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4、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豆、奶)。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米)。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

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如果

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

速度越(快)。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

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

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18、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一次)。

20、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21、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摆角大小)没有关系。

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力有(大小)和(方向)。

3、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4、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2)读数时,(视线)

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

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

9、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弓箭)等。

1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5、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16、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

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

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

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

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3、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

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地推论。

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

(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

(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冬天往冰冷玻璃杯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各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 )。

A.骨骼

B.骨头

C.骨架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 )、手臂骨、腿脚骨。

A.身体骨

B.躯干骨

C.上体骨

3、人的手骨共有( )块。

A.25块

B.26块

C.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 ),还能( )。

A.弯曲,折断

B.长长,长粗

C.活动,弯曲

5、骨头里有( )和( ),骨髓能制造( )。

A.肌肉,血管,神经

B.血细胞,神经,血管

C.骨髓,血管,血细胞

6、骨骼具有( 、、 )的作用。

A.运动,支撑,保护

B.防护,活动,支撑

C.弯曲,防护,支撑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

A.关节

B.关节窝

C.关节头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 )、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A.肘关节、手关节

B. 肘关节、腕关节 C前臂关节、手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 )。

A. 球状关节

B.柱状关节

C.链状关节

10、关节的运动方式中既能屈伸又能旋转的关节:肩关节、颌关节、( )

A. 膝关节

B.肘关节

C. 髋关节

11、人体关节有运动和( )的作用。

A. 缓冲

B.保护

C.支撑

12、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A.肌肉

B.细胞

C.血管

1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 )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A.弯曲和放松

B.延伸和舒张

C. 收缩和舒张

14、人体肌肉共有( )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 )。

A.600,50%

B.700,40%

C.600,40%

15、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 ),另一个就( )。

A.收缩、放松

B.收缩、舒张

C.紧张,放松

16、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 )、( )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A.思考,心跳

B.心跳,呼吸

C.运动,呼吸

17、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更有耐力…

A. 改善柔韧性

B.降低柔韧性

C.以上都错

1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 )和( )含量高的食品。

A.蛋白质,钙

B.维生素,锌

C.纤维素,铁

19、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钙含量高的食品有:( )。

A.鱼、豆腐

B. 豆、奶类

C.鸡蛋、牛奶

20、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 )、(使用软垫)。

A. 穿戴保护器具

B.减少运动时间

C.降低运动强度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的,呈(),中间有些凹下去。

A. 椭圆形,淡灰色

B.圆形的,淡灰色

C. 椭圆形,淡黄色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 )长。

A.一二毫米

B.三四毫米

C. 两三毫米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 )来呼吸的。

A. 气门

B.鼻子

C.嘴巴

4、蚕宝宝是从()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A.肚子中间

B. 头部

C.尾部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 )。

A. 休眠

B.放松

C.休克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 )次蜕皮。

A.4次

B.5次

C.6次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 )天时间。

A.2天

B.3天

C.4天

8、蚕茧形状是( ),大约( )厘米长,( )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A. 椭圆形,5,3

B.圆形,4,3

C.圆形,3,5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 )。

A. 正常发育

B.正常爬动

C.正常进食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 )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A.五对

B.四对

C.三对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 )。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 )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A.司马迁

B. 张骞

C.刘邦

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 )米长,最长的可达( )米。

A. 1500,2500

B.1800,3000

C.2000,3500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 )(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A. 把蚕茧在蒸汽中蒸

B. 把蚕茧在温水中浸泡

C. 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

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A. 蚕卵/蚕/蚕蛹/蚕蛾

B. 蚕卵/蚕蛹/蚕/蚕蛾

C. 蚕卵/蚕蜕/蚕/蚕蛾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 )。

A.发育

B.变态

C.蜕变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 ),(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A. 头部都有一对触角

B.头部都有二对触角

C.头部都有一根触角

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1)( )(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A. B. C.蝴蝶能飞,蚕蛾不能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 )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A. 位置

B.位移

C.方向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 )或( )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A. 不动,静止

