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名词解释 填空题 简答题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名词解释 填空题 简答题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名词解释 填空题 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cervical burnout: 牙颈部进中或远中因投照技术问题在X线片上造成低密度影像(2分),位于釉质和牙槽嵴顶之间,称为牙颈部Burnout征象,为正常影像,勿与根面龋混淆(2分)

Albright syndrome: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分)同时合并有皮肤淡咖啡样色素沉着(1分)及内分泌疾病(特别是女孩性早熟)时,称为Albright 综合症(2分)。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即介入放射学(1分),指在医学影像的监视和导引下,通过穿刺和各种导管技术(1分),运用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疗学的基本原理(1分),进行诊断和治疗各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

(1分)。

放射性骨坏死:成人颌骨受总剂量超过65Gy照射时,可发生颌骨坏死(1分),其发生主要与放射剂量有关,下颌多见(1分),组织学观察可见骨细胞丧失,呈无菌性坏死,小动脉内膜炎及周围炎,管腔狭窄甚至

闭锁,颌骨极易感染及损伤(2分)。

向心性萎缩:舍格伦综合症在涎腺造影片上显示为仅有主导管和某些叶间导管显影(1分),周缘腺体组织不显示(1分),说明腺体萎缩变小,称为向心性萎缩(1分)。这种情况多为晚期病变,腺体组织大部分被破坏,

代以淋巴组织;有些腺体导管完全被阻塞,造影剂无法进入(1分)。

牙中牙

Codman 三角

二、填空题

1.在口腔颌面部,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用于_____、_______这两类疾病的检查。

2. 牙周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放射诊断中多选用以_____效应为主的射线能量范围,在放射治疗中则选用_____效应为主的高能量范围。

4.下颌横断牙合片常用于检查下颌骨体部骨质有无_____,也可用于辅助诊断_____以及_____。

5.涎腺造影的禁忌症有_____、_____、_____。

6.骨折X线的观察要点有骨折的部位与数目、骨折的移位、_____、_____,还有 _____。

7. _____是成骨型骨肉瘤的X线特征。

8.颌骨骨髓炎通常在发病后_____才能逐渐在X线上显示出骨质病理变化。

9.在X线表现上出现钙化影像的牙源性肿瘤有牙源性钙化上皮瘤、_____ 、_____ 。

【1、累计范围广泛的肿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2.、根尖片、曲面断层片、牙合翼片 3. 光电、康普顿 4. 颊、舌侧膨胀、下颌骨体骨折移位、异物、阻生牙定位 5. 碘过敏、急性炎症、阳性涎腺导管结石 6. 骨折的类型、骨折线与牙的关系、骨折线与营养管及正常骨缝影像的区别 7. 瘤骨形成 8. 2周后 9. 牙源性钙化囊肿、牙源性腺样腺瘤】

10. 髁突按骨折线高低可分为____、____、______骨折,此外髁突还可发生矢状骨折。

【髁头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颈下骨折】

11.电离辐射可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大类。

12. 照射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依关系。

13. 照射方式可分为:外照射、内照射和混合照射

14. 细胞内DNA损伤在放射生物效应中占重要地位

15. 膜脂质成分变化直接影响膜的微粘度、流动性、脆性和通透性

16. 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表现由轻到重可以分为:轻度黏膜疹、明显黏膜疹、斑点状黏膜炎、融合性黏膜炎

17. 皮肤的损伤由轻到重可分为毛囊性丘疹与脱毛,红斑反应,水疱及坏死溃烂四级

18. 放射防护有三个主要原则:实践的正当性、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制

19. 保证X线诊断的前提下可通过尽量用摄影代替透视、提高纪录和显像系统的灵敏度、提高成像质量、减少重复检查措施来减少照射时间。

20. 牙科X线机基本有三种形式:可移动立式、壁挂式和在综合诊疗台上的镶带式

21. 牙科X线机结构主要由:X线机头、支臂和控制部分组成

22. 投照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7mm左右

23. 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边缘要高出合面10mm左右

24. 分角线投照技术的基本设计原理是根据共边三角形内若有两个角相等,则这连个三角形全等这一原理。

25. 牙由四种组织构成,即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及牙髓。

26. 在上颌中切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及鼻中隔的影像

27. 在上颌磨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上颌窦底部、颧骨、喙突、上颌结节及翼钩等结构。

28. 在下颌切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颏棘、颏嵴、营养管等结构

29. 在下颌前磨牙位根尖片常可见颏孔

30. 在下颌磨牙位根尖片常可见下颌骨外斜线、下颌管及下颌下缘等结构

31. 龋病按病变进展情况分为:急性龋、慢性龋、静止龋和继发龋

32. 龋病按解剖学分类可分为

33. 龋病按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34. 牙髓病包括:牙髓充血、牙髓炎、牙髓变性、牙内吸收和牙髓坏死。

35. 慢性根尖周炎包括:慢性根尖脓肿、慢性根尖肉芽肿、慢性根尖周囊肿、致密性骨炎

36.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之后两周时间,X线便用于牙科疾病的检查。

37.腮腺X线造影侧位片,腮腺主导管的起始段形状为直线、膝状弯曲或呈粗结状,再向后下走行。

38.X线波长为1fm—10nm,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

39.口腔X线平片可分为口内片和口外片两大类。

40.发生于颌面或窝沟的龋牙,临床检查就可发现,对于邻面牙颈的龋牙,需用X线检查,检查用常规根尖片和颌翼片

41.对于X线平片已看到的阳性涎腺导管结石,为避免注射造影剂将结石向后推移,不宜行涎腺造影检查。42.分角投照上颌牙根尖片时,中心线应向足侧倾斜,投照下颌牙根尖片时,中心线应向头侧倾斜。

43.含牙囊肿的X线表现特点是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未萌出牙。

44.根尖分角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垂直, X线中心线需通过。

三、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下颌骨侧位X线片可清楚显示(AC)

A.下颌骨升支 B.下颌骨体的尖牙区 C.下颌体的磨牙区 D.下颌骨体的前牙区 E.髁状突

2.颞下颌关节侧位线片上可清晰显示(ABCD)

A.关节窝 B.关节结节 C.髁状突 D.关节间隙 E.喙突

3.颌骨放射性坏死的特点有(ACDE)

A.死骨不易分离 B.常见骨膜反应 C.颌骨有牙存在,病变常从牙槽突开始 D.放射性龋较多见 E.常见于放疗后0.5-3年

4.X线造影检查涎腺良性肿瘤导管系统的变化特征是(ACE)

A.主导管被推压、移位、拉长成屈曲状 B.腺泡不均匀的充盈缺损,边缘可不整齐 C.分支导管呈抱球状D.造影剂可从导管内溢入组织中 E.肿瘤压迫的导管近远心端均可能有扩张表现

5.根尖周肉牙肿X线特点(BD)

A.边界不清 B. 病变范围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cm C.有致密的骨硬板 D. 出现在病源牙的根尖,根侧方或根分叉的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减低区 E.牙可被推压移位

6.骨折后多长时间可在X线片始见骨质愈合现象(AC)

A.成人约3-6个月后 B.成人约6-12个月后 C.儿童约2个月左右 D.女性约2个月以后 E.男性约2个月以后7.(C)在X线片上表现为多房低密度区,房隔细而不规则,分房形态各异,以网格状多见,有时呈“火焰状”。A.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B.巨细胞瘤 C.颌骨牙源性粘液瘤 D.巨细胞肉芽肿 E.颌骨牙源性腺样瘤

8.混合性牙瘤多位于(B) A.前牙区 B.前磨牙和磨牙区 C.尖牙区 D.下颌升支 E.前牙和磨牙区

9.鼻腭管囊肿X线特点(AC)

