擦干净,使其并拢,查看游标和主尺身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如果对齐就可以进行测量:如没有对齐则要记取零误差:游标的零刻度线在尺身零刻度线右侧的叫正零误差,在尺身零刻度线左侧的叫负零误差(这件规定方法与数轴的规定一致,原点以右为正,原点以左为负)。 测量时,右手拿住尺身,大拇指移动游标,左手拿待测外径(或内径)的物体,使待测物位于外测量爪之间,当与量爪紧紧相贴时,即可读数,如图2.3-3所示。

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与技巧

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与技巧 一.常用公式 1.)1(11)1(12-<<+k k k k k 2.12 112-+<<++k k k k k 3.22k k ≥()4≥k 4.1232k k ???????≥(2≥k ) 5. ?? ????--≤!!(!k k k 1)11211(待学) 6.b a b a +≤+ (待学) 二.放缩技巧 所谓放缩的技巧:即欲证A B ≤,欲寻找一个(或多个)中间变量C ,使A C B ≤≤, 由A 到C 叫做“放”,由B 到C 叫做“缩”. 常用的放缩技巧 (1)若0,,t a t a a t a >+>-< (2) < > 11> ,n >= (3)21111111 (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 =<<=->++-- (4 )= <=<= (5)若,,a b m R + ∈,则,a a a a m b b m b b +>< + (6)21111111 112!3!!222 n n -+++???+<+++???+ (7)22211111111 11(1)()()232231n n n +++???+<+-+-+???+--(因为211(1)n n n < -) (7)1111111112321111n n n n n n n n n +++???+≤++???+=<+++++++ 或11111111123222222 n n n n n n n n n +++???+≥++???+==+++ (8 )1+???+>???+== 三.常见题型 (一).先求和再放缩: 1.设1111 2612 (1) n S n n = ++++ +,求证:1n S < 2.设1n b n = (n N * ∈),数列2{}n n b b +的前n 项和为n T ,求证:34n T < (二).先放缩再求和: 3.证明不等式:111 12112123 123n ++++

够级技巧

总则 ·够级是由 6 人用 4 付扑克进行的一种高智能、强竞争性的娱乐活动。交叉 3 人为一方,称“联邦”。对门为各自的够级对象, 称“对头”。每个人的左邻称“上家”,又叫“上手”,与上家相邻的联邦称“上手联邦”;右邻称“下家”,又叫“下手”,与下家相邻的联邦称“下手联邦”。 ·够级分(抓)牌时人均36 张,按照够级规则发( 顺) 牌,以先发( 顺) 完牌者为胜,谓“争科”。第一名为“头科”,第二名为“二科”,依次类推,最后手中余牌未发者为败,称“落( 音拉,la) 科”,亦称“大落”,倒数第二名称“二落”。 基本规则 ·上班。首次开牌或重新开牌后,最先摸到并亮出两张同色 3 者为首发牌人,称“亮3 ”,此后,亮出同花色 3 多者可取代前首发牌人,称“顶班”。获得首发牌权称“上班”。 ·发(顺)牌。发(顺)牌按如下规则进行: ( 一) 按照不论花色,点数为准的原则,发牌牌点大小依次为大王、小王( 统称“大花”、“小花”或“大虎”、“小虎”又或“大鬼”、“小鬼”) 、2( 统称“钱”或“两”、“小两”) 、A( 统称“帽子”) 、K (统称“老K ”)、Q 、J 、10 、9 、 .......4 、3 ,3 最小。 ( 二) 大花、小花、钱可以任意数量随同任何牌一起发牌,称挂花、贴钱,大花挂任何牌时,发牌均为死牌,对头应无条件为之“扣牌”,小花挂牌时,须由大花挂高于小花所挂牌一点以上的牌方能灭之,且大花不得少于小花数量,钱贴牌时,即失去原来的作用,视为该牌中的普通一员。 ( 三) 所发(顺)牌必须是同一点数,不同点数牌不可混合发出,花、钱例外。 ( 四) 发牌按照“循序渐进”的办法进行,即除“烧牌”和够级牌外,按反时针方向逐个进行,不得越、抢。 ( 五) 发牌按照“步步高”的原则进行,即下家所发牌的点数必须高于“上家”牌的点数。 ( 六) 发单张称之为“单修”或“单幽”。 ·够级牌。把握够级牌是够级活动的关键所在。 1 张大、小花及钱, 2 张A ,2 张K , 3 张Q , 4 张J , 5 张10 为法定最低级别、最少数量的够级牌。 当发出牌是“够级牌”时,除“烧牌”或“无头”外,只有对头才有资格上牌,是为“够级”。 ·烧牌。够级实行烧牌优先和联邦烧牌优先的原则。当任意一人发够级牌时,符合下列条件可优先于够级者的对头声明“烧牌”,如声明烧牌者有2 人以上,且分属不同的一方则发够级牌者的联邦可先于其他人烧牌,但此后其他人可再烧牌,若烧牌者均为一方,则按发牌顺序进行。 烧牌的条件是:首先用能盖住所发够级牌的牌将其灭掉,然后每次所发牌中必须挂一小花或大花,但最后一次发牌可除外,或者灭掉所发够级牌后,手中所剩牌为同一点数的牌(即只剩一手牌)。 ·过牌。上家发牌后,下家有顺牌或不顺牌的权利,如不顺牌,应声明“过牌”。过牌者除“对头牌”外,这一轮再无权发牌,直至新一轮重新发牌。 ·让牌。持牌人对上两家过牌的对头牌,即不想过牌,又不原意立即上牌时,可声明“让牌”,即让下两家先上牌,如下家均声明过牌,再由持牌人确定上牌或扣牌。对让牌人顺的牌,唯有对头才有上牌权。