B.匀速运动,上升

C.下面,后面

3、选择不同的(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A. 参照物

B.参考物

C.路标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 )。

A.前进

B.静止

C. 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 )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A.运动的方向

B. 运动的快慢

C.运动的大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 )的物体。

A. 相对静止

B.绝对运动

C.相对加速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 )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

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A.位移

B.运动

C. 静止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 )。

A. 13秒88

B.12秒88

C.11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 ),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A.运动速度

B.运动里程

C.运动位移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 )米/秒。

A.6

B.5

C.10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 )。

A. 快,慢

B.慢,慢

C.快,快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 )。

A. 风向

B.温度

C.湿度

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 ( )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

A. 生长

B.发育

C.振动

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 )、( )。

A.上下运动,晃动

B. 旋转运动,摆动

C. 旋转运动,震动

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 )和( )。

A.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B. 直线运动,往复运动

C. 旋转运动,往复运动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 )。

A.往复运动

B.摆动

C. 直线运动

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 ),走得越快。

A. 越大

B.越小

C.越急

18、可按照问题—( )—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A.猜想

B. 假设

C.思考

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 )次。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20、摆的快慢与( )有关系,( ),摆得越快。

A.摆的质量,摆的质量越大

B.摆的质量,摆的质量越小

C. 摆线长短,摆线越短

21、摆的快慢与( )轻重)、( )大小没有关系。

A.摆锤,摆线

B.摆线,摆锤

C. 摆锤,摆角

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 )的。

A.不一定

B.不同

C.相同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 )。

A.时间和里程

B.时间和速度

C. 速度和方向

2、力有大小和( )。

A. 方向

B.快慢

C.先后

3、力是( )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A. 无形

B.有形

C.不一定

4、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 )。

A.千克

B. 牛顿

C.千米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 )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A. 指针

B.提手

C.挂钩

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A.密度

B.颜色

C. 形状

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 )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A. 形状或体积

B.体积和颜色

C.形状和颜色

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 )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

A. 形状或体积

B.体积和颜色

C.形状和颜色

9、物体的弹性是有( )的。

A.没有限度

B. 一定限度

C.不一定

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弹簧伸得()。

A.越大,越小

B.越小,越长

C. 越大,越长

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 )、(拍球)、(弓箭)等。

A. 撑杆跳高

B.拔河

C.推铅球

1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 )的重力。

A.平行地面

B. 竖直向下

C.竖直向上

13、

A. B. C.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 )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A.侧面

B.对面

C. 接触面

15、摩擦力是一种( )的力。

A.帮助运动

B. 阻碍运动

C.与运动无关

16、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 )。

A.阻力

B.压力

C.浮力

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 )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A.流线型

B.柱型

C.线型

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 )

A.增加物体的体积

B.增加物体的重量

C.减轻物体的重量

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 )、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A.汽车轮胎颜色

B.汽车轮胎的粗细

C.汽车轮胎上的条纹

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 )、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

A.自行车链条短一些

B.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

C.自行车链条用铁制成

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 )的重力和( )的空气阻力的作用。

A.向下、向下

B.向上、向上

C.向下、向上

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 ),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 ),下降速度越慢。

A.越大、越轻

B.越大,越重

C.越小,越重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

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的方法。

A.调查

B.询问

C.咨询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 )、资料调查。

A.网络调查

B.电话调查

C.问卷调查

3、在科学探究中,( )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 )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A.预测,演绎

B.猜想,推理

C.推理,预测

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 )。

A.珍妮

B.琼丝

C.艾米

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 )地推论。

A.有权威

B.有根据

C.有规律

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判断对错

(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 ) A.对 B.错

(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涨大。( ) A.对 B.错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答案学校:姓名:分数: 试卷提供: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学校王利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每题2,共10分) 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 A、变告诉为启发 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 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 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A、戏剧表演 B、科学游戏 C、模型制作 D、现场考察 E、综合实践 F、科学辩论会 3、(B)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 B、培养科学素养 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 D、传授科学知识 4、工程的核心是(C )。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D、发展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个主要概念。

