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重耳之亡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翻译

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晋献公进兵蒲城,蒲城人想抵抗,重耳不允许,说:“依仗父亲的恩赐才享有养身的封地,才得到人民的拥戴。有了人民的拥戴就对抗自己的父亲,没有比这罪过更大的了。我还是逃跑吧。”于是逃到狄国。跟随他一块出逃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讨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献给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叔隗做了赵衰的妻子,生赵盾。将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公子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来就后嫁吧。”季隗回答说:“我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该进棺材了,还是等你吧。”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后离开走了。

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遇。走到五鹿,向野人乞讨饭吃,野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子犯说:“土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于是接受后叩头致谢。装上车子走了。

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姜氏嫁给重耳,并陪嫁八十匹马,公子沉湎在这安逸的生活中,随从的大臣们认为不能这样。准备出走,在桑树下谋划。蚕妇在树上听到后告诉了姜氏。姜氏恐怕走漏风声杀了蚕妇,对公子说:“你有远大的志气,听到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公子说:“没有的事。”姜氏说:“走吧,留恋安逸贪图享受是会败坏名声的。”公子不愿意走。姜氏和子犯合谋,以酒罐醉使公子离开齐国。酒醒后,公子生气,拿着戈追逐子犯。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公子腋下的肋骨是连在一起的,很想看公子的裸体。在公子洗浴时,近前观看。僖负羁的妻子对丈夫说:“我看晋公子的随从,都是栋梁之才,在他们的辅佐下,那公子一定会返回晋国,返晋国后一定会得志於诸侯。得志了必然要杀对他无礼的人。曹国是首当其冲要被杀的。你何不早点表明你和他们不一样呢?”于是,僖负羁送去一盘晚餐,为了表示他对晋公子的敬意,暗中在盘中放了块璧玉。公子吃了饭送还璧玉。

到了宋国,宋襄公赠送公子八十匹马。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礼遇。叔詹劝诫说:“臣听说天要启用的人,是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晋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或者是天有意树立他吧,你应该对他礼遇。男女同性子孙不旺盛,晋公子的母亲也是姓姬,但是公子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遭遇流亡之难,晋国天下不安,恐怕是要开启他治国的路子,这是其二。有三个不寻常的贤士跟着他这是其三。晋郑是同等的国家,经过的子弟,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是上天所开启的人呢?”郑文公不听劝告。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酒宴款待公子说:“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怎么报答我呢?”公子回答说:“女人、玉石、丝绸,你是有的;鸟羽、旄牛尾、象牙、犀牛皮是你这儿产的。流及晋国的不过是你所剩的零头。”楚王说:“虽然这样,可你怎么报答我呢?“公子回答说:“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到晋国,晋楚交兵,在中原相遇,那就避君三舍(退避九十里)。假如得不到你退兵的命令,我左手拿马鞭,右手拿弓箭,以此和你周旋。”楚国令尹子玉请求杀掉公子。楚王说:“晋公子志广而不放纵,文雅而有礼节;跟随的臣子严肃而宽厚,忠心而有能力。晋惠公不得人心,内外反叛。我听说:”姬姓,在唐叔以后是最能持久的。可能由晋公子这一支继承下去。天有意提拔他,谁能废了他?违背天意,必有大祸。”于是把他们送到了秦国。

秦国给了五个女人作妻妾,怀嬴也在其中。有一次,怀嬴捧着浇水器为公子浇水洗手。洗完后公子挥手使她走开。怀嬴愤怒说:“秦晋平等,为什么鄙视我?”公子害怕,脱掉上衣向怀嬴拘囚谢罪。过了几天,秦穆公设宴。子犯说:“我不如赵衰的外交才华,让赵衰随去赴宴吧。”在宴会上宾主点诗经名篇使乐工奏乐,公子点《河水》(篇首是:“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有晋国人是归向秦国的意思。)秦穆公点《六月》(篇首是“六月栖栖,戎车既饬”是歌诵尹吉甫

辅佐周宣王北伐获胜的诗。)赵衰说:“重耳拜谢穆公美意。”晋公子下了一个台阶叩拜秦穆公。秦穆公下了个台阶表示不敢接受。赵衰说:“君主用尹吉甫辅佐天子的诗篇教导重耳,重耳岂敢不拜?”

