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变换原理与基本案例分析

小波变换原理与基本案例分析
小波变换原理与基本案例分析

科研训练报告

一:科研训练目标及意义

在深入理解经典Fourier 变换的基础上,通过系统介绍加窗Fourier 变换(Windowed Fourier Transfrom, WFT ),小波变换(Wavelet trsnaform,WT )等定义,理解时间分辨率,频率分辨率及,时频局部化性质等基本概念;通过编程实现基本的时频分析方法,理解时变信号中时频结构信息。

二:科研训练任务

1.理解加窗Fourier 变换的意义

2.编程实现加窗Fourier 分析几种合成信号

3.利用加窗Fourier(小波变换)分析几种典型的合成信号

4.观察分析窗函数,窗长变化,频率,分辨率的影响

5.可尝试利用加窗Fourier (小波变换)正变换分析实测语音等信号

三:报告结构

四:加窗Fourier 分析 v.1.Fourier 正变换

v.1.a 离散Fourier 正变换数学描述

有限长序列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FFT 即得:

X (k )=∑

x (j )W ?

(j?1)(R?1)

?

j=1

其中:W ?=e ?2?π?j/N v.1.b.Fourier 正变换Matlab 实现 被分析信号为N 维列向量;

x =[x (0),x (1),x (2),x (3)?x (n ?1)]T

变换因子为:

[W 0?W 0

???

W 0

?W

(N?1)(N?1)

] DFT 结果为

X =[X (0),X (1),X (2),X (3)?X (n ?1)]T

以矩阵形式表示DFT : X N =W N x N (具体代码参见代码code erst ) v.1.c.Fourier 正变案例分析总结 step1 检测代码的正确性

当输入一个离散的冲激函数的Delta 函数,其DFT 变换的幅度谱为一等幅,幅度为1的白色谱。(参见图a.3.1) Step2 分析信号特性

当输入一个正弦函数时,运行结果如下:幅度谱为一对称的离散冲激信号,冲激的横坐标为其频率,纵坐标为其幅度。由观测可看出在主

频的附近有明显的频谱泄露。(参见图a.3.2)

当输入等幅的正弦波叠加则运行结果显示,两个正弦波的幅值并不相同,存在明显的栅栏现象。(参见图a.3.3) 当输入一分时频信号时,该信号表达式为:

y ={

t <0.5, (sin (2?pi ?50?t1))t ≥0.5, (sin (2?pi ?120?t1))

其快速傅里叶变换幅频特性显示如图a.3.4,与图a.3.3相比,其信号频率仍然为50,120hertz 。并无变化。

图v.a.3.1 输入信号为序列长度为32的离散冲激信号

Xot(1)与Xot(2)的区别在于其相位不同,后面是经过DFT 变换的幅度谱和相位谱

横坐标为点数,纵坐标为幅值和相位。

图v.1.c.1 输入信号为sin(2*pi*50*t),横坐标为模拟频率,纵坐标为其幅度值。

图v.1.c.2 输入信号为sin(2*pi*50*t)+sin(2*pi*120*t) 横坐标为模拟频率,纵坐标为其幅度值。

图v.1.c.3输入信号为一分时频信号,在t<0.5时,其表达式为y1=sin(2*pi*50*t1) t>0.5时,其表达式sin(2*pi*120*t2)。横坐标为模拟频率,纵坐标为幅值。 横坐标为模拟频率,纵坐标为其幅度值。

2.加窗Fourier 分析

2.a 加窗Fourier 正变换数学描述

通过参见图a.3.1和图a.3.3和图a.3.4对比分析可见,傅里叶变换是一种针对-(?∞,∞)的全局变换。

而加窗Fourier 变换的基本思想是在时域内进行分段,用位置不同的窗函数与原信号相乘。在时域内,时窗函数一般选取具有能量局部化的函数,选定一个基本窗函数后,通过将窗函数中心沿时间轴平移,得到一组窗函数,使得窗函数很好的覆盖时间轴。因此,时间窗等效提取了源信号的不同时间内的信号而时间带外的信号衰减为零。

加窗Fourier 变换认为在窗内信号是准平稳的,可采用平稳信号的分析方法,如频谱分析。

最早的Gabor 的定义如下;

设,g (t )∈L 2(R )即0<∫|g (t )|2?t ∞

?∞<∞,且g (t )为实对称函数,则信号的窗口傅里叶变换定义为:

G f (ω,b)=∫f (t )g (t ?b )e ?jωt ?t ∞

?∞

* 参数解释:g (t )为基本床函数,g (t ?b )为被平移到t=b 处的窗函数, G f (

)

=∫f ?e ?jωt ?t ∞

?∞

,即为古典傅里叶变换。 由其数学描述可见G f (ω,b)分析了t=b 附近的信号的信息。 2.b. 加窗Fourier 正变换Matlab 实现

通过自定义函数实现加窗傅里叶变换,函数的重要参数为测试信号x,窗口长度Nw ,窗函数类型。

一般选取分时频信号作为窗口傅里叶变换的测试信号。

窗口长度取值范围会受到信号长度和显示要求的限制,在允许范围内可以观察窗口长度对于分辨率的影响,具体分析见b.3。 窗函数类型 利用wavtool 函数可以查看各个窗口函数的图像

图v.2.b.1 Blackman 的窗函数图像如图

2.c 加窗 Fourie r 正变换案例分析

对比一下分析分时频信号

y ={

t <0.5, (sin (2?pi ?50?t1))t ≥0.5, (sin (2?pi ?120?t1))

图v.2.c.1 输入信号为一分时频信号,在t<0.5时,其表达式为y1=sin(2*pi*50*t1)

t>0.5时,其表达式sin(2*pi*120*t2)。右上角图为快速傅里叶变换,左下为窗口变换的时频谱图,右下角为时频谱的等高线图。选取的窗函数为矩形窗

先分析右上角的FFT幅度谱:

将源信号图放大后可观察到在采样点511处出现了相位的间断点,而在快速傅里叶变换中也可观测到幅度特性以此处为对称点。但是这不意味着快速傅里叶变换有很好的时间局部化特征。

图v.2.c.2放大的 FFT幅度谱

图v.2.c.3放大的原函数

当输入一个分段三频率的信号时可见,时频信息被混在幅度谱里。 所以分时频信号不具备时频可分性,即无法从时域和频域中的任何一个域完整的描述信号的全部特征。

图v.2.d.1.输入信号为x = exp(j*4*pi*(t/80).^2),复多普勒信号。右上角图为快速傅里叶变换,左下为窗口变换的时频谱图,右下角为时频谱的pcolor图。选取的窗函数为gausswin窗。窗长为20.

function timefreq2见代码code acht.

其次分析右下角的时频谱图,将其旋转放大后得到如下图:

图v.2.d.1.1 输入信号为x = exp(j*4*pi*(t/80).^2),复多普勒信号。此图为其时频谱图。

由其时间分辨率特性来看,在时间轴信号幅度不变。由其频域分辨率来看,其频率连续线性增长由0Hz~约60Hz.

可见wfFT具备一定的时频特性。

窗长对于频率分辨率的影响:

图v.2.d.2.输入信号为x = exp(j*4*pi*(t/80).^2),复多普勒信号。右上角图为快速傅里叶变换,左下为窗口变换的时频谱图,右下角为时频谱的pcolor图。选取的窗函数为gausswin窗。窗长为25.