够级规则

第一条为增强够级大纲活动的趣味行、娱乐性,扩大够级在扑克娱乐活动中的影响,促进够级活动的普及化、规范化、国际化,特拟定本《够级大纲》(以下简称够级大纲)。 第二条够级是由6人用4付扑克进行的一种高智能、强竞争性的娱乐活动。交叉3人为一方,称“联邦”。对门为各自的够级对象,称“对头”。每个人的左邻称“上家”,又叫“上手”,与上家相邻的联邦称“上手联邦”;右邻称“下家”,又叫“下手”,与下家相邻的联邦称“下手联邦”。 第三条够级分(抓)牌时人均36张,按照够级规则发(顺)牌,以先发(顺)完牌者为胜,谓“争科”。第一名为“头科”,第二名为“二科”,依次类推,最后手中余牌未发者为败,称“落(音拉,la)科”,亦称“大落”,倒数第二名称“二落”。 第四条够级源自青岛、风靡山东、走向全国并跨洋留学,经过各地发扬光大,现在的打法已经非常丰富,所以本大纲并非够级活动的唯一依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可根据不同的情况,本着“平等、竞争、友善”的原则自行变通。 第五条联邦组成。组成联邦分自认联邦、自选对头和抽签组成三种形式。 自认联邦是指参与够级6人中各3人自愿组成一方。 自选对头是指参与够级6人先各自选中自己的够级对象,非对头者按意愿组成联邦。 抽签组邦是指参与够级6人各自从洗牌后的3红3黑6张牌中任一张,同花色者组成一方,可同时确定对头。 联邦组成后,间隔相坐,各自的够级对象自然确定。 第六条开牌。够级活动每局开始时,需确定首取牌人,称“开牌”。开牌分首次开牌,重新开牌和常规开牌。 首次开牌。当组成联邦并各就各位后,由经大家同意的参与够级6人中的一人,从洗好的4付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按照反时针方向,以该牌的自然点数自开牌人开始,数至最后一人即为首取牌人。如抽到大小王牌,则其开牌权自然取消,由其“下家”取代,依次类推。 重新开牌。够级活动中出现“串三户”或同时更换2人以上时应重新开牌。重新开牌由首开牌人的下家进行。

