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集合

自考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集合
自考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集合

1.1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是一切有组织

的集体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1.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1.3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2.1 1924-1932年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一项研究,由与是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该试验标志着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

2.2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3古典管理理人视为‘‘经济人’’,认为金钱是刺激职工作的唯一动力,生产效率主要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

2.4.梅奥的霍桑实验,结论:职工是“社会人”,职工还受到社会和心理的影响,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取决于职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5战略管理是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定组织的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3.1.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3.2.管理道德: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

4.1.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制定计划,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计划工作的任务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why),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即通常所说的5W1H.

4.2. 限定因素原理,限定因素是指妨碍目标得以实现的因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抓住这些因素就能实现期望的目标,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过程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的、客观的选择可行的方案。

4.3.改变航道原理,计划工作为将来承担的越多,主管人员定期地检查现状和与其前景以及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定计划就越重要。

4.4许诺原理,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就越小。

4.5.灵活性原理,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因此,要求制定计划是要有灵活性,即留有余地。

5.1.目标,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目标是使命的具体化,是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内奋力争取达到的所希望的未来状况。

5.2.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涡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

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

法。/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

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

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是

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

员统一起来制定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责

任,并将此项责任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各自

贡献的准则。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

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

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

献。管理人员和工人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

自我管理,他们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

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我控制,而不是由

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企业管理人员对下

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

5.3.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所拥有的、竞

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

争优势的关键。

5.4.使命是社会对一个组织的基本要求,各

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都应该有一个使命。使

命表明组织是干什么的,应该干什么。

5.5.战略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

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

规划。

5.6.政策,援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是用来

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6.1.预测,未来环境所做出的估计。他已过

去为基础推测未来,以昨天为依据估计今后,

以已知预计未知。预测是联系过去和未来的

桥梁。

6.2.决策,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

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

过程。及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

之后,对应当做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所做的决

定。

6.3.程序化决策,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

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疑程序化到制定出

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以至每当他

出现时,不需要再进行重复处理。

6.4,德尔菲法,直现预测法的一种,我国

习惯称德尔菲法为“专家预测法”,指通过有

控制的反馈使收集专家的意见更为可靠。

德…要点:①不记名投寄征询意见②统计归

纳③沟通反馈意见④多次反复

6.5计量决策方法,指决策的“硬技术”,

是建立在数学工具基础上的决策方法,核心

是把决策的变量与变量、变量与目标之间的

关系用数学式表示出来,然后根据决策条件

通过计算求得答案。

6.6.主观决策法,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家的成就,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决策过

程中,直接利用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根据

已掌握的情况和资料,做出决策结果的决策

方法。

7.1组织工作,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

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过程。

7.2组织结构,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

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

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

态、联系方式和相互联系。

7.3管理宽度原理,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管辖

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是能够保

证组织的有效运行。

7.4目标统一管理,组织中每个部分或个人的

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

越是合理有效。

8.1.职位设计,奖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

一项完整的职位。

8.2管理宽度,又称管理幅度,指管理者有效

的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8.3组织结构,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

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

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

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8.4矩阵结构,在组织结构上,既有职能划分

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

导系统。

8.5斯隆模型,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管理专家

小斯隆在二十年代初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副总经理时研究和设计出来的,故被称为“斯

隆模型”。分权的事业部制的管理原则是“集

中政策,分散经营”,在集中领导下进行分权

管理。企业按产品、地区或经营部门分别成

立若干事业部及部门或分公司,各事业部实

行独立经营,单独核算。企业高层领导保持

人事决策、财务决策和规定价格幅度,以及

监督大全权,并利用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

行控制。

9.1授权,上纪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是下

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

动权。

9.2活性化,是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

意味着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在这种状态下

贸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

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

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

着高度的责任感。

9.3委员会管理,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

位以上的管理者,也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

集体中。

9.4直线职权,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

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利,也就是通

常所说的指挥权。

9.5参谋职权,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

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

9.6职能职权,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

属于直线管理者的那部分权利,大部分是由

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使的。

10.1质量,是由人页、机械、材料、方法、

环境等多种元素所决定的,这些因素的组合

就叫做过程。

10.2六西格玛质量指标,是对应百万机会缺

陷数(DMPO)为3.4这一目标,可以理解为

如果面临着100万次出错的可能性的话,实

际出错只允许有3.4次。

10.3业务流程再造(BPR),为了在诸如成本、

质量、服务和速度这些关键的当令绩效指标

方面实现剧烈的改进,而对业务过程进行的

根本的在思考和激进的再设计。

10.4组织变革,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

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11.1人员配备,通常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是

对组织中全体人员的配备,既包括管理者的

配备,也包括非管理者的配备。二者所采用

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相似的。

12.1人才生命周期,组织中的人才在组织中有其生命周期,一个人才在组织中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12.2管理愿望,人们从事管理的主观要求。