当将窗长依次为20,25,30,40,60,80时(沿图2,3,1顺时针方向顺序),再次观察加窗傅里叶变换的时频谱图,发现分辨率越来越高,而且底色蓝越来越深,这意味着能量越少泄露,特性越好,在这里选择了最优的窗函数gausswin. 图v.2.d.3.输入信号为x = exp(j*4*pi*(t/80).^2),复多普勒信号。六幅图均为其时频谱图,图中横坐标为时间点n,纵轴为模拟频率Hz

分析窗函数的类型对时频分辨率的影响:

图v.2.c.6 输入信号为x = exp(j*4*pi*(t/80).^2),复多普勒信号。右上角图为快速傅里叶变换,左下为窗口变换的时频谱图,右下角为时频谱的pcolor图。选取的窗函数为矩形窗。

观察可以看到等高图中的频率虽然线性增长,但是却有很多的抖动的干扰谱线频域分辨率不太好。

图v.2.c.7输入信号为x = exp(j*4*pi*(t/80).^2),复多普勒信号。右上角图为快速傅里叶变换,左下为窗口变换的时频谱图,右下角为时频谱的等高线图。选取的窗函数为hamming窗。

相比较矩形窗,hamming窗的时频分辨率的更高,频率的线性增长更加清晰。而且对比左下角图,其带外更为平坦。

图v.2.c.8输入信号为x = exp(j*4*pi*(t/80).^2),复多普勒信号。右上角图为快速傅里叶变换,左下为窗口变换的时频谱图,右下角为时频谱的pcolor 图。选取的窗函数为rectangular 窗。

图v.2.c.9.输入信号为x = exp(j*4*pi*(t/80).^2),复多普勒信号。右上角图为快速傅里叶变换,左下为窗口变换的时频谱图,右下角为时频谱的pcolor 图。选取的窗函数为kaiser 窗。

图v.2.c.10.输入信号为x = exp(j*4*pi*(t/80).^2),复多普勒信号。右上角图为快速傅里叶变换,左下为窗口变换的时频谱图,右下角为时频谱的pcolor 图。选取的窗函数为blackman 窗。

图v.2.c.11.输入信号为x = exp(j*4*pi*(t/80).^2),复多普勒信号。右上角图为快速傅里叶变换,左下为窗口变换的时频谱图,右下角为时频谱的pcolor 图。选取的窗函数为gaussian 窗。

图v.2.c.8(rec ) 和 图v.2.c.9(Kaiser) 都有非常明显的能量泄露。

图v.2.c.10 ( blackman) 和 图v.2.c.11(gaussian )相比前两幅图,可看到能量泄露明显减少,但是付出了分辨率的代价。 其中gaussian 窗是最为折中的窗函数。 总结:

选择窗函数的的原则是: 1.窗谱的主瓣窄而高,以提高分辨率;

2.旁瓣幅值应该小,以减少频谱泄露。(1,2均指频谱特性)

当主瓣宽度较窄时,旁瓣幅度较高,能量泄露严重;但当旁瓣幅度小时,可以得到较平坦的带外响应但是主瓣宽度较宽。其具体选择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其根据为信号性质。

比如对于算法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电网电器设备自动检测的情况下,常选用Bartlett 窗和Hanning 窗,以较少初始相位的敏感性。

图v.2.c.12 图为矩形窗,Hamming 窗和Blackman 窗和gausswin 的时域和频域谱图。红色的为Blackman 窗,绿色的为Hamming 窗,蓝色的为rectwin 窗,绿色的为rectwin 窗。

矩形窗在时域内带内无衰减,带外衰减为零。在频域抖动剧烈,能量局部化程度较低。

Hamming 窗在时域内窗口宽度较宽,衰减较慢,在频域里带外衰减比矩形窗快。

Blackman 窗在时域内宽度比矩形窗和Hamming 窗都窄,率减速度很快。

在频域里主瓣比Hamming 窗窄,但是带外Blackman 窗的衰减程度比Hamming 快。

Gausswin 具有很好的时频局部化性质。 其他具体参数见表图v.2.c.13。

五: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 ) 1.Wavelet transform 正变换数学描述

相比于加窗傅里叶变换,连续小波变换是一种自适应的时频窗结构。

将母小波伸缩平移,可以得到很多副本满足自适应的需求。其数学表达为:

ψa,τ(t )(t ?τ

a ),a >9,τ ? R 参数解释:ψa,τ(t )为小波基函数,a 为尺度因子和伸缩因子,τ为平移因子。 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

将连续小波基函数ψa,τ(t )作用于能量有限信号f (t ):

WT f (a,τ)=?f (t ),ψa,τ(t )?a

f (t )ψ?(t ?τ

a )?t R

WT f (a,τ)为小波变换系数。

2.Wavelet transform 正变换Matlab 实现

可以使用matlab 的cwt 函数,以下内容使用的是matlab 自带的小波工具箱图fc.1.2.坐标分别为,scale ,b 和幅度值。

cwt 函数为可实现一维连续小波变换:

COEF = cwt( S, SCALES,‘wname‘,‘plotmode‘)

plotmode 可以通过的MATLAB 的 axe properties 调整着色模式。 代码见c ode fünf

离散化后的小波变换可写为:

ψm,n (x )=a 0?

m

2Ψ(a 0?m (x ?nb 0a 0m ))=a 0?

m

2Ψ(a 0?m

x ?nb 0) s

a 0?m

为伸缩因子,b 平移因子。

通过观察横坐标,横坐标为b,纵坐标为scale,a.a 越大,则伸缩因子越大,窗口越大,频率越低。b 越大,时间参数越大。

3.Wavelet transform 正变换分析总结

以exp(j*4*pi*(t/80).^2)为例

从图f.3..1中可看出信号的频率在随时间增长。

图f.3..2如图为实多普勒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图谱。Level=4

图f.3..3如图为实多普勒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图谱。Level=3

图f.3..4如图为实多普勒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图谱。Level=2

对比图fc.1.1~3可看出在分析多普勒信号时,在一定范围内,Level 越

大信号的频率分辨率越好。

一下选取Daubechies,complex gaussian, symlet 三种函数基本同尺度分解同一信号。结果如下:

图f.3..5如图为实多普勒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图谱。Level=4

wavefun=Daubechies

图f.3..6如图为实多普勒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图谱。Level=4

wavefun= Complex gaussian

图f.3..7如图为实多普勒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图谱。Level=4 wavefun= symlet 代码见

code sechs

对比可见在分析多普勒信号时,Complex gaussian的时间频率分辨率最佳。

在分析时,小波函数的选取依照信号的特征各异。

4. 实测语音等信号的案例分析

在此部分使用小波变换工具包,MATLAB工具包如下:

我们使用wavelet 1D,因为音频信息一般是二维的,如果是双声道则通过矩阵运算分开处理。

此音频文件被采样的矩阵尺度为48000的单声道矩阵,具体信息如下:

图为原音频文件的拟合信号,采用haar小波进行了尺度为5的分解。

图v.1.1为sampledataB(男生所说“老师新年快乐”)的分析结果。

图v.1.2为Full decomposition 显示模式下的五层分解结果。

图v.1.3为sampledataB的连续小波变换,小波函数为haar.具体信息如下:

图v.1.4,第一幅图为sampledataG的wavelet-1D harr五层分解,第二幅图为其多尺度分解的结果。第三幅图为连续小波分析的结果。

对比wavelet 1D 和continous wavelet

的信号分析都可以看到男孩的声音能

量较低,能量较高的频带也比女性声音主要频带低,但是每个音节里,男性的声音音域比女生宽广,即谱线低高频系数基本相等。这大概是为什么男性的声音低沉,而女性的声音比较灵动的原因。

图v.2.1信号erhu的九层haar函数分析结果。

图v.2.2信号paino的九层haar函数分析结果

图v.2.3信号hulusi的5层haar函数分析结果

信号来源:歌曲“风居住的街道”源音频文件通过Adobe Audition 剪辑,在经过矩阵运算提取了第一个声道,具体音频请听附件。

wavelet多尺度分析:

从细节信号(d)的电平变化趋势中:

首先在钢琴的细节信号中,电平呈现出近似指数衰减的形态,电平爬升很快,近乎冲激但是衰减同样也很快,所以近似指数衰减。

其次在葫芦丝的细节信号中,电平呈现出近似纺锤型的形态,爬升很慢,衰减也很慢。其中一个音看似衰减很快那是因为钢琴伴奏的缘故。

最后在二胡的细节信号中,电平呈现前两者结合的形态,但是电平爬升仍然比衰减要慢一点。

我们猜测这和乐器的发生机理有关系。

钢琴是按下键盘上的琴键,牵动钢琴里面包着绒毡的小木槌,继而敲击钢丝弦发出声音。所以电平升高很快,因为阻尼较大所以衰减也很快。

葫芦丝是靠着气流冲击簧片,簧片震动,并在管身腔体共鸣震动所产生的。所以人所吹的气体传感到簧片,簧片的跟随速度自然比钢琴直接接触的慢很多。而且空气柱震动在空气中衰减也比较慢,所以音色比较悠扬。

而二胡是由音箱共振音箱共震,由于按弦使琴弦震动的长度不同,震动的频率改变,使共鸣的音箱震动频率不同,由音箱放大发出声音! 而二胡显而易见在频率跳转时电平收敛速度较快。而因为共鸣箱震动使得电平爬升也比较慢。

图v.2.4信号paino的continous wavelet haar函数分析结果

图v.2.5信号hulusi(葫芦丝)的continous wavelet haar函数分析结果.

图v.2.5信号erhu的continous wavelet haar函数分析结果

Continous wavelet 分析

虽然没有条件对各个乐器进行单音频分析,但是由此依然可以看出个个乐器的音频特性。

首先,钢琴清晰可见每条谱线在低高频的分部近乎相等。也许这是所谓钢琴音域宽广的原因,我们猜测这也许和期冲激爬升的特性有关,因为冲激函数的频谱是白色的。

其次葫芦丝,主要的能量分布在低频区,高频区也有,但是中频似乎被陷波了。低频猜测和气体发生的激励有关。而高频的分量也许是葫芦丝的银色比较清丽的原因。

最后二胡则每个音符都有不小的低频分量但是并不知道哪里是它的音色特征。

所以我们可以选取音色十分相近的小提琴和二胡做进一步的分析,因为小提琴的银色被认为是优美婉转的,相比二胡则沉郁悲怆。

图v.2.6信号LZviolin 的continous wavelet haar函数5层分析结果

图v.2.7信号LZerhu 的continous wavelet haar函数5层分析结果

(信号来源,梁祝主题截取,刚好避开了所有的伴奏,相信请听附件。)在此仅对频谱进行分析:

图v.2.6可看到,小提琴的音域比二胡广一些,谱线从低频到高频分布较二胡均匀。也许这是他比较婉转的原因,比较葫芦丝钢琴和小提琴可以粗略估计音域宽广的乐器也许更加让人觉得婉转。

从图v.2.7可看到能量局部化的现象极其明显,各个音符集中在特定的时间和频率区域。而且高频与低频系数的差异比小提琴要大很多。而且高频的音符的局部化比低频要明显很多。这种音域局部化,也许是二胡听起来比较凄婉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周伟.MATLAB小波分析高级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董长虹.Matlab小波分析工具箱原理与应用. [M]国防工业出版社

[3]张德丰.Matlab小波分析. [M]机械工业出版社

[4] Ingrid Daubechies. Ten Lectures on wavelets中文版[M]国防工业出版社

[5] Lokenach Debnach. Introduction to Hilbert Space [M]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附录:

Code erst

x=[......]; % discrete signal in time domain

N = length(x)

Mn = dftmtx(length(x)); %generate a dft matrix

Mn

length(Mn)

Fx =Mn*x;

subplot (1,2,1);

stem (x, 'fill');

subplot (1,2,2);

stem(abs(Fx), 'fill');

code zwei

clear all;

%% FS sampling rate

%T sampling time % L signal width % t time series

Fs = 1000;

T = 1/Fs;

L = 1000;

t = (0:L-1)*T;

%% input signal 50+120Hz sin

x = sin(2*pi*50*t)+sin(2*pi*120*t);

y = x ; %+ 2*rand(size(t)); % add a ramdom signal

subplot(1,2,1);

plot(Fs*t(1:50),y(1:50))

title('signal added with a random noise')

xlabel('time/ms');ylabel('y');

%% FFT

NFFT = 2^nextpow2(L);

Y = fft (y,NFFT)/L;

f = Fs/2*linspace(0,1,NFFT/2+1)

subplot(1,2,2);

plot(f,2*abs(Y(1:NFFT/2+1)))

title('y(t)')

xlabel('Hertz');

ylabel('Magnitude');

code drei

clc;clear all;

DF=100 t1=-DF/2-1: 0.1: 0; % t<0

y1=sin(2*pi*t1/5);

%figure(1)

%plot(t1,y1)

t2=0.1: 0.1: DF/2+1; % t>0

y2=sin(2*pi*t2/15);

% figure(2)

% plot(t2,y2)

t=[t1 t2] %-DF/2-1: 0.1: DF/2+1;

%t

y=[y1 y2] %·?ê±?μD?o? t<0ê± T=5,t>0ê± T=15

N=400;

x = zeros(1,N);

t = 0:N-1;

x = y; %signal to be analysed

figure(1);

timefreq(x,20,'rec');

figure(2);

timefreq(x,20,'Blackman');

funtion timefreq

%% funtion timefreq()

%step1- plot of the test signal

function timefreq(x,Nw,window)

% explain the parameters

% x test signal , a matrix

% Tw width of Time Window

% window type of the window that we may choose to fetch the time pieces

%% test signal 3 frequency

subplot(2,2,1);

plot (real(x));

title('real part of the test signal')

grid

X=fft(x);

X=fftshift(X); %μ÷??á??μ

subplot(2,2,2)

plot(abs(X));

title('FFT of the signal, amplitude respond ')

grid % amplitude respond

%% add rectangular window

Lap=Nw/2; % reused length

Tn=(length(x)-Lap)/(Nw-Lap); % fractional length

nfft=2^ceil(log2(Nw)); % Number of fft

TF=zeros(Tn,nfft); % line = length of the fractional length column = frequency point number

for i=1:Tn %cycle shift the time domain window function if (strcmp(window,'rec'))

xw=x((i-1)*10+1:i*10+10);

elseif (strcmp(window,'hamming'))

xw=x((i-1)*10+1:i*10+10).*hamming(Nw)';

elseif (strcmp(window,'blackman'))

xw=x((i-1)*10+1:i*10+10).*blackman(Nw)';

elseif (strcmp(window,' hann '))

xw=x((i-1)*10+1:i*10+10).*hann(Nw)';

elseif (strcmp(window,' Kaiser '))

xw=x((i-1)*10+1:i*10+10).*Kaiser(Nw)';

elseif (strcmp(window,' Gausswin'))

xw=x((i-1)*10+1:i*10+10).* Gausswin (Nw)';

else

return;

end

temp=fft(xw,nfft) % FFT transfrom of the signal limited in the window function in time domain

temp=fftshift(temp); %adjust te location

TF(i,:)=temp;

end

%% plot the result of TF

subplot (2,2,3);

fnew=((1:nfft)-nfft/2)/nfft;

tnew=(1:Tn)*Lap;

[F,T]=meshgrid(fnew,tnew); %draw a mesh of both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3D

grid

mesh(T,F,abs(TF));

xlabel('n');ylabel('\omega');zlabel('G_f')

title('time frequency respond')

subplot(2,2,4)

contour(T,F,abs(TF));

grid

xlabel('n');ylabel('\omega');

title('contour of the time frequency respond')

codedrei

DF=100

t1=-DF/2-1: 0.1: -20; % t<0

y1=sin(2*pi*t1/5);