A.病变位于上颌中线和左右中切牙根之间或后方 B.中切牙牙根可被推开,牙周膜连续性消失 C.多呈心形或圆形低密度改变 D.位于上颌侧切牙和尖牙之间的囊肿 E.可位于上颌中线的任何部位

10.X线表现为穿凿样骨缺损,多见于(AB) A.汉一许一克病 B.嗜酸性肉芽肿 C.纤维异常增殖症 D.中心性血管瘤 E.牙龈癌

11.牙骨质结构不良分为三期病变B

A) 一期病变密度增高 B) 三期病变密度增高 C) 一期病变不均匀密度减低 D) 三期病变不均匀密度减低

12.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多发于25岁以下的男性,常 C,以磨牙区多见。

A) 复发 B) 恶变 C) 单发 D) 多发

13.对牙周炎患者,我们如选择曲面体层片,下列说法哪种不正确?B

A) 方便快捷,一张X线片上可观察整个上、下颌牙体和牙周情况

B) 投照一张曲面体层X线片,患者接受的照射量要大于全口牙片

C) 曲面体层显示细微结构比根尖片差

D) 曲面体层摄影不能取代根尖片检查

14.显示牙周炎牙槽骨吸收情况,测量牙槽嵴高度的变化,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投照方法?C

A) 曲面体层 B) 分角线投照的根尖片 C) 平行长焦距投照的根尖片 D) 咬合片

15.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X线检查方法是b

A)许勒位和经咽侧位 B)下颌升支侧位和切线位 C)华特位和曲面体层 D)下颌前部合片和合翼片

16.牙源性上颌窦炎的X线检查方法是C

A)许勒位和经咽侧位 B)下颌升支侧位和切线位 C)华特位和根尖片 D)头颅侧位和合翼片

17.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界性剂量指标是C

A)20GY B)40Gy C)60GY D)80GY

20.破坏期可有大块死骨形成,修复期有大量新骨形成的病变是A

A)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B)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C)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D)牙源性上颌窦炎

21. 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最佳的检查片位为 D

A)华氏位和曲面体层; B)曲面体层和颧弓位;C)华氏位和经咽侧位;D)华氏位和颧弓位;

22. 关于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下列哪种说法不对?D

A) 常能看到病源牙 B) 骨破坏边界清楚,周围骨密度高 C) 可见死骨形成 D) 可见袖口状骨膜反应

23.下颌髁突骨折后常发生内弯移位,因此常加拍D

A) 许勒位 B) 经咽侧位片 C) 下颌骨后前位 D) 下颌骨开口后前位

24.下列疾病名称中,属于面裂囊肿的有:D A)含牙囊肿 B)根尖周囊肿 D)鼻腭管囊肿 E)牙源性角化囊肿25.下列描述中,哪些不属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特点?c

A)病变范围较大时,常沿颌骨长轴发展 B)可单发,也可多发

C)病变较大时,多使颌骨向唇颊侧膨隆 D)可呈始基囊肿表现

26.下列描述中,哪些不是成釉细胞瘤的特点?d

A)颌骨膨胀,以向唇颊侧为主 B)牙根可吸收 C)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多房型 D)瘤内常见钙化

30.下列疾病中,属于牙源性良性肿瘤的有:D

A)骨肉瘤 B)牙骨质-骨化纤维瘤 C)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D)成釉细胞瘤

32.下列影像学表现中,哪些不是骨肉瘤的特点?D

A)骨质结构紊乱,可有成骨和溶骨现象 B)瘤骨形成,表现为斑片状或日光放射状

C)骨膜反应呈层状或袖口状 D)可有死骨形成

33.牙龈癌的影像学表现为:C

A)多有病源牙 B)典型表现为颌骨扇形骨质破坏 C)颌骨呈口小底大的骨质破坏 D)可有死骨形成34.下列哪一恶性肿瘤属于上皮组织来源的原发性颌骨恶性肿瘤?D

A)骨肉瘤 B)舌癌 C)牙龈癌 D)原发性骨内癌

35.阳性结石应当采用C方法检查 A)涎腺造影 B)核素显像 C)X线平片 D)CT

36.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可用D方法检查 A)鼓颊后前位 B)口内含片 C)涎腺造影 D)下颌横断咬合片37.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特点是B

A)中老年女性多见 B)到青春期可自行痊愈 C)口干、眼干 D)腮腺进食肿胀

38.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造影表现是A

A)末梢导管扩张 B)主导管充盈缺损 C)主导管呈羽毛状、花边状 D)分支导管密集

39.涎腺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C A) MRI B) CT C) B超检查 D)造影检查

40.涎腺肿瘤的B超检查应当观察肿瘤形态、边界回声、内部回声和D

A)肿瘤大小 B)肿瘤部位 C)肿瘤和血管的关系 D)后方回声

41.在CT图像上具有特征性密度值的是C

A)沃辛瘤 B)多形性腺瘤 C)脂肪瘤 D)恶性肿瘤

42.舍格伦综合征典型的造影表现是D

A)信号强度不均匀 B)骨破坏 C)边界回声不清楚 D)末梢导管扩张

43.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主要造影表现是

A) 主导管扩张 B) 主导管呈花边状、羽毛状葱皮状 C) 末梢导管扩张 D) 腺泡充盈缺损

44.下列表现中哪一个是舍格伦综合征的造影表现

A) 主导管呈花边状、羽毛状、葱皮状 B) 造影剂外漏 C) 主导管充盈缺损 D) 分支导管移位

45.欲观察颞下颌关节间隙变化,应选择何种片位?C

A) 髁突经咽侧位片 B) 曲面体层片 C) 许勒位片 D) 头颅侧位

46.许勒位片主要用于观察颞下颌关节的哪一部分结构?D

A)外1/3结构 B)中1/3结构 C)内1/3结构 D)外1/2结构

47.欲观察关节盘的病变应用何种检查方法A

A) 许勒位片 B) 关节造影 C)磁共振 D)B和C

48.在骨关节病变常见的X线改变中,如下哪一种X线表现是不可能存在的的?D

A)髁突骨赘 B)髁突硬化 C)髁突囊样变 D)关节正常结构消失,形成骨球

49.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常规X线检查方法中,下述哪一种是不需要的?C

A)许勒位 B)曲面体层 C)华氏位 D)髁突经咽侧位片

50.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的主要X线表现是什么?C

A)髁突骨赘形成 B)髁突硬化 C)关节区骨球形成 D)髁突囊样变

51.关节创伤后关节腔内有较多积液或积血时,在许勒位片常显示出关节间隙的哪种变化?C

A)关节间隙变窄 B)关节间隙大致正常 C)关节间隙增宽 D)关节间隙消失

52.髁突经咽侧位片与许勒位片比较,在显示髁突骨质病变方面下述那种说法是正确的?A

A)髁突经咽侧位片比许勒位更能清楚显示髁突骨质病变

B)二种片位在显示髁突骨质病变方面基本相同

C)许勒位片比髁突经咽侧位片能更清楚地显示髁突骨质病变

D)许勒位片和髁突经咽侧位片都不能清楚地显示髁突骨质病变

53.男6岁,颏部外伤开口受限1年。检查开口度20mm,开口向左偏斜。X线片示左关节间隙模糊不清,髁突形态基本正常。最适宜的诊断是

A)左关节骨性强直 B) 右髁突良性肥大 C) 左纤维性强直 D)左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