二十四年,春,周历正月,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没有记载,晋国没有正式通知鲁国。到了黄河边,子犯把玉璧交给公子,说:“臣背负缰绳,跟随你巡走天下,我得罪你的地方太多了。我都知道,何况你呢?请求从这儿出走。”公子说:“如果我不和舅父同心,有白水作证!”说着把玉璧投进河中,表示让河神作证。

过了河,围攻令狐,进入桑泉,夺取臼衰。

二月,初四,晋师驻扎在庐柳。秦伯派公子絷到晋怀公的军队劝说怀公的军队撤退,驻军于郇。十一,狐偃以及秦国大夫。晋国大夫在郇定下盟约。十二,重耳接管了军队。十六,入住曲沃。十七。拜祭祖庙武宫。十八,在高粱,杀了怀公。也没有记载(晋没有通知鲁国)

(晋惠公旧臣)吕甥、郤芮害怕受到重耳的迫害,准备焚烧公宫杀死晋文公。阉人披得到消息,请求见晋文公,晋文公使人斥责,并且说:“蒲城那次战役,君命令你一宿,你立刻就到。以后你接受惠公命令的来杀我,让你三天到,你第二天就到了。虽有君命,何必那么快呢?那只袖管还在呢,你还是走吧!”披回答说:“我以为你这次回来,尽知为君之道,如果你不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你将还得落难?。执行君命不能有二心,古人制定的。除君之害,尽力而为。蒲人。狄人与我何干?如今君即位,就没有像在狄,在蒲那样的反对的人了吗?齐桓公放弃射钩之仇任用管仲,你如果和他不一样,无须你下命令,我当然走开。假如你不宽大为怀,惧罪出走的人一定很多,何止我一受刑之人呢!”晋文公接见了他。披把吕甥,郤芮焚宫的事告诉了他。三月,晋文公暗中在王城会

见了秦伯。三月最后的一天,公宫着火。瑕甥、郤芮没有抓住晋文公,于是就逃到黄河上,秦伯诱骗杀死他们。

晋侯迎取嬴氏回国。秦穆公送给晋国三千卫士,全部是具有整顿组织能力的得力干将。

起初,晋侯的一个叫头须的小仆人,看守财物。文公出走,私藏财物以逃。头须尽用库藏财物以求接纳晋文公回国。头须入宫求见文公,文公推辞说洗头。头须对仆人说:“洗头心向下,心向下,意图就错了。所以就不见我了。留下者守护社稷,随从者絷缰拉马。也是说的通的,何必怪罪留下的人呢?一国之君仇视小人物,惧怕的人就多了。仆人告了晋文公,文公立刻接见了他。

狄人把季隗送回晋国后,请示晋文公如何处理季隗的俩个儿子(伯儵、叔刘),文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求赵衰迎回赵盾和他的母亲,赵衰不答应。赵姬说:“得了新宠就忘了旧人,用什么使用别人呢?一定要把他们接回来。”在赵姬的坚持下赵衰允许接回赵盾母子。接来后,赵姬认为赵盾有才华,所以请示晋文公立赵盾为嫡子,使自己生的三个儿子居赵盾以下。以叔隗为嫡妻,自己居叔隗之下。

晋侯赏赐随从他出亡的人,介子推没有为自己争取俸禄。晋文公也没给他分到俸禄。介子推说:“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晋文公一人了。惠公。怀公没人亲近,外内反对。天没有绝晋,必定要立人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除了你还有谁呢?是天安排的,而几个随从出亡的人却说成是他们的力量,不是很荒谬吗?私下拿人的财产,还说是强盗,何况贪天之功占为己有呢?在下的从亡者把有罪的事当作正义,在上的君主奖赏他们所做的坏事。上下互相蒙骗,不好相处。”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它,这样苦死了又能怨谁呢?”介子推说:“明知是有罪的事,效仿它,罪更大啊!因有怨言,不吃他的俸禄。”他的母亲

说:“也让他知道,怎么样?”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文采,身子都隐藏起来了,那还用得着文采?是求别人知道啊。”他的母亲说:“这样的话,我和你一块隐居。”于是隐居而死。晋侯寻找不到,就用绵上的田作为他的祭田,说:“以此记下我的过错,并用来表扬有德之人。”