2018年自学考试《服装纸样放缩》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服装纸样放缩》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样板推档)是(打板)的继续,它是以(某一规格)的样板为基础,对同一款式的衣服,按国家技术标准规定的号型规格系列,有规律的进行(扩大或缩小)若干个相似的服装样板。 2、样板推档的种类有(比例法推档)、(原型法推档)、(扩大法推档)、(比率法推档) 3、样板推档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种:(由小到大推档)、(由中间向两边推档)、(封闭推档)。 二、名词解释 1. 样板推档是打板的继续,它是以某一规格的样板为基础,对同一款式的服装,按国家技术标准规定的号型规格系列,有规律地进行扩大再生或缩小若干个相似的服装样板。这一制作过程称之为样板推挡. 三、简答题 1. 样板推档时为什么先要选取两个坐标轴? 答:样板推档是平面面积的增减,面积的增减是纵向两个方向的增减,所以必须在二维坐标系列中进行。然而无论采用哪种推档方法,在推档之前,都要在基础上确定两个坐标轴,相当于物体运动时的参照物,两个坐标轴为不变(不动)线,两个轴的交点为不变点。 2. 样板推档的步骤与要求是什么? 答:样板推档的步骤:

(1).制作基础样板(亦称母版),主要包括检查尺寸是否准确,缝份与备缩量是否放够;相关结构线是否相符合等。 (2)选定合理、方便的纵横坐标轴(亦称基准线),确定原点(亦称基准点或不变点)。 (3)根据推档原理与方法,确定主要部位的部位差,并用曲线依次连接各对应点,做出各号型样板的轮廓。 (4)一个号型一个号型绘制全套号型样板。 样板推档的要求: (1) 在样板推档中,服装规格差主要依据“国家服装号型标准”中的各系列分档数值表中的采用数,也可根据比率法计算出档差数值,使推档后的规格系列样板与基础版的造型、款式相一致。 (2) 在样板推档时,各部位差选择的放缩点只能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移动,不可斜线上取点进行放缩。 (3)如果服装款式内部有分割线,则这几个分割点放缩的档差之和应等于该部位的总档差。 (4)服装配属部位的档差用比例发计算,放缩方法与主要部位的放缩方法相同。 (5)某些辅助线或辅助点,如腰节线、袖肘线、中档线等,需要根据服装比例推移放缩。 一、填空题 1、(样板)是经过(绘制纸样),(制作样衣),(试制并调整样衣),(修正纸样),最后确认合格的型板,在服装工业中称之为(样板或母板)。

最新整理电脑常用操作技巧_高手必备

电脑常用操作技巧_高手必备 电脑是现在大家生活中都常用的设备,掌握一些常用的电脑操作技巧会对自己在使用电脑上更自如,这篇电脑常用操作技巧高手必备是学习啦小编特地为您整理的,希望可以帮到您! 电脑常用操作技巧一、第一次使用电脑:学习电脑主要的诀窍就是敢动手,敢动方能会,勤练才可精:本节.讲了电脑的组成、鼠标的移动和点击,单击左键、双击左键、单击右键和拖曳、选中:移动鼠标主要是用手而不是用手臂。点击时鼠标不能移动,否则就成了拖曳。 二、开始菜单:首先要弄清楚程序的含意,程序是信息业的专业术语,说的是电脑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项目,它是由电脑工程师事前设计好的硬件或软件工作能力,一项叫一个程序。也叫一个操作。电脑中的所有程序都能在l d q u o;开始菜单r d q u o;中找到。再一个要弄清楚的就是程序和程序组,为了便于排列和寻找、使用,设计者按相同类型把程序作了归纳,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个程序组,它的表示就是在名字的右边有一个小黑三角形。没有小黑三角形的是程序,有小黑三角形的