12.3管理能力,完成管理活动的本领

13.1领导工作,对组织内每个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

13.2指明目标原理,领导工作越是能使全体成员明确理解组织的目标,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贡献就会越大。

13.3命令一致原理,管理者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体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13.4. 9.1型管理,或称独裁的、重任务型管理,这类领导仅仅关心促成一种高效率的经营活动,而对人几乎或者根本不关心,他们的领导及其专断的

13.5直接管理原理,管理者同下级直接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精确,从而领导工作就会更加有效。

13.6移情作用,美学和心理学的概念,指一个人将自己的意识以想象力投射在他人身上

14.1团队,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

14.2过程改进团队,改进或开发某个具体业务过程的项目团队

14.3工作团队,也称自发型团队,对某一特殊过程负责,成员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协同工作

14.4自我管理团队,直接管理所在过程或部门的日常运作的员工群体

15.1沟通,信息交流,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映效果的过程

15.2完整性原则,当管理者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要实现和维持良好的合作时,他们之间就要进行情报沟通,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15.3非正式沟通,通过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信息流通方式

15.4平行沟通,正式沟通方式的一种,主要是指同层次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

16.1激励,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16.2经济人,又称理性—经济人,也称为实利人,他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取报酬

16.3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G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求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需求

16.4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他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薪金、地位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等等,如果得到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的这类因素。

16.5强化,心理术语,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者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17.1控制工作,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

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

需要重新拟定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

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17.2管理突破,通过解决组织的慢性问题,

增强组织素质的有组织的活动过程

17.3例外情况原理,管理者越是把注意力

集中在例外情况上,控制工作就越有效

17.4直接控制原理,管理者及其下属的素

质越高,就越能胜任所承担的职位,就越不

需要间接控制

17.5控制关键点原理,管理者越是尽可能

选择计划的关键点作为控制标准,控制工作

就越有效

17.6前馈控制,又叫预先控制,是管理者

运用所能得到的最新消息,包括上一个控制

循环中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反复认真的对可

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然后将其同计划要

求进行比较,从而在必要时调整计划或控制

影响因素,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18.1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

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学或非财务数字来

表明预期的结果

18.2零基预算是指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

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从新开

始,即以零为基础。根据组织目标从新审查

每项活动对实现组织目标的意义和效果,并

在费用一效益基础上,重新排出各项管理活

动的优先次序。

18.3计划评审技术是把工程项目当作一个

系统,用网络图或矩阵来表示各项具体工作

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以时间为中心,找

出从开工到完工所需时间最长的关键线路并

围绕关键线路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

排以及对各项工作的完成进度进行严密控

制,以到达最少时间和资源消耗来完成系统

预定目标的一种计划与控制方法。

18.4管理审核是一个工作过程,它以管理

学基本原理为评价准则,系统地考查、分析

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进

而采取措施使之克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

19.1管理信息系统是指服务于管理领域

的信息系统,它是由管理者计划和设计的,

用来为他们提供所需要的专门信息,以有效

地履行管理职能的息系统。

19.2系统是用于获取、组织、处理和传输信

息的系统。

简答题

1.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2管理

的主体是管理者。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

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1.2 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

系实际的方法。

1.3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

依存性;控制性。

1.4管理学的特点有般性;多科性;历史性;

实践性。

1.5整体现点;2、‘‘开放性和封闭性’’;3、

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

保持‘‘体态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

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

观点;9、等效观点

2.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

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

的满足度;4、存在着‘霍桑效应’

2.2系统性;2、长远预见性;3、对外抗争性;

4、灵活应变性;1、以顾客关注为焦点;2、

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

管理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

的决策;8、与供方建立互利关系。

2.4有集体协作劳动的地方就有管理活动。在

漫长而反复的管理活动中,管理思想逐步形

成。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把各种管理

思想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了管理论。3、人们

运用管理论去指导管理实践,以期取得效果。

2.5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生产率。2、

为了提高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

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

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

作业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距的计件1资

制。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

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

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7、实

行职能工厂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

则。

2.6明确分工;2、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3

人页的考评和教育;4、职业管理人员;5、

遵守规则和纪律;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

2.7要有领导远见;2、要讲求战略;3、组织

机构应该是扁平化或水平化;4、信息在组织

内分享;5、要有强的组织文化;6、要讲求

活性化。

3.1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诸多方面,如提供就

业机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

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此外企业还要对股东、

媒介、社区、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

益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

3.2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有;管理者所处道德

阶段;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

文化;道德问题的强度。

3.3四种‘简单和稳定的环境;复杂和稳定的

环境;简单和动态的环境;复杂和动态的环

境。

3.4管理的一般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环境、政治

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全球化

环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