《晋公子重耳之亡》分析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出亡事件简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国各据一方,逐鹿中原。晋国是北方强国,晋献公时就极力向四周扩散自己的势力,并吞了许多小国。当时各诸侯国内部往往存在着尖锐的政治斗争。晋献公一家就出现了三个政治集团,即(1)骊姬、奚齐母子,(2)重耳、狐偃、赵衰和(3)夷吾、吕饴甥、卻芮,都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当时的太子原为齐姜所生的申生。后来骊姬设计害死了申生,又进一步对重耳和夷吾进行迫害。重耳、夷吾因此被迫逃离晋国。 重耳出亡发生在晋献公二十二年,当时重耳四十三岁。他在外流亡了十九年,经过八个国家,历尽颠沛。重耳出亡期间,国内政治很不稳定。晋献公死后,奚齐还没即位就被杀害,由公子悼即位为王,不久又被杀害。后来夷吾回国接位,是晋惠公。晋惠公死后,他的太子即位为怀公。 怀公元年,重耳六十二岁,在秦国的协助下攻回晋国,杀怀公,自立为晋文公,在位九年,七十一岁去世。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原文讲读】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1,晋人伐诸蒲城2。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3,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4,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5。从者狐偃、赵衰ī、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6。狄人伐廧咎如7,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倏(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 1及于难,指晋太子申生之难。《左传》记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听从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其馀二子重耳、夷吾也同时出奔。 2蒲城,今山西省隰xí县,重耳的据点。当时公子重耳驻守蒲城,对晋献公形成威胁,因此献公决定对他进兵。 3保,倚仗。生禄,养生的禄邑,古代贵族从封地中得以养生。 4校,同较,比较、对抗。 5狄,古代中国北方的部族,散处在北方诸侯国之间。 6《史记·晋世家》:“其馀不名者数十人”,意谓随从者甚多。独举此五人,贤而有大功也。狐偃,重耳的舅父,字子犯。 7廧咎如,赤狄之别种,隗姓。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晉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譯 《晋公子重耳之亡》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左传》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

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壁焉。公子受飨反壁。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济,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奉也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

“晋文公重耳”阅读答案附译文

“晋文公重耳”阅读答案附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固:坚持 B.重耳安之安:安于享受 C.穷而来此穷:贫穷 D.重耳谢不敢当谢:辞谢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 )(3分) ①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②饥而从野人乞食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④醉重耳,载以行⑤过曹,曹共公不礼⑥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古代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原文及译文

晋灵公不君(宣公二年) 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①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竞乃免。” 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王之道。他向人民收取沉重的税赋以雕饰宫墙。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弹人,然后观赏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他的厨子做熊掌,没有炖熟,晋灵公就把他杀了,把他的尸体装在草筐中,让宫女用车载着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看到露出来的手臂,询问原由后感到很忧虑。他们准备向晋灵公进谏,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君王不听,那就没有人能够再接着进谏了。还请让我先来吧,不行的话,您再接着来。”士季往前走了三回,行了三回礼,一直到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晋灵公说:“我知道我的过错了,我会改过的。”士季叩头回答道:“谁能没有过错呢?有过错而能改掉,这就是最大的善事了。《诗经》说:‘没有人向善没有一个开始的,但却很少有坚持到底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能弥补过失的人是很少的。您如能坚持向善,那么江山就稳固了,不只是大臣们有所依靠啊。

晋公子重耳之亡教案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晋公子重耳之亡》教案 一、关于《左传》 全称为《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亦有《春秋古文》、《左氏》、《春秋内传》等名称,乃是阐发《春秋经》大意之作。 所载史事虽均始于鲁隐公元年(B.C.722年),但《左传》断限不同《春秋》、《公羊》、《谷梁》,后三者止于获麟(鲁哀公十四年,B.C.481年),然《左传》古经终于鲁哀公十六年夏“孔子卒”,而今所见之传文则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欲以越伐鲁而去三桓”。 就经学看来,《左传》为阐发《春秋》微言大义而作,所以依经立传、引经释义,并推崇经文,阐绎《春秋》书法,其中多以史事直陈而见《春秋》大义,亦也不能忽略其史书性质。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左传》有着叙事能力有着惊人的发展,将纷杂多变的歷史事件,有条不紊的记述。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为后人称道;其外交辞令亦相当精彩,精炼严密而有力。且记叙歷史事件与人物时,不完全从史学价值考虑,常有细緻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像,为其显着的文学因素。 二、关于《左传》的作者 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云:“自孔子论史记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从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 叶梦得认为《左传》的作者“殆战国周秦之之间人无疑也”。 清代今文经学家,以为《左传》乃刘歆伪作。 目前资料,无法充分说明《左传》作者身份,所以仍归于传统说法,视为鲁君子左丘明所作。 以其言鲁为“我”、文字质朴非类战国时文故,推论其人可能与孔子同期之贤者,书中或偶有后人窜入之文字,但不可就此断为战国之人。