54.下颌横断合片主要用于c

A) 检查腮腺导管前部结石、多生牙定位、外伤骨折错位、颌骨肿瘤膨胀情况以及异物定位等。

B) 检查颌下腺导管前部结石、多生牙定位、外伤骨折后髁突移位情况、颌骨肿瘤膨胀情况以及异物定位等。

C) 检查颌下腺导管前部结石、多生牙定位、外伤骨折错位、颌骨肿瘤膨胀情况以及异物定位等。

D) 检查颌下腺导管结石、多生牙定位、外伤骨折错位、颌骨肿瘤骨破坏范围以及异物定位等。

55.美国人C.E.Kells于1896年4月或5月拍摄了美国第一张根尖片

56. 意大利人Vellebonna于1930年发明体层摄影机

57. 芬兰人peatero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出曲面体层机

58. X射线和γ射线都是电磁辐射

59. α粒子由可放射性核素衰败产生铀(224U,226U);β粒子可有放射性核素释放,如放射性碘(131I,129I)

60. 每日0.005—0.05Gy的剂量率,长期照射累积很大剂量导致慢性放射损伤

61. 只有剂量率达到0.05—0.1Gy/min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引起急性放射病

62. 植入前期的胚胎对射线最敏感,剂量在 0.05—0.15Gy可杀死受精卵

63. 人类在受孕35天左右对辐射、药物或病毒都很敏感

64. 必须进行检查时,则应选择在月经周期 1—10天内进行,以避免对妊娠子宫照射

65. 在放疗后1年内应避免使用义齿及吸烟饮酒

66. 单一剂量放疗超过10Gy,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口干;剂量小于10Gy时,口干症状在6小时以后出现

67. 人体的浆液性腺泡(腮腺)对放射线高度敏感,接受2—5Gy的照射后2小时腺体即可发生明显变性,接受10Gy 腺泡即可坏死甚至完全破坏;而粘液腺泡(舌下腺、小涎腺)相对不敏感

68. 苦觉分布在舌后部,酸觉在舌中部,咸和甜在前部

69. 照根尖片时推荐使用E速胶片(E speed film)这是一种目前生产的感光速度最快、最敏感的X线片。

70. X线工作环境屏蔽,应采用150mm厚的现浇混凝土;100mA以下X线机的机房可不少于24m2;摄影机房中有用

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壁和天棚应有1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71. 牙科X线机在医疗范围所用的X线机中是最小型的射线机。

72. 对儿童进行全口X线检查时,一般用10 张2cm×3cm胶片

73. X线检查仅对牙内吸收和牙髓变性的牙髓钙化有诊断价值

74.显示上颌中切牙的根尖及其邻近解剖结构影像的理想检查手段是:A

A、根尖片

B、颌翼片

C、颌片

D、上颌前部颌片

E、上颌后部颌片

75.显示上颌前部全貌影像较理想的检查手段是:D

A、根尖片

B、颌翼片

C、颌片

D、上颌前部颌片

E、上颌后部颌片

76.显示下颌前部影像较理想的检查手段是:D

A、根尖片

B、颌翼片

C、颌片

D、下颌前部颌片

E、下颌后部颌片

77.了解颧弓有无骨折较理想的检查手段是:D

A、根尖片

B、颌翼片

C、颌片

D、颧弓位片

E、颧骨后前位片

78.同时显示双侧下颌骨升支影像较理想检查方法是:D

A、颧弓位片

B、颌片

C、下颌骨开口位片

D、下颌骨后前位片

E、颧骨后前位片

79.显示单侧下颌骨升支外侧骨皮质有无骨质破坏、骨质增生或膨出影像,较理想检查方法是:A

A、下颌骨升支切线位片

B、颌片

C、下颌骨开口位片

D、下颌骨后前位片

E、下颌骨侧位片

80.颞颌关节侧斜位片可较好的观察到以下影像解剖结构,但除外哪一项: E

A、髁状突

B、关节间隙

C、关节结节

D、关节窝

E、颧弓

81.显示上颌全部牙列及其周围的骨质情况,较理想的检查方法是:E

A、根尖片

B、颌翼片

C、颌片

D、上颌骨侧位片

E、上颌体腔片

82.显示上颌磨牙矢状断面及上颌骨内部结构较理想的检查方法是:A

A、上颌侧位体层片

B、颌翼片

C、颌片

D、上颌华氏位片

E、上颌侧位片

83.在腮腺X线造影侧位片上,正常的主导管长是:C

A、3cm

B、4cm

C、5cm

D、6cm

E、7cm

84.在腮腺X线造影侧位片上,正常的主导管的最大管径平均为:B

A、1mm

B、2mm

C、3mm

D、1.5mm

E、2.5mm

85.腮腺X线造影正位片上,正常主导管自导管口向外行走,在离下颌升支外缘约多少距离才转弯走行。B

A、0.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86.男性20岁,反复右下颌肿痛伴发烧15天,根尖片检查发现右下颌第一磨牙根尖牙槽骨小圆形骨质破坏区,边界不清,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A、根尖脓肿

B、根尖周肉芽肿

C、根尖周囊肿

D、根周致密性骨炎

E、成釉细胞瘤

87.男性20岁,因龋牙行右下颌骨侧位片检查,发现右下颌第一磨牙根尖牙槽骨小圆形骨质破坏区,直径 5mm,边界清楚无硬化,询问无疼痛及发热史,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B

A、根尖脓肿

B、根尖周肉芽肿

C、根尖周囊肿

D、根周致密性骨炎

E、成釉细胞瘤

88.男性20岁,因右下侧切牙牙龈隆起行根尖片检查,发现右下侧切牙根尖牙槽骨圆形骨质破坏区,直径 20mm,边界清楚并见一细的硬化线,根尖未见吸收,询问无疼痛及发热史,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C

A、根尖脓肿

B、根尖周肉芽肿

C、根尖周囊肿

D、根周致密性骨炎

E、成釉细胞瘤

89.男性20岁,因右下颌不适行右下颌侧位片检查,发现右下颌第一磨牙根尖牙槽骨变白致密,骨小梁增粗,髓腔变窄或消失,询问无发热史,见于下列哪种疾病:D

A、根尖脓肿

B、根尖周肉芽肿

C、根尖周囊肿

D、根周致密性骨炎

E、成釉细胞瘤

90.下颌骨侧位片上显示最常见的阻生牙是:C

A、第一磨牙

B、第二磨牙

C、第三磨牙

D、尖牙

E、双尖牙

91.男性30岁,右侧颌面部肿胀半年,腮腺X线造影检查发现腮腺主导管扩张僵硬呈腊肠状,叶间及小叶间导管也见扩张,而末梢导管呈“点扩”,见于下列哪种疾: B

A、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B、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C、腮腺结核

D、腮腺混合瘤

E、腮腺脓肿

92.下列是涎腺肿瘤涎腺X线造影表现的描述,其中哪一项仅见于恶性肿瘤:E

A、主导管受压移位、拉长或屈曲

B、分支导管包绕肿瘤可呈抱球状,或被肿瘤挤压至一侧呈密质的线束状

C、肿瘤压迫处的导管近心段由于造影剂注射压力可有扩张,远心段也可因腺体分泌受阻也可呈扩张表现

D、充盈缺损处的腺泡呈过度充盈状态

E、造影剂外溢

93.下列是下颌骨骨折常见部位,错误的是: E

A、颏部

B、颏孔区

C、下颌角

D、髁状突

E、冠突

94.颌面骨折的愈合,从血肿形成机化至骨样组织形成期,X线表现骨折线仍清晰,这个时期一般所历时的时间是: C A、2周 B、3周 C、1-2个月 D、1-3个月 E、2-3个月

95.颌面骨折骨样组织钙化,致密骨痂形成期,X线表现骨折线模糊,这个时期一般所历时的时间是:D

A、1-2个月

B、1-3个月

C、2-3个月

D、3-6个月

E、1-2年

96.对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说法,下列情况错误的是:E

A、好发于第三磨牙区

B、单囊多见

C、囊内含牙或不含牙

D、囊肿常沿着颌骨的长轴生长发展

E、向唇颊侧方向膨胀发展

97.对于龋牙的说法,下列情况错误的是:E

A、是牙硬组织脱钙和有机物分解

B、浅龋无自觉症状

C、中龋对冷、热、酸、甜比较敏感

D、深龋对各种刺激敏感和有疼痛

E、中龋已累及牙骨质的深层。

四、简答题

1.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及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X线表现?