【新版】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电 1、电有不同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2、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3、电源、电线、用电器、电器元件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 电路。 4、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连接。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串联则是3V。 6、发电厂发出的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8、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因为容易遭到雷击,所以不能站在树下躲雨。 9、像铁片等那样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导体。10、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绝缘体。11、电冰箱、彩电、日光灯用的电是交流电,手电筒用的电是直流电。 12、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老化。 13、脱毛衣时闪现的电火花是毛衣磨擦产生的电流造成的,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14、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或按钮)控制的。 15、导体有:人体、大地、水、金属、湿木。 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玻璃。 16、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7、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有个“+”字;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有个“—”字。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2、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4、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5、不论是盛开的、谢了的、掉了的都可以算花,花蕾是指那些还没有裂开的花苞。 6、油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和1个雌蕊。 7、豌豆花、桃花、牵牛花是完全花,结构完整。柳树花、 南瓜花是不完全花。 8、尽管花在形状、颜色、气味、结构特征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一般花都有蕊(雄蕊或雌蕊)的部分,只是具有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区别。 9、只有四部分都齐全的花才叫做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都叫做不完全花。 10、雌蕊顶端有一个柱头,底部膨大成为子房。用手去轻触雌蕊的柱头,会感觉到柱头有粘性,那是因为雌蕊的柱头上有粘液,这些粘液可以帮助雌蕊更好地接收来自雄蕊的花粉。 1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12、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是自体传播。所谓自体传播,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的,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它的特点是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 13、动物传播。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沾附在动物皮毛上的特殊结构,如苍耳;另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鲜美的味道,足以吸引动物来吃。 14、风传播。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如柳树、木棉、蒲公英。 15、水传播。靠水传播的种子其表面一般为蜡质不沾水、果皮含有气室、密度较水小,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是洋流传播,如莲蓬和椰子。 16、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17、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18、种子萌发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逐步形成幼苗。 19、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20、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及胚胎等部分组成。 21、蛋白和蛋黄都是胚胎发育时的营养库,为胚胎发育成小鸡提供物质和能量。蛋壳膜可以保护里面的生命体,气室可以储存少量空气,保证生命的延续。 22、小鸡孵化发育的主要外界条件有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在孵化过程中,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23、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4、胎生动物要雌性动物产的卵与雄性动物产生的精子相结合才可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毕业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用________________观察昆虫的生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2. ________________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最早制成的。用它第一次看见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的流动。 3.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吃起来口感很好。这是蒸馒头或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入________才会有的。 4.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等。 5.目前书籍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 7.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成功,首位航天员是________,随后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两位航天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8.你也许观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圆缺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貌相。 9.在太阳系中________________离太阳最近,________________离太阳最远。 10.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11.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历许多探究过程,科学探究的步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3、放大镜的作用:(1)放大物体。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4、放大镜由镜架和镜片组成的,放大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我们可以用水滴、玻璃弹珠、烧瓶等材料制成放大镜。能放大的物体都有凸、透两个共同特点。 5、放大镜常用于考古、集邮、侦破案件、电路检测等。放大镜下的电视屏幕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6、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镜面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镜面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视野越大。 7、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了《昆虫记》。 8、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头上的触角是它的“鼻子”;蝇的眼睛是复眼,由四千只单(小)眼组成的;蚜虫以吸食植物嫩枝上的汁液为生,它的天敌是草蛉。 9、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在放大镜下,我们能看到食盐、糖、碱面、雪花、钻石、水晶、柠檬酸、维生素C 、水晶等晶体的形状。玻璃不是晶体! 10、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11、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与步骤: 准备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然后调整两个放大镜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再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固定。 12、显微镜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的。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13、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微生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14、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 细胞 。 15、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科学家一般选择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大肠杆菌和SARS 病毒。 16、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17、、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如图) 18、显微镜使用步骤P13了解: ①、安放 ②、对光 ③、上片 ④调焦 ⑤观察 19、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实验目的: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小刀、洋葱、滴管、清水、稀释的碘酒、吸水纸、镊子、显微镜 实验步骤:1、把洋葱从中间纵切两半,取其中一块; 2、用小刀在内表皮上,用小刀划“#”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 3、在载玻片中央第一滴清水,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中央,展平; 4、从一端盖上盖玻片,避免留有气泡,在标本的边缘滴上稀释的碘酒,并用吸水纸吸去 多余的水。 5、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效果。 6、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20、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 、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21、用显微镜观察叶细胞我们发现,叶细胞中有叶绿体,叶表皮上有气孔。 调节旋钮 物镜 反光镜 目镜