三、关于重耳流亡的背景 晋国骊姬之乱(前657年—前651年) 晋献公娶了六个妻子,生了五个儿子,齐姜生了太子申生,戎国大戎狐姬生了重耳,她妹妹小戎子生了夷吾,骊戎族人许配了骊姬给晋献公,她生了奚齐,她陪嫁妹妹生了卓子。 当初,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他算了两次命,第一次结果不吉利,第二次吉利。献公决定按照第二次的结果办事。(参考《左传》鲁僖公四年) 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她希望立奚齐为太子,让他继承君位。她贿赂晋献公宠信的大夫梁五和东关嬖五,使他们说服献公让申生、重耳和夷吾离开京城。那两个大夫对献公说戎族人和狄族人经常侵犯晋国,需要派长子捍卫领土,使戎狄再也不敢侵犯国家。献公让太子住在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重耳住在蒲城(今山西隰县西北),夷吾住在二屈(今山西吉县)。两个大夫借用保卫国家安全的名义来阻止献公的长子当国君。请参考《左传》鲁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 前656年,骊姬施展阴谋,陷害太子,让他到曲沃去祭祀已故母亲,而且把用来拜神的肉和酒拿回来献给他父亲。骊姬在酒肉偷偷的下了毒。晋献公把肉给狗吃,狗毒死了,发现肉里有毒,以为是太子想谋杀他。太子逃回曲沃,晋献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有个人建议太子为自己申辩,向献公揭露骊姬的阴谋,太子回答:“我父君如果没有骊姬,寝食不安,如果为自己辩护,骊姬会受到惩罚,父君年纪那么大,我不想让他伤心。”那个人就劝告太子快点逃走,太子不肯。二月十七日,在曲沃太子被绞死。骊姬野心勃勃,陷害太子的弟子重耳和夷吾,献公攻打蒲城讨伐重耳,带着贤士赵衰、狐偃、咎犯、贾佗、先轸等往狄族人的地方逃走。(参考《左传》鲁僖公四年) 四、本篇故事梗概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成人愿意和晋献公作战,公子重耳不许可,并说:“靠着君父之命,享优越俸禄,然得到人的拥戴;得人拥戴就

晋公子重耳之亡译文

《晋公子重耳之亡》译文 晋国的公子重耳遭受危难的时候,晋国军队在蒲城讨伐他。蒲城人打算抵抗,重耳不允许,说:“我倚仗君父的天命而享受养生的俸禄,得到所属百姓的拥护;有了百姓拥护就同君父较量起来, (罪莫大焉)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还是(其)逃走吧!”于是重耳逃到了狄国。同他一块儿出逃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和司空季子。 狄国人攻打一个叫廧咎如的部落,俘获了君长的两个女儿叔隗和季隗,把她们送给了公子重耳。重耳娶了季魄,生下伯鯈和叔刘。他把叔隗给了赵衰做妻子,生下赵盾。重耳想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季隗回答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改嫁,就该进棺材了。请允许我(请)等您吧。”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经过卫国,卫文公子不以礼待他(礼焉)。重耳走到五鹿,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他一块土块。重耳大怒,想用鞭子抽(鞭)他。狐偃说:“这是上天的恩赐。”重耳叩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重耳到了齐国,齐桓公给他娶了个妻子,还给了他八十匹马。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但随行的人认为不应这样呆下去,想去别的地方,便在桑树下商量这件事。有个养蚕的女奴正在桑树上,回去把听到的话报告了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把女奴杀了,对重耳说:“你有远大的志向,那个听到这件事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重耳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你走吧,贪恋享乐和安于现状,确实会摧毁一个人的名声的。”重耳不肯走。姜氏与狐偃商量,把重耳灌醉,打发他上路。重耳酒醒之后,拿起戈就去追击狐偃。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在一起,想看看他的裸体。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近了去看他的肋骨。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我看晋国公子的随从人员,都足以辅佐国家。如果以他们为辅佐,那人一定能返回晋国。回到晋国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而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其)就是头一个。您为什么不早些表示您与曹国人有所不同呢?”于是僖负羁就给重耳送去一盘熟食,把璧藏在晚餐里。重耳接受了食物,退回了璧玉。 到了宋国,宋襄公送给了重耳八十匹马。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以礼接待重耳。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其他人是比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上天或许要树立他吧?您还是以礼款待他吧!同姓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繁盛。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遭遇出亡在国外的患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靖)下来,大概是要赞助他吧,这是第二件不同寻常的事。有三位才智过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第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过郑国,本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飨)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用什么(何以:宾语前置,以何,用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男女奴隶、宝玉和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那些流散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尽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当撤军九十里。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佩带着箭袋和弓套,来同您较量。”楚国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楚成王说:“晋公子心胸广阔而谦逊,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忠诚而能尽力。现在晋惠公没有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现在晋惠公众叛亲离,不得人心)。我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大概要靠晋公子来振兴吧?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让他废掉呢(兴、废:使动用法)?违背天意,必定会遭大灾祸。”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