2.简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骨质改变的X线表现特征?

3.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表现?

4.简述边缘性骨髓炎的X线特征?

【1.慢性复发性腮腺炎:主导管一般无异常改变或可轻度扩张不整(1分);

分支导管因尚未发育成熟,显示较少(1分);

末梢导管扩张呈点状、球状(1分),少数甚至可呈腔状,副腺体也可被羁犯;

排空功能迟缓(1分)。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导管系统扩张不整(1分),首先表现为主导管扩张(1分),瘢痕形成可呈腊肠状;

逐渐波及叶间及小叶间导管(1分),晚期也可以看到末梢导管扩张(1分)。

2.主要骨质变化如下:髁状突硬化,可表现为髁状突前斜面股指不规则增厚、密度增高,亦可表现为髁状突松质骨内散在的、斑点状致密、硬化(1分);

髁状突前斜面模糊不清,表现为密质骨致密影像消失,边缘模糊、粗燥(1分);

髁状突小凹陷缺损,多发生于前斜面,但亦可发生于髁状突横嵴处及后斜面,表现为骨质

小的凹陷缺损,周围骨质密度往往减低(1分);

髁状突前斜面广泛破坏,表现为前斜面密质骨边缘消失,表面不整齐,有较广泛的骨质侵

蚀及破坏(1分);

髁状突囊性变,多表现为髁状突密质骨板下有较大的低密度影像,周围有硬化边缘(1分);

髁状突骨质增生,可表现为髁状突边缘唇样增生,多发生于前斜面,亦可形成较大的骨赘

(1分);

髁状突磨平、变短小,表现为髁状突横嵴及前斜面磨平、成角,有的患者髁状突明显变短

小(1分);

关节结节关节窝硬化,可表现为关节结节及关节窝密质骨板增厚、松质骨密度增高。有的

患者关节窝可变浅平宽大(1分)。

3.可分为三大类

①透射性改变。又分为3种。

第一种表现为单囊性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密度减低影像,具有硬化边缘。硬化边缘可表现为可表现为平滑、薄、边界清楚而类似囊肿样改变;更多的表现为细颗粒样,边界并不很清楚,也有的表现为宽的硬化带,密度增高而呈细颗粒状(1分)。

第二种表现为单囊性密度减低影像。而无硬化边缘(1分)。

第三种表现为多囊性密度减低影像,但在病变内一般不形成圆腔(1分)。

②阻射性改变。包括“橘皮样”型、毛玻璃型和硬化型。

“橘皮样”型病变密度高于正常且均匀一致,逐渐移行正常骨,下颌下缘可局部性丧失、吸收很少或不吸收(1分)。

毛玻璃型常见于成人,病变区域密度均匀一致,无颗粒样表现,呈毛玻璃样(1分)。

硬化型表现为均匀无结构的致密影像,较常见于上颌及颅底(1分)。

③透射及阻射混合性改变。同时存在透射性及阻射性二类X线改变(1分)。当病变累及牙周组织时,牙周骨硬板模糊或消失,但牙周膜间隙一般存在(1分)。

4.主要表现为骨质增生,骨质破坏少(1分)。下颌升支侧位片上可见弥散性的骨密度增高,其中也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1分)。下颌升支切线位可见密质骨外有成堆的骨质增生(1分)。增生骨质的边缘一般较整齐,且升支外侧密质骨无明显破坏。早期偶可见线状骨膜反应(1分)。发生于颌骨体部的病变,可见密质骨表面有轮廓光滑、不同程度的密度增高影像(1分)。薄层骨膜成骨与密质骨间常有密度低的线条状影像,随新骨继续形成可见黑白相间的层状骨膜成骨(1分)。当整个病变钙化时,则完全呈密度增高影像(1分)。少数病例也可使升支骨广泛溶解、破坏,甚至有小块死骨形成,而骨膜增生反应并不明显(1分)。】

5. 试述牙髓钙化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6.试述牙内吸收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7.试述慢性根尖(牙槽)脓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8.试述根尖囊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试述根尖肉芽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9.根尖囊肿和根尖肉芽肿在根尖片上有何区别。

10试述牙骨质结构不良(牙骨质瘤)的病理分期和X线表现。

11.牙周病牙槽骨吸收X线表现为哪几种方式。

12.试述牙根折裂的X线表现。

13.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时,拍片主要观察哪些内容。

14.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时,摄X线片的目的意义?

15.简要叙述慢性根尖脓肿影像学表现及其影像学鉴别诊断。

16.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的X线表现。

17.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X线表现。

18.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与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鉴别要点。

19.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X线表现。骨

20.折X线片的观察要点有哪些?

21.骨折愈合的X线分期及表现?

22.下颌骨骨折最好发的部位有哪些?

23.髁状突骨折分哪几类,各类的转归?

24.颌骨中心性血管瘤X线表现?

25.试述含牙囊肿的X线表现?

26.试述牙源性纤维瘤,粘液瘤X线表现与造釉细胞瘤X线表现鉴别要点?

27.试述牙龈癌的X线表现?

28.试述颌骨骨肉瘤的X线表现?

29.试述颌骨中枢性癌的X线表现?

30.试述颌骨牙骨质-骨化纤维瘤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表现鉴别要点?

31.哪些颌骨病变内可见钙化影像?

32.颌骨内仅呈多房而无单房影像表现的病变有哪些?

33.简述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

【分为四型: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局部恶性征型

共同特征①骨膨胀,以向唇颊侧为主;②牙根可吸收,锯齿状;③牙槽骨浸润;④肿瘤边缘局部硬化;⑤牙移位明显;⑥瘤内罕见钙化;⑦瘤内可含牙】

34. 简述下颌骨角化囊肿的X线特点,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 1)单房或多房,单房多见,多房大小相差不悬殊; 2)可含牙或不含牙,牙根吸收不多见,呈斜面; 3)外

形沿颌骨长轴发展,舌侧膨胀; 4)有时多发。

需与①成釉细胞瘤;②含牙囊肿;④根尖囊肿;④其他等鉴别。】

35. 涎腺造影适应证?

36.简单叙述涎腺疾病诊断有哪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这些检查方法分别有哪些主要特点?

【平片(阳性结石)涎腺造影(复发性腮腺炎、舍格伦综合征、阴性结石) B超检查(涎腺肿瘤的首选) CT 和MRI (肿瘤的部位、性质、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核素显像(评定功能)】

37. 舍格伦综合征造影表现分为哪几种类型?简单叙述各自表现。

【1)腺体形态正常,排空功能迟缓 2)涎腺末梢导管扩张 3)向心性萎缩 4)肿瘤样改变】

38. 试述颞下颌关节造影的适应证、禁忌证。

39.试述关节侧位体层片及许勒位片正常关节上腔造影图像。

40.试述关节侧位体层片及许勒位片可复性盘前移位诊断特点。

41.试述关节侧位体层片及许勒位片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诊断特点。

42.TMJ MRI检查方法及TMD关节盘移位的表现。

43.试述TMD骨关节病骨质改变特点。

【髁状突硬化,可表现为髁状突前斜面股指不规则增厚、密度增高,亦可表现为髁状突松质骨内散在的、斑点状致密、硬化(1分);

髁状突前斜面模糊不清,表现为密质骨致密影像消失,边缘模糊、粗燥(1分);