%figure(1)

%plot(t1,y1)

t2=-19.9: 0.1: 20; % t>0 %(from the result )Columns 312

-19.9000

y2=-sin(2*pi*t2/15);

% figure(2)

% plot(t2,y2)

t3=20.1: 0.1: 100;

y3=-cos(2*pi*t3/60); %Columns 711 through 712

20.0000 20.1000

% broken point cheque

t=[t1 t2 t3]; %column 1021

%t

y=[y1 y2 y3]; %·?ê±?μD?o? t<0ê± T=5,t>0ê± T=15 %figure(2),coefs = cwt (y,1:0.1:200,'haar','plot')

%figure(3),mesh(res);

N=400;

x = zeros(1,N);

% t = 0:N-1;

x = y; %signal to be analysed

figure(1);

timefreq(x,20,'rec');

figure(2);

timefreq(x,20,'Blackman');

code vier

clc;clear all;

N=400;

x = zeros(1,N);

t = 0:N-1;

x = exp(j*4*pi*(t/80).^2);

figure(1);

timefreq(x,20,'rec');

figure(2);

timefreq(x,20,'hamming');

figure(3);

timefreq(x,20,'blackman');

code fünf

t=0:0.01:50;

f = sin(j*4*pi*(t/80).^2);

%f=cos(j*4*pi*(t/80).^2);

% figure(4);

% plot(f);

figure (2),

res= cwt ( f, 1:0.1:200, 'db4', 'plot' );

code sechs

t=0:0.01:50;

f = sin(0.1*t.^2);

%f=cos(j*4*pi*(t/80).^2);

%figure(4);

% plot(f);

figure(1),res= cwt(f,1:0.1:200,'db4','plot');

figure(2),res= cwt(f,1:0.1:200,'cgau4','plot');

figure(3),res= cwt(f,1:0.1:200,'sym4','plot');

code sieben

%% step1 sampledata hold the audio signal as a matrix£?FS is sampling rate,44100Hz

[sampledata,FS]=audioread('C:\Users\é?3?\Documents\matlab\hom ework\Elizabeth.mp3')

%% step2 if double track ,then choose one of them

% then run size(sampledata) = 6797424 *2

% cho_matrix = [1; 0]

cho_matrix = [1; 0];

% convert the sampledata into single track

sampledata = sampledata * cho_matrix

% 2*6797424 = 2*6797424 * 2*1

>> load gong.mat

sound(y,2*FS)

>> size(y)

ans =

42028 1

Code acht

%% funtion timefreq()

%step1- plot of the test signal

function timefreq(x,Nw,window)

% explain the parameters

% x test signal , a matrix

% Tw width of Time Window

% window type of the window that we may choose to fetch the time pieces

%% test signal 3 frequency

subplot(2,2,1);

plot (real(x));

title('real part of the test signal')

grid

X=fft(x);

X=fftshift(X); %μ÷??á??μ

subplot(2,2,2)

plot(abs(X));

title('FFT of the signal, amplitude respond ')

grid % amplitude respond

%% add rectangular window

Lap=Nw/2; % reused length

Tn=(length(x)-Lap)/(Nw-Lap) % fractional length

nfft=2^ceil(log2(Nw)) % Number of fft

TF=zeros(Tn,nfft); % line = length of the fractional length column = frequency point number

for i=1:Tn %cycle shift the time domain window function

if (strcmp(window,'rec'))

xw=x((i-1)*Nw/2+1:i*Nw/2+Nw/2); % 1-10 10 signal point each time

elseif (strcmp(window,'hamming'))

xw=x((i-1)*Nw/2+1:i*Nw/2+Nw/2).*hamming(Nw)' ;

elseif (strcmp(window,'blackman'))

xw=x((i-1)*Nw/2+1:i*Nw/2+Nw/2).*blackman(Nw)' ;

elseif (strcmp(window,'gausswin'))

xw=x((i-1)*Nw/2+1:i*Nw/2+Nw/2).*gausswin(Nw)' ;

elseif (strcmp(window,'kaiser'))

xw=x((i-1)*Nw/2+1:i*Nw/2+Nw/2).*kaiser(Nw)' ;

elseif (strcmp(window,'hann'))

xw=x((i-1)*Nw/2+1:i*Nw/2+Nw/2).*hann(Nw)' ;

else

return;

end

temp=fft(xw,nfft); % FFT transfrom of the signal limited in the window function in time domain

temp=fftshift(temp); %adjust te location

TF(i,:)=temp;

end

%% plot the result of TF

subplot (2,2,3);

fnew=((1:nfft)-nfft/2)*400/nfft ; %

plot(Fs*t(1:50),y(1:50))

tnew=(1:Tn)*Lap;

[F,T]=meshgrid(fnew,tnew); %draw a mesh of both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3D

grid

mesh(T,F,abs(TF));

xlabel('n');ylabel('\omega/Hz');zlabel('G_f')

title('time frequency respond')

%contour

subplot(2,2,4)

%contour(T,F,abs(TF));

%grid

%xlabel('n');ylabel('\omega');

%title('contour of the time frequency respond')

pcolor(T,F,abs(TF));

grid

xlabel('n');ylabel('\omega');

title('pcolor of the time frequency respond')

code neun

clc;clear all;

N=400;

x = zeros(1,N);

t = 0:0.5:N-1;

x = exp(j*4*pi*(t/80).^2);

subplot(2,3,1)

timefreq(x,20,'gausswin');

grid

title('pcolor winlength=20')

subplot(2,3,2)

timefreq(x,25,'gausswin');

grid

title('pcolor winlength=25')

subplot(2,3,3)

timefreq(x,30,'gausswin');

grid

title('pcolor winlength=30')

subplot(2,3,4)

timefreq(x,40,'gausswin');

grid

title('pcolor winlength=40')

subplot(2,3,5)

timefreq(x,60,'gausswin');

grid

title('pcolor winlength=60')

subplot(2,3,6)

timefreq(x,80,'gausswin');

grid

title('pcolor winlength=80')

code last

%% step1 sampledata hold the audio signal as a matrix£?FS is sampling rate,44100Hz

[erhu,FS]=audioread('C:\Users\é?3?\Documents\matlab\homework \?toú_·??ó×?μ???μà_???-.mp3')

[paino,FS]=audioread('C:\Users\é?3?\Documents\matlab\homework \???ù_·??ó×?μ???μà_???-.mp3')

[hulusi,FS]=audioread('C:\Users\é?3?\Documents\matlab\homewor k\où????_·??ó×?μ???μà_???-.mp3')

%% step2 if double track ,then choose one of them

% compare the erhu hulusi and paino

[erhu,FS]=audioread('C:\Users\é?3?\Documents\matlab\homework \?toú_·??ó×?μ???μà_???-.mp3')

cho_matrix = [1; 0];

% convert the sampledata into single track

erhu = erhu * cho_matrix

[paino,FS]=audioread('C:\Users\é?3?\Documents\matlab\homework \???ù_·??ó×?μ???μà_???-.mp3')

cho_matrix = [1; 0];

paino = paino * cho_matrix

[hulusi,FS]=audioread('C:\Users\é?3?\Documents\matlab\homewor k\où????_·??ó×?μ???μà_???-.mp3')

cho_matrix = [1; 0];

hulusi = hulusi * cho_matrix

%% compare the violin and erhu

[LZerhu,FS]=audioread('C:\Users\é?3?\Documents\matlab\homewo rk\erhuáo×£???-°? .mp3')

cho_matrix = [1; 0];