2021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

2021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附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4.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垃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5.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二、判断。(每题3分,共24分) (√) 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 3.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 4.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5.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6.课程标准是直接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 7.教学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 (×)8.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需满足

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B)。 A.直接的 B.指导性的 C.限制较死 D.控制严格 2.“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C)。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珍爱生命 C.尊重证据 D.选择探究的问题 3.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D). 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究。 4.工程领域的核心是(C)。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A.6 B.18 C.4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科学素养”指什么?请根据新课标加以阐述。 答: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第1课认识土壤 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 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 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 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其他的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 答:有影响。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5、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 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 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 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 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 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的的地方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肥性。 第5课茎往哪边长 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 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向水性和向肥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也叫向阳性。2、植物茎的生长特性? 答:植物的茎有向上性、向光性(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 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4、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 答:向阳处的植物高大,枝叶浓密,向阴处的植物矮小,枝叶稀疏。 1

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试卷.doc

小学科学毕业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要使电磁铁的磁力加强,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_____ _____ 、________ 等。 2、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区域大小叫做放大镜的________,同样口径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 大,看到的范围越 _________。 3 、判断物质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主要看有没有________,铁生锈主要是铁 和空气中的 ________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铁锈,所以是____。 4、当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里会发生现象。 5、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和 二、选择题( 20 分) 1、下列简单机械中,哪一种不是运用了轮轴原理( A、方向盘 B 、斧头 C 、螺丝刀 D 、水笼头 2、下列最稳固的形状是()。 A 三角形B正方形C圆形D平行四边形 3、下列哪种物品应该扔进有毒有害垃圾箱。( A、生锈的铁钉 B 、烂果皮C、废日光灯管 4、()是从根源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 A、使用一次性的用品 B 、减少丢弃 C 、填埋 。 )。) D 、玻璃瓶D 、焚烧 5、科学家一般选择()来观察非典病毒。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6、下面三幅图中,发生日食的图是()。 AB B D 、望远镜 CC C 7、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叫做()。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8、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钱日久成了绿色B、豆子掉在地上脏了 C、米饭放了两天馊了D、蜡烛着火了 9、下面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A、糖 . 碱. 食盐 B 、水晶 . 雪花. 玻璃 C、食盐 . 味精 . 珍珠 D、食盐 . 味精. 10、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下列哪种食物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A、苹果B、猪肉C、萝卜D、马铃薯 三、判断题(10分) 1、狗尾草、凤仙花都属于草本植物。( 2、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3、球形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是最大的。( 4、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高,放大镜的视野就越大。( 6、淀粉遇上碘酒会变蓝,我们常用这个办法来鉴别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 7、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琥珀 ) ) ) ) ) ) (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小升初总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7、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8、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9、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0、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1、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2、蜗牛遇到危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遇到危险,快速逃走;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金鱼,游到安全的地方。 13、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4、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水),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新桥外国语学校《科学课标》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课程。 2 ( 解决( 3 自己( 更有效。 4 又是( 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控制严格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限制较死

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 A、物体与物质 B、珍爱生命 C、生命的共同特征 D、天气的变化3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4、教学建议中指出, 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B 息阶段 5 A、搜集资料B 四、简答(每题10分计30分) 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的? 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素养、科学启蒙 2 3、发展需要、已有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讲授训练 4、目标、科学学习的方式、主要途径