髁状突小凹陷缺损,多发生于前斜面,但亦可发生于髁状突横嵴处及后斜面,表现为骨质小的凹陷缺损,周围骨质密度往往减低(1分);

髁状突前斜面广泛破坏,表现为前斜面密质骨边缘消失,表面不整齐,有较广泛的骨质侵蚀及破坏(1分);

髁状突囊性变,多表现为髁状突密质骨板下有较大的低密度影像,周围有硬化边缘(1分);

髁状突骨质增生,可表现为髁状突边缘唇样增生,多发生于前斜面,亦可形成较大的骨赘(1分);

髁状突磨平、变短小,表现为髁状突横嵴及前斜面磨平、成角,有的患者髁状突明显变短小(1分);

关节结节关节窝硬化,可表现为关节结节及关节窝密质骨板增厚、松质骨密度增高.有的患者关节窝可变浅平宽大

44.试述颞颌关节骨性强直的X线表现。

45.颞下颌关节间隙变化常用X线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46.关节盘移位的分类及其X线诊断要点。

47.试述关节上、下腔造影的异同点。

48.试述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主要X线改变。

【间隙改变(变窄)骨质改变(髁突表面皮质骨模糊、消失;髁突表面缺损;广泛破坏;髁突磨平、或磨平变短;骨质硬化;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囊样变)关节盘穿孔】

49.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骨质改变的X线表现特征有

【①髁状突硬化;(1)②髁状突前斜面模糊不清;(1)③髁状突小凹陷缺损;(1)④髁状突前斜面广泛破坏;

⑤髁状突囊样变;(1)⑥髁状突骨质增生;(1)⑦髁状突磨平,变短小;(1)⑧关节结节、关节窝硬化。】

50. 试述上颌根尖片上所能见到的有关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

51.试述下颌根尖片上所能见到的有关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

52.在没有人为标志的情况下如何区别其为上颌或下颌根尖片。

53.试述下颌横断咬合片的X线投照要点及正常X线解剖。

54.试述上颌前部咬合片的正常X线影像。

55.根尖片投照技术有哪两种?简述各自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1)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操作简便,无需特殊持片夹和定位投照装置。但由于照时,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不垂直,所拍摄的牙图像往往不同程度的失真变形,特别是多根牙时图像失真和变形会更明显。

(2)采用平行投照技术,由于牙长轴与胶片平行,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均垂直,这符合X线投照的基本原理。

拍摄出的X线图像可较准确、真实地显示被检查牙及牙周围组织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投照技术的最大优点。但这种技术必须使用持片夹和定位指示装置。】

56.分别列出上颌和下颌第二磨牙根尖片可能见到的有关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

【(1)上颌第二磨牙根尖片:上颌窦腔和窦壁,颧骨和颧突、翼板、喙突、上颌结节等

(2)下颌第二磨牙根尖片:下颌神经管、外斜线、内斜线、下颌骨下缘】

57.影响电离辐射与辐射有关的因素有哪些?

辐射种类、辐射剂量、辐射剂量率、分次照射、照射方式

58. 影响电离辐射与机体有关的因素有哪些?

种系的放射敏感性;不同个体发育时间的放射敏感性;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放射敏感性

59. 人体各组织的放射敏感性的顺序哪些?

①高度敏感组织:腮腺

②中度敏感组织:晶状体、颌下腺、舌下腺

③轻度敏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

④不敏感组织:骨组织、肌组织

60. 根尖片的投照技术?

①患者坐在专用口腔治疗椅上②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1)投照上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之连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2)投照上颌前牙时,头稍低,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底面垂直

(3)投照下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口角之连线(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4)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底面垂直

61.拍摄牙片时中心线的位置?

①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

②投照上单侧中切牙及侧切牙时,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之连线的中点

③投照上单尖牙时,通过投照侧鼻翼

④投照上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联想的交点,即颧骨前

⑤投照上颌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外眦向下的垂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颧骨

下缘

⑥在投照下颌牙时,X线中心线均在眼下颌骨下缘上1cm的假想连线上,然后对准被检者牙的部位射入

62.简述口腔X线检查的防护原则和基本措施。

防护原则:①实践的正当性;②放射防护的最优化;③个人剂量的限制。

基本措施:①减少照射时间;②屏蔽防护;③减少无效X线射线量;④距离防护。

63.简述根尖片所显示的牙及牙周组织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①牙釉质:为人体中钙化程度最高的组织,X线片上影像密度亦最高(0.5分),似帽状被覆于冠部牙本质的表面

(0.5分);

②牙本质:围绕牙髓构成牙齿主体(0.5分),矿物质含量较釉质少,X线影像密度较釉质稍低(0.5分);

③牙骨质:覆盖于牙根表面牙本质上(0.5分),很薄,在X线片上显示影像与牙本质不易区别(0.5分);

④牙髓腔:在X线片上显示为密度低影像(0.5分),下颌磨牙牙髓腔似“H”形,上颌磨牙牙髓腔呈圆形或卵圆

形(0.5分);

⑤牙槽骨:X线片上显示的影像比牙密度稍低;

⑥牙硬板:即固有牙槽骨,为牙槽窝的内壁(0.5分),X线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高密度线条状影像(0.5

分)。

⑦牙周膜:X线片上显示为包绕牙根(0.5分)的连续不断的线状低密度的影像(0.5分)。

64.简述含牙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①是颌骨(0.5分)中边缘光滑的类圆形透射阴影(1分)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未萌出牙(1 分)(恒牙多见,也可以是埋伏多生牙)(0.5分);

②所含牙的牙冠一般朝向囊腔(0.5分),囊壁常包绕着此牙的冠根交界处(0.5分),但有时因投照角度的影响也可见于牙冠或牙冠和牙根的一部分包含在囊腔中;

③所含牙的数目多为一个(源于一个牙胚)(0.5分),也可以是多个(源于多个牙胚)(0.5分);

④一般以单囊表现为主(0.5分),多囊少见(0.5分);

⑤密质骨可膨胀变薄;

⑥由于未萌牙的整体运动(0.5分),囊肿内的牙齿易被推移动,甚至翻转(0.5分);

⑦发生在上颌后牙区的含牙囊肿还可使所含牙投影于上颌窦内(0.5分),CT冠状面检查可帮助鉴别(0.5分);

65.简述颌骨骨肉瘤类型及其X线表现。

67.简述龋牙的影像学表现。

68.简述牙源中央性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感染途径及主要X线表现。

五、问答题

1、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X线鉴别诊断?(18分)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 1、问诊包括哪些容: 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三、名词解释 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 内环境指机体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如血浆、组织液、脑脊液、房水、淋巴等。 2. 稳态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组织器官系统功能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的恒定状态。 3. 反射指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反应,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4.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即负反馈,是使机体生理功能保持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 5.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方向)一致,以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即正反馈;典型的正反馈有分娩、血液凝固、排便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液态镶嵌模型是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学说,认为膜的结构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2. 易化扩散指水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膜上的特殊蛋白质(载体或通道)的帮助而进行的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有载体介导和通道介导两种 3. 主动转运需要细胞膜消耗能量、将分子或离子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 4. 静息电位指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同类型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常不相等。 5. 极化指细胞保持稳定的内负外正的状态。此时,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水平。 6. 去极化指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增加的方向变化,去极化后的膜电位的绝对值小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7. 超极化指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减少的方向变化,超极化后的膜电位的绝对值大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8. 阈电位使再生性Na+内流足以抵消K+外流而爆发动作电位,膜去极化所必须达到的临界水平;也可以说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9. 动作电位指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短暂而可逆的,可扩布的膜电位倒转。动作电位是兴奋的标志。 10. 复极化去极完毕后膜内电位朝着正电荷减少,即静息电位的方向变化。 11. 绝对不应期组织接受一次刺激而兴奋的一个较短时间内,无论接受多强的刺激也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为绝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内兴奋性为零。 12. 局部兴奋阈下刺激引起的膜部分去极化的状态称为局部兴奋。 13. 量子式释放神经末梢囊泡内所含递质的量大致相等,而递质释放又是以囊泡为最小单位,成批地释放,故称量子式释放。 14. 终板电位指终板膜上N2胆碱能受体与ACh结合后,化学门控的Na+、K+通道开放,Na+内流、K+外流,尤其是以Na+内流为主,使终板膜局部产生去极化电位。终板电位属局部电位 15. 兴奋-收缩耦联将肌膜动作电位为标志的电兴奋与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机械收缩衔接起来的中介过程。耦联因子是Ca2+。 16. 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的收缩形式。 17. 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表现为张力不变而只有长度缩短的收缩形式。 第三章血液 1. 等渗溶液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约为313m Osm/L,例如0. 9%的NaCl溶液。

(整理)填空题名词解释及答案.