LZerhu = LZerhu * cho_matrix

[LZviol,FS]=audioread('C:\Users\é?3?\Documents\matlab\homewor k\violináo×£???-°? .mp3')

cho_matrix = [0; 1];

LZviol = LZviol* cho_matrix

%?C:\Users\é?3?\Documents\matlab\homework\erhuáo×£???-°? .mp3

%?C:\Users\é?3?\Documents\matlab\homework\violináo×£???-°? .mp3

教育理论案例分析

教育理论案例分析 作者:孙洪超 案例1 某市一所高中的学生社团活动十分的活跃,每年都有新的社团产生,如新诗社、环保社、韩服社、街舞社等。大量的社团活动,意味着这要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可这所学校每年高考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请就这一现象作出分析。 案例2 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和各类惊醒办学体制(如小学数学奥赛)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一句。”问题:你对教育局的规定有什么看法?请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奥赛进行评价。 案例3 当代有一位教育专家兼作家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要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问题: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中国当前的教育进行反思。 案例4 甲学生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建了不少兴趣活动小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乙小学四年级某数学教师教学生解算术题时,只教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种方法,并要学生一步步严格按老师的程序去做题,违反程序的为错,用其他方法得出正确的答案也算错。请问甲乙两校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试用有关的教育理论分析。 案例5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经常听到送孩子的家长对老师这样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请用教育学理论分析这一现象,看看它再哪些方面违背乐现代教育思想。

案例6 班主任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能努力刻苦学习的好学生;而学习成绩差的就是不努力不刻苦的学生,因此他经常把考试成绩差,作业出错多的学生教导办公室进行训斥,他希望通过对差生的严加管教,使全班的学习成绩拉齐。这位班主任老师的想法能否变成现实? 案例7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宋朝王安石写过的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的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了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案例8 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再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很难以回答。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有时候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小学老师了。问题: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请用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案例9 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务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 (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老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10.2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 地质雷达的电磁波信号和地震波信号都是非平稳随机时变信号,长期以来,因非平稳信号处理的理论不健全,只好将其作为平稳信号来处理,其处理结果当然不满意。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国内外学术界已将注意力转向非平稳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研究上,其中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时频表示法是研究热点之一。在这一研究中,戈勃展开、小波变换、维格纳分布与广义双线性时频分布等理论发展起来,这些方法既可以处理平稳信号过程,也可以处理非平稳随机时变信号。 小波变换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1984年法国科学家J.M OLET在分析地震波的局部特性时首先使用了小波这一术语,并用小波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处理。小波术语的含义是指一组衰减震动的波形,其振幅正负相间变化,平均值为零,是具有一定的带宽和中心频率波组。小波变换是用伸缩和平移小波形成的小波基来分解(变换)或重构(反变换)时变信号的过程。不同的小波具有不同带宽和中心频率,同一小波集中的带宽与中心频率的比是不变的,小波变换是一系列的带通滤波响应。它的数学过程与傅立叶分析是相似的,只是在傅立叶分析中的基函数是单频的调和函数,而小波分析中的基函数是小波,是一可变带宽内调和函数的组合。 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很好的局部化性质,较好地解决了时域和频域分辨率的矛盾,对于信号的低频成分采用宽时窗,对高频成分采用窄时窗。因而,小波分析特别适合处理非平稳时变信号,在语音分析和图象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地震、雷达资料处理中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下边就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主要作用及在雷达资料处理中的应用三方面作以介绍。 10.2.1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 小波函数的数学表达

小波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对比异同

小波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对比、异同 一、基的概念 两者都是基,信号都可以分成无穷多个他们的和(叠加)。而展开系数就是基与信号之间的内积,更通俗的说是投影。展开系数大的,说明信号和基是足够相似的。这也就是相似性检测的思想。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傅里叶是0-2pi 标准正交基,而小波是-inf到inf之间的基。因此,小波在实轴上是紧的。而傅里叶的基(正弦或余弦),与此相反。而小波能不能成为Reisz基,或标准稳定的正交基,还有其它的限制条件。此外,两者相似的还有就是PARSEVAL定理。(时频能量守恒)。 二、离散化的处理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数学的精妙描述。但计算机实现,却是一步步把时域和频域离散化而来的。第一步,时域离散化,我们得到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频谱被周期化;第二步,再将频域离散化,我们得到离散周期傅里叶级数(DFS),时域进一步被周期化。第三步,考虑到周期离散化的时域和频域,我们只取一个周期研究,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这里说一句,DFT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它只是我们研究的需要。借此,计算机的处理才成为可能。所有满足容许性条件(从-INF到+INF积分为零)的函数,都可以成为小波。小波作为尺度膨胀和空间移位的一组函数也就诞生了。但连续取值的尺度因子和平移因子,在时域计算量和频域的混叠来说,都是极为不便的。用更为专业的俗语,叫再生核。也就是,对于任何一个尺度a和平移因子b的小波,和原信号内积,所得到的小波系数,都可以表示成,在a,b附近生成的小波,投影后小波系数的线性组合。这就叫冗余性。这时的连续小波是与正交基毫无关系的东西,它顶多也只能作为一种积分变换或基。但它的显微镜特点和相似性检测能力,已经显现出来了。为了进一步更好的将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化,以下步骤是一种有效方法。第一步,尺度离散化。一般只将a二进离散化,此时b是任意的。这样小波被称为二进小波。第二步,离散b。怎么离散化呢?b取多少才合适呢?于是,叫小波采样定理的东西,就这样诞生了。也就是小波平移的最小距离(采样间隔),应该大于二倍小波基的最高频率(好像类似,记不清了)。所以b取尺度的整数倍就行了。也就是越胖的小波,对应频谱越窄,平移量应该越大,采样间隔越大。当然,第一二两步的频域理解,即在满足频域窗口中心是3倍的频域窗口半径的前提下,频域就在统计上是完美二分的。(但很多小波满足不了这个条件,而且频域窗口能量不?,所以只是近似二分的).这时的小波变换,称为离散二进小波变换.第三步,引入稳定性条件.也就是经过变换后信号能量和原信号能量有什么不等式关系.满足稳定性条件?后,也就是一个小波框架产生了可能.他是数值稳定性的保证.一个稍弱的稳定条件???,就是?

(完整版)教育学原理之论述题及案例分析(全)

四、论述题(本大题13分) 32.教育内容的确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请结合实际论述某一因素的影响作用。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15分) 33.有一项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实验,其中心是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实验的核心为十六字方针:“学生主体,分层指导,激励评价,及时反馈”。此实验在初一年级选了一个学习成绩和班风都差的“双差班”进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按十六字方针进行工作,使学生感到老师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到初中三年级毕业时,该班学习成绩及班风处于全年级领先位置,由“双差班”转变为“双优班”。 请结合相关的教育理论分析该实验成功的原因。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评述实验教育学。 2.论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史,从中得到什么经验,对我国现行学制改革有 哪些启示?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2.论述美育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3分) 32.经济基础对教育具有哪些制约作用?请联系实际就其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33.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岗位后,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信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赵老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抱怨老师有偏