国语·公子重耳夷吾出奔原文-翻译

国语·公子重耳夷吾出奔原文|翻译 齐语,公子重耳夷吾出奔原文及 原文 二十二年,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狐偃曰:无卜焉。夫齐、楚道远而望大,不可以困往。道远难通,望大难走,困往多悔。困且多悔,不可以走望。若以偃之虑,其狄乎!夫狄近晋而不通,愚陋而多怨,走之易达。不通可以窜恶,多怨可与共忧。今若休忧于狄,以观晋国,且以监诸侯之为,其无不成。乃遂之狄。 处一年,公子夷吾亦出奔,曰:盍从吾兄窜于狄乎?冀芮曰:不可。后出同走,不免于罪。且夫偕出偕入难,聚居异情恶,不若走梁。梁近于秦,秦亲吾君。吾君老矣,子往,骊姬惧,必援于秦。以吾存也,且必告悔,是吾免也。乃遂之梁。居二年,骊姬使奄楚以环释言。四年,复为君。 译文 晋献公在位的第二十二年,公子重耳被迫出逃。到了柏谷这个地方,占卜求问去齐国或楚国的吉凶。狐偃说:不用占卜了。那齐、楚两个国家离晋国很遥远,而且奢望很大,不能在困厄的情势下投奔它们。道路遥远难以抵达,奢望很大又难以投奔,我们在困厄中去投奔它们肯定会后悔。令我们困厄而且后悔的国家,不能指望投奔后得到帮助。若按我考虑,还是去狄国吧!狄国靠近晋国,但与晋国没有

交往。这个国家愚昧落后,和邻国结怨甚多,投奔它很容易到达。狄国与晋国不交往我们正好可以隐蔽下来,与邻国结怨多我们可以与它共担忧患。如今我们如果能在狄国获得休整并为它分忧,从这里静观晋国政局的变化,而且密切注视诸侯国的行动,那么成就大事没有不成功的。于是重耳就逃亡到了狄国。 重耳到狄国一年以后,公子夷吾也被迫出逃,说:何不跟随我哥哥隐蔽在狄国呢?他的师傅冀芮说:不行。你出逃在后却跟他住在同一个国家,难免有合谋之罪。再说一起进出也不方便,生活在一处你和重耳性格也合不来,不如投奔梁国。梁国亲近秦国,秦国又和我们国君很亲善。我们国君已年迈,你去梁国,骊姬害怕,必定以为我们会向秦国求援。由于我们在梁国可以依靠秦的庇护,她必定很后悔,这样我们也就有免罪的可能了。于是夷吾逃亡到了梁国。在梁国寄住的第二年,骊姬派奄楚送来玉环,表达愿意让夷吾还国的意思。夷吾在梁国呆了四年后,回国当了国君。