第一部分填空一、蛋白质化学 1、天然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2、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氨基酸以 ()离子形式存在,在pH

6、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7、环状DNA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和()。 8、DNA二级结构的维持力有()、()和(),其中主要维持力是 ()。 9、tRNA的三叶草结构主要含有()、()、()和()环,还有 ()臂。 答案: 1 2 ′; 2 胸腺尿; 3 三叶草倒L ; 4 碱基磷酸戊糖; 5 9 1 糖苷糖苷嘌呤核苷; 6 核苷酸 7 松弛环超螺旋 8 氢键碱基堆积力离子键碱基堆积力 9 D环反密码子环 TψC环可变环氨基酸臂 三、酶 1、使酶具有高催化效应的因素是()、()、()、()和()。 2、同工酶是指(),但()不同的一类酶。 3、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的结构类似物,()性的抑制( )酶的活性。 4、欲使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的90%,此时底物浓度应是此酶Km值的()倍。 5、依酶促反应类型,酶可分为六大类,它们是()、()、()、()、()和()。 6、对于某些调节酶来说,v对[S]作图呈S型曲线是因为底物结合到酶分子上产生的一种 ()效应而引起的。 7、目前认为酶促反应的机理是()。 8、如果一个酶对A、B、C三种底物的米氏常数分别是Kma、Kmb、Kmc ,且Kma>Kmb>Kmc, 则此酶的最适底物是(),与酶的亲和力最小的底物是()。

药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已整理)

A安慰剂:指由本身无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产生的似药制剂 B半衰期: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或效应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是决定临床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表 B不良反应: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 B变态反应(Allergy):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B半数致死量(LD50或LC50):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B半数中毒量(TD50或TC50):引起50%的动物产生毒性反应剂量 B半数有效量(EC50或ED50):引起50%阳性反应或50%最大效应的量 B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高亲和力+弱内在活性0% < a < 100% B被动转运:药物分子只能由浓度高的一侧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梯度)成正比。 B半合成抗生素: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后获得的,如头孢菌素。 C成瘾性麻药用药时产生欣快感,停药时出现严重生理机能混乱 D对因治疗(治本):针对病因治疗。 D对症治疗(治标):用药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消除病因。 D毒性作用;指在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的时机发生的危害性反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是可以避免的一种不良反应。 F反跳现象: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在症状基本控制或临床治愈后突然停药,由此造成的疾病逆转叫药物“反跳”现象 F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F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作用、储存、代谢、排泄等部位的过程 F.防突变浓度(MPC):抗菌药物防止细菌选择第一步耐药突变的最低浓度 G肝肠循环:许多药物经肝脏排入胆汁,由胆汁流入肠腔,在肠腔内又被重吸收,可形成肝肠循环 G观分布容积:指理论上药物均匀分布所需容积。 G肝药酶: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是促使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 H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存的生物效应。 H活化:由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转变成有活性或活性较强的药物 H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及自身内部的入侵者——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 H化疗指数:LD50/ED50或LD5/ED95。(即动物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之比,即LD50/ED50的比值来表示或以安全指数即最小中毒量与最大治疗量之比,即LD5/ED95来评价) J局部作用:无需药物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 J急性毒性:因服用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毒性作用。 J继发性反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效果。 J精神依赖性: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使用药者在精神上渴望周期性或连续用药,以达到舒适感 J菌群交替症: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使敏感细菌受到抑制,不敏感细菌乘机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J竞争性拮抗剂:受体与药物结合具可逆性;非竞争性拮抗剂:受体与药物结合不具可逆性 K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K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指由生物包括为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植物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功能的有机物质——抗生素及由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化学药物的总称。 K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K抗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K抗菌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X围. K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内环境: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2.稳态: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动态平衡 3.易化扩散: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非极性分子和小离子顺浓度或顺电子梯度的跨膜转运, 包括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4.原发性主动转运: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细胞代谢供能的逆浓度梯度或逆电子梯度跨膜转 运 5.去极化: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减弱,静息电位降低的过程 6.超计划;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增强,静息电位增强的过程 7.静息电位:在安静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外正内负且相对稳定的电位差 8.动作电位: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前体下接受刺激产生一次迅速、可逆的、可向两侧传播的 电位变化 9.“全”或”无”的现象:要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必须一定的刺激。当刺激不够时,无 法引起动作电位的形成,若达到一定刺激时,便会产生动作电位且幅度达到最高值不会随刺激强度增强而增强 10.阈电位: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11.兴奋-收缩偶联:将横纹肌产生动作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动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 心机制 12.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张力增加的过程 13.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受到的负荷,决定肌节的初长度,在一定范围内,随肌节长度的 增加,肌肉收缩的张力越大 14.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的所占的容积之比

15.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蛋白质所决定的渗透压,影响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和 维持血浆的容量 16.血沉:将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静置,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 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即血沉 17.生理性止血:正常情况下,小血管损伤后出血一段时间便会自行停止的过程。包括血管 收缩、.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血液凝固 18.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包括舒张期和收缩期。由于 心室在心脏泵血起主要作用,又成心室活动周期 19.射血分数:博出量与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比值,能明显体现心脏的泵血功能 20.心指数:心输出量与机体表面积的比值,放映心功能的重要指数 21.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心肌的初长度而引起的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 22.期前损伤:在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后到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来之前额外使心肌受到一次刺 激,产生的兴奋和收缩 23.房室延搁:兴奋由心房经房室结至心室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时间间隔:此处兴奋传导速 度仅有s 24.自动节律性:心肌在无外界刺激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25.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心传导系统中自律性最高的部分,故窦房结称为正常起搏点,其 他的称为潜在起搏点 26.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其高低取决于心脏的射血能力和经脉回血 血量。 27.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血压达到最高值时的血压 28.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每一瞬间血压的平均值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实用文体写作》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97)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实用文体写作》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97) 盗传必究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公文的构成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个部分。 2.经济新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真、新、精三个方面。 3.合同主要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合法性、合意性、平等性和规范性。 4.作为程式化程度最高的文种,公文具有以下特点:法定性、政策性、实用性、时效性、规范性。 5.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 6.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消费、传播知识、宣传企业。 7.具体地说,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预见作用、指导作用、约束作用。 8.目的明确、格式规范、用语得体是公关文书应当具备的最为突出的特点。 9.新闻标题在行列格式上主要有三行标题、双行标题、单行标题三种。‘ 10.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功能主要包括诊断功能、建议功能、反馈功能和预测功能。 二、名词解释题 1.工作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文书材料。 2.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某一重大事项的处理方式及某一组织的宗旨、任务极其成员的职责权限等作出规定的指令性文书。 3.民事诉讼文书是指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诉讼纠纷和处理非诉讼问题,依法制作或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4.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 5.可行性研究是在某一项经济活动实施之前,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对有关信息的分析以及必要的测算等工作,对项目进行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确定一个“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行为。反映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结果的书面报告,就是“可行性研究报告”。 6.刑事自诉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7.调查报告是就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后所写出的真实地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8.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常用的一种专业文书,是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根据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工作的报表和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与资料,对本部门或有关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评估,找出成绩和问题,