是程序组,说明它还包括着子程序和子程序组,逐步点击直至全部打开。鼠标指针过处,程序名会变成蓝色,这是电脑的指示功能,是对操作人的一种提示。在桌面上还有一个事务快速处理专区,也叫绿色通道,你经常使用的程序会被电脑自动放在这里,便于查找。从程序和程序组的名字就能看出程序的功能。只要在菜单外的空白处单击一下就可关闭菜单。 三、使用键盘:输入小写字母就直接按相应的字母键:输入大写字母,一是上挡键+字母键,二是按一下大写字母键再按相应的字母键。一个键上有两个符号,输入下面的可以直接按键,输入上面的操作方法是上挡键+字母键。输入的字母(汉字)总是在光标的前面。 四、汉字的输入(1):汉字的输入分为声码、形码、混合码三种,只有在小写状态才能进行,在大写状态是无法输入的。 五、汉字的输入(2):汉字的标点符号大部分和英文的相同、通用。只要记住英文中没有的顿号、省略号、书名号、左右引号的输入法就行了。在汉字输入中要插入英文字母,就要把输入状态改变成英文输入状态。插入数学公式的方法:插入数学公式或其它外文字母应使

打够级的技巧分享

第一节发单与发3 俗称"有3不发单",但持"有单不发3"观点者也大有人在。先发3还是先发单越发成为够级理论中"百家争鸣"和够级实践中"百花齐放"的焦点之一。对此要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运用,不宜一刀切。但笔者认为,权衡利弊,先发3的利还是大于弊。无论所持牌中有否单牌,先发3总是稳妥、聪明之举。主要理由是,众所同知,3是所有牌中点数最小的牌?发任何牌时3牌均不可能顺上,通常称之为"死牌",而大于3的单牌总是有可能顺出去的。尤其是到残局时,当你剩下一手3牌时,再高明的联邦也无法将你送走,而且还往往拖累联邦,导致双双被擒。还有一种局面在够级实战中也屡见不鲜,即一名选手持有一个甚至多个大花及3牌而成为大落,不仅自己捶胸顿足,也让旁观者叹息不已。但仔细想来并非偶然,只要对手所发的牌的数量多于你所持大花数量,则无论牌点大小,你只能望牌兴叹,看似偶然,实为必然。上述两种悲剧并非笔者杜撰,在够级实践中已司空见惯,其祸根就源于有3未发。 坚持"有单不发3"者的理由是:单牌顺出去的机会很少,迟早要靠自己去发。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因为3牌连一点顺出去的可能都没有,更得靠你自己去发。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手中持有一定数量的大花,待最后将3牌挂出去即可。这种想法过于理想化,因为够级中风云莫测,有

时你所持的大花会因种种原因被过早地消耗殆尽,等你需要挂花时,己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此时因为"死牌"在手,你已是处境险恶。即使你手中的大花未被消耗,也往往会出现如前所述的手持大花与3牌而成为大落的结局。也有人认为,不是单的3牌数量总比单牌多,留着冲牌时用。似有道理,但往往经不住实践的检验。因为够级选手都明自,冲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拿着一手好牌谁还会去冒险冲牌,如果你先将3牌发出去,为以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到最后你手中全是大牌,你又何苦去冒险冲牌呢?如果你手中所持3牌的数量足够多时,你先发出对方也不会轻易盖住,你还能获得一次发牌权,这总比留在最后好。 综上所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充分说明,还是应该"有3不发单"。2 ?第二节小花早挂 由于小花在够级牌中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殊位臵,使许多选手有一种"用之可惜、留之危险"的感觉,因此在够 是小花早挂。理由在于,小花始终受制于大花,尤其在残局中小花的成活率几乎为零,当你欲挂小花走人时,除非对方没有大花或者虽有大花但其他牌不足,否则他会不遗余力地"大花盖小花",甚至大花专门用来看住小花。此时,你便有一种"早知今日,

常用放缩方法技巧

常用放缩方法技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常用放缩方法技巧 证明数列型不等式,因其思维跨度大、构造性强,需要有较高的放缩技巧而充满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全面而综合地考查学生的潜能与后继学习能力,因而成为高考压轴题及各级各类竞赛试题命题的极好素材。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往往是:通过多角度观察所给数列通项的结构,深入剖析其特征,抓住其规律进行恰当地放缩;其放缩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 a a >+12;n n n >+)1( ⑵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⑶利用基本不等式,如:4lg 16lg 15lg )2 5lg 3lg ( 5lg 3lg 2=<=+n n n n (5)利用常用结论: Ⅰ. 的放缩 <Ⅱ. 21k 的放缩(1) : 2111(1)(1)k k k k k <<+-(程度大) Ⅲ. 21k 的放缩(2):22111111()1(1)(1)211k k k k k k <==+-+--+(程度小) Ⅳ. 21 k 的放缩(3):2214112()412121 k k k k <=+--+(程度更小) Ⅴ. 分式放缩还可利用真(假)分数的性质:)0,0(>>>++>m a b m a m b a b 和)0,0(>>>++