5、科学探究式 6、主渠道、主阵地 7、科学探究 二、判断 (√)(×)(×)(√ 三、选择(10分) B C B A D 四、简答 1 答:(1)、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 2 3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五、论述题 1、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 (1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讲述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请大家下载资料并认真复习! 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电单元 科学概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3、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5、电池的一端是铜帽,一端是锌壳,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7、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8、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9、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10、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11、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12、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13、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14、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小学科学毕业试卷八

小学2013届小学毕业考试卷 综 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阅卷教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填空题(10分,每空一分) 1、要使电磁铁的磁力加强,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 2、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区域大小叫做放大镜的________,同样口径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范围越_________。 3、判断物质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主要看有没有________,铁生锈主要是铁和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铁锈,所以是____ 。 4、当地球、月球、太阳 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里会发生 现象。(月食) 5、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 和 。 二、 选择题(15分,分1.5分) 1、下列简单机械中,哪一种不是运用了轮轴原理( )。 A 、方向盘 B 、斧头 C 、螺丝刀 D 、水笼头 2、下列最稳固的形状是( )。 A 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形 D 平行四边形 3、下列哪种物品应该扔进有毒有害垃圾箱。( ) A 、生锈的铁钉 B 、烂果皮 C 、废日光灯管 D 、玻璃瓶 4、( )是从根源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 A 、使用一次性的用品 B 、减少丢弃 C 、填埋 D 、焚烧 5、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非典病毒。 A 、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 D 、望远镜 6、下面三幅图中,发生日食的图是( )。 A B B C C C 7、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 一个天体系统叫做( )。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河外 星系 8、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铜钱日久成了绿色 B、豆子掉在地上脏了 C、米饭放了两天馊了 D、蜡烛着火了 9、下面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糖.碱.食盐 B 、水晶.雪花.玻璃 C 、食盐.味精.珍珠 D 、食盐.味精. 琥珀 10、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下列哪种食物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 ) A、苹果 B、猪肉 C、萝卜 D、马铃薯 三、 判断题 (15分 每题1.5分) 1、狗尾草、凤仙花都属于草本植物。……………………………………( ) 2、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 ) 3、球形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是最大的。……………………………………( ) 4、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 )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高,放大镜的视野就越大。……………………( ) 6、淀粉遇上碘酒会变蓝,我们常用这个办法来鉴别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 …………………………………………………………………………( ) 7、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 8、多植树种草,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有效防止“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酸雨等多种环境问题。…………………………………………………( ) ------------------------------------ 密----------------------------------------封 ------------------------------------------------线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6 1/6

2019年小学科学专题复习资料

2019年小学科学专题复习资料 一、判断 1、()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输送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 2、()主根与侧根没有明显区别的根叫须根,比如青菜、小麦的根。 3、()仙人掌的茎肉质、多汁,里面储藏着水分和养料,称为肉质茎,它是一种变态茎。 4、()南瓜、西瓜籽、豌豆荚都有果皮和种子,所以都是果实。 5、()把黄瓜拦腰切断的解剖方法是纵切。 6、()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实,称为干果;果实干瘪无肉的果实,称为肉果。 7、()植物的叶大多数是绿色扁平的,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8、()叶柄在叶的基部,形状一般细长,能支持叶片并使叶片伸展到适当的位置去吸收阳光。 9、()仙人掌的老家在沙漠里,所以它不需要水就能生存下来。 10、()野葡萄的果实很好吃,人或动物吃了以后吐出的种子会发芽生长,是人或动物无意中给它传播种子。 11、()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是没有关系的。 12、()我们常吃的甘薯、马铃薯、胡萝卜都是贮藏根。 13、()植物的根具有支持和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4、()植物的茎按形态分,可以分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匍匐茎、木质茎和草质茎等。 15、()植物的茎除了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主要作用以外,还有储藏水分、养料和繁殖的特殊作用。 16、()葡萄干、荔枝干的果实都是干瘪的,所以它们都是干果。 17、()植物的绿叶能把从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气和根部运来的水,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制造成淀粉和氧气, 这个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18、()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 19、()只要保持水分充足,映山红在任何土壤中都可以生长。 20、()藕生长在湖底的泥里,它不是植物的茎。 21、()细的根叫须根,粗的根叫直根。 22、()植物只要开花,都能结出果实。 23、()叶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叶面的温度,保护叶片不受高温损伤。 24、()把种子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就会发芽生长。 25、()所有的植物生长都需要有充足的阳光。 二、选择 26、下列植物中,属于草质茎的是()。 A、水杉 B、葡萄 C、甘薯 D、爬山虎 27、茎卷须攀附着别的物体上升的茎叫做()。 A、直立茎 B、缠绕茎 C、攀援茎 D、匍匐茎 28、我们用扦插的方法来种葡萄,主要是因为葡萄的茎具有()。 A、贮藏作用 B、输送作用 C、繁殖作用 D、光合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复习题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