如何翻译古文

如何翻译古文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经常把古文译成现代汉语。因为古文今译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运用古汉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考察古代汉语水平的过程。学习古代汉语,应该重视古文翻译的训练。 古文翻译的要求一般归纳为信、达、雅三项。“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达”是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信”和“达”是紧密相关的。脱离了“信”而求“达”,不能称为翻译;只求“信”而不顾“达”,也不是好的译文。因此“信”和“达”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雅”是指译文不仅准确、通顺,而且生动、优美,能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这是很高的要求,在目前学习阶段,我们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做好古文翻译,重要的问题是准确地理解古文,这是翻译的基础。但翻译方法也很重要。这里主要谈谈翻译方法方面的问题。 一、直译和意译 直译和意译是古文今译的两大类型,也是两种不同的今译方法。 1.关于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保持原文的本来面貌。例如: 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杨伯峻《论语译注》) 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杨伯峻《孟子译注》) 上面两段译文紧扣原文,字词落实,句法结构基本上与原文对等,属于直译。 但对直译又不能作简单化理解。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坏直译。例如: 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鞌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及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亡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译文:晋公子重耳因太子申事件遭了难。晋献公进兵蒲城,蒲城人想抵抗,重耳不允许,说:“依仗父亲的恩赐才享有养身的封地,才得到人民的拥戴。有了人民的拥戴就对抗自己的父亲,没有比这罪过更大的了。我还是逃跑吧。”于是逃到狄国。跟随他一块出逃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译文:狄人讨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献给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叔隗做了赵衰的妻子,生赵盾。将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公子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来就后嫁吧。”季隗回答说:“我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该进棺材了,还是等你吧。”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后离开走了。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译文: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遇。走到五鹿,向野人乞讨饭吃,野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子犯说:“土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于是接受后叩头致谢。装上车子走了。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译文: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姜氏嫁给重耳,并陪嫁八十匹马,公子沉湎在这安逸的生活中,随从的大臣们认为不能这样。准备出走,在桑树下谋划。蚕妇在树上听到后告诉了姜氏。姜氏恐怕走漏风声杀了蚕妇,对公子说:“你有远大的志气,听到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公子说:“没有的事。”姜氏说:“走吧,留恋安逸贪图享受是会败坏名声的。”公子不愿意走。姜氏和子犯合谋,以酒罐醉使公子离开齐国。酒醒后,公子生气,拿着戈追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壁焉。公子受飨反壁。 译文: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公子腋下的肋骨是连在一起的,很想看公子的裸体。在公子洗浴时,近前观看。僖负羁的妻子对丈夫说:“我看晋公子的随从,都是栋梁之才,在他们的辅佐下,那公子一定会返回晋国,返晋国后一定会得志於诸侯。得志了必然要杀对他无礼的人。曹国是首当其冲要被杀的。你何不早点表明你和他们不一样呢?”于是,僖负羁送去一盘晚餐,为了表示他对晋公子的敬意,暗中在盘中放了块璧玉。公子吃了饭送还璧玉。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译文:到了宋国,宋襄公赠送公子八十匹马。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

晋公子重耳之亡

《晋公子重耳之亡》-原文节选 重耳复国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娶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某,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置璧焉。公子受飧反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晋公子重耳报恩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番。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君以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不书。不告入也。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阅读答案(附翻译)“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重耳遂奔狄。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 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 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留齐凡五岁。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遂以客礼见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固:坚持 B、重耳安之安:安于享受 C、穷而来此穷:贫穷 D、重耳谢不敢当谢:辞谢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3分)

齐晋鞌之战原文和译文

鞌之战选自《左传》又名《鞍之战》原文:楚癸酉,师陈于鞌(1)。邴夏御侯,逢丑父为右②。晋解张御克,郑丘缓为右(3)。侯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4)”。不介马而驰之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2 未尽∧6),曰:“余病矣(7)!”张侯曰:“自始合(8),而矢贯余手及肘(9),余折以御,左轮朱殷(10),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_识之(11)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12),可以集事(13),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14),固即死也(15);病未及死,吾子勉之(16)!”左并辔(17) ,右援拐鼓(18)。马逸不能止(19),师从之,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20) 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译文1:在癸酉这天,双方的军队在鞌这个地方摆开了阵势。齐国一方是邴夏为齐侯赶车,逢丑父当车右。晋军一方是解张为主帅郤克赶车,郑丘缓当车右。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不给马披甲就冲向了晋军。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但是仍不停止擂鼓继续指挥战斗。他说:“我受重伤了。”解张说:“从一开始接战,一只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肘,左边的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了黑红色,我哪敢说受伤您忍着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接战,如果遇到道路不平的地方,我必定(冒着生命危险)下去推车,您难道了解这些吗不过,您真是受重伤了。”daier 解张说:“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战旗和鼓声,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上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为什么为了伤痛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身披盔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是去走向死亡,伤痛还没到死的地步,您还是尽力而为吧。”一边说,一边用左手把右手的缰绳攥在一起,用空出的右手抓过郤克手中的鼓棰就擂起鼓来。(由于一手控马,)马飞快奔跑而不能停止,晋军队伍跟着指挥车冲上去,把齐军打得打败。晋军随即追赶齐军,三次围绕着华不注山奔跑。韩厥梦见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明天早晨作战时要避开战车左边和右边的位置。”因此韩厥就站在中间担任赶车的来追赶齐侯的战车。邴夏说:“射那个赶车的,他是个君子。”齐侯说: “称他为君子却又去射他,这不合于礼。”daier 于是射车左,车左中箭掉下了车。又射右边的,车右也中箭倒在了车里。(晋军的)将军綦毋张损坏了自己的战车,跟在韩厥的车后说: “请允许我搭乗你的战车。”他上车后,无论是站在车的左边,还是站在车的右边,韩厥都用肘推他,让他站在自己身后——战车的中间。韩厥又低下头安定了一下受伤倒在车中的那位自己的车右。于是逢丑父和齐侯(乘韩厥低头之机)互相调换了位置。将要到达华泉时,齐侯战车的骖马被树木绊住而不能继续逃跑而停了下来。(头天晚上)逢丑父睡在栈车里,有一条蛇从他身子底下爬出来,他用小臂去打蛇,小臂受伤,但他(为了能当车右)隐瞒了这件事。由于这样,他不能用臂推车前进,因而被韩厥追上了。韩厥拿着拴马绳走到齐侯的马前,两次下拜并行稽首礼,捧着一杯酒并加上一块玉璧给齐侯送上去,