药理学名词解释教学内容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作用的科学。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特别是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治疗作用:是指符合用药目的,并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的作用。 4.不良反应:是指上市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者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 5.副作用:是由于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6.毒性反应:是由于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7.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巴比妥类) 8.变态反应:是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9.继发反应:是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 ※10.二重感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细菌被杀灭,而耐药菌株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11.停药反应:是指患者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发生病情恶化的现象。(苯妥英钠、可乐定) 12.特异质反应:指少数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发生了改变。 13.依赖性: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强迫要求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其目的是感受药物的精神效应,或避免由于停药造成身体不适应。 14.最小有效量:是指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低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15.最大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药物剂量或浓度,效应强度随之增加。但当效应增强到最大时,继续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又称效能。 16.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 17.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在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死亡的药量。 18.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与ED50的比值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为治疗指数。 19.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0.首关效应: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21.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22.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又称生物转化。 23.排泄:是指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除体外的过程,它与生物转化统称为药物消除。 ※24.肠肝循环: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有的直接随粪便排出,但较多的药物可由小肠上皮吸收,并经肝脏重新进入全身循环,这种小肠、肝脏、胆汁间的循环称为肠肝循环。 25.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和速度。 26.一级消除动力学:是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7.零级消除动力学:是指血中药物消除速率与血中药物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即血中药物浓度按恒定消除速度进行消除,与血中药物浓度无关,也成定量消除。 ※28.半衰期t1/2:通常指血浆消除半衰期,是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是表述药物在体内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 ※29.调节痉挛:毛果芸香碱激动睫状肌上的M受体,使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折光度增加,造成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称为调节痉挛。 ※30.调节麻痹(阿托品)

诊断学名词解释

发热 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 2.稽留热(ontinued fever)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问答题 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 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 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 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及题解】 名词解释 1.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问答题 1.①低热—38℃②中等度热—39℃③高热—41℃ ④趋高热41℃以上 2.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3.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②抗原—抗体反应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 ④皮肤散热减少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③多系统症状询问

生理学重要名词解释

生理学重要名词解释医教园考研 1、潮气量(tidal volume):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2、余气量(residual volume):在尽量呼气后,肺内仍保留的气量。 3、功能余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余气量补呼气量。 4、肺总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潮气量补吸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ERV) 补呼气量(inspiratory reser volume) 余气量。 5、肺活量(vital capacity):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6、时间肺活量: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正常人头3秒分别为83%、96%、99%的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比肺活量更能反映肺通气状况,时间肺活量反映的为肺通气的动态功能,测定时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呼出气体。 7、每分肺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潮气量×呼吸频率。 8、每分钟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9、生理无效腔(physiological dead space)=肺泡无效腔(alveolar dead space) 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 dead space) P126-128 10、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及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安静状态下约为60~80ml.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能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射血分数也越大。 11、每分输出量(minute volume/cardiac output)与心指数(cardiac index): 每分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即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约为5~6L. 心输出量不与体重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12、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 13、心脏作功 每搏功(stroke work)P128每分功(minute work)=每搏功(stroke work)X心率P128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护理学基础》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护理学基础》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112) 一、填空题 1. 马斯洛提出人的基本需要层次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敬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 奥瑞姆(Orem)的自理理论包括自理理论、自理缺陷理论和护理系统理论三部分。 3. 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辐射、对流、蒸发及传导。 4.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随病人吸气进入呼吸道。 5. 使用绷带进行伤口包扎时,应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进行。 6. 治疗性沟通是以病人为中心,是有目的的为病人健康服务。 7. 护理学的4个基本概念是人、环境、健康、护理。 8. 健康成人的脉率为60~100次/分的范围内,脉率超过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 9. 弹性运动在促进平衡和整体美感的同时也增加肌肉的长度,延伸性和弹性。 10. 急性大出血时,呕吐物呈鲜红色,出血时间相对缓慢者呕吐物呈咖啡色。 11. 临终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依次为震惊与否认期、愤怒期,抑郁期,商讨期和接受期。 12. 沟通的形式包括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两种。 13. 臀大肌体表定位联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上1/3为注射区。 14. 肝胆疾患的病人适用低脂肪饮食,急性肾炎患者适用低盐饮食。 15.颅脑手术的患者应取头高脚低位或平卧位,翻身时头部不可剧烈翻动,以防引起脑疝,而导致猝死。 16.膀胱高度膨胀时首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否则膀胱突然减压可引起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17.焦虑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也是护理人员最常遇到的问题。 18.连续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器,应间隔_30分钟。 19.大量输入保存期长的库存血易发生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20.判断病人是否发生心脏骤停的两项最主要的表现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 21.整体护理的宗旨是以整体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22. 影响成长和发展的两个最基本因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23. 隔离的目的是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4. 对1605、1509、乐果等中毒病人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敌百虫中毒者禁用碱性药物溶液洗胃。 25.休克者应采取休克卧位,抬高胸部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 26.大量输入保存期长的库存血易发生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药理学名词解释归纳

药理学 名词解释 绪论 1 ?药理学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 门科学。 2. 药物diug能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以预防、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3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 4 .药效学Pharmacody 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机体在药物影响下 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机制。 5. 售后调研postmarketing surveillanee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受试药物安 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查疗效和不良反应,该期对最终确定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 药效学 1 .药物作用drug acti on 药物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初始作用。 2 .药理效应drug effect 指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的组织细胞原有功能的改变。 3. 兴奋excitation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作用。 4. 抑制inhibition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 5?特异性specifity 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 药物具有特异性。

6. 选择性selectivity 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 7. 疗效therapeutic effect 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 使患病机体恢复正常。 8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对因 治疗,或称治本。 9 .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减轻疾病的并发症称对 症治疗,或称治标。 10 .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反应称不良 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 11 .副反应side reaction (副作用side effect )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 关的作用称副反应,亦称副作用。副反应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是因药物选择性低而引起的,一般不严重,难避免. 12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药物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机体敏感性过高时对机体 发生的危害性反应称毒性反应。一般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和避免。 13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14?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病情加重现象。又称回跃反应(rebound reaction ) 15.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iton )药物对过敏特质病人 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 16.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少数患者对某些药物发生的与往常性质不同的不 良良应。是由于遗传缺陷造成的。 17 .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 指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

诊断学名词解释和简答仅供参考

二、名词解释 1.症状: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 2.管样呼吸音: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3.牵涉痛: 即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疼痛的同时在体表某部位亦发生痛感或痛觉有关。 4.三凹征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升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 5.抬举性心尖搏动: 心尖部徐缓有力的搏动,可将手指指尖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的较大范围的外向运动,是左心室肥厚的指征。 6.脑膜刺激征: 为脑脊膜及神经根受刺激而引起的症状。常见于颅内感染和珠血等。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克匿格征(+)、布辛斯基征(+)。 7.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 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 8.脉搏短绌:9.窦性P波:Ⅰ、Ⅱ、avF, 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余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10.文氏现象: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R-P间期逐步缩短,直到QRS波群脱漏,脱漏后的第一个P-R间期最短,然后逐渐延长,直到QRS波群再脱漏,如此周而反复 11.肾小球性蛋白尿: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 12.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参考值男:0~15 mm/1h末,女:0~20 mm/1h末 13.高蛋白血症:指血浆中的CM、VLDL、LDL、HDL等脂蛋白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 14.内生肌酐清除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15.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三、简答题 1.简述胸痛常见病因(一)胸壁疾病(二)心血管疾病(三)呼吸系统疾病(四)纵隔疾病(五)其他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肝癌等。常见的病因。 2.简述扁桃体肿大和甲状腺肿大的分度标准。 临床上把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 I度:扁桃体肿大不超过咽腭弓 II度:超过咽腭弓 III度:肿大达咽后壁中线。 正常情况下甲状腺看不见,摸不着。 生理肿大:看不明显,特点是“摸得着”。 I度:看得见 II度:脖根粗 III度:颈变形 IV度:大等于或大于病人拳头时且多呈结节状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哪些内容?神经系统检查包括12对颅神经检查,意识障碍检查,感觉功能检查,运动功能检查,神经反射检查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等. 4.现病史包括哪些内容?