(完整版)小波原理课件

我希望能简单介绍一下小波变换,它和傅立叶变换的比较,以及它在移动平台做motion detection的应用。如果不做特殊说明,均以离散小波为例子。考虑到我以前看中文资料的痛苦程度,我会尽量用简单,但是直观的方式去介绍。有些必要的公式是不能少的,但我尽量少用公式,多用图。另外,我不是一个好的翻译者,所以对于某些实在翻译不清楚的术语,我就会直接用英语。我并不claim我会把整个小波变换讲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我只能尽力去围绕要点展开,比如小波变换相对傅立叶变换的好处,这些好处的原因是什么,小波变换的几个根本性质是什么,背后的推导是什么。我希望达到的目的就是一个小波变换的初学者在看完这个系列之后,就能用matlab或者别的工具对信号做小波变换的基本分析并且知道这个分析大概是怎么回事。 要讲小波变换,我们必须了解傅立叶变换。要了解傅立叶变换,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变换“。很多处理,不管是压缩也好,滤波也好,图形处理也好,本质都是变换。变换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基,也就是basis。如果你暂时有些遗忘了basis的定义,那么简单说,在线性代数里,basis是指空间里一系列线性独立的向量,而这个空间里的任何其他向量,都可以由这些个向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那basis在变换里面啥用呢?比如说吧,傅立叶展开的本质,就是把一个空间中的信号用该空间的某个basis的线性组合表示出来,要这样表示的原因,是因为傅立叶变换的本质,是。小波变换自然也不例外的和basis有关了。再比如你用Photoshop去处理图像,里面的图像拉伸,反转,等等一系列操作,都是和basis的改变有关。 既然这些变换都是在搞基,那我们自然就容易想到,这个basis的选取非常重要,因为basis的特点决定了具体的计算过程。一个空间中可能有很多种形式的basis,什么样的basis比较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basis服务于什么应用。比如如果我们希望选取有利于压缩的话,那么就希望这个basis能用其中很少的向量来最大程度地表示信号,这样即使把别的向量给砍了,信号也不会损失很多。而如果是图形处理中常见的线性变换,最省计算量的完美basis就是eigenvector basis了,因为此时变换矩阵T对它们的作用等同于对角矩阵( Tv_n = av_n,a是eigenvalue )。总的来说,抛开具体的应用不谈,所有的basis,我们都希望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容易计算,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最多的信号特性。 好,现在我们对变换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他们其实就是在搞基。当然,搞基也是分形式的,不同的变换,搞基的妙处各有不同。接下来先看看,傅立叶变换是在干嘛。 傅立叶级数最早是Joseph Fourier 这个人提出的,他发现,这个basis不仅仅存在与vector space,还存在于funct ion space。这个function space本质上还是一个linear vector space,可以是有限的,可以是无限的,只不过在这个空间里,vector就是function了,而对应的标量就是实数或者复数。在vector space里,你有vector v可以写成vector basis的线性组合,那在function space里,function f(x)也可以写成对应function basis的线性组合,也有norm。你的vector basis可以是正交的,我的function basis也可以是正交的(比如sin(t)和sin(2t))。唯一不同的是,我的function basis是无穷尽的,因为我的function space的维度是无穷的。好,具体来说,那就是现在我们有一个函数,f(x)。我们希望将它写成一些cos函数和一些sin函数的形式,像这样 again,这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函数。其中的1,cosx, sinx, cos2x …..这些,就是傅立叶级数。傅立叶级数应用如此广泛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这帮子function basis是正交的,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为什么function basis正交如此重要呢?我们说两个vector正交,那就是他俩的内积为0。那对于function basis呢?function basis怎么求内积呢? 现在先复习一下vector正交的定义。我们说两个vector v,w如果正交的话,应符合:

详解傅里叶变换与小波变换

详解傅里叶变换与小波变化 希望能简单介绍一下小波变换,它和傅立叶变换的比较,以及它在移动平台做motion detection的应用。如果不做特殊说明,均以离散小波为例子。考虑到我以前看中文资料的痛苦程度,我会尽量用简单,但是直观的方式去介绍。有些必要的公式是不能少的,但我尽量少用公式,多用图。另外,我不是一个好的翻译者,所以对于某些实在翻译不清楚的术语,我就会直接用英语。我并不claim我会把整个小波变换讲清楚,这是不可能的事,我只能尽力去围绕要点展开,比如小波变换相对傅立叶变换的好处,这些好处的原因是什么,小波变换的几个根本性质是什么,背后的推导是什么。我希望达到的目的就是一个小波变换的初学者在看完这个系列之后,就能用matlab或者别的工具对信号做小波变换的基本分析并且知道这个分析大概是怎么回事。 要讲小波变换,我们必须了解傅立叶变换。要了解傅立叶变换,我们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变换“。很多处理,不管是压缩也好,滤波也好,图形处理也好,本质都是变换。变换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基,也就是basis。如果你暂时有些遗忘了basis的定义,那么简单说,在线性代

数里,basis是指空间里一系列线性独立的向量,而这个空间里的任何其他向量,都可以由这些个向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那basis在变换里面啥用呢?比如说吧,傅立叶展开的本质,就是把一个空间中的信号用该空间的某个basis的线性组合表示出来,要这样表示的原因,是因为傅立叶变换的本质,是。小波变换自然也不例外的和basis有关了。再比如你用Photoshop去处理图像,里面的图像拉伸,反转,等等一系列操作,都是和basis的改变有关。 既然这些变换都是在搞基,那我们自然就容易想到,这个basis的选取非常重要,因为basis的特点决定了具体的计算过程。一个空间中可能有很多种形式的basis,什么样的basis比较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basis服务于什么应用。比如如果我们希望选取有利于压缩的话,那么就希望这个basis能用其中很少的向量来最大程度地表示信号,这样即使把别的向量给砍了,信号也不会损失很多。而如果是图形处理中常见的线性变换,最省计算量的完美basis就是eigenvector basis了,因为此时变换矩阵T对它们的作用等同于对角矩阵(Tv_n= av_n,a是eigenvalue)。总的来说,抛开具体的应用不谈,所有的basis,我们都希望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容易计算,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最多的信号特性。 好,现在我们对变换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他们其实就是在搞基。当然,搞基也是分形式的,不同的变换,搞基的妙处各有不同。接下来先看看,傅立叶变换是在干嘛。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培训讲义教研室2010---5 【案例一】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你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能动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的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的问题是“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的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教师要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2、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教师要善于保护,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该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要和学生实行等距离教学,“请你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请你走下高高的讲坛”) 【案例二】 请阅读李吉林老师成长经历片断,并结合自身的实践回答问题。 40年前,我是一名师范生,走出师范的校门,便走进了小学,这一进去就是40年。40年来,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断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灵的塑造,这是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爱学生,学生也爱我。我热爱和学生、青年教师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生活……虽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

小波变换的原理及matlab仿真程序讲解学习

小波变换的原理及m a t l a b仿真程序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降噪研究 2 小波分析基本理论 设Ψ(t)∈L 2( R) ( L 2( R) 表示平方可积的实数空间,即能量有限的信号空间) , 其傅立叶变换为Ψ(t)。当Ψ(t)满足条件[4,7]: 2 () R t dw w C ψψ =<∞? (1) 时,我们称Ψ(t)为一个基本小波或母小波,将母小波函数Ψ(t)经伸缩和平移后,就可以得到一个小波序列: ,()( )a b t b t a ψ -= ,,0a b R a ∈≠ (2) 其中a 为伸缩因子,b 为平移因子。 对于任意的函数f(t)∈L 2( R)的连续小波变换为: ,(,),()( )f a b R t b W a b f f t dt a ψψ-=<>= ? (3) 其逆变换为: 211()(,)()f R R t b f t W a b dadb C a a ψ ψ+-= ?? (4) 小波变换的时频窗是可以由伸缩因子a 和平移因子b 来调节的,平移因子b,可以改变窗口在相平面时间轴上的位置,而伸缩因子b 的大小不仅能影响窗口在频率轴上的位置,还能改变窗口的形状。小波变换对不同的频率在时域上的取样步长是可调节的,在低频时,小波变换的时间分辨率较低,频率分辨率较高:在高频时,小波变换的时间分辨率较高,而频率分辨率较低。使用小波变换处理信号时,首先选取适当的小波函数对信号进行分解,其次对分解出的参