晋公子重耳之亡知识点

练习题晋公子重耳之亡 一、词类活用: 以叔隗妻赵衰名词作动词以女嫁人 醉而遣之使动使…醉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名词作动词辅佐 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使动使平定、安定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名词作动词在人之上 其从者肃而宽,总而能力名词作动词尽力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卑看不起 秦伯纳之使动使接纳 晋师军于庐柳名词作动词驻军 二、通假字: 子盍蚤自贰焉通早 离外之患. 通罹,遭受 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通避 三、古今义: 虽然,何以报我?尽管这样 四、实词虚词: 重耳不可允许,许可 保君父之命倚仗 将适齐到 欲薄而观之靠近 子盍早自贰焉何不有不同、有贰心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繁盛 晋郑同侪辈、类 及楚,楚子飨之招待 则何以报不谷诸侯自称 晋公子广而俭谦逊 秦晋匹也相当、相等 他日,公享之设宴款待 请由此亡告辞 济河渡过 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去 五、成语: 退避三舍 练习题晋公子重耳之亡 ,判断正确地一项是( ) , , , , ,两个“以”不同 解析项前“之”助词不译,后“之”语气词?前“以”介词“把”,后“以”介词“拿”“用”?答案 ,相同地一组是( )

,卫文公不礼焉 将行, 稽首,受而载之 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解析项一为兼词,一为代词项一为“向”,一为“在”项一表转折,一表顺承? 答案 ( ) 解析项代蚕妾??代重耳? 答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地词地解释,不正确地一项是(3分) .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固:坚持 .重耳安之安:安于享受 .穷而来此穷:贫穷 .重耳谢不敢当谢:辞谢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地一项是(分) ①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②饥而从野人乞食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④醉重耳,载以行⑤过曹,曹共公不礼⑥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①②⑤.②④⑥.①③⑤.②⑤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地概括和分析,不正确地一项是(分) .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惠公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 .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地待遇,把自己地女儿嫁给了他并送给他十二匹马.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重耳逃到楚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地礼节对待他.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晋惠公死去后,晋国地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地帮助下重回晋国. .把文中画横线线地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 ()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分) ()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分) 答案:... .选择题)《左传》属于 体史书. .国别体.纪传体. 编年体.其他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下面人物中,不属于“三士”地是. 、狐偃、司空季子、赵衰、贾佗 )对下面加横线地字解释错误地一项是 、将适齐.适,适合.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校,抵抗. 、浴,薄而观之.薄,逼近. 、则何以报不谷?不谷,君王自谦之称.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用法地一句是. 、秦伯纳之. 、离外之患. 、奉匜沃盥、子盍蚤自贰焉? .简答) 我国散文最早地源头是哪部书? ) 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八、研习与思考. 唐人刘知几《史通》认为《左传》“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文章第二段描写重耳和妻子季隗地两句对话,寥寥几笔就使形象活灵活现.试分析文中地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地作用. 答:本题用意在于体会先秦散文语言简略地特点.对话可见重耳内心地迟疑、愧疚,季隗对重耳地忠贞.重耳对妻子地信任不够

《鞌之战》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译

《鞌之战》阅读答案(附翻译)原文及翻 译 鞌之战[1] 选自《左传成公二年(即公元前589年)》 【原文】 癸酉,师陈于鞌[2]。邴夏御齐侯[3],逢丑父为右[4]。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5]。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6]。不介马而驰之[7]。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8],曰:余病[9]矣!张侯[10]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11],余折以御,左轮朱殷[12],岂敢言病。吾子[13]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14],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15]?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16]。此车一人殿之[17],可以集事[18],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19]?擐甲执兵,固即死也[20]。病未及死,吾子勉之[21]!左并辔[22],右援枹而鼓[23],马逸不能止[24],师从之。齐师败绩[25]。逐之,三周华不注[26]。 【注释】 [1]鞌之战: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之一。战争的实质是齐、晋争霸。由于齐侯骄傲轻敌,而晋军同仇敌忾、士气旺盛,战役以齐败晋胜而告终。鞌:通鞍,齐国地名,在今山东济南西北。 [2]癸酉:成公二年的六月十七日。师,指齐晋两国军队。陈,