够级入门教程与技巧

够级入门教程与技巧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第一节选手与联邦 要谈够级谋略,就不能不谈选手与联邦,因为够级及其谋略的运用,都要靠联邦 选手来完成。够级作为一种集娱乐与竞赛于一体的群众性文体,它必然要求够级选手 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一定的够级技巧、较强的记忆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主动的集体协作观念和默契的配合意识。 从记忆能力方面讲,主要是选手要能记住对手和联邦所发出的牌点及牌型,准确判断出他们所剩的牌力和牌型,以便运用自己手中牌力,适时地阻击对手和为联邦创造发、顺 牌机会。当然,全部记住其余5家从3到大花的牌是不可能的,主要应记住10以上的够级牌, 如发出了几套够级牌,尚应留有几套够级牌等等。 在记牌中,大可不必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记,可用记一对够级对手的方法。因够级时只 有对头允许上牌(烧牌例外),记住一家发出的够级牌,其对头的够级牌也就基本清楚了。 记牌中,要特别注意记住对头和下家所发出的牌点及牌型,最好是基本都能记住,这样才能为正确运用战略战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大、小花和钱的数量有限,牌局中发出多少张,尚在选手中多少张也应记清。 从判断能力方面讲,主要是选手在拿到牌后,要较准确地判断出你所持有的牌在整个 牌局中所处的位置,以确定自己是争科、掩护还是保落。由于6位选手使用的是4副牌,每 人应持36张,平均来看,每位选手应有大花张,小花张,其他从3到钱均为 张。一般来讲,若10以上的牌多于平均数,应当说牌力占优;若10以上的牌少于平均数,应 当说牌力占劣。无论是占优的牌还是占劣的牌,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占优时,应以自己的优势击溃对手,使优势转化成胜势;占劣时,应审时度势,扬长避短,避免自己的劣势转

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放缩方法技巧精减版

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放缩方法技巧 证明数列型不等式,因其思维跨度大、构造性强,需要有较高的放缩技巧而充满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全面而综合地考查学生的潜能与后继学习能力,因而成为高考压轴题及各级各类竞赛试题命题的极好素材。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往往是:通过多角度观察所给数列通项的结构,深入剖析其特征,抓住其规律进行恰当地放缩;其放缩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a a >+12;n n n >+)1( ⑵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⑶利用基本不等式,如:4lg 16lg 15lg )25lg 3lg (5lg 3lg 2=<=+n n n n (5)利用常用结论: Ⅰ. 的放缩 Ⅱ. 21k 的放缩(1) : 2111(1)(1)k k k k k <<+-(程度大) Ⅲ. 21k 的放缩(2):22111111()1(1)(1)211k k k k k k <==+-+--+(程度小) Ⅳ. 2 1k 的放缩(3):221 4112()412121k k k k <=+--+(程度更小) Ⅴ. 分式放缩还可利用真(假)分数的性质:)0,0(>>>++>m a b m a m b a b 和)0,0(>>>++