生理学名词解释 (3)

第一章绪论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稳态(homeostasis):细胞外液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相对恒定的状态。 3.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相反的方向改变,以减弱或抑制过强的功能活动。 4.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逐渐加强,使某种功能活动不断加强。 5.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6.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因素,自身对环境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7.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形式。 8.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钠泵(sodium pump):又称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蛋白质,具有ATP酶的活性。每分解一分子ATP将3个Na+移出胞外,将2个K+移入胞内,保持膜内高钾

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作用:细胞内高钾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防止细胞水肿;势能贮备。 2.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即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表现为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 3.极化(polarization):平稳的静息电位存在时,细胞跨膜电位为内负外正的状态。 4.去极化(d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减小的过程或状态。 5.复极化(repolarization):膜电位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6.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或状态。 7.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当的刺激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一个迅速的、可逆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 8.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 TP):能引起Na+通道大量开放,形成正反馈性Na+内流,并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9.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是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10.局部电位(local potential): 由少量钠通道激活而产生的去极化膜电位波动。 第三章血液 1.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

名词解释题库及答案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全篇按《风》、《雅》、《颂》三类编辑。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2.《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增入《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4.《红楼梦》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一百二十回,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家族悲剧、女儿悲剧及主人公的人生悲剧,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红楼梦》对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的腐朽等社会现实及道德观念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5.《呐喊》 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1923年8月首次出版。收1918年4月至1922年10月期间的作品共14篇。包括《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等著名作品。《呐喊》显示了鲁迅对传统文学和外来文艺的有机结合,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代表了鲁迅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它的出版,改变了文学革命初期仅有理论建树而创作不丰的局面,

(完整版)药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科学,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方面,前者是阐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后者阐明药物在机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的过程,及药物效应和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的规律,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 药效学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作用原理、量效关系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科学,也是选用药物的主要依据。 药动学 是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过程及体内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治疗作用 凡能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作用。 不良反应 用药后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其它作用。 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症状轻。 毒性反应 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变态反应 指少数人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它也是免疫反应的一种表现,与毒性反应不同。 后遗效应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绛至有效水平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继发反应 指药物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 三致反应 致畸、致癌、致突变 个体差异 个体之间同一药物的反应可以有明显差异 高敏性 对同一个药物,有的个体特别敏感,只需很小剂量就可以达到应有的效应,常规剂量就能产生强烈效应或中毒反应。 耐受性 有的个体对药物敏感性低,需要较大剂量才能达到同等药效 量效关系 药物剂量的大小和效应强弱之间呈一定关系 治疗量 大于最小有效量,并能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而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极量 是由国家药典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比治疗量大,但比最小中毒量小,也是医生用药选量的最大限度。 效能 指继续增加剂量药效不在提高时的效应。 效价强度 该药达到一定效应时所需的剂量。

内科学诊断学

内科学诊断学 名词解释1.震颤:又称猫喘,为触诊心脏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震颤的发生机制与杂音相同,系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循异常的方向流动形成湍流造成瓣膜、血管壁或心腔壁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2、MurPhy征阳性:医师以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胸下部,以拇指指腹勾压于右肋下胆囊点处,然后嘱患者缓慢深吸气,在吸气过程中发炎的胆囊下移时碰到用力按压的拇指,即可引起疼痛,此为胆囊触痛,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终止 3.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 4.高血压脑病:严重高血压时,脑血流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引起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简答题 1.二狭患者在视、触、叩、听检查时可有何发现? 视诊:心尖搏动点向左移位。触诊: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叩诊:心浊音界梨形心。 听诊:①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递增性隆隆样杂音,局限不传导;②心尖区S1增强可有开瓣音,P2可亢进、分裂。 2.简述肝脏触诊的内容?(1)大小:正常成人肝下缘肋弓下1cm以内,剑突下3cm以内。 (2)质地:一般将肝脏质地分为三级:质软如口唇、质韧如鼻尖(中等硬度)和质硬如前额。分别及见于正常、肝炎、肝硬化(3)表面状态和边缘:触及肝脏时应注意肝脏的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结节。正常光滑、肝硬化和肝癌结节状(4)压痛:肝包膜有炎性反应或因肝肿大受到牵拉,则肝有压痛。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脏可使颈静脉怒张更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hepatojugular reflux sign)。(5)搏动:单向性常为传导性搏动,系腹主动脉的搏动,扩张性搏动为肝脏本身的搏动,见于三尖瓣关闭不全。(6)肝区摩擦感:说明肝表面和邻近的腹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用听诊器听到时称肝区摩擦音(7)肝震颤:检查时需用浮沉触诊法。当手指掌面稍用力按压片刻肝囊肿表面时,如感到一种微细的震动感,称为肝震颤(liver thrill),可见于肝包虫病。由于包囊中的多数子囊浮动,撞击囊壁而形成震颤。五论述题回答:1.初步考虑诊断?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2. 诊断依据:(1)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腹胀、食欲不振、蜘蛛痣、腹水征阳性、脾大(3)B超所见(4)化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A/G倒置,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 3、腹水的治疗措施:①限制水钠的摄入。②增加水钠的排出:a.利尿剂:利尿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周体重减轻不超过2kg为宜,排钾利尿药需补充氯化钾;b.导泻:口服甘露醇,通过肠道排出水分;c.腹腔穿刺放液。③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定期输送血浆,新鲜血、白蛋白;④腹水浓缩回输;⑤减少腹水生成和增加其去路,腹腔—颈静脉引流术及胸导管—颈内静脉吻合术。

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生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兴奋性:P4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是一切生物体所具有的另一基本特征,能使生物体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是生物体生存的必要条件。阈强度:P23作用于细胞使膜的静息电位去极化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Feedback(反馈):P9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过程。正反馈:P9 P187反馈信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使受控部分继续加强其原方向活动。是机体极少数情况下的控制机制;破坏稳态。 negative feedback(负反馈):P9 P187由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反过来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调节方式。维持机体某项生理功能保持相对恒定状态。 体液:P7体内的液体的总称。分为两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的为细胞内液;存在细胞外的为细胞外液。 内环境:P7又称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 第二章 终板电位:P25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终板膜)时,立即与N2-乙酰胆碱门控通道受体的两个α-亚单位结合,由此引起蛋白质构想发生改变,导致通道开放,结果引起终板膜对Na+、K+的通透性增加,但Na+的内流远大于K+的外流,因而引起终板膜的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 原发性主动转运:P14是指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介导这一过程的膜蛋白称为离子泵。 阈电位:P23能使细胞膜达到能触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的数值。该数值比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小10-20mV。 电化学驱动力:由电位差引起的电驱动力与由浓度差引起的化学驱动力的代数和。 微终板电位:由一个Ach量子引起的终板膜电位变化。 motor unit(运动单位):P195指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组成的一个功能单位。 preload(前负荷):P29指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它决定了收缩前的初长度。Depolarization(去极化)P20细胞膜静息电位的减小。 Repolarization(复极化):P21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的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