列阵,摆开阵势。 [3]邴夏:齐国大夫。御,动词,驾车。御齐侯,给齐侯驾车。齐侯,齐国国君,指齐顷公。 [4]逢丑父:齐国大夫。右:车右。 [5]解张、郑丘缓:都是晋臣,郑丘是复姓。郤(x )克,晋国大夫,是这次战争中晋军的主帅。又称郤献子、郤子等。 [6]姑:副词,姑且。翦灭:消灭,灭掉。朝食:早饭。这里是吃早饭的意思。这句话是成语灭此朝食的出处。 [7]不介马:不给马披甲。介:甲。这里用作动词,披甲。驰之:驱马追击敌人。之:代词,指晋军。 [8] 未绝鼓音:鼓声不断。古代车战,主帅居中,亲掌旗鼓,指挥军队。兵以鼓进,击鼓是进军的号令。 [9] 病:负伤。 [10]张侯,即解张。张是字,侯是名,人名、字连用,先字后名。 [11]合:交战。贯:穿。肘:胳膊。 [12]朱:大红色。殷:深红色、黑红色。 [13]吾子:您,尊敬。比说子更亲切。 [14]苟:连词,表示假设。险:险阻,指难走的路。 [15]识:知道。之,代词,代苟有险,余必下推车这件事,可不译。 [16]师之耳目:军队的耳、目(指注意力)。在吾旗鼓:在我们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新起点培训学校高考语文总复习 晋公子重耳之亡巩固练习(1)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新起点培训学校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晋公 子重耳之亡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红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 B.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 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 2. 对下列各句中加红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B. 夜.缒而出(在夜里); 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 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3.下面关于“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B.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4. 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_著作,相传为______末年鲁国史官_________所作,又称_________。《左传》与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为配合解说《春秋》而作,史称“春秋三传”。 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之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鞌之战》阅读答案附翻译

《鞌之战》阅读答案(附翻译) 《鞌之战》阅读答案(附翻译) 鞌之战[1] 选自《左传·成公二年(即公元前589年)》 【原文】 癸酉,师陈于鞌[2]。邴夏御齐侯[3],逢丑父为右[4]。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5]。齐侯曰:“余姑 翦灭此而朝食[6]。”不介马而驰之[7]。郤克伤于矢, 流血及屦,未绝鼓音[8],曰:“余病[9]矣!”张侯[10]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11],余折以御,左轮 朱殷[12],岂敢言病。吾子[13]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14],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15]?——然 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16]。此车一人殿之[17],可以集事[18],若之何其以 病败君之大事也[19]?擐甲执兵,固即死也[20]。病未 及死,吾子勉之[21]!”左并辔[22],右援枹而鼓[23],马逸不能止[24],师从之。齐师败绩[25]。逐之,三周 华不注[26]。 【注释】 [1]鞌之战:春秋时期的著名战役之一。战争的实质是齐、晋争霸。由于齐侯骄傲轻敌,而晋军同仇敌忾、 士气旺盛,战役以齐败晋胜而告终。鞌:通“鞍”,齐

国地名,在今山东济南西北。 [2]癸酉:成公二年的六月十七日。师,指齐晋两国军队。陈,列阵,摆开阵势。 [3]邴夏:齐国大夫。御,动词,驾车。御齐侯,给齐侯驾车。齐侯,齐国国君,指齐顷公。 [4]逢丑父:齐国大夫。右:车右。 [5]解张、郑丘缓:都是晋臣,“郑丘”是复姓。郤(xì)克,晋国大夫,是这次战争中晋军的主帅。又称郤献子、郤子等。 [6]姑:副词,姑且。翦灭:消灭,灭掉。朝食:早饭。这里是“吃早饭”的意思。这句话是成语“灭此朝食”的出处。 [7]不介马:不给马披甲。介:甲。这里用作动词,披甲。驰之:驱马追击敌人。之:代词,指晋军。 [8]未绝鼓音:鼓声不断。古代车战,主帅居中,亲掌旗鼓,指挥军队。“兵以鼓进”,击鼓是进军的号令。 [9]病:负伤。 [10]张侯,即解张。“张”是字,“侯”是名,人名、字连用,先字后名。 [11]合:交战。贯:穿。肘:胳膊。 [12]朱:大红色。殷:深红色、黑红色。 [13]吾子:您,尊敬。比说“子”更亲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