勾击基本技巧

勾击基本技巧 打牌无定式,但却需要较强的技巧,主要是在保持清醒头脑的同时,审时度势,摆正自已的位置,判断准确,巧妙运用牌力,压制对手,为联邦创造有利条件,为共同取得胜利打好基础。 第一节发单与发3 俗称"有3不发单",但持"有单不发3"观点者也大有人在。先发3还是先发单越发成为勾击(够级)理论中"百家争鸣"和勾击(够级)实践中"百花齐放"的焦点之一。对此要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运用,不宜一刀切。但笔者认为,权衡利弊,先发3的利还是大于弊。无论所持牌中有否单牌,先发3总是稳妥、聪明之举。主要理由是,众所同知,3是所有牌中点数最小的牌·发任何牌时3牌均不可能顺上,通常称之为"死牌",而大于3的单牌总是有可能顺出去的。尤其是到残局时,当你剩下一手3牌时,再高明的联邦也无法将你送走,而且还往往拖累联邦,导致双双被擒。还有一种局面在勾击实战中也屡见不鲜,即一名选手持有一个甚至多个大花及3牌而成为大落,不仅自己捶胸顿足,也让旁观者叹息不已。但仔细想来并非偶然,只要对手所发的牌的数量多于你所持大花数量,则无论牌点大小,你只能望牌兴叹,看似偶然,实为必然。上述两种悲剧并非笔者杜撰,在勾击(够级)实践中已司空见惯,其祸根就源于有3未发。 坚持"有单不发3"者的理由是:单牌顺出去的机会很少,迟早要靠自己去发。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因为3牌连一点顺出去的可能都没有,更得靠你自己去发。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手中持有一定数量的大花,待最后将3牌挂出去即可。这种想法过于理想化,因为勾击(够级)中风云莫测,有时你所持的大花会因种种原因被过早地消耗殆尽,等你需要挂花时,己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此时因为"死牌"在手,你已是处境险恶。即使你手中的大花未被消耗,也往往会出现如前所述的手持大花与3牌而成为大落的结局。也有人认为,不是单的3牌数量总比单牌多,留着冲牌时用。似有道理,但往往经不住实践的检验。因为勾击(够级)选手都明自,冲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拿着一手好牌谁还会去冒险冲牌,如果你先将3牌发出去,为以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到最后你手中全是大牌,你又何苦去冒险冲牌呢?如果你手中所持3牌的数量足够多时,你先发出对方也不会轻易盖住,你还能获得一次发牌权,这总比留在最后好。 综上所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充分说明,还是应该"有3不发单"。 第二节小花早挂 由于小花在勾击牌中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殊位置,使许多选手有一种用之可惜、留之危险的感觉,因此在勾击实践中因小花犯错误的屡见不鲜。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办法就是小花早挂。理由在于,小花始终受制于大花,尤其在残局中小花的成活率几乎为零,当你欲挂小花走人时,除非对方没有大花或者虽有大花但其他牌不足,否则他会不遗余力地大花盖小花,甚至大花专门用来看住小花。此时,你便有一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觉。在残局中,手持小花者有时为保全自己,不得已只好弃小花于最后一手牌上让对方接风,对联邦形成极大威胁。这一切都源于小花不早挂。小花早挂的意义还在于,小花挂得越早,其成活率也越高。这是因为,所有选手都非常清楚,大花至高无上,而数量又有限,持有大花一是关键时刻用来控牌,二是用来保证最后走人时的绝对安全,因此开局时都十分珍惜,一般不