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11、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1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13、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14、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15、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16、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17、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1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19、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20、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观察现象为标志)分为两种。 二、简答题。

人教版小学科学毕业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知识点 三上: 1、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2、蜗牛靠(腹足)爬行前进,爬行的痕迹会留下(黏液)。 3、(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4、我们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5、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6、液体的多少通常用(量杯)来测量;液体的多少用(毫升)来表示。 7、大米品种有(籼米)、(粳米)、(糯米)三大类;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年糕通常用(粳米)做成。(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8、淀粉加碘酒会变成(紫黑)色。 三下: 1、你认识的身边的混合物有:(土壤)、(盐水)、( 黑墨水)等。 2、凤仙花的身体有6部分,它们是( 根 )、(茎)、(叶)、(花)、(果实)、(种子)。 3、被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风)。 4、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零下5摄氏度可以写成(-5℃)。

5、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让潜水艇上浮的办法是(将水压出水舱),让潜水艇下沉的办法是(将水吸入水舱),这是因为大小一样时,物体(重量减轻)就上浮,物体(重量增加)就下沉。 6、我们天天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新鲜的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等特点。 7、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8、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9、在醋里加入小苏打,会产生很多的(小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火柴会熄灭。(说明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四上: 1、我知道与猫相似的小动物有:(兔)、(狗)、(老鼠);跟金鱼相似的小动物有:(鲫鱼)、(鲳鱼)、(鲤鱼);跟鸽子相似的小动物有:(麻雀)、(鸡)、(鹦鹉);跟甲鱼相似的小动物有:(海龟)、(鳖)、(蛇);跟蜻蜓相似的小动物有:(蝴蝶)、(蝗虫)、(蝉);跟青蛙相似的小动物有:(蟾蜍)、(蝾螈)、(大鲵)。 2、我知道动物有(会运动)、(会繁殖)、(要排泄)、(需食物)、(需呼吸)、(会生长)等共同特点。我还知道植物有(会生长)、(需养料)、(会繁殖)、(需阳光)、(需空气)、(需水分)等共同特点。 3、300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做了实验,查明植物从土壤中到底吸收了多少物质。现在我们知道了,多数的植物的叶能依靠阳光中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制造自己养料。在制造养料的过程中,绿叶能产生(氧气),所以,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环境)。