数进行阈值处理,选取合适的阈值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处理后的参数进行逆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重构。 3 小波降噪的原理和方法 3.1 小波降噪原理 从信号学的角度看 ,小波去噪是一个信号滤波的问题。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小波去噪可以看成是低通滤波 ,但由于在去噪后 ,还能成功地保留信号特征 ,所以在这一点上又优于传统的低通滤波器。由此可见 ,小波去噪实际上是特征提取和低通滤波的综合 ,其流程框图如图所示[6]: 小波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就是用于信号消噪 ,一个含噪的一维信号模型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k)()()S f k e k ε=+* k=0.1…….n-1 其中 ,f( k)为有用信号,s(k)为含噪声信号,e(k)为噪声,ε为噪声系数的标准偏差。 假设e(k)为高斯白噪声,通常情况下有用信号表现为低频部分或是一些比较平稳的信号,而噪声信号则表现为高频的信号,下面对 s(k)信号进行如图结构的小波分解,则噪声部分通常包含在Cd1、Cd2、Cd3中,只要对 Cd1,Cd2,Cd3作相应的小波系数处理,然后对信号进行重构即可以达到消噪的目的。

用matlab小波分析的实例

1 绪论 1.1概述 小波分析是近15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其典型应用包括齿轮变速控制,起重机的非正常噪声,自动目标所顶,物理中的间断现象等。而频域分析的着眼点在于区分突发信号和稳定信号以及定量分析其能量,典型应用包括细胞膜的识别,金属表面的探伤,金融学中快变量的检测,INTERNET的流量控制等。 从以上的信号分析的典型应用可以看出,时频分析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物理学,工程技术,生物科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单单分析其时域或频域的性质是不够的,比如在电力监测系统中,即要监控稳定信号的成分,又要准确定位故障信号。这就需要引入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小波分析正是由于这类需求发展起来的。 在传统的傅立叶分析中,信号完全是在频域展开的,不包含任何时频的信息,这对于某些应用来说是很恰当的,因为信号的频率的信息对其是非常重要的。但其丢弃的时域信息可能对某些应用同样非常重要,所以人们对傅立叶分析进行了推广,提出了很多能表征时域和频域信息的信号分析方法,如短时傅立叶变换,Gabor变换,时频分析,小波变换等。其中短时傅立叶变换是在傅立叶分析基础上引入时域信息的最初尝试,其基本假定在于在一定的时间窗内信号是平稳的,那么通过分割时间窗,在每个时间窗内把信号展开到频域就可以获得局部的频域信息,但是它的时域区分度只能依赖于大小不变的时间窗,对某些瞬态信号来说还是粒度太大。换言之,短时傅立叶分析只能在一个分辨率上进行。所以对很多应用来说不够精确,存在很大的缺陷。 而小波分析则克服了短时傅立叶变换在单分辨率上的缺陷,具有多分辨率分析的特点,在时域和频域都有表征信号局部信息的能力,时间窗和频率窗都可以根据信号的具体形态动态调整,在一般情况下,在低频部分(信号较平稳)可以采用较低的时间分辨率,而提高频率的分辨率,在高频情况下(频率变化不大)可以用较低的频率分辨率来换取精确的时间定位。因为这些特定,小波分析可以探测正常信号中的瞬态,并展示其频率成分,被称为数学显微镜,广泛应用于各个时频分析领域。 全文介绍了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小波函数,它们的主要性质包括紧支集长度、滤波器长度、对称性、消失矩等,都做了简要的说明。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各个小波函数各有利弊。 小波分析在图像处理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包括图像压缩,图像去噪,图像融合,图像分解,图像增强等。文中给出了详细的程序范例,用MATLAB实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处理。 小波分析在图像处理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包括图像压缩,图像去噪,图像融合,图像分解,图像增强等。文中给出了详细的程序范例,用MATLAB实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处理。 小波分析在图像处理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包括图像压缩,图像去噪,图像融合,图像分解,图像增强等。文中给出了详细的程序范例,用MATLAB实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处理。 1.2 傅立叶变换与小波变换的比较 小波分析是傅立叶分析思想方法的发展与延拓。它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与傅立叶分析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20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精华版(一) 内容介绍>>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瞧到她们满身就是灰得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您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得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得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就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得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您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该教师得行为作一评析。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得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蚂蚁唱歌”,该案例涉及到得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即教师应具有正确得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 (1)教育观: 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得教育观。在教育取向上,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掌握,还要重视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得培养。尤其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培养上,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学生学习得兴趣得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得发展。 (2)学生观: 要把学生瞧成就是具有能动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得社会人。(就是人,而不就是容器)学生就是学习得主体,就是学习得主人,在一切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得能动性,促进其发展。要尊重、信任、引导、帮助或服务于每一个学生。 师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就是平等得,要平等对话,实行等距离教学)要坚持教学民主,要废除教学中得权威主义、命令主义。 二、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该案例得问题就是“对该教师得行为作一评析。”围绕该教师得行为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1)“听蚂蚁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孩子特有得想象力,

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第五章 小波变换基本原理 问题 ①小波变换如何实现时频分析?其频率轴刻度如何标定? —尺度 ②小波发展史 ③小波变换与短时傅里叶变换比较 a .适用领域不同 b.STFT 任意窗函数 WT (要容许性条件) ④小波相关概念,数值实现算法 多分辨率分析(哈尔小波为例) Daubechies 正交小波构造 MRA 的滤波器实现 ⑤小波的历史地位仍不如FT ,并不是万能的 5.1 连续小波变换 一.CWT 与时频分析 1.概念:? +∞ ∞ --ψ= dt a b t t S a b a CWT )( *)(1),( 2.小波变换与STFT 用于时频分析的区别 小波 构造? 1910 Harr 小波 80年代初兴起 Meyer —小波解析形式 80年代末 Mallat 多分辨率分析—WT 无须尺度和小波函数—滤波器组实现 90年代初 Daubechies 正交小波变换 90年代中后期 Sweblews 第二代小波变换

3.WT 与STFT 对比举例(Fig 5–6, Fig 5–7) 二.WT 几个注意的问题 1.WT 与)(t ψ选择有关 — 应用信号分析还是信号复原 2.母小波)(t ψ必须满足容许性条件 ∞<ψ=? ∞ +∞ -ψdw w w C 2 )( ①隐含要求 )(,0)0(t ψ=ψ即具有带通特性 ②利用ψC 可推出反变换表达式 ??+∞∞-+∞ ∞-ψ -ψ= dadb a b t b a CWT a C t S )(),(11 )(2 3.CWT 高度冗余(与CSTFT 相似) 4.二进小波变换(对平移量b 和尺度进行离散化) )2(2)()(1 )(2 ,22,,n t t a b t a t n b a m m n m b a m m -ψ=ψ?-ψ= ??==--ψ dt t t S n CWT d n m m m n m )(*)()2,2(,,?+∞ ∞ ---ψ=?= 5.小波变换具有时移不变性 ) ,()() ,()(00b b a C W T b t S b a C W T t S -?-? 6.用小波重构信号 ∑∑ ∑∑+∞-∞=+∞ -∞ =+∞-∞=+∞ -∞ =ψψ= m n m n n m n m n m n m t d t d t S )(?)(?)(,,,,正交小波 中心问题:如何构建对偶框架{} n m ,?ψ