够级入门教程与技巧

第一节选手与联邦 要谈够级谋略,就不能不谈选手与联邦,因为够级活动及其谋略的运用,都要靠联邦 选手来完成。够级作为一种集娱乐与竞赛于一体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它必然要求够级选手 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一定的够级技巧、较强的记忆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主动的集体协作观念和默契的配合意识。 从记忆能力方面讲,主要是选手要能记住对手和联邦所发出的牌点及牌型,准确判断 出他们所剩的牌力和牌型,以便运用自己手中牌力,适时地阻击对手和为联邦创造发、顺 牌机会。当然,全部记住其余5家从3到大花的牌是不可能的,主要应记住10以上的够级牌, 如发出了几套够级牌,尚应留有几套够级牌等等。 在记牌中,大可不必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记,可用记一对够级对手的方法。因够级时只 有对头允许上牌(烧牌例外),记住一家发出的够级牌,其对头的够级牌也就基本清楚了。记牌中,要特别注意记住对头和下家所发出的牌点及牌型,最好是基本都能记住,这样才 能为正确运用战略战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大、小花和钱的数量有限,牌局中发出多 少张,尚在选手中多少张也应记清。 从判断能力方面讲,主要是选手在拿到牌后,要较准确地判断出你所持有的牌在整个 牌局中所处的位置,以确定自己是争科、掩护还是保落。由于6位选手使用的是4副牌,每人应持36张,平均来看,每位选手应有大花0.67张,小花0.67张,其他从3到钱均为2.67 张。一般来讲,若10以上的牌多于平均数,应当说牌力占优;若10以上的牌少于平均数,应 当说牌力占劣。无论是占优的牌还是占劣的牌,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占优时,应以自己 的优势击溃对手,使优势转化成胜势;占劣时,应审时度势,扬长避短,避免自己的劣势转为败势,此时要保留一定的牌力,放至中、残局时利用。打牌过程中自始至终注意联邦和 对手发出的牌力和牌型,准确判断联邦和对手应剩牌点及牌型,在够级中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准确判断还包括在联邦过牌时,能判断出是真过还是让牌;在联邦和对手都在争科时,送何种牌型和牌点、阻何种牌型和牌点,也应判断准确。 够级作为一种集体性活动,需要选手之间的互相配合。有人说够级争科,"七分牌力、三分技术"。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打够级确实是牌力起着决定作用,牌力强则可能争科,牌力竭则可能被擒。但上述说法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联邦之间的默契配合。仅 靠牌力,没有选手间密切的配合和恰当的策略,只能算是能打够级,而不是会打够级。较 为切合实际的说法应当是"五分牌运、三分配合、两分技术"。不管联邦,只顾个人,打够 级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而变得索然寡昧。特别是在比赛中,同样一局牌,配合与否结果 将会大相径庭。应把联邦3人看成是一个整体,互相配合,共同协作。 互相配合主要体现在:为联邦争科创造条件,如送出联邦所需牌型,阻击对手好顺的牌,技术性烧牌等;互相鼓励,当联邦打错牌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甚至舍己救人,决不 埋怨。在牌力较强时,要防止浪费火力,避免在未打击对手的情况下草率争科走掉,这样 你的对手会将他的牌力用于打击你的联邦,给你的联邦造成障碍。牌力占优时,应在充分 消耗对手牌力和帮助联邦多出牌、尽量摆脱困境后力争上游;在牌力较弱时,也不能坐以待毙,要充分利用联邦的帮助,力争多出牌。一般来讲,联邦三人牌力均比较强时,对牌力 最强的来说,最理想的结果是掩护牌力稍次的联邦争头科。这时,要保持一定的控牌权, 保留一定的低点牌,以便当联邦处于困境时,能用低点牌送出他所需的牌型,顺利将联邦 送走。打牌过程中,联邦之间必须有奉献精神。当对手即将争科,而你的联邦只需烧你一 套牌即可争到对手前面时,你应适时用大牌封死,送出联邦所需的牌型或用适当的牌够级,

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放缩方法技巧(含答案)

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放缩方法技巧 证明数列型不等式,因其思维跨度大、构造性强,需要有较高的放缩技巧而充满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全面而综合地考查学生的潜能与后继学习能力,因而成为高考压轴题及各级各类竞赛试题命题的极好素材。这类问题的求解策略往往是:通过多角度观察所给数列通项的结构,深入剖析其特征,抓住其规律进行恰当地放缩;其放缩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 a a >+12; n n n >+)1( ⑵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 ⑶利用基本不等式,如:4lg 16lg 15lg )2 5lg 3lg ( 5lg 3lg 2 =<=+n n n n (5)利用常用结论: Ⅰ. 的放缩 Ⅱ. 2 1k 的放缩(1) : 2111(1)(1) k k k k k <<+-(程度大) Ⅲ. 21k 的放缩(2):2 2 111111()1(1)(1)211 k k k k k k < ==+-+--+(程度小) Ⅳ. 2 1k 的放缩(3):2214112()412121k k k k <=+--+(程度更小) Ⅴ. 分式放缩还可利用真(假)分数的性质:)0,0(>>>++>m a b m a m b a b 和)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