小学科学总复习题库完整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植物) (1)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动物) (4)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空气、水) (6)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声光热) (8)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宇宙) (10)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保护环境) (11)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土壤、岩石) (12)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机械、金属) (13)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力、电、磁) (14)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实验操作) (15)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植物) 一、植物 一、判断 1、()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输送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 2、()主根与侧根没有明显区别的根叫须根,比如青菜、小麦的根。 3、()仙人掌的茎肉质、多汁,里面储藏着水分和养料,称为肉质茎,它是一种变态茎。 4、()南瓜、西瓜籽、豌豆荚都有果皮和种子,所以都是果实。 5、()把黄瓜拦腰切断的解剖方法是纵切。 6、()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实,称为干果;果实干瘪无肉的果实,称为肉果。 7、()植物的叶大多数是绿色扁平的,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8、()叶柄在叶的基部,形状一般细长,能支持叶片并使叶片伸展到适当的位置去吸收。 9、()仙人掌的老家在沙漠里,所以它不需要水就能生存下来。 10、()野葡萄的果实很好吃,人或动物吃了以后吐出的种子会发芽生长,是人或动物无意中给它传播种子。 11、()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是没有关系的。 12、()我们常吃的甘薯、马铃薯、胡萝卜都是贮藏根。 13、()植物的根具有支持和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4、()植物的茎按形态分,可以分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匍匐茎、木质茎和草质茎等。 15、()植物的茎除了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主要作用以外,还有储藏水分、养料和繁殖的特殊作用。 16、()葡萄干、荔枝干的果实都是干瘪的,所以它们都是干果。 17、()植物的绿叶能把从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气和根部运来的水,利用太的能量,制造成淀粉和氧气,这个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18、()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 19、()只要保持水分充足,映山红在任何土壤中都可以生长。 20、()藕生长在湖底的泥里,它不是植物的茎。 21、()细的根叫须根,粗的根叫直根。 22、()植物只要开花,都能结出果实。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新编

新桥外国语学校《科学课标》测试题姓名分数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 课程。 2、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乐于探究, (),并树立();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解决()、()中遇到的问题。 3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和() 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 自己()、(),比() 更有效。 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又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 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

()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型。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依据。 ()9、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10、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三、选择(10分)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A、控制严格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限制较死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3、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不确定 4、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 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 B、观察、实验阶段 C、结束之前 D、搜集、整理信 息阶段 5、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A、搜集资料 B、观察、实验 C、表达与交流 D、思考行动计划 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素养、科学启蒙 2、科学的本质、热爱科学、社会责任感、自身学习、日常生活 3、发展需要、已有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讲授训练 4、目标、科学学习的方式、主要途径 5、科学探究式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部复习资料

第1课 变化的世界 1.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花开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你能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吗?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答:事物在形态上、本质上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叫变化。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4.在研究物体变化的时候,我们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5.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 6.可采用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格、写观察日记、画柱状图、画扇形图、照片、拍DV 等。 第一单元 天气 第2课 多样的天气 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2.关于天气的谚语:(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2)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3)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4)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5)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6)早虹雨滴滴,晚虹晒破脸。 3.人们将观察天气变化的经验积累成气象谚语。利用气象谚语的优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帮助人们预测天气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足:这些谚语的科学性、准确性较差,会误导人们。 4.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拨打112电话等多种途径获得天气信息。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手段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 6.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7.紫外线强度是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8.舒适度指数是指 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1.气象员们从事观测天气、预报天气的工作。 2.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 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内容、观测工具、小组分工、观测步骤。 3.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4.制作风向仪需要的材料有:硬纸片、胶水、陶制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铅笔、一根竹签、两根吸管。制作风向仪的关键是:指针能灵活转动。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仪箭头所指的方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例如,北风是指风从北方吹向南方,风向仪指向北方。 6.阴、晴、雨、雪、霜、雾、台风等各种天气现象都是由水、风和来自太阳的热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7.测量降雨量用的仪器叫雨量器。 8.风向仪放在校园较高、没有遮挡物的地方;雨1.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用各种仪器观测天气,收集天气信息;第二阶段通过人工和计算机计算,分析观测到的天气信息;第三阶段以报纸、电视、广播、电话等形式发布天气信息。 2.气象卫星可以随时跟踪云层以及暴风的路径,拍下云层变化的照片,并把它传回地面。 3. 气象工作人员把从卫星或地面上传回的、经过多次观测获得的天气资料输入电脑,进行综合分 析,得出对未来天气的科学预测。 4.由于气象卫星的应用,人们获得的天气数据更1.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天气变化紧密相关。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们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 2.同一时间城市与农村气温不同,城市偏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城市车流、人流和密集的建筑物都会对城市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 3.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天气的? 答: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和酸雨。 4.温室效应的影响: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洼地区。 5.酸雨的影响:酸雨会引起水中生物减少,林木生长变慢乃至死亡,土壤结构受到破坏,甚至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