小波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对比异同

小波变换与傅里叶变换 的对比异同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小波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对比、异同 一、基的概念 两者都是基,信号都可以分成无穷多个他们的和(叠加)。而展开系数就是基与信号之间的内积,更通俗的说是投影。展开系数大的,说明信号和基是足够相似的。这也就是相似性检测的思想。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傅里叶是0-2pi标准正交基,而小波是-inf到inf之间的基。因此,小波在实轴上是紧的。而傅里叶的基(正弦或余弦),与此相反。而小波能不能成为Reisz基,或标准稳定的正交基,还有其它的限制条件。此外,两者相似的还有就是PARSEVAL 定理。(时频能量守恒)。 二、离散化的处理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数学的精妙描述。但计算机实现,却是一步步把时域和频域离散化而来的。第一步,时域离散化,我们得到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频谱被周期化;第二步,再将频域离散化,我们得到离散周期傅里叶级数(DFS),时域进一步被周期化。第三步,考虑到周期离散化的时域和频域,我们只取一个周期研究,也就是众所周知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这里说一句,DFT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它只是我们研究的需要。借此,计算机的处理才成为可能。所有满足容许性条件(从-INF到+INF积分为零)的函数,都可以成为小波。小波作为尺度膨胀和空间移位的一组函数也就诞生了。但连续取值的尺度因子和平移因子,在时域计算量和频域的混叠来说,都是极为不便的。用更为专业的俗语,叫再生核。也就是,对于任何一个尺度a和平移因子b的小波,和原信号内积,所得到的小波系数,都可以表示成,在a,b附近生成的小波,投影后小波系数的线性组合。这就叫冗余性。这时的连续小波是与正交基毫无关系的东西,它顶多也只能作为一种积分变换或基。但它的显微镜特点和相似性检测能力,已经显现出来了。为了进一步更好的将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化,以下步骤是一种有效方法。第一步,尺度离散化。一般只将a二进离散化,此时b 是任意的。这样小波被称为二进小波。第二步,离散b。怎么离散化呢b取多少才合适呢于是,叫小波采样定理的东西,就这样诞生了。也就是小波平移的最小距离(采样间隔),应该大于二倍小波基的最高频率(好像类似,记不清了)。所以b取尺度的整数倍就行了。也就是越胖的小波,对应频谱越窄,平移量应该越大,采样间隔越大。当然,第一二两步的频域理解,即在满足频域窗口中心是3倍的频域窗口半径的前提下,频域就在统计上是完美二分的。(但很多小波满足不了这个条件,而且频域窗口能量不,所以只是近似二分的).这时的小波变换,称为离散二进小波变换.第三步,引入稳定性条件.也就是经过变换后信号能量和原信号能量有什么不等式关系.满足稳定性条件后,也就是一个小波框架产生了可能.他是数值稳定性的保证.一个稍弱的稳定条件,就是

小波分析-经典解读

时间序列-小波分析 时间序列(Time Series )是地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时间序列研究中,时域和频域是常用的两种基本形式。其中,时域分析具有时间定位能力,但无法得到关于时间序列变化的更多信息;频域分析(如Fourier 变换)虽具有准确的频率定位功能,但仅适合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然而,地学中许多现象(如河川径流、地震波、暴雨、洪水等)随时间的变化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大都属于非平稳序列,它们不但具有趋势性、周期性等特征,还存在随机性、突变性以及“多时间尺度”结构,具有多层次演变规律。对于这类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研究,通常需要某一频段对应的时间信息,或某一时段的频域信息。显然,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对此均无能为力。 20世纪80年代初,由Morlet 提出的一种具有时-频多分辨功能的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 )为更好的研究时间序列问题提供了可能,它能清晰的揭示出隐藏在时间序列中的多种变化周期,充分反映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中的变化趋势,并能对系统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定性估计。 目前,小波分析理论已在信号处理、图像压缩、模式识别、数值分析和大气科学等众多的非线性科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在时间序列研究中,小波分析主要用于时间序列的消噪和滤波,信息量系数和分形维数的计算,突变点的监测和周期成分的识别以及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等。 一、小波分析基本原理 1. 小波函数 小波分析的基本思想是用一簇小波函数系来表示或逼近某一信号或函数。因此,小波函数是小波分析的关键,它是指具有震荡性、能够迅速衰减到零的一类函数,即小波函数)R (L )t (2∈ψ且满足: ? +∞ ∞ -=0dt )t (ψ (1) 式中,)t (ψ为基小波函数,它可通过尺度的伸缩和时间轴上的平移构成一簇函数系: )a b t ( a )t (2 /1b ,a -=-ψψ 其中,0a R,b a,≠∈ (2) 式中,)t (b ,a ψ为子小波;a 为尺度因子,反映小波的周期长度;b 为平移因子,反应时间上的平移。 需要说明的是,选择合适的基小波函数是进行小波分析的前提。在实际应用研究中,应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所需的基小波函数;同一信号或时间序列,若选择不同的基小波函数,所得的结果往往会有所差异,有时甚至差异很大。目前,主要是通过对比不同小波分析处理信号时所得的结果与理论结果的误差来判定基小波函数的好坏,并由此选定该类研究所需的基小波函数。 2. 小波变换 若)t (b ,a ψ是由(2)式给出的子小波,对于给定的能量有限信号)R (L )t (f 2 ∈,其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e Wavelet Transform ,简写为CWT )为: dt )a b t ( f (t)a )b ,a (W R 2 /1-f ? -=ψ (3) 式中,)b ,a (W f 为小波变换系数;f(t)为一个信号或平方可积函数;a 为伸缩尺度;b 平移参数; )a b x ( -ψ为)a b x (-ψ的复共轭函数。地学中观测到的时间序列数据大多是离散的,设函数)t k (f ?,

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考试案例分析试题

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考试案例分析试题 [案例]“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案例]“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案例]“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

《教育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1:赵老师是某中学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正担负着班主任工作,他深深服膺于伟大的人民教 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格言,发誓要做一名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 他一心扑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为了解和接近学生,以便取得学生的依赖,他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甚至 校外活动,如打球、下棋、逛电子游戏厅等,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但是,一学年下来, 赵教师却感到非常沮丧;不仅学校领导批评他过于放纵学生,而且班上的同学也对他的管理方式颇有微辞, 抱怨老师有偏向。为此,赵老师非常苦恼,几乎动了辞掉班主任职务的念头。 问题:(1)请从教育学有关原理的角度,指出赵教师工作的主要问题在哪里?(2)试结合教师素养的理论观点,谈谈如何改进赵老师的工作。 答:(1)赵老师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来鞭策自己是正确的,立下的志愿也很好,但他为了取得学生的依赖,几乎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德 育的基本原则。德育要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赵老师方法失当,爱严相失。 (2)赵老师应加深教师的基本素养,特别是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素养,要懂得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再创造,制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要尊重信任学生,也要严格要求学生。 案例2: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8.6%的学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或打招呼,而只有不 到9%的老师主动跟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师生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答:这个现象说明在现今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的缺点以及教师对学生亲切关怀、耐心 帮助、平等相待,作学生的知心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应是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 重信任的统一,应做到公正无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落后生、差生,做为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不要扮演高高在上、遥不及的“老师”。 案例3:70%的学生恐惧开家长会。据北京汇文中学主管德育的副校长谢海涛介绍,从调查结果看,至少 有70%的学生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提心吊胆,剩下的30%是那些被公认的好学生。谢海涛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 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向家长揭 孩子的短儿,甚至有些家长会遭到教师的严厉批评,以至于家长都不愿意开家长会,怕丢面子,而学生 也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教师找爸爸”的想法。另一方面,即使教师在家长 会上以表扬学生为主,但多数家长回家后只表扬孩子几句,剩下的又是一顿“臭批”。在学校进行的一次测试中,教师在家长会上表扬了全班学生,第二天教师问学生,谁在家长会后得到了家长的表扬,举手的只有两名学生。 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开家长会?如何让家长会成为教育孩子的新契机?如果你是学生家长,会 后如何做好与孩子的沟通? 答:(1)举行家长会一般在学期开始、期中或期末举行。主要内容是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工 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计划、征求家长意见、表扬介绍教育子女的经验等